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内容提要】
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
【关键词】
心 知行合一
【引言】
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正文】
(一)背景:
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
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
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
(二)分析:
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
2.知行的统一性:
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
(三)弊端:
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结语】
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阳明谪居龙场驿时,在穴居的山麓岩洞研读《易》。阳明起初并没有领悟,仰首思考,低头凝思。《易》涵盖天地四方,深入精微,却让人觉得茫然没有具体所指,各家解说纷纭。期间貌似有所得,思绪充沛如水冲破堤岸,了然于胸感觉通透,沉淤吐出,精华呼入,仿似有形相,却不知道所以然。得到启发而把玩《易》的义理,安然地歇息,严肃庄重地出现内在的喜悦,内心悠然地生机勃勃。精粗统一,内外结合,把险境视作夷地常态,却已经不把这看做是困厄。
于是,阳明感叹说:“哎呀,这就是古代君子之所以甘愿长居夷地,忘记自己被拘禁,不知觉已经年老的原因啊!”于是把石窝命名为“玩易”,并记录。说:“《易》,具备了‘天地人’三才之道,古代的君子,居家就观摩卦象把玩易辞,行动就观摩变化把玩占卜。观摩卦象把玩易辞,三才之道的本体建立了;观摩变化把玩占卜,三才之道的运用践行了。本体建立所以存养而神妙,运用践行所以行动而莫测。神妙所以懂得周全万物而没有局限,莫测所以包围天地而没有痕迹。没有局限因而卦象易辞具备了,没有痕迹因而变化占卜产生了。因此,君子暗地清净心灵无一毫私意,斋戒身心以彰显他的品德。往昔孔夫子读《易》曾经“韦编三绝”。是啊,假如给我几十年时间去学习《易》,也可以说没有大过失了。
笔者2018年到修文参加阳明文化节所照照片。
玩易窝记
【原文】
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始其未得也,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无微,茫乎其无所指,孑乎其若株。其或得之也,沛乎其若决,了兮其若彻,菹淤出焉,精华入焉,若有相者,而莫知其所以然。其得而玩之也,优然其休焉,克然其喜焉,油然其春生焉。精粗一,外内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阨也。
于是阳明子抚几而叹曰:“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其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名其窝曰“玩易”,而为之说。曰:夫《易》,三才之道备焉,古之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共变而玩。观象玩辞,三才之体立矣;观变玩占,三才之用行矣。体立故存而神,用行故动而化。神故知周万物而无方,化故范围天地而无迹。无方则象辞基焉,无迹则变占生焉。是故君子洗心而退藏于密,斋戒以神明其德也。盖昔者夫子尝韦编三绝焉。呜呼,假我数十年以学《易》,其亦可以无大过已夫。
【点评】
本文是阳明被贬谪龙场驿时所作,是关于阳明心学产生过程的重要文献,记载阳明由浅入深领悟《易》的过程,龙场悟道正在此之后。《易》不仅抚慰阳明的内心,还让他对儒家圣学有新的思考。为了纪念自己由《易》悟道,阳明把所居之处的山洞命名为“玩易窝”。
在《朱子晚年定论序》中,阳明回忆龙场悟道说:“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念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现代易学家朱伯昆先生曾说:“王氏心学的基本命题,虽非出自《周易》经传,但其思想体系亦受易学影响。”因此,现今有些学者认为王阳明悟道的地点不在阳明洞,而是在玩易窝。笔者还觉得,阳明这句“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有点存在主义的味道。
玩易窝保存至今,位于贵州修文县龙场镇,不在修文县的中国阳明文化园里边,参观者需要另外打车过去。
大明,弘治六年(1493)王阳明第一次参加会试,未能如愿。但他没有因落第而一蹶不振,又重整旗鼓,倍加努力。
然后,四处找来朱熹的著作如饥似渴,刻苦钻研。当时王阳明和好友钱氏意气相投,乐意探讨如何效法成圣的问题,最后他们二人商量后决定,想要成为圣贤,务必精通朱熹所言之“格物穷理”。
两个好友在学习过程中,看到朱熹的著作中,有句程颐说的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得来全不费工夫,恰好就地取材。王阳明父亲办公的地方有不少竹子,他们二人就开始“格竹子”,于是,二人绞尽脑汁,日夜思考,但彼此毫无进展,没有格出其所以然。
三天之后,钱氏因疲劳过度而病倒了,无奈之下 不得不放弃“格竹子”;当时王阳明偏不信这个邪,更加发奋精进,夜以继日地全力“格竹子”。七天之后,王阳明身体彻底透支,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因此,二人概叹说:圣贤不太容易做,也没有力量去格物了。
就这样折腾了一番就浅尝辄止,“格物”之事没见分晓就已经偃旗息鼓,放弃了格物之学。17岁时,王阳明又开始潜心修炼神仙养生之道,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他就是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王阳明初次“格物”为什么会遭到失败呢?根本愿因在于他没有按照朱熹的教诲去“格物穷理”。后来清初的朱子学者陆桴亭对王阳明的这一做法也持批评的态度,他认为王阳明没有通透朱子格物穷理之旨。
在末学看来(只代表个人拙见),王阳明“格竹”失败的原因是:
(1)从《阳明先生大事年表1472——1529》中可见一斑。在“格竹”之前,先生12岁时,虽有“惟为圣贤方是第一”的鸿鹄之志;但并未具备有关圣贤之学的基础,除广信上饶大儒娄谅之外,并无得道高人的点化。
(2)年纪尚小也是一个问题。毕竟王阳明“格竹”是才十七八岁,而且才短短七天时间,离悟道尚远,缺乏一定的社会体验。回顾历史,如此年纪见性悟道者实属稀有;“道”乃形而上学,万物之体,不能轻而易举便可得道,需要具备一定的信心和定力。
(3)因王阳明求道心切,想急于求成;故欲速则不达。由于,悟道之心太过强烈,波动的思绪难于平静。所拥有的欲望愈大离道愈远,咫尺天涯,不能洞见无为之旨。
(4)大道至简,大智若愚。聪明和愚钝与道没有多大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道坚定不移的信心。圣人孔子之弟子——曾子虽头脑愚钝,但他为什么掌握了儒家精髓,得到了孔子真传。据说,孔子学派分为八派,唯曾子一派发扬光大。
朱子如此解释格物:格物之“格”乃“尽”之意,穷尽事物之理,是为格物。宇宙万物都由“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源上来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要先穷尽“分殊”之理,经过积累之后,才能悟出大的“一理”。
王阳明“格竹”失败20年之后,具备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也夯实了悟道的基础。在贵州龙场的窝石椁内,经过长期的修行后,一天夜里恍然顿悟了“心即理”的高度统一中,切身体悟到“格物致知”。
事实上,王阳明“龙场悟道”之核心就是“心学”。探究出世之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朱子主张“心外求理”;而王阳明主张“心内求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二者相较之下,我认为,王阳明先生所悟才是至上真谛。因为一切万法皆具在内,而不在外。
昨日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位大学教授发了一篇讲阳明心学的文章,迫不及待关注了他的公众号。
我与他简单聊了两句,发现我们对阳明心学的看法上是一致的。
阳明心学就是明代王阳明创立的学说。曾听樊登老师说起过(他也是读书知道的),中国历史上称之为两个半完人的其中之一就是王阳明。
《左传》有云:太上有 立德 ,其次有 立功 ,其次有 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立德就是德行高尚,为世人范;立功就是对国家有所贡献,建立功绩;立言就是著书立说,影响后人。有此三者,且影响深远者乃为完(圣)人。
除去王阳明,另一个半完(圣)人分别是孔子和曾国藩(半个完人)。这两人不是本文重点不再述说。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大家都称他为阳明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因得罪宦官刘瑾,王阳明被贬至蛮荒之地,途中躲过追杀,并于龙场悟道,参透出“心即理”的观点,后被朝廷重用平叛匪患。
在得知宁王朱宸濠叛乱后,未有一兵一卒的情况下,王阳明临时召集士兵去抵抗宁王的精兵并最终获胜。
之后创立阳明书院,发扬他的心学,其学说影响了中外多个国家。
对他最初的印象来自于音频版的《明朝那些事儿》。那时我还不怎么读书,听到他的事迹的时候,“心学”两个字给我留下了奇特的印象。
在我十几年的学校生涯中,从没听过这个词。也不知道当时是没认真听讲,还是没有这块教学内容。
前年,听樊登老师讲了《王阳明大传》,甚感兴趣。这正好与我对“心学”的印象结合了起来。于是我主动阅读了度阴山先生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前三本书(那时还没有第四本)。
醍醐灌顶,是我能找到最符合当时心境的一个成语。可以说,现在的我,天天日更,积累素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心学的影响。
如果说 时间管理是我学习的启蒙与开始,那么心学就是我一生践行的行为准则 。
我对于心学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脑中来来回回只是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 和阳明先生晚年集一生精华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以我的理解,心学不应局限于道德层面;心学应该是弹性的,能屈能伸,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心学应该拥有海纳百川的能力,能将一切学科纳为己有。
“ 致良知 ”和四句教在很多人看来,有儒家道德准绳在里面。在流传下来的《传习录》中,也多是关于思想修为的问答。
因此,很多人将他的思想固化为针对道德的一番理论,认为他的思想是旧社会,旧时代的产物。
在一期逻辑思维节目中,谈到王阳明,谈到儒学,罗胖是这么说的:“儒学是什么?我就想表达两个观点。第一,儒学本质上是追求一种人格成果,跟现世的功利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找儒学要成功学,问道于盲,你走错路了;反过来说,如果你对一套理论抱有坚定的信心,真的走到了成功那一步,也没什么奇怪的。”
我不知道罗胖是否真的读过所有儒学书籍,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读透了,但从他的这两句话,我能看出他的言行和行动是不一致的。
罗胖我是敬佩的,我是他的粉丝,我一直在追他的罗辑思维。他每年都会坚持跨年演讲,我也都会去听。
在每次演讲的开头,罗胖都是宣布这是他倒数第xx次跨年演讲。他立誓坚持20年,最近的一次已经是第5次了,我会一直跟随下去。
从他所作所为来看,他正是践行了“知行合一”的理念。无论他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是哗众取宠,还是标榜自身,是在倒逼自己,还是为了商业利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听从自己的内心,说到做到,他的知与行是统一的。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将他的行为硬套上一个词语,有些张冠李戴了。这一点,我只想说,任何理论都是人生的总结,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哲学。王阳明用简单的四个字“知行合一”解释了思想和行为的关系,为什么不能用呢?
我不去批判我国的儒学思想,一是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人才,还不够格,批判应该是由那些大学教授去做;二是因为,若是按照儒学思想一板一眼地去实践,那么王阳明也就不能做出那样的丰功伟绩。试问,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你去与他讲儒家的仁义道德,他会听吗?这样做只能是作死,是迂腐。
所以心学不应局限于道德层面,它还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它可以是我们人生的一种信仰。
王阳明曾说他的心学只可口口相传而不是成为文字记录下来,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心学的作用。
《传习录》是他的门人弟子将他的言行和信件进行编撰整理出来的一本书,这已经脱离了王阳明的初衷。但不记录,后人便无从知晓他的思想,而记录成文字又将思想写死了,可谓两难。
王阳明生活的年代,还处于封建社会,社会主流思想还是宋明理学。他的思想基础是儒学,是从宋明理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但心学不止是儒学,还包括释道两家学说。
有人说,明代真正可以做到“知行合一”的就是海瑞。什么王阳明,张居正,徐阶,这些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人都不是“知行合一”。
海瑞其人,我多少是了解一些的。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曾被民众称之为海青天。
海瑞严于律己,刚直不阿,胆敢写奏章骂皇上,为了心中的儒之道德,敢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统治阶层。他是一个好人,然而他只是一个没大用的好人。
大家知道他是一个楷模,但其人不懂变通,在那样的时代,也只能做个地方官断断案,不受重用。
知行合一讲究变通,为了心中的理想(也即是良知)能屈能伸,才算领悟心学真谛。
王阳明当善则善,当恶则恶。比如对于匪患能招降则招降,无法招降只能对其绳之以法,以绝后患。
其实, 社会变了,人心却是不变的,无论什么时代,心学的根是不变的,我们还是要“致良知” 。
一切理论都是源于内心,"心即理"。
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们没有墨守成规,敢于与传统科学分庭抗礼,这不就是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心即理”吗?
关于 知行合一 ,我还记得王阳明先生说过:“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世人习惯于先知后行,那是因为多半世人无法理解知和行是一体的,所以要提出先知后行。比如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再比如一个人要学钢琴,要先找个老师学习弹琴的技巧,再不断练习,才能弹好钢琴。
朱熹的理论“ 格物致知 ”曾经被中国社会和大部分文人推崇。他认为要先格物再获得知识。
比如要学会弹吉他,就先去研究吉他是什么,吉他是怎么弹的,弹吉他的技法有哪些,这些属于格物。等你全部掌握了也就会弹吉他了,也就是致知了。
但其实,说朱熹老先生是从外物中去求知就错了。还是要听从内心,因为心即理。
世上知识多了去了,每一个都去学,都去求知,穷尽一生也无法完成。
所以我们要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来学习,这就是遵从了内心。
再来说知行合一。学钢琴,读书,写作都是知行一体的。
你学钢琴是因为你的心想学,你去读书是因为心想阅读,你去写作是因为心要去写作。
当你想的时候,其实也在做了。因为你的思维带动着你去学钢琴,读书和写作。
心学好比是树的根,我们现在的各种学科,各种知识体系,好比是树的枝叶,要先对根进行栽培,叶子才会茂盛。
就拿写作来说,你要询问自己,你的初心是什么。是想写小说,还是写议论文,还是想写诗。如果你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每天浑浑噩噩,这个也写那个也写,没有重点,那你是坚持不下去的。
综上所述,心学的核心理论应该是不变的,因为人心不变。几千年前父慈子孝是对的,如今也一样正确。
心学是基于传统道德的。我们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无论经历怎样的变故,我们都能在短时间强大起来,就像如今的中国。
但心学不可止步于道德层面,他本身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无论什么学科,以心学作为基础,或是作为一种信仰,都是可以指导你前进的。
诚然,心学也有一定的弊端,它的门槛比较高,有一些思想不合时宜。如《传习录》中多是一些对旧文献,旧思想的答疑解惑。
在现阶段,应该将心学思想发扬光大,建立现代心学,帮助更多的人。
三伏,酷热。2019年8月17日、18日,正商书院武汉分院二楼教室,容纳两百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学员门顶着骄阳酷暑从三镇赶来,就是为了亲临课堂,聆听王碧波教授课程:《阳明心学与企业管理》。
王碧波,北京大学总裁班国学教授,北京大学信息学院企业文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史说中国式管理课程创始人,京西黄帝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行政学院高端智库专家组成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高级教师。
开课。学员诵读《爱莲说》,行国学礼,碧波教授走上讲坛。藏青色唐装,无框眼镜,玉树临风,儒雅帅气。
课程分为4大篇
01 王阳明是谁
明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之伟人。“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真知灼见的言论。数百年来,国内外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企业家,对王阳明有着至高无上的赞誉。
02 阳明心学是什么
融会儒、释、道三家之精华,是光明之学,心灵之学,是当下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可以称之为“救人挽世的万能学问”。
03 阳明心学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启示一: 管理的源头——心(不反对追求荣华富贵,只要致良知);
启示二: 管理的灵魂——良知(管理中的阴阳之道的智慧);
启示三: 管理的境界——知行合一(管理就是造化之功,造化的结果取决于良知);管理的最高境界:自律为王。
启示四: 管理的机制——养正;管理的王道是“天理”,不仅企业要有“天理”,更要培养每位员工都要守“天理”。
04 《四句教》之深度阐释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认真做事),亹亹[wěi]翼翼(谨慎做人),自然不息,便也是学。良知不是外在给予的,而是来自内心,企业家要学会激发员工的良知。
王碧波教授阐述“阳明心学”之管理核心:抓住“知行合一”规律,正确解决“知行”关系,明白“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既要关注成果,更要关注思想;既要重视能力,更要注重品行;既要创造未来,更要不忘初心。
两天课程,王碧波教授把晦涩的典籍讲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王阳明的童年、少年,过人智慧;军事上的成就;龙场悟道……。并结合当下热点话题,如保时捷帽子姐之浮躁狂妄,黄冈中学摧枯拉朽的模拟试卷,共享单车之昙花一现,贪官污吏之欲壑难填……。历史典故,世间新闻,人情冷暖,被栩栩如生描绘。他语句温和,眼神明亮,不止一次提到对“正商”的领悟:带领大家走正道!阳明心学就是“正”,正是因为“正”,王阳明才成为中华民族史上一代大师。
授课过程中,王碧波教授多次提到王阳明重要文献《传习录》,发自肺腑提醒学员:一定要读原著!只有真正走进文献元典,才能准确把握先贤的思想内涵,才能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避免臆断原意,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夹叙夹议,博古通今;知识渊博,幽默生动。王碧波老师讲述现代人之“心学”: 人的痛苦大多是自寻烦恼,总和别人对比,跟自己较劲。王阳明曾说:“人需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顺应自己内心,踏着平稳步调,淡定从容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