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论文

2023-12-06 14: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论文

中国传统经营思想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摘要: 管理的根本任务是管理者为组织制订目标和利用组织的资源去实现这一目标。 国家和 企业都是组织,因而两者之间有相通之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处于中心和主流地位, 因而这一思想在为中国封建社会提供治理国家理论的同时, 也有可能为现代企业提供理念和 动力。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管理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远源流长, 博大精深。 它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所创造出来的属于 全人类的共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给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至今,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精华仍在中国乃至世界继续发挥着重 要的影响和作用。 现代社会中的人并非机器,而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 。每个人都有其特 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 科学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 它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长期的历史积淀,人的心理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呈现 出多元、多变的特点,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些因素构成了我国人文背 景的特异性, 这种特异性常常与科学管理制度要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统文化在我国各 个领域都存在着很大影响,研究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方面的影响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儒学为代表的伦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为“修己”和“安人” ,如果用现代管理理论来诠 释,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 “格物——致 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其管理思想的逻辑演绎。 我国古代的儒学思想家认为,家、业、国、天下的管理只是人口和范围的不同,而管理的模 式和方法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对家族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乃至国家,这样一来 就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无论是内地成长起来的私人企业,还是港、奥、台及东南亚久负盛 名的华人企业无一不是家族式企业, 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成功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传统文 化。同时,华人在海外的创业环境使他们必须以自我奋斗,依靠家庭成员协作,依靠同族、 同乡帮助才获得成功的,所以家族成员、同乡之间自然产生了一种信赖、亲情,管理中也就 形成了宽容、仁爱、平均为准则的伦理型管理模式。 管理的根本任务是管理者为组织制订目标和利用组织的资源去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和企 业都是组织,因而两者之间有相通之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处于中心和主流地位,因 而这一思想在为中国封建社会提供治理国家理论的同时, 也有可能为现代企业提供理念和动 力。以下便是中国传统经营思想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首先,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企业家,他对自己应当有什么样的要求?应当树立什 么样的经营思想和理念?这是能否办好企业的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中对人 (君子)的道德要求在这方面就很有参考价值。如办企业的目的究竟是"为己"还是"利他"? 通过什么手段和方法去赚钱?办企业赚了钱干什么?如何处理好企业与职工、 社会、 自然的 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无一不可以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得到启发,甚至找到答案。这个问 题的解决, 最根本的还在于提高企业家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倡和追求 的。 其次,战略决策作为现代企业获得成功的重大关键问题之一,其重要性、方法虽然在现 代管理科学中已经有较多论述,但中国古代无论在治国或战争中的大量案例及其经验总结, 无疑对现代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它们能将将干巴巴的决策理论转变为丰 富多彩的管理实践, 为现代企业领导展开了一幅幅战略决策正确和错误导致成功与失败的哲 理画图。只要细细体味与思考,企业家将能从中获得很多灵感与启发,使自己的战略决策不 犯或少犯错误。 第三, 管理的另一重大问题是用人问题,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这方面也有着极为丰富的 理论和实践。汉高祖刘邦在与大臣们议论他的成功之道时曾说:我打仗不如韩信,出谋划策 不如张良,治理后方、不断向前方运送粮草不如萧何。他们三人都是人杰。但我能使他们为 我所用,所以我成功了。他把自己的成功归之于用人,这是有道理的。中国历来十分重视用 人问题,有许多成功经验。如用人要德才兼备、要用人所长、要用人不疑等等。现代企业领 导要用好人,保证企业经营上的成功,可以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获得很多启示。 在谈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时, 必须讨论一下以前谈得很多的两部中 国名著:《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它们曾一度作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用于企业管理的 代表。应该说,这两部名著对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有重要启发价值的。原因在于,现代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与战争有相似之处,"商战"这一名词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 点。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为了争夺市场,这与作战双方战斗是为了争夺土地是相似的。因此, 研究作战规律的《孙子兵法》与起"图解"《孙子兵法》作用的《三国演义》受到企业家们的 重视就不难理解了。但是,当前,现代市场经济已经从"大鱼吃小鱼"时代迈入到寻求竞争双 方能达到"双赢"的时代, 以各种谋略求得消灭对方的做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大的形势。 因此, 在研究和运用这两部古代名著时,应当有所分析和扬弃。 一般地说,中国古代传统管理的理念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观,它具有强调和谐、稳定与 团体意识的特点。在思维方法上,与西方文化重分析、重规范、重个人不同,东方文化更重 综合、重整体、重亲情、重集体。从管理角度看,东西方管理理念两者互有长短,但并无优 劣之分。当前,西方人本管理兴起,说明了我们提倡学习应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合理性。 但同时我们也应学习代表西方文化精神的科学管理精髓, 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出具 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我们要按照袁宝华 同志所提出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在学习运用中国古代 管理思想与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 及时总结提高我们当代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 并将其 上升为理论,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作出不懈的努力。

传统文化与企业经营

大哥,论文不是这样子就可以求得滴,给你点资料吧,也可以直接拿去用,只要你不怕被说抄袭。

从易经说起

《易经》有一个最简单的理念,有趣的是这个理念刚好与现在从美国流入国内的一些管理理念不谋而合。易经的“易”字有三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变易,指天下的事情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第二个意思是“不易”,说的是很多事情看似不断变化,可事实上没有什么改变,即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站在科学的观点看,很多事情是不变的,科学研究就是要找出这些不变的定律。第三个意思最有趣,“简易”。这是说《易经》所要探讨的既不是变的东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要在变和不变之间找出一些规律,当我们真正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后,就可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对整个世界了解得更清楚了。

《易经》始于周朝初期,距今已经差不多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当今被大家公认的在企业管理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美国有哪些新理论。当然,美国企业界对于企业管理的探讨是站在一个很实际的立场上的,而三千年前中国的《易经》是站在哲学的角度来探讨问题的,这两者的出发点完全不一样。有趣的是,现在一些管理大师的著作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另外,对于“变”和“不变”之间的关系问题也越来越觉得值得探讨。

刚才我提到了《易经》的结构主要是有六十四个卦,每个卦都有个卦辞。每一卦又有六个爻,从一到六代表了一件事情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每个爻也都有所对应的爻辞,用以阐述每个卦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所对应的不同意义。前面我提到“易”字一方面,有“不易”的意思,另一方面还有“变易”的意思,所以每一卦、每一爻的辞义的含义都很广,并且常常讲得不是很清楚,这样的话就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也使得一些风水先生或者卜卦的人有了很宽泛的解释空间。
看过《易经》的人都会发现,这本书充满了忧患意识,一方面鼓励大家努力向上,另一方面训诫人们在得意的时候不要骄傲,否则好事情就可能变成坏事情。在《易经》六十四个卦三百八十四个爻的爻辞里,有六十三个卦都是有吉有凶,有好有坏,只有一个卦的六十四个爻的爻辞非常不错,不是吉就是利,这个卦就是“谦”卦。这也是我本次要讲的主题。“谦”这个价值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非常主流的一个思想(关于这个思想以及历史上所发生的例子我将在后面谈到),这从它的源头《易经》就可以看出端倪。在所有的卦里,只有“谦”卦的卦辞和爻辞都是吉利的,其它的比如“否”卦、“泰”卦,甚至“乾”卦都有诸如“否极泰来”、“泰极否来”、“亢龙有悔”等爻词。
我先谈一下《易经》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谦”的价值的重视,然后再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最后谈谈这个价值观与现在的企业管理的主流思想之间相同的地方。《周易》出版没多久,周公就对他的儿子说,“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这就是说,“谦”这个道理如果领会得好,做得好,不论进退都有很大的好处。儒家的思想对于“谦”是非常重视的,我也举些简单的例子。

《论语》是儒家最主要的一本著作,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孔子当时的一些语录。《论语》最开始的几句话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有趣的是,孔子讲了三句话,可大部分中国人只讲前面的两句。这三句话是这样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知道为什么第三句话大家提得很少,但是我觉得这句话也非常重要,这是孔子对于“谦”的价值的非常高的评价,是说作为儒家做人最高标准的君子,做事情应该尽自己的所能去做,而不要因为不知名就很不高兴。现在有一种比较浮躁的社会现象,就是并没有太多真学问或能力的人却一天到晚希望自己的名字到处张扬。《论语》中还讲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思是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的争,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我再讲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孔子曾经去见老子,交谈了很久,孔子觉得老子的学问和思想要比自己高深很多。从老子处出来后,孔子就对自己的学生说:“吾今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把老子形容成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出对老子道德学问的憧憬钦佩,这也是一种非常谦虚的表现。《论语》有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也是广为大家所知的一句话,也是对“谦”道的一个极大的发挥。
需要指出的是,儒家,特别是《论语》所阐述的“谦”,并不是说只是一味的退让,而是说该争的争,不该争的就不要去争;遇到原则问题时,还是要固守那条底线,所以“谦”不是一味地做好人,唯唯诺诺。关于这一点,孔子是怎么说的呢?《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鲁国大夫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季孙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使用了国君的礼节,说明他对自己的国王非常不尊敬,也是对当时现存制度的大不敬。所以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我所举的例子都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给出的,我希望告诉大家所谓“谦”的本质从《易经》开始到儒家,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的价值观念。

道家对“谦”的看法

道家基本理念的源头是老子的《道德经》。可惜的是,道家后来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没有人看得懂的文章,并且神话和迷信的色彩越来越重,使人们对道家产生了错误观念。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空谈而不做事情,并且假借道家的一些观念,由此造成了不良后果。事实上,如果翻翻《道德经》就可以发现,老子所讲的很多话都很有价值。他说:“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慈爱,“俭”是节俭,然后就是做人要谦和,不要与别人乱争东西。这三样东西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那是很好的事情。老子还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说人做事情最好是像水一样,水是对万物都有利的,可是自己却总是居于下处,什么都不争,比喻如果做人像水一样谦让,不吝于帮助别人,就不会有任何的争执和纠纷产生。他说的最有意思的是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于之争”,把“谦”这个字的含义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中国古代一些阐述基本理念的著作比如四书五经,如果想挖掘这些思想中一个非常基础的理念的话,那么,这个理念就是“谦”这个价值观。“谦”的价值观实际上是非常有用的价值观。我还要强调一下这个“谦”的价值观不是一味地迁就,从最早的《易经》中的“谦”卦,可以看出开始的几爻都是谦让,到后来的几爻说的就都是打仗的事情了,也就是说,如果一味地迁就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由于我们事先做了很多谦让的事情,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是占理的;当我们必须要用武力或者暴力来解决问题时,胜算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大。当然,大多数情况并不需要我们做到这个程度,这就是基本的“谦”的理念。大家一定觉得我讲的这些不是什么新理念,但是,尽管看起来没有什么新鲜的,可事实上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老子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讲了几句很有意思的话:“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思就是说我所讲的话大家都明白并且要做起来也并不难,可是真正能了解“谦”的本意,真正发挥“谦”的基本精神,并因此使自己得到很大好处的人并不多。 传统文化中的“谦”道及人物故事

历史上把“谦让”作为高价值观的故事很多,下面我举几个著名的。
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蔺相如和廉颇都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是文臣,廉颇是武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代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璧。蔺相如主动请缨带璧去换城。相如到秦国献了璧,见秦王没有诚意,不肯交出城池,就设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赵国。这就是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因为蔺相如立了大功,赵王封他做了高官。
秦昭王对此事念念不忘,遂邀请赵王到渑池相会。秦王对赵王说“寡人听说赵王很擅长琴瑟。为添酒兴,请大王鼓瑟如何?”,赵王明知秦王在羞辱自己,但因为惧怕秦王,只好从命。秦王随即召来御史,命其在竹简上写“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于渑池,令赵王鼓瑟”。秦王正得意之时,蔺相如上前一步,平静地说:“我曾听说,大王你很擅长秦音。为再添酒兴,请大王击缶如何?”秦王登时大怒,面色骤变。蔺相如坦然地将盛酒用过的瓦器捧起,送到秦昭王面前。秦昭王哪里肯击?蔺相如又道:“启奏大王,请你不要自以为很厉害。今日,你若击缶,我便作罢。若不击缶,五步之内,相如誓以颈血溅大王!”蔺相如说这话时,眉凝目瞪,须发皆直,并连连逼进数步。秦王已领教过蔺相如的厉害,怕他死拼,只好勉强击了一下缶。那缶声还未落地,蔺相如便叫随来的赵国御史也在竹简上写道:“某年月日,赵王与秦王会饮于渑池,令秦王击缶。”羞得秦王面红耳赤。
回到赵国后,赵王很高兴,就拜蔺相如为上相,居群臣之首,也在廉颇之上。
廉颇是赵国举足轻重的功臣。蔺相如为上相后,廉颇很不满,总想找机会羞辱他。蔺相如却一直回避廉颇,让他找不到与自己冲突的机会。大家都以为是蔺相如怕廉颇。于是,他的门客对蔺相如说:“我们离开父母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廉将军散布恶言恶语,您却怕他、躲着他。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执意挽留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却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臣子。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其实我想到的是: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这番话后来传到廉颇耳中,他非常惭愧,觉得自己的气度实在是与蔺相如相差得太远了。后来廉颇解衣赤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吻颈之交”便由此而来。
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谦”的重要性。蔺相如的举动非常伟大,他能在立了大功、做了群官之首后还对廉颇谦让;廉颇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当他知道自己做了不对的事情后,能够正视错误,并争取别人的原谅。了解这个故事的人很多,可能够做到他们那样的人很少。历史上,由于将帅不和或朝中重臣不睦而使国家元气大伤的例子比比皆是。其实,任何争斗的方法都不好,即使暂时赢了的人最后也是输家,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谦让”。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就是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谦让”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双赢。“谦让”不是懦弱的表现,这方面蔺相如是最好的典范。
三国时代也有一件类似的事情,只是没有这么戏剧化。周瑜在正史中是一个非常有才干并且心胸开阔的人。当他被孙权拜为都督时,引起了另外一个人的不满。这个人就是为吴国屡立战功的三朝元老程普。他对周瑜为都督、自己为副都督非常不满,总是找机会与周瑜过不去。周瑜为了国家利益尽量忍让,忍到后来,程普终于自己觉悟。他发现,虽然自己的年龄、资历都比较老,但周瑜的才干确实比自己高,他做都督比自己合适。于是,程普亲自去找周瑜谢罪,俩人还成为好朋友。
下面我再举个反面的例子。由于“谦”的价值观自古以来就被中国人重视,因此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利用假的、虚伪的谦虚做幌子,骗取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发生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王莽是皇上的外戚,很早就想篡位。他做了很多沽名钓誉的事,一度声望很好。大家都觉得他非常谦虚、很尊重别人。其实,暗地里王莽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他先是挖空心思把好事安在自己头上,使自己的声望越来越高,逐渐篡夺国家权力。一旦时机成熟,他立刻毒杀了西汉最后一个皇帝汉平帝,篡位做了皇帝。事实证明,王莽不仅不谦虚,而且十分傲慢,甚至是包藏祸心。当他的本来面目逐渐被大家看清后,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终于推翻了他的王朝。
“谦”的反面是“骄”,就是骄傲。历史上很多人本来可以有很大成就,可由于过于自负,高估自己的成就,在遇到挫折或问题时处理欠妥,结果造成遗憾。我以前在讲堂里提到过汉朝的大才子贾谊,他不但自恃才高,还气度小。其实,所谓气度小就是过分地骄傲,以致不能谦虚地看待事情,最后他竟积郁成疾,英年早逝了。
三国时期的杨修才华横溢,但也非常自负。他与曹操的儿子曹植还是很好的朋友。由于他过分骄傲,引起了别人的嫉恨,最糟糕的是招致了曹操的嫉恨。曹操自认为自己学问很高,可每次碰到杨修,总看到杨修炫耀自己的才华,这使曹操感觉自己比杨修差一些。而曹操并不是心胸宽广的人,哪里容得下杨修,后来找个借口把杨修杀了。 中国传统思想与美国管理趋势

我刚才讲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是以“谦”这个道理作为讨论的重点。我们再来看看当今的企业管理,尤其是国外,有哪些主流思想,它们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有什么关系。以美国为例。
美国近几十年来,在企业管理思想方面有很大变化。如果把二战结束作为起点,可以将美国企业管理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我以前曾经讲过,二战刚结束时,美国是全世界唯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国家:本土没有发生战争;由于二战的关系美国工业迅速发展。这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第二个国家可以和美国竞争。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的管理可以说没有什么理念,完全是一种自大的想法。他们认为,只要是美国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比其他国家的好,大家都会抢着要。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其他国家由于忙于战后恢复,没有条件与能力来做这些事情。到了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欧洲和日本相继复原,开始以很快的速度发展。再到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更多的国家发展起来,不仅生产能力越来越强,并且开始进入企业管理的主流。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至今,中国也以很快的速度进入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主流。
在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美国管理的主流思想随之发生了改变。此前,美国唯我独尊且具有严重的种族观念。他们认为,其他人种的人都比白种人的能力差,其他国家本来就比美国差,那些国家的人也就比白种人差得更多。美国尤其歧视黑人。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和管理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对美国产生了威胁。美国开始的态度很傲慢,认为日本的发展是暂时的,仗都打败了,怎么可能与美国人在技术和管理上竞争呢?可后来的事实证明,日本在产品、技术方面逐渐显现出凌驾于美国之上的趋势,使美国面临很大威胁。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企业不约而同地运用“谦”的价值观,认真思考诸如“我们也许有些地方没有其他国家的企业做得好”,“我们的管理制度、我们对人的管理方法是否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等问题。反省使他们改正了错误,获得长足的进步。相反,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日本却由于80年代的成功沾沾自喜起来。“谦受益,满招损”。骄傲使日本在90年代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很不景气。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看看在美国企业所做的事情中,哪些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美国企业管理的主流思想,大致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一个是“团队精神”(Teamwork),另一个就是“尊重多样化”(Value Diversity)。
首先谈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就是把团队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人的本性是希望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凸显自己的能力,很少有人愿意当无名英雄。团队精神在以前的美国企业中相当缺乏。他们不仅歧视有色人种,也歧视白人妇女。这种歧视的本质就是一种狂妄的表现,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而强的原因不是自己的能力真的高于别人,而是盲目地认为白种男人天生就比其他人强。这就造成有能力的人可能因为受到歧视不能发挥作用,而没有能力的人却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可以想象,整个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一定会由此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受“谦”的价值观的影响,企业管理者摒弃种族歧视,把有能力的人安排在合适的职位上,企业的管理环境开始改变,“团队精神”和“尊重多样化”逐渐实现。
美国是世界上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它的国民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外国移民而来,只是移民的时间不同而已。白人移民最早,其中又属英国移民在先。像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的移民要晚一些,那时还被其他白人歧视。黑人移民是由当初贩卖非洲黑奴逐渐形成的移民。亚裔移民始于二十世纪。因此,美国人追溯不了几代就可以发现其实大家都是移民来的。对美国来讲,建国的基本精神就是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种族文化。可是,当社会不够开放、歧视普遍存在的时候,生活在这个多元化社会的人就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团队精神的建立、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美国开始认识到要尊重多样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能力,弄懂了这一点后,美国的竞争力又开始变强了。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管理进入歧途往往是因为对自己过分地看重,也就是过分地骄傲、不谦虚。因此,造成了很多矛盾和不平衡。可是,当整个社会的人尤其是当权人、有既得利益的人明白要改变这种观念,要让有能力的人——不论他们的背景怎么样——发挥他们能力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化“谦”这种思想的发挥。有趣的是,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写《易经》的时候,是站在一个很主观的立场,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觉得“谦”是非常重要、非常有用的理念,如果做得好就能得到非常多的好处。这种想法在当时并没有科学依据。可谁能想到,几千年后、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把老祖宗讲的道理应用到企业管理上,竟使企业获得非常大的好处,达到了更高的目标。资料证明:“谦”道可以使企业员工产生更大的向心力。如果企业中每个人都有谦虚的态度,尊重别人的能力,企业就会更加和谐。在这种情形下,企业的能力和竞争力绝对会增强很多。
我可以用我的亲身经验证明这一点。当我在美国读完博士,开始在贝尔实验室做事的时候,是二十世纪70年代。那个时候,企业的文化都是鼓励大家要有闯劲儿、要有侵略性(Aggressive),什么东西都是要去和别人争。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的老板和同事都对我说,在美国这种环境之下,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如果你不去争的话,没有人会觉得你做得好,到最后也不会给你剩下什么。当时,几乎每个人给我的劝告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可是,当我开始做事时,因为我本人不是一个好斗的人,我还是觉得不该争的东西或是不值得争的东西就不要去争。当然,不去争不表示一天到晚被别人欺负,而是自己要有一个原则、有条底线。这个底线在什么地方,由自己决定,但肯定与当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当别人没有触及这条底线的时候,我可以谦让;但当别人越过这条底线时,我就要给他明确的警示。我在贝尔实验室做了这么久,没有与任何一个同事红过脸、吵过架。当然,同事之间会有矛盾、会有意见不同的地方。我对做事情有一个简单的想法,不值得争的东西我忍让一下,如果对方是个讲理的人,他就会以合理的方式来回报;如果对方得寸进尺,这种人在企业里恐怕也呆不了多久。事实也是如此:有些人什么都要争,看起来很凶的样子,可是不久以后就遭受了不小的挫折。这说明,他的那种方式行不通。试想,大家做事情时,都愿意与容易相处、谦让的人合作;有升迁的机会时,也希望看到比较容易相处、可以和和气气解决问题的人升迁。因为,这样的人使我们做起事情来会比较容易、轻松一些。很少有人愿意和一个总是与别人吵架、与别人争的人相处。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论文关键词:中国 传统 文化  市场经济 价值观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有不协调、不对称的一面,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有积极的纠偏矫正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
  在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艰难过程中,中国人传统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在受到迅速变化的经济关系、社会生活影响的同时,还会受到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发生嬗变、重组以至改头换面。于是,有人认为,以自然经济结构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是根本对立的。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借鉴、移植西方文化,消解、超越传统的中国文化。其主要根据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两种对立的经济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结构上的伦理型文化,以求善为目标,注重对人际间社会关系的研究,不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缺乏科学精神。因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具有流通性、开放性、社会性特点的市场经济难以协调融合。这种观点仅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考察,而忽视了其问的反作用力。从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积极的反作用的唯物史观看,恰恰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不对称、不协调、不同步,它才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在价值导向上有着积极的纠偏作用。西方文化传统是“主客二分”,富于实证的科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蕴含着深厚的价值判断。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的整合,恰好弥补了浸渍市场经济机体的西方文化的不足,有利于市场经济臻于完善。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观念有利于缓解市场分配机制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经济实践活动最有效率的运行形式,但是市场机制对调整产业结构、分配国民财富、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却是无能为力的,这些方面还需要国家作为经济管理和建设的主体,实施必要的调控。在国民财富如何分配问题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存在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不能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对立普遍化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制度从本质上规定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关系。我们既要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效率,强调经济的迅速高效发展,又要重视社会发展、社会公平,重视收人分配差距的社会容忍度。同时,还要深人到分配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中探究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现实经济生活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和职工个人之间收人差距拉大的势头很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本意是鼓励合法经营、勤劳致富。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是通过投机、贪污、欺诈致富。为此,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别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精神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也要看到一种倾向,就是有的人有的单位只顾多得,不但不照顾左邻右舍,甚至不顾及整个国家的利益和纪律。这就造成不合理的苦乐不均,造成新的社会间题。”对待这些财富分配的不合理问题,政府运用经济法规的硬约束无疑是必须的。但是,单凭健全二次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是很难从自觉性上使各个利益主体在财富分配上走向共同富裕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均贫富的大同观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鳄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贼乱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这种心理惯性对抑制贫富悬殊的加剧显然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公民支持、理解、贯彻二次分配机制中政府转移支付、筹建公共设施的社会心理基础。从秦末农民的“苟富贵,勿相忘”,再到太平天国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始终贯穿着均贫富的大同观念。所谓“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传统文化中这些观点和社会主义精神有着惊人的相似处。其对市场初次分配不公、政府二次分配漏洞的纠偏矫正是显而易见的。应该发挥传统文化蕴含的同类相恤、同族相助的亲和力,通过捐助、慈善事业保障社会公平,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合理制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即全体公民利益的相对平衡。
  二、整体本位、国家民族至上的价值观,有助于遏制、消除市场经济条件下极端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的滋生蔓延
中国古代哲学以“天人合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为最高境界。与此相联系,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整体本位,以整体为基础消融个体的心理定势。表现为传统文化注重社会人格而不注重个体人格,主张以忠孝等伦理纲常来认知、体验、评价个人的存在及其与家庭、国家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市场经济是发达的、以价值积累为目的、以交换为形式的商品经济。从法律角度看,交换经济是有条件的权利让渡,不能没有交换的主体。交换主体既包含国家政府,也包含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切自然人和法人。经济主体间摆脱了以往人与人依附、隶属关系,通过货币和实物的依赖关系发生交往。换句话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个主体都有独立的利益。他们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以利润积累为目标,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导向,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自由决策、自负盈亏、自求发展。树立自己独立人格,培养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价值观。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以价值增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各个经济主体在形成独立、自主、平等意识的同时,极端个人主义、单位地方本位主义也会潜在地滋长。在社会转型时期,法制尚不健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1、分权自主化倾向削弱中央宏观调控力度。各部门、各行业、各地方、各单位在不具备完全及时准确信息的情况下,盲目地在区域性市场按供求规律追求利润积累,参与市场角逐,就很可能引发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会出现地区封锁、行业壁垒、信息独享等人为垄断现象,阻碍整个国民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换代;2、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价值导向会诱发企业以邻为壑、转嫁成本,造成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大。解决第一个问题除了健全相应的经济法规、行政法规外,倡导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家至上整体本位价值观是不无裨益的。《书经》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治安策》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格言,苏询说过:“贤者不悲其身死,而优其国之衰”,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这些传统观念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深人人心,那么,在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指导思想下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就会顺畅稳健,问题少,代价低。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固然要界定和理清产权关系,有完备的产权法规等硬件机制作后盾。但是,要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差效应,还必须辅之以能够内化为人格境界的软件控制要素。象“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互助友爱、和气生财的传统价值观,就会在心理倾向上有助于消解各种道德沦丧、损人利己的动机,遏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外差效应。

三、先义后利、义利统一,追求高尚的价值观有助于从社会心理上遏止、抑制金钱拜物教的滋长、蔓延
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商品拜物教”和“金钱至上”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潜滋暗长,如果没有相对扼制观念冲销,最终就可能成为燎原之势。在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使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客观上刺激了人们的求利欲望。改革开放前,由于收人水平的相对平均化、固定化,加上供给短缺,财富匾乏,人们的利益欲望普遍维持在低下的水平上,大家平等相处,相安无事。今天,随着收人水平和消费档次不断迅速地拉大距离,追逐金钱财富、沽名钓誉、崇尚享乐的物质实用主义和名利思潮冲击着现代人的观念与生活,人们的利益欲、享受欲急剧膨胀,由此出现了道德滑坡、人格丢失等一些丑恶、阴暗、卑鄙的社会现象。金钱拜物教价值观无孔不人,它把人生价值与商品价值等价处理,用财富、金钱评判人的价值,人际间的关系被视为纯粹的金钱关系。有些人甚至把人格、良心、权力货币化和商品化,只要金钱,不要理想情操。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生产也是不行的。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会受到破坏,会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成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避免金钱成为衡量人的唯一尺度,人沦为物的奴婶,成为纯粹的自然人和经纪人,避免人的主体性逐渐地全面丧失。对此,政府显然不能用法律制度进行规范治理。正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清除市场经济的这些负面影响,除了广泛宣传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思想外,大力挖掘利用传统文化中合理的价值观资源,不失为古为今用的捷径。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等,对金钱拜物教无疑是消解的良言。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商潮中,要找回丢失的个体人格家园,利用传统文化设定的精神境界,教民化俗,也许更为有效而持久之。“天地之性人为贵”,“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亘古流传的人格操守蔑言,如果能辈辈传诵,内化为每个生命个体的精神境界,那么,市场经济固有的负效应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金钱拜物教滋生蔓延的温床也就会土崩瓦解,形形色色的沉沦、堕落、犯罪也就会有所收敛。
  四、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市场契约精神
受高额利润诱导,市场经济体制下,某些企业和个人算尽机巧,不择手段。为中饱私囊,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坑蒙拐骗,坑害人民,坑害国家,严重阻碍了经济活动的常态运行。经济秩序错综紊乱,效益高、业绩优的企业和经营差、有亏损的企业玉石俱焚,顾客和消费者更是身受其害。避免这些情况发生的办法是:国家一方面要健全各种经济法规,杜绝生产活动和交换活动中的各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一方面应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价值观,防微杜渐,让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即有客观的强制性的硬约束,又有主观的自觉性的软约束。所谓信,就是信用、信誉,真诚待人,言行一致,格守诺言。信是契约生效、执行、变更、终止的基本条件,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一种信用经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企业界流传一句格言:“商海无涯信作舟”。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信誉尤其是产品质量信誉,常常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乎?”信是一向不带有阶级性的普遍的人类基本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是“仁、义、礼、智、信”五德之一,倡导讲信用,树信誉,对企业的合法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的整合虽然因不对称而举措艰难,但因为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够诞生、发展、繁荣,是因为社会主义精神和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方面有许多契合处。经过社会主义思想洗练过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在冲突对抗中缓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在丰富发展中拓宽底蕴,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任务趋向认同。面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何熔铸其精神,使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服务,就要在理性上分析化解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各种矛盾,又要在实践上尊重历史的积淀。从实践出发,因势利导,积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合理有益成分,使其浑然一体,在矛盾互动中发展、完善,从而建立名副其实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