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典论·论文》译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王粲擅长于辞赋,徐干(文章)不时有齐人的(舒缓)习气,然而也是与王粲相匹敌的.如王粲的《初征赋》,《登楼赋》,《槐赋》,《征思赋》,徐干的《玄猿赋》,《漏卮赋》,《圆扇赋》,《橘赋》,虽是张衡,蔡邕也是超不过的.然而其他的文章,却不能与此相称.陈琳和阮瑀的章,表,书,记(几种体裁的文章)是当今特出的.应旸(文章)平和但(气势)不够雄壮,刘桢(文章气势)雄壮但(文理)不够细密.孔融风韵气度高雅超俗,有过人之处,然而不善立论,词采胜过说理,甚至于夹杂着玩笑戏弄之辞.至于说他所擅长的(体裁),是(可以归入)扬雄,班固一流的.一般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
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士(常常)有所偏好;只有全才之人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已经流逝过去罢了.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
孔融等人已经去世了,只有徐干著有《中论》,成为一家之言.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积学以储宝——刘勰《文心雕龙》夫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刘勰《文心雕龙》善于苦中作乐,连笑容都苦涩。
——郑江《文心雕龙》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 翻译:情感的发动就会用言语来表达,理智的发挥就会用文字来表现。
动极神源 :翻译:动用心思,深入探究思想神妙的本源。——刘勰《文心雕龙》弥纶群言,研精一理,义贵圆通,辞忌枝碎,沦如析薪,贵能破理。
——刘勰《文心雕龙》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三车喻云花安去, 生如来家辆福祉。
具静律己用缘起, 入报喜地梦佛世。《文心雕龙》。
此文为文心雕龙论说第十八 译文:圣贤阐明永恒道理的著作叫做“经”,解释经典、说明道理的著作叫做“论”。
“论”的意思就是道理;道理正确,就不会违背圣人的意思。从前孔子所讲精微的话,他的弟子追记下来,因此谦逊地不称为“经”,而叫做《论语》。
以“论”为名的各种著作,就是从此开始的。在《论语》之前,还没有以“论”为名的著作;《六韬》中的《霸典文论》和《文师武论》,这两个篇名大概是后人加上的吧!仔细考察“论”这种文体,其支流是多种多样的:陈述政事方面的,就和议论文、说理文相合;解释经典方面的,就和传文、注释相近;辨论历史方面的,就和赞辞、评语一致;评论作品方面的,就和序文、引言同类。
所谓“议”,就是说得适宜的话;“说”,就是能动听服人的话;“传”,就是转述老师的话;“注”,主要是进行解释;“赞”,就是说明意义;“评”,就是提出公正的道理;“序”,就是交代所讲事物的次第;“引”,就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这八种名目虽然各不相同,总的来说都是论述道理。
所谓“论”,是对各种说法加以综合研究,从而深入地探讨某一道理。所以,庄周的《齐物论》,是用“论”作为篇名;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很明显地列有《开春论》、《慎行论》等六论。
到了汉代,汉宣帝在石渠阁,汉章帝在白虎观,前后两次召集儒生讨论五经的异同;根据圣人的意旨来贯通经书中的道理,这是论文作家应该采取的正当文体。至于班彪的《王命论》、严尤的《三将军论》,能够清楚地陈述感情,并善于借用史论的形式。
曹魏掌权的初期,兼用名家和法家的学说,所以当时傅嘏和王粲的论文,能精练地考核名实,推论道理。到了正始初期,仍致力于继承前代的论文;何晏等人,论述老庄玄学的风气开始盛行起来。
于是老庄思想充斥文坛,而和儒家争夺思想阵地。细读傅嘏的《才性论》、王粲的《去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夏侯玄的《本无论》、王弼的《易略例》、何晏的《道德论》等,都是独出心裁,论点锐利而精密,这些都是当时论文中比较精采的。
此外,如李康的《运命论》,在论述命运方面虽然和王充的《论衡》相同,《运命论》的文采却超过了《论衡》。陆机的《辨亡论》,有意摹仿贾谊的《过秦论》,却远远比不上它;但《辨亡论》也是陆机的好作品了。
再如宋岱、郭象等人的论文,能够敏锐地思考到精微奥妙的深处;王衍、裴頠等人的论文,在“有”或“无”方面进行争辨:他们都是在当时最突出,而又扬名后世的辩论家。但坚持“有”的人,完全拘泥于形体的作用;注重“无”的人,又死守着无声无形的虚无之说。
他们都是徒然在偏激的理解上钻牛角尖,而不能求得正确的道理。探索到深奥之理的极点,就只有佛教思想所理解的那种有无不分、无思无欲的最高境界。
到东晋时期,各家所谈论的,就只有老庄玄学了。这时虽也谈到一些新的东西,但大多数是前代话题的继续。
至于张衡的《讥世论》,调子好像开玩笑;孔融的《孝廉论》,只是作一番嘲戏;曹植的《辨道论》,就和抄书相同了。言论不保持正道,这样的论著还不如不写。
考察“论”这种文体,主要是用以把是非辨别清楚。不仅对具体问题进行透彻地研讨,并深入追究抽象的道理;要把论述的难点攻破钻通,深入挖出理论的终极。
论著是表达各种思考的工具,用以对万事万物进行衡量。所以,道理要讲得全面而通达,避免写得支离破碎;必须做到思想和道理统一,把论点组织严密,没有漏洞;文辞和思想密切结合,使论敌无懈可击:这就是写论文的基本要点。
因此,写论文和劈木柴一样,以正好破开木柴的纹理为贵。如果斧子太锐利,就会超出纹理把木柴砍断;巧于文辞的人,违反正理而勉强把道理说通,文辞上看起来虽然巧妙,但检查实际情形,就会发现是虚妄的。
只有有才德的人,能用正当的道理来说服天下之人的心意,怎么可以讲歪道理呢?至于注释经典的文字,是把论述分散在注释中,这种碎杂的注释虽有别于论文,但会总起来就和论文相同了。不过像秦延君注《尚书·尧典》的“尧典”二字,就用了十多万字;朱普注《尚书》,用了三十万言;这就为通达的学者所厌烦,而耻于从事烦琐的章句之学了。
如毛亨的《毛诗诂训传》、孔安国的《尚书传》、郑玄的《三礼注》、王弼的《周易注》等,其传注都简要明畅,这些可算是注经的典范了。 所谓“说”,就是喜悦;“说”字从“兑”,《周易》中的《兑卦》象征口舌,所以说话应该令人喜悦。
但过分追求讨人喜悦,就必然是虚假的;所以,虞舜曾惊震谗言大多。自来善说的人,如商代伊尹用烹调方法来说明如何把殷商治理强大,周初吕望用钓鱼的道理来说明怎样使周代兴盛;以及春秋时期郑国烛之武说服秦国退后,因而解救了郑国的危亡;鲁国的端木赐说服齐国转攻吴国,因而保存了鲁国等:这些都是说辞中较好的。
到了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游说之士风起云涌;他们用合纵、连横之说参与谋划,用纷坛复杂的计策来争夺权势,用圆转如弹丸的方法来施展其巧妙的辩辞,或用首先飞扬声誉以引出对方的论点,然后加以钳伏的妙术。战国时毛。
【文心雕龙·风骨第二十八】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
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
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
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
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
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
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
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
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
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昼奇辞。
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岂空结奇字,纰缪而成经矣?《周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
盖防文滥也。然文术多门,各适所好,明者弗授,学者弗师。
于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
能研诸虑,何远之有哉!赞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聘。
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风骨篇】译文 《诗经》包括六种义法,而风为六义之首,这是推行风化的源泉,也是展示心灵的手段。抒写情感的时候,风为先行,推敲辞句的时候,骨为首要。
辞离不了骨,正像人体离不了骨骼;情包含着风,有加人身包含着血气。语言挺拔,就形成了文骨;意气昂扬,就产生了文风。
倘使词藻丰富多彩,而风骨飞动不灵,正如空有彩羽而失风姿,徒具歌喉而无力气。所以构思为文,要保持充盈的气势。
充实了内在的刚健之气,然后有外在的鲜明之采。文章要善于用气,正像飞鸟要善于运用翅膀一般。
讲究文骨的人,用辞一定精炼。深通文风的人,写情必然鲜明。
捶字坚实而难移动,声腔凝练而又灵活,这就是运用风骨的效果。倘若意瘦辞肥,杂乱元章,那是缺乏文骨的徵象。
思理不畅,无精打采,那是缺乏文风的证明。从前潘勋为了曹操写《九锡文》,用笔取法经典,群才为之搁笔,就因为他的文骨挺拔。
司马相如为了汉武帝写《大人赋》,号称有凌云之气,成为辞赋的宗师,就因为他的风力道劲。掌握了这个要领,可用来驾驭文采;违背了这个方法,也无须追求词藻了。
魏文帝认为文章以气为主,文气的清浊表现为文体的清浊,那是不能勉强达到的。为此他评论孔融的文章,说它“体气高妙”(文体与文气都很高妙);论徐斡的文章,说它“时有齐气”(齐人的一种迂缓之气);论刘帧的文章,说它“有逸气”(气韵飘逸)。
刘帧也说,孔融卓越不凡,确有一股异气,文章风格之高,别人很难超过他。这都是重视气韵的意思。
雉鸡五色俱备,而只能低飞于百步之内,因为它身肥而体重;鹰隼色彩单调,而一举高飞于云天之外,因为它骨健而气猛;文章的才与力未能兼备者,也像这样。倘使有风骨而少文采,那就是骛鸟混迸了翰林;有文采而无风骨,那就是野鸡窜人了文苑。
唯有光彩照人而又高飞冲天,那才是文坛上善鸣的彩凤哩。 倘能取法于经典文章的规范,参照以诸子史传的方法,洞察文情的变化,探明文体的源流,然后自能萌生新意,创写奇辞。
深明文体,故文意虽新而不乱;善于通变,故文辞虽奇而无伤。倘使文骨与文采的结合未能圆通,文风与文辞的运用未能熟练,却要跨越旧有的规范,侈谈新奇的创造,虽然也能够得到巧意,但是失败的机会更多,岂止杜撰奇字,须知错误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书经》上 说:“辞尚体要,弗唯好异”(用辞贵乎得体,不可但求新奇),就为的防止文辞泛滥。而文章的做法多种多样,各适合作者不同的爱好。
懂的人不肯传授,学的人不肯求师,于是乎大家追随浮华之风,泛滥而不可收抬。倘能确立经典的标准,以文风健美为能事,自然凤清骨高,通体光辉夺目了。
掌握了这些要点,离目标又何尝太远呢? [结语] 文情与文气相随, 文辞与文体相并。 文风健美动人心, 文心如玉光而润。
养成充实的风力, 锤炼坚强的骨鲤。 文才锋利而高强, 文采辉煌如云锦。
《风骨篇》译后记 作家要有作家的风度和骨气。诗文要有诗文的风采和骨力。
刘勰针对六朝浮靡的文风,郑重提出了文贵风骨的要求,是很有价值的。今天看来,这对当前的文风,特别是对当前新诗的诗风,仍然有宝贵的指导意义。
刘勰并不反对诗文语言的新与奇,反而赞美诗文作者“享甲新意,雕画奇辞”。他提。
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
少时家贫,曾依随沙门僧十余年,因而精通佛典。梁初出仕,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爱。
后出家,法名慧地。刘勰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都很深。
《文心雕龙·序志》篇中说,他在三十多岁时,“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梦见一回孔夫子,便兴奋得不知如何。
作《文心雕龙》,也与他对孔夫子的崇仰有关,有阐明文章之源俱在于经典的意识。 至于佛教,他自幼和和尚住在一起,最终又决意出家,浸染自深。
不过在《文心雕龙》中,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偶有佛教语词。 《文心雕龙》写成于齐代。
就其本来意义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南,而不是文学概论。书名的意思,“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奭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奭”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
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讨论的对象,是广义的文章,但偏重于文学。
书的本意虽是写作指导,但立论从文章写作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出发,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结构严谨,论述周详,具有理论性质。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前所未有的。
全书五十篇,分为几个部分。开始《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为第一部分,讲“文之枢纽”,是全书的总纲。
从《明诗》到《书记》二十篇,为第二部分,分述各种文体的源流、特点和写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其中又有“文”“笔”之分。
自《明诗》至《谐隐》十篇为有韵之文(《杂文》、《谐隐》两篇文笔相杂),自《史传》至《书记》十篇为无韵之笔。从《神思》到《总术》为第三部分,统论文章写作中的各种问题。
第二部分以文体为单位,第三部分则打破文体之分,讨论一些共同性的东西,经纬交织。《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五篇为第四部分。
这五篇相互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但都是撇开具体的写作,单独探讨有关文学的某些重大问题。最后《序志》一篇是全书的总序,说明写作缘起与宗旨。
《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是传统观念与时代思潮的集合。作者用折衷牵合的方法,构筑起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内中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
这一特点,在讲“文之枢纽”的开头五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原道》首先说: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
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汉语的“文”字,本有多重涵意。
其本义为纹理,引申为美饰、华采,又引申为文章。这里数义并用,主要是说明:文章生于道,而道是万物的本源,所以文章具有崇高的价值;天地山川乃至动物的羽革、草木的花叶都是美丽的,证明道有美的显象,文章也是道的显象,所以文章的华美是自然现象。
这显然是六朝文学风气的反映。这里需说明:六朝文人所说的“自然”,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朴素自然”。
他们认为华美也是自然的。《文心雕龙·丽辞》甚至说,对偶的辞句犹如人们的手足自然成双,单行的辞句反而不自然。
应该注意,刘勰这里所说的“道”与后来唐宋古文家所说的“道”不尽相同。他是指自然的“天道”,而不是指儒家的伦理之道。
天道自然,这是魏晋玄学中的一个命题,从这里本可引申出顺遂万物本性,反对人为拘束的观念,但刘勰接下去却把自然之道与儒道相互捏合,认为儒家圣人的经书最能“原道心以敷章”,而且“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一般人不能够深刻体悟道的神奥,所以要“征圣”——向圣人学习,要“宗经”——效仿经书的榜样。这实际是玄学中自然与名教合一的理论在文学中的运用。
由此建立了以雅正为最高准则的文学要求。所谓: 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
至此,刘勰既以“道”的名义,赋予六朝美文以崇高的地位,又以同样的名义,要求各种文章符合于雅正规范。他又说:“楚艳汉侈,流弊不还。”
即楚辞、汉赋以来,文学作品多有不够雅正的毛病,应当“正末归本”,返回到经典的规范之内。《原道》、《征圣》、《宗经》三篇,紧密联为一体,构成刘勰文学思想的中心。
但字面上虽然说得圆通,矛盾还是很多的。儒家经典,本来是质朴的文字,他非要说得美轮美奂;六朝美文,与楚辞、汉赋的关系最近,如何能宗经归本而不失其美质? 《正纬》、《辨骚》也作为“文之枢纽”,着眼点却不同。
前者说纬书的奇特想象和富艳辞采有益于文章写作,后者的意义更重要。这里虽同《宗经》篇有一致之处,首先辨明楚辞的代表作《离骚》有不合于经者四点,合于经者四点,实属破碎迂腐之论,但又自我背离,对楚辞的文学意义给以高度赞扬: 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熔经意,亦自铸。
浅谈谈我的看法:个人觉得没有很大的可比性,无法说出哪部好,理由如下:
首先,对象上,《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研究的是各种文体源流、作家及作品。
《古文观止》则是古代散文选本,间或有骈文辞赋。
其次,内容上,《文心雕龙》以文学批评为主。《古文观止》则以收录古代原文为主,是作为当时读书人的启蒙读物存在的,呵呵,通俗来说,大致如同我们现在的语文书吧。
再次,时间上,《文心雕龙》著于南朝时期,故所收为南朝及之前的作品。《古文观止》则著于清代康熙时期。
第四,思想核心上,《文心雕龙》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也兼含道家思想。《古文观止》选编时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所以稍有一些入选不当之处。
第五,成果上,《文心雕龙》主要总结研究文学美学成果,发展规律,创造及鉴赏等。《古文观止》对于保存古文有很大帮助,且后有简短评说,对初学者理解有所帮助。
最后,个人看法,我比较喜欢《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在对各种文学细致的探讨中,提出许多审美观点及文学观,对文学史也加以探寻确立。并且,许多批评论述,实在是精典独到。
说的比较简单,这是我仔细考虑之后的总结,还有很多内容不能一一说明,希望这样可以给你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还有,个人觉得这两本书都是很不错的,两只蜡烛一起点燃,是可以互相照亮互相补充的,都是咱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珍之。
有照片的,但是比较麻烦就没有粘上来
古典 与 流行
---北京四十四中学08-09学年语文研学报告
【组员分工】
组长:
组员:
指导教师:
图1:小组成员与老师的合影
【前引】
古典,义为“古代流传下来被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代表性或典范性的”。
流行,义为“盛行,传播很广”。
古典与流行,顾名思义,义为“将古代时期具有代表性或典范性的事物应用与现代,并使之盛行于世,流传颇广”。
我们驻足在二十四桥的柳叶下,沐浴着清冽的月光,追寻着扬州城曾经的繁华昌盛,沉醉在满目山河,陶醉于满腹经纶;我们停留在摩天大楼的顶端上,欣赏着明媚的阳光,捕捉着市中心此刻的车水马龙,迷失于流光溢彩,反复在十字街头。
我们执手前行,我们笑逐颜开,我们吟诗作赋,我们哼唱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音乐,古典诗词与流行曲调相机结合的音乐,为这个辉煌的时代书写更熠熠生辉的篇章,为这个崭新的时代描绘更灿烂的山水风景。
【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现况】
【数据整理】
途径:市场调查---50份调查问卷,在街头随机发放。
1 2
3 4
5 6
7 8
图2-9:调查问卷相关问题的统计图
9、您能写出一首令您印象最深的由古典诗词改编来的流行音乐吗?
答案集中在《念奴娇》,《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10、您认为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集中在语言,节律,意境。
11、您认为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各自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古典诗词:意境和内涵。
流行音乐:动感和流行性。
【数据分析】
反映的问题:
青年人群普遍缺乏对古典诗词系统、全面地认识,认为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间的文化、意境,有较大出入,但如果是由诗词改编的歌曲,大部分人则乐意尝试。
图10-11:老师、同学在回答问卷
图12:在街头上随即发放问卷,路人配合回答
图13-14:我们的问卷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年,唐诗没落了,宋词随之兴起了;宋词衰败了,元曲随之蓬勃发展了。
今昔,所有的古典诗词都不再常常被人们所提及了,难道这单薄的流行音乐真的可以支撑住这风雨千年的历史吗?
针对于这种古典诗词的没落现况,我们通过查找资料、与老师探讨、积极做市场调研等方式,学习并领略了古典诗词的神韵、流行歌曲的前卫,并尝试着对其进行基本理解与分析,甚至简单的创作。
我们在绵长的历史中沿着自己的目标缓缓前行,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试图为古典的璀璨再增一抹亮色。
【古典诗词的鉴赏】
1、【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 作者:邸丹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黄昏时分,黯淡的光晕将世界笼罩在麾下,耳畔充溢着一点一滴的细密雨丝打在梧桐树叶上的“叭嗒”省,而眼前是被秋风漂白了的菊花瓣掉落在染有夕阳余晖的广袤大地上,激起一层若有若无的涟漪。头顶上方的苍穹,南归的大雁呜咽地一闪而过,天光琐碎,空留诗人独自迎着晚风的习习凉意,坐在窗口,睹物思人,愈发落寞,愈发哀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叠字,凸显了是人寂寞的心境,并点明诗人这一时期,国家的动荡不安,并写出了诗人感情变化的多变性与梯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点明秋季傍晚的寒凉,所以描写酒有两重含义,表明是防寒暖胃,与前文“最难将息”照应,强调季节特点;实质上市“酒消愁”的一种表达,但无奈却“戒酒消愁愁更愁”,越来越苍凉凄苦。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此句包含一个意象“雁”表明是人的亡国之痛,“伤心”二字即为心境,点名情感。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此句包含另一个意象“黄花”渐次凋零的菊花唤醒了诗人渐次消融的记忆,诗人睹物思人,想起已逝去的亡夫,以及与他在一起时的浪漫往事,但一切只是份深沉的几点祭奠与不的怀念,一经触碰,灰飞湮灭,突显了诗人分外感伤的情怀。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此句包含了两个意象,“梧桐”与“细雨”以及表明时间的词“黄昏”。首先“细雨”中的“细”一字仿佛是诗人的秋思,绵长细腻,永无止境,再次强调了诗人的孤独落莫,悲凉愁苦之情。黄昏一词表明了一天的结束,是一个相对尽头的概念,尤显苍凉与凄美,而最后一句“点点滴滴”为四叠字,在反复间,承接上文的平和哀婉,却又不乏心情的细微波动。是无奈的一种体现。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结构上总结上文,在内容上强调“愁”,使之贯穿全文。
夕阳重重砸落在山巅,轰然一响,却在转瞬间粉碎得子虚乌有,那些曾经最美的欢笑,那些曾经最温暖的怀抱,那些曾经最不可一世的骄傲,都已经模糊在了云外九霄,我依然记得你对我的好,你依然是我最不舍得依靠!
2、【李清照《鹧鸪天》赏析 --- 作者:丁柏匀】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从整首词的风格和一些词句来看,这首词当作于词人南渡之后。词人和大批的中原人士一起,仓皇南奔之后,颠沛流离,没多久,丈夫赵明诚又急病身亡。这样,词人既失去了故国和故乡,又失去了至亲的亲人,成了一个“孤舟嫠妇”,不幸和痛苦伴随着她。对李清照这样感情丰富细腻的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因此,在她后期词作,再也无法一睹前期那样情致,取而代之的便是那深沉的、无限痛楚的心音了。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词作开首便点明这是深秋时节的一天,带着寒意的阳光透过锁窗,洒落在室内。词人此时尚未出户,透过窗棂,目光落到庭院中的梧桐树上。已失去往昔婆娑身影的梧桐,在瑟瑟秋风中对“夜来霜”,已由畏惧而转恨。词人此时的情感,是浸透在具体的物事刻绘上。以“寒”饰日,可见词人内心已无任何温暖可言。“日”本无声无形,却以“萧萧”形容,更见词人内心之心旌寒冷。此外,梧桐本亦无情物,词人却言其“恨”夜晚之霜。此一“恨”亦词人之恨,因为日已萧萧,夜又何以堪!因自己心寒,故觉得日光亦寒;因自己恨夜长孤寂,故言树亦有恨。首二句的描述,使人想到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这两句是说昨夜以酒浇愁,喝得过多,今晨醒来,便思饮浓酽的团茶;醒来梦断,闻到瑞脑的香味,感到很是惬意。这里有两个词颇耐人寻味,一是“酒阑”,为何酒阑,决不是前期那种的情调:“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而是“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还有一词是“梦断”,词人所作何梦,“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诉衷情》),词人自己的词句便是其最好的注释。所不同的是,这二句写的是寻常事,看似不经意,却蕴含了无法排遣的乡愁与怀人的愁苦。词作上片的叙写由远及近,把自己深深的愁绪与痛苦,附着于外在物事的描写上,颇耐人咀嚼。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秋冬之白日本已较春夏时为短,但词人却觉得“犹长”,这就很让人寻味了。这种主观感受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反差,表露了词人的寂寞伤时、度日如年愁绪之深。接着词人以王粲登楼思乡的典故,寄托了自己生逢乱世、流徙他乡的思乡之情。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人,为“建安七子”之一。时天下大乱,他避居荆州,依附刘表,怀才不遇,尝登当阳城楼,有感而作《登楼赋》,抒发了滞留他乡、怀才不遇之情。有“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句,其情形与李清照颇为相似,故词人借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过,王粲之所以羁留他乡,是因为个人仕途不得意,不愿回去;而李清照则是为环境所迫,有家归不得,所以说“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末二句,词人把笔宕开,说与其作无可奈何的怀乡之想,不如依旧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不要辜负了这眼前盛开的菊花。这里的“不如随分”,实是词人无可奈何,故作宽慰之辞。这与上片“酒阑”二句,如出一辙,看似写闲情,写雅事,实是以乐写哀。
【流行音乐 与 古典诗词 结合的分析】
1、【《枫桥夜泊》与《涛声依旧》的对比】
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毛宁演唱的这首《涛声依旧》有部分词,可以感觉到是借鉴了唐代张籍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江枫渔火对愁眠 --- 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留恋的钟声;
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而《涛声依旧》的词作者,又在古诗的意境里输入了新意。“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一咏三叹,意犹未尽,给听众留下了思想的空间,绕梁三日,余味无穷,可谓一时经典。
2、【周杰伦《千里之外》赏析】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时间被安排/演一场意外/你悄然走开/故事在城外/浓雾散不开/看不清对白/你听不出来/风声不存在/是我在感慨/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两鬓斑白/我等你来/一身琉璃白/透明着尘埃/你无瑕的爱/你从雨中来/诗化了悲哀/我淋湿现在/芙蓉水面采/船行影犹在/你却不回来/被岁月覆盖/你说的花开/过去成空白/用一生去等待
一段美好逝去的爱情,一场深情的怀恋等待,一曲哀婉伤感的情怀。在各种各样的“美”中,无奈、悲情式凄美是最易打动人的吧。词作者用归燕、浓雾、风铃、琴声、梨花、青苔、芙蓉、船影等意像,再用比喻(那薄如蝉翼的未来),词语的活用(透明着尘埃)等手法,营造出一个凄婉的审美意境,给听者以强烈的感染。跳跃的笔法和不规则的用词,使歌词的张力更充分体现出来。
悬崖是峭拔的,屋内人若觉屋檐如悬崖,心中的负荷不知会有多重。风铃声带来的该是一种遥无边际的追思吧。只有在这种“等燕归来”的心境之中,才会产生上边两句话的体验。首二句的由来在此处一语道破。
冥冥之中似有神明安排好了一切。因此,意外其实本不意外。结局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若是无缘,不必叹息;若是有缘,自然会回来。
“故事在城外”一句把故事的地点和苍凉结局含蓄出来。化不开的是浓雾,还是一种浓郁的情绪呢?在这样的情绪中,对白是变了滋味的,说的人如此,听的人何尝不是呢?妙在承接上文的浓雾,对白前用了一个看字,就有趣味的很、也无奈得很了。
接着是将叹息声最大化,那风声原本就是我深深的叹息啊!
此时又重新回到屋檐下,回到小窗前,恍然间终于明白,结局已经被写好。
未来薄如蝉翼,是写未来的未知、脆弱……是“拆”还是“猜”呢?也许是拆不清,也许是猜不到。分手的日子便是如此,无寄托,便觉无生趣。用薄如蝉翼来写未来是很有些新意的。
好一句“你无声黑白”,初听之时,便因这句听下泪来。黑白,一种旧照片的感觉,一种染旧了的记忆再也不能回来的沧桑。
在这样的沧桑里,除了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还能怎样呢?该是不该,谁知道呢?
一别之后的杳无音信,不该沟通,不能沟通,还是不想沟通?无论怎样,岁月的黑白中,留下的是偶然间忆起时的无措,纵使相隔咫尺也似天涯,天涯的那端,你又在何方呢?对牵挂的人一无所知恐怕也是一种心底的痛吧!因此,这句的旋律之后更多的是酸楚。
琴声,也许是指知音吧,琴声何来即为知音何来,自然是曾经沧海的无法取代,既是无法取代,剩下的恐怕就只有等待了。
这几句很得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是等待中的寻找,寻找梨花白,未见梨花白,只有青苔一行。青苔一行,便可见少有人来,怎不让人顿生感伤。记忆的森林荒芜了啊!
远眺群山,天过山外,在这样的眺望、守侯、寻找的过程中,岁月流淌,两鬓星星,伊人何在?
这样的旋律必然要回环唱上一遍甚至更多的。
我总是在想这是想象中的。这样美好纯净的形象,只有存在于想象之中吧。是回忆的距离使得一身普通的白裳成为不着尘埃的琉璃白,如同记忆中那份无瑕的情怀。
这几句让我猜测:前面的两鬓星星是想象中的老去的岁月……更见悲情吧。
两人曾共同勾画的未来,如今已成无力的苍白。“花开”未对“花谢”,而照应“空白”二字,不知道是怎样的物是人非的沧桑。可叹啊!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这歌词中的古典意味就这样出来了。
3、【周杰伦《发如雪》赏析】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rap: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儿啦/铜镜映无邪扎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用典:①李白 《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②苏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③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红楼梦》中宝玉对黛玉的爱情誓言。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生生世世,缘起缘落,伊人独憔悴,一切只因心尘未脱,为情所困。一个情字, 误尽世间多少痴男怨女。几夕缱绻却千年留恋,似曾相识却物似人非,看时光交错,叹爱恨情仇,只是当时已惘然。
听《发如雪》,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幅感动了千年的水墨画,一切都是恬淡素雅,不需修饰的,但却能在瞬间穿透了内心。悠扬的乐曲,完美的声线,使每个人都好象看到了自己的前生今世。
烟花三月、如烟似雾的江南小镇、下着朦胧细雨的夜晚,音乐便从孱孱的屋檐流水声和滴水声中开始,那雨声清晰而又朦胧,那雨水,落在了千年前古老悠扬的街上,也落在了千年后有情人的心中。歌一开头便营造了这样一种古老的氛围,像传说像回忆更像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一种爱和痛交织心碎的感觉。
慢慢响起的钢琴哀怨缠绵的音符仿佛跳跃在地面的流水中,接着杰伦的声音轻呤而起—“狼牙月 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破空而来,凄凉空灵。后来那句“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的唱腔更是特别。而整首歌运用了沧桑、饶舌、似儿歌等四种不同的唱法。第一段饶舌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穿越了千年的智者在向你轻轻诉说,恍惚间,你好象清晰地看到了过去的种种。也许你也会在他的歌声中眼泪纷飞,也会在他的歌声中等待皎洁的月光来完美你的爱情…… 歌曲最后那段“啦儿啦……铜镜映无邪扎马尾……”可堪称是全曲的点睛之笔,听这段的时候,我想大多数人都是会微笑的,甚至是破涕而笑,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前生与今世的交融,都在这种轻松却又稳健的“啦儿啦”中幻化成天边的彩虹,留下的只有千年不变的誓言。试问还有这种千古绝唱的爱情流落繁华的尘世间,倘若有,我也梳整我那随风飞舞的发丝,扎起马尾来,你情我侬,单纯地相爱,再朴素也是天仙。好一首诠释永恒的发如雪,这样完美的讲述了前世今生轮回的永世爱情。感谢周杰伦和方文山。
【诗歌词赋创作】
1、【相忘】--- 作者:
一眼立夏/秋风飒飒/谁被禁锢在红墙绿树哭泣的琉璃瓦/谁被囚困在过往数十年纷飞的牵挂/只道/一里斜阳/万般惆怅/寂寞无尽潇洒
泪自千行/淡酒自锁愁肠/谁一去不回让谁望穿秋水/且看鸿雁北归/谁翩然起舞使谁黯然心碎/且见雀鸟依偎/谁连连后退令谁意冷心灰/且望大江滚滚/只恨/年少无知/几许悔意/又是草长莺飞
江山如画/月色舞得肃杀/谁在戈壁身披盔甲无畏漫天的黄沙/谁在西厢独听梧桐无言吹灭了白蜡/谁在鹊桥相隔银河不忘相随至天涯/谁在空房哭白华发不怕独守的尴尬/只叹/假面桃花/流水无情/不过相忘天下
2、【月夜】--- 作者:
无人夜,明月江心独去闲,照无眠。细雨梧桐思海有人见。
闲庭院,微风拂面泪缠绵,倾入江心,闪,却又如昙花一现。
3、【晨】--- 作者:
天昏昏,雾茫茫,望穿云霄不见光,一夜萧瑟,洒满枝头上。
路漫漫,人嚷嚷,满眼尽繁忙,来来往往,风儿都带伤。
4、【如梦令】--- 作者:
星夜二十八宿,时令没入深秋,弃回忆枢纽,往事几多不休。
知否?知否?多少悲怆可丢。
【感想与收获】
几个阳光和煦的午后,我们伏在桌边,探讨着古典的诗词歌赋,流行的曲调形式;几个月色撩人的旁晚,我们趴在床上,思索着古诗的格律与韵脚,创作着独属自己的传奇。将近一年的无数个日夜,我们悄然度过。
我们会因为灵光一闪而欢呼雀跃,我们会因为一首好词而拍案高和……我们在落寞与欣喜中成长,我们在积累与迸发中渐渐向一位位小诗人靠拢。
与此同时,对于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相机结合,我们也寻得了一份答案。
古典是高雅的,流行是时尚的,不用刻意结合,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只有良好、得当的运用两种形式,才可以使那些旋律流芳万世、永垂不朽!
当天上的云儿在漂流的时候,
世界在向前行走,
我们怀着满腔高昂与忧愁,
未雨绸缪。
希望的光将寰宇穿透,
与我们、与世界一起迎接绝美风潮的浪口。
08-09学年语文研学《古典与流行》组
两千零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执笔:
最后的总结报告
2008-2009学年高一研究性学习总结
课题名称 古典与流行 指导老师:
组长:
组员:
答辩总结
最尴尬的问题:
可以具体讲解一下格律与韵脚吗?
最有挑战性的问题:
你们是如何将古典与流行在现实生活中结合起来的呢?
最好回答的问题:
你们有问卷吗?
(明明展板上贴出了问卷照片)
问的最多的问题:
你们是如何进行社会实践的?
最独特的问题:
现代的作词家有的扭曲了古代诗人原本的意图,对此你有何感受或现象?或者对此有何建设性意见?
最难回答的问题:
古典是什么?
最有意义的回答:
中华民族的历史绵长悠久。对于古典诗词的没落现况,我们将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其再添一抹亮色。而对于流行音乐的庸俗化,我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如展板宣传、开办网络主页等,号召人们欣赏古典诗词与流行曲调相机结合的高雅音乐。
结题总结
在去年刚开学不久,我们随着张老师进入了《古典与流行》研究性学习课题。在一年中先后探讨了“流行歌曲中的修辞学”、“古典与流行中的意象”等,甚至包括作词人方文山与著名歌手周杰伦的专题性剖析。
随着时光的点滴流逝,我们进入了结题准备阶段。然而指导老师也有了变更,曹老师接替了因身体原因歇假的张老师,继续指导、引领我们挖掘课题的深层含义。
最晚的时候,我将近18点才从学校电子备课室离开,暮色早已四合;最晚的时候,我将近凌晨2点才离开电脑屏幕,才刚刚完成文学报告最后一个字的输入,灯火阑珊早已虚无。但我们是会一如既往的毫无怨言,因为这是我们选择的,因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是我们有所获得必经之路!
在最后答辩的过程中,我们收获颇多,同时也在迅速成长。一开始我们面对校长、主任及诸多老师同学的审视目光,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我们更多的是紧张忐忑,甚至不知从何介绍。但是当我们真正鼓起勇气,竭尽所学的为各位到场评委讲解课题的意义、说明自创诗词的理念,表达着我们对古典诗词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热爱时,我们看到了评委们眼中赞许的目光,听到了评委们鼓励的话语,于是我们抹去羞涩、拂去胆怯,我们伸展着翅膀,我们腾飞着成长!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人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已,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中,又号“邺中七子。”宋严羽《沧浪诗话》:“建安体,汉末年号,曹子建父子及邺中七子之诗。”这一时期,三曹、七子、蔡琰等人并出,诗风“慷惯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词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文心雕龙·明诗》)后世称这种风格为“建安风骨”、“汉魏风骨”,又称为“建安体。”北齐邢邵《广平王碑文》:“方见建安之体,复用正始之音。”“七子”中,各人又都有并称。曹植与王粲、刘桢并称“曹王”、“曹刘”。南朝肖纲《与湘东王书》:“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钟嵘《诗品》:“昔曹刘殆文章之圣。”王荣与刘桢并称“王刘”。胡应麒《诗薮·内篇》:“王刘以降,敷衍成篇。”
建安文学与建安七子
曹操倡导“尚刑名”,“尚通脱”,又善属文,爱文士。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据邺城后,在中国北部创造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百川赴海,相继奔往邺城,归附到曹氏周围。在这里形成了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他们战时大多随军,归来习文作诗,探讨文学,歌功颂德,抒发情怀,写征战之苦,述社会之乱,相互批评、磋商,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发展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建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建安”是东汉末年献帝刘协的一个年号,东汉末,董卓乱后,军伐割据,战事频仍。长安、洛阳皆废毁。献帝从长安到洛阳,又被曹操迎接到许昌。这一年(即196年)改兴平为建安元年。
220年,曹操死,献帝禅位于曹丕。建安文学,通常指从汉末到魏初,这个时期的文学,但并非仅限于这25年。
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时期,“俊才云蒸,作家辈出”,各种文体得到发展,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东汉王朝处在大分裂、大动荡、军伐混战中,在文学上却放射出绚丽的异彩。这是与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因素有关的。
建安七子是指孔融字文举,王粲字仲宣,陈琳字孔璋,刘桢字公干, 徐干字伟长,阮禹(王+禹)字元瑜,应扬(王+易)字德琏。
参考资料:
“建安七子”之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 、应玚 、刘桢,已经全部在《经典洛阳》中出场了。故事讲完了,该为他们作一个总结了。
“建安七子”虽是同时代人,但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人生观,尤其是像孔融这样的名士,为什么会遭到曹操杀害呢?历来说法不一。“七子”才情各异,光彩纷呈,将他们放在一起说一说,那就更有看头了。
记者在为“洛阳八大景”系列报道作综述时,题目是《从对仗中走出来的洛阳八大景》,以论证的形式向深处开掘,观点新颖;今天,记者为“建安七子”作综述,题目是《七问“建安七子”》,采用了“答记者问”的形式,行文活泼,形式新颖。
就让我们随着记者的提问,来听听“七子”如何“回答”吧。
——编者
正值春暖花开,古人逝去复来。
话说“建安七子”在《经典洛阳》一一露面后,王粲、陈琳等满心欢喜,收拾行囊准备回老家去。王粲、孔融是同乡,若按今天的行政区划,同属山东省人。两人作伴还乡,正好搭档。
可是孔融心中不快,对着王粲发牢骚:“《经典洛阳》讲你的故事时,把你说得那么好,似乎比我强多了。但你心里清楚,当时我的名气可比你大得多!你不过在诗歌方面有些成就罢了。而我在政治上、文学创作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很大!你说是不是?!”
王粲心想:孔融已经死了1798年了,竟还没改掉这臭脾气!干脆,“建安七子”都暂不回家了,开个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再说说各自的感受。于是记者与“七子”之间便有了以下对话——
一问孔融:孔先生您好。您的人品和才情,都很令人钦佩!但您为啥说父亲于儿子没什么恩情,不过是当初为了发泄情欲,在子宫里种了一颗种子而已;又说儿子与母亲的关系,不过是寄物瓶中,倒出瓶中之物,母子关系也就完了——这话多难听啊!即使在思想解放的今天,怕也是奇谈怪论吧?
孔融作答:记者先生你有所不知!当时我说这话,事出有因。你知道,“建安七子”生活在东汉至魏初,你们后世之人写文学史时,犯了一个大错误——仅仅把建安文学圈定在25年间。实际上建安文学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算起来有50多年历史!
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那是继先秦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大解放和文学大发展的全盛期!战乱频仍,可挡不住文化的辉煌灿烂,你说怪不怪?建安九年,也就是公元204年,曹操占据邺城,在中国北部开创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许多文士归附曹氏集团,形成了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文人集团。文人随军占许都,进洛阳,南征北战;忧世事,写离乱,形成了“建安风骨”。
我孔融,就是这“建安风骨”中的第一块硬骨头!你们现在不是有一个词叫“颠覆”吗?我当时做的事情,就是颠覆。颠覆什么呢?颠覆我的老祖宗孔子关于人伦方面的理论!
他说君臣父子等级森严,我偏说人人平等。那时候,兵连祸结,饿殍遍野,人们饿极了,成年人就吃小孩子,可直接吃自己的孩子又不忍心,就“易子而食”。你把我的小孩当午餐,我把你的小孩当晚饭,残忍至极,人性尽失。可是,虚伪的曹操,还要以“孝”治天下。可悲!可笑!可叹!做父亲的连自己的孩子都吃掉了,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讲孝道?呸!什么讲孝道,什么“举孝廉”,不过是皇室和朝廷用来维护人伦秩序的一种手段罢了。所以,我就说了上面那些话,不过是激愤之言,有什么错?
可曹操那厮,抓住我的小辫子不放,非要判我死刑。罪状还是那一条:不孝!最可笑的是,法庭当场出示的证据,居然是我说的一句话——一次,有个人向我请教:“假使天下饥荒,仅有一点点食物,做儿子的给不给父亲吃?”我回答:“倘若父亲不好,宁可给别人。”我说的是实话呀!如果父亲是个杀人犯,还要让他吃饱了再去杀人吗?但曹操想杀我,便把这句话作为我不忠不孝的证据,把我杀了。
唉,我是“建安七子”中死得最早的一个�我的妻子、儿子与我同时被杀。当时我56岁,我的两个儿子,一个7岁,一个9岁,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呀!你说曹操残忍不残忍?
其实曹操杀我,是因为我在政治上和他观点不一致,并不是我不孝——“孔融让梨”的故事谁人不晓?对哥哥我尚且这么讲礼貌,对长辈会不孝顺吗?记者先生,你可以问问曹操:他延揽人才,不是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只要有才就行”吗?为什么又以不孝的罪名,把我孔融给杀掉了呢?
这就是我的冤屈和愤懑!你问问陈琳他们,看我说的对不对?
二问陈琳:陈琳先生,记者在写您的时候,遣词造句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知道您的笔锋比刀剑还锋利,生怕写得不到位,让您反戈一击。请问您对孔融刚才的发言有什么看法?
陈琳作答:首先我要说的,是后人对我有误解:说我的笔锋锋利,似乎我是一个刀笔吏。其实我最不愿意落下这个名声。因为“刀笔”一词,看似褒,实则贬,是在骂我哩!
当时,我替袁绍写檄文讨伐曹操,虽然出言不逊,却是万分正确!因为檄文的特点就是火辣辣,如果把檄文写得客客气气的,那还叫檄文吗?可是你们后人,也和曹操一样,总认为我做人不厚道,骂了他的祖宗。其实我不过是说曹操是阉宦之后,这并没有说错。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之家,他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的宦官;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难道他不是阉宦之后吗?
我骂他的祖宗,那也是应该的。当时百姓痛恨宦官专权,恨得牙根儿痒痒,越是显赫的宦官家族,越让人痛恨。所以曹操最怕人家揭他的老底,最怕谈出身。我当时写檄文,找准了他的软肋,切入点很正确,并且把他的头风病都骂好了,这是水平高,怎能怪我不厚道呢?
不过,我很佩服曹操的博大胸襟,他是真爱才,不是在作秀。后来袁绍战败,我被俘了,曹操不记仇,不给我“穿小鞋”,一直重用我,我很感激。他的儿子曹丕,也很高看我。在诗歌方面我没有王粲的名气大,但曹丕在提到“建安七子”的时候,把孔融排在第一,把我陈琳排在第二,把王粲排在我后面,看来曹家对我还是不错的。
至于孔融对曹操的评价,我觉得有点儿偏激。可是,毕竟他死得那么惨,所以这个问题我回避,你去问问王粲吧。
三问王粲:王粲先生,今天向您提的问题比较尖锐,为啥曹操出行时,总把你带在身边?为啥铜雀台刚建成,您就带头写诗文赞美曹操?是不是有意阿谀奉承曹老板?
王粲作答:记者先生,我想反问你一句:难道曹操不值得赞美吗?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和云水襟怀的英雄,可不是像孔融说的是嫉贤妒能的小人。你们现代的文学家鲁迅,在评价曹操的时候,说的是公道话。鲁迅说:现在我们一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想起戏台上那个白脸的奸臣,但这不是认识曹操的正确方法。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存在的年代久一点儿,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存在的年代短一点儿,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久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要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其他朝代的人,便可以很自由地贬斥前朝的人物。比如秦朝,史上记载的几乎半个好人也没有。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朝人说坏话的命运。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还说:董卓之后,曹操专权。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因为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曹操曾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没有说谎。
看!曹操起码是真实的,他坦率、强悍、智慧、大度、凶狠,符合做政治家的条件。所以我要说,我们那个时代,正需要曹操这样的人物出现。当时的文人,差不多都佩服曹公,不信你问问阮瑀 、徐干、应玚、刘桢他们几位吧。
四问阮瑀:今天只问阮先生一个问题,您是“建安七子”之一,排名第五,可为啥后来曹植把您的名字删掉,换上杨修了呢?是您得罪他了吗?
阮瑀作答:我没有得罪曹植。我也不明白他为啥把我的名字从“建安七子”当中删掉了,可能他嫌我的性格太软弱了吧。其实现在我才发现:曹丕和曹植都戏弄了我。听说,我死后,曹丕写《寡妇诗》悼念我,完全把我当成一个独守空房的寡妇来同情。现在想想,当时我真不该写讨好曹操、曹丕的诗歌。至于杨修,他和曹植的关系很铁,曹植把他添加到“建安七子”当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曹植的这个改动,历史并不承认。我阮瑀,还是“建安七子”之一!
五问徐干:徐干先生,总觉得您的名字很现代化,也很别致,当时您是不是风头很健?
徐干作答:哈哈,恰恰相反,我当时生活得很低调,你们《经典洛阳》对我的评价是“一池温泉”,我很喜欢这样的定位。温泉,静默中不乏热情,挺好。若有来生,我还做“温泉”。
六问应玚:应先生,您是“建安七子”之一,可为啥各种版本的中国文学史,提到您的时候都一笔带过?
应玚作答:呵呵,这不能怪罪中国文学史,只能怪我当时太贪玩,整天下围棋、斗鸡。实际上,任何一个文人集团,其中必有首席和末位,我和刘桢、徐干三人,当时就没有孔融、陈琳、王粲、阮瑀的名气大,下辈子应该继续努力!继续努力!
七问刘桢:刘桢先生,怠慢您了,最后才问到您。您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建安七子”吗?如果您知道当时还有和“建安七子”齐名的文人,请告诉我,下篇会考虑让他出场。
刘桢作答:谢谢记者先生这么信任我,让我来作总结。其实让我看,我们“七子”的文学成就并不高,比比后来的唐诗宋词,比比李白、杜甫,我们写的那点儿东西不太出彩。不过,我们开创了“缘情而发、直抒胸臆、慷慨悲歌,再现现实”的个性文学,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这倒是事实。
至于说到当时与“七子”齐名的文人,那当然是蔡琰,也就是蔡文姬。她的父亲,即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蔡邕,其书法碑刻,被你们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发现——这父女俩故事多多,接下来该让他们出场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