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详谈联系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永安封王:1851年3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称天王。后永安建制封五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3、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4、天京事变: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5、《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6、《资政新篇》:1859年颁布,洪仁玕拟定的带有资本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为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864年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换言之,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8、洋务派及综理洋务的中央机构:奕��是首领,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1861年成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9、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的目标:“求强”“求富”。10、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11、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由冯桂芬概括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2、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和性质:形式: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性质: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1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1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旗手)、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15、“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等在京赶考的举人(由各省派公车送京赶考)向皇帝上书,要求拒绝与日本议和并变法。16、宣传变法的理论文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17、宣传组织变法的著名“三会三报三学堂”: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上海《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天津《国闻报》(严复主办)湖南的《湘报》。广州万木草堂(康有为主持)、长沙时务学堂(梁启超任中学总教习)。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18、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9、守旧派的代表人物: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写有《劝学篇》是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20、“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未开始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21、“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
境界,亦不患无立锥地也。”(3)关于康有为的帖学、碑学修养,我们从《广艺舟双楫·述学》中可见一般:十一岁临池便以《乐毅论》及欧赵书为范本,后又涉猎小欧《道因碑》,并取《圭峰》、《虞恭公》、《元秘塔》、《颜家庙》临之。行草则取法孙过庭《书谱》及《阁帖》,兼取法张芝、索靖、皇象章草,又临苏米,攻太傅《宣示》、《戎辂》、《荐季直》诸帖。三十八岁时的小楷《殿试状》,可以代表这方面的成绩,亦可以算作二十余年来“帖派”楷书学习的总结。二十五岁时入京应试不第,而购汉、魏、六朝、唐、宋碑版数百本,从容玩索,下笔才颇远于俗。至三十三岁著成《广艺舟双楫》,提出一整套“尊碑”的书法理论。至此,为其“集北碑、南帖之成者,况兼汉分、秦篆、周籀而陶冶之哉”的书学理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政治理想与社会实践所占用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使他真正纳碑于贴、入碑化贴并兼淘古今的实践,还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的岁月里进行的。从流传下来书法作品看,这种“欲兼诸美”的理想书风应是在他流亡生涯结束后才得以形成,时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康有为按照自己“上通篆分而知其源,中用隶意以厚其气,旁涉行草以得其变,下观诸碑以备其法,流观汉瓦晋砖而得其奇,浸而淫之,酿而酝之,神而明之,”(4)的理想,几十年如一日地实践磨砺,完成了“有个性地兼众美”的书风。他创造出来的这种书法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又一奇特的景观。对于这一创新,康有为自己的评价是:“鄙人创此千年未有之新体,沈布政子培望而识之,郑叔同识而夺之,移赠翰臣得入哉!”(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康有为《天青室白联》跋语)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人们审美习惯的新型风格,被书法界称为“康体”。
马宗霍先生认为:“南海书法想在六朝脱化成一面目,大抵主于《石门铭》,而以《经石峪》、《六十人造像》及《云峰山石刻》诸种参之。”(《霎岳楼笔谈》)
祝嘉先生认为康氏“书其母墓碑,固尝极力摹仿《爨龙颜》,然则体态则以《六十人造像》为近,岂亦三折肱于此耶?”(《愚庵书话》)
商承柞先生认为:“其‘尊魏卑唐’,并非实情与偏见,而是以此掩其虚伪。知其然,须从其历史谈起。其童年曾写过欧、颜等碑,还写过赵孟頫,在魏碑也下过功夫。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的《千秋亭记》,刻在四川省巴县某江岸的岩石上,知道的人不多。康氏得此拓本后,视为至宝。刻意摹写,并在该刻笔势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夸张,遂成‘康体’。我将此拓与康字对照,立即剥去他的伪装。”(5)
沙孟海先生认为:“他对于《石门铭》得力最深,其次是《经石峪》,《六十人造像》及云峰山各种。他喜作‘擘窠大字’,固然由于他的意量宽博,但其姿态,则纯从王远得来(也有几层颜字),众目可共看也。邓石如、张裕钊是他所最倾倒的,作书时,常常参入他们的笔意,但还有一家是他写大字写小字以及点画使转种种方法之所出,而他自己不曾明白说过的,就是伊秉绶。试看他两人的随便写作,画出平长,转折多圆,何等之似。潇洒自然,不夹入几许人间烟火气,这种神情,又何其仿佛。”(6)
康有为虽然遍写各种碑帖,但确有偏重处,到底哪些碑帖对其书法风格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人们从“康体”书法形式美角度分析其渊源,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综观康有为书法成熟期可以称作“康体”的作品,我们认为马、沙二位先生把其形式美最根本的渊源归结为《石门铭》的观点,是最有洞察力的。
“康体”在体势上深受北魏《石门铭》的影响,结体于庄严之外透露出纵横开张的气势。康有为于书法极重视体势。他说:“学书有序,必先能执笔,固也。至于作书,先从结构入,画平竖直,先求体方,次讲向背、往来、伸缩之势。字妥贴矣,次讲分行、布白之章。求之古碑,得各家结体章法,通其疏密、远近之故。求之书法,得各家秘藏验方,知提顿、方圆之用。浸淫久之,习作熟之,骨血气肉精神皆备,然后成体。体既成,然后可言意态也。《记》曰:‘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体不备,亦谓之不成书也。”(7)他认为“骨血气肉精神皆备,然后成体。体既成,然后可言意态也。”并强调“体不备,亦谓之不成书也。”王田葵先生在分析“康体”书法艺术特征时说:“在‘孳乳浸多’的‘康体’里,流贯着一脉‘雄强茂密’的神采,在它的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显示着形象的骨、筋、肉、血以及动态线条的关联。康氏喜欢用逆峰入笔以蓄势,涩笔迟进以藏刀,饶有邓石如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张裕钊恢弘宽博,峻拔奇逸的气势。康氏晚年创作的《佛语轴》(天津博物馆收藏),整幅字贯注着一脉魏碑风格。笔法多以尖峰起笔,收处无挫锋,折处提笔圆转,少方棱折角;横画多有隶意,行笔逆入藏出;点画中似乎有一种‘张力’,笔势纵横排荡,潜藏着书家无法遏止的情感力量。
确有一种超凡大度之态。”又说:“康有为写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五言联,将魏碑的圆笔体势揉进行草,似不经意,又绝不乖张,工拙互见,欹正相生。康氏在尽可能地减少运笔动作,线条写得自然舒展,长短府仰,各随其体,取百物之状,依势成形,用一种生涩的笔势来促成隽雅雄健的气势。这是‘康体’典型的创造浑朴、奇宕书风的范例。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的《行书轴》,则是另一类清峻瘦健一格的‘康体’字。没有常见的跳越、恣肆的笔法和洞达、奇逸的结体,似乎将痛快淋漓的心态收敛在平整的章法之中。然细细观察,便会发现这是以茂朴、雅拙的体势,峻厚的点画来造成浑穆气象的又一成功尝试。书家面对琼林瑶岛的自然景观,那江千远树,那岿然金山,一派浑穆宁静的气息溢于心中,这种心境化作手中的线条形象,便形成了浑穆的写意图境。整幅字气韵贯通,充分展示了“康体”的风貌神韵。正如丁文隽《书法精论》所说:‘康书纯以神行,不斤斤计较点画笔墨,乃其独到之处,一般书家难以语此。’”(8)文中提到的康有为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五言联,实是受宋初陈抟影响。前文中提到,康有为曾获观宋代陈抟书写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楹联,该联全法《石门铭》,这也成为康有为深入理解《石门铭》书法的一个途径,使他所书的这幅对联之神采意蕴更接近《石门铭》书法,气势开张、书风浑厚雄放,有纵横奇宕之气和阳刚之美。
康有为对《石门铭》书法形式美的继承与陈抟有所不同,在康有为的书法体系中,《石门铭》是一个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有着多方面的内容:秦篆、汉隶、北碑、南帖熔于一炉,创造了“千年未有之新体”——即“康体”。由于康体务求直率自然,故其字放纵随意,粗服乱头,以简驭繁,除尽小巧。点画线条直中见曲,富含张力,势如奔雷,力能扛鼎;间架结构纵横取势,横势为主,洞达疏阔,恢弘宽博;字与字之间多断而不连,纵横开阖,浑然一体;内心情感抒发任情恣性,畅通无阻,挥洒自如。以其大气、厚重、苍茫的高古气息,神妙境界卓然立于书坛。
“康体”的代表性作品如《飞白书势铭屏》,笔笔沉着,字字飞动,力韵兼盛,酣畅淋漓;《游华山登千尺峡诗轴》方圆绞转,贴势碑法,隶篆草情浑然一体;《追忆戊戌变法经过并向溥仪谢恩折》已是碑帖泯迹,疾涩不拘,拗拔天成了。另外如《雄奇文章联》、《游存庐落成诗卷》、《广武将军碑跋文》等作品都充分体现着“康体”的艺术成就。从这些作品中随处可以感受到《石门铭》书法的笔法、体势、神彩、意蕴或隐或显的体现,《石门铭》书法已潜移默化融入到了“康体”之中,成为其书法形式美的核心因素。
张金梁先生把康有为书法的特点概括为雄、博、古、逸四个字,是非常恰当的,他说:“在对康有为众多的书法作品读过之后,我倒觉得用雄、博、古、逸四字概括更恰当一些。雄是说,康氏的书法雄伟雄健、刚劲豪放,一派阳刚之气,其用笔淡化技法,标榜气格,大有横扫千里之势,这是其他书家所不能比拟的;博是说,康字结体宽博,取法广博,知识渊博,康氏结字大都横向取势,体阔势足,稳如泰山,愈大愈妙。其学书的胸怀也够宽广的,欲‘集北碑南帖’、‘兼汉分秦篆而陶冶之’,没有过人的学识和高超的眼力是提不出这惊世骇俗之论来的,在熔古铸今方面,古今罕有书家与之匹敌;古是说,其书气象高古浑穆,用笔古拙,结体古朴,寓意古雅。‘康体’书法无唐后人意态,是难能可贵的,古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若入古出新、食古能化、古而不旧才是高手,康有为恰恰具备了这些素质;逸是说,康书大都逸笔草草,全以神行,无拘无束,飘逸潇洒,意态自然。在‘康体’书法中,罕见严谨刻板之作,手中之笔如一匹天马,不受任何羁绊约束而又不粗野。”(9)其中论及的“雄”、“逸”当与《石门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雄健豪放”、“飘逸潇洒”、“ 意态自然”构成了“康体”与《石门铭》书法共同的形式美特征,辉映古今。
参考文献
[1]清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757页。
[2]清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790页。
[3]清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790页。
[4]清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850页。
[5]商承祚著《我在学习书法过程中的一点体会》,见:《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年版,71页。
[6]沙孟海著《近三百年的书学》,见:《沙孟海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22页。
[7]清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848-849页。
[8]王田葵著《康有为的书法艺术》,见:金开成,王岳川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621-622页。
[9]张金梁著《六朝神韵在斯翁—浅论康有为的书法艺术》,见《书法之友》1997年第4期,23—24页。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永安封王:1851年3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称天王。后永安建制封五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3、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4、天京事变: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5、《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6、《资政新篇》:1859年颁布,洪仁玕拟定的带有资本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为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864年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换言之,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8、洋务派及综理洋务的中央机构:奕��是首领,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1861年成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9、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的目标:“求强”“求富”。10、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11、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由冯桂芬概括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2、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和性质:形式: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性质: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1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1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旗手)、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15、“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等在京赶考的举人(由各省派公车送京赶考)向皇帝上书,要求拒绝与日本议和并变法。16、宣传变法的理论文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17、宣传组织变法的著名“三会三报三学堂”: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上海《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天津《国闻报》(严复主办)湖南的《湘报》。广州万木草堂(康有为主持)、长沙时务学堂(梁启超任中学总教习)。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18、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9、守旧派的代表人物: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写有《劝学篇》是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20、“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未开始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
《上清帝第一书》,为康有为所撰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以布衣身份向清光绪帝上书,极陈列强相逼,中国危难之状,请求变法以挽救国家危亡,他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变法纲领,这就是《上清帝第一书》,希望光绪帝取法泰西、日本,自上而下改革,由于封建体制的限制和旧守官员的层层阻扰
去百度百科中搜
人物生平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慈禧太后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次年1月,光绪皇帝下令康有为条陈变法意见,他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又进呈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二书。4月,他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后因慈禧太后的干预,维新运动失败,其具体细节目前尚有较大争议。 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杀,康有为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为获得国际支持,他曾游历列国,会见欧洲各国君主。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 1923年,康有为迁居青岛汇泉湾畔,购宅居住,题其宅为“天游园”。后其几个子女在青岛读书时也都居住在此。初居青岛时,有意兴建大学,并拟好大学章程,后因胶澳商埠督办高恩洪先行一步而作罢。晚年,为青岛的优美风光写下了不少诗作,其若干诗词刻石已成为崂山景点的组成部分. 1927年3月8日,康有为在上海做毕70大寿,于21日抵青岛。30日晚,一位广东同乡请他吃饭,未终席而腹痛,翌日身死异乡。 康有为以其所处的时代,先行看到了国家的危机,并进行了大胆尝试,为孙文领导的辛亥革命做了实践上的指导。编辑本段人物思想康有为的理想和政治主张主要在他撰写的《大同书》中得到体现。 近年对于康有为的历史地位存在着较大争议。由于维新变法后各派人士的自述常常出于政治宣传目的而颇多不实,使得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存在很大困难。
北京有一个不起眼的胡同叫达智桥胡同,清代时这里叫炸子桥。明清两朝,这里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地方,因为著名的松筠庵和嵩云草堂都坐落在这条小小的胡同内,松筠庵本是明朝嘉靖年间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的宅院。此人可是大名鼎鼎。他曾经因为上疏反对仇鸾而被罢官,之后又因为弹劾内阁大学士严嵩被皇帝关进监狱,最终被斩杀在西市。他死后,他的夫人也自缢而死。后来,杨氏夫妻的故居改名为松筠庵。
清朝乾隆年间,松筠庵被用作祭祀杨继盛的祠堂。杨继盛生前所住的房星被题名为景贤堂;他当年书写弹劾奏疏的书房被扩建为谏草堂;他上疏弹劾仇鹜和严嵩的秦骸被镌刻成八幅石刻,连同后人纪念墓志等一同镶嵌在景贤堂的东西墙上。房屋四周筑起了回廊,堆砌了假山,景色雅致,使得这里成为宣南一带士大夫聚会的重要场所。
光绪年间,清流党人经常在此议论时政,更是让松筠庵受到万众瞩目,我们再说康有为。此公自说自话,后世的各类书籍也沿袭他的说法,于是我们就在各类 历史 书籍上看到这样的记载:康有为获悉《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邀请一千二百多名举人在松筠庵集会,联名上书。与会者在康有为起草的万言书上签了名。五月二日,各省举人排着长达一里的队伍,向都察院呈万言书、都察院以皇帝已经在和约上盖了玉玺为由,拒绝接受。但是这一次上书打破了清王朝规定的士人不许干政的禁令,提出了资产阶级维新改良的纲领,因此在全国迅速流传开来。
其实,康有为的说法十分有问题。按照档案,最早反对签约的不是各省举人,而是大批官员。早在四月十四日,台湾巡抚唐景崧就给消政府发电说给予土地不可行。对于割地赔款,以两江总督张之洞为首的各封疆大吏相继上奏,反对签约,京城中反对签约的宗室和二品以上的官员有二十多人,二品以下有奏事权的官员有五十多。人,翰林院、总理衙门、内阁、六部等官员都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签名的有600多人次。由此可见,各级官员才是反对《马关条约》的主体,在官员们上奏的影响下,刚参加过北京的科举会试,正在等候发榜消息的各地举人,也上书反对签约。按照清朝制度,举人不能直接上奏朝廷,必须写成公呈由都察院代奏。
从四月三十日起,都察院每天都能收到各省举人的上书并为之代。与康有为宣称的都察院拒绝收入举人上书的五月二日那天为例,都察院实际转递了湖北等七省举人的八批公呈,签名者多达三百二十四人。这样的转奏,到了五月日才结束。上书总量达到了三十一件,签名的举人多达一千五百五十五人次。另外有公车一百三十五人次参加了京官们领衔的七件上书。四月三十日,梁启超领衔的八十名广东举人上书,只是众多上书中的一件。
根据档案记载,所有的上书都送到了光绪帝案头,所谓的都察院拒收上书的说法是不存在的。事实是康有为并没有递交“万言书”。康有为确实打算发动上书,但是这个计划在五月二日那天胎死腹中。原因是举人们认为大局已定,无法挽救,地点也是在松筠庵而不是都察院。康有为在1895年的5月下句也承认,所谓的公车上书事件并不存在,,只是打算上书,顶多可以称作公集会而已。 翁同龢的日记中也有记载,五月二日这天早上,光绪帝召见了军机大臣一个半小时,已经有批准和约的意思。此时的最高决策层即使看到了官员士大夫联名的反对上书,也不会因此成为决策的依据。而且光绪帝在《马关条约》上盖印的具体时间是五月三日,而不是康有为所谓都察院五月二日宣称皇帝已经用宝,无可挽回。
如果按照康有为的说法,举人们究竟是哪天在松筠庵聚会?小小的松筠庵能挤下上千人吗?现存的所有关于公车上书的材料都是康有为和他的弟子们撰写的,说法不一,而其他同时代在京的官员士大夫和进京考试的举人,在他们留存的书信日记笔记中都没有提到这一次重大的公车上书事件,这确实让人十分疑惑,对于参与此事的人数,康有为和他的弟子们说法也大相径庭,康有为说有一千二百人,又说三千人。而梁启超有时候说一千三百人,又说一千多人,有时候还说三千或者数千人。《公车上书记》的题名为六百零二人,人数如此悬殊,其实也说明了此事的扑朔迷离,甚至让人怀疑是否存在这个事件。
康有为借助这一次莫须有的公车上书事件来提高自己的身价,扩大影响。那么康有为为什么要炮制一个公车上书的谎言呢?康有为是一个天才的鼓动家,他未曾上书,但是他所写的那篇文字,确实是当时所有反对和约文件中最为精彩而且最令人深思的。他借助松筠庵作为自己政治上崛起的第一个舞台,取得了十分好的宣传效果。三年之后,富有想象力的他还曾经策划并鼓动言官到乾清门痛哭,请求变法。尽管没有实现,却同样显示出他富有煽动力的表演天赋。
当然,康有为毕竟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和他不成熟的变法主张加上一个不能左右政权的不成熟皇帝,不成熟的戊戌变法胎死腹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参考文献:《康有为的几个》
《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说伪辩》
境界,亦不患无立锥地也。”(3)关于康有为的帖学、碑学修养,我们从《广艺舟双楫·述学》中可见一般:十一岁临池便以《乐毅论》及欧赵书为范本,后又涉猎小欧《道因碑》,并取《圭峰》、《虞恭公》、《元秘塔》、《颜家庙》临之。行草则取法孙过庭《书谱》及《阁帖》,兼取法张芝、索靖、皇象章草,又临苏米,攻太傅《宣示》、《戎辂》、《荐季直》诸帖。三十八岁时的小楷《殿试状》,可以代表这方面的成绩,亦可以算作二十余年来“帖派”楷书学习的总结。二十五岁时入京应试不第,而购汉、魏、六朝、唐、宋碑版数百本,从容玩索,下笔才颇远于俗。至三十三岁著成《广艺舟双楫》,提出一整套“尊碑”的书法理论。至此,为其“集北碑、南帖之成者,况兼汉分、秦篆、周籀而陶冶之哉”的书学理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政治理想与社会实践所占用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使他真正纳碑于贴、入碑化贴并兼淘古今的实践,还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的岁月里进行的。从流传下来书法作品看,这种“欲兼诸美”的理想书风应是在他流亡生涯结束后才得以形成,时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康有为按照自己“上通篆分而知其源,中用隶意以厚其气,旁涉行草以得其变,下观诸碑以备其法,流观汉瓦晋砖而得其奇,浸而淫之,酿而酝之,神而明之,”(4)的理想,几十年如一日地实践磨砺,完成了“有个性地兼众美”的书风。他创造出来的这种书法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又一奇特的景观。对于这一创新,康有为自己的评价是:“鄙人创此千年未有之新体,沈布政子培望而识之,郑叔同识而夺之,移赠翰臣得入哉!”(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康有为《天青室白联》跋语)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人们审美习惯的新型风格,被书法界称为“康体”。
马宗霍先生认为:“南海书法想在六朝脱化成一面目,大抵主于《石门铭》,而以《经石峪》、《六十人造像》及《云峰山石刻》诸种参之。”(《霎岳楼笔谈》)
祝嘉先生认为康氏“书其母墓碑,固尝极力摹仿《爨龙颜》,然则体态则以《六十人造像》为近,岂亦三折肱于此耶?”(《愚庵书话》)
商承柞先生认为:“其‘尊魏卑唐’,并非实情与偏见,而是以此掩其虚伪。知其然,须从其历史谈起。其童年曾写过欧、颜等碑,还写过赵孟頫,在魏碑也下过功夫。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的《千秋亭记》,刻在四川省巴县某江岸的岩石上,知道的人不多。康氏得此拓本后,视为至宝。刻意摹写,并在该刻笔势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夸张,遂成‘康体’。我将此拓与康字对照,立即剥去他的伪装。”(5)
沙孟海先生认为:“他对于《石门铭》得力最深,其次是《经石峪》,《六十人造像》及云峰山各种。他喜作‘擘窠大字’,固然由于他的意量宽博,但其姿态,则纯从王远得来(也有几层颜字),众目可共看也。邓石如、张裕钊是他所最倾倒的,作书时,常常参入他们的笔意,但还有一家是他写大字写小字以及点画使转种种方法之所出,而他自己不曾明白说过的,就是伊秉绶。试看他两人的随便写作,画出平长,转折多圆,何等之似。潇洒自然,不夹入几许人间烟火气,这种神情,又何其仿佛。”(6)
康有为虽然遍写各种碑帖,但确有偏重处,到底哪些碑帖对其书法风格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人们从“康体”书法形式美角度分析其渊源,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综观康有为书法成熟期可以称作“康体”的作品,我们认为马、沙二位先生把其形式美最根本的渊源归结为《石门铭》的观点,是最有洞察力的。
“康体”在体势上深受北魏《石门铭》的影响,结体于庄严之外透露出纵横开张的气势。康有为于书法极重视体势。他说:“学书有序,必先能执笔,固也。至于作书,先从结构入,画平竖直,先求体方,次讲向背、往来、伸缩之势。字妥贴矣,次讲分行、布白之章。求之古碑,得各家结体章法,通其疏密、远近之故。求之书法,得各家秘藏验方,知提顿、方圆之用。浸淫久之,习作熟之,骨血气肉精神皆备,然后成体。体既成,然后可言意态也。《记》曰:‘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体不备,亦谓之不成书也。”(7)他认为“骨血气肉精神皆备,然后成体。体既成,然后可言意态也。”并强调“体不备,亦谓之不成书也。”王田葵先生在分析“康体”书法艺术特征时说:“在‘孳乳浸多’的‘康体’里,流贯着一脉‘雄强茂密’的神采,在它的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显示着形象的骨、筋、肉、血以及动态线条的关联。康氏喜欢用逆峰入笔以蓄势,涩笔迟进以藏刀,饶有邓石如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张裕钊恢弘宽博,峻拔奇逸的气势。康氏晚年创作的《佛语轴》(天津博物馆收藏),整幅字贯注着一脉魏碑风格。笔法多以尖峰起笔,收处无挫锋,折处提笔圆转,少方棱折角;横画多有隶意,行笔逆入藏出;点画中似乎有一种‘张力’,笔势纵横排荡,潜藏着书家无法遏止的情感力量。
确有一种超凡大度之态。”又说:“康有为写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五言联,将魏碑的圆笔体势揉进行草,似不经意,又绝不乖张,工拙互见,欹正相生。康氏在尽可能地减少运笔动作,线条写得自然舒展,长短府仰,各随其体,取百物之状,依势成形,用一种生涩的笔势来促成隽雅雄健的气势。这是‘康体’典型的创造浑朴、奇宕书风的范例。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的《行书轴》,则是另一类清峻瘦健一格的‘康体’字。没有常见的跳越、恣肆的笔法和洞达、奇逸的结体,似乎将痛快淋漓的心态收敛在平整的章法之中。然细细观察,便会发现这是以茂朴、雅拙的体势,峻厚的点画来造成浑穆气象的又一成功尝试。书家面对琼林瑶岛的自然景观,那江千远树,那岿然金山,一派浑穆宁静的气息溢于心中,这种心境化作手中的线条形象,便形成了浑穆的写意图境。整幅字气韵贯通,充分展示了“康体”的风貌神韵。正如丁文隽《书法精论》所说:‘康书纯以神行,不斤斤计较点画笔墨,乃其独到之处,一般书家难以语此。’”(8)文中提到的康有为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五言联,实是受宋初陈抟影响。前文中提到,康有为曾获观宋代陈抟书写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楹联,该联全法《石门铭》,这也成为康有为深入理解《石门铭》书法的一个途径,使他所书的这幅对联之神采意蕴更接近《石门铭》书法,气势开张、书风浑厚雄放,有纵横奇宕之气和阳刚之美。
康有为对《石门铭》书法形式美的继承与陈抟有所不同,在康有为的书法体系中,《石门铭》是一个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有着多方面的内容:秦篆、汉隶、北碑、南帖熔于一炉,创造了“千年未有之新体”——即“康体”。由于康体务求直率自然,故其字放纵随意,粗服乱头,以简驭繁,除尽小巧。点画线条直中见曲,富含张力,势如奔雷,力能扛鼎;间架结构纵横取势,横势为主,洞达疏阔,恢弘宽博;字与字之间多断而不连,纵横开阖,浑然一体;内心情感抒发任情恣性,畅通无阻,挥洒自如。以其大气、厚重、苍茫的高古气息,神妙境界卓然立于书坛。
“康体”的代表性作品如《飞白书势铭屏》,笔笔沉着,字字飞动,力韵兼盛,酣畅淋漓;《游华山登千尺峡诗轴》方圆绞转,贴势碑法,隶篆草情浑然一体;《追忆戊戌变法经过并向溥仪谢恩折》已是碑帖泯迹,疾涩不拘,拗拔天成了。另外如《雄奇文章联》、《游存庐落成诗卷》、《广武将军碑跋文》等作品都充分体现着“康体”的艺术成就。从这些作品中随处可以感受到《石门铭》书法的笔法、体势、神彩、意蕴或隐或显的体现,《石门铭》书法已潜移默化融入到了“康体”之中,成为其书法形式美的核心因素。
张金梁先生把康有为书法的特点概括为雄、博、古、逸四个字,是非常恰当的,他说:“在对康有为众多的书法作品读过之后,我倒觉得用雄、博、古、逸四字概括更恰当一些。雄是说,康氏的书法雄伟雄健、刚劲豪放,一派阳刚之气,其用笔淡化技法,标榜气格,大有横扫千里之势,这是其他书家所不能比拟的;博是说,康字结体宽博,取法广博,知识渊博,康氏结字大都横向取势,体阔势足,稳如泰山,愈大愈妙。其学书的胸怀也够宽广的,欲‘集北碑南帖’、‘兼汉分秦篆而陶冶之’,没有过人的学识和高超的眼力是提不出这惊世骇俗之论来的,在熔古铸今方面,古今罕有书家与之匹敌;古是说,其书气象高古浑穆,用笔古拙,结体古朴,寓意古雅。‘康体’书法无唐后人意态,是难能可贵的,古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若入古出新、食古能化、古而不旧才是高手,康有为恰恰具备了这些素质;逸是说,康书大都逸笔草草,全以神行,无拘无束,飘逸潇洒,意态自然。在‘康体’书法中,罕见严谨刻板之作,手中之笔如一匹天马,不受任何羁绊约束而又不粗野。”(9)其中论及的“雄”、“逸”当与《石门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雄健豪放”、“飘逸潇洒”、“ 意态自然”构成了“康体”与《石门铭》书法共同的形式美特征,辉映古今。
参考文献
[1]清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757页。
[2]清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790页。
[3]清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790页。
[4]清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850页。
[5]商承祚著《我在学习书法过程中的一点体会》,见:《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年版,71页。
[6]沙孟海著《近三百年的书学》,见:《沙孟海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22页。
[7]清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848-849页。
[8]王田葵著《康有为的书法艺术》,见:金开成,王岳川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621-622页。
[9]张金梁著《六朝神韵在斯翁—浅论康有为的书法艺术》,见《书法之友》1997年第4期,23—24页。
不知道你要写的是什么规模的论文,我假设你写的是硕士毕业论文。那么格式应该是这样的:第一章 绪论 说明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既有研究成果。第二章 康有为思想发展历程的追述,特别是从戊戌之后发生的重要思想变化。第三章 张勋复辟的历史背景概述和康有为的政治活动,康有为的政治意图。第四章 康有为政治思想的特点、形成原因。第五章 结论
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人生在世不过几十载,或走或停,或沉或浮。只有奔跑与追求才能突显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天地万物无穷无尽,而我们的生命却十分短暂。我们希望能攀上梦想的顶峰,但短暂的生命载不起这漫长的攀越之路。有座山峰我们永远都无法征服。我们该选择放弃,带着苦闷隐没还是选择不懈地奔跑?康有为选择了放弃。在变法失败后,在清军的追捕下,他选择放弃,选择退避国外。而谭嗣同选择奔跑,选择用热血传递变法精神,用生命去唤醒人们。他在断头台上的震天长啸被刻入了历史的年轮,回荡于千万年历史的天空。退缩的康有为,隐没于这长啸激起的尘埃中。奔跑的生命永远伴着历史年轮一起转动,而退缩的生命在时间的流逝中被风蚀,终而烟消云散。山顶的风景纵然美丽,但奔跑的过程比山顶的风景更美,因为这一路的风景有汗水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滋润。飞蛾扑火,终其一生。灯罩里闪亮的火种是它的目标。它希望拥抱火光的温度,但这是永不可实现的一个梦。它知道自己做不到,但是千万年来不曾有一只飞蛾放弃过。因为奔跑与追求的过程更美。一次次地撞击,又一次次地飞起,从不放弃,直到生命的终结。短暂的生命也因而燃烧,在奔跑的途中燃烧得比灯火还要热烈还要亮。逆流而上的水,虽然触不到蓝天,但至少它追求过;夜间开放的昙花,虽然看不到黎明的曙光,但至少它艳丽过;我们有时虽然无法体会到“会当凌绝顶”的快感,但至少我们勇敢过,我们追求过。追求过,奔跑过就不后悔。有人常说“我真后悔……”“要是当初……就好了”。其实成败与否并不在于是否站得最高,是否完成梦想,而是在于你是否追求过,是否为梦想奔跑过。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目标,但至少有一代人为这个美好的目标奔跑过,只要追求过就有意义,何必悔于无法达到顶峰?努力奔跑,勇敢追求,享受奔跑的过程,短暂的生命也无怨无悔。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奔跑让生命绽放得更绚烂!
浅谈康有为 康有为当算是中国近代史中较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了,他的那些作为,如“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启蒙运动”这些是他一生中辉煌的成就;但是他也有一些事又为后人颦眉,如发表《孔子改制考》、后期加入保皇派、固守改良反对革命。因此,康有为如同历史上的所有人物一样,在我们评价他时需要有客观的立场,从辩证的角度去加以评判。 对于康有为的功过,近代的人们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观点,在这些观点中,绝大多数是围绕着康有为一生中最大的举动——戊戌变法而展开的。戊戌变法作为近代救国改良运动中最初步的尝试,它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也表明了我国近代改制运动的开始。因而康有为作为这次维新运动的领袖,他的历史功绩是不容否定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戊戌变法最终是以失败告终的,那次以康有为为倡导的改良运动,虽然通过光绪皇帝的同意进行了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学习西方政治文化的改良,并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些举措都令人为之振奋,但是这场运动最后却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在同年的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康有为等戊戌人士被迫逃往海外。而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更是为改良献出了生命。这场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运动在我们现在看来是我们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过于弱小以及我国封建势力过于强大所导致的,但在这里我也不得不对康有为当时的一些做法提出一些异议。我认为康有为的某些行为也对变法的失败有一定的影响。 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的领袖和主要策划者,在变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句话说,他承担着大于其他变法者的责任。但是,在我从很多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记载中了解到,康有为面对他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有逃避的嫌隙。 首先,康有为在这次变法上操之过急。对于变法革新,康有为似乎想到太过于简单,好似颁布几个 “除旧革新”的法令便可以让中国几千年的习性突变。就是维新变法那短短的一百来天时间里,维新派便发出了有关的“上谕”达110多件,但是这些“上谕”的绝大部分都不曾被真正实行过。历来的改良都坚持迅速渐进的原则,像日本的明治维新、英国的君主立宪等,“改良”的性质便是缓慢的对社会国家进行引导。因而,康有为这种急行军似的改良怎么可能成功呢? 其次,他对于“变法”仅处于一种形式化的表面而没有更加实际的做法。康有为似乎对光绪皇帝过于的依赖,似乎这个年轻皇帝颁布一些政令“变法”便成功了。这一点,我从他本人的一句话中便得到了认证,他在《请御门誓众摺》中写到:“令群臣签名具表,咸去守旧之谬见,力图维新。……一日之间,风云俱变,更月得数诏颁下,则海内皆动色奔走矣。”正是基于这种心理,他在时机尚未成熟时便发布了一些严重撼动封建势力的政令,因此,在“易服” 、“断发”和“改元”的建议提出来时,变法便开始陷入困境。在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说的清朝,他的这些政令无疑是将变法者全推入了危险之中。再者是康有为在变法中匆忙裁减和严厉处理官员,他没有通盘筹划和妥善安置、耐心说服下,突然下令裁去一大批闲散衙门和冗员,导致了四面树敌。那些受到处理的官员当然会不平,都加入了反对戊戌变法的战斗中去了,间接地增加了变法的阻力。最后,维新变法缺少中央地方的官员及民众的支持,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的活动使得变法难以彻底,这是康有为最大的失误之处。维新变法的几乎每一项变法措施都涉及到千家万户,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但由于这场变法缺少必要的步骤和充分的宣传、组织工作,使得广大人民根本就不知道那“戊戌维新”是干什么的,这种脱离群众的变法无疑是不会成功的。(就这一点,日后孙中山先生等革命派早期的革命中也同样存在着这个错误)而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康有为虽然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发展现代经济的改革建议,但在现实中,却始终不能摆脱传统文人的心理,只知道一味把自己的政治命运和皇帝、官僚连在一起,对商人怀着根深蒂固的轻蔑。他热衷于利用新兴的社会阶层的经济力量,但却全然不顾他们的权益。得不到资产阶级的支持,使康有为的变法同资义改良背道而驰。我认为正是康有为的这些错误行为,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原因之一,“公车上书”仅是变法的第一步,而在这之后还有更多的更难的路要走。康有为的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了,变法当中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可是近代史上的这次改革运动,依然留给我们许多可贵之处。我们依然要在历史中寻找我们今天发展的路途,正视历史,勿忘历史,在历史中寻找人生的真谛。
1、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二十二岁那年离开朱次琦,一个人到西樵山白云洞读书,读了不少经世致用的书,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同年又游了一次香港,使康有为大开眼界。
光绪八年(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回归时经过上海,进一步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事物,并收集了不少介绍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学的书刊。
经过学习,康有为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康有为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康有为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从此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2、光绪十七年(1891年),康有为徇陈千秋、梁启超之请,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始讲学,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
3、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十六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之初,在康有为的幕后主持下,光绪帝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此后,康有为迭上奏折,对政治、经济、军事、文教方面提出不少改革建议。
4、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康有为自加拿大南游美国。同年秋,康有为赴欧洲,不久回到美国,撰《物质救国论》,以为中国之病弱,在于不知讲物质之学。
同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为了抵制革命,清廷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十三日颁布预备立宪。正在欧洲漫游的康有为大喜过望,九月四日,发出《布告百七十余埠会众丁未新年元旦举大庆典告藏,保皇会改为国民宪政会文》,准备于新年元旦行大庆典,宣布新开国民宪政会。
5、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遭通缉,潜逃上海,此后又长期隐居茅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有为
公车上书,创办《万国公报》,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变法开始的标志),组织保国会,伙同张勋复辟失败
结合戊戌变法谈谈改革的巨大作用 历史小论文 重读戊戌变法 中国的宪政移植运动发轫于戊戌变法,文化抵抗也自此揭开了“民族主义”的旗号,并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康有为在戊戌五六月陆续进呈的《日本变制考》中,说明了他的变法主张: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局、开矿务,可谓之变事,未可谓之变政;改官制,为选举,可谓之变政,未可谓之变法;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在康氏看来,制定宪法,行民选议院才算变法,可以“摄百千万亿臣民之心智”,人民不会与朝廷疏离,而会竭尽心智能力,使政举法行,国家可长治久安。 康有为认为,政治改革的最终结果是激烈的,但改变的过程必须缓慢平和。在实现全民共知的“太平世”之前,中国必须经过君主立宪的过渡时期。在《日本变制考跋》中,康建议“我朝变法,但操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康氏也明白“升平世”的君主立宪与“据乱世”的绝对王政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必须作若干之说明与预备:由于宪法之定,出于公天下之民,以人民之福利为重,则通国上下之官皆为民事而设,而事有今昔之不同,常变之各别,而官也因之有异,此与中国过去专制政体之设官分职,欲家天下,防范人民,而制定《律例》及《会典》,其立法精神是迥然不同的。 显然,宪政有着与专制大异其趣的精神与文化。至此康有为遇到了一个难题:中国没有宪政的实践,但有没有宪政的精神呢?若有,为什么产生不出宪政?若没有,是否意味着文化上也跟着全盘西化?康氏陷入了二难选择:若主张有,必须冒大不韪,推翻千年之定识,重新解释儒教;若主张无,有伤民族自尊,等于宣布“文化自杀”,并根本上动摇儒教作为清政府的立国基础,这不但皇帝不同意,官吏不同意,也肯定招致士人阶层的普遍反感,最后可能是天下共诛康氏本人。两害取其轻,他选择了第一种方式:西方国家以行政、立法、司法三权来实现民主政府,而在中国已有这样的理论存在。中国在民主实施上落后于西方,不是因为孔子的学说有缺点,而只是他的许多门徒误解了他。这就是康氏《新学伪经考》(1891)和《孔子改制考》(1896)要说明的问题。 康有为不但认为儒教有宪政的理论(如《孔子改制考》说尧舜为民主、为人道之极至),而且已经深入到操作层面上的“阶段论”。他在《论语注》中写道:“春秋之义,有理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而每一世都有他相应的政治制度:绝对王政适于据乱世,君主立宪适于升平世,共和制度适于太平世。当人类从较低的社会层次发展到高层次,政府的形式也要相应改变。在《论语》中,孔子有言“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传统的理解是大夫不能控制政府,百姓不议政治。康氏批评此屡见的“不”字乃系误植,误植之人盖不明孔子的真正意思,因此必须删去。康氏评论孟子所说“民为贵”时有云:此孟子立民主之制,太平法也……公平所归乃举为民主,如英、法制总统然……近于大同之世。经这么一解释,儒教本来就有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思想了,并明示了二者的更迭和渐进过程。康有为于是主张设制度局以定宪法,并以孔子自称为素王,孔子亦主张改制,为其变法立宪确立了经典依据。就这样,通过对儒教本土资源的重新挖掘,宪政理论大可自给自足,移植西方宪政而不必同时引进西学,难怪梁启超称呼康有为系“孔教马丁。路德也”。 康有为提出以儒变法和以儒教为国教还有直接抵抗基督教文化的动机。康氏认为“耶教言灵魂界之事,其圆满不如佛,言人间世之事,其精备不如孔子”。他觉得儒、佛、基督三教虽讲基本上相同的真理,但以基督教最不如人意。他相信儒教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学说都优越,在理论上适宜全人类,是在目前情况下惟一适合中国的宗教。为了保全帝国的目的,中国的法律、行政和经济制度都必须按照西方的模式改变;但如果放弃儒教,企图对整个道德生活西化,则将是文化自杀。因此,康氏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所取的立场,可说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 综上所述,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的直接目标是开议院,制宪法,行君主立宪,以解释后的儒教为指导思想,而不能引进基督西学作基础。尽管康有为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引起了较多的非议,但光绪皇帝除不答应明确立国教外,其他主张大多被接受,并任命康有为作整个变法的“总设计师”。因此可以说,康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变法时期关于“宪政移植与文化抵抗”的样式。我认为,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对二十世纪中国宪政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康有为的所有努力,在我看来,是为了中国的宪政移植寻求一种能为国人所认同的合法性基础。这种基础根植于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休戚相关,而又不能根本违逆世界之大潮。于是,便有了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但康的用心良苦反而加重了文化的认同危机,使他的“合法性基础”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传统的实..
好大影响,毛泽东就是康有为的崇拜者,他对抗有为的《大同书》佩服之至 !还有东汉《张鲁传》也是。
吸烟有害人体健康吸烟有害健康是一个谁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去抽烟呢?香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其中最有害的要属尼古丁了.而尼古丁具有使人产生瘾癖性的功能.这就是大部分烟民无法戒除香烟的主要原因.俗话说的好喝酒伤肝.吸烟伤肺.吸食香烟的人往往是肺部受污染比较严重.长期抽烟能使肺部变黑.进而引起肺癌.最后致人死亡.吸烟不仅仅能使自己受到伤害.而且也能使别人受到伤害.其实给别人造成的伤害要比自己造成的更大.这就是所谓的二手烟危害.一个抽二手烟的人所受的伤害是抽烟的人的五倍.这只是在常规环境下.如果是在空调房间里.吸食二手烟的人所受的伤害是抽烟人的10至20倍.这样看来抽烟的人不仅是在自杀而且更多的时间是在谋杀.医学证明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人诱发肺癌的概率要高出3到5倍.而那些经常抽二手烟的人比正常人患肺癌的概率要高10至20倍.所以那些经常抽二手烟的群体一定要群起而攻之那些浪费自己生命的杀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逐渐发现了抽烟的危害.所以人们在号召人类远离香烟的危害.号召人们戒烟.所以订立了无烟日来让大家对抽烟的危害进行重视.每年有很多人死于肺癌.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由于抽烟引起的.但是仍不能引起那些抽烟人的重视.仍然有一些人无法改正抽烟的习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为你我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吸烟对吸烟者本人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而被动吸烟的危害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直至近10年才开始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论文篇1 摘要:烟草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首要地位,而每年因吸烟对我国所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忽视,于是有了所谓的“戒烟”行动。然而这所谓的戒烟人群成功戒烟的却寥寥无几,明知吸烟的危害却仍然继续吸烟。为了杜绝此现象,本文主要论述吸烟的危害和介绍成功戒烟人群的一些 方法 ,让吸烟远离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吸烟危害戒烟方法 一、烟草行业的现状 烟草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行业市场规模超过万亿。2012年,中国烟草制品行业的产销规模均较2011年有所扩大,但规模以上企业家数较2011年有所减少。2012年中国烟草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143家,较2011年减少了8家,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2013年,烟草制品行业的企业数量减少,规模以上企业家数 ①135,但产品销售状况较好,实现销售收入亿元。 然而,我国每年因为吸烟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根据卫生部曾经发布的一份《中国吸烟危害健康 报告 》显示,我国每年因为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经济损失高 ① 达亿元,已经足以抵消烟草所带来的收益 二、香烟的组成 尼古丁,香烟烟雾中极活跃的物质,毒性极大,而且作用迅速。40-60毫克的尼古丁具有与氰化物同样的杀伤力,能置人于死地。尼古丁是令人产生依赖成瘾的主要物质之一。 焦油,在点燃香烟时产生,其性质与沥青并无多大差别。有分析表明,焦油中约含有5000种有机和无机的化学物质,是导致癌症的元凶。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质。烟草在发酵过程中以及在点燃时会产生一种烟草特异的亚硝胺(TSNA)。一氧化碳,吸烟时,烟丝并不能完全燃烧,因此会有较多的一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心血管的血氧供应,促进胆固醇增高,也可以间接影响某些肿瘤的形成。放射性物质,烟草中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其中以钋210最为危险。它可以放出α射线。其他有害及致癌物质,除了上述有害物质之外,香烟中的有害物质还有苯并芘,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另外烟中的金属镉、联苯胺、氯乙烯等,对癌细胞的形成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吸烟的危害 致癌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在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烟叶烟雾中的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需经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羟化酶代谢作用后才具有细胞毒和诱发突变作用,在吸烟者体内该羟化酶浓度较不吸烟者为高。吸烟可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削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生长的监视、杀伤和清除功能,这就解释了吸烟是多种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对心、脑血管的影响。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前者较后者广泛而 严重。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三项具备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9~12倍。 对呼吸道的影响。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较不吸烟者高2~4倍,且与吸烟量和吸烟年限成正比例,患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动时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降低及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即使年轻的无症状的吸烟者也有轻度肺功能减退。COPD易致自发性气胸。吸烟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声带炎。 四、戒烟失败原因何在 人们知道了吸烟的众多危害,开始了戒烟,但是戒烟成功的例子却不容乐观,为什么呢? 最常见的莫过于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遇到挫折就放弃。戒烟是一件难事,当然不能一蹴而就。此外,烟民还必须避免以下几种经常出现的错误做法和想法。 1. 对戒烟不作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心血来潮般地想到戒烟就开始。这是一种轻敌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戒烟,十之八九要失败。对大多数烟民来说,戒烟是一场克服烟瘾的斗争,不是自己能完全左右的。因此,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了解一切有用的戒烟知识和方法,制订详细的戒烟策略和计划。戒烟的办法有多种,应该向戒烟成功者取取经,并采纳适合于自己的戒烟方法。 2.没搞清自己吸烟的真正原因。每个烟民都有促使自己吸烟的原因,有的出于社交的需要,有的为了减轻心理压力(压力食品),有的则为了追求时髦。一旦你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点燃香烟时,你就会去寻找其他无危害的方法,来代替香烟。 3.有些烟民怕戒烟失败而被人取笑,不敢公开宣告自己要戒烟,只是暗暗下决心戒烟。这就陷入了孤军作战的境地,很难戒烟成功。所以,戒烟时应大胆地争取家人、同事、朋友的帮助,并提醒周围的人,你戒烟也是为了大家的健康(健康食品),希望得到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事先向大家打个招呼,把你戒烟的消息传出去,这样,同事、客户就会体谅你,而不再向你递烟,也就少了许多尴尬。开个家庭戒烟“发布会”如何?让妻子、孩子配合你,演练拒绝香烟时的言谈举止。例如,可坚决而有礼貌地说:“谢谢您,我不吸烟!” 五、如何戒烟 如何戒烟,我们来听听成功戒烟的声音。第一,扔掉吸烟用具,诸如打火机、烟灰缸,香烟,减少你的“条件反射”。坚决拒绝香烟的引诱,经常提醒自己,再吸一支烟足以令戒烟的计划前功尽弃。 第二,避免参与往常习惯吸烟的场所或活动。第三,餐后喝水、吃水果或散步,摆脱饭后一支烟的想法。 研究表明:在戒烟初期多喝一些果汁可以帮助戒除尼古丁的成瘾。烟瘾来时,要立即做深呼吸活动,或咀嚼无糖分的口香糖,避免用零食代替香烟,否则会引起血糖升高,身体过胖。告诉别人你已经戒烟,不要给你烟卷,也不要在你面前吸烟。 六、 总结 吸烟的危害如此之多,如果你是吸烟人群中的一个,请停下来吧,否则将来后悔的终将是你,如果你没有吸烟,你应该感到庆幸,同时也希望你告诫周围的朋友,吸烟有害健康,请远离吸烟,戒烟戒烟不容迟疑。 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论文篇2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虑及国际社会关于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对全世界健康、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后果的关注,严重关注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卷烟和其他烟草制品消费和生产的增加,以及它对家庭、穷人和国家卫生系统造成的负担。认识到科学证据明确确定了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会造成死亡、疾病和残疾,以及接触烟草烟雾和以其他方式使用烟草制品与发生烟草相关疾病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还认识到卷烟和某些其他烟草制品经过精心加工,籍以引起和维持对烟草的依赖,它们所含的许多化合物和它们所产生的烟雾具有药理活性、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并且在主要国际疾病分类中将烟草依赖单独分类为一种疾病。 【关键词】吸烟 健康 烟草 吸烟有害健康,尽人皆知。然而,不少人你说你的,我吸我的。有的甚至觉得吸一支烟只少活几秒钟,抽一辈子烟也少活不了两年,毫不在乎。更可怕的是,当前我国的烟民队伍在扩大,烟民的人均年龄在降低,女烟民在增加,每天平均吸烟的支数在增多,因吸烟导致各种疾病进而死亡的人数也在增加 ……大量事实说明,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 吸烟是众所周知的健康杀手,和吸烟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呈上升趋势。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惊心动魄的数字吧:1支烟里面约含有4000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可能对你的健康产生危害;烟草每年引起的全球死亡人数达300万,到2025年将增至1000万;目前我国每年死于烟草危害者已达60~70万,到2025年将达200万;我国卫生部2001年公布的中国人10大死亡原因里,占前4位的4种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而这些疾病都与吸烟有关;目前全球共有13亿吸烟者,我国吸烟者则有3亿多人,而且15~19岁的年轻人吸烟率还在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不采取有效 措施 遏制这一势头,30年后我国的吸烟者将增加至亿人,到那时,治疗因吸烟而引起的有关疾病所耗费的医疗费用会远远超出烟草行业所创造的利润,这还不包括疾病导致的其他间接费用的增加。同时,吸烟还不断引发出许多诸如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走私之类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 1.吸烟与身体健康 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每天吸烟超过20支者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6倍。这是因为烟气中的化学物质会使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心绞痛和慢性动脉损害。一氧化碳和尼古丁是香烟中导致心脏病的两大罪魁祸首。有人认为,少量吸烟问题不大。但丹麦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女性每天吸3支烟、男性每天吸6支烟,就可使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1倍。吸烟的误区:吸烟可以控制体重。在与不吸烟者身高相同的情况下,吸烟者的体重虽然比不吸烟者轻,但是由于吸烟影响身体脂肪的分布,吸烟者的腰围要比不吸烟者粗。也就是说,虽然吸烟者在整体上是“消瘦”了些,而其腹部却不然,这是因为机体把更多的脂肪“转移”到了腹部。这里的脂肪细胞不仅代谢活跃,而且还凭借它们靠近心脏的“地理”位置和血流方向的优势,把大量脂肪倾入人体血液中,增加了吸烟者患心脏病、糖尿病的机会。 2.肺癌的流行与防治 肺癌的流行与防治:20世纪初,肺癌在全世界是罕见的肿瘤。但到20世纪中叶以后,由发达国家开始,渐至发展中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2002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135万,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与1985年相比,增加了51%(男性44%,女性76%)。肺癌是肿瘤死亡的主要死因,2002年,肺癌死亡118万,占所有癌症死亡的。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之前,69%的肺癌发生在发达国家,之后, 的肺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率显著上升: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高发癌症变化明显,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位居癌症死因第4位,跃居2000年的第1位,上升最为明显。我国1973-1975年全人口及1990-1992年1/10抽样人口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显示,肺癌死亡率自20世纪70年代的万增至90年代的万,升幅达,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最高。其中男性死亡率由万升至万,上升了;女性由万升至万,上升了。这一时期,尽管肺癌高发地区多处于城市,但城乡肺癌死亡率均显著上升。 利用两次全国肿瘤死因回顾调查原始数据,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1-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有关肺癌死亡率的数据,经年龄标化后制图。结果显示,我国男性及女性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与世界流行情况相似,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为男性高于女性。20世纪70年代,我国肺癌死亡率的性别比为(男性万,女性万),90年代为(男性万,女性万)。城市的性别比高于农村。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地区分布差异,城市明显高于农村。20世纪70年代,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分别为万和万;90年代,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分别为万和万。1993-1997年,全国12市县肺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显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城市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和哈尔滨等大城市的死亡率最高。 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自40岁以后迅速上升,70岁达到高峰,75岁以后略有下降。女性和男性年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肺癌死亡率迅速上升的城市,不同时期的肺癌死亡率年龄曲线显示,肺癌死亡率高峰出现前移。如北京,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相比较,70年代肺癌死亡率由40岁年龄组开始迅速上升,而80年代则由30岁年龄组就出现上升,前移了5~10年。天津、沈阳等地也有类似现象。调查表明,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向。 肺癌的临床诊治效果不佳:肺癌早期少有症状,因症状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疗效不佳。因而早期发现,早诊早治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但是,目前全世界尚没有成熟的肺癌筛查方案。痰细胞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作为肺癌的筛查方法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痰细胞学检查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假阴性偏高;胸部X线对于直径<1厘米,隐藏在心脏和大血管后方的病灶,漏诊率较高。以上两种方法对于降低肺癌的死亡率收效甚微。我国云南个旧锡矿矿工中,肺癌早期发现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目前,发达国家提倡的液基细胞学检查及低剂量螺旋CT等方法,在我国开展筛查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肺癌早诊早治的实施难度颇大。 近20年来,肺癌的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技术有了相当程度的进展,医院收治的可根治切除的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约为25%~30%。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在发达国家约为15%,我国低于10%。究其原因,主要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我国目前尚无肿瘤临床专业准入标准,肺癌的临床诊治也急待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肺癌的防治仍有较大差距。 3.吸烟不会上瘾 烟草中的尼古丁已被公认为是会令人上瘾的化学物质。吸烟时,烟内的尼古丁会使人产生短暂的兴奋感觉,从而令吸烟者总想继续吸烟。久而久之,吸烟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就会对尼古丁产生依赖。当吸烟者停止吸烟一段时间时,他们就会因体内的尼古丁减少而感到不适,从而产生戒断症状,即感到烦躁、头痛、失眠和精力难于集中等。 4.吸烟可以缓解压力 烟草中的尼古丁可阻碍人脑神经反应,从而使吸烟者暂时感觉轻松。但当吸烟者体内缺乏尼古丁时,会再次出现疲倦感,需要通过吸烟来补充体内尼古丁作为提神之用,这便形成恶性循环。吸烟除有“镇静”作用外,同时也有兴奋作用。如果你很紧张,它能做的就是提高你的血糖水平和肾上腺素水平,使你更加焦虑和紧张。 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放下香烟后,在20分钟内你的血压会同降,8小时内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会降到正常水平,2天内患心脏病的几率会下降、嗅觉也会有所好转,3天内你的呼吸道开始畅通,2周内血液循环得到改善,1个月内鼻窦阻塞减轻、疲劳减少,2个月内你的肺功能有所提高,6个月内整体体能提高,1年内永久性的皱纹减少、患冠心病的几率下降到吸烟者的一半,3~5年内患肺癌的几率下降到正常。要成功戒烟,主要依靠你的意志和信念。若这是你第一次尝试戒烟,你应该坚定信念,告诉自己一定能成功。即使你曾戒烟失败也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戒烟未必能够一次成功。开始戒烟也就意味着你重新选择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任民主.吸烟与健康论文集 〔M〕.经济日报出版社, 〔2〕 颜真.给吸烟者的礼物〔M〕.蜀蓉棋艺出版社, 〔3〕 万德森.吸烟与癌症--社区肿瘤防治丛书〔M〕.广东科技出版社, 〔4〕 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 〔5〕 李科文,魏书彪.吸烟的历史〔M〕.重庆出版社, 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论文篇3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虑及国际社会关于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对全世界健康、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后果的关注,严重关注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卷烟和其他烟草制品消费和生产的增加,以及它对家庭、穷人和国家卫生系统造成的负担。认识到科学证据明确确定了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会造成死亡、疾病和残疾,以及接触烟草烟雾和以其他方式使用烟草制品与发生烟草相关疾病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还认识到卷烟和某些其他烟草制品经过精心加工,籍以引起和维持对烟草的依赖,它们所含的许多化合物和它们所产生的烟雾具有药理活性、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并且在主要国际疾病分类中将烟草依赖单独分类为一种疾病。 【关键词】吸烟 健康 烟草 吸烟有害健康,尽人皆知。然而,不少人你说你的,我吸我的。有的甚至觉得吸一支烟只少活几秒钟,抽一辈子烟也少活不了两年,毫不在乎。更可怕的是,当前我国的烟民队伍在扩大,烟民的人均年龄在降低,女烟民在增加,每天平均吸烟的支数在增多,因吸烟导致各种疾病进而死亡的人数也在增加 „„大量事实说明,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 吸烟是众所周知的健康杀手,和吸烟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呈上升趋势。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惊心动魄的数字吧:1支烟里面约含有4000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可能对你的健康产生危害;烟草每年引起的全球死亡人数达300万,到2025年将增至1000万;目前我国每年死于烟草危害者已达60~70万,到2025年将达200万;我国卫生部2001年公布的中国人10大死亡原因里,占前4位的4种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而这些疾病都与吸烟有关;目前全球共有13亿吸烟者,我国吸烟者则有3亿多人,而且15~19岁的年轻人吸烟率还在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势头,30年后我国的吸烟者将增加至亿人,到那时,治疗因吸烟而引起的有关疾病所耗费的医疗费用会远远超出烟草行业所创造的利润,这还不包括疾病导致的其他间接费用的增加。同时,吸烟还不断引发出许多诸如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走私之类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 吸烟与身体健康: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每天吸烟超过20支者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6倍。这是因为烟气中的化学物质会使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心绞痛和慢性动脉损害。一氧化碳和尼古丁是香烟中导致心脏病的两大罪魁祸首。有人认为,少量吸烟问题不大。但丹麦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女性每天吸3支烟、男性每天吸6支烟,就可使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1倍。吸烟的误区:吸烟可以控制体重。在与不吸烟者身高相同的情况下,吸烟者的体重虽然比不吸烟者轻,但是由于吸烟影响身体脂肪的分布,吸烟者的腰围要比不吸烟者粗。也就是说,虽然吸烟者在整体上是“消瘦”了些,而其腹部却不然,这是因为机体把更多的脂肪“转移”到了腹部。这里的脂肪细胞不仅代谢活跃,而且还凭借它们靠近心脏的“地理”位置和血流方向的优势,把大量脂肪倾入人体血液中,增加了吸烟者患心脏病、糖尿病的机会。 吸烟不会上瘾。烟草中的尼古丁已被公认为是会令人上瘾的化学物质。吸烟时,烟内的尼古丁会使人产生短暂的兴奋感觉,从而令吸烟者总想继续吸烟。久而久之,吸烟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就会对尼古丁产生依赖。当吸烟者停止吸烟一段时间时,他们就会因体内的尼古丁减少而感到不适,从而产生戒断症状,即感到烦躁、头痛、失眠和精力难于集中等。 吸烟可以缓解压力。烟草中的尼古丁可阻碍人脑神经反应,从而使吸烟者暂时感觉轻松。但当吸烟者体内缺乏尼古丁时,会再次出现疲倦感,需要通过吸烟来补充体内尼古丁作为提神之用,这便形成恶性循环。吸烟除有“镇静”作用外,同时也有兴奋作用。如果你很紧张,它能做的就是提高你的血糖水平和肾上腺素水平,使你更加焦虑和紧张。 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放下香烟后,在20分钟内你的血压会同降,8小时内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会降到正常水平,2天内患心脏病的几率会下降、嗅觉也会有所好转,3天内你的呼吸道开始畅通,2周内血液循环得到改善,1个月内鼻窦阻塞减轻、疲劳减少,2个月内你的肺功能有所提高,6个月内整体体能提高,1年内永久性的皱纹减少、患冠心病的几率下降到吸烟者的一半,3~5年内患肺癌的几率下降到正常。要成功戒烟,主要依靠你的意志和信念。若这是你第一次尝试戒烟,你应该坚定信念,告诉自己一定能成功。即使你曾戒烟失败也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戒烟未必能够一次成功。开始戒烟也就意味着你重新选择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任民主.吸烟与健康论文集 〔M〕.经济日报出版社, 〔2〕 颜真.给吸烟者的礼物〔M〕.蜀蓉棋艺出版社, 〔3〕 万德森.吸烟与癌症--社区肿瘤防治丛书〔M〕.广东科技出版社, 〔4〕 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 〔5〕 李科文,魏书彪.吸烟的历史〔M〕.重庆出版社,
吸烟有害人体健康吸烟有害健康是一个谁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去抽烟呢?香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其中最有害的要属尼古丁了.而尼古丁具有使人产生瘾癖性的功能.这就是大部分烟民无法戒除香烟的主要原因.俗话说的好喝酒伤肝.吸烟伤肺.吸食香烟的人往往是肺部受污染比较严重.长期抽烟能使肺部变黑.进而引起肺癌.最后致人死亡.吸烟不仅仅能使自己受到伤害.而且也能使别人受到伤害.其实给别人造成的伤害要比自己造成的更大.这就是所谓的二手烟危害.一个抽二手烟的人所受的伤害是抽烟的人的五倍.这只是在常规环境下.如果是在空调房间里.吸食二手烟的人所受的伤害是抽烟人的10至20倍.这样看来抽烟的人不仅是在自杀而且更多的时间是在谋杀.医学证明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人诱发肺癌的概率要高出3到5倍.而那些经常抽二手烟的人比正常人患肺癌的概率要高10至20倍.所以那些经常抽二手烟的群体一定要群起而攻之那些浪费自己生命的杀手.
吸烟的危害尽人皆知,但“吸烟”仍然成为当今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从年迈的爷爷、奶奶到十几岁的青年都有“人手一支烟”这种不良嗜好。香烟,竟有这样的魔力,让瘾君子如此迷恋。禁烟,竟有这样的困难,让戒烟者痛苦万分。 记得,我小时候就看过姥爷吸烟的模样。据说,姥爷已经有几十年的“烟龄”了。他老人家常常右手持烟,叼入口里深吸一口,那样子别提多满足、自在了。然后,几个白色的烟圈便从他嘴里慢慢地吐出来,可又从两个鼻孔里吸了回去,就这样进进出出,好似龙王爷吞云吐雾一般。到最后,浓浓的烟雾又从他嘴里喷薄而出,空气里立刻弥漫着一股烟草刺鼻的辣味。我站在一旁,被姥爷吐出的“二手烟”呛得不停地咳嗽,连忙冲他大喊:“姥爷,别吸烟了!别吸烟了!”姥爷却手一扬,满不在乎地笑了笑,嘴里不经意地露出了黄斑斑的牙齿,说:“丫头片子管什么!我身体好着呢,能出啥事儿!”说着,又掏出一支烟,美滋滋地递到嘴边。有时姥爷烟瘾上来了,多吸了几支,不免遭姥姥埋怨。“你呀你,唉,让人怎么说呢。说了多少次“吸烟有害健康”,你怎么不听劝呢?”姥爷却仍不当回事:“饭后一支烟,身体赛过活神仙,没事没事。”说话间又去吐烟圈去了。后来,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姥爷因为吸烟过多,整天咳嗽个不停,愁眉不展。我知道,如果姥爷早点听从我们的忠告,把吸烟的陋习戒掉,现在也不至于如此痛苦。 据有关权威报告说,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不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在吸烟的房间里,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的环境里,室内不仅充满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有吸烟者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感到头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在吸烟者吐出来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联合国也因此特别制定了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警示语我们耳熟能详,可见吸烟真是百害而无一利呀。 让我们远离烟草,拥有一个无烟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