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浅析大学生的自主管理的问题和策略

2015-09-12 09: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自主管理的定义
  易经专家学者殷旵在北大做了“太易自主管理”系列讲座,强调了在今天中国年轻一代的自主意识逐渐涣散之际,用传统文化的太极和《易经》的原理,表述“自主”的原创思维,意在激发自主创新的主观能动性。管理之中最难管的就是自己,自主管理做得好的人,才能做到“起居有时,作息有常,饮食有节,管理有度”。
  所谓‘自主管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定义为能有计划地、在执行的时候能自我控制地、自律地、并带有责任感的一种管理行为。
  二、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1) 生活上的自主管理方面
  现象:普遍的大学生,在生活上的自主管理较差,做不到“起居有时,作息有常,饮食有节,管理有度”。体现在饮食无规律,不注重饮食平衡;卫生管理差,个人卫生、寝室卫生、教室等公共区域的卫生都不能保持整洁;作息时间不能合理地安排,黑白天颠倒。这些现象暂时出现在大一学生里,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中间不乏如此之人,这就说明了,大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根基薄弱,也没有意识到要改善自我。
  原因分析:其根源还是基础性培养不够。到大学独立生活之前,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里,都因为溺爱孩子,什么事情都是一手包揽,导致缺乏生活上自主锻炼,没有得到有意识的培养。西方国家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都会开设一些家政课,来提高学生生活上的自主管理能力。
  (2) 学习上的自主管理方面
  现象:据笔者对所在大学学生的了解,学习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成绩总体不好,平时不学习,期末考试企图走捷径。虽然出勤率不算低,但是学生们来了教室也不学,据了解,他们很多人是想学的,但是不知道如何学习。在一次教学检查的学生座谈会上,学生提出了以下的意见:
  →大学老师对我们管的太松了,从来不点名,我也就慢慢不来上课了。
  →大学课程安排太少了,应该多安排一些,多逼迫我们学一些。
  →我感觉很迷茫,希望辅导员老师鞭策我一下,让我清醒清醒,好好学习。 等等
  对上述学生们提的这些意见,反映出了他们还停留在中学生阶段,完全没有自律能力,不能有计划地自主地去学习。
  原因分析:究竟什么原因阻碍了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学习呢,笔者认为:
  (1) 考试机制的阻碍。终结性评价的高考培养出只有在老师不停压制下填充下,靠好记忆才能学好知识的学生,而到了大学,又强调形成性评价,成绩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需要学生懂得自主管理、自律性地学习。不懂得转变学习态度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迷茫,甚至没人管就不学习。
  (2) 个人依赖性的阻碍。大多数中国的孩子都是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自己没有机会也没有权利计划过自己的课程安排、升学安排。上哪所学校、上什么课程,怎么学习等统统都是按照家长和老师的意愿,作为学生只要乖乖的听话,循规蹈矩就可以了。
  (3) 经济上的自主管理方面
  现象:在这里笔者想强调的是学生要具备自主管理金钱的能力,并不是强调经济上要独立。根据对笔者所在大学学生调查得出,现在80%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全部来源于父母。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中国的大学生里常常有半个月就花完了一个月的生活费,接下来就是向同学借钱渡日,养成许多不良习惯。
  原因分析:家庭原因。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生怕孩子吃苦,没有想过让孩子得到锻炼的价值远远大于当时的劳动报酬。外国父母有开着高级车接送孩子打工的现象,家里也不缺钱,要是父母懒惰一点,直接给钱更方便,但是他们没有,因为他们懂得让孩子得到锻炼的重要价值。
  社会原因。学生们没有良好的打工的社会环境,还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阻碍了大学生的提早自立。没有劳动没有辛苦就不会珍惜金钱,对于金钱也不会自律。
  三、自主管理品质重在基础性养成
  笔者认为要养成“起居有时,作息有常,饮食有节,管理有度”的品质,关键在于从小的基础性养成,需要以下几方面的配合:
  1. 家庭方面。要学会让孩子从小吃苦,放手让他们成长,学会自立。正如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现任华有德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的陈宇华所提倡的:千万不要“管”孩子,要引导孩子的兴趣、培养自觉学习的意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事是责任感的前提。
  2. 学校方面。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应该在课程里添加自主管理的训练与培养。在学业考核方面应注重思维型教育,而不是记忆型教育。传统的记忆型教育强调“烂熟于心”;而西方式教育则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批判精神,认为思考比知识更重要。当学生们习惯对某件事、某个知识等进行认真思考时,那么他们也就学会了自主管理地学习了。
  3. 社会方面。加强中国传统的特色管理思想的宣传与培养。例如:
  →从自我管起的思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的事情首先要做好,才能够做成大事。
  →制定作息时间的思想: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集体和个人都需要作息时间表,没有作息时间表,将会只是乱成一团糟。
  →墨守作息的过程的思想:守息。有了作息时间表,自己能不能遵守作息时间就是关键。
  →明确作息目的的思想:自强不息、生生不息。自我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实现预期的计划,学生就是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成为一名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 在北大讲易经:太易自主管理 殷旵著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6
  2. 千万别“管”孩子:自主教育哈佛启示录 宇飞等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0
  作者简介:廖菁菁,女,汉族,贵州安顺,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教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