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表现欲研究论文

2023-03-08 09: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表现欲研究论文

心理学教学中对学生自我表现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学教学 中职生 自我表现力 培养

论文摘要: 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的需要,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和途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力以促进其多种潜能的发展。本文结合心教学从采用多样的课堂形式、创设良好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对中职生自我表现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老师提出问题,举手回答的总是那几位同学,而其他同学则稳如泰山;老师要求分组讨论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畅所欲言,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只作倾听者;老师要求学生到讲台上发言,很少有人主动上台,个别敢上台的也扭扭捏捏、脸色绯红……种种情况表明学生缺乏表现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当前需要主动到就业单位、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接受挑战、与上不同类型的人竞争的中职生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学者宿礼春曾说:“精彩的人生源于勇敢的自我表现”,故而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呢?就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所教心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浅谈几点做法。   一、采用多样的课堂形式,使学生想表现   有的教师由于教学能力、教学条件限制或责任感较差,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死板,如满堂灌,教师虽然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整堂课也索然无味,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没被激发起来,听课都昏昏欲睡,更难说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很好地表现自己的才华。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设计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表现自己的欲望。教学中,我尝试过的形式虽然平常,但学生很乐于参与,很想表现自己不同于别人的一面:   (一)课前三分钟自由谈论。要求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等有趣味性、启发性的事情或自己的喜、怒、哀、乐,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轮流到讲台上讲述,与大家共同分享。一开始,班里几位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讲些在节目看到的,信手拈来,很是自然随意,伴以表情动作,就像与同学在交谈,使下面的同学也觉得很有话要说。由于形式自由,所讲内容也很开放,渐渐地,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就连平常比较怕羞、内向的同学也都不用老师提名就主动登台,讲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生动。一学期下来,同学们相互分享了很多故事和心情,既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也锻炼了学生自主表现的意识和能力。   (二)伴有竞赛的小组合作。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有效手段,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小组间的竞赛,需要大家团结协作,各施所长,才能赢得对方。这对于激发学生多方面表现自己是有效的手段。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竞赛形式组织课堂,有时男女同学比赛,有时分小组比赛,如“比哪组的方法更多”“评哪组的效果更好”等,形式多样的比赛让学生“大显身手”,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有机会获胜,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   (三)穿插游戏的环节。游戏以其趣味性和虚构性的特点吸引了不同年龄的学生,中职生同样喜欢游戏活动。心理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单纯的讲授非常枯燥无味,我尊重了学生的愿望、情感,把教学内容融入游戏过程,有效地化抽象的内容为具体可感,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现欲。如在讲授“情绪的影响因素”内容时,不少学生认为情绪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如失败了就悲伤,遇到危险就害怕……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则指出:“情绪是受个体内在信念的影响,对同样的事情如果个体作出不同的解释,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为此,我组织学生进行主题为“情绪大法官”的游戏活动,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派出一名选手,分别扮演“原告”和“被告律师”;由教师扮演“情绪大法官”,然后按规则进行游戏,如此反复,使大部分学生都有机会充当其中的角色并体验不良的情绪,有时是来源于自己心里的不合理信念,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讨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常常反思和警惕不合理的信念的影响,会使我们更少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这样,抽象的教学内容融到趣味的游戏过程,达到了使学生既理解知识又锻炼心理素质与多种能力的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表现   在影响中职生课堂表现自我的诸多因素的问卷中我们发现,课堂环境是影响学生自我表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表现自我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畅所欲言”,熟悉的环境能让学生“倍感亲切”,“肯定”的能让学生“寻回自信”。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心理压力很小,没有“后顾之忧”,学生就会勇敢地表现自己。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微笑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课堂上,微笑能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课堂“其乐融融”,让学生从心理上获得安全。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在欲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同样,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能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表现欲。因此,一直以来,一进教室,我都会把自己不良的心境留在教室外,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也很快受到感染,这节课就已经有很好的开端;课堂教学中,我会不失时机地表扬和鼓励学生,哪怕是学生出现差误也是委婉的提醒和建议,使学生受尊重,被肯定,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表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二)放下架子,做学生真正的朋友。在“面对老师、同学、家长不同类型的人群表现自己,最不自然的是 ”的问卷调查中,70%以上的学生回答在老师面前表现得最不自然,这说明教师以往高高在上、权威的形象还是在学生心目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而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是权威,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教育也要求教师要蹲下来做学生的朋友。因此,教师应本着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真诚相对,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心理距离”拉近,学生自然敢于表现自己。   (三)善待学生的“错误”。这里所说的“错误”,不是学生什么真正的错误,而是优生的习惯性“插嘴”和差生的习惯性错误回答。课堂上,优生听课认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但他们的举动常常会引起课堂“风波”,会打乱教堂秩序,让另一部分学生失去思考、表现的机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会说:“你的方法很好,让我们也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这样,既维护了课堂纪律,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而对于差生来说,他们经常说话支支吾吾,表述不清、面红耳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善于寻找发言中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甚至为他们能够站起来表现的行为大加赞赏,以此来呼唤学生表现欲的“回归”。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能表现   中职阶段的学生,个性已基本形成,个性差别也较明显,他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由于受不同的家庭、学校、的影响,他们的外部行为表现差异比较大,如有的同学性格活泼善于肢体表现,有的同学文静内向善于文字表现,有的同学喜欢绘画,有的同学擅长唱歌等等。所以要求教师平时要多与学生接触,观察了解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等个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机会让学生表现,使他们能讲的讲,能写的写,能动手的动手,能表演的表演,这样,学生会在炫出自己的风采过程中增强自我的信心,养成良好的素质。如在教学“情绪的外部表现”时,涉及到“面部、肢体、言语”等表情,我就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分成画画组、形体表现组和表达组,让他们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各种情绪……这样,学生的兴致很浓、热情很高,个性、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

四、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乐表现   课堂上,不同学生的自我表现形式、内容、水平等各不相同,但只要他们积极主动表现,就应该得到我们积极的评价。心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它能使人愉快、能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所以,课堂上,运用积极地评价方式,是促进学生乐于表现的有效手段。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式有:   (一)激励性评价。一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学生在被老师指名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引起全班同学的大笑,这时教师说:“你坐下去吧!以后要注意听别人的发言。”如果是这样消极的评价,这个学生可能就再也没有回答问题的信心了。而如果教师用“我想你可能还没想清楚,大家等他思考一下再回答,好吗?”这样的评价对学生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学生可能会由此而敢回答了。所以教师要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教学中,我经常用激励性评价,对于在课堂上不敢大胆表现的学生给予诸如“你能站起来和大家交流,我们已经很高兴了,没关系的,慢慢来。”等语言激励,这样学生就敢说、乐说。   (二)性评价。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并不意味着只要学生敢于表现就可以无原则地加以肯定,因为学生有可能表现方式不妥,表现技巧欠缺等,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性评价。如在教学“性格的表现”内容时,我根据性格的修养要求对学生的性格表现进行点评,肯定表扬学生一些好的性格行为,阐明不良的性格表现对人格和个性形成的危害,使学生受益匪浅。当然如果教师本身对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缺乏指导素质时,还需要通过查找资料或请教专业老师,才能促进学生在该方面的表现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三)赞赏性评价。对于课堂上表现能力较好的同学,教师不要吝啬对他们进行赞赏。记得有一次提问一位学生,她的回答非常完美,我评价说“你的想象真奇妙,这与你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离不开。”之后这位同学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一次进行课堂角色游戏,学生的表演很出色,“你们的演技这么高超,简直可以与汕头小品演员赵署光、方莉莉媲美”的评价使学生的表现动力越来越强。诸如此类的评价语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的热情,养成学生善于表现的好习惯。   总之,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的需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创设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方法,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多方面潜能。      参考文献:   1.刘颖,赖丹凤等. 《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训练》.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7.   2.宿礼春,邢群麟. 《自我表现力》. 出版社. 2007.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如何激发学生积极表现欲额研究的论文首页

这个方面我还可以能写

关于欲望议论文怎么写

人作为世上的高级动物,都有七情六欲,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欲望是生命的动力,欲望贯穿人的一生。一部人类史,就是欲望牵引着人类不断进化不断发展的历史。几乎世界上任何一种生命都是有欲望的。欲望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欲望是把双刃剑。

就欲望而言,对每个人都是各异的。它是受人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思想境界所影响。对于过分追求生活享乐的人而言,对金钱的欲望超出了他所创造价值的本能,欲望促使他的行为走向堕落,甚至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在高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按理说,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人的道德素质也相应的得到提高。但是却事与愿违,各种不健康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应运而生的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总也跟不上越来越尖锐的社会矛盾的激化。社会治安越来越差,犯罪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

是开放诞生了欲望,是思想牢笼闸门打开,催生了欲望,在这个人类进步的时代是有史以来都没有过的欲望大潮流,势如风卷残云,把人们的思想意识都推到了一个以欲望爆炸为中心的飓风之中。

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以保持精神的自由,而我们现代人是活得越来越复杂了。权欲,物欲,色欲,贪欲,无限的膨胀。这些人得到许多享乐,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出现了扭曲。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的享乐,;人生若朝露,行乐须及时。;正是缺少这种爱国主义人性化教育,崇高的社会理想教育,才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恶行有了滋生,繁衍的土壤。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中国有句古训;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其实对于私欲膨胀,讲求物质享乐的人来说,他们真的不知道,人在世间做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矛盾。当你想得到什么的时候,同时又失去了什么。这叫有得就有失。不失不得。这个世界没有公平之处,你也永远得不到两全之计。若要自由,就得牺牲安全。若要闲散,就不能获得别人评价中的成就。若要愉悦,就无须计较身边的人对你的态度。若要前行,,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总是这样的。我们选择什么,就要放弃什么。得到什么,就要舍弃什么。当你把国家的或他人的财产居为己有,你的挥霍和享受只是一时的。法律会来约束你的不法行为。那你一定就会在不自由的地方呆上三年五载或者更长。你得到了不义之财,但你同时失去的却是人身自由。你的人生价值会在你的家人和社会上显得理那么的卑微渺小。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了无限的致富商机,给勤劳和充满智慧的人创造了致富先机.正是人人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 如果你欲望拥有舒适的生活,富足的金钱,那你就必须努力,勤奋地学习创造价值的本领,有不怕吃苦耐劳的勇气。合法取得金钱。创造才是生活幸福,生活享受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才能构成生机勃勃的丰富多彩的人生。不想创造,厌恶劳动,这样的人只能过寄生虫的生活,他的欲望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

佛教提倡清心寡欲,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虽然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但要管住随心所欲的心灵,在各种诱惑面前能够有所节制和约束,把欲望约束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那么就会免除许多烦恼,生活就会充满快乐,人生境界就能得到升华。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