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率对材料的化学性质没有什么影响,主要影响表观密度、吸水率、透气性。孔隙特征有:开孔和闭孔,连通孔和封闭孔。
一般来说,孔隙率越大,材料的密度不变(因为材料的密度是在密实的情况下测定的),表观密度变小,强度越低。
吸水性:孔隙率越大,同时开孔越多,连通孔越多,吸水性就好;如果都是闭孔同时为不连通孔,孔隙率对于吸水性没影响。
抗冻性:与吸水性相反,吸水性越好,抗冻性越差。
抗渗性:与吸水性一致,同时,孔的连通性对于其有着特别的影响,是其主要影响方面。
导热性:孔隙率一定,连通孔越少,导热性越差,开孔与否无关紧要;如果孔隙特征不变的话,一般情况下孔隙率越大,导热性越差。
(1)材料的孔隙率
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指块状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它以P 表示。孔隙率P的计算公式为:
P ——材料孔隙率;
V0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ρ0为材料体积密度;
V ——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 ρ为材料密度。
材料内部除了孔隙的多少以外,孔隙的特征状态也是影响其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的孔特征表现为,孔隙是在材料内部被封闭的,还是在材料的表面与外界连通。前者为闭口孔,后者为开口孔。有的孔隙在材料内部是被分割为独立的,还有的孔隙在材料内部相互连通。此外,孔隙尺寸的大小、孔隙在材料内部的分布均匀程度等都是孔隙在材料内部的特征表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