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
传承千年,后人对慎独的研究也不曾停歇。----题记 慎独?慎独是什么意思?这是我拿到作文纸后的第一感受。
我想多数人会感到陌生,似乎这个词语太抽象了。慎独,始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慎独”,按字词典上的解释: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辞源》中解释到: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辞海》中作这样的解释:“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往外沿引伸,可视为“对自己行为负责”。
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时也能谨守道德、原则,不苟言行,维护好自身的形象。”故,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
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几千年来,慎独在人们的修身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东汉安帝时,昌邑县令王密为了感谢荆州刺史杨震当年的提携之恩,深夜携重金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知者。而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
杨震面对诱惑,自觉地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因无人监督、他人不知道而收受贿赂,这就是慎独的力量。当你屡遭失败打击,一蹶不振的时候,你是否因此沉沦,颓唐呢?你是否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困境?如果你的回答是正确的,那么你就做到了慎独。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他们都是在困境中崛起,在失败中成功,他们难道不可以称的上典范?做到慎独,主要的还有勤奋和专注。
因为专注才可以排除一切杂念,专心于某一个方向,而不被外界因素干扰诱惑。因为勤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做到尽可能多的事情,才能严格地要求自己,约束自己鞭策自己。
慎独,即是自律,曾经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至高道德标准,而现在是我们道德修养的方法,道德修养像宝石一样的珍贵,那么慎独就是宝石中的宝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任能严格要求自己,才是真正的“钻石”。
“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传承千年,后人对慎独的研究也不曾停歇。
----题记
慎独?慎独是什么意思?这是我拿到作文纸后的第一感受。我想多数人会感到陌生,似乎这个词语太抽象了。
慎独,始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慎独”,按字词典上的解释: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辞源》中解释到: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海》中作这样的解释:“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往外沿引伸,可视为“对自己行为负责”。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时也能谨守道德、原则,不苟言行,维护好自身的形象。”
故,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几千年来,慎独在人们的修身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汉安帝时,昌邑县令王密为了感谢荆州刺史杨震当年的提携之恩,深夜携重金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知者。而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杨震面对诱惑,自觉地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因无人监督、他人不知道而收受贿赂,这就是慎独的力量。
当你屡遭失败打击,一蹶不振的时候,你是否因此沉沦,颓唐呢?你是否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困境?如果你的回答是正确的,那么你就做到了慎独。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他们都是在困境中崛起,在失败中成功,他们难道不可以称的上典范?
做到慎独,主要的还有勤奋和专注。因为专注才可以排除一切杂念,专心于某一个方向,而不被外界因素干扰诱惑。因为勤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做到尽可能多的事情,才能严格地要求自己,约束自己鞭策自己。
慎独,即是自律,曾经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至高道德标准,而现在是我们道德修养的方法,道德修养像宝石一样的珍贵,那么慎独就是宝石中的宝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任能严格要求自己,才是真正的“钻石”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梨树栽道旁,人争相取之,一句“吾心有主”,便约束了自己的举动。大浪淘沙,千古风流人物,斗转星移,便是几多春秋,可是以“吾心有主”标榜者又有几人?
可还记得,汉时,那个在北海牧羊的男子。手持节杖,望着天也不曾动摇半分的苏武,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只因一句“愿做大汉魂,不做匈奴臣”,便被放逐到北海牧羊。只待公羊生出小羊方可回去。那里荒无人烟,只有羊群伴,曾为好友的李陵劝他投降匈奴,只换来他一句割袍断义便灰溜溜地走了。想那时,汉主恐怕早已将他忘却。只要他点头无一人知道他已经投降匈奴。那是贫寒与华贵的对峙,是气节与富贵的决战。可只因一句“吾为汉臣”,荣华富贵转身而逝,贫寒、孤寂随之而来。
恐怕在当时的他,孤寂一人也曾默默诵念过“吾心有主”这句话吧!千里外,荒无一人的北海,只有他一人因为一句“吾心有主”便守望了整整十个春秋,由伟岸的男子变成白发须须的老人。依旧独自一人,谨守正道,严守气节。你是汉时不屈的魂,是谨守正道的魄。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你无光自亮,灿烂而耀眼。
古今多少事悠悠,古人以“吾心有主”而严守正道。今人以“吾心有主”而继往开来。那是无意间翻开2008感动中国时看到的,他并不是十人物之一。他只是一个彩票供应站的售票员。有人请他代买号码,谁知竟中了百万大奖。可他却丝毫没有犹豫地将大奖给了那人。百万大奖不动心吗?又没有人知道!谁知他却说:“不是我的,我不要,要了心里也不踏实。
有一个词,很好将他们的行为解释清楚——慎独。佛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守正道。慎独?!是啊!就算独自一个人也要谨慎,吾心有主,慎独之。惟正自身,慎独之。
慎独
【话题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金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为我们树立了“慎独”的典范。可以说,杨震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慎独”的境界。
这则材料中所谈的“慎独”能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慎独”为话题,自定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慎独”的范围之内。
【写作指导】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
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
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写作时可能会出现的不足:
审题时可能会因为对“慎独”理解错误而导致跑题,例如将“慎独”理解为“独处”、“独自反省”等等。“独处”只是一种背景,而“慎独”重点是要谈处于这种背景之下要“谨慎不苟”;“独自反省”是“慎独”的一个方面,但重心是言行要“谨慎不苟”,而不仅仅是“反省”。、
【思路点拨】
写议论文:
纵向结构
1.可以“小议慎独”为题:引论:由常有一些社会现象引出本文的论点: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本论:为什么要慎独?从4点分析:①慎独让人得以自我完善。②慎独让社会公德得以净化。③慎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④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诚信。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关爱。结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①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②“慎独”慎独离不开自重自律。③“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④慎独离不开坦荡为人。⑤慎独离不开诚实守信。(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内容为分论点)⑥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2.可以“什么是慎独”为题:可按层进式展开:什么是慎独?《辞海》称:“儒家用语。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也就是说,不论何时何地,或明或暗,或在人群,或单身独处,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在思想和言行上稍微离“道”。为什么要“慎独”:①慎独是一种情操;②慎独是一种修养;③慎独是一种自律;④慎独是一种坦荡。怎样才能“慎独”。那么,该怎样慎独呢?①要让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②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能原谅自己。③要“慎一”,否则会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
横向结构:
3.可以“慎独之美”为题:文章应围绕慎独之“美”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论述:慎独成就了大自
一朵花开在幽深的山谷里,默默散发着奇异的香味,伸展着饱满的花蕊。
这里人迹罕至,没有谁知道它是一朵奇葩。可是,它却毫不倦怠。
慎独就是这深山中的一朵奇葩,不求为人所知,但求问心无愧,但求做出完美的自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开于中庭的梅花,一经绽放便为人们争相赞叹,享尽荣耀;而开于寂寞的墙脚,无人过问,无人呵护,无人欣赏,又有几株梅花依旧愿意凌寒绽放呢?人也如此,在人前,就如一只系了线的风筝,在风的帮助下努力的在天空飞翔,享受在天上徜徉的快乐;而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能不能继续在蔚蓝的天宇留下自己无声的痕迹呢?慎独,是一种境界,如同开在深谷里的花,绽于墙角的梅,无论它们作出些什么都不会有别人的关注和赞美。
但是它们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用绽放来证明自己。不患人之不己知,但求自知而已,这便是慎独。
有了慎独,才有了四知堂的千古佳话,才有了同仁堂百年不倒的奇迹。那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反问中有的是对于原则的坚守,并不因无人所知而暂时抛却;那个响亮的同仁堂名号背后是对于顾客不变的承诺,并不因为大众的不知情而有丝毫的弄虚作假。
慎独,是对自己的负责,是对灵魂的开诚布公。你的周围没有其他人,你面对的只是自己。
选择绽放或者暗自放弃暗然凋落,这都取决于你。而慎独,就是要你毫不犹豫的选择绽放,不为别人的鲜花和掌声,只为自己能够会心的自语一声:“你很棒!”有了慎独,才有了孔子周游列国不求显达职位推广自己的学说,从而成就一代圣人;有了慎独,才有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美誉。
他们并不求什么,只是默默地选择绽放,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住自己的准则,向这个世界献出自己微薄的气息。当人们都在你身边时,坚守自我也许很容易,可是有一天,没有人跟你在一起,你会怎样呢?现在,你可以大声地说:“我会选择慎独,不需要别人知晓,只是要对自己负责。”
慎独,语出《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大体意思是:“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它是指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
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慎独。
只有慎独,才能成为真君子。失去慎独,都是伪君子。
慎独,是一种操守,一种淡定。慎独的人每做一件事,每一起心,每一动念,都认为天知,地知,神知,我知。
举头三尺有神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很多事,我们偷偷做了,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一夜之间天下净知。
慎独,在自觉的状态下,体会着生命本真的乐趣。慎独是心灵的自然有序,是自觉的天人合一。
慎独是一种清明的境界,一种高尚的情操。坚守慎独,感受纯真。
生命恬然,生活坦然,心灵和谐,从容豁达,宽容大度。慎始敬终,默默无闻,无为而无不为。
慎独的人纯洁而善良,真诚而守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任世界物欲泛滥,永远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他们人性的最高处,向世人昭示了生命的本真与智慧。
慎独就是挂在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看不见就干见不得人的事。史上某宰相供公职,夜间,在家处理公务,点朝廷供应的蜡烛。
夜深了,公务理毕,转入私人读书时间,则吹灭朝廷供的蜡烛,转而点用私家蜡烛。家人曰:夜深人息,何必如此,又没人看见。
此公曰:君子当慎独也,人此一生,所作所为,不为做给别人看,是为对自己有所要求、有个交代。君子修身,贵在慎独!《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
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
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
做人做事贵在自觉。(。
“慎独”指的是 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 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 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 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 的现实价值。
慎独这个词目前有2种解释,我先说古意。
古语中“慎”意为“坚持,固守”;“独”意为“内心,心里,和外在相反”。“慎独”就是“固守内心,坚持原则”的意思,就是要坚持自己内心为人处事的原则,要有主见,坚定不移。
第二种解释,现代的文章中多见“慎独”被解释为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 *** 也曾对慎独作了这样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
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也许是现代人对古语字面上理解的错误,也许是对这个古词意义的扩展衍生。虽然“慎独”有这样2中含义,但都是教人严于律己,在面对外物的影响时坚持心中的原则。
古意侧重于外物主动作为(他人的干预)的影响,今意更侧重于外物不作为(没有他人的干预)的影响。此时看这个词,结合古今两种含义,就是无论别人怎么影响我们,是横加干预或是不闻不问,我们都要固守内心,坚持自己的原则。
《杨震暮夜却金》: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
《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由人无人,都能严以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规范,有口皆碑,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素材,由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慎独这个词,现在不怎么常见了,但在传统文化里,特别是在讲传统伦理道德时,这是一个使用得十分普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词语。
这个词最早出自《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也要谨慎小心,自觉遵循法度和道德,不要因为别人不在场或不注意的时候而干坏事。这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或方法,称之为“慎独为入德之方”。南宋学者朱熹对这个词作过这样的说明: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明显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诚其意’。”
(《朱子语类》)
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以“慎独”出名的人物,名声最大的是东汉安帝时的荆州刺使杨震。这位以“性公廉,不受私谒”著称,留下了个“清廉诫四知”的典故。《后汉书·杨震传》有这样的记载:杨震去荆州赴任,道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当年举荐上来的,王密为了表示对杨震当年提挈之恩的感谢,“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你这样做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了杨震的一番话,“羞愧而出”。后人就把这件事当成“慎独”的典型,流传下
来。
大凡真正代表人类美好精神的东西,总是能跨越时代、跨越国界、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界限的。慎独,这种高尚的精神情操就是这样。在法国人写的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与前面说的杨震的故事很相似,故事说:
“我的朋友到泰国旅行,在货摊看见十分可爱的小纪念品,他选中了三个后就问价,女摊贩回答是每个一百铢。他还价六十铢。说了半天,她就是不同意。最后她说:‘我每卖出一百铢,老板才能给我十铢报酬。若六十铢卖了,我就什么也赚不到。’我这位朋友听了心生一计,说:‘这样吧,你卖给我六十铢一个,我额外给你二十铢报酬,这样,比老板给你的还多,而我也少花些钱。双方都有好处。’他满以为她会立刻答应的,却见她摇摇头。他便补充上一句:‘你的老板不会知道的,别担心。’她看看我的朋友,坚决地摇摇头说:‘佛会知道。’”
杨震说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还有这位泰国女摊贩说的“佛会知道”,去掉里面的神秘成分,其实说到底了,如果是两个人办的事,那是“你知、我知”,如果是一个人办的事,那是“我知”,说“无人知道”,那是自欺欺人。所谓“慎独”,就是要捅破“无人知道”这层窗户纸。宋代学人陆九渊就明明白白地说过:“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这样,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心相联系,就达到了一种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觉。
表面上的君子好当,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君子难做。“人生而有欲”,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当世,在物欲横流,惟利是得的商品大潮中,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的权利场上,人人都面临着“制欲”的考验。多少人在这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落个“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场,这样的事例举目皆是,用不着在这里罗列了吧。如何将“欲”自觉地、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且能“省察于莫见莫显”之间,连不被人注意的细枝末节也不放过,当个“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真君子,这
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养,过好“慎独”关。
“慎独”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5336532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
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传承千年,后人对慎独的研究也不曾停歇。
----题记
慎独?慎独是什么意思?这是我拿到作文纸后的第一感受。我想多数人会感到陌生,似乎这个词语太抽象了。
慎独,始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慎独”,按字词典上的解释: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辞源》中解释到: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海》中作这样的解释:“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往外沿引伸,可视为“对自己行为负责”。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时也能谨守道德、原则,不苟言行,维护好自身的形象。”
故,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几千年来,慎独在人们的修身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汉安帝时,昌邑县令王密为了感谢荆州刺史杨震当年的提携之恩,深夜携重金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知者。而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杨震面对诱惑,自觉地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因无人监督、他人不知道而收受贿赂,这就是慎独的力量。
当你屡遭失败打击,一蹶不振的时候,你是否因此沉沦,颓唐呢?你是否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困境?如果你的回答是正确的,那么你就做到了慎独。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他们都是在困境中崛起,在失败中成功,他们难道不可以称的上典范?
做到慎独,主要的还有勤奋和专注。因为专注才可以排除一切杂念,专心于某一个方向,而不被外界因素干扰诱惑。因为勤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做到尽可能多的事情,才能严格地要求自己,约束自己鞭策自己。
慎独,即是自律,曾经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至高道德标准,而现在是我们道德修养的方法,道德修养像宝石一样的珍贵,那么慎独就是宝石中的宝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任能严格要求自己,才是真正的“钻石”
话题作文一般会有一些材料提示,或者几句解语似的话,这个东西是需要多读几遍的,因为这个材料就给出了有用的信息,根据这些材料你可以顺其意给出自己的一个甚至多个观点,也可以反其意给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自己筛选最贴合话题一个观点来写作文,切记观点要从一而终,不要想到几个观点全部写上.对于慎对自己这个话题,不知道有没有材料提示.如果但看这个话题,首先要明了,慎,慎重的意思,慎重的对待自己,就是不要随便的对待自己,就是要自尊自重,不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客观的看待自己,解释这么多想来楼主应该理解大概意思了.如果是我选题,作文中心我就定为慎独.慎独语出《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是说人在无人监管的时候能够自觉的,遵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行动,而不违背道德和自己的原则.这就是慎重的对待自己,看重自己的品行道德操守.行文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可以先解释什么是慎独,然后写为什么慎独,慎独的表现有哪些,身边常见的慎独或者不慎独的事情,造成的影响等等,围绕话题展开写来即可.记叙文,可以围绕一件事情来写,最好是你亲身经历的,注意细化描写自己独处,无人监督时的心理变化,最后是否慎独了,多数人写自己如何如何打败心魔战胜自己,你大可反其道而行,写自己最终没有慎独,事后感到羞愧,从而更深的认识到慎独是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以后的生活中因为此事的鞭策,使自己更能严于律己.。
小议“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梨树栽道旁,人争相取之,一句“吾心有主”,便约束了自己的举动。大浪淘沙,千古风流人物,斗转星移,便是几多春秋,可是以“吾心有主”标榜者又有几人?
可还记得,汉时,那个在北海牧羊的男子。手持节杖,望着天也不曾动摇半分的苏武,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只因一句“愿做大汉魂,不做匈奴臣”,便被放逐到北海牧羊。只待公羊生出小羊方可回去。那里荒无人烟,只有羊群伴,曾为好友的李陵劝他投降匈奴,只换来他一句割袍断义便灰溜溜地走了。想那时,汉主恐怕早已将他忘却。只要他点头无一人知道他已经投降匈奴。那是贫寒与华贵的对峙,是气节与富贵的决战。可只因一句“吾为汉臣”,荣华富贵转身而逝,贫寒、孤寂随之而来。
恐怕在当时的他,孤寂一人也曾默默诵念过“吾心有主”这句话吧!千里外,荒无一人的北海,只有他一人因为一句“吾心有主”便守望了整整十个春秋,由伟岸的男子变成白发须须的老人。依旧独自一人,谨守正道,严守气节。你是汉时不屈的魂,是谨守正道的魄。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你无光自亮,灿烂而耀眼。
古今多少事悠悠,古人以“吾心有主”而严守正道。今人以“吾心有主”而继往开来。那是无意间翻开2008感动中国时看到的,他并不是十人物之一。他只是一个彩票供应站的售票员。有人请他代买号码,谁知竟中了百万大奖。可他却丝毫没有犹豫地将大奖给了那人。百万大奖不动心吗?又没有人知道!谁知他却说:“不是我的,我不要,要了心里也不踏实。
有一个词,很好将他们的行为解释清楚——慎独。佛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守正道。慎独?!是啊!就算独自一个人也要谨慎,吾心有主,慎独之。惟正自身,慎独之。
慎独
【话题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金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为我们树立了“慎独”的典范。可以说,杨震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慎独”的境界。
这则材料中所谈的“慎独”能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慎独”为话题,自定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慎独”的范围之内。
【写作指导】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
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
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写作时可能会出现的不足:
审题时可能会因为对“慎独”理解错误而导致跑题,例如将“慎独”理解为“独处”、“独自反省”等等。“独处”只是一种背景,而“慎独”重点是要谈处于这种背景之下要“谨慎不苟”;“独自反省”是“慎独”的一个方面,但重心是言行要“谨慎不苟”,而不仅仅是“反省”。、
【思路点拨】
写议论文:
纵向结构
1.可以“小议慎独”为题:引论:由常有一些社会现象引出本文的论点: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本论:为什么要慎独?从4点分析:①慎独让人得以自我完善。②慎独让社会公德得以净化。③慎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④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诚信。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关爱。结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①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②“慎独”慎独离不开自重自律。③“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④慎独离不开坦荡为人。⑤慎独离不开诚实守信。(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内容为分论点)⑥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2.可以“什么是慎独”为题:可按层进式展开:什么是慎独?《辞海》称:“儒家用语。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也就是说,不论何时何地,或明或暗,或在人群,或单身独处,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在思想和言行上稍微离“道”。为什么要“慎独”:①慎独是一种情操;②慎独是一种修养;③慎独是一种自律;④慎独是一种坦荡。怎样才能“慎独”。那么,该怎样慎独呢?①要让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②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能原谅自己。③要“慎一”,否则会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
横向结构:
3.可以“慎独之美”为题:文章应围绕慎独之“美”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论述:慎独成就了大自
一.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二.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三. 怎么达到“慎独”这种境界: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语出《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三国·魏 曹植 《卞太后诔》:“祇畏神明,敬惟慎独。”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陶谷使江南》:“ 熙载 使歌姬 秦蒻兰 衣弊衣为驿卒女, 谷见之而喜,遂犯慎独之戒。”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愧,屋漏不惭。”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在这种不开通、不文明的地方,身当人师的人,那敢不慎独?”在《大学》原文中,有这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意思是小人平时喜欢做不好的事情,当他见到慎独的人后,却试图伪装自己,“掩其不善,而着其善。”然而,人们的内心与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时不好的意念、想法总能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勉强在形迹上伪装是伪装不了的,只有像慎独的人一样“诚于中”,才能“形于外”,“诚于中,形于外”是慎独的一个主要含义。
《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本文开篇引《大学》之言落于此处,欲先道出慎独思想的精髓所在。大学之道乃中华先民千载相传的人文灵魂,言尽了中国人千古不易的修身之理。慎独即是此大学之道在一己修身中的发用流行。慎独思想是对此大学之道的再度体认与个体践行。大学之道深蕴于慎独修身之中,亦将作为脉络贯穿于本文之中。也可说,本文深度解读慎独思想的背后,是对此大学之道的重读;研判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的背后是揭示此大学之道的永恒意义。
一、慎独思想的文化解读
思想是人类独有的文化现象,慎独思想则是中华先民在人类文化中所独有的人生智慧。慎独思想的文化解读必须从中国人的文化视角,从中国人独特的人文情怀出发,体认中国人的性命之情。
慎独反映的是在中华先民对自己、他人、以至宇宙人生的深刻了悟的基础上对一己存在的体认,是中华文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古人生存智慧的结晶,是古人生存实践的总结。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慎独思想必然要经历从实践到思想,由思想到文本的形成过程。对慎独思想的文化解读则要逆其道而行,从文本到思想,再到实践。
(一)慎独思想的文本解读
1.慎独思想的源起
慎独思想早见于先秦的《礼记·中庸》。《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慎独被体认为道的要求。在中国哲学视域中,人从来都不是独在的,道与我们一体存在。我心就是道心,我行就是道行,以心体道达道,自有慎独之行。自“我”为主体视道,道是客体,需要主体的体认与达成,而在道的流行中,道反客为主,规定着人的视听言动,监视着人的一言一行。故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隐”、“微”之中都有道的要求,慎独的本质是体道达道的过程。
道在人为德,德者得也,得道之谓德。故自人言之,慎独就是人之至德,非得道之士无以达慎独境界。《礼记·礼器》中言:“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之德“致广大而尽精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万物无可匹敌,故“贵”而“少”,君子敬此德之可贵,贵在其“独”,贵则需要慎以待之。叶适说:“慎独为入德之方”[1]
在形而下的层面上,慎独被体认为一种具体的君子修身之道。郑玄注之曰:“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2]就是要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注重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故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要做到慎独,必先诚其意。《大学》有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是君子的必备品德。《郭店楚墓竹简》和《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行》论慎独说:“‘淑人君子,其义一也’。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君子慎其独也。 “能为一”即能为独,为一于道德,慎独于人性。
相传为北齐刘昼所撰的《刘子》一书中的《慎独》章中,具体举出了君子慎独的例证:“人在暗密,岂以隐翳而回操?是以戒慎目所不睹,恐惧耳所不闻,居室如见宾,入虚如有人。故遽瑗不以昏行变节,颜回不以夜浴改容。句践拘于石室,君臣之礼不替;冀缺耕于坰野,夫妇之敬不亏。斯皆慎乎隐微,枕善而居,不以视之不见而移其心,听之不闻而变其情也”。举出遽瑗、颜回、句践、冀缺的事迹来证明慎独的特征在于“慎乎隐微,枕善而居”。朱熹解释“隐”“微”说:“隐,暗处也。微,细事也”。君子之“戒慎”、“恐惧”都是修身的具体要求。
2.慎独范畴的内涵
慎独范畴的内涵在“慎”与“独”二字之中,又超出“慎”与“独”二字之外。“慎独”联言,就具有了中国人所独有的丰富意蕴与人生智慧。“《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3]我们不得不谦卑地说,无论用怎样的语言都无法言尽慎独所表达的深义,所谓“道可道,非常道”。[4]更何况我们根本没有古人的境界与修为,只能“强为之辞”。
(1)“慎”的内涵分析
一为小心。这是“慎”字的字面义。心谨为慎。就德性言,谨小慎微方能养其本心,不失本性。故刘备诫其子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就功业言,成败源于一线之间,得失存于一念之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生天地之间应该由小处着手,脚踏实地,戒慎于细微之处。
二为真心。“慎”字由“心”与“真”构成,心真为慎。由小心而达于真心,谨于心,本于心,即保其心之真。常言道“人心难测”,人从蒙昧混沌走向文明开化的同时,也是人心由纯真走向虚伪的过程。故老子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5]人失去真心也就是失去真实的自我。故人要获得自我的真实,实需“慎”,方能发于己心,忠于己心,达于己心,安于己心。
三为诚心。诚心起自心之真,故“真诚”常联言。但诚不就是真,真是心的本然状态,诚则是心的流行发用。真是静,诚是动。诚在中国哲学的概念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又言:“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是天之道,是为人之道,故不自欺,不欺人,方能成己成人。
四为细心。细心起自诚心,精诚所在,无微不至,人性大全,则心无不达,故能细心。《中庸》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隐微之中见心细、心诚,这是从修身之道的角度对细心的要求。
(2)“独”的内涵分析
一为独处。朱熹认为:“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6]即无他人监督,自我孤单之境。人作为社会性存在,身处社群之中,视听言动无不考虑社会性需要,即要受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法律道德的制约和影响。而在一人独处之时,没有外在的压力与制约,真实自我可以无所顾忌的展现出来。独处之我,是自我存在的真实状态,独处之行是自我本质的真实流露。品评人品当“视其闲居之所为”,观其独处之言行。
二为独立。人是社会存在的同时又是个体存在,既与他人相联系、相联结,又与他人相区别、相分离。这有两层相对的含义:一是主体自我认识到“我”之为我而非他人,“我”与他人有别,“我”是自我的拥有者。二是“我”与他人相对,都具有相对的排他性。他人会有排斥“我”的趋向,而推“我”于独立;同时“我”也有排斥他者的趋向,而置自我于“独”的境地。独立是主体宣示自我存在的必然结果,也是主体自我实现的标志。
三为自立。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无待于外,此为自立。这不是对人之生存所需的外在条件的否定,只是强调外在条件不可强求,可求在己,故为“独”。孔子说君子“不畏莫己知,求为可知也”,[7] 因为“己知”在人不在己,“求为可知”则在己不在人,在人则不可强求,在己则可力求而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内因是外因的根据,内因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四为自足。超越物质有限性,求得精神的充实,人性的完善,此为自足。“足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8]自足意味着德性的完善,故能自我肯定,自我认可,达于自我实现之境。自足不是阿Q精神,不是自欺其人,而是在对自我能力与潜质的深刻认知、挖掘与展现的基础上对自我的完全接受,是精神和谐、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
(3)“慎独”的蕴义分析
一为律己。此为于大群中求修身之道。强调一己之言行合于社会要求,合于人伦大道的要求,不管在有人监督还是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以社会的道德要求约束自己。
二为真己。此为于人性中求修身之道。人性本善,但因生而有欲,欲长而善消,人渐失其性,久而不知。故孟子言“求学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9] “求其放心”即求其已失之心性,故“养心莫善于寡欲”。[10]
三为完己。此为于个性中求修身之道。“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11]人虽同此一大群,但其个性则千差万别,各有所思、所想、所虑、所言、所行、所求、所得、所失。但其所本则一,即本于人性,本于人群大道,所以个体人性的充足完善,就是人伦大道的完成与实现。
四为超己。此为于崇高中求修身之道。人之为人,所以最为天下贵者,在其具有万物所没有的超越性。人总是不甘于为存在而存在,总要寻找一种意义,追寻一种价值。这种意义与价值是自我的充分实现,也是自我的内在与外在的双向超越,弗洛依德称之为“超我”。
(二)慎独思想的哲学解读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慎独是一种哲学理念,是一种精神体悟,是一种思维境遇,是一种人生境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体存在的自我追问
慎独是一种追问。人是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性存在。当人从混沌中走出,意识到自我是一种存在时,人也就把自我从存在的本然状态中推出而审视自我,从而把自我作为与主体之“我”相对的客体。于是,主体之“我”总是要追问:“我是谁?我为何存在?我何以存在?我的终极归宿是什么?” 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是困扰所有人终生的问题,是所有人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或许这些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某些人的意识域,但仍会在人的潜意识域向人发问,向人的存在提出质疑,成为人生中难以摆脱的“空虚”和“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着能否解决人的心灵安顿问题。
慎独就是主体自我追问所设置的客观情境与达到的主观状态,也是主体追问过程中必然遭遇的客观与主观的双重境遇。慎独既是主体追问的实然状态,又是主体追问的必然状态。只有在慎独的状态中,主体才能真正发现真实自我,才会真正体会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追问自我的前提是主体面对的自我必须是真实的。只有把真实自我“招唤”到主体面前,使真实自我与主体相对而立,主体才可能完全透视、评判、理解自我的一切。在主体审视自我的情境中,任何外来者的介入都可能使真实自我想到逃避、隐藏自己,从而使主体看不到真实的自我。真实自我就这样因为他者的在场而消失、迷失、丧失在主体追寻的视域中,所以,主体的自我追问需要绝对的“独”,而主体之“我”能否创造这种情境,能否使真实自我完全向主体敞开,则需要主体之“慎”。只有既“慎”且“独”,真实的自我才会从遮蔽走向解蔽,赤裸着来到主体面前,真正向主体言说,主体才会真正听到自我的心声,知道“我”脱去一切伪装后的本来面目,知道“我”有着一颗怎样柔弱的心,“我”的心向着自己,向着他人,向着世界,发出怎样的呼唤。可能在这一瞬间,“我”忽然了悟了,或突然顿悟了——我是谁;我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生命过程的意义何在——一切都澄明起来。因为真实的自我出现了,那曾经恍恍惚惚、暗昧不明的“赤子之心”一刹那清晰起来。“我”得到了,“我”得“道”了,“我”得到了真实自我,“我”得到了自我的一切。本来“我”是完善的,然而,纷繁的尘世使“我”失去了本心。“我”经由慎独又回到了自己,“我”又成为我,“我”又占有了我。“我”是真我,己是完己。
2.真实自我的实现过程
慎独是一个过程。主体之“我”在追问自我时,有一个从发现真实自我到实现真实自我的过程。在逻辑上发现先于实现,但在实践上二者是同一过程。发现自我也就是实现自我的过程。发现自我就是真实自我向主体之我完全敞开、展现的过程。真实自我呈现在主体面前,呈献在现实中的过程,也就是真实自我得以实现的过程。
慎独就是真实自我的发现与实现过程。这种自我发现不以外求的方式进行,而是向心内求,从而摆脱任何外在条件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是绝对自由的,所以主体才“敢于”接受真实自我,真实自我也才“敢于”来到主体面前。因此,这种自我实现不是俗常意义上的耳目感官域界内的有形价值实现。这种实现是无形的,是无待的,无待于外的,甚至是排外的,表现为“独”。这种实现是有己的,完全的有己,有完全的己。己是一切,因此是真己。但如何摆脱外在条件的限制,保证主体的绝对自由,则需要主体的“慎”。
慎独实现的是真实自我的完全独立,是真实自我的真正挺立,使“我”作为我而存在。“我”知道我存在,我是如此与众不同的存在者,是与他人相对而立的存在者。于是,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深刻涵义。“我”作为立人者必须是一个已立者,“我”的挺立可能得益于他人的支持,但首先是“我”已是一个能立者。如果“我”不能作为一个能立者而成为我,“我”又如何能以己的身份去立人呢?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我们相对而立,我只有在与他人的相对中,“我”才成为我,成为有所立者。立人的过程即是立己,立己的过程也是立人。“立人”、“立己”中实现“我”之“独”——“独”立于人群中。而真实自我要站立于、实现于立人这一行为中,则需要“慎”。过一步即为“无我”,只为别人,没有自己。墨家“摩顶放踵兼利天下而为之”的精神虽然可贵,却失人情伦常之义,非能长久普世之道;退一步即成“唯我”,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则失人伦大道,与禽兽何异?故贵能中庸,取中道而行则无大过矣!以仁义行,自忠孝始,推己及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方为伦常之道,可持可久。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2]慎独之独是真我之独,不是“无我”之独,亦不是“唯我”之独。在人群大道中“我”拥有完全的、真实的自我。在自我独立中又蕴含着人伦大道。
3.人性完美的崇高境界
慎独是一种境界。慎独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一种业已实现的人性自足,这种自足形成一种境界,一种对自我完全占有的人生境界。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一为自然境界,二为功利境界,三为道德境界,四为天地境界。[1]那么,作为一个过程,慎独就是由低到高的境界提升过程;作为一种状态,慎独就属于冯氏所言说的道德境界,其向外生发的极至就是天地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主体的意识被真实自我完全占有,或者说主体完全占有了真实自我,从而在主体意识中已没有“我”的概念。自我与主体意识经过分离之后又重新统一,或者说“我”已经消失,重又回到了混沌未分的与天地自然同一的状态。但这是对自我本然存在状态的超越性回归,是把宇宙大自然赋予给“我”的自然本性重新唤回“我”的人文生命中,使“我”的后天人文生命与先天自然生命合而为一,实现了真正的“天人合一”。在这种境界中,人性臻于完美,道德得以实现。这样一种境界不是一种必然的来到,需要人文教化的修养与培育,需要慎独修身的过程。
在中国哲学的视域中,历来就有性善与性恶之辨。孟子主性善论,荀子主性恶论,告子主性无善无恶论。但无论哪种主张与认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指向,即要通过人文教化达到或实现人的完美人性。无论哪种主张,都承认完美人性的存在,通过人文教养可以达到人性完美。而且,人性的完美不是乌托邦式的完美主义梦想,而是一种被许多圣人、仁者所实现的可能。这种可能向所有人敞开着,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慎独修身达于人性的至善、至美。由此看来,所谓性善性恶之辨并不是根本矛盾的观点对立,只是不同学者文人为追求人性完善的方式方法所预设的理论前提,术不同而道则一。所谓“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三)慎独思想的实践解读
在形而下的层面上,慎独是个体修身养性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性是人性的基本规定。”[2]慎独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个人独处自知的现实境遇与个人品行的外显流露。因为任何思想都来自实践,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3]慎独在实践中主要有如下表现:
1.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内在是人的本然状态,是个体的真实存在状态。但人是社会性存在,往往迫于社会性需要而掩盖自己的内在本质,造成内在与外在的矛盾,形成双重人格,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自己也承受着内外矛盾的情感冲突。
这种冲突有两种表现:一是个人的内在品质达不到社会道德的要求,被迫在外在行为中按照社会道德的要求行事,造成内在品质与外在言行的矛盾与冲突。但这种外在表现只是在社会的监督之下进行的,内在的本质仍会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表现出来。二是个人内心的道德追求与外在歪风邪气、道德缺失之间的冲突与斗争。当社会道德沦丧到一定程度时,道德的捍卫者就是有牺牲危险的战士,“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屈原就是这样的殉道者。所以许多人不得不随波逐流,与世沉浮了。
针对第一种冲突,需要个体真正体认与接受社会道德的要求。这种对社会道德的体认过程就是慎独的过程,是自我教化、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依靠外在道德准则的强制与征服,并不依靠所谓“吃人礼教”的压迫来实现。慎独并不是强制自己接受某种社会道德,而是把社会道德体认为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体认为被遮蔽的人之本性。反过来,慎独之行中一己之德的发用流行也就是社会道德的实现。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内在与外在达到完美的统一,一己之德已与天地之德一体相通,己德所到之处即是社会道德的达成。
针对第二种冲突,需要个体慎守己德之可贵,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面对各种诱惑攻击,持守慎独之道的君子能坚持自己心中的道德律,保持自己的英雄本色。康德说令人惊异的是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康德是一个慎独者,屈原也是个慎独者,他们为了心中的道德操守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慎独者绝不意味着是殉道者,严格说殉道者并没有做到慎独的极至,没有准确持守中庸之道。如伯夷之清,柳下惠之和,伊尹之任,虽都做到了慎独,都被孟子称为圣人,但终不如孔子的“圣之时者”,“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无可无不可”,却终不离人伦大道,这才是圣之大者,也是慎独的极至与妙境。
2.思想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人的内在与外在的矛盾直接表现为思想与行为的不统一。思想是人的真实情感,是行为的支配者,隐藏在行为的背后;行为是思想支配下的自我表达,反映着思想的意图与目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表现为行为,二者在理论上统一的。但在实践中,思想与行为却经常是分离的,甚至是矛盾的、冲突的。因为人是社会性存在,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要求才会被社会所接受,也就是说个体行为要转化为社会行为,取得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才是合法的。所以当人的思想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时,思想可直接表现为被社会所接受的个体行为,个体行为也就顺利地转化为社会行为。但当人的思想与社会要求不一致时,个体就会压制自己的思想动机,而采取为社会所认同的行为,这样虽然自己的行为社会化了,但自己的思想仍是自己的思想,思想与行为产生了不一致。这样的人就成为自我压抑的人,也可以说是虚伪的人。这种自我虽然可以被社会和他人所接受,但自己却无法接受自己,因为自己的思想在抗拒着自己的行为,所以这种人生活得很累,似乎是在为别人而活。在无人监督时,由其在独自一人时,真实的思想还会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表现出与在公众生活中不同的行为。所以在独自一人时的行为才是一个人真正思想的表达。
慎独是通过提升自我思想境界的方法使个体思想直接与社会要求同一,使个体思想支配下的行为自然达到社会的要求,从而既保证了个体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又使个体思想与个体行为保持了一致。这种一致性就表现在个体在独处时仍然保持着具有社会性的行为,也就是把社会性的行为变成了个体的日常行为、自然行为,而个体的思想则变成了社会性的思想,是对自我个体狭隘性的超越。
慎独思想不是一种不变的惰性状态,而是一种永远在生成的运动状态。慎独思想永远在考量着自我的行为取向,监督着自我的行为准则。这种考量与监督也是对思想本身的反省与提升。思想在这种考量与监督中把行为拽回到自己的范围内,与自己同一。同时,思想以自我的提升,与社会的要求达成一致,又把自我行为推入社会行为规则中,使个体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这样,慎独实现了思想与行为的超越性同一。
3.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个体与社会是一对矛盾体,既相融合,又相矛盾。一方面,个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有机体的构成细胞,个体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体。另一方面,个体又是独立于社会之中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主体。个体有自己的切身利益,要向社会索取自己的空间与利益,而社会又从整体出发要求个体在某种程度上让渡自己的利益。这样个体与社会又是相分离、相矛盾的。
个体与社会是一种辨证关系,个体是个性的存在,是社会的因子;社会是共性,是集体,是个体的集合。如何在这二者中找到结合点、平衡点就是哲学理性的任务。马克思主义以实践性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打开了联接个体与社会的通道,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与社会结成一体,社会也在个体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但实践观只是从实际的角度,从功用的立场证明了个体与社会的联结与统一,并没有排除和否定个体与社会存在的矛盾。很难说在实践中个体与社会真正达到了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的慎独思想以一以贯之的中庸之道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慎独是独立自我的真正实现,是无待于外的,故不会以损害社会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同时,慎独不是出世、厌世、避世,慎独者作为社会一分子或社会有机体的细胞承担着家、国、天下的道义。每个个体的自足就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自足,每个个体的自我实现就构成了社会的整体实现。慎独使个体与社会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个体实现促进社会实现,社会实现保障个体实现。慎独以一己修身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也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每个个体的完善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完善。同时,慎独又是对当下社会的坦然接受,不会对社会提出非分的奢求,从而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也保证自我的和谐自足,使个体与社会在一定的张力中达到和谐统一。
二、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思想精华。而任何时代思想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不是无源之水,时代的精华必然有历史的凝聚,历史的凝聚也必然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展开。这种展开就是对古人思想的重读与创新,因为传统是无语的,不会主动言说自己的可贵与价值。慎独思想作为被割裂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历史条件下更需要重读其现代意蕴与价值。这种重读只能是今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