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宗教旅游研究论文

2023-03-04 11: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宗教旅游研究论文

我国主要的宗教旅游景点,可以写西藏,这是比较典型的宗教旅游地。开题报告主要、写你自己的思路,如果是写西藏可以写摘要:西藏发展的概述 第一章西藏旅游业的兴起 二西藏旅游业的特点。第三写宗教旅游开发的利弊。这几个章节题目都很大,可以找导师帮你看看哪个好写比较容易下手的写,每个都可以写成本科的毕业论文。

求论文《浅谈佛教与旅游》参考。写得好的追加100分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除了发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资源潜力之外, 还可以考虑在没有或缺乏佛教文化内涵的生态旅游景点增设有关的内容。当然,不管遗留的或新增的,都要有所规划,不能盲目滥建,而且要有宗教部门和佛教僧侣参与,如理如法施行,切忌胡搞乱来,弄得不伦不类。寺院一定要有正信正行的僧人住持,按释迦圣教律仪严谨,道风纯正,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一方面必须剔除附佛外道的迷信成分, 坚决抵制腐朽落后的东西和商业化风气的影响和侵蚀。佛教文化不能变质串味,否则佛教文化生态旅游也就失去了其特定的文化依托, 不成其为佛教文化生态旅游了。另一方面,又要按“利乐有情”的菩萨精神的太虚大师、赵朴初大居士等倡导的“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的佛教革
新思路,善于吸收现代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内容,贴近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 为发展旅游事业, 繁荣社会主义经济,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1] 孙丰念,. 论佛教文化的旅游开发.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04)
[2] 高春梅. 我国铁路客运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探讨. 铁道工程学报 , 1997, (03)
[3] 毛秉仁. 论资产经营责任制下的调度指挥. 铁道经济研究 , 1999, (04)
[4] 胡玉乾,杨海岩. 出租汽车经营企业发展刍议. 江苏交通 , 2002, (09)
[5] 张超广. 探视网上旅游.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01)
[6] 李智,谭永朝. 信息化社会中道路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 2000, (01)
[7] 杨建兴. 浅析“网运分离”改革中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 铁道经济研究 , 2000, (04)
[8] 冷秀华. 关于假日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北方经贸 , 2001, (11)
[9] 吴慧. 浅谈中国旅游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 2002, (03)
[10] 周宇. 内蒙古生态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 2004, (01)

善哉善哉,切勿诽谤。。

我大四快毕业了,论文题发下来了,是《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该从哪些方面着笔呢?

1000年前的世界的社会你选择何种宗教对其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选择当时的宗教对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内涵。而现在宗教对于人类的影响已没有如此大的地步,现在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的附属品了。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从来没有形成过祭祀阶级的国度来说更是成为了一种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消遣。本文重要探讨旅游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那宗教又是什么呢?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反映,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把希望寄托于所谓天国或来世。据1996年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宗教信徒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四。其中,世界三大宗教的信徒人数为:基督教徒19.55亿,占世界人口的33.7%;伊斯兰教徒11.27亿,占世界人口的19.4%;佛教徒3.11亿,占世界人口的6%。其他传统宗教的信徒人数占前几位的是:印度教徒7.93亿;犹太教徒1385.8万;锡克教徒约1700万。另外,各类新兴宗教信徒1.23亿。
另据一份最新统计资料,估算至2001年,世界人口61.28亿,其中基督教徒20.24亿,伊斯兰教徒12.13亿,佛教徒3.63亿,印度教徒8.23亿,犹太教徒1455.2万,锡克教徒约2368万,各类新兴宗教信徒1.03亿。
那旅游又是什么呢?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的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都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对宗教文物古迹也起着保护、修缮的作用。
发展旅游业,就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其中对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过去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及有关文物保护法规的颁布执行,许多宗教文物古迹都得到了恢复和维修。如承德避暑山庄、敦煌莫高窟等都置于国家的保护之下;云南的筇竹寺、承德的外八庙、北京的潭柘寺等也修缮一新;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泉州也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许多宗教组织恢复了活动,宗教文化遗产得以整理、传播,文物古迹也得到保护和修缮,重现昔日的风采。由于党和人民政府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濒临消失或年久失修的宗教文物古迹得以保护和修复,重新发挥了作用,而旅游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对宗教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开发,经过恢复和修缮的宗教。文化遗产如寺庙宫观,使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欣赏各种宗教的文化艺术,增长各种宗教知识,使宗教这一人类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而随着海外各种宗教旅游团的到来,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了许多加强联系互相交流的机会,对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随着信徒和游客的不断增多,许多人捐赠钱款,为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当然,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不只是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多,带来了一些人为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如游客在宗教旅游区内乱涂乱刻乱扔东西,大声喧哗,破坏了宗教名胜古迹独有的宁静和超凡的气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给宗教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的损害。如峨嵋山金顶,198l年旺季时游客蜂涌而上,一些年轻人竞劈床板,扯草垫来烤火;食堂的饭碗也被搞得一个不剩,三天之内,仅金顶一处就造成直接损失一万元。游客造成的火灾使峨嵋金顶被焚于一炬。再如驰名中外的佛教石窟敦煌壁画也由于人数的大量增多,游客的呼吸和汗水所起的化学作用而引起大量剥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遗产不只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的东西,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有的宗教名胜古迹已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条例,如在宗教旅游区范围内禁止乱扔乱涂乱刻行为;禁止游客烧烤、野炊、砍伐树木;禁止燃放爆竹、烟花;禁止对各种宗教雕塑、壁画摄影;限制游客人数等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总之,不能"保"了旅游,而"丢"了宗教文化遗产。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都起到促进的作用。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通过旅游可以增长人们的宗教文化知识,陶冶性情、修心养性。到宗教名胜古迹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不仅有一般游客,更有朝圣者、宗教信徒和专家学者。因此旅游活动的发展也是人们传播了解、探讨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古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明代外国传教土利玛窦来华传播基督教。现代旅游更是一座沟通各种宗教文化交流、研究的桥梁。如来华的游客中,就有大量的宗教信徒、朝圣者和专家学者;有的更组成了宗教文化考察团,而国际上还有专事宗教旅游的旅行社。1991年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他们所到之处,就提出对宗教名胜考察和学术交流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国际上最新的宗教文化信息。通过游览、考察和研讨等活动,促进了各国各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研究。
再者,旅游活动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宗教节日、仪式、用品、教规、音乐和饮食逐渐地传播开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当然,旅游活动的发展对宗教文化也有一些冲击,如一些宗教独有的教规、仪式等慢馒地失去了神秘感和特性,有的甚至变成一种纯商业性的娱乐活动。
最后,宗教文化遗产的开发,不仅抢救继承人类的传统文化,而且开辟了人文旅游景观,应该注意的是: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维修如不与旅游活动的开发相结合,最终只能是“保”了宗教文物,“丢”了旅游,宗教文化、“国之瑰宝”也无法为国家创造出新的财富、发挥应有的作用,宗教文化本身也无法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交流。中外成功的实践经验证明:宗教文化的继承、保护和传播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宗教文化遗产这一宝贵的资源。如西藏拉萨和青海西宁的佛教寺院其规模之大、价值之高是少有的,然而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气候、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使得游客无法大量出入,难以领略藏传佛教独有的风采;再如泉州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其宗教种类齐全是国内罕见的。佛教影响力最大,有“泉南佛国”之称;保存着全国最为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清净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摩尼教遗址--草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此外还有印度教、婆罗门教的珍贵文物,这些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使得泉州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十多年来泉州开发这些资源,发展旅游业并使之成为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既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也引起了不少宗教信徒、专家学者的兴趣,从而促进了泉州与外界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和研究。如近年来先后举办了“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及在泉州的宗教史迹考察活动、中国泉州南少林武术节和泉州南少林学术研讨会、伊斯兰教文化与泉州学术研讨会等等,不仅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研究,而且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促进了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总而言之,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是互相结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宗教对未来的世界影响也许会越来越少,相反其他事物对其影响反到会越来越大。也许宗教只是人类在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阶段行产物吧。希望宗教以后不要完全成为旅游或其他事物的附属品。

求一篇关于乐山旅游的论文

  乐山大佛风景区宗教旅游资源的研究
  关键词 : 乐山 旅游资源开发 religion 宗教 development of tourist attractions

  原文:
  绪 论

  近年来,宗教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品牌,宗教朝觐、考察、观光、休闲旅游成为现代国际国内旅游需求中的主要增长点之一。各地也争相开发本地宗教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当地旅游拳头产品之一。如杭州灵隐寺、洛阳白马寺等都成为该地重要的旅游产品。宗教旅游是市场规模大、需求稳定的优质旅游客源市场,乐山地区拥有发展宗教旅游的良好基础,但乐山宗教旅游开发、推广力度不够。必须通过科学的策划和合理开发,才能有利于扩大乐山宗教旅游的影响力, 实现乐山宗教旅游的产业化,对于改善乐山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乐山大佛风景区是国家的“四A”级著名旅游胜地,并与峨眉山一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自身拥有非常丰富而且品位很高的旅游资源。风景区内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宗教氛围宁静而祥和,自唐宋以来一向都是众多名人雅士、信徒游客们的向往之地。伴随着宗教旅游逐渐成为全世界最重要旅游形势,乐山大佛风景区也将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才能有效的利用好这次机遇呢?笔者认为,乐山大佛风景区需要进一步充实宗教旅游的内容,开发更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形式,以此吸引广大的游客游览观光、香客朝觐、佛教文化交流和学习、以及休闲娱乐和养生旅游,这不仅可以提升乐山的旅游文化水平,还能产生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乐山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

  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绪论……………………………………1
  一、乐山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2
  (一)乐山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2
  (二)乐山大佛风景区佛教文化旅游现状…………………3
  二、开展宗教旅游的意义…………………………5
  三、探索多样性的宗教旅游形式………………6
  (一)发展宗教朝觐旅游………………………6
  1、乐山大佛景区发展宗教朝觐游的有利条件………6
  2、发展宗教朝觐旅游的主要途径……………6
  (1)进一步加强定位宣传力度………………6
  (2)举办各种盛大、庄重、具有深刻意义的佛教文化和佛事节庆活动………7
  (二)发展宗教观光旅游…………………………7
  1、得天独厚的宗教观光旅游资源………………7
  2、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7
  (1)过于偏重个别景点的开发,从而忽略了对整个景区的协调开发…8
  (2)导游素质有待提高,工作作风有待改良………………………8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宣传工作………8
  (三)开发宗教学习、交流旅游…………………………9
  1、宗教学习交流旅游的主要内容………………9
  2、制约乐山大佛景区开展宗教学习交流游的主要因素……………9
  3、宗教学习交流旅游的市场前景和新要求……………9
  (四)开展宗教休闲娱乐游…………………10
  1、开发宗教休闲娱乐旅游,市场广阔…………………10
  2、不一般的感受,轻松愉快的宗教休闲娱乐活动………………10
  (五)宗教修心养性度假游…………………11
  四、发展与保护并重…………………………………12
  (一)保护生态环境……………………………………12
  1.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12
  2.保护措施…………………………………12
  (二)提升导游素质………………13
  1.导游人员对景区保护的重要作用……………13
  2.提升导游素质的主要措施…………………13
  (三)加强对旅游线路的维护…………………13
  1.加强对旅游线路的维护迫在眉睫………………………13
  2.应对措施………………………14
  结论……………………15
  参考文献………………………………………16
  致谢……………………………………………17

  参考资料:
  [1] 陈放.中国旅游策划[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10.
  [2] 陈福义,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4.
  [3] 郭明兴.提升乌尤寺文化旅游新探[J].乐山: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黄海德,刘禹东.宗教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
  [5] 克莱尔.A.冈恩(Clare A.Gunn)等著.吴必虎等译.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5.4.
  [6] 乐山市

  简单介绍:
  摘 要

  乐山这个美丽的城市,它因“世界第一大佛”而闻名于世,大佛则因宗教而生,可以说,是宗教孕育了这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区。所以,在乐山大佛风景区进一步挖掘宗教旅游资源有着极大的潜力。笔者从纵向研究乐山宗教(佛教)旅游、文化的历史渊源;横向对比研究乐山大佛风景区的发展现状和认真调查分析旅游者的心里需求,总结归纳出几点进一步挖掘乐山大佛风景区宗教旅游资源的方案,即:发展宗教观光旅游,宗教朝觐旅游,宗教学习、交流旅游,宗教养生旅游和宗教休闲娱乐旅游。通过对乐山大佛景区佛教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深层次的了解和需求,同时,更有利于乐山市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乐山,宗教,宗教旅游,旅游资源开发

略论我国宗教旅游的发展是个很难写的论文吗?该从什么方向下手呢?

不难写。 宗教是自古就有的, 而旅游则是随着我们国民的逐步富裕而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
宗教旅游,说难听了就是当地人民买老祖宗吃老本,很少能有几个有文化特点的,你可以从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上做文章,建议当地不要只顾眼前利益,盲目多元化旅游服务项目,最后弄的不伦不类失去特色。宗教旅游,失去宗教文化了,那就只是一般形式的游山玩水了,所以要重视宗教文化的传承,这样才能别具一格。
太晚了 抛砖引玉吧 不知我的废话有没有用 有用就多给点分吧
o(∩_∩)o...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