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上海文汇报现任总编辑

2023-12-07 07: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上海文汇报现任总编辑

徐铸成成名作在1929年,张季鸾让其采访处于中原大战前,被阎锡山软禁在太原的冯玉祥,当时冯处于尘封状态,外界鲜知他的行踪。张季鸾派徐铸成进人太原,运用独特的智慧,居然采访到了冯玉祥,还在山西严格的新闻封锁下发出了这篇新闻。一篇《晋祠访冯记》一炮成功。徐铸成自己说:“我跑政治新闻,第一炮打响了。”从此,徐铸成奠定了他在《大公报》的地位。胡政之、张季鸾,放手让徐铸成独当一面。1932年派他到汉口任特派记者兼《大公报》驻汉办事处主任。抗战时期,他全面主持《大公报》桂林版,把报纸办得有声有色。言论坚持自由民主,彭子冈在《大公报》渝版登不出的内幕新闻在桂林版照发。彭子冈的通讯和社评成为桂林版两大特色,报纸畅销于桂、湘、粤,发行数等于桂林各报的总和。民国25年参与筹备《大公报》上海版的创刊工作,任要闻编辑,后曾任总编辑。上海沦陷后,《大公报》停刊。民国27年初,《文汇报》在上海福州路436号创刊;他主持编务,在日伪残酷迫害的情况下,坚持宣传抗战,连续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英勇斗争。次年《文汇报》被迫停刊。抗战胜利后,《文汇报》复刊,徐铸成于民国35年回到《文汇报》任总主笔,持论反对内战,要求和平民主。民国36年5月,《文汇报》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他赴香港创办香港《文汇报》,任总主笔兼总经理,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1949年6月,《文汇报》在上海圆明园路复刊,徐铸成任社长兼总编辑。徐铸成长期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传授新闻工作经验,培养新闻人才。1957年徐铸成被打为右派,文革结束后徐铸成自称“旧闻记者”,写了大量的“白头宫女话天宝”的文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虽年逾古稀,仍勤奋笔耕不辍。10年间,写作并出版《新闻艺术》、《报海旧闻》、《旧闻杂忆》、《新闻艺术》、《杜月笙正传》等17本著作。1985年,徐铸成开始撰写回忆论。将自己一生的经历、见闻、掌故、轶事,以及一些第一手的史料,写出来。书名定为《八十自述》。虽然这年(1985)他是七十八岁,说八十自述是虚,但人生过了七十,就可称行年八十了,就这么定了下来。1987年5月,他整整八十岁时终于完成。但是《八十自述》印成后未能问世。三联书店于1998年以《徐铸成回忆录》为题,首次出版。但是《八十自述》印成后未能问世。1991年12月,徐铸成准备去医院检查身体,上厕所时突然不支倒地,一口痰梗在咽喉,抢救不及,在上海寓中逝世,年85岁。这样的遗憾终于使这部书成为徐先生的遗作。

马达的人物简介

马达出生于1925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从家乡安庆逃难到上海,寄居在亲戚家中。在上海读初中时,马达就开始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活动。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16岁的马达离开上海,来到新四军苏中根据地,当年加入共产党。第二年,苏中根据地创办油印的《滨海报》,马达被调到报社,由此开始了六十年的新闻从业生涯。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起从事新闻工作,历任《滨海报》、《苏中报》、《群众报》记者。马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两次立功受奖。1952年任《劳动报》总编辑、社长,1958年起到上海市委工作,曾任市委副秘书长,《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粉碎四人帮后,马达任《文汇报》党委书记、总编辑。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积极宣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对新闻改革作了一系列创造性探索,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在他主持工作期间,《文汇报》发表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作品,最先报道话剧《于无声处》,刊登小说《伤痕》,为新时期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作出了贡献。离职休养后,马达同志仍然关心新闻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撰写了大量新闻理论和业务论文,为新闻改革贡献智慧。纵观马达60年的新闻从业生涯,他创造了很多辉煌:曾在9张报纸工作,其中在5家报社任总编辑;担任总编辑时《文汇报》发行量达到170多万份高峰。

裘新的工作经历

198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解放日报工交财贸部任记者、副主任。1997年8月至1998年1月,在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培训;1997年1月任申江服务导报筹建组负责人。1998年5月任申江服务导报首任主编。1999年1月任新闻报副总编辑。2000年1月任新闻报常务副总编辑,同年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新闻报总编辑。2003年11月,调任文汇报党委副书记、总编辑。2002年7月获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2004年5月,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2004年12月任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副社长,文汇报党委副书记、总编辑。2005年8月,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2011年3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2011年9月,任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台长,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裁。2013年10月,任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马达的生平经历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华社高邮分社副社长,苏中二分区《人民报》主编,华中《新华日报》主编,《苏南日报》副总编辑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劳动报》社总编辑、社长,《解放日报》总编辑,1978年任《文汇报》总编辑,发表了许多有关新闻改革的文章,对新闻界较有影响。并担任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1982年起为上海新闻学会会长。1983年起为全国记者协会理事,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党的新闻工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原副秘书长,解放日报原党委书记、总编辑,文汇报原党委书记、总编辑,第九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新闻学会原副会长,上海新闻学会原会长马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6日14时10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马达同志1941年参加革命并投身抗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两次立功受奖。1952年任劳动报总编辑、社长,1958年起到市委工作,曾任市委副秘书长,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粉碎“四人帮”后,马达同志任文汇报党委书记、总编辑。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积极宣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对新闻改革作了一系列创造性探索,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在他主持工作期间,文汇报发表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作品,最先报道话剧《于无声处》,刊登小说《伤痕》,为新时期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作出了贡献。离职休养后,马达同志仍然关心新闻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撰写了大量新闻理论和业务论文,为新闻改革贡献智慧。马达同志告别仪式将于9月10日下午2时在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