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达斡尔族建筑文化认同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达斡尔族建筑文化认同研究论文

浅析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浅析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在将建筑文化传承之前,必定要究其根本,探其本质,这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建筑文化并不是固有文化,更不是一成不变。要了解建筑的历史,以历史为基本点,深入剖析建筑的特征和特性,再结合文化特征,将建筑文化全面深入地挖掘其根本特点。这样,对于传承来说,才会有精神的传承,特征的传承,以及精髓的传承。

关键词: 建筑文化;传承;融合;发展

建筑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元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已经不再单纯得属于为人类遮风避雨的空间,它的存在,也见证着人类的追求方向与思维转变的成果。时间推移,建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设,经过不同时代的转变,以及推陈出新,已然已经摸索出独自的体系。因此,在人类大文化的范围内,建筑也创造出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既是社会大文化的分支体系,又属于建筑与文化特有的元素结合。建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三维与四维结合的特有艺术。建筑的样式,代表着当代美感的发展趋势,也引领着其他各个设计领域的思潮。同时,建筑也作为一种交流元素,无声地向观者进行诠释。诠释着时代背景,诠释着地域风情,诠释着文化发展方向,诠释着经济实力,诠释着主权命脉。建筑,既有国界之分,又无国界之分。有国界之分,是因为建筑的背景故事不同,风土人情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等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建筑会在特定的地域内,呈现出的气质会截然不同。无国界之分,则代表着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语言,在进行与造访者的沟通及心灵的呼唤。因为,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建筑,都会具有独自的特点,多种设计方式的表现,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不论国界何处,都会适用于人。

1、建筑文化的传承

在不同的地域,都会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则会产生不同的建筑文化。而建筑文化的传承,则需要时间的积累,一点一点得延伸发展。所谓传承,就是一代接替一代,将原本的精神本质得以向前延伸,发扬光大。所谓传承,就是将建筑文化赋予命运和灵魂,不仅要让建筑的生命得以延续,更要将建筑文化的灵魂得到释放,凸出其本质,扩大其思想。在将建筑文化传承之前,必定要究其根本,探其本质,这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建筑文化并不是固有文化,更不是一成不变。要了解建筑的历史,以历史为基本点,深入剖析建筑的特征和特性,再结合文化特征,将建筑文化全面深入地挖掘其根本特点。这样,对于传承来说,才会有精神的传承,特征的传承,以及精髓的传承。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探求其根本,也就是建筑的根本。包括建筑的材料特征,建筑的表现手法,建筑的表达方式,建筑的空间构成,建筑的结构构架,等诸多方面的元素。诸如,中国的古建筑,其建筑材料大部分运用木材质。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盛产木材,木材质加工方便,易加工制作,再就是木材质施工较快,成型迅速。但是,缺点也非常致命,木材质易损,易发生火灾,易腐蚀,经过几年就需要翻修调整。像明清年间的紫禁城宫殿,是中国最大体量的完整木构件宫殿建筑群,经过了上百年岁月的洗礼,魅力依旧。因为,意识到古建筑文化的珍贵,所以会定期将建筑群进行修缮,为了保护原有的样貌,也在进行原样的翻新,只是用料更为科学。

例如,木建筑表面的漆画工艺,已经不会使用原来的漆艺,而是在漆料中加入耐腐蚀、耐损坏、耐火的涂料,进行表面的漆绘修复。屋顶的琉璃瓦片,修复难度也是相当大。因为每一片琉璃瓦,都需要全面的修整,尤其瓦当部分,既要保证原有图形的样貌,又要保证色彩的还原度,而且琉璃瓦经过上百年的风霜雨打,寿命已经折损,所以要想全方位的原貌修缮,则会有非常大的作业难度。

古建筑的传承,传承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更多的是传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而建筑本身,也是国家发展的见证物,它最能反映时代的特点、历史的特点、民族的特点,更代表着发展的历程。所以,建筑的传承,并不只是表象的物质传承,而是深入精髓的文化的传承,给后人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积淀。中国,由古至今,历经了五千年的风霜洗礼。在各个民族,各个区域,都留存有不同时代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是一笔无价的宝贵财富。对于这些古建筑,在表面上,可以直观得了解建筑的建造手法和表达方式;而在更深层面里,通过对古建筑的勘测、研究、分析,可以了解中国在每个阶段、每个时代建筑产业发展的历程。多方面的因素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建筑文化,可以直观得让后人了解古人的思想,了解古建筑科学,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全貌。古建筑的存在,足以向世人证明中国建筑文化的深厚功底,并且发扬四方,源远流长。

2、建筑文化的融合

任继愈先生指出:“文化不是死的东西,它有生命,有活力,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不同文化相接处,很快就会发生融汇现象。处在表层的生活文化(如衣食器用等),很容易被吸收,处在深层的观念文化(如哲学体系、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才有可能发生交融。……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融合,这种融合只有在双方都有深厚文化基础的伟大民族间才有可能发生。”建筑文化的融合,不只是表层意义上的表面相融合,需要更深层次得融合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达到思想相交融,思维得到激烈得碰撞,方能获取深层次的融合。而且,任何事物的融合,都不是没有缘由,在某一层面上,都会达到一定的契合,获得融合的结晶。建筑的融合,不仅是建筑元素与元素的融合,还有建筑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多方面不同的因素融合在一起,会获得更多不同层面的融合,导致不同的融合结果。

中国建筑的空间观与欧洲建筑的空间观是完全不一样的。早期,中国的古建筑讲究的是平面文化,要有轴线定位。尤其,较大体量的建筑群,需要在规矩的矩形平面内,进行对称分布,达到东、西对称,南、北对称,进而达到轴对称。而且建筑为一层构架,只是在平面横向上延伸扩建,并不会在纵向上竖向发展,所以建筑群体在平面规划上也甚为庞大。欧洲国家的建筑,主要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施工工期相对较长,因为石材运输速度相对较慢,施工难度也较大,建筑的砌筑,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古时期的建筑,大部分都是人工徒手建造完成,到后期才会利用机器机械完成建筑,所以针对于古时期的建筑,想要短时间内完成,根本完不成,大部分的石材建筑都需要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来建造完成。而且欧洲国家的大型建筑物,主要是以大体量为主,例如教堂、宫殿、城堡,等等。欧洲的建筑并不像中国古建筑,讲究的.是平面的轴对称格局规划。欧洲建筑更注重的是体量的气势磅礴,室内空间开敞宽阔,举架非常高,视觉效果极其开阔。

尤其是教堂的建造,一般教堂都是一层的结构,部分教堂有钟楼的区域,则会设置从一层到达钟楼楼顶的楼梯,楼梯的体量很小,基本可以通过一人或两人行走。欧洲的教堂之所以会给人震撼的感觉,是因为无论在教堂空间内部还是在教堂外部区域,教堂都会将人完全得“包裹”起来。因为教堂是人们追求信仰的地方是人净化心灵的空间,是人们受到洗礼的建筑,所以教堂的设计建造,必须要承载人们的心理疾苦或是福乐喜至。当人们置身于教堂内部空间时,宽阔的空间,广阔的视野,瞬间就会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来体会上苍的造化。而当人们置身于教堂的外部空间时,教堂的神圣感、使命感,都会传递给人们。这些感受是通过建筑的外在形态来表达的,通过建筑特有的语言进行传播,包括建筑的表现手法及建筑特点,都会将建筑的精神传递给观看者。古时期,国内外的建筑差异比较大。随着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往来,将本国文化向外传递的同时,各个国家也会汲取其他国家的文化,吸收精华部分,并且与自己本国的文化相结合,进行改良和翻新,做到了文化的融合。建筑文化的融合,早已成为各个国家之间沟通会访的融合结果之一。因为建筑,相当于地域的坐标,会第一时间将国家本土的文化、理念传递给造访者。建筑文化相当于一面旗帜,直观得将文化和思想真实反应出来。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导致着建筑文化的交流于融合,尤其发展迅速的时期,建筑手法的融合,建筑方式的融合,建筑材料的融合,建筑理念的融合,已经早已成为各国之间友好发展的桥梁。在当今时代,建筑文化犹如一面镜子,相当直观得表达出本土领域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色。建筑文化不仅是无形的,更是掷地有声得将区域文化的特征,运用当地最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符号进行表现。所以,不论社会发展速度如何,发展方向如何,建筑文化都必须做到代代传承,与时代一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

[2]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达斡尔”一词是达斡尔族自称。清初,达斡尔族及其居住地区被称作“索伦部”和“萨哈尔察部”(满语,意黑貂部)。康熙六年(1667年),《清圣祖实录》开始记载为“打虎儿”,此后在我国史籍中常以“达呼尔”、“达古里”、“达呼里”、“达古儿”、“达乌儿”等音译出现。各种不同音译写法,都指的是达斡尔族的这一族称。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达斡尔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反映达斡尔族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丰富的独特的词汇,特别是在狩猎、渔业、畜牧业、农业、烟草业,以及野生动植物方面的词汇,更为详细;17世纪中叶以前,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东起牛满江(今俄罗斯境内布列亚河) ,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这个地区,辽、金、元、明各朝代都行使过管辖权,设置过机构。达斡尔族的屯落多数建在依山傍水的向阳之地,这同达斡尔人多种经营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不开。背靠山岗是为了防风朝阳温暖,对人体有益,住在靠山地区便于狩猎、采伐木材和砍取烧柴;临近江河可以捕鱼 ,河谷平原水草丰美有利于饲养牲畜,江河套子里生长茂密的柳条,可割取编制篱笆。山脚下的丘陵地带,土质肥沃,适宜种植庄稼。这种自然环境为达斡尔人农、牧、林、渔、猎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达斡尔族素重礼仪,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重大礼仪,如婚礼、葬礼、节庆、祭敖包、祭族谱及萨满教的各种宗教礼仪等。 达斡尔族的族称族源 一、族称 “达斡尔”一词是达斡尔族自称。清初,达斡尔族及其居住地区被称作“索伦部”和“萨哈尔察部”(满语,意黑貂部)。康熙六年(1667年),《清圣祖实录》开始记载为“打虎儿”, 此后 在我国史籍中常以“达呼尔”、“达古里”、“达呼里”、“达古儿”、“达乌儿”等音译 出现。各种不同音译写法,都指的是达斡尔族的这一族称。 中华民国时期,当时的执政者只承认汉、满、蒙古、回、藏等民族,达斡尔族被纳入蒙 古族之内。 1949年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1956年4月,国家正式确认达斡尔族为中国的一个单一少数民族,并统一书写为“达斡尔”。 二、族源 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民间有许多传说,从清代道光年间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初期,一些达 斡尔族知识分子著书立说,探索本民族的族源问题。在《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中,族源问题分列有下几种论点:隋唐年间黑水国的后人;唐代室韦部或室韦部中某一部(达(女户))的后人;辽代契丹人的后裔;宋元年间塔塔儿部或其中的“白鞑靼”的后人;与蒙古族同源。 中外史学家及本民族学者对于达斡尔族族源问题的论述可归纳为:隋唐时期室韦部的遗人;辽代契丹人的后裔;蒙古族的分支等。 持室韦部遗人观点者认为,17世纪以前达斡尔人分布在黑龙江以北及精奇里江河谷,是隋唐时期室韦部分部地,当时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贡,以此推断达斡尔族与隋唐时期的室韦某些部落有渊源关系。 持契丹后裔说者认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灭辽时迁到黑龙江以北地区。主要论据是:契丹族的历史变迁与达斡尔族的历史传说相吻合;契丹语与达斡尔语有很多相同词汇;其生产生活方式较为接近,如定居、从事农牧猎渔等各种生产、能 建造房屋、修筑城堡和制作大轮车等,习俗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凿冰捕鱼、放鹰捕猎、击曲棍球等,达斡尔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古代契丹人的传统习惯。史学界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多,论据也比较充分。 持蒙古分支观点者认为,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有很多相同相近之处,尤其是《蒙古秘史》中的一些古老词汇在现代蒙古语中已经消失,而在达斡尔语中仍然保 留着,因此达斡尔人应是蒙古的一个分支。 对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尚未统一定论,有待于学术界继续研究探讨和考证。 达斡尔族的民族语言 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达斡尔语中有许多与蒙古语族语言,特别是蒙古语相同的语言成分和特征,又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语言有某些同源成分或语词借用,因此,关于达斡尔语的系属问题,过去曾有不同的看法。经过语言学工作者们的多次调查和深入研究,认为,达斡尔语与蒙古语同源,在语音或语义上有一定的变化,但保持对应的词占调查搜集词汇的50%以上,而与满洲通古斯语族语言和词汇相同相近的只有5%左右。同时,达斡尔 语也具有独特的词汇和语法特点。在达斡尔语与蒙古语的同源词比较中,音、义完全相同的词为数较少,而绝大部分同源词在语音和词义方面有着错综复杂的差异和不同。在同源词中 ,有一部分词由于在语音方面发生了增音、减音、转化及换位而使语音差异较大。因此,确定达斡尔语是蒙古语族的一个独立的语言。 达斡尔语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在对《蒙古秘史》的语言研究中,发现达斡尔语与13世纪 的蒙古语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比如:宽阔,古蒙古语和达 斡尔语为“阿乌”;他,古蒙古语和达斡尔语为“印” ;多,古蒙古语和达斡尔语为“巴然”。达斡尔语与古蒙古语的这种相同相近的关系,表明达斡尔语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同时,许多 达斡尔语词汇与古蒙古语以及现代蒙古语词汇的不同之处,亦表明达斡尔语已从古代的语言得到了变化和发展。 达斡尔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反映达斡尔族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风俗习 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丰富的独特的词汇,特别是在狩猎、渔业、畜牧业、农业、烟草业,以及野 生动植物方面的词汇,更为详细。例如,对于牛的性别和年龄的名词有:“胡库如”,牛 ;“ 乌涅”,母牛;“巴格”,种公牛;“托库力”,牛犊;“额日格勒”,公牛;“依腾”,二岁牛;“刮农”,三岁牛;“管今”,三岁母牛等。对于马的毛色的叫法有20多种。达 斡尔语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词汇。这些借词包括由汉语、满洲通古斯语和其他语言而来的借词。就汉语借词来说,也有早期借词和近期借词之分。少数汉语借词已 经融 入达斡尔语之中,甚至在现代汉语中已很少使用了,像清明节的寒食,达斡尔语为“寒希” ,饺子的扁食,达斡尔语为“扁西”,落花生,达斡尔语为“落库山”等。一些近期借词, 有着与汉语很对应的语音,像砂糖和泛指所有糖,达斡尔语为“撒腾”。皮箱,达斡尔语为 “(皮(王仓)”等。达斡尔语也有一些从满洲通古斯语中的 借词,像满洲语兵为“绰哦哈”,达斡尔语为“绰阿戈”。满洲语大臣为“阿莫班”,达斡 尔语为“安本”,满洲语上奏为“卧西莫布”,达斡尔语为“卧新布”。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利弊研究论文

利:避免了民族矛盾和冲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团结,并且有助于将汉文明发扬光大弊:减少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失去了古老的文明

我们在加快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因为相对于汉族文化而言,少数民族文化显得更脆弱,更需

有利吗,无法汉化其他少数民族,就意味着五胡乱华的历史不远了,大家都希望让历史重演吗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丢失,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民族文化(包括汉族本身)也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很明显,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只看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忽视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至于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等一系列惨痛的民族文化流失现象的产生。因此,我们在加快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因为相对于汉族文化而言,少数民族文化显得更脆弱,更需要人们的重视和保护。1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传承,那它面临的将是从地球上消失的厄运。因此,做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据了解和分析,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首先,年轻一代的“现代化”观念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年轻一代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肯定了年轻一代在传承民族文化上的关键作用,任何文化只有在不断地一代一代往后传承才能保持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民族现状是,民族的不断融合,逐渐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方面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但另一方面也对本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这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现代化”上。少数民族的孩子越来越多地进入“汉区”接受教育和工作,长期地处于外族文化的影响之中,一些所谓的先进观念的输入使得不少少数民族的年轻人逐渐丢弃了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外来服饰的传入,很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在家里也不经常穿本民族服装了,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民族节日才穿本民族的服饰。年轻一代观念上与本民族文化传统越走越远的状况必须引起广大民族工作者的重视,民族的未来不容轻视。其次,外来“先进文化”的强大冲击。有一种说法认为落后文化总会被先进文化吞噬。我不太赞同,因为文化本无先进与落后、优秀与卑劣之分,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不能用本位的和阶段性的价值观去评判文化的优劣,更无权决定某一种文化的存亡。或许在若干年后,一些所谓的落后的文化也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积极意义。所以,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重视每一种文化,在当今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外来的观念和技术挤占了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空间,如手机、电脑和一些生产器械等,已经将很多少数民族传统的东西挤进了历史的盒子里,人们只有在历史的记载中才能看到了,这是很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的。第三,一些政策性的偏差也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政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会有消极的,这里我只用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就是普通话的全面推广。这一举措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它有助于民族间的交流和团结,有助于各少数民族更好地学习先进知识和掌握先进技术。然而,这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挤占了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空间,普通话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民(主要是年轻人)不再重视本民族语言,甚至一些少数民族同胞已经完全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了,民族语言的消亡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考虑消除一些政策性的不良影响,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目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已经不得不重视了,因为当前威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因素太多了,如果我们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将会缺失几分色彩而显得单调和无力,我们更无颜面对千秋万代的子孙。2 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正如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一样,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已经或者正在消亡。我们不应该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护好,否则我们将再也找不回它们。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最近几年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们也在不懈地努力着。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2.1 增加资金投入。由于少数民族分布零散,点很多,并且大多数分布在比较偏远的不发达地区,再加上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这就决定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成本必然会高,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是不行的。2.2 增加技术和人才投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方方面面,再加上各少数民族地区和文化的特殊性,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便无从谈起。另外,没有研究就更谈不上保护,研究就是最好的保护。而目前,任何研究都离不开专业人才,因此,可以这么说,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根本。2.3 我认为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地提高全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本身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因为据我了解,在很多地方不是政府对民族文化保护的投入不够,而是普通民众(包括当地人)对当地文化传统的保护意识不强,任何人为的破坏对文化传统都有可能是致命的。从大的来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使中华文化元气大伤;从小的来说,人不小心打碎了一件民族珍品,也是民族文化的重大损失。因此,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将在呵大程度上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成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一件复杂的工作,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是一件很简单的工作,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者,我们每个人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做出一点贡献,就是整个保护工作的一个巨大进步了。3 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任何一种文化都不会停滞不前,因为发展是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是不可阻挡的。然而,发展是不能盲目的,发展需要有正确的方向,否则就有可能走向消亡。因此,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把握好发展的方向,也是广大民族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广大少数民族同胞也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在看到成就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隐藏着的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民族跨越式进步的同时显得过急了,以至于把一些传统的文化和习惯留在了跨越前而没能带进新时代,这些传统的文化和习惯的好坏我们先不讨论,单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来看,这就是一种损失,或许当人们想从以前找回一些什么的时候,却发现那些东西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我想我们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应该是“推倒重建”式的,而更应该注重可持续的发展,因为文化终归是民族的根,丢掉了传统文化,民族的发展又从何谈起?因此,我认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应该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开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是民族文化工作的三大重任,不管我们是不是民族工作者,我认为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这三大重任,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每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华文明失去了各少数民族文明也就无所谓中华文明了。我们要保护和发展中华文化就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开始。

达尔文进化论研究论文

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进化论(英文:theory of evolution)并非什么演化都是进化,进化论,是以史为鉴,要找出生命生存规律和发展方向的系统性的科学理论,是对生命起源和发展的一种假说。古希腊时期曾经出现一些零星的演化思想,包括现在“演化论”者的演化无方向存在即合理,都不是系统性的科学理论。21世纪进化学绝大部分以“分子钟为基础、蛋白质PAM矩阵和BLOSUM的氨基酸矩阵为证据”的分子系统发生学和进化动力学为基础,由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导。以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为主体方向,近中性突变为框架,已成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解释了染色体平衡易位等基因变化。而达尔文进化论主要特指进化论在达尔文时代的观点。自然选择说主要包括以下3个和谐统一的内容:(1)生存斗争的理论。生殖过剩与生存条件的有限这一矛盾是地球上的物种被淘汰的外在原因之一。(2)遗传性发生变异的理论。虽变异的机制并不清楚,但普遍发生变异的事实不容否认,达尔文以此说明物种演变的内在原因。(3)适者生存的理论。生存条件一直在变化,如果物种的变异适合于变化的环境,那么就在生存斗争中取得胜利而发展;如果物种的变异不适宜于它当时生存的条件,那么就趋于衰减或灭亡。

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创立140余年了,在其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假说被提出来的。除达尔文本人从对一些植物,动物形态的观察得出的推论外,并没有什么化石证据。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书中论及化石时,标题为“不完美的地质记录”。他承认在当时的化石研究中并未有证据显示有物种间过渡类型的存在,并指出这可能是最易于检验而又具有杀伤力的反进化论的理由。他看到了进化论的先天缺陷,并希望后人能予以验证。但是时至今日,进化论已成为一个公理;一个信仰;甚至一个宗教。不能讨论,更不能批判,只能无条件接受,否则就将招致无情的围剿,甚至被贴上“伪科学”,“反科学”的标签而断送自己的研究前程。在当今任何一本生物学杂志上,已经找不到任何质疑进化论的论文了。SCOTT和COLE在八十年代初,检索了当时的4000多种学术刊物,未发现任何一篇反进化论的论文,在68种与生物起源有关的学术期刊中,也未发现任何一篇是质疑进化论的。GEORGE W. GILCHRIST在1997年调查了世界上最大的五种期刊数据索引,也未发现反进化论或非进化论的论文。进化论者自豪地宣称,进化论对神创论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似乎进化论的合理性及不言自明性又得到了一次证明。 事实真的如此吗?进化论已是绝对的真理了吗?其实不然,SCOTT和COLE的工作还发现,在1985年提交的135000篇论文中,确有18篇论文是反进化论的和非进化论的。而这18篇论文无一例外地遭到拒绝发表。进化论并非无懈可击,而是它的维护者不允许任何针对它的挑战。这更加给人一种印象:进化论并非确立于自身学说的科学性和完美程度,而是确立于众多崇拜者的信仰。进化论并非KARL POPPER意义上的“经验科学”(EMPIRICAL SCIENCE),而是一个假说,信仰和并不完美的证据的杂合体。 事实上,我们今天科学研究所发现的东西,已经足以让人们重新考虑进化论的正确性了。但这些事实要么被回避,要么被抹杀,人们在思维定式的驱使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盛行理论的卫道士,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不符合理性的科学精神的。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正视旧理论的缺陷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勇于摆脱束缚。只有这样,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人类才能向前推动。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曾这样说明进化论的先驱、法国杰出的博物学家拉马克〔拉马克(1744—1829)〕法国生物学家,现代进化论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法国植物志》《动物哲学》。对进化论的贡献,“他的功绩是伟大的,他第一个使人认识到这样一个假定的可能性: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一切变异是根据自然界的规律而不是由于神的干涉而发生的”。我们又看到,列宁在总结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时说:“达尔文的著作最后把上帝从自然界赶走了,生物科学便站立起来了。”这些论述首先表明了进化论在打击神学中的作用。 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开始,自然科学受到哥白尼“日心说”的鼓舞,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8世纪,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力学已经从神学统治中解放出来,但是生物学仍然禁锢在神学之中。神学世界观在生物学中具体表现为物种特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这两种观点主张:上帝是创造主,一切生物均为上帝所创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从造物主那里获得永恒不变的构造与功能,包括生活习性。显然,所谓物种特创论与物种不变论实质上就是搬到自然科学中的基督圣经。当时的生物科学只能是对圣经的注释,是“神学的婢女”。在这样一种不容置疑的社会思潮当中,进化思想是怎样占据了拉马克和达尔文等一批科学家头脑的呢?我们知道,从18世纪末开始,不仅有拉马克和达尔文,而且有一批自然科学家树立了进化论的思想。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有:法国科学家布封,法国动物学家圣提雷尔〔圣提雷尔(1772—1844)〕法国动物解剖学家、胚胎学家,现代进化论的先驱者之一。曾任巴黎历史博物馆脊椎动物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解剖学的哲学》。,英国博物学家兼诗人伊拉兹马斯·达尔文(达尔文的祖父),英国自然科学家华莱士,德国植物学家卡尔·尼古拉·弗腊斯(18101875),俄国动物学家路里耶(18141858)等。推动这么多自然科学家挣断神学束缚的力量来自何处? 看一下进化思想在他们头脑中萌发的经过,我们便可以清楚了。例如,达尔文的祖父,伊拉兹马斯·达尔文曾这样谈道:“动物的变形,如由蝌蚪到蛙的变化,……人工造成的变化,如人工培育的马、狗、羊的新品种,……气候与季节条件造成的改变,……一切温血动物结构的基本一致,……使我们不能不断定它们都是从一种同样的生命纤维产生出来的”。这表明,物种在人工培育条件下和在不同外界环境作用下所发生的改变这些自然界的事实启发他产生了物种变化的思想。再拿德国的卡尔·弗腊斯来说,马克思誉他为“达尔文以前的达尔文主义者”,他于1847年发表了《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二者的历史》一书。书中他利用古希腊作家对植物的形态、生态的描述,与他30年代在波斯、埃及等地的实地考察情况对比,得出结论说:“对植物物种不变的信念,也已为我们所动摇,我们甚至指出,这是自然造成的”。不难理解,正是与自然事实的直接接触导致他摒弃物种不变和物种特创的神学观点。 我们知道,在进化论的先驱者中,拉马克和达尔文曾直接受过神学教育,并可能以神职为终身职业。拉马克的双亲希望他成为一个牧师,因此让他在中学时代入教会学校受了几年神学熏陶。达尔文在剑桥大学神学院毕业,并获得了学位和当牧师的资格。然而,又恰恰是他们两人给物种神创论与不变论以沉重的打击。神学观念的灌输并没有挡住进化论思想在他们头脑中的萌芽,其根本原因也正是由于观察大自然得来的事实。拉马克曾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一问题,他说:“观察的材料已经明显地证明了种的不变理论的荒谬。”至于达尔文,大自然对他的启示作用就更加明显了,我们不妨多说几句。1935年,厄瓜多尔政府在距其海岸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设立了达尔文纪念碑,纪念达尔文考察这一群岛一百周年,碑文写着:“查理士·达尔文于1835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登陆。他在研究当地动植物分布时,初次考虑到生物进化问题,从此开始了这个悬而未决的论题的思想革命。”达尔文在他当时的考察日记中是这样写的:该群岛“四周都是新的鸟类、新的爬行类、新的软体动物、新的昆虫、新的植物……。为什么这些岛屿上的土著生物,无论在种类上或者在数目上都和大陆上的生物有不同的比例的联系,并且互相以不同的方式起作用呢?为什么它们也按照美洲的生物组织形式被创造出来呢?”“在地质史的近代时期里面,这里还是一片空虚无物的茫茫大洋。因此,无论从空间上或者从时间上看来,我们好像都会得出一个略为接近于那个巨大的事实的见解来,这就是一切秘密当中的秘密:地球上的新的生物第一次出现的问题”。达尔文认为,他的全部思想起源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对整个贝格尔号舰上的考察生活,他是这样回忆的,“贝格尔旅行是我平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它决定了我今后的整个事业”。这里有一段插曲很能说明自然事实对达尔文的启迪。在贝格尔号旅行前,达尔文十分钦佩的剑桥大学植物学教授汉斯罗建议达尔文把地质学家赖尔〔赖尔(1797—1875)〕又译为“莱伊尔”,英国地质学家,地质学的奠基人。主张地质渐变论,其主要著作《地质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地质学的成熟。的《地质学原理》一书带在身边,说:“你这次旅行必须将赖尔的新著作带在身边,随时翻阅它,因为它十分有趣,但是你除了它所记载的事实以外,千万不可注意它,因为它的理论都是荒唐到极点的。”原来,赖尔在书中阐述了地球地层是缓慢变化的,而地表环境的变化使生物也逐渐发生变化。赖尔的理论是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灾变说”的批判,而汉斯罗是相信“灾变说”的。达尔文在途中仔细阅读了这部著作。在旅途开始时,他相信“生物是根据上帝的计划而创造出来的”——在旅途中,他曾这样回答军官们向他提出的这类问题。但是,当他刚刚考察了第一个地点——佛得角群岛的圣特雅哥岛,发现地层越深,生物化石的结构越简单;地层越浅,生物化石越复杂,生物的演变不是记录在地层的发展史中吗?在事实面前,达尔文不能不为赖尔的理论所征服。因此,他写道:“这次调查使我相信赖尔的观点远远胜过了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著作中提倡的观点。” 综上可见,观察、搜集、分析大自然的事实,这是进化论思想萌芽的一个首要的因素。同时,我们知道,也正是这些客观事实,给一代又一代的自然科学家以坚定的信念,使他们不顾宗教势力的迫害和社会愚昧势力的歧视、打击,承先启后、不断地提出生物进化的观点。同样,正是依靠了大量的事实,进化论才赢得了成功。正如大家今天都清楚看到的,不管人们对进化原因如何解释,不管进化论可能怎样改变自身的形式,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事实总是抹杀不了的。 理论的升华 人类的理智从来不满足于“知其然”,总要弄明白“其所以然”,所以任何科学理论不可能停留在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必须对事实何以如此发生给予合理的解释。实际上,早于达尔文很多年,人们发现生物演变的事实,就提出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恩格斯指出:“卡弗·沃尔弗〔卡弗·沃尔弗(1733—1794)〕德国胚胎学家。他详细观察鸡的胚胎发育,证明鸡的血管是逐渐形成的,为生物体各种器官的“渐成论”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主要著作是1759年发表的《发生论》。在1759年对物种不变进行了第一次攻击,并且宣布了种源说。但在他那里不过是天才的预见的东西,到了奥肯〔奥肯(1779—1851)〕德国自然哲学家。认为人是整个宇宙的缩影,是自然界发展的顶峰,精神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相同之处。、拉马克、贝尔〔贝尔(1792—1876)〕又译为冯·贝尔,德裔俄国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比较胚胎学的创始人。最大贡献是1827年发现了哺乳动物的卵。主要著作《动物发生史——观察与思考》,指出所有脊椎动物的胚胎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关系越近,相似程度越大。在发育过程中,门的特征最先出现,然后是纲、目、科、属、种的特征。这一点后来在胚胎学上被称为“贝尔法则”。那里才具有了确定的形式,而在整整一百年之后,即1859年,才被达尔文胜利地完成了。”那么,为什么进化论到达尔文手里才初告大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从理论上正确地阐明了生物进化的机理。 物种是演变的,这是事实,可演变的原因是什么?物种为什么会变异?为什么物种竟然呈现出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呢?在达尔文之前,已有一些进化论者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但他们的解答或偏离事实,或过于牵强附会。达尔文总结、扬弃了前人的学说,并注意从其他学科的学术思想中吸取养料,经过多年辛勤的探索和紧张的思考,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以此来解释生物进化的事实。自然选择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和谐统一的内容: (1)生存斗争的理论。生殖过剩与生存条件的有限这一矛盾是地球上的物种被淘汰的外在原因之一。 (2)遗传性发生变异的理论。虽然变异的机制并不清楚,但普遍发生变异的事实不容否认,达尔文以此说明物种演变的内在原因。 (3)适者生存的理论。生存条件一直在变化,如果物种的变异适合于变化的环境,那么就在生存斗争中取得胜利而发展;如果物种的变异不适宜于它当时生存的条件,那么就趋于衰减或灭亡。 这样,达尔文基于自然界本身的事实和矛盾,为我们大致描绘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各种关键的问题在他这里都有了比较合理的、有事实佐证的回答。新的物种怎么出现的呢?因为旧的物种会变异。很多物种为什么灭绝了?因为它们承受不住生存斗争的压力。为什么现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那么和谐呢?因为无数变异之中的某些变异恰好符合环境的选择。至于为什么低等类型的生物到处存在,达尔文写道:“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不一定包含进步性的发展——自然选择只利用有利于处在复杂生活关系中的生物的那些变异。”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达尔文在论证观点时,巧妙运用事实的能力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他没有像拉马克那样,把自己的学说大量建立在猜测之上。这样说是否意味着达尔文用事实解答了一切问题?不是。他巧妙运用事实的能力在于:一方面,当他并不能提供事实何以如此发生的机制时,他便声明,目前的科学尚不能解开事实之谜;同时,他动用各方面的大量材料来证明这是事实。这样,虽没有解释“所以然”,但使大家还是容易相信他所说的是符合事实的。例如,关于变异的机制和遗传的机理,达尔文都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他承认:“我们对于变异规律深深地无知。我们能提出这部分或那部分为什么发生变异的任何原因的,在一百个例子中还不到一个。”关于遗传,他说:“遗传的法则是不可思议的,这是未来科学的事情。”自己无法回答的,就不轻易猜测和下结论,以避免让无把握的猜测降低理论的可靠性。但变异和遗传的事实是客观存在、抹杀不了的,于是达尔文就将丰富的材料摆在读者面前,这就使人读来不能不信,而把对原因的探讨寄希望于未来的科学。另一方面,当他解释事实发生的原因,说明自己的理论时,尽量搜集各方面、各种学科的研究成果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无疑增加了新理论的可信性。看一下他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一书,其材料的丰富和翔实充满字里行间,不难想见达尔文驾驭事实的功力深厚和用心良苦。 达尔文的科学气质 达尔文回顾一生的道路时,曾谈到两种气质对他的帮助。 首先是“保持思想自由”。1881年,他告诉人们,自己遵循这样一条治学原则:“我曾坚定地努力保持我的思想的自由,以便一旦事实证明这些假说不符合事实时,就丢掉我无论多么爱好的假设(而我不能反对每一问题成立一种假设),除此之外,我并没有别的办法。”考虑到当时宗教的社会习惯势力和神学的影响,考虑到研究进化论这一问题本身的难度,我们可以体会“保持思想自由”对达尔文是特别有意义的。 “保持思想自由”在达尔文身上具体表现为富有怀疑精神和不自满、不保守。 无须说,他的进化论是对当时宗教神学观的叛逆,是大胆怀疑的产物。 他一生最感谢和尊重两位导师,一个是汉斯罗,一个是赖尔。他恳切地接受导师的指导,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持自己的风格,具有自己的思考。例如,汉斯罗认为缠绕植物的运动是由于它们本身具有一种盘旋生长的自然倾向,可是达尔文根据自己对花房中栽培的攀缘植物的观察,提出:“卷须植物或攀缘植物的运动是一种对生活环境的适应,以获取较大的阳光面和较多的空气,利于生存和生长,不这样的话,它们很难生活下去。”又例如,赖尔关于珊瑚礁的形成,曾提出一个火山口理论。人们相信赖尔,谁也不去怀疑。可是达尔文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了疑问:“新的事实似乎不像赖尔所说的那样。”他认为珊瑚礁的形成与火山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珊瑚虫长年累月筑成的。 后来他自己成了权威,但这并没有使他变得保守和谨小慎微起来,而是仍然富有怀疑和进取心。有一次,他读着刚出版不久的《血族婚姻》一书,作者引用比利时一位学者发表在权威杂志《比利时皇家学会会报》上的一段实验资料:用近亲的兔子交配许多代,丝毫没有发生有害的后果。人们对权威报刊上的文章,习惯于不去怀疑。但达尔文认为,这一实验报告是站不住脚的,于是写信给那家杂志,提出自己的见解,询问实验是否真实。果然,不久他得到回复,那个实验报告是伪造的。 达尔文从来不以伟人自居,他知道虚怀若谷对科学的价值。因此,他不能接受任何吹捧自己、贬低旁人的做法,面对别人的这种行为,他会直言相告:“反对您加在我们那些伟人身上的巨大重要性;我惯常认为:第二、三、四流人物都极为重要,至少在科学家方面是这样的。” 对自己的理论,他决不抱守一隅,而是不厌深思,反复琢磨。关于遗传的机制,他曾提出“泛生论”的假说,认为从身体各部输出一种名为“pangen”的粒子聚向生殖细胞,以此解释身体的变化即获得性状向子代的遗传。这一假说发表后,有些学者提出异议,达尔文很注意这些批评。例如对意大利植物学家菲得利克·德尔宾诺(18331905)的批评,他表示:“他反对这个假说,但批评得公正;我发现他的批评很有用处。”此后,他们经常通信,讨论植物学问题。也正是在认真考虑批评意见的基础上,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六版中,删去了有关泛生论假说的论述。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略见他虚心、严谨的治学之风。当然,从他1842年整理出“物种起源草稿”,直到1859年才发表《物种起源》一书的事实,我们更能体会到他的“不厌深思”之“深”。 达尔文的第二个重要素质是他的观察能力。这似乎是他惟一那么自信的。他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是没有疑问的。从他发表的许多著作中对动植物生态习性的描写,从他对物种与变种在形态与结构上微细差异的比较,我们不禁为他的观察能力叹服。当然,这一素质对达尔文的重要性也是不难理解的。对每一个博物学家和当时的进化论者来说,精细观察是进入研究的一个首要的、也是起码的条件。在达尔文,这真是个人能力与工作需要的巧妙适应。 达尔文还谈到,一个科学家应有的另一重要素质,那就是兴趣,一种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使童年与少年时代的达尔文热衷于与哥哥去采集标本、旅行、打猎和研究化学。他对功课不感兴趣,因而成绩不好。他在自传里说:“学校对于我的教育来说,是一个空洞的场所。”正是这种兴趣,致使他在爱丁堡大学学医时心不在焉,以后转入剑桥神学系,一边学神学,一边却跟着汉斯罗等生物学教授、地质学教授学习了许多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知识,并参加植物与地质考察队进行学术探险。正是这种兴趣,使他虽然在神学系毕业,但不愿当神甫,而情愿去参加艰苦的环球考察。也正是这种兴趣,使他后半生虽疾病缠身,还是不懈地研究。兴趣,给了科学巨匠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出忘我工作的热情。 在自传中,达尔文这样总结自己为创立进化论奋斗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达尔文的经验之谈,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1858年7月1日,达尔文和华莱士在伦敦林耐学会上分别宣读了他们的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科学的进化论由此诞生。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成为进化论的创立者。进化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达尔文进化论萌芽、产生、发展、确立的思想历程,并从达尔文自身的科学气质上揭示了他成功的奥秘,高度评价了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一书在人类历史上的杰出贡献。阅读时,可以将本文与《〈物种起源〉导言》相参照,加深对进化论思想的认识,对导言内容的理解。

首先,进化论不是真理,而且,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真理.把进化论真理化的人,必然是反进化论者. 其次,进化论不是一步到位自立便圆满的理论,它与其它科学理论一样,在随着认识的手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不断完善的. 第三、达尔文进化论只是进化论的一种流派,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说、中国古代“腐草为蝇”说等皆归属于进化论范畴.只不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论由于其难以辩驳的证据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理论. 第四、达尔文进化论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是它把散乱的生物学通过“自然选择”说串联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这个核心理论已经如地球是球体一样在诸多的证据支持下坚实可靠. 第五、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多层的体系,在科学界,“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观点已成定论,没有任何可质疑之处,所质疑者,只是具体的某种生物如何进化而来或者导致其进化的外在原因是什么. 第六、达尔文进化论经过一百多年的完善,已经做了许多修正、补充和发展,比如“幸者生存”说(遗传漂变),就是对“适者生存”的补充,“进化丛”理论就是对“进化树”的发展.可以想象,在未来,达尔文进化论也会发展的更完善. 最后,达尔文进化论自创立以来,就一直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和反对,但时随着科学的发展,反对进化论的言论已渐渐从科学界消失,宗教目前是反对进化论的主流和中坚,而对进化论的怀疑也由质疑演变为歪曲.原因有二:一、宗教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对人从何处来进行解释,而宗教的观点无法与进化论调和,可是如果放弃对人从何处而来的解释,大多数的宗教都会失去意义,比如,若上帝根本没有造人,人的出现与上帝无关,那么基督教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它们必须反进化论、歪曲进化论或者抱进化论大腿(神导进化论就是如此).二、进化论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这类知识不是普通民众能完全掌握的,甚至根本听不懂,他们忽悠不了科学界,忽悠普通民众还是可以的.这就是为什么在网络上,存在着大量反进化论的文章或谣言,但是在一流的国际科学刊物上,没有一篇反进化论的论文之根本原因.

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庆幸的是达尔文已经不是在中世纪了,故他没有受到布鲁诺的待遇,民众仍然给了极高的评价,即使是宗教,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宽容与妥协,这与当时宗教权力远不如中世纪有关。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创立140余年了,在其诞生之初,它是作为一种假说被提出来的。除达尔文本人从对一些植物,动物形态的观察得出的推论外,这些年学术界完善了铀铅测年法对化石证据的排序和基因证据。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书中论及化石时,标题为“不完美的地质记录”。其承认在当时的化石研究中并未有证据显示有物种间过渡类型的存在,并指出这可能是最易于检验而又具有杀伤力的反进化论的理由。他看到了进化论的理论缺陷,并希望后人能予以验证、完善。时至今日,进化论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在当今任何一本生物学杂志上,已经找不到任何质疑进化论的论文了。SCOTT和COLE在八十年代初,检索了当时的4000多种学术刊物,未发现任何一篇反进化论的论文,在68种与生物起源有关的学术期刊中,也未发现任何一篇是质疑进化论的。GEORGE W. GILCHRIST在1997年调查了世界上最大的五种期刊数据索引,也未发现反进化论或非进化论的论文,即使存在也是少数质疑进化论理论缺陷的文章。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曾这样说明进化论的先驱、法国杰出的博物学家拉马克〔拉马克(1744—1829)〕法国生物学家,现代进化论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法国植物志》《动物哲学》。对进化论的贡献,“他的功绩是伟大的,他第一个使人认识到这样一个假定的可能性: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一切变异是根据自然界的规律而不是由于神的干涉而发生的”。我们又看到,列宁在总结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时说:“达尔文的著作最后把上帝从自然界赶走了,生物科学便站立起来了。”这些论述首先表明了进化论在打击神学中的作用。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开始,自然科学受到哥白尼“日心说”的鼓舞,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8世纪,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力学已经从神学统治中解放出来,可生物学仍然禁锢在神学之中。神学世界观在生物学中具体表现为物种特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这两种观点主张:上帝是创造主,一切生物均为上帝所创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从造物主那里获得永恒不变的构造与功能,包括生活习性。显然,所谓物种特创论与物种不变论实质上就是搬到自然科学中的基督圣经。当时的生物科学只能是对圣经的注释是“神学的婢女”。在这样一种不容置疑的社会思潮当中,进化思想是怎样占据了拉马克和达尔文等一批科学家头脑的呢?我们知道,从18世纪末开始,不仅有拉马克和达尔文,而且有一批自然科学家树立了进化论的思想。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有:法国科学家布封,法国动物学家圣提雷尔〔圣提雷尔(1772—1844)〕法国动物解剖学家、胚胎学家,现代进化论的先驱者之一。他曾任巴黎历史博物馆脊椎动物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解剖学的哲学》。英国博物学家兼诗人伊拉兹马斯·达尔文(达尔文的祖父),英国自然科学家华莱士,德国植物学家卡尔·尼古拉·弗腊斯(1810—1875),俄国动物学家路里耶(1814—1858)等。推动这么多自然科学家挣断神学束缚的力量来自何处?看一下进化思想在他们头脑中萌发的经过,我们便可以清楚了。例如,达尔文的祖父,伊拉兹马斯·达尔文曾这样谈道:“动物的变形,如由蝌蚪到蛙的变化,……人工造成的变化,如人工培育的马、狗、羊的新品种,……气候与季节条件造成的改变,……一切温血动物结构的基本一致,……使我们不能不断定它们都是从一种同样的生命纤维产生出来的”。这表明,物种在人工培育条件下和在不同外界环境作用下所发生的改变这些自然界的事实启发他产生了物种变化的思想。再拿德国的卡尔·弗腊斯来说,马克思誉他为“达尔文以前的达尔文主义者”,他于1847年发表了《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二者的历史》一书。书中他利用古希腊作家对植物的形态、生态的描述,与他30年代在波斯、埃及等地的实地考察情况对比,得出结论说:“对植物物种不变的信念,也已为我们所动摇,我们甚至指出,这是自然造成的”。不难理解,正是与自然事实的直接接触导致他摒弃物种不变和物种特创的神学观点。我们知道,在进化论的先驱者中,拉马克和达尔文曾直接受过神学教育,并可能以神职为终身职业。拉马克的双亲希望他成为一个牧师,因此让他在中学时代入教会学校受了几年神学熏陶。达尔文在剑桥大学神学院毕业,并获得了学位和当牧师的资格。然而,又恰恰是他们两人给物种神创论与不变论以沉重的打击。神学观念的灌输并没有挡住进化论思想在他们头脑中的萌芽,其根本原因也正是由于观察大自然得来的事实。拉马克曾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一问题,他说:“观察的材料已经明显地证明了种的不变理论的荒谬。”至于达尔文,大自然对他的启示作用就更加明显了,我们不妨多说几句。1935年,厄瓜多尔政府在距其海岸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设立了达尔文纪念碑,纪念达尔文考察这一群岛一百周年,碑文写着:“查理士·达尔文于1835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登陆。他在研究当地动植物分布时,初次考虑到生物进化问题,从此开始了这个悬而未决的论题的思想革命。”达尔文在他当时的考察日记中是这样写的:该群岛“四周都是新的鸟类、新的爬行类、新的软体动物、新的昆虫、新的植物……为什么这些岛屿上的土著生物,无论在种类上或者在数目上都和大陆上的生物有不同的比例的联系,并且互相以不同的方式起作用呢?为什么它们也按照美洲的生物组织形式被创造出来呢?”“在地质史的近代时期里面,这里还是一片空虚无物的茫茫大洋。因此,无论从空间上或者从时间上看来,我们好像都会得出一个略为接近于那个巨大的事实的见解来,这就是一切秘密当中的秘密:地球上的新的生物第一次出现的问题”。达尔文认为,他的全部思想起源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对整个贝格尔号舰上的考察生活,他是这样回忆的,“贝格尔旅行是我平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它决定了我今后的整个事业”。这里有一段插曲很能说明自然事实对达尔文的启迪。在贝格尔号旅行前,达尔文十分钦佩的剑桥大学植物学教授汉斯罗建议达尔文把地质学家赖尔〔赖尔(1797—1875)〕又译为“莱伊尔”,英国地质学家,地质学的奠基人。主张地质渐变论,其主要著作《地质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地质学的成熟的《地质学原理》一书带在身边,说:“你这次旅行必须将赖尔的新著作带在身边,随时翻阅它,因为它十分有趣,你除了它所记载的事实以外,千万不可注意它,因为它的理论都是荒唐到极点的。”赖尔在书中阐述了地球地层是缓慢变化的,而地表环境的变化使生物也逐渐发生变化。赖尔的理论是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灾变说”的批判,而汉斯罗是相信“灾变说”的。达尔文在途中仔细阅读了这部著作。在旅途开始时,他相信“生物是根据上帝的计划而创造出来的”——在旅途中,他曾这样回答军官们向他提出的这类问题。当他刚刚考察了第一个地点——佛得角群岛的圣特雅哥岛,发现地层越深,生物化石的结构越简单;地层越浅,生物化石越复杂,生物的演变不是记录在地层的发展史中吗?在事实面前,达尔文不能不为赖尔的理论所征服。因此,他写道:“这次调查使我相信赖尔的观点远远胜过了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著作中提倡的观点。”综上可见,观察、搜集、分析大自然的事实,这是进化论思想萌芽的一个首要的因素。同时,我们知道,也正是这些客观事实,给一代又一代的自然科学家以坚定的信念,使他们不顾宗教势力的迫害和社会愚昧势力的歧视、打击,承先启后、不断地提出生物进化的观点。同样,正是依靠了大量的事实,进化论才赢得了成功。正如大家都清楚看到的,不管人们对进化原因如何解释,不管进化论可能怎样改变自身的形式,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事实总是抹杀不了的。理论的升华人类的理智从来不满足于“知其然”,总要弄明白“其所以然”,故任何科学理论不可能停留在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必须对事实何以如此发生给予合理的解释。实际上,早于达尔文很多年,人们发现生物演变的事实,就提出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恩格斯指出:“卡弗·沃尔弗【(1733—1794)德国胚胎学家】,他详细观察鸡的胚胎发育,证明鸡的血管是逐渐形成的,为生物体各种器官的“渐成论”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主要著作是1759年发表的《发生论》。在1759年对物种不变进行了第一次攻击,并且宣布了种源说。在他那里不过是天才的预见的东西。到了奥肯【(1779—1851)德国自然哲学家】,他认为人是整个宇宙的缩影,也是自然界发展的顶峰,精神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相同之处。拉马克、贝尔【(1792—1876)又译为冯·贝尔,德裔俄国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比较胚胎学的创始人】最大贡献是1827年发现了哺乳动物的卵。主要著作《动物发生史——观察与思考》,指出所有脊椎动物的胚胎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关系越近,相似程度越大。在发育过程中,门的特征最先出现,然后是纲、目、科、属、种的特征。这一点后来在胚胎学上被称为“贝尔法则”。那里才具有了确定的形式,而在整整100年之后,即1859年,才被达尔文胜利地完成了。”为什么进化论到达尔文手里才初告大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从理论上正确地阐明了生物进化的机理。物种是演变的,这是事实,可演变的原因是什么?物种为什么会变异?为什么物种竟然呈现出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呢?在达尔文之前,已有一些进化论者试图解答这个问题,可他们的解答或偏离事实,或过于牵强附会。达尔文总结、扬弃了前人的学说,并注意从其他学科的学术思想中吸取养料,经过多年辛勤的探索和紧张的思考,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以此来解释生物进化的事实。自然选择说主要包括以下3个和谐统一的内容:(1)生存斗争的理论。生殖过剩与生存条件的有限这一矛盾是地球上的物种被淘汰的外在原因之一。(2)遗传性发生变异的理论。虽变异的机制并不清楚,但普遍发生变异的事实不容否认,达尔文以此说明物种演变的内在原因。(3)适者生存的理论。生存条件一直在变化,如果物种的变异适合于变化的环境,那么就在生存斗争中取得胜利而发展;如果物种的变异不适宜于它当时生存的条件,那么就趋于衰减或灭亡。这样,达尔文基于自然界本身的事实和矛盾,为我们大致描绘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各种关键的问题在他这里都有了比较合理的、有事实佐证的回答。新的物种怎么出现的呢?因为旧的物种会变异,很多物种为什么灭绝了?因为它们承受不住生存斗争的压力。为什么现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那么和谐呢?因为无数变异之中的某些变异恰好符合环境的选择。至于为什么低等类型的生物到处存在,达尔文写道:“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不一定包含进步性的发展——自然选择只利用有利于处在复杂生活关系中的生物的那些变异。”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达尔文在论证观点时,巧妙运用事实的能力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他没有像拉马克那样,把自己的学说大量建立在猜测之上。这样说是否意味着达尔文用事实解答了一切问题?不是。他巧妙运用事实的能力在于:一方面,当他并不能提供事实何以如此发生的机制时,他便声明,目前的科学尚不能解开事实之谜;同时,他动用各方面的大量材料来证明这是事实。这样,虽没有解释“所以然”,但使大家还是容易相信他所说的是符合事实的。例如,关于变异的机制和遗传的机理,达尔文都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他承认:“我们对于变异规律深深地无知。我们能提出这部分或那部分为什么发生变异的任何原因的,在100个例子中还不到1个。”关于遗传,他说:“遗传的法则是不可思议的,这是未来科学的事情。”自己无法回答的,就不轻易猜测和下结论,以避免让无把握的猜测降低理论的可靠性。但变异和遗传的事实是客观存在、抹杀不了的,于是达尔文就将丰富的材料摆在读者面前,这就使人读来不能不信,而把对原因的探讨寄希望于未来的科学。另一方面,当他解释事实发生的原因,说明自己的理论时,尽量搜集各方面、各种学科的研究成果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无疑增加了新理论的可信性。看一下他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一书,其材料的丰富和翔实充满字里行间,不难想见达尔文驾驭事实的功力深厚和用心良苦。达尔文的科学气质达尔文回顾一生的道路时,曾谈到两种气质对他的帮助。首先是“保持思想自由”。1881年,他告诉人们,自己遵循这样一条治学原则:“我曾坚定地努力保持我的思想的自由,以便一旦事实证明这些假说不符合事实时,就丢掉我无论多么爱好的假设(而我不能反对每一问题成立一种假设),除此之外,我并没有别的办法。”考虑到当时宗教的社会习惯势力和神学的影响,考虑到研究进化论这一问题本身的难度,我们可以体会“保持思想自由”对达尔文是特别有意义的。“保持思想自由”在达尔文身上具体表现为富有怀疑精神和不自满、不保守。无须说,他的进化论是对当时宗教神学观的叛逆,也是大胆怀疑的产物。他一生最感谢和尊重两位导师,一个是汉斯罗,一个是赖尔。他恳切地接受导师的指导,这并不妨碍他保持自己的风格,具有自己的思考。例如,汉斯罗认为缠绕植物的运动是由于它们本身具有一种盘旋生长的自然倾向,可是达尔文根据自己对花房中栽培的攀缘植物的观察,提出:“卷须植物或攀缘植物的运动是一种对生活环境的适应,以获取较大的阳光面和较多的空气,利于生存和生长,不这样的话,它们很难生活下去。”又例如,赖尔关于珊瑚礁的形成,曾提出一个火山口理论。人们相信赖尔,谁也不去怀疑。可是达尔文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了疑问:“新的事实似乎不像赖尔所说的那样。”他认为珊瑚礁的形成与火山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珊瑚虫长年累月筑成的。后来他自己成了权威,可这并没有使他变得保守和谨小慎微起来,而是仍然富有怀疑和进取心。有一次,他读着刚出版不久的《血族婚姻》一书,作者引用比利时一位学者发表在权威杂志《比利时皇家学会会报》上的一段实验资料:用近亲的兔子交配许多代,丝毫没有发生有害的后果。人们对权威报刊上的文章,习惯于不去怀疑。达尔文认为,这一实验报告是站不住脚的,于是写信给那家杂志,提出自己的见解,询问实验是否真实。果然,不久他得到回复,那个实验报告是伪造的。达尔文从来不以伟人自居,他知道虚怀若谷对科学的价值。因此,他不能接受任何吹捧自己、贬低旁人的做法,面对别人的这种行为,他会直言相告:“反对您加在我们那些伟人身上的巨大重要性;我惯常认为:第二、三、四流人物都极为重要,至少在科学家方面是这样的。”对自己的理论,他决不抱守一隅,而是不厌深思,反复琢磨。关于遗传的机制,他曾提出“泛生论”的假说,认为从身体各部输出一种名为“pangen”的粒子聚向生殖细胞,以此解释身体的变化即获得性状向子代的遗传。这一假说发表后,有些学者提出异议,达尔文很注意这些批评。例如对意大利植物学家菲得利克·德尔宾诺(18331905)的批评,他表示:“他反对这个假说,但批评得公正;我发现他的批评很有用处。”此后,他们经常通信,讨论植物学问题。也正是在认真考虑批评意见的基础上,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六版中,删去了有关泛生论假说的论述。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略见他虚心、严谨的治学之风。当然,从他1842年整理出“物种起源草稿”,直到1859年才发表《物种起源》一书的事实,我们更能体会到他的“不厌深思”之“深”。达尔文的第2个重要素质是他的观察能力。这似乎是他惟一那么自信的。他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是没有疑问的。从他发表的许多著作中对动植物生态习性的描写,从他对物种与变种在形态与结构上微细差异的比较,我们不禁为他的观察能力叹服。当然,这一素质对达尔文的重要性也是不难理解的。对每一个博物学家和当时的进化论者来说,精细观察是进入研究的一个首要的、也是起码的条件。在达尔文,这真是个人能力与工作需要的巧妙适应。达尔文还谈到,一个科学家应有的另一重要素质,那就是兴趣,一种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使童年与少年时代的达尔文热衷于与哥哥去采集标本、旅行、打猎和研究化学。他对功课不感兴趣,因而成绩不好。他在自传里说:“学校对于我的教育来说,是一个空洞的场所。”正是这种兴趣,致使他在爱丁堡大学学医时心不在焉,以后转入剑桥神学系,一边学神学,一边却跟着汉斯罗等生物学教授、地质学教授学习了许多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知识,并参加植物与地质考察队进行学术探险。正是这种兴趣,使他虽然在神学系毕业,但不愿当神甫,而情愿去参加艰苦的环球考察。也正是这种兴趣,使他后半生虽疾病缠身,还是不懈地研究。兴趣,给了科学巨匠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出忘我工作的热情。在自传中,达尔文这样总结自己为创立进化论奋斗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达尔文的经验之谈,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1858年7月1日,达尔文和华莱士在伦敦林耐学会上分别宣读了他们的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科学的进化论由此诞生。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成为进化论的创立者。进化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傈僳族建筑研究论文

拉祜族建筑特色-桩上竹楼拉祜族住所,多依山而建盖在幽竹丛林深处,树林繁茂的山头或山腰上。建筑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落地式的茅屋,一类是桩上竹楼。拉祜族的住房一般有三间,中间一间为客房,进门右方墙角就是神龛。傈僳族建筑——木楞平板房山区,多数村庄座落在山腰。房屋结构大致分两类:一是木质结构,房屋的“网壁”用长约一、二丈的木料垒成,上覆木板;二是竹木结构,先在选好的房基上竖立二、三十根木桩,上铺一层木板,四壁以篱笆围成,顶盖茅草或木板。这房屋的中央设一个大火塘,全家老幼都围着火塘吃饭睡觉。过去他们很少有被盖,到了深夜被冻醒时,再往火塘内加上几块柴,吹燃火,又继续睡觉。 盖房时,若主人备料不全,本家族的人或本村的人都会自动帮助凑足。盖房这天,他们采取协作方式,即全村人停止生产,一齐帮助盖房。按照习惯,也须在当天建成,否则认为不吉。 这里的僳族人盼房屋门上,常常挂着几个牛骨头,表示这家人擅长狩猎,并且是富裕的象征。挂的牛头骨头越多,就越表示勇敢和富有。 迪庆境内傈僳族住房以木楞平板房和土墙平板为主,一般都为三间平房,中间设有火塘,左右两间为储藏室及寝室。住房对面为畜厩。现在,有的傈僳族仿照汉、纳西、藏等民族的房屋建筑结构,别具风格。 苗族主要建筑形式:吊角楼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房屋多系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山区多为吊脚楼;昭通等地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把等活动,方能由正门出入。

在傈僳族的宗教观念中,和人具有灵魂一样, 自然 界的万物也无不具有灵魂,凡是日月、山川、星辰、河流、树木都是人们的崇拜对象,他们把那些认为在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精灵称作“尼”,而且种类非常多,如:“白加尼”(天鬼)、“恒刮尼”(家鬼)、“山鬼”、“结林尼”(路鬼)等等。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傈僳族的万物有灵信仰和图腾崇拜,希望你喜欢。 傈僳族的万物有灵信仰和图腾崇拜 人们在开荒、盖房、狩猎之前,要请巫师卜卦问吉凶,同时为了免灾祛祸,不被 疾病 所侵扰,他们动辄就举行各种祭祀神和活动。最常祭奉的鬼灵有:天鬼、山鬼、家鬼、梦鬼、水井鬼等。 祭祀的形式和 办法 比较复杂多种,生什么病祭什么鬼,用什么祭品,都有一定的规定。一般是先杀鸡来祭,家里老人都会主持,如果疾病不见好转,就要杀猪、羊这类大的牲畜,还不行,最后就杀牛,数量也就不是一、两头的事了,到了这个程度还得请“尼扒”(巫师)。为了避邪驱灾,家里养的牲畜大半都是用来祭祀鬼。祭天鬼时杀牛,并杀一只鸡。牛是雌性的,那么鸡就是公的,反之就用母鸡。白杨、野竹各一枝,祭毕将“鬼魂”送上天云。 祭礼山鬼“米司尼”,往往为祈雨或避风灾、除病、械斗时杀鸡、羊或猪一只,艾和栗树一枝,祭时历数山、石、水、树等各种自然物的名称。祭祀鬼的祭品十二块粑粑、酒一碗,把鬼“送”到海里去。“祭梦鬼”时用猪一头、鸡一只,要求一公一母,相对应。把这个鬼“送”往太阳升起的东方。“水鬼”的祭礼用牛或猪一头,祭“触犯鬼”时用鸡或猪一只、一碗酒。祭祀“水鬼”时大呼此鬼的名字,祭物用鸡、猪各一只,用绳子串鸡鼻孔和猪的耳朵,牵到野外去祭。 傈僳族部分地区还有信奉叫“摆依鬼”的。这种鬼往往是某个女人带有,所以把这个女人就叫“摆依婆”。据说“摆依婆”能吃人。害人的主要手段是吸人血。一个人若是被它害上了就会生病,时间长了全身的血被“摆依鬼”吸干而致死。“摆依鬼”附在哪个妇女身上,就会处处维护这个妇人的家,谁要是侵犯了这个家的利益,它就加害于谁,谁很快就会染上重病。有的地区用水牛的油脂抹在嘴和肚脐上防“摆依鬼”,也有在门头上挂水牛角和桃柳枝,据说“摆依鬼”惧怕这几样东西。 傈僳族认为这些鬼灵主宰着世界,降祸福于人们。所以常常在开荒、盖房、狩猎等工作前,请巫师卜卦问凶吉。例如,他们认为山神和猎神是保佑自己狩猎 成功 的鬼灵,出猎前,猎人们总是杀牲献酒,让巫师或德高望重的老猎人主持祭祀山神和猎神的仪式,祈求神灵的保护,然后又用竹签、鸡骨等卜卦,求问凶吉。到了狩猎地点,又要向山神祭祀,祈求恩赐猎物。当捕获猎物满载而归时,猎人们还要鸣枪吹牛角号,向山神致谢,让猎神归神位。途中每到一处丫口岔道,都要吹响牛角号 傈僳族的巫师有尼扒和尼古扒,两者都被认为是神鬼之间的沟通者。所不同的尼扒能“直接看到”鬼,和鬼面对面打交道,用咒语来杀鬼,而尼古扒则不能。所以尼扒的社会地位较尼古扒高。但在卜卦方面两者都是同样的,能卜签卦、刀卦、鸡骨卦、贝壳卦、手卦、猪肝卦等十余种。 从前,傈僳族的每个部落、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怒江地区过去有虎、羊、蜂、鼠、猴、熊、雀、竹、荠菜、谷子等十几个氏族,以他们的图腾为他们的氏族名称。而且在这方面有很 历史 的 传说 故事 。他们中自称的“括扒”人,即荞麦人;自称是“拉扒”,即虎人,等等。傈僳人认为上述的动 植物 是他们自己的始祖。 傈僳族民族简介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原有文字是维西县旺忍波创造的音节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 傈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 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光。 传统 节日 有阔什节(过年)、刀杆节、收获节等。傈僳族邮票人物。傈僳族非常喜爱 唱歌 对 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 舞蹈 多为集体舞,有模仿 动物 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 乐器 有 琵琶 、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傈僳族以 从事农业为主, 种植 玉米、水稻、荞麦等。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仰__、天主教。 傈僳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世纪以后开始迁入怒江、德宏等地。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作为民族自称音译的“傈僳”二字,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傈僳”、“力些”、“力梭”、“黎苏”、“俚苏”等不同写法。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农民创造的音节文字,还有一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傈僳族历史由来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傈僳族的万物有灵信仰和图腾崇拜大全相关文章: 1. 怒江大峡谷自驾游攻略 2. 傈僳族饮食文化介绍 3. 傈僳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4. 对哲学智慧的感悟论文 5. 有关宗教信仰的论文

中国是竹的故乡,竹与人类的 文化 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在中华民族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竹的倩影。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竹文化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竹文化的论文篇1 浅谈现代竹文化及竹的开发利用 摘 要:在人类生活中,竹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低投入、可再生的绿色植物。现阶段的竹产品开发与利用,已经相对广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竹原料及竹产品发霉和生虫等等,都是有待解决的,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开发利用好竹资源,让我们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字 :竹文化;竹产品;环保;维护 一、 竹的现代文化及应用 中国从几千年前的文明古国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几经风雨,竹子一路见证。发展永不停息,追求永无止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观点,园林领域亦不例外,除了保留中国古典园林所具有的特色外,许多新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材料应运而生,竹类植物并不因为其平凡普通而被人们遗忘,相反,人们的喜竹之情是有增无减。竹类植物正以一种新的姿态亮相现代园林。 (一) 竹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纵观这几年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城市楼盘中的竹文化园林景观、风景名胜区的竹海旅游景观、别墅区中竹韵主题的景观设计、营造竹类专类园景观、作为城市各种公园中竹林的绿化材料、作为城市街道两旁的行道树和通过加工成园艺制品装饰居家环境等。其中以竹类植物在城市楼盘中的竹文化园林景观、风景名胜区的竹海旅游景观、别墅区中竹韵主题的景观设计这三方面最有发展潜能。 (二) 竹在城市楼盘中的应用 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现在中国最热门的产业之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导致人们对高标准生活环境的追求,甚至现在有的房地产厂商打出这样的 口号 :“我们不卖房子,我们只卖环境”,在城市楼盘中千方百计的营造出个性化的园林景观环境,是房地产厂商们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经典园林景观已经在城市楼盘中得到广应用。 (三) 竹在风景名胜区的竹海旅游景观中的应用 我们见过蓝色的海洋,可您见过绿色的海洋吗?我不是说远在山野的原始森林,如果说这种海洋由数万公倾竹子组成,更难能可贵的是海洋中有无数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像珍珠一样串连起来的景点。风景名胜区中竹海旅游项目的开发,给中国的生态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 竹产品的开发利用 笔者认为:自古以来,人们对竹的开发利用一直没有停止过;竹的开发利用范围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扩大延伸,广泛的运用到了生活用品、手工艺品等方面。竹作为原材料的产品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断的惊喜与便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笔者就从三方面介绍一下竹的运用: (一) 竹子在容器方面的应用 笔者认为:竹为原材料的容器形态各异、丰富多样;具备实用性与美观性;多以民间工艺为主,纯手工 编织 而成,如背篓、簸箕等方面;花样繁多、手工精美的炊事饮食用具、衣冠鞋佩饰、席扇等纳凉用具、床榻椅凳案桌等坐卧用具、笥箧屏帘等盛器和家庭装饰物、 儿童 的竹马竹蛇玩具及老人的拐杖等,大量采 用竹材制作并制成特色独具的样式,与中华民族的情感、观念和理想密切相关,充分地显示出中华文化的特征与魅力。 (二) 竹子在工艺品方面的应用 笔者认为:多以展示、装饰为主。优秀及具特色的工艺品用于参展;室内的风格布置,衬托出房屋的风格及主人的喜好。 (三) 竹子在灯具方面的应用 笔者认为:将传统手工艺品以竹为原材料的编织及组合融入到现代灯具设计中来,给予人们不一样的感受不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新鲜与便捷。 竹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是绿色环保的原材料。充分的利用好竹类,进行加工创造,不仅可以节约资源,绿色环保;还可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与惊喜。无论是在生活用品还是工艺等方面,竹产品的开发与利用都是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三、 竹产品的保养与维护 (一) 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各种精美的竹产品和竹工艺品,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发霉或者产生蛀虫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解决竹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发霉和生虫两个问题。 (二) 解决发霉问题 发霉是由于竹子加工成竹产品后仍然存在一部分水分在其中,给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所以减少水分是一种比较直接也是比较彻底的手段。 当竹子开发成一种产品后,对竹子整体形态要求较高,因此内部水分较难处理,通常我们采用阳光下暴晒的 方法 ,具 体操 作步骤如下: a. 将竹子平摊的铺开,避免交叉和重叠 b. 在阳光下暴晒,每隔一小时翻转一次 c. 每天暴晒8个小时,持续暴晒10天 (三) 解决生虫问题 竹产品生虫往往是由于竹产品在加工前未处理周到,导致竹产品中仍然残留部分水分和糖分,给虫卵的寄生和繁殖提供了条件。 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害虫我们分别采用以下三步来消灭害虫: a. 成虫羽化期用灯光诱杀 b. 使用白僵菌粉包,每667m 24"-,可降低虫口密度70%左右 c. 利用夏天中午幼虫下竹的习性.用80%敌敌畏乳油或2.5%溴氰菊脂乳油0.2%溶液喷洒竹秆 四、 结束语 竹类植物正以其飒爽的英姿向前大步迈进,我们相信,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中国历史前进的脚步,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竹类植物在中国园林历史中永恒的延伸! 参考文献 [1]黄盛林《竹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与竹产业发展策略》 银声音响出版社; [2]何明,廖国强:《中国竹文化》,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3]李津, 《中国文化常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4]贤之,《青竹凤骨》,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竹文化的论文篇2 试谈基于竹文化的竹家具创新设计 【摘 要】针对竹子多,竹家具少的现状,在分析 市场调查 的基础上,研发了基于竹文化的系列竹家具。从设计理念、造型和人机等角度分析“竹家具”的基本特点,并对市场前景与产品价值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竹家具”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是一款具有竹韵味的产品。 【关键词】竹;家具;文化;传统 0 绪论 提到文化,人们自然想到文学、艺术、哲学等等,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地理气候、生态资源等诸多因素,其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植物资源,非竹莫属[1]。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让我们了解到“居”与“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竹在家居中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农耕时代,我国在先秦时期已经有了竹家具;这个充满东方情调的生活哲学,也曾是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他们赋予竹之十德:正直、奋进、虚怀、质朴、奉献、卓尔、善群、性坚、操守、担当[2]。许多营造气氛的场合常常能见到竹子的身影,这是因为竹子对中国人而言颇具特殊意蕴,是西方人无法理解的东方美学,可见竹文化在中国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我国是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世界有1200多种竹子,我国就占了500多种[2]。竹子的环保特性值得一提,竹子进行光合作用时,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的氧气比树木多35%,还能更有效地结合土壤,避免土壤侵蚀。竹子也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3―4年即可成材,完全成长后高度可达35―40米,可称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保材料,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谋而合[3]。犹如竹子的旺盛生命力,这种材质也蕴含着很大的开发空间。竹材纹理美观自然,触感温和舒适,易于加工,经久耐用,竹纤维材料强度高,弹性好且密度小,抗拉强度是钢材的3―4倍,抗压强度比混凝土高。 竹子蕴含的特殊人文价值和环保价值,使得国内外设计师开始关注竹在设计上的应用,掀起一场全新的竹革命。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家居不仅仅以“功能”为唯一目的,外形高雅、设计时尚、坚固耐用等新环境下的新要求,都必须让我们对竹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能顺应竹子的自然特性,结合新的材料工艺,超越对竹的传统定位,在功能上进行改良和拓展,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1 市场调查 通过查阅竹材料特性、市场应用现状的资料和实地走访,以及对142个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关于竹家具创新设计的以下结论: (1)市场上的竹家具种类主要有原竹、竹集成材、竹重组材、竹材弯曲胶合家具等,但竹家具的市场总体占有率依旧不高,一般多为与其他材质混合使用,而且竹子多为配角,可见这一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圆竹、竹编、竹集成、重组竹……竹材料加工工艺不断在创新和发展,但是现在一般竹材加工往往效仿木材的材料特性和加工工艺,没有很好地利用竹材的特有品质。 (3)中国古代早就开始使用竹家具,这些原竹家具使用的竹材没有经过任何的现代化的防腐处理,很容易出现虫蛀、开裂甚至腐烂等问题。近几年出现的竹家具,解决了原竹家具的很多问题。但由于对传统竹家具的偏见,新型竹家具的优良特性并没有被消费者认识到。 2 “竹家具”设计的基本特点 2.1 设计理念 竹,因为他的坚韧不拔的品性被古代文人冠以了君子的称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东坡先生如是说。可是由于城市的发展,钢筋水泥土、人造板材等各种冰冷的东西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为了摆脱这样的情况,我们选取竹子这一材料结合竹子特有的文化设计了这么一套家具。从居无竹到居有竹,我想增加的不只是竹子,更是增加了一些绿色,一些清新,一些自然以及一些文化气息。而且竹子做材,不仅用料便宜,更是绿色环保无毒的。 2.2 设计造型 根据竹子的优良的韧性做的弯曲,融入了竹子坚韧不拔这一文化要点,如图2所示。 竹子相间排列给人一种错落感,使视觉感不再单一。且使用整根原竹,保留了竹子的竹节和它空心这一特点,融入了竹文化中的虚心接受,高风亮节这两个方面,如图3。 由竹直接劈成片拼合而成保留了竹节,寓意做人要高风亮节,如图4。 2.3 造型及人机工程分析 这套竹家具由一个卷书案及一把凳子构成。家具的用材全由原竹切片然后排列成面,再由整根竹子经弯曲后做腿。完完全全的保留了竹子原有的风味。因为竹子具有的良好的韧性,所以使竹子的弯曲工艺不像木头那样繁琐,所以我们在整套家具的设计中加入了大量的曲线,使整套家具更具曲线美,看上去更加柔和,美丽。 全套家具的尺寸在设计前我们都查阅了人机工程学上的数据,所以符合人的使用习惯,使人们在使用的时候不会说因为更换了材料而产生一些不适的感觉。相反,因为在制作时考虑人机这一因素,所以会让使用者更加的舒适。竹子清新的气息,也会让人心旷神怡。使生活品质得到一定的提高。 2.4 家具与竹文化 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竹子空心,象征谦虚,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是坚韧不拔,凌云,不畏风雪,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有气节,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反应,在我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4]。本套家具保留了竹子的空心、有竹节的特征且通过弯曲突出表现了竹子的坚韧的品性。看到此套家具就可直观的看到竹看到那抹弯曲,从而想起竹子带给我们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以及虚心接受的这种文化。竹家具不仅改变了家具用材方面,更因为结合了竹文化给人一种 反思 ,让我们的心可以不再那么浮躁。 3 市场场景与产品价值 3.1 市场场景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竹文化的发祥地。人们种竹,用竹,画竹,咏竹,竹一直伴随我们,延绵数千年。竹从古至今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竹文化也一直渗透在我们生活中。我国是世界竹子产区之一,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的国家。我国木材能源短缺,而竹是一种速生材,作为家具材料能源,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从文化上看,竹文化历史悠久,古人使用竹简,文人墨客咏竹作诗,以竹为画。古人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达了对竹的喜爱,竹更有“心虚节坚,坚韧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称。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全球化的格局下,文化的力量不可估量,竹文化在竹家具产品中的体现,会使竹家具更具中国的传统特色,更具深厚的文化内涵,使用者使用会更具有精神享受,同时产品的价值也就更大。传承竹文化的竹家具投入到市场会更受欢迎,得到青睐。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一起去努力。 3.2 产品价值 从功能上看,产品结合 传统文化 与现代工艺作为公共设施符合人们的基本需要,并考虑人机舒适性,满足人们的生理及心理从精神上看,产品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吸取了现代的发展精神,传承与发展,用文化感染使用者。 从环保上看,竹子生长速度快,三到四年可成材,使用竹材利用完可再生,是很环保的材料。 从经济上看,对于丰富资源的合理应用,可以创造财富。用我们的文化吸引外国,提升产品本身的价值,在国内外都可创造财富。 4 结语 文化产业的市场需要开发,发展。产品不仅只是外形与功能,它的文化内涵越来越显得重要。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越来越显得抢眼,主打文化的竹家具是它的灵魂所在,精神内涵所在,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如果竹家具可以热销,推动的不仅只是经济,更多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对文化全球化作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锋.竹与中国文化[J]. 散文 ,1996(3):20-21. [2]本刊编辑部,李科.居有竹[J].中华手工,2010(5):28. [3]胡芷嫣,张建华.竹子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J].上海商业,2013(7):44-45. [4]王逢瑚,时迪.关于中国竹家具设计的思考:观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有感[J]. 装饰,2012(1). 竹文化的论文篇3 试谈古典园林中的竹文化 摘 要:我国竹文化历史悠久,竹子在园林中应用广泛。基于竹元素在饮食、文学、工艺、建筑4个方面的文化意蕴,分别从诗情、画意、音韵3个层面揭示古典园林中竹文化的深刻内涵,探讨了古典园林中竹景的营造艺术。现代园林设计应该借鉴和发扬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的一些艺术手法。 关键词:竹文化;古典园林;营造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非常讲究植物配置,竹子因其特殊的观赏特性和生物特征一直被看作中国园林中最具特色、不可或缺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竹作为我国传统观赏植物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意蕴。据文献记载,秦始皇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这应该是竹子造园的萌芽时期,讫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历经数代,以竹造园得到持续发展,竹林景观已成为江南园林的特色之一,竹景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蕴意为现代园林带来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1 竹元素的文化意蕴 1.1 竹与饮食 《诗经》曰“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竹笋是人们熟悉的中国传统食品,不但是一道美食,更是一道雅食,被列为“素食第一品”和“山珍”之一。据相关资料记载,晋朝戴凯所著的《竹谱》一书中曾介绍过70多个竹子品种及不同竹笋的风味,宋代德清僧人赞宁在所著的《笋谱》中则是记载了80多个竹笋品种。 同时,中国的十大竹乡(浙江安吉竹乡、江西宜丰竹乡、浙江临安竹乡、江西崇义竹乡、湖南桃江竹乡、贵州赤水竹乡、广东广宁竹乡、福建顺昌竹乡、福建建瓯竹乡、安徽广德竹乡)还开发出一系列与竹相关的食品和保健品,例如竹笋干、竹笋罐头、竹粽子、竹食用菌竹荪、竹木糖醇、竹汁饮料和竹汁酒等,除此之外,在竹乡中还能品尝到竹笋全席宴、竹筒饭、竹虫等与竹有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 1.2 竹与文学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竹以其特有的风姿品性,占据了古代文人审美视野及价值系统内的一个重要位置,竹在历代诗人作家主观情感中,为文人阶层的文化所认同和传播,被赋予了以下几种象征意味:(1)以竹表示对官场的厌恶、对归隐的憧憬以及对故乡的向往。例如清朝郑板桥的《题画诗》:“乌沙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2)以竹标明典雅、孤傲的神韵与品格情趣。例如晚唐诗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特以“坐中佳士,左右修竹”来昭示“典雅”的风格意境。(3)以竹含蓄地表达执着相思怀远的执着爱情。例如西晋张华《博物志》曰“舜死,二妃泪下,染竹即斑。妃死为湘水神,故曰湘妃竹”。 1.3 竹与工艺 竹制工艺品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堪称竹文化的一绝,其工艺加工手法主要有竹编和竹雕2种。(1)竹编。竹编工艺源远流长,被誉为“东方珍宝”,其充分利用竹材的柔韧性和线条美,达到工艺品外型与内涵、功能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同时劳动人民卓越的创意,使竹编工艺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和恬淡优雅的情致。(2) 竹雕。竹雕工艺已有上千年历史,其造型讲究夸张变形,构图讲究对称与平衡关系,刀法力求变化多样,总体风格淡雅清秀,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古朴素雅之美。 1.4 竹与建筑 中国人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利用竹建造房屋,汉代用竹建甘泉宫,名曰“竹宫”,北宋时黄冈地区人用竹造竹楼,明清时期扬州和常州都建有竹楼,竹建筑遍及南方产竹之乡。用竹建造的建筑主要有竹楼、竹屋、竹亭、竹廊等。(1) 竹楼。竹楼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富特色的竹民居建筑,在云南傣族、布朗族、基诺族、景颇族、德昂族、和部分怒族、哈尼族、佤族、傈僳族的聚居区是主要的民居建筑形式。(2) 竹屋。竹屋建筑是我国南方竹乡最常见的建筑形式,清代沈日霖的《粤西琐记》中记载了广东山区的人们用竹建屋的盛况,同时,清代的扬州园林广泛用竹建屋作为园林景点。(3) 竹亭。亭是重要的园林建筑小品,清代扬州园林好用竹建亭,竹亭使竹的天然野趣得以发挥,与周围地区的湖光山色和谐且融合成一体。(4) 竹廊。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为廊[1],竹廊是廊建筑的形式之一,据记载,明代无锡的邹迪光在愚公谷用竹建造了一座竹廊,名曰“虹廊”。 2 古典园林竹景营造艺术 2.1 诗情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善于将植物的形态和文学诗歌、艺术和民间 传说 故事 等结合起来进行造景,竹因其优美的形态及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古典园林中的竹景无不渗透着一种“诗情”,而这诗情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以竹为内容的景点名称。如苏州留园的“碧梧西凤”、苏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苏州拙政园的“海棠春坞”、苏州沧浪亭的“倚玉轩”和“翠玲珑”、扬州的个园等。二是竹景背后的文学象征意义。“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竹子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象征着文人墨客孤傲、清高的气节,同时,竹还可以用来表达对故乡思念以及对爱情的忠贞。 2.2 画意 “园以竹胜,景以竹异”,竹既有自然美的“形”,又有灵魂美的“意”,具有“形”和“意”相结合的美妙意境,营造出疏朗、雅致的画意。在竹的艺术造景手法中,无论是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还是竹径绕池、青竹白石,无不体现着风格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画境,如竹海长廊、竹篱夹道、竹径通幽、竹亭闲逸、竹圃缀雅、竹园留春、竹水相依等,可谓“月照有倩影,风吹有清声,雨涤有清韵,霜凝有清光,雪染有清趣”,从而衍生出无穷的画意来。 2.3 音韵 宋朝文同在《咏竹》中如此描述竹:“化龙杖入仙陂,呼凤律鸣神谷。月娥巾披净冉冉,凤女声笙竽清肃肃。”这里说的就是竹的音韵美,而这句诗特指竹在风的作用下产生的音韵美,不同形态和数量的叶片在风的作用下相互摩擦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而竹的音韵有时萧瑟凄清,有时汹涌澎湃,有时流畅优美,产生不同的韵味。苏州怡园的“玉延亭”原有一片竹林环绕,四季青翠,玉延亭取“万竿戛玉,一笠延秋,洒然清风”诗意而名,“万竿戛玉”即风吹竹林摇摆而发出玉石响声,以实现“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的音乐效果。上面描述的都是竹在风中产生的声响韵律,除此之外,在雨的作用下,竹也会产生独特的音韵美。南唐李中的《赠朐山杨宰》“听雨入秋竹,留僧复旧棋”说的就是雨中之竹,色泽鲜亮,竹径半掩半开,加上雨滴落在竹叶上产生的声响,引人静思,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 3 结语 竹积淀着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也是文人墨客的情感载体。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园因竹而显。其人格化的象征,美学的意象,已深深积淀在人们的审美情趣中,探求现代园林设计的时候,只要充分借鉴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的一些艺术手法,并合理巧妙地运用竹文化,就可以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现代园林景观。(收稿:2013-05-09) 参考文献: [1]刘福智,佟裕哲.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07. [2]赵芸.南竹北调及北方竹造景的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11,9(6):29. [3]关传友,何秋中.扬州园林植竹造景史考[J].竹子研究汇刊,2007,26(2). [4]黄春华,王晓春,仇蓉.扬州竹文化探析[J].风景园林艺术,2012,3(28). [5]龙莉红.竹子在岭南现代园林中的运用[J].广东园林,2010,2(1). 猜你喜欢: 1. 生活与竹文化论文 2. 竹文化毕业论文3000字左右 3. 竹文化毕业论文 4. 中国竹文化论文参考 5. 竹文化论文 6. 中国竹文化较好的论文

满族建筑设计研究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提纲

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提纲。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建筑设计论文提纲,和大家一起分享。

篇一: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凹凸之间—建筑空间设计的增与减

室内空间设计在飞速发展,“传统”空间设计向概念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室内外空间设计师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创造。当空间开始被体量要素所捕获、围合、塑造和组织的时候,凹凸设计就产生了,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增减更好的体现出人类对生活的个性与完美的追求,是当今空间设计个性化标志之一。凹凸设计空间中增与减的利用不仅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且还用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需要。凹凸设计在空间的形成、分割和组合上产生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不仅适应了新的、复杂的功能要求,而且必然会反过来促使空间设计朝着更新、更个性的方向发展。同时凹凸设计按照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恰如其分地处理空间和体形、整体和细部的关系,符合于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等设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建筑中凹入空间设计的私密与优雅、外凸空间的开放与庄严也说明凹凸设计在追求个性与新颖的同时,也尊重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注重人心里和生理的协调设计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和谐发展。

摘要4-5

ABSTRACT5-9

引言9-10

第一章 凹凸设计的源流10-19

第一节 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概念10-12

第二节 凹凸设计的历史与演变12-19

第二章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功能与艺术表现19-29

第一节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私密性与开放性19-22

一、凹入设计在建筑室内空间中私密性表达19-20

二、外凸设计在建筑室外空间中开放性表达20-22

第二节 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相互组织的功能22-25

一、凹凸设计组合的规定性22-23

二、凹凸设计组合的处理表现23-25

第三节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形式美规律25-29

一、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韵律美25-27

二、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虚实美27-29

第三章 凹凸变化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29-40

第一节 应用原则29-35

一、凹凸设计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4

(一) 室外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2

(二) 室内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32-34

二、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人性化原则34-35

(一)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安全性34-35

(二)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舒适性35

第二节 应用举隅35-40

一、室外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5-38

二、室内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8-40

第四章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发展趋势40-43

第一节 多元化40-41

第二节 标准化41

第三节 景观化41-43

结论43-44

参考文献44-46

致谢46

篇二: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研究

本文首先将“园林意境”做为切入点,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中所体现的强烈精神感受与视觉元素,结合现代空间设计趋势以及人们心理、生理和情感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对室内空间所体现出的个性、生态性、人文性等内涵进行深刻的分析,阐述了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园林应的关系,从而提炼出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创造的手法。进一步论证了“园林意境”对于传统美学的传承和表现具有的现实意义。深度分析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和层次结构,结合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出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融于自然的室内空间,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摘要3-4

ABSTRACT4-7

绪论7-9

一、研究的背景7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7-8

三、研究的方法8-9

第一章 园林意境概述9-20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类型9-14

一、古典园林的发展9-10

二、园林的类型及艺术特点10-11

三、中国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11-14

第二节 园林意境14-20

一、意境的概念——意境与园林意境14-16

二、建筑空间与园林关系16

三、园林意境的结构、文化内涵及特征16-20

第二章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构成要素与设计原则20-26

第一节 园林意境空间的构成要素20-24

一、室内空间环境20-21

二、材质21-22

三、空间色彩22

四、空间光影22-23

五、空间陈设与景观23-24

第二节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的设计原则24-26

一、功能性25

二、整体性25

三、文化性25

四、感悟性25-26

第三章 园林意境在室内空间创造的方法和手段26-37

第一节 引喻手法在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运用26-28

一、象征26-27

二、比兴27

三、提示27-28

第二节 综合运用构成要素来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28-37

一、空间形态的意境手法28-29

二、运用材质营造园林意境氛围29-30

三、运用色彩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30-31

四、室内空间园林意境光环境的设计手法31-32

五、运用陈设与景观丰富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32-34

六、设计分析——苏州博物馆园林意境的创造34-37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37-38

参考文献38-40

致谢40-41

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研究论文

[摘要] 文化建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既要强调建筑结构、功能的需要,还要突出对建筑美学的满足,为“人”设计出舒适、合理、美观的建筑环境。建筑审美是现代经济发展环境下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要求,也突出了城市化进程中文化建筑的艺术价值。为此,基于审美理念视角下来探讨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为实现建筑环境、审美视野的表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文化建筑;环境艺术;审美心理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建筑的快速发展,各类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美术馆、剧院等文化建筑数量与规模也获得了飞速增长。在文化建筑自身结构与功能设计上,如何从环境艺术设计上增强文化建筑的艺术价值,需要从关注人的审美艺术需求来探讨文化建筑的艺术性表现。

1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文化建筑具有广泛性,以满足人们参与、游嘻的综合性场所。如展览厅、博物院、音乐厅、游乐园等。当然,也包括过去的历史遗迹,如一些传统学府建筑等。环境艺术设计是基于环境要素,从建筑的内部结构、使用功能上,融入环境学、艺术学理念,突出建筑环境的舒适性、美观性。文化建筑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文化教育,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实际需求的满足,实现建筑内部结构、外部环境、建筑内部、外部环境的有序性、和谐性。作为一种泛称,文化建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从艺术审美心理上来增强建筑的文化魅力,必然需要立足文化建筑的基本载体,从环境艺术设计思路与手法上,强调不同的设计理念。如对于传统封建王朝的建筑,设计师往往通过相对独立的组墙来划分统治者与平民的领土。当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不同建筑设计师也更加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化价值。文化建筑本身作为一个建筑综合体,其建筑内部结构、使用功能的设定,必然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联,而体现在美学理论中,即是建筑的`直观美学与客观美学价值。

2审美心理下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

2.1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创造

从审美学视角来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其根本在于通过环境要素的艺术化处理,使其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文化建筑本身是为了营造公共的审美空间,而艺术设计是基于人的审美规律、人的需求来布置的环境空间结构。马克思提出“劳动”是灵活的、而并非机械的、“死”的劳动,是基于有目的的、合规律的创造性劳动。所以,对于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在创造审美的过程,表现为对美的追求与创造。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强调“越是复杂、高级的生产劳动,越需要进行周密的艺术设计,来体现审美创造的意义”,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审美创造,其本身在于对美的呈现与实践,创新作为艺术设计的生命,也需要从环境艺术的公众性、流行性上,融入时代性审美爱好与审美思想,并为受众所接受。当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还需要倡导独创性、前瞻性,要基于社会公众对艺术审美的发展趋向,来推陈出新。如意大利设计师李斯特在设计椅子时,并非仅限于对椅子的设计,而是在设计一种坐的方式。可见,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本身的审美创造,包括对人的生活方式及其他活动的满足,更是体现艺术设计社会性的基本内容。

2.2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欣赏

从审美心理上来审视环境艺术设计,其本身不仅要突出艺术设计的内涵,还要体现审美心理的满足。审美欣赏是基于受众的心理体验和感知所获得的一种审美愉悦和享受。同样,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审美欣赏,需要从建筑的设计结构、功能表现、色彩、造型等方面,来满足受众的审美爱好,增强建筑环境的审美意义。对于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审美欣赏,其意义在于对文化建筑艺术形式的表达。任何文化建筑,其本身在满足使用价值的同时,通过技术手法来营造独特的审美欣赏环境,来激发人的情感愉悦,从而获得合理的、悦目的精神满足。如文化建筑外形结构美、文化建筑的内部装饰美等。

3以首都博物馆为例探析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心理

3.1从博物馆环境艺术设计中来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

文化建筑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从建筑环境设计上,一方面来体现文化建筑的思想性、艺术性情感;另一方面从建筑环境设计本身来传达特定的精神价值和艺术风格。如建筑结构对生活现实的贴近,建筑环境对公众情感的服务等。建筑设计师作为文化建筑的导向者,其思想与审美感受往往对建筑主题的设计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激发人与环境的协同关系上,要通过建筑环境艺术氛围的搭建来强化文化建筑所承载的独特艺术审美体验。首都博物馆作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保存场馆,其所陈列的文物独具文化价值。在进行文物陈设、布置与分类管理上,按照时间、类别、内容、主题等不同进行合理划分,并结合文物自身特性来优化博物馆的内部结构,既突出了对文物的保护与收藏,又能够从博物馆环境艺术营造上,考虑到对受众内心审美的诉求。

3.2博物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思维变化

对于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探讨,过去的设计理念倾向于对服务功能的突出,并适度融入审美文化来增强文化建筑的艺术内涵。如通过导入一些艺术符号,借助环境艺术设计要素来提升文化建筑的审美意象。但对于文化建筑自身所蕴涵的文化要素很多,环境艺术设计无法从中反映和呈现,受众也无法从抽象的艺术符号中来感知文化建筑的设计思维。因此,迫切需要从现代设计理念与审美意蕴的融合上,突出服务性、自我性,以完成文化建筑环境艺术意蕴的增强。首都博物馆主展厅设计宽敞明亮,各陈列物品依照建筑格局进行整齐排列,表现出室内文物与室内环境的浑然一体,也增强了博物馆自身历史文化的浓重气息。

3.3博物馆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审美视野的传达

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建筑审美理念的融合并非单纯的依靠设计来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而是从提升文化建筑的服务价值、设计价值上,来充实和丰富文化建筑的审美视野的延伸,扩充文化建筑的审美意蕴传达效果。

4结语

在塑造和培养审美习惯中,设计师需要从民族文化中挖掘感官意识,丰富人文导向。同样,在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主客体建筑元素的融合,从物质性、艺术性上创造审美文化,增强文物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满足观赏者在观赏过程中体味和感受博物馆空间环境的多样性,消除审美疲劳。

参考文献:

[1]陈英桦.以审美角度浅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1,(3).

[2]张雅舒.审美心理与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4).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