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蓝鲸研究论文

2023-03-01 22: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蓝鲸研究论文

大家好!我叫蓝鲸!同长须鲸、座头鲸、灰鲸一样,都属于须鲸!很高兴认识你们!也希望你们能了解我和我的家族,和我们成为好朋友!
我和我的家族是终生在海洋中生活的哺乳动物。我们有80种不同的种类,主要有须鲸和齿鲸两种类型,而且我们吃不同的食物。
我是须鲸家族。因为我们生着梳齿一样密集排列的坚韧角质物而得名。我们正是通过我们的须来滤取水中的食物。冬季,我们在赤道附近温暖的海洋中繁殖,夏季则到寒冷的极地海水中去觅食。在极短暂的夏季中,我们的吞食量占全年的9/10。因为我们洄游时一般不进食,靠消耗体内脂肪为生。
齿鲸是我们的远亲,因口中长着240个牙齿而得名。他们牙齿的功能与陆地哺乳动物不同,主要是用来捕获食物,而不是咀嚼食物。他们的个头比我们须鲸小,有的性情还很残暴,常常攻击比自己大许多的同类。他们喜欢集体生活,所以,大家也叫他们鲸群。他们常用口哨和咔哒声互相“交谈”。在他们家族中,抹香鲸、逆戟鲸、海豚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而我最喜欢的是海豚,因为它的“歌声”和“舞姿”都特别美!
无论是我们须鲸家族,还是齿鲸家族,我们的身形都很优美。别看我们的个头大,我们游泳的速度一样很快,动作一样很敏捷。我们每天都在浩瀚的大海里游来游去,高声地“唱”出我们心里的快乐!你们喜欢我们吗?

蓝鲸细胞是人类的3000多倍,但是它不会得癌症,这是为什么呢?

癌症,不治之症的代名词。香港著名影星吴孟达(达叔)因肝癌死于2021年2月27日。他的喜剧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欢乐,他是一代人的记忆,却被败给了癌症。在癌症面前,没人能行若无事。

癌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时至今日仍未被人类攻克。但在基本常识中,年龄和体重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

因为细胞在DNA的指导下分解旧的蛋白质,合成新的蛋白质,完成一次次新陈代谢。但是无数次新陈代谢中,不可能次次完美无缺,总会有些错误。一个个小错误的积累,最终将导致癌细胞的产生。

也就是说,越是大型的动物拥有的细胞越多,而由细胞构成的动物都有出现癌细胞的可能,如果动物的寿命也很长,那就越容易积累错误而患上癌症。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20世纪7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的流行病学家Richard Peto发现,本来具有更多细胞的大型动物在生命早期发展癌症的风险应该比小型动物更大。但令人困惑的是,大型长寿命动物患癌风险并未比预测的更高,动物的身体体积或相对寿命与其体内细胞发生癌症的机率之间毫无相关性,比如鲸鱼。这种现象也被称为佩托悖论。

鲸有大有小,从只有50千克的鼠海豚,到长34米重达190吨的蓝鲸,种类繁多,某些种类中雌性体型比雄性体型还要更大,其中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

成年鼠海豚体长在1.4米到1.8米之间,极少数能长到2米。体重一般在50至60千克之间,最高达90千克。相比之下,淡水鲸就更小了。

比如生活在长江中的江豚,就是一种小型淡水鲸鱼。成年体长平均约1.2-1.6米,体重约50-70千克,最长也不超过1.9米,比人类还要小一些。而体型巨大的蓝鲸按体重算,是人类的3000倍,寿命至少有80年。

最小的虎鲸也要重约4吨,最长可达8米,寿命也有90年。其次须鲸,重约7.5吨,最长可到约10米,能活50年。

寿命较长的还有座头鲸,约95年,最长约16米,重约30吨。可爱的海豚也属鲸类,约有52年的寿命,可长到4米。

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蓝鲸,拖着34米的体长,190吨的体重,拥有近100年的寿命,但却不患癌,这完全有违我们以往的常识。

准确地说,鲸鱼不是不患癌,而是不易患癌。

2019年5月9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

为了研究鲸鱼的防癌机制,研究团队从一个名为Salt的成年雌性座头鲸身上获取了皮肤样本。然后对它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组装,获取长约27亿个碱基对的基因组(与之相比,人类基因组长约31亿个碱基对)。研究人员还测序了RNA,这有助于找到基因位于基因组中的精确坐标。

该团队随后将座头鲸基因组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包括其他海洋巨头,如逆戟鲸、蓝鲸、长须鲸、宽吻海豚和抹香鲸。

该研究发现座头鲸的基因组是高度连续的,并且包含相当数量的,与其他哺乳动物的直系同源基因。

鲸鱼基因组中,对正常细胞的代谢功能至关重要的基因,包括控制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DNA修复的基因的进化速度,比其他哺乳动物更快。而且鲸鱼基因组中的肿瘤抑制基因进化出许多重复序列。在人类患上癌症时,通常是因为这些肿瘤抑制基因发生了突变,不再有用。

2021年2月24日的一篇研究论文同样分析了鲸鱼不易得癌症的原因。

研究人员分析了鲸类动物的1077个肿瘤抑制基因。发现了六个与乳腺癌,肺肿瘤(ADAMTS8)和白血病(ANXA1)等疾病相关的正选择基因。相比于其他哺乳动物,这些肿瘤抑制基因在鲸类动物中演化的速率快了2.4倍,在须鲸中尤为明显。

这些对于DNA损伤、肿瘤扩散等具有调节功能的基因,在鲸类动物中被保存下来。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了71个重复基因,其中11个是与长寿相关的重复基因,是细胞衰老,增殖和代谢的重要调节剂。这些都有利于延长海洋中的庞然大物的寿命,同时让他们拥有更高的抗癌能力。

事实表明,鲸鱼在哺乳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鲸鱼身上这些癌症相关的基因进化速度比其他哺乳动物更快,有更多的肿瘤抑制基因,更高的基因重复。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鲸鱼在基因组中累积的基因突变数量远远少于其他哺乳动物,这让鲸鱼的突变率较低。

总结

癌症在人类的进化中,已伴随我们数百万年。而这些研究表明,在自然界,已有很多生物找到了击败癌症的方法。科学家通过对鲸鱼的研究,有可能为改善人类癌症预防、治疗方法提供新的可能。例如,为人类制造类似于鲸鱼体内,抑制癌细胞的特有蛋白。我相信,随着研究的进行,人类一定会找到攻克癌症的办法,但愿这一天早些到来,让人间少些绝望。

论文是什么?

你还是小学生,我想学校是绝对不会以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论文写作要求来规范你的写作格式的.我觉得与其说让你写论文,还不如明确的说是要你写议论文,也就是对一件事情阐明你的观点,然后再用论据来完善证明你的观点的文章.

长久以来,在人们通常的观念中“论文”好象是硕士生、博士生所进行的专职工作,小学生可以不可以写论文呢?我们浦东新区上南二村小学在进行了课题研究型活动课的实践后欣喜的发现,小学生不但可以写论文,而且可以写得很好!

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学生打下一层追求真理的精神底色,这对孩子的一生大有裨益。

一、 揭开论文的“神秘面纱”

论文是以阐述对某一事物、问题的理性认识为主要内容,要求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体系,并阐述理论之间的关系。小学生的论文当然不可能有如此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凡是学生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发现了问题,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后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小看法,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可以称之为论文。论文是课题研究活动的成果。学生提出的观点或看法极有可能是别人已说过的、书中已有的、人尽皆知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它,因为这毕竟是学生自己睁大眼睛,寻找资料,调查研究、经过反复思考后提出的观点,这小小的观点包含着孩子一番艰苦地探索过程和一颗追求真知的心。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作者描述自己在美国读小学的儿子矿矿几次做研究的经历:小学二年级时,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研究项目”,规定“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矿矿选择了蓝鲸的“研究”。他从图书馆找来十几本介绍蓝鲸的儿童图画书,经过阅读,写出了他有生以来第一篇“研究论文”。论文是三张活页纸订起而成的。第一张是封面,上面画着一条张牙摆尾的蓝鲸。蓝鲸的前面还用笔细细地画了一群慌慌张张逃生的小虾。在封面的左下方,工工整整的写着By Kuangyan Huang。中文的意思是,作者:黄矿岩。论文包含四个小题目:(1)介绍;(2)蓝鲸吃什么;(3)蓝鲸怎么吃东西;(4)蓝鲸的非凡之处。

美国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都能郑重其事地写论文,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五年级的学生呢?指导学生写论文,首先要揭开论文的“神秘面纱”,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二、小学生“作文”与“论文”的区别联系

小学生作文与论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它们在内容上不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论文是小学生在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后,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后分析整理所得材料,在列举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看法或观点的文章。其次,作文与论文的目标不同,作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而论文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报告的能力。其三,作文没有固定的格式,而论文要有一定的格式。

两者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在语言文字上的要求是相同的,即:鲜明、准确、朴实、生动。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者可以相互促进,作文能力强的学生能清晰、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善于思考、能够提出自己观点的学生则开阔了眼界,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引发思考,捕捉作文材料,写出鲜明的观点,增加了作文的深度与广度。

三、开展研究活动,指导论文写作

1. 确立研究课题,收集有关资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学生这种心理出发,展开课题研究活动,以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在五年级的一堂活动课《纸张是个大家庭》中,学生针对每天都要打交道的纸张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如:最早的纸张是什么样子的?纸张的发展史是怎样的?造纸需要用到哪些材料?纸的用途分为哪几种?造纸对环境有什么污染……经老师概括板书后,由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为自己的课题。

课题确定了,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呢?先由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出研究方法:

(1)查资料(图书馆、家庭藏书、报纸杂志、电视新闻、上网)

(2) 参观(博物馆)

(3) 访问(专家)

(4) 分析整理所得材料

在课堂上确立了课题和方法后,收集材料的工作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般给予学生两周左右的时间,在研究工作结束之前,教师不对选题及研究过程发表任何意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沉浸在独立的工作状态之中,当然在学生提出要求时,老师可以为学生在搜集资料方面提供参考意见。在学生遇到依靠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时,要帮助学生想办法,出点子。

2. 分析整理已知材料,拟定论文提纲

经过两周的时间,学生从书中、网上、调查、访问、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整理就是适当的归类,把准确的数据,典型的事例,鲜明的观点以及与课题类似的文章集中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反复阅读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鉴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观点可以很简单,三、五句话即可。如一个学生在收集了大量关于“纸的历史”的资料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平时每天接触的纸是由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我们又知道了纸张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节约用纸。又如一名学生在搜集了再生纸的有关资料后,了解到再生纸对节省木材资源,保护环境大有益处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学校能增添几个废纸、废书本的回收箱,学期结束把回收到的废纸、废书本赠送给造纸厂,下一学期我们就使用再生纸制成的作业本,这样会给国家节约多少木材啊!

观点明确了,从归类后的材料中抽取最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内容,指导学生拟定论文提纲。提纲一般由三方面内容组成:(1)序言(说明开展调查研究的原因);(2)把材料按照课题的逻辑顺序列出要点;(3)概括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学生刚接触到论文,以前对论文一无所知,因此在列提纲这方面,教师以《纸的历史》为例做了示范,并以实物投影的形式出示给学生:

《纸的历史》

一、序言: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纸张的发展史,我们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内容:

1. 纸产生前的各种书写材料

2. 纸的发明人

3. 古纸是怎样制造的(附图)

4. 造纸术的伟大贡献

三、我的看法

提纲拟定后,论文由学生自己回家完成,不限定某一天交,给学生一周左右的时间,只要完成了随时可以交上来,论文要求包括三个部分:(1)封面;(2)目录;(3)正文。封面上要写上课题名称,以及作者姓名等。可以发挥自己的绘画能力对封面进行美化,随论文内容和自己的喜好而定,不拘一格。正文前面要有目录,把文章的各个小标题列出,正文也可以进行美化,格式由学生自行设计,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3. 模仿与创新的关系

一周后,学生陆续交来了自己的论文,翻阅这一页页凝聚着学生汗水的文章,每一个老师都激动不已。这些色彩纷呈,形式不一的孩子们的论文真是极其美妙的东西:有手写的,有打印的,有剪贴的……绝大部分都亲手画上了与文章内容有关的插图,一位同学在《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的论文中画了一台造纸机器,把造纸的每一步骤都用流线图标在了旁边,清晰而直观。

当我们在为学生的论文而欣喜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老师在“课题设计”这堂课上是以《纸的历史》作为例子的,许多个人和研究小组就模仿了这则例子,纷纷以“纸的历史”为课题,做了《纸的历史》的研究论文。

针对这一情况,老师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向学生阐明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同学们能够根据老师在课上列出的《纸的历史》的课题设计展开研究这也是好的,说明大家心里有一个愿望,想把论文写好,但是仅仅模仿是不行的,一切科学上的伟大发现,都是科学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的结果。论文有与众不同的研究内容,能够提出自己的新鲜观点,才是最好的,我相信大家都具备这个能力,愿意再试试吗?”

接着向学生介绍了几篇观点鲜明的研究论文,如一名女同学所撰写的《“水浒英雄卡”的利与弊》,她在看到了校园之中许多小学生交换“小浣熊干脆面”中的“水浒英雄卡”后开展了研究,调查了学生喜欢这种卡的原因,分析了卡的“优点”和“缺点”。优点:男孩子又多了一种“玩具”,可以初步了解水浒108将。缺点:上课时玩卡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要收集到108将,最少要买108包干脆面,浪费了钱,有许多同学为了拿到卡,就倒掉了方便面,浪费了粮食,破坏了环境……最后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想了解水浒英雄人物,可以花十几元买一本《水浒传》来看看,“水浒英雄卡”对于小学生来说弊大于利!

听到了这篇论文的介绍后,许多同学茅塞顿开,老师趁机告诉学生,关于纸张不是没有新鲜的问题可研究,而是我们没有睁大眼睛去发现,没有开动脑筋去思考,只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从事物最小的方面入手,就能提出崭新的有价值的观点!听了老师的总结,一部分研究“纸的历史”的同学当即决定再选择新的关于纸张的课题进行研究。

4. 渗透科学精神,贯彻科学方法

学习科学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事科学,科学不仅仅是事实和理论,它更是一个思考与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都得到了锻炼。

在研究活动,尤其是论文写作中教师十分注重渗透科学精神,贯彻科学方法,如一位学生在初步了解到班级中的大部分同学都喜欢使用进口品牌的水笔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品牌的水笔已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地位,应该向外国品牌的水笔学习,奋起直追。”撰写了论文《中国品牌的水笔该觉醒了》。看了他的文章,我当着全班的面向他指出:文章的观点很新颖,但是还缺乏事实根据,什么最能说明中国品牌的水笔不如外国品牌的呢?经学生小组讨论后,达成共识:销售量最能说明问题。于是告诉他可以去调查一下附近几个文具店、超市中水笔的销售量,把数据列成表格,用事实说话,这样才能让人信服。在调查了水笔的销售情况后还可以在学校五年级各班中随机抽取几个学号,然后对这些学号的同学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喜欢用什么品牌的水笔,为什么喜欢,然后分析整理,这样提出的观点才是可靠的、真实的。

这名男同学后来用了双休日的两天时间调查了学校附近几家文具店,又用了一周的时间访问了学校中的30名同学,把这些数据画成了表格,重新撰写了论文《中国品牌的水笔该觉醒了》。老师又对全班评讲了这篇论文,通过对这篇论文的两次评讲,科学要用事实说话的精神已经深入了学生的心田,同时,学生也初步学会了抽样调查、比较分析的方法。

在学生论文初步完成后,我们要求学生在文后加上附录,把文章所引用的资料、数据、参考书籍的出处一一注明,这看似枯燥的做法在无形之中却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5. 小学生论文要达到的目标

(1) 言之有物

相对于目前小学生作文假、大、空,或生编硬套作文选的情况,小学生论文很容易做到言之有物。因为学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已经进行了一番搜集资料,参观访问、观察实验的探索过程,肯定有材料可用,有东西可写,有自己的观点可以发挥。

(2) 言之有序

论文可以按照调查的顺序逐点来写,也可以按照材料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在观点和材料的处理上,可以先列出材料,然后进行分析和推论,引出观点。也可以先摆明观点,再用对调查搜集得来的事实材料的分析来证明。

(3) 言之有据

这是论文不同作文的特殊要求:文中列举的数据、事例都要有根有据,不能发挥想象、凭空杜撰,尤其是阐述自己观点的材料,更是要有明确的来历,如有必要可在文后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