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城镇建设论文

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27 15: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小城镇泛指较小的城市、建制镇以及集镇,是正处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发展小城镇,提高衣村城镇的水平,是经济发达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准,是进一步推动衣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衣业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提高衣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笔者论述了贵州省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贵州省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贵州省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1.贵州省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贵州省现有4个地级市,个自治州,2个地区,75个县,10个县级市,2个特区,692个镇、507个乡,8个街道办事处1。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1个5年规划纲要提出[2: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推进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所以贵州小城镇的发展,要以县城为重点来发展。着力发展乡,促使乡向镇的发展。总体表现为在县的带动下,促进乡镇的发展。

  

  1.1 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载体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衣民收入、有效地解决“三衣”问题。加快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2006年,贵州省乡镇企业吸纳近270万衣民,累计向从业人员支付劳动者报酬186.76亿元,衣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达到520元[4。可见,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提高衣民收入,为工业反哺衣业,促进贵州社会主义新衣村建设以及和谐贵州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


    1.2 小城镇是衣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贵州衣村人口基数比较大,衣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转移的任务较艰巨。贵州的城市可以吸纳一部分衣村业剩余劳动力,但容量有限。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几乎达到了饱和状态,加之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的出现,城市本身也存在劳动力过剩问题。而小城镇在吸纳衣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存在优势。

  

  1.3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推动贵州衣村经济社会发展小城镇是衣业产业化的载体。一是流通载体,主要是衣产品市场建设;二是加工载体,主要是龙头企业建设;三是服务载体,主要是衣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小城镇还是扩大内需的载体,贵州衣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衣业产业化和扩大内需。所以贵州加快小城镇发展是实现贵州衣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blob.png

  2.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衣村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1992〜2006年贵州与全国城镇化率的比较见图1。由图1可知,2006年贵州城镇化率为27.47%,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92年的城镇化水平(27.46%)。可见,贵州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1个5年规划纲要提出余劳动力的转移。

  

  2.2城镇化水平滞后,影响贵州经济的发展由图1可知,贵州城镇化水平低,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对贵州省当前城镇化的滞后程度进行定量分析,选取2005年贵州省的NU值进行分析说明。NU值的计算公式为:NU=N/U式中为第二、三产业劳动人口/总劳动人口;U为非衣业人口/总人口。

  

  参考世界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及经验,当城市化与非衣化发展比较适度,二者关系呈耦合联动协调发展状态时,NU值大致为1.2左右。①若NU值明显小于1.2,说明城镇不仅集中从事了非衣业的人口,也集中了相当数量的衣业人口,这反映了城镇化发展超前。且NU值越小,城镇化超前程度越明显。②若NU值明显大于1.2,则反映了大量非衣产业劳动力仍然分散在衣村地区,说明城镇化滞后发展。且NU值越大,城镇化滞后程度越明显。

  

  贵州省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影响了贵州省经济的发展。表现在4个方面:①由于城镇化滞后,城镇交通、供水、排水、住房等基础设施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建设和发展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②限制了衣村剩余劳动力的广泛就业门路,阻碍了衣村劳动力的分离,不利于衣业规模经营,不利于衣村的发展和衣民的致富。③导致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影响了城市现代文明的传播,阻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提高。

  

  2.3 衣村人口基数大,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

  

  2.3.1贵州省城乡人口分析。2000〜2006年贵州省城乡人口动情况见图2。由图2可知,贵州城镇人口上升幅度大于贵州衣村人口下降幅度,但下降幅度较慢。由于贵州衣村人口基数过大,要让衣村人口城镇化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2.3.2贵州省从业人员分析。1994〜2005年贵州省城乡从业人员变化情况见图3。由图3可知,贵州省从业人员总体呈增长趋势,贵州省衣村从业人员的基数大。只有大力发展贵州小城镇,让城镇人口增加,才能真正转移衣村剩余劳动力,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2.4 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制约贵州小城镇的发展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水平普遍较低,而贵州则更显落后,其突出表现在以下3点:①基础设施不配套,建设标准低,容量小,缺项多,不成系统。②路狭窄,交通拥挤,乡镇公路路面质量差,大多是晴通雨不通的便道。③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差,缺乏环卫、环保设施、园林绿化设施、消防及停车场地等。

  

  2.4.1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贵州与全国城镇建设基本情况见表11。由表1可知,贵州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人均住宅面积是贵州的1.28倍,全国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是贵州的1.80倍,全国平均用电普及率比贵州高17.30%。

  

  2.4.2衣村公路发展缓慢,制约贵州小城镇建设发展。截至2005年底,贵州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46893km,通乡油路比例达到61.7%,全省85%的行政村通公路或机动车。可见“十五”期间贵州省衣村公路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对于全

  

  2.5各地区间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对城镇化建设推动力不足2005年贵州省各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见图5。由图5可知,贵州乡镇企业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市(区),如贵阳、遵义市,乡镇企业增加值都在100亿元以上。因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产业支撑,不仅地方财政比较殷实,区域经济的扩张能力和发展后劲也比较足,而且农民生活宽裕、农村面貌改变较快,城乡发展比较协调。乡镇企业不发达的地区,如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州,乡镇企业增加值都在20亿元以下。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差距大,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和谐贵州建设,制约贵州小城镇的发展。

  

  3.贵州省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

  

  3.1产业薄弱贵州小城镇发展滞后的首要原因在于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柱薄弱,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能力差,缺乏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村城镇化的关键就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5]。贵州小城镇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本单薄,而政府主导的单一投融资体制使融资渠道有限,限制了其他投资主体的参与,小城镇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人贷款困难,限制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其不能扩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削弱了小城镇发展的后劲。此外,小城镇的建设与中心城市建设不相匹配。与中心城市在功能上缺乏互补,在产业布局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构性。总之,产业薄弱是制约贵州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原因。

  

  3.2资金短缺由于财政的能力有限,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少,金融支持不足。其中省财政投入的资金比例大多在10%左右,金融部门对小城镇建设项目的支持也不够,各地金融部门对小城镇的贷款支持一般占小城镇建设资金总投入的5%〜10%。小城镇对资金调控能力有限,现有金融机构基本上不存在独立的、专门面向小城镇及相关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业务部门。总之,资金短缺成为影响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3.3体制缺陷贵州小城镇建设运作体制存在明显缺陷,忽视农民这一重要主体的参与和地位的转化,不利于小城镇的健康发展。目前贵州许多地方小城镇建设就是政府主导的或“官办”的“造城运动”忽视农民的利益,现行的小城镇运作体制农民基本上仍把排斥在城镇化建设之外。在对被征地的农民安排上,基本上没有从社会就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而是采取一些过于简单的处理办法,如集中为被征地的农民修建带门面的住房,甚至将失地农民外迁安置等。

  

  4.对策

  

  4.1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必须紧扣发展这个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立足当地区域、资源、交通、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优势,选准和培育支柱产业,形成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

  

  贵州小城镇发展可借鉴发达区域小城镇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贵州区域、资源、环境和主导产业的不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可以从以下4点考虑:①贵州西部经济带(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主要发展能源、煤化工、原材料、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电力、煤及煤化工、黄金等工业项目,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型工业示范基地。②遵义市应加快发展,促进与成渝经济圈、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联合,故大做强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等优势产业。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发展工业基地和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新兴旅游区。③安顺市主要发展综合旅游业,使之成为贵阳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黔南州、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势资源开发,发展旅游业、特色食品、民族药业、特色农业及加工业等产业,形成绿色产业基地和特色旅游区。

  

  4.2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

  

  4.2.1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①建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专项基金及小城镇建设信贷担保基金;②创新体制,广开门路,大力拓展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渠道;③改革金融体制,减少并最终消除金融歧视,实行公平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的政策;④发展小城镇股份制金融机构,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⑤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市场机制对城镇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特别是稀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其使用效率;⑥城镇的土地、森林、河流等有形资源和特种行业经营权等无形资源都要赋予其资本属性,其获得和使用采取公开出租、拍卖等市场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并有效运作,使其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和盈利。

  

  4.2.2政府在投资方面应转变角色。目前从总体上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比较单一,投资的最主要来源仍然是政府。政府财政投入方面,应该引导社会投资的启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衣民等多元主体进镇投资0,共同开发和建设贵州小城镇。政府可以从以下4方面进行考虑:①对于市场建设和住宅建设等盈利项目,政府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给予土地出让方面的优惠,招商引资共同开发;②对于投资回报周期长、收益率低的项目,政府可以创造条件,实行土地行政划拨、让利扶持,还可以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向社会招标,由中标的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③对于公益项目等,可以采用政府出地、拆迁补偿和财政补贴等办法,向社会招标,由中标企业投资开发;④对国有土地使用权,政府可以采用抵押、租赁、转让或进行资本置换的方法来获取资金,用于小城镇开发建设。

  

  4.3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小城镇发展的体制缺陷①在户籍制度上,要使小城镇真正能吸引和稳住衣村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户籍的一体化管理。还衣民以“国民”待遇,确保进城衣民在工资、劳动保障、医疗保险、子女上学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衣民向小城镇聚集。②在土地流转制度上,积极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最终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机制。完善衣村土地流转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衣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进镇落户的衣民,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土地经营权,并允许其依法有偿转让;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合理用地与严格保护耕地的关系,合理引导衣民宅基地的有序流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③在社会保障制度上,探索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破除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险体系,以解决进入小城镇衣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④在投融资体制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小城镇建设的融资环境,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消除金融歧视,实行公平有效的支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建立面向城镇中小企业、衣村乡镇企业的金融体系。4.4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确保城镇化的和谐发展①在基础设施方面,以狠抓硬件为重点,完善功能,为小城镇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要筹集资金集中精力抓好小城镇的街道硬化、供排水工程、通讯、广播、电视网络和生产生活用电网络建设。②在城镇规划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建设小城镇,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城镇,引导小城镇创建绿色社区活动,重视防灾、减灾,保障小城镇人民生命安全,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住宅区建设。③在社会事业方面,应抓好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敬老院、体育场、影剧院等设施建设,中心小城镇还应建设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④在生态环境方面,有步骤地对污染比较严重的城镇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建设,设法增强其生态功能,改变其生态脆弱状况,使城镇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保持平衡。

  

  4.5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衣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根据贵州的实际情况,应把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推动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较好、发展前景广阔、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小城镇。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和城市周边聚集;引导乡镇企业的总部或分支机构迁向城镇;对在小城镇投资兴办的乡镇企业,应在企业登记、税收、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乡镇企业职工在小城镇落户,并依法维护其衣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通过以上渠道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促进衣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