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动物分类学杂志

2023-12-09 05: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动物分类学杂志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
1 动物分类学报C
2 动物学报 C
3 动物学研究 C
4 动物学杂志 C
5 古脊椎动物学报C
6 四川动物 E
7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C

大熊猫是谁发现的

在四川省雅安的宝兴县大熊猫的发现 1862~1874年,法国 传教士戴维一共在中国住了12年,其间仅短期返回法国一次。他除了将大量植物标本寄回法国,并且引进了许多植物新种到法国和欧洲各国外,还在中国发现了58个鸟类新种,100多个昆虫新种和许多重要的哺乳动物新种,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和麋鹿。 1867年戴维第二次来华后,听说四川西部一带动物种类很多,而且有一些是人们尚未知晓的珍稀物种,便从上海到达宝兴,担任穆坪东河邓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的春天,戴维已到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传教两年多。3月11日这天下午,戴维和几个人来到邓池沟源头采集到几种生物标本,正高兴地返回天主教堂,途中路过一户姓李的人家,主人客套地让他们到家中去用茶点。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相间的奇特动物皮深深地吸引了戴维。主人告诉他:当地人叫这种动物是“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温顺,一般不伤人。李家的猎人告诉戴维,他很快就会看见这种动物的活体。戴维异常激动,他估量这种动物“将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这次发现将填补世界动物的一个空白。 为了得到这种奇特的动物,戴维雇佣了20个当地猎人展开搜捕。3月23日,猎人们送来了第一只小“白熊”,“遗憾的是他们为了便于携带,就把它弄死了。” 1869年5月4日,猎手们终于给戴维带来了喜讯:捕到一只“竹熊”和6只“长尾巴猴”。经过戴维的认真思考,他给“竹熊”取名“黑白熊”,给“长尾巴猴”取名“仰鼻猴”。那只憨态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间的外貌,以及又圆又大的脑袋和滑稽可笑的动作倍受戴维的喜爱。他一会儿称体重,一会量身段,对这只“黑白熊”进行着当地人从未看到过的科学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喂养,戴维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带回法国。可是,要把这个宝贝从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的穆坪(现宝兴)带到大西洋彼岸的法兰西帝国,在当时交通条件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既要翻山涉水,又要远渡重洋,谈何容易。结果,这只可爱的“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还没运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维神甫只好非常惋惜地将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标本,送到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戴维神甫怎么也没想到—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竟然就这样产生了。 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将这张兽皮展出后,当时谁也不认识,人们从兽皮上看到它有一张圆圆的大白脸,眼睛四周有两圈深深的黑斑,像是戴着一副墨镜,于是有人断定世界上根本没有这种动物,这个动物皮子是假的!有人却又说它只不过是一种奇异的熊罢了。但是,经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充分研究后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正式给它定名为“大猫熊”。 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台湾有家报纸曾撰文给“熊猫”正名,但人民已经习惯,反而觉得“猫熊”不那么顺口了。 从此,“大熊猫”这个现代名称就这样诞生了!戴维也就成了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宝兴大熊猫的外国人。 据了解,戴维神甫在1870年将大熊猫皮送回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的同时,还将在宝兴境内收集到的金丝猴(当地人叫“长尾巴猴”或叫“长尾子”戴维取名“仰鼻猴”,爱得华兹主任定名“金丝猴”)、绿尾虹雉(贝母鸡)、小熊猫(山猫蹲)以及“植物活化石”珙桐(山梨子)等也带到了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陈列,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都一一做了命名。 一个不幸女人的大幸 大熊猫的发现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从那以后,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险家、游猎家和博物馆标本采集者来到大熊猫产区,试图揭开大熊猫之迷并猎获这种珍奇的动物。其中包括美国 罗斯福 总统的的两个儿子西奥多·罗斯福和克米特·罗斯福。兄弟两先是到戴维发现大熊猫宝兴县,一无所获,然后又进入大凉山。在越西县他们开枪打死了一头大熊猫,作成了标本带回美国。以后又有德国、英国等国的探险家猎获大熊猫,从中国猎人手中收购的就更多了。一时间不少西方国家的博物馆里都有了大熊猫的标本。但他们始终没能捕获到一只活的大熊猫。 在戴维神甫发现大熊猫的67年之后,捕获活大熊猫的个梦想终于被一位顽强的美国女人实现了。1936年,35岁的纽约女服装设计师露丝·哈克利斯新婚,丈夫威廉·哈克利斯是一个狂热的探险家,结婚后两周就奔赴中国寻找大熊猫。然而威廉还未到达大熊猫产区便病死在上海。露丝当初要求和丈夫同行,被丈夫认为是累赘而遭到拒绝,现在她决心完成丈夫的遗志,在丈夫去世的两个月的1936年4月启程前往中国。 露丝的探险队仅有两个人——她和25岁的美籍贯华人杨昆廷。杨的哥哥曾经参加过罗斯福的儿子的中国探险队。他们从上海乘坐小木船逆水而上到达成都,然后进入汶川,在深山老林里寻觅大熊猫的踪迹,设置猎捕的陷阱。11月9日,当他们来到一片大雪覆盖的竹林时(专家考证为汶川县草坡乡),听到一个枯树洞里传出类似婴儿啼哭的声音。当杨廷昆从树洞里捉出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递到已经冻得麻木的露丝怀里时,她简直难以相信,这就是西方人半个多世纪以来梦寐以求的大熊猫活体!露丝以为这只不到3磅的小家伙是雌性(后来证明是雄性),便用杨廷昆妻子的名字给她取名“苏琳”。幸运的露丝知道她得到的东西是何等的宝贵,带着苏琳迅速返回成都,随即乘飞机到上海。但在出境时遇到了麻烦。 尽管西方人已寻求大熊猫半个多世纪,并且知道它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但直到那时,中国人对大熊猫的了解还几乎为零。猎人可以任意捕猎这种“熊”,政府也没有任何保护的规定和措施。路丝的麻烦并不在于她捕获了大熊猫,而是进入中国内地的手续不全,因此不能离境。最后她采取行贿的办法登上了到美国的轮船,她把苏琳装在一个大柳条筐里,在海关登记表上写上“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便混出了海关。 超级动物明星 露丝带着苏琳还在太平洋上航行,越洋电报早已把消息传遍了美国。轮船在旧金山码头靠岸时,正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惊喜万分的美国人在码头上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他们为珍贵的客人安排了最豪华的套房,召开隆重的欢迎晚会。苏琳被送到许多大城市展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曾经为寻找大熊猫到过中国的罗斯福的儿子西奥多见到苏琳时,十分动情地说,“如果把这个小家伙当作我枪下的纪念品,我宁愿用我的儿子来代替。” 经过激烈的竞争,芝加哥 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得到了苏琳。人们象潮水似的涌向这里,最多的一天达4万人,超过了该动物园的最高记录。苏琳的一举一动都成为报纸的新闻,商人们争先恐后的赶制大熊猫形象的产品,时髦女郎身着大熊猫图案的泳装招摇过市,甚至一种鸡尾酒也以大熊猫为名。露丝和苏琳的故事成为畅销书,并搬上了银幕。 不幸的是苏琳只活了一年,被做成标本永久陈列。苏琳的出现,使大熊猫从博物馆走进大众,她不仅珍稀,而且尤其可爱,一时间成为了全世界的动物明星。各西方大国竟相到中国捕捉大熊猫,从1936年到1941年,仅美国就从中国弄走了9只大熊猫,成都的教会学校华西大学在其中帮了大忙。在大熊猫产区呆了20年,有“熊猫王”之称的英国人丹吉尔·史密斯在1936年到1938年的3年之间,就收购了9只活的大熊猫,并把其中6只带到了英国。 二战期间,伦敦动物园的大熊猫“明”在德机的轰炸下表现镇定,玩耍自如,成为伦敦市民心目中的战时英雄。在战争最严酷的时候,报纸仍然在报道明的生活。明1944年底去世,泰晤士报刊登的讣告称:“她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她给千百人带来了快乐”。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12月,英国人又通过外交途径,组织了一支200多人的队伍,到汶川进行大搜捕,终于捕获到一只大熊猫送到英国。像中国的许多事物一样,熊猫在国外大出风头以后,在中国的地位迅速攀升。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限制外国人的捕猎活动。也许正因为如此,大熊猫才得以幸存.

求国内关于生物的期刊杂志?

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应用生态学报 3、生物多样性
4、生物工程学报 5、遗传 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7、微生物学报 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9、水生生物学报
10、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1、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2、生态学杂志
13、微生物学通报 14、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5、生物物理学报
16、古脊椎动物学报 17、古生物学报 18、微体古生物学报
19、生物数学学报 20、生物技术 21、生命的化学
22、实验生物学报(改名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3、生物技术通报 24、生命科学
25、生物学通报
Q94--植物学
1、植物生态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西北植物学报
4、植物分类学报 5、云南植物研究 6、植物学通报
7、武汉植物学研究 8、菌物学报 9、植物研究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广西植物
Q95/96--动物学/昆虫学类
1、动物学报 2、昆虫学报 3、动物学研究
4、动物分类学报 5、兽类学报 6、动物学杂志 7、昆虫知识 8、昆虫分类学报 9、人类学学报 10、四川动物

下面还有一些是农业和食品的看能不能靠上
第六编 农业科学
S--综合性农业科学
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华北农学报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3、西南农业学报 1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6、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安徽农业科学 18、上海农业学报
19、中国农学通报 20、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西北农业学报
22、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江苏农业科学
25、江苏农业学报 26、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浙江农业学报 29、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广东农业科学
31、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湖北农业科学 33、新疆农业科学
34、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6、贵州农业科学
37、河南农业科学 38、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土壤学报 2、水土保持学报 3、土壤
4、土壤通报 5、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水土保持通报
7、水土保持研究 8、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生态环境
10、中国水土保持 1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农业工程
1、农业工程学报 2、灌溉排水学报 3、农业机械学报
4、节水灌溉 5、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农机化研究 8、中国农机化
S3,5--农学、农作物
S4--植物保护
1、植物病理学报 2、中国生物防治 3、植物保护学报
4、植物保护 5、农药 6、昆虫天敌(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7、植物检疫 8、中国植保导刊
S6--园艺
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北方园艺 5、食用菌学报 6、中国果树
7、中国食用菌 8、中国南方果树
S7--林业
1、林业科学 2、林业科学研究 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 福建林学院学报 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7、浙江林学院学报 8、西北林学院学报 9、世界林业研究
10、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11、竹子研究汇刊 12、中国森林病虫
13、林业资源管理 14、浙江林业科技 15、林业实用技术
S8--畜牧、动物医学
1、畜牧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学报 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5、中国兽医杂志 6、草业学报
7、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地学报) 8、草地学报 9、动物营养学报
10、蚕业科学 11、黑龙江畜牧兽医 12、草业科学
13、中国家禽 14、动物医学进展 15、中国饲料
16、畜牧与兽医 17、饲料工业 18、中国畜牧杂志
19、饲料研究 20、中国畜牧兽医
S9--水产、渔业
TS2--食品工业
1、食品科学 2、食品与发酵工业 3、食品工业科技
4、中国油脂 5、中国粮油学报 6、食品科技
7、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8、中国乳品工业 9、食品工业
10、茶叶科学 11、食品与机械 12、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中国调味品 14、粮食与油脂 15、粮食与饲料工业
16、中国食品添加剂 17、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改名为:粮油加工) 18、中国食品学报
19、中国酿造 20、食品研究与开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