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城镇建设论文

我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22 09: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小城镇建设是相对于大城市建设和中等城镇建设而言的,小城镇是各种要素的创立或组合以及一定区域内小城镇体系的设置、改造和发展的过程。而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小城镇建设一般是指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增加农村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环境等公共产品供给,开发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综合和全面地谋划中国的现代城乡结合化建设的一大举措。


  一、目前小城镇建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一,城镇建设质量不高,推进的速度还很不够。许多小城镇都远离中心城市,地处相对偏僻的山区或者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人口的集中地区很少,因而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很慢。一般的现状都是这样:乡镇中心区沿着交通要道两边各建一排两至三层高的门面房,造成“一条街两层皮,鸭舌帽子一样齐”。背后的街区多是原有的耕田,是城?是村?概念模糊,发展模式不清晰。同时,发展的速度也不快,质量也不高,亟待解决。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的落后严重制约着小城镇建设的进程。许多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处于叫低级水平。因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如只有公路交通,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途径本地,镇区没有完善的道路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完善,绿化水平低,缺乏公共绿地。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


  第三,规划管理中的有关小城镇建设的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在小城镇建设中违法批地、违章建筑案例仍然存在。同时,城镇体系建设的观念尚未确立,规划起点低,缺乏通盘考虑。受本土观念的影响,规划的立足点在本镇域,建设与布局各自为政,很难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


  第四,城镇规模偏小。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都是这样的情况:“一条商街,一处公园,一所中学,一家卫生所”。虽已铺马路,装路灯,搞绿化……,有城市外观,却无城市生活内在魅力和气氛。人气不旺,行人稀落,夜幕未垂,店门早闭,毫无诱发消费之氛围。据研究,亚洲四小龙,增加一个第二产业就业岗位,相应增加1.5~2.9的第三产业就业岗位,而我国仅为0.6,相差近6倍之多,这和城镇规模有直接的关系。


  二、解决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对策及建议


  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思路是:城乡规划将充分发挥出综合调控作用,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规划重点放在培育县城,积极发展中心集镇,兼顾一般集镇,提高城镇的聚集能力和建设水平,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整体协同的发展格局,建立规模等级合理、布局和结构有序、相互联系、各具特色的城镇网络体系,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第一,政府要抓紧完成各类城镇规划的编制,各乡镇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并认真组织编制重点地段的详细规划。


  第二,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至少在小城镇,应推行以居住地为条件划分城镇人口、农村人口,以从事职业为标准划分农业劳动力和非农业劳动力的动态户籍管理办法。农民在小城镇只要有固定的住房、有相对稳定的收人,就可在小城镇落户。对于迁人小城镇的居民,应当在就业、医疗、上学、人托、保险等方面,与原居民有同等权力。


  第三,推进建设工业小区建设,积极推进乡镇企业的集中发展和规模经营。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既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需要,也是乡镇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要运用规划手段和经济手段,在小城镇内适当的位置,引导企业集中布局。为此需要健全现行法律制度,制订优惠政策,确保投资者利益,鼓励乡镇企业的搬迁集中,限制新建乡镇企业分散布局。


  第四,实行多种形式的建房购房制度。应制定有利于农民迁住小城镇的房地产政策。如城镇居民建房购房的抵押贷款制度、住房按揭制度,支持农民进人小城镇后顺利解决住房问题。应鼓励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对离开农村迁往城镇的农民,提供购买住宅或商业铺面、厂房设施的按揭式贷款。还可考虑集中使用宅基地指标,在小城镇附近,按规划统一建设农民新村,将原有村落整体搬迁,复垦还田。


  第五,城镇规划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城镇体系中找准自己位置和职能定位,构建上饶市城镇群体系。同时在实施小城镇规划和建设中,要坚持三个原则和三个注重。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专人原则,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二是各部门通力协作,现场办公原则;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经营城镇的原则,如土地有偿使用、房地产开发、招商引资项目等。坚持三个注重:注重基础设施投人;注重建筑施工质量,树立精品意识;注重人居环境建设和投人,如环境设施、公共设施、绿化建设、停车场建设等。


  三、结语


  推进小城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李红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