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长城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长城论文文献

最佳答案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 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它早就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教堂等一起被誉为世界的奇迹。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象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英文名称: The Great Wall)于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 200-001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当时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公元前7世纪,许多诸侯国,如齐、魏、赵、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以防邻国的人侵。公元前22l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不久,便下令开始修筑长城,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挑东达辽东的秦长城。汉武帝时也曾数次修筑长城,用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以及东西往来的交通。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l年),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大的城墙,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起来,绵延不绝,故称长城。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土面积大小有别,故各国的长城也互有短长。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楚长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越邓县、内乡岳山至沁阳,总长近500干米;齐长城起于今山东平阴,经泰安、莱芜、章丘、淄川、临胸、安丘、诸城,至胶南人海,总长达500干米;魏长城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干米;燕长城有两道,南长城长约250千米;北长城长约650干米。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联贯,比起秦、汉的长城,大有逊色。 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鸭绿江,长达5000多干米。汉长城更长于秦长城,达l0000余干米。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魑遗迹仍处处可见。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公元5~7世纪,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干米。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佘势力南下侵扰,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干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及以后各朝代修建的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干米。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土方一亿五干万立方米。如用来铺筑宽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佘。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可观。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长械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 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烽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长城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自从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内外,就演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活剧。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郭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例的发生,也涌现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军事家和政治 蒙,大大丰富了长械这座豆古建筑的文化内函。战国时代李牧在赵国主待修建长城并利葡长诫抗击匈奴侵犯,立下丰功伟绩,开创车代壁垒防御战的光辉战例,受到广大人民谢印,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在雁门关修筑斧牧洞以为纪念,至今词堂遗址尤存。 142

孟姜女哭长城

长城汽车论文文献

论文以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为选题,对国内外专家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做了研究综述,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核心竞争力是公司专有的,优异的,扎根于组织之中和适应市场机会的,更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得超水平利润的一种复合性、整合性的能力。在理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论文重点对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积累形成的不可模仿的,应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使企业快速发展的能力。其特点是动态性、长期性、独特性。其内容是产品多样化、企业诚信、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企业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为打造产品多样化、企业诚信、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企业文化。论文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做了实证研究。关键词: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诚信

汽车诞生之前,马车就是人类最好的陆上交通工具。1770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1725-1804)将蒸汽机装在板车上,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板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利用机器为动力的车辆。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德国另一为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世界十大名牌汽车:1.法拉利2.福特汽车 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马自达(Mazda)、沃尔沃(Volvo)、阿斯 顿·马丁(Aston Martin)、路虎(Land Rover)和捷豹(Jaguar)。3.大众汽车4.宝马汽车5.莲花汽车6. 宾利7. 凯迪拉克8.都灵汽车9.奥迪10. 劳斯莱斯国产的:一汽大众、上海大众 、北京现代、上海通用 、比亚迪 、长城汽车、东风日产 、东风标致 、长安福特、吉利汽车 、广州丰田 、广州本田 、华晨汽车、福田汽车一、汽车的种类:(一)按用途分1、载客车:专门用作人员乘坐的汽车,按其座位多少又可分为轿车和客车、旅游车等种类。(1)轿车:除司机外乘坐2-8人的小型客车。轿车按发动机的工作容积(排量,L-升)大小分为:微型(1L以下)、轻型(1-)、中型(-)和大型(以上)轿车。另外还可以分为普通轿车、高级轿车、旅行轿车和活顶轿车。(2)客车:除司机外乘坐9人以上的载客车为客车。客车有单层、双层型式,并可按总质量、总长度分为不同类型(如表3-1-17),另外,还可按使用目的分为旅行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游览客车和旅游车等。其中旅游车是专门用于旅游的客车,是60 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有的长途旅游车为住宿式,具有住宿和生活条件。铰接式客车。客 车 类 型 表3-1-17类型 小型 中型 大型 铰接式 双层总质量 t <4 4-11 11-16 >18 >15总长 m <6 6-9 9-12 >14 9-122、货车:主要供运载货物用的汽车称为货车,又称载货汽车。(1)普通货车:按其载重量分为轻型(小于)、中型(大于4-8t)和重型(大于8t)货车。(2)特种车:为普通货车的变型,具有特殊货箱,并考虑到货物装载和运输上的专门需求。如有保温箱货车、罐式货车等。(3)自卸车:货箱能自动举升并倾卸散装货物、固体货物,如煤、砂石、矿料等。(4)牵引车:专门用来牵引挂车、半挂车和长货挂车的主体,一般车上不搭乘旅客,没有装载货物的车厢(少数具有短货箱)的汽车称为牵引车。又称载货列车,一般可分为全挂牵引车和半挂牵引车,半挂车的载荷由自身和牵引车共同承受,全挂车的载荷全部由自身承受。3、特种用途的汽车包括建筑工程用汽车、市政公共事业用汽车、农用汽车、竞赛汽车等。(二)按汽车对道路的适应性分:普通汽车和越野车。(三)按汽车动力装置型式分:活塞式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燃气轮汽车。二、汽车的基本构造汽车的类型虽然很多,各类汽车的总体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都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设备四大部分组成。,0234678023如果采纳就请加分额..dgb╬b╬eéè楱○磨┯eéè楱○磨┯zjΘzw0346781234我的回答不错吧,多谢多谢.

【 正 文】有关国家竞争力的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的演化修正过程,测度方式也与时俱进。古典经济学者主要以资源拥有数量衡量或比较国家间竞争力,早期的比较优势理论即在于尝试阐释国家间如何竞争。然而,经济学家渐渐明白仅靠资源拥有量的比较并不足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进入20世纪,从熊彼特到波特等更多学者的理论贡献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竞争力的意义。一、当代关于竞争力问题的各种学说(一)创新说熊彼得()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的产生离不开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若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察觉新的竞争趋势,最先发明创新的企业可能因此改写彼此的竞争态势。新技术、客户新需求、新的产业环节、压低上游成本、政府法令规章的改变等都是造成竞争优势改变的因素。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波特教授也很看重创新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时所扮演的角色。他所谓的创新不仅指技术上的改善,而且指做事方法的改进,比如新的促销方法、新的组织方式。一个企业在竞争对手没有觉察的情况下,首先采用创新观念,很可能由此而改变双方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进入国际市场中进行竞争的企业,在创新时必须同时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如果企业过份拘泥于国内市场的需求,会损害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上的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不同于国内市场上的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而且,专注于国内市场的厂商创新压力较小,创新的意愿也较弱。需要指出的是,波特教授在竞争力问题研究方面更大的贡献则是其钻石理论。(二)钻石体系说波特的“钻石体系说”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因素、需求条件、支援与相关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机会变数与政府等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由于波特把上述要素罗列为类似钻石的菱形图形,所以也有人称其为“菱形理论”。波特认为,充沛的天然资源是国家竞争优势的第一个关键要素。同时,他也承认,国家缺乏某些生产因素时,这种不利现象也可能转换成产业升级的动力与压力。国家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要素是国内市场需求。在波特看来,国内市场大小与国家竞争优势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相反,如果能激发企业竞争,抢先发展高级与精致的产品,领先国际市场声势,本国市场即使规模不大,照样可以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的第三个关键要素是支援性与相关产业的表现。产业能够体系化,不但有彼此拉拔效果,甚至能转换成其他国家无法仿效,也无可取代的竞争优势。第四项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是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企业是创造国家财富的基本单位,企业体也是民族性的展现。民族性格不同,企业经营与竞争的形态自然也会有所不同。机会变数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可变因素。机会的来源可能是自然演化的,也可能是由一个偶然的事件促成,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捕捉稍纵即失的机会。最后一项可变因素是政府。过分的干预和极度的放任是不可取的两个极端,合理的选择应该是以产业政策等方式适度的介入。波特认为,由产业国际竞争力所决定的产业兴衰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在此基础上,波特把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过程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等四个阶段。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各个产业中的企业的活力,他尤其关注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国家能为企业提供诸如此类的良好环境,产业生产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国家也将连带受益,国力也会增加。为此,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概念,认为企业内各部门间若能连结为一链状机能,将提升产品价值,进而形成本身竞争力。在波特看来,并非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三)制度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强调了制度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他对那种把产业革命的原因归结于偶然技术革命的说法不以为然。而认为应把目光转向一个社会如何从封建制度以及产权系统的漫长孕育过程中脱胎走向现代化阶段。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对一个国家而言,除非现存的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即“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保持经济组织有效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合理的安排,以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所谓正当的经济活动)。由此而来的结论是,社会发展和变革一定表明该社会的产权制度越来越能有效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从而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用到对社会最有益的活动中去,而不是相反。如果这种制度安排十分有利的话,还可以克服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不足。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曼库尔·奥尔森也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他认为经济发展与否取决于制度安排。进而,一国的竞争力归根结底与一国的制度安排有关。奥尔森指出:当许多发达国家一直徘徊不前时,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种大相径庭的经济结果,决非是因为不同的国家拥有各异的资本或其他资源。一般来说,这一切也并非是由于那些经济状况最佳的国家获得了很多的资本,或某些国家的人民曾经被迫大量地去储蓄,更不是源于这些国家人均享有极多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上成功的国家往往拥有各种各样的制度——即不同的法律和组织安排以及经济政策,而那些在经济上不那么成功的国家则缺少这些制度。换言之,一个国家的制度的质量在根本上决定了其经济成效。在奥尔森看来,市场制度在一开始总不是完善的,只要其基本的框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即使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仍不妨碍经济成长。不可能等什么都安排好了之后,再来发展。他认为,只有在那些稳定的、充满信任感的和发达的民主社会中,一个繁荣市场所需要的权利从长期来看才有依靠。二、关于竞争力问题的其它观点(一)WEF和IMD的观点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这两个竞争力的权威评价机构阐发了自己的观念。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劳务的能力,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比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他们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效率形成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由环境左右而形成的竞争力,后者是更主要的内容。所以在他们看来,国际竞争力既产生于企业内部效率,又取决于国内、国际和部门的环境。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的重点是受环境左右而形成的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国际竞争力报告》以未来5-10年的中长期人均GDP的经济增长为基础,建立多因素决定的系统评价体系,其理论基础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和大量经验性研究文献的综合。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从国际竞争力概念的定义出发,着眼国家整体的现状水平、实力和发展的潜力,兼顾国际竞争的资产条件和竞争过程、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引进吸收与输出扩张、个人风险与社会凝聚力的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平衡关系,强化市场经济理论在系统描述中的评价原则的开发与运用,建立系统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两机构都是从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要素、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等角度来评价各国竞争力。(二)综合国力论有些学者则认为国家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如汉斯·摩根索认为国家竞争力不仅以一国创造财富的能力为标志,而且体现于一国蕴涵的军事能力、政治能力、文化能力及外交能力。他认为,国际纷争的背后,无不掩藏着争夺国家间的权力这一本质。日本人则把综合国力分为三个侧面:一是国际贡献能力,包括经济、金融、科技、财政实力和对外活动积极性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二是生存能力,包括人口、资源、经济和防御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三是强制能力,包括军事实力、战略物资和技术、经济、外交能力。其测算综合国力是采用社会调查法,亦称德尔菲法。这是一种直观判断预测方法,它是按“国力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强制能力”三个侧面指标化进行调查,再按调查结果评分统计,最后取平均值即为国力值。美国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克莱因也曾提出过一个公式,其综合国力方程为:综合国力=(基本实体+经济能力+军事能力)*(战略意图+国家意志)。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把决定综合国力的众多要素大大简化了,其战略目标、国民意志、政府要素、政策水平等要素也很难找到一个客观统一的估价标准,因而克莱因评分往往带着各评分人主观臆断的偏见。同时,克莱因公式是静态的,即没有从时间流程变化来估算综合国力,无法评价同一国家在各不同历史时期的综合国力变化状态。德国物理学家富克斯于1965年出版了轰动世界的《国力方程》一书。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物理学上科学简化基本变量、以外推法的派生公式为基础的科学方式,选择类似于生物种类逻辑增长的数学公式作为计算国力及其基本要素(如人口、钢、能源等)的公式,即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世界各国的国家综合实力与潜力。公式为:Mt=〔(Ms)t+(Me)t〕。式中,Mt表示t时期的国家力量指数;(Ms)t和(Me)t分别表示t时期的钢和能源指数。后来,富克斯在1978年版的《明天的强国》一书中,重新修正了他原来的某些预测。根据中国从1950到1975年间25年的人口增长、钢铁生产和能源消费等方面数据都比美国和西欧发展要快的事实,富克斯预言,下一个世纪将是中国世纪。(三)政府政策论政府政策论认为政府的产业目标、保护政策、奖励出口以及补贴等手段是国家竞争力之本。这样的论点主要是根据日、韩等国家对汽车、钢铁、造船与半导体等少数大型产业的研究而来。但是,这种论点有明显偏颇之处。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意大利,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力相当薄弱,但是意大利的出口成长率一度仅次于日本,高居世界第二位,该国的生活水准也不断提升。即使在有强势政府的日本和韩国,干预成效也不尽如人意。在日本,传真机、机器人和先进材料等重要产业中,政府的影响力很微弱;日本的许多成功企业,例如汽车业,实际上并不是政府扶植的对象。首先打入美国市场的本田汽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遭到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的重重阻挠几乎被迫歇业;而日本政府从1971年开始积极推动的飞机工业以及1978年开始的软件工业至今也未能跃升到国际领导地位。有的行业虽然在政府的保护下获得了成功,却付出了更为昂贵的代价。韩国政府野心勃勃地投入石化、机床等产业,但是成绩同样乏善可陈。环视各国,凡是政府强力介入的产业,绝大多数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立足。这说明,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政府固然有它的影响力,但决非主角。(四)管理文化论管理文化论认为企业是创造国家竞争优势的主体,企业管理文化论也构成了研究这一课题的一个视角。这种理论认为,每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包括显性的意识形态和隐性的集体意识,它们共同决定着社会的行为准则和人们的理想追求,从而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生活的组织方式并进而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速度。如日本传统的文化理念形成了日本企业独特的经营模式,其中集体领导、劳资协作、终身雇佣制、全面质量管理常被认为是日本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看到了企业管理文化对企业经营效率的深层作用,但忽视了另一个基本事实,即并不存在一个通用的企业文化模式,在特定时期创造出竞争优势的文化理念在其它场合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在90年代日本企业正面临着这一困境。作为回应,本田汽车最近反过来采取了美国式的个人负责制,以终身雇佣制著称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也结束了永不辞退工人的历史。(五)劳工组织论劳工组织论从集体行动的非理性角度理解一国的竞争优势,他们认为工会是一种反动组织,是阻碍技术改进和经济成长的障碍。工会为了维持既得利益,千方百计阻止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推行,妨碍了对人力资本根据效率所作出的边际调整;工会制造了劳动力要素的二元市场结构并形成了工资刚性,阻碍了自动化技术的推行和跨工种的合作。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调查,如果按工种、按工序比较,美国汽车业装配工人的个体效率并不低于日本工人,但是如果比较整个生产体系的效率,日本企业却要高得多。其主要原因是日本企业分工灵活,工序协作好。美国工会为了保护会员的就业权利,防止资方削减雇工人数,就在劳资谈判时把工种分得很细,其结果是既妨碍了自动化的推行,也阻碍了工序间的合作,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丧失了劳动力。这一理论所涉及的仅仅是产业竞争中的一个现象,它并不能揭示出国家竞争优势的创造源泉和因素。综观有关竞争力问题的各种理论和观点,我们不难发现,早期的经典理论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探讨竞争力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并不足以解释问题的全部。后来学者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们对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的视野,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系统而成熟的理论框架,指导人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竞争力的深层次问题,这不能说不是一个缺憾。

长城汽车研究论文

长城哈佛汽车管理特色研究

【 正 文】有关国家竞争力的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的演化修正过程,测度方式也与时俱进。古典经济学者主要以资源拥有数量衡量或比较国家间竞争力,早期的比较优势理论即在于尝试阐释国家间如何竞争。然而,经济学家渐渐明白仅靠资源拥有量的比较并不足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进入20世纪,从熊彼特到波特等更多学者的理论贡献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竞争力的意义。一、当代关于竞争力问题的各种学说(一)创新说熊彼得()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的产生离不开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若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察觉新的竞争趋势,最先发明创新的企业可能因此改写彼此的竞争态势。新技术、客户新需求、新的产业环节、压低上游成本、政府法令规章的改变等都是造成竞争优势改变的因素。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波特教授也很看重创新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时所扮演的角色。他所谓的创新不仅指技术上的改善,而且指做事方法的改进,比如新的促销方法、新的组织方式。一个企业在竞争对手没有觉察的情况下,首先采用创新观念,很可能由此而改变双方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进入国际市场中进行竞争的企业,在创新时必须同时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如果企业过份拘泥于国内市场的需求,会损害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上的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不同于国内市场上的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而且,专注于国内市场的厂商创新压力较小,创新的意愿也较弱。需要指出的是,波特教授在竞争力问题研究方面更大的贡献则是其钻石理论。(二)钻石体系说波特的“钻石体系说”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因素、需求条件、支援与相关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机会变数与政府等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由于波特把上述要素罗列为类似钻石的菱形图形,所以也有人称其为“菱形理论”。波特认为,充沛的天然资源是国家竞争优势的第一个关键要素。同时,他也承认,国家缺乏某些生产因素时,这种不利现象也可能转换成产业升级的动力与压力。国家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要素是国内市场需求。在波特看来,国内市场大小与国家竞争优势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相反,如果能激发企业竞争,抢先发展高级与精致的产品,领先国际市场声势,本国市场即使规模不大,照样可以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的第三个关键要素是支援性与相关产业的表现。产业能够体系化,不但有彼此拉拔效果,甚至能转换成其他国家无法仿效,也无可取代的竞争优势。第四项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是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企业是创造国家财富的基本单位,企业体也是民族性的展现。民族性格不同,企业经营与竞争的形态自然也会有所不同。机会变数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可变因素。机会的来源可能是自然演化的,也可能是由一个偶然的事件促成,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捕捉稍纵即失的机会。最后一项可变因素是政府。过分的干预和极度的放任是不可取的两个极端,合理的选择应该是以产业政策等方式适度的介入。波特认为,由产业国际竞争力所决定的产业兴衰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在此基础上,波特把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过程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等四个阶段。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各个产业中的企业的活力,他尤其关注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国家能为企业提供诸如此类的良好环境,产业生产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国家也将连带受益,国力也会增加。为此,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概念,认为企业内各部门间若能连结为一链状机能,将提升产品价值,进而形成本身竞争力。在波特看来,并非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三)制度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强调了制度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他对那种把产业革命的原因归结于偶然技术革命的说法不以为然。而认为应把目光转向一个社会如何从封建制度以及产权系统的漫长孕育过程中脱胎走向现代化阶段。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对一个国家而言,除非现存的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即“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保持经济组织有效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合理的安排,以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所谓正当的经济活动)。由此而来的结论是,社会发展和变革一定表明该社会的产权制度越来越能有效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从而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用到对社会最有益的活动中去,而不是相反。如果这种制度安排十分有利的话,还可以克服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不足。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曼库尔·奥尔森也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他认为经济发展与否取决于制度安排。进而,一国的竞争力归根结底与一国的制度安排有关。奥尔森指出:当许多发达国家一直徘徊不前时,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种大相径庭的经济结果,决非是因为不同的国家拥有各异的资本或其他资源。一般来说,这一切也并非是由于那些经济状况最佳的国家获得了很多的资本,或某些国家的人民曾经被迫大量地去储蓄,更不是源于这些国家人均享有极多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上成功的国家往往拥有各种各样的制度——即不同的法律和组织安排以及经济政策,而那些在经济上不那么成功的国家则缺少这些制度。换言之,一个国家的制度的质量在根本上决定了其经济成效。在奥尔森看来,市场制度在一开始总不是完善的,只要其基本的框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即使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仍不妨碍经济成长。不可能等什么都安排好了之后,再来发展。他认为,只有在那些稳定的、充满信任感的和发达的民主社会中,一个繁荣市场所需要的权利从长期来看才有依靠。二、关于竞争力问题的其它观点(一)WEF和IMD的观点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这两个竞争力的权威评价机构阐发了自己的观念。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劳务的能力,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比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他们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效率形成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由环境左右而形成的竞争力,后者是更主要的内容。所以在他们看来,国际竞争力既产生于企业内部效率,又取决于国内、国际和部门的环境。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的重点是受环境左右而形成的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国际竞争力报告》以未来5-10年的中长期人均GDP的经济增长为基础,建立多因素决定的系统评价体系,其理论基础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和大量经验性研究文献的综合。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从国际竞争力概念的定义出发,着眼国家整体的现状水平、实力和发展的潜力,兼顾国际竞争的资产条件和竞争过程、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引进吸收与输出扩张、个人风险与社会凝聚力的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平衡关系,强化市场经济理论在系统描述中的评价原则的开发与运用,建立系统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两机构都是从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要素、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等角度来评价各国竞争力。(二)综合国力论有些学者则认为国家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如汉斯·摩根索认为国家竞争力不仅以一国创造财富的能力为标志,而且体现于一国蕴涵的军事能力、政治能力、文化能力及外交能力。他认为,国际纷争的背后,无不掩藏着争夺国家间的权力这一本质。日本人则把综合国力分为三个侧面:一是国际贡献能力,包括经济、金融、科技、财政实力和对外活动积极性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二是生存能力,包括人口、资源、经济和防御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三是强制能力,包括军事实力、战略物资和技术、经济、外交能力。其测算综合国力是采用社会调查法,亦称德尔菲法。这是一种直观判断预测方法,它是按“国力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强制能力”三个侧面指标化进行调查,再按调查结果评分统计,最后取平均值即为国力值。美国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克莱因也曾提出过一个公式,其综合国力方程为:综合国力=(基本实体+经济能力+军事能力)*(战略意图+国家意志)。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把决定综合国力的众多要素大大简化了,其战略目标、国民意志、政府要素、政策水平等要素也很难找到一个客观统一的估价标准,因而克莱因评分往往带着各评分人主观臆断的偏见。同时,克莱因公式是静态的,即没有从时间流程变化来估算综合国力,无法评价同一国家在各不同历史时期的综合国力变化状态。德国物理学家富克斯于1965年出版了轰动世界的《国力方程》一书。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物理学上科学简化基本变量、以外推法的派生公式为基础的科学方式,选择类似于生物种类逻辑增长的数学公式作为计算国力及其基本要素(如人口、钢、能源等)的公式,即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世界各国的国家综合实力与潜力。公式为:Mt=〔(Ms)t+(Me)t〕。式中,Mt表示t时期的国家力量指数;(Ms)t和(Me)t分别表示t时期的钢和能源指数。后来,富克斯在1978年版的《明天的强国》一书中,重新修正了他原来的某些预测。根据中国从1950到1975年间25年的人口增长、钢铁生产和能源消费等方面数据都比美国和西欧发展要快的事实,富克斯预言,下一个世纪将是中国世纪。(三)政府政策论政府政策论认为政府的产业目标、保护政策、奖励出口以及补贴等手段是国家竞争力之本。这样的论点主要是根据日、韩等国家对汽车、钢铁、造船与半导体等少数大型产业的研究而来。但是,这种论点有明显偏颇之处。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意大利,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力相当薄弱,但是意大利的出口成长率一度仅次于日本,高居世界第二位,该国的生活水准也不断提升。即使在有强势政府的日本和韩国,干预成效也不尽如人意。在日本,传真机、机器人和先进材料等重要产业中,政府的影响力很微弱;日本的许多成功企业,例如汽车业,实际上并不是政府扶植的对象。首先打入美国市场的本田汽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遭到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的重重阻挠几乎被迫歇业;而日本政府从1971年开始积极推动的飞机工业以及1978年开始的软件工业至今也未能跃升到国际领导地位。有的行业虽然在政府的保护下获得了成功,却付出了更为昂贵的代价。韩国政府野心勃勃地投入石化、机床等产业,但是成绩同样乏善可陈。环视各国,凡是政府强力介入的产业,绝大多数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立足。这说明,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政府固然有它的影响力,但决非主角。(四)管理文化论管理文化论认为企业是创造国家竞争优势的主体,企业管理文化论也构成了研究这一课题的一个视角。这种理论认为,每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包括显性的意识形态和隐性的集体意识,它们共同决定着社会的行为准则和人们的理想追求,从而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生活的组织方式并进而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速度。如日本传统的文化理念形成了日本企业独特的经营模式,其中集体领导、劳资协作、终身雇佣制、全面质量管理常被认为是日本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看到了企业管理文化对企业经营效率的深层作用,但忽视了另一个基本事实,即并不存在一个通用的企业文化模式,在特定时期创造出竞争优势的文化理念在其它场合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在90年代日本企业正面临着这一困境。作为回应,本田汽车最近反过来采取了美国式的个人负责制,以终身雇佣制著称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也结束了永不辞退工人的历史。(五)劳工组织论劳工组织论从集体行动的非理性角度理解一国的竞争优势,他们认为工会是一种反动组织,是阻碍技术改进和经济成长的障碍。工会为了维持既得利益,千方百计阻止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推行,妨碍了对人力资本根据效率所作出的边际调整;工会制造了劳动力要素的二元市场结构并形成了工资刚性,阻碍了自动化技术的推行和跨工种的合作。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调查,如果按工种、按工序比较,美国汽车业装配工人的个体效率并不低于日本工人,但是如果比较整个生产体系的效率,日本企业却要高得多。其主要原因是日本企业分工灵活,工序协作好。美国工会为了保护会员的就业权利,防止资方削减雇工人数,就在劳资谈判时把工种分得很细,其结果是既妨碍了自动化的推行,也阻碍了工序间的合作,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丧失了劳动力。这一理论所涉及的仅仅是产业竞争中的一个现象,它并不能揭示出国家竞争优势的创造源泉和因素。综观有关竞争力问题的各种理论和观点,我们不难发现,早期的经典理论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探讨竞争力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并不足以解释问题的全部。后来学者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们对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的视野,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系统而成熟的理论框架,指导人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竞争力的深层次问题,这不能说不是一个缺憾。

长城哈佛汽车成功营销案例研究

“12万就能买B+级车雪铁龙C6 ”、“奔驰部分车型降价高达12万元”……近期,价格战的战火烧到了汽车领域,降价促销、保险补贴、政策补贴、金融贴息、旧车置换补贴、赠送选装包等等手段频出,各家车企纷纷摆出了架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30个汽车品牌参与到这场价格战。也正因为此,“低价才是汽车的出路”、“价格血拼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诸如此类的言论开始在行业内流传,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诚然,当前传统燃油车产业已经被逼到了墙角,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崛起,大量的新能源车型不仅有着更高的配置,而且在车机系统、智能座舱以及使用成本等等层面,都对传统燃油车形成了挤压态势。

然而降价促销只能算是清理库存为数不多的出路,但品牌也不能沉迷于赔本赚吆喝。有人选择降价躺平,也有人选择逆流而上,破而后立。

近日,长城汽车的一场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吸引了业内外的众多目光,正式宣告要筑高新能源市场的城墙,并郑重提出“回归本质,科技平权”的主张,试图重构护城河。

在对手们纷纷迈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作为传统燃油车时代的王者之一,长城汽车将如何实现“大象转身”,它的底气又在哪里?耐心看完,你一定有所收获。

强价值点:全民四驱时代引领者的魅力所在

作为此次新能源干货大会的重头戏,全新发布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无疑备受关注。

按照官方的说法是,“从用户日常出行场景出发,推出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电四驱创新构型的全球首创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全新Hi4,打造‘天花板’级别的混动技术,真正实现‘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

或许消费者们会有疑惑:“我为什么非要购买一台四驱车型呢?”

这其实是古老的传统燃油车时代遗留的认知差别。以往实现四驱往往需要复杂的机械传动结构,这会让成本大大提高,考虑到消费者的购车预算、用车环境等等,足够用的两驱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在汽车电驱化之后,动力源变成了电动机,仅需前后两个电机就能轻易实现汽车的电四驱,让动力的输出不局限于某一轴,实现更好的性能释放,减少因扭矩过大、动力过剩而出现打滑的情况。并且可以实现双轴能量回收/单轴能量回收,增加续航。

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前提下,四驱能够让车辆的操控性、通过性、安全性等有显著提升,远不是电子设备能够替代的,何乐而不为呢?

最关键的是,长城新能源的这套Hi4四驱电混系统将首搭在主打亲民定位的哈弗品牌车型,以引领者的姿态,让车市竞争升级“全民四驱时代”,可见其魄力所在。

如果说特斯拉是大多数人对电动车最初印象的传播者,比亚迪是以“油电同价”推动新能源车口碑的普及者,那么长城新能源就是以“两驱价格、四驱体验”推动全民四驱时代的引领者,为消费者带来更具有想象力和期待的新能源产品。

生态:构建体系与全价值链的力量

强大的汽车工业始终是一个制造业强国的底层支柱。二十年间,市场的变换、政策的布局和无数企业的起落浮沉,最终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为中国换来了坐上牌桌的机会。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绝对不是在能量源方面的简单切换,而是需要同时满足新能源和智能化两大需求,如果还是以传统制造业的思维去积累,那么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科技生态型企业。

长城显然早就看到了这一点。

时至今日,长城已经构建了业内领先的“光伏+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的能源体系,完成了”太阳能-电池-氢能-车用动力”的全价值链布局,打造以整车为核心,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等相关技术产业,实现多物种相互作用,并持续进化的“森林生态”,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世界唯二,完成了能源、智能化两大领域扁平化、网络化、去中心化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森林生态的价值所在?

从市场需求来看,消费者需要的是智能新能源汽车,意味着新能源车需要在能源技术、电池、储能、软硬件、高速率通讯、AI计算、生态服务等全方面的进行突破。

这就要求车企们在转型突破中不能再把自己当做传统制造商,而是用更具战略规划型的产品思维,去完善其生态各个技术环节的关键力量,并且以产业生态竞争的思维去考虑自身在研发、产品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赢得先机。

长城汽车成功构建的森林生态,无疑是在其造车路上做出的最正确决定,它将助力长城在新能源车这条路上均衡发展,更垂直,更专注,同时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实现相对更低成本的制造,以利益让渡的形式,实现更具价值力、更出色的产品优势,全新Hi4就是依托这样的生态诞生的。

要知道,一个最终能够走出国门,塑造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汽车品牌,绝不是在PPT里做出来的,也不会是靠人口红利堆砌出来的,它一定是在一个强大的产业链、完整的生态里孕育出来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长城的森林生态已经与特斯拉的能源生态系统属于同一起跑线了。在业务模式方面,长城布局了完整的、深度垂直整合的能源和运输生态系统;在产品层面,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更丰富的产品矩阵;在市场方面,依靠旗下特点鲜明的汽车品牌优势建立口碑。

可以说,森林生态将助力长城汽车迎来爆发的第二增长曲线,成为孵化更多独角兽企业的超级母体,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氢能及钙钛矿等领域大放异彩,构建起属于长城魏建军的商业帝国。

变革:万米长跑要有更多耐心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长城汽车毫无疑问已跻身中国汽车企业头部阵营,并且凭借哈弗、长城皮卡、坦克、WEY、欧拉等品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爆款车型制造机。

不过从长城汽车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的成绩可谓喜忧参半。回顾过去的2022年,长城汽车营收虽有增长,但部分品牌市场表现呈现一定的下滑态势。

有趣的是,在销量“败退”的时刻,长城汽车却实现了营收增长,2022年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

这说明了在赚钱和品牌向上这件事情上,长城汽车是真的将战略执行到位了,以高价值车型驱动品牌向上,实现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组织机制变革初见成效。

2023年1-2月,长城汽车15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智能化车型占比提升至,柠檬、坦克和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车型占比已达,持续向高价值、智能化迈进。

目前长城汽车旗下稳住了哈弗H6为代表的基本盘,并在此之上打造了大狗系列的热门车型,此外还有坦克300、长城炮等爆款车型。从市场结果来看,这也说明市场消费者确实对于长城汽车品牌价值的认可度正变得越来越高。

不过外界也流传了另一种看衰的声音:由于哈弗品牌销量下滑,长城汽车新能源产品成绩不及友商,有专业人士认为长城汽车赚到了钱丢掉了市场,似乎有些吃老本的嫌疑。

对此,钟叔驾道认为,老牌企业转型不可能做到立竿见影,转型阵痛在所难免。而且作为一家商业企业,在面向转型的特殊环境下依然注重利润指标,反而是更加沉稳的表现。提高利润、提高现金储备,是给长城汽车的转型成功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这确实是一条稳健的策略。

更强的盈利能力,足以保证长城在研发投入的充足现金流。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研发总投入达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费用化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主要用于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等高新技术领域研发布局。

而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分析》中,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达6042份,同比增长,蝉联中国民营车企第一;专利授权量达4652份,同比增长,位居在华车企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966份、1650份,分别同比增长和,均蝉联在华车企第一。

可以看到,长城汽车正加速新能源、智能化技术布局,持续筑牢技术护城河。凭借着多年打造出来的稳健基本盘,与尚在创业期,难以看到盈利希望的新势力车企相比,长城汽车的重构突破之路或许很痛苦,但势必会更有底气和希望。

钟述

一部手机有上千个零部件,一辆车有上万个零部件,国产手机花了十年时间从低端逐渐迈向高端,让“中国制造”撕掉了低端价廉的标签,以长城新能源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车企也在复制同样的路径,而它们的使命,是把“中国制造”带到另一个历史高度。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说过:“未来五年是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期,是中国汽车领跑新赛道的唯一一次机会。”这意味着,这一轮新能源竞争周期只有五年,长城汽车向新能源转型已经迈入关键期。

2023年长城新能源的破局之路能否成功,将直接取决于新的组织架构阵列和森林生态,是否有能力集中资源,通过综合采取更得力的技术措施、打响价值战的策略,推出更多大卖的“爆款”车型。

唯有更多“爆款”组成的“舰队”,才能助力长城汽车这艘航母突破竞争红海,驶向更广阔的新世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钟叔驾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与长城三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a.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c.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英文(例子): 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Brown, J Set al.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 Educational Reasercher, 1, 1989. Chris, Dede. The Evolution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Immersion in Distributed Virtual World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ept-Oct, 1995. Hyme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 J. B. Pride; J. 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2. L. E. Sarbaug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New Brunsw-ick, : Transaction Books, 1988. Puhl, A.. Classroom A ssessment[J]. EnglishTeaching Forum, 1997. Thomas, Jenny.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3, (4): 91-111. William B Gudykuns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M].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 1983.标识符号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01-12印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CAJ-CD B/T 1-1998》 文献标识码 (WM) Document code 置分类号之后。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论文种类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专题型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论辩型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综述型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综合型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是轻春战国时期,各国为了防御,建造了这万里长城。

以雄峙中国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其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数千公里。长城带自远古至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是观察和理解长城带一切事物的关键所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当今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至今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目前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目前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西周以降,长城以南的农业区形成华夏民族,近长城以南的黄河中下游,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建立起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长城以北畜牧业地区,也于战国末形成以匈奴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匈奴奴隶制政权。长城的修建,成为中国古代民族形成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类型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的关系.军事上就是要利用地形,地形利用好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长城从建筑的设计、工程地形、地理、地质,都完成得非常好。长城的施工修建完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这也是一条很了不起的经验。长城的这些建筑,各个地方用各种材料。山上用石头;在平地,黄土高原用土,有的用土石结合;在阳关、玉门关,用沙砾、芦苇,很有创造性,非常伟大。我们要利用自然,适应自然,这是了不起的建筑设计思想,而且建筑施工标准也非常高。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 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参考文献:罗辑思维

长城随想曲毕业论文

AI 科技评论按:作为中国音乐学习最高学府之一,中央音乐学院今日发布了一则音乐人工智能博士招生启事。该专业全名为「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为中央音乐学院首次开设,导师阵容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教授,联合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共同组成双导师培养制 (音乐导师+科技导师),着力培养「音乐与理工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据官网资料显示,「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专业学制一共是 3 年,要求报考者必须是出身计算机、智能和电子信息类的考生。

建议阅读书目方面,除了《音乐理论基础》1 本与音乐理论挂钩外,其余 4 本推荐书目都跟人工智能理论相关,它们分别为《数据结构与算法》、《信号与系统引论》、《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以及《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

由于「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为跨学科专业,面试环节除了将考核本学科的专业能力之外,还会考核考生的音乐能力——演奏某种乐器或者单纯进行演唱。

目前该专业已敲定的 3 名联合培养导师分别为:

如果加油当然能考上,关键看自己的给你一些资料吧上海音乐学院 2005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水平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技能,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较强的音乐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领域的各种表现形式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 二、报名条件 大学本科音乐学相关专业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音乐创作实践经验;或者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音乐学相关专业毕业后,有3年以上音乐创作实践经验并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创作或表演奖励者。 三、招生规模 50名 四、学科专业方向、招生预分名额及导师 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与预分名额 指导教师 作曲 (8名) 作曲 徐孟东教授,赵晓生教授,何训田教授,贾达群教授,瞿小松教授,朱世瑞教授,吴粤北教授,尹明五副教授,陈强斌副教授,赵光副教授,叶国辉副教授,周湘林副教授,吕 黄副教授 音乐剧作曲 金复载教授 电子音乐作曲 安承弼教授,叶国辉副教授 电子音乐与录音艺术 (4名) 电子音乐设计 吴粤北教授,陈强斌副教授 录音艺术研究 吴粤北教授 指 挥 (2名) 张国勇教授,黄晓同教授,张 眉副教授 钢琴表演艺术(4名) 姚世真教授,赵晓生教授,周士瑜教授,李民铎教授,杨韵琳教授,苏彬副教授,陈彦新副教授,盛一奇副教授,周 铿副教授,江 晨副教授 声乐表演艺术 (8名) 美声 周小燕教授,刘若娥教授,张仁清教授,徐 宜教授,陈敏庄教授,胡逸文副教授,廖昌永教授,陈其莲教授,陈小群副教授,顾平副教授,宋波副教授,葛毅副教授,陈星副教授 民声 鞠秀芳教授,常留柱教授,郑 倜教授,石 林副教授,方 琼副教授 音乐剧声乐 王作欣教授 西洋管弦乐 表演艺术 (14名) 西洋管弦乐 表演艺术 (14名) 小提琴 郑石生教授,俞丽拿教授,丁芷诺教授,陈新之教授,何 弦教授 中提琴 沈西蒂教授 大提琴 林应荣教授,陈九鹤副教授,曹 敏副教授(外籍) 低音提琴 唐毅民教授,巢 晖副教授 竖 琴 张小杰副教授 提琴制作 华天礽教授 长 笛 何声奇副教授 双簧管 孙铭红教授,沙剑麟副教授 单簧管 赵曾茂教授 大 管 赵 准副教授,刘照陆(国家一级演奏员) 小 号 陈嘉敏教授(外籍) 长 号 罗光鑫教授,陈嘉敏教授(外籍) 圆 号 陈嘉敏教授(外籍) 打击乐 薛宝伦副教授 民族管弦乐 表演艺术 (8名) 二 胡 王永德教授 古 筝 何宝泉教授,孙文妍副教授,王蔚副教授 琵 琶 李景侠教授 柳琴、中阮 吴 强副教授 古 琴 龚 一(国家一级演奏员)(外聘) 唢 呐 刘 英副教授 笛 子 俞逊发(国家一级演奏员)(外聘),詹永明教授 笙 徐超铭教授 现代器乐 (2名) 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与创编 朱 磊副教授 五、报名时间 详见《2005年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报名通知》。 六、考试内容 1、考试科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政治理论、专业课,共计3门。考生须到上海指定考点参加入学资格考试(具体地址见准考证),并在我院参加政治理论和专业课考试。 2、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含艺术学基础、英语,为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3、政治理论、专业课:均由我院自行命题。各方向专业课考试具体要求见附录1 参考书目见附录2。 七、考试安排 时间 10月22日(周六) 8:30-11:30 10月23日(周日) 8:30-17:30 10月24日(周一) 8:30-11:30 考试科目 入学资格考试 专业课 政治理论 考试地点 见准考证 上音本部 上音本部 八、录取 录取通知书发出之前,我院将与学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签订定向委培协议书。 九、培养 入学时间:2006年9月 培养年限2-4年。 十、收费标准 学费共计60000元。 十一、住宿 学校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上海本地生源一律走读。 十二、毕业 1、各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表演专业须举办学位音乐会且成绩合格),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将颁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2、不颁发学历证书。 附录1:各方向专业课考试具体要求 一、作曲各方向 作曲:室内乐写作 另:考生需提交本人作品1至2件(附录音资料最好)。 音乐剧作曲:音乐剧唱段写作 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作曲(根据指定的纵向音高、图形、编制和表情等参数创作相应长度的音乐片断) 另:考生需提交本人作品1-2件(复录音资料最好),同时需提交电子音乐作品1-2件(文件、音频和乐谱资料等)。 二、电子音乐与录音艺术各方向 电子音乐设计:音频技术与电子音乐(笔试)(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音乐声学(内容包括:声学基础、室内声学、乐器声学分类、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 第二部分:音频技术(内容包括:拾音、调音、处理、缩混、扩声) 第三部分:MIDI系统(内容包括:设备及连接、通讯原理、音源插件、音序器技术及应用) 另:提交作品1-2部,介绍个人学习经历、研究目标、创作与制作等基本情况。 录音艺术研究:音频技术与录音艺术(笔试) (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音乐声学(5内容包括:声学基础、室内声学、乐器声学分类、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 第二部分:音频技术(内容内容:拾音、调音、处理、缩混、扩声) 第三部分:数码录音(内容内容:设备及连接、数字音频原理、效果插件、音频工作站技术及应用) 另:提交作品1-2部,介绍个人学习经历、研究目标、创作与制作等基本情况。 三、指挥方向(乐队指挥):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基《第五交响曲》、德彪西《牧神午后》,任选其中一首。 四、钢琴表演艺术方向: 练习曲2首(包括1首肖邦练习曲)、复调作品1首、古典奏鸣曲1首、浪漫派乐曲、近现代乐曲,总时间不少于75分钟。现场抽考部分曲目。 五、声乐表演艺术各方向: 美声:考试自选不同风格的中外代表歌曲共8首。外国歌曲中应有西欧古典及近代歌剧选曲2首,艺术歌曲2首;抽考其中若干。现场指定视谱演唱新歌1~2首。 民声:考试自选不同风格的中国创作歌曲,中国古典歌曲,中国歌剧选曲,民歌改编歌曲或戏曲等共8首;抽考其中若干。现场指定视谱演唱新歌1~2首。 音乐剧声乐:自选不同风格的中外代表歌曲8首。其中百老汇音乐剧歌曲4首,国外歌剧1首,国外艺术歌曲1首,中国歌曲2首。 六、西洋管弦乐表演艺术各方向: 小提琴 自选大型协奏曲第一乐章,自选巴赫《奏鸣曲》中Adagio及Fuga或Chaconne中的1 首,任选帕格尼尼随想曲1首。 中提琴 自选巴托克、华尔顿协奏曲,亨德米特《天鹅》或布鲁赫(Bruch)《大组曲》中的第一乐章,自选巴赫组曲中任何1首的前奏曲,瑞格(Reger)3首组曲中任选快、慢各1段。 大提琴 自选练习曲1首,选自Piatti《12首随想曲》中的第3、5或7;巴赫《组曲》第4、5、6中任选1首前奏曲;海顿D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自选大型协奏曲1首(考试时当场指定第一或第二、三乐章),中国作品1首,外国技巧性乐曲1首(如波帕尔《精灵舞曲》、福瑞《蝴蝶》、韦柏《柔板与回旋曲》等)。 低音提琴 练习曲选自南尼十首练习曲中1首;巴赫《组曲》中波列舞曲;选自大型协奏曲或奏鸣曲1首(完整三个乐章);中国作品1首;外国技巧性乐曲1首(如:格里埃尔的塔兰泰拉舞曲)。 竖琴 任选一条Bach-Grandjany练习曲两首不同风格的大型作品,例如Faure Impromptu、Hindmith Sonata;任选Debussy、Ravel、Mozart竖琴协奏曲一首。 管乐(铜、木管) 抽试任何一种大、小调音阶琶音(小号专业加试自选《“科拉”能手练习曲》1首),自选中型奏鸣曲、协奏曲等乐曲1首(演奏10分左右),曲目以浪漫、近代及现代风格为主。 打击乐 应考内容为钢琴、定音鼓、小军鼓、木琴。钢琴考试包括车尔尼练习曲740、肖邦圆舞曲、巴赫赋格曲及贝多芬奏鸣曲各1首;定音鼓考试包括无伴奏练习曲、齐尔品奏鸣曲及阿班协奏曲;小军鼓考试为无伴奏练习曲;木琴考试为中外乐曲2首。 七、民族管弦乐表演艺术各方向: 二 胡 自选较高难度练习曲1~2首,刘天华、华彦钧创作乐曲1~2首,建国以来创作或改编的乐曲2首,大型创作乐曲(如《新婚别》)1首,指定演奏《长城随想曲》及当场指定视谱演奏。 古 筝 自选不同传统流派古典筝曲2首,创作筝曲3首,自选一种传统筝曲流派或典型筝曲演奏技法分析论文1篇,五线谱视奏。 琵 琶 传统作品在下列作品中任选1首(《月儿高》、《平沙落雁》、《陈隋》、《汉宫秋月》、《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虚籁》、《改进操》),20世纪80年代以后创作的作品任选1首,自选作品2首。 柳琴、中阮 柳琴: 建国以来创作或改编的乐曲3首;大型创作乐曲(如《满族风情》、《江月琴声》)1首;指定演奏《剑器》。 中阮: 以传统演奏技法为主。自选不同风格流派的乐曲(如《丝路驼铃》、《游泰山》《松风寒》)3首;大型创作乐曲(如协奏曲《山韵》)1首;现代阮演奏技法1首(如协奏曲《云南回忆》,考试时当场指定第一或第二、三乐章)。 古琴 必弹曲目3首:《流水》、《广陵散》、《潇湘水云》; 以下曲目任选2首: 《渔樵问答》、《醉渔唱晚》、《平沙落雁》、《梅园吟》、《梅花三弄》、《唉乃》。 笙 抽试任何一种大小调单音音阶(2个八度);自选不同流派乐曲(如《凤凰展翅》、《晋调》、《微山湖船歌》、《挑担茶叶上北京》、《天鹅畅想曲》)3首,曲目体现以传统演奏为主;自选加键半音笙演奏的乐曲(如《蝴蝶恋花》、《欢乐的草原》、《傣乡风情》、《远草赋》)2首,曲目体现笙的多声、复调演奏技法;考查五线谱视奏。 笛子 传统曲目2首(其中指定曲目《寒江残雪》,自选曲目1首);创作曲目2首(其中指定曲目《琅琊神韵》,自选曲目1首) 唢呐 指定曲目:一枝花(任同祥曲)、怀乡曲(吉喆曲)、豫西二八板(河南豫剧、郝玉岐改编) 自选曲目一首(5分钟左右) 八、现代器乐方向: 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与创编 演奏巴赫大型管风琴作品1首(不少于6分钟);演奏本人独立创作的作品1首(风格不限,不少于5分钟);演奏本人改编或编曲的乐曲2首(中外不限,2首总时间不少于10分钟);即兴演奏作品1首(考试当天发布考题并给予一定练习时间)。注:除即兴演奏外,考生所有考试曲目的曲谱均需在考试当天领取即兴演奏考题时提交。 附录2:参考书目 《2005年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全国联考考试大纲及指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邮购地址:北京西城区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100031 每本20元〈含邮资〉 电话 或直接至上海元龙音乐书店(上海市复兴中路1348号 电话)购买 联系地址: 上海市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 邮编: 200031 电话/传真:转2083或 联 系 人: 李易、卢文静、邓佳 网 址:http:// 电子邮箱: 交通路线:地铁1号线常熟路站步行十分钟即到;公交42、45、96、926、911、920路

能考,只要你考上了,学校学士学位自然就给你了。

二胡的艺术特色论文【1】

摘要: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关键词:二胡艺术 传统民族文化 音质 音色 演奏技巧

一、二胡的发展历史

宋代陈阳的《乐书》,自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开始编纂,于建中靖国元年完成,历时近40年,文图并茂、规模宏大、卷目浩繁。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二胡最早的文字记载。

唐朝已经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成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统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

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由此可见,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二胡演奏水平。

元代,二胡艺术进一步发展,二胡艺术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就清楚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

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拉弦乐器的通称,传遍大江南北。

直至近代,胡琴始更名为二胡。

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

刘天华先生就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扩充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

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二、二胡艺术特色分析

1.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二胡艺术的源泉

二胡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精粹。

二胡艺术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汲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渊源于我们民族审美传统。

二胡所具有的独特的静态幽淡美、自然美,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二胡艺术音色柔和、抒情细腻、重神韵,重意趣,崇尚自然美,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审美传统。

琴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文献中有的说是伏羲或神农这两个原始氏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而创制的,有的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有的说“帝俊生晏龙,是始为琴”。

究竟如何,因无实证,尚无定论。

就已知资料而言,琴在周代已确实存在。

古文献中就有记载琴能“尚恬淡希声,决糜漫烦响”。[1]此外,《乐记》中对琴声的感觉描述得栩栩如生:“其哀心感进,其声噍以杀,其声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二胡艺术的发展就受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从演奏方法到审美趣味无一例外,其追求的是天地浑然一体的境界。[2]

音乐的创作灵感源于生活得方方面面,神灵的崇拜,景物的诱发,心中的激情,现实的冲击,个性的挣脱,结构的探寻等等,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激发出动人的旋律创作。

二胡艺术的创作形象动人,不但受益于我国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而且在借鉴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灵感。

《红楼梦》里描写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

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

宝玉和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3]二胡曲《黛玉葬花》,是取自评弹曲目“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演奏者以轻拢慢捻的手法,丝丝入扣,声声入情,再现了林黛玉“自卑、自尊、自怜”的悲情艺术形象,让人产生怜香惜玉般的无限伤感。

《满江红》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所作的词牌,宋人王善及近代的作曲家曾为之谱曲,在我国广为流传。

作者将多种素材融为一体加以变化发展,将四川扬琴音乐与昆曲巧妙揉合,为图表现民族英雄岳飞的光辉形象。

该二胡协奏曲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描绘,激发起对侵略者的憎恨。

祖国的大好河山历经艰险,但英雄辈出的中华民族能打败一切侵略者,历史证明了这个事实。

全曲充分表现了深情激越、慷慨悲壮的音乐主题,它具有历史题材所需的古朴色彩,又充分利用了民间的丰富养料。

2.纯净的音质、淳厚的音色是二胡艺术的生命

音质和音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音质是指声音的质量,如声音的纯净度、清晰度、噪音或杂音的程度等。

音色是指声音的属性,是由其谐音的多少,及谐音的相对强度所决定的。

如声音亮丽、甜美、圆润、淳厚等。

[4]在音乐世界中,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特殊的音质、音色,从而构成了繁复奇妙的音响现象。

二胡,是中国民族器乐中“腔”味最浓的乐器之一。

所谓“腔”,是指声乐演唱中的声腔。

之所以说二胡带“腔”,是因为二胡极富歌唱性的圆润音色近似人声,而中国乐器演奏的`最高旨趣则恰恰在于充分发挥乐器的人声韵味,并以接近人声为贵。

同时,二胡又长于演奏旋律以表现音乐中细腻、缠绵、哀戚、柔美闻名于世。

二胡多变的音色,是传统民族乐器的一个特点和亮点。

正是由于这一独有的特色,使二胡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具有民族味、中国味。

从中可以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欣赏者通过二胡声音的变化,体现出二胡这一乐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进而能够把握乐曲中的内容、情感,使听众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

3.多变的演奏技巧是二胡艺术的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非常之多,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和独有的风格特点。

在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的弓法上,它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各显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是比较丰富的,主要分为指法和弓法两大类,左手上有滑音、揉弦、拨弦、颤音等演奏技巧;右手则有跳弓和顿弓、拨弦、碎弓等各种技巧,其中左手的滑音和揉弦,右手弓法的在二胡演奏中显得最有特色。

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

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

滑音是二胡左手最有特点的技法之一。

其功能:一为表现音乐,二为调节技巧。

滑音的音乐表现功能首先体现为点缀音色,深化感情色彩。

滑奏的力度、速度、幅度、方向对发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四个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既相互制约又浑然一体。

[5]手指在弦上某一音位上的扇面形滚动就叫“揉弦”,揉弦会发出一种类似波浪形的声音,演奏时恰当运用揉弦能使旋律更富于歌唱性,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

揉弦给二胡音乐艺术带来了无尽的美,例如二胡曲《江河水》中为了表现特定的性格,顿挫的节奏感,以及颤动的内心情感,采用了压揉技巧,压揉,即是二胡揉弦技巧的一种独特方法,其效果压抑、激愤,具有明显的内在潜力,更富感染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祝桐君校注.与古斋琴论四卷[M].

[2]郑艳丽.中国传统文化下的音乐审美思维[J].黄钟,2006,(z1).

[3]李庆霞.片言谁解诉秋心――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J].海南大学学报,2002,(1).

[4]雨牧.浅谈二胡音色的变性[C] .二胡文集.

[5]苏沙宁.二胡滑音的二重功能[J].乐器,1993,(4).

二胡艺术地域特色研究【2】

摘要:近些年来, 中国 二胡 艺术 的 研究 在 发展 ,特别是从时间角度研究其发展的脉络、演奏的技巧及艺术的风格流派较多,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相对薄弱,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关注不够。

本文试从时间的历时性研究转入空间的共时性研究,就二胡艺术的地域特色作简略探讨,以求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并就此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关 键 词:二胡艺术地域特色

一、地域特色概言

人,总是在一定的 自然 地理 环境中生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此,人的体质和 社会 生活方式,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大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小到不同的村落、不同的办公室,其地域空间特征的差异都很明显。

人的 文化活动和其他活动,也必然与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

这一乍看浅俗的论断,已由地域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可靠的 科学 依据。

所谓地域学或曰文化地 理学 的研究 方法 ,就是将文化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与发生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考虑,而对文化区域的划分、鉴别、定义和 分析 ,则是进行此类研究的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在自然地理上最大的分野是南方和北方。

南北地形地貌不同,气候物产不同,民风民俗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也不同,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习惯将中国的文化形态划分为南北两类。

这种划分虽然不可能与地理分界完全相符,但从历代学者的论述和人们普遍能感受到的社会现象看,这样的一种划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古往今来,中国南北两地的确存在不少文化差异。

从最简单的角度说,衣,南丝北棉;食,南米北面;住,南床北炕;行,南舟北车;至于“南腔北调”,那就离 音乐 范畴更近了。

通过这些罗列,可说明地域文化的差别,不是仅凭概念就可以诠释的,它实际上浸润在具体而细微的生活之中,不仅会日日时时对我们的生活发生 影响 ,更能点点滴滴地塑造出不同的性情和趣味,而这些性情和趣味,正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所以,我们从古今文艺作品中能看到或感受到某些因南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二、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

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可由以下几个视角窥知。

从出版发行的作品看,西北一带的二胡作品主要有《葡萄熟了》(周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刚编曲 刘天华移植 刘长福改编)、《牧羊女》(曹元德编曲)、《天山风情》(王建民曲)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那里热烈奔放的音乐风格;从旋律音上说,普遍都运用了增二度的音程。

如《葡萄熟了》的倒数第十小节和倒数第二小节,特别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此类情况就更是随处可见。

从节拍上说,也许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小路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地区的音乐在节拍上多采用八五拍、八七拍、八九拍。

客观地说,像这样的非均分律动节奏,一方面音乐的动感性、舞蹈性强,另一方面增添了特殊的音乐效果。

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中多次 应用 了上述节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特别注重两手写实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葡萄熟了》的第144小节至151小节,通过左手指的拨弦及右手以同样节奏型的拉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那里的人们在丰收的时候,打着手鼓,载歌载舞的情景。

这显然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有关。

在南方的二胡作品当中,如《山村变了样》(曾加庆曲)、《江南春色》(朱昌耀、马熙林曲)、《姑苏春晓》(邓建栋曲)、《忆江南》(闵惠芬曲)等,同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这里细腻柔美的音乐特点;从旋律音上说,大都是级进的自然音程,乐曲《忆江南》的主题即是如此。

从节拍上说,似乎由于这里为江南平原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的音乐主题在节拍上常用平稳流畅的均分律动感强的四二拍或四四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更注重写意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江南春色》,通过采用江南丝竹特有的滑音、垫指滑音及圆润饱满的音色刻画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综上所述,二胡 艺术 发展 至今,笔者认为,对地域性二胡作品的优与劣、演奏技巧的高与低的评价,本没有绝对的标准,凡依据当前流行的审美眼光妄加判断,也不堪作为 科学 的评价。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南北两地的二胡作品风格及演奏 方法 的确存在着不同,则是没有疑义的。

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或者说依据什么原理去 研究 二胡艺术中的地域风格或者描述地域二胡现象呢?

第一,地理条件与地域 文化艺术成就不成正比。

就 音乐 中最小的题材——民歌来说,山西河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穷乡僻壤,但那里民歌的艺术成就却很高。

尤其在表现爱的艰难、生活的艰辛这些 内容 的民歌,更是震撼人心。

说得远一点,荷兰很小,西班牙很偏,但那里的艺术成就很高。

二胡艺术亦是如此。

浏览近50年来在全国正式出版的约300首作品之中的较为经典的50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以《秦腔主题随想曲》《蓝花花叙事曲》《陕北抒怀》《调》《红军哥哥回来了》等极富地方特色的、风格浓郁的作品,形成了在 中国 二胡艺术中 影响 较大、分量较重的一大派别体系即“秦派二胡”。

对此,在朱道忠先生的《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一文中这样说道:“‘秦派二胡’在这个体系中,通过传承、探索、 实践、创新,也以极其感人的风韵别树一帜地高扬于西北风中。此‘风’从黄土地高原向东吹醉了神州大地,国人无不惊异地引颈‘西望长安’,惊觉八百里秦川。”北京是中国 政治 文化的中心,也是音乐艺术最为集中的地方,然而以京风、京韵为主题创作的二胡作品,无论是数量上或是影响力上,尚不及“长安乐派”。

因此,地理条件与地域文化成就不可概而言之。

第二,二胡的地域特色有远近而无高低。

一国之内有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世界范围内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

但文化的发展与艺术的特色却不以地域为界划分高低。

不能说发达国家的文化是好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是不好的;同样道理,北京的二胡艺术有其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其他省市的二胡艺术也有其独特风味和特色,客观地说,各有所长,不分轩轾。

第三,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差异。

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内在的质量而不在于外在数量。

研究二胡地域现象不仅应该重视作品的数量、演奏的技巧,更应该注重地域二胡艺术所反映的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价值的高度与深度,或曰更应注重其凝练的深刻厚重的文化内涵。

第四,结合时间因素考虑。

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的,不同的空间往往承载着不同的 历史 文明程度。

比如17世纪,本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成熟的时期,但那时在中国边远地区的人可能仍然处于狩猎文化的阶段。

即使是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 经济 连年出现高速增长的当前,地域之间同样存在着贫富差别。

这说明相同的年代不一定处在相同的文明体系之内。

这样,才能因地域文化差异而产生许多特殊的艺术现象。

二胡艺术亦莫能外。

在二胡艺术的研究中考虑到空间 环境的作用,实则并非新思想。

丹纳在《艺术 哲学 》中认为,艺术作品的产生不仅取决于“ 时代 精神”,也取决于“周围的风俗”,地域研究也不仅仅是研究山川河流,还要研究地区的文化及艺术。

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必然受到这个地域内 自然 与文化氛围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及演奏这些作品的人,甚至非本地人在欣赏这些作品时,都不可避免地存有这种地域文化的痕迹或是想象、感受这个地域的文化。

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人在创作、演奏、欣赏一首细腻悠扬的江南作品时,他所捕捉、感受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景。

这是为什么呢?

近些年来中国二胡艺术的研究在发展,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不甚关注。

从时间角度研究二胡艺术的发展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但这不是唯一的角度。

“历史不仅是河流,河流不仅是一条。历史不但是时间的动态变化,更有赖以存在的空间的静态差异,亦即还有纵向曲线——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组合。”窃以为,这一看法甚是符合二胡艺术发展史的研究情况。

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将注重时间的历史性研究与空间的共时性研究结合,可为二胡艺术的研究 工作增加立体而鲜活的气息。

参考 文献 :

[1]朱道忠 《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中国二胡 2004年 第2辑

[2]程民生 《开拓历史的空间——历史的地域研究刍议》光明日报1999年6月25日第7版

二胡的艺术魅力论文【3】

摘 要: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本文以二胡的艺术优长、二胡的艺术成就、二胡的艺术创新为三大理论层面,对二胡的艺术魅力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力图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二胡;艺术;魅力;优长;成就;创新

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研究二胡的艺术魅力,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时间参考意义。

为此,本文专门对二胡的艺术魅力作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为之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二胡的艺术魅力,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二胡的艺术优长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一种拉弦乐器,有明显的自身艺术优长。

其一是历史悠久。

二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即有“轧琴”,即系北方少数民族奚部落得“奚琴”,这就是二胡的前身。

北宋的陈��在他所著的《乐书》中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扎之,至今民间用焉。”①到了元代,改用马尾拉奏,《元史。

礼乐志》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②明代,二胡已用马尾弓夹于两弦之间拉奏,并有了“千斤”。

清代,二胡出现了各种型制。

“五四”运动以后,经阿炳(华彦钧)、刘天华两位大师的改革,把二胡艺术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峰,使其走向世界。

其二是功能多样。

二胡不仅是一件理想的独奏乐器,也是重奏、协奏、合奏的理想乐器。

不仅可以演奏民族乐曲,还是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间歌舞以及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等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有的甚至成为主奏乐器。

梅兰芳先生就率先把二胡引入京剧伴奏之中。

其三是音色优美。

二胡音色亲和优美,极富艺术表现力,出现出民族音乐含蓄、婉曲、蕴藉等美学特征。

其四是技巧丰富。

二胡的演奏技巧分为指法技巧与弓法技巧两大部分。

指法技巧又包括揉弦、滑揉、压揉、滑音、颤音等;功法技巧也包括长弓、分弓、连弓、快弓、换弓、换弦、组合弓等技巧,显示出丰富的特点。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优长是全方位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基础与保证。

二、二胡的艺术成就

二胡的艺术成就十分显著。

其一是曲目众多,质量上乘,期中有许多艺术精品与世界音乐珍品。

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河水》、《二泉映月》、《听松》、《病中吟》、《光明行》、《赛马》、《良宵》、《山村变了样》、《赶集》、《行街》、《空山鸟语》、《湘江乐》、《江南春色》等等。

尤其是《二泉映月》,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并被誉为“国际乐坛十大名曲”之一,已经蜚声中外。

在国内也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转变。

“作品艺术成就中旋律创作的成功,是不容忽视的,旋律深刻抒情性的美感,这时于后来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应该有启迪。”③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到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的录音后,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而虔诚地说:“这样的音乐应当跪着听!”另一首二胡名曲《病中吟》,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10首二胡曲中的第一首,也是他的代表作,1993年也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

这首名曲一起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分表现出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深受国人与海外华人的喜爱。

其二是名家辈出、成果辉煌。

杰出的二胡作曲家有阿炳、刘天华、刘文金、赵砚臣等。

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有阿炳、刘天华、闵慧芬、张韶、张继让、张慧元、张令杰等。

其三是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二胡艺术影响到民族器乐、民族声乐、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族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于打造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成就是高水准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核心与标志。

三、二胡的艺术创新

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艺术,都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同样,二胡的艺术创新也是二胡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充分证明,二胡的艺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一是作品的创新。

如刘文金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曲》,吴厚元创作的《红梅随想曲》等,都是成功的创新之作。

其二是演奏的创新。

如女子十二乐坊中的二胡演奏员的站立边舞边演奏;赵本山与郎朗的二胡与钢琴混搭二重奏《赛马》;北京“国乐天骄女子乐用与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混搭演奏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创新是深层次的,这是二胡艺术魅力的支撑与动力。

注释:

①②王晓红.民族乐器系统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63.

③张慧元.全活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24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