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本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以至食物均充满中国元素,而主角阿宝的原型是中国国宝大熊猫。所以,他也或多或少代表着中国这个形象,而片中许多人对阿宝的不相信也可以看作是现在许多国家对中国的觑视。
《 功夫熊猫1,2》中阿宝自己悟出了师傅的“无锡指法”和“太极神功”,这两个功夫可以说都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典型,这代表了中国的主张和平正义的防御式态度。中华文化讲求谦以待人,不过分展露自己。
而第一部中的残豹,第二部中的孔雀沈王爷都是急功近利想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威摄他人,这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所带来思想差异。
很高兴为您解答,望采纳。
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取材中国文化,全球上映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下面是我为你解读《功夫熊猫》的中西文化融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各国观众的共鸣,在于它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价值观结合起来,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融合,对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论文关键词:《功夫熊猫》,文化融合
一、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
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1976 年在《超越文化》一书中将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与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根据霍尔的观点,人类交际要受到语境的影响。高语境文化的人们在交际时,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 或内化于交际者个人, 很少出现在编码清晰的信息里。在低语境文化中, 情况则对正好相反,大量信息都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传递,环境传递的信息相对较少。这意味着, 在低语境交际中, 人们更多地要依靠语言本身来达到交际目的; 而在高语境交际中, 语言的作用可能就要小多了, 人们对微妙的环境提示相对较为敏感。受传统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交际时注重“意会”,语言表述常常含蓄模糊,信息更多地存在于文化内涵之中,而非言语本身。此外,非言语交际在高语境文化中有重要作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空间距离,甚至沉默都可以传达思想,沟通情感。相反,美国属于低语境文化,十分重视“言传”,强调语言本身传递信息的重要性,要求语言直接,具体和准确。
在《功夫熊猫》中,乌龟大师的语言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不仅体现了高语境文化的交际特点,还反映出深刻的道家思想内涵。言简意赅,充满寓意,含蓄深沉,听者需要有极高的悟性才能领会其内涵。如: “There are no accidents.” (世上没有巧合。) “One meets it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 (子欲避之,反促遇之。) “Your mind is like this water, my friend. When it is agitated, it becomes difficult to see, but if you allow it to settle, the answer becomes clear.” (你的思想就如同这池水,我的朋友。水波摇曳,自然不易明辨。但若它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晰明了了。) “Yes, look at this tree, Shifu. I cannot make it blossom when it suits me, nor make it bear fruit before its time…. Yes, but no matter what you do, that seed will grow to be a peach tree. You may wish for an apple or an orange, but you will get a peach.” (是的,看看这棵树。我不能随心所欲地令其开花,也不能提前让它结果……是的,但无论你做什么,那颗种子都会长成桃树。你可能想要苹果或是桔子,可你只能得到桃子。) “No news are good or bad.” (消息没有好坏之分。) “To make something special, you just have t o believe it’s special.” (要让东西变特别,你只要相信它是特别的就行了。)
中国文化向来注重和谐,避免冲突,言语中透露出委婉谨慎,以免伤害他人感情,让别人尴尬,丢面子。而影片中的很多对白却直截了当,在中国人看来甚至觉得不礼貌,反映的完全是美国低语境文化的交际风格。如最初阿宝被选为“龙武士”时,浣熊师傅和勇猛五将毫不掩饰对他的排斥和不屑。“Look at you! This fat butt! Flabby arms! And this ridiculous belly! And utter disregard for personal hygiene! ... Don’t stand that close! I can smell your breath.” (瞧瞧你自己!屁股肥大,胳膊松软,肚子大得离谱,还完全不讲究个人卫生!…… 别站这么近,我都闻到你口臭了。) “You don’t belong here…you don’t belong in the Jade Palace. You’re a disgrace to kung fu and if you have any respect for who we are, and what we do, you will be gone by morning.” (你不属于这里,不属于翡翠宫,你是武术的耻辱。如果你对我们还有一丝尊重,就该在天亮之前消失。)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模式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集体主义强调人的相互依赖性和集体利益的重要性,而不是独立个体的重要意义。集体主义者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意识服从集体意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提倡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愿望,强调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在《功夫熊猫》中,武林高手们为了和平谷百姓的安危团结一致,立誓打败全民公敌太郎。尽管知道敌人武功高强,凶狠手辣,勇猛五将还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主动向太郎发起了进攻,集体主义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浣熊师傅发现神龙秘笈其实空无一物时,命令徒弟们立即护送百姓撤离和平谷,自己一个人留下来对付太郎,从而为其他人争取更多逃命的时间。浣熊师傅明知自己不是太郎的对手,但为了大多数人的安全毅然决定牺牲自我,这一举动显然也是受集体主义价值观所影响的结果。
阿宝虽然是最终打败太郎的英雄,但在他身上却反映出许多个人主义的特征。最初他听说太郎越狱要回和平谷复仇,而他作为神龙武士要去迎战时吓得拔腿就跑,认为那是螳臂挡车,自寻死路。但当他领悟到神龙秘笈的真谛在于相信自己之后,又重新建立起了信心,并最终挺身而出打败了太郎,在危难关头拯救了师傅,拯救了整个和平谷。不难发现,好莱坞电影的永恒主题——个人英雄主义在阿宝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此外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结合还体现在家庭方面。在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程度较高,家庭为个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中国人往往把家庭摆在第一位。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孩子要服从长辈的安排和决定,并承担起照顾家人,为家族争光的责任。美国家庭则崇尚自我决策和自我依赖,父母从小教育孩子要独立自主,并在很大程度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阿宝从小就迷恋功夫,渴望成为一个武林高手。但父亲却一心期望他继承家族世代相传的面馆,当一名厨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子女父母之命不可违,因此阿宝最初并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几次要脱口而出,却又欲言又止。然而阿宝之后的言行却出乎意料,尽管知道父亲会伤心失望,阿宝还是鼓起勇气大声喊出“我爱功夫!
”并离开家追寻自己的梦想,这一点恰恰符合个人主义所强调的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层级制度和平等主义
吉尔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在其文化价值取向模式中提出了“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这一概念。权力距离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组织或机构中的弱势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一般而言,高权力距离相对应的是层级制度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高权力距离的国家。高权力距离社会中,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人们承认不平等的存在,认为地位高的人享有特权,下级理所当然要服从上级。中国长期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严格的社会礼仪和规范支配着人际关系和交往。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甚至年龄的大小。相对而言,低权力距离的社会则强调平等主义的价值观。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低权力距离社会,主张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身份和地位是靠个人能力和努力取得的,而不是依赖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或是年龄资历,因此人人都有机会通过奋斗获得成功,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此外,由于不同地位和权力的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注重僵化的礼节、身份、头衔、与年龄差异,因此人际交往表现出非正式的特点。
在中国,老人和教师格外受到尊敬,他们常常被认为是经验和智慧的象征,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影片中,乌龟大师是和平谷年纪最长也是武功最高的人,所有百姓都视其为圣人和领导者,对他十分尊敬。甚至连浣熊师傅见到乌龟大师也要鞠躬行礼,语气谦卑,并每每随传随到,严阵待命,即使对乌龟大师的决策有所不满,也没有违背他的指示。勇猛五将的身上的同样体现了尊师重道,恪守礼仪的中国传统。在称呼乌龟和浣熊时,从不直呼其名,而是每每强调“大师(master)”的头衔。在开始一天的训练之前要先集体向浣熊师傅问好并行礼,跟师傅说话时也是严肃礼貌,从不敢在师傅面前玩笑嬉闹。
然而,在中国高权力距离文化的背景之下,影片中却有一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看似格格不入,那就是主人公阿宝。与其他人对乌龟大师和浣熊师傅毕恭毕敬的态度不同,阿宝似乎完全不懂传统的辈分礼数,不仅对两位师傅直呼其名,还胆敢拿浣熊师傅开玩笑,甚至毫不客气地大声质疑并责问浣熊师傅。在发现神龙卷轴空无一物时,还大不敬地说:“乌龟也不过是个老疯子。”阿宝不拘礼节,敢于挑战权威的个性正是美国平等主义价值观的表现,他的语言也反映出低权力距离文化的非正式的特点,如“Hey, how’s it going?” “Hey, guys!” “Come on!” “No way!” “Oh, Man!” “wanna,” “gonna,” “awesome,” “suck,” “kidding,” 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阿宝的父亲和浣熊师傅虽身为长辈,可还是会对阿宝说 “Thank you!” “Sorry!”这也体现了平等主义的价值观,而在中国传统的父子和师徒关系中是鲜有发生的。
四、《功夫熊猫》带来的启示
美国梦工厂在2008年创作的电影《功夫熊猫》,是以西方的电影模式为载体,以中国元素和思维理念为主题核心,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领悟,展示出当代国际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成为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典型例证。
在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很多影片片断一改传统西方影片模样,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的手法,如抢包子、太极、飞檐走壁等都融入了中国电影的情节和动作,此外,影片中大多数背景是以传统的中国水墨山水为主要题材。同时在建筑结构上和服装表现上也充满了中国元素的内涵。
扩展资料
《功夫熊猫》系列动画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借鉴到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暗含着中国韵味的"文"与"武"精神贯穿到了故事情节线索之中,进行了一番好莱坞视角之下的挪用与改造。与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风"动画不同,《功夫熊猫》兼顾着美国式幽默的色彩,在为美国的动画电影带来了大量异域情调的同时,也在潜意识层面宣扬了西方本土的价值理念。
可以说,《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披着一层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实际上表达的主题还是没有逃脱西方漫威式的英雄情怀的藩篱。不过,这足够给予国产动画一种深刻的启发与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