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自杀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自杀问题研究论文

某明星跳楼自杀,某高校的大学生跳楼自杀,某公司的员工连续跳楼自杀,这些人怎么了?我们的社会怎么了?如何预防自杀?让我们一起探究寻找自杀的真相。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分类为“完全性自杀(CS)、自杀企图(SA)、自杀观念(SI)“Bowsell(1963)把自杀分为“自杀姿态、矛盾的自杀企图、严重的自杀企图、完全性自杀“。其他分类有:习俗性自杀、慢性自杀、疏忽性自杀、不完全放意性自杀、精神病性自杀等。根据自杀的结果,一般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成功三种形态。 中国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类。 情绪型自杀常常由于爆发性的情绪所引起,其中由委屈、悔恨、内疚、羞惭、激愤、烦躁或赌气等情绪状态所引起的自杀。此类自杀进程比较迅速,发展期短,甚至呈现即时的冲动性或突发性。 理智性自杀不是由于偶然的外界刺激唤起的激情状态导致的,而是由于自身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进行了充分的判断和推理以后,逐渐地萌发自杀的意向,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自杀措施。因此,自杀的进程比较缓慢,发展期较长。

生命教育初探论文篇二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已成为社会的一大 热点 ,各高校的相关数据不断攀升。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死亡。大学生自杀的缘由主要有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个人信仰的偏失以及心理素质脆弱。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心理咨询与引导,并适时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关键词:自杀;大学生;生命教育 一、引言 长期以来,充满青春激情、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他们在“象牙塔”内一边忘我地吸纳人类知识精华、探寻社会发展真理,一边尽情展示活力四射的亮丽才华。毋庸置疑,担负着民族复兴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最宝贵、最紧缺的人才资源财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今天大学生的发展状况昭示着国家明天的发展前景。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自杀的事件却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4月,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一名研三女生服毒轻生,第二天该校经济学院金融系又一名研一女生跳楼轻生[1];2009年11月,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用两条毛巾系在一起自缢于宿舍的卫生间,从而结束了自己30岁的生命;2010年3月,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属硕博连读的高才生)从该校本部主楼跳楼身亡;2012年3月,仅10天内,南京就有两名女大学生先后自杀身亡[2]。 大学生自杀已成为吸引社会眼球的一大热点,其数据不断攀升。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1-2005年,全国共有281名大学生自杀,其中存活72人,死亡209人,自杀死亡率为;2006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剧增到130起之多,被称为自杀“高发年”;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63起,其中上海、北京各23起;2009年,北京仅上半年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而上海这一年则发生了21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13人死亡;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在新学期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仅上半年江苏高校学生自杀人数就超出了40人[3]。由于就业压力、 毕业 论文、恋人分合等因素的交织影响,每年5月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最多。故而,这个石榴怒放、热情似火的5月被称为大学生“黑5月”。 二、自杀现象的哲学省思 自杀,这一极具悲情色彩的沉重话题,不仅是教育家、心理学家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社会学家、哲学家高度重视的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自杀现象几乎成了一种“社会瘟疫”,全世界每年每十万人中就有16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者却是自杀“成功”者的20倍。就中国而言,自杀现象极其严峻,每年约23-25万人自杀身亡,自杀未遂者高达200万人,每2分钟就发生8起自杀未遂事件,1人自杀死亡。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披露,自杀已成为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死亡之后的第五大死因。然而,在15-34岁的死亡人群中,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并非是医学上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而是令人震惊的自杀[4]。2012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主任廖桂芳教授主持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课题的研究成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重庆十余所高校的980名大学生中,针对“脑中是否有过自杀念头”这一问题,的学生选择“偶尔有”,的学生选择“经常有”;而在“是否有过自杀行为”一项中,的大学生选择曾经有过自杀行为[5]。在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当今社会,人们不再为果腹之食、蔽体之衣而终日忧虑与奔波,不少中产阶级女性为了追求“波澜起伏”的身材体形每天殚精竭虑地搜寻瘦身、整形与美容的最佳方法。在这样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攀升的自杀率不得不让社会学家、哲学家们陷入沉思。 学术界对自杀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学领域。就社会学领域而言,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是系统研究自杀的第一人,1897年他发表的《自杀论》可谓是研究自杀的第一本经典力作。他在该著中有力地反驳了有关自杀的自然主义、心理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解释,深刻指出其解释的缺陷性,故而不能自圆其说。他认为自杀与心理状态、自然条件、种族、遗传素质、精神病、个人素质、气候变化等并无直接关联,而是与社会环境(主要涉及政治危机、社会动荡、婚姻变迁、经济危机、工作变更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将其概括为“自杀的社会性质”[6]。迪尔凯姆把自杀作为一项极其严重的社会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超越了以往或简单经验式归纳或主观臆想式的研究。但是,不无遗憾的是,他只对与自杀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比如降职、失业、离婚等)进行线性描述,而没有对自杀原因从社会学的角度作出“彻底的和有说服力的解释”。 心理学家采取迥异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尤其是致力于精神分析学领域的学者们努力从人格特征、无意识、本能以及早年的经验等场域试图揭开自杀的神秘面纱。奥地利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自杀是个体极度的自我攻击。他认为当个体处于焦虑、忧伤、抑郁寡欢而不能得到很好的宣泄、释怀时,他就会采取自我惩罚、自我攻击的方式分散、转移心中郁积的愁怨。在此基础上,他把自杀解释为个体与生俱来的“死亡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身上皆有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二者分别代表人格系统中的建设性倾向和破坏性倾向,当人格这架天平因破坏性倾向超重而失衡时,个体就会出现病态而走向或自杀或杀人的危险之极端。美国的卡尔·门林格尔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观并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他认为人性中固有的破坏冲动总是要竭力寻求宣泄途径,当这种宣泄对外受阻时他就会转过身指向自己,当自我宣泄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的“度”时,就会发生悲惨的自杀行为[7]。在中国心理学界,学者们主要认为自杀是个体人格障碍的结果。当自杀行为发生时,他们置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于不顾,总要追溯到自杀者患有某种程度的抑郁症;反之,当某人抑郁寡欢,人们就会担心他有朝一日会走上危险的自杀之路。 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说从“死亡本能”的角度解释自杀现象,虽然在逻辑结构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经验层面却难以得到证实。因为生命的本质是维系生命对永恒的追求,即活得越长越好。那么作为具有高级 理性思维 能力的鲜活的个体何以舍生求死?我们认为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产生死亡,因此痛苦的本质是死亡。失恋是精神上的痛苦,失业是因物质损失而产生的肉体上的痛苦,降职是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当生命产生痛苦时,理性思维就会支配他寻找解除痛苦的良方。当没有别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可以让主体摆脱痛苦时,死成了一种选择,于是就产生了自杀。当然,以献身为目的的自杀不在此讨论之列(比如公元前278年自投汨罗江的屈原,又如1905年12月8日在日本大森海湾蹈海自杀的陈天华等,这样的自杀其实是一种生命的转换,即以牺牲生物生命而换取社会生命)。 三、大学生自杀缘由探析 尽管从哲学的视角审视自杀,发现自杀源于个体对痛苦的解脱,即以死亡的方式解除痛苦的折磨。但是,我们从自杀者的遗书以及与自杀未遂者的深度交流中可以发现,每一个选择自杀的大学生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错综复杂的因素,只有解开这些扑朔离迷、催促自杀的“死结”才能唤醒每一个试图自杀的大学生热爱生活、抵制忧伤、拒绝自杀。 (一)就业压力 严峻的就业形势、强大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那些出生“草根”阶层、没有任何社会关系而又债台高筑的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由于不能顺利就业,故而往往会助推走向不归的自杀之旅。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直到19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统招统分”制度,在此期间,大学生只要能够顺利毕业,政府会给你安排一个相应的就业岗位。自19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甚一日。1998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万人,招生人数是1998年的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并非热衷科学研究的本科生选择 考研 以缓解就业压力,当硕士毕业时由于就业岗位与理想岗位落差较大故而选择考博。博士研究生一般年龄较大,学业任务繁重,如果再叠加上经济拮据、就业前景不乐观等因素,常常会使其走上不归路。 2010年3月22日,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从该校本部主楼13层楼上纵身跳下,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吴博士缘何自杀,其遗书明白显示,“这个世界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我在这里再怎么折腾也激不起半点涟漪。所有的奋斗都面临着举步维艰”。他多么希望年迈的母亲“不用再为了我去捡垃圾、拾破烂,不用再去给人家工地上做饭赚钱瞧人家白眼……”可是,毕业后的窘境使他不能回报含辛茹苦的母亲,在强烈的自责意识驱使下,他选择了以死谢罪。北邮吴博士因对前途隐忧而自杀一事令人扼腕叹息,而刘伟的自杀则直指就业受阻。石家庄学院的大三女生刘伟(专科),来自威县农村,2009年1月23日自溺于一个倾倒垃圾的狭小水池。刘伟自杀身亡后留下多达10万字的 日记 ,其日记显示,令刘伟自杀的直接原因是找不到工作——毕业前夕的就业压力,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8]。目前,中国高校每年有6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再加上历年的累积,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逾700万。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面对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素质较差、自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则会萌生出自杀轻身的念头。 (二)学业压力 在对自杀大学生轻生缘由的深度探讨与挖掘中,我们发现学业压力(尤其是女生)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原因。很多跨入大学校门的“天之骄子”在此前接受长达12年的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成绩优秀,出类拔萃,既得到教师的肯定、家长的夸赞,同时更让同学们羡慕不已,在伴随着鲜花与掌声的成长过程中自我优越感非常突出。然而进入高校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集体皆发生了“哥白尼式”的变化,昔日那些鹤立鸡群的优秀生变得不再优秀,成绩平平,故而心里产生了一种强大的落差遂萌发轻生之念。 另一类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由于学校管理宽泛,自己或沉浸于网络游戏而荒芜学业,或广泛交友,成天穿梭于不同的校园,或盲目疯狂考证等,从而导致专业欠缺,“挂科”红灯频频闪亮,当自我良知发现后,悔恨交加,遂以死谢罪。2010年3月,西安某高校一男生因两度拿不到毕业证,遂服药自杀。2010年3月28日,南京林业大学一黄姓女生在宿舍内上吊身亡,其死因与考研压力有关。2010年4月5日,北京科技大学大三女生陈蕾从本校逸夫楼的九层跳下,结束了自己21岁的生命。学校教务档案显示:截止到大三当年,陈蕾还有60多个学分没有修。大三时,陈蕾11门功课全部不及格(缺考两门)[9]。 (三)个人信仰偏失 大学生作为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青年才俊,理应确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待事物的运行发展。就个人的成长发展而言,必须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理性地辨别真仿,自觉地抵制歪理邪说,而不应该受社会上一些邪教组织所蛊惑。几年前,非法邪教组织——“”利用参与者强身健体的初衷而传播邪教,使部分是非观念不正确、思想意志不坚定的人陷入消极厌世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在受蛊惑而成为牺牲品的人群中也不乏令人匪夷所思的大学生。 安徽中医学院一大四女生,在大学期间发现结肠脾区长有肿瘤,在安徽省著名的肿瘤专家直接指导下进行治疗,病情迅速好转。其后有人向该女生兜售“”,宣传只要练功,不用服药和做手术肿瘤就会自然消失,致使该女生停药而“练功”。当病情恶化痛苦难忍时,该女生从医院五楼病房自杀身亡。1999年7月4日,山西省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生常浩驰,为求“”,在村外堆积树枝,浇上汽油自焚身亡。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学生吕涛,1997年开始练习“”并深陷其中,1998年6月15日凌晨从该校第二教学楼8楼跳楼身亡,时年24岁。由于个人信仰的偏失,在歪理邪教的蛊惑下,自杀身亡的大学生委实可惜、可悲、可叹。 (四)心理素质脆弱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少部分属于“80后”。无论是“90后”还是“80后”,独生子女者占绝大多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除了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外,还有爷爷奶妈、外公外婆的呵护、溺爱。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极不利于其个性的健全发展,除了学习之外,其他的事情几乎全被家人“承包”,实属不折不扣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层层关爱的包围下,孩子变得十分任性、唯我独尊,由于没有(很少)经历挫折的磨练故而其心理素质十分脆弱。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家庭中的实际人口数进一步减少,家庭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即由传统的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迪尔凯姆指出,“在一个人口不多的家庭里,共同的感情和怀念不可能十分强烈。在这种家庭中,不可能形成作为联系同一群体成员之间纽带的强大传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每当遇到挫折时,家庭提供的情感支持十分有限,而这样的大学生由于平常很少与同学交流、沟通,故而也难从同学那里获得真诚的帮助。为此,不得不承认心理素质脆弱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举措 (一)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 生命教育是指帮助个体科学认识生命,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在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不断激发个体生命的潜能,努力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生存能力,克服生命中所遇到的困难,最终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该贯穿于个体的一生。个体从出生到入学这一阶段家庭是生命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而在长达十多年的学校教育期间学校则是主要承担者,个体成年后的生命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高等教育在个体成长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肩负着实施生命教育的重大责任。然而,自近代以来,高等学校在工具理性主义(Tool Rationalism)的强势冲击下而重理工轻人文,博雅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日渐下降,尤其是二战以来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现象。近年来,频繁的大学生自杀现象折射出高等学校对生命教育价值的低估与漠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深刻指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生命个体的正常发展,教育是助长生命健康发展的一切作为。”[10]而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则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出发点是个体的生命,归宿点是生命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关爱生命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高等学校在引导学生探寻科学真理、剖析自然奥秘、不断创造新知识新科技的同时更应关爱生命(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点),把生命教育放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从而使个体愉快学习、健康生活、幸福成长。 (二)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哥白尼式”的变化,由传统的稳健发展模式(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而驶进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高等教育扩招极大地提高了人口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适时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对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高校扩招的持续推进,毕业生的就业率则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为了卓有成效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少高校都以社会需求为专业设置的导向,同时在课程设置中也增大技能性、操作性课程的比例,尤其是许多高职院校更是恣意削减人文社科课程,使个体全面发展的天平发生了严重的倾斜。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的任务、追求、价值与使命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不断发挖潜在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尚缺的能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而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想。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理想。他认为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就教育追求而言,亚里士多德把体育、德育和智育分别与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对等重视,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等,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注解也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追求。就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强化技能技巧、操作训练的同时,更要夯实哲学基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生命的本源与心灵深处维护大学生的健康,使其真正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心理咨询与引导 大学生在心理发展上介于成熟与半成熟之间,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故而存在很大的波动性,他们常常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情绪、心理变化。此外,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学习成绩不佳、失恋等因素的叠加可能成为心理障碍的推手。在对自杀未遂者的心理访谈、分析中,发现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为此,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引导。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实现自强自立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为大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通过心理咨询与引导让大学生正视现实,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使其在失败、挫折面前能够保持理性、正确的心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作为学生系统学习的学科及其进程与安排的课程既是学校践履正常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同时又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保证,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跑道”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不仅高等教育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而且为数不少的国家在基础教育中也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中国港、台地区很重视生命教育,中国台湾曾宣布2001年为“生命教育年”,大力推动生命教育走进课堂,走进生活。中国台湾当局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哲学与人生》、《生死关怀》、《道德思考与抉择》、《宗教与人生》等,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内容体系。然而中国大陆由于对生命教育课程意义的认识不够深刻,故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且课程体系很不完善,在现有的1280所高职(专科)院校中几乎没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中国的第一本“生命教育”读本诞生于武汉大学,该校把生命教育从思想道德教育中独立出来,列为全校通选课之一。哈尔滨医科大学对选修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进行测试,其结果显示在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痛苦的9项危险因素中,已经有8项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中南民族大学部分学院开设了生命教育必修课,强化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中国高校必须要提高对生命教育课程意义的认识,加强对生命课程的开发,使其系统化与科学化,把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从日常生活走进正式的课程与教学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海生,钟梓毅.暨南大学两名女研究生轻生:一人服毒一人跳楼[N].新快报,2012-04-18. [2]吴纪攀,黄昆. 南京10天内两名女大学生先后自杀身亡[EB/OL].[2012-03-09]. [3]黄永奎,张韵君.大学生生命教育应转入快车道[J].高教研究,2011(2):31-35. [4]王卫红.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45. [5]黄军.调查显示重庆17%大学生曾有自杀行为[EB/OL].[2012-03-16]. [6]迪尔凯姆.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 [7]卡尔·门林格尔.人对抗自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28. [8]杨继斌.女毕业生的死亡日记[N].南方周末 ,2009-03-19 . [9]杨猛,姚欢.女大学生自杀:活着为何比死亡更痛苦[J].南都周刊,2010(19):62. [10]龙春平.新世纪大学生生命教育的 反思 [J].时代教育,2012(1):21.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生命教育初探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 2. 浅谈生命教育的论文 3. 生命教育的相关论文 4.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 5.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

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指以情绪情感的剧烈变化和心境持续恶劣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障碍。常见的临床类型有躁狂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和反应性抑郁症等。由于这些情感性精神障碍都可能引发自杀的念头和行为,所以,有关自杀的内容也放在这章里讨论。一、 躁狂抑郁症躁狂抑郁症(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是以情感活动过分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症状的精神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单相或双相发作性的躁狂状态或抑郁状态反复出现。仅仅出现一种情感障碍表现,或高涨、或低落,称之为单相;而当躁狂和抑郁表现相继出现时,则称之为双相。不论单相的躁狂症或单相的抑郁症,还是双相的躁狂抑郁症,在同一个患者身上,既可以仅仅发作一次,也可以反复发作多次。若是反复的发作,则两次发病之间有明显的间歇期,而且在间歇期精神状态可以完全正常,所以躁狂抑郁症患者虽然可能多次发病,但精神活动并不发生衰退。不过,由于躁狂患者的兴奋和抑郁患者的自杀倾向对患者自身和社会秩序影响较大,所以应积极进行防治。(一)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躁狂抑郁症的发病多在青壮年,根据1982年全国12个地区协作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本症总患病率为千分之零点七六,女性患本症较男性为多,而对抑郁症来说更是如此。据西方国家的调查,最低社会阶层比高阶层患重症抑郁症的危险率高两倍,相反,高阶层双相躁郁患者似较多。躁狂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两大类:1、躁狂状态这种状态的突出表现,首先是情绪高涨。这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喜悦和兴奋。患者往往眉飞色舞,谈笑风生,洋溢着欢乐之情。由于患者的愉快情绪和他的整个行为相协调,因而具有感染力。但是,由于自制力减弱,对接触到的事物往往作出过份的情绪反应,可以因一点小事不称心而勃然大怒,暴跳如雷。但随后很快又为原先愉快、高涨的情绪所代替。其次是思想奔逸。患者的联想过程明显加快,说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见解多肤浅片面,内容重复,自以为是。较轻的患者注意力还可以集中,言语前后连贯,意义完整;病情稍重时则注意力随境转移,指导思想进程的观念可随着周围的,特别是新出现的事物而时时改变。一个话题未完,便又转到另一个话题;更严重时可出现语不成句,片断的言语之间只剩下音联、意联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偶然联系;而缺乏意思上的逻辑联系。2、抑郁状态这种状态的显著表现,首先是情绪低落。患者起初表现为疲乏无力,无精打彩,失眠早醒,工作能力下降等,以后逐渐出现情绪消沉,忧郁、沮丧,一愁莫展;遇事消极,以往的“过失”和眼前的“不如意事”纷纷涌上心头,萦绕不去。常感前途渺茫,因而悲观厌世,患者常静坐一隅,独自伤心,回避亲友和同事,别人的欢笑只是增加其痛苦,严重的自卑感可使之羞于见人。患者感到自己思想迟钝、脑子变笨。严重的抑郁情绪使患者总是自责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废物或社会的寄生虫,甚至把过去的一般缺点错误夸大成不可饶恕的罪行而要求处理自己。患者可能因为罪恶妄想而拒绝进食,或采取其他的自我惩罚手段,甚至于用自杀来了结自己“罪恶”的一生。在自罪妄想的基础上还可能产生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认为人人都向他投以厌恶的眼光,议论他的罪恶,要判他的罪等。此外患者还会根据便秘、食欲不振和腹部不适等而自疑生了某种不治之症。由于运动机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患者动作迟缓、卧床少动;严重时还会呈现木僵状态。一些有悲观消极观念而无抑制症状的患者自杀的危险性很大。3、混合状态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以情绪高涨、思想奔逸和动作增多作为躁狂症的三大基本症状(即所谓三高),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动作迟钝作为抑郁症的三大基本症状(即所谓三低)。以躁狂状态的“三高”和抑郁状态的“三低”相互转化,交错出现,甚至部分躁狂症状和部分抑郁症状在患者身上同时混合存在,即称为混合型。但这种类型临床上很少见。较常见的是焦虑或激动性抑郁,这也是混合型的一种,它表现为情绪低落的同时伴有焦虑不安。(二)形成原因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虽然医学遗传和生物化学的解释、心理动力学派的解释、行为主义学派的解释、社会学因素的解释都从不同侧面提供了线索,但现在看来,躁狂抑郁症也和精神分裂症一样,是许多病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每一个病患都可能是个体易感性、外界压力和环境因素以不同比例相结合的结果。1、医学解释(1)遗传和体型因素根据国外的资料,一般居民中本病的患病率不超过%,而患者的家属中这种疾病的患病率,要比一般居民高出10—30倍,而且与患者血缘关系愈近则患病率也愈高。例如,患者的同胞、父母或子女的患病率可达12—24%,而患者的堂、表兄弟姐妹的患病率却只有%。孪生子的研究资料也表明,单卵双生的同病率可高达69—95%,而异卵双生却只有12—38%。据上海第一医学院精神科统计一组躁郁症患者,有家族精神病史者占29%。可见遗传因素是起一定作用的,但如何作用,根据现有的遗传学理论还不能确切地加以解释。另外也有报道:本病与某种体型也有一定关系,如抑郁症可能与矮胖体型有关。据德国学者克里奇默(Kretschmer)的原始材料表明,62例抑郁症中58例属矮胖体型。但是否有必然联系尚无定论。(2)精神和躯体因素躁狂抑郁症在首次发病之前约有半数以上患者存在精神因素,少数患者存在躯体因素。有关研究证实: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有“丧失感”、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不仅与神经症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有关,而且可以成为“内源性”情感障碍的发病诱因或促因。例如,PAYKEL指出:在既往6个月内有重大生活事件者,抑郁症发病危险增高6倍,自杀的危险性增高7倍。而且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时间有关,在经受严重威胁个人安全生活事件的一年内,发生抑郁症的机率较常人为高。(3)间脑功能紊乱许多脑器质性病变,诸如外伤、血管病变和肿瘤等都可能引起类似于躁狂抑郁症的精神障碍。尽管与情绪活动有关的脑部结构范围很广,包括间脑、边缘系统、新皮质和中脑网状结构等,但大多数人仍认为间脑,特别是下丘脑的功能紊乱可能与躁狂抑郁症有更为密切的关系。因为间脑的病变可以引起周期性的、形式上相反的精神或躯体症状,例如忧郁和欣快,肥胖和消瘦,多尿和少尿等。文献还曾报道过,手术时刺激第三室附近或下丘脑可诱发情绪欣快和意念飘忽。所以尽管病理解剖还不能证明躁狂抑郁症有任何间脑的形态学改变,但一般都相信其功能上的失调和本病的发生有关。(4)单胺类物质的代谢紊乱据研究,在哺乳动物中发挥重要生理作用的已知单胺物质有儿茶酚胺(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和吲哚烷基胺(如5-羟色胺)。这两类单胺在脑内浓度高低变化与躁狂抑郁症有一定的关系。临床研究发现,某些抑郁症病人尿内去甲肾上腺素(NE)的代谢物排出量的确明显低于对照组,反映病人去甲肾上腺素活性低下;当由抑郁转为躁狂时,尿内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产物排出增多,说明躁狂和抑郁与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高低有关。另一些资料揭示,尸检发现抑郁症患者脑干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的含量均低,无论躁狂期还是抑郁期,患者脑脊液、尿内的5-羟色胺代谢产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些资料提示脑内5-HT的更新率低可能与躁狂和抑郁两者均有关。根据以上资料,出现了多种胺代谢障碍的假说:5-HT缺乏是本病的共同生化基础,构成素质和发病的倾向,而NE功能亢进出现躁狂,NE功能不足则出现抑郁。2、心理动力学派的解释对躁狂抑郁症有很多不同的心理动力学解释。人本主义理论用依赖和独立来解释躁狂抑郁症:当人们失去朋友、工作或健康之后,抑郁症就可能发生,因为这些“丧失”迫使个体必须独立,而这种独立对于患者来说是难以处理的。失去的人或环境曾帮助病人支持起一个虚假的自我想象,它们一旦消失,破裂的自我就会崩溃,剩下的只有绝望。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把抑郁症视为个体面临其最终的无能为力的结果。精神分析把抑郁看作是一种自我惩罚的形式。弗洛伊德早在1917年就对伤感和抑郁做了论述,认为伤感是对丧失的正常和有意识的反应,而抑郁则由于,以前对所失去的人的无意识矛盾和敌对的情感,现在转向了自己,便引起抑郁。引起抑郁的“丧失”往往是心爱的人,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事物,如手表的丢失,个人的失败,甚至可以是象征性的事件。例如,一个表面上看来是因为失去丈夫而极度抑郁的妇女,实际上是在为她曾经对丈夫怀有厌恶感而自我恼怒。在抑郁症以及躁狂症中的这种自我惩罚体现在一个人为想象中的罪恶而惩罚自己。躁狂抑郁症患者常常承认自己对失去的人怀有负性情感,这种情感在他自己的绝望中起着作用。3、行为主义理论的解释行为主义者认为抑郁症是正常行为强化的减少,相对异常情绪奖励增加的结果。抑郁症的病因集中于“强化率”,个人所得到的社会奖励取决于他们的个人能力和要求、社会经济地位、及与他们相互影响彼此“依恋”的人数,如果这些强化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如亲友死亡,能力或财政地位的丧失,强化的频率和量就会减少,患者就会不平衡,进而新的较低级的反应水平则可由社会奖励如同情所强化,重者或久之则出现躁狂抑郁症。例如,一个遭受损失的人可以表现为不大开朗、少语、兴趣减少,可能静静地坐着,回避同伴,这种新的行为可由别人的深切关注和照顾而强化。这样,正常情感的强化量减少,而异常情绪症状的强化增加,于是很容易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强化的削弱也可能造成抑郁症。例如,一对姐妹在一起生活了很久,都没结婚,与别人也很少来往,当其中一个死后,另一个就得了抑郁症。4、认知理论的解释(1)认知歪曲。认知理论认为相同的刺激对不同的人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不同之处在于,早期的创伤事件使患者对抑郁症敏感化而且易患抑郁症,通过替代性示范和自身标识,抑郁症患者发展了以几种歪曲性的思维模式为标志的认知类型。抑郁症患者歪曲性认知类型的特点如下:①把积极的成就都看得微不足道;②把任何问题都夸大成“毫无指望”;③容易“两极分化”,即从两个极端来看待事物;④容易把两个孤立的事物或事件看成是普遍的。由于这些认知上的歪曲,抑郁症患者对他们自身、周围环境和未来都产生了一种消极的看法。例如,“我需要每个人的爱”,“我必须有能力做我所做的事”等观念,而这些非理性的但具有诱惑力的信念,容易使任何一个人产生压抑反应,而且。这些信念也正是临床抑郁症患者的表现特征。(2)“习得的无助感”。习得的无助感指“完全无望”的感觉和谁也无法改变正在发生的一切的意识。此理论是以动物的研究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以前曾多次经历过无法躲避电击的狗,当被放入有明显逃路的笼子里时,结果还是被动地忍受电击。习得的无助论认为,人也同样,当他们为减少痛苦事件所做的努力没有明显的效果时,也会产生一种无助的意识,多次的失败使他领悟到控制这些事件的努力是无益的,最后便与有关的条件妥协,因为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是有益的,即似乎他们是完全无助的,而这种“缺乏控制”和“无助感”,使他们把这次失败归于“稳定的”“内在的”特征,如“我很愚蠢”、“和我在一起没意思”等,于是自尊和活动水平便都下降了,因此便导致抑郁症。5、社会学解释社会学调查发现,社会危机可以促发抑郁,有时也可以促发躁狂发作。失业、被捕、家庭破裂、个人冲突以及许多其他环境的和心理的事件对躁狂抑郁症都有影响。但是已经为学者所确认的,与躁狂抑郁症有确实联系的几个社会学因素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成就需要和母子分离。(1)高度的成就需要。据报告,智力水平和社会抱负高的人较容易发生躁狂抑郁症。由于这些人经常对成功抱有过高的期望,而且在对成功的追求过程中精力充沛,所以当无法避免失败时,就会感到绝望,从而继发抑郁。但也有人对此持有异议,认为与其说高度成就需要带来了情绪不稳定,不如说这些动机首先是天生的情绪状态所导致的。(2)母子分离。无论是对孩子来说,还是对母亲而言,母子分离对母和子的影响都是很严重的。那些在童年时因母亲死亡或离婚而失去母亲的成年人易患抑郁症。原因是由于缺乏母爱或适当的代替者的爱,容易使孩子在情感上陷入极度的沮丧。离开孩子对于母亲而言,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都易使母亲感到有些绝望。(三)诊断和防治1、 诊断标准根据我国CCDM-2-R把躁狂抑郁症描述为:以心境改变——高昂或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完全缓解。发作症状较轻者可达不到精神病的程度。本病发作可表现为躁狂相或抑郁相,其含义和诊断标准分别为:躁狂发作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症状至少持续一周,情绪高涨期,至少有下列三项:①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②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患者自说自话的速度赶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③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不能持久,常出现随境转移;④自我感觉良好,自觉头脑特别灵活,反应敏捷,或自感身体特别健康,自觉精力充沛;⑤自我评价过高,夸耀自己可达妄想程度;⑥自觉睡眠需要减少,且无疲劳感;⑦活动明显增多,爱管闲事,或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⑧行为轻率,举止轻浮,追求享乐,挥霍浪费,行为不顾后果,富有冒险性;⑨性欲亢进,卖弄风情或追逐异性。(2)严重程度标准障碍至少造成下列情况之一:①工作学习或家务能力受损;②社交能力受损;③给他人造成困境或麻烦,给自己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3)排除标准应排除下列疾病:①精神分裂症;②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③脑器质性精神障碍;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⑤分裂—情感性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二周,此期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四项:①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②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倦无力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常有自责、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⑥反复出现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⑦常失眠、早醒,个别病例睡眠过度;⑧食欲不振、厌食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明显减退,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2)严重程度标准障碍至少造成下列情况之一:①社会功能受损;②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3)排除标准应排除以下疾病:①与躁狂发作相同;②反应性精神障碍;③抑郁性神经症;④更年期抑郁症;躁狂症:单次发作躁狂:(1)符合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2)病史中无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证据。反复发作躁狂:(1)符合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2)过去有躁狂发作史,且躁狂发作之后无抑郁症状,也从来没有过单独的抑郁发作。抑郁症(1)符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2)病史中无符合躁狂发作的证据。双相躁狂抑郁症至少符合下列两项中的一项:(1) 过去曾有躁狂发作,本次为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发作。(2) 过去曾有抑郁发作,本次为符合诊断标准的躁狂发作。躁狂相:①本次为躁狂发作,符合躁狂发作诊断标准;②以往有抑郁发作。抑郁相:①本次为抑郁发作,符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②以往有躁狂发作(包括在抗抑郁治疗中诱发的躁狂发作)。混合相:①在本次发作中表现为躁狂和抑郁症的混合存在或交替发生。包括在抗抑郁治疗中诱发躁狂发作,或在抗躁狂治疗时诱发抑郁发作;②躁狂症状或抑郁症状之间缓解期不明显;③躁狂和抑郁症状混合存在或交替发生,持续病期不短于两周。鉴别诊断:(1)、按现行诊断标准:如果多次发作,其中有的是分裂症表现,而有的是情感障碍发作,则按每次发作情况分别作出诊断,不应诊断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2)、本病主要应和情感性障碍伴有不协调精神病理症状及精神分裂症伴有情感障碍者相鉴别:主要鉴别点在于上述两种情况不会是同时符合两种精神病的诊断标准的。2、 预防和治疗对躁狂抑郁症的治疗常常面临着立即减轻症状的紧急需要。严重抑郁的患者有自杀危险而且也可能以其它方式自伤自残。因此,医疗措施通常是治疗的第一手段,而精神动力学或行为主义等心理治疗则在大多数急性症状都消退之后实施。医疗实践证明,各种心理学方法和医学方法相结合,对治疗抑郁症很有效;就连大量的身体锻炼这样简单的项目都有很大的益处。(1)医学技术如果说精神病的药物疗法戏剧性地改变了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那么化学治疗则是对躁狂抑郁症治疗的革命。通过特殊的药物或几种药物的结合使用,不同类型的躁狂抑郁症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单相抑郁症可以用包括丙咪嗪、阿密替林在内的三环药物进行治疗,三环类药物直接作用于脑内的生物胺,并稳定突触活动。这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支持了抑郁症的儿茶酚胺假说,但三环类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如头晕、心悸和胃肠反应。(2)心理治疗心理动力学方法:对躁狂抑郁症患者,心理动力学治疗家很少采用领悟疗法,多数人采用支持和再保证,他们力图使抑郁或躁狂患者减少焦虑,感到轻松和舒适。一旦患者恢复稳定的情绪,接着就慢慢地揭示精神病的根源。行为疗法:心理治疗学家通过长期的实践及理论探索,发现抑郁症患者具有一个共同点:对其自身和世界持暗淡的看法,结果,许多患者甚至不能理解那些可以改变其情绪的做法,这些患者需要获得自知力和理解力,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期望是如何影响其情绪的。行为治疗学家的观点倾向于越来越注重患者的被歪曲的态度,许多行为治疗家都在努力教会患者如何更现实地感知和反应,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基于情感的行为问题。认知行为矫正:认知行为矫正法把认知疗法和行为主义疗法结合起来,形成各种治疗步骤,在最初一段自我评价和自我监察之后,治疗具体症状。①“任务分级法”。治疗抑郁症,最基本的客观手段是让患者重新活跃起来。任务分级法把目标或活动分解成小目标或更小的行为定式,减少对患者的压力,其目的是使任务更简单些,以便患者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强化。随着治疗的进展,任务难度要逐渐加大。②“把不愉快的活动转到愉快的活动”。抑郁症患者的活动水平开始时相对地低,甚至他们无论进行什么活动似乎都不能带来多少快乐。他们每天的活动模式,往往是僵硬而又被动的行为。他们还喜欢与其他抑郁症患者结交,这是一种增加抑郁的倾向。又因为抑郁症患者习惯于消极地对待所有新的建议,所以有力的鼓励和具体的契约(多是书面的)更有助于使他们参加更愉快的活动。治疗者应该向患者强调,对任何一项具体的活动,只有在他们参加了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对它作出评价。③“改变消极观点”。挑战抑郁症患者关于生活的消极观点并改变它,一般多采用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贝克的认知疗法等。一段时间后,这种方法可以与自信心训练或其它方法结合使用,使患者重新经历适应的过程。④“诱发不相容情感”。治疗者想办法诱发出患者的情感反应,如幽默或恼怒,因为抑郁症患者沮丧的情绪特点与这些反应不相容,并且破坏相应的抑郁情感反应的连续性。⑤“改变自我语言”。消除患者消极的自我语言,如:“我没用”或“我不会做那件事”,对治疗抑郁症有很大的帮助。经过最初一段的自我监察后,患者会列出一个典型的消极性自我叙述表,而且一般会列出第二个潜在的抵消性的积极陈述表。治疗者应指导患者在不同的时间说出这些积极的陈述,并且要尽可能大声地说出。⑥“基础意象法”。此方法由拉兹勒斯首先于1981年开始使用,此方法为一种系统脱敏法的变式,拉兹勒斯称之为“常规速强化时间投射法”。抑郁症患者所明显缺乏的认知定势是缺少或没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通过对愉快活动的想象与对未来的领悟相配合的方法,时间投射法便产生积极的期待,因此而产生希望。一般是让患者想象他们正在做以前做过的愉快的活动,然后,要患者保持的感受和对未来欢乐的想象,再回到目前的现实。这一方法与从不愉快到愉快方法相似,只不过这种方法要求通过想象而不是通过大量的行为来完成。总之,现有的医疗技术使治疗者可以选择各种治疗方法,如果应用得当,可使几乎100%的患者得到显著的改善或完全治愈。心理治疗技术常常作为化学治疗的有效的继续,有些患者必须施与心理治疗,以建立新的反应模式,另一些患者需要通过咨询解除其情感障碍造成的个人情绪上的烦恼。二、 更年期忧郁症(一)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更年期忧郁症(Involutional melancholia)是在更年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1)在更年期首次发病。女性更年期在绝经期前后,约为45~55岁;男性更年期约在55—65岁。(2)心理异常以情感忧郁、焦虑和紧张为主,可有疑病、自罪、嫉妒等妄想,但无智力障碍。(3)大多数患者伴有失眠、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并伴有内分泌功能尤其是性腺功能减退或衰老等。(4)本病在情感性精神病中约占1/3,而且女性多见。女性发病率约等于男性的3—8倍。更年期忧郁症一般起病缓慢,病情逐渐发展,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焦虑忧郁和紧张不安,没有明显的思维障碍和运动性抑制。患者情绪低落、忧郁、焦虑不安、恐惧紧张,例如担心自己家人将会遇到不幸,等待着大祸临头而惶惶不可终日,或搓手顿足,坐卧不安,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担忧,反复地回想以往不愉快的事情,进而责备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对不起周围的亲人,等等。(二)形成原因1、遗传因素:有人对的对双生子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发现异卵双生的同病率为6%,而单卵双生的同病率高达%,说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2、内分泌功能减退:更年期是一个人由中年向老年的过渡时期,身体的代谢和各器官功能正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特别是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在逐渐地衰老和退化,其中以性腺功能的减退最为明显。例如妇女卵巢的功能从不稳定到停止活动,表现为月经紊乱及绝经等变化。卵巢内分泌的停止必然会影响到与其关系密切的垂体前叶、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进而影响到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活动,使神经系统的功能不稳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降低并导致交感神经应激性增加,这是女性更年期忧郁症发病的生理基础。由于大多数人都能比较顺利地度过更年期,因此这只是更年期精神病的一个致病因素。3、心理-社会因素:这是更年期忧郁症的重要发病原因。因为,一个人到了更年期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开始出现衰老的迹象,精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而且即将面临着退休,失去原已习惯了的工作环境;同时由于内分泌功能的衰退,身体产生不适感,健康情况受到影响,为自己的健康而担忧,势必都会在精神上造成紧张和压力。由于这一阶段,子女一般都已长大成人,面临着工作、解决婚姻等问题,作父母的必然特别关心,并常为此而担忧,也会在精神上造成紧张和压力。这些心理。(三)诊断和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和特征。如果发病在更年期的年龄,具有明显的情绪抑郁和低落,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再除外其他的精神障碍,则应考虑为更年期抑郁症。 对更年期抑郁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包括一般性心理支持、消极认知的调整以及积极行为的鼓励等,同时辅以一定的药物,如镇静剂、抗抑郁类药等。三、 反应性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Reactive depression)是在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因素的作用下而产生的一种以情绪低沉、忧郁、沮丧焦虑和自责自罪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也是一种较常见的心因性精神病。其特点是情绪异常的体验及表现与精神刺激的性质和内容密切相关的;而且随着精神刺激因素的消失,心理异常也得以消除或缓解。经过适当的治疗措施,精神状态即可恢复正常,因此预后良好。

你去网上搜几篇相关的论文,抄一下改一下,合一下就行了。不要输入这么长的名字,分开几个关键词去输入就好,搜网页。

论文未通过研究生自杀

2020年10月14日,一位大连理工的研究生,在就读三年后,面临研究生毕业答辩,导师对他们严格要求,不允许发专利,只能在短时间内发一篇学术论文,以应对毕业答辩。

可2020年诸事颇多,开篇就是疫情,笔者这类大四人员,直接从寒假放到了毕业,在没有导师帮助、指导下,我们这些三流学校的毕业设计,也十分的水。这对我们这些没有将精力放在学习上的人差生来说,能够低标准毕业是件庆幸的事。

然而在这些精力放在学习上的研究生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打击。

因为疫情的原因,将这位学生的论文准备是件推迟了很长时间。而在许多其他学校采取了推迟毕业的原因,所以他们有时间来为自己的论文准备实验数据,大连理工却不推迟毕业。

面对越来越近的毕业时间,很多学生采取发专利的方式,来进行毕业论文的替换,然后死者的导师却不允许,称之太水。

因为实验室的设备有限,使用人数又多,在死者与他人公用了一段时间的设备后,发现效率低下,便将白天让给他人,晚上自己通宵做实验。

然而意外来了,这名研究生在相同的条件下,不断得出不同的结果,让其精神有些崩溃,对自己的无法毕业的情况产生了幻想,又联想起了自己家人的期盼。

面对即将来临的毕业时间,以及实验结果的意外,这名研究生在网络发布自己遗书后,便悬梁自己。

一位苦学了25年的学生,在还没有步入社会的时候,便将所有错误揽到自己身上,因为压力过大,而轻生离去。

在这位轻生大学生的遗书中,把自身所犯下的错误都叙述了出来,然而其中甚至有一些并不是他自己的问题,结合这家人对自己的期盼,变成了压力。最后,这位温柔的研究生写道,希望自己来生变成一只猫,能无忧无虑生活。

对此有不少网友表示了对死者的理解,什么“学校配给的实验仪器在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坏的”、“导师经常指点哪儿不对让学生接着改”、“数据没有意义”。

还有名网友将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发了出来:在研究生中,有67%的人至少在一年时间里绝望;有54%的研究生情绪低落、无法工作。

大多数人其实对科研并没有什么兴趣,如今的考研热无非是希望拿个文凭罢了,至于他们是不是适合,甚至没有考虑过。

咱们中国人,是所有人种中最能吃苦耐劳的,所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大象走钢丝的考研,都有很多明明不适合科研、却考上的人。

而且如今在考研的学生的父母,甚至对考研的过程、考上研之后该干什么,没有一个概念,只是觉得这文凭是块“香饽饽”,便催促自己的子女考研。

其实父母也不必大费周章,孩子健康、人品良好、有责任感,就已经很棒了。

而学生也要尽量疏解自己的压力,别让压力变成负担,延期毕业其实并没什么,健康最终要。

活着本身其实就是个奇迹:高考、四级、地位、工资,都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之上,健康才是基础。

不禁让笔者想到《3 idiots》(《三个傻瓜》、《三傻大闹宝莱坞》),那个因为无人机上吊的学生。

用主角兰彻的一句话:人心其实很脆弱,所以我们要经常哄哄它。遇到让自己的难过的事,就把手放在心上“平安无事、平安无事、平安无事……”

读者们,压力别太大,别干傻事,没什么事过不去。

大连理工化工学院一名研究生自缢身亡,在遗书中说来生只想变成一只猫,这名年纪轻轻撒手人寰的研究生自杀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课题实验长期受挫,导师的敷衍,接下来很可能面临延期毕业,就业前景也不乐观,最终导致了这起悲剧!

根据国外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四分之三的研究生承受着“高于平均水平”的压力,研究生抑郁和焦虑比例比一般人群要高出六倍。

1、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连理工化工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自缢身亡,作为一名知名大学的研究生,他的未来应该是很多人都羡慕不已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研究生却对这世界毫不留恋的撒手而去。经过警方的调查,确定不是他杀,那么是什么让他放弃了一切决然离开?根据他的遗书可以看出,他的课题实验一直数据不理想,不管怎么努力,每一次的结果都不理想,为了提高效率一个人选择晚上做实验,但是结果依旧没有改观,询问导师也得不到具体指导,让他经常把问题的症结归咎于自己,这样下去自己很可能就要延期毕业,本来一直都在备考公务员可能也要受到影响,这些问题想想也不算是太大的问题,但是一直在不断重复得不到解决,本来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更是没有一丝缺口释放出来。

一个人最大的苦痛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这些事可能单纯一件如果时间充裕,如果外部条件允许,如果有人给与一些指点,结果都会发生改观,但是这一切他只能自己消化,自己寻找原因,在一个无人倾诉,无人帮助的情况下不断重复,这样的焦虑确确实实是非常折磨人的。

2、高校学生频发自杀事件

几年来高校学生频发自杀事件,这一情况确实让人痛心疾首,这样美好的一个年华,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竟然一点都没有留恋?整个事件里,可以说导师没什么问题,作为学生也没有什么严重问题,但是最后结局却让人这样绝望。很多自杀的学生其实真的是很优秀的,他们其中不少人都成绩优秀,待人和气,性格也很好,就像大连理工的这位研究生,成绩就相当不错,一次考研成功,对动漫很感兴趣,还自学考了日语证书。平时和同学相处也很融洽,是个很细心,情商很高的人,但是这样一个看似乐观的青年,就这样决然的离开,对于家人和这世界没有太多的不舍,只希望来生能做一只猫,没有太多负担,太多压力快乐的活着。

3、快乐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的年轻人,其实外界给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家人,朋友,社会都希望你能够出人头地,希望你能够比别人强,他们有意无意的关心真的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人无法喘息,论文写的不顺利是不是因为你没努力?实验结果不理想,是不是你没认真做?答辩通不过是不是没有找导师请教?他们的一切希望都压在了下一代的身上,但是这种压力真的是让人太难以承受了。难道他们不想论文顺利通过吗?难道他们通宵达旦的做实验还不够认真努力吗?难道他们没有一次次得去找导师咨询问题的症结吗?都不是,他们一样对自己期许很高,希望能够达到自己,达到家人的愿望,可是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是只要努力就能做到最好。很多东西只能自己扛,这种巨大的压力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他们也不过是一些大孩子,很多事都没有经历过,期望太高,关心太多,只能让他们不堪重负!

最后只能希望类似的悲剧不要在上演,人生其实并不长,只有快乐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你就是你,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一行动和想法,想要做什么,怎么做只要不给别人带来麻烦,都是你的自由。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该珍惜!

主要的原因是太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导致这种极端行为。不管导师不同意送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都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解决,另外,论文不能送审在学校很正常,不是特例,而且即便送审也有可能被否决,因为论文评审也是有标准的,所以,只因为不同意送审就自杀,说明心里太脆弱。其次,即便是老师刁难,也不能采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在走向社会后,这样的不公平待遇也会时常出现,必须学会去面对和承受,这也是成长的一个阶段,算是一种挫折教育吧。

他的课业压力太大了,觉得猫自由自在的卖卖萌就能快乐地活下去。其实有什么想不开的呢,就算是不能毕业,也比没了命强啊。

大学生自杀影响研究论文

①个体因素——心理疾病从个体的因素看,身体疾病、生理缺陷等生物性因素,长期抑郁、精神障碍、个性缺陷、网络成瘾等个体精神因素,自我期望高而产生失落感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另外,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研究显示,引发自杀的第一诱因是严重的抑郁症。我国年轻人,尤其是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在抑郁症患者当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哈佛大学精神病研究者阿瑟·克莱因曼认为,年轻人缺乏应对困难的经验,容易患抑郁症并由此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危机。②家庭与社会因素据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相关的研究显示,中国有70%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10%是严厉惩罚、传统的打骂式。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适应能力差。 另外,现在多数家庭出生的大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缺乏社会责任和对人生价值观的认识,遇到挫折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加之,当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评价及其待遇、地位都较以前下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让学生们对找工作深感焦虑,并产生自卑感。此外,媒体经常报道自杀他杀现象,对受众有感染作用。网络上曾出现的“自杀方式研究”等帖子转载率很高,这对有潜在自杀愿望的人,很可能是一篇指南。③学习和情感因素某市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会长林永和教授表示,过去高校自杀的学生中以本科生居多,现在硕士和博士自杀的比例呈增加趋势,这是由于高学历学生面临的压力比过去更突出。另外,某市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还显示,恋爱失败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④长期存在的应激事件应激指的是人在某些情境下,或面对某个目标任务时,所经受的心理压力。某省的研究显示,89%的自杀大学生在自杀前一年内至少遭遇过一个应激事件;排在前五位的应激事件分别是学业受挫(44%)、爱情受挫(38%)、严重家庭冲突(19%)、身体疾病(12%)和人际冲突或关系恶化(10%)(吴才智, 2015)。可以看到,绝大部分自杀者的行为都与应激事件有关;外部应激事件甚至会成为一个人自杀的主要原因。

某明星跳楼自杀,某高校的大学生跳楼自杀,某公司的员工连续跳楼自杀,这些人怎么了?我们的社会怎么了?如何预防自杀?让我们一起探究寻找自杀的真相。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分类为“完全性自杀(CS)、自杀企图(SA)、自杀观念(SI)“Bowsell(1963)把自杀分为“自杀姿态、矛盾的自杀企图、严重的自杀企图、完全性自杀“。其他分类有:习俗性自杀、慢性自杀、疏忽性自杀、不完全放意性自杀、精神病性自杀等。根据自杀的结果,一般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成功三种形态。 中国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类。 情绪型自杀常常由于爆发性的情绪所引起,其中由委屈、悔恨、内疚、羞惭、激愤、烦躁或赌气等情绪状态所引起的自杀。此类自杀进程比较迅速,发展期短,甚至呈现即时的冲动性或突发性。 理智性自杀不是由于偶然的外界刺激唤起的激情状态导致的,而是由于自身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进行了充分的判断和推理以后,逐渐地萌发自杀的意向,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自杀措施。因此,自杀的进程比较缓慢,发展期较长。

生命教育初探论文篇二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已成为社会的一大 热点 ,各高校的相关数据不断攀升。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死亡。大学生自杀的缘由主要有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个人信仰的偏失以及心理素质脆弱。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心理咨询与引导,并适时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关键词:自杀;大学生;生命教育 一、引言 长期以来,充满青春激情、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他们在“象牙塔”内一边忘我地吸纳人类知识精华、探寻社会发展真理,一边尽情展示活力四射的亮丽才华。毋庸置疑,担负着民族复兴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最宝贵、最紧缺的人才资源财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今天大学生的发展状况昭示着国家明天的发展前景。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自杀的事件却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4月,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一名研三女生服毒轻生,第二天该校经济学院金融系又一名研一女生跳楼轻生[1];2009年11月,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用两条毛巾系在一起自缢于宿舍的卫生间,从而结束了自己30岁的生命;2010年3月,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属硕博连读的高才生)从该校本部主楼跳楼身亡;2012年3月,仅10天内,南京就有两名女大学生先后自杀身亡[2]。 大学生自杀已成为吸引社会眼球的一大热点,其数据不断攀升。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1-2005年,全国共有281名大学生自杀,其中存活72人,死亡209人,自杀死亡率为;2006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剧增到130起之多,被称为自杀“高发年”;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63起,其中上海、北京各23起;2009年,北京仅上半年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而上海这一年则发生了21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13人死亡;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在新学期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仅上半年江苏高校学生自杀人数就超出了40人[3]。由于就业压力、 毕业 论文、恋人分合等因素的交织影响,每年5月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最多。故而,这个石榴怒放、热情似火的5月被称为大学生“黑5月”。 二、自杀现象的哲学省思 自杀,这一极具悲情色彩的沉重话题,不仅是教育家、心理学家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社会学家、哲学家高度重视的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自杀现象几乎成了一种“社会瘟疫”,全世界每年每十万人中就有16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者却是自杀“成功”者的20倍。就中国而言,自杀现象极其严峻,每年约23-25万人自杀身亡,自杀未遂者高达200万人,每2分钟就发生8起自杀未遂事件,1人自杀死亡。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披露,自杀已成为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死亡之后的第五大死因。然而,在15-34岁的死亡人群中,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并非是医学上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而是令人震惊的自杀[4]。2012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主任廖桂芳教授主持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课题的研究成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重庆十余所高校的980名大学生中,针对“脑中是否有过自杀念头”这一问题,的学生选择“偶尔有”,的学生选择“经常有”;而在“是否有过自杀行为”一项中,的大学生选择曾经有过自杀行为[5]。在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当今社会,人们不再为果腹之食、蔽体之衣而终日忧虑与奔波,不少中产阶级女性为了追求“波澜起伏”的身材体形每天殚精竭虑地搜寻瘦身、整形与美容的最佳方法。在这样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攀升的自杀率不得不让社会学家、哲学家们陷入沉思。 学术界对自杀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学领域。就社会学领域而言,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是系统研究自杀的第一人,1897年他发表的《自杀论》可谓是研究自杀的第一本经典力作。他在该著中有力地反驳了有关自杀的自然主义、心理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解释,深刻指出其解释的缺陷性,故而不能自圆其说。他认为自杀与心理状态、自然条件、种族、遗传素质、精神病、个人素质、气候变化等并无直接关联,而是与社会环境(主要涉及政治危机、社会动荡、婚姻变迁、经济危机、工作变更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将其概括为“自杀的社会性质”[6]。迪尔凯姆把自杀作为一项极其严重的社会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超越了以往或简单经验式归纳或主观臆想式的研究。但是,不无遗憾的是,他只对与自杀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比如降职、失业、离婚等)进行线性描述,而没有对自杀原因从社会学的角度作出“彻底的和有说服力的解释”。 心理学家采取迥异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尤其是致力于精神分析学领域的学者们努力从人格特征、无意识、本能以及早年的经验等场域试图揭开自杀的神秘面纱。奥地利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自杀是个体极度的自我攻击。他认为当个体处于焦虑、忧伤、抑郁寡欢而不能得到很好的宣泄、释怀时,他就会采取自我惩罚、自我攻击的方式分散、转移心中郁积的愁怨。在此基础上,他把自杀解释为个体与生俱来的“死亡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身上皆有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二者分别代表人格系统中的建设性倾向和破坏性倾向,当人格这架天平因破坏性倾向超重而失衡时,个体就会出现病态而走向或自杀或杀人的危险之极端。美国的卡尔·门林格尔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观并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他认为人性中固有的破坏冲动总是要竭力寻求宣泄途径,当这种宣泄对外受阻时他就会转过身指向自己,当自我宣泄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的“度”时,就会发生悲惨的自杀行为[7]。在中国心理学界,学者们主要认为自杀是个体人格障碍的结果。当自杀行为发生时,他们置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于不顾,总要追溯到自杀者患有某种程度的抑郁症;反之,当某人抑郁寡欢,人们就会担心他有朝一日会走上危险的自杀之路。 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说从“死亡本能”的角度解释自杀现象,虽然在逻辑结构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经验层面却难以得到证实。因为生命的本质是维系生命对永恒的追求,即活得越长越好。那么作为具有高级 理性思维 能力的鲜活的个体何以舍生求死?我们认为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产生死亡,因此痛苦的本质是死亡。失恋是精神上的痛苦,失业是因物质损失而产生的肉体上的痛苦,降职是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当生命产生痛苦时,理性思维就会支配他寻找解除痛苦的良方。当没有别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可以让主体摆脱痛苦时,死成了一种选择,于是就产生了自杀。当然,以献身为目的的自杀不在此讨论之列(比如公元前278年自投汨罗江的屈原,又如1905年12月8日在日本大森海湾蹈海自杀的陈天华等,这样的自杀其实是一种生命的转换,即以牺牲生物生命而换取社会生命)。 三、大学生自杀缘由探析 尽管从哲学的视角审视自杀,发现自杀源于个体对痛苦的解脱,即以死亡的方式解除痛苦的折磨。但是,我们从自杀者的遗书以及与自杀未遂者的深度交流中可以发现,每一个选择自杀的大学生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错综复杂的因素,只有解开这些扑朔离迷、催促自杀的“死结”才能唤醒每一个试图自杀的大学生热爱生活、抵制忧伤、拒绝自杀。 (一)就业压力 严峻的就业形势、强大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那些出生“草根”阶层、没有任何社会关系而又债台高筑的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由于不能顺利就业,故而往往会助推走向不归的自杀之旅。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直到19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统招统分”制度,在此期间,大学生只要能够顺利毕业,政府会给你安排一个相应的就业岗位。自19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甚一日。1998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万人,招生人数是1998年的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并非热衷科学研究的本科生选择 考研 以缓解就业压力,当硕士毕业时由于就业岗位与理想岗位落差较大故而选择考博。博士研究生一般年龄较大,学业任务繁重,如果再叠加上经济拮据、就业前景不乐观等因素,常常会使其走上不归路。 2010年3月22日,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从该校本部主楼13层楼上纵身跳下,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吴博士缘何自杀,其遗书明白显示,“这个世界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我在这里再怎么折腾也激不起半点涟漪。所有的奋斗都面临着举步维艰”。他多么希望年迈的母亲“不用再为了我去捡垃圾、拾破烂,不用再去给人家工地上做饭赚钱瞧人家白眼……”可是,毕业后的窘境使他不能回报含辛茹苦的母亲,在强烈的自责意识驱使下,他选择了以死谢罪。北邮吴博士因对前途隐忧而自杀一事令人扼腕叹息,而刘伟的自杀则直指就业受阻。石家庄学院的大三女生刘伟(专科),来自威县农村,2009年1月23日自溺于一个倾倒垃圾的狭小水池。刘伟自杀身亡后留下多达10万字的 日记 ,其日记显示,令刘伟自杀的直接原因是找不到工作——毕业前夕的就业压力,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8]。目前,中国高校每年有6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再加上历年的累积,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逾700万。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面对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素质较差、自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则会萌生出自杀轻身的念头。 (二)学业压力 在对自杀大学生轻生缘由的深度探讨与挖掘中,我们发现学业压力(尤其是女生)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原因。很多跨入大学校门的“天之骄子”在此前接受长达12年的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成绩优秀,出类拔萃,既得到教师的肯定、家长的夸赞,同时更让同学们羡慕不已,在伴随着鲜花与掌声的成长过程中自我优越感非常突出。然而进入高校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集体皆发生了“哥白尼式”的变化,昔日那些鹤立鸡群的优秀生变得不再优秀,成绩平平,故而心里产生了一种强大的落差遂萌发轻生之念。 另一类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由于学校管理宽泛,自己或沉浸于网络游戏而荒芜学业,或广泛交友,成天穿梭于不同的校园,或盲目疯狂考证等,从而导致专业欠缺,“挂科”红灯频频闪亮,当自我良知发现后,悔恨交加,遂以死谢罪。2010年3月,西安某高校一男生因两度拿不到毕业证,遂服药自杀。2010年3月28日,南京林业大学一黄姓女生在宿舍内上吊身亡,其死因与考研压力有关。2010年4月5日,北京科技大学大三女生陈蕾从本校逸夫楼的九层跳下,结束了自己21岁的生命。学校教务档案显示:截止到大三当年,陈蕾还有60多个学分没有修。大三时,陈蕾11门功课全部不及格(缺考两门)[9]。 (三)个人信仰偏失 大学生作为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青年才俊,理应确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待事物的运行发展。就个人的成长发展而言,必须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理性地辨别真仿,自觉地抵制歪理邪说,而不应该受社会上一些邪教组织所蛊惑。几年前,非法邪教组织——“”利用参与者强身健体的初衷而传播邪教,使部分是非观念不正确、思想意志不坚定的人陷入消极厌世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在受蛊惑而成为牺牲品的人群中也不乏令人匪夷所思的大学生。 安徽中医学院一大四女生,在大学期间发现结肠脾区长有肿瘤,在安徽省著名的肿瘤专家直接指导下进行治疗,病情迅速好转。其后有人向该女生兜售“”,宣传只要练功,不用服药和做手术肿瘤就会自然消失,致使该女生停药而“练功”。当病情恶化痛苦难忍时,该女生从医院五楼病房自杀身亡。1999年7月4日,山西省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生常浩驰,为求“”,在村外堆积树枝,浇上汽油自焚身亡。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学生吕涛,1997年开始练习“”并深陷其中,1998年6月15日凌晨从该校第二教学楼8楼跳楼身亡,时年24岁。由于个人信仰的偏失,在歪理邪教的蛊惑下,自杀身亡的大学生委实可惜、可悲、可叹。 (四)心理素质脆弱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少部分属于“80后”。无论是“90后”还是“80后”,独生子女者占绝大多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除了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外,还有爷爷奶妈、外公外婆的呵护、溺爱。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极不利于其个性的健全发展,除了学习之外,其他的事情几乎全被家人“承包”,实属不折不扣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层层关爱的包围下,孩子变得十分任性、唯我独尊,由于没有(很少)经历挫折的磨练故而其心理素质十分脆弱。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家庭中的实际人口数进一步减少,家庭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即由传统的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迪尔凯姆指出,“在一个人口不多的家庭里,共同的感情和怀念不可能十分强烈。在这种家庭中,不可能形成作为联系同一群体成员之间纽带的强大传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每当遇到挫折时,家庭提供的情感支持十分有限,而这样的大学生由于平常很少与同学交流、沟通,故而也难从同学那里获得真诚的帮助。为此,不得不承认心理素质脆弱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举措 (一)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 生命教育是指帮助个体科学认识生命,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在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不断激发个体生命的潜能,努力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生存能力,克服生命中所遇到的困难,最终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该贯穿于个体的一生。个体从出生到入学这一阶段家庭是生命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而在长达十多年的学校教育期间学校则是主要承担者,个体成年后的生命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高等教育在个体成长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肩负着实施生命教育的重大责任。然而,自近代以来,高等学校在工具理性主义(Tool Rationalism)的强势冲击下而重理工轻人文,博雅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日渐下降,尤其是二战以来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现象。近年来,频繁的大学生自杀现象折射出高等学校对生命教育价值的低估与漠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深刻指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生命个体的正常发展,教育是助长生命健康发展的一切作为。”[10]而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则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出发点是个体的生命,归宿点是生命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关爱生命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高等学校在引导学生探寻科学真理、剖析自然奥秘、不断创造新知识新科技的同时更应关爱生命(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点),把生命教育放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从而使个体愉快学习、健康生活、幸福成长。 (二)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哥白尼式”的变化,由传统的稳健发展模式(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而驶进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高等教育扩招极大地提高了人口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适时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对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高校扩招的持续推进,毕业生的就业率则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为了卓有成效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少高校都以社会需求为专业设置的导向,同时在课程设置中也增大技能性、操作性课程的比例,尤其是许多高职院校更是恣意削减人文社科课程,使个体全面发展的天平发生了严重的倾斜。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的任务、追求、价值与使命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不断发挖潜在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尚缺的能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而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想。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理想。他认为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就教育追求而言,亚里士多德把体育、德育和智育分别与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对等重视,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等,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注解也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追求。就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强化技能技巧、操作训练的同时,更要夯实哲学基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生命的本源与心灵深处维护大学生的健康,使其真正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心理咨询与引导 大学生在心理发展上介于成熟与半成熟之间,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故而存在很大的波动性,他们常常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情绪、心理变化。此外,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学习成绩不佳、失恋等因素的叠加可能成为心理障碍的推手。在对自杀未遂者的心理访谈、分析中,发现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为此,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引导。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实现自强自立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为大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通过心理咨询与引导让大学生正视现实,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使其在失败、挫折面前能够保持理性、正确的心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作为学生系统学习的学科及其进程与安排的课程既是学校践履正常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同时又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保证,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跑道”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不仅高等教育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而且为数不少的国家在基础教育中也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中国港、台地区很重视生命教育,中国台湾曾宣布2001年为“生命教育年”,大力推动生命教育走进课堂,走进生活。中国台湾当局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哲学与人生》、《生死关怀》、《道德思考与抉择》、《宗教与人生》等,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内容体系。然而中国大陆由于对生命教育课程意义的认识不够深刻,故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且课程体系很不完善,在现有的1280所高职(专科)院校中几乎没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中国的第一本“生命教育”读本诞生于武汉大学,该校把生命教育从思想道德教育中独立出来,列为全校通选课之一。哈尔滨医科大学对选修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进行测试,其结果显示在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痛苦的9项危险因素中,已经有8项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中南民族大学部分学院开设了生命教育必修课,强化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中国高校必须要提高对生命教育课程意义的认识,加强对生命课程的开发,使其系统化与科学化,把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从日常生活走进正式的课程与教学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海生,钟梓毅.暨南大学两名女研究生轻生:一人服毒一人跳楼[N].新快报,2012-04-18. [2]吴纪攀,黄昆. 南京10天内两名女大学生先后自杀身亡[EB/OL].[2012-03-09]. [3]黄永奎,张韵君.大学生生命教育应转入快车道[J].高教研究,2011(2):31-35. [4]王卫红.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45. [5]黄军.调查显示重庆17%大学生曾有自杀行为[EB/OL].[2012-03-16]. [6]迪尔凯姆.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 [7]卡尔·门林格尔.人对抗自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28. [8]杨继斌.女毕业生的死亡日记[N].南方周末 ,2009-03-19 . [9]杨猛,姚欢.女大学生自杀:活着为何比死亡更痛苦[J].南都周刊,2010(19):62. [10]龙春平.新世纪大学生生命教育的 反思 [J].时代教育,2012(1):21.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生命教育初探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 2. 浅谈生命教育的论文 3. 生命教育的相关论文 4.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 5.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

研究生毕业论文未通过自杀

据说是因为在生活当中受到了一定的打击或者刺激,所以才有了这种极端的想法。

2020年10月14日,一位大连理工的研究生,在就读三年后,面临研究生毕业答辩,导师对他们严格要求,不允许发专利,只能在短时间内发一篇学术论文,以应对毕业答辩。

可2020年诸事颇多,开篇就是疫情,笔者这类大四人员,直接从寒假放到了毕业,在没有导师帮助、指导下,我们这些三流学校的毕业设计,也十分的水。这对我们这些没有将精力放在学习上的人差生来说,能够低标准毕业是件庆幸的事。

然而在这些精力放在学习上的研究生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打击。

因为疫情的原因,将这位学生的论文准备是件推迟了很长时间。而在许多其他学校采取了推迟毕业的原因,所以他们有时间来为自己的论文准备实验数据,大连理工却不推迟毕业。

面对越来越近的毕业时间,很多学生采取发专利的方式,来进行毕业论文的替换,然后死者的导师却不允许,称之太水。

因为实验室的设备有限,使用人数又多,在死者与他人公用了一段时间的设备后,发现效率低下,便将白天让给他人,晚上自己通宵做实验。

然而意外来了,这名研究生在相同的条件下,不断得出不同的结果,让其精神有些崩溃,对自己的无法毕业的情况产生了幻想,又联想起了自己家人的期盼。

面对即将来临的毕业时间,以及实验结果的意外,这名研究生在网络发布自己遗书后,便悬梁自己。

一位苦学了25年的学生,在还没有步入社会的时候,便将所有错误揽到自己身上,因为压力过大,而轻生离去。

在这位轻生大学生的遗书中,把自身所犯下的错误都叙述了出来,然而其中甚至有一些并不是他自己的问题,结合这家人对自己的期盼,变成了压力。最后,这位温柔的研究生写道,希望自己来生变成一只猫,能无忧无虑生活。

对此有不少网友表示了对死者的理解,什么“学校配给的实验仪器在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坏的”、“导师经常指点哪儿不对让学生接着改”、“数据没有意义”。

还有名网友将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发了出来:在研究生中,有67%的人至少在一年时间里绝望;有54%的研究生情绪低落、无法工作。

大多数人其实对科研并没有什么兴趣,如今的考研热无非是希望拿个文凭罢了,至于他们是不是适合,甚至没有考虑过。

咱们中国人,是所有人种中最能吃苦耐劳的,所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大象走钢丝的考研,都有很多明明不适合科研、却考上的人。

而且如今在考研的学生的父母,甚至对考研的过程、考上研之后该干什么,没有一个概念,只是觉得这文凭是块“香饽饽”,便催促自己的子女考研。

其实父母也不必大费周章,孩子健康、人品良好、有责任感,就已经很棒了。

而学生也要尽量疏解自己的压力,别让压力变成负担,延期毕业其实并没什么,健康最终要。

活着本身其实就是个奇迹:高考、四级、地位、工资,都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之上,健康才是基础。

不禁让笔者想到《3 idiots》(《三个傻瓜》、《三傻大闹宝莱坞》),那个因为无人机上吊的学生。

用主角兰彻的一句话:人心其实很脆弱,所以我们要经常哄哄它。遇到让自己的难过的事,就把手放在心上“平安无事、平安无事、平安无事……”

读者们,压力别太大,别干傻事,没什么事过不去。

美国时间 6月14日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校警表示,该校一名华裔博士研究生陈某在其工作的校园办公室内上吊自杀,生前疑似受到华人导师李某的长期压迫与剥削,并与其存在巨大矛盾。

图片来源:华人生活网

事件始末

其电子邮件中留下遗书:「 没有杀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 」。

陈博士今年30 岁,正在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生前疑似与华人导师李某产生巨大矛盾。

在陈博士自杀后,他的邮箱中设置了一封定时邮件,他的父母、女朋友以及他在佛大的导师李某均收到了这封「遗书」。

而在失踪之前,陈博士曾发微信给朋友,表示自己学业上的压力,并说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

图片来源:知情者提供

有关消息说, 陈博士生前似因论文与华人指导教授李某发生激烈争执 。

消息人士说, 陈博士的论文原来已经投稿成功,即将发表,可是他发现起始数据有误,整个论文被全盘推翻 。

因此要求指导教授撤回论文,教授却不同意。

图片来源:知情者提供

教授表示如果撤销论文,陈博士六年心血将全部作废,无法获得博士学位,另一个办法就是装作不知情,直接发表论文

但是,陈博士担心发表数据明显错误的论文,万一日后被同行看破,不但影响其他人的研究, 他自己的学术生涯也会断送 。

图片来源:新闻视频截图

朋友宣称陈博士个性乐观开朗,可是长期受到指导教授压迫剥削。动辄拿无法毕业威胁他, 论文事件更让他苦恼,早就萌生自杀念头 。

图片来源:知情者提供

他的电脑里就有很多有关自杀的信息。

而此次涉事的教授是一名中国的李教授。随后,记者联系了李教授,但是李教授却表示6月8号因为家里有事回了中国,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

如今,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陈同学的父母也已经准备去往美国。

问题的关键是,如果陈博士的生前好友所言属实,他的的确确遭受过「野蛮」的对待,在毕业论文问题上,明知有问题,还有逼迫学生发表。

这难到还是一名导师应有之作为吗?

整整六年的时间,都在为自己的热爱的研究倾尽心力,得到的却是一个「造假就可以拿学位」的回答,这恐怕并不是陈博士的「初心」。

博士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博士寻短见的悲剧我们见过太多了,每每都痛心疾首。

一提起博士,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可望而不可及。但事实上博士生的生活并没有想像般的光鲜。

在这个时代, 论文、毕业、就业 成了硕士博士们肩上的三座大山,压的人喘不起来。Nature的社论版块曾报导,45%的硕博士有抑郁倾向,有抑郁或者焦虑现状的硕博士比例比一般人高出6倍。

图片来源:Nature

博士生长期高压力和高强度的研究工作,情绪失落、焦虑甚至抑郁频繁出现。然而在心理出现问题后,较少有博士会寻求心理咨询,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最后承受不住,就往往会做出不正确的决定。

和导师关系,一个永恒的难题

每每有博士自杀,媒体总会报导其与导师关系不和谐,受导师压榨。对硕士博士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也很复杂,但能确定的是,导师很重要。但是这年头,好老板凤毛麟角,优秀的博士比比皆是,一来二去抑郁的博士只能是越来越多。

举个例子,博士毕业必须要经过导师签字,故而遇到人品不太好的老师,毕业就会殊为不易。为了能让导师签字,博士硕士们往往要「答应」导师一些非毕业要求之内的其他额外条件。

而在此次事件中, 陈惠祥与导师之间关系就不是很融洽,据悉,导师经常对陈大骂出口,压迫剥削,甚至不顾陈的学术生涯也不撤稿。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和导师相处呢?

学霸君也很无奈…处于弱势的博士生们往往只能选择 妥协 :

1、做自己该做的事,保持一些个性。

2、学会理解和观察,摸清导师的脾气。

3、我能行!用能力赢得导师尊重。

拒绝学术灌水,为自己的学术生涯负责

但是,这次事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焦点: 论文撤稿 。

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如果是学霸君面对这件事,我也会和陈博士做出一样的选择: 撤稿 。

这是科研人最基本的科研精神。

作为科研工作者,论文在当前还是无法回避的一个评价标准。为了学位、职称、奖金、奖项、申请基金,科研工作者有时候不得不为了科研发一些「水文」,或者对论文数据进行一些「修饰」,有些地方将错就错,变得不那么较真。

陈惠祥正是担心有纰漏的论文会让同行纠错,最后影响自己的学术生涯。

比起陈惠祥的执著于较真,当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有时迫不得已,随波逐流,事后又悔不当初,被网友爆出学术不端,居然以年轻时不懂事来回应。

对于自己的学术生涯,我们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毕竟被查出来学术不端,就是自己一辈子的污点。所以我们应该拒绝学术灌水,为自己的数据和论文负责。在投稿时要筛选靠谱,业界好评的杂志,避免被「黑名单」期刊和水刊耽误,进退两难。

最后,学霸君希望各位博士调整心态,拒绝抑郁,如果抑郁了,千万要: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

生命只有一次,千万珍惜。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Plus 照片由 Pixabay 从 Pexels

从小到大,他生活在无尽的学习压力下,渴望自由。渴望在路上看到野猫,自由。他的功课压力太大了。他认为,如果猫能自由地出售可爱的宠物,它们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2020年10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三年后,面临研究生毕业答辩。导师严格要求他们,不允许颁发专利来处理毕业答辩。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时间和意外的实验结果,这位研究生在互联网上发布了自杀笔记后,暂停了自己的学业。一个刻苦学习了25年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把所有的错误都留给了自己。他自杀了,因为压力太大而离开了。在他的遗书中,自杀学生描述了他所有的错误。然而,其中一些问题并不是他自己的问题。再加上家人的期望,他们成了压力。

这个学生描述了他多次拒绝论文的经历。他尽最大努力满足导师的要求,私下里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最后,他从导师那里得到了几句敷衍的话:“好吧”,“去看看文献,看看别人做了什么”和“数据毫无意义”。在多次失败后,他变得不再自信,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顺利毕业。今年,他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但在这种沮丧情绪的影响下,他对自己的未来完全失去了希望。

在他的遗书中,他还对导师的不负责任表示了不满。他按照导师的要求对数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但导师对数据不满意。此外,在做实验时,实验设备经常出现问题,他需要修理设备。深夜做实验时,自杀笔记上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自责情绪。从大连理工大学的一位研究生自杀遗书来看,他死前承受了很大的学习压力,这种学习压力变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使他上气不接下气。最后,他想不起来了,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

在他的遗书中,他说他想在来世成为一只猫。虽然他只能活10年以上,但他不知道活20年有多美好。是的,我一直在学习,参加考试和交答案。我原以为我能顺利毕业并进入社会,但我却屡屡受挫。我不批评任何人,也不责怪任何人。我只想对这群研究生说一句话:他们真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从这位研究生的遗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孩子。他告诉自己所有的问题,并没有说学校或老师一点都不好。如果他猜对了,他就有一种顺从的性格。这类人往往对自己的处境关注不够,总是过于关注他人的期望。在多次失败后,他变得不再自信,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顺利毕业。今年,他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但在这种沮丧情绪的影响下,他对自己的未来完全失去了希望。

剧本杀研究论文

目的是促进小康文娱传媒有限公司改进升级,为周边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剧本杀游戏服务体验。同时,调查实操也是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剧本杀调研背景:在大众娱乐需求增加、综艺背书等因素的影响下,大量资本为争夺更多的市场利润,纷纷介入剧本杀行业,将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打造成头部企业,逐步提高头部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进而引领行业发展。未来,引入新技术、新玩法、新形式,打破目前逐渐出现的内容同质化现象,将是剧本杀品牌未来创新的重要方向。剧本杀行业定义及分类剧本杀是一种具有推理性质的角色扮演游戏,即几个参与者玩同一部剧本,其中一位参与者秘密扮演凶手的角色,而其他参与者需要通过推理寻找线索、搜集证据、讨论案情,寻找出凶手。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桌游兴起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网民偏好的最热门桌游是抽象游戏,占比,其次是聚会游戏,包括狼人杀和剧本杀等,比例为。中国年轻群体是桌游的主要消费人群,剧本杀的社交属性能够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市场增长空间大。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社群效应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网民玩剧本杀时偏好与朋友组队,占比;与陌生人组队占比。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朋友、同事是剧本杀玩家组队时的首要选择,社群效应大,拓展了剧本杀的受众范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同比增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剧本杀市场规模仍在增长,但同比增长率下降至。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剧本杀的推理性、悬疑性可以满足玩家的推理爱好和表演欲,同时,剧本杀也为有社交需求的玩家提供了平台。在需求推动下,中国剧本杀门店快速扩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预计到2022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亿元。中国受访网民剧本杀资讯了解渠道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九成的受访网民对剧本杀了解程度较高;受访网民会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和短视频直播平台来获取剧本杀信息,占比。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互联网的影响,以及网民的喜爱程度,剧本杀靠口碑进行推广,宣传成本低,传播速度快。

1.触及人性 释放“谎言”快乐剧本杀与我们熟悉的所有“杀”类游戏一样,充斥着谎言和套路。你要赢,你就得能编得出一套像样的谎言。在多人互动的情况下,光靠自己吹牛说谎也是没有用的,你还要做到能逼真地说谎并且成功圆谎。那为啥有了“谎言”的元素,杀类游戏就变得如此吸引人呢?这是因为“谎言”是人性的底层元素,具有进化上的意义。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生存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和群体社交环境都极其残酷,如何才能生存下来?当然要使用说谎这个技能了!英国圣安卓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学家理查德·拜恩就曾发现,某些猴子和猩猩完全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而互相欺。比如说,为了避免惹怒最强悍的头领,公猩猩会偷偷地和母猩猩进行交配;有的猴子会假装对美食缺乏兴致,以误导其他猴子,这样它就可以乘其不备将食物偷走。猴子相互欺的道理跟人是一样的。不光是成年人,连小孩子都是撒谎的高手。曾获“菠萝科学奖”心理学奖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曾对1200名2-17岁的儿童以及少年进行研究,发现2%的两岁幼儿就已经学会说谎,50%的三岁孩童不老实,四岁会人的比例更是高达将近90%。年纪越大说谎的比例就越高,到了12岁,几乎每个儿童都会说谎,甚至得出结论“早撒谎的孩子更聪明”。由此可见,剧本杀等互动游戏之所以极速风靡,是因为可以让人类的“谎言”本能得到充分释放,触及了人性的底层动力,从而让玩家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尽情体验“说谎”乐趣。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