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

2023-02-17 11: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

张玲教授长期担任高校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入选专家,剑桥少儿英语中国考官培训官、湖南省首席专家,亚洲英语教学协会会员,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硕士论文海外评委。先后主持、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研究10余项,在《中国英语教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电化教育研究》、《现代大学教育》和加拿大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浅谈《日用家当》中的百衲被文化遗产问题

浅谈《日用家当》中的百衲被文化遗产问题

摘 要: 从表面看,《日用家当》没有直接涉及黑人白人冲突问题,只是通过两床被子展示了家庭内部的琐碎争论。但是,通过深层阅读,不难发现关于两条被子的争论事关几个人物角色的身份认同,以及如何对待黑人文化遗产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黑人被子文化遗产,分析了《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各人物对继承遗产的不同观念,并阐述了该如何保护本民族遗产。

关键词 :《日用家当》;百衲被;文化遗产

Abstract: On the surface, "Everyday" is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black men and white conflict, but through two quilt shows a trivial dispute within the family. However, reading through the deep, difficult to find on the debate concerning two quilts a few characters of identity, as well as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black heritag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lack quilt heritage, analyzing the "Grandma's Everyday Use" different ideas for each character inheritance, and explains how to protect the national heritage.

Keyword: "Everyday"; Quilt; cultural heritage

《日用家当》描写了一位黑人母亲与其两个女儿对黑人传统文化传承不同态度的故事。艾丽丝・沃克通过描写母女之间的冲突不仅反映了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而且流露出对黑人种族意识日益淡化的困惑。

一、黑人“百衲被”传 统

缝制“百衲被”这种实践活动源自英国和非洲。19世纪90年代以前,居住在新英格兰地区居民为抵御严冬需准备厚实的被子,而当时是买不到现成的被子的,故而缝制“百衲被”便成为一种实际的生活需要。“百衲被”的色彩、图案各异,有的体现了黑人民间的艺术传统,有的反映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艺术,从而跨越了种族、地域和阶级的局限。

对于以沃克为代表的美国黑人作家而言,“百衲被”有着更为巨大的魅力。黑人作为美国社会的一个弱势文化群体必然受到白人强势文化群体的压抑,因而需要一种能够凝聚民族文化传统的东西来增强本民族的亲和力。这个使命最终落在了“百衲被”的身上。沃克的许多作品都清楚地展现了这一主题。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文化传统这个问题而言,《日用家当》是其中最突出的例子。

二、不同人物对百衲被文化遗产的观点

小说《日用家当》创作之时正值黑人权力运动蓬勃兴起。美国黑人纷纷对其文化身份进行重新定义。许多黑人希望从非洲故土找寻他们一度失落的文化之根。一时间非洲发型、非洲服饰和非洲语言风靡一时。

然而,这些非洲黑奴的后裔们注意到并传承的仅仅是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他们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他们是文化杂交的产物,他们既是黑人又是美国人,要传承的应该至少是两份遗产:非洲的和美国的,因而否认其美国遗产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祖先的不敬并由此导致其自我的.残缺不全。在《日用家当》中,沃克正是通过描述母女三人对待以两床“百衲被”为代表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来阐发这一观点的。

具有非洲文化寻根意识的迪伊

当母亲开口叫她“迪伊”时,她马上纠正说:“不对,妈妈,不是‘迪伊’,是万杰萝・李万尼卡・克曼乔!”海尔格・豪尔曾对这个名字进行过专门研究。他指出“Leewanika”是个非洲名字,但并非基库尤语。这种不吻合甚至矛盾现象并非沃克创作上的失误,因为她曾有过东非之旅,对那里的语言文化相当熟悉。笔者认为,沃克这样做是有意的,其目的在于暗示迪伊对非洲文化传统的认识是相当肤浅的。

她对文化外表而非实质的偏爱还进一步体现她对百衲被的认识。当母亲告诉她自己已经说好要把被子送给麦吉结婚用时,迪伊像挨了蜂蛰般惊叫了起来,她说:“麦吉可不懂这两床被子的价值!她可能会蠢得将它们当成普通被子来使用。”而当母亲问她要这两床被子作何用途时,迪伊的回答是:“把它们挂起来”。可见,在迪伊的眼里,那两床“百衲被”是用来装饰家居、显示个人品味的“艺术品”而并非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日用家当”,这就是迪伊的文化遗产观。

恪守美国黑人传统文化的母亲和麦吉

与迪伊截然不同,在母亲和麦吉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文化承继者”的形象,在她们的言行中渗透着可贵的民族文化记忆精神。

母亲虽然没受过多少教育,但她在实际生活中却处处表现出对民族文化记忆的深刻认识。迪伊讥讽麦吉会将它们当作普通被子来使用,母亲反驳说:“上帝知道这两床被子我留了多久,一直都没有人用它们。我希望她来用!”迪伊接着奚落几年之后麦吉会把被子弄成破烂,母亲说:“破了她会再重新缝,麦吉学会了缝被子。”“用”、“缝”二字恰恰表现了母亲的文化遗产观:“用”体现的是文化遗产“日用而不知”的内在特性和外在使用性,“缝”则体现了文化遗产的世代传承问题,这两点也正是“百衲被”的突出特征。

与母亲相似,麦吉对其民族文化遗产有着清醒的认识。这充分表现在她对“百衲被”意义的理解上。当迪伊坚持要拿走被子时,麦吉说道:“让她拿走吧,妈妈,不用那些被子,我也能记得迪伊外婆。”

三、结语

从小说中母亲和麦吉的身上,我们所看到的是强有力的民族文化记忆之链,而这凝聚着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记忆之链恰恰是用“日用而不知”的以“百衲被”为代表的日用家当铸造而成的。

在这个时代如何保持民族文化个性,以健全的心态迎接多元文化问的碰撞与挑战是每一个民族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进行正确的定位,挖掘能够充分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中心意象”,在保持民族文化记忆、传承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参与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百衲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参考文献:

[1] 嵇 敏.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概观[J].外国文学研究,2004(4):59-63.

[2]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王岐.论艾丽丝・沃克的黑人女性意识[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4).

[4]王晓英.她世界――西方女性文学百都名著赏析[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2004.

申丹的个人作品

1.专著   Style and Rhetoric of Short Narrative Fiction: Covert Progressions Behind Overt Plots, 唯一作者,纽约和伦敦Routledge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唯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011年重印。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13第4次印刷。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唯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07年第3版第3次印刷。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Literary Stylistics and Fictional Translation),唯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7年第5次印刷。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申丹、王丽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13年第3次印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译著  《解读叙事》(J.希利斯·米勒著),唯一译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04年第3次印刷。  《当代叙事理论指南》(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宾诺维茨主编),申丹等六位译者合译(69.6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编著  《西方文体学的新发展》,主编(三万字导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011年重印。  《欧美文学论丛:欧美文论研究》,申丹、秦海英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新叙事理论译丛”(共七部译著),译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11。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参考书和论文集中共发表论文约170篇(包括导读、书评等),其中有三十余篇期刊论文被国际权威索引A&HCI检索,在国内发表的论文有七十余篇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  在国外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包括:  美国Narrative(叙事研究顶级期刊)5 篇  欧美Poetics Today(诗学理论研究顶级期刊)3 篇(其中1篇为合著,第1作者)  美国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19世纪文学顶级期刊)1 篇  欧洲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文学语义学研究顶级期刊)3 篇  美国Style(文体研究顶级期刊)6 篇(其中1篇与学生合著,第2作者)  英国Language and Literature(文体研究并列顶级期刊)4 篇(其中2篇与学生合著,第2作者)  欧洲English Studies: A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 篇  加拿大ARIEL: 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Literature 1 篇  美国Journal of Narrative Technique 1 篇  美国Journal of Narrative Theory 1 篇  欧洲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国际译联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ranslators会刊)7 篇  欧洲Poetics 1 篇  美国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1 篇  英国Comparative Critical Studies 1 篇(两人合著,第1作者)  在国外重要期刊、权威参考书和论文集中共发表论文50余篇,以下是其中的大部分:  Dan Shen,“Implied Author, Authorial Audience, and Context: Form and History in Neo-Aristotelian Rhetorical Theory”Narrative Vol. 21, No. 2 (2013): 140-158.  Dan Shen, “Covert Progression Behind Plot Development: Katherine Mansfield’s ‘The Fly’.” Poetics Today Vol. 34, No.1-2 (2013): 147-175.  Dan Shen, “Stylistics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 21, No.1(2012,创刊20周年纪念刊): 93-105.   Dan Shen, “Language Peculiarities and Challenges to Universal Narrative Poetics.” In Analyzing World Fiction: New Horizons in Narrative Theory, edited by Frederick Luis Aldama.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1, 17-32.  Dan Shen, “Neo-Aristotelian Rhetorical Narrative Study: Need for Integrating Style, Context and Intertext.” Style Vol. 45, No.4 (2011): 576-597.   Dan Shen, “What is the Implied Author?”Style Vol. 45, No. 1 (2011): 80-98.  Dan Shen, “Unreliability.”Living Handbook of Narratology, edited by Peter Huhn et. al. Hamburg: Hamburg Univeristy Press, 2010.  Dan Shen, “Implied Author, Overall Consideration, and Subtext of ‘Desiree’s Baby’.” Poetics Today Vo. 31, No.2 (2010): 285-312.   Dan Shen, “The Stylistics of Narrative Fiction.” In Language and Style, edited by Dan McIntyre and Beatrix Busse. Hampshire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ian, 2010, 225-249.  Dan Shen, “‘Overall- Extended Close Reading’ and Subtexts of Short Stories.”English Studies: A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 91, No.2 (2010): 150-169.  Dan Shen, “Non-ironic Turning Ironic Contextually: Multiple Context- Determined Irony in ‘The Story of an Hour’.”JLS: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Vol.38, No.2 (2009): 115-130.  Dan Shen, “Edgar Allan Poe’s Aesthetic Theory, The Insanity Debate, and Ethically-Oriented Dynamics of ‘The Tell-Tale Heart.’”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Vo. 63, No.3 (2008): 321-345.   Dan Shen, “Review: Text World Theory: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Vol. 37, No.1 (2008): 91-95.  Dan Shen and Dejin Xu, “Intratextuality, Intertextuality, and Extratextuality: Unreliability in Autobiography versus Fiction.” Poetics Today Vo.28, No.1 (2007): 43-87.  Dan Shen, “Internal Contrast and Double Decoding: Transitivity in Hughes’s ‘On the Road.’” JLS: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Vol. 36, No.1 (2007): 53-70.  Dan Shen, “Booth’s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and China’s Critical Context.” Narrative Vol. 15, No. 2 (2007): 167-186.  Dan Shen, “Subverting Surface and Doubling Irony: Subtexts of Mansfield’s ‘Revelations’ and Others.” English Studies: A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 87, No.2 (2006): 191-209.   Dan Shen and Xiaoyi Zhou,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in China: Reception, Influence and Resistance.” Comparative Critical Studies Vol. 3, No.1-2 (2006): 139-155..  Dan Shen, “How Stylisticians Draw on Narratology: Approach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tyle Vol. 39, No. 4 (2005): 381-395.   Dan Shen, “Story-Discourse Distinction.”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 Ed. David Herman et. al. London & New York, Routldege, 2005, 566-567.  Dan Shen, “Why Contextual and Formal Narratologies Need Each Other.” JNT: Journal of Narrative Theory Vol.35, No.2 (2005): 141-171.   Dan Shen, “What Narratology and Stylistics Can Do for Each Other.” InA Companion to Narrative Theory, edited by James Phelan and Peter J. Rabinowitz. Oxford: Blackwell, 2005, 136–149.  Dan Shen, “Broadening the Horizon: On J. Hillis Miller’s Ananarratology.” Provocations to Reading, edited by Barbara Cohen and Dragan Kujundzic.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05, 14-29.  Yinglin Ji and Dan Shen, “Transitivity and Mental Transformation: Sheila Watson’s The Double Hook.”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13, No. 4 (2004): 335-348.  Dan Shen, “What Do Temporal Antinomies Do to the Story-Discourse Distinction?: A Reply to Brian Richardson’s Response.”Narrative Vol.11, No.2 (2003): 237-241.  Dan Shen, “Difference Behind Similarity: Focalization in Third-Person Center of Consciousness and First-Person Retrospective Narration.” In Acts of Narrative, edited by Carol Jacobs and Henry Sussm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81-92.  Dan Shen, “The Future of Literary Theories: Exclusion, Complementarity, Pluralism.” ARIEL: 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Literature Vol. 33, No. 3-4 (2002): 159-182.  Zongxin Feng and Dan Shen, “The Play off the Stage: The Writer-Reader Relationship in Drama.”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10, No. 1 (2001): 79-93.  Dan Shen, “Traveling Theory: A Twisting Movement.” In In Search of a New Alphabet, edited by Harald Hendrix et. al.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6, 213-218.  Dan Shen, “Defense and Challenge: Reflection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Vol. 10, No. 3 (2002): 222-243.  Dan Shen, “Narrative, Reality, and Narrator as Construct: Reflections on Genette’s Narration.” Narrative Vol. 9, No.2 (2001): 123-129.  Dan Shen, “Breaking Conventional Barriers: Transgressions of Modes of Focalization.” InNew Perspectives on Narrative Perspective, edited by Willie van Peer and Seymour Chatman. New York: SUNY Press, 2001, 159-172.  Dan Shen, “Review: Semiotics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Vol.42, No.1 (1996): 53-57.   Dan Shen, “Syntax and Literary Significa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Realistic Fiction.”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Vol. 38, No.3 (1992): 149-167.  Dan Shen, “On the Transference of Modes of Speech from Chinese Narrative Fiction into Englis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Vol.28, No.4 (1991): 395-415.  Dan Shen, “The Distorting Medium: Discourse in the Realistic Novel.” Journal of Narrative Technique Vol.21, No.3 (1991): 231-249.  Dan Shen, “Unreliability and Characterization.” Style Vol. 23, No. 2 (1989): 300- 311.  Dan Shen, “Literalism: NON ‘formal-equivalence’.” 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Vol. 35, No. 4 (1989): 219-235.  Dan Shen, “Stylistics, Objectivity, and Convention.”Poetics Vol.17, No.3 (1988): 221-238.   Dan Shen, “On 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Intentional Illogicality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Fiction.”Style Vol. 22, No.4 (1988): 628-645.  Dan Shen, “Objectiv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Narrative Fiction.” 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Vol.34, No.3 (1988): 131-140.  Dan Shen, “Fidelity Versus Pragmatism.” 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Vol. 31, No.3 (1985): 134-137.  国内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的论文包括: 《外国文学评论》14 篇  《外语教学与研究》13 篇(其中2篇为合著,第2作者)  《国外文学》10 篇  《外国文学》7 篇  《外国文学研究》4 篇  《当代外国文学》1 篇  《外国语》2 篇  《中国翻译》2 篇  《中国外语》2 篇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5 篇  《外语与外语教学》9 篇(其中3篇为合著,第2作者)  《江汉论坛》1 篇  《江西社会科学》4 篇  发表于其他核心期刊的论文:  《外国语文》(《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5 篇(其中2篇为合著,第2作者) 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大会主旨发言,其中三次(均为唯一非西方的特邀主旨报告):2013年欧洲叙事学协会(ENN)第三届年会,主旨报告题目“Contextualized Poetics and Contextualized Rhetoric: Consolidation or Subversion?”2011年PALA(Poetics and Linguistics Association)年会,主旨报告题目“How to Uncover Narrative Subtext in Stylistic Analysis”。2009年德国弗莱堡大学“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Studies”国际研讨会,主旨报告题目“How to Make Linguistics More Helpful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rrative Fiction”。

陈小慰的代表性论文

1. 语义转移规则在修辞翻译中的应用《福建外语》,1990.3-4期合刊 (独立撰写)2. 浅谈合作原则在翻译理解中的作用《外国语》,1993.1(独立撰写)3. 视点转换法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中国翻译》,1995.1(独立撰写)4. Towards Mother's Role. An Analysis of Change in Hagar’s Character Reflected in the Language”, Margaret Laurence Review, Volume 2-3, 1995, U.S.A(独立撰写)5. 简评“译文功能理论”《上海科技翻译》,1995.4(独立撰写)6. 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类翻译中的指导作用《上海科技翻译》,1996.3(独立撰写)7. 《残月楼》为何能获总督奖提名 《外国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1997.2(独立撰写)8. 从文化接受角度试析《首席》英译本的得与失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1(独立承担)9. 发自内心的歌唱──析加拿大华裔作家小说诗歌集《多嘴的麻雀》,《文艺报》,1999年4月29日出版(独立承担)10.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中国翻译》,2000.4(独立撰写)11. 桥梁的另一端──论翻译影响译语文化《上海科技翻译》2000.2(独立承担)12. “小说真实”的完美实现──析艾丽斯·蒙罗的“爱的进步”《福州大学学报》2000.2(独立撰写)13. 商务词汇翻译中的回译与借用 《中国翻译》2001.4(独立撰写)14. 从英语专业8级翻译测试看目前英专学生亟待加强的几个方面《中国翻译》,2002.1(独立撰写)15. 从《中国古代风俗一百则》翻译看译文功能决定翻译策略《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独立撰写)16. 石黑一雄和他的“国际化小说”《青春阅读》,2002年第5期(独立撰写)17. 论文学翻译中的作品研究——《使女的故事》翻译谈,香港《翻译季刊》第24期,2002底出版。该刊论文摘要(英文)收入由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编辑的半年刊《翻译学摘要》(独立撰写)18. 一部反映现实的未来小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评析,《当代外国文学》2003.1(独立撰写)19. 网络的双刃剑——析《蓝色虚拟空间》,《译林》,2003年第5期(独立撰写)20. 商务语篇的翻译《中国翻译》, 2004.3(独立撰写)21. 在学科的交汇点上——读《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4年第3期(独立撰写)22. 通俗文学对译者的挑战《中国翻译》2005.2(独立撰写)23. 口译教学中的相关语用链接,《上海翻译》(原上海科技翻译),2005年第2期(独立撰写)24. 当代英美通俗小说的译介与影响,《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独立撰写)25. 论译文用词的与时俱进,《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第3期(独立撰写)26. 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中国翻译》2007.1(独立撰写)27. 翻译教学中的软肋及改进方向《上海翻译》2007.1(独立撰写)28. 外宣标语口号译文建构的语用修辞分析《福州大学学报》2007.1(独立撰写)29. 新版《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语用信息及其双语对照的必要性,《外语研究》2007.3(独立撰写)30. 语用与翻译中言语资源的得体利用《中国翻译》2008.6(独立撰写)31. 翻译教学中‘守土有责’意识的培养——中式英语遭追捧现象剖析,《上海翻译》,2010年第3期.32. 韦努蒂“异化”理论话语的修辞分析,《中国翻译》,2010年第4期.(该论文获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3. 《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的修辞解读,《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34. 论译文话语的修辞力量,《中国外语》,2011年第3期35. 外宣翻译:从“新修辞”理论角度的思考,《东方翻译》,2011(5)8-13 双月刊36、汉英文化展馆说明文字的修辞对比与翻译,《上海翻译》,2012(1),29-33 双月刊37、对德国翻译功能目的论的修辞反思,《外语研究》,2012(1),91-95 双月刊

冯亚琳的主要研究成果:

1. 《从发展理论看中德学生作文中个体意识的文化差异》(德语),德语教学史系列,第15卷, 主编: 约.荷曼教授, 彼得.朗出版社, 1994。2.德语文学与文化——阐释与思辨,重庆出版社,2007。3. 君特.格拉斯小说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4. 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 亨利希·曼: 《皮波·斯巴诺》, 中外文学,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六期。2. 海因利希·奥特: 《上帝》 (合译), 香港:社会理论出版社1990年版。3. 克劳斯·施勒特尔: 《亨利希· 曼》,《外国著名思想家译丛》(文库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4.《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散文集》(合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版5. 卡夫卡《审判》,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版。6.格拉斯《比目鱼》(合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7.《赫尔巴特论文集》,哲学卷一(合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版。8. “德语惯用语词典”(合作)(字母: g, h, i, j), 台北:中央图书出版社1992年版。9.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庆(主编之一),德国工商协会出版社2002版。10.德语初级口语教程(合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1.德语天天学系列(主编),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12.德语一日一短文,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13.耶利内克:魂断阿尔卑斯山(合作),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14.赫·库普曼: 《形象思维 - 关于席勒的哲学论文风格》, 见 <<席勒与中国>>,357-376页,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9年, 成都15.奥特:《末世论的所在》,道风汉学神学学刊第9期,1998,香港,27-42页16.顾彬:论中国人的忧郁,载《跨文化对话》(四),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17.德语阅读教程(第一册)(主编),陈瑾、吕晶珠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文学的使命’” - 评安娜.西格斯的长篇小说 <<死者青春常在>>》,外国语文,1986年第1期。1. 《关于外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专业学习中厌倦情绪的分析》, 外国语文 - 高教研究专版,1988年第1期。2. 《语言游戏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外国语文 - 高教研究专版,1989年第2期。3. 《关于德语高年级写作课教学目标等问题的思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4. 《关于个体的自我经验 - 中德学生作文价值取向比较之一》,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5. 《当代中德写作理论比较》,重大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重庆。6. 《关于外语写作的文化制约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高等教育研究专版,1995年。7. 《生命的意义 - 中德学生作文价值取向比较之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第4期。8. 《辨证手法与陌生化效果 — 也谈布莱希特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语言文化与外语教学》,重庆出版社,2003年。9. 《论布莱希特的小说创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12期全文转载。10. 《起程 — 当代德语文学作品中自我追寻的模式?》,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11. 《关于个体的外部经验 — 中德学生作文价值取向比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增刊。12. 德国十八世纪自传文学中的个体意识,《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9期全文转载。13. 语言危机与人的异化——评彼得﹒汉特克的《罚点球时守门员的恐惧》,《当代外国文学》,1999年第3期,南京。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10期全文转载。《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收目。14. 追求理想人格的自我写照——歌德自传《诗与真》解析(1万字),《庆祝四川外语学院建校50周年学术论文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5. 谈德语师资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德语教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6. “互为文本性”作为结构原则── 彼得·汉特克的小说《为了长久告别的短信》与传统文本的互文关系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17. Die Geschichte holt einen doch wieder ein, „Die Literaturstraße“ (文学之路)第2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8. 《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探析,《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19. 君特·格拉斯的新作《蟹行》——兼谈德国战后文学的新视角,《译林》2002年第4期。21.“不确定性”作为间离手段——论君特·格拉斯《铁皮鼓》的基本叙述策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22.批判、继承与能指游戏——论君特·格拉斯作品中基督教题材的表现手法及意义,《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23.“浪漫的书”——论施莱格尔的小说理论与小说试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J4《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24.Literarische Uebersetzung in interkultureller und hermeneutischer Sicht(从跨文化与阐释学角度看文学翻译),《文学之路》第4卷,德国维尔茨堡:Königshausen&Neumann出版社,2003。25.寻求另外一种真实——评德国浪漫艺术童话超现实的美学旨趣,《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J4《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0期全文转载。26.德国浪漫文学概念辨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J4《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27.用童话构建历史真实——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与德国浪漫童话传统。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28. Phantasie und Tastsinn – Über das Wirklichkeitsvertändnis von Günter Grass. Literaturstraße.Band 5 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04.29. 具象与想象——论君特·格拉斯的真实观与叙事原则。《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30.Erkundungen der anderen Wahrheit. Günter Grass´ Märchenverständnis im RomanDer Butt im Verhältnis zum romantischen Märchen. „Wenn Freunde aus der Fernekommen“. Eine west-östliche Freundschaftsgabe für Zhang Yushu zum 70.Geburtstag. Frankfurt a.M.: Peter Lang 2005.31.从《金罐》和《沙人》看霍夫曼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第1期。32. „…durch Rückgriffe Zukunft herstellen“.Ökologische Aspekte in Günter Grass’ „Die Rättin“.Erinnerung als konstituierender und reflektierender Prozess. Zeitschrift fuer Germanistik 2/2006.33.“Bildungsreise“ nach Amerika? – Der Mensch und seine Umwelt in Kafkas Amerika-Roman Der Verschollene, Neue Beiträge zur Germanistik. Band 5/Heft 1. Internationale Ausgabe von „Doitsu Bungaku“. München: IUDICIUM 2006.34. Geschichtliche und menschliche Ambivalenz als Vorzeichen der Moderne - Über den „Doppelsinn des Lebens“ in Friedrich Schillers Wallenstein-Trilogie. Literaturstraße Band 7 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06.35.“误读”的文化因素及其他——接受美学与跨文化阐释学视野中的外语文学作品阅读课,《外语院校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2006。36.2001至2005年中国德语文学研究 (合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第2期。37.德语语言文学发展报告2006(合作),载《外国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发展报告2006》,王鲁男主编,重庆出版社,2007。38.歌德教育思想的再解读,载《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39.浪漫派文学——德国文学花园中的奇芭,载《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2007年第1卷,张玉书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0.Beschränkung und Bewahrung als Gegengewichte. Einige Aspekte in Goethes Bildungsgedanken und ihre Aktualität. Literaturstraße Band 8, 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05.41.记忆的构建与选择———交际记忆与文化记忆张力场中的格拉斯小说.《外国文学》.2008 年 1月第1期42.自然作为文学回忆的符号——— 论君特· 格拉斯小说中功能化的自然描写.《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