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电动车窗毕业论文

2023-03-09 00: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电动车窗毕业论文

捷达汽车电器实验台设计
摘要:依据都市先锋(捷达王GrX)的车身电器设计一个实验台,此实验台可以模拟电源及起动系、照明系、信号系
统及辅助电器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实际演示和排除故障使学生对每个电器元件和整个电器系统有更加深刻
的理解,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关键词:模拟;电器;故障;实验台;设计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使汽车性能和结构不断
改进和提高。在原来汽车电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技
术,一方面提高原机械零件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另一方面
满足人们对汽车整体性能的要求,使汽车更加豪华、先进、舒
适和安全。
现代轿车广泛采用电子技术,其结构比较复杂,且汽车
运行中电器故障所占的比重远远高于其它故障,约占40%一
60%,这对从事汽车工程相关专业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对于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来说,如何使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1捷达(GTX)电器实验台的设计
1.1实验台的总体设计要求
电器实验台的设计要满足教学的需要,即具有良好的示
教效果以及便捷的操控性能。同时进行相关辅助功能的开
发,从而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具体要求体现以下
J七个方面:
l)选型。具有代表性、普及性,同时具有鲜明技术特色。
2)服务教学。示教效果简单、明了,操控方便快捷;并且
具有故障诊断功能,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运用能力。
3)实验台布局。在考虑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的同时,
要便于教学;并注意各个电器元件在工作时相互之间功率的
匹配。
4)实验台功能开发。预留外接端子连接其他设备的插
接件,为实验台的功能扩展和更新元件提供基础和应用平
乙入
「习O
1.2选择车型
结合设计要求的普及性、代表性、特色性,中低档经济型
轿车就在设计所考虑的范围内。捷达GTX经过不断发展与
完善,不但技术含量较高,还有许多自身的技术特色,并且是
我国国内目前保有量最多和受欢迎程度最高的普及型轿车
之一,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我国轿车行业的先进水平。具有
一定的代表性和可以开发利用的前景。综合以上,设计车型
选定为捷达GTX型轿车。
1.3捷达GTX电器实验台的设计与校核
电器实验台的设计要实现良好的操控性能及示教效果,
要求台架可以实现翻转折叠,并考虑到电器系统构件的支撑
及定位紧凑、台面质量分布均匀度、台面的整洁度、台面稳定
性、运动件与固定件是否发生干涉等因素。
1.3.1台面设计
电器实验台的板面设计和制作主要依据捷达(汀X轿车
的车身线束进行布置,同时也参照了捷达车身的各电器元件
的布置情况。该设计可以合理地利用板面空间,还可以尽最
大可能地再现各电器元件在原车上的位置。但由于在同一
平面上,没有空间位置关系,这样在某些细节部分和原车的
实际位置就有一定的差别。板面尺寸的确定主要依据各个
电器元件的形位尺寸和位置尺寸。根据线束的布置及几个
主要元件的形位尺寸,然后初步估算板面的大小,把布置在
板面轮廓上的元件的位置确定下来。
1.3.2台架的设计
电器实验台台架的设计是根据板面的布置情况和大小
以及某些元件的传动需要进行的,电器实验台为平面可翻转
折叠式,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来支撑板面,能翻转
便于教学。由于实验台上装有起动机、发电机以及带动发电
机的电动机,为了不增加板面的负荷,利于翻转,在板面下方
的台架上装一U型架,将发电机输出端导线沿着台面翻转
合叶处引上台面,从而使发电机和电动机不参与翻转。
1.3.3台架的选材
台架的材料选用45钢,强度、价格均可行。台架的各连
接处均采用焊接,其强度不低于原材料的强度,可以达到支
撑台面及固定、稳定的作用。为了移动方便,采用橡胶轮,起
到减震的作用。
1.3.4对台架的强度校核
台架有2个稳定位置,即水平位置和与水平方向成70c
夹角的位置。
1)水平状态时,台架所受的重力对台架支撑点的作用力
由面板的材料强度承受,合力矩为零,此时台架处于稳定状
态。
1.4附属件的选择与定位
1.4.1电动机的选择
因捷达王的车用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为1.26kw,额定转
速为600Or/而n,所以要求选用的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大于
发电机的额定功率。考虑到电动机的工作环境,选用Y系列
的三项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为实现可靠的传动,依据设计目的,考虑到实验台是用
于教学,工作时间短,且周期性工作。选择V带传动,皮带的
工作表面在短期内不会过量磨损,而使用寿命能够足够长,
无需经常更换。
1.4.2发电机及电动机位置的确定
发电机是汽车电器设备的重要元件之一,是汽车电源系
统的主要来源,在汽车正常运行时,除向全部用电设备(除起
动机外)供电之外,还可以为蓄电池充电。
因为发电机工作转速约为6000r/而n,质量在Zkg左
右,与其配合用的电动机质量为电器元件中最大的(含电动
机转动),对整个实验台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影响。
考虑以上原因,把发电机及电动机的位置确定在板面下
方的底架上,由板面位置示意图可以清晰看到发电机的位
置,如图2所示。
〔汀X电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挑选,局部做出替换如下:
1)所选电器元件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大灯、仪表盘、中
控门、电动车窗等。
2)元件的替换。从实用美观考虑,对部分元件进行调
整例如,汽车上的喇叭开关是方向盘的顶盖,而实验台用
按键开关替代;考虑到教学的针对性及台架的整体布局,选
用电动机代替发动机带动发电机转动。
1.5.2捷达电器常见故障列表
为实现对于实验台教学诊断功能,将常见的电器系统故
障进行归纳总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障为参考,进而实现
相关故障的设置与诊断。电器系统常见故障如表1所示。
1.5.3实验台电器系统故障的设置
为实现教学目的,根据表1中常见的故障,在实验台设
置故障断路,例如车灯不亮会有很多种原因:蓄电池可能电
量不足、保险丝可能烧坏、车灯灯丝可能烧坏,学生在诊断过
程中结合实验台电路进行查找,就会发现具体原因及问题所
在。了解电器系统工作原理的同时,提高工程分析能力。
充分考虑实验台的局限性,设置的故障点全部为电路的
故障,使学生结合电路图快速查找故障。
2捷达电器实验台的升级
作为有一定使用年限的教学设备,实验台的后续功能开
发是很必要的。为了充分实现教学功能,要求在使用过程中
不断完善实验台的相关功能,进行定期更新升新升级。
2.1设备本身进行升级
电子设备更新越来越快,在其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对淘汰
较快的进行更换,以达到充分利用设备潜能的目的,不断延
续实验台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人。
2.2通过预留端口或改造其控制线路进行升级
这样做可以对一些原本不能在实验台实现的功能进行
演示,让同一个实验台可以完成多个实验项目。例如,在实
验台接有自诊断端口接头,一旦接上转用的诊断设备就能实
现模拟的诊断过程,充分展示数据流功能。如果有相应的发
动机实验台架,将其进行连接,便能真正的演示汽车的大部分使
用工况,这实际上是对已有台架的功能进行很大的扩充。
2.3实验台的控制功能升级
根据汽车电器系统中使用的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利用单
片机编程模拟信号,同时实现相应的演示功能。并且在信号
调试过程中了解车用电器系统信号的特征,完善实验台电器
系统装备,实现电器系统、电控系统功能合一。同时在故障
设置以及故障诊断过程使用遥控器进行控制,操作便捷的同
时对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够在更大程度
上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3结束语
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控制装备的广泛应用,势必
对汽车相关专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地
适应电子技术的更新,捷达GTX型轿车实验台对于提升学
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传章
.
汽车维修与检测诊断【MJ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
仁2习沈树盛
.
汽车电器维修经验集〔M皿.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仅抖.
〔3」汪立亮现代汽车电器设备原理与检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1
.
〔4〕严烈
.
AutoCAI)2000机械工程绘图实例宝典〔M〕.北京:冶金工
业出版社,2001
.
[5」刘瑞新,赵淑萍,朱世同
.
Aut以二AD2000应用教程【M]

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0
.
否6」裘玉平
.
汽车电器设备维修厂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仁7」张凤山,王颖
.
国产轿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精选[Ml
.
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加03
.
仁8〕秦明华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仁M〕
.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

浅谈汽车车载网络的技术应用论文

  随着电控系统的日益复杂,车载网络是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汽车车载网络的应用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汽车车载网络的应用论文篇1:《浅谈汽车车载网络的应用》
  一、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汽车上使用了大量的电子控制装置,许多中高档轿车上采用了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电控单元,而每一个电控单元都需要与相关的多个传感器和执行器发生通讯,并且各控制单元间也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如果每项信息都通过各自独立的数据线进行传输,这样会导致电控单元针脚数增加,整个电控系统的线束和插接件也会增加,故障率也会增加等诸多问题。

  为了简化线路,提高各电控单元之间的通信速度,降低故障频率,一种新型的数据网络CAN数据总线应运而生。CAN总线具有实时性强、传输距离较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在自动化电子领域的汽车发动机控制部件、传感器、抗滑系统等应用中,CAN的位速率可高达1Mbps。同时,它可以廉价地用于交通运载工具电气系统中。

  二、CAN总线简介

  CAN,全称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是由ISO定义的串行通讯总线,主要用来实现车载各电控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换,形成车载网络系统, CAN数据总线又称为CAN—BUS总线。它具有信息共享,减少了导线数量,大大减轻配线束的重量,控制单元和控制单元插脚最小化,提高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等优点。

  CAN被设计作为汽车环境中的微控制器通信,在车载各电子控制装置ECU之间交换信息,形成汽车电子控制网络。其工作采用单片机作为直接控制单元,用于对传感器和执行部件的直接控制。每个单片机都是控制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一辆汽车不管有多少块电控单元,不管信息容量有多大,每块电控单元都只需引出两条导线共同接在节点上,这两条导线就称作数据总线(Bus)。CAN数据总线中数据传递就像一个电话会议,一个电话用户就相当于控制单元,它将数据“讲入”网络中,其他用户通过网络“接听”数据,对这组数据感兴趣的用户就会利用数据,不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忽略该数据。

  一个由CAN总线构成的单一网络中,理论上可以挂接无数个节点,但实际应用中,所挂接的节点数目会受到网络硬件的电气特性或延迟时间的限制。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的前提是,各电控单元必须使用和解读相同的“电子语言”,这种语言称“协议”。汽车电脑网络常见的传输协议有多种,为了并实现与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就必须制定标准的通信协议。随着CAN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和推广,1991年9月Philips Semiconductors制定并发布了CAN技术规范(Version 2.0)。该技术包括A和B两部分。2.0A给出了CAN报文标准格式,而2.0B给出了标准的和扩展的两种格式。1993年11月ISO颁布了道路交通运输工具—数据信息交换—高速通信局域网国际标准ISO 11898,为控制局域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铺平了道路。美国的汽车工程学会SAE 2000年提出的J 1939,成为货车和客车中控制器局域网的通用标准。

  三、CAN-BUS数据总线的组成与结构

  CAN-BUS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件:CAN控制器、CAN收发器、CAN-BUS数据传输线和CAN-BUS终端电阻。:

  1.CAN控制器,CAN收发器

  CAN-BUS上的每个控制单元中均设有一个CAN控制器和一个CAN收发器。CAN控制器主要用来接收微处理器传来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并传给CAN收发器,同时CAN控制器也接收来自CAN收发器传来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传给控制单元的微处理器。

  CAN收发器用来接收CAN控制器送来的数据,并将其发送到CAN数据传输总线上,同时CAN收发器也接收CAN数据总线上的数据,并将其传给CAN控制器。

  2.数据总线终端电阻

  CAN-BUS数据总线两端通过终端电阻连接,终端电阻可以防止数据在到达线路终端后象回声一样返回,并因此而干扰原始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正确传送,终端电阻装在控制单元内。

  3.数据传输总线

  数据传输总线大部分车型用的是两条双向数据线,分为高位﹝CAN-H﹞和低位﹝CAN-L﹞数据线。为了防止外界电磁波干扰和向外辐射,两条数据线缠绕在一起,要求至少每2.5cm就要扭绞一次,两条线上的电位是相反的,电压的和总等于常值。

  四、车载网络的应用分类

  车载网络按照应用加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4个系统:车身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安全系统、信息系统。

  1.动力传动系统

  在动力传动系统内,动力传动系统模块的位置比较集中,可固定在一处,利用网络将发动机舱内设置的模块连接起来。在将汽车的主要因素—跑、停止与拐弯这些功能用网络连接起来时,就需要高速网络。

  动力CAN数据总线一般连接3块电脑,它们是发动机、ABS/EDL及自动变速器电脑(动力CAN数据总线实际可以连接安全气囊、四轮驱动与组合仪表等电脑)。总线可以同时传递10组数据,发动机电脑5组、ABS/EDL电脑3组和自动变速器电脑2组。数据总线以500Kbit/s速率传递数据,每一数据组传递大约需要0.25ms,每一电控单元7~20ms发送一次数据。优先权顺序为ABS/EDL电控单元→发动机电控单元→自动变速器电控单元。

  在动力传动系统中,数据传递应尽可能快速,以便及时利用数据,所以需要一个高性能的发送器,高速发送器会加快点火系统间的数据传递,这样使接收到的数据立即应用到下一个点火脉冲中去。CAN数据总线连接点通常置于控制单元外部的线束中,在特殊情况下,连接点也可能设在发动机电控单元内部。

  2.车身系统

  与动力传动系统相比,汽车上的各处都配置有车身系统的部件。因此,线束变长,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为了防干扰应尽量降低通信速度。在车身系统中,因为人机接口的模块、节点的数量增加,通信速度控制将不是问题,但成本相对增加,对此,人们正在摸索更廉价的解决方案,目前常常采用直连总线及辅助总线。

  舒适CAN数据总线连接一般连接七个控制单元,包括中央控制单元、车前车后各一个受控单元及四个车门的控制单元。舒适CAN数据传递有七大功能:中控门锁、电动窗、照明开关、空调、组合仪表、后视境加热及自诊断功能。控制单元的各条传输线以星状形式汇聚一点。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一个控制单元发生故障,其他控制单元仍可发送各自的数据。该系统使经过车门的导线数量减少,线路变得简单。如果线路中某处出现对地短路,对正极短路或线路间短路,CAN系统会立即转为应急模式运行或转为单线模式运行。

  数据总线以62.5Kbit/s速率传递数据,每一组数据传递大约需要1ms,每个电控单元20ms发送一次数据。优先权顺序为:中央控制单元→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前排乘客侧车门控制单元→左后车门控制单元→右后车门控制单元。由于舒适系统中的数据可以用较低的速率传递,所以发送器性能比动力传动系统发送器的性能低。

  整个汽车车身系统电路主要有三大块:主控单元电路、受控单元电路、门控单元电路。

  主控单元按收开关信号之后,先进行分析处理,然后通过CAN总线把控制指令发送给各受控端,各受控端响应后作出相应的动作。车前、车后控制端只接收主控端的指令,按主控端的要求执行,并把执行的结果反馈给主控端。门控单元不但通过CAN总接收主控端的指令,还接收车门上的开关信号输入。根据指令和开关信号,门控单元会做出相应动作,然后把执行结果发往主控单元。

  (1)安全系统

  这是指根据多个传感器的信息使安全气囊启动的系统,由于安全系统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加之在汽车中气囊数目很多,碰撞传感器多等原因,要求安全系统必须具备通信速度快、通信可靠性高等特点。

  (2)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在车上的应用很广泛,例如车载电话、音响等系统的应用。对信息系统通信总线的要求是:容量大、通信速度非常高。通信媒体一般采用光纤或铜线,因为此两种介质传输的速度非常快,能满足信息系统的高速化需求。

  五、CAN总线技术在汽车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利用CAN总线构建一个车内网络,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

  (1)总线传输信息的速率、容量、优先等级、节点容量等技术问题

  (2)高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可靠数据传输

  (3)确定最大传输时的延时大小

  (4)网络的容错技术

  (5)网络的监控和故障诊断功能

  (6)实时控制网络的时间特性

  (7)安装与维护中的布线

  (8)网络节点的增加与软硬件更新(可扩展性)

  六、结束语

  CAN总线作为一种可靠的汽车计算机网络总线,现已开始在先进的汽车上得到应用,从而使得各汽车计算机控制单元能够通过CAN总线共享所有的信息和资源,以达到简化布线、减少传感器数量、避免控制功能重复、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降低成本、更好地匹配和协调各个控制系统之目的,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具有高度灵活性、简单的扩展性、优良的抗干扰性和纠错能力的CAN总线通信协议必将在汽车电控系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箴.CAN总线在汽车中应用[N].中国汽车报.2004.

  [2] 邬宽明.CAN总线原理和应用系统设计.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

  [3] 周震.基于CAN总线的车身控制模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4] 李刚炎,于翔鹏.CAN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5] 杨维俊.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 李东江,张大成.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原理与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汽车车载 网络技术 论文篇2:《试谈现代汽车车载网络技术》
  为了解决汽车自动化程度提高和控制系统稳定性的矛盾,20世纪80年代,业界引入了车载网络,使用车载网络降低线束的使用量,能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控制整车的成本也具有积极的作用[2]。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现代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推动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

  1常见的车载网络技术

  车载网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幅的简化了汽车线路,降低了线束的用量,同时车载网络技术也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增强了汽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不同的汽车制造商发展了很多的车载网络技术,不同类型的车载网络需要通过网关进行信号的解析交换,使不同的网络类型能够相互协调,保证车辆各系统正常运转[4]。

  控制器局域网(CAN)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网络总线之一,其数据信息传输速度最大可达1Mbit/s,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属于中速网络,在现实应用中能向控制器局域网中接入很多的电子器件,大幅降低线束用量,目前控制器局域网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信息中心、故障诊断等,具有较高的抗电磁干扰特性,在汽车整车中多应用于发动机电控单元、ABS电控单元、组合仪表电控单元等[5]。局部连接网络(LIN)信息传输速度较低为20Kbit/s,它属于低速网络,在现实应用中常作为一种辅助总线,辅助CAN总线工作,其访问方式为单主多从,目前主要应用于转向盘、车门、座椅、空调系统、防盗系统等。

  局部联结网络的先进之处在于数字信号代替了之前的模拟信号,满足了汽车对低速网络的需求。多媒体定向系统传输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棋数据传输速度可达24.8Mbit/s,采用塑料光缆作为传输介质,属于高速网络,主要应用于对数据传输速度较高的汽车多媒体系统,例如连接车载导航器、无线设备、车载电话等。

  由于使用的是塑料光纤,其信号比较可靠,维护也比较简单。线控技术最初源于航空航天领域,线控技术使用电子器件将控制单元和执行器连接起来,大大减少了机械连接装置和液压连接装置的使用。线控技术属于高速网络,在汽车的安全性系统中有重要应用,线控系统能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轮的转向角度,通过ECU判断并进行数据处理,提高了车轮转向的安全性。线控制动系统通过导线也能对汽车制动情况进行感知,使汽车制动系统的反应的速度和感知灵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D2B总线技术是针对汽车多媒体和通信需求开发的一种车载网络技术,采用光纤为传输介质,传输速度快,属于高速网络,可连接多媒体设备、语音电控单元等。D2B总线技术使用光纤进行数据传输,应用范围广,传输信号稳定性强,不受电磁、广播、辐射等干扰。

  2车载网络的应用

  车身系统的部件分布在汽车装置的各处,如果使用线束则线束较长,容易受到广播、电磁等其他信号的干扰,为了避免其他信号的干扰,在工程实践应用中通常采用降低通信速度来解决,由于车身系统组成复杂,使用了大量的人机接口的模块,相应的节点数量也比较大,通信速度控制难度不大,但是会提高汽车整车的组装成本,目前车载网络技术在车身系统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直连总线和辅助总线来完成信号的传递。控制器局域网(CAN)的数据总线上一般连接有中央控制单元、四个车门的控制单元和车前车后各有一个控制单元等七个控制单元,实现对中控门锁、电动车窗、照明、空调系统等部件的控制。

  其网络形式为星状形式,单一控制单元的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的使用,其他控制单元仍能够收发数据,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动力传动系统作为汽车控制系统的核心,需要对汽车的启动、运行、停止、拐弯等进行监测和控制,这对数据传输速度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使用高速网络。现代汽车的动力CAN数据总线一般连接发动机、ABS/EDL和自动变速器三块电脑,CAN数据总线能同时传输10组数据,在动力传动系统中要求数据传递尽可能的快,所以常使用高性能的发送器,以便于点火系统间数据高速度传输。

  安全系统是指汽车的安全气囊启动系统,目前已成为小型汽车的标准配置,安全系统要实现对驾乘人员的有效保护,必须要多外界的碰撞等突发情况做出快速的反应,由于汽车的安全气囊设置较多,感知外界碰撞强度的碰撞传感器也较多,所以对通信速度和传输可靠性要求较高。信息系统是近年来在汽车上应用较多的新技术,主要是为了满足驾乘人员的车载电话、音响、倒车雷达、多媒体等功能的使用,由于需要的通信容量大、速度快,所以一般使用光纤,其传输速度能有效满足汽车信息系统的要求。

  3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3.1汽车线控技术的发展

  汽车线控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的机械连接和液压连接反馈时间长,装置结构复杂等缺点,使用线控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液压和机械控制装置,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有利于为汽车的重新设计和布局优化提供空间。目前线控技术在汽车控制和汽车制动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未来在汽车的远程控制、防抱死等领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3.2汽车光纤技术的发展

  汽车光纤技术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能有效满足动力传输系统对数据传输高速度的要求,能满足信息系统传输容量大的需要,必将在未来的汽车控制系统中得到应用。同时,光纤传输技术允许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高的信噪比,在汽车发动机实时控制、车辆状态监测和通断负载的开关控制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符合汽车自动化、智能化和节能化的发展方向,提高了汽车控制系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为汽车的布局优化和重新设计提高了空间,并且大大降低了整车制造成本,提升了现代汽车的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1. 汽车新技术论文下载

2.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论文

3. 网络技术应用论文

4. 网络技术应用论文

5. 汽车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电动车窗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现代汽车对车窗的舒适性和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电动车窗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汽车的通用配置。所谓电动车窗,就是通过车载电源来驱动玻璃升降器电动机,使升降器上下运动,带动车窗玻璃上下运动的装置,达到车窗自动开闭的目的。电动车窗可使驾驶员或者乘员坐在座位上,利用开关使车门玻璃自动升降,操作简便并有利于行车安全,已经成为各个主机厂车窗设计时的首选。

电动车窗系统由车窗、车窗玻璃升降器、电动机、继电器、开关和ECU等装置组成。其中,玻璃升降器系统是电动车窗的主要部件,根据机械升降机构的不同工作原理,玻璃升降器可分为3种形式:绳轮式、叉臂式和软轴式。

电动车窗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前门具有一键升降带防夹的功能,所以BCM直接控制前门开关和前门电机,来实现一键升降和防夹控制,而后门电动机不具有一键升降带防夹的功能,所以没有和BCM相连。左侧驾驶侧的开关除了可以控制自己的车窗升降,还可以控制其他三个车窗的升降,并可以锁定电动车窗的升降,这样设计便于驾驶员对车辆的整体控制。其他三门的开关都只具有控制自身车窗玻璃升降的功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