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存在问题的探讨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由此可见,总结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环境问题;勘测问题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问题
1.1 水利水电工程与地震问题 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蓄水后,由于地应力的调整或水体下渗等原因,触发了地质断层的复活而诱发地震。研究表明,要触发一个比较大的地震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水库岩石比较破碎,且处理效果不十分理想;②存在有利于应力集中的地质环境条件;③水库水荷载所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足够大。关于水库诱发地震的事件国内外均有报道,一般而言,水库的坝址没有较大的断裂带存在,仅仅是水荷载引起的地应力,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如果诱发大的地震,那将是灾难性的。从1987年的资料至今,我国已建设的坝高在15米以上的水库共18000多座,已发现水库诱发地震的有13座。[1]
1.2 水利水电工程与水文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或周围环境水域的分布,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例如:①大坝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②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因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③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④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造成海水倒灌;⑤因河流流量减少,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⑥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引水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⑦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2]
1.3 水利水电工程与气候问题 一般情况下,区域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和水体分布所控制。如果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当地水体的分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以前更加湿润,形成新的小气候,对当地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方面。
1.4 水利水电工程与鱼类、生物物种问题 ①对鱼类的影响: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从而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②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同时局部气候变化、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都会对动植物的种类、结构及生活环境等造成影响。
2 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①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②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③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我们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①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②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产生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极大。[4]
2.2 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 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有些工程却没有进行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旦需要申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②今天刚刚提交可研报告,明天就要求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由于地质条件不清楚,直接导致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等情况。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的工程事故。
3 结语
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是所有行业中涉及面最广、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声望最高、最具权威性的龙头行业,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保护和改善工程环境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是现代化大生产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工程永久利益的必须条件。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趋势,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时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结论性错误这样严重的问题。笔者认为,总结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妙月.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地震性危险评价问题[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99-100.
[2]王连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3-15.
[3]董凡卿,文秘杂烩网. 2007,36(11):43-44.
[4]黄小军.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问题探析[J].人民长江,2008,36(3):54-55.
我也学地质的马上毕业了我给你个地质方面的范文自己看着写吧~~这是我的初稿需要修改~
一 选题的科学依据
1 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①对已发现的金矿(化)体地表利用槽探工程进行系统的追索控制,深部利用钻探工程进行控制验证,扩大矿体规模。
②对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揭露验证,大致了解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以期发现新的矿(化)体。
(2)意义:
******金矿是**省有色地勘局*队近年来在动昆仑多金属成矿带新发现的一个以石英脉型为主的具有大型远景的金矿床。通过近年来的勘查,矿床规模不断扩大,**省国土资源厅已将其列入“十一五“可规模开发的矿产地。
**有色地勘局*队在该区开展的包括Au、Ag、Co沟系土壤综合异常查证及地质矿产调查和主要矿(床)点的检查,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发现了一批矿产地。
整体来看,*****矿床地质勘查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普查程度,对首采地段的工程控制程度也已经较高,此次结合导师与青海有色地勘局八队的实习实践充分收集、整理前人资料,编写《**都兰县**金矿成矿规律研究》对该金矿的成因及控矿规律进行研究,并参考邻近同类矿床,简历了成矿模式,不仅有利于知道****金矿以后的深边部的找矿勘探工作,而且对于区域找矿预测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经济意义。
2 研究内容所属领域、研究范围
内容所属领域为自然科学,研究范围是对于矿床的研究,主要是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矿床研究,并结合成矿新理论和勘查新方法,运用板块构造理论,矿床成矿系统理论及区域成矿理论,坚持以点剖析、以点带面的原则,利用测试数据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开展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研究工作。
3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1969一1971年,**地质局在东昆仑成矿区开展了1:20万
区域地质调查1:50万航磁测量,对区内的矿床和矿点作了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初步了解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
1973年,提交了“加鲁河幅”区调报告;
1989一1990年,**省地矿局化探队在东昆仑地区系统开展了1:50万低密度分散流扫面工作,涉及到本区成果尚未公开;
1999年,**有色物化探公司在沟里地区(魏日一肉早果日一带)1500kmZ范围内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圈出综合
异常26处
2001年,**省有色地勘局*队对****Au、As、Ag、c。沟系上壤综合异常进行查证时发现了*****金矿。
近几年来,为黄金专项和省地方地勘项目,**省有色地质*队在**地区进行异常查证,通过对该区多个矿脉所进行的不同类型的工程的控制,对本区矿体的厚度、产状、品位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矿体赋存的一些基本规律。同时发现了本区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石并不局限于石英脉型的矿石,黄铁矿化较强的蚀变闪长岩、千枚岩、绿泥石英千枚岩及含炭质千枚岩都含矿,局部也可以构成工业矿体。
在对矿区控矿、含矿构造的规律分析总结中,也有新的认识。发现矿体不仅仅局限于东西向构造带中,北西、北北西的以及东西向断裂的次级断裂(近南北向)构造也是含矿构造之一。
通过对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理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该矿床由早期形成的热水沉积建造提供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在后期动力挤压、变形、变质作用下,成矿物质富集,形成含金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具有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特点。
***普查区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金矿西北约10km处,周边大小矿点多处,如果**金矿、**金矿、**金矿等,是东昆仑东段重要的金矿富集区。
1:5万、1:2.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1:1土壤异常显示该区找矿前景广阔。以往异常检查工作中发现的多条金矿体处于异常区边缘,主异常区内因第四纪坡积物覆盖厚,受工作量所限,未能进行系统的查证。2008年度所开展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土壤测量与现有的金矿(化)体极其吻合,异常显示出较好的找矿前景,经对1:2.5万水系沉积物S-2异常进行检查,发现AuⅠ、AuⅡ矿带,成为按纳格地区最有效的找矿方法之一。从水系异常、土壤异常的分布特征分析,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从目前工作程度看,***地区所发现的5处矿群、10多条金矿体,1条含金蚀变岩带、1条金矿化蚀变岩带,只有对少数地段进行了地表和浅部控制,且控制程度很低。2007年初步对ⅡAu用硐探工程验证时,矿体向深部有一定延深,且相对稳定,2008年对主矿体进行地表追索控制,矿体在走向上也有延伸,说明在主矿区地表和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以上地质现象表明,按纳格地区找矿空间大,前景好,具有形成中大型金矿床的潜力。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1)研究内容
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
1、 选取一个贯穿果洛按纳格地区底层的剖面进行现场实测,采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标本进行分析,用于对矿区现在具有争议性的地层时代的确定。
2、 对果洛按纳格及其外围狂点已有坑道、探槽及钻孔岩心进行详细的地质观测,并拍摄照片,采集样品;重点分析小构造的成矿规律,查明其活动次序力学性质、充填特征及地层、岩体和其他构造的关系:研究矿体延伸规律和侧伏规律,包括矿体形态、产状、厚度在走向、倾向和延伸方向上的变化规律,脉体和矿体的端部变化和再现规律,控矿构造对于矿体特征的影响等:研究成矿富集规律,主要研究品位的变化趋势和控制因素,包括矿化类型,脉体形态变化,脉体产状变化,脉体于围岩之间、蚀变强度等对矿石品位的影响。
3、 通过对矿区采集样品的岩矿及单矿物地质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查明该区元素组合、富集规律:结合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对成矿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和成矿时代进行分析。
4、 综合整理前人的资料,吧果洛按纳格矿床外围矿点的一些矿床地质特征于整个东昆仑造山带中其他矿床进行类比,总结矿床成因,分析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
(2)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① ***地区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目前工区内面积性工作仅做了1:5万、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而1:2.5万沟系次生晕测量和1:1万土壤测量范围较小,主异常还未控制全面。因此,要在本区加强面积性基础工作,提取更多的找矿信息,扩大找矿范围。
②通过近几年的地质工作,虽然在本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限于投入的工作量及工作程度,对本区的矿质来源、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矿体的赋存空间、找矿远景等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
***地区地质工作主要为地质草测和少量探矿工程,因区内构造发育、蚀变强烈,且控岩、控矿构造断裂带分布较多,依据断裂构造性质、蚀变特征及产出背景还不能确定出构造对控矿,控矿程度如何的评价。
目前区内矿体的工程控制程度很低,地质研究水平更低,在其成矿特征、找矿规律方面一直套用果洛龙洼金矿模式,因二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对指导本区找矿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③区内第四纪残坡积、冲洪积物相对发育,覆盖较厚,因此对发现的金矿体工程控制程度有限,对其产状、规模、形态、品位等及其变化情况了解不够,金矿体的地表控制程度及浅部和深部的变化控制不够,应加大追索控制力度。
④***地区北接阿斯哈金矿,南邻***矿区,所处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极为重要,经基础工作掌握的找矿信息和不断发现的金矿体已证实该区拥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应对本区加大地勘资金的投入力度,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寻找突破口,扩大本区资源量已成地质勘查的当务之急。
三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1:1万地质草测
(2)、1:2.5万水系沉物测量
(3)、1:1万土壤测量
(4)、1:2千岩石剖面
(5)、探槽工程
(6)、钻探
2 技术路线、技术措施、技术关键
(1)、1:1万地质草测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对含矿层、矿化蚀变带、构造、接触带等重要地质体沿走向进行了追索,掌握其形态、产状、规模等特征、采集化学样、快速分析样品了解其含矿性。
地质点描述内容主要突出重点和有意义地质特征,描述内容有岩性名称、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蚀变、岩层产状及样品、标本等内容,对有意义的地质体进行素描和拍照。
技术关键:在每天进行地质草测工作后,均有路线地质小结,对当天的地质工作进行了归纳总结,加深对本区的找矿认识
(2)、1:2.5万水系沉物测量主要流程为:底图—野外作业—样品加工—自检互检—数据处理及异常图件编制—室内资料整理
技术关键:在工作中严格按**省地质勘查标准《**省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细则》执行。
(3)、1:1万土壤测量中主要对野外工作和样品加工的质量进行真实可靠的分析,并根据数据进行异常图件的编制。
技术关键:工作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GZ/T0145-94《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1:50000》和《设计书》要求执行。
(4)、1:2千岩石剖面主要布置于1: 5万和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浓集区,现完成地化剖面2Km。
技术关键:工作中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11—91《地球化学普查规范》。
(5)、探槽工程主要布置于1:5万、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区及地质草测区主要成矿带上。
技术关键:每个编录槽探工程起始点均用木桩留有标记,在化学样品采集点留有红油漆标志。槽探工程地质编录和图件清绘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6)、钻探依据设计要求,布置于AuⅡ矿体0线、4线、7线及15线。
技术关键:工程质量要求严格按《岩矿芯钻探规程》中的“六项指标”和相关规范要求执行,质量达到要求标准。
四 调研及前期准备工作
1、收集该区前人工作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
2、对野外设备工具进行校正和维修(GPS校正等)
五 预期要达到的成果和具体的学术或应用价值
预计达到的成果
2008年度内按纳格地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对区内进行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地质草测、1:2千地化剖面、1:1万土壤测量及钻探、槽探等地质工作。
应用价值
初步建立指导性强、工作方法有效的理论认识,对区内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成矿规律等方面进行理论上探索研究,为该区实际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六 进度计划
为能按时文成对毕业论文的编写,计划如下;
1、2009年2月23日——2009年3月29日:毕业实习调研
2、2009年4月1日——2009年4月18日:外文翻译,调研报告及开题报告的编写并提交
3、2009年4月19日——2009年5月1日岩矿鉴定及地质图件的绘制
4、2009年5月2日——2009年5月20日论文初稿的编写
5、2009年5月20日——2009年6月20日论文的审核修改及毕业答辩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939年,英国E.W.Gibbert就提出了“地理因素对旅游增长的函数关系”理论,将地学旅游资源诸要素与旅游活动的关系作了阐述,从而奠定了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依据。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业迅速发展,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需要,国外许多学者对各国的旅游资源评价进行了研究。概而言之,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对旅游资源的评价;②对旅游地所在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评价,包括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用地、人口和城镇人口分布状况等;③对旅游地区位关联特性的评价,包括旅游地与客源地的区位关联、旅游地之间的相互影响;④旅游地的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评价。
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对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发生重大变化。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学者先后在研究中建立旅游资源评价系统,将影响旅游资源的各种因素分解、量化,应用数学的方法处理数据,使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走向定量化,大大提高了评价的精确度和实用性。
具体的研究进展则常因各国国情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在发达国家,其基础设施较完善,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小,投资能力强,因而旅游地开发评价的重点放在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上;而发展中国家、中度发达国家和地区则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因此需要对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区域条件和区位特性进行综合评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不一样,导致旅游地评价的模型(参数)也不同。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部分学者开始投身旅游研究,在吸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旅游资源的分类、美学评价、适宜性技术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获得较大进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学者如魏小安、保继刚、楚义芳、俞孔坚等,在定量技术方面也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新的进展。国内旅游资源评价也经历了定性评价、技术性的单要素定量评价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历程。同时,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不断被吸收。多学科融合研究已成为国内旅游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创新的主要动力。
在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方面,国内学者也是研究颇丰。早期的俞孔坚(1988)提出了“中国东部山地湖泊风景评价的数量化模型”,开拓了风景单体评价方法的研究;徐金发(1988)采用模糊数学法评价喀纳斯湖;陈安泽等(1991)对地学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方法作了专门研究,系统分析了学术界的定性、定量两种方式的成果,并将自然旅游资源分为岩石圈旅游资源、水圈旅游资源、生物圈旅游资源、大气圈旅游资源和宇宙旅游资源等六大组。其中岩石圈旅游资源包括的地质旅游资源,是指与构造、地史有关的旅游资源,即狭义地质旅游资源。王建军等(2004)研究了适用于该标准的旅游资源信息系统;李玉辉(2006)又专门针对地质公园设计了评价体系,促进了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目的地评价方法的研究及运用。2003年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颁布实施,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前关于旅游地评价的理论和技术都已日趋成熟,中国也已初步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旅游地评价系统。但由于在这一课题认识上的一些不足,概念内容上的模糊混淆,以及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反应的不灵敏性等(杨婕,2007),使得现有的评价系统还不够准确和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善。
三、地质学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与地质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为旅游地质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为开展我国地质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提高地质旅游资源调查水平和开发旅游资源潜在价值,引入地质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叶新才,2006)。
(一)地质学与旅游资源的形成及其演化关系密切
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形成机制多样,与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有着各自的发展与演化规律,而且旅游资源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其形成因素和演化机制的研究也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掌握与理解各类旅游资源的成因、发展和演化规律,才可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深层次开发,使旅游资源充分地为旅游经济服务。每一类旅游资源的成因和演化规律都可以呈现多样性,从而要求多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研究各自的成因与演化规律。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包括:岩石、化石、地震灾变遗迹、山岳峡谷、火山、岩溶、岛礁、冰川等;水体类旅游资源包括: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瀑布、泉、潮汐等。这些地质旅游资源的形成和演化都与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直接或间接相关。例如湖泊旅游资源成因中有地壳长期的局部下降运动或地壳断裂形成凹地积水形成构造湖泊(如云南的滇池),火山喷发口形成火口湖(如长白山天池),河流侧向侵蚀与沉积作用形成牛轭湖,冰川地质作用形成冰蚀湖或冰碛湖(如新疆天山天池),岩溶作用形成溶蚀湖,海岸地质作用形成泻湖等(黄定华,2004)。
自然旅游资源是地球表生带在内、外地质营力长期作用下的产物,其产生、分布、演化和发展,无不遵守地质学基本规律,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地质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地质资源的外延,而且,地质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资源学理论的发展;实践中脱离地质学基础的旅游资源学在面对地质旅游和生态旅游的许多问题时也是难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具体论述地质旅游资源时,地质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能被旅游业利用,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的地质遗迹和地质体,以及与地质作用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因此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发展是紧密和地质学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学和地质学也是密切相关的。
(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涉及地质学
旅游资源调查是评价的基础,其目的是系统地查清调查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性质、成因、时代、特点和价值,以及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基本情况,为旅游资源评价直接提供科学资料,进而为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合理利用及其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旅游资源开发的自然条件如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和动植物等是构成生态旅游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因素的调查需要应用地质学的方法和理论。如在调查滨海旅游资源时,波浪、潮汐和海流等不同海洋地质动力作用可塑造出不同的具有观赏价值和科学探索价值的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海滩等海蚀和堆积地貌,必须依据现有的地质遗迹和现象,采用地质学中的“将今论古”方法,恢复原来发生的地质事件和地质过程,以挖掘深层次的地质学科学价值。
在对地质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特点评价时,需要将地质学科学价值挖掘出来,这离不开地质学基本知识。旅游资源环境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旅游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其中旅游自然环境就包含地质、地貌等因素,而且,旅游区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也会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施工条件评价首先必须应用地质学知识分析、评价与旅游资源项目开发共存的地质环境,以防止旅游项目诱发次生地质灾害,也需要涉及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
此外,地质学的勘查研究技术,譬如常规的地质钻探、卫星探测、航空遥感、地质雷达探测和TSP地质预报等,为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方法,并为地下旅游资源,如溶洞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