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感染是什么原因
文章目录*一、伤口感染是什么原因*二、伤口感染如何预防*三、伤口感染如何治疗
伤口感染是什么原因所有造成伤口感染的细菌都是侵入组织引起局部变化和全身中毒。但破伤风杆菌与其他病原菌不同,无论菌体或其产生的外毒素,在伤口均不产生明显的病理改变,它是通过分泌出和扩散到全身的毒素而导致发病,其产生的外毒素毒力强,对神经有特别的亲和力,经吸收后,分布于脊髓、脑干等处,易危及生命。
伤口感染如何预防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自动免疫疗法共注射3次,第一次皮下注射,间歇6-8周,再进行第二次注射,可获得基础免疫;在半年至一年后注射第三次,可获得较稳定的免疫力;以后每5年加强注射一次。对伤前未接受自动免疫者,应尽早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因其作用时间短,有效期为10天左右,所以对深部创伤、污染严重的伤员,可在一周后再注射1次。但破伤风抗毒血清是马的血清制剂,用前必须常规作过敏试验,若阳性,应按脱敏疗法注射。
1、宜吃高蛋白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3、宜吃高热量食物。
题目能够起到窥论文全貌,导读者注意,显研究重点,一个准确精炼,醒目新颖的医学论文题目,可谓医学论文之龙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专业的医学方面 毕业 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阅读医学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1、中医药学院医学研究生 英语阅读 能力与阅读策略实证研究 报告
2、从医学课外阅读谈贯通式教学
3、阅读疗法: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医学解读
4、移动阅读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思考
5、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图书种类分析
6、医学文献阅读技巧
7、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动机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8、 医学英语 阅读教程
9、阅读治疗对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0、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阅读特点的调查和分析
11、如何提高 专业英语 阅读能力第4讲医学英语中的拉丁语
12、医学期刊作者阅读与投稿习惯调查分析——以《医学研究杂志》为例
13、加强医学生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校英语毕业考试的启示
14、医学生阅读状况与行为特点的现状调查——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例
15、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医学英语阅读策略探讨
16、医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
17、在医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
18、21世纪医学共核英语阅读问题探讨
19、医学文献的检索与阅读
20、医学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1、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2、 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探讨
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4、健康 教育 在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孕前检查预防出生缺陷的优生优育对策分析
6、预防接种薄弱区量化甄别与考核效果分析
7、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现状分析
8、青少年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 方法 研究
9、浅谈煤矿尘肺病预防及粉尘危害防治
10、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
11、研究学校学生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措施
12、探讨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效果
13、室内装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
14、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5、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16、职业性中毒性肾病的危害和预防
17、靖江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18、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疗效观察
19、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分析
20、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21、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22、探讨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与预防对策分析
23、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24、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25、瑞昌市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6、20x-20x年禽流感流行情况及其监测和预防
27、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28、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29、常见肾脏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
30、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
31、芬吗通在临床中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
32、一例接种卡介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析
33、职业性急性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的预防
医学微生物学论文题目参考
1、PCR方法快速检验HBV
2、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
3、肠道菌群研究方法进展
4、胃肠道微生物及其分子生态学技术研究进展
5、基于血凝素的新型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6、肠道菌群影响宿主行为的研究进展
7、理性和科学的态度认识埃博拉
8、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
9、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的小鼠细胞免疫效果
10、基于结构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11、结核分枝杆菌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2、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研究新进展
13、大肠杆菌生物膜的筛选及生长曲线测定
14、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5、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及标准菌种管理
16、马尔堡病毒形态特征研究
17、乙型脑炎病毒侵染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18、5种病毒性脑炎相关RNA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
19、肠道菌群调节制剂的研究进展
20、适用于分离人肠道中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21、益生菌与肠黏膜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2、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
23、半枝莲总黄酮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24、轮状病毒感染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
25、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进展
26、细菌黑色素的合成途径及生物功能研究进展
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8、细菌鞭毛的致病性及其免疫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29、人腺病毒的研究进展
30、浅析埃博拉病毒致病机制
31、肠道病毒71型研究进展
32、抗生素对小鼠菌群失调腹泻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3、白念珠菌凋亡诱导研究进展
34、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36、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37、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培养的条件优化
38、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相关基因检测与聚类分析
39、埃博拉病毒研究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40、博卡病毒的检测方法概述
医学方面毕业论文题目选题题目相关 文章 :
★ 医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
★ 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2021医学类论文题目推荐
★ 药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论文题目同时应鲜明醒目,能吸引读者,向读者提供最直接的信息和对论文主题作准确的说明。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医学相关专业硕士 毕业 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学微生物学论文题目参考
1、PCR 方法 快速检验HBV
2、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
3、肠道菌群研究方法进展
4、胃肠道微生物及其分子生态学技术研究进展
5、基于血凝素的新型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6、肠道菌群影响宿主行为的研究进展
7、理性和科学的态度认识埃博拉
8、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
9、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的小鼠细胞免疫效果
10、基于结构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11、结核分枝杆菌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2、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研究新进展
13、大肠杆菌生物膜的筛选及生长曲线测定
14、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5、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及标准菌种管理
16、马尔堡病毒形态特征研究
17、乙型脑炎病毒侵染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18、5种病毒性脑炎相关RNA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
19、肠道菌群调节制剂的研究进展
20、适用于分离人肠道中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21、益生菌与肠黏膜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2、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
23、半枝莲总黄酮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24、轮状病毒感染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
25、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进展
26、细菌黑色素的合成途径及生物功能研究进展
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8、细菌鞭毛的致病性及其免疫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29、人腺病毒的研究进展
30、浅析埃博拉病毒致病机制
31、肠道病毒71型研究进展
32、抗生素对小鼠菌群失调腹泻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3、白念珠菌凋亡诱导研究进展
34、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36、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37、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培养的条件优化
38、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相关基因检测与聚类分析
39、埃博拉病毒研究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40、博卡病毒的检测方法概述
41、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42、双歧杆菌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
43、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进展
44、军团菌检测方法概述
45、噬菌体治疗中细菌对噬菌体的抗性
46、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分布及毒力基因特征分析
47、T细胞免疫在抗结核杆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48、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的致病性、传播力研究
49、空肠弯曲杆菌生物学特性及分型技术研究
50、冠状病毒附属基因功能研究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1、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2、 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探讨
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4、健康 教育 在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孕前检查预防出生缺陷的优生优育对策分析
6、预防接种薄弱区量化甄别与考核效果分析
7、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现状分析
8、青少年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研究
9、浅谈煤矿尘肺病预防及粉尘危害防治
10、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
11、研究学校学生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措施
12、探讨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效果
13、室内装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
14、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5、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16、职业性中毒性肾病的危害和预防
17、靖江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18、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疗效观察
19、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分析
20、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21、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22、探讨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与预防对策分析
23、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24、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25、瑞昌市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6、20_-20_年禽流感流行情况及其监测和预防
27、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28、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29、常见肾脏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
30、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
31、芬吗通在临床中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
32、一例接种卡介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析
33、职业性急性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的预防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
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
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
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
36、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
37、蛋白A-藻蓝蛋白β亚基双功能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38、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开展现状及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研究
39、__医学检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医学相关专业硕士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 2021医学类论文题目推荐
★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 医学类硕士论文(2)
★ 医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
★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
★ 临床医学内科毕业论文(2)
没有质量问题,破伤风抗毒素对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异种蛋白,对人体是一种过敏原,再加上医院做皮试时未按说明书上的要求做,故经常会出现皮试假阳性,但全量注射后又没事。在临床上会出现99%的假阳性。可以给一论文看看: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假阳性原因与对策胡凤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假阳性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9143(2009)02-0122-02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清经胃酶消化后,提纯制得的液体制剂,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目前已有人血源的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制剂,效果较好,且能避免发生过敏反应,但其来源较少,制备复杂,尚不能普遍应用,因而TAT仍为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主要生物制品。传统的皮试方法假阳性率较高,脱敏注射法繁琐耗时。因此,近年来护理同行对造成TAT皮试假阳性的各种可能性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找出相应对策,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假阳性的原因1.1保存不当l临床上确实存在将破伤风抗毒素以室温存放。TAT是马血清制品,是用类毒素免疫马匹后制备的,属于异体蛋白质室温放置易变质、变性。1.2rAT皮试液配制时稀释液选择不当临床上有些医院仍采用注射用水配制各种皮试液,由于注射用水为低渗液,皮下注射后可引起皮下组织细胞膨胀,引起局部疼痛,疼痛刺激皮肤使局部充血潮红,从而造成假阳性。1.3皮试液浓度传统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取0.1mLTAT原液(规格15OOU/mL);0Z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内含~5ou)即为皮试液,即o.1mL含15U的TAT皮试液。TAT皮试液的浓度剂量与局部反应程度成正比关系,浓度高,局部反应程度增强,局部皮肤接受高浓度大分子的异性蛋白后,造成组织渗透压升高而引起的皮肤局部反应。1.4皮试液配制不准确临床上配制TAT皮试液时常使用的注射器是1mL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注射器死腔因素是皮试液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注射器死腔包括3部分,乳头内部空间,乳头与针栓之间的空间,以及针梗空间。多年来经过对破伤风抗毒素原液的剂量进行反复观察,发现各个厂家生产的破伤风抗毒素针剂药量都不足1mL,多则0.8mL,少则0.5mL,按教科书要求方法进行皮试液的配制,造成TAT皮试液浓度过高,使TAT皮试假阳性率升高“。在注射器内吸取作者简介:胡风华(1969.),女,主管护师,大专一定量的破伤风抗毒素后再吸取稀释液时,由于注射器的吸力,稀释液进入注射器中有一定的冲力,该冲力对管内的破伤风抗毒素起了强烈搅拌作用,因而导致泡沫的产生而影响药液剂量六。1.5消毒液使用不当临床上在做皮试前,多采用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观察结果时发现有的患者皮试处出现与酒精消毒面积大小相一致的局限性红晕,直径达5cm左右,恰是消毒的范围,因此无法判断是酒精过敏还是1IAT过敏。这样对皮试结果判定带来很大的难度,从而使TAT皮试假阳性率升高。1.6注射针头选择不当皮内注射时选用5号或6.5号针头,因针头粗对局部刺激性大,易出现皮丘发红等皮肤的应激反应,使TAT皮试假阳性率增高。1.7注射时进针方法不妥皮内注射时进针方向与前臂横纹肌垂直,使皮肤产生机械性损伤,加上药液逆流阻力大,易产生撕裂样疼痛,局部疼痛会引起假阳性反应。这就是因操作不当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对局部皮肤的刺激而造成TAT皮试假阳性率增加。1.8传统皮试观察时间过短通过临床观察发现TAT皮试后15min的反应最为强烈,因此,传统皮试观察20min也显得时间过短,假阳性率最高”j。1.9传统皮试结果判断标准过于简单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基础护理学》第3版对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结果判断标准阴性:局部无红肿。阳性:局部反应为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有时有伪足,主诉有痒感,或有其他过敏症状。庞跟娣,李澍等通过1260例临床操作及对照观察,结果发现按习用标准判断阴性反应者8例,不足1%,也就是说将有99%以上患者的皮试反应都超过了阴性的原有规定范围,阳性率很高。1.10d,JL特殊生理特点d,JL皮肤菲薄,富于血管故注入药液后极易扩散,红晕范围大,而皮丘相对较小。如操作时动作不够轻柔,皮肤绷的太紧,用手抓捏,衣袖摩擦等,均可使红晕范围扩大。再就是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对某些阳性表现如发痒、胸闷等不能确切表达,影响试敏人员判断结果,易rjanjinJoumalofNursing,April2009,Vo1.17,No.2·123·造成TAT皮试假阳性,从而使TAT皮试假阳性率升高。1.11其他原因皮试观察时间不够。由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有些试敏人员观察反应在结果不足20min,提前观察,即见到注射对皮肤刺激产生红晕还没有消退,误认为是皮试阳性。有些试敏人员由于对TAT过敏反应有恐惧感,造成对判断标准掌握过严,而没有按皮试阳性判定标准来鉴别,而造成TAT皮试假阳性率提高。某些患者因恐惧、精神紧张或疾病的影响以及疼痛刺激而使感觉异常,诉说皮试处痒或痛,误判为TAT皮试假阳性。2对策2.1妥善管理TAT制剂I’AT制剂应保存在2—8。C暗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药效。注射前需仔细查看,发现制剂混浊、且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瓶有裂纹、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者均不可使用。防止制剂变质,影响皮试的准确率。2.2选择正确的稀释液应选用生理盐水作为配制TAT皮试液时的溶媒。因它为等渗液,渗透压与组织液相等,对皮肤及组织刺激小,降低TAT皮试的假阳性率。2.3推广使用7.5IU为皮试标准浓度以往教科书上TAT皮试以含l5IU为标准,现在医学上推广以7.5IU为标准,含7.5IU为标准的皮试液更能准确地反映病人的阴阳性结果J。既可以避免因假阴性而出现的漏诊,又可以减少假阳性而缩短治疗时间。皮内注射TAT0.1mL含7.5U为最佳剂量,配制浓度75U/mL为最佳浓度,应用这种皮试液既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又减轻了护士工作量,而且皮试液配制方法简单,便于护理人员掌握。2.4改进配制方法黄秀华等测定注射器死腔残余量为0.06·”】,在配制皮试液时应减去残余量。1mL一次性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几乎无死腔,因此是理想的配制皮试液的注射器。配制皮试液时由于各厂家生产的破伤风抗毒素针剂都不足1mL,配制TAT皮试液时,先将每支为1500IU的不足1mL的制剂加适量生理盐水稀释足1mLc。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是经硫酸胺盐析法所制成的生物制品,为表面活性物质的高分子化合物溶液。配制时先抽取生理盐水0.1mL,再抽取TAT0.1mL,这样会加速抗毒素的稀释溶解而不产生泡沫,再抽取生理盐水0.8mL,配制成150IU/mLc”J,再排出0.5mL~=/JU生理盐水0.5mL,即配制出的皮试液为75IU/mL,皮内注射0.1mLc。2.5选用适宜的皮肤消毒液用75%酒精棉签消毒注射部位皮肤(以注射点为中心,用螺旋式动作从中心向外旋转涂擦,直径5cm以上),再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拭注射部位皮肤(方法同酒精消毒,但直径不超过酒精消毒范围5cm,擦拭1次)做TAT皮试较安全、可靠,且可降低TAT皮试阳性率。2.6选用适宜的皮内注射针头选用4号、4.5号的针头。由于针头小皮内注射时减轻了对局部皮肤的刺激,患者就无撕裂样疼痛或只有一点微痛,皮肤的应激反应减轻。2.7改进皮内注射时的进针方法皮试时在患者前臂掌侧横纹上3横指正中与腕横纹皮肤平行进针,因此处是尺神经皮支与桡神经皮支末梢分布最稀少的部位,与皮纹平行方向进针,皮纹向前推移,机械损伤小,且皮纹无断裂现象,药液是顺流阻力小,这样就减轻了皮试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从而降低TAT皮试的假阳性率。2.8规范皮试结果的最佳观察时间规定皮试结果最佳观察时间为30min【7】。对可疑为假阳性反应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用生理盐水作对照及脱敏疗法,重点观察“局部”或“全身痒感”,“皮丘”以及“皮丘质地与形状”等,采用“延时观察法”和“众人证明观察法”,以提高判断准确性“。皮试过程红润出现较普遍,无特异性意义,只能作为TAT过敏反应的佐证。2.9规范皮试结果判断标准皮试结果判断阴性局部无红肿,硬结不超过1eln,无全身及其他部位反应。崔明淑将阳性分级用(+)(++++)表示,见表1(+、++为假阳性,+++为阳性,++++为强阳性),采用此方法进行判断,假阳性率明显降低。表1TAT皮试阳性分级2.1O婴幼儿要用特殊方法对于婴幼儿患者要设法分散其注意力,使其最大限度的配合,操作时要固定好针头,防止针头滑出,同时进针用力要轻,防止进针过深,注入药物过多,从而减少TAT皮试假阳性反应。对于学龄前儿童应询问有无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如已接种其中的破伤风抗毒素5岁内有预防破伤风杆菌感染的作用,此类患儿只需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即可。参考文献:[1]崔炎.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0[2]马白芳,李彩玲.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浓度的探讨[J].ChineseJoumalofClinicalHealtheare,2004,17(5):384[3]郑艳,涂索华,王玲,等.空针死腔对TAT皮试结果影响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379[4]李静,李秀珍,史小景.破伤风抗毒素皮试试验阳性率过高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O7,7(13):2987[5】苏月巧,郑荣坤,赵连萍.破伤风皮试液不同配制方法的比较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8):78[6]冯月霞,赵润萍,翟谢民.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假阳性原因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5):777[7]郑昌炼.避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假阳性的探讨[J].河北医学,213O5,11(10):919[83庞跟娣,李澍,刘改云,等.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判断标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37[9]裴振兰,钱国菊,韩静枫,等.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最佳浓度及剂量探讨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3):102[10]张亚琴.四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比较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4):614[11]黄秀华,梁秀萍,黄艳萍,等.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含量与皮试结果关系的观察[盯.广西医学,2007,29(11):1826[12]余佳,陈琼枝.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浓度与皮试结果的临床观察与体会[J].当代护士,2008,2:82[133张胜姣,沈兰花.TAT皮试液配制方法的比较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6):483[1nJ李淑华.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皮肤消毒方法改进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06,7(8):150[15]闫玉霞.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进针方法的改进[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4):83[16]高娟,马春华.避免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假阳性的临床探讨[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27(3):3[17]崔明淑,王艳春.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和脱敏治疗[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7):882[18]冯玉娟,冯晓文.小儿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需注意的问题[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34(20o8—1O一06收稿,2009一O1—23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