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4年

2023-02-20 21: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4年

由原水利电力部管理的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于1986年创立出版了《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期刊也随之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原《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自2007年3月正式出版 。

曹海东的学术成果

一、著作类:  l.《聊斋志异全本译赏》(参编),武汉出版社1993年。  2.《诸葛亮:智圣人生》(独撰),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11月第l版;1994年由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地区出版发行,书名改为《诸葛亮的人生哲学》。  3.《历代寓言小品》(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  4.《历代尺牍小品》(参编),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  5.《后汉书辞典》(参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6.《中华巫术》(与高华平合作),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  7.《(今注)新译西京杂记》(独撰),台湾三民书局1995年。  8.《(今注)新译燕丹子》(独撰),台湾三民书局1995年。  9.《三言二拍佳篇鉴赏》(参编),武汉出版社1995年。  10.《爱国将领的故事》(与程翔章合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二十五史通鉴》(主编),团结出版社1997年。  12.《书画同源》(与程翔章合作),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世界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的命运》(与程翔章共同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中国古典诗文名篇选读》(参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5.《古文阅读精要》(独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古代汉语教程》(参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大学语文》(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今注)新译曹子建集》(独撰),台湾三民书局2003年。   二、论文类:  l.《也释“潦清”》,载安徽师大《学语文》1984年第3期。  2.《〈离骚〉在时、空与我的关系中展现的诗人“自我”形象》,载《华中师院学报》198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4年第21期全文转载。  3.《说“飞星”》,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l期。  4.《〈楚辞〉语词别释三则》,载《许昌师专学报》1986年第2期。  5.《试解“吹彻”的“彻”》,载广西大学《语文园地》1986年第2期。  6.《关于虎符的一点说明》,载江西师大《读写月报》1986年第5期。  7.《屈赋拾诂》,载《汉中师院学报》1988年第3期。  8.《小议〈公输〉中的“云梯”》,载郑州大学《语文知识》1988年第10期。  9.《关于〈五人墓碑记〉的一个问题》,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2期。  10.《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名称之误》,载东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l期。  11.《〈左传〉讽刺艺术浅论》,载《高师函授学刊》1989年第6期。  12.《“审谛”释义小议》,载《辞书研究》1989年第6期。  13.《不能把柝与刁斗混为一谈》,载华南师大《语文月刊》1989年第7期。  14.《屈原创作审美心态初探》,载《襄阳师专学报》1990年第l期。  15.《〈孔雀东南飞〉悲剧美简议》,载《高师函授学刊》1991年第l期。  16.《漫话古诗文中的蝉》,载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1年第4期。哈尔滨《知识文库》1991年第8期全文转载。  17.《略说〈鸿门宴〉的喜剧性》(合作),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l期。  18.《王夫之诗论中的诗创作心理学思想》,载《时代青年研究》1992年第1期。  19.《八股文历史地位再认识》(与程翔章合作),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2年第5期摘要转载。   20.《〈庄子〉艺术变形及其审美特征》,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6期全文转载。  21.《唐诗色彩描写漫说》,载武汉大学《写作》1992年第6期。  22.《锐情开拓,新意迭出——读〈中国佛教与美学〉》,载湖北文联《艺术与时代》1992年6期。  23.《〈唐宋词百首详解〉摘瑕》(与王武子合作),载《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第6期。  24.《清代学术流变与丛书汇刻之关系》(与王武子合作),载广东《图书馆论坛》1993年第3期。  25.《简谈明清私家图书的藏与用》,载《时代青年研究》1993年第1期。  26.《大潮中的图书馆人》,载1993年4月15日《长江日报》。  27.《唐诗与唐代茶文化》,载1993年3月1日《湖北教育报》。  28.《论八股文的衰亡》(与程翔章合作),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l期。  29.《也释“羽校”》,载东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l-2期。  30.《“望其旗靡”新解》,载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5年第6期。  31.《一部高品位的庄学专著——阮忠〈庄子创作论〉评介》,载《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图书出版工作》1995年第l期全文转载。  32.《放达之中见悲愤,豪健之中藏忧勤——读陶渊明的〈杂诗〉》,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6期。  33.《文化-心理视野中的〈庄子〉变形艺术》,载《湖北电大学刊》1997年第1期。  34.《屈赋解诂一则》,载《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3期  35.《古代南斗星名辨》,载《文史杂志》1997年第3期  36.《“倾城倾国”释义商兑》,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37.《〈风尘三侠〉赏析》,收入《解读八面人生》一书,中国工商联出版社1997年。  38.《唐代清明节与扫墓风俗问题辨证》,载《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  39.《先秦时代“可得而V”式考释》,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40.《屈原赋语词考释二题》,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社科专辑。  41.《〈离骚〉“鸷鸟”释义之我见》,载《高等函授学报》2002年第1期。  42.《“吹寒”、“寒声”解》,载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2年第5期  43.《关于宋词中若干熏香类词语的解释》,载《文史杂志》2002年第4期。  44.《也释“香篆”、“宝篆”之类》,载《辞书研究》2002年第5期。  45.《屈原赋“不豫”新解》,载《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2期。  46.《“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别解》,载《孔子研究》2004年第1期。  47.《说“撩乱”》,载《语文建设》2004年第2期。  48.《〈楚辞〉解诂四则》,载《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  49.《对〈马氏文通〉的一点质疑》,载《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50.《〈国殇〉“凌余阵”新诠》,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51.《〈九歌〉“展诗兮会舞”考辨》,载《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  52.《曹植诗文“体”字释义刍议》,载《琼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3.《“灵轩”释义辨正》,载《佛山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4.《“知方”释义辨正》,载《语文建设》2005年第7期。  55.《说“麝煤”》,载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5年第12期。  56.《唐宋诗词释词二则》,载《语言研究》2006年第1期。  57.《吸取解释学精华 实现训诂学改造》,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8.《大学古汉语文选教学激趣法试探》,载《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9.《比较互勘在古文阅读及教学中的运用》,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  60.《〈涉江〉“齐吴榜”释义商兑》,载《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61.《楚文化视野中的〈庄子〉艺术变形》,载《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  62.《〈广雅〉考释二条》,载《语言研究》2007年第2期。  63.《朱熹的经典解释学原则》,载《高等函授学报》2007年第10期。  64.《以类而推 脱然贯通——朱熹经典解释方法研究之一》,载《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65.《试论朱熹“切己体察”的解经方法》,原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66.《朱熹“随文解义”法简论》,载武汉大学《长江学术》2008年第1期。  67.《朱熹揆以常情的解经方法》,载《佛山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68.《朱熹论经典理解形成的基本条件》,载《孔子研究》2009年第1期。  69.《以心体之 重复思绎——朱熹经典解释方法研究之一》(与饶琪合作),载《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70.《朱熹经典诠释的社会担当意识》,载《光明日报》2009年10月19日第12版。

刘景华的主要成果

一、主持或独立承担的国家级(3个)和省部级社科项目(7个):1、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时期英国经济发展中的外国人和外 国资本,经费7万元,2004-2007年。2、199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世纪西欧城市新论 -城市与社会经济全局发展之关系的研究,经费2万元。已于2000年2月由全国社科规划办鉴定结项。3、199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16世纪西欧城市经济研究,经费0.8万元。己于1995年3月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组织鉴定结项。4、教育部“十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第一批项目(2001年11月下达):转型时期西欧商人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形象研究,经费5万元,2001-2005年,已结项。5、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全额资助项目:16至18世纪社会转型时期西欧各国城市发展不同道路的研究,经费1.6万元,已于2001年结项。6、 2000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欧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商人和商人集团研究,已结项。7、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转型时期商人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形象研究,经费4万元,已结项。8、湖南省教委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跨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经费1万元,已结项。9.天津市社科基金项目(2006年下达):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的科学和技术,经费0.6万元,2006-2008年。10. 主持天津市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转型时期英国的地区经济及其整合》,经费2.00万元,2008年12月。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3个)1、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吴于廑先生主持的“八五”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研究(1992年下达):郑和与哥伦布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总经费5万元。本人为子课题“东西方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负责人。2、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200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刘明翰教授主持)研究:欧洲文艺复兴研究,总经费6万元。本人为子课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和技术”负责人。3.作为主要成员参与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侯建新教授主持):15至19世纪西欧社会过渡问题研究,项目总经费10万元。三、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6项):* 2008年12月,著作《走向重商时代》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2年6月,学术专著《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获“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2年4月,《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获“湖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1年3月,《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 1997年12月,《城市转型与英国的勃兴》获“湖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992年6月,论文《十六和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及其意义》获“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1978—1989)优秀成果奖”;四、已出版的著作(著作18部,译著2部,未注明者均为独著,论文同):1、《欧洲文艺复兴史·科技卷》(刘景华、张功耀著,学术代表作),48万字,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2、《走向重商时代 —转折中的西欧商人和城市》(学术代表作),3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3、《大国衰落》(刘景华主编),38万字,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4、《城市转型和英国的勃兴》(学术代表作),20万字,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年5、《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学术代表作),29万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人类六千年》(上、下)(学术代表作),100万字,花城出版社2000年7、《东方的‘西方’——日本国的起落兴衰》(刘景华主编),36万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8、《梦幻帝国 ——星条旗与世界》(刘景华、赵士国),37万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9、《‘日不落’的落日 ——大英帝国的兴衰》(刘景华主编),38万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10、《世界思想文化名著精要》(刘景华、刘新庚),34万字,湖南师大出版社2000年11、《世界文化典籍导读》(刘景华、王茂侠编著),30万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12、《世界史画卷·欧洲卷》,17万字,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1998年再版13、《世界史画卷·德意卷》,16万字,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1998年再版;14、《世界史画卷·英法卷》(刘景华、刘启良),16万字,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1998年再版;15、《世界思想文化名著精读丛书·历史学卷》,38万字,花城出版社2003年1月16、《世界思想文化名著精读丛书·政治学卷》(刘景华、李群编著),33万字,花城出版社2003年1月17、《世界思想文化名著精读丛书·文化、社会、人类学卷》,34万字,花城出版社2003年8月18、《世界思想文化名著精读丛书·地理、旅游、探险卷》(刘景华、曹松林、隋阳编著),40万字,花城出版社2005年1月19、《过渡期的英国城市》(薛国中译、刘景华校),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20、《美国工业设计史》(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编译),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年五、主编的丛书(3套)1、《外国政体和官制史丛书》(共8部),湖南师大出版社1998—2000年出版。2、《20世纪大国丛书》(共4部),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3、《世界思想文化名著精读丛书》(已出6部),花城出版社2003—2005年出版。六、发表在国家级权威刊物上的学术论文(共16篇):* 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创新者 ——庞兹和他的《欧洲中古经济史》、《中世纪城市》载〈世界历史〉2008年第6期;* 从经济史到经济-社会史 ——“欧洲经济社会史”研究三十年(侯建新、刘景华)载〈世界历史〉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刊* 文艺复兴研究成就的最新展示 ——〈欧洲文艺复兴史丛书〉前6卷的学术特色载〈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 《人文关怀的技术体现》 世界历史 2006-5* 《多模式的封建时代,多元化的精神文明》 世界历史 2007-3* 《十五十六世纪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姚凯、刘景华) 世界历史 1986-3* 《十五和十六世纪英国城市劳动者和城市资本向农村的转移》 世界历史 1986-7* 《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职能的转变及其意义》 世界历史 1989-6* 《近代荷兰经济兴衰演变的全景图》 世界历史 1991-4* 《海上马车夫何以落伍?》 中国社会科学 1991-6* 《评〈商品经济与荷兰近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1993-3* 《生产不足论: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问题的新思考》 世界历史 1993-4* 《乡村工业发展:英国资本主义成长的主要道路》 历史研究 1993-6* 《中世纪意大利城市衰落的经济结构因素分析》 世界历史 1996-1* 《评〈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 1997-1* 《转型时期西欧商人资本的独立发展和消极作用》 世界历史 2001-2* 《<社会转型中的西欧与中国>读后》 世界历史 2002-5* 《商人研究新视角》(刘景华、沈琦) 史学理论研究 2004-1* 《评<新编剑桥中世纪史>》 史学理论研究 2004-3七、其他重要学术论文(发表在其他核心刊物或重要论文集、或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被历史学年鉴评介、摘要)* 世界历史上的大国及大国衰落问题载〈湘潭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中世纪英国的意大利商人(刘景华、宋家臣)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文艺复兴欧洲科技与社会的互动 ——兼谈李约瑟难题载〈经济-社会史评论〉第4辑(2008年10月)* 汉萨商人在英国的活动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刘景华、宋峻)载〈广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近代英国崛起中的尼德兰因素(刘景华、徐艳丽)载〈史学集刊〉2009年第1期,〈新华文摘〉论点摘要2009年第11期* 试论崛起时期英国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4-15世纪英国大众生活状况探讨》(刘景华、张道全),《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2004-4 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丛刊2005-5 全文转载* 《近代欧洲早期农业革命考察》 史学集刊 2006-3* 《近代枪炮的起源》 历史教学 2006-7* 《欧洲印刷术与知识的大众化》 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二辑),三联书店2006年10月* 《中国学者对英国中世纪城市的研究评述》(刘景华、陶峻) 都市文化研究(第二辑),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 “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8月* 《封建时代中西城市比较的几个问题》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7-2* 《人文主义学者的技术情怀》 人文论丛(2007年辑),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世纪英国市民的社会与经济生活》 现代化研究(第四辑),教育部南开大学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编,商务印书馆2009年6月* 《世界历史新四分法》 全球史研究(第一辑),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主办,2008年12月* 《前工业时期英国城市问题的研究》 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6-5* 《领导者的地位与阶级的形成》 武汉大学学报 1986-3* 《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问题新认识》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论丛 1986-1《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87年第2期重点摘登* 《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述要》 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7-4* 《乡村工业兴起与西欧的早期近代化》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 1989-1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丛刊1989-4全文转载* 《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危机论》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 1990-1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丛刊1990-5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丛刊1990-5全文转载* 《周围农村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0-1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丛刊1990-4全文转载* 《英国城市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0-3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丛刊1990-10全文转载* 《试论历史的横向发展》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 1990-4 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丛刊1991-3全文转载* 《15、16世纪英国城市劳动者和城市资本向农村的转移》 载吴于廑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续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商人资本历史作用的局限性简论》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 1991-3人大复印资料《政治经济学:前资本主义部分》丛刊1992-1全文转载* 《十五世纪以前中国航海技术的考察》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 1992-4人大复印资料《科技成就与管理》丛刊1993-3全文转载* 《十六世纪前后英国城市经济考察》 载吴于廑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三编,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 《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经济冲击农村的第二次高潮》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 1993-3 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丛刊1993-10全文转载* 《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起源问题的各种学说及其评析》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 1994-2 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丛刊1994-6全文转载*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为何夭折》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5-3 《世界史研究年刊》总第2期(1996)重点摘登* 《论中西封建社会共同体意识的差异性》 载中国史学会编:《成长中的新一代史学 ——全国首届青年史学工作者代表大会论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世纪欧洲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考察》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 1996-1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丛刊1996-5全文转载* 《意大利中世纪城市衰落的历史过程》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1997-1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丛刊1997-5全文转载* 《阿拉伯人造船和航海技术考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7—3 《中国历史学年鉴》1998重点评介* 《重新认识中世纪天主教的历史地位》 武汉大学学报 1997-6* 《论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8-6* 《世界文化概论》 载何祖健主编《大学生文化名著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霍尔顿“后封建社会”理论评述》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1998-1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研究》丛刊1998-4全文转载* 《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冲击农村的第一次高潮》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1999-1 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丛刊1999-6全文转载* 《从对自然的认识差异到真善美观念的不同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一说》文明比较研究 创刊号(2000),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大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主办* 《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过渡某些问题的再思考》 载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新方向》,商务印书馆2002年。

刘明亮的人物生平

从1982年初至今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开设了:数学、信息管理、计算机、保险与精算专业的多门课程,并发表论文及编写教材十余篇。函数生成器的优化设计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994年第十六卷第三期经济预测中的数学方法 《湖南数学年刊》 1995年九月修匀法的案例分析 《经济数学》 1995年第12卷第一期Lebesgue定理、Levi 定理、fatou定理的等价关系 《长沙水电师院自然科学学报》 1994年第九卷 获省数学年会优秀论文获湖南财经学院第四届科研成果优秀奖动态规划在物资分配中的应用 《管理者》 1993年第3期计算机应用基础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式社 1995年4月 教材基于Intermet的“移动办公/网上办公”一类解决方案 湘潭师范院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建立数学模型预测乳腺癌远处转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年第13卷第9期金融学科实验的建设和发展 《实验室建设与改革》 2002年月日12月 论文集基于PRA方法的风险分析系统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