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墓志论文范文集

发布时间:

墓志论文范文集

主要写母亲的生卒日期,生前的事迹, 对儿女的照顾, 无私付出, 儿女对母亲的怀念、 感激,比如:

1、生于农历一九五〇年十月十八,卒于二〇〇五年十月初八。生有三女,备受委屈。对子女百般呵护,事无巨细,劳心劳力,勤俭节约,克己奉献。仁厚朴实,勤劳善良,炽热心肠,乐善好施,心软志坚,清风高德。对人重情重义,终生付出,却难获慰藉,怆然辞世。

她走地是如此突然和匆忙,带着疲惫的身心,过早结束了一生的奔波劳累和艰辛,未曾享人世之福。思来痛心不已。愿她从此超脱尘世,登临极乐。母爱恩重如山,永生难忘,怀念您!

2、上寿大德,中华太公,显考讳海,垂范志铭。旧历一九一二年七月十一日降生,值荒年战乱;新元二零零六年六月四日仙游,逢盛世安定。私塾四年即停学, 弱肩躬耕以傍吾祖;诗书终身而勤修,古贤道义并教子孙。

十六岁逢吾祖谢世,一家重担弱身承业;十七岁遇家乡旱灾,百里踉跄饿腹背粮。建国初期任副乡长,公 而忘私,两袖清风; 修身一生做耿直人,锲而不舍,襟怀坦荡。夫妻互敬互爱,炎凉相扶相依,奉高堂吃粗省细,哺子女茹苦含辛。

命运多舛而不馁,少年失怙,中年失恃,壮年丧偶; 天道酬勤而刚强,饱经沧桑,历尽困苦,安度暮年。精读西游,处世向善;知晓三国,做事严谨。一手颜柳书法,写对联乐赠亲友;才疏学浅文章,做契约喜帮乡 邻。显考享寿九十五,为古今稀少;

晚辈孝敬父祖曾,纵百年无多。铭曰:无疾而终,铸德毋忘,寒暑祀祭,时节来向。铭刻显考,绚烂耀光,百年正果,万古流 芳。铭刻显考,大道发扬,化育深恩,海阔天长。铭刻显考,佑护吾邦,小康大有,茂盛永昌。铭刻显考,神返圣方,往生富贵,福寿无疆。

3、先慈路孺人,讳秀云,陕西武功人。生于民国年月日,殁于中华人名共和国年腊月初四。

5、先妣周氏xx,岁逢丙寅孟冬。受诗理,习织缝。淡心如水,柔情若虹。甲午归父,苦度日无怨,勤持家有成。上奉而下养,内贤而外明。饥弗食而助灾邻,寒毋衣而予贫穷。生四女一男,乐以德教,爱以仁导,继之人兴也。适劳极而福至,噩起壬申仲秋,正寝寿终。悲夫命哉!

我也是百度的,请参考墓志铭范文1、她,曾经快乐,伤心过,却从未爱上过任何一人,今后证实了。。。这个世界上没有恋爱的人生也很完美!公元208X年X月X日 2、这世界我曾经来过 3、生时何需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4、xxx,到此一游 5、我将在这里看尽人世间的种种,心中再不起一丝波涛 6、~此人已死~ ~ 有事烧纸~ 7、当你看清这行字的时候:你踩到我了 8、虽欠你的钱没还,可是这是我最后一个家了!! 9、谢谢你来看我,我会时常上 来看你的 10、世间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于是我走了 墓志铭大全11、劝列位上面的人不要再开宝马了,我只看到了一次,就躺到这里了……12、请帮我扫扫院子 谢谢 我会托梦给你的 13、本人已死有事烧纸 14、假如可能,请把我叫醒...... 15、有人打cs么?记得叫我…… 16、有事call我 墓志铭大全17、留言: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18、还看我,在看就把你吃掉~~~~~~~~~~~~~~~~~~~~~乖乖!真的有效 19、响应政府号召,提倡火葬 20、赤条条的来 赤条条的去 不带走一个硬币 21、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 墓志铭大全有的人活着,他是死的-医死我的兽医 22、生活就是一碗菠菜汤,别犹豫,进来吧!!! 23、我不住在这里! 24、我这里一缺三,就等你们了。 25、我都死了,你们还要来烦我。 26、睡觉中,请勿打扰 27、旺铺转让,价格面议。 墓志铭大全28、欢迎你,地表人。 29、请勿在此地涂痰拉屎或撒尿。 内急者可到旁边楼主的坟头。 30、终于不用流泪了。 墓志铭大全31、我还没死... 32、我冤啊,... 33、我是怎么死的? 34、我先走了,上面见 35、以前我活着,现在我死了! 36、我在下面等你啊 37、核污染区,请勿靠近。 38、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般静美 39、他从前是个胖子,现在和所有躺着的人一样骨感!!! 40、我转世在美国,现在电话还没定,有事E-MAIL我***@*****.com 41、不要偷吃我的祭品!!! 42、我将全部都洒了,尘归尘、土归土 43、这辈子我抱歉很多人 也有很多人抱歉我 我抱歉的人 可以来此羞辱我 抱歉我的人 可以来此缅怀我 假如真的很想我 就下来陪我~~~~:) 44、做鬼也要厚道 45、天堂这里很美,但是还是让我一个人独自享受吧 46、等你…… 47、此人以后再也不能够注水了。。。 48、人生就像注水,注水灌得太多就 会被封杀, 人生活得太长就会在这里长眠, 假如你被封杀了就来着注水吧 49、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50、终有一天比及你! 弟兄们,我走先 打枪的不要,偷偷的进来 51、我曾经象你们一样,你们总有一天也会象我一样 52、终于可以失掉身体80%的水分,可以变瘦了! 53、此人已死,有事的话给我qq上留言吧!~~ 54、你应该谢谢我!在我的狂风骤雨年代里让你和你的家人活了下来! 55、看到这行字者与我同行! 56、就让思念今后毁灭, 就让灾难不再重现, 当爱变得如此真切, 今后魂消魄散在三界。 57、醒也无聊 睡也无聊 生也无聊 死也无聊 58、我有时出来走走 59、不见不散 有空我会去看你 60、自从来到这里,我觉得你们要对阴间再熟悉!!!!!!! 61、我终于死了~~~~~~~ 62、你本是土, 也终究会归于灰尘. 不如现在就来吧 63、来吧…… 64、xxx到地球上一游 65、此地以人为本! 66、恕我不站起来了 67、很久不用qq了,有事直接来找我 68、谁来陪我?????? 69、禁止在此小便,违者没收东西! 70、我没死 不信进来坐坐 71、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啊 我终于走了 你们的烦恼也随我消失了吧 72、别老盯着我的屋子,你也会有一间的。

大家都在找这个??我在 范文先生网(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找到了 墓志铭范文,在线急 的 答案,我有些懒,没有复制,你自己去看看吧,首页有站内搜索,希望 能帮到你。希望你能采纳我的答案!!我的该是满意答案吧!

墓志铭 百年风云激荡,百年壮志丹青。 君叶谷霖,原名郭清源,又名郭涛,汉族,山东冠 县人。生于甲寅年己巳月乙卯日,殁于辛卯年乙未月丙 戌日,享年九十有八。 叶公平生,绩丰名美。 男儿立志出乡关,投笔从戎气若虹。青年才俊,师 范毕业,执教于山东堂邑第一高小。一九三七,倭人全 面犯华。同年冬,与战友徒步至延安,蹈赴国难。翌年 九月,入延安抗大;十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 二,主动请缨,从铁军、追雄师,再返桑梓打游击。转 战鲁西北、冀鲁豫、河北、赣东北,鏖战沙场,血染征 衣忘生死,枪林弹雨无所惧,誓把倭寇荡,投身解放事 业定乾坤。 鲲鹏展翅九万里,战将卸甲赴黔地。解放之初,参 1 与接管;省高级人民法院履职三十载,院长、党委书记 一肩挑;省委政法委、省纪委,也兼要职;再任省人大 领导职务又六年。呕心沥血,依法治国拓荒者,民主法 治促进者,富民兴黔奠基者。优乐始终践官德,甘苦相 随政声显;几多风云随烟去,心静神定性情恬。 丹心照日月,英名万古扬。坚信马列,对党忠诚; 一生革命, 终为信仰。 文革猛兽, 深受迫害; 刚直不谔, 勇斗群魔。 严于修身, 为政清廉; 光明磊落, 风范长存。 铭以记之:其存不朽,其嗣弥昌;青峰不老,永驻 年华。

元桢墓志研究论文

老何说元桢墓志铭三种横的写法

《元桢墓志》是北魏中期典型碑刻。虽没有北魏晚期碑刻文字的酣畅淋漓,但因其古朴雄奇,字势奇均,用笔变化丰富。结体中间收紧,左右舒展,既严谨又洒脱,大部分字都有向右上倾斜之感。与传统的“横平竖直”大庭相径。章法上,字与字之间,行于行之前,两两呼应。尽显快意洒脱,又无杂乱之感。本文将从其艺术风格,时代背景,以及对自身的影响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关键词:《元桢墓志》;艺术风格;影响;探 《元桢墓志》作为北魏宗子墓志之中最早的,历代研究魏碑的学者大多对其展开过研究。主要是是以实用性为主,来进行对其用笔、结构、章法,来进行分析,还有少部分对刻工、历史背景进行探讨。本文立足于之前文献的基础上,对《元桢墓志》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一、《元桢墓志》概述 (一)、简介 《元桢墓志》1926年出土于河南洛阳邙山,是同期出土众多北魏墓志铭中的一块,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属于北魏中期的经典碑刻。17行,每行18字,共有306字。高71厘米,宽71厘米。现存与西安碑林。 (二)、艺术风格 《元桢墓志》是隶书向魏碑过渡的典型代表。这个时候的书刻大多都是“隶楷杂糅”或者是楷书中带有隶书的味道,这时期的碑刻大多结字比较像隶书,宽礴平正,字略扁。用笔撇捺开张,横平竖直。本文将着重从艺术风格和字形、结构、章法、用笔来进行讲述。 1.用笔 (1)、横画写法 《元桢墓志》里的横,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楷书的,一种是隶的。写的时候没有过多的提按,气势磅礴。比如说里边的“十”字, “大”字里边的长横。切笔入峰,中锋平铺。收笔时略微上调,现在来看于成熟的唐楷好像没有多大的差别。“华”字“年”字的几个横的方向都不相同。入笔的角度也大不相同。表现出了书法的变化丰富性。同时又保留了隶书长横的“一波三折”的表现形式。这样的表现方式在整个碑帖中都没有几个,但是已经初步有了“洛阳体”的样子。并且“横画紧接”已经在这里形成了,比如“春”、“声”这两个字的横画不论是长短,方向,入锋的角度都不同。各有各的姿态。 (2)、点的写法 魏碑之中的点大多用的都是三角形点。出现率高,并且处理的方式各种各样。比如里边的“极”、“庶”、“凝”、“流”用三角的点来表现出金石碑刻的特点。另外,在里边我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点,就是,有一些字的笔画,它也用了点来代替。比如“庚”的捺画,“第”的  其中一 (3)、竖画写法 《元桢墓志》中的竖也是拥有百般姿态的。比如长短、粗细、藏锋、露锋、尖笔、圆笔、方笔,还有倚侧。最有意思的当属出锋当向。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些字的出锋是在左边的,比如“在”“洋”等。还有从右边出锋的比如“华”“惟”等。竖画的表现形式相对于横画来说变化没有那么多,但是还是挺丰富的,有上边粗下边细的,比如“十”、“年”、“军”也有上边细上边粗的,比如“仁”、“早”。还有两头细中间粗的,比如“降”魏碑就是这样,表面看着好像没什么变化,可是谁又能说清里边的丝丝缕缕 (4)、撇的写法 《元桢墓志》中的撇是我们掌握其特点的需要特别注意的。魏碑之中的撇与唐楷之中的撇又不相同,比较浑厚大气。可以从它的行笔过程、入笔方式、角度来进行探讨。在里边不难可以看出它在行笔过程中应用了多种行笔方式。比如“层”字就是下笔轻,行笔铺毫收笔轻。再看入笔,比如“朱”就是入笔轻,行笔重,收笔轻。有很多字的撇画于它们的长横是两相呼应的,比如“者”“孝”。 (5)、捺的写法 《元桢墓志》之中的捺画可谓千姿百态。有取法楷书的方捺,也有具有隶意的“一波三折”,还有二者结合的。比如“凝”、“水”“定”是楷书之中最常见的方捺。“之”、“是”就是取法隶书的“一波三折”。甚至我们可以发现在唐楷里边,有许多取法也是来自于魏碑。 (三)、结构 《元桢墓志》之中的结构虽然大部分都是左低右高。但是如果仔细研究的话,就可以发现它每个字的结体都是不一样的。里边最显著的特点有,撇捺来张,气势磅礴。大开大合。比如“大”、“朱”、“凝”等字。也有收得极紧的字与之呼应。比如“军”、“桢”等子。也有少部分是左高右低的,比如“仪”、“式”等字。但是最大的特点还是斜画紧接。 (四)、章法 魏碑之中的章法大多都是一格一字,《元桢墓志》也是。在原碑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还是比较规整的,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又可以看出字与字之间的承接连带关系。通过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穿插与呼应关系来营造变化多样的章法。 (五)、刻工对墓志的影响 说到刻工,那么就得要说一说时代背景了,当时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墓志的就只有王公贵族。而我的课题《元桢墓志》的主人,南安王元桢,毋庸置疑他是个皇族,而且在当时迁都还起了特别大的作用。所以说,当时为他题写墓志铭的一定是当时很厉害的书家,在书法上有一定造诣的大家。从字的结构,用笔,章法结构的变化就能看出来。而北魏时期的刻工并不是那么厉害,而且古代的工匠,我们应该都了解大多都是世袭的,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也没有专门的学校。虽然不发达,但是能够给皇室服务的,也是当时的佼佼者了。虽然受到迁都的影响,但是刻的还是能够表现出书写者的快意潇洒。不可置否存在一些碑别字和简化。还有一些误刻,生硬。总体来说,还是能够轻而易举的看出来魏碑气象就很好了。 二、《元桢墓志》《元显俊墓志》《元景造像题记》综合对比 (一)、历史背景对比 碑刻是书法艺术与匠人的雕刻艺术相结合的。所以我能在了解碑刻作品的时候不光要知道当时的艺术书风,也要了解当时的工匠的体系是否完善。北魏孝文帝改“拓跋氏”为“元氏”,因此元氏墓志是北魏的皇室墓志。以元氏家族的特殊地位和身份,使得死者的墓志在选石、书丹、镌刻等方面都与众不同。大体而言,其选石考究,书写恭谨,镌刻精到。正因为墓主身份的比较尊贵,因而在书法风格上主要表现为平正、温润、和谐、典雅、秀逸、美观,有一种皇室风范。而《元景造像题记》。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 系营州刺史元景为孝文皇帝及自身并眷属攘灾祈福而建。万佛堂石窟的始建年代与云冈石窟属于同一时期, 是东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与著名的《元桢墓志》同时,虽然当地离皇城较远,但是还是有高标准的皇家书体样式,应该是碑刻的主人元景的皇族身份有着必然联系。魏碑大多数是直接用刀刻成,刻字工匠个人风格和手法对于最终的碑文影响很大。这从出土魏墓志刻制水准可见一斑。但在洛阳一带,无论龙门造像题记还是皇族贵胄墓志,字体则相对成熟而具有相对统一的标准,称“洛阳体”。[1] (二)、探究石刻书风 1.同期书风对比 《元桢墓志》、《元显俊墓志》、《元景造像题记》是属于同一时期的三种碑刻。其中《元桢墓志》、《元显俊墓志》是“拓跋氏”后改为“元氏”是皇家墓志形制,而《元景造像题记》是刻于石窟上的。从章法,字行,结构上来看。三者都属于“洛阳体”是魏碑之中相对于成熟的一类。其中《元景造像题记》比之前二者要早一些,其中带的隶书笔意比较多一点,更加古朴大气,气势磅礴。 2.艺术风格对比 从艺术风格上来看,先从相同的来说,三者都是同时期的同一种书体,都属于北魏皇室碑刻,都是比较成熟的北魏魏碑气象。《元桢墓志》、《元显俊墓志》在用笔上,大多都是方圆结合。结构也是中间收紧,两边打开。都有大开大合的气势。 章法上也是整齐化一。字形即有优美之态,又有大气磅礴之势。而《元景造像题记》的书法具有魏碑的一大特点就是“斜画紧接”。其笔意之中颇有“方笔隶书”的感觉。结构紧凑,笔画开张。从其中大致可以窥出一些书法演变过程之中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碑刻的形制与文体 墓志文多刻在单独的砖或石质的方形材料上,放置在墓室棺前或两侧,也有的放在墓室内室门横梁石上。墓志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墓主籍贯、姓名、身份、身世、年龄和卒期、葬期,以及标帜用语或赞语。这些大量的文字保存下来,为后世研究当时历史留下了宝贵的信息,成为珍贵的文物。《元桢墓志》是一块长宽约二尺的一块方形石碑。记录了南安王元桢的生平事迹,大概是因他因“不能洁己奉公,助宣皇度,方肆贪欲,殖货私庭,放纵奸囚……”等罪,削除封爵,以庶人归第,禁锢终身。所以才只有300余字的介绍。而说到墓志的形制,不得不提的就是《元显俊墓志》了。此志石灰石质,通高35厘米,长75厘米,宽厘米。上面为志盖,用阴线刻满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龟甲纹样,龟甲中央阴刻正书“魏故处士元君墓志”八个字。下面镌刻着正书志文,计十九行,行二十一字,共三百五十七字。志盖和志文上下相合,正好为一个生动、完整的石龟,而且龟的首尾、四足毕具。把墓志制成象征长寿的龟形,祈求墓主在九泉之下得其永年。这一形制,在北魏墓志中为仅见,后世也极少出现。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形制呢?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元显俊生平,他生于499年却于513年,年仅15岁便早早去世。说他天资聪颖,丰神俊朗。大概是他的父母想替他祈求来世无病无灾。从做出这样独特的一个墓志形制。[2] (四)、时代背景探寻 北魏是由少数民族鲜卑拓跋氏建立,也是当时南北朝时期北朝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先是成立了代国,后改国号为“魏”。所以就有了我们后边所知的北魏。后来拓跋一族统一了北方。拓跋硅继位后,开始学习汉族文化,学汉人称帝,使用天子仪仗。重用汉人官员。使用汉人文字。并开设学堂广招学子学习四书五经。 可这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是个极其特殊的王朝,其民族融合却与任何朝代都相不同。他们不只自觉地、主动地、有意识地和汉人融合,而且把民族融合看成是一件政治大事。因此自称是黄帝之后,所建北魏是正统王朝,其民族融合便是一种政令性的融合,即强制性的融合;也就是融合也得融合,不融合也得融合,不允许任何人有选择的余地。因而其融合速度之快,融合范围之广,融合之彻底,对社会影响之深,可称是史无前例。他们的这一融合,不只医治了十六国之乱的创伤,改变了北魏国家和民族的性质,为隋唐的大 统一和盛世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南北文化的一个大融合。所以才有了后边这种多元的诗词歌赋。即有汉人的细腻精致,也有游牧民族的豪放不羁。鲜卑人最令人敬佩的就是他们能够自上而下的接受的文化,特别是皇室也改为汉姓“元”。才促成了这一次文化,政治的大融合。 三、对现世书法的影响 (一)、对现世书法的影响 魏碑作为南北朝时期楷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元桢墓志》作为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魏碑虽然发现的比较早。在每个朝代都有传承。在唐朝也可以从褚遂良、颜真卿的书法中窥到一些。那为什么魏碑是到了清朝才开始兴盛呢?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受晋朝书法影响。当时的人都热衷于学习王羲之,虽然也有人从魏碑中取法,但是这也只是个人爱好,并没有人系统的学习过,没有形成学习的风气。2、科举制度日益完善,而科举的字要求端庄,美观,标准,规范。说像现在的打印也不为过。而古代文人为官就只有科考这一条路。所以就限制了书家的发挥。直到清朝嘉庆年间兴起了金石考证,出土了大量的南北朝碑刻。而当时的人们又想打破这种形势。然后就掀起了学习魏碑的热潮。而魏碑的特点鲜明,又因为是碑刻,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挥。打破了之前那种“规模化”的书法学习形态。而魏碑的大气磅礴,自然恣意比较符合当时书法家的审美。 而书法发展到了今天,不少人以入了多少次展览为荣。书法成为了一些人追逐名利的工具,谁的书法作品获奖了,那么他就的风格就成为了争相学习的对象。评委的审美决定了书法的艺术性。成为了书法的引领。这样就给其他人一种潜意识的就以为这样才是好的,就限制了自由创作的发展。然后就有了大批的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而太过去注重书法的行式。魏碑书法的审美特征便成为了书法家取法的方向。但是一些书家为了标新立异,想方设法在字形、笔法、墨法、章法上做文章,随意发挥,进行字体变形、错位等有违常规的处理,不惜打破传统文人的典雅书风,使书法字体变得扭曲怪异,并以此来体现异乎寻常的古怪之美。[3]这还是之前的魏碑吗?我觉得不是了。我们是不能固守成规,但是也不能过于夸张。不能因为它可以自由发挥,就把魏碑的古朴大气,丢掉。 (二)、对自身的影响 从2015年接触书法到现在已经有四年多了,从入门都喜欢上这个艺术,虽然跟别人比起来没有学过多久。但《元桢墓志》作为我第一个临习的魏碑,到后来想把它作为我毕业创作的楷书书体。我觉得我还是有一些心得的,在这个过程中,光追求大刀阔斧的金石气是不行的,这样的掌握不好就容易刻板,也不能过于追求精致秀美的书卷气,这样会丢了它的气势,在《元桢墓志》里我目前学到是就是,字的收放关系,在创作中不仅要注意有舒展的字,还得有收紧的字为之呼应形成块面, 还得注意墨的浓淡干湿枯。章法也学习了《元桢墓志》的一格一字。就目前还是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对整的把控。结语 《元桢墓志》作为南北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代表,也是“邙山体”代表,更是魏碑之中最古的,进现代学者大多研究其的艺术分格。或是与同时期的魏碑一起研究。要是再有一些,传承,形制之类的那就更加完整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仔细观察,魏碑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但是它的本质却没有变。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古朴,自然之美。不管如何,都不能丢掉这一点。

使持节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南安王桢,恭宗之第十一子,皇上之从祖也。惟王体晖霄极,列耀星华,茂德基於紫墀,凝操形於天仪。用能端玉河山,声金岳镇,爰在知命,孝性谌越,是使庶族归仁,帝宗攸式。暨宝衡徒御,大讯群言,王应机响发,首契乾衷,遂乃宠彰司勋,赏延金石。而天不遗德,宿耀沦光,以太和廿年岁在丙子八月壬辰朔二日癸巳春秋五十薨於邺。皇上震悼。谥曰惠王,葬以彝典。以其年十一月庚申朔廿六日乙酉窆於芒山。松门已杳,玄闼将芜,故刊兹幽石,铭德熏垆。其辞曰:帝绪昌纪,懋业昭灵,浚源流昆,系玉层城。惟王集庆,托耀曦明,育躬紫禁,秀发兰坰。洋洋雅韵,遥遥渊渟,瞻山凝量,援风烈馨。卷命夙降,未黻早龄,基牧豳栎,终抚魏亭。威整西黔,惠结东氓,旻不锡嘏,景仪坠倾。銮和歇蓿,委榇穷茔,泉宫永晦,深埏长锔,敬勒玄瑶,式播徽名。

从遣悲怀写了写元稹其人,虽然只是前半生,但是由于下了个多情而薄、寡义而伪的论断,有朋友建议笔下留情,同时也有质疑我的一些推测的。既然如此,不妨把手里因为研究元稹而来的一些旁支资料拿出来,砸实一下我之前的推测。

首先从元稹的元和元年应试中举说起吧。元和元年四月,元稹应制举,制举是皇帝主持的,开始大约相当于后来的殿试。也是当时快速得官的捷径之一。(至于元稹为何放弃自己已经有的中书省校书郎的身份应试。这在后面梳理元稹的思路的时候会细说)。元稹应的是“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和元年的这一科取中的名士颇多,也很为后人所称道。这一科里面,最出名的三个元稹、白居易和韦处厚。其中元稹和韦处厚都是三等(唐志,一二等例不授人),白居易是四等。其中元稹是三等头名也就是敕头,实际意义上的状元。

以上是陈述事实,以下是铺排推演。

元和元年的这次制举考试, 主考官是谁? 由于这次考试所出的名人很多,所以非常容易找到——《旧唐书·韦贯之传》云:“后与中书舍人张弘靖考制策,第其名者十八人,其后多以文称。”

答案很明显,韦贯之和张弘靖。这两个人都是后来宪宗朝的宰相。一个性格孤傲冷峻,一个为人刚愎自用。但是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与元稹的关系。或者说他们与元稹的正妻——“谢公最小偏怜女”——韦丛的关系。韦丛之父韦夏卿出身京兆韦氏,这其中有分教:“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京兆韦氏九房是个非常繁盛的大族。韦夏卿出身其中的龙门公房。韦贯之出身其中的逍遥公房。算是同族的亲族。而张弘靖虽然不姓韦,但是张弘靖的父亲是张延赏——也就是“钱可通神”的典故中的张相国,张相国有个女婿叫韦皋是京兆韦氏鹛城公房世系,也就是说张弘靖算是某个韦氏族人的大舅哥或者小舅子。这其中的关节也就非常明显了。两个主考官都是韦丛的同族或者族人姻亲(当然,取中的另外一人韦处厚也很过分,韦处厚和韦贯之的关系更近,都是逍遥公房的近支族人)上述推演足可以看出韦丛对于元大诗人的重要性了吧,这可不仅仅是野蔬充膳、落叶添薪所能简单概括的。

再说一下关于韦丛母亲裴氏和段氏的例子吧。曾经说过由于忌惮裴氏族人的能量,元稹为段氏撰墓志铭都不敢称夫人的事情,这次铺展开说一下。韦丛生母裴氏,养母段氏;韦丛生下来未足月裴氏就过世了,靠着当时韦夏卿并无名分的妾段氏养育长大。而段氏夫人在韦丛过世后两个月也去世了。元稹以当时的誉满天下的文名自然也就得到了为段氏撰写墓志的任务。元稹所撰的段氏墓志被收入全唐文中,本也是一方佳作;但是二十世纪末在洛阳也就是段氏夫人归葬的地方却发现了真正的段氏夫人墓志铭拓片。这二者相互参照,一下子就让元稹的思路与小九九暴露无遗。这个墓志铭再见天日就像是专门为了揭元大诗人的隐私一般。学者程章灿在《从<有唐武威段夫人墓志铭>看元稹为人》(《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3期)中借此也论述过元稹的私心,但是个人以为其中的某些细节却并不准确或者不够一针见血。而且所谓墓志成文在全唐集收录之前的说法也需要推演。所以我也要继续铺排推演一下,再看看元大才子的一些小算盘。 先说正妻裴氏夫人的亲族。裴夫人也是名门望族的河东裴氏出身。河东裴氏其实并不逊色与京兆韦氏,尤其是在更早的魏晋时期。裴氏父亲裴皋不甚出名,祖父裴耀卿却是玄宗期间的名相。出身是河东裴氏中的南来吴裴一支。而后来一力提拔元稹为监察御史的裴垍也是河东裴氏,是东眷裴一支。元稹曾写过的《上门下裴相公书》中有云:

这篇文也收在全唐文中,题目中的裴相公指的是中、晚唐名相裴度。其中的已故裴兵部说的就是裴垍。这篇文字在我看来是元稹后来又被贬为通州司马时用来与当时贵在中枢的裴度套关系的文章。其时裴垍已故,元稹失去了靠山,所以文字虽然写的冠冕堂皇但是自有一段谄媚意在其中。也就是说元稹是借着上书裴度的机会以古喻今的请求裴度仿效裴垍提拔自己。当然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更有些龌龊了,元稹此文的目的并未达到,然后便转身投靠为人不齿的宦官集团。转而依赖宦官集团的势力登相位并借机打击裴度。之后在政争之中输给了裴度,最后死在武昌军节度使任上。

元稹此生与河东裴氏亲族多有交集。即先承裴垍提拔,有在其后对位在中枢的裴度有所企望。所以裴氏族人的力量是元稹所深深忌惮的。所以在全唐文之中收集的文章才会如此做法:

而出土的墓志铭文字如下:

其中的重要的差异之处我以黑体字标出。细细分析其中的动机全唐文中和墓志铭中的主要区别有两点。其中不甚显著的一点是介绍墓主人身份的方式。全唐文中是: 母曰武威段氏,故衢州司田参军岌之第二女也。 墓志铭中是: 母曰段夫人,家本武威人也。其四代祖褒国公扬州都督增辅国大将军讳志玄,有战功在国史。 用意立判,墓志是从煊赫家世说起;全唐文则是从位置最低的段夫人之父说起。而最关键是有战功在国史一句。段氏先祖是段志玄,上了凌烟阁的褒国公。就算是评书里也是贾家楼四十六友之一,金堤关的六口金刀之一,开唐四老将中的一号。这个煊赫身世元稹不放在前面充门面实在是难以捉摸。需要结合后面的铺排看也许才能明白。 而全唐文和墓志铭最显著的差异是元稹在全唐文中并不称段氏为夫人。第一句就变成了莫名其妙的武威段氏而后面更是刻意的不称夫人。最后一句母以子贵的下句更是明显,全唐文是贵必因人,墓志铭是贵称夫人。其中含义,贵必因人形褒而实贬,贵称夫人才是真正的子侄辈评价先人的态度。

这其中的奥妙俺试着用人情铺排一下吧。

首先,俺也认为元稹有序流传的这篇文字在先。全唐文的版本是清代的,出处上溯到四库全书里的元氏长庆集中也声称是“宋宣和甲辰建安刘麟所传,明松江马元调重刊”。而真正可能见过元氏长庆集原本的白居易说可能是一百卷。和元氏长庆集六十卷的规模不同。但不管怎么说,元氏长庆集应该是元稹在生前整理结集的应该没有疑问。所以说有序流传的全唐文中的墓志文似乎是元稹允许流传后世的版本。而墓志铭的作用大家应该都知道,是需要埋到墓里。这其中的分别也就很明显了。 一个是需要流传后世注意影响的版本,一个是埋在墓里不影响生者的版本 。这其中的意义就颇为明显了。元稹玩的这种花样也没有当世的风险。做一个极尽吹捧的版本,讨好了韦氏族人的刻字放在墓志铭中。再改出一个不会得罪裴氏族人的文字版本作为传世版本。再深挖一些,其实在元稹写墓志铭乃至后来的十几年中,对于他来说裴氏族人应该比韦氏族人重要。裴垍加上裴度的分量要远盖过同一时期的韦贯之和韦处厚。尤其是裴度四朝老臣,三朝相位。所以说元稹的选择还是很有些原因的。

再来解一下之前留的扣子,为啥元稹不在校书郎的位置上等着撺升,而要去应制举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纯属个人推测,一些材料的佐证而已。元稹元和元年应制举,元和元年之前一年发生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永贞革新失败,唐顺宗内禅给唐宪宗,二王八司马失势。这其中的关节所在就是八司马之一的韦执谊。韦执谊和元稹的岳丈韦夏卿不仅仅是同族同是龙门公房,而且是近支兄弟。永贞革新开始的时候,韦执谊坐镇相位,从官职和权势上说甚至比王叔文还要显赫。而元稹和韦丛的大女——也是韦丛唯一留下来的子女——元保子许配韦执谊的韦绚。史书并无韦绚生卒年月,但是根据韦绚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师从刘禹锡时的年纪推算,韦绚约为793年左右,永贞元年(805年)也就是十二岁左右。根据这些世家子弟早订婚的情况,有理由推断韦绚与元保子早定婚约。而元稹也借此攀上韦执谊的高门。而后很快朝廷大事变迁,永贞革新失败;韦执谊失势。本意借韦相爷上位的元稹自忖从校书郎积功升官无望而且耗时。所以才应元和元年的制举之试。然后便搭上了韦贯之和张弘靖两个韦氏亲族主考官的便车…… 陈寅恪评价元稹的言论虽然刻薄但是也确实一针见血, 巧宦,巧婚 。

呵呵,与我铺排推演的基本一致。看来也不止我一人这么看吧。

高浟墓志研究论文

话说唐人喜欢在写墓志的时候贴金已不是新闻,墓志铭中各种隐恶扬善、粉饰乾坤、无中生有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唐人自己对此也有着很清醒的认识:“大凡为文为志,纪述淑美,莫不盛扬平昔之亊,以虞陵谷之变,俾后人睹之而瞻敬。其有不臻夫德称者,亦必模写前规,以圃远大。至天下人视文而疑者过半,盖不以实然故绝。”通观这些墓志可知古人写墓志时往往最讲究两点:一是为逝者讳,不揭其短;二是为逝者捧,乃至无中生有为其贴金。白居易的《秦中吟·立碑》一诗就对这种现象作了嘲讽: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笔时。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我闻望江县,麹令抚茕嫠。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石碑上记载的都是些功比姜太公、德如孔仲尼之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流传后世,而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干的人却因为没有立碑吹捧,只能任名声淹没在岁月中,最后也就只有当地人知道。白居易此诗正是讽刺了这种为了立碑而夸耀门第、歌功颂德之风。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人为了给逝者求得一篇好墓志铭,往往要出很大的一笔价钱专门找人来撰写,而撰者为丰厚的利润所驱使,也不管逝者的为人品德事迹究竟如何,只为了应付所需,随手就能写出功德和姜太公孔子一样伟大的为贤者嗤、令后代疑的文字。《旧唐书·李邕传》中就有记载:“邕擅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賫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钜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李邕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尤其擅长歌功颂德的碑文,也正因为有着“鬻文获金”这样强大的生活技能,所以李邕虽然经常被贬官,但生计并不成问题,甚至还能用这些润笔费来应付结友交游所需的巨大开销。刘禹锡也曾在祭韩愈文中说过:“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提到韩愈因为善写碑文,经常通过给别人写碑文而赚取巨额稿费一事。事实上韩愈曾为王用撰写了墓碑,于是得到了“马一匹,并鞍、衔及白玉腰带一条”作为报酬。韩愈还在《平淮西碑》大力称赞了韩弘的贡献,因此得到了韩弘的“绢五百匹”,即相当于四百贯钱,而韩愈当时一个月的薪水仅二十五贯钱,一年也不过三百贯,由此可知这种润笔费极为可观。至于韩愈其他的“谀墓”之作,颇受时人讥讽,他的朋友刘叉曾十分眼红韩愈写碑文赚的这些润笔费,拿了他数斤金子扬长而去,还振振有词道:“你这是谀颂死人得来的,不如送给我当生活费。”白居易为元稹撰写墓志铭后也收到了价值六七十万钱的“臧获、舆马、绫帛,泊银鞍、玉带之物”,虽然白居易念及与元稹之间的情谊本不愿接受,但推辞不得之下便将这些财物捐给了香山寺,以作修缮寺庙之用。正因为撰写墓志的报酬是如此的丰厚,在这样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这些墓志铭的执笔人也就不能不为逝者粉饰贴金,乃至颠倒黑白、无中生有了。不过这种“鬻文获金”的行为总是不大令人瞧得起的,《太平广记》中便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唐宰相王玙好与人作碑志。有送润毫者,误叩右丞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就连杜甫也曾作诗嘲讽过李邕这些以撰写墓志换取巨额稿费之人:“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骐驎织成罽。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可见时人对这些好撰墓志铭之人的鄙夷态度。当然,在墓志上贴金并不是唐人才有的习惯,而是自古已有之。早在北魏时就有人明确指出这种墓志贴金的现象了,《洛阳伽蓝记》中便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生时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穷天地之大德,尽生民之能事,为君共尧舜连衡,为臣与伊皋等迹。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所谓生为盗跖,死为夷齐,妄言伤正,华辞损实。”一个人活着时不过是中庸之辈,但他死后碑文墓志里无不搜罗尽天地之间的大德,和活着的人所能办到的各种好事。如果这个人是君王,那么就能与尧舜相抗衡;如果这个人是臣子,那么就与伊尹有着相同的政绩。所谓活着时是大贼盗跖,死后却能粉饰为伯夷叔齐一样的人物,这些都是在借助虚妄华丽的辞藻损害事实真相。而墓志中这样隐恶扬善、粉饰乾坤、无中生有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史书记载唐玄宗的皇甫德仪很早就失宠了,皇甫德仪病重期间唐玄宗正忙着宠爱武惠妃,武惠妃则忙着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等几个皇子,而皇甫德仪所生的李瑶也因为生母失宠无法为自己说话而惶恐不安,但这并不妨碍墓碑上将皇甫德仪吹捧成绝代宠妃:“上以之服事最旧,佳人难得,送药必经於御手,见寝始迥於天步。月氏使者,空说返魂之香;汉帝夫人,终痛归来之像。”皇甫德仪的墓碑上称其病重时,唐玄宗每天亲自送药给她喝,等她安然入睡后徘徊在宫殿门口迟迟不肯离去;皇甫德仪死后,唐玄宗还像汉武帝思念李夫人那样思念她。然而事实上凡是有幸得到皇帝亲自伺候服药的后妃,都会像李煜的大周后那样在史书上留下记载,而不是只能见载于墓志上的贴金之语。何况就在皇甫德仪死后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李瑶就因为武惠妃的构陷在唐玄宗一日杀三子的悲剧中含恨被害了。残酷的现实撕碎了墓志华丽而苍白的辞藻,昭示着这位无宠妃嫔恐怕连临死前见皇帝最后一面都只是个奢求。又比如沛郡夫人武氏的墓志上自称是“故周定王驸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是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的次女。但根据这位武氏卒于开元二十五年,享年五十四岁的情况来看,武氏最迟出生在嗣圣元年,而彼时太平公主的丈夫还是薛绍­,又如何与武攸暨生下所谓的第二女呢?再比如吴王李恪的次子李玮的墓志上称其父李恪是“帝之爱子”“优宠特殊”,然而就史实而言,李恪的一生当中不仅没有任何得宠事迹,反而不过是犯了踩庄稼和赌博这样的小错就连续多次被贬去都督的官职,先后削去实封共600户,只剩200户的实封,这样糟糕的待遇在唐太宗14个儿子中仅此一例。虽然后来唐太宗在立李治为太子后又过了7个多月的时间,曾一度心血来潮想改立李恪为太子,但这样的想法唐太宗却只对最不可能同意的长孙无忌一人说过,被反驳后不但再也不曾提及此事,对提名未果身陷险境的李恪也毫无保护措施,反而又严厉地将李恪告诫了一通:“你若是不遵纪守法,西汉的燕王刘旦就是你的下场,就算你是我儿子我也救不了你!”虽然有人认为这番警告是唐太宗在“保护”李恪,要他自己小心谨慎一些,但李恪作为亲王,他的性命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光是告诫李恪自己谨言慎行是没有用的,只有让未来的皇帝李治知道要善待李恪才能达到保护李恪的目的。也正因为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汉高祖刘邦临终前特地留了封手诏给太子刘盈,要他日后一定要照顾好他曾经欲立未果的赵王如意;唐太宗在立李治为太子时也反复强调过立李治的原因是为了能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而唐太宗既然能想到要为李承乾、李泰、李治的日后安危做打算,又为什么没为李恪日后的安危做出同样的安排呢?想来李恪若是真的如儿子墓志中所吹嘘的那样,是“帝之爱子”“优宠特殊”,又如何会遭此待遇?还有父子三人皆至宰相的韦思谦,史书中明确记载他的续弦妻子王婉作为继母对继子韦承庆十分严苛,动不动就体罚他。而王婉的亲生儿子韦嗣立不忍母亲这样对待自己的哥哥,于是主动脱下衣服请求代替韦承庆接受杖责,王婉自然没有应允,于是韦嗣立便自己杖责自己,王婉心疼亲生儿子,这才对韦承庆略好一些。结果在王婉的墓志中,这位明明对亲子继子区别待遇的典型后妈却被描述成了一位慈爱有加,对继子视若己出的好母亲:“前夫子子承庆,八岁偏罚,十岁便为夫人所养,抚存训奖,慈爱无隆,学宦婚娶,并夫人所成立。常谓所生子嗣立、淑等曰:时俗妇人,罕有明识,前妻之子,多被憎嫌,孝已伯奇,皆其人也。此吾之所深诫,亦尔辈所明知。”——足可见当时的墓志贴金风气之烈,已然到了颠倒黑白、无中生有的地步。

【张金梁教授个人简介】长期从事书画创作以及教学工作,书法擅长魏碑、隶、行、草书,古朴儒雅功力浓厚,独具风貌。数十次参加美国、日本、韩国国际及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倍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并刻碑。被团中央《中国青年》邀请书写百幅名人名言长期连载。 、【张金梁教授著述之专著】张明整理01.《〈续书史会要〉补证》,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02.《明代书法史探微》(荣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03.《张金梁书法集》,中国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04.《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05.《〈书史会要〉校正》,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张金梁教授著述之论文】张明整理01.《浅议书法的电化教学》 载《书法报》1987年8月12日第32期第2版02.《唯不能同斯大雄——王蘧常书法浅探》(浙江近现代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1991年9月·浙江杭州)03.《“二石”比较论》(王铎国际书法研讨会交流论文·1993年6月·河南洛阳) 载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等编《王铎论集——王铎国际书法研讨会论文》,第275—285页;亦载张金梁《〈续书史会要〉补证·附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37—248页04.《艰难的美——黄道周书法研究》(中国书画节研讨会入选论文·1994年·天津)05.《从文化现象看明朝的书法发展》(’95国际书法史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1995年·北京) 载张金梁《〈续书史会要〉补证·附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03—215页06.《谈〈书史会要〉和〈续书史会要〉》 载《书法报》1996年7月31日第31期(总第629期)第3版07.《论刘墉》 载《书法研究》1996年第6期(总第74辑),第90—103页08.《朝代书法风尚辨——与〈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编者商榷及其它》(’96中国书法批评年会论文·1996年9月·湖南张家界) 载《书法研究》1997年第1期(总第75辑),第58—64页09.《六朝神韵在斯翁——浅论康有为的书法艺术》(康有为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1997年·广东广州) 载《书法之友》1997年第4期,第21—24页;亦载《康有为书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书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26—30页10.《明朝书“家”知多少》 载《书法报》1997年4月23日第17期第3版11.《博学才能发展 兼蓄才能创新——与李文采先生商榷》 载《书法》1997年第3期,第2—3页12.《庄㫤评书的启示》 载《书法报》1997年7月9日第28期第3版13.《高山仰止 丰碑并立——陆维钊、沙孟海书法艺术比较研究》 载《’97沙孟海书学研讨会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69—174页;又《书法报》1997年8月27日第35期第3版、9月3日第36期第3版连载;亦载《陆维钊研究》,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168—175页14.《明朝“状元”书法一瞥》 载《中国书画报》第70期15.《现代草书“三圣”散论》(全国第二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交流论文·1997年·浙江宁波) 载《近现代书法研究——全国第二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92—203页16.《从“阁体”谈到书法的评选》 载《中国书画报》1997年17.《在“全国青年书法理论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载《中国书法》1998年第3期,第6页18.《访章祖安先生》 载《书法报》1998年5月4日第18期第1版19.《从楚王好细腰谈起》 载《书法报》1998年5月18日第20期第1版20.《也论“正”、“大”》 载《书法报》1998年8月17日第33期第1版21.《书法史刍议》 载《书法报》1998年11月9日第45期第3版22.《释“展览”》 载《书法报》1998年11月23日第47期第1版23.《释“协会”》 载《书法报》1998年12月7日第49期第1版24.《论书法的“中和”美和“冲和”美》 载《书法》1998年第6期,第45—46页;亦载《美的沉思——美学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73—276页25.《谈“中书舍人”和“台阁体”》 载《书法报》1999年3月29日第13期第3版26.《论丰坊》 载《书法研究》1999年第2期(总第88辑),第50—66页27.《〈续书史会要〉研究》 载《中国书法》1999年第4期,第33—35页28.《非“吴门书派”》 载《书法报》1999年4月26日第17期第3版29.《时代的呼唤——雅俗共赏》 载《书法》1999年第5期,第6—8页;亦载《美的沉思——批评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69—272页30.《释“评委”》 载《书法报》1999年7月19日第29期第1版31.《从〈书学史〉谈到书法史的研究》(祝嘉书学研讨会论文·1999年·江苏苏州)32.《涤浊呈清——新世纪书法瞻望》 载《书法报》2000年1月24日第4期第1版33.《世纪书坛点将录》 载《书法报》2000年1月10日第2期第3版、1月17日第3期第3版34.《〈孙仲隐墓志〉研究》(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入选论文) 载《书法导报》2000年11月29日第48期第3版;亦载山东省高密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高密文史选粹》,2002年10月,第478—488页35.《浅谈明代书法教育》 载于植元、栾传益主编《书法教育研究文集》,大连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15—120页36.《谦谦君子 卑以自牧》 载《青少年书法报》37.《明代书法“尚理”论——兼论书史的研究方法》(荣获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二等奖) 载《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95—305页38.《明朝书法分期管见》 载《书法报》2000年10月16日第17期第3版39.《论明代书法对社会的影响》(国际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2000年·浙江杭州) 载《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冷印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257—266页;又《中国书法》2001年第2期,第22—24页(节选);亦载《书法研究》2001年第5期(总第103辑),第84—98页40.《论解缙书法的两面性》 载《书法报》2000年12月11日第25期第3版41.《技道两进 挥翰写心——评徐州市青年书家十人展》 载《青少年书法报》(2001年)42.《贵哉“东北风”》 载《书法报》2001年1月22日第4期第2版43.《丛文俊书学体系蠡探》 载《书法导报》2001年7月11日第28期第3版、7月18日第29期第3版44.《健全书法高等教育 促进书法学科建设——丛文俊教授谈吉林大学招收书法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相关问题》 载《书法报》2001年7月23日第30期第1版;亦载《书法导报》2001年7月18日第29期第8版45.《论“错误”借鉴与书法的发展》 载《书法研究》2001年第4期(总第102辑),第79—92页46.《汇集众美 蔚为大观——〈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评介》 载《书法》2002年第1期,第30—31页47.《〈唐二娘子家书〉言辞没受倭语影响》 载《书法》2002年第3期,第41页48.《广采博取 鉴古铸今——论丛文俊先生的书法艺术》 载《书法之友》2002年第4期,第22—24页49.《从“作品限制出境”说起》 载《书法报》2002年3月25日第12期《兰亭》副刊第6版50.《浅议章草》 载《书法报》2002年6月3日第22期第2版51.《关于评论明初“三宋”书法的两个问题》 载《书法评论》第1期(2002年7月),第5—9页52.《〈佩文斋书画谱〉署录〈续书史会要〉正误》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9月第5期,第78—82页53.《论流行书风》 载《二十一世纪书法·天津论坛学术论文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66—69页54.《四库本〈续书史会要〉阙漏考》 载《金景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229—237页;亦载《书法研究》2003年第3期(总第113辑),第98—105页55.《说“清”》 载《书法》2002年第12期,第13—15页56.《子昂荐雪庵》 载《书法报》2003年1月27日第4期(总第943期)第3版57.《亲近“二赋”》 载《书法报》2003年2月24日第8期《兰亭》副刊第2版58.《谈草书》 载《书法》2003年第2期《众人说草书》(下),第29—32页59.《高密历史文明之光“高密戈”》 载《高密日报》2003年5月16日第95期第8版60.《凿穿混沌 开辟鸿蒙——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评介》 载《书法报》2003年5月26日第21期第3版61.《逸园影印洪武本〈书史会要〉考》 载《文献》2003年7月第3期,第220—230页;亦载《陶宗仪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465—475页62.《张天骏婢善书考》 载《书法丛刊》2003年第4期,第95—96页63.《明永乐初期朝廷书事考辨》 载《吉林大学古籍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395—403页64.《白沙论》 载《书法研究》2004年第1期(总第117辑),第70—84页;亦载《岭南书学研究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46—154页65.《明代殿房书办研究》(荣获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二等奖) 载《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55—172页;亦载《书法研究》2004年第3期(总第119辑),第94—119页66.《从浮云与树林谈起——〈明代书法史探微〉自序》 载《书法报》2004年3月1日第9期第3版67.《明代华亭书家》 载《书法评论》2004年第1期,第14—22页68.《永乐初朝廷书事考》 载《书法丛刊》2004年第4期,第35—41页69.《吴门长者——文征明》 载《中国书法》2004年第6期,第27—28页70.《“名”、“贵”:明代书法评论的两大范畴》 载《书画世界》2005年第1期,第80—82页71.《“南安体”、“南路体”、“梅花体”研究》 载《中国书法》2005年第2期,第43—45页;亦载《北方书法论丛》,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18页72.《论张海》 载《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艺术评论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34—47页;又张海《张海书法·代序》73.《胸罗万象 健笔凌云——丛文俊先生书法艺术浅探》 载《书与画》2005年第5期,第8—11页74.《明沈度〈敬斋箴〉考》 载《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6期,第80—85页;亦载《中国书画》2006年第3期,第37—38页75.《论好太王碑书法——兼与爨宝子碑比较研究》 载《好太王碑暨十六国北朝刻石书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01—113页76.《文征明书法领袖吴门成因研究》 载《北方书法论丛》,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9—36页77.《当代书法应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 载《2005年当代文艺论坛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96—400页78.《“真宰相”刘统勋之书》 载《高密人文自然遗产》2007年第3期(总第5期),第11—14页79.《康里子山名字考》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7月第4期,第3—6页80.《论明拓〈兰亭序〉》 载《兰亭雅集·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论坛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6—38页81.《异彩纷呈的东北书法》 载《吉林日报》2007年12月6日第13版《东北风周刊》82.《朱复戡书法现象研究》 载《朱复戡艺术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44—50页83.《郑文焯其人其书》 载《高密人文自然遗产》2008年第1期(总第6期),第47—50页84.《明代朝廷玺印研究》 载《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5期,第26—37页85.《明代宫廷书法研究》 载《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15—32页86.《明代“中书体”研究》 载《中国书法》2008年第11期,第43—46页87.《海上升明月——论王蘧常章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载《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333—339页88.《张改琴书法浅论》 载《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张改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78—79页89.《论当代草书》 载《书画艺术》2009年第1期,第29—32页90.《〈永乐大典〉纂修人研究》 载《文献》2009年1月第1期,第128—138页91.《殷商金文章法蠡探》 载《中国书法》2009年第1期,第42—49页92.《“桓夫人善书”考》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9月第5期,第72—75页93.《“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新论》 载《书画艺术》2009年第5期,第41—45页94.《书异其人——论黄庭坚其人其书》 载《书法丛刊》2009年第3期,第69—77页;亦载《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艺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538—550页95.《三论雪堂》 载《书画艺术》2010年第3期,第62—69页96.《向传统索取新意 在时尚中把握自我》 载《吉林日报》2010年4月19日第8版97.《明代以“疏”论书研究》(“请循其本”——古代书法创作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2009年12月·江苏南京) 载《书法报》2010年5月19日第19期第21版98.《简论书法史研究法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载《中国书法》2010年第8期,第97页99.《〈砥柱铭〉长卷非黄庭坚真迹》 载《书法报》2010年7月14日第22版,亦载《书法》2010年第10期,第33—35页【张金梁教授著述之序跋】张明整理01.《赵生泉〈金石探幽〉序》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02.《陈国成〈吾衍〈三十五举〉研究〉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03.《梁继〈张照年谱〉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04.《赵彦辉〈寒山帚谈研究〉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05.《张明〈赵孟頫书法研究发微〉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06.《张函〈明末遗民书法研究〉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07.《徐文平〈处州历代书法〉序》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08.《〈书法史图鉴〉序》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09.《〈孙初画集〉序》10.《书中龙也——〈十七帖〉》 吉林文史出版社

苏轼学术论文范文篇二 苏轼处世哲学初探 【 摘 要 】在苏轼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重要财富。而作为政治家的苏轼,也做出了一个儒家士大夫当有的历史功绩。而苏轼辗转于放达文人和深邃政客之间的处世哲学,便有了深刻的研究价值。本文试从正道直行的执着、善处忧患的旷达、自救自立的人格、亲躬为民的情怀四个层面来剖析苏轼的处事之道。 【 关键词 】苏轼 处世之道 人格风貌 生命精神 秦观在《答傅彬老简》中说:“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评价苏轼:“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苏轼坎坷人生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风貌和生命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一、“奋厉有当世志”――正道直行的执着 儒家鼓励人“志于道”,建功立业,有为于天下。苏轼《上梅直讲书》云:“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苏辙《墓志铭》追述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授以书。“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这正如后来苏轼说自己“少抱有为之志”。苏轼于仁宗朝举制科作《制策》二十五篇,“大抵劝仁宗厉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也”;及事神宗皇帝,两次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哲宗元�初,主张“校量利害,参用所长”。 苏轼对儒家忠君报国的思想接受尤深,使得他虽有“隐”的思想,却终究没有归隐。正如他所言:“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可知苏轼一生沉浮,而拳拳报国之意若一。 二、“一蓑烟雨任平生”――善处忧患的旷达 苏轼才华横溢聪敏过人,刚正立朝勇于为义,却拙于谋身,不会自我保护。故“一生忧患,常倍他人”(《南华寺六祖塔功德疏》),几经贬逐,饱受苦难,终不得大用。苏轼于靖国元年所作《自题金山画像》,算是对自己一生贬谪生涯的 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一生贬居黄州、惠州、儋州三地,穷困潦倒,但他都善于在诗词歌赋中发现生活美,从而获得一种充满善处忧患的智慧审美人生。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说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智能优异”。 元丰时贬往黄州,《初到黄州》诗云:“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对黄州的“鱼美”、“笋香”盛情称赞,仿佛忘却了“乌台诗案”的灾难。绍圣初贬往惠州,他的《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诗云:“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这似是《初到黄州》诗在十几年后的历史回想。他又抒写“欣然”,描写口腹之乐。绍圣四年贬往儋州,登岛的第一首诗,“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以其神采飞扬、联想奇妙而成为苏诗五古名篇:“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自赏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三、“尽卖酒器,以供衣食”――自救自立的人格 苏轼之所以能面对忧患随缘自适,不仅在于他善于排遣苦闷,更重要的是他始终立足于自救自立,保持一种人格的独立。元丰三年(1080)初贬黄州,作《节饮食说》,提倡“节食”。第二年不能再靠“节流”,于是“开源”。《东坡八首》叙云:“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他不辞辛苦躬耕其中,并把这块田地命名为“东坡”,从此自号“东坡居士”。他的《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二云:“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苏轼作为政治上的逐客,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心态却不卑微猥琐。苏轼之卓异正是建立在自己动手种田筑屋丰衣足食,生存需求获得独立的物质基础之上。 苏轼在海南禄�既绝,衣食难保,不得已“尽卖酒器,以供衣食”。暂居破漏官屋不久被官吏逐出,遂买地,起屋五间,名曰“桄榔庵”。然而,独特的伟大人格,既成就了不怨天尤人、立足自救自立的“东坡”精神,苏轼也就拥有了一份坦然与自乐。 四、“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亲躬为民的情怀 苏轼在贬谪时期,反复专研佛老,极慕陶渊明,却始终没有出世。苏轼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奋厉有当世志”的壮志雄心,践行了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儒士操守,也在生存状态上真正的融入到了黎民百姓之中。 谪黄以后,苏轼和“渔樵杂处”,对黎民疾苦有着更深切的了解同情。当时岳州鄂州一带“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苏轼遂“闻之酸辛,为食不下”,当即给鄂州知州朱寿昌写信并盼他“惟为民自重”。他说:“若岁活得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吾虽贫,亦当出十千。”由此可知,苏轼口出“悲歌为黎元”并非虚言。在儋州,他把自己被贬海南看作是“天其以我为箕子”,理应尽力帮助儋州人民改变困境。面对民族压迫、生产落后的现状,苏轼写了《和劝农》“以告其有知者”,“咨尔黎汉,均为一民”。看到当地人民“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以巫为医,以牛为药”,写了《书柳子厚牛赋后》。为了让百姓喝上泉水,讲究卫生,减少疾病,苏轼曾带领众人开凿至今完好的井泉,儋州人称之为“东坡井”。儋州在北宋时期仍处于“刀耕火种”状态,文化教育也十分落后,苏轼的《和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一诗真实的反映了学校教育七零八落的情景。王国宪《重修儋州志叙》指出:“北宋苏文公来琼,居儋四年,以诗书礼教转化其风俗,教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 【参考文献】 [1](宋)秦观:《淮海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 王国维:《人间词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3](宋)苏轼:《苏轼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看了“苏轼学术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关于苏轼的学术论文 2. 对苏轼研究的学术论文 3. 中文学术论文范文 4. 对外汉语学术论文范文 5. 浅析苏东坡的人生美学论文

唐代墓志铭研究论文

话说唐人喜欢在写墓志的时候贴金已不是新闻,墓志铭中各种隐恶扬善、粉饰乾坤、无中生有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唐人自己对此也有着很清醒的认识:“大凡为文为志,纪述淑美,莫不盛扬平昔之亊,以虞陵谷之变,俾后人睹之而瞻敬。其有不臻夫德称者,亦必模写前规,以圃远大。至天下人视文而疑者过半,盖不以实然故绝。”通观这些墓志可知古人写墓志时往往最讲究两点:一是为逝者讳,不揭其短;二是为逝者捧,乃至无中生有为其贴金。白居易的《秦中吟·立碑》一诗就对这种现象作了嘲讽: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笔时。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我闻望江县,麹令抚茕嫠。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石碑上记载的都是些功比姜太公、德如孔仲尼之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流传后世,而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干的人却因为没有立碑吹捧,只能任名声淹没在岁月中,最后也就只有当地人知道。白居易此诗正是讽刺了这种为了立碑而夸耀门第、歌功颂德之风。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人为了给逝者求得一篇好墓志铭,往往要出很大的一笔价钱专门找人来撰写,而撰者为丰厚的利润所驱使,也不管逝者的为人品德事迹究竟如何,只为了应付所需,随手就能写出功德和姜太公孔子一样伟大的为贤者嗤、令后代疑的文字。《旧唐书·李邕传》中就有记载:“邕擅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賫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钜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李邕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尤其擅长歌功颂德的碑文,也正因为有着“鬻文获金”这样强大的生活技能,所以李邕虽然经常被贬官,但生计并不成问题,甚至还能用这些润笔费来应付结友交游所需的巨大开销。刘禹锡也曾在祭韩愈文中说过:“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提到韩愈因为善写碑文,经常通过给别人写碑文而赚取巨额稿费一事。事实上韩愈曾为王用撰写了墓碑,于是得到了“马一匹,并鞍、衔及白玉腰带一条”作为报酬。韩愈还在《平淮西碑》大力称赞了韩弘的贡献,因此得到了韩弘的“绢五百匹”,即相当于四百贯钱,而韩愈当时一个月的薪水仅二十五贯钱,一年也不过三百贯,由此可知这种润笔费极为可观。至于韩愈其他的“谀墓”之作,颇受时人讥讽,他的朋友刘叉曾十分眼红韩愈写碑文赚的这些润笔费,拿了他数斤金子扬长而去,还振振有词道:“你这是谀颂死人得来的,不如送给我当生活费。”白居易为元稹撰写墓志铭后也收到了价值六七十万钱的“臧获、舆马、绫帛,泊银鞍、玉带之物”,虽然白居易念及与元稹之间的情谊本不愿接受,但推辞不得之下便将这些财物捐给了香山寺,以作修缮寺庙之用。正因为撰写墓志的报酬是如此的丰厚,在这样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这些墓志铭的执笔人也就不能不为逝者粉饰贴金,乃至颠倒黑白、无中生有了。不过这种“鬻文获金”的行为总是不大令人瞧得起的,《太平广记》中便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唐宰相王玙好与人作碑志。有送润毫者,误叩右丞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就连杜甫也曾作诗嘲讽过李邕这些以撰写墓志换取巨额稿费之人:“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骐驎织成罽。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可见时人对这些好撰墓志铭之人的鄙夷态度。当然,在墓志上贴金并不是唐人才有的习惯,而是自古已有之。早在北魏时就有人明确指出这种墓志贴金的现象了,《洛阳伽蓝记》中便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生时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穷天地之大德,尽生民之能事,为君共尧舜连衡,为臣与伊皋等迹。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所谓生为盗跖,死为夷齐,妄言伤正,华辞损实。”一个人活着时不过是中庸之辈,但他死后碑文墓志里无不搜罗尽天地之间的大德,和活着的人所能办到的各种好事。如果这个人是君王,那么就能与尧舜相抗衡;如果这个人是臣子,那么就与伊尹有着相同的政绩。所谓活着时是大贼盗跖,死后却能粉饰为伯夷叔齐一样的人物,这些都是在借助虚妄华丽的辞藻损害事实真相。而墓志中这样隐恶扬善、粉饰乾坤、无中生有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史书记载唐玄宗的皇甫德仪很早就失宠了,皇甫德仪病重期间唐玄宗正忙着宠爱武惠妃,武惠妃则忙着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等几个皇子,而皇甫德仪所生的李瑶也因为生母失宠无法为自己说话而惶恐不安,但这并不妨碍墓碑上将皇甫德仪吹捧成绝代宠妃:“上以之服事最旧,佳人难得,送药必经於御手,见寝始迥於天步。月氏使者,空说返魂之香;汉帝夫人,终痛归来之像。”皇甫德仪的墓碑上称其病重时,唐玄宗每天亲自送药给她喝,等她安然入睡后徘徊在宫殿门口迟迟不肯离去;皇甫德仪死后,唐玄宗还像汉武帝思念李夫人那样思念她。然而事实上凡是有幸得到皇帝亲自伺候服药的后妃,都会像李煜的大周后那样在史书上留下记载,而不是只能见载于墓志上的贴金之语。何况就在皇甫德仪死后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李瑶就因为武惠妃的构陷在唐玄宗一日杀三子的悲剧中含恨被害了。残酷的现实撕碎了墓志华丽而苍白的辞藻,昭示着这位无宠妃嫔恐怕连临死前见皇帝最后一面都只是个奢求。又比如沛郡夫人武氏的墓志上自称是“故周定王驸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是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的次女。但根据这位武氏卒于开元二十五年,享年五十四岁的情况来看,武氏最迟出生在嗣圣元年,而彼时太平公主的丈夫还是薛绍­,又如何与武攸暨生下所谓的第二女呢?再比如吴王李恪的次子李玮的墓志上称其父李恪是“帝之爱子”“优宠特殊”,然而就史实而言,李恪的一生当中不仅没有任何得宠事迹,反而不过是犯了踩庄稼和赌博这样的小错就连续多次被贬去都督的官职,先后削去实封共600户,只剩200户的实封,这样糟糕的待遇在唐太宗14个儿子中仅此一例。虽然后来唐太宗在立李治为太子后又过了7个多月的时间,曾一度心血来潮想改立李恪为太子,但这样的想法唐太宗却只对最不可能同意的长孙无忌一人说过,被反驳后不但再也不曾提及此事,对提名未果身陷险境的李恪也毫无保护措施,反而又严厉地将李恪告诫了一通:“你若是不遵纪守法,西汉的燕王刘旦就是你的下场,就算你是我儿子我也救不了你!”虽然有人认为这番警告是唐太宗在“保护”李恪,要他自己小心谨慎一些,但李恪作为亲王,他的性命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光是告诫李恪自己谨言慎行是没有用的,只有让未来的皇帝李治知道要善待李恪才能达到保护李恪的目的。也正因为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汉高祖刘邦临终前特地留了封手诏给太子刘盈,要他日后一定要照顾好他曾经欲立未果的赵王如意;唐太宗在立李治为太子时也反复强调过立李治的原因是为了能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而唐太宗既然能想到要为李承乾、李泰、李治的日后安危做打算,又为什么没为李恪日后的安危做出同样的安排呢?想来李恪若是真的如儿子墓志中所吹嘘的那样,是“帝之爱子”“优宠特殊”,又如何会遭此待遇?还有父子三人皆至宰相的韦思谦,史书中明确记载他的续弦妻子王婉作为继母对继子韦承庆十分严苛,动不动就体罚他。而王婉的亲生儿子韦嗣立不忍母亲这样对待自己的哥哥,于是主动脱下衣服请求代替韦承庆接受杖责,王婉自然没有应允,于是韦嗣立便自己杖责自己,王婉心疼亲生儿子,这才对韦承庆略好一些。结果在王婉的墓志中,这位明明对亲子继子区别待遇的典型后妈却被描述成了一位慈爱有加,对继子视若己出的好母亲:“前夫子子承庆,八岁偏罚,十岁便为夫人所养,抚存训奖,慈爱无隆,学宦婚娶,并夫人所成立。常谓所生子嗣立、淑等曰:时俗妇人,罕有明识,前妻之子,多被憎嫌,孝已伯奇,皆其人也。此吾之所深诫,亦尔辈所明知。”——足可见当时的墓志贴金风气之烈,已然到了颠倒黑白、无中生有的地步。

《王之涣墓志》,全称《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唐天宝二年(743)刻立。志呈正方形,长、宽均36厘米,24行,满行24字,共545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土于河南洛阳。原石由国家博物馆收藏。王之涣墓志王之涣为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和《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可谓脍炙人口。惜其官职低微,史书无传。《王之涣墓志》的出土,为研究王之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一、《王之涣墓志》主要内容及“旗亭画壁”的故事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是盛唐的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王之涣在两唐书均无传。王之涣画像撰写王之涣墓志铭的是一个名叫靳能的人,当时他担任河南府永宁县尉,他与王之涣堂弟王之咸是僚属关系,和王之涣属同一级别。志未署书丹者姓名。有人推测书丹者为唐著名书法家张旭或其弟子邬彤,但无可考。志文称:“公名之涣,字季凌,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即后魏绛州刺史隆之五代孙。曾祖信,随朝请大夫著作佐郎,皇蒲州安邑县令。祖表,皇朝散大夫,阳翟丞,瀛州文安县令。父昱,皇鸿胪主簿,雍州司士,汴州浚仪县令。公即浚仪第四子。”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墓志称王之涣“幼而聪明,秀发颖悟。不盈弱冠,则究文章之精;未及壮年,已穷经义之奥”,以门子身份调补冀州衡水主簿。因为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因此得到了衡水县令李涤的特别赏识。722年,李涤将年仅18岁且“性含谦顺,德蕴贤和”的三女儿许配给已经35岁的王之涣。726年,由于受到小人的诬陷攻击,王之涣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就这样,王之涣或居家闲散,或远游塞外,过了15年自由的生活。十五年后,由于一些亲朋好友不断劝他入仕,王之涣又于742年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任职期间,王之涣为官清正,心系百姓。可是,任职不久,王之涣身患重病,不幸于742年去世,享年55岁。在墓志铭中,靳能对王之涣的诗极力推崇,“尝或歌从军,吟出塞,皎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他对

石景山地区出土了清代李绶墓志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如4月20日的《北京日报》第五版“石景山工地挖出清代墓碑”一文讲:墓志铭是在鲁谷地区的道路施工中发现的,分为篆盖和正文两块,墓志以纪晓岚撰文和刘墉书写为最大特点。“五一”期间,笔者与李新乐先生前往模式口田义墓看到了该墓志。墓志的志盖和志石均为上等的汉白玉石质,正方形,长宽各73厘米,厚16厘米,打磨的非常精细。志盖阴刻篆字5列19字,即“皇清诰授光禄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杏浦李公合葬墓志铭”,涂朱,书写者叫董诰,书法上乘;志文有近1000字,蝇头小楷,涂朱,尾刻“桐城彭德风镌”,叙述了墓主李绶的生平。李绶是什么人呢?据纪晓岚所撰墓志讲:李绶,“生于康熙癸巳”年,也就是1713年,死于1792年,享年79岁。他“字佩廷,号杏浦,又别号竹溪”,是受到当时学者尊重的“杏浦先生”。他的祖先从山东移居到今天的北京地区,后来因为他的名气,祖先们“皆以公贵,覃恩赠一品”,真正是光宗耀祖了。李绶从小就很有才干,仕途一路顺风。他22岁从科举起步,从地方小官做到巡抚,两次外任奉天府丞(相当于今沈阳市长),到乾隆52年已做到“左都御史”从一品的高官,在清代,汉人做到如此职位,已是罕见的奇迹。李绶的业绩主要体现在教育上。他学问好,喜读书,“作诗不下数千首”,“文章俱有法度”,中过进士,做过翰林,编写过史书,任过内阁学士。还做过主考官,提督过学政,制订过教育制度,“所甄拔皆得人”,是桃李遍天下的大学者。所以,人们才尊称他“杏浦先生”,纪晓岚、刘墉才会给他撰写和书写墓志!他为什么葬在今石景山地区的黄庄呢?推测应有两个原因。一是那里景色优美。黄庄在今鲁谷小区的东面,那里原有明代修建的大慈寺,其现存的碑文说那一带“有田可耕,有园可种,果木绕于墙垣,流水周于舍下,西山一片,居然在几案间。”二是传说五代时的大教育家窦禹钧在那里开办过著名学校“五花院”,窦禹钧就是《三字经》中“教五子,名俱扬”的“窦燕山”。从李绶的教育成就看,可能是清代学者心目中的又一个“窦燕山”!李绶的人品也好。经过他的努力,哥哥、弟弟们有了功名。他帮助收留的徐氏孀妹,把孩子徐朗元培育成“登科入仕”的人才。他平时不愿意显山露水,但关键时刻却敢做敢为。如“官奉天府丞时奏毁前明违碍碑碣,官湖南巡抚时奏赈茶陵水灾、奏增衙郴诸路驿马、奏稽察西洋教,皆蒙谕允。官御史时奏吏部胥魁受贿、奏浙江巡抚匿灾,并邀褒嘉”。那些事,没有些胆量是做不来的。李绶有2子7女,他去世时已有7个孙子和2个重孙子,是真正的四世同堂。李绶墓志的撰写者纪昀,字晓岚,比墓主李绶小11岁,就是演员张国立在电视剧里扮演的与奸臣和珅唱对台戏的历史人物。《清史稿》上说他:“学问渊通,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钩沉摘隐,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蔚为巨观”。有趣的是,他也当过与李绶一样的“左都御史”。他给李绶写墓志,可能是职责所在,也可能就是出于对李绶的敬重。李绶墓志的书写者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比李绶小7岁,就是民间传说中的那个“刘罗锅子”。他的书法受到清代学者的特别喜爱,他为李绶书写墓志,无疑给墓主抬高了身价。李绶墓是清代的名墓。李鸿章编《畿辅通志》卷165载:“国朝李绶墓在黄庄。”并比较完整地记载了其墓志,与出土的志文比,仅少3行字,估计是采用了纪晓岚文集的内容。但新出土的墓志比《畿辅通志》提供的信息量大,为考证清代历史显现了更直观的资料,十分珍贵。李绶墓何时被毁还不清楚,但其墓志集名家撰文、名家书写、名家镌刻于一身,说它是清代的“三绝碑”不算过誉,文物品位极高,也是北京市考古发现的一大惊喜!近日,林埭镇发现5块明代墓志铭,据有关人士反映,尽管我市在土地平整中陆续发现一些墓志铭,但在同一个地方发现5块墓志铭还是比较少见。这5块墓志铭是林埭镇共和村一农民从土地整理过程中发现的,石块呈正方形,由于受风化,刻在墓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刻在志上的小字仍然字体清楚。据市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分析,这5块墓志铭大致是明朝中期的。从依稀可辨的字体中可以看来,中间大的一块是吏部侍郎沈升的墓志铭。据史料记载,沈家是古代有名的官宦人家,沈升的两个儿子分别于1443年前后考中进士,是平湖建县以来考取的首批进士。大儿子官至广州知府,二儿子官至山东道监察御使。市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表示,5块墓志铭的发现对研究当地的一些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墓志铭墓志铭是中国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墓志铭一般是铭主死后由别人撰写,偶有铭主本人生前撰写的。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一般而言,墓志铭使用韵文写作,中西方皆然,但也有例外,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即为无韵散文。

中国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 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墓志铭一般是铭主死后由别人撰写,偶有铭主本人生前撰写的。 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 一般而言,墓志铭使用韵文写作,中西方皆然,但也有例外,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即为无韵散文。子厚,名宗元。七世祖柳庆,北魏时官至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柳奭,在唐朝曾出任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一同得罪了武后,死于高宗朝。父柳镇,为就便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任命,请求到江南去做县令。后来又因为不能迎合权贵,失去了殿中侍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个权贵死了,才重新被用为侍御史。为人以刚直著称,所交往的朋友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 子厚小时候就精锐敏捷,通达事理。当他父亲还在世时,他虽然年纪轻,已经独立成人,能够考中进士,显露出超凡的气象,众人都说柳家有了个好儿子。以后又应博学宏词科考试合格,授集贤殿正字。他才能出众,端方坚毅,每有议论往往引据古今事典为证,贯通经史百家学说,识见高远,意气风发,经常使在座的人为之折服。他的名声因此大振,一时间人人都向往和他交游。那些公卿显要们,也争着要把他收到自己的门下,异口同声地赞誉举荐他。 贞元十九年,他由蓝田县尉晋升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出任礼部员外郎。这时遇上当权的人获罪,他被视为一党,同被遣出京城做州刺史。还未到任,又一道被贬为州司马。居官清闲,愈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记诵,写作诗文,如江河泛滥,湖海蓄积,其造诣可谓精深博大无有止境,但只能恣意寄情于山水之间罢了。元和年间,曾将他和一道被贬的人召回京城,又再次一道出京为刺史,这次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初,他感慨系之地说:“这里难道就不值得实施政教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制定了劝谕和禁止的政令,赢得了柳州民众的顺从和信赖。此地人借钱时习惯用子女作为人质相抵押,如不能按约期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钱相等时,子女就要沦为债主的奴婢。子厚为借钱的人想尽办法,让他们全都能把子女赎回去。其中特别贫穷实在无力赎取的,就让债主记下人质当佣工所应得到的酬劳,等到酬劳和所借钱数相当时,便要债主归还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下达到其他的州,刚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分而回归自己家里的就有近千人。衡山飞湘江以南考进士的人,都以子厚为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指点而撰写文词的人,从他们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很好的章法技巧。 翻译古文主要是要把古文中时常出现的频率高的文字弄清楚意思~

关于墓葬论文范文资料

这里的网站有点价值专业的书 和 论文在期刊上有些

考古学家在德国中部发掘一处石器时代墓葬,经研究发现其中一个墓穴中的骸骨属于一家四口。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核心家庭。 史前墓穴 这处墓葬位于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的奥伊劳,发现于2005年。1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文介绍,考古学家鉴定它建于46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墓中有近百具骸骨,其中大多数属于女性和小孩。只有一具骸骨确定属于壮年男性,年龄在25岁至40岁之间。 有些骸骨被合葬在一起。考古学家研究了四处合葬墓穴,里面有成人、孩子的骸骨,都面对面葬在一起。 大多数骸骨显示出受伤痕迹,一具女性骸骨脊椎上有石器抛砸伤痕,另一具骸骨头骨有裂痕。还有一些属于手和前臂的骸骨上有伤痕,说明这些人死前曾试图保护自己。 考古学家推测这些人可能死于一次来自敌对部落的袭击。后来,同部落幸存者回到居住地并将死者埋葬。 核心家庭 考古学家给发掘出来的骸骨做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发现一处墓穴中的四具骸骨属于一个由一对父母和两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 经鉴定,父亲年龄介于40岁至60岁之间,母亲在35岁至50岁之间,两者头向东、双手交放、面对面葬在一起。两个男孩年龄分别为4至5岁和8至9岁,头向西与父母合葬。 其他墓穴中也有夫妻合葬,都是面对面葬在一起。每个墓穴中至少有一个小孩,从刚出生的婴儿到10岁少年都有。 考古学家认为另一个合葬墓穴可能属于一个重组家庭。其中有一对成年男女和3个孩子,包括一个女婴和两个男孩。DNA检测结果显示,两个男孩是亲兄弟,但他们与同墓穴中的女性不是亲子关系。考古学家推测女性可能是两个孩子的姨妈或继母。 填补空白 考古学界已对迄今发现的石器时代人类骸骨及工具研究多年,但很少发现能够展现当时人类社会关系的线索。此次发现的家庭合葬墓穴填补了这一空白。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沃尔夫冈·哈克教授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他说:“这些合葬墓中骸骨的摆放方式体现了他们的社会关系……这在同时期的其他墓穴中并不常见。” 参与研究的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阿利斯泰尔·派克教授说:“不论是谁埋葬了这些死者,显然他知道他们是一家人,而且他认为把一家人这样面对面合葬在一起很重要。” 研究人员还对合葬墓穴中发现的牙齿做锶水平测试。依据测试结果,考古学家推测一家四口中,母亲与她的丈夫和孩子不在一个地方长大。因此可以知道,当时人们实行部落间通婚,女性嫁到夫家。这样做避免了近亲繁殖,同时可以加强不同部落间的联系。 哈克认为这次发现说明核心家庭在绳纹器文化时期已开始被视为人类社会基本单位。但他又表示:“这并不表明核心家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比如说,根据民族志研究数据,当时多为一夫多妻家庭形式。”(

上网找中央10探索发现,那里有很多关于古代大墓的片子。

这些都是我历年来研究坟墓、墓葬、考古时所收集的资料,内容比较全面也非常的丰富,而且都是你所需要的真实的出土报道和研究稿件,真实性是非常的高的,

像 古籍阁 或者 古书斋  相关的坟墓的资料都有,回答中的所有关于坟墓的古籍资料也都有

坟墓资料目录:

《从耀州窑童子蹴鞠纹瓷看宋代足球》

《关于李宪墓随葬陶俑的等级讨论》

《北周天和四年造像碑》

《北齐王胜族造像碑》

《周代用鼎制度的东西差别》

《唐京兆府功曹参军庾承欢夫人李氏墓志考释》

《唐孙承嗣夫妇墓发掘简报》

《唐范孟容墓发掘简报》

《唐长安醴泉坊的变迁与三彩窑址》

《唐长安醴泉坊镶嵌刻纹骨饰片的发现与研究》

《围屏石榻的源流和北魏墓葬中的祆教习俗》

《墓志所见唐折冲府卫官》

《山东即墨出土西汉钱范》

《山西平阳古瓷窑调查》

《扶风县齐家村四号墓出土青铜器的修复》

《文化沉淀与中国文物保护的现状》

《曾侯乙墓漆箱岁星纹符和年代考》

《武威旱滩坡十九号前凉墓出土木牍考》

《汉成帝昌陵相关问题探讨》

《河南新乡李大召遗址战国两汉墓发掘简报》

《浅谈日本秋田县的田野考古工作》

《甘肃彩陶制作工艺实验与探索》

《甘肃玉门官庄魏晋墓葬发掘简报》

《甘肃玉门蚂蟥河墓群发掘简报》

《甘肃省高台县汉晋墓葬发掘简报》

《甘肃酒泉三坝湾魏晋墓葬发掘简报》

《甘肃酒泉孙家石滩魏晋墓发掘简报》

《略论汉代壁画艺术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地位》

《秦令的演化及其在法律形式中的地位》

《简论汉唐时期河西及敦煌地区的十二时制和十六时制》

《绥德贺家沟新出汉画像石——兼考人面鸟身为青鸟》

《考古与文物2005年1—6期目录索引》

《聚落考古中的墓地规模——以重庆万州墓群为例》

《茂县牟托村“翼龙”与三星堆龙之比较——兼论三星堆文化向北传播的途径》

《西北大学校北门唐代遗迹的发掘》

《西安东郊出土唐代《王颙墓志》疏证》

《西安北周安伽墓葬式的再思考》

《西安北郊出土的佛教造像及其反映的历史问题》

《西安北郊北朝墓清理简报》

《西安南郊毕原出土的韦氏墓志考(二)阆公房成员》

《西岳庙一号琉璃瓦窑址发掘简报》

《瓷之源_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_纪要》

《大理弘圣寺塔蛙声回音的发现及其机理研究》

《山西屯留宋村金代壁画墓》

《江苏涟水妙通塔宋代地宫》

《洛阳东周王城东城墙遗址2004年度发掘简报》

《洛阳战国墓出土八棱柱中的中国蓝和中国紫研究》

《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几件商代青铜器》

《四川邛崃发现的三段式神仙铜镜》

《宣炉辩疑》

《山西吕梁地区征集的汉画像石》

《文物出版社新书目录》

《河北宣化元代葛法成墓发掘简报》

《河北宣化纪年唐墓发掘简报》

《河南永城保安山汉画像石墓》

《浙江东阳前山越国贵族墓》

《西汉宣春鼎及其相关问题》

《论肖家屋脊玉盘龙的年代及有关问题》

《追索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重庆奉节宝塔坪遗址出土的铭文金牌饰》

《洛阳新安高平寨遗址试掘简报》

《济南市宋金砖雕壁画墓》

《湖北盘龙城出土部分商代青铜器铸造地的分析》

《论青海阿拉尔出土的两件锦袍》

《贵州赫章可乐出土的西汉纪年铭文瓦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