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科技文章长篇2000字

2023-12-11 10: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科技文章长篇2000字

由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不断追求,使得创新型科技人才成了各企业争夺的焦点。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00字科技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第一生产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是一种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财富,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从经济发展上讲它是生产力 ,从政治上讲它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上讲它是推动力,从军事上讲它是威慑力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今天,科学技术在人们眼中俨然成了“阿拉丁神灯”,它带给人类如此缤繁的奇迹,点缀着我方方面面的生活,似乎人类需要的所有,科技都可以满足我们。但是,矛盾分析法告诉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这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因为对立和统一规律在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因此,对于科学技术的作用我们要用矛盾的观点看待,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主次矛盾要求我们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虽然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这不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完全依赖着科技的发展。科技是由人类发现创造的,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劳动,就没有科学技术。因此,科技的发展方向和程度还是掌握在我们人类的手中。对科学的崇拜使我们陷入误区。一方面,科技使人类在更大程度上进入了自由的王国,另一方面,科学的潜在威胁也在一点一点向人类逼近。正如英国科学家兼作家所说的:技术具有两面性,行善与威慑,在全部历史中它给我们带来福祸。由此看来,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是极其贴切的。

电脑就是最好的例证。电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人手一机的现象,普及率可以和手机相抗衡,且应用方向更为广泛。邮局的工作变得更轻松,因为人们已不再通过写信的方式与人联系,直接在电脑上发E-mail,聊QQ,或用MSN;图书馆也变得门可罗雀,想要查资料,学习,就直接在键盘上敲一下,然后按一下“Enter”键,就大功告成了;商场也慢慢被取代,网上购物已然变成一种趋势,足不出户,就什么都可以购买到,人们的生活达到了一种空前的便利。另一方面,电脑在给人创造便捷的同时,也慢慢使人们的生活产生许多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开始沉迷于网络的虚性世界里,现实生活中的条条框框,他们选择了消极地逃避,在虚幻的世界里,他们为所欲为,随心所欲地做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做的事情。由此产生的色情、暴力,违法、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事业乃至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同样是由电脑引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电脑黑客和电脑病毒。因为方便,所以很多企业、银行,以及国家机构将自己内部的资料存在电脑中,可是这给某些人窃取资料的机会,甚至从中谋取暴利。他们这些人就是所谓的电脑黑客,同样令人发指的就是电脑病毒,它们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电脑、网络的使用。最近上课时,经常听到老师对电脑病毒的抱怨,常常在上课时目睹老师的笔记本电脑因中病毒而出现问题。 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危机事件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由于日本的8.9级大地震使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导致的核泄漏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恐慌。一方面核能是人们公认的清洁能源,可以长久利用的能源,而另一方面,人们又担心核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导致核污染,被辐射,被危害。因此,如何驾驭好这一把双刃剑就是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更恶劣的是,不少国家积极进行核试验、发展和技术是为了制造大规模杀伤性的核武器,以此可以在核战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这无疑是人类在自掘坟墓,当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了两颗原子弹就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长久危害。我想,当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关系公式的时候一定想不到核能会被后人用在残酷的战争上吧。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农药,肥料使农作物大大增产,但与此同时农药,肥料又使粮食,菜,果,甚至饲料,肉类蛋类都会浸染上某些毒素,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科技发展是使人类加剧了对大自然的进一步掠夺,导致资源进一步枯竭,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大到“全球化”问题,小到新药品的出现,这些都是对我们人类有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我们人类要驾驭好科技这把双刃剑,否则可能地震,火山频繁活动,酸雨逆流成河,核污染泛滥,瘟疫横行,人类可能真的会迎来电影“后天”的情形!

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工具,它本身无所谓善恶,即它是价值中立的。每一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都要伴随大量弊端的出现。科技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打开了装有各种灾难和祸患的“潘多拉魔盒”,像火一样,既具有照亮自我的功能,也具有毁坏自我的力量,它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恩赐,也给我们带来破坏的威胁。科技所带来的后果的好坏依赖于使用科技的人。好人可用它为善,坏人则可用它为恶。但是人仅仅靠道德约束是不可靠的,只有制度才能约束人的行为,因此我们要多研究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通过专门机构立法并监督实施来规范科技成果的应用,消除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使科技发展更好的服务人类、造福人类. 科技不能完全独立地发展,人类的智慧必须时刻关注这把"双刃剑",这样才能开辟一条通往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对任何问题的分析上,我们都应该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我们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就应该是这样,既要看到它积极地一面,也要看到它消极的一面,揭示出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这样科学技术的最本质的特点才能最真实的得以反映。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我们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浅谈我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引言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中国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约8%。中国的发展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市场,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78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在大幅增长。

二.中国发展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

1978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增速达到16.7%,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2001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额近5600亿美元,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

三.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

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认真履行相应的国际责任。迄今,中国共参与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现正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有1900多人,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之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四.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的战略抉择。这个战略抉择,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了中国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统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在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开始学会用世界的眼光思考自己的发展,并以一系列合作共赢的实际举动逐渐打消了各方的猜疑与忧虑,创造了对自身发展更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用自己的真诚,塑造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和平形象。30年来,中国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了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五.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坚持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各国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能源安全,坚持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推动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科技作文2000字?

对于科技,我们并不陌生,如五彩缤纷的电视、功能齐全的电话、无所不能的电脑、神奇莫测的航天器等等,这一切,让我们受到了科技带给我们的巨大幸福与成就感,同时科技对大自然的改变令人敬畏,如大江截流修三峡,开山辟地交通发达,科技让历史飞速进步!科技让人类引以为豪!
打开历史的书页,浏览原始人类的生活,钻木取火,衣不蔽体,生命短暂;如今家家电灯、空调、电器产品齐全,给我们照明、取暖;医疗技术发达,中国人均寿命达到70多岁;遇到紧急事件,不再用写信传话,只需要一按手机键盘,就可以联络沟通,化险为夷,甚至还可以视频对话;劳累一天回到家里,打开电视看看天下大事;开启电脑,可以纵横驰骋在思绪的海洋;家用电器,让人感动万千,电饭煲煮好香喷喷的饭,空调投用,不惧高温严寒,打开电视,根据个人爱好,选定频道,一家人其乐融融……科技渗透的领域宽广无涯,从工作到生活,从学习到娱乐,难道不是吗?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历史,但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继承与创新。通过在学校学习物理、数学等学科,使我掌握了很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触摸到了科学的大门。如:看到飞船宇宙遨游,航母的威武远航,数字信息的神秘莫测等等,一个个科学现象,越来越激发我向科学攀登的愿望。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更要创造新的生活。
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如电视、电脑,从大块头变成超薄型,从简单的功能变成智能型的服务。新能源替代技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汽车智能操作技术等等,已经让人目不暇接。科技在不同领域里发挥出重大作用。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如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取代了传统能源的紧缺,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让大米、大豆、蔬菜等产量、质量飞速提高……
这一切的变化,正是科技工作者的辛苦工作的结晶,我们人类正享用着这些科技的成果!由此可知:科技创造了历史,加快了人类发展的步伐。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些奇迹,这些辉煌,都以成为过去。想想这些科学家,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不是一次失败就可以取得成功,他们是用一生在证明一个结果,他们是用一生的劳动收获一个成功,也许,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一生没有成果,但我在内心是敬仰他们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在学校打基础的求学阶段,更应当如此,不应害怕一次次的失败,不要再意一次次的成功,只要一种勇往直前的态度,我们就一定能为成功作好准备,为我们人类的发展,贡献出一朵小小的浪花,只有拥有这样的理想,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被打造的更加美好。
21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要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给我们新时代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我们将在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大潮中,作为其中的一员,去迎接挑战。确定学习方向,树立远大理想。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短期计划,在学习的困难中,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
科技不仅在我身边,更在我心中。愿我们同行在新的世纪里,立足学业,勤奋学习,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如果历史是前人创造的,那么,我们就是未来的缔造者,我愿意担当这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夺取这一份历史的荣光!
科技不仅在我身边,更在我心中。愿我们同行在新的世纪里,立足学业,勤奋学习,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论述深刻、发人深省。

科学技术论文(2)

  科学技术论文篇二
  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

  作者简介:薄涵文,女,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2013届研究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的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在探讨了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中的主要作用的基础,对科学技术进步给环境带来的正、面影响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进而制定出一个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 方法 ――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观

  一、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变化

  科学技术在对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以及逐渐从受动关系走向能动关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由自然向社会、社会对自然的超越、改造和协调过程的中介和桥梁。纵观技术的发展历史,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段里表现出不同的意识形态,起到不同的作用。

  工业革命之前的技术是个性化技术,从技术仅仅只是对自然物进行简单变形,使人类可以通过简单的工具获得食物。到农业社会后,技术仍是单一的技术,并不是一支独立力量存在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而工业革命之后的技术是社会化技术,经历了工业革命,技术的物化形式由手工工具转变为了机器工具。由于利用了电并发明了内燃机,动力工业被彻底改革。人类在获得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不用在从事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人类也逐渐起到了统治地位。到如今乃是全球化技术,经历五次技术革命,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同样也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在当今全球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等。此文中就 说说 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在一阶段时间内,地球的大气和海洋的温度的上升现象,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同时造成的,但主要是指人为原因造成的温度上的升高。火山活动、太阳的活动和自然的变率等都造成了全球变暖。而人口剧增、大气环境污染、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土地遭到严重破坏等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近100多年,全球平均温度经历了冷热交替的反复两次的趋势。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气温创下了历史上的新高。全球的平均为14.6摄氏度,比20世界的气温高出了0.69摄氏度。根据世界上许多的科学家的预测,未来五十多年人类会进入一个变暖的生活。由于人类的行为活动,21世界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得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气温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到5.8摄氏度。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摄氏度。全球人口不断增加,每个人的自身都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这会影响地球表面的气温的不断变化,还有人们未意识到而生活中燃煤排放的烟尘和废气,汽车、火车、飞机等废气的排放造成的大气的破坏才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不得不重视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危害。无论是身体上的危害还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警醒。

  三、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共同的发展战略

  1、抛弃传统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最有影响的定义是,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 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来人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与自然的角度提出的有关人类长期的发展战略模式,应该建立在生态平衡发展、社会公平公正、人民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的。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核心思想在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它的目标是不仅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务必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而且还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保护生态资源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是指导人类走进新的繁荣、新的文明的重要指南。

  2、恢复对自然的敬畏,树立全球忧患意识

  黑格尔说:“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4]专家们指出,地球正在被过度索取,我们必须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懂得居安思危,也要有在面对生态危机和环境困境时的淡定。发展高新技术,同时,我们应该明白,对自然应该要精心的保护、合理的开发和永续的利用。发展生态技术,彻底改变一种观念,认为自然是一种可以任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没有自然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基础和生命支持系统的错误观念,使技术生态化。物欲贪婪和对抗思维是人心的两大毒瘤,而和谐包容与节俭惜物,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专家们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政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各项工作与实践中,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做起,给予子孙后代创造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地球家园。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1)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总决策,转变旧模式

  (2)改善社会环境观念,提高全民消费意识

  (3)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4)加强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5)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运用科学技术来改善生活现状的同时,也同样给我们的生存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但人们确信的是,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可以凭借着人类的聪明才智去找到解决科学技术造成环境问题的方法。从本质上改善生存环境问题,我们在去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道路上不断努力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类会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来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曲格平,环境保护知识读本,红旗出版社,第一版,1999.1.1

  [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4

  [3] 陈鸿清。生存的忧患――人类的本能和误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157

  [4]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1、

  [5] 王豪,生态・环境知识读本――生态恶化与环境的治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35-27

  [6] 金丽,简论科学技术进步与环境问题,天津科技,2005.3

  [7] 赵建军,追问技术悲观主义[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4

  [8] 樊芷云,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7-8

  
看了“科学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关于科技论文2000字

2. 关于科技论文3000字左右

3. 关于科技论文3000字

4. 关于科技论文的范文

5. 关于科技的议论文作文

关于虚拟现实的科技论文2000字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以交互性、沉浸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是迅速发展的一项综合性计算机、图形交互技术。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虚拟现实的科技论文2000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电视传播与虚拟现实建构

摘要:电视不仅反映社会现实,也参与了现实世界的建构。传媒的市场化使受众成为电视媒介内容生产的积极参与者,目标受众与有较强影响力的受众之间内容需求的不平衡,使电视的信息传播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向后者倾斜,《乡村发现》的城市受众导向,建构了农村社会生活虚拟现实和刻板农民形象。

关键词:电视;传播;虚拟现实;受众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1-0045-03

媒介及讯息,大众传播的理想模式是忠实且有效地反映社会现实,从而实现传播的社会监测、整合等功能,然而大众传播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对信息传输过程施加影响,信息的衰减与错位在大众传播中往往在所难免。法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尚・布希亚就指出,大众传媒,尤其是像电视这样的电子传媒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生活最基本的性质,电视不单单是把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还日益在界定着我们实际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①。虚拟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并非是不可接受的,比如超级女声的出现,其含义已经超越了竞赛本身,联系着投票者、观众、传媒批评人以及其他将个人言论参与其中并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事件进程的人。布希亚认为,在传媒无所不能的时代,一种由人们的行为和传媒图像所共同建构的新的现实,即虚拟现实,正在出现。这个虚拟现实是由幻象构筑的,这种幻象是一些只能由其他图像赋予意义的图像,由此不具备在“外部现实”中存在的基础,然而超级女声的出现可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修改布希亚的理念,因为超级女声在全民参与的过程中,其虚拟现实正在日益成为现实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只是超级女声与本文所述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悬念本身就具备了结局被改写的可能,其娱乐属性也可以容纳虚拟现实成为现实的一部分。但电视对农节目的使命相对严肃客观,是否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进行全面且客观的反映,将直接影响到对农政策及其他人群的评价甚至对农政策的制定,因此,全息摄影方式的反映农村现实更为重要。然而除了大众传媒本身就具备的虚拟现实建构的可能性之外,现代传媒市场的竞争使得在传播过程中受众需求上升,受众更为积极的参与媒介内容生产之中。由于目标受众和更有影响力的受众之间的内容需求不平衡,导致对农节目内容生产向后者倾斜,电视传播对虚拟现实的建构进一步深化。

一、传者中心论的沦落与受众中心论的崛起

纵观传播社会学发展史,早期研究者多取“传者中心论”的范式,而这种范式切断了传者与受众的有机联系,将传者视为一个封闭的本体来研究。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传者中心论”的理沦范式无力面对“新问题”,因而其衰落不可避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传播学接纳相关学科的理沦成果如霍夫兰的“个人差异论”、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及赖利夫妇的“社会范畴沦”等等,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重要性渐为世人所重。1956年,我国著名的学者王中提出了“读者需要论”。但此类研究不久便因受到严厉的批判而停滞。在我国真正重视受众是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时至今日,“受众中心论”已取代昔日的“传播中心论”而居优势地位。李良荣在九十年代末就曾指出:受众是“媒介的积极参与者”②。这一论点是对王中 “读者需要论”的延伸和拓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受众对大众传媒如此规定,意味着传播信息在本文和接受的“两极”中完成,其价值乃至存在的意义,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阅读”过程中。因而必须重视受众的本体研究。其主要内容应有受众的人口学特征、文化特征、心理特征等内部因素以及文体特点、接受情境等外部因素。

同时,电视本身的经济属性也使得电视节目的生产与流通进一步市场化,对于大部分市场化运作的电视台和电视节目而言,对电视受众的研究与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台和电视节目的竞争力甚至节目的存亡。电视这一传播工具虽具现代性,但它和人类其他传播手段比如语言、姿势和表情一样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产生,并且有效地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产和再生产。因此电视是具有经济属性的,在许多国家,电视媒介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信息生产和传递主体又是社会公器,随着传媒改制,电视媒介开始担负多重角色,一半是舆论机构一半是经济实体,前者必须做到保持其独立性,以保证对社会责任的基本担当,最终实现其对公正与客观的终极追求。后者允许其参与社会交换,而且从传媒自身的角度来分析,所有的媒介组织都是可以进行经营活动的,而且往往获得十分理想的经营收入。这就是说.媒介组织是一个以生产信息产品为主要任务的经济实体。作为现代传媒的电视,不管是外国,还是我们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经营收入,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电视台的经营收入都越过了所在国的一些大企业③。段京肃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与信息传播权利的转移》中指出,近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所引发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对大众传播事业体制的改革表现出了积极推动的态势,原先高度集中的信息占有权和信息传播权发生了横向的转移,拥有这些权利的社会阶层开始多元化。在媒体产业化经营不断推向深入的今天,电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已经逐渐由过去的传媒垄断型互动过渡到受众主导型互动,换言之,这种互动关系已经演变成媒介权力与受众注意力资源和认可度之间的互动,于是媒介权利的实现,有赖于将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和对媒介的认可与既有和潜在的广告投放主体成功互动的实现。以湖南卫视为例,该电视台在节目生产之前都要进行大量的以受众研究为主的可行性分析和节目推广论证,节目生产过程中通过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等节目影响力指标严格考核并进行排序,而节目影响力指标一般将直接决定节目广告收入。相比2005年,去年湖南卫视的观众构成具有以下明显特点:女性观众比重增长5.4%,观众年龄构成呈现两端弱、中间强的特点:即14岁以上少年观众、55岁以上,尤其是65岁以上观众比例出现下降;而15至54岁各年龄层的主流观众的比重增加,其中25至34岁青年观众比重涨幅超过10%。高学历观众比重增长迅速,大学文化程度以上观众比例较去年同期增长35.68%。

尽管湖南卫视主体受众中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了多数,但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受众正呈上升趋势,并且由于高学历人群的文化资本等积累往往使其获得更高的职位地位,购买力也相对较强,因此也是湖南卫视极力争取的目标受众。而《乡村发现》的主体受众基本上以中学文化程度受众为主,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群既不在《乡村发现》目标受众群范围之内,从收视实际情况来看,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群也基本上在《乡村发现》缺位。因此,尽管《乡村发现》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在全台的排名上有一定竞争力,但其目标受众的购买力却相对有限。

三、城市受众的影响力与对农电视节目内容生产

哈贝马斯曾分析了18世纪初开始的传媒发展过程,描述了公共领域的出现及其衰退的轨迹。他指出公共领域类似一种公众进行辩论的竞技场,人们可以在这里就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定的意见。但是大众传媒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共领域变得徒有其表,在国会和媒体上,政治更类似于“舞台表演”,而舆论更多是被诸如广告等传媒操纵和控制的产物④。吉登斯的忧虑不无道理,但传媒本身有时候并非永远处于操纵地位,随着传媒市场化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大众媒介的生存开始受制于广告,大众媒介的市场影响力,取决于将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出卖给广告主,实现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第二次“售卖”。而大众媒介的市场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受众规模,更取决于受众质量。主流媒介所拥有的受众,在质量上应该是社会行动最强的一群人,抓到上游文化的这群人,你就可以覆盖中游文化和下游文化的人⑤,在包括湖南卫视在内的中国电视市场广告投放序列中,面向农村受众诸如农机和利润率较低的的商品基本上处于边缘位置,因此城市受众对于包括《乡村发现》在内的对农电视节目更具影响力。当前城市受众的审美倾向直接表现为都市化和娱乐化,因此〈乡村发现〉的节目趣味性较强,娱乐元素较为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受众和农村受众的娱乐和休闲需求,但在对农政策解读和科教、致富信息服务方面就稍显弱势,无法满足农村受众对这类信息的迫切需求。大部分农村受众依然对新闻类节目比较感兴趣,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里,农民的信息援助应更多体现在对社会形势的了解,对农政策的明晰这一宏观层面和对科教致富或者具体到天气预报等服务类信息方面,但《乡村发现》当前此类信息的发布远不能满足农村受众的实际需求。

四、农村虚拟现实建构与农民刻板印象的生成

节目风格娱乐化本身并不构成农村虚拟现实的建构,但是娱乐元素占据首要地位的节目内容生产却能赋予外界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另一种想象。《乡村发现》的日常节目设置主要以农民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和生活趣味为主,不定期举行的活动也是主要以强调视觉听觉刺激的选秀活动比如“寻找美丽村姑”等活动为主。此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激发了农村受众对美和善的追求,但一旦“寻找美丽村姑”这类活动成为电视节目的主流,则更深层次的农村现实便被忽略了。当前农村的实际人口构成状况可以用“386199部队”来形容,意指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口中主要以女性、儿童和老年为主,甚至在大部分农村,“村姑”也已经不多,有一定劳动能力的青年女性外出务工已成普遍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出现,是由于农民从土地获得的利润已经比较薄弱,于是离开土地寻找非农工作机会,而在外出务工过程中,其劳动权益、生活状况以及城市边缘人的身份问题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乡村发现》作为一档相对专业的反映农村农民生活的节目,在应该着力反映的农村社会现实中着墨不多,实际上是基于城市受众信息偏好而对农村农民现实状况进行过滤,从而在节目中建构了一个相对平面化的一维视角下的农村生活,建构了展现给城市受众的虚拟现实,同时也对非农观众塑造了农民群体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所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刻板印象的生成,主要是由于在人际交往中,因为地域、时间和精力等原因,无法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进行深入交往,或者只能通过某种媒介进行间接交往与了解,因此,人们只能由部分推至全部,由人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貌。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媒介的反复描摹也会强化这一印象,在对《乡村发现》的城市受众采访过程中就不难发现,部分城市受众就由此得出农村生活比城市生活轻松有趣,农民生活闲适,无忧无虑的印象。这一刻板印象的生成,无助于弥合城乡文化堕距,加强城乡之间理解与沟通。

五、探寻电视对农节目应有功能

关于大众传播的应有功能,施拉姆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他既肯定了大众传播的一般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也指出了大众传播的政治功能中应有监测社会运行的内容,在一般社会功能中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合作化用的规定等。当前电视频道以及电视节目的分众化趋势使得不同的传媒承担的主体功能有所区别,比如娱乐频道、电影频道的出现就满足了传播媒介提供专门化信息服务的需求,包括《乡村发现》在内的对农电视节目的出现,也为农村受众获取专有信息,为其他人群了解农民和农村生活面貌提供了平台,因此也能在更深层次上反映社会现实,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电视传播对虚拟现实的构建不可避免,另一方面节目生存压力始终存在,因此,在满足相对购买力较强的城市受众信息偏好,保证节目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寻找更为实际和全面地反映农村社会现实的表现途径,将图像刺激与现实主题相结合,满足农村受众的信息需要,以全息摄影又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农村社会现实和农民形象,方能实现电视媒介参与社会生活的应有功能。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2童年的消逝,3吴燕莛,4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52000

[6] 李良荣,7《新闻学导论》,8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1999年第1版,10第115页

[11]周鸿铎,12《电视节目经营策略》,13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42000

[15]《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72003

[18]《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态势预测及竞争策略》,19喻国明,[20]中国人民大学主编,21名22师论坛集萃〉,23第1集.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虚拟现实的科技论文2000字

未来的高科技_2000字

篇一:未来的高科技

我觉的在未来的世界应该全部都是高科技。在未来的高科技时代应该很少人用自己的体力劳动,都用神速般的高科技。接下来让我来介绍一下未来的高科技。

未来的汽车是很神奇的,他可以自动驾驶,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比如你想去某个地方旅游,在哪里如果没有饭店和超市,这时候汽车就会变成汽车机器人喂你吃饭和喝水。汽车机器人能帮你做任何事情,比如为你吃饭喝水,还能帮你干家务活,帮你洗澡,帮你维修电器等。

未来的电脑可以不连接电线,不需要网络,就可以玩电脑、上网,电脑还可以打电话,还可以折叠,去哪里旅游就可以带着,电脑室触屏的,不用鼠标和键盘。

未来的汽车还有一项,但是这一项现在的汽车已经有了功能,空调有冷有热。还可以潜入水底,在水里玩耍,变成潜水艇。在水里被鲨鱼看到,也不用害怕,因为有电鳐,电鳐会发电,是鲨鱼的克星,鲨鱼看见就赶紧掉头就跑了,但是还有电网,电网只要捕捉到任何东西,就只能一辈子在电网里面吧!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吧东西放出来,只有这个汽车的第一个主人,才能把东西放出来,其他人放了就会被电。就像藏獒犬那样只认第一个主人,其他人一看见就被咬,甚至咬死。

未来房子的卧室门有超强的防盗系统,要想进房子的卧室需要三种验证方法。第一种是验证指纹,第二种是验证声音,第三种是远程遥控。除了这三种办法卧室的门是不会开的,即使是用核弹也炸不烂。如果你写作业写得眼睛累了,对面的大屏幕就会出现一幅幅青翠欲滴的花草图像,使你眼睛立刻放松。当你学习精力不集中、写字不认真时,屏幕声音会说:“学要学个踏实,玩要玩个痛快。”听了这句话,你便会精神百倍的开始写作业。

未来的高科技真是太神奇了,过去人们都是干体力活,现在都是靠机器来干体力活,过去的人们都太辛苦了,现在有机器的帮助就不用像过去人们那么辛苦了。

篇二:未来的高科技

夜晚,我是听着妈妈讲着《狼外婆》的故事入睡的,可当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却发现自己站在另一个世界的大街上。

这是什么地方?我将周围扫视一遍,发现自己正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这里的每一个事物都新奇独特:一栋栋形状各异的楼房直达蔚蓝色的天空,我走上前,无意的用手指轻轻一碰,发现这里的楼房材质特殊,软绵绵的,跟个棉花糖似的,突然我的脑袋瓜闪过一个动画片人物——海绵宝宝。我忍不住再用手往前一压,咦?怎么刚碰的时候是软软的,现在却像金刚石一样,坚硬无比。我用我聪明的小脑袋认真进行了分析:噢!我明白了,第一次我是无意间触碰的,因此,楼房的特殊材质就对我没有敌意,变成软绵绵的;第二次是我有意的用力压,楼房的特殊材质对我产生了警惕,所以就变成防御状态,变成一个防护盾。我边点头边说:“这楼房设计的真是独特。”此时,我的肚子不满的抗议起来,“咕、咕”直叫起,我得先寻找餐馆,填饱肚子。我向四周环视一下,前方不远处正好有一家餐馆,我立马跑了过去。却不料,被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给绊倒了,我正打算爬起来去教训教训那颗小石子,却猛然发现地面上铺满了五光十色的石头,正散发出微弱的光芒。当我静下心来,用心聆听,就会听到它正演奏着一首首动人心弦的圆舞曲。我爬起来,走到那颗小石子的位置,将小石子捡起,那小石子突然出现一道光,像是投影,光上还有一行行彩色文字。最顶端写着标题:地球环保石头。我震惊了,我还以为这儿是其它星球,没想到是未来的地球。我接着往下看:为了解决废弃垃圾的问题,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绞尽脑汁发明了一台巨型处理器,这台机器可以将收集来的垃圾经过十几道复杂工序,将垃圾处理成一颗颗彩色石子,埋入地底,令人赏心悦目。我禁不住赞叹未来的科技。

当我走进餐馆时,一位面带笑容的服务员向我走来,可当她走近我时。我瞪大双眼,仔细一看,这哪是人类,那是机器人。她一边拿出菜单,一边对我说:“您要吃些什么呢?”我接过餐单,边翻边看,一道独特的菜肴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指了指,对她说:“就这道吧”她将菜单收起,亲切地说:“好的,请稍等。”说完,她拿出一台小机器,并将我点的那道菜肴图片放入机器内,摁了几个按钮,机器就开始运作。几分钟后,机器“叮”的一声,一道美味的佳肴就从里面出现,让我目瞪口呆。

“起床啦,起床啦。”妈妈的叫声让我从梦中醒来,我揉了揉眼睛,才发现,刚才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可我还是沉侵在未来的科技世界。

篇三:未来的高科技

在未来会有好多高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有好多东西都会进化,比如牙刷都是机械的,可以调什么形状和什么样的毛。汽车也变成了全智能的了,那个时候机器人可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它可以代替好多工作为人类服务。

在未来房子会变成机器房子,有各种模式可任意调动,家具都有控制器,也可以声控,锅碗瓢盆会自己动,家里都会有一个机器人为你打扫屋子调成透明模式来欣赏夜景,早上醒来早餐就准备好了。吃过早饭就该上学了,到了学校,教室里黑板是智能的,可以触屏,就像一个超大屏手机一样,座位也是感应的,只要有人站在旁边,板凳就会自动拉开,老师进了教室宣布今天要考试,话音刚落灯就灭了,同学们的桌子上显示了今天的考卷,大家都开始认真的在屏幕上做起考卷,做完了只要在屏幕上点一下发送就会发送到老师的电脑上,电脑就会迅速改卷子,几分钟后就会出成绩,那时会显示卷子的正确率。放学了 *** 响起同学们就放学了。

在未来所有的东西都是新奇的,都是高科技的,所有的东西是很智能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