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什么论文

2023-12-09 08: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什么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成为彻底的唯物论,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成为彻底的辩证法。第二,在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企图构造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和建立“科学之科学”的幻想,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化,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把哲学对象规定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第三,在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的局限性,强调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作用的科学化和革命化,成为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作为一种自然观,辨证唯物主义是指自然具有自在性、规律性、联系运动的矛盾辨证性;作为一种认识论和实践论,辨证唯物主义是指正确认识最终来源于感官的感觉和主体的物质实践活动,认识和实践在认识、实践、认识、实践的辨证运动中相互促进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生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的本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以社会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种一般规律,半空中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也包括在某些社会形态中长期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观。它的显著特点是:1.高度的科学性。它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2.彻底的革命性。它是为了彻底改造旧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3.强烈的人民性。它是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谋利益的;4.广泛的包容性。它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处理事情的时候。就有助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信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矛盾,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发展相结合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及国际现状,而且为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上提供更好的方针和思想。

《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什么暨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3000字!!!急急急!!!

写作思路:可以写祖国的过去是什么样的,祖国的今天又是什么样的,到现如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在祖国发生巨大的变化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正文: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有一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从中我们可见少年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少年是一定要厉害得,不然就会像原来一样被打,挨揍!可见,我们对国家的重要性。

现在的中国,是昌盛的中国。能够自主生产大飞机、航空母舰、高铁、火箭等物品,而且还受一带一路的优待。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忘了之前的历史。

1937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人以铁轨被炸毁为由对我国发动的战争正式开始。对我国开始了为期八年的侵华战争!在此之前,还有一大堆的不平等条约!虽然我们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大战。但是,可谓小国无外交,战后经过一波努力才把“二十一条”免去。

但是,为什么就连日本这样的渣渣小国都敢侵略我们呢?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人不思进取,不求上进。

一次次地被西方列强、日本欺负,被动签约!但有些人依旧保守,还阻挡新思想的输入,用老方法治理现代化工厂,导致那些工厂甚至根本就没有起到利国利民的作用!

使工业革命失败,还沉迷于鸦片,被称为东亚病夫!所以,我们要有危机感,不要被眼前的影像所迷惑,就像邓小平同志说的一样“落后就要挨打!”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一百多年来,它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深刻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亲身参加和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指导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中必须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俄国的领导者——列宁在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的时代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在结合本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指明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存在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观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从实践开始,实事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缚,哪怕是曾经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被证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时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们的目标不变,采取何种形式都不重要。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是一种对社会的预测或规范,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不应当先入为主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某种社会制度的代言人。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的方法是一流的,用好了它,则无往而不胜。

建国以来马克思能给予我们什么800字?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毛泽东指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一级党组织和领导人都不能有超出法律之上的权利,各种制度和法律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历史总是在继承和超越中前进。

马克思主义能带给我们什么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时,时常会有这样的问题提出: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什么?

  这一问题本身及其提问者,并不见得质疑马克思主义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巨大功能,也并非漠视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非凡意义,更不至于罔顾中国共产党依赖马克思主义使古老中国救亡图存、发展强大的铁证事实,但其所表达的一种思考,却不能不让我们认真对待,即立足于当下和现存,马克思主义是否与我们有关,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具有何种价值。

  毋庸讳言,我们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评说,多与宇宙世界、人类历史相连,多与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有关,多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互牵,也就是说,多是宏大叙事、时势纵论、格局构架。这完全合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但如果只限于此,却也易于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人的生活的连接有所忽略,对马克思主义于个体存在的意义缺乏必要阐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遮蔽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生命个体的关照。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就往往被视为悬于空中的太阳月亮,高远普照,指引方向,却似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紧要;就往往被理解为单有世界观方法论意义,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而上之学,而与我们的现存状态相去甚远。显然,这是一种误解误读。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不只关注历史变迁及其发展规律,同时也关注现实的人及其生活境况;不只思考社会形态及其矛盾结构,同时也思考生命存在及其精神世界。从形成发展史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立足于对“现实的人”(“有生命的个人”)的充分重视,才超越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以及神学历史观等理论局限,奠定起科学世界观和科学历史观的坚实基础,进而在历史进程与思维进程的有机统一中,有效解决了个体与人类、意识与存在、自然与社会、实践与历史等一系列矛盾,由以构建起崭新的哲学大厦和思想体系。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既有宏大叙事、时势纵论,又有生活关照、人文情怀;既助力于阶级政党、国家人民,也施惠于个体生存、人际关系。

  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的,从个体受益角度来思考,大致数来,有三大主要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不只对阶级、政党与政治团体重要,对我们每个人同样不可或缺。我们置身于一定社会与时代之中,要扮演好某种角色并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准确认识当下社会与时代、客观把握所处世界与历史,而这只靠个人亲身体验和自己目光所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借助能够洞悉世界本质、统摄社会变迁的哲学理论和深邃思想,借用蕴含其中的理性思维与辩证方法,方可超越身心局限和生活实践范围,达至个别后的一般、有限中的无限、偶然里的必然。

  在这方面,从中国孔子、老子和西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算起,古今中外的许多圣人先哲们固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思想学说,但从科学性、完备性、彻底性、指导性及与当今社会发展契合度上来省察比较,仍首推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给人的思想武装和理论教益可谓无出其右、无人比肩。这源自于,马克思主义最充分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智慧,奠基于人类已有优秀理论成果之上;密切关注并深刻剖析社会现实及其内在矛盾,客观真切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科学认识去指导社会实践,矢志不渝致力于对现实的改造与超越;着眼于不平等的消除与理想社会的构建,指明人类摆脱苦难的途径与方向;以科学态度、辩证思维加上独具慧眼,成就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与创新奇观。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蕴含在其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蕴含在其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等重大发现之中,蕴含在其“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透彻剖析里边。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资本、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上,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重要结论。但他们并未武断与简单化,同时明确告诫人们:“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样,“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有机结合,给人们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与条件性、一维性与曲折性、前进性与迂回性以辩证阐释和科学指引。这其中所呈现的思维与方法,所展露出的客观态度和科学精神,正是我们把握外部世界、认识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是我们提升境界、扩展视野以至完善自身、涵蕴素养不可或缺的。而这样的思维与方法,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可谓贯穿始终,我们会从中深得教益。

  二是,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马克思主义对生活、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比之它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巨大功能,我们以往说的少一些们的感受与印象也相对淡薄一些。这对于马克思主义这种影响并改变了人类命运和世界历史进程的旷世理论来说,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但这种情况的存在,不能影响到我们对完整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把握,不能由此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人生、个体的一系列论述和观点,不能由此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生活、启迪人生的内在价值。否则,马克思主义怎么能够大众化呢?

  早在形成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一反当下哲学的思辨、抽象本性和“为哲学而哲学”的既有方向,确立起立足现实生活、重在改造世界、寻求摆脱苦难和创新生活之路的哲学旨趣,力求自己的理论由“神圣”走向“世俗”、由“彼岸”回到“此岸”。为此,他们把思维转向“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以“现实的人”、“有生命的个人”为着眼点和出发点,明确揭示出人的现实存在的两个本质规定:一是在生活实践中存在,为了生活和满足衣、食、住等需要,人必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二是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人在生产、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注个体存在与个人生活,强调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把人的生活归纳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四个领域。只不过,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孤立地空谈个人生活如何如何,从不抽象地泛论人怎样获得自由等等,而总是把个人与社会、与集体紧密相连,把生活与阶级地位、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把自由与客观条件、与对必然性的把握紧密相联。他们多次讲到,“个人的生活条件总是和一定阶级的生活条件相一致”,个人的解放取决于阶级的解放,个人的发展必须同社会进步相统一;个人与集体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自由与必然、与现实社会条件不可分割,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驶的时候”,并非不受限制的任意行为。

  马克思主义对生活和人生的阐述,重在整体性思考,重在方向性指导,具有站位高、视界宽、辩证性强的鲜明特征,可谓是独树一帜的人生哲学、生活哲学。从明晰“人类的幸福”“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为大家而献身”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的职业选择方针,到指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未来理想社会追求目标,都透现出马克思主义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都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对生活本质和人生要义的把握。这其中蕴含着的丰富智慧,无疑会给我们以深刻启迪。

  三是,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但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物和现实世界的理论学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启迪人的思想、充实人的精神的效用。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完备而彻底、融丰富性与科学性于一体、使逻辑性与真理性有机结合的伟大思想体系,就更是如此,且是一般理论学说不能比拟、无法企及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性论述、创见性阐发、洞穿性预见,以及严谨的逻辑力量、沉练的说理风格、优美的语言魅力,不仅给予我们充沛的理性认知和精神养料,而且会带给我们别样的精神享受和心灵抚慰。

  对这一方面,人们过去少有提及,只能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的认识还不够,对其意义的发现还不完备,却并非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不足。那种视马克思主义只是板着面孔谈阶级斗争、面若冰霜讲暴力革命的说法,完全是一种曲解和片面化。马克思恩格斯说过,真正的哲学“非常懂得生活”,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他们一生所为之奋斗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既包括人的体力和能力的发展,又包括人的交往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还包括人的智力和精神、道德层面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精神活动是人的重要活动领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人若缺少了精神和价值层面的追求,人的发展就是畸形的、不完整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人不能把自己混同于动物,不能降落为“经济人”或“经济动物”,不能成为固定在大机器工业流水线上的“机器人”或“畸形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社会关系,恰恰是导致了人的存在整体性地陷入异化状况,商品拜物教只使人陷入粗鄙化和外在化的感觉和欲望之中不能自拔;人的解放必须充分发展作为人的本质的那些方面、那些内容,充分提升人的情感、审美、道德、志趣,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享受与创造性活动。这一类精辟论述,在马克思主义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中随处可见,在一定层面上都触及了人的精神世界、价值理念、道德信念、内心魂灵,并呈现出积极向上、完整强大、健康硕壮、和谐安宁的追求方向,理应受到充分重视并得到充分发掘。

  我们常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所需要的精神,来自多方面的支持支撑,其中知识、真理、理性、美感给予的力量不可忽视,它们的涓涓流入犹如肥美的养料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思想力量与逻辑力量,厚重的文献典籍一如智慧的宝藏,能够给予我们精神激励与思想武装,能够给予我们审美满足与心灵抚慰。当我们以追求真理之心去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等不朽著作时,我们一定会为其中思想的深邃、见解的深刻、观点的犀利所震撼,为其论证的缜密、思维的开阔、逻辑的严谨所折服;而当夜深人静从中汲取思想精华和理性思辨时,我们会沉浸于思维王国之中,追随马克思恩格斯一同去思考、去探求并感受真理,一定会同时感受到内心的极大满足和心灵的快意舒畅。像《资本论》这样带有百科全书特征的科学巨著,当我们沉入其中细细品味、静心感悟时,一定会体会到毛泽东在《读史》诗中所言那种“一篇读罢头飞雪”的豪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