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刘建中财经杂志

发布时间:

刘建中财经杂志

1979年考入南开大学,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9月至1991年6月在南开大学读研究生和博士生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6月任天津市政府研究室主任科员(1996年至199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匹兹堡大学读金融学博士后),1999年12月起历任市委财经办副所长,市经委副总经济师,市政府办公厅八处、四处处长兼党支部书记,市国资委副总经济师,2004年11月任市国资委总经济师,2010年1月任滨海新区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

刘建中,河南大学会计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并留校任教。1984年和1985年分别修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会计学会理事、河南省会计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管理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河南财经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牧原股份疑少计提了39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利润总额虚增约39亿元图源:牧原股份官网文 | 刘建中 李廷祯先说一下文章的主要结论:按照我们的测算,牧原股份()2021年报中,少计提了39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什么是“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打个比方,我养着1只猪,已经消耗了人工、饲料等各种花费1000元,所以这只猪在我的“存货”里,显示成本为1000元。这只猪未来将用于出售,但目前猪肉行情不好。我预计未来出售时,扣除猪贩子佣金、以及继续发生的猪饲料等必要成本后,我只能在这只猪身上收回来600元。那么,这只猪在存货里仍按1000元记账,就有点自欺欺人了。它现在只值600元,“跌价”了400元。如果我是个严谨而诚实的人,就应该在存货中“计提”400元的“跌价准备”。这样才能真实反映我的经营情况。如果2021年牧原股份需要在存货中“计提跌价准备”39亿元,会导致其当年利润总额减少约39亿元。所以,牧原股份2021年的真实利润总额不是76亿元,而是腰斩为约37亿元。这里的39亿元,只是测算了“育肥猪”的存货跌价。如果考虑其他类型的猪,结果可能会超过39亿元。四大猪王,唯“牧原股份”独盈2021年,猪周期下行(图1),饲料价格上升(图2),剪刀差下,A股“四大猪王”受伤颇重。所谓“四大猪王”,即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以及新希望(),均是中国养猪业的领军公司。图1: 2020年之后22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变化图2: 2020年之后的猪饲料价格变化2021年,正邦科技销售商品猪1943万头,公司亏损191亿元;温氏股份销售商品猪1322万头,公司亏损136亿元;新希望销售商品猪998万头,公司亏损95亿元。这三家,卖猪越多,亏得越惨。在2021年,他们每出售一头商品猪,几乎亏损千元。“四大猪王”中,唯独牧原股份没有亏损。2021年,该公司销售商品猪4026万头,净利润76亿元。牧原股份管理层将此卓越成绩,归功于公司的养猪效率远超同行。规模化养猪,有科技含量,但算不上高科技新兴行业。从四大公司的财务数据横向可比性而言,牧原股份欲自圆其说,须有过硬证据。果然,2022年5月18日,牧原股份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对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报的问询函》(下称《问询函》)。《问询函》提出了涉及盈利、债务、关联交易、存货未计提跌价准备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牧原股份以及牧原股份的年审会计师作出回答。2022年6月1日,牧原股份对《问询函》作出了回复,同时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也对《问询函》作了专项回复。在《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对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报的问询函专项回复》(下称《中兴华回复》)中,部分数据引起了《财经十一人》的注意。《问询函》引发的疑惑《问询函》的第4个问题是:“年报显示,你公司存货期末账面余额为亿元,同比增加。其中原材料亿元,库存商品亿元,消耗性生物资产亿元,同比增加。你公司报告期对上述存货均未计提跌价准备......说明你公司本期未对相关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你公司实际及行业发展情况,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因为本文的讨论对象是养猪企业,所以读者应先了解一些规模化养猪的常识。对于养猪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包括四类:1. 母猪腹中尚未出生的待产仔猪;2. 仔猪;3. 保育猪;4. 育肥猪。仔猪是从出生到3周的小猪;出生第21天小猪断奶,成为保育猪;保育猪在经过7周成长后,体重约25-30公斤,成为育肥猪。牧原股份告诉《财经十一人》,保育猪转成育肥猪时,牧原股份的猪平均重量约29公斤。育肥猪再经过16周饲养,就成为体重110-120公斤被销售的商品猪——从出生到被销售,一头猪会在牧原股份度过26周,约182天。本文文后的附录1,还列出了一些关于牧原股份和养猪的常识,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在养猪公司的“消耗性生物资产”里,因为“育肥猪”养育时间段最长,消耗成本最大,所以它们在这类资产中的占比最高。《财经十一人》测算,牧原股份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中,约70%是“育肥猪”。深交所的问题直击要害:由于猪肉价格大幅下行,牧原股份在2021年没有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跌价准备,这种做法是否合理?根据常识,生猪售价大幅下降,饲养成本显著上升,牧原股份存货里面的某些猪应该“跌价”了。但《中兴华回复》认为,牧原股份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成本”,所以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下称“计提”)。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如以“育肥猪”为例,“中兴华”及牧原股份认为,目前牧原股份拥有的“育肥猪”卖钱变现之后,扣除各种花费,剩余的钱超过了“育肥猪”的账面成本。所以,牧原股份不需要“计提”。表1,来自《中兴华回复》的第4页。这个表呈现了“消耗性生物资产”是否需要存货“计提”的测试过程。表1: 牧原股份“消耗性生物资产”测试资料来源:《中兴华回复》表1中,右数第二列“期末单头存栏成本”,指的是某类猪的平均单头成本,比如第二行的“”元,是牧原股份“仔猪”的平均单头存栏成本。《财经十一人》收集、比较行业数据,测算出牧原股份的仔猪刚出生时,平均成本约200元,21天断奶时平均成本约300元——牧原股份认可《财经十一人》的此测算结果。商品猪出栏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兴华回复》中仔猪的平均成本元,是合理的、可接受的。仔猪断奶时的平均成本300元,即保育猪的最初入账成本。牧原股份告诉《财经十一人》,保育猪末期,即10周龄(3周仔猪+7周保育)的平均单头成本约600元。《财经十一人》的测算结果,支持了以上说法。表1中保育猪平均成本的“”元,也是合理的、可接受的。表1最后一行,是“育肥猪”的数据。这是牧原股份“消耗性生物资产”中价值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70%。而正是这一行关键数据,充满了巧合的喜感。右数第二列“期末单头存栏成本”指的是一头育肥猪已经花掉的费用,为元;左数第三列的“”元,指的是把这些育肥猪继续饲养到可销售状态时,平均每头育肥猪还需要花多少钱。换句话说,上述的 + , 就是一头育肥猪出栏前的平均养殖成本,这个成本是元。由于卖猪还需每头花费元,所以平均一头育肥猪的总成本为元( )。巧合的是,牧原股份的每头猪预测售价是元,比上述的总成本,刚好多出7分钱(元)。正因这微不足道的7分钱,牧原股份“育肥猪”的存货资产,就不用“计提”了。如此巧合。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育肥猪存货应计提跌价准备39亿元牧原股份的会计师,在表1中给出的一头商品猪的养殖成本是元。假如,真实养殖成本比这个数多出8分钱,牧原股份就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计提就有财务造假之嫌。我们可以测算一下,2021年12月31日存栏的这些“育肥猪”,从出生到销售出去,平均一头猪的成本是多少钱。上文说过,“保育猪”转成“育肥猪”时,牧原股份的成本约为600元/头,此时平均重量约为29公斤。利用行业公式和我们得到的数据,就可以算出这些猪的真正成本为元/头。详细计算过程,见附录2。此数值比《中兴华回复》中的“饲养成本”元,高出了218元()。有读者会问,这区区218元,这么重要吗?答案是,“非常重要”。须知,2021年底牧原股份育肥猪数量约为1800万头,那么总成本就差出了39亿元(万 * 1800 万= 亿元)。如果“饲养成本”为《财经十一人》测算的元,那么每头育肥猪就应该“计提”218元,总计提数额约为39亿元。“存货跌价准备”,要从利润总额中扣除。农业公司税率很低,少计提39亿元,就会导致净利润虚增约39亿元。即,2021年牧原股份的净利润,不应是年报公布的76亿元,而是约37亿元。以上只是“育肥猪”的计提。母以子贵,小猪仔跌价了,“能繁母猪”要不要计提?如果测算结果是yes,那么牧原股份2021年的净利润会不足37亿元。我们的初步测算,可以反映出牧原股份的财务数据存在一些错误。财务数据中的错误,就像屋内的蟑螂,当你发现了一个,必定还有多个。在牧原股份的财务数据中,我们还发现了其他不严谨的地方。随着研究的深入,《财经十一人》会继续报道有关的研究发现,也欢迎读者朋友们讲出您的发现和疑惑。附录1: 猪的知识母猪腹中的未出生小猪,会被算作“消耗性生物资产”;但“能繁母猪”,却是养猪企业最重要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所谓“能繁母猪”,望文生义,就是能生育小猪的猪妈妈,一般每年生产次,每窝均值10个左右。根据行情不同,能繁母猪2-3年被淘汰。猪肉价格低迷时,会促进能繁母猪的淘汰。截至2022年3月份,牧原股份能繁母猪的数量为275万头。除了上述的五类猪,养猪企业都还有数量占比很小的“种公猪”。附录2: “育肥猪”的出栏总成本计算为了计算2021年12月31日存栏的这些育肥猪的成本,首先需要知道一个关键数据:它们在销售时的平均重量。因为销售时的平均重量,决定了育肥阶段的增重,这直接影响占比最大的饲养成本——饲料消耗量。牧原股份的年报,在2022年4月30号发布。所以2021年12月31日存栏的这批育肥猪的“预测售价”,并不需要预测。因为育肥猪经过16周饲养,都会销售完毕。换言之,这批育肥猪里猪龄最小的,也会在4月30日前被销售。其中的大部分,会在3月份前销售完毕。据此,表1中的“预测售价”,几乎就是2022年1月-4月的生猪平均真实售价。根据图1数据可以算出,2022年1月-4月的22省市的生猪平均售价,为元/公斤。(如果根据温氏股份2021年报中的外三元生猪全国平均价此数值为元/公斤,与元/公斤的差别不大。)如此,就可以倒推出这些存栏育肥猪出售时的平均重量,即——出售时的平均重量 = 预测每头售价 / 平均生猪每公斤价格。其结果是,平均每头重量为公斤(公斤)。因此,牧原股份这批育肥猪在育肥阶段,每头猪平均增重公斤(公斤)。为了计算成本,还需要几个关键数据:第一、料肉比。“料肉比”指的是,猪每增长1公斤猪肉,平均消耗多少公斤饲料。这个数值,已把不幸死亡而没能走向市场的猪所浪费的饲料予以了折算。牧原股份董秘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说过,“公司2021年全年育肥阶段料肉比在左右。”第二、饲料和折旧之外的其他饲养成本与饲料成本的比值。其他饲养成本,包括人工、药品、疫苗、燃料、物料等。根据牧原股份2021年年报,这些成本与饲料成本的比值,为比1。牧原股份认为,育肥阶段的饲料占比较高,因此育肥阶段的该比值会降至比1。在计算中,《财经十一人》使用了牧原股份提供的数据。第三、固定资产折旧。2021年年报中与生猪饲养直接相关的折旧成本为63亿元。此成本中的大部分,理应计入饲养成本。全年来看,这部分与饲料成本的比值为比1。这里我们取一个很低的保守值比1。第四、饲料价格。牧原股份自产饲料,原料中豆粕占比约10%,其他成分可以参考玉米的价格。此外要添加各种有益营养成分。2021年四季度豆粕均价元/公斤,玉米均价元/公斤。不考虑人工、添加剂,牧原的饲料成本约为元/公斤。但考虑到人工和添加剂,真实成本会大于元/公斤。饲料成本还可以参考市场上的饲料价格。2021年四季度,饲料的市场平均价格为元/公斤。牧原自己生产,其成本约等于饲料的市场价格扣除饲料毛利。饲料毛利率约为10%,所以牧原的饲料成本约为3元/公斤。有了以上数据,利用下面的公式1,可以计算牧原股份的“饲养成本”。公式1:育肥期饲养成本 = 重量增长 ╳ 料肉比 ╳ 饲料价格 ╳(1+ 饲料与折旧之外的其他成本/饲料成本+折旧成本/饲料成本)公式1等式右边的小括号里面,第一项代表饲料成本,第二项代表折旧和饲料之外的其他成本,第三项代表折旧成本。保育猪全程重量增长为公斤,料肉比,饲料价格 3元/公斤,饲料与折旧之外的其他成本/饲料成本=,折旧成本/饲料成本=。利用公式1,不难计算出——育肥期饲养成本 = ╳ ╳ 3 ╳ ( 1 + + ) =元。销售时候的饲养成本 = 保育末期的成本+育肥期的饲养成本 = 600+元。作者为《财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编辑:李廷祯

听我用过的朋友说,非常不错的,而且可以提高肥猪出栏时间,优化肥猪体型,使皮红毛亮,效果非常好。

财经杂志碳中和

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

研究员曹恩惠、彭强

特约研究员綦宇

无通知的停水、停电,楼道里的电梯骤然停运……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东北的居民从几乎长达十数年的“用电自由”中惊醒。凛冬未至,席卷全国多个省份的“有序用电”,却让人们提前感受到阵阵寒意。

据央视新闻报道,辽阳市委宣传部证实,9月24日该市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虽然这只是此轮拉闸限电中发生的极端事件,但也折射出供电形势面临较严峻的局面。

今年上半年出现部分省份限电之后,中央层面在七八月份就陆续发出信号,要求各地纠正“运动式减碳”,同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然而,9月下旬,“限电”仍在各地蔓延,个别地方甚至将限电延伸至居民用电领域。虽然9月29日举行了山西省保供十四省区市四季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对接签订会,但目前来看,10月份的用电压力仍相当大。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有许多待解的疑问:全国各地限电情况究竟严重到何种地步?为何在工业生产淡季还有所加剧?今年以来的限电措施影响到了哪些产业?用电的矛盾为何迟迟无法解决?……

简单将这一轮的“拉闸限电”,归结为“能耗双控要求”甚至“限制低端产能”,都是片面的。要回答这些问题,不仅要剖析国内与国际两个能源供应市场,更要深入到疫情后中国的产业结构中。

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长期更加安全、清洁的能源供给结构、更加市场化的电力交易体系以及推进更加高能效的产业结构调整。

“拉闸限电”缘何突袭

1、电力供应增速不足

今年1-8月,国内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国内电力生产和煤炭供应增速,不及需求增速。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 社会 用电量累计达到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其中,第二产业用电达到了万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66%,同比增速达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国内发电量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而8月电力生产增速已经明显回落。其中,8月份火电同比增长仅为,水电下降,风电增长7%,核电增速。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7月发布报告指出,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局部地区部分时段已经出现电力供应偏紧的现象,1月受寒潮等天气影响,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出现电力缺口,二季度蒙西、广东、云南和广西等地都采取了需求响应和有序用电措施。其中,广东、云南的电力供应尤为紧张。

中电联当时预计,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仍将保持平衡,但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比上年将增多。

承担电力稳定供应主力的煤电方面,煤炭市场供需紧张、价格暴涨制约着煤电供应。

今年以来,受国内煤炭产能释放幅度有限、进口煤炭增量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电煤供应持续紧张,下半年煤炭价格一路高涨,煤电企业库存较低,电煤企业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国内原煤生产量26亿吨,同比增速,这主要是由于1-2月高增速的带动。自今年3月起,国内原煤月度生产量大多保持同比下滑的趋势,仅在5月和8月有小幅的回升。

目前正处于传统意义上的用煤淡季,但市场却呈现出异常火热的态势。目前,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已经突破1300元/吨的大关,实际市场价格约在1600元/吨左右,而往年同期价格不过500-600元/吨。涨幅达300%左右。

高涨的煤价将火电厂迅速推入亏损境地,发电意愿不足。无论是通过长协,还是企业主动降价等手段,一个难以改变的事实是,市场上流通的煤炭已经变少了。

今年夏天以来,高温带来的用电高峰,以及出口强劲(1-8月我们出口总值同比增幅达到),拉动了工业生产,这些都刺激了用电需求的增长。

2、能耗双控

限电、限产在诸多行业都不罕见。诸如钢铁行业,上半年突飞猛进地生产后,在较大的产量控制压力下,7月开始多地钢铁产业就开始执行限产政策。水泥建材方面,出于环保、用能等因素,一直在进行错峰限产。

但自8月下旬以来,国家发改委点名多个省区能耗双控工作未达标,并进行预警。此后,能耗双控工作紧张的地区,陆续开始在三季度末实施限电限产,试图冲刺完成指标。

目前,能耗双控涉及的主要行业有化工、钢铁、有色、水泥建材、煤电等多个行业,涉及十几个能源消耗较大的省区。

图:各省份上半年能耗双控完成情况

据中金公司研究部测算,上半年能耗强度不达标的省份,合计占到中国工业增加值的70%左右,其中红色预警和黄色预警的省份,分别占比约38%和32%。

但“能耗双控”并不是各地限电拉闸的唯一原因。对于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来说,用电量增长,电煤紧缺、新能源发电不足等因素,导致当地电力供应不足,因而带动了东北地区大范围的限电停产。

图:各省份能耗双控举措

取暖季即将开始,在传统的消费旺季,煤炭市场供需两侧都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煤炭市场整体预计仍将维持强势。

限电效应

从工厂停产到电梯停运,“拉闸限电”的影响已经由工业生产渗透到居民生活。一时间,20多家A股相关上市公司纷纷告急,宣布受限电波及。但令人唏嘘的是,本轮限电却一度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电力狂欢”。

1、电力市场剧烈波动

由于电力供应吃紧,施行了工业企业的限电限产之后,不少地区的居民用电也都受到了影响。

在国内节能形势较为严峻的地区,出现了严控空调用电,要求优化照明用电的情况。

在东北三省,多地出现未经通知就突发停电的情况,个别地区甚至到了电梯停运、红绿灯停工、停水的地步。工业企业限电限产之余,有地区的商场停业歇业时间提前到了下午4点,楼体亮化全部关闭,晚间路灯都调低了亮度。

今年6月开始,广东、陕西、浙江、广西等地都对当地峰谷电价进行了调整。

但整体上来看,峰谷电价进行的调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网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实现了部分电力使用过程中的“削峰填谷”。但对于火力发电企业来说,天然气、煤炭高价带来的高成本,峰谷电价调整仍是杯水车薪。

在工业制造领域,大规模的限电限产持续影响着诸多行业。悖谬的是,供求与价格相互缠绕,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怪圈。

在光伏产业,能耗双控进一步加剧光伏产业上下游供需不匹配、硅料供不应求的态势,助长了整体价格走高的趋势。下游需求对当前硅料价格的高企起到了支撑作用,能耗双控的推进则对硅料的产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限制了供给。

水泥产业方面,由于煤炭价格的走高以及多地限产政策的加持,产品价格短期内出现大幅上涨。而在钢铁产业方面,下半年以来,在限产政策的执行下,钢材价格保持在较高位;在此基础上,多地的能耗双控进一步限制了钢材的产量,增强了减产的预期。

临近传统旺季的末期,钢材市场消费偏弱, 社会 库存保持去化节奏,整体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的格局,减产政策主导市场。钢企的限产直接削弱了铁矿石的市场需求,价格也随之一落千丈。

7月下旬以来,铁矿石价格持续下滑,目前国内铁矿石主力期货价格跌至700元/吨以下,今年5月曾创下1358元/吨的高点。

2、资本市场的“冰与火”

8月初开始,A股电力板块开始持续攀升,7月28日处于1107的低位,到9月28日最高突破1600。同一时期,煤炭开采加工板块也开始显著攀升,8月3日,指数为,到9月16日最高涨至,近期已经回落至2100左右。

各行业的数十家上市公司纷纷公告停产、限产消息。据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7日,已有2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限电停产相关公告。最先宣布受到影响的,是广西的陶瓷生产企业蒙娜丽莎()。

图:部分上市公司受双限影响一览

9月14日,蒙娜丽莎宣布,控股子公司桂蒙公司6条生产线、合计15万平方米/日的建筑陶瓷产能被迫停产,剩余的一条生产线(产能万平方米/日建筑陶瓷)也处于低负荷非正常运行状态,并面临停产风险;公司原计划下半年启动的4条生产线也可能无法如期建设和投产。

此后,帝欧家居()、晨化股份()、中农联合()、优彩资源()、利民股份()、润丰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均表示,受限电影响,生产将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限电范围不断扩大,9月27日,有多达1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限电影响公告;其中,桃李面包()的停产消息甚至冲上了热搜。

据披露,桃李面包旗下位于江苏、广东、吉林、辽宁、山东、天津、黑龙江的9家全资子公司都接到了当地政府的限电通知,分别进行限电甚至是停产。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从具体行业来看,受到能耗双控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钢铁、电解铝、水泥、化工化纤四大行业,这些行业的主要特征是高耗电+高碳排,采取的措施包括直接停产、削减产能(20%-90%不等)、错峰生产、分时段限电、削减用电优惠等。

全球“昂贵的冬天”

这一轮的“限电”绝不只发生在中国。事实上,全球正迎来“昂贵的冬天”。

近些年来,各主要经济体大都在推进能源结构转型。但当欧美地区这方面工作取得进展时,阵痛亦相随而至。

1、欧美煤炭、天然气价格暴涨,电价飞升

Wind提供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内,国际动力煤价格已经增长数倍。截至9月24日,欧洲ARA港、南非理查德RB、澳大利亚纽卡斯尔NEWC动力煤的现货价格分别为美元/吨、美元/吨、美元/吨,较一年前分别增长、、。

与此同时,欧美天然气价格正不断刷新 历史 新高。截至9月24日,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已从2020年5月的每兆瓦时8英镑一度飙升至200英镑左右,涨幅接近25倍。9月27日,美国NYMEX10月天然气期货收涨%,报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刷新2014年2月以来新高;ICE英国天然气期货收涨%,报便士/千卡,盘中最高触及便士,逼近9月15日录得的 历史 最高位。

随着煤炭、天然气价格暴涨,欧美国家电价也进入上涨的快车道。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仅截至7月,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电价,分别较一年前大幅上涨166%、167%、170%、134%;同期,美国居民用电高达美分/度,创 历史 新高。

对于天然气价格走势,高盛分析师 Samantha Dart表示,如果欧洲的冬天比预期的要冷,那么欧洲可能需要与亚洲竞争液化天然气供应。其预计,今年年底与明年年初可能会迎来进一步上涨,因为今年的冬季温度较以往更为寒冷。

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油气市场供应与价格。

2、欧美能源结构稳定性遭遇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的低碳行动下,火电被走在环保前列的欧洲逐渐弃用。例如,在西班牙、英国,火电占比仅为4%和2%。这与近些年来欧美不断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有关。

根据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最近两年,欧美等国已经较大幅度提升其能源结构的绿色程度。例如,欧洲地区,其整体电力结构已经形成核能、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发电占比居前三的格局。此外,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也显示,2020年,欧洲(含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占比(包括水电)已经接近40%,天然气发电占比约20%,而煤炭发电占比已经低于15%。

然而,今年受极端高压、大面积干旱等极端天气侵袭,欧洲大力发展的风力与水力发电量在年内骤降。在欧洲,截至今年7月份,其风力发电占比从年初的17%降至不足11%。且在今年6月份,欧洲地区整体的风力发电占比一度跌破9%,几乎回到了2019年同期水平。

外界普遍将本轮欧美国家的“电荒”原因,归结为极端气候导致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停摆”。于是,此消彼长之下,天然气、火电需求激增。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三季度能源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增加,且未来几年还将持续增加。

然而,一个客观事实是,疫情前后,全球范围内的油气勘采热情不断冷却,产能储备下行。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全球共获得179个油气发现,新发现油气储量亿吨油当量,同比大幅下降30%;天然气新增储量同比下降43%,全球天然气产量仅为4万亿立方米,同比下降。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供给波动,欧洲地区对天然气的依赖性增强。截至目前,美国、俄罗斯是欧洲天然气主要的出口国。但如今,这两大出口国正在下调产量预期。8月底,美国因飓风“艾达”导致天然气出口重创;俄罗斯近日预计2021年天然气产量为亿立方米,同时将2022年天然气产量预测下调。

须高度重视供给端

事实上,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当前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于电力供给端上的不足。尽管在分析本轮国内多地出现电力缺口时,不可避免地会谈及疫情以来我国 社会 生产用电需求增速提升。但业内人士亦指出,在全年用电增速高达的2018年,并未出现大规模限电的现象。

1、煤炭供应偏紧

作为一个“富煤、少气、贫油”的国家,虽然近些年来我国正在不断加大能源结构转型,但在当前的电力结构中,火电依旧是最核心的供电来源。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年版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的电力结构中,煤炭发电量占比为63%,较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下降15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水电为第二大发电能源,发电量占比为17%;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已经提升至11%,较2018年和2019年分别增加了个百分点、个百分点。此外,核能、天然气最近两年维持着较为稳定的发电占比,2020年的比例分别为、。

现阶段的电力结构,决定着当下煤炭供给依旧是电力供给侧的核心。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我国生产原煤亿吨,同比增长;进口煤炭亿吨,同比下降。其中,8月份,生产原煤亿吨,同比增速由上月下降转为增长;进口煤炭2805万吨,同比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国内煤炭生产和进口量自8月份开始有所好转。不过,煤炭产量的释放还需要一个过程。

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我国煤炭产能正处于下行周期。尤其是今年7月份以来,国内煤炭供需错配的情况愈发严重。

在需求端,随着疫后经济的复苏,我国工业生产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和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往年同期。此外,电力需求向好,1-8月份全 社会 累计用电量同比上升。其中,占全 社会 用电量2/3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了,是推动全 社会 用电量高增长的核心原因。

而在供给端,一方面,国内煤炭产能正处于周期下行的背景中,且另一方面,受国际关系与海外疫情的影响,我国今年从蒙古、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量有所减少。多种因素叠加之下,目前国内煤炭库存遭遇一定的压力。

Wind数据显示,在主要港口方面,秦皇岛港煤炭库存整体下滑,9月上旬日库存量一度低至352万吨;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量今年以来更是持续下滑,8月份的库存量已经降至4890万吨。

2、水力发电量下滑

在目前我国的电力结构中,水电依旧是第二大电力能源。但今年以来,水力发电量增速下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水力发电量约为亿千瓦时,同比降低1%。其中,发电量占比较少的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保持了水力发电的增长,而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主要水力发电省份却呈现发电量下降。

受干旱天气等气候影响,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今年1至8月份的水力发电量分别为1818亿千瓦时、亿千瓦时、亿千瓦时。其中的重点水力发电省份发电量均萎缩:湖北省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同比降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同比降低;四川省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同比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以来,我国水力发电新增装机量整体处于下滑趋势。2020年,我国水力发电新增数倍容量为1323万千瓦,同比增长。不过,这一高增长的背后得益于总装机1020万千瓦的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3、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尚未堪大任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能正不断扩大,发电量占比持续提升。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风电、光伏累计发电量占比同比提升个百分点至,占全 社会 用电量比重在左右。国家能源局制定的目标是,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 社会 用电量的比重达要到11%左右,2025年达到左右。

整体来看,随着光伏、风电发电量占比的提升,不少风光资源丰富的省份也开始倚重风电、光伏。但在今年极端天气多发的年份,风电、光伏发电的稳定性遭遇挑战。

东北此次罕见的居民用电被拉闸背后,风电骤减也被认为是原因之一。据《辽宁日报》消息,辽宁省工信厅9月26日召开的全省电力工作保障会议指出,9月23日至25日,由于风电骤减等原因,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

国泰君安认为,“从我国目前的发电结构来看,对于火电的依赖依然较为严重,风电和光伏未能贡献出应有的产出。”该机构分析称,虽然我国目前的风电和光伏装机占比已达到24%,但目前产出仅占发电量的10%左右,说明我国对于火电的依赖较为严重,风电和光伏的装机量和其发电量不成比例,未能贡献出应有的产出。从发电增速来看,风电产出大幅提升,累计同比达到,而光伏发电的增速依然相对较低,仅,相反,装机占比不断下降的火电增速反而达到了。这表明发电结构的不成比例也存在趋势性特征,对于整体的电力供给造成了较大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风电、光伏,在大规模发展过程中,其上网的稳定性一直是关键问题。为此,与新能源发电密切相关的储能、特高压技术的研究有待提升,以消除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配套基建不匹配的矛盾。

能源结构“跳闸”反思

近十年来,国内已经先后三次出现规模性的地方限电现象。

2010年,即“十一五”收官之年,多个省份在能耗强度目标的约束下,于5月份开始实施“拉闸限电”,随后因影响经济生产秩序,当年10月份基本被叫停。

2020年四季度,浙江、湖南、江西、内蒙古先后出台限电措施,应对阶段性供电不足。

这次始于2021年5月份,并在持续发酵的第三次限电潮,其影响目前仍然在扩大。

与此前两轮不同,本轮限电发生的原因,直指当前能源结构本身的“跳闸”现象。

我国正迎来能源结构转型的“快步走”时期,在电力体系的重构过程中,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平稳过渡时,缓解“电荒”、防止拉闸限电,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未来几年仍需稳住火电供应

本轮限电的关键因素在于供给端,而未来几年我国 社会 用电量需求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速。

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预测:2025年、2030年,我国 社会 用电量由2020年的万亿千瓦时增长至万亿、万亿千瓦时。该报告进一步测算了需求增速——2020年至2025年,我国 社会 用电量年均增速约;2025年至2030年,用电量年均增速约3%;2030年至2050年、2050年至2060年,用电量年均增速将下降至2%、。

在此基础上,国泰君安测算,未来随着碳中和对于煤炭产能的限制,以及火电新增装机增速的下降,火力发电量增速将从2021年的降至2025年的;风电和光伏的新增装机不断提升,其每年的发电增速将维持在10%以上。

然而,在这样一个电力结构转换中,我国电力供应增速将持续低于电力需求增速,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而在整个转换过程中,火电供应的稳定性也将关系到电力结构在未来几年的平稳过渡。

2、避免“一刀切”式减碳

本轮拉闸限电,被置于一个较大的背景:“能耗双控目标考核”。不少地方为完成双控考核而拉闸限电。有的地方因为被约谈,而连夜开会“统一安排”拉闸限电。然而,“能耗双控目标考核”并不是此轮拉闸限电的根本原因。

“能耗双控”是执行多年的老政策。从2006年开始,我国将能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2011年开始实施能耗双控考核。其中,“十二五”规划在把单位GDP能耗降低作为约束性指标的同时,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15年降低15%,能源消费总量低于50亿吨标准煤的目标。

如前文所言,2010年“十一五”收官之年,我国也出现多个省份在能耗强度目标约束下“拉闸限电”的现象。其结果,最终导致 社会 生产经济秩序受到影响,此为前车之鉴。

尽管“能耗双控”是刚性要求,减碳是大势所趋,但“运动式”减碳,对经济和 社会 生活的伤害巨大,甚至得不偿失。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碳达峰工作的一些偏差,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的会议已作出明确表态。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做好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

3、重构电力体系谨防激进思维

当前,在“双碳”目标的指导下,我国电力结构正在进行积极转型。《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版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2020年,我国电力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2009年,我国煤炭发电量占比为78%,水电占比17%,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为;2020年,煤炭发电占比降至63%,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升至11%,水电占比保持不变。

这组数据的变化显示,过往十年间,煤炭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主导着电力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此消彼长”。

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在当前电力结构转型中,我们依然需要正视火电的地位。

Wind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发电装机结构占比为火电、风电和光伏24%。但显然,火电的装机占比对应着63%的发电量,风电、光伏合计24%的装机占比仅对应着11%的发电量。这意味着,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新能源发电还不能承担起当前电力结构供应的主导型重任。

4、加快发展储能、特高压技术

值得肯定的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技术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平价上网时代渐行渐近。

无论是从资源获取还是发电潜力上看,新能源将是未来主导世界能源结构的不二之选。但随着发电装机量的提升,如何保持新能源发电稳定上网,避免无序脱网的现象,亦是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时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这方面已有前车之鉴。2019年8月9日,英国电网发生大停电事故,集中于英格兰与威尔士地区,约有100万人受到停电影响。数据显示,2019年,英国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已经升至35%。而此次事故起因,便是英国电网海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出现大量无序脱网,导致系统频率下降至赫兹,引发系统中低频减载装置动作,切除大量负荷。据当时资料,事故发时,英国风电渗透率已达到。在本次大停电中,抽蓄机组及时增加出力,阻止了事故进一步扩大。

从英国电网停电事故中,我们不难发现,风电、光伏发电存在随机性风险,即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

国泰君安指出,储能技术能有效调节新能源发电引起的电网电压、频率及相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可以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平滑输出;此外,特高压技术可以将富集区资源运送到负荷中心,解决资源与负荷的区域错位问题。因此,储能和特高压技术值得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供给才是主导本轮“电荒”的原因——能源与能耗观察系列之二》,国君宏观研究;

2、《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3、《限电限产下的传导路径》,中金公司;

4、《能耗双控、限产限电的宏观分析与展望》,中信证券;

5、《东北拉闸限电与能耗双控无关,这三点才是真实原因》,《 财经 》杂志;

6、《英国“2019•8•9”大停电事故分析报告》,《电力之窗》;

7、《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年版,BP;

8、《减产主导市场 下周钢价高位盘整》,兰格钢铁;

9、《2021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双碳这个词相信大家不陌生了吧,除了连续两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在国家发改委2022年的工作报告中,十大重点方向里位例第一,双碳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不仅是一场 社会 变革,更是一场经济变革。

碳中和的市场前景

在外滩峰会上,陈文辉表示:“‘双碳’是一条又长、又宽、又厚的投资赛道。”

“长”,中国是碳排放大国,也是减碳任务最重的大国,实现“3060目标”,意味着至少到2050年、2060年都是非常确定的赛道,资本在这方面布局可以持续分享到低碳转型的红利。

“宽”,“大量相关的产业,还有相当多的是我们看不到或衍生出来的萌芽期产业,会不断地涌现出来,所以是很宽的赛道。”

“厚”,在这个赛道里,有“矛”和“盾”的关系,不断有新的“矛”出来解决问题,解决了问题又会出来新的“盾”,又需要新的“矛”来解决。

利好哪些行业

我们先来看一下发改委2022年针对双碳这块的工作计划。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建立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积极发展分布式新能源,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稳妥推进西南等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主要的意思就是,从我国少油多煤的国情出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有哪几类呢,目前处于什么水平呢?

1、短期会针对火电进行改造,中长期布局清洁能源

从能源角度看,由于中国在煤炭资源上的优势,中国火力发电从操作上和经济成本上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目前中国火力发电装机量占全国的,所以 中国的能源结构势必发生深远的转变,这会从原材料生产、到发电设备制造、再到到居民用电习惯等全产业链产生影响。

就目前的规划看来,未来30年火力发电机组将不会有明显的增量,多半是以调峰用电、或老旧改造、或碳中和化改造为主。

水电受制于自然资源的限制也难有大幅增长。核能受制于技术和安全因素,虽然有明显的增量,但整体装机量并不多。

所以风电和光电作为匹配中国辽阔国土的最优选择,在规划上就会得到最优先考量。未来30年如果没有新的能源技术革命爆发,中国风光电的装机量将分别增长599%和831%。

风和光作为自然资源是星球依靠自然规律产生的能源,对这些能源的应用,是任何航天 探索 得以为继的基础,所以中国的能源革命就是要在这个基础上有所改善。

2、由于自然资源的不稳定性,电调峰解决方案将成为发展关键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

未来再建的新能源电厂,则必须配备储能发电机组,装机比例为10%,即电厂发电机组装机量的10%,是储能发电机组的最低装机量。

这就意味着,如果实现2050年的能源结构改革,那么至少需要亿千万的储能发电机组。从目前国家电网披露的信息来看抽水蓄能电站在建装机量为4160万千瓦,加上已经在运行的2073千瓦,距离目标还不足25%。

并且抽水蓄能电站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在西部一些缺水地区,抽水蓄能不可能实现,所以未来多种储能技术将得到均衡发展。

其中氢能源由于其泛用性比较广,所以前景较大,但氢能源的运输网络是否会得到国家的政策和资源倾斜,是需要再观察的事情。

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据相关 财经 平台预测,2022年的大环境依然处于寒冬状态。

1、碳资产管理师

在‘双碳’目标下,大家都肩负降碳任务,即便是一些低排放企业,切切实实做到碳中和也非易事,不是简单算个碳排放、买点减排量一抵消就完了,而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碳管理体系。这些工作都离不开专业的碳排放管理员,能源企业作为碳减排的主力军,需求尤为旺盛。

管好碳排放还事关企业的“钱袋子”。国家能源集团已将电力、化工、煤炭、运输等板块纳入碳排放管理范畴,涉及数百亿元碳资产,对碳排放管理员的能力要求极高。

2、开通碳账户

3、碳汇开发

作为碳市场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机制,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将迎来一个更加迅猛的发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作为碳市场的抵消机制将会受到众多履约企业的青睐。

就拿一块10万亩的林地来说,经专业机构测算,预计20年可产生9000万的收益。除去开发成本,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只不过开发流程比较复杂,对资金有一定的要求。

第一财经杂志和财经杂志

《第一财经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商业周刊/中文版》刚毕业,学姐就进了一家期货公司的营业部,几年过去,乘工作之便,确实接触过不少品种,基金、股票、期货等等,赚过钱也亏过,算是小有心得,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期货和股票的区别。照例先分享前段时间刚分析出的牛股排行榜,欢迎来和学姐交流讨论思路。【牛股清单】最新技术分析出炉股票和期货的区别股票就是你购买了一家公司的股份,该公司给你出具的一种凭证;而期货,则是交易双方根据各自对标的物的未来价格预期,以现在的价格签订的合约。股民必备的九大神器,还没有安装的话这次可不能再错过了,点击下方链接领取神器大礼包。股市入门必备九大神器,一键打包获取概念既然已经明白了,那我们就再分析一下这几个的区别:1、标的物标的物也就是交易对象。菜就是菜市场里的标的物,同样的道理,在股票市场里就是个股,在期货市场里,那标的物就更加丰富了,大宗产品(农副产品、金属、原油)、金融资产(股票、债券)2、投资方向投资方向,简单来说就是用什么方法去赚钱。在股票市场上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就是越做多越挣钱,而股票市场跌了之后我们想挽回都没有办法;而期货市场不一样,期货市场是双向交易的,不仅能通过低位做多这种方法来获利,在价格高位时借货进来卖出,等跌了之后再买进归还从而实现盈利。但不管投资方向是怎样的,信息绝对是你赚不赚钱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只要你拥有比别人更快更靠谱的信息渠道,就能更大概率在市场中盈利。这里我也给大家准备了股市播报,可以及时获取可能影响到金融市场的资讯:【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3、交易机制股票是T+1交易,今天买入,次日才可以卖出。这时候你要问了,那今天买的买贵了怎么办?难道暴跌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跌吗?哈哈,其实是可以通过后续手段摊平当天购买成本的,持续追随学姐,后续会出专栏教大家怎么操作。回到期货,期货是T+0交易,也就是买了之后就能卖出。4、资金效率股票是全额交易,买多少股股票看你是否有足够的钱,而期货是保证金交易,即使只有1万块,你也会有概率买到价值10万块的期货合约。应答时间:2021-09-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一财的比较通俗易接受

《财经》是周刊,每周一出版,但是礼拜六基本就买得到了。《第一财经周刊》也是周刊,逢周一出版。目前有团购挺合算的。《彭博商业周刊》每两周一刊,与英文版同步。《财经》杂志偏向于政策解读及宏观经济研究,多数文章出自金融研究所及分析机构的研究员。就可读性来说,没有点基础的人读起来很累,而且很枯燥,想立马能作为茶钱饭后的谈资几乎不可能。《第一财经周刊》是面对上层白领的一本入门级的经济读物,给予想了解金融市场及前瞻性行业的人一个浅入浅出的途径。对于对经济感兴趣但没有相应的底子的人来说比较好。就是RE部分是在看着有点恶心,不过大可以跳过,反正也没啥营养。《彭博商业周刊》不错的,是本对全球商业模式及新闻都有介绍的杂志,不仅限于中国,内容比较全面。对于想了解国外动向的人来说是本上佳之选。总的来说,《财经》就不建议你买了。有经济条件的把《第一财经周刊》和《彭博商业周刊》都买了吧,反正一本是周刊,一本是半月刊,没事翻翻还是不错的。最后,如果你想看比较有作者深度思考及客观评价的,可以选购《财新新世纪》杂志,这本的主编是胡舒立,就是《财经》杂志的前主编。其于1998年创办了《财经》杂志,并担任主编的11年,将《财经》杂志发展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财经类媒体。后来带了一个团队,全部离开并自己创刊《财新新世纪》。再多句废话:干嘛要看期刊呢,其实报纸也是很不错的,尤其是《经济观察报》。这是我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看起的,看了很多年……等你认认真真地把里面各个版面都看完,将是对你有个系统性的锻炼。最后最后一句……其实吧……《21世纪商业评论》也是很不错的一本杂志,并且推荐你去听听主打的财经音频类节目《冬吴相对论》,蛮有意思的。电驴有全集下载的。其实上面的都是废话……重要的是,你一个礼拜把这几本都买齐了,然后不要管后面是不是出新的了。一本本认认真真地读完,然后按照你的实际情况:阅读速度、难易程度、吸收程度、经济条件等等。以后就选上最适合你的1-2本,每周精读下就可以了。

首先,《第一财经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入门, 轻量级, 适合非专业人士的财经普及类杂志;另外,《财经》杂志和《财新周刊》,《财新》是由胡舒立离开财经团队后创办的,这是个牛逼的财经主编,感兴趣的自行百度。(这两个杂志是比较严肃的财经刊物, 报道的也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事件或对象,业界评价《财新》略胜一筹);还有就是《Value价值》 《Money+》 《哈佛商业评论》模仿外媒思路,可以一读;喜欢证券的朋友,三大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必不可少。

财经杂志和第一财经杂志

第一财经报道,天天财经经济新闻联播,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等。

一财的比较通俗易接受

财经是专业报道财经新闻类内容 偏重宏观报道 读者多是中高端读者;第一财经周刊 是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出品 偏重公司的商业报道和跟公司人相关的工作及个人生活, 读者多是年轻读者为主 内容不完全是专业财经 读起来不觉得很枯燥

1、《第一财经周刊》2、《商界》3、《中国企业家》4、《经理人》5.《财富》6.《福布斯》7.《商业周刊》

财经杂志

第一财经报道,天天财经经济新闻联播,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等。

比较有名的财经类杂志报纸有:

1、《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该杂志因其提供的列表和排名而为人熟知,包括最富有美国人列表(福布斯400)和世界顶级公司排名(福布斯全球2000)。福布斯杂志的座右铭是“资本家工具”(The Capitalist Tool)。

2、《华尔街日报》: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创刊于1889年,以超过20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这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报纸,着重在财经新闻的报道,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华尔街日报》的读者主要为政治、经济、教育和医学界的人士,金融大亨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其中包括20万名的董事长、总经理。美国500家最大企业的经理人员绝大部分订阅此报。

3、《巴伦周刊》: Barron's 创刊于 1921年,现在隶属于莫多克新闻集团,发行量超过30万份。作为专业财经周刊,《巴伦周刊》以帮助美国专业及机构投资者把握金融市场发展方向为宗旨,以准确的判断和透彻的分析为特色。

4、《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于2008年2月,是唯一一个商业媒体能够从商业信息、商业逻辑到生活方式、价值观全方位影响读者的财经周刊。从2008年以来周刊举办各个商业类评选活动,包括炫商业大奖评选、年度公司人品牌调查报告发布、“这个设计了不起”商业设计大奖等,在各相关行业拥有极高的媒体话语权。周刊以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口碑、巨大的市场反响被评为“中国邮政最畅销报刊”。

5、《经济观察报》:创刊于2001年4月16日,以理性、建设性为基本价值观,服务于中国主流商业人群,目前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商业信息提供者和媒体平台之一。以客观、独到、深度、权威的高品质报道和分析,为商业人群决策提供最有价值的帮助。报刊以中国社会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思想、拥有未来的实力阶层为读者对象。

7、《经济观察报》:创刊于2001年4月,是全新商业资讯平台,经济观察网冷静理智的报道风格,并糅合最新的网络技术,拥有专业的采编力量以及独家的新闻报道,提供及时、便捷、专业的信息服务。

拓展资料

1、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杂志”的形成来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一种新的媒体也就因这样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出版的《学者杂志》。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停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前后历时10年,共刊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本,是类似年刊性质的中医杂志。它的稿件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给的,故名《吴医汇讲》。任何一种杂志以自己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进行出版。

2、杂志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报纸注重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

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Denys de Sallo)出版的《学者杂志》(Le Journal des Savants )。

1703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四小页,共发行九年。

美国最早发行的杂志是佛兰克林的《美洲杂志》和《将军杂志》,都是模仿英国杂志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杂志)

财经杂志一个月两期。

《财经》是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主办的财经类杂志周刊。该杂志的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

《财经》隶属于财讯传媒集团(SEEC Media Group Ltd.)。财讯传媒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最具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主流媒体运营商,是香港上市公司(联交所股票代码:HK0205)。

集团多年来成功经营平面及互动媒体,旗下拥有《新旅行》、《财经》、《证券市场周刊》、《新地产》、《成功营销》、《美好家园》、《中国汽车画报》,以及财经网、支点网等网络媒体。

社会评价

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

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最牛的财经杂志还是胡舒立团队的《新世纪》周刊,其次还有《财经》、《二十一世纪经济报》《第一财经》周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