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知网论文是否收入

2023-02-24 14: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知网论文是否收入

正常看待知网的盈利模式,知网虽然的确做的不对。但是知网的盈利模式是正常的,只不过是它没有分清楚到底谁才是内容的创作者。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知网是赚不了这么多钱的,因为知网就是一个中介平台。只能从中抽一部分利率当作中介费,大部分应该是给论文的作者。但知网就是不讲道理,只是给了一小部分钱给论文的作者,大部分钱自己拿了。那这一小部分是多小呢?一篇论文,大学生在知网下载是25元(均价,并不是每篇都是25),然后论文的作者就只拿到了几块钱,甚至几毛钱的收入。剩下的知网自己拿走了,所以知网能年收入超11亿很正常。

1.知网的这种行为合法?

不用脑子想都知道,知网的这种行为一点都不合法。但是没办法,谁叫它在这方面是垄断企业呢,没什么人能治得了它,现在唯一能治理它的,只有国家的反垄断局了。但国家反垄断局也不好治理,因为知网是清华系企业。这也就是为什么知网可以成长为我国第一大论文交易平台的原因。因为它的背后的清华系。

2.这种情况只有我国有吗?

很抱歉,这种情况不只是我国独有的。在欧美国家,这种情况也正常。。许多像知网这样的论文交易网站也是这样,他们赶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手中有大量的论储备,你不得不找他们下载论文。他们和知网一样,干的都是空手套白狼的活。有一个女大学生还因为开发了一个免费下载论文的网站而登上了《科学》杂志的版面。

知网的盈利模式没问题,问题是出在钱分的不对。大部分钱不应该是知网拿去的,应该是交给论文的作者。

知网年收入12亿,知网是通过什么来盈利的?

知网主要是通过知识付费、论文查重收费等方式实现盈利的。

知网,当代大学生们都不陌生。北大著名博士不识知网的社会事件,更是免费给知网做了一次免费的推广。

这里的知识付费与一般认知中的不同。知网提供C端的论文、期刊下载,而这个下载是要付费的。因为C端的主要受众大多是出于学术需要,比如搞学术研究的硕士、博士。要知道期刊资源对于学术科研就好比士兵手中的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出于刚需,不得不充值付费。甚至在2019年知网因为设置了最低充值金额一事儿冲上热搜。

不得不说,知网的贵是出了名的。因为知网对个人的收费模式分成了个人订阅和流量计费两种。所以对于论文需求量大的个人来说,开销可不少。

对于一个临近毕业的学生来说,论文是重中之重。而大部分学校的论文查重的标准是以知网的查重率为主的。而知网的查重收费是最贵,每查一次,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心头滴血。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以百万计,如果有十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个人查重,就有数千万的收入了。还不包括每个院校每年向知网购买论文下载、查重的服务。相比较使用更加频繁、需求量更大的论文购买,查重的花费只是小头。但是财富的积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堆积起来的。

上述有提到学校,就是一个例子。另外还有各类实验室、研究所对于这方面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甚至因为数据库涨价过猛,连经费充足的985、211等高校不得不因贵喊停。2016年北大官网上曾贴出中国知网可能停用的通知。只因为合约到期,数据库涨价过猛,不得不进行双方谈判。

中国知网天价收费的背后是消失的稿费,背后还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知网天价收费的背后是消失的稿费,知网还有可能涉及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垄断问题。

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回应,目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对中国知网涉嫌垄断的问题进行调查,如果最后认定知网存在垄断的问题,那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会作出相应处罚。然而很多人不明白的是知网背后消失的稿费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同时也不了解知网究竟是怎么涉嫌垄断问题的,以下我们就进行详细描述。

中国知网天价收费的背后是消失的稿费:涉嫌著作权侵权问题

按照知网目前的盈利模式,知网的盈利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一方面,知网对于市场有着比较高的话语权,知网对于某些加盟成员的收费高达上千万,前不久中科院决定停用知网就是因为知网的费用实在是太高了,其他一些高校使用知网估计也是差不多的价格。另一方面,知网对于文章的收入成本是极低的,尽管此前知网在被赵德馨教授告了以后曾经在官网贴出关于让作者索要稿酬的公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就一定能够拿到钱,毕竟也不是人人都在写了论文之后有时间上知网去看一看的。收费极高以及成本极低,这造就了知网的利润极为丰厚,然而这涉及的就有可能是著作权侵权问题,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消失的稿费。

中国知网天价收费的背后是对市场的扰乱:涉嫌垄断行为

按照目前网友的认知,知网天价收费是对市场的一种扰乱。知网对于高校的市场占有率是100%的,对于与学术论文相关的其他市场占有率也在60%以上,这足以认定知网是存在市场支配地位的。另外,知网想要刊登谁的文章由知网说了算,而且作者的文章能不能够在学术界传播也是知网说了算,这也就意味着知网涉嫌垄断行为。很多人对知网的不满并不是空穴来风,高收费和低投入、高占有率和低话语权,这都意味着知网有可能存在对市场秩序的扰乱,这也就是涉嫌垄断行为。

知网会收录所有硕士论文吗?

知网会收入一些比较名牌大学的这些学生的论文,剩下其他小一点的不出名的学校的一些论文都不会被收入的,而且很多的收入都是核心期刊上的,剩下的没上核心呢,他也不会收录的。

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2019年5月,“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在线学习平台在中国知网正式上线发布。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1998年度世界发展报告》提出。1999年3月,以全面打通知识生产、传播、扩散与利用各环节信息通道,打造支持全国各行业知识创新、学习和应用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总目标。

王明亮提出建设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并被列为清华大学重点项目。

CNKI 1.0是在建成《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基础工程后,从文献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的一个重要转型。CNKI1.0目标是面向特定行业领域知识需求进行系统化和定制化知识组织。

构建基于内容内在关联的 “知网节”、并进行基于知识发现的知识元及其关联关系挖掘,代表了中国知网服务知识创新与知识学习、支持科学决策的产业战略发展方向。

有消息称知网年收入超11亿毛利率近54%,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这组数据说明知网的收入有内幕,一个做中介的平台居然可以赚到这么多钱,这就有点意思了。按理来说,像知网这种中介平台,赚的钱不会多,大多数钱应该是那些论文作者的。但是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很明显大部分钱都被知网拿走了。而且这个数据还被怀疑作假,因为根据中国大学生的数量来计算,知网一年的收入远超11亿。

1.毛利率超过50%意味着什么?

准确来说,应该是,对于一个中介公司来说,毛利率超过50%意味着什么。像知网这种中介公司,毛利率超过50%就算是暴利了,如果这么说你并不是很有感觉。那我换个说法,这就是垄断,没错,如果从公司方面收入来说,知网已经算是垄断了,而且还是明目张胆的垄断。一个教授的论文被知网收录,然后这个教授只拿到了几百块的收入,教授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时候,知网就赔偿了通过教授论文所赚取的几十万人民币。这就是垄断,这就是暴利!

2.年收入超11亿是什么概念?

你是不是以为知网年收入超11亿就很多了,但实际上,知网的年收入可能远超11亿,因为按照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数量来计算,我国在校大学生大约是3700万,研究生大约是900万,假设大四学生是700万,假设研二研三的学生是200万。那么知网的年收入至少应该在15亿左右,这个数据还是保守估计的,因为每篇论文的价格都不一样,而且每个学生不一定一篇论文就可以完成毕业论文的要求了。

知网这个收入和毛利率真的是很恐怖,知网不知道当这个中介赚了多少钱,把大部分本应该给论文作者的钱,自己都赚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