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洋务运动的论文_洋务运动的论文2000字

2023-12-12 02: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洋务运动的论文

洋务运动是一场由失败的封建大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

19世纪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出现了暂时的“中外修好”的和局,清政府统治集团内的一些开明人士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自强”“求富”的措施,虽然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内忧外患”维护封建统治,但这一运动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并且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1、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3、洋务运动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

4、洋务运动促使了国防的近代化。

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论文

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归根结底是由于它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而非自下而上。当时的中国已病入膏肓,统治阶级无力回天,一味学习西方科技,“中体西用”是行不通的,只有彻底变革政治体制,中国才有出路。洋务运动的失败也是政治制度的失败。 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洋务派官员自身的近代化修养不足,没有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对其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相反,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剥削制度,试图在中国搞所谓的“中体西用”,即用中国的封建制度作容器,去盛载西方的先进技术,对两者的内在矛盾认识不足,因此必然导致失败。

关于洋务运动作文200字

正文如下:

洋务运动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侵略的晚清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

其分类思想就是“ 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辟道路。

写作手法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4、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6、补叙法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7、分叙法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小论文300字

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新式教育(新学)、新式军队(满清新军)、新思想(共和)、铁路、重工业(矿山铁厂)等影响后世的成果.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洋务运动时期建立的机构和系统今天还能见到,如:邮政系统、电信系统、铁路系统、招商局、江南造船厂、交通银行等均由晚清延续至今.
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缺乏完整的计划、主事者识见不足、守旧人士的反对、官僚政风的败坏等. 例如慈禧太后,挪用军费起建颐和园,又极力阻挠洋务运动的发展.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指出,所谓「洋务」乃由於西方社会注重效率,与中国传统社会习惯大相迳庭.每一件兵器的使用,都受到传统文化、思想之约束,而这些都是在每一方面都受到影响.如开办各类实业工厂,社会上需要有各类商业组织作配合,如零件、银行、保险等等,但这些在十九世纪的中国都全付阙如;会计没有完善的管理概念,使会计帐目不能有效核实;人事管制漫无标准,盖因传统文化欠缺现代人事管理思维.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也有一定成就,影响日后中国的发展.洋务派抵制商品输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在洋务运动其间引进西学,促进思想开放.而引入西方科技,则令中国开始现代化.期间创办的同文馆,培育不少人才,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习得技能,这些学生对西方科技有一定认识,他们对中国日后发展有莫大帮助.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论文

一、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列强不允许中国“自强”

  1.资本主义国家构筑侵略中国的战略包围圈

  在整个十六、十七世纪,中国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一再取得重大胜利,甚至是一些明朝的残余势力,如郑成功等也战胜了号称“海上马车夫”的强国的荷兰。中国取得这些胜利,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拥有一个统一的****政府能够集中全国力量反对外国侵略;二是西方殖民者还处于工厂手工业阶段,生产力与东方封建国家相比并不占绝对优势。侵略中国的失败,使西方殖民者意识到,中国太大太强了,要使中国屈服,必须做好侵略准备。为此,在整个十八世纪及十九世纪中期,西方侵略者都在做这项工作——构筑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

  2.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中断中国的自强之路

  洋务运动期间的清政府,可以说无岁不在战争之中。帝国主义国家,用侵略战争的方式,中断中国的自强之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中国国内挑起战争,进而鼓动它国干涉中国内政,典型的事件是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最终迫使清政府派左宗棠劳师远征,历时数年,前后耗掉协饷五千二百三十万两之巨。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联合侵略,以及由此造成的中国国内连绵不绝的战争,致使清政府在财政经济上限于破产的境地,是造成洋务运动失败的重要外部原因之一。它极大的消耗了清朝的国力,并最终导致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走向失败。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内部原因——****无力控制地方

  1.****集权制度对洋务运动开展的重要作用

  清代自太平天国运动以后,****集权制度就大为削弱,这一巨变对后来的洋务运动影响颇大,以至于石泉在《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这本书中,开篇便说:“甲午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其内政之基内,在于前此三十年间自强运动之未能大规模积极的进行……太平天国事起后汉人新兴势力崛起,使满清帝国在事实上渐由****集权,变为地方分权,以致不可能形成一领导全国之有利核心,遂使自强工作大受限制”。因为****集权制度的削弱便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实现国家意志。

  2.清朝****决策的混乱致有关洋务提议拖延不决

  遗憾的是,洋务运动时代的清政府却是一个****集权制度日益衰弱的政府。就****的决策就可窥见一斑,本来清政府的****集权制度已经发展到非常完善的地步。此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的主权进一步沦丧,第二次****战争后,清朝****决策还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影响。清朝的****机构逐渐半殖民地化,清朝****集权的衰弱在****决策中就可窥见一斑。这种决策混乱致使洋务运动中所提的各项主张往往在****就争论不断,一项洋务提议需要争论数年,才能打个折扣来实行,致使白白浪费了许多发展机遇。

  3.清朝****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致洋务运动收效甚微

  就洋务运动期间就地方与****关系而言,由于在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于广西,历时十四年,转战十八行省,先后攻克600余个城镇,清朝的统治被极端的削弱。当时不论是左宗棠还是李鸿章均感觉到,发展洋务运动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筹饷,如何练兵,如何开军械局,如何开银行,如何铸铁币皆听各省督抚之各自为某,为者听之,不为者亦听之”,洋务运动在****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由此可见,清代洋务运动与其说是清朝****主持的还不如说是各省督抚的事业。清朝****政府把洋务企业的创办管理、人事任用和经营筹措之权都交给了经办督抚,造成了****对地方控驭能力的进一步削弱和地方财政权利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出现了“近世非疆吏不能治军办事”的罕见局面,致使整个洋务运动的发展混乱不堪,没有统一的专业规划。可以这样说,洋务运动兴起得益于地方权力的扩大,而制约它并最终导致它失败的也是地方权力的扩大。

  洋务运动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的宽泛,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方方面面。多数的洋务事业,都不是一省之力能够操办的。但是,满清贵族却故意制造各省以及湘淮等系的矛盾。正因如此,中国和日本相比,同样以国家力量推动近代化的中国始终未能走向富强。在中国,以自
源于:免费毕业论文网站
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竟转变成了地方势力的急剧膨胀。上述种种弊端,致使洋务运动的发展只能停留在初有成效的基础上,想要进一步发展却困难重重,或者说难以有更大的突破。因为要使洋务运动更进一步的发展,要使国家富强,必然只有一途可行——那就是加强清朝的****集权制度,把各省的重要权利收归****,由****部门来统一安排筹划自强事业。综上所诉,由于清代的洋务运动在天下分离崩析,清朝****集权制度大大削弱的这种背景之下展开,无力发挥国家政权在促进国家近代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加之外国侵略者对中国中国的侵略,陷中国于经济破产与领土瓜分的境地。因此洋务运动只能在小有成绩后,迅速地走向衰落。

  三、结语

  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已过去百余年,后人对它的评价也有很多不同意见。总的来说,批评否定者多不胜数,同情支持者寥寥。但我个人认为,从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来看,洋务运动根本不存在成功的前提条件。那种认为中国若在十九世纪中后期也走上像日本那样立宪、变更社会制度的改革之路,中国便能迅速走向富强的想法,简直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中国在当时根本不存在洋务成功的两个前提条件:其一,帝国主义阵营的大分裂,以便出现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只有那样中国才有完全独立自主希望。其二,中国****集权体制的重新恢复,以便发挥国家政权在促进国家近代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新中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诞生就是这两个前提条件出现的生动体现。可以这样说,洋务运动的失败注定是历史的悲剧,因为它根本不存在成功的前提。

关于洋务运动的论文500到600字

(1)联系工作实际
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
(2)选题适当
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
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相反,题目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功夫,这样又往往反映不出学员通过几年大学阶段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失去从中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由于题目较小,难以展开论述,在字数上很难达到规定字数要求。此外,论文题目过小也不利于论文写作,结果为了凑字数,结尾部分东拼西凑,结构十分混乱。
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去选一些自己不可能写好的论题;又不能贪图轻便,降低要求,去写一些随手可得的论题。
(3)选题要新意
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高分求一篇关于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比较的论文,3000字左右,

  转载: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研究

  改革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对比(总述)

  在改革前,中日两国都是封建专制的国家,都面临着国内人民起义不断和外部列强侵略加剧。因此,两国近代化道路上都充满了激烈的斗争。但由于两国的传统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不同而又有所差异,并对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中国
  属于集权官僚型的政体,权利集中于皇帝一人,官僚机构庞大,民间难以形成类似明治维新中的各种社会势力,政权的社会基础难以扩大,改革的道路必将曲折。
  中国的清末宪政只是一场统治阶层的自救运动,其目标不是改变落后面貌,而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清政府发布的政令都流于书面,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戊戌变法虽然有涉及政体方面,但光绪皇帝没有实权,他颁布的诏书对各地官员没有约束力,得不到实行;维新派没有注意到发动群众,改革仅局限于部分知识分子阶层,没有像明治维新那样强大的基础力量,康梁等人提出的改革措施很少涉及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
  中国洋务运动在国家出资兴办近代企业后,实行垄断经营,排斥商人投资新式企业,而明治维新时期,政府不但引进技术,而且鼓励和支持私人资本的经营。

  ● 日本
  属于传统体制属于封建世袭领主制。在幕藩体制下,日本是一个松散的有多个藩地组成的国家,藩主有很大的自治权,可以说是地方自治;但是这些藩地有很强的天皇中心观念,这使得明治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相对简单得建立起来。
  幕藩体制下等级森严,被统治阶级受着本国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的双重压迫,日本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高涨,成为明治维新成功的最根本动力。这一系列的反抗,使本身已经危机重重的统治秩序更加不稳定。
  在“尊王”的口号下,各阶层很自然得都拥戴天皇,使天皇在实际上取得了统治权。
  (中日两国都是“后发型”现代化,但日本“后发”的同时又是“外生”的,有学者认为日本实现较彻底改革的关键是立志推进现代化的领导人掌握了国家实际的政治权力,能将传统政治领导转化为具有现代化倾向的政治领导,并维持领导集团内部的高度团结。[高旺:《晚清宪政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求索,2001.5]
  日本在幕府时代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并无实权,幕府末期,掌握实权的幕府统治者又不得人心,在对内对外的政策上引起了国内人民的不满,出现了统治危机。这使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得以发动并成功。无实权的天皇和下层资产阶级可以联合以夺取实权,下层的资产者可以利用天皇的名义去反对幕府统治者,这些条件在中国是没有的。[董以山:《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山东大学学报,1995.1〕)
  (日本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较早,试图组织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的现象,主要只是在江户时代的初期才能见到,到了幕府末年,无论是幕府还是诸藩,都承认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现实。中国传统的经济观主要以刘锡鸿为中心,他提出“农务久安”的观点,反对发展工商业,其主要观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强化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为防止封建社会瓦解而极力反对采用新的交通手段去促进商品流通,阻止工商业的发展。
  日本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次为背景商业资本也获得长足发展,并为求得利润的扩大而重视海外贸易,到了幕府末年出现了贸易振兴论和商品立国论等思想。随着传统的经济观逐步崩溃,中国的传统经济观在经历了林则徐、魏源等人之后也有所动摇,但是始终不能像日本那样彻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封建的自然经济观仍然占统治地位。[依田憙家:《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1月)第233、240-241、252页〕
  (中国戊戌变法时期与幕府末年经济水平相当,当时中国已经拥有一些正规的资本主义企业,而幕府时期的“日本资本主义还处于它的前身阶段--商业高利贷资产阶级的阶段”,然而这个阶级却“成了维新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吴嘉延:《戊戌与明治时期的中日维新运动之比较》世界历史,1987.4]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接替过程缓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强大的抵制力量,日本幕府的商品资本却冲破樊篱,侵占了生产领域。不像中国的商业资本停留在奢侈性消费,日本商业资本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生产,促使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中国商业分散,且规模小,多与农业生产和家庭副业结合起来,成为资本主义资金积累的障碍。)

  (一)政治方面
  明治维新时期政治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制定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制定宪法的核心人物依藤博文在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的枢密院会议上说:“创立宪法的精神,第一是限制君权,第二是保护臣民的权利。”明治宪法规定大臣的任免权、对外缔约权、宣战、媾和、议会的开闭幕和解散权归天皇,但同时又规定天皇的权限要由国务大臣辅佐实施;规定统帅权归天皇,但“军人敕谕”中说:“朕统帅兵马大权,但其司掌委之臣下。”由此可见,明治宪法中相当强调“限君权”。在这样的明知体制下,操纵这一体制的元老们借助于天皇的权威逐步形成了后来的军部独裁。[依田憙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1868年3月,新成立的天皇政府发表了《五条御誓文》,阐明了新政府的基本方针,表明了“天皇亲政”和“广兴议会,万机决于公论”的大政方针。[王金林:《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太政官制和内阁制的确立》世界史,1999.5]同年闰4月又公布了《政体书》,整顿和充实了政府组织,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此后又通过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进行了军事改革和警察治安制度的改革。通过“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完成了建立现代资产阶级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任务。同时明治政府通过颁布“征兵令”和实行“佚禄处分”等措施把旧有的饿剥削转变成新型资产阶级和新式地主。1885年起,政府又实行了内阁制,第二年开始设国会,从而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的国家制度,完成了政治制度领域的改革。[董以山:《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5.1]
  与明治维新相比,同样是由一个皇帝领导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问题的戊戌变法却走向失败。在政治方面,中国维新派提出了开言路、兴民权、裁撤臃肿机构,以及在百日维新之前作为运动先声所提出的反对签订不平等条约等等,所涉及的都显然不是社会生活的个别问题或枝节问题,而是重大政治问题。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精英们,簇拥着光绪皇帝在政坛上兴云布雨,以期达到运动的目的,而日本则是得到武士支持的长州、萨摩二藩以及一些有识之士,把天皇推到历史前沿,以实现自身的抱负。[孙光礼:《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研究》,世界史,1998.5]
  两国在同样走过了围绕皇帝、发布政令之后,由“同途”走上了“殊归”。
  (二)经济方面
  经济改革是政治改革及其它一系列改革的基础。经济状况与社会稳定有着直接联系,中日两国在近代化改革中都涉及到了经济,但是由于两国改革的目的不同,引起的社会反响和结果也不相同。
  明治维新是一场大规模流血的暴力革命,而不是和平改良;通过战争,扫除了腐朽势力,日本才得以全新的面貌励精图治,奋发求强。对比之下,中国的洋务运动是通过太平天国战争,改组了清统治集团后,进行的经济方面慢步调整的改革。[罗肇前:《中日两国近代化殊途原因》,史学月刊2001.6]
  明治政府在经济方面首先改革了土地制度。1870年明治政府提出了田租改革方案,接解除了幕府规定的土地永世不得买卖的禁令,推行了新的有利于政府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货币地租制度。在工商业方面,明治政府成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直接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成立了国家银行,创办了国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使日本的工商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董以山:《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5.1]
  洋务派首先创办的是军事工业,而不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之后创办的民用工业其目的也不是单纯为了“求富”,而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因此,得不到广大人民的赞同。洋务派的改革几乎没有涉及到工商业,也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创办的企业多为官办或官督商办,实际经营权都在官府手里,且生产不计成本利益,导致官员腐败贪污成风,最终洋务派的改革消沉下去。
  (三)军事方面
  近代化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新式的军队,掌握了武装才是巩固政权的最有力手段。甲午战争是中日近代化改革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交锋,两国军备不相上下,但是由于 中国军制建设不如日本完善,致使官兵素质、指挥系统、舰队作战能力逊于日本,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这不得不对中日两国军事制度及其形成作分析比较。
  明治政府成立之后,在军制上作了重大调整。军政制度方面,将海域划分为若干海军区,并颁布条例规定了镇守府指责,完善了海军组织体制;舰队编制方面根据作战能力和任务来划分,以最大限度发挥海军作战能力。中国洋务运动中虽然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力量,但力量过于分散,各省督抚的抗命使海军衙门形同虚设。[姚锦祥:《十九世纪中晚期中日两国近代海军军制之比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1]
  武器装备上,日本政府比较注重实战,从炮火和速度上着眼编制,在训练中制定了《军人敕谕》,规定了必须遵守“忠节”、“礼仪”、“勇武”、“信义”和“质朴”五德,要求士兵一切行动唯天皇是从。并且,日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兵役制度,给了志愿兵种种照顾,既保证了充足的兵源,又提高了海军士兵的素质。相对来说,清政府海军装备在实力上很强,但只知装配不知活用,再加上恤奉制度不完善,训练上军纪废弛,导致舰队实力上的下降。
  两国海军建设内容大致相同,但成效迥异,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已经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层要求改革建立新式军队,而中国的洋务运动之所以建立海军完全是依赖封建皇帝的“恩准”,其次,两国建立海军的目的不同,同时也导致了建设纲领的不同。日本建立海军完全是为了求强,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扩张;洋务派形式海军的建立则是为了维护旧式政权的统治,因此在更新完善上不能同日本相比。黄海海战后镇远舰枪炮官曹嘉祥、守备饶鸣衢总结道:“既设海军,必全按西法,庶足以御外侮,西人创立海军多年,其中利弊,著书立说,无微不至。我国海军章程与泰西不同,缘为我国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所以难而操胜算也。”[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下册,第400页]
  (四)教育方面
  19世纪60年代,两国在内外交困中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契机启动了近代化教育的巨轮。日本在明治时期的40多年里不断更新教育制度,并由此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教育系统;而中国虽然前有洋务运动后有戊戌变法先后对教育进行改革,但始终没能彻底改变封建的教育制度。
  在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之后,政府把教育作为文明开化政策的重心,并派考察团到欧美各国学习考察,有力得推动了改革。1871年废藩置县刚结束,明知政府立即设立了文省声,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第二年又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正式开始改革。1879年又以《教育令》取代《学制》,1880年的《改正教育令》又对《教育令》作了修改。为了维护新建立的近代天皇制,1890年以天皇的名义颁布《教育敕语》。除此之外为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政府在资金投入上也不遗余力,在经费的筹集和投入上采取了强制性和保护性的措施,教育经费的来源有了充分的保障;不但中央拨款,民间的赞助也成为学校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何桂端:《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6]
  而在中国,洋务派虽然也很重视教育改革,设立了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技术学堂等30多所学校,但是始终没有统一的学制来对教育进行管理,并且,改革是在西太后的“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可能初级封建专制及其相关联的封建教育制度,改革流于形式,新式学堂没有得到发展。
  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虽然一次又一次得上书要求进行教育改革,但他们他出的教育措施只局限于知识分子,没有涉及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政府对教育改革也不够重视,兴办的新式学堂大多夭折。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为了改变日本的落后状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发展资本主义,明治政府采取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吸收方式,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推行了西方的制度和社会生活方式。与此相比,中国则是伴随着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片面、孤立地吸收,在不同时期所吸收的西方文化是割裂的,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加上受到当时种种政治力量的牵制和阻碍,致使中国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政治体制和落后状态。

  人物及思想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特别突出,中日两国近代化道路上所出现的人物或类似落迥异,存在着解很大的可比性。
  中日两国改革中的领导阶层具有很多不同点,这也是两国改革朝着不同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有无统一并且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明治维新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的;中国的洋务运动却始终缺乏有力的规划和领导,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被几个知识分子 拥护的没有经验没有实权的皇帝。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功地实现了领导核心的转换,将政治权力集中于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具有改革开放的下级武士的手中。[高旺:《晚清宪政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求索,2001.5]他们相信即使现代化以为着丧失他们的特权也是值得向往的。因此,国家政权掌握在下层武士手中,对改革是相当有利的。明治维新是一种国家的行为,自始至终贯穿着国家政权的权威。[何明良:《浅论中国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差异性》,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2]洋务运动时期虽然名义上有清政府的各项政令及总理衙门的管理,但实际上只是李鸿章等人在地方上的各自为政,兴办“洋务”,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力量分散,难以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威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戊戌变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了大量的宣传,使维新思潮传播开来,但由于反动势力强大,光绪皇帝及康梁等人对于慈禧太后为首的的顽固势力所发动的政变无能为力。
  清末宪政改革中,政治领导集团并没有彻底现代化的决心和勇气,在改革上就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在内忧外患必须改革,另一方面又必须巩固原有的体制,以至于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其次,领导人本身的能力和经验也有很大的差异
  明治维新领导人同藩主有较密切的联系,对藩内政治改革也有较多的发言权,同时又比较了解下层武士的动向;在参与藩镇改革中比较巩固得掌握了藩内实权,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的政治谋略和行政才干是戊戌变法领导人所不能比的,他们善于利用形势,维新前,矛头直指幕府,争取和利用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平民乃至农民的武装。维新成功后,对封建贵族采取赎买政策,显著减少了封建阶级的反抗激烈程度,保证了实施改革所必须的政治安定局面。对西方有进一步的了解,从1871年到1873年,明知政府曾派改革派大臣木户孝允等人组成考察团到欧美各国考察。[方雪利:《近代日本和中国社会变革一成一败原因浅析》,吕梁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5.2]
  相对来说,戊戌变法人物则缺少谋略。他们不注意团结社会各种势力,以减轻维新的阻力。在维新运动初期,对实力最强的李鸿章派系加以排斥。在处理翁同合问题上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至于同民众运动的联系就更谈不上了。中国维新派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对封建势力的反动性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心里准备,在顽固势力发动的无须政变时,大多没有勇气面对而到处寻求庇护。在策略上,没有条理,维新短短的103天中,上书无数,,内部分轻重缓急,并且几乎没有一条能够扎实贯彻下去的。[刘越英:《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之比较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11]作为书斋型的改革派,康梁等人没有到国外做系统考察的经历,完全凭自己的主观发动维新,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如李鸿章、张之洞等,本身就是封建官僚,虽然学习西方,但引进的只有技术,不可能初级封建统治,各派系为扩大自己的势力又不断斗争,削弱了改革的力量,最终免不了失败。
  再次,领导人人的对比
  佐久间象山和魏源。两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所持观点也有所不同,佐久间象山认识到了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形成了与传统儒学相抵触的思想;而魏源始终认为“师夷长技”,信奉“器变道不变”,没有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精神和理性思想。
  吉田阴松和康有为。他们都是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者和改革者。吉田久经政治风浪的考验,富于大无畏的精神,他以他的声明实践了“由当杀身成仁”的誓言,并影响他的学生继续战斗。中国的维新派也富于献身精神,但一旦事到临头,惟有“大众痛哭不成声”,戊戌政变后,康有为到处寻求庇护以保其身,无一人挺身而出收拾残局。[吴嘉延:《戊戌与明治时期中日维新运动之比较》,世界历史,1987.4]
  明治天皇与慈禧太后。明治天皇学习新知识,对当时社会形势有相当的了解,具有改革精神,大力推行明治维新运动,终于实现了日本的近代化。而慈禧太后却相形见绌,作为封建旧势力的代表,所希望的只是如何巩固自己的势力,维护封建专制,因循守旧,排斥西方近代思想,根本不可能推动中国近代化顺利实现。[姜铎:《慈禧与洋务运动》,历史研究,1991.4]

洋务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洋务运动是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那么你了解洋务运动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洋务运动的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洋务运动的影响1:对近代 军事 的影响
  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1885年设立的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清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对外国的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历史 进程。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的影响2:对近代经济的影响
  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原料、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于是在“自强” 口号 兴办军事工业之后,洋务派又在“富国”口号之后开始兴办民用企业,着重点在于采矿、冶炼、航运、铁路等一系列配合军事工业的项目。在洋务派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以兴办洋务为荣,深深的动摇了从商鞅变法开始的,中国几千年文明中“重农轻商”的概念,促使中国近代经济、 资本主义 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洋务运动的影响3:对近代 政治 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洋务运动的影响4:对近代 文化 的影响
  洋务运动是近代 教育 的开端。要开始洋务运动,兴办洋务就必须要有精通洋务的人才,但是中国传统的科举制教育却远远无法满足洋务运动队人才的需要。因此兴办新式学堂,派遣 留学 生,就成了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一项总要的举措。开办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24所新式学堂,主要为翻译、工程、兵器、通讯、医务等培养新型人才,虽然学堂规模不大,但是依旧打破了古老的科举制度,培养了一批不同于传统的近代 科技 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打通了 社会文化 风气,为后面科举制的废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派遣留学生,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 200 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猜你喜欢:

1. 初二历史洋务运动同步练习题

2. 关于洋务运动的中国近代史论文5000字

3. 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有哪些

4. 初中历史

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洋务运动时的政治与思想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探(转贴)

内容摘要:19世纪中叶,在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和两次鸦片战争一连串的打击下,清政府以总理衙门大臣奕忻、两江总督曾国藩、闽浙总督左宗棠、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为抵御外辱、维护清廷的统治地位,应当抛弃陈腐的“祖宗之法”,转而引进西洋先进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①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也已认识到,要维护自身统治不得不借助西方的火枪大炮,因而默许了洋务派的提议,于是一场影响近代中国命运的洋务运动在“办洋务”的热潮中开始了。然而洋务运动终究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宣告彻底失败了。其目的在于提高与西方对抗的能力,其主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幻想通过技术的提高来达到与西方抗衡的目的,对于社会制度与思想基础的不同并无认识,但这次运动却引发了更深层次的革命。

本论文通过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透视,解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并研究洋务运动所间接带来的文化、政治方面的改变。

前言:19世纪中叶,在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和两次鸦片战争一连串的打击下,清政府以总理衙门大臣奕忻、两江总督曾国藩、闽浙总督左宗棠、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为抵御外辱、维护清廷的统治地位,应当抛弃陈腐的“祖宗之法”,转而引进西洋先进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①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也已认识到,要维护自身统治不得不借助西方的火枪大炮,因而默许了洋务派的提议,于是一场影响近代中国命运的洋务运动在“办洋务”的热潮中开始了。

洋务运动的主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在制度和思想上原本并没有打算引进西方的文化、制度,而主力引进并发展军事、工业等技术层次上的先进之处。但洋务运动最终随着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而宣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洋务运动只注重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忽略了政治、社会和思想等配合。而与洋务运动几乎同时开展的明治维新却能因在文化等方面很好的配合技术发展而取得与中国结果迥异的成就。比如:在教育本来就比较普及的基础上,明治五年(1872)它全面推行以法国为模板的新学制。这个学制要求“必使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② 新式教育成了富强的新日本的支柱,与清帝国的龙钟老态成为鲜明的两极。另外,在官吏制度、社会成分等诸多客观方面中国也很难取得根本上的成功。所以,我们的论题的主旨是分析国民性、传统思想来剖析这场运动。

洋务运动时中国在制度方面的不足

太平天国作乱、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朝面对内忧外患的境地。部分官员试图以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力主兴办洋务,在中央的代表有奕欣,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被称为洋务派。而另一部分官僚(以满清贵族为主)则坚决反对采用西方科学技术,被称为保守派,以倭仁为代表。而慈禧也只是暂时支持洋务派。这样的局势,很有可能随时变动,是对运动非常不利的。

首先,而从历史上看,吴起、商鞅、王莽、王安石等人的变法或成或败都遭受了很大的打击。这也是国人的国民性所造成,因为孔子说:“信而不做,述而好古”、“掩夏之盖,乘商之络,复周之礼”;③老子说:“撄宁无为,是民无争”。④这都导致中国人创新能力极差,安于旧事,不乐于变法。而统治集团只注重王朝内部的利益,向来只有夺权谋位,而不会考虑社会制度。所谓爱民勤政,也大多只是稳固统治的一个幌子。所以,这样势必导致洋务运动在利益方面与朝中一部分人有冲突而必须一方面搞运动,另一方面又在政治上用尽手段,从而使运动很难进行下去。这样的形式在西方是不曾出现过的,或者说尽管也有,但不像中国这么变本加厉。

第二,不敢废除腐朽不堪的科举制度。早在鸦片战争前,魏源就尖锐地揭露实行科举取士,“其造之试之也,专以无益之画饼,无用之雕虫,不识兵农礼乐工虞士师为何事;及一旦用之也,则又一人而遍责以六官之职,或一岁而遍历四方民夷之风俗;举孔门四科所不兼,唐、虞九官所不摄者,而望之科举兔册之人。”

作者: 云天仇 2004-12-19 16:16 回复此发言

--------------------------------------------------------------------------------

2 洋务运动时的政治与思想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探(转贴)

第三,没有系统地进行国家机关的改造和建设。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清政府也添设了一些机构,如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海军衙门等等。可是,当权者没有什么人考虑过必须改造国家机关,更不用说付诸行动了。郭嵩焘曾经向朝廷提出过这个问题,但无人理睬。具体的分析,这又和中国人2000千年来的国民性分不开。“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人们历来把中国历史解释成是一再重复的王朝循环史,……凡是王朝的创立者总是一个有才干、有魄力的活动家,但是几代以后,在宫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子孙后裔,很可能变得软弱无能、放荡不羁。虽然有时会出现一个强悍的统治者或一个能干、忠诚的大臣来设法阻挡这种堕落,但总的趋向是朝下坡路走,直到成功的起义推翻王朝,重新开始大家所熟悉的循环。不过,比王朝循环更为根本的是所谓的经济管理的循环。这种循环是从每个重要王朝刚建立时所共有的安宁和繁荣开始的……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 ⑤从斯塔夫利阿诺斯的这些话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王朝的特点。事实上,中国长达5000年的历史中,只出现过3次有意义的大变革。分别是:秦朝正式开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民国结束了封建制。而其中封建社会就占了2000多年,不得不使人叹息。正是这样政府注重的只是自己的王朝,而不是整个国家机关。在官吏方面,比如史官。中国历史上的史官形象是很高大的,南史氏、董狐、司马迁都是不畏强暴而坚持真理的典范。然而方孝孺一案之后,尤其是明清,史官成了彻头彻尾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又何谈在其它方面有完整健全的官吏体制呢?

没有及时改进当时的政治体制确是失败的基本原因之一。“国家是社会的主要管理机构。它的性质和运作方式对国民的行为方式的影响非同一般。” ⑥从康梁等维新运动领袖到当代史家都认为洋务运动所以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学西方没有抓住根本。

新旧文化的冲突

中国和西方基督教世界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首先,中国是一个“人治”的国家,孔子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殆。” ③中国人自古认为治理好国家要靠得到贤人,墨子也说:“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⑦可见这种政治制度完全是建立在依靠人治的基础上。而西方基督教世界认为,人自从在伊甸园里犯了罪就变得软弱罪恶,任何人都不可靠,因为人性本恶,这就是“原罪说”。所以西方治理国家靠的是法制。然而中国人是没有信仰观念的。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 ③正是这样,中国人对信仰的观念非常淡薄。历史上虽然出现过道教、佛教、景教,但仍只是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而存在。并没有在任何时候成过气候。当佛教兴盛时,则出现“会昌灭佛”,当道教兴盛时,则又有武则天禁止。可见,宗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主导地位的。这样就势必导致广大国民道德性差,没有约束,没有秩序。所以,如果要在中国进行洋务运动,广大人民的国民性、从众而不敢做先驱、缺乏社会秩序是一块很大的绊脚石。

其次,基督教思想和伊斯兰思想有一种扩张精神,即,整个世界是上帝与魔鬼的战场,基督徒有责任去征服异教徒并将其同化。而中国则非常的自闭,孔子所谓:“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的华夏为中心的自守思想非常严重。所以,当中国人面对来犯的洋人时,则变得束手无策。

第三,基督教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宽恕”,主耶稣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⑧耶稣自己在死前也为自己的敌人祷告说:“父啊,求你饶恕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心里不知道。”⑨而在中国是没有这样一种思想的。一出《赵氏孤儿》,令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潸然下泪。然而,多少人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甚至献出亲生儿子来救护这个赵家遗孤,在他身上唯一的期待,竟是期待他有朝一日长大成人报仇雪恨!又请看这位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仇恨竟驱驶他掘开仇人的坟墓,搬出尸体,挥起皮鞭,抽打不已!这样则势必使国人在生产工作、生活上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而间杂进很多个人利益。

作者: 云天仇 2004-12-19 16:16 回复此发言

--------------------------------------------------------------------------------

3 洋务运动时的政治与思想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探(转贴)

第四,统治阶级的高度集权。在封建时期的中国,没有什么可以阻止统治者的意愿,统治者想要得一定就要得到。国家的经济、军事、科技全都掌握在皇帝手中。以商鞅、申不害、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是提倡高度集权实行法术的始作俑者。韩非说:“人主之患,在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⑩这使得统治者对属下不信任,而只相信自己的意识。他又说:“权势不可以借人。” ⑩这使得统治者的权利更加牢固。而西方则在法国大革命之后,陆续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国会、议会等形式的民主制度。这相比较中国还在集权的封建社会中要优越的多。并且,封建专制,也给洋务运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另一点,近代中国人很不愿接受外来文化是因为认为这是耻辱,大有“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感觉,并且还有类似蛮夷猾夏的沙文主义思想作祟。而且西方传教士以及在各地的教会,会时常帮助革新派和外国侵略者做事。所以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黎民百姓都不愿意接受这种带有火药味的文化。然而传教士对洋务运动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在洋务运动期间到中国从事活动的人中,教士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服务对象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以文化事业为主要表现形式,影响主要在教育、出版、企业等领域。也有一部分外国人,比如曾经长期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李泰国和赫德,以及参与中国外交的美国人蒲安臣,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也很有影响。

从教会当时在华医疗机构的规模看,基督新教所属的大小医院、诊所有40多家,天主教所属者也有数十家,主要分布在一些较大城市。他们不但为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而且还传播了西医西药知识,培养了一批西医人才。外国在华书刊出版业发展迅速。19世纪末,外国人在华创办的中外文报刊近170种,约占同时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其中大部分是以教会或传教士个人名义创办的。1815年4月17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来华,带领中国雕刻印刷工人从广州出发,至马六甲(今属马来西亚)筹建英华书院及其印刷所,同年8月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月刊。1865年2月2日,英国人约翰•查尔默士在广州创办报刊《中外新闻七日录》,报道内容遍及天文、气象、数学、物理、医学、工业技术等领域,极大地开启了国人的眼界和心智。

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中国文化指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封建文化,这种文化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是一种道德伦理型政治文化,它在维护中国封建社会稳定延续的同时,也抑制甚至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创造力。尽管在针对西方文化的冲突中,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比较强劲的力量,但是无论如何,在与以民主、科学和制度建设为核心内容,西方文化相比之下,中国文化表现出无可置疑的封闭性、落后性和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阻碍性。一句话,近代中国社会要发展,文化必须变革。但是,由于中国当时开放不久,而且是被迫开放,因此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有较多知识和见识的部分官僚层和知识层,在广大民众中没有广泛的基础。而洋务运动,则让这种认识更深的植入中国人心中。洋务运动的失败、新旧文化的冲突,让一部分国人认识到:要改革,就要从根本上进行。仅仅浮于表面,而不改变本身已经腐朽庞大的政治制度、漏洞弊端百出的旧式文化,是绝对不行的!也正是这样,才引发了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才出现了鲁迅、胡适、钱穆等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