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到了腹泻高发季了。
腹泻是我国的常见病,发病率高。 我国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全球范围内,腹泻病是造成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约有76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病;另外,腹泻也是造成五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1]在我国,腹泻病也是小孩子中排名第二位的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2]我国五岁以下儿童平均每年会腹泻3次左右。[3]
根据2010年全球儿童死亡原因报告-WHO/UNICEF显示:
其中,第二大死因——急性腹泻的主要危害就是:脱水
口服补液盐是20世纪腹泻研究领域的最重要成果。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长期努力推动腹泻诊治方案和口服补液盐ORS的指南的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在新版的《腹泻指南》是综合了腹泻病治疗两项成果:
但是目前国内,口服补液盐的普及率还很低。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在2013年4月12日发出的 “预防及控制肺炎和腹泻的综合性全球行动计划”中,呼吁“让90%以上的腹泻儿童用上口服补液Ⅲ”[6]
腹泻病的定义
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其中,病毒性腹泻占93.0% , 细菌性腹泻占7.0%[8]。腹泻的症状为腹泻,呕吐,发热,体征为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2005年至2009年,国内外的各个指南及方案均指出腹泻病治疗的首要原则是 “预防脱水及治疗脱水” ,并推荐应用低渗的口服补液盐III溶液。2013年,卫计委制定了《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儿童版》,其中也收录了口服补液盐III,指出它是腹泻治疗的首选药。对于成人腹泻,《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与WGO《世界胃肠病学组织临床指南-急性腹泻》也指出其首要原则是 预防脱水 和 治疗脱水 。
低渗口服补液盐III的循证级别为I,A级证据,对于急性胃肠炎儿童来说,低渗口服补液盐应作为一线治疗方案(I,A)(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与静脉补液相比,肠内补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而且对于大多数儿童均有效(I,A)(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9] 由于使用低渗口服补液盐(ORSIII)比等渗口服补液盐(ORSI、ORSII)更能够减少排便量,减少呕吐次数和静脉治疗(I,A)(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9],因此,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用口服补液盐III替代口服补液盐I、II。
只有以下情况才需要静脉输液(Vb,D)(强推荐):
我国《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也明确指出: 患儿腹泻一开始,就需要及时使用ORS Ⅲ预防脱水。[10]轻至中度脱水,及时应用ORS Ⅲ纠正脱水。 用量(ml)= (50~75)ml X体重(kg),4h内服完; 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辅导母亲给患儿服用ORS Ⅲ[10] 同时,《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还提出适用于无脱水征和轻度脱水的腹泻患儿的 “腹泻病的家庭治疗四原则” [10]
第三代口服补液盐配方具有科学合理性。1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397例儿童急性腹泻患者,腹泻病程不足5天。 (分组为:接受低渗ORS或标准ORS的治疗) 临床研究显示: 与WHO的标准ORS比,低渗ORS可明显减少儿童呕吐次数、粪便量、缩短病程、减少静脉补液的需要; 在50000名成人和儿童腹泻患者使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无低钠血症的发生,显示 低渗口服补液盐是安全的 。[11]
《WHO/UNICEF低渗口服补液盐配方专家咨询会议纪要(纽约.2001)》的结论也指出: 低渗ORS治疗急性非霍乱腹泻,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明显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该《纪要》同时指出:研究表明低渗ORS的优势在于:
针对于补液速度,有研究显示,第三代口服补液盐补液速度 约为清水的4倍 。[13]
另一项证据显示,第三代口服补盐液ORSIII 治疗轻中度脱水与静脉补液同样有效,且开始治疗更为迅速! 下面是一项针对73例中度脱水的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研究得到的数据:ORT与IVF同样有效;4小时补液成功率和住院率,ORT不逊于IVF;ORT开始治疗更为迅速;中度脱水,ORT更合适。[14]
澳大利亚版口服补液盐Hydralyte说明书中,罗列的一些适用情况供参考: ORANGE FLAVOURED ELECTROLYTE POWDER
( 第三代口服补液盐,也可以成为口服补液盐III,ORSIII,ORS3。 ) [1] 肖东楼,宋应同,王长鳌,等. 我国腹泻病控制规划的现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5):296-298 [2] 世卫组织. 腹泻病. 2013. [3] 胡亚美, 江载芳, 申昆玲, 沈颖.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4] Li Liu and Hope L Johnson etc.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auses of child mortality:an updated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2010 with time trends since 2000 . Lancet 2012; 379: 2151–61.Published Online May 11, 2012 [5]WHO/UNICEF, 腹泻临床管理新推荐实施指南.2005,8-11 [6] [7]儿科学(第8版),王卫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8] 周浩,张静. 2010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监测现状分析.疾病监测2012,27(3) [9] 2014年欧洲儿童急性胃肠炎循证指南 [10]《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 2009年8月第47卷第8期 [11] Seokyung Hahn,YaeJean kim,Paul Garner.Reduced osmolarity oral rehydration solution for treating dehydration due to diarrhoea in children:systematic review. 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1,323:81-5 [12] WHO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Reduced osmolarity oral rehydration salts (ORS) formulation – Report from a meeting of experts jointly organized by UNICEF and WHO. UNICEF House, New York, USA, 18 July 2001. WHO/CAH/01.22 [13] Absorption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s from hypotonic, isotonic and hypertonic solutions. J Physiol 1986;373:90P. [14] Oral versus intravenous rehydration of moderately dehydrated childr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ediatrics, 2005, 115(2):29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