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庄子毕业论文

2023-03-05 02: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庄子毕业论文

浅析《庄子》物化思想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浅析《庄子》物化思想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庄子》的“物化”思想是针对人因知迷、心惑、性失而不能复性、体道提出来的。什么是庄子的物化思想,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与人的行为方式有什么关联?即是本文考察的主要内容。

一、“物化”的含义及基础

关于“物化”的含义,成玄英解释为“物理之变化”。(郭庆藩,第120页)成氏之物理究竟是指物和理,还是泛指万物?从其所言“新新变化,物物迁流”(同上),可知此物理是指万物。成氏认为物化乃是万物不断更新、迁流变化。成氏对物化的理解扣住了“新新”和“迁流”。“新新”实则是“更生”,“迁流”则是将万物比作“假于异物,托于同体”这样一条流动的河流,“新新”、“迁流”,指出天道以物化的形式使得整个世界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现代学者陈鼓应先生对物化的界定较笼统,谓:“万物之转化。”(陈鼓应,第102页)日本学者池田知久的看法是:“所谓‘物化’,就是发生‘物’的死与转生这一变化的意思,不外是指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物’作为其‘物’通过经历死,不久又变成他‘物’而转生下去。”(池田知久,第269页)仔细分析这一界定,其指出的物化要“通过经历死”这一环节,这与《庄子》的思想是有出入的。

二、“物化”的表现形式

物化的表现形式,一是死生气化,所言"化”者是变化、化生,指形态方面的转变;二是体道悟化,此“化”是悟化,或点化、教化,指人之心知或是境界的`起化。《庄子》物化的立足点是以人之“悟化”助天道之“物化”。死生气化是一种必然物化,《庄子》云:“巳化而生,又化而死”(《知北游》),即认为万物之生乃是物化而生,万物之“死”又是物化而死。《庄子》曰:“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天道》),即万物以生死起灭,盛衰存亡的形式表现气之流动。以人为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人生是气的凝聚,人死是气的涣散。万物也是如此,尽管万物万形,但都是气之聚散,皆为此理。这种由化而生、由化而死的转化是无穷无尽的,是曰:“万化而未始有极”(《大宗师》)。万物正是在这种“万化”中以不同形态而存在。

三、物化的实现途径:“物自化”与“心斋”“坐忘”

实际上,“物化”即物之自化。造物主之化生万物,万物自正、自壮、自化。故《庄子》曰:“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则阳》),可见,物之自化是物自为,“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在宥》)。人之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依乎天理”(《养生主》)、“顺物自然”(《应帝王》)而为。具体而言即破除人之知迷、心惑,使性情复于物之初,达到“无为而万物化”(《天地》)。《庄子》认为实现“任性命之情”而物“自化”这一目的的方法,就是“心斋”与“坐忘”。

四、“物化”的归宿

物化虽是万物之气化,但人之作为人在天地万化中的意义正是在此中凸显出来。《庄子》“物化”实际落脚点还在于人,人在万化中能体性归道,精纯精、神,“能移”以“相天”,这便是《庄子》所认为的人之为人的价值。《达生》篇曰:”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形全”是形体不消亡永生吗?《庄子》内篇固有得道者“年长”(《大宗师》。外篇《在有》云:“千二百岁”)而“色若孺子”(《大宗师》)的说法,然这只是对得道德全的外在功用的一个表述。关键的问题不在于形全,而在于得道。能得道方有形全,不能得道,徒养形骸,未能长久,单豹、张毅之徒便是此例。

论述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

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

前 言

这是很多年前我就读于中国文化书院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班]时的一篇毕业论文。虽然光阴荏苒、世事变迁,自己和社会一同经历了许多的变化,但在今天,当我有闲暇的时光,重新打开并静读这篇尘封的文章时,心中又有了很多的感受。

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无时不在改变着我们民族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把我们民族从沉沦和探索的困苦中带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我们也有理由为我们所处的时代而骄傲,为我们的未来而充满信心。

但是,在社会高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而有些问题正随着生活发展的深入而愈加显现。比如,环境的污染愈来愈严重,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又如,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急速地向下沉沦,人的心灵的荒漠化现象日渐严重。

为什么物质生活丰富了,而人们并不一定感到幸福呢?这些问题不时地引起我们的思考,并苦苦思索和寻找着答案。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的演进中,儒家、道家、释家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 态度。曾有人把它们概括为:不读孔孟,不能入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懂禅佛,不能出世。

如果一味地入世,在当今世界,在世俗利益的竞争与追逐中,你或许会感到过于疲惫,在霓虹闪烁、灯红酒绿的诱惑里,你甚至会迷失自己;

如果你想远离滚滚的红尘进入佛性的世界,那也不太现实,因为在这个原本美丽的世界里毕竟还有许多值得你去留恋和追求的东西,更何况还有很多属于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那么,在这两难选择的时候,你不妨去选择第二条道路,走进老庄的精神世界,走进“道”的天地,在那里虫鸟是你的朋友,天空是你的屋宇,山林是你的果园,那片萋萋芳草就是你屋后的菜地……

其实,这原本就是我们熟识的世界,依然散发着温馨的气息,只要你暂避世事的纷扰,暂离功名的诱惑,他就会重现在你的心里。

……

如果在偶然的机会里能读到我的这篇文章,是否还能激起你的共鸣?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

首先,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庄子人生哲学产生的社会根据,认为每一种哲学的产生都是当时社会环境的需要。从儒家只关注现实社会到老子既关注现实社会也关注个体的人本身,最后由庄子沿着老子的路线完成了系统的人生哲学。随后着重研究了庄子人生哲学的特点和性质,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和其他人生哲学一样都不能回避三个根本的问题:

一、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二、以何种方式来完成实现生命在一过程?

三、怎样对待生命的终结?

庄子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有限,为此庄子通过自然逍遥之道,通过审美超越等手段解决了生命的有限性问题,但要完成这种超越,人还必得以现实的生命为基础,正因为现实生命的存在,人的超越才成了可能,由此庄子重视现实生命。但庄子毕竟和儒家等别的哲学有所不同,他所重视的现实生命是排弃了存在着的现实社会的,庄子的现实生命只是那个活泼泼的原始生命本身以及和谐而自由的精神世界,由此推衍出庄子重自然,因而保真养性成了实现现实生命的根本。

在死亡问题上,庄子一反悲观的色彩,认为生死均属自然气化,故而应该乐观的生、超逸地死。

其次,探讨了庄子哲学对人们的影响,通过对魏晋玄学的产生到庄子哲学的最大实现者陶渊明的分析,我们看到庄子人生哲学作为一种思想对社会发生的巨大作用,并对中国古代文学、美学和人们的情性产生影响。

纵观庄子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觉察到它是反社会、反历史的,它极力排斥以儒家为代表的现实历史社会,认为现实的历史社会不可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

庄子哲学也是反文化的。一切文化的结果都会化作对人们理性的约束,这是违反庄子哲学的本质的,因为庄子倡扬一切都应自然的存在。

我们还看到庄子哲学是一种对人的关怀,不论这种关怀是否完善,而人总是需要某种关怀的,因而庄子哲学必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一、庄子哲学的由来

“无物妄然,必有其理”。

没有一件事物的产生是无缘无故的,也没有一件事物的存在是孤立的,既然能长久的存在,能够在其存在的周围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并足以因这个位置而发生对周围的影响,那么作为一种存在体,它自身必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就象一条畅亮的小溪流经我们的眼前,虽然可能因回肠九曲的河道阻滞而显得凝缓,但我们毕竟可以沿波讨源,寻找足以使它长流的源头。有了这源头,我们可以无限凝视脚下的脉流,可以预见它未来不安的流向。同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一脉的道家思想,它虽未占着主导地位,但它却影响着中国人的内在精神,成为我们民族人格组成中特有的一部分,并在当今中西文化的交汇中更显示着它的生命力,无论人们对它存在的评价如何,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那么。我们也就有必要正视它的存在,并对它的产生根据作探讨和研究。

我们知道,尽管我国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历史的外在形态看,中国社会的最大特点是改朝换代的频繁,但朝代的实质(包括意识形态、封建政体和社会结构等)并无多大的改变,只是换代而不是“完”代。如果我们避开历史形态那琐碎的表层而深入到历史形态的深层结构中去,我们就会发现碎断的历史有一条绵延的主线贯穿着,成为我们民族的生命之线,这就是儒家哲学。

在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极度的动荡之中,上古之“道”已处崩溃,先前的思想也已混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时有一大批思想家活跃起来,其宗旨都是想为动荡的社会找到重新安定的依据。当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尚西周之盛,循先帝之道,崇先王之德,主张“克己复礼”,认为只要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以一种称之为“礼”的最高准则约束之,社会就会回到西周时代安定昌盛的局面。孔子看到了当时社会动荡的根源是由于各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夺的结果。

和孔子处于同时代的老子也想为社会的安定和福乐寻找理论依据,但和孔子绝然不同,老子认为:社会动荡是由于人们自身智慧的结果,只要这种智慧存在,社会的动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老子主张“恒使民无知无欲”[1],君主对于百姓只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2],便能“无为而治”,极力反对人们智性的存在。“以智治国国之贼”[3],“民多智慧而邪事起”[4],倡扬顺乎自然天性,“我无为而民自化”[5],只有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同时,老子并没有象儒家那样把眼光只投射在现实社会,极不关心个体的人,而是把一部分眼光温柔的投射到了个体的人身上,在老子看来,现实社会的安定并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幸福,真正的幸福在于个体的人在精神上的极大和谐与自由,换句话说,和谐与自由是人获取至高福乐的必要条件,而现实社会的富安只是充分条件罢了。对于如何获得和谐与自由,老子认为必须“致虚极、宁静笃”[6],以至达到“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7],只有“见素抱朴,绝学无忧”[8],才能“虽有荣观,燕处超然”[9],而得“仿佯尘垢之外,倏然而往,侗然而来,故无辙迹”,因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10],要知“物壮则老,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11]。老子的出现无疑为时常困扰在黑夜之中的人带来了星亮的光焰,借着这光焰,人们看到了流经脚下的那脉安谧的细流,正待顺流而去。

这时,庄子已独离我们很远很远,在众人都企望驻足的地方,构筑着那片澄之不清、扰之不浊的汪洋大海 。

二、哲学何为?

所谓人生哲学就是人们对自身的整个生命的根本看法,毋庸违言,人的生命观是人的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转向探寻人的内部宇宙及论证或加固自己存在的安妥性的一种依据。

对于柔弱的、困乏和飘忽的人类,为了能顽强的生存下去,总得有一种精神的依持,唯其如此,才能见出那存在的坚定、真实和可靠,无论他以那一种哲学甚至宗教作为依持的对象;无论他所依持的是那能给他带来无限福荫的大树,或是临近深渊的嶙峋的山石,都能给他带来一种无限信赖的感受,一种巨大的安全得可以无视脚下坎坷而仍能坦然自若地走向前途的心理。从此,他不感到寂寞,纵然他面对的依旧是寂寞的世界;从此,他不觉得孤单,尽管他仍影形相吊,它便成了一位无形的伴侣,伴陪着他走向遥远而又短暂的生命之途。

人生哲学是人们对于自身生命的一种把握,它最终通过人的生命实践化作一种内心体验。由于世界的复杂性和人自身的多向性,人生哲学的不确定性也就成了可能,就是对于一个特定的人,其不同阶段的人生哲学也会有所不同,因为产生或选择哪一种人生哲学既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与自身的内在性情和已有的人生体念有关,因而,人类有必要为自身创造无数种的哲学思想作为智者对众人的终极关怀而提供给每一个人作选择。

我们已无权选择这个世界,但我们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那么,我们就把这唯一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吧!只要这种选择尽可能地合乎固有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

人生哲学有其多样性,如果我们排弃哲学的外在形式,就会看到每一种人生哲学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是什么存在的根本问题:

(1)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2)以何种方式来完成现实生命这一过程?

(3)怎样对待生命的终结?

那么,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生长在这个世界,接触着无限的事物,并因着自己和各种事物的关系而产生着种种的情绪,或喜或悲、或乐或哀,无论这些情感如何,都没有来得对于自身的问题,对于自身生命所带来的困惑和不安让人惊愕,不管这种体念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空间是那么广袤,而人是多么的渺小;时间是那么遥长,而人的生命却是多么的短暂,人类无时不在一种困扰之中,这种困扰不仅来自外在,更来自人的内部。人的智慧愈高,自我意识的觉醒愈强,这种困扰就愈大??这就是人的生命的有限性。

人的生命的有限性也为人的存在作了有限的规定。正是这种规定,为人们指定了一种实在的有界世界,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中时常会有一种笼居的感觉。

培根曾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我们常祈盼去改变这个世界,最终却被这个世界所改变,这种人的能力和寿命的有限性构成了两把枷锁,架索在命运的咽喉,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但凡人都有一种企求,只要他是完整的人,他就希望着一个无限而充满自由的世界的诞生,在这个世界里,他可以挣脱一切固有的束缚,打破一切阻止人超越的障碍,以新的姿态去自由地实现生命的高度。

“无限”为人类有限的生命之场在拆除了藩篱之后展示了一个广阔而神圣的世界,也为通达这个世界暗示了一条通道,为时刻悲郁着的生命昭示了一片欢欣之光,这欢欣之光的笼罩才为人类的实在世界增添了几分可以追求的温爱之意,犹如离开母亲右乳而啼哭的婴孩即刻又从母亲的左乳得到了满足,这是神圣的母爱,而母爱本身就显示着无限的律动。

神秘之光的出现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无限性的追求提供了实现的可能,这无数条通向神秘之光的道路中,其中有一条坦荡而广阔的道路一直延伸到我们的身边,这是庄子哲学在二千年前为我们铺设的,神秘之光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但这茫茫的彼岸世界的通达须有可靠的航船的引渡,对此,庄子也已经为我们准备着??这就是他的无为逍遥之舟。

三、庄子哲学的精髓

在庄子看来,我们能感知有限,是因为我们离现实太近,为了增大和现实世界的距离,能达到逍遥于物外,任天而游于无穷,首先要坚持无为,要达到无名、无功、无用、无己,超越一切名誉和功利之上,如果不能超于功名利禄,那么心意就不能自正,就会使自己的生命意向受到拘束而丧失其真性,这样,不但不能达于逍遥,而且最终会被外物所累而使自己的原始生命本身受到损害。

“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12],这便是无才之德,是无为之德的具体表现。其次还必须无待,鹏之九万里虽为大,但必待大风而后行,此为有待,不能达于逍遥。等待其实就是一种希望,起码可以说,等待就是因为希望的存 在。庄子在无为之后接着无待,就是要人们放弃对于一切现实希望的追求,放弃对于外在的一切感受,泯情弃知,最后达到“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其味”[13],这不是愚者形象吗?而这却是庄子极力塑造的所谓智者,“无知之知,是为真知”,在庄子的眼中,这是放浪形骸者的风度。

逍遥的目的是为了达于无限,但还必须具备逍遥的心境。逍遥之心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其实都沉淀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只是未被激发而已,因为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那个忙碌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而那个真实的自我并未觉醒,所以,逍遥之心的获得,只能是在静虚的时空里让真实的自我自由地呈现。“内我而外物”是一种准则,切不可本末倒置,这是庄子一再提醒的,同时逍遥之心得加入到逍遥之境中去,成为这个超越之境的有效体念者,并把这体念强化成生命本身的超验存在,这样心与境的契合便完成了逍遥。

由此看来,庄子的逍遥确实为我们通达于无限提供了依据和可能,至此,我们也许还会追问,为了尽早乘上庄子的逍遥之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手段和方法呢?

世有万物,物有各异,人不可能穷尽而认识,“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遂无涯,殆已[14](怎么不感到倦怠呢?)。”面对这种困境,庄子为我们指示的出路何在?庄子认为既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么要对生命的有限进行无限的超越,就得抓住本质性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面对深奥难测的生命世界,我们有限的生命不可能去取得完全的认识。在这个体进入迷茫之际,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那就是笼罩在万物之上的一道圣光,它不是地在为我们闪烁,这便是“道”,然而,对于“道”的领悟,对“道”的圣光的窥视,非得“丧我(即外在的我)”不可,即要抛弃显现为表象的和外在的我无时不联系着的万物,消除在“道”的圣光上障眼的迷雾,使“道”复现为真实的存在,但“道”的复现是以内在的“我(即本质的我)”的真正确立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本质的“我”的存在即是“道”的显现,因此,庄子把本质的“我”提到了至高无上的“道”的高度,在庄子看来,本质的“我”就是“道”的体现者。

在庄子的哲学中,“道”是形而上学化了的,无可捉摸的一种“实”象,是无形、无名的、超言绝象的万物的本体,是万物的泉源。如果发现了“道”

也就抓住了万物的本质,这就是庄子采用的方法:现实的不能把握,我们可以通过超现实的途径去把握。“道”犹如无声的天籁,作为最高的音乐,想获得别无它法,只能各其所自取。“彼此俱空,是否两幻,凝神独见,而独对于天下”[15]。

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其所谓的“道”即是那能使有限生命扩充弘扬为无限的东西,它游离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时时以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为本,我们即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其实在庄子看来,能让我们有限的生命通达于无限之中的不是别的什么,正是“自然”,我们无须外借什么手段,只须从“自然”中去寻找。

在庄子的眼中,“自然”有两种含义:一是没有丝毫人为的力量加入就显现在我们眼中的那个本然存在着的世界,它的显现是独立于人的,是一种形象的显现。二是指没有受到外部世界的压迫而自由地流露着的一种真性,一种赤子之心,它是内在于人的,它所依持的是感觉而否意识。不过在庄子的那里,这两层含义并不是绝然孤立的,它们互相交织融合着,从而使“自然”有着完整的内涵。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庄子极为重视的一个方面,也是庄子人生哲学赖于建立和存在的依据。可以说,庄子的人生哲学体系是从人与自然这个关系为基础而展开的,“若非自然,谁能生我,若无有我,谁禀自然乎?”在庄子的眼中,自然是以最温爱和谐的面目出现的,人和自然是非对立的。庄子极力否弃人对于自然的功利性目的,人不应该用功利的手段去毁灭自然地存在着的世界,相反地,自然是一块给人以永久欢乐的丰茂园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我们时常用透露着真情的目光去投视,不然庄子何以以神奇的情绪惊呼“我即自然,自然即我”呢?

人和自然既然不是以直接的形式发生联系,那么必将有一种崭新而奇特的方式使二者发生本质的关联,庄子不愧是一个智者,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了一座可靠的桥梁??审美。

从形式上看,审美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着的世界与一个自由地流露着的真性完全“化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然的生命突破了一切固有的限制和束缚,成为一种游离状态,“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从山水之中、林气之末,我们找到了久已遗忘的真性,本然的生命复归到圆满状态。

从本质上看,审美是一种手段,他走进了为自己设置的那个天地之中,那奇幻的景象足于使人产生迷狂,使人忘却一切曾经遭遇过的不安和焦虑,排除一切非生命的东西的拘役。“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16],以致“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始终,不知端倪,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17]。

庄子所推崇的审美结果,是一种对无知无识、无忧无虑的自然的“本我”生命的弘扬,是对外在的“我”的最大丧失,最大程度地让“我”进入“自然”的状态,从而达到“蝶我胥忘”的境界,“静而与阴同,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18],生命超越了笼罩它的无限的时空,生命已高扬为一种至高至柔的宇宙之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使生命时常感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9]。

庄子通过审美超越解决了生命的时间性问题,从而使现实的生命超越了死亡,也就使有限的生命进入了无限,尽管这种审美超越只是暂时的,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但无疑为黑暗困扰着的生命提供了可以朗照的曙光。

对于生命本质的超越性追求,是庄子哲学最根本的地方。然而庄子毕竟知道,对于生命本质的超越性追求是以现实的原始生命为根据的,没有现实了的原始生命的存在,对生命本质的超越也便失去了基础,成了虚幻的东西。如果这样,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是没有生命力的,因而,很自然地庄子为了不使自己的哲学观点陷入悖论,或者因经不起逻辑的推敲而失去人们对他的信任,于是,庄子使自己的哲学所构建的世界既有生命本质的超越性存在,又有原始生命的勃发,这是一个现实与超现实的共存体,是庄子哲学和其他哲学尤为不同的地方。

一般的哲学为了证实自己所构建的超现实世界存在的真实,总是否定现实世界的存在。尤其是佛教,它所创造的理想彼岸----佛性世界,就是以牺牲既定的现实世界为代价的,佛教宣扬现实世界的空无,“无为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在佛教的经典〈〈不真空论〉〉中,所谓的“不真空”即是指万物没有真实性,虽然没有否定其存在,但万物是虚妄的,不真而空,是不真实的存在。佛教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神秘的世界,而进入这个世界的唯一手段就是解脱,就是要解除现实世界对于超现实世界的束缚。至于西方的基督教,在造就了一个由上帝主宰的神性世界的时候,固然它没有象佛教那样放弃这个现实世界,但这个现实世界却是被罪恶的迷雾笼罩着,为了人间世界,上帝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独生子来进行拯救。上帝是靠它唯一的手段----神爱来拯救人间的,人们可以用爱来沟通人和神之间的关联,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以祈祷的方式来忏悔之间的罪过,这种忏悔的过程,不应该离弃现实世界,必须在现实世界中完成,因为现实世界中的罪过必须立足于现实世界才能消除。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基督教中神性世界和现实世界毕竟有着深刻的矛盾,现实的人间世界仍然是最终被否定的对象,人们最终会否弃人间世界而达于上帝的神性世界之中。

因此,在众多的哲学中,只有庄子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智慧,最大程度的调和了两个世界的矛盾,也只有庄子使超现实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取得了最大的和谐,虽然在这个现实世界中固有的某些部分也被庄子排弃了,但庄子所指定的那个现实世界仍是固有的现实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庄子规定了一个特定的现实世界作为他所追求的超现实世界创造的基础,因此,这个现实世界必得为超现实世界的诞生提供其条件。上面我们已经阐述到了要实现对于生命的本质性超越,庄子是以“自然”的逍遥来达到的,那么按照逻辑的推论,庄子所指定的那个能为超越世界的诞生提供条件的现实世界必将是一个“自然”地创造着的世界,而事实情况也确是如此。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诗)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陶渊明诗)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谢灵运诗)

“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诗)

“烟琐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柳宗元诗)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诗)

“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借化。[20]”在这个世界里,天和地取得了极大的和谐,正是这个和谐的天地容纳了万物的创造,使万物各得其所、各于其位,呈现其自身无知、无乐、无待的原始生命状态,这是真性的显现。虽然这里无人,但人早已用原始生命的触须延伸在其中了,它看起来似乎显得清淡、寂寞,而正是这个清淡显出了玄远和丰富,它是“道”的存储之处,是人间本质的体现者,就在这寂寞之中它为生命播响了快乐之歌。

庄子十分注重自己指定的那个现实世界,所以庄子也就必然地重视这个世界生养着的原始生命本身,因为只有活泼泼的原始生命的加入才使天、地、人成为一个整体而毫无缺憾地存在着,这样,这个天地中朗现的真意也便有了接收的对象。庄子重视原始生命本身,那么对于原始生命的保养必将成为第一要务。

庄子是任何保养生命的呢?所谓生命从纵向来看,无外乎就是时间的堆聚与积累,时间是生命的要素,也是生命的本质;从横向来看,就是活泼泼地存在着的那个动物体,它包括生理机能和精神机能。庄子的保真养性就是从这两方面出发的,虽然这两方面从总体来看仍是相辅相成的,但庄子偏重的是“性”----即精神。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的智慧似乎高于别的哲学智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生命本质的虚无性,正是这种虚无性使庄子耗费了巨大的心力来超越这种虚无而使现实的生命复现了真实的存在,这在前面我已作了阐述。为了实现这种超越,庄子寻找到了生理和精神两种途径。当然,生理只是精神实现的保障。

在生理上,庄子既不是纵欲主义,也不是禁欲主义者,他主张的是按照生理机能自然地去实现。“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宣而莫知其极。[21]”“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其所味。[22]”并不考虑行为的结果,只注重存在的过程和对过程的体念。

在精神上,主张静、虚、纯、真,以柔顺为贵。“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无行,此养生之道也。[23]”养生重在养神,提倡“物物而不物于物”,认为“功利、机巧必忘夫人心。[24]”主倡无情,“无情者,言之人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如果“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遑遑于功名,皆足以伤身损性。”是养生之大忌,“形虽往而神长存”才能深得养生之精髓。

我们知道,庄子是反儒教的,他反对孔子的“仁、义、礼、知”等社会人伦日用,把它称之为世俗的对象而一概加以否定,认为这是使现实世界产生疵患的原因,而儒家却以“仁,义、礼、知”去消除因为“仁、义、礼、知”而产生的疵患是一种有悖于逻辑的妄想,是不可能解决现实生命所面临的问题的。

在庄子看来,人都有厌恶疵患之癖性,但儒家为人们指引的是一条长满荆棘的道路,正如“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26]”这样的话,莫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27]”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现实生命所遇到的一切困惑,庄子是以“抱朴守静”的手段去解决的,由于内在的逻辑,必然会使庄子走上反社会、反历史的道路。

死亡,是早已规定了的人生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在每个生命诞生之时就洞开着的一座殿门,作为每一种人生哲学都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纵然人生哲学都在为现实有限的生命提供其超越死亡的途径,但那只不过是一种怜悯的情感和温情脉脉的爱意,是一种对死亡的暂时忘怀,因为死亡之潮不时地向哲学所筑起的超越之堤岸涌来,其 不可挡之势使哲学家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被浪击的堤岸,而在众多目光中,我们看到了那束闪烁着的光芒,是何等地悠远和洒脱。那光芒不在别处,它来自遥远了的庄子的瞳仁。

庄子不仅关怀勃发的现实生命,也没有忘记现实生命的终极。庄子以知者的形象时时关注着生命,他看到了现实生命的困苦,从而导致了他独自为现实生命困苦的摆脱开辟一条虽然短暂却也坦荡的道路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一篇好的古代文学论文首先是要选好标题,选准了标题就等于完成论文写作的一半,题目选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古代文学 毕业 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论先秦儒家“乐”的思想之政治意义

  2. 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

  3. 论先秦两汉时代游戏的文学表现

  4. 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

  5. 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

  6. 论先秦到汉代孔子历史地位的变迁

  7. 论先秦孝道观的演变

  8. 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

  9. 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0. 论先秦儒家学习伦理思想

  11. 论先秦儒家治国理论的现代应用

  12. 论先秦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3. 论先秦楚乐的审美取向

  14. 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

  15. 论《诗经》中的玉 文化

  16. 论《诗经原始》之解《诗》主张

  17. 简论《诗经》中的女性思想

  18. 论《诗经·卫风·氓》在高中 语文教材 中的接受

  19. 论《诗经》中的天命信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4.论《诗经》中的史诗

  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11.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12. 《吕氏春秋》与杂家

  13.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14.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15.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16.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7. 《战国策》名篇研究

  18. 老子的思想

  19. 《老子》的艺术特色

  20. 《庄子》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

  2、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

  3、论先秦儒家道德 教育 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4、论先秦“道”“势”关系与士人的精神超越

  5、论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学的启示

  6、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

  7、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

  8、论先秦儒家生命价值观

  9、论先秦法律文献中的和谐思想

  10、从“中和”准则到“平和”心境

  11、论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

  12、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

  13、论先秦礼治思想的演变过程

  14、中国早期铭文石刻新论

  15、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

  16、浅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体系

  17、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

  18、论先秦诸子的“以史为鉴”

  19、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

  20、论先秦儒家 散文 文学表现的历时性发展

猜你喜欢:

1. 有关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2. 最全古代文学论文题目参考

3. 有关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4.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5. 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求庄子的美学思想论文,要求原创哦,谢谢了

  《庄子》是美学思想之核心
  摘要 庄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才华横溢,满腹学识,思想标新立异,对现实生活有自己独到见解和认识,构架起属于自己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纵读《庄子》一书,其中包含的庄子崇高自然,反对人为,同时以“言不尽意”的精神境界而达成 “自然美”、“虚静、物化美”作为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也表现了最为理想主义的审美思想。

  关键词语 庄子 美学 核心

  《庄子》33篇,分内、外、杂三个部分。《庄子》在其内容上、表现手法上都在表现出庄子个人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和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崇尚自然,主张以朴素为美,同时又是在精神上翱翔于“无何有之乡” ,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 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也表现了最为理想主义的审美思想。

  一
  自然美一直是学术界的难题,尤其是《庄子》中的自然美思想,迄今为止尚未有定论。学术界有人认为《庄子》中没有自然美,他们以庄子生在乱世以及《庄子》中人生观的核心是“全生”、“保身”为由,认为庄子无暇也无“雅兴”去关注自然界的美丑。还有人通过《齐物论》中的“万物齐一”以及“道亦存在丑的事物中”来否认《庄子》自然美思想的存在,提出美不是《庄子》所宣扬和赞赏的东西。而承认《庄子》中存在自然美的学者,也大多是从自然精神这个层面展开论述的,而忽视了《庄子》中对自然景物美的发现和描述。我认为,这是不够客观和准确的。鉴于自然美在中国美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以为很有必要对自然美,尤其是《庄子》文本中所包含的自然美思想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解读。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不是人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因此,他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主张尊重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应当以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它。庄子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映在《庄子》一书便形成了“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的美学思想。庄子认为,美在自然,任何人为的艺术都是对自然美的破坏。他在《齐物论》中以天籁、地籁、人籁三者比较来说明这种自然美:“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人籁是指人们用丝竹管弦演奏出来的,是人为的东西,属于等而下之的声音;地籁是风吹自然界大大小小的孔窍而发出的声音,它要借助于风力的大小和孔窍的不同形状才能形成,也不是最美的;只有天籁是众窍自鸣而成、不依赖以任何外力作用天然之音。

  天地之“大美”。庄子在专谈“天道无为”的《知北游》里面,无意地透露出了他对于“大而美”的思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论证圣人应当效法天地万物自然无为的状态,做到“不言”、“不议”、“不说”,从而无为不谋。同时,在《秋水》一文中,庄子对“天地之大美”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描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而不虚……’”庄子以河伯喻有为的小知,以北海若喻无为的大知,而以河伯见北海若而自愧引发下文北海若关于万物齐一思想,赞美“大美”之无限而揶揄“小美”,把审美主体的感受与审美对象的磅礴气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自然朴素之真美。崇尚自然美,也就是崇尚朴素美,因为朴素是一切事物的自然状态。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尚朴一定要主张“顺物自然”而反对雕饰,然而庄子并不完全否定事物外形的美,只是反对违反事物自然本性的人为摧残。他指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庄子及其后学在《渔父》中还借客之口提出“法天贵真”说,对于“天”,庄子认为“无为为之谓天”,而对于“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庄子·渔父》进一步说,就是“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言简意骇。

  二
  “虚静”、“物化”说; 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 "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物化"说: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联系的。庄子认为 "虚静" 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在养生学上,庄子说明虚静无为能使人安逸快乐而不被忧患所困扰,从而年寿长久。而在美学上则说明虚静之美,也就是无为之美、朴素之美,所谓一而三、三而一者也。“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⑩这里主要阐述养生学,列举了二十四种困扰、侵蚀和削损人之真性的因素,归纳起来,实际上是三项:“勃志”(扰乱意志)、“谬心”(束缚心灵)、“累德”(拖累德行)、“塞道”(蔽塞大道)。只有清除他们德干扰和役累,才能回复虚静无为的自然本性、达到养生美学所要求的目的。
  《天道》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所说“意之所随者”就是“道”,语言可以表达具有“形色名声”的事物,但对于没有“形色名声”的“道”,语言是无法表达的,庄子“言不尽意”讨论的虽然是道与言的关系,但对于文学艺术美的启示和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文学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也就没有了文学;但问题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文学之中最精妙、最美好、最有魅力的东西,又往往是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文学之中的美是那些微秒的意趣、复杂的情感、玄远的境界、悠长的韵味等等。
  三

  《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天运》中,庄子还论述了“天籁”的特点:“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郭象注:“此乃无乐之乐,乐之至也。”这实际上就是老子所提倡的“大音希声”。意思都在于反对以部分的、有限的声乐,破坏或代替自然全美之声。《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之庄子的美学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对于美和人生的追求永远是一个向上的过程。强调个体生命的自由,才能达到美与丑、善与恶、欢喜和悲伤上升到缘于自然的境界。重视自我,人性与生活完全和谐统一,这才是庄子最想要留给后人美学的思想精髓。

  参考文献
  1.陈引驰.庄学文艺观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1993

  2.曹础基.庄子浅论.第一版.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3.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第一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陈鼓应.庄子浅说.第一版.三联书店,1999
  4.张荣明.庄子说道.第一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5.王孝鱼.庄子内篇新解 庄子通疏证.第一版.岳麓书社,1983

  6.童庆柄.胸次淡泊与美的发现-谈审美虚静

求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1、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刍议
2、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3、中国古代神话的美学意义
4、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5、论《诗经》中政治讽谕诗所表现的忧患意识
6、论《诗经》的婚恋诗 7、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8、论《诗经》的讽刺艺术试论
9、《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
10、孔子与《诗经》 11、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12、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13、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14、《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5、《战国策》的寓言艺术
16、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17、《孟子》与《庄子》寓言异同论
18、从《孟子》看孟子的人格魅力
19、《庄子》的神话意象
20、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的比较
21、《史记》人物塑造论 22、汉乐府叙事诗研究
23、汉乐府与《诗经》中
弃妇形象比较
24、汉乐府中女性题材作品研究
25、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26、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27、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28、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特色)
29、三曹诗歌比较
30、论“正始诗风”与“建
安风骨”的关系 31、嵇康与阮籍诗歌风格
比较
32、南朝乐府特色及其成
因 33、陆机诗论与创作的关

34、《玉台新咏》所选宫体诗研究
35、从《世说新语》看西晋文人的心态
36、论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
37、论唐人的咏马诗
38、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分写山水、田园)
39、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某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
40、李白诗与酒的关系 41、论李白的古题乐府 42、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43、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多义性
44、唐宋咏物诗之比较(也可着眼于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主题)
45、论柳宗文散文风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46、论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演变过程
47、论李贺与李白诗歌想象艺术的异同
48、论中晚唐咏史诗的艺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