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黄瓜引种计划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黄瓜引种计划论文格式

黄瓜浇水的时候一般4~5天浇一次水就可以了,天气转凉以后一周浇一次就可以,施肥的时候也要根据黄瓜生长的情况来进行施肥。

1、施足基肥:黄瓜结瓜前的营养生长是为后期开花结瓜打基础的阶段,尤其是根系的发育,直接影响后期水、肥的吸收。因此,黄瓜种植时,施足基肥,重施腐熟有机肥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利于根系生长。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水平以及计划产量合理确定,一般每667m2施用商品有机肥400-600公斤或腐熟厩肥2000-3000公斤、硝酸磷肥20-35公斤、硫酸钾3-6公斤。2、合理追肥:黄瓜的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且每次追肥尽量结合灌溉,以利于养分溶解、吸收。苗期除非苗子脱肥生长不良,否则不宜追肥。追肥时期应把握在根瓜采收后,之后每次采摘后立即追肥1次或者每间隔10-15天追肥1次。

一、品种特征特性1特征特性“金童”、“玉女”超小水果型黄瓜均为椭圆形,光滑无刺有光泽,脆甜、清爽。强雌性,极早熟,瓜膨大速度快,连续坐瓜能力强,每节1-2瓜,商品瓜长4-5 cm,无把。平均单瓜重30g,节间长度8~10 cm。较耐低温、弱光,适合保护地秋冬或冬春栽培。其区别仅是“金童”瓜色亮绿,“玉女”瓜色淡白。二、栽培技术要点培育壮苗“金童”、“玉女”的早熟性强,全生育期结瓜密集,果实发育速度快,株型紧凑,培育壮苗,是取得品种高产高效的关键。设施消毒定植前,首先要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株病叶、病果、杂草等,然后再用硫磺熏蒸等方法,对棚室内附着于表面的残余病原体进行消毒。方法为:每100 m3用硫磺粉250 g、锯末500 g,掺匀后装入陶瓷花盆之类的容器内,分放在棚室内的地面,傍晚时分将棚室密闭,点燃熏蒸1夜或用45%百菌清烟剂,也可利用7、8月份高温闷棚等方式进行杀虫灭菌。播期选择“金童”和“玉女”较耐低温和耐弱光,当设施内夜间最低气温稳定在12 ℃以上,地温15 ℃以上都可种植。但夏季高温强光会使其品质下降,所以棚室如果没有遮光和相应的降温条件,应避开此阶段或另行选择冷凉地区安排。北方地区,秋冬茬适宜播种期为8月下旬-10月中旬,冬春茬为12月中旬-3月上中旬。生产者可根据保护地的设施条件及市场行情、供应周期等因素,酌情安排播种期。正冬茬种植可选白籽南瓜嫁接,但影响果皮厚度和口味。育苗“金童”、“玉女”黄瓜种子价格较贵,育苗时采用精量播种,可使用穴盘或营养钵等。黄瓜苗喜湿怕涝,喜温怕冷,好气性强,因此,一定要选用通气良好、保温、保肥、渗水、保水能力强的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泥炭等。发芽适温为24-26 ℃,一般4天出苗。出苗后,白天保持23-25 ℃,夜间13-16 ℃,标准的幼苗表现矮壮、紧凑。苗龄不宜过长,达2-3叶1心时即可定植,苗龄一般为25-35 d。定植施足底肥、精耕细作每667 m2棚室基肥施用标准:腐熟优质有机肥8-10 m3或商品有机肥,饼肥100 kg,磷酸二铵15 kg,硫酸钾15 kg,混合均匀后撒施或2/3撒施、1/3沟施。具体用量可根据土质、土壤养分状况等情况,酌情增减。北方地区宜采用小高畦栽培方式,畦宽可选 m。定植定植选在晴天上午进行,种植密度每667 m2定植2500-2800株,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以株距控制单位面积定植总数。定植期气温较低时,定植水不宜过大,之后根据温度、苗情等情况,及时补充水分。田间管理.温度定植1周内保持白天30-35 ℃,夜间18-20 ℃,不超过35 ℃不放风。缓苗后要降低温度,白天22-25 ℃,夜间13-16 ℃。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温度过高时可逐渐采取先顶风后腰风的原则通风换气、降温除湿。“金童”、“玉女”两个品种不耐高温。光照“金童”、“玉女”的耐弱光性较强,但在冬季低温情况下,使用无滴新膜等方式,增加光照强度,对提高其外观商品性、风味、产量等的效果显著。进入高温、强光期开始,要加盖遮阳网,以降低光照强度,但须注意加大通风降温,控制浇水,防止过干、过湿。水肥管理定植后5-7 d一次浇足缓苗水后,一般在第一雌花开花前不再浇水,但可视苗情追施一次提苗肥。第一雌花开花后,要比其他品种提前开始浇水追肥,第1次每667 m2施N、P、K三元复合肥30 kg,此后每5-7 d浇1次水,以水带肥,深冬寒冷季节,可10-12 d浇水1次,如出现脱肥,可追施叶面肥。若有可能,适当补充二氧化碳,对黄瓜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气温转暖后,植株对肥水需求量加大,需3-4 d浇水1次,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硫酸钾15 kg,进入中期,适量施用以速效钾肥为主的果蔬专用肥。 值得提醒的是,该品种果实发育迅速,果实数量多,采取少量多次的浇水方式,有助于提高商品品质。植株调整“金童”、“玉女”均为强雌性,几乎每节同时发育出瓜和侧枝,主侧蔓具有同样的坐瓜能力。植株叶片大、厚,一般采用单蔓整枝方式,去除所有侧枝,只留主蔓瓜。瓜秧长到满架高度后落蔓,每次落蔓让植株生长点保持在 m处,继续生长。为保障前期瓜的正常发育和后期营养生长稳定持续,避免出现早衰现象,应去除前6-8节的所有瓜。冬季进入严寒季节之前,根据棚室的保温条件和瓜秧的生长势,应适当进行疏花疏果,避免瓜多坠秧,甚至花打顶,达到安全越冬、高产、稳产之目的。病虫害防治“金童”、“玉女”品种田间综合抗性较强,所以在彻底清除传染源和注意通风控湿、瓜秧生长健壮的基础上,只要把握“治早、治小”的病虫害防治原则,即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灰霉病、角斑病、根结线虫、白粉虱等病虫害的发生。采收“金童”、“玉女”商品瓜长4-5 cm,平均单瓜重30 g。开花以后7-10天,单瓜重量达到30克标准要及时采收,该产品无需任何蘸花和点花,节约人工成本的投入。初期阶段每天采收一次;进入盛瓜期后每天可采收1-2次。“金童”、“玉女”以体型娇小、外表秀美、甜脆可口为其主要特征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必须把握好采收标准和时间,才能保证其优良的商品性,“玉女”单瓜重可适度放宽,口感不受影响,“金童”超过采收标准口感略差。采收时去除瓜柄,包装前应再进行一次分拣、分级,方便包装,更能提高商品性。

“金童”、“玉女”为迷你水果型黄瓜新品种,其品质特点为甜脆、清爽、口感好。“金童”色泽亮绿,“玉女”呈淡白色,两者大小形状一样、可两色搭配包装。 通过引种试种,得出两个品种表现耐低温弱光、田间综合抗病性较强,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率高,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等性状,种植密度每667 m2定植2500-2800株,每667 m2产量为2500~3000 kg。批发商到田地里的收购价为6元以上。 市场价为12元以上!该产品一上市就受到媒体、特菜种植基地及高档酒店等的广泛关注和欢迎,成为水果型黄瓜家族中的新亮点,两品种所具备的国内外绝无仅有的特色,两品种可定位为都市农业高档品种、精品黄瓜,种植经济效益好,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一、品种特征特性1特征特性“金童”、“玉女”超小水果型黄瓜均为椭圆形,光滑无刺有光泽,脆甜、清爽。强雌性,极早熟,瓜膨大速度快,连续坐瓜能力强,每节1-2瓜,商品瓜长4-5 cm,无把。平均单瓜重30g,节间长度8~10 cm。较耐低温、弱光,适合保护地秋冬或冬春栽培。其区别仅是“金童”瓜色亮绿,“玉女”瓜色淡白。二、栽培技术要点培育壮苗“金童”、“玉女”的早熟性强,全生育期结瓜密集,果实发育速度快,株型紧凑,培育壮苗,是取得品种高产高效的关键。

黄瓜育种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黄瓜要求环境条件严格,抗逆性差,病虫害发生严重,是所有蔬菜中受污染最严重的一种蔬菜。本书较好地吸收了有关黄瓜研究的最新成果,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黄瓜的生物学特性、新优品种、壮苗培育、肥水管理与环境调节、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采后保鲜加工增值等,以便切实为实现黄瓜无公害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该书讲求一定的科学性,更重视可操作性。主要章节内容有:第一章、概述:黄瓜营养品质与污染;黄瓜栽培与环境保护;黄瓜抗病育种研究进展。第二章、黄瓜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黄瓜的生长发育周期;花芽分化与产量形成(黄瓜的开花习性、花芽分化与性型分化、黄瓜生长发育的内在关系、产量形成);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温度要求、对光照的要求、对水分的要求、对土壤的要求、对矿质营养的要求、对气体条件的要求)。第三章、黄瓜的类型及品种:黄瓜的类型;黄瓜优良品种(优良地方品种、新培育的优良栽培品种)。第四章、黄瓜壮苗培育技术:黄瓜壮苗标准;黄瓜种子处理方法(种子选择、种子消毒、抗寒锻炼);营养土的配制(营养土组成及配比、营养土的消毒处理);护根育苗方式;播种;苗期管理;嫁接育苗(砧木品种的选择、砧木苗的培育、嫁接方法、嫁接苗的管理);穴盘育苗。第五章、黄瓜露地栽培技术:露地春黄瓜栽培技术(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田间植株诊断、收获);露地夏黄瓜栽培技术(茬口选择、品种选择、高垄或高畦直播、田间管理、采收);露地秋黄瓜栽培技术。第六章、黄瓜塑料大棚栽培技术:黄瓜栽培用塑料大棚主要形式;塑料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品种选择、培育优质壮苗、适时定植、定植前的准备要充分、田间管理、采收);塑料大棚黄瓜秋延后栽培(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清洁棚室,合理密植、定植后田间管理、采收);遮阳网覆盖在黄瓜无公害生产上的应用(遮阳网覆盖的主要类型、黄瓜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第七章、黄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黄瓜栽培用日光温室主要形式(矮后墙长后坡日光温室、高后墙矮后坡日光温室、高后墙无后坡日光温室、普通一斜一立式日光温室、琴弦式日光温室);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品种选择、嫁接育苗、定植后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采收);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栽培。第八章、黄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主要病害及其无公害防治技术(霜霉病、黑星病、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灰霉病、菌核病、蔓枯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斑点病、根结线虫病、泡泡病、生理性萎蔫和叶片急性凋萎);主要虫害及其无公害防治技术(白粉虱、瓜蚜、斑潜蝇、茶黄螨、红叶螨、黄守瓜、瓜实蝇);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病虫害发生原因、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管理技术要点)。第九章、黄瓜采后贮运保鲜加工技术:贮运销售流通中的污染预防措施(黄瓜贮运保鲜原理、黄瓜贮运销售流通中的污染预防措施);黄瓜加工及卫生质量控制(黄瓜加工原理与卫生质量控制、黄瓜的加工技术及卫生质量控制)。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五、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七、课题的经费估算。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黄瓜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种的开花习性为雌雄间生型。生产栽培的黄瓜开花习性,主要有4种。第一种是雌雄间生型,开始出现雄花,以后雄花和雌花交替出现。雌花和雄花都可连生数节。第二种是混生雌性型,开始出现雄花,继之出现雌雄混生节,然后连续出现雌花。第三种是雌性型,全株雌化,不生雄花或下部几节出现雄花后再雌化。第四种是两性雄性型,开始出现雄花,然后在雄花节上混生两性花。基本不生雌花。目前黄瓜主栽品种,大多数为雌雄间生型和混生性雌型品种,偶有雌性化或雄性化现象。

(一)黄瓜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戚春章等(1983)通过对西双版纳黄瓜的染色体数、与普通黄瓜杂交的可育性、一代杂种的表现和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功酶的观察和鉴定,证明了西双版纳黄瓜是黄瓜的一个变种。

利容千(1989)的研究表明,西双版纳黄瓜的染色体数目与黄瓜相同,但染色体的绝对长度小于黄瓜,染色体长度比、核型类别与黄瓜有较大差异,而且未显示出Giemsa带。

Ramachandrau等(1985)在分析黄瓜野生种和栽培种有丝分裂时期染色体C-带时,发现其基因组上异染色质较为丰富。同时,野生种的异染色质远远高于栽培种,他们认为这种在栽培种中异染色质的减少与驯化有关。

Hoshi等(1998)对二倍体和四倍体黄瓜染色体的分析发现,其体细胞染色体数分别为2n=14和28。单倍体染色体由5条等臂染色体和2条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所有染色体均有清晰可见的C带。单倍体具有C带染色体的长度占染色体总长度的。染色体1、2、4、5和7具有稳定的C带。3条粗大的C带位于染色体1和2的最接近区域。染色体1上的C带长度占短臂长度的。染色体2上的C带位于着丝粒附近,占该染色体全长的,在早中期有伸长的主缢痕。在前中期,染色体2的长臂和短臂完全分离。在中期细胞中,不能观察次缢痕的数量。但是,在单倍体植株中,6条染色体似乎有次缢痕。在2条大染色体的主缢痕处可以观察到两条银染带。

陈劲枫等(2003)认为野黄瓜Cucumis hystrix(2n=24)是在亚洲发现的第一个染色体基数为12的黄瓜属物种。这一发现对现行的以染色体基数和地理分布为基础的黄瓜属分类系统提出了质疑。

曹清河等(2004)以南方型和北方型两个生态型黄瓜为材料,用改良的染色和制片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黄瓜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黄瓜减数分裂属于同时型胞质分裂,双线期染色体具有明显的交叉节并呈现出较易识别的棒状或环状形态,在末期Ⅰ和末期Ⅱ有多核仁和核仁融合现象;在四分体时期的小孢子成十字交叉形(decussate type),而非四边形(isobilateral type);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两核居中期的特殊现象,在核居中期小孢子只有一层壁,而在核靠边期小孢子出现了两层壁;黄瓜的成熟花粉粒属于两核花粉粒。

(二)黄瓜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与分类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关于黄瓜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以同工酶标记为主。但标记数量只有18个,且多态性很低,不能区分黄瓜各栽培品种。其后RFLP、AFLP、SSR等DNA标记技术陆续在黄瓜上开始应用。

Esquinas-Alcazar(1977)、Staub等(1985c)都曾分别利用同工酶研究黄瓜的亲缘关系。尽管黄瓜同功酶的遗传变异较小,但Knerr等(1989)用代表74个生化位点的40种酶对美国收集保存的757份来源于45个国家的黄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价,在18个位点观察到了多态性。Meglic等(1996a,1996b),Staub等(1997,1999)先后对美国国家种质库保存的黄瓜资源和后来从印度和中国收集或引入的资源进行了21个同功酶位点的多态性的比较分析,在明确不同来源黄瓜种质资源的特点和关系的同时,认为印度和中国的黄瓜种质互不相同,而且也不同于其他来源的黄瓜种质,中国和印度的黄瓜种质资源代表了美国黄瓜收集品中最多样的遗传变异。

Dijkhuizen等(1996)利用RFLP标记评价两组黄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在第一组16个品系中,RFLP标记反映了与同工酶分析一致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在第二组35个栽培品种中,RFLP分析揭示了与形态(果形)及实际系谱关系相一致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认为RFLP可用于黄瓜分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海英等(1998)对34份分别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和中国的黄瓜材料作了遗传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从200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用于PCR反应,共获得130条扩增带,其中51条表现多态性;每个生态型品种都具有其特有的扩增(或缺失)条带以区别于其他生态型品种,聚类分析成功地将供试材料分为三类:类群Ⅰ为华北类型;类群Ⅱ为华南类型与欧洲露地型;类群Ⅲ为欧洲温室型。其分析结果显示:黄瓜基因组中有大量相同的DNA序列,是一种遗传变异幅度较小的植物;尽管如此,RAPD技术仍然能够成功的对其进行聚类分析,验证了RAPD对黄瓜聚类的可能性,同时认为一些引物所产生的特有缺失和特异条带可作为某些类型的特异条带。

李锡香等(2004)利用29个引物对66份来源和类型不同的黄瓜种质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共扩增出了253条带,其中195条为多态性带,比例为。不同引物所揭示的种质多样性差异很大。供试种质间平均期望杂合度为。中国黄瓜种质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略高于国外引进种质。长江以南黄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长江以北,华南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华北型种质。长江流域以南可能是黄瓜的较早或主要的演化地。供试种质依RAPD标记被分为8个组群。西双版纳黄瓜明显地与其他栽培种质分开了,国外引入的绝大多数种质被聚到一起或分属单独组群。除西双版纳黄瓜外,其他中国黄瓜栽培种质的遗传关系与形态特征和地域分布虽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总是一致,表明地区间的引种交流可能导致了某些基因在不同种质间的渗入。

Horejsi和Staub(1999)对180个黄瓜材料进行RAPD分析,得到的遗传距离在~之间,认为黄瓜的遗传背景较窄。RAPD的聚类结果与RFLP的相似,同时,获得的71个多态性位点可把每个品种都区分开来,证明RAPD方法对黄瓜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和区分黄瓜不同的基因型是有效的。

庄飞云等(2003)从2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1个对23份黄瓜属材料,包括黄瓜栽培种、黄瓜野生变种、近缘野生种、种间杂交种及其与黄瓜回交自交的后代以及甜瓜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以遗传距离为阈值,23份材料被聚类为黄瓜栽培种、近缘野生种、种间杂交种和甜瓜亚属种4类。RAPD的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种与黄瓜栽培种的遗传距离近于甜瓜,该结果与同工酶分析结果一致。

Truksa(1996)的研究证明RAPD的低多态性难以在验证杂交种子的杂交性上发挥作用。

Katzer等(1996)用SSR研究了不同葫芦科蔬菜品系的多态性,7个SSR中的4个可检测出11个黄瓜品系的多态性。证实了SSR在黄瓜中存在多态性。Danin-Poleg(2000)使用来自甜瓜的48个和来自黄瓜的13个共计61个SSR对甜瓜和黄瓜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其中53个显示多态性。利用其中的40个SSR(30个来自甜瓜,10个来自黄瓜)对11个供试黄瓜品种进行多态性分析,26个SSR扩增出产物(10个黄瓜SSR,16个甜瓜SSR),其中19个SSR(8个黄瓜SSR,11个甜瓜SSR)显示良好的多态性。11个黄瓜供试品种被明显聚类为栽培黄瓜和野生黄瓜两类(遗传距离)。而10个栽培黄瓜品种内聚类距离小于,未能显示足够的多态性,因此进行黄瓜栽培品种内的遗传多态性分析还需结合其他分子标记及更多的SSR标记。

陈劲枫等(2002)通过RAPD标记分析表明,在所选的21个随机引物中,15个引物(占71%)显示出栽培黄瓜(Cucumis sativus L.,2n=14)与酸黄瓜( Chakr.,2n=24)正反交之间的差异;其中一些条带表现出父性遗传现象。陈劲枫等(2003)采用SSR和RAPD两种分子标记对黄瓜属22份不同类型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黄瓜与黄瓜 (2n=14)间的遗传距离(SSR:,RAPD:)小于其与甜瓜 (2n=24)间的距离(SSR:,RAPD:)。SSR计算的各物种间遗传距离值高于RAPD的结果,线性方程为y=,但两者相关性较好,r=。综合109个SSR位点和398个RAPD条带对22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两群:CS群(黄瓜、西南野黄瓜 、及野黄瓜)和CM群(甜瓜、菜瓜 、野生小甜瓜 及非洲角黄瓜)。

顾兴芳等(2000)对AFLP技术在黄瓜种质资源鉴定及分类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分析了国内外的15份品种,将它们分为两大类群和一个特殊类型:华北类型、欧美露地型和一个特殊的以色列Kessem品种。AFLP在黄瓜上显示的多态性高于RAPD。

李锡香等(2004)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外来种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对AFLP引物在70份黄瓜种质中共扩增出425条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66%。供试黄瓜种质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中国种质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明显高于国外种质的。西双版纳黄瓜和印度野生黄瓜具有一些栽培种质没有的特异位点,中国栽培种质的特异位点多于外来栽培种质,后者也有一些中国栽培种质没有的特异位点。聚类分析将70份种质分为三大组群,即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Qi et Yuan)组群, 野生黄瓜组群和栽培黄瓜组群。西双版纳黄瓜与栽培黄瓜的距离最远,与野生黄瓜次之。按一定的遗传距离可以将中国和外来栽培种质分开。大多数华南型和华北型种质归属于不同的亚组。这些结果有助于有目的地利用这些变异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

各种分子标记在栽培黄瓜上显示的多态性较低。如RFLP的多态性标记比率为33%(Dijkhuizen等,1996)。RAPD的多态率为64%(Kennerd等,1994)。说明黄瓜栽培品种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野生黄瓜则具有栽培黄瓜所没有的性状和位点,在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李锡香,2002)。

(三)黄瓜连锁图谱的构建

Pierce等(1990)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发现的黄瓜已知性状的基因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并根据相关文献数据又构建了一张含有42个黄瓜标记性状、6个连锁群的经典遗传连锁图。显然6个连锁群并没有与黄瓜染色体一一对应,其中连锁群Ⅰ最大,有12个基因;而连锁群Ⅳ最小,只有2个基因。还有一些基因没有被定位在这些连锁群中。该图谱来自之前的基因连锁研究数据分析整合,由于基因定位所依据的群体无法确定,使得图谱的精确度降低,一些基因位点的间距以及图谱总长度无法确定。

Ramachandran等(1986)研究认为:黄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对染色体将有次交换,每次交换约占基因组长度50cM,黄瓜基因组长度大约为742cM(交换/对染色体×7对染色体×50cM/交换)。Staub(1993)认为黄瓜的基因组长度是750~1000cM,因此一个饱和的黄瓜连锁图谱应包含至少1000个左右的标记。

研究者们先后利用各种标记,构建了多张黄瓜遗传图谱,Lee等(1995)利用RAPD在黄瓜的杂交F2群体中发展分子标记,获得具有28个RAPD标记的黄瓜分子连锁图谱。

Fanourakis等(1987)利用F2和形态学标记构建了4个连锁群,图谱长度为168cM,涉及13个形态标记,标记间平均间距。Vakalounakis(1992)发现了一个隐性叶型突变基因,并与其他的表型标记进行连锁分析,构建了具4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涉及11个标记,覆盖基因组长度95cM。Knerr等(1992)利用同工酶标记构建的图谱长度为166cM,由18个同工酶标记组成,相互连锁组成4个连锁群。Kennard等(1994)利用分子标记(RAPD、RFL P)、同工酶、抗病性和形态学标记在一个遗传背景宽和窄的群体中构建的图谱长度分别为766cM和480cM,前者有58个位点,分属10个连锁群,该图谱标记间平均距离约为21cM。后来,Meglic等(1996c)又利用同工酶和形态学标记构建的图谱长度为584cM,将同工酶的标记增加到21个。Serquen等(1997)以栽培品种间杂交后代群体,使用1520个RAPD引物和形态学标记进行了连锁图谱的构建,共产生180条多态性带,73个引物标记出80个位点。在构建的9个连锁群中有77个RAPD标记、3个农艺性状(F,de和ll)。标记间平均距离为±,覆盖了600cM。Staub等(2000)利用JoinMap v 110软件,将前6张黄瓜遗传图谱进行了图谱整合研究,最后整合成一个具有134个位点的连锁图谱,图谱长度431cM,两个标记间平均间隔。随着RAPD,RFLP,SSR,AFLP等DNA标记的出现和使用,Staub实验室构建的黄瓜标记连锁图谱有了很大发展。该小组完成的Park图谱所定位的RFLP,RAPD,AFLP的标记总数达到353个,覆盖了的黄瓜基因组。与Kenard图谱相比,某些相同标记在两图谱上的位置存在差异(Park等,2000)。与Staub实验室合作完成的Danin-Poleg图谱在Kenard图谱基础上新增14个SSR标记、39个RAPD和同工酶标记,定位标记121,其中RFLP标记62个、RAPD标记36个、SSR标记14个、同工酶标记5个及形态和抗性性状4个,覆盖基因组长度,标记平均间距(Danin-Poleg等,2000)。Bradeen等(2001)公布的最新连锁图谱由于AFLP标记的使用使得标记间的平均连锁距离缩短到。

李效尊等(2004)利用侧枝长势强、全雌性、欧洲温室型黄瓜自交系S06和侧枝长势极弱、强雄性自交系S52的栽培品种间杂交F2代群体,构建了黄瓜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遗传框架图谱,并定位了侧枝性状基因(lb)和全雌基因(f)。图谱中共包括79个RAPD标记,分属9个连锁群,总长度,平均间距为。侧枝基因(lb)定位在一个大的连锁群上,其两侧标记是OP2Q521和OP2M2222,与lb的间距分别是和。全雌性基因(f)定位在一个小的连锁群上,其两侧标记是OP2Q522和BC151,与f的间距分别是和。

张海英等(2004a)以黄瓜栽培品种的重组自交系为材料,采用AFLP、SSR、RAPD分子标记,构建了包含9个连锁组群,由234个标记组成的连锁图谱,其中包括141个AFLP标记、4个SSR标记和89个RAPD标记,覆盖基因组,平均图距。至此,构建的遗传图谱长度为166~,平均标记间隔为~。

目前已经发表的黄瓜各类形态学基因总数已经达到132个(Wehner,1997;Xie等,2001),在图谱中被定位的基因有52个,与重要经济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尚少(张海英等,2004a)。

目前被标记的园艺性状基因有雌性系(F)、有限生长(de)、小叶片(ll)。被进行QTL分析的园艺性状包括性别表达、主干长度、侧蔓数量、花期、果数和果重、瓜长和瓜径、瓜长/瓜径的比值。

陈劲枫等(2003)利用RAPD技术对黄瓜性别特异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连锁研究。共选用300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按BSA法对黄瓜性别表型分离群体进行PCR扩增,筛选出5个在全雌和弱雌株基因池(gene pool)中表现多态性的引物。单株检测表明,引物B11具有全雌特异性,在检测的大多数全雌性单株中均可扩增出一条约1000bp的特征带。而在雌雄同株的单株中则未见。因此,将该全雌性特异的片段命名为B1121000。该标记的获得为黄瓜性别特异基因的分离和克隆奠定了基础。另外,以ACC合酶基因(CS2ACS1)特异引物检测分离群体单株,发现该酶基因存在于所有性型的单株中,不具有性别特异性。娄群峰等(2005)以F2性型分离群体为材料,利用BSA法和AFLP引物EcoRI-TG+MseI-CAC筛选出了一条分子量为234bp的特异带,该标记与全雌性位点的连锁距离为。

张海英等(2004b)以叶面积增长量为鉴定指标,对黄瓜耐弱光性状进行了研究。在234个分子标记位点组成定位了5个叶面积增长量的QTL,每个QTL的贡献量在~之间,其中1个QTL显示正效加性效应,4个QTL显示负效加性效应。

Serquen等(1997)对黄瓜园艺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发现标记BC-551和BC-592与ll位点分别相距和;OP-L18-2与de相距16cM。在两个试验点鉴定出了5个与性别有关的QTLs,效应最大的QTL位于B连锁群上,与F位点相连,解释了该性状变异的。5个控制主茎长度的QTLs中,效应最大的QTL位于B连锁群上,解释了表型变异的39%~45%。3个与单株分枝数有关的QTLs中,1个两试验点共有的QTL位于B连锁群上,解释了表型变异的40%和37%。控制开花天数的3个QTL均位于B连锁群上,单个位点最大表型效应为。控制果数的4个QTL的单个位点最大效应为。与果重有关的4个QTL的单个位点解释的最大表型方差为。控制果长的1个QTL解释的表型方差为~。与果径有关的4个QTL中效应最大的QTL解释的表型方差为。

Serquen(1997)使用RAPD技术对黄瓜进行了园艺性状的QTL分析。在5个与性别表达有关的QTL中,贡献最大的一个QTL在连锁群B中与F位点相连[Serquen 和Staub(1997)]。

被研究的抗病基因有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小种(PRSV-W)的抗性基因(Prsv-2)、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YMV)的抗性基因(zym)和霜霉病的抗性基因(dm)。

Park(2000)对Prsv-2和zym两种抗性位点(分别抗PRSV-W和ZYMV)进行标记筛选,发现Prsv-2和zym相距,找到了一个与zym共分离的AFLP标记,E15/M47-F-197;另有3个AFLP与zym以连锁。标记dm的研究比较多见,但是,大多距离较远。在Horejsi(2000)所筛选到的几个RAPD标记中,BC519连锁最紧密,遗传距离是;而Kennard(1994)也曾获得过一个连锁距离为的RFLP标记。

张桂华等(2004)利用F2群体和BSA法,通过P18M47引物获得了与黄瓜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特异片断238bp/236bp。

研究黄瓜的相关论文

7. Yuan Y, Johnson, ., Ricardo Diaz, and Preston K. Andrews. 2003. Responses of Fuji apple fruit peel to photooxidation caused by UV-A and high visible light.(待发表)8. Yuan Y, Johnson, ., C. Toress, and Preston K. Andrews. 2003. Effects of salicylic acid and acetylsalicylic acid on antioxidant enzymes in tomato fruit peel during photooxidation. (待发表)9. Yuan, Y., Andrews, ., 2003. Does acetylsalicylic acid inhibit ethylene production through hydrogen peroxide? (待发表)10. Yuan, Y; Mattinson, D; Fellman, K. J., 2003. Effect of 1-MCP fumigation on ethylene production and respiration rate of asparagus spears in postharvest. (待发表)11. Yuan, Y; Mattinson, D; Fellman, K. J., 2003. Prevention of postharvest geotropic curvature of green asparagus spear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thylene production. (待发表)12. Yuan, Y; Mattinson, D; Fellman, K. J., 2003. Response of green asparagus spears to pre-storage hot water dipping during storage. (待发表)13. 赵长星、刘成连、原永兵等,2001,苹果套袋对果实芳香物质含量影响的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 18(3):174-176。14. 李培环、董晓颖、王永章、刘成连、原永兵.2002,‘新红星’苹果果实蔗糖合酶的活性及亚细胞定位,园艺学报 29(4):.刘成连,战吉成,原永兵. 1999,水杨酸对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大影响,园艺学报 26(4):. 李兆亮、原永兵等,1998,黄瓜细胞中水杨酸的信号传递研究,植物学报 40(5):. 李兆亮,原永兵等. 1998,Regulation of salicylic acid on the antioxidant enzymes in the leaves of cucumber.植物学报 40(4):. Ju Z., Lui C,Yuan Y., 1998. Coloration potential,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and enzyme activity in fruit of commercial apple cultivars and their F1 progeny. Scientia Horticulturae 79: . 原永兵等. 1997, 水杨酸对苹果叶片中过氧化氢水平的调节及其机制. 园艺学报24(3):. 李兆亮、原永兵等,1997, 结合薄层层析和HPLC测定植物叶片中水杨酸. 植物生理学通讯, 33:. 李兆亮、原永兵等. 1997,性角斑病菌诱导黄瓜叶片水杨酸的积累. 植物学报39(11):. Ju Z., Yuan Y., et al. 1997. Dihydroflavonol reductase activity and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Delicious’, ‘Golden Delicious’ and ‘Indo’ apples. Scientia Horticulturae 70: . Ju Z., Yuan Y., 1996, Relationships among simple phenol, flavonoid and anthocyanin in apple fruit peel at harvest and scald susceptibility.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8(1996). Yuan,Y., Cappellini, P., Simeone, A. M., 1996. Phenolic metabolism between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peach rootstocks to nematode after inoculation with 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et white). Acta Horticulturae 374: . Ju Z., Yuan Y., Lui C. L. 1995, Relationships among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activity, simple phenol concentrations and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apple. Scientia Horticulturae, 61:. Ju Z., Lui C,Yuan Y., 1995, Activities of chalcone synthesis and UFGT:flavonal-3-O-glycosyltransferase in relation to anthocyanin synthesis in apple. Scientia Horticulturae, 63:175-18527. 鞠志国、原永兵等. 1994,急降温对活性氧及梨果心褐变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7(5):. Yuan,Y., et al. 1994. Differences in phenolic metabolism between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peach rootstocks to nematode after inoculation with 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et white). Italus Hortus 1(5-6):30-3529. Yuan, Y. et al. 1994, Influence of paclobutrazol on the susceptibility of peach rootstock GF677 to 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et white). Italus Hortus, 1(3-4): . 鞠志国 、原永兵等. 1994,低温对苹果贮藏过程中H2O2水平的影响. 果树科学,11:. 鞠志国、原永兵等.1993, PP333对梨果实生长过程中酚类物质合成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3): . 鞠志国 、刘成连、原永兵.1993,莱阳茌梨酚类物质合成的调节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6:. 刘成连、鞠志国 、原永兵. 1993, 掐花萼对莱阳梨品质的影响. 莱阳农学院学报,10:. 鞠志国 、刘成连、原永兵. 1992, 苹果果皮中酚类物质合成规律的研究. 莱阳农学院学报,9:. 鞠志国 、原永兵等. 1992,果果皮细胞膜结构变化与虎皮病的关系. 果树科学,9:. 李宁、原永兵等.1992,敌百虫对金冠苹果短果枝叶片光合产物运输的影响.园艺学报,19(4):. 原永兵等. 1990, 多效唑对苹果短果枝芽内核酸含量的影响. 莱阳农学院学报,7:. 原永兵等. 1989,敌百虫对金冠苹果疏果机制的研究。园艺学报. 16(4):9-14.

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想要身体健康要从饮食开始着手。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健康饮食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大学生健康饮食论文篇1 摘要 高校体育改革进行了多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根据专家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正在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有关 教育 行政部门和专家的关注。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望前辈同行共同探讨,以求得尽快改变目前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关键词 高校学生 体质 健康 对策 一、 目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状况 1、从1995年、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论,和2002年2004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呈现增长趋势,且女生形态发育年龄早于男生。城市男、女生身高、胸围均值均高于乡村学生,说明农村学生的发育水平相对落后于城市学生。2002年学生肺活量在2000年比1995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下降,男、女生平均下降了168ml、78ml,2004年在2002年的基础上有所回升分别为27ml、36ml。 2、学生营养状况改善:2002年与1995年、2000年相比虽然大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下降幅度不大。但体重检出率下降明显较低。2004年监测中比2002年有一定幅度下降。 如下表: 3、身体素质指标下降 2004年较2002年较2000年,我国大学生在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等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大学男生的50米跑持续下降,2002年较2000年反应爆发力的立定 跳远 平均下降厘米,反应女子腰腹力的仰卧起坐19----22岁分别下降次、次、次、次。2004年同2002年比较,男生速度有所提高,但是女生的立定跳远下降了厘米,仰卧起坐平均下降了1次,握力与台阶试验指数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4、学生超重及肥胖增多,且已经成为影响城乡学生健康的重要隐患,学生中肥胖检出率在2002年比2000年同1995年上升的基础上继续上升,如下表: 5、学生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2002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为其中男生为,女生为 2000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为80%,男生为女生为82%。 上述情况说明加强高校体育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高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刻不容缓。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提高,营养状况的改善,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还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健康教育,各大学校园的田径、球类以及各单项运动会还须蓬蓬勃勃的开展,特别是CUBA和飞利浦大学生 足球 联赛。05年在伊兹密尔举行的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我国首次由教育部组团的在校大学生参加的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他们超额完成了赛前的预期目标,排名金牌榜第二的成绩,让我们看到了大学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希望,看到了教体结合的初步成果。对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在我们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校学生体育锻炼不足(时间、强度不够),学校场地、器材、时间、安排得不到保证,有的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的毅力不能持之以恒。(2)、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食物结构的不合理,加之营养学知识宣传滞后,导致学生肥胖的发生。(3)、随着电子游戏的盛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信息的发展,同时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是导致近视发生的主要原因。(4)、生活节奏的提速,社会竞争,升学就业压力加大,精神紧张也是影响学生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怎样突破“金牌大国,体质弱国”这个怪圈呢?教育部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了具体要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背子。对此,笔者认为应认真研究,落实具体 措施 ,才能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 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问题,已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关注和重视,专家们认为,这一问题的存在将会导致我国国民素质的下滑,是和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相悖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防止学生身体素质继续下滑,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的领导和管理,认真落实、贯彻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工作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领导,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应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落实各项措施,搞好硬件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才能保证学生活动时间。 2、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健康意识、体育意识的教育。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在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质乃“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是人学习、劳动、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战斗力的重要内容,健康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健康的体魄是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坚持持之以衡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坚持改革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构建科学的《体育与健康》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要做到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健身性与 文化 性相结合,系统的有层次地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材的互补和整体作用,在教学中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个性化教学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助活动,发挥学生体能的最大潜质,加强对学生 学习 方法 和锻炼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形成教法、学法统一,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建立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对学生态度、习惯、情感、合作等方面开放性地综合评价等等,都应从体育课教学中来实现,因此改革体育课的教材教法十分重要。 4、积极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课外的体育活动包括课外锻炼和课外竞赛两部分。在组织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即要利用现有场地器材条件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高校传统的田径、球类项目,以及大多数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型多样的锻炼项目,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甚至可以把参与活动的情况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到对学生形成评价导向作用。为保证学生每周有两次课外活动,建议学校每天下午7、8节不安排文化课,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增加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同时还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和对学生自身的管理,消除外界因素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学校周围的网吧、酒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室、以及其他娱乐场所,对当前大学生身心影响特别大。在客观条件上为学生参加锻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5、加强校代表队的训练和管理 课余训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教学的延伸,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基本途径。学校体育代表队参加校际间的比赛,不仅增进校际之间同学们的了解、友谊。更重要的是展示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以及大学生的精神风采,它是向外交流的一个窗口。为此开展校代表队训练使运动员心中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要使体育课教学和体育训练有机的结合,让其互动、互补、相得益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体质是关系到国家建设与发展、国富民强的百年大计,大学是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势必会给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会使我国国民体质全面下降,对经济建设极其不利,也会对我国实现下一步战略目标,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大障碍。所以关心学生的健康是一件大事。为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积极引导、组织学生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是高校体育部(系)应努力作好的一件大事,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健康饮食论文篇2 大学生饮食健康论文。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说明吃是头等大事。为了身体健康,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 在大部分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都是因为饮食不当所引起的。因此健康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如何才算是健康饮食呢?下面就和江西胃肠医院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健康饮食养生注意5要素 ★土豆片、薯条:夏秋之交,宜多食土豆片、薯条。但土豆会造成臀部脂肪堆积,同时它含有多种分解脂肪所需的矿物质。所以,土豆片的理想吃法是与低脂凝乳或香菜一起吃。 ★枣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对人体有益的14种氨基酸,维生素含量高出苹果、香蕉几十倍,有“活维生素丸”的美称。 ★咖啡:喝适量的咖啡,不管冷热都能起到提神的效果。但是,如果饮量超过5杯,咖啡就不起作用了。 ★清热祛湿消暑妙方:药膳可选择薏苡仁橘皮粥:薏苡仁50克,玉竹10克,橘皮5克,大枣10枚,粳米200克。将薏苡仁、玉竹、橘皮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同置于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熬,待米烂粥稠即成。有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生津的功效。 ★黄瓜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尼克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同时还含有丙醇、二酸、葫芦素、柔软的细纤维等成分,是难得的排毒食品。黄瓜所含的黄瓜酸,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排出毒素;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瓜高五倍,能美白肌肤,使其保持弹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江西肠胃专科医院健康饮食小妙方:化浊利湿,清热消暑,药膳可选择茯苓薏苡赤豆粥:茯苓20克,薏苡仁100克,赤 小豆50克,粳米100克。将赤小豆、茯苓、薏苡仁洗净。粳米淘洗干净。赤小豆浸泡半天 。将赤小豆、薏苡仁与茯苓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赤小豆酥烂 ,加白糖少许稍煮即成。有化浊利湿,清热消暑的功效。 大学生健康饮食论文篇3 一、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在今天这个社会中,人民越来越注重健康。所以说,健康在与营养,健康饮食才能正确补充营养,营养对疾病防治以及衰老的过程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对晚年的健康状况更为密切,作揖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是相当大的。因此,可以这么说,决定生命后期生理性或机能衰老程度,某种意义讲取决于营养状况,不是生存的年龄,也就是说吃得长寿。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由此可见,合理膳食是健康的重要环节。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科研结果表明,危害人类健康的大部分疾病是因饮食不当引起的。人们在平日的饮食中,大多只注重食物口味和方便,但在营养、卫生、健康方面的考虑却不够周全。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提倡健康饮食显得尤其重要。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应用日常食物,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生理病理需要进行调理养生,不但能充饥,更能补充营养,有益健康,祛病延年,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养生方法 然而,生活中,许多人对”吃“的学问了解得仍然不多。对于吃什么,怎样吃,何时吃,才能最大地保证营养和健康,如何进食才算合理、科学,不但过于盲目,而且不求甚解。于是,为了健康,很多人还在恪守着关于饮食的种种箴言;一些时尚的年轻人仍在追随着”时髦“的吃法。但是你知道吗?有些看似合理的做法往往就是一种误区,那些让你一直深信不疑的饮食箴言, 很多都是充满了片面性的谎言!”吃饱喝足身体才健康“”早餐不吃也无妨“”吃得好身体才强壮“等,这些不科学的认识其实都是危害健康的。 生活是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您的饮食习惯,另一端是您的健康。您对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多少,就能得到健康几何。只有遵循着健康的饮食法则,才能够始终如一地享受健康人生。 二、怎么合理膳食 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组织的正常代谢依赖着必需的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又通过合理膳食而获得。营养因素对的防治以及衰老过程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晚年的状况更为密切。 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该这样合理膳食: 第一是全面平衡,即样样都吃,不挑食,不偏食。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单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合理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达到平衡膳食之目的。 保持中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能来源以粮食为主的特点,避免西方国家膳食模式所带来的脂肪过多和热能太高的弊端。 第二是适量。太胖或太瘦都不利于健康。既往养生 经验 提出 “食不过饱”的主张,其目的就是要使适度,饥饱适当,热能和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与消耗相适应,避免过胖或消瘦。 第三是三餐要合理。要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如何合理膳食?切忌暴饮暴食,提倡不吃或少吃零食。一日三餐中每餐的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天总热能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较为合适。 所以,国内外营养学家提倡:满足早餐,吃好午餐,节制晚餐,确实是项很重要的措施。 第四是夜点心不能吃得太油、太饱。俗话讲 “美食不可多吃,贪食使人生病”,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暴饮暴食,特别是吃了大量肥肉、排骨、肥鸡、肥鸭等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尤其是吃完夜点心忙着上床睡觉,促使人体内胰腺外分泌过于活跃,胰液外溢;同时,暴饮暴食后会使胃、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和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引起急性出血性环死性。病人常因剧烈疼痛而,个别来不及抢救而死亡。 下面是我的个人经验所得(如有雷同,不慎荣幸): 1、常吃夜宵会得胃癌. 2、一个星期只能吃4个鸡蛋. 3、饭后吃水果实错误的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4、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 5、空腹时不要吃番茄,最好是饭后吃. 6、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7、睡前3个小时不要吃东西. 8、少喝奶茶.

黄瓜无土栽培论文题目

家庭无土栽培黄瓜的研究背景主要源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它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以及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无土栽培黄瓜的研究背景主要是为了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肥料和水的消耗,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农药的使用,以及提高黄瓜的抗病能力。研究表明,无土栽培黄瓜的产量比传统栽培黄瓜要高出20%,而且品质也更好。

无土栽培的研究实践活动 xx无土栽培研究小组 指导老师:xxx 一、研究小组的成员无土栽培研究实践小组成员及分工组长:xx 负责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副组长:xx 参与实践研究,负责研究报告的撰写组员:xx xx xx xx xx 负责网络技术、研究报告幻灯片制作的指导xx xx 参与实践研究,负责联络,摄像二、研究实践活动的日程安排 经过我们研究小组成员的共同讨论,制定了如下的“研究实践活动计划”: 三、研究活动的过程查找资料1月11、12日,我们研究实践小组的成员通过上网和到图书室查阅资料,整理出了一本“无土栽培”的指导手册,也使我们了解了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优点、类型、方式、技术要点等内容,为以后开展活动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四)开展实验通过我们查找资料,聆听讲座,实地参观后,研究小组的成员人人跃跃欲试,都想大干一场。于是,我们全体成员通过讨论分成5个组,分别是“青菜组”、“蚕豆组”、“大蒜组”、“雪菜组”、“小麦组”,每个组由2位同学组成,要求每组种植1-2种植物。 每位研究成员积极性高涨,每两天认真观察、测量并记载一次植物的根、叶的生长情况,以及植株长度,每周更换营养液的情况。无土栽培实验记录表小组名称 组员 栽培植物名称 栽培时间 时间高度叶片数根系情况栽培情况备注 通过栽培、观察,我们研究发现在种植的8种植物中,存活了5种,分别是“青菜、大蒜、蚕豆、野菜和雪菜”,不适宜水培的有“小麦”、“甘蔗”、“菠菜”。 五、研究活动的收获 这是个样本,希望对你有帮助

假期生物实践作业大蒜无土栽培实践报告C09XX XXX 观察计划栽培对象:大蒜(七枚)准备材料:玻璃皿一个,一坨大蒜(七枚),少许清水。栽培办法:将大蒜放入盛有少许清水的玻璃皿中,置于阳光下。 观察记录10-01-31第一天:无明显变化。 10-02-01第二天:同上。 10-02-02第三天:同上。 10-02-03第四天:大蒜底部根须伸长,约为。 10-02-04第五天:根须略有长长。 10-02-05第六天:大蒜中有两瓣生芽,均约为2Cm『01、02号』。 10-02-06第七天:『01幼芽』,『02幼芽』,新生的『03幼芽』1CM。 10-02-07第八天:『01幼芽』,『02幼芽』,『03幼芽』,新生的『04幼芽』 。大蒜根须长长,约为。此时大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三枚,一部分四枚。 10-02-08第九天:其余三枚大蒜皆已长出幼芽,但还未完全长出,冲破外皮。其余各部无明显变化。 10-02-09第十天:『01幼芽』3CM,『02幼芽』,『03幼芽』『04幼芽』1CM,新生的『05幼芽』。 10-02-10第十一天:『01幼芽』5CM,『02幼芽』,『03幼芽』4CM,『04幼芽』,『05幼芽』,新生的『06幼芽』。『05幼芽』芽尖分裂。 10-02-11第十二天:『01幼芽』,『02幼芽』5CM,『03幼芽』4CM,『04幼芽』,『05幼芽』3CM,『06幼芽』。新生『07幼芽』。根须长到。 10-02-12第十三天:『01幼芽』,『02幼芽』5CM,『03幼芽』,『04幼芽』4CM,『05幼芽』3CM,『06幼芽』3CM,『07幼芽』。 附:10-02-26第二十七天大蒜长势图像

这是我找的一个大概的范例反正基本要这些实验步骤 蔬菜无土栽培与种子萌发的实验观察 1.简介 针对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对蔬菜种植比较熟悉的特点,拟从蔬菜的选种、发芽、栽培方式等方面着手观察研究。把镇园艺场作为学生实验,基地,利用园艺场无土栽培的有利条件,结合学生蔬菜方面的知识,以学生实践为主,采用实验、观察、比较等方法展开研究。让他们通过对蔬菜生长的观察,了解蔬菜的生长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实践、想像和人际交往能力,并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知难而进的探索精神。2.准备阶段 先参观园艺场的蔬菜种植区,初步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知道名、特、优、新、奇、稀、精的特色农业主攻方向,特别是蔬菜的无土栽培。一流的生产设施、一流的生产技术、一流的优质蔬菜,吸引了每一位同学的目光,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接着来到农贸市场,那琳琅满目的蔬菜又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参观结束,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生在定小课题前,教师预先列出一些参考课题,让学生选择: 1.生菜无土栽培的观察。 2.蚕豆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3.蚕豆发芽与空气的关系。 4.蚕豆发芽与水分的关系。 5.优劣种子在同等条件下的生长观察。 6.洋葱在不同水质中的生长对比试验。 7.黄豆、绿豆、蚕豆在同等条件下的实验观察。 8.黄瓜生长快慢与营养液的关系。 9.番茄运用水培法的实验观察。 10.番茄雾培法的实验观察。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在参考课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可操作的小课题。如“洋葱在不同水质中的生长对比试验”这个课题,由于洋葱选料容易,且耐活,操作过程简单,可以一试。“生菜无土栽培的观察”这个课题,必须在园艺场进行,不方便,只能取消。“番茄浮动水培法的实验观察”和 “番茄雾培法的实验观察”这两个小课题,由于条件不成熟,也只能放弃。“蚕豆发芽与温度的关系”“蚕豆发芽与空气的关系” “蚕豆发芽与水分的关系”这三者大家觉得可以一起研究,改成“蚕豆无土栽培的对比观察”。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另外选择,如“大蒜无土栽培根须的观察”这个小课题,学生通过讨论,觉得大蒜选料容易,且大蒜又白又长的根须学生很喜欢。小课题确立后,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小组,再选出组长。3.分工 学生小课题一览表组 长 人 数 小 课 题 刘艳雯 5人 洋葱在不同水质中生长的对比实验 张婷 5人 玉米种子的萌发与温度、水分、空气的关系 张徐赟 5人 黄瓜根须生长快慢与营养液的关系 范立勇 5人 蚕豆无土栽培的对比观察 王 婷 4人 大蒜无土栽培的观察 学生在确立小课题的基础上,制订了课外活动方案。在两个月里,每个小组一般进行五六次活动。下面是小课题“蚕豆无土栽培的对比观察”这一组的活动方案和实验过程: 次 数 活 动 内 容 地 点 第一次 参观园艺场的蔬菜地 园艺场 第二次 采取各种途径了解种子的结构与蔬菜的生长期 自定 第三次 购买蔬菜种子 市场 第四次 动手做小实验 家里 第五次 总结和交流 学校 第六次 将实验结果制成标本,并写好小实验报告 学校 4.实践阶段 学生做蚕豆发芽的实验,因为蚕豆对农村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几乎家家都有,而发芽豆更是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蚕豆发芽需要那些条件?蚕豆的主根是怎样生长的?这细细的豆芽是不是蚕豆的主根?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做了一个小实验,并记下了观察记录。下面是一位学生在六天里的观察记录: 时 间 温 度 操作过程及现象 第一天 9~18℃ 找来几粒蚕豆,用水浸没 第二天 10~17℃ 豆发胖了,水有点浑 第三天 10~18℃ 先把水倒掉,再加入少量水,豆上面盖一块湿布。发现豆的皮裂开了一条缝,里面有一点白色的东西 第四天 9~18℃ 幼根(豆芽)从珠孔参差不齐地伸出来了 第五天 8~16℃ 芽长得很快,最长的有3毫米,短的有毫米 第六天 5~13℃ 芽长得更长了,有的往上翘了,有的已经卷起来了 5.总结阶段 在活动课上,老师组织了讨论,大家踊跃发言,谈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实验没有成功的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质疑、分析,找到了其中的原因。如把浸好的豆放在通风的阳台上,是缺少了水分;而把豆一直浸在水里,是缺少了适当的空气。通过这次实验,学生获益匪浅,他们了解到这样一个知识: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先决条件,种子只有在吸足水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萌发。当然空气也是必不可少的。温度越高,发芽的速度越快,并要选择优良种子。同时他们通过查找资料或请教家长还知道了蚕豆的芽就是它的主根。 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断、证明,活跃了思维,培养了他们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通过自己亲手实践,去获取知识。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完全是个配角,是个旁观者,学生遇到问题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最后,教师给每人一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对每位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评价以鼓励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如对学生范立勇的评价是:你所用的对比观察是一种很科学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得很仔细,遇到问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小实验报告写得简洁明了。通过自己动手,你知道了很多知识,进步真大!希望你继续努力,去揭开自然界中更多的秘密。大概是这些框架,他写的比较详细下面是一个例子的报告蚕豆无土栽培的观察实验实验日期:12月4~10日实 验 者:范立勇实验步骤: 准备15粒蚕豆,三只盒子。每只盒子里放5粒蚕豆。第一只盒子里的蚕豆用水浸两天,再倒掉,然后加入少量水,上面再盖上一层湿布。第二只盒子里加入水,但一直不倒掉。第三只盒子里不加水。实验结果: 第二天放学回家,我发现第一、第二两只盒子里的蚕豆长胖了,第三只盒子里的豆没什么变化。第三天后,第一只盒里的豆伸出了一个个小小的芽,且一天比一天长得快;第二只盒子里的豆还是胖胖的,不长出芽;第三只盒子里还是没变化。我就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并请教了指导老师和爸爸妈妈,我终于知道了:第一只盒子里的蚕豆,既有水分,又有空气,所以它正常生长。第二只盒子里因为蚕豆一直浸在水里,没有足够的空气,所以不发芽。第三只盒子里因为没有水,所以也发不了芽。由此可见,蚕豆的无土栽培需要水分、空气,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同时我还了解到蚕豆的芽就是它的主根。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学习进步,新春快乐~~!1O(∩_∩)O~

论文格式引用哪种好写

论文文献引用格式示范如下:

(一)学术期刊文献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二)学术著作

[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首次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三)有ISBN号的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四)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五)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六)技术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七)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八)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九)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文献网址或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引用别人的内容要注明出处,用引号引起来。。

不同大学和不同的学术期刊,对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格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最好是按照实际要求来标注,一般大学的毕业论文都会有自己的标准,文字方法如下:

(1)首先打开要标注参考文献的word文档,用鼠标点在需要添加标注的位置,然后点开【引用】选项卡,点击【脚注和尾注】,这时候会弹出一个脚注尾注的设置框,勾选【尾注】,格式勾选【方括号样式】,应用更改设置为【整篇文档】,设置好之后点击【插入】,这样在该处就插了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2)但需要注意的是,参考文献自己排序——不能手打序号,参考文献导入后,选中参考文献,点击菜单栏【开始】——【编号】——【定义新编号格式】将编号格式里的“1”,手动添加英文符号“[]”,变为“[1]”后,选中参考文献即可自动排序。

(3)插入交叉引用,在需要插入引用文献的位置,选择【插入】——【交叉引用】,选择需要插入的文献即可,可以连续插入文献,一步到底。随后将引用的“[1]”点击【开始】——【上标】,一篇标准的参考文献格式就出来了。

当然,参考文献的标注也是有学问的,分为全部引用、局部引用、间接引用

①全部引用(直接引用)

需要双引号,无论冒号逗号,句号在双引号里,标注放最后面

例:“我是论文我是论文我是论文我是论文。”[1]

②局部引用(直接引用)

自己的句子构成中,引用一小段文字,标注在引号后面

例:我是论文我是论文我是论文,“我是引用我是引用”[1]。

③间接引用

无双引号,标注放在符号后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如下:

一、期刊类[J]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1】安心,熊芯,李月娥。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特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06):75-80。

【举例2】[2]许竞。我国学历教育分化的证书制度溯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22-29。

二、专著类[M]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三、报纸类[N]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1】[1]葛剑雄,陈鹏。地名、历史和文化[N]。光明日报,2015-09-24(011)。

四、论文集[C]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五、学位论文[D]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郝桂莲。反思的文学:苏珊·桑塔格小说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14。

六、研究报告[R]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9-10。

七、其他[N]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