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 看看这些 更是说明和记叙文内容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掉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掉的文体 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诔辞作为我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哀辞文体是诔辞的旁支。诔辞的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士大夫并以颂赞死者功德为主;而哀辞的对象主要是“童弱夭折,不以寿终者”,同时以抒发生者哀悼之情为主。吊文指凭吊性的文章,“吊”有慰问之意。吊文内容较诔辞、哀辞广泛,也较其庞杂。可以说吊文是我国古代群众性的哀悼文体。它不一定是歌颂功德的文字,如汉代司马相如的《吊秦二世赋》。吊文也可以对具体的事物而言,成为一种咏怀性的文体,如《吊战场》之类。祭文是古时祭祀天地鬼神和死者时所诵读的文章。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范围较广,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属于哀悼文体的范畴。 今天我们所说的悼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反映出新时代的新变化,无论在形式和还是在内容上,同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均有实质性的不同。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现代悼词(下文只写作“悼词”)。
悼词的特征
民古代衰悼性文章相比,悼词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总结死者生平业绩,肯定其一生的贡献 现代性悼词是一种具有高度思想性和现实性的文体,人们以此既寄托哀思又通过死者的业绩激励后来者。如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致的悼词,留下了《为人民服务》的不朽篇章。它不知激励了多少勇于牺牲、为民请命的革命志士,直至今天它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悼词既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又可以写成优秀的散文作品;既能以叙事为主,也能以议论为主,还可以抒情为主。同时既有供宣读的形式,又有书面形式。 概括来讲,充分肯定死者对社会的贡献,真诚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和敬意,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和多种多样的形式体现化悲痛为力量的积极内容。这就是现代悼词的基本特征。
悼词要注意的问题
(1)明确写悼词的目的是主要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歌颂死者生前在革命或建设中的功绩,让人们从中学习死者好的思想作风,继承死者的遗志。但是这种歌颂是严肃的,不夸大,不粉饰,要根据事实,作出合理的评价。
(2)要化悲痛为力量。有的死者生前为党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们的美德会时时触动人们的心灵,悼词应勉励生者节哀奋进。
(3)语言要简朴、严肃、概括性强,这也是写悼词应注意的问题。
悼词的基本格式和写作
通常来讲悼词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宣读体悼词形式却相对稳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宣读体悼词的格式写法。 宣读体悼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一)标题 标题的组成方式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称承担标题。如《悼词》。 另一种由死者姓名和文种名共同构成。如《在宋庆龄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二)正文 悼词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中段、结尾三部分构成。 1.开? 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说明死者的职务、职称和称呼,以示尊崇,要注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 接着简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原因与世长辞,以及所享年龄等。 2.中段 承接开头、缅怀死者。这是悼词的主体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即对死者的籍贯、学历以及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应突出死者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二是对死者的思想、精神、作风、品质、修养等作出综合的评价,介绍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鼓舞、激励了青年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等。该部分的介绍可先概括地说,再具体介绍;也可先具体地介绍,再概括地总结。 3.结尾 主要写明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及如何向死者学习、继承其未竟的事业、化悲痛为力量,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等内容。最后要写上“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安息吧 ”之类的话。 悼词的结尾要积极向上,不应该是消极的。所以最后的结尾尽量不用“安息吧”这句话。因为“安息吧”是西方天主教为死者举行仪式时用的一句话,这里面含有人生在世是痛苦的,只有死后才能幸福的消极思想。 (三)落款 悼词一般在开头就已介绍了参加追悼会的人员情况,所以悼词的最后落款一般只署上成文的日期即可。
悼词的分类
悼词分类有不同的角度和标准。
(一)按照用途分
1.宣读体悼词
这种悼词专用于追悼大会,由一定身份的人进行宣读。它是对在场参加追悼的同志讲话,而不是对死者讲话。悼词表达出全体在场的人对死者的敬意与哀思,同时勉励群众化悲痛为力量。宣读体悼词以记叙或议论死者的生平功绩为主,而不以个人抒情为主。另外,宣读体悼词受追悼大会本身的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在形式上相对来说也较为稳定。
2.艺术散文类悼词
这类悼词内容广泛,包括所有的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情文并茂的文章,这类文章大都发表在报刊杂志上。这种文章通过对死者过去的事情的回忆,展现死者的品质和精神,虽志在怀念,但却落脚在死者的精神对活着的人的鼓舞和激励上。
(二)按照表现的手段分
1.记叙类悼词
记叙类悼词以记叙死者的生平业绩为主,并适当地结合抒情或议论。这是现代悼词最常见的类型。朴实的记叙文体,字里行间却充满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宣读体悼词和书面体悼词均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如朱自清《哀韦杰三君》。
2.议论类悼词
以议论为主,抒情、叙事为辅的悼词。这类悼词重在评价死者对社会的贡献,议论类悼词能够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是社会意义较强的一种哀悼文体。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抒情类悼词
这类悼词以抒发对死者的悼念之情为主,并适当地结合叙事或议论。抒情类悼词经常以抒情散文的形式出现,文学色彩浓厚,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它与一般抒情散文的不同在于悼词的情感不同于普通的情感。它崇高而真挚,质朴而自然。如郭沫若《罗曼·罗兰悼辞》。
陶渊明诗歌的创作成就很高,研究者也比较多。但对他辞
赋、散文艺术的探讨却相对较少。陈柱先生在《中国散文史》中称
陶文为“自然派之散文”,并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雅淡自然之
致与其诗无二,不尚修辞,妙合自然,非深于文者不能为也”。郭
预衡先生甚至认为,在晋宋之际,陶渊明的文章是最有成就的。
陶渊明现存文章十二篇(明确是陶所作),从文体分类的角
度来看,包括辞赋《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闲情赋》三
篇,传《五柳先生传》、《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两篇。记
赞述《桃花源记》、《扇上画赞》、《读史述》三篇,疏《与子俨等疏》
一篇,祭文《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三篇。明
代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陶彭泽集题辞》对于他的文章有
过比较全面的评价“《感士》类子长之倜傥,《闲情》等宋玉之好
色,《告子》似康成之《诫书》,《自祭>若右军之《誓墓》,《孝赞》卒}
经,传记近史。陶文雅兼众体,岂独以诗绝哉?”,指出陶渊明兼
擅各种文体的特点,他的文章,不仅与古人类似,还有不同于古
人的特色。这十三篇文章,大体上又可以分为散文、韵文两类。除
《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闲情赋》等外,其他多是散文。
此外,在我看来,陶渊明全集中那些情文并茂的诗序、文
序,也应该并入陶文的研究范畴。这些陶渊明精心结撰的序言,
或者表明作诗的目的,或者叙述作诗时的心迹,或者阐发诗文
的主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和艺术风格,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像《游斜川·序》“辛丑正月五日,天
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
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
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
欣对不足,共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
乡里,以记其时日。”篇幅不短,空灵隽永,简直就是一篇精彩的
山水游记,与《游斜川》诗互相生发、相得益彰。
作为陶渊明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陶文无疑是我们实
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基本材料,因为它是除诗歌之外,
作者个性、情感的另一种自由表达。为了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
为人和他的诗歌,我们还得从陶文人手,来进行一番思想性和
艺术性的探讨。
一、“爱”的独立与文的自觉
陶渊明诗文中“我”字随处可见,从《时运》“袭我春服,薄言
东郊”、“我爱其静,寤寐交挥”、“黄唐莫逮,慨独在余”,到《与子
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
人”,乃至《自祭文》中的“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
吾缁”。“我”、“余”、“吾”之类的词在他一百来首诗文中出现,至
少不低于几百次。这种个性化语词的频繁使用,恰恰反映出陶
渊明对自我的高度体认和不懈追求。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
道:“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
实而有光辉,写下的诗都是人格的焕发”,诗是如此,文也是这
样。陶渊明本性洒脱、率真,加上深受魏晋以来个性解放思潮的
影响,他的诗文无不表现出自身特有的情趣与睿智,人格与风
度。陶渊明早年抱负远大,他的政治理想是希望实现尧舜之治,
在仕途蹉跎中,他逐渐清醒地意识到“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
魁之世”(《感士不遇赋》),“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间阀懈廉退
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感士不遇赋·序》)“三五道邈,淳风日
尽,九流参差,互相推陨”(《扇上画赞》),理想无由实现。他不愿
为五斗米折腰,“流浪无成,惧负素志”(《祭从弟敬远文》),于
是发出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的感
慨,辞官归隐。无论是“大济于苍生”还是“击壤以自欢”,为政或
是归隐,他都“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感士不遇赋》),
任性而为,绝不委曲自己的心志。他好饮酒,“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也喜欢读书,“欣以素牍,和以七弦”(《自祭
文》)“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在饮酒、读书中
摆脱世俗的羁绊,寻求自我的快乐与适意,并以那些古圣先贤
的事迹自励,坚定自己隐居的志向。陶渊明是个重感情的人,从
他描述家庭生活的文字中能看得出来,这类文字在陶文中占的
比重不小,有叙述祖先经历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
传》,有悼念兄弟姊妹去世的《祭程氏妹文》和《祭从弟敬远文》,
也有教育儿子们的《与子俨等疏》等,情深意厚,言辞恳切,足以
见陶渊明之性情。
陶渊明深受儒家“三不朽”理论的影响,在“立德”、“立功”,无望的情况下,他表现出~种鲜明的文学自觉意识,也就是对
于“立言”的重视。陶渊明的这种文学自觉彻底摆脱了功利,文二、理想的高张
朱熹曾经评价陶渊明:“陶(诗)却是有力,但语健而意闲。
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不能者也。”朱熹虽然
说的是陶诗,把这段话用来评论陶文同样中肯。作为“欲有为而
不能”的隐士,陶渊明的文章归于真淳和淡泊,具有“语健而意
闲”的特点。这点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
系)中也谈到了,他说:“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
各处都夹人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
了,文章便更平和。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像《五柳先生
传>这样的文章,是作者的一篇实录。全文以一个“不”字贯穿始
终。“不慕荣利”“不求甚解⋯‘不吝情去留”,结尾“忘怀得失,以
此自终”,意思还是一个“不”。全文自然平淡,自叙情怀。表现出
陶渊明追求自然、自足、自适生活的人生理想,是他“自然”哲学
的鲜明体现,可以和《归去来兮辞·序)中“质性自然,非矫励所
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的表述互相参证。
陶渊明散文中以《桃花源记》最为著名。文中虚构的“桃花
源”,既有儒家宣扬的上古之世的淳朴风貌,也有老子“小国寡
民”政治理想的影子,其中描写的乡村景象,同作者的田园诗意
境十分相似。可以说,“桃花源”既是作者社会理想的寄托,同时
代表了动乱时代民众对清平社会的向往。
如果说《五柳先生传》侧重表现的是尚渊明的人格理想。
《桃花源记》侧重于作者的社会理想,那么他的另一篇奇文《闲
情赋》则透露出作者的生活理想,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他的爱情
理想。据袁行霈先生考证,《闲情赋》作于陶渊明少壮闲居时,从
序言“抑流荡之邪心”和文本本身的描述来看,它应该是一篇较
为纯粹的爱情赋。也许作者的本意确实是为了防闲爱情流宕,
但从客观上来看,后世的读者却从“十愿”大胆热烈的自自中感
受到了作者爱情的真诚、痴迷、焦灼和不安,钱锺书先生说“赋
之用不免于‘闲情’,旨欲‘谏’而效反‘劝’耳”,它没有做到“有
助于讽谏”,没有傲到“止情”,反而成为一篇“煽情”的美赋。联
系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室无莱妇”的慨叹,明言自己的志
愿不为妻子理解,苦闷异常。那么《闲情赋)里那个“淡柔情于俗
内。负雅志于高云”的窈窕淑女,无疑是作者十分向往的理想伴
侣了。
三、陶文的诗意美
作为诗人的陶渊明将诗歌创作经验运用到散文和辞赋创
作中去,使得他的文章具有一种兴象玲珑、含蓄蕴藉的诗意美,
主要表现在意象的采用和意境的营造方面。给人以很高的审美
享受,在这方面,当以《归去来兮辞>作为代表。正因为“心为形
役”,不堪忍受官场的黑暗和约束,陶渊明毅然选择了归隐。他
的创作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为一体的、对人生大彻大悟
的心境。无论是“犹存”的松菊,还是“盈樽”的浊酒,抑或是“无
心出岫”的浮云,“倦而知还”的飞鸟,都已经被陶渊明染上了一
层“自我”的色彩,成为寄托他高洁人格的意象,在文中构建出
具有诗情画意的审美天地。在意境的营造方面,作者通过写景,
形象地展示了自己辞官后的心路历程,情与景的掺和极为自
然、紧密,毫无斧凿痕迹。“舟遥遥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两句,
渲染出作者回家途中的畅快心情;“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
还”两句,更是托物言情,语意双关,回归的倦鸟便是隐居田园
的诗人的象征;“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两句,又把野外
的明丽风景同作者的陶醉之情融合得亲密无间。作者把抒情、
写景和哲理融为一体,无意于雕饰却文采斐然,正如罗宗强先
生所说:“物我一体,心与大自然泯一,这是老庄的最高境界,也
是玄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种境界自玄风煽动以来还没
有达到过,陶渊明是第一位达到这一境界的人。”
元好问说陶诗是“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文何尝不是这样,
缺少“豪华”之态,而有“真淳”之感。虽然数量不多,但几乎篇篇
都是精品。陶渊明散文、辞赋中表现出的平易自然的风格,与陶
诗的总体风格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他的诗歌成就太高,因此在
无形中遮盖了他文的成就。总的说来,陶渊明在晋宋之际,文章
是独步当时的,与他的高洁人品互为表里,具有独立不群的风
格,影响及于后世。
学在他那里,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自称“岁云
夕矣,慨然永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有会而作·序>),希
望自己的文字能够流传后世,还隐隐透露出一种自觉撰述的使
命感。他太爱写诗作文了,《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常著文章自
娱,颇示己志”,不止一次地说到自己“酣饮赋诗”(《五柳先生
传>),甚至于“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饮酒·序》)。晚年他
曾感叹:“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答
庞参军·序》)言语间流露出无限的遗憾与痛心。文学活动作为
陶渊明自由、真实个性的积极表达,贯穿了他的一生,成就了他
作为诗人兼隐士的美名,以至于钟嵘的《诗品》中称赞他为“古
今隐逸诗人之宗”。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掉的话或文章。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悼词既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又可以写成优秀的散文作品;既能以叙事为主,也能以议论为主,还可以抒情为主。同时既有供宣读的形式,又有书面形式。 你可以通过老师平日的衣着、语言风格、精神状态想像他有什么一个夫人。也可以写写他夫人离逝后老师的伤感状态,和你们切身的感受。最后写一些安慰老师的话。例如:师母泉下有之,一定希望你快乐之类。
悼词是在追悼会上宣读的、对死者表达祭奠和哀悼的一种传统文体。在古代比较盛行的谏辞、哀辞、吊文、祭文,其实都可以算作是悼词一类。下面是YJBYS我搜索整理的一些悼词相关内容及范文,供参考阅读!
一、悼词的要点
(1)死者生平。要总结死者的生平业绩,包括其姓名、籍贯、在何时何地因因为何种原因去世,主要经历等,主要在体现死者做出的贡献及其社会价值。
(2)表达对追悼者的个人要求。悼词不是只宣扬个人的悲伤和哀悼,强化追悼会哀悼的气氛,它还应该提醒生者面向未来,把悲痛化为力量。同时,要对死者亲属表示慰问,结尾常用“某某同志千古”,“某某同志,安息吧”。现代悼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文体。宣读式的现代悼词,由有一定身份的人宣读,表达全体在场群众对死者的敬意和衰思,并勉励大家学习死者的优秀品质。内容以记叙死者生平功绩为主,格式比较固定,标题多用“悼词”二字。但书面发表时,要用《某某同志在某某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或《某某同志追悼会悼词》。悼词的结语应当积极向上。现在多用“某某同志千古”、“永垂不朽”、“精神常在”等词语代替过去“某某同志,安息吧”的结语。悼词初稿完成后,通常要经过领导集体讨论,并征救死者家属的意见,再正式定稿。
悼词的素材要真实,评价要恰如其分,语言要亲切、质朴、悼念和敬意,以及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一九四六年十月四日,上海各界召开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大会,邓颖超代表周恩来在会上宣读了一篇极其悲愤、坚毅的简短悼词。
悼词常常是对死者一生的“盖棺定论”,所以要全面、真实地评价死者的一生,不夸大、不缩小、不粉饰、不歪曲,要客观总结、全面评价。这也是对死者家属的最大安慰。
悼词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缅怀性和激励性,所以要把握好悼词的情感基调,不可太悲伤、太消极,要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既缅怀死者,也使生者得到激励,继承死者遗愿,继续奋斗。
二、悼词的特征
(一)总结死者生平业绩,肯定其一生的贡献现代性悼词是一种具有高度思想性和现实性的文体,人们以此既寄托哀思又通过死者的业绩激励后来者。
(二)悼词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 情感基调是昂扬健康的。并不是要一味宣泄情绪,充满悲伤的情调,让人感到愁闷压抑。
(三)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悼词既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又可以写成优秀的散文作品;既能以叙事为主,也能以议论为主,还可以抒情为主。同时既有供宣读的形式,又有书面形式。 概括来讲,充分肯定死者对社会的贡献,真诚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和敬意,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和多种多样的形式体现化悲痛为力量的积极内容。
三、悼词的注意事项
(1)明确写悼词的目的是主要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歌颂死者生前在革命或建设中的功绩,让人们从中学习死者好的思想作风,继承死者的遗志。但是这种歌颂是严肃的,不夸大,不粉饰,要根据事实,作出合理的评价。
(2)要化悲痛为力量。有的死者生前为党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们的美德会时时触动人们的心灵,悼词应勉励生者节哀奋进。
(3)语言要简朴、严肃、概括性强。
四、悼词的范文
悼词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离休干部xxx。 xxx因患肝癌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6月15日晚9时15分在xx市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1岁。 xxx1925年4月生于广东省xx县,1947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夕担任东江纵队联络员。解放后,任xx县粮食局科长、副局长、xx公社副书记、书记。后任xx市财政局副局长,xx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1985年5月离休。
在几十年的革命工作生涯中,xxx忠于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在错误路线干扰下,受到极不公正待遇,蒙冤10多年仍坚真无悔坚持革命信念,其高尚的品格勘为后人楷模。
xxx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无论是在行政管理岗位,还是在企业管理岗位,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敬业爱岗,廉洁自律。xxx为人正直、谦虚谨慎;生活节俭、家庭和睦;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
xxx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政廉政和无私奉献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以xxx榜样,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再创佳绩。以慰xxx在天之灵。
xxx安息吧!
悼词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长辈: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母亲唐素芳老孺人。
母亲生于****年。今天,她走完了艰辛、苦难、无数风雨的九十一岁的人生历程。她走了。她安祥平静,带着还原的童真和无限憧景,她将进入美丽的梦境。
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勤劳俭朴,聪明能干,美好心灵,相夫教子,备尝艰辛,最大地尽到做母亲的责任。母亲养育我们众多的子妹,烧茶做饭,洗浆缝补,做鞋织衣,还当过挑煤炭的脚夫,挑水卖的苦力,编织草席,当过家政,一生像牛一样艰难负重,默默前行。我们的心里永远不会磨灭母亲饥疲的身影,我们将永远铭记母亲为我们付出的苦难和艰辛。
我们将永远铭记****年。在那不堪回首的`苦难岁月,是母亲不畏艰险,贩运锡块,勇敢地抗争,把我们带出那场中国人民深重的灾难,救活了一家人。
在我们幼小的时候,文肓的母亲是那样的远见卓识,多次卖掉本来就不够吃的大米,为我们缴纳学费。母亲充满智慧和悲情的壮举,使我受到尽管只是有限的教育,却为我们夯实了人生的基础,使我们走出迷蒙和混沌,不致愚昧和无知。今天我们富足,是因为母亲卖掉的每一粒大米,都为我们换回了一枚精神凝结的钻石,一粿知识结成的珍珠。
母亲的一生,对我们没有太多空洞的说教。她用行动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尽到家庭责任,怎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为母亲骄傲,我们为有勇敢、顽强、坚忍、远见卓识的母亲庆幸。我们将永远感恩母亲!
母亲去世了,我们无比沉痛。草木无语,大地同悲,陪我们流出伤心的眼泪;哀乐挽歌,高天回响,述唱着我们不尽的悲伤。我们悲催,沉痛母亲的去世,沉痛大家庭精神凝聚的消散,悲伤大家庭的从此消亡。
母亲将回到大地温暖的怀抱,上天一定会眷顾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让她一生苦难和美丽的灵魂得到安息!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