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曾不断地进行认识与探索。他曾相信改良主义,继而相信无政府空想主义,最后才走上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发表了许多光辉的思想,但也犯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探索,无论是成功的地方还是失败的地方,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毛泽东 认识 轨迹
从已显示的资料看,毛泽东个人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接受,以及他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确认,有如下的过程和理论表现:
一是五四运动前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十月革命的影响,毛泽东开始接触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20年,毛泽东在《谈政治》的文章中说:“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场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导下,毛泽东开始积极投身人民解放运动。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动考察报告》等着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着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使本来落后的苏联产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当代无产阶级的决定人类命运的力量,看到了人类光明的前途已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形成了。毛泽东对此的理论说明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造成了“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加以国际环境的有利,便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后结果,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实现社会主义前途”。这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指的什么呢?毛泽东在另一个地方指出,由于国外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失去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可能,我们历史的新选择是:不是倒向资本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而中国百年来到处找出路,曾向西方学习,然而先生老是欺侮学生的现实,使中国人警醒并认识到,世界上那些已经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以,中国只能走向社会主义。长征途中,1935年1月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在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下,中国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是在本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前半期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毛泽东为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文化、民主和建设提出的一系列的探索性观点,其中突出之点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理论的系统化。
四是毛泽东的晚年,在他号召学习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提出了要“社会主义的高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反修防修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以及号召人们认识列宁所提的时代的问题。列宁说:我们面临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是由历史规律所决定的必然出现的历史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民族的解放运动,都不可能不打上社会主义的烙印。
由上可以看出,毛泽东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选择,是以深刻的历史见解和现实运动为依托的:
首先,封建****在中国已穷途末路,它导致了中国的贫穷、落后和****,由此招致了帝国主义的入侵。
其次,在封建主义、官僚主义、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中国曾进行若干次反抗斗争,从太平天国到戊戌变法,然而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虽取得局部的胜利,终因没有跳出资本主义的窠臼,又落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基地上。这一历史结局,符合私有制条件下的世界性竞争逻辑。因为以竞争利己为本质特征之一的发达资本主义,它的战略谋图是绝对排斥别的大国也进入发达资本主义的(即不培植自己的竞争对手)。
再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本来落后的俄国通过十月革命进入社会主义,并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巨大变化。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然而,早期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幼年时代,还不完善、不成熟。
毛泽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革命运动中不断积累、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逐步加强。中国的社会主义选择、实践和认识正是循此规律进行的。
20世纪初中国先进分子对社会主义的选择,以及50年代后的探索实践,因其主体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的,它虽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但对其带有自身特点的必然性的论证,以及一般理论和自身实践完全结合的科学理论,仍显得缺乏,即缺乏“具体的抽象”理论。这种缺乏,不但为50年代后社会主义建设困难的实践所证明,也为迄今还有人对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会主义,持否定态度所证明。毛泽东是不隐瞒这一事实的。建国后他不止一次地说过,没有先知先觉,没有天生的圣人,对社会主义,说我们什么都懂了,没有的事,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也严肃地看到,社会主义在中国还不巩固,还有极少数人总想颠覆它,并且这种状况将长期存在。
毛泽东的这一态度是科学的,他所承认的对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仍有认识不够的观点,是实事求是的。但毛泽东确定的总体指向,却是十分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