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关于建立独立学院“四督一体”教学督导模式的

2015-08-29 14: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有特色的新型民办高校,在办学初期仿照母校建立了教学督导机制。因建校历史短,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较少,基本处于学习与摸索阶段。随着自身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的明确与实践,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母校“统分结合、分工协作”的校与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模式显然不能照搬照抄,应结合学院实际和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合自身且有特色的督导工作模式。在独立学院内建立督教、督学、督管、督改的“四督一体”工作模式,将更有效地挖掘督导工作潜能和提高督导质量。
  一 “三督一体”教学督导模式的内涵
  目前高等学校普遍认可督教、督学、督管“三督一体”的教学督导模式。督教即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中心,覆盖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与指导;督学即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优良学风、校风、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督学”的重点在于“导学”,旨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督管就是对学院的育人环境、教学各环节的管理进行监督,重点对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引导及评价,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提高各项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 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重督教,轻督学、督管
  督教的主体对象是教师,其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得督教工作在许多高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独立学院在督教方面已有较成熟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新引进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各环节检查与考核等方面,通过随堂听课、评议指导、“传帮带”机制、常规督导与专题专项调研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督学和督管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甚至被束之高阁。
  在督学方面,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风气与习惯、学习目的与态度、学习方法与效果等,一直被认为是学工部门、学生辅导员的事;加上学生人数多,面广,督学的可操作性较差;更重要的是各高校领导干部分属党政两大系统,这种双轨权力结构的运行,使得与学生最密切相关的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缺失合力、缺乏协调,而独立学院一般是在主管教学副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建立教学督导机构,很自然地把工作重点转向督教,密切联系教学管理部门,在督学方面做得较少,与学生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不多,督教与督学不能有效整合。
  督管中涉及管理工作方面的无非是反映教学硬件环境的不足,后勤管理的不到位,尚未触及学院管理层面问题,特别是教学管理部门和各教学管理人员的监督与指导。在协助教务处开展的一些质量检查中,由于督导机构缺乏独立性,对于教务处某些不按学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执行的行为,碍于情面,不便明说。
  2.解决问题严重滞后,同样问题反复出现,屡见不鲜
  “三督一体”模式中,一般是按照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流程来处理工作,但相关职能部门对于提出的问题是否进行整改,以及整改的效率和效果,则不是督导的职责范围。由于督导建议权大、执行权小且缺少问责权,以致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常得不到有效解决,甚至得不到相关职能部门重视,对督导组花精力和心血撰写的检查情况总结报告或反馈报告置若罔闻,结果是经常同一个问题连续好几个学期重复出现,严重挫伤督导组的工作积极性,督导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意义也大打折扣。
  三 建立“四督一体”教学督导模式的前提条件
  结合上述问题分析,独立学院建立“四督一体”督导工作模式值得尝试与探索,为保证该模式有效运行,还必须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1.教学督导机构的科学定位
  目前对于教学督导机构的模式、定位、隶属关系等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明确的规定。为充分保证教学督导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保证督导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学督导机构应明确定性为高校的专家咨询组织,与教务处、学生处平级且紧密合作的独立单位,直接受院长或分管教学的副院长领导,做到名副其实。
  2.重视与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
  教学督导肩负监控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这必须要求督导成员热爱教育教学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严谨治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构建一支高素质、学习型的教学督导队伍应综合考虑年龄性别搭配、职称与学历结构、学科专业互补、自有与外聘、专职与兼职结合,为加强和做好督学和督管工作,有必要将具有丰富教学管理或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专家和学者引进来。
  3.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教学督导工作应遵循“督导不领导、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建议不决策”原则,处理好督与被督者的关系,处理好督与导的关系,处理好与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各教学系部、各教研室的关系,促进教学管理系统中教学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控系统的良性互动、多元协同局面,形成一股凝聚力,共同为提高学院教学质量而努力。
  随着学生生源的减少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母体高校“光环效应”的日益减弱,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成为各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教学督导在工作实践中已发现了大量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意见与建议,但问题如果始终得不到重视与整改,督导工作将流于形式,作用发挥不大,如能将“督改”职能纳入进来,将有利于“解决问题、整改问题、落实问题”取得实效。一方面通过与教研室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以教研活动为契机,提高整改实效;另一方面可采用系部提交整改报告,教学督导针对提交的报告进行随机抽查,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分级排队并上报学院,对于再次出现的问题责任到人,并结合系部目标管理考核的形式来开展。在督学和督管方面,一方面可以以督教为桥梁,将督教、督学、督管有机整合,另一方面可采用学生信息员制度、学风专题调研、参加学工例会、检查教学管理资料档案、与教学管理人员座谈等方式。督教、督学、督管、督改各项职能互为一体、密不可分、相互渗透。各职能如何充分发挥及有效运行值得作进一步、深层次的实践与总结。
  参考 文献
  [1]王岩、杜少杰等.建立“四督一体”教学督导模式 完善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
  [2]叶翠.“三督一体全方位”教学督导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6(4):160~161
  [3]柴璐璐、张志彬.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督学”的功能与方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96~197
  [4]张逸迅.关于高校教学督导加强督管工作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4):71~72

)选自《学园》2014年第9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将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