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三国文化研究论文集

发布时间:

三国文化研究论文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舞台,把重多人物刻画地淋漓尽致,使我不得掩卷长思。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以三国 文化 为主题的 作文 ,欢迎阅读。 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作文一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在世界竞争的舞台上,在天与地的交汇处,谱写了一曲华丽的乐章。古往今来,多少历史文人,耗尽毕生的心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直至今日,读来朗朗上口,荡气回肠!而罗贯中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则更是一曲英雄的赞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用他独特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 “三国”中的人物给我的感觉是“智勇忠义”交织而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周瑜是何等英姿焕发;刘备桃园三结义是何等重情重义。会为张义德单骑伫立长坂坡,“身张义德也,谁来共处决”,吓破敌胆而拍案叫绝;会为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被孙权所害而破涕大哭;会为周瑜久不得胜,吐血身亡而深感惋惜。当我读完《三国演义》,百感交集,千丝万缕的感慨,犹如喷发的火山,是那么强烈。合拢了书本,平静了心情。在易中天教授的引领下,我犹如梦回三国,曹操的奸雄,孙权的深谋远虑,刘备的重情重义,不但让人触手可及,而且古老的历史似乎已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人生豪迈,对酒当歌,生命苦短世事间几度春秋?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民族责任我辈当一力承担! 《三国演义》中惊险刺激的斗争至今想起来还依旧历历在目,其实人生本来就是难以预料的。生活,就像草地上纷飞的蒲公英,无奈的苦涩中总带着些幽香。诸葛亮的知恩图报,关羽、张飞的忠心耿耿,刘备的思贤如渴,曹操的足智多谋……种种的人物形象,在当年战乱的年代里,铸就了一个个真实而伟大的灵魂,尘封的四壁,隐去了一切,落叶在街前遮住了往日的足痕。有时候,我往往会记得曹操的“挟天子而令诸侯”,而忽视他的真才实学;记得张飞的“醉失徐州”,而忘记他的赤胆忠心;记得关羽曾放过落败的曹操,而忘记他的“水淹七军”……人,似乎总爱遗忘。但是,请记得,他们都是堂堂正正、敢作敢当、信守承诺的英雄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车轮已碾过千年的光阴,那些立马横枪,驰骋沙场的英雄们已经化为繁星,点缀着浩瀚的历史苍穹,千年之前的是非对错谁又能说得清?静静的秋色,微微的风,看繁星点点,思索着书中的收获,生活在这个时代,不会再看到当年金戈铁马的场景,但你却不能让灰尘蒙蔽了双眼。 读一本书会让你更为理性的认识事物,了解生活,感悟人生。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来阅读名著,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让三国文化发扬光大。 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作文二 在《三国演义》里,我最喜欢的人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不仅因为他的机智过人,而且因为他有遇事不慌的精神。尤为突出的是《空城计》这篇 文章 ,文中写了诸葛亮因失掉战略要地街亭后,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 报告 司马懿。司马懿听后,心想: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有两个书童,一个书童,手捧宝剑;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作文三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罗贯中。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说起刘备,是皇室宗亲,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刘备因无法扶起汉室而叹气,正巧遇到张飞,两人进入酒店又遇到关羽,随后三人在桃园三结义,此乃生死之交呀!在以后的日子里,刘关张三兄弟又得凤雏、卧龙,建立蜀国。东征为张飞报仇,被陆逊打败,在白帝城病倒。我感觉刘备待人宽厚,很重兄弟情义,又重用人才,是《三国演义》里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 提起诸葛亮,那可是足智多谋。在《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就非诸葛亮莫属了,他是有名的战略家、政治家、军事家。他是刘备最得意的军师。“草船借箭”表明了诸葛亮有胆有识;“空城计”和“火烧新野”又表明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机智的头脑曾多次帮刘备击败曹军,可谓是屡战屡胜。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呀!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敢于冒险,知识渊博的人,真可谓天下奇才。 枣红的脸,长长的发,手拿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此人便是关羽。“刮骨疗毒”验证了他的勇敢和坚强。“单刀赴会”又说明他武力高强,有胆量。一般人无法抵挡关羽的攻击,是一员威猛厉害的武将,但他也有失误之处:一不小心竟把荆州给了别人,真是不应该呀!但他的勇猛和仁义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话说三国,英雄好汉纷纷浮现水面,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走进三国时代,欣赏众多英雄人物,让我仿佛听到了桃园三结义时,刘关张三人碰杯的声音;仿佛看到了当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的壮观场面;仿佛看到了诸葛亮摇着羽毛扇,胸有成竹的样子。 所以说,《三国演义》真不愧为历史名著,绝世佳作!三国文化源远流长。 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作文四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兴致勃勃地去三国文化广场游玩。 一路上,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争奇斗艳。绿毯似的草地上还有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木质亭子,亭子下面还有一条条长凳子,供游人们歇息。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三国文化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金属做成的大 脸谱 ,大约四米多高,白脸的是忠厚仁义的是刘备,红脸的是英勇善战的关羽,黑脸的是豪爽正直的张飞,它们 雕刻 得栩栩如生。 从三国文化广场往东,沿着一条小石子铺成的小路向前走,我们就来到了 儿童 乐园。儿童乐园理镶嵌着五禽戏图案,十二生肖转图,还雕刻着一幅大理石做成的棋盘,草地上每隔一段就有几个五颜六色的“小蘑菇”,爸爸说那是音响。 从儿童乐园下了台阶,便来到了人工湖。湖面像面明亮的大镜子,微波荡漾,阳光照射在湖面上,闪闪发光。湖水清澈见底,湖中的鱼儿有的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有的你追我赶,热闹极了。湖面上有几条美丽的小船,游人在船上悠闲地观赏四处的景致。湖中央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火凤凰。湖的四周种着一排垂柳,微风一吹,柳枝随风摇摆,就像位翩翩起舞的少女。 三国文化广场真美啊!直到天色已晚,我和爸爸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三国文化广场。 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作文五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书是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海洋。书能够传递知识,开拓视野。在书的世界里,我自由飞翔,好书伴我成长,影响我的一生。——题记 在学习生涯中,我结识了不少好书,它们陪伴我不断前进。其中有一本好书让我如此着迷,细细品味,它就是——《三国演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段慷慨激昂的开篇词,将我深深地吸引进去,迷上了它,一发不可收拾。俗话说:“看《三国演义》,替古人担忧。”是啊,情节吸引力如此强,使我不得不为它哭泣,为它大笑。 当我读到“桃园三结义”时,我仿佛感受到了兄弟情谊。一张招兵买马的榜文,将三位素不相识的好汉紧紧的联系到一起,结成了生死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声,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他们志趣相投,按年龄大小,拜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正是因为他们的重情谊,讲义气,才演义了一段段美好的历史;当我读到“三顾茅庐”时,我似乎体会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他希望有仁人志士能够辅佐他走上成功的道路。刘备三次到草庐请诸葛亮,两次的不遇并没有是他打消念头,而是用仰慕高贤的诚意请出了诸葛亮,铸就了他的成功。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明察天下大势,出山之后,在政治、外交、军事斗争中创造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当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南下时,情况十分危急,诸葛亮出使东吴,他用自己的伶牙俐齿,舌战群儒,对答如流,使东吴的谋士个个面 面相 觑,无话可说。他力排众敌,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好,实在是好极了!”我不由地拍手称赞。“孔明大摆空城计”“草船借箭”“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等名篇已家喻户晓,流芳千古。“佩服,吾甘拜下风。”我赞叹道。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为人奸诈,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他领导的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足以显示了他的能干。他重视人才,赤脚喜迎东吴谋士许攸,对关羽的厚爱……爱惜人才,使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 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年。 马植杰《马植杰秦汉三国史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 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王利华《中国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雷依群《北周史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傅克辉《魏晋南北朝籍账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 王启涛《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论考》,巴蜀书社,2001年。 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熊德基《六朝史考实》,中华书局,2000年。 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程维荣《拓跋宏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 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素《敦煌吐鲁番文献》,文物出版社,2002年。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年。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李蔚然《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刘长东《晋唐间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 米文平著《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版,2000年 朱大渭《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8年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三秦出版社,2001年 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六朝政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刘磐修《盛世探源——汉唐农业发展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2003年1月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中华书局,2002年11月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 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世界汉学译丛),中华书局,2002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丁福林《宋书校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许福谦《南北朝二史八书疑年录》,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年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张承宗《六朝民俗》(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 卢海鸣《六朝都城》(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 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2年 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 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 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 罗维明《中古墓志语词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刘季高《东汉三国时期的谈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2002年2月 孙若风《高蹈人间—六朝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林超民、王跃勇主编《南中大姓与爨氏家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 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3年 戴洪才、周瀚光《六朝科技》(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3年 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六朝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唐翼明《魏晋清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连镇标《郭璞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王家葵《陶弘景丛考》,齐鲁书社,2003年 汤伟侠《汉魏六朝教育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 彭自强《佛教与道教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巴蜀书社,2001年 范新干《东晋刘昌宗音研究》,崇文书局,2002年 小林正美著、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章启群《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纯鑫《魏晋南北朝诗文韵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 李万生《南北史拾遗》,三秦出版社,2003年 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高敏《南北史掇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精选三国文化征文800字6篇

三国文化狭义上指人们对三国时期的基本情况、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知识与经验。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三国为原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下面有我整理的精选三国文化征文800字,欢迎阅读!

精选三国文化征文

“历史使人聪明”。这是历史学家庞朴先生的一句名言。

因为历史是前人成功和失败的记录,由成功而失败,由失败而成功的经验教训的积累。无数英雄呕心沥血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形成了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这种积淀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无处不起作用的。它们有关于友情亲情的忠诚,也有关于臣子对国家的孝忠。这些优秀的文化无一不深深的薰陶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位炎黄子孙。

厚重的优秀的三国民族文化积淀便是这历史长河中灿烂的一幕。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更是我们应大力发掘,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三国文化重在“信义”二字。诚信、仁义、道义自古至今都是应当作为人生的准则。刘关张兄弟三人也都是凭此信念才结下了“以天下苍生为已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人生信条。

现在已进入21世纪,在知识爆炸、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的今天,“诚信”二字尤为显得重要。如果你是企业家,你要靠诚信来树立国打造你的品牌,纵横商场。如果你是处交家,你要靠诚信来树立国家形象,驰骋列国。诚信,在人们生活中无时无刻起着重要作用,纵观历史,古人尚能做到,更何况我们呢?

在三国历史文化积淀中也涌出了许多优秀的人物,他们在推动历史进步方面也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虽然他们各自也有性格上的弱点。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看待一个人应当像苏轼看庐山一样,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评价,才能跳出历史看历史。

读史使人明鉴,也正是历史上这些优秀的文化和崇高的精神不断的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我们才更近于完善,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进步,开启美好的明天。

精选三国文化征文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罗贯中。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说起刘备,是皇室宗亲,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刘备因无法扶起汉室而叹气,正巧遇到张飞,两人进入酒店又遇到关羽,随后三人在桃园三结义,此乃生死之交呀!在以后的日子里,刘关张三兄弟又得凤雏、卧龙,建立蜀国。东征为张飞报仇,被陆逊打败,在白帝城病倒。我感觉刘备待人宽厚,很重兄弟情义,又重用人才,是《三国演义》里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

提起诸葛亮,那可是足智多谋。在《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就非诸葛亮莫属了,他是有名的战略家、政治家、军事家。他是刘备最得意的军师。“草船借箭”表明了诸葛亮有胆有识;“空城计”和“火烧新野”又表明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机智的头脑曾多次帮刘备击败曹军,可谓是屡战屡胜。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呀!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敢于冒险,知识渊博的人,真可谓天下奇才。

枣红的脸,长长的发,手拿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此人便是关羽。“刮骨疗毒”验证了他的勇敢和坚强。“单刀赴会”又说明他武力高强,有胆量。一般人无法抵挡关羽的攻击,是一员威猛厉害的武将,但他也有失误之处:一不小心竟把荆州给了别人,真是不应该呀!但他的勇猛和仁义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话说三国,英雄好汉纷纷浮现水面,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走进三国时代,欣赏众多英雄人物,让我仿佛听到了桃园三结义时,刘关张三人碰杯的声音;仿佛看到了当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的壮观场面;仿佛看到了诸葛亮摇着羽毛扇,胸有成竹的样子。

所以说,《三国演义》真不愧为历史名著,绝世佳作!三国文化源远流长。

精选三国文化征文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在世界竞争的舞台上,在天与地的交汇处,谱写了一曲华丽的乐章。古往今来,多少历史文人,耗尽毕生的心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直至今日,读来朗朗上口,荡气回肠!而罗贯中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则更是一曲英雄的赞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用他独特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

“三国”中的人物给我的感觉是“智勇忠义”交织而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周瑜是何等英姿焕发;刘备桃园三结义是何等重情重义。会为张义德单骑伫立长坂坡,“身张义德也,谁来共处决”,吓破敌胆而拍案叫绝;会为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被孙权所害而破涕大哭;会为周瑜久不得胜,吐血身亡而深感惋惜。当我读完《三国演义》,百感交集,千丝万缕的感慨,犹如喷发的火山,是那么强烈。合拢了书本,平静了心情。在易中天教授的引领下,我犹如梦回三国,曹操的奸雄,孙权的深谋远虑,刘备的重情重义,不但让人触手可及,而且古老的历史似乎已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人生豪迈,对酒当歌,生命苦短世事间几度春秋?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民族责任我辈当一力承担!

《三国演义》中惊险刺激的斗争至今想起来还依旧历历在目,其实人生本来就是难以预料的。生活,就像草地上纷飞的蒲公英,无奈的苦涩中总带着些幽香。诸葛亮的知恩图报,关羽、张飞的忠心耿耿,刘备的思贤如渴,曹操的足智多谋……种种的人物形象,在当年战乱的年代里,铸就了一个个真实而伟大的灵魂,尘封的四壁,隐去了一切,落叶在街前遮住了往日的足痕。有时候,我往往会记得曹操的“挟天子而令诸侯”,而忽视他的真才实学;记得张飞的“醉失徐州”,而忘记他的赤胆忠心;记得关羽曾放过落败的曹操,而忘记他的“水淹七军”……人,似乎总爱遗忘。但是,请记得,他们都是堂堂正正、敢作敢当、信守承诺的英雄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车轮已碾过千年的光阴,那些立马横枪,驰骋沙场的英雄们已经化为繁星,点缀着浩瀚的历史苍穹,千年之前的是非对错谁又能说得清?静静的秋色,微微的风,看繁星点点,思索着书中的收获,生活在这个时代,不会再看到当年金戈铁马的场景,但你却不能让灰尘蒙蔽了双眼。

读一本书会让你更为理性的认识事物,了解生活,感悟人生。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来阅读名著,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让三国文化发扬光大。

精选三国文化征文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长着一身义骨。他们对上级忠义,对下级仁义,对不平之事伸张正义……中国人重“义”,正是这种大义,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倍受钦羡。

“义”成了中国人的灵魂。中国人讲仁义、守忠义,伸张正义的事迹举不胜举。就用三国时期的蜀国来说吧。

刘备刘玄德是蜀的建立者。他为人仁义。三顾茅庐后他把自己比作鱼,把孔明比作水曰:“我得孔明,如鱼得水。”可见他对臣子的仁义。不只是对臣子对百胜也一样。有一次刘备率军被敌人追赶。刘备路上遇到逃难的百姓,就带上了百姓一起走。由于百姓速度慢,敌军穷追不舍曾有人进谏:玄德弃下百姓先走。刘备不但没有丢下他们反而带他们逃离险境。有一次行军途中,刘备遇上一老一小收留了他们,这足以说明他的仁义。

再说关羽关云长有宝马“赤兔”,此马先后跟随了丁原、董卓、吕布、曹操、关羽。此马深通人性,可谓马中之宝。有一天,一个人化妆成关公的模样来盗马。赤兔马一声长吟,唤起众将士注意,捉住了盗马贼。关公念他为母治病取赤兔,免他死罪,这就是“簪打姚斌”的故事。可见关公的仁义。关云长重忠义。在一次战役中,关公负责保护甘、靡两位嫂夫人,刘备、张飞在前线打了败仗。曹军围攻关羽,为了两位嫂夫人,关羽降曹。曹操很看重关羽,不惜把宝马赤兔赐给了他。曹孟德为了讨好关羽,看到他的战袍又旧又破,赐给了他一件比上件好上几倍的战袍。第二天,曹操问为何把新战袍穿在里面,他说:“这件战袍是我大哥刘备送的”。曹操为了使关公归顺于他。借房间不足为由让甘、靡二位嫂夫人与关公住一间房以乱其性。关云长每天拿刀站在前口为嫂夫人守卫,一日早晚三拜,可见他的忠义。

张飞为人仗义,“张翼德怒鞭督邮”众所周知。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讲了徐庶对主忠义的事迹。他被曹操挟入曹营,不能脱身,他从此一言不发可谓一位忠心耿耿的良臣。

在这里我必须提出一个观点:哥们义气。这不能算义。

要做到义,就要做到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有利。

“义”是中国人的灵魂,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讲仁义、守忠义,敢于伸张正义,坚守结义,发扬中华民族的大义。

精选三国文化征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舞台,把重多人物刻画地淋漓尽致,使我不得掩卷长思。

先来谈谈曹操,大多数人认为他很奸诈,也有人总结了一句话:“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体现了他做事周到的特点。“宁我负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负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学。但曹操也有优秀的一面,他求贤若渴,看重人才,无贵贱之分,打破了当时书香门第、贵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规矩。

与曹操相同的人物是刘备,在现在的社会上,人们都打趣的说刘备是“哭来的江山”,刘备胆小,当年他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下英雄,惟操与使君耳。”可把刘备吓出了一身冷汗。刘备讲仁义,爱戴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关羽、张飞、赵云都在他帐下听令。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今。”这就是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再现了赤壁之战的战火纷飞,也为三国鼎立定下了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曹操也差点在赤壁之战中丢了性命。

一个国君要想建立一个好的帝国需要一个辅佐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大臣,这就是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事实也证明,诸葛亮不是一个草包,他一展英才,空城记、草船借箭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看出了诸葛亮的忠心耿耿。

光有“识”可不行,还需要有“胆”,就像赵云,几乎百战百胜,无战不胜,他也称“赵子龙”,他其时也为曹操效过力,但后来归了刘。虽说一代天骄是成吉思汗,但子龙也可以做了。

我们世纪少年应该具有诸葛亮的“识”,赵子龙的“胆”,这就是胆识。《三国演义》有三绝:义绝、奸绝、智绝。恰恰,关羽见证了义绝,曹操见证了奸绝,诸葛亮见证了智绝。读了这本,《三国演义》,我获益匪浅。三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啊!

精选三国文化征文

三国,那个纷扰动乱的年代,有无数分不清对错的征战与纠葛,有战场上无情的刀戟和淋漓的鲜血,有场外的尔虞我诈机关算尽,当贪婪吞噬了恩情与孝义,我感叹历史是一支凄婉的歌。慢慢走进“三国”,它将不再是一个个的故事片段,而是至今绵延不绝的长河。尤其是那些“蜀中人”不时萦绕在我的心头,不知何时,我开始为他们的胜利而欢呼,为他们的危局而担忧,为他们的失败而扼腕叹息。是的,我迷上了那“结义”的桃花,爱上了不离不弃的忠义,喜欢上了孔明的智慧,“蜀中人”的智勇忠义深深地打动了我,感染着我。

花香悠悠沁人心脾,情义浓浓涌上心头。花树间兄弟结义,携手共兴汉室江山。

一声“大哥”发自心田,面对曹操的欣赏无动于衷,面对美女、宝马与金银,他心依旧,“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了和大哥团聚,他日日祈祷;担忧大哥的安危,他夜夜难眠,他执著地坚信着重逢的到来。这就是关羽,是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关羽,是在大哥面前低头听令的关羽,是刮骨疗毒不皱眉头的关羽,是面对强敌傲骨依然的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面对死神的降临他毫不畏惧,放不下的是:与刘皇叔的桃园结义。关羽去了,张飞、刘备一个醉酒中为部将所杀,一个伐吴失利郁郁而终。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我想来,这大概是他们最好的归宿。绯红的桃花悄然落地,无声无息,化入泥土滋养大地,他们的情义有口皆碑代代相传,无形中已经化作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种信仰。

我们生于九零后,长于零零后,成于一零后,少有服从与追随,更多的是对人际和谐的努力,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对家国民族的关注,生活中你会看到不计得失的帮助,敞开心扉的倾诉,彼此默契的合作。或许竞争的压力让我们有些沉默,但这并不表示我们缺少力量,有“义”的支点,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一样可以撼动世界。

小学时《草船借箭》里,我结识了足智多谋的他,初中时《出师表》里,我结识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他,高中时《挥泪斩马谡》里,我结识了有情有义,却又军法严明的他。他就是诸葛孔明。与他我一次又一次的相逢,一回又一回的崇敬。生不逢时,只愿隐居草庐,仰观俯察间了却此生,这又何尝不是乐事呢。 “茅庐三顾”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下决心、保明主、谋大业。这不变的承诺融入了那颗炙热的心。喜欢他手执羽扇的悠然,那份宠辱不惊,使我感到蜀汉的发展不可限量,曹魏大军是多么的渺小,东吴水师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不是他呼风唤雨,是他的潜心观察与思考,顺应自然,揣度人心罢了:算定了曹操疑心太重,算定江中必有大雾,就算定了草船足可以借箭。这是一种态度,叫做自信,这是一种实力,让人深不可测。

有多少赞美就会有多少诽谤。有人说他心胸狭隘,气死周瑜;我却不以为然,如若周瑜之前宽厚待他,同心协力,又怎么会有气死之说;夺取荆州只是一个军事家的谋略,为了蜀汉的他是对的,所谓“在商言商”嘛。有人说他小题大做“斩马谡”,挥泪亦是“作秀”,我还是要固执的为他平反:街亭乃要害之地,由于马谡的疏忽落入敌手,使蜀国陷于困境——马谡该斩,为了让蜀军重整旗鼓,只有严明法纪。马谡是马良的弟弟,孔明怎忍杀之;马谡饱读兵书也颇有才学,诸葛怎愿杀之。这不是小题,更不是大作,这是一种长远的政治目光——完成先帝遗愿,匡扶汉室。

孔明带着遗憾睡去了,有谁看到他眼底那颗晶莹的泪滴,有谁还依然记得他的曾经——如果此生事事皆已算定,又何必麻烦再来世上走这一遭,正是这种无常,才让人生是这样的多彩诱人!

事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叫做追求。

一线希望百倍努力,这叫做奋斗。

为了信念永不放弃,这叫做坚持。

孰为蜀中人?蜀中人有情有义有才具。

孰为蜀中人?蜀中人敢想敢为敢成功。

我们为何不做蜀中人,扬帆起航,去追寻那个“未曾遗忘却会在某些时刻丢掉的梦”。合上发黄的书页,心头绽放出朵朵灿烂的桃花,抬头望去,我的路还很长,深邃里我看到了那智慧的目光。我知道我并不孤单——“蜀中”有我也有你。

唐贤三昧集研究论文

(一)以文拟人,形神一贯 余尝作文论中国文评特色①,谓其能近取诸身,以文拟人;以文拟人,斯形神一贯,文质相宣矣。举证颇详。郑君朝宗谓余②:“渔洋提倡神韵③,未可厚非。神韵乃诗中最高境界。”余亦谓然。拙文中已引宋张茂献《文箴》④、方虚谷《瀛奎律髓》评许浑《春日题韦曲野老村舍》诗语、明唐顺之记《李方叔论文》⑤,而说明之矣。人之骨肉停匀,血脉充和,而胸襟鄙俗,风仪凡近,则伦父堪供使令,以筋力自效耳。然尚不失为健丈夫也。若百骸六脏,赅焉不存,则神韵将安寓着,毋乃精气游魂之不守舍而为变者乎。故无神韵,非好诗;而只讲有神韵,恐并不能成诗。此殷璠《河岳英灵集·序》论文⑥,所以“神来、气来、情来”三者并举也。渔洋“三昧”,本诸严沧浪,不过指含蓄吞吐而言,《池北偶谈》卷十八引汾阳孔文谷所说“清远”是也。而按《沧浪·诗辨》,则曰:“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诗之品有九: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其大概有二:优游不迫、沉着痛快。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云云。可见神韵非诗品中之一品,而为各品之恰到好处,至善尽美。选色有环肥燕瘦之殊观⑦,神譬则貌之美而赏玩不足也;品庖有蜀腻浙清之异法⑧,神譬则味之甘而余回不尽也。必备五法而后可以列品,必列九品而后可以入神。参观《庄子·天运》篇论柤梨桔柚,《论衡·自纪》篇论美色、悲音、酒食。优游痛快,各有神韵。放翁《与儿辈论文章偶成》云:“吏部、仪曹体不同⑨,拾遗、供奉各家风⑩。未言看到无同处,看到同时已有功。”窃谓倘易“已”字为“始”字,则鉴赏更深一层,譬如沧浪之论“入神”是也。沧浪独以神韵许李杜,渔洋号为师法沧浪,乃仅知有王韦;撰《唐贤三昧集》,不取李杜,盖尽失沧浪之意矣⑾。故《居易录》自记闻王原祁论南宗画⑿,不解“闲远”中何以有“沉着痛快”;至《蚕尾文》为王芝厘作诗序⒀:始敷衍其说,以为“沉着痛快”,非特李、杜、昌黎有之,陶、谢、王、孟莫不有。然而知淡远中有沉着痛快,尚不知沉着痛快中之有远神淡味,其识力仍去沧浪一尘也。明末陆时雍选《古诗镜》、《唐诗镜》⒁,其《绪论》一编,标举神韵,推奉盛唐,以为“常留不尽,寄趣在有无之间”。盖隐承沧浪,而于李杜皆致不满。讥太白太利,为才使;讥少陵失中和,出手钝,病在好奇。《诗病在过》一条中,李、杜、韩、白胥遭指摘,独推尊右丞、苏州。一则以为摩诘不宜在李杜下,再则以为诗贵色韵,韦兼有之。斯实上继司空表圣《与王驾评诗》之说,而下接渔洋者。后人因菲薄渔洋,而亦归罪沧浪;涂说乱其皂白,俗语流为丹青,恐古人不受此诬也。翁覃溪《复初斋文集》卷八有《神韵论》三首⒂,胸中未尽豁云霾,故笔下尚多带泥水。然谓诗“有于高古浑朴见神韵者,有于风致见神韵者,有在实际见神韵者,亦有虚处见神韵者,神韵实无不该之所”云云,可以矫渔洋之误解。惜未能为沧浪一白真相。胡元瑞《诗薮》内编卷五曰⒃:“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故作者但求体正格高,声雄调畅;积习之久,矜持尽化,形迹俱融,兴象风神,自尔超迈。譬则镜花水月:体格声调,水与镜也;兴象风神,月与花也。必水澄镜朗,然后花月宛然;讵容昏鉴浊流,求睹二者。”窃欲为胡氏更进一解曰:讵容水涸镜破,求睹二者。姚姜坞《援鹑堂笔记》卷四十四云⒄:“字句章法,文之浅者也,然神气体势皆由之而见。”其犹子惜抱本此意,作《古文词类纂·序目》云⒅:“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此沧浪说之注脚也。古之谈艺者,其所标举者皆是也;以为舍所标举外,诗无他事,遂取一端而概全体,则是者为非矣。诗者,艺之取资于文字者也。文字有声,诗得之为调为律;文字有义,诗得之以侔色揣称者,为象为藻,以写心宣志者,为意为情。及夫调有弦外之遗音,语有言表之余味,则神韵盎然出焉。《文心雕龙·情采》篇云:“立文之道三:曰形文,曰声文,曰情文。”按Ezra Pound论诗文三类⒆,曰Phanopoeia,曰Melopoeia,曰Logopoeia,与此词意全同。惟谓中国文字多象形会意,故中国诗文最工于刻画物象,则稚癔之见矣。人之嗜好,各有所偏。好咏歌者,则论诗当如乐;好雕绘者,则论诗当如画;好理趣者,则论诗当见道;好性灵者,则论诗当言志;好于象外得悬解者,则谓诗当如羚羊挂角,香象渡河。而及夫自运谋篇,倘成佳构,无不格调、词藻、情意、风神,兼具各备;虽轻重多寡,配比之分量不同,而缺一不可焉。(40—42页) ①指《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见于《文学杂志》一卷四期,1937.8。附于本章之后。 ②郑朝宗:福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③神韵:清王士禛(渔洋山人)提倡神韵说,要求诗歌“天然澄淡”、“风神韵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强调“兴会神到”、“得意忘言”,推崇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一派诗。 ④张茂献:宋人章颖字茂献,存疑。 ⑤方虚谷:元代方回号。有《瀛奎律髓》四十九卷。许浑:唐代诗人。唐顺之:明代古文家,有《荆川集》十二卷。 ⑥《河岳英灵集》:唐代殷璠辑唐诗选集,三卷。 ⑦环肥燕瘦:相传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与汉成帝后赵飞燕,一肥一瘦,均有姿色。 ⑧蜀腻浙清:川菜与浙菜有浓腻清淡之别。 ⑨吏部:吏部侍郎韩愈。仪曹:唐以前有此官称,即礼部员外郎,柳宗元曾官礼部员外郎。 ⑩拾遗:左拾遗杜甫。供奉:供奉翰林李白。 ⑾严羽以李杜诗为“入神”之作,王士禛推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但选辑《唐贤三昧集》,收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四十多家,唯独不收李杜。 ⑿《居易录》:清王士禛撰,三十四卷。王原祁:清代画家。 ⒀《蚕尾文》:即王士禛撰《蚕尾集》十卷,续集二卷,后集二卷。 ⒁陆时雍选辑《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 ⒂翁覃溪:清翁方纲号。撰有《复初斋文集》三十五卷。 ⒃胡元瑞:明胡应麟字。撰有《诗薮》内编六卷,外编六卷,续编二卷,杂编六卷。 ⒄姚姜坞:清姚范字。有《援鹑堂笔记》五十卷。 ⒅惜抱:清姚鼐有惜抱轩,因称惜抱先生。编有《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⒆译者EzraPound:译音庞德,美国现代派诗人兼评论家。 中国古代文论,以神韵为诗中的最高境界,乃是近取于身,以文拟人者。神韵本是指人的风神气度,从人的骨肉血脉之体中,看出人的胸襟、风仪,这跟教养志趣有关。以神韵谈艺最早见于南齐谢赫《古画品录》,所谓“神韵气力”。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亦云:“鬼神人物有生物之状,须神韵而后生。”司空图论诗“神而自神”,在酸咸之外(《与李生论诗》),是以神味为主。殷璠论诗以神、气、情三者并举(《河岳英灵集序》),皆不离近取于身,以文拟人之“神”。可见,无神韵者非好诗,但只有神韵者也不一定能成为好诗。 严羽讲诗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五法必备,而后列品。诗品有九: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九品之后,“优游不迫,沉着痛快”,可以入神,乃诗之最高境界。可见神韵不是诗法,也不是诗品中的一品,而是各品之至善至美者,严羽以为惟有李白、杜甫之诗当称入神之作。明胡应麟云:“盛唐气象混成,神韵轩举”(《诗薮·内篇》〉,陆时雍《诗镜总论》云:“诗之佳,拂拂如风,洋洋如水,一往神韵行乎其间”,皆标举神韵,亦推盛唐。但陆氏不同意严羽推李杜为大家,而以王维“写色清微”、“披情着性”,韦应物“有色有味,吐秀含芳”,高适“调响气佚,颇得纵横”,岑参“好为巧句”为唐诗名手。神韵说始自严羽,陆时雍隐承,但具体认识有如此之不同。钱先生指出陆氏实是“上继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之说,而下接渔洋者”。王士禛选辑《唐贤三昧集》不取李杜,虽主神韵说,仅知有王维、韦应物,实则并未尊崇严羽的主张,他以为“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不仅李白、杜甫、韩愈有,陶潜、谢灵运、王维、孟浩然亦有,而不知李、杜、韩的“沉着痛快”中亦有陶、谢、王、孟之淡远。后人在批评王士禛时,每每归罪于严羽,毫无道理。翁方纲论诗,谓神韵无处不在,可以矫正王士禛对严羽的误解。 明胡应麟提出作诗的要点,一是体格声调,一是兴象风神。前者关于诗的体制、风格和声律,比较具体,有章可循;后者关于诗的意象气韵,比较抽象,不易捉摸。他还以巧妙的比喻解释说:体格声调犹如水与镜,兴象风神犹如月与花,必水清镜明,然后才能映照出水中月、镜中花,否则水浊镜昏,则花月皆不可见。清姚范论诗认为,字句章法虽是起码要求,但神气体势均得由一定的字句章法才能表现,达不到起码的要求,也无从表现高尚的境界。姚鼐论诗文,以神理、气味为文之精,格律,声色为文之粗,但如舍弃格律和声色,神理和气味便无从表现。这些意见均可作为严羽“五法备,而后列品;九品后,可以入神”的注脚。 总之,诗是可以吟咏的文字艺术,必须有声调格律等形式上的要求,也应有写心宣志等内容上的要求,及至达到“调有弦外之遗音,语有言表之余味,则神韵盎然出焉”的最高境界。刘勰论文,以形文、声文、情文为文采,讲究对偶、声律、词藻,美国的现代派诗人论文有三类,即所谓显像的诗文、音乐的诗文、语言的诗文,与刘勰的意思是相同的。 综观中外谈艺者,大多是从上述几个方面立论的,偶有不同也是侧重点的差异。钱先生总结得很为周全:善歌者,论诗应如乐;善绘者,论诗应如画;善理趣者,论诗应见道;善性灵者,论诗应言志;善于象外求悬解者,论诗应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但是,及至自己写作时,无一不讲究布局谋篇,格调、词藻、情意、风神,均不应舍弃,只是轻重安排不同而已。

我正在读的“疯狂的功名成就”不错!一个德国人什么沃尔夫冈.舒尔茨写的!里面的观点比较新颖~此书能对你工作的方向有所引导~此外我觉得易中天的书也不错~品三国,大话方言,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很多。。。有盗版的合集,不过推荐正版~此书符合你的要求,拓宽知识面~小说推荐“玉观音”,情节不错还有网络小说“老板我动了你的老婆”

先秦文学 * 神话:女娲神话,伏羲神话,黄帝神话,帝俊神话,羿神话,夸父神话,嫦娥神话等。 * 先秦诗歌 ** 《诗经》:《国风》,《雅》,《颂》等。 ** 文体 *** 四言诗:《诗经》研究,《诗序》,《毛诗故训传》,《毛诗传笺》,《诗谱》,《毛诗正义》,《诗总闻》,众诗集传》,《诗缉》,《诗经.通论》,《毛诗后笺》,《毛诗传笺通释》,《诗毛氏传疏》,《诗古微》,《诗经原始》,《诗三家义集疏》,《诗经通解》等。 *** 古谣谚 *** 逸诗 *** 楚辞 **** 辞赋家:屈原,宋玉等。 **** 作品:《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等。 **** 文体:骚体,赋等。 *** 《楚辞》研究:《楚辞章句》,《楚辞音》残卷,《楚辞补注》,《楚辞集注》,《楚辞通释》,《楚辞灯》,《山带阁注楚辞》,《屈原赋注》,《屈骚指掌》,《屈子章句》,《屈赋微》等。 * 先秦散文: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周易》,《尚书》,《春秋》,《左传》,《国语》,《论语》,《孙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商君书》,《韩非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战国策》,《穆天子传》,《礼记》,《列子》等。 * 先秦寓言 * 先秦文学理论批评 ◆ 秦汉文学 * 汉代诗歌 * 两汉乐府 ** 诗人:韦孟,梁鸿,张衡,马融,孔融,秦嘉、徐淑,郦炎等。 ** 作品:《古诗十九首》,苏李诗,《孔雀东南飞》等。 ** 文体:楚歌,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 * 汉赋 ** 辞赋家:贾谊,枚乘,淮南小山,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冯衍,班固,班昭,傅毅,张衡,王延寿,蔡邕,赵壹,祢衡等。 ** 文体:古赋 * 秦汉散文 ** 散文家:李斯,陆贾,贾谊,晁错,邹阳,董仲舒,司马迁,刘向,班彪,王充,王符,仲长统,荀悦等。 ** 作品:秦刻石,《淮南子》,《史记》,《盐铁论》,《韩诗外传》,《汉书》等。 * 汉代文学理论批评: ** 理论批评家:扬雄,王充等。◆ 三国两晋文学 * 三国两晋诗 ** 诗人:曹操,曹丕,曹植,陈琳,王粲,刘桢,阮踽,徐斡,蔡琰,应璩,缪袭,阮籍,嵇康,嵇含,傅玄,张华,傅咸,左思,左棻,陆机,陆云,潘岳,潘尼,石崇,欧阳建,张载,张协,孙楚,刘琨,郭璞,王(言赞),张翰,杨方,曹毗,庾阐,许询,孙绰,支遁,谢混,殷仲文,谢道韫,陶渊明,湛方生等。 ** 风格流派: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正始体,太康体,玄言诗等。 * 十六国文学 * 三国两晋赋 ** 辞赋家:曹丕,曹植,王粲,何晏,向秀,刘伶,成公绥,束皙,木华等。 * 三国两晋散文 ** 散文家:曹丕,陈琳,阮瑀,徐干,嵇康,诸葛亮,李康,陈寿,李密,羊祜,杜预,陆机,夏侯湛,皇甫谧,鲁褒,王沈,袁宏,庾亮,李充,王羲之,陶渊明等。 ** 作品:《三国志》 * 三国两晋文学理论批评 ** 理论批评家:曹丕,陆机等。 ** 理论批评著作:《典论·论文》,《文赋》,《文章流别论》,《抱朴子》等。◆ 南朝文学◆ 北朝文学 * 南朝诗歌 * 北朝诗歌 ** 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刘铄,王僧达,王微,鲍照,鲍令晖,汤惠休,吴迈远,沈约,江淹,谢跳,王融,虞炎,陆厥,刘绘,孔稚跬,虞羲,萧衍,范云,丘迟,吴均,何逊,柳恽,王僧孺,萧统,王筠,刘骏,刘孝绰,刘孝仪,刘孝威,徐悱,刘令娴,王籍,陶弘景,萧纲,萧绎,徐摛搞,庾肩吾,萧子显,萧子云,阴铿,张正见,江总,周弘正,常景,郑道昭,温子升,邢劭,魏收,刘逖,庾信,王褒,萧憨等。 ** 风格流派:元嘉体,宫体诗,徐庾体等。 ** 总集和选本:《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古诗纪》,《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古诗选》,《古诗源》,《采菽堂古诗选》,《八代诗选》,《汉魏乐府风笺》等。 ** 文体:乐府诗体,杂体诗,联句等。 * 南朝乐府 * 北朝乐府 ** 作品:《木兰诗》 * 南朝辞赋 * 北朝辞赋 ** 辞赋家:谢惠连,谢庄,鲍照,江淹,庾信等。 ** 总集和选本:《七十家赋钞》 ** 文体:俳赋 * 南朝文 * 北朝文 ** 散文家、骈文家:傅亮,王微,谢庄,鲍照,王俭,沈约,江淹,谢脁,张融,任昉,刘峻,丘迟,孔稚硅,陶弘景,裴子野,苏绰,徐陵,庾信等。 ** 作品:《后汉书》,《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弘明集》,《颜氏家训》等。 ** 总集和选本:《文选》,《古文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骈体文钞》,《六朝文絮》等。 ** 文体:骈文 * 汉魏六朝小说 ** 作品:《燕丹子》,《博物志》,《西京杂记》,《搜神记》,《拾遗记》,《世说新语》,《神仙传》,《神异经》,《十洲记》,《汉武帝内传》,《汉武洞冥记》,《飞燕外传》,《幽明录》,《异苑》,《述异记》,《续齐谐记》等。 * 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 ** 理论批评家:刘勰,钟嵘等。 ** 理论批评著作:《文心雕龙》,《诗品》等。 * 汉魏六朝文学史料:《华阳国志》,《高僧传》,《建康实录》等。◆ 隋唐五代文学 * 隋唐五代诗 ** 诗人:杨广,杨素,卢思道,薛道衡,王绩,李世民,王梵志,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审言,沈佳期,宋之问,上官仪,刘希夷,张若虚,陈子昂,上官婉儿,李峤,苏味道,李隆基,张九龄,张说,王翰,刘眘虚,王湾,崔颢,祖咏,储光羲,崔国辅,王昌龄,常建,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王之焕,高逋,岑参,李颀,李白,杜甫,刘长卿,沈千运,孟云卿,李嘉袖,贾至,张继,元结,郎士元,顾况,戎昱,卢纶,司空曙,韩翃,钱起,寒山,李益,张谓,韦应物,皎然,刘言史,武元衡,孟郊,韩愈,卢仝,刘叉,李贺,贾岛,柳宗元,刘禹锡,戴叔伦,张仲素,王建,张籍,白居易,元稹,李绅,杨巨源,薛涛,姚合,张祜,杜牧,许浑,李商隐,赵嘏,马戴,曹邺,郑嵎,李群玉,方干,陈陶,温庭筠,鱼玄机,于渍,胡曾,曹唐,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聂夷中,唐彦谦,罗隐,秦韬玉,郑谷,张泌,齐己,吴融,韩惺,杜苟鹤,曹松,韦庄,贯休,花蕊夫人等。 ** 风格流派:初唐四杰,沈宋,王孟韦柳,高岑,大历十才子,韩孟,郊岛,元白,张王乐府,新乐府运动,元和体,长庆体,温李,皮陆,香奁体等。 ** 总集及研究著作:《唐人选唐诗(十种)》,《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才调集》,《唐音》,《唐诗鼓吹》,《唐诗品汇》,《诗归》,《唐贤三昧集》,《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唐诗大系》,《万首唐人绝句》,《唐音统签》,《全唐诗》,《全五代诗》,《唐诗百名家全集》,《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五代诗话》,《五七言今体诗钞》,《十八家诗钞》等。 ** 文体:古体诗,近体诗,律诗,应试诗,绝句,六言诗,竹枝词,杨柳枝等。 * 唐五代词 ** 词人:张志和,白居易,刘禹锡,韦应物,王建,温庭筠,皇甫松,李璟,李煜,和凝,韦庄,牛峤,薛昭蕴,毛文锡,欧阳炯,顾复,鹿虔扆,牛希济,李殉,孙光宪,张泌,冯延巳等。 ** 总集及研究著作:《花间集》,《尊前集》,《唐五代词》,《教坊记》,《乐府杂录》等。 * 隋唐五代文 ** 散文家、骈文家:魏徵,玄奘,慧立,富嘉谟,吴少微,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张说,苏颋,李邕,萧颖士,李华,贾至,独孤及,元结,梁肃,柳冕,陆贽,裴度,权德舆,吕温,李观,韩愈,柳宗元,欧阳詹,李翱,樊宗师,皇甫浞,孙樵,刘蜕,舒元舆,白居易,刘禹锡,牛僧孺,李德裕,杜牧,令狐楚,李商隐,段成式,皮日休,陆龟蒙,罗隐,司空图等。 ** 风格流派:初唐四杰,韩柳,唐宋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等。 ** 总集:《文馆词林》,《文苑英华》,《唐文粹》,《全唐文》等。 ** 文体:古文,时文,四六文,律赋等。 * 唐代传奇 ** 正传奇作家:张(上“族”下“鸟”),沈既济,李公佐,白行简,陈鸿,沈亚之等。 ** 作品及专集:《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离魂记》,《柳氏传》,《柳毅传》,《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周秦行纪》,《无双传》,《飞烟传》,《虬髯客传》,《昆仑奴》,《聂隐娘》,《红线》,《莺莺传》,《玄怪录》,《续玄怪录》,《纪闻》,《集异记》,《甘泽谣》,《传奇》,《三水小牍》,《宣室志》,《酉阳杂俎》,《剧谈录》,《云溪友议》,总集、类书,《异闻集》,《太平广记》,《虞初志》,《唐宋传奇集》,《唐人小说》等。 * 唐代敦煌通俗文学: ** 敦煌歌辞 ** 变文 ** 作品:《伍子胥变文》,《张义潮变文》,《维摩诂经讲经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等。 ** 总集:《敦煌掇琐》,《敦煌变文集》,《云谣集杂曲子》,《敦煌歌辞总编》等。 * 隋唐五代文学理论批评 ** 理论批评家:皎然,司空图等。 ** 理论批评著作:《诗式》,《二十四诗品》,《诗人主客图》等。 * 隋唐五代文学史料:《朝野佥载》,《唐国史补》,《隋唐嘉话》,《大唐新语》,《因话录》,《文镜秘府论》,《刘宾客嘉话录》,《杜阳杂编》,《本事诗》,《阙史》,《北里志》,《唐摭言》,《鉴诫录》,《北梦琐言》,《唐语林》,《容斋随笔》,《登科记考》,《唐两京城坊考》,《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等。◆ 宋代文学 * 宋代诗 ** 诗人:徐铉,王禹偁,柳开,惠崇,杨亿,钱惟演,寇(上“淮”下“十”),石延年,晏殊,魏野,张泳,宋祁,林逋,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石介,李觏,王安石,王令,文同,苏轼,孔平仲,张舜民,张未,郭祥正,惠洪,道潜,黄庭坚,晁补之,陈师道,贺铸,洪朋兄弟,徐俯,晁冲之,韩驹,唐庚,郑侠,秦观,李纲,朱弁,刘子翚,陈与义,吕本中,曾畿,汪藻,吴可,王庭珪,李清照,周紫芝,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萧德藻,周必大,朱熹,楼钥,叶逋,戴复古,岳珂,裘万顷,洪咨夔,高翥,乐雷发,华岳,汪莘,方岳,赵汝(钅遂),刘克庄,敖陶孙,王迈,叶绍翁,严羽,赵师秀,翁卷,徐照,徐玑,林景熙,郑思肖,汪元量,文天祥,龚开等。 ** 风格流派:西昆体,苏梅,苏门四学士,苏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江西诗派,江湖派,四灵体。 ** 总集及研究著作:《西昆酬唱集》,《瀛奎律髓》,《宋诗钞》,《宋百家诗存》,《宋十五家诗选》,《宋诗纪事》,《宋诗别裁集》,《宋诗精华录》,《唐宋诗举要》,《江湖集》,《谷音》等。 * 宋代词 ** 词人:晏殊,范仲淹,王观,张先,柳永,晏几道,苏轼,李之仪,秦观,晁端礼,仲殊,舒亶,赵令峙,毛滂,曹组,魏夫人,贺铸,周邦彦,扬无咎,陈克,张元斡,朱敦儒,叶梦得,苏庠,赵鼎,康与之,李清照,王安中,万俟咏,赵佶,向子谨,程垓,岳飞,朱淑真,史浩,韩元吉,陆游,张孝祥,辛弃疾,葛立方,陈亮,姜夔,刘过,张镃,石孝友,高观国,吴潜,赵善括,李曾伯,杨炎正,王沂孙,吴文英,陈人杰,蒋捷,史达祖,李好古,陈允乎,张炎,周密,刘辰翁,邓光荐,沈瀛等。 ** 风格流派:婉约派,豪放派等。 ** 总集及研究著作:《乐府雅词》,《碧鸡漫志》,《花庵词选》,《绝妙好词》,《阳春白雪》,《增修笺注妙选草堂诗馀》,《乐府补题》,《唐宋名贤百家词》,《宋六十名家词》,《词综》,《彊村丛书》,《四印斋所刻词》,《词选》,《宋四家词选》,《全宋词》,《本事词》,《词林纪事》,《唐宋词人年谱》,《词苑丛谈》等。 ** 文体:词 * 宋代文 ** 作家:柳开,石介,穆修,尹洙,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曾巩,苏洵,宋祁,王安石,苏轼,苏辙,刘敞,沈括,李鹰,胡铨,吕祖谦,陈亮,谢翱,谢枋得等。 ** 风格流派:欧苏,三苏等。 ** 总集及研究著作:《宋文鉴》,《四六法海》,《南宋文范》,《唐宋文举要》等。 ** 文体:文赋 * 宋代笔记文 * 宋代志怪与传奇 ** 作家:乐史 ** 作品:《括异志》,《睽车志》,《夷坚志》,《稽神录》,《幕府燕闲录》,《赵飞燕别传》,《王榭传》,《流红记》,《梅妃传》,《江淮异人录》,《谭意歌传》,《王幼玉记》,《绿窗新话》,《醉翁谈录》,《李师师外传》,《隋炀帝海山记》等。 ** 总集:《青琐高议》 * 宋元话本 ** 作品:《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全相平话五种》,《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等。 ** 文体:平话,话本等。 * 宋代文学理论批评 ** 理论批评家:张戒,姜夔,严羽等。 ** 理论批评著作《潜溪诗眼》,《岁寒堂诗话》,《白石道人诗说》,《韵语阳秋》,《沧浪诗话》,《词源》,《诗人玉屑》等。 * 宋代文学史料:《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冷斋夜话》,《后村诗话》,《宋诗话辑佚》,《能改斋漫录》,《老学庵笔记》,《东京梦华录》,《云麓漫钞》,《贵耳集》,《吹剑录》,《云谷杂记》,《鹤林玉露》,《春渚纪伺》,《邵氏闻见录》,《(木呈)史》,《侯鲭录》,《宋人轶事汇编》,《宋朝事实类苑》等。◆ 辽代文学 * 诗人:萧观音 * 总集及研究著作:《辽诗话》,《辽诗纪事》,《辽文存》,《辽文萃》,《全辽文》等。◆ 金代文学 * 诗人:宇文虚中,党怀英,周昂,段克己,吴激,刘迎,王寂,元好问,蔡松年,赵秉文,李纯甫,辛愿,赵可,王庭筠,李俊民,王若虚,赵元,杨云翼,蔡珪,完颜璹等。 * 总集及研究著作:《中州集》,《金文雅》,《全金诗》,《金文最》,《河汾诸老诗集》,《金诗纪事》等。 * 词人:刘中尹,元好问等。 * 总集:《全金元词》,《中州乐府》等。 * 散文家:蔡松年,党怀英,赵秉文,李纯甫,元好问等。 * 总集及研究著作:《金文雅》,《金文最》等。 * 宋金诸宫调: ** 作品:《董解元西厢记》,《刘知远诸宫调》等。 * 金代文学理论批评: ** 理论批评家:王若虚 ** 理论批评著作:《滹南诗话》 * 金代文学史料:《归潜志》◆ 元代文学 * 元代诗 ** 诗人:耶律楚材,刘秉忠,方回,王恽,戴表元,仇远,刘因,赵孟睿 觯 钤兀 菁 墩ィ 覀菟梗 斓氯螅 钗 澹 碛腥桑 鹏悖 即蹋 哞叮 晔停 绥 趺岬取?lt;BR> ** 总集及研究著作:《元诗选》,《元诗别裁集》,《元诗纪事》等。 * 元代词 ** 词人:张之翰,刘敏中,陆文圭,袁易,张雨,李孝光,张翥,萨都刺,倪瓒,邵亨贞等。 ** 总集:《全金元词》 * 元代散文 ** 散文家:王恽,姚燧,柳贯,欧阳玄,黄(氵晋),马祖常,苏天爵等。 ** 总集:《元文类》 * 元代散曲 ** 散曲作家:杜仁杰,胡祗遹,卢挚,薛昂夫,张可久,贯云石,张养浩,乔吉,刘致,徐再思,张鸣善,王和卿,杨朝英,汪元亨,刘庭信,睢景臣,曾瑞等。 ** 总集:《全元散曲》 ** 文体:散曲 * 元代杂剧 ** 剧作家:白朴,李文蔚,石君宝,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杨显之,张国宾,李直夫,郑廷王,纪君祥,尚仲贤,王伯成,杨梓,乔吉,秦简夫,朱凯,李好古,康进之,武汉臣,高文秀,费唐臣,宫天挺等。 ** 作品:《西厢记》,《包待制陈州粜米》等。 ** 风格流派:元曲四大家 ** 总集及研究著作:《元刊杂剧三十种》,《元曲选》,《元曲选外编》,《中原音韵》,《录鬼簿》,《太和正音谱》等。 ** 文体:杂剧 * 元代南戏 ** 剧作家:高明 ** 作品:荆刘拜杀 ** 总集及研究著作:《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南词叙录》等。 ** 文体:南戏 * 元代小说 ** 作品:《好儿赵正》,《三国志平话》等。 * 元代文学理论批评 ** 正理论批评著作:《修辞鉴衡》,《吴礼部诗话》等。◆ 明代文学 * 明代诗 ** 诗人:刘基,杨基,高启,袁凯,马中锡,李东阳,王九思,唐寅,文徵明,李梦阳,王廷相,王廷陈,康海,何景明,边贡,徐祯卿,杨慎,皇甫冲,谢榛,高叔嗣,徐中行,李攀龙,吴国伦,王世贞,梁有誉,袁宗道,高攀龙,袁宏道,钟惺,袁中道,谭元春,瞿式耜,陈子龙,张煌言,夏完淳等。 ** 风格流派:台阁体,茶陵诗派,前七子,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复社,畿社等。 ** 总集及研究著作:《列朝诗集》,《明诗别裁集》,《明诗综》,《明诗纪事》等。 * 明代词 ** 词人:瞿佑,聂大年,杨循吉,王世贞,施绍莘,陈子龙等。 ** 总集:《明词综》 * 明代散文 ** 散文家:宋濂,刘基,方孝孺,吴宽,马中锡,祝允明,王守仁,何孟春,归有光,唐顺之,王慎中,茅坤,王世贞,宗臣,李贽,袁宗道,袁宏道,王思任,钟惺,袁中道,艾南英,徐霞客,谭元春,刘侗,张岱,张溥等。 ** 风格流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等。 ** 总集:《明文海》,《古文观止》等。 ** 文体:八股文 * 明清散曲 ** 散曲作家:汤式,王九思,王磐,杨慎,陈铎,金銮,冯惟敏,薛论道,顾大典,刘效祖,赵南星,沈自晋,赵庆熔等。 ** 总集及研究著作:《盛世新声》,《词林摘艳》,《雍熙乐府》,《南词新谱》,《吴骚合编》,《顾曲麈谈》,《散曲丛刊》等。 * 明代戏曲 ** 戏曲作家:贾仲明,杨讷,朱有炖,邵灿,徐霖,邱濬,康海,李开先,徐渭,高濂,李日华,梁辰鱼,汪道昆,王世贞,周朝俊,汤显祖,屠隆,沈璟,王骥德,孙钟龄,冯梦龙,吕天成,阮大铖等。 ** 风格流派:临川派,吴江派等。 ** 总集及研究著作:《曲品》,《传奇品》,《盛明杂剧》,《六十种曲》,《曲海总目提要》等。 ** 文体:传奇戏曲 * 明代小说 ** 小说家:罗贯中,瞿佑,施耐庵,李昌祺,吴承恩,罗懋登,冯梦龙,凌濛初,陈忱,董说等。 ** 作品:《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杨家府演义》,《海公案》,《封神演义》,《金瓶梅》,《石点头》,《龙图公案》,《禅真逸史》,《醉醒石》,《醒世姻缘传》等。 ** 总集:《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英雄谱》,《今古奇观》,《西湖二集》等。 ** 文体:拟话本,演义,章回小说等。 * 明代文学理论批评 ** 理论批评家:徐祯卿,谢榛,王世贞,李贽,袁宏道,王骥德等。 ** 理论批评著作:《怀麓堂诗话》,《南濠诗话》,《谈艺录》,《四溟诗话》,《艺苑卮言》,《国雅品》,《诗薮》,《曲律》等。 ** 丛编:《历代诗话》,《历代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等。◆ 清代文学 * 清代诗 ** 诗人:钱谦益,陈贞慧,吴伟业,杜濬,钱澄之,顾炎武,归庄,屈大钧,冯班,宋琬,余怀,施闰章,尤侗,吴嘉纪,叶燮,梁佩兰,吴兆骞,彭孙通,陈恭尹,王士禛,宋荦,查慎行,赵执信,屈复,沈德潜,郑燮,胡天游,袁枚,蒋士铨,赵翼,姚鼐,翁方纲,洪亮宙,黎简,黄景仁,吴锡麒,王昙,孙原湘,张问陶,舒位,彭兆荪,汪端,席佩兰等。 ** 风格流派:江左三大家,岭南三家等。 ** 总集及研究著作:《清诗别裁集》,《湖海诗传》,《清诗铎》,《晚晴簃诗汇》等。 * 清代词 ** 词人:吴伟业,王夫之,吴绮,孙枝蔚,顾景星,毛奇龄,陈维崧,唐梦赉,朱彝尊,毛际可,曹贞吉,蒋景祁,徐釻,顾贞观,纳兰性德,厉鹗,吴锡麒,黄景仁,张惠言,项鸿祚等。 ** 风格�1�7

[中国名著]:古典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中国名著]:韬略 易经· 孙子兵法 鬼谷子 [中国名著]:武侠 笑傲江湖 书剑恩仇录 萍踪侠影 天龙八部 [外国名著]: 哈姆雷特 安徒生童话 1001夜 [中国现代]: 野草 金粉世家 - 作家传记 - 金庸 鲁迅 林凯龙 曹操 《诗经》 02《国风》 03《雅》 04《颂》 05《诗序》 06《毛诗故训传》 07《毛诗传笺》 08《诗谱》 09《毛诗正义》 10《诗总闻》 11《诗集传》 12《诗缉》 13《诗经通论》 14《毛诗后笺》 15《毛诗传笺通释》 16《诗毛氏传疏》 17《诗古微》 18《诗经原始》 19《诗三家义集疏》 20《诗经通解》 21《离骚》 22《九歌》 23《天问》 24《九章》 25《远游》 26《卜居》 27《渔父》 28《九辩》 29《招魂》 30《大招》 31《楚辞》研究 32《楚辞章句》 33《楚辞音》残卷 34《楚辞补注》 35《楚辞集注》 36《楚辞通释》 37《楚辞灯》 38《山带阁注楚辞》 39《屈原赋注》 40《屈骚指掌》 41《屈子章句》 42《屈赋微》 43《周易》 44《尚书》 45《春秋》 46《左传》 47《国语》 48《论语》 49《孙子》 50《老子》 51《墨子》 52《孟子》 53《庄子》 54《荀子》 55《商君书》 56《韩非子》 57《晏子春秋》 58《吕氏春秋》 59《战国策》 60《穆天子传》 61《礼记》 62《列子》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名著] 01《古诗十九首》 02苏 李诗 03《孔雀东南飞》 04秦刻石 05《淮南子》 06《史记》 07《盐铁论》 08《韩诗外传》 09《汉书》 10《三国志》 11《典论·论文》 12《文赋》 13《文章流别论》 14《抱朴子》 15《玉台新咏》 16《乐府诗集》 17《古诗纪》 18《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19《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20《古诗选》 21《古诗源》 22《采菽堂古诗选》 23《八代诗选》 24《汉魏乐府风笺》 25《木兰诗》 26《七十家赋钞》 27《后汉书》 28《水经注》 29《洛阳伽蓝记》 30《弘明集》 31《颜氏家训》 32《文选》 33《古文苑》 34《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35《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36《骈体文钞》 37《六朝文□》 38《燕丹子》 39《博物志》 40《西京杂记》 41《搜神记》 42《拾遗记》 43《世说新语》 44《神仙传》 45《神异经》 46《十洲记》 47《汉武帝内传》 48《汉武洞冥记》 49《飞燕外传》 50《幽明录》 51《异苑》 52《述异记》 53《续齐谐记》 54《文心雕龙》 55《诗品》 56《华阳国志》 57《高僧传》 58《建康实录》 [隋唐名著] 01《唐人选唐诗(十种)》 02《河岳英灵集》 03《中兴间气集》 04《才调集》 05《唐音》 06《唐诗鼓吹》 07《唐诗品汇》 08《诗归》 09《唐贤三昧集》 10《唐诗别裁集》 11《唐诗三百首》 12《唐诗大系》 13《万首唐人绝句》 14《唐音统签》 15《全唐诗》 16《全五代诗》 17《唐诗百名家全集》 18《唐诗纪事》 19《唐才子传》 20《五代诗话》 21《五七言今体诗钞》 22《十八家诗钞》 23《花间集》 24《尊前集》 25《唐五代词》 26《教坊记》 27《乐府杂录》 28《文馆词林》 29《文苑英华》 30《唐文粹》 31《全唐文》 32《古镜记》 33《补江总白猿传》 34《离魂记》 35《柳氏传》 36《柳毅传》 37《霍小玉传》 38《南柯太守传》 39《周秦行纪》 40《无双传》 41《飞烟传》 42《虬髯客传》 43《昆仑奴》 44《聂隐娘》 45《红线》 46《莺莺传》 47《玄怪录》 48《续玄怪录》 49《纪闻》 50《集异记》 51《甘泽谣》 52《传奇》 53《三水小牍》 54《宣室志》 55《酉阳杂俎》 56《剧谈录》 57《云溪友议》 58《异闻集》 59《太平广记》 60《虞初志》 61《唐宋传奇集》 62《唐人小说》 63《伍子胥变文》 64《张义潮变文》 65《维摩诘经讲经文》 66《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67《敦煌掇琐》 68《敦煌变文集》 69《云谣集杂曲子》 70《敦煌歌辞总编》 71《诗式》 72《二十四诗品》 73《诗人主客图》 74《朝野佥载》 75《唐国史补》 76《隋唐嘉话》 77《大唐新语》 78《因话录》 79《文镜秘府论》 80《刘宾客嘉话录》 81《杜阳杂编》 82《本事诗》 83《阙史》 84《北里志》 85《唐摭言》 86《鉴诫录》 87《北梦琐言》 88《唐语林》 89《容斋随笔》 90《登科记考》 91《唐两京城坊考》 92《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 [宋代名著] 01《西□酬唱集》 02《瀛奎律髓》 03《宋诗钞》 04《宋百家诗存》 05《宋十五家诗选》 06《宋诗纪事》 07《宋诗别裁集》 08《宋诗精华录》 09《唐宋诗举要》 10《江湖集》 11《谷音》 12《乐府雅词》 13《碧鸡漫志》 14《花庵词选》 15《绝妙好词》 16《阳春白雪》 17《增修笺注妙选草堂诗馀》 18《乐府补题》 19《唐宋名贤百家词》 20《宋六十名家词》 21《词综》 22《□村丛书》 23《四印斋所刻词》 24《词选》 25《宋四家词选》 26《全宋词》 27《本事词》 28《词林纪事》 29《唐宋词人年谱》 30《词苑丛谈》 31《宋文鉴》 32《四六法海》 33《南宋文范》 34《唐宋文举要》 35《括异志》 36《睽车志》 37《夷坚志》 38《稽神录》 39《幕府燕闲录》 40《赵飞燕别传》 41《王榭传》 42《流红记》 43《梅妃传》 44《江淮异人录》 45《谭意歌传》 46《王幼玉记》 47《绿窗新话》 48《醉翁谈录》 49《李师师外传》 50《隋炀帝海山记》 51《青琐高议》 52《五代史平话》 53《宣和遗事》 54《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55《全相平话五种》 56《京本通俗小说》 57《清平山堂话本》 58《潜溪诗眼》 59《岁寒堂诗话》 60《白石道人诗说》 61《归愚集》 62《沧浪诗话》 63《词源》 64《诗人玉屑》 65《诗话总龟》 66《苕溪渔隐丛话》 67《冷斋夜话》 68《后村诗话》 69《宋诗话辑佚》 70《能改斋漫录》 71《剑南诗稿》 72《东京梦华录》 73《云麓漫钞》 74《贵耳集》 75《吹剑录》 76《云谷杂记》 77《鹤林玉露》 78《春渚纪闻》 79《邵氏闻见录》 80《棠湖诗稿》 81《侯鲭录》 82《宋人轶事汇编》 83《宋朝事实类苑》 [辽金文学名著] 01《辽诗话》 02《辽诗纪事》 03《辽文存》 04《辽文存》 05《辽文萃》 06《全辽文》 07《中州集》 08《金文雅》 09《全金诗》 10《金文最》 11《河汾诸老诗集》 12《金诗纪事》 13《全金元词》 14《中州乐府》 15《金文雅》 16《金文最》 17《董解元西厢记》 18《刘知远诸宫调》 19《滹南遗老集》 20《归潜志》 [元代名著] 01《元诗选》 02《元诗别裁集》 03《元诗纪事》 04《全金元词》 05《元文类》 06《全元散曲》 07《西厢记》 08《包待制陈州粜米》 09《元刊杂剧三十种》 10《元曲选》 11《元曲选外编》 12《中原音韵》 13《录鬼簿》 14《太和正音谱》 15荆 刘 拜 杀 16《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17《南词叙录》 18《好儿赵正》 19《三国志平话》 20《修辞鉴衡》 21《吴礼部诗话》 [明代名著] 01《列朝诗集》 02《明诗别裁集》 03《明诗综》 04《明诗纪事》 05《明词综》 06《明夷待访录》 07《古文观止》 08《盛世新声》 09《词林摘艳》 10《雍熙乐府》 11《南词新谱》 12《吴骚合编》 13《顾曲麈谈》 14《散曲丛刊》 15《曲品》 16《传奇品》 17《盛明杂剧》 18《六十种曲》 19《曲海总目提要》 20《三国志演义》 21《水浒传》 22《西游记》 23《杨家府演义》 24《海公案》 25《封神演义》 26《金瓶梅》 27《石点头》 28《龙图公案》 29《禅真逸史》 30《醉醒石》 31《醒世姻缘传》 32《古今小说》 33《警世通言》 34《醒世恒言》 35《今古奇观》 36《英雄谱》 37《西湖二集》 38《明会典》 39《南濠诗话》 40《谈艺录》 41《四溟诗话》 42《艺苑卮言》 43《国雅品》 44《诗薮》 45《曲律》 46《历代诗话》 47《历代诗话》(丛书) 48《历代诗话续编》 [清代文学名著] 01《清诗别裁集》 02《湖海诗传》 03《清诗铎》 04《晚晴□诗汇》 05《清词综》 06《全清词钞》 07《清名家词》 08《古文辞类纂》 09《清骈体正宗》 10《湖海文传》 11《清文汇》 12《诗骚韵注》 13《桃花扇》 14《清人杂剧》 15《杂剧三集》 16《北词广正谱》 17《平山冷燕》 18《聊斋志异》 19《隋唐演义》 20《女仙外史》 21《说岳全传》 22《五色石》 23《绿野仙踪》 24《说唐演义全传》 25《夜谭随录》 26《娱目醒心编》 27《红楼梦》 28《儒林外史》 29《镜花缘》 30《野叟曝言》 31《虞初新志》 32《何典》 33《照世杯》 34《好逑传》 35《东周列国志》 36《闲情偶寄》 37《□斋诗话》 38《围炉诗话》 39《原诗》 40《带经堂诗话》 41《声调谱》 42《说诗□语》 43《一瓢诗话》 44《论文偶记》 45《随园诗话》 46《瓯北诗话》 47《石洲诗话》 48《赋话》 49《雨村曲话》 50《文史通义》 51《北江诗话》 52《剧说》 53《初月楼古文绪论》 54《清诗话》 55《词话丛编》 56《新曲苑》 57《清诗话续编》 58《山房随笔》 59《青楼集》 60《南村辍耕录》 61《万历野获编》 62《少室山房笔丛》 63《蠖斋诗话》 64《漫堂说诗》 65《脂砚斋红楼梦辑评》 66《小说考证》 67《小说旧闻钞》 68《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69《西湖游览志馀》 70《宋元戏曲史》 [近代文学名著] 01《近代诗钞》 02《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 03《晚清四十家诗钞》 04《全清词钞》 05《箧中词》 06《广箧中词》 07《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08《皇朝经世文编》 09《续古文辞类纂》 10《涵芬楼古今文钞》 11《古今文综》 12《当代八家文钞》 13《晚清文选》 14《儿女英雄传》 15《施公案》 16《品花宝鉴》 17《荡寇志》 18《花月痕》 19《三侠五义》 20《青楼梦》 21《彭公案》 22《海上花列传》 23《自由结婚》 24《负曝闲谈》 25《邻女语》 26《苦社会》 27《市声》 28《黄绣球》 29《六月霜》 30《晚清小说史》 31《榴花梦》 32《笔生花》 33《养一斋诗话》 34《昭昧詹言》 35《艺概》 36《白雨斋词话》 37《石遗室诗话》 38《饮冰室诗话》 39《人间词话》 40《普天忠愤集》 41《中国近代反侵略文学集》 42《晚清文学丛钞》 43《晚清文艺报刊述略》 44《晚清戏曲小说目》 [现代文学名著] 01《初期白话诗稿》 02毛泽东诗词 03《革命烈士诗抄》 04《陈毅诗选》 05《天安门诗抄》 06《现代十六家小品》 07《解放区短篇创作选》 08《红岩》 09《中国小说史略》 10《马克思主义与文艺》 11《谈艺录》 12《诗论》 [文学理论名著] 01《典论·论文》 02《文赋》 03《文章流别论》 04《抱朴子》 05《文心雕龙》 06《诗品》 07《诗式》 08《二十四诗品》 09《诗人主客图》 10《潜溪诗眼》 11《韵语阳秋》 12《岁寒堂诗话》 13《白石道人诗说》 14《沧浪诗话》 15《诗人玉屑》 16《词源》 17《诗话》 18《修辞鉴衡》 19《吴礼部诗话》 20《新旧唐书杂论》 21《南濠诗话》 22《谈艺录》 23《四溟诗话》 24《艺苑卮言》 25《国雅品》 26《诗薮》 27《曲律》 28《闲情偶寄》 29《□斋诗话》 30《围炉诗话》 31《原诗》 32《带经堂诗话》 33《声调谱》 34《说诗□语》 35《一瓢诗话》 36《论文偶记》 37《随园诗话》 38《论诗》 39《石洲诗话》 40《赋话》 41《雨村曲话》 42《文理》 43《北江诗话》 44《剧说》 45《初月楼古文绪论》 46《养一斋诗话》 47《昭昧詹言》 48《艺概》 49《白雨斋词话》 50《石遗室诗话》 51《饮冰室诗话》 52《人间词话》 [少数民族文学名著] 01《蒙古秘史》 02《宝贝念珠》 03《黄金史》 04《仓央嘉措情歌》 05《萨迦格言》 06《贤者喜宴》 07《猴鸟故事》 08《福乐智慧》 09《突厥语辞典》 10《宇宙人文论》 11《越人歌》 12《白狼王歌》 13□勒歌 14《江格尔》 15《格斯尔传》 16《成吉思□的两匹骏马》 17巴拉根仓的故事 18《达那巴拉》 19《勇士古那干》 20《智勇的王子希热图》 21沙格德尔的故事 22《嘎达梅林》 23《格萨尔王传》 24唐东杰布的传说 25《尸语故事》 26《茶和盐的故事》 27《乌古斯传》 28《艾里甫和赛乃姆》 29《阿凡提的故事》 30《尼山萨满》 31《老罕王的传说》 32苗族史诗 33《阿细的先基》 34《勒俄特依》 35《梅葛》 36《阿诗玛》 37《创世纪》 38阿一旦的故事 39《玛纳斯》 40《密洛陀》 41《盘王歌》 42《广西特种部族歌谣集》 43《马五哥与尕豆妹》 44《锦鸡》 45《黄黛琛》 46《米拉尕黑》 47《遮帕麻与遮米麻》 48《拉仁布与且门索》 49《逃婚调》 50《生产调》 51《牡帕蜜帕》 52《布伯》 53《刘三姐的传说》 54达架和达仓 55吴勉的传说 56《骆驼泉》 57《望夫云》 58《辘角庄》 59《召树屯》 60《娥并与桑洛》 61《阿勒帕米斯》 62《阔孜库勒帕什与巴彦苏鲁》 63《萨里哈与萨曼》 [外国名著] 01《壬辰录》 02《春香传》 03《沈清传》 04《兴夫传》 05《伊瑙》 06《昆昌与昆平》 07素可泰碑文 08《马来由史话》 09《杭·杜亚传》 10《吠陀》 11《梨俱吠陀》 12《夜柔吠陀》 13《娑摩吠陀》 14《阿达婆吠陀》 15《摩诃婆罗多》 16《那罗传》 17《莎维德丽传》 18《诃利世系》 19《罗摩衍那》 20《毗湿奴往世书》 21《薄伽梵往世书》 22《五卷书》 23《百喻经》 24《小泥车》 25《嘉言集》 26《伟大的故事》 27《故事海》 28《僵尸鬼故事二十五则》 29《舞论》 30檀丁 31《诗庄严论》 32《韵光》 33《十色》 34《诗光》 35《文镜》 36《佛本生故事》 37《地王颂》 38《蒂鲁古拉尔》 39《西拉巴提伽拉姆》 40《安塔拉传奇》 41《一千零一夜》 42《卡勒瓦拉》 43《伊戈尔远征记》 44 鲁斯塔维里 45《拉奇普列西斯》 46《马纳斯》 47《萨逊的大卫》 48《卡列维之子》 49英语《圣经》 50《贝奥武甫》 51亚瑟王传奇 52《罗兰之歌》 53《特里斯丹和绮瑟》 54《列那狐的故事》 55《玫瑰传奇》 56《百科全书》 57《熙德之歌》 58《塞莱斯蒂娜》 59《阿马迪斯·德·高拉》 60《阿本塞拉赫人和美女哈里法的故事》 61《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 62《偷窃的艺术》 63《松迪亚塔》 64《黑人和马尔加什法语新诗选》 65《引导盲人的小拉撒路,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利马》 66《阿劳加纳》

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出版地

发表论文1、试论唐代刘晏理财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载《福建师大学报》1984年第2期。2、唐代“除陌”释论,载《中国史研究》第4期。3、论唐代方镇“进奉”,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1期。4、“量入制出”与两税法的制税原则,载《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5、唐代两税法时期中央与地方对“差役”的分割,载《社会科学家》1986年第2期。6、论两税法与唐前后期中央和地方财权关系的变化,载《厦门大学学报》1987增刊。7、唐朝的两税三分制与常平义仓制度,载《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8、唐朝两税三分制的财政内涵试析,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0期。9、唐朝的食堂与“食本”,载《文史知识》1988年第10期。10、论唐朝两税预算的定额管理体制,载《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11、唐代前期国家预算述略,载《财政研究》1989年第4期。12、唐代前期预算外收支计划述略,载《厦门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13、唐人姜师度水利业绩述略,载《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14、杨炎的功过与悲惨结局,载《文史知识》1989年第11期。15、试论安史之乱对唐代前期国家财政体系崩坏的影响,载《求是学刊》1990年第1期。16、传本《夏侯阳算经》成书年代补证,载《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一辑)》,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17、论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财政前提,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18、唐代国家预算研究,载《文献》1990年第4期。19、隋朝义仓创置年代小考,载《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丛刊》(第一辑),华艺出版社1990年版。20、唐朝两税三制的来龙去脉及其评价,载《财政研究参考资料》1990年第38期。21、唐朝的侍老制度,载《文史知识》1991年第10期。22、陆贽论两税法平议,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23、唐朝两税法预算形式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载《漳州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24、试论唐前期官员俸料钱与国家财政的关系,载《史林》1992年第1期。25、再论唐代的“除陌”,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26、唐五代“关市之征”试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27、唐后期存在着两个户部司吗,载《历史研究》1992年第6期。28、 标点本《资治通鉴》校读札记商兑,载《古籍整理研究集刊》1992年第6期。29、试论唐太宗轻徭薄赋思想及其实施——与隋文帝的比较研究,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30、试论唐后期两税法改革与“随户杂徭”,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31、中国财政史上何时建立国家预算,载《厦门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32、略论唐代的赋税“损免”,载《中国农史》1995年第1期。33、皇帝.宰相.宦官——晚唐中枢权力分配格局变动述略,载《文史知识》1996年第7期。34、也谈唐代的“量出制入”,载《文史知识》1996年第8期。35、 论晚唐中枢权力分配格局的变动,载《唐代的历史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6、唐人所谓“量出制入”释论,载《第三届中国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乐学书局1997年版。37、“两税法”与唐朝财政管理体制变革之我见,载日本《唐代史研究会会报》第10号,1997年版。38、郑畋宦绩考,载《唐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9、试说汉唐之际的纳税通知与完纳凭证,载《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庆祝韩国磐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0、“调均贫富”与“斟酌贫富”---从孔子的“患不均”到唐代的“均平”思想,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41、略论唐代官私人借贷的不同特点,载《中华文史论丛》(第六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42、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10期,日译文载日本《唐代史研究》2002年,第5号(船越泰次译)。43、唐宋以来的牙人与田宅买卖(合作),载《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44、汉唐之际的国家权力、乡族势力与“据赀定税”,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中华书局2001年版。45、断代体裁唐代财政史研究的创新——评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46、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的视角转换——评王勋成著《唐代铨选与文学》,载《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3期。47、试析唐朝和籴加价对商品粮贩运距离的影响(合作),载《李埏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48、唐宋田赋的“损免”与“灾伤检放”论稿,载《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49、 唐五代逃田产权制度变迁,载《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50、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异同辨(合作),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51、唐代后期地方财政支出包干制与南方经济建设,载《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52、论唐代广州的海外交易、市舶制度与财政,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53、唐朝开元天宝时期节度使权力状况析论,载《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54、从“两税外加率-钱以枉法论”到两税“沿征钱物”——唐五代两税法演变续论,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9年55、“检田定税”与“税输办集”——五代时期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关系论稿之一,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56、唐朝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监督述论,载《宁波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57、唐朝的出使郎官与地方监察,载《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其他论文1、郑樵与袁枢(合作),载《福建师大学报》1979年第3期。2、台湾回归话施琅,载《福建师大学报》1980年第2期。3、试论朱熹对福建文化教育的影响(合作),载《福建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4、郑樵治学道路初探,载《福建师大学报》1982年第4期。5、试论两宋八闽文化的发展,载《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5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6、秦朝傅籍标准蠡测,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7、东晋士族高门中少有的务实人物庾翼,载《文史知识》1991年第3期。8、析汉代的“假税”与“八月算民”,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9、孙吴封爵制度商探,载《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10、 孙吴三项财经措施作用析疑,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11、 试论东晋财力虚竭的原因,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12、 “竭泽而渔”与“左右逢源”浅识,载《唐研究纵横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版。13、 试论郑樵编纂《通志》的主客观原因,载《厦门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14、 驵侩.牙人.经纪.掮客——中国古代交易中介人称谓演变试说(合作),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15、 财政考虑与汉代所谓重农抑商政策,《东南学术》1999年第3期。16、 二十世纪福建学者的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论著评介,载《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会刊》第九、十期合刊,1999年10月版。17、 中国古代的牙人与人口买卖(合作),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18、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合作),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19、 “食货”与“轻重”—试论中国古代财政对商品经济的影响,载《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第157期第3版,2001年3月27日。20、 20世纪魏晋南北朝财政史研究述评,载《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一辑,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21、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述评,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12期。22、 21世纪的史学创新思维浅议,载《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23、 神游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载《潮声》,黄山书社2003年版。24、 “修耕植,蓄军资”——曹魏财政基本建设方针述论,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6期。25、论曹魏财政管理的专职化演变,载《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26、曹魏的封爵制度与食封支出,载《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2期27、宋朝逃田产权制度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变迁,载《文史哲》2005年第1期28、汉代“乡三老”与乡族势力蠡测,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29、试论汉宋时期农村“计赀定课”的制度性缺陷,载《文史哲》2007年第2期30、“短陌”与“省陌”管见,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31、厦门大学举办纪念本刊学术顾问韩国磐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活动,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1期32、六朝“民田”的产权及交易方式,载《河北学刊》2010年第2期

您好,三秦文学微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三秦研究院出版发行,是一本以河南文学为主题的文学类期刊,旨在推动河南文学的发展。三秦文学微刊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河南文学的历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等多个方面,是河南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三秦文学微刊的出版,为河南文学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河南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书很好,价格低。手头就有一本

国际宋代文化研究会论文集

[1]高适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9月,75000字[2]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273000字[3]中国文学批评小史,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年1月,205000字;(台湾)丽文文化公司,1994年7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189000字;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 200000字;(韩国)理论与实践出版社(全弘哲等译),1993年8月;(日本)勉诚出版社(高津孝译),2007年7月[4]韩非,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44000字[5]九歌新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115000字[6]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7月,536000字[7]文史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213000字[8]唐诗大辞典(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1490000字[9]当代学术研究思辨,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293000字[10]唐人轶事汇编(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1736000字[11]唐人笔记小说考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230000字[12]诗仙李白之谜,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年11月,14000字[13]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246000字[14]唐钞文选集注汇存(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7月[15]周勋初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2600000字[16]罗根泽说诸子(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274000字[17]李白研究(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406000字[18]师门问学录(余历雄记),凤凰出版社,2004年12月,230000字[19]李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350000字;2006年7月第二次印刷[20]《册府元龟》校订本(主编),凤凰出版社,2006年12月,15777000字[21]馀波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365000字[22]胡小石文史论丛(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278000字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9月,列入“参加本书编订工作的主要编写人”[2]马恩列斯文艺论著选读,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增订本,后记中云“曾在一段,时间内参加编写”[3]韩非子校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后记中云“全书的文字统一和校勘工作是由周勋初同志负责的”[4]辞海·语词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列入主要编写和修订人,新一版、新二版均参加编写 [1]谈谈汉字简化的历史(中国青年报,1956年3月24日)[2]评汉字笔顺排检法(中国语文,1957年1期)[3]携手并进(小说),(雨花,1958年5月号)[4]评罗根泽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根本观念”(火箭,1959年1期)[5]禹鼎考释(与谭优学合写〉,(南京大学学报,1959年2期)[6]梁代文论三派述要(中华文史论丛第5辑,1964年6月)[7]关于宫体诗的若干问题(新建设,1965年3期)[8]韩非与百国春秋(南京大学学报,1978年3期)[9]《战国策》与《韩非子》(南京大学学报,1979年2期)[10]高适生平若干问题的探讨(文学评论,1979年2期)[11]陈奇猷《韩非子刻本源流考》商兑(群众论丛,1980年第1辑)[12]《韩非子·十过》非韩非作(活页文史丛刊,第1辑,1980年)[13]叙《全唐诗》成书经过(文史第8辑,1980年3月)[14]王充与两汉文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2辑,1980年7月)[15]谈“唐十二家诗”(学林漫录2集,1981年3月)[16]魏晋南北朝人对文学形象特点的探索(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4期)[17]刘勰的两个梦(南京大学学报,1982年1期)[18]《文赋》写作年代新探(文学遗产增刊第14辑,1982年2月)[19]阮籍《咏怀》(其二十)诗新解(文史知识1983年1期;《古典诗词名篇鉴赏集》,中华书局1984年)[20]学习古代文论随感(光明日报,1984年1月24日;《文学遗产》622期)[21]皇甫冉《秋夜有怀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诗发微(《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22]胡小石师的教学艺术(学林漫录9集,1984年12月)[23]魏氏“三世立贱”的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1期;《建安文学研究文集》,黄山书社1984年11月)[24]柳珵《刘幽求传》钩沉(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1辑)[25]开拓型的学者罗根泽(光明日报,1985年6月18日;《文学遗产》,683期)[26]程千帆教授的学诗历程(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4年号,1985年)[27]从唐人七律第一之争看文学观念的演变(文学评论,1985年5期)[28]杜甫身后的求全之毁和不虞之誉(草堂,1985年2期)[29]刘勰的主要研究方法──折衷说述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1辑,1985年)[30]罗根泽先生传(《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8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31]《(唐语林〉原序目》考辨(唐代文学论丛总8辑,1986年12月)[32]论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的学术渊源(文学遗产,1987年1期)[33]卢言考(学术月刊,1987年4期)[34]罗根泽传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9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35]韩愈的《永贞行》以及他同刘禹锡的交谊始末(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2、3期合刊)[36]王堂闲话考(西北师院学报,1988年3期)[37]潘勖《九锡》与刘勰崇儒(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1期)[38]周勋初同志在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高校古籍整理工作通报20期,1989年)[39]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的特色和人才培养(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9期,1989年)[40]就《唐语林校证》事答客问(书品,1989年2期)[41]《明皇十七事》考(古籍整理与研究4期,1989年)[42]赵璘考(古代文献研究集林第1集,1989年)[43]陈寅恪先生的“中国文化本位论”(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5期;《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44]论谢灵运山水文学的创作经验(文学遗产,1989年5期)[45]开阔视野实中出新(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2期)[46]身在庐山之外的人反易看清庐山真面目(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0年2期)[47]释“赋”(古典文学知识,1990年4期(总31期〉)[48]司马相如赋论质疑(文史哲,1990年5期)[49]李白及其家人名字寓意之推断(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9月;(香港〉中华国学2期,1990年5月)[50]“芳林十哲”考(唐代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51]顺其自然地登攀(文史知识,1991年4期)[52]写作《高适年谱》的机缘与甘苦(古典文学知识,1991年2期(总第35期〉)[53]《隋唐嘉话》“拾补”商兑(书品,1991年2期)[54]中国古籍在大陆(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台湾]国文天地,7卷三期,1991年8月)[55]元和文坛的新风貌(中华文史论丛第47辑,1991年5月)[56]王粲患麻疯病说(学林漫录13集,中华书局1991年5月)[57]宋人发扬前代文化的功绩(《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58]目录学家对文学批评的认识和著录(文学研究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59]“三教论衡”与文士心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廿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60]《易》学中的两大流派对刘勰《文心雕龙》的不同影响(《文心雕龙研究荟萃》,上海书店1992年5月)[61]张骘《文士传》(辑本〉(古典文献研究1989年─1990年,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62]韦绚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6期)[63]敬业小言(南大书友总3期,1993年4月上旬)[64]李白在诸王分镇问题上遭致失败的内在原因(文学研究第5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65]论李白对唐王朝与边疆民族战事的态度(文学遗产,1993年3期)[66]李白剔骨葬友的文化背景之考察(中国文化,第8辑,1993年6月)[67]张晖《宋代笔记研究》序(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68]隋唐嘉话考(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辑,1993年9月)[69]严杰《欧阳修年谱》序(南京出版社,1993年11月)[70]郭璞诗为晋“中兴第一”说辨析(江海学刊,1993年6期;《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1]《唐语林校证》惨淡经营始末(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2期(总53期〉)[72]赋体评议(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2期)[73]唐代笔记小说的校雠问题(古典文献研究1991──1992,1994年6月)[74]李白两次就婚相府所铸成的家庭悲剧(文学遗产,1994年6期)[75]周明《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76]《酉阳杂俎》成书考(《选堂文史论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77]中日友谊之树长青(桔颂(日本奈良女子大学文学部),1995年)[78]唐代笔记小说的内涵与特点(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2辑,1995年2月)[79]日本访书散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1、2期,1995年4月)[80]康熙御定《全唐诗》的时代印记与局限(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中国文哲研究通讯》,1995年6月)[81]《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写作中的点滴心得(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第5期(总第62期〉)[82]魏晋南北朝时科技发展对文学的影响(古典文献研究1993—1994,1995年10月;《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83]李白思想中的异端因素(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3辑,1995年12月;唐代文学研究,1996年9月)[84]《文选》所载《奏弹刘整》一文诸注本之分析(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文选学新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85]文化同根倍情亲(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4期)[86]“登高能赋”说的演变和刘勰创作论的形成(文心雕龙研究第二辑,1996年9月)[87]读《中国文学批评史》有感(复旦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88]怀念老校长匡亚明同志(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97年第一期(总314期〉;《匡亚明纪念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89]读稿杞忧(文学遗产,1997年第二期)[90]朱东润先生治学的特色(复旦大学学报,1997年第二期)[91]勋初自白(《当代百家话读书》,广东教育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92]周老任职南京大学时的高风亮节(高校古籍工作通报第54期)[93]陈寅恪研究方法之吾见(《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94]季振宜《唐诗》的编纂与流传(学术集林11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11月)[95]御定《全唐诗》的疏误与《全唐五代诗》的编纂(文学评论丛刊1卷1期,1997年12月)[96]御定《全唐诗》的疏误与《全唐五代诗》的编纂(《两岸古籍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97]《社会科学战线》创刊周年纪念有感(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期)[98]王青《汉朝的本土宗教与神话》序(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8月)[99]文献学与综合研究(《文学遗产纪念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8月)[100]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101]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程(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2期)[102]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思考(中国政协报,1999年6月2日学术家园总64期)[103]我所了解的胡小石先生(《胡小石研究》,东南文化1999年增刊)[104]我与传统的文史之学(《学林春秋》二编下册,朝华出版社1999年12月)[105]左思《三都赋》成功经验之研讨(《辞赋文学论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106]开湖泊志之先河的《太湖备考》(新华日报,2000年1月15日)[107]评刘勰文学观的双重标准(镇江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文苑出版社2000年2月)[108]李白屡遭挫折与倍受赞誉之两面观(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五辑,中华书局2000,年,2月)[109]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说的重要历史意义(文学遗产,2000年1期)[110]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1,期)[111]胡小石先生与中国文学史研究(《学林往事》上册,朝华出版社2000年3,月)[112]罗根泽先生在学术领域中的多方开拓(《学林往事》中册,朝华出版社2000年3月)[113]胡传志《金代文学研究》序(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114]《唐钞文选集注江存》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7月)[115]纪念程千帆先生(江苏文史研究,2000年3期)[116]李白剡中之恋放谈(中国李白研究1999年集“李白与天姥国际会议专辑”,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117]纪念古道热肠的洪诚先生(文教资料,2000年6期)[118]郝润华《(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序(黄山书社,2000年12月)[119]楚辞研究的传承与发展(《楚辞研究成功之路——海内外楚辞专家自述》,重庆出版,社2000年12月)[120]《文选集注》上的印章考(《(昭明文选〉与中国传统文化》——第四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6月)[121]有关“选学”珍贵文献的发掘与利用(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4期)[122]梦断黄金台(文史知识,2001年10期)[123]徐国荣《中古感伤文学原论》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124]先进文化与古典文献研究(《先进文化与建设江苏文化大省——第一期(政协委员论坛〉论文汇编》,2002年3月)[125]我与《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文字因缘(书品,2002年2期;《我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2002年5月)[126]李白族系之争的时代背景(古典文献研究总第5辑,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127]张智华《南宋的诗文选本研究》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128]魏晋南北朝时文坛上的摹拟之风(《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129]姚曼波《(春秋〉考论》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130]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序(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古典文献研究,2003年1月)[131]孙望先生的人格魅力(《诗海扬帆——文学史家孙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132]武秀成《(旧唐书〉辨证》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133]李白奇特的文化背景(《李珍华纪念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134]我与李珍华教授的四次相聚(《李珍华纪念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135]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136]陈寅恪的治学方法与清代朴学的关系(古典文献研究总第7辑,凤凰出版社2004年7月;《古典文献研究》总第8辑,2006年1月)[137]谈笔记在唐代文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六朝隋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7月)[138]异曲可以同工——评两种研究六朝江东士族家学家风问题的著作[署名古愚](书品,2004年5辑,2004年11月)[139]唐诗之路唐诗总集序(江苏文史研究,2004年4期)[140]党银平《崔致远研究》序(江苏文史研究,2004年4期)[141]探索与困惑——研究宗教与六朝文学的一点思考(《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142]《永志无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143]《翰墨激情》(纪念抗日胜利60周年文集)序(自印本)[144]李白“三拟《文选》”说阐微(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一期;《沧海求珠》——张文勋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纪念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145]西学东渐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艰难处境(社会科学论坛,2006/2〔上半月刊〕;文学评论丛刊第9卷第1期)[146]匡亚明校长在人才问题上的巨大贡献(南京大学报2006年3月28日匡亚明百年诞辰纪念专刊)[147]重视中国古典文学特点的研究(文学遗产,2006年2期)[148]由《九歌新考》所想起的(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3期[总第181期])[149]李白与羌族文化(中华文史论丛2006第一期[总第81辑])[150]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151]三教论衡的历史发展(古典文献研究总第9辑,2006年1月)[152]文化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光明日报,2006年8月28日第12版《学术副刊》)[153]李白诗原貌之考索(文学遗产,2007年1期)[154]《百年汉学论集》序(江苏文史研究,2007年1期;台湾学生书局,2007年2月)[155]《唐代乐人考述》序(江苏文史研究,2007年1期,东方出版社,2006年11月)[156]我与傅璇琮先生的文字姻缘(宁波晚报,2007年8月12日;《傅璇琮学术评论》,宁波出版社2007年7月)[157]凤凰出版集团的骄人业绩(《凤凰情缘》,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9月)[158]古籍整理:“考文献而爱旧邦”(光明日报,2007年10月25日《国学副刊》32期[总56期])[159]《文心雕龙》书名辨(江苏文史研究,2007年4期;文学遗产,2008年1期)[160]李白的晋代情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200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161]“兴、观、群、怨”古解(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期)[162]关于《文选集注》第九十八卷的流传(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一辑,2008年4月)

1. 缪钺 元遗山年谱汇纂 1935年,钟山书局,南京。(《国风》第7卷3、5号专号)2. 缪钺 中国史上之民族词人 1943年,青年出版社,重庆。3. 缪钺 诗词散论 1948年,开明书店,上海。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4. 缪钺 杜牧诗选 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5. 缪钺 杜甫 196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6. 缪钺三国志选1962年,中华书局,北京。7. 缪钺 读史存稿 1963年,三联书店,北京。8. 缪钺 杜牧传 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9. 缪钺 杜牧年谱 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0.缪钺三国志选注(主编) 1984年,中华书局,北京。11.缪钺 冰茧庵丛稿 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2.缪钺叶嘉莹灵溪词说 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0年,《国文天地》杂志社,台北。1993年,正中书局,台北。13.缪钺 三国志导读(主编) 1988年,巴蜀书社,成都。14.缪钺 冰茧庵序跋辑存 1989年,巴蜀书社,成都。15.缪钺 冰茧庵剩稿 1992年,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16.缪钺叶嘉莹词学古今谈 1992年,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台北。1993年,岳麓书社,长沙。17.缪钺 冰茧庵序跋辑存(增补本) 1997年,文津出版社,台北。18.缪钺 缪钺说词 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诠诗 《学衡》第69期,1929年5月鲍明远年谱 《文学月刊》第3卷第1 期,1932年5月曹植杜甫诞生纪念 《大公报》1932年2月22 日《文学副刊》215 期龚自珍诞生百四十年纪念 《大公报》1932年 5 月30日《文学副刊》230期黄仲则逝世百五十年纪念 《大公报》1933年10月16日《文学副刊》302期达辞篇 《国风》第5卷6、7合号,1934年10月典籍述略 《国风》第5卷8号、9号,1934年11月读《吴宓诗集》题辞 《吴宓诗集》,1935年,中华书局,北京《儒学》序 《国风》第8卷第8期,1936年8月马绍伯墓志铭 《禹贡》第6卷第1期,1936年9月《遗山乐府》编年小笺 《词学季刊》第3卷2期、3期,1936年6、9月论词 《思想与时代》第3期,1941年10月论宋诗 《思想与时代》第3期,1941年10月周代之“雅言” 《浙江大学文学院集刊》第1集,1941年王粲行年考 《责善半月刊》2卷21期,1942年1月何晏王弼事辑 《责善半月刊》2卷22期,1942年2月六朝五言诗之流变 《益世报》1942年6月4日《文史副刊》8期《文选》与《玉台新咏》 《益世报》1942年6月25日《文史副刊》9期读《魏书》札记 《益世报》1942年11月26日《文史副刊》20期《诗》三百篇纂辑考 《浙江大学文学院集刊》第3集,1943年论辛稼轩词 《思想与时代》第23期,1943年6月论李义山诗 《思想与时代》第25期,1943年8月王静安与叔本华 《思想与时代》第26期1943年9月李冶李治释疑 《东方杂志》39卷16号,1943年10月评郭沫若著《屈原研究》 《思想与时代》第29期,1943年12月论李易安词 《真理杂志》1卷1期,1944年1月汪容甫诞生二百年纪念 《思想与时代》第30期,1944年1月评贺麟译斯宾诺沙《致知论》——兼论翻译 《思想与时代》第1期,1944年2月姜白石之文学批评及其作品 《思想与时代》第32期,1944年3月读《二程全书》 《思想与时代》第33期,1944年4月六朝人之言谈 《思想与时代》第34期,1944年5月与钱宾四书——论战国秦汉间新儒家 《思想与时代》第35期,1944年6月论荀学 《思想与时代》36期,1944年7月颜之推年谱 《真理杂志》1卷4期,1944年10月欧阳永叔治学之精神 《思想与时代》第40期,1945年2月先秦书中孔老关系诸史料之检讨 《中央日报》1946年6月18日《文史周刊》5期《吕氏春秋》撰著考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6卷,1946年《吕氏春秋》中之音乐理论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6卷,1946年读曹植《洛神赋》 《东南日报》1947年1 月16日《历史与传记》2期《晋书·潘岳传》疏证 《东南日报》1947年2月6日《历史与传记》4期正始清谈家对于政治之态度 《东南日报》1947年2月13日《历史与传记》5期《吕氏春秋》错简 《中央日报》1947年2月17日《文史周刊》38期与友人论《墨经》撰著时代 《中央日报》1947年2月17日《文史周刊》38期《文选》赋笺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7卷,1947年9月曹植与五言诗体 《文学杂志》第2卷12期,1948年8月颜延之年谱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8卷,1948年9月清谈与魏晋政治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8卷,1948年9月考证批评与创作——敬悼朱佩弦先生(自清) 《西方日报》1948年9月26日南北朝之物价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9卷,1949年北魏立三长年月考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9卷,1949年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 四川大学《史学论丛》第1期,1949年北朝之鲜卑语 《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10卷,1950年《学林》副刊发刊词 《工商导报》1951年1月1日关于西晋的户调式 《工商导报》1951年1月7日我如何讲授中国史与中国文学史 《人民川大》1953年6月11日参加《红楼梦研究》讨论的一些体会 《人民川大》1954年12月29日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 《四川大学学报》1955年2期论晚唐诗人杜牧 《四川大学学报》1956年1期南朝汉人逃往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 《光明日报》1957年4月25日《史学副刊》106期杜牧诗简论 《光明日报》1957年6月23日《文学遗产》162期谈诗歌中语言艺术的精炼 《光明日报》1957年1月12日《文艺生活》魏收年谱 《四川大学学报》1957年3期女词人李清照 《中国妇女》1957年4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新释 《历史研究》1958年1期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 《历史研究》1958年2期《巴蜀文化初论》商榷 《四川大学学报》1959年4期辛弃疾词浅释 《星星》1959年7期、8期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 《曹操论集》,1960年,三联书店,北京读郑珍《巢经巢诗》 《光明日报》1960年3月13日《文学遗产》304期颜之推的文学评论与作品 《光明日报》1961年1月22日《文学遗产 》348期蜀汉的土地制度 《成都晚报》1961年3月22日欧阳修作文勤于删改 《四川文学》1961年4期关于武则天的评价问题 《光明日报》1961年5月15日蜀中杰出的诗人陈子昂 《四川文学》1961年7期古代成都的二江与七桥 《成都晚报》1961年8月19日颜之推的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 《文汇报》1961年8月20日读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四川文学》1961年9期杜诗中含蓄之法 《光明日报》1961年10月12日欧阳修的散文 《文汇报》1961年11月28日也谈“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 《重庆日报》1962年1月20日陈寿与《三国志》 《历史教学》1962年1期关于李清照词 《成都晚报》1962年2月15日意境相通——论晏小山《鹧鸪天》词 《四川文学》1962年6期杜牧与张祜 《四川文学》1962年7期陆游与杜甫 《四川日报》1962年10月7日读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 《重庆日报》1962年10月10日杜甫如何改诗 《四川日报》1962年11 月4日重印冯集梧《樊川诗集注》前言(附《杜牧卒年考》) 《樊川诗集注》,1962年,中华书局,北京平凡与奇警——读《红楼梦》札记 《成都晚报》1963年10月9日南朝农民起义的地区问题 《历史教学》1963年5期论所谓“清官”、“好官”——批判吴晗同志《海瑞罢官》中的错误论点 《人民川大》1966年1月8日成都杜甫研究学会成立大会开幕词 《成都日报》1980年4月27 日略论对杜诗遗产的全面继承 《成都日报》1981年4月2日成都杜甫草堂《中国建设》第30卷第12期,1981年12月成都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七十周年大会纪念辞《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七十周年纪念》,1982年4月治学琐言 《文史知识》1982年9期总论词体 《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3期论张惠言及常州词派 《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3期论吴彦高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3期论晏几道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3期论朱彝尊《桂殿秋》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3期论晏几道《鹧鸪天》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4期论杜牧、秦观《八六子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2期论韩偓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2期论岳飞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2期《迦陵论词丛稿》题记 《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2期,(英文版)1984年2期治学补谈 《文史哲》1983年3期《三国志》的书名 《读书》1983年9期论刘因词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唐宋文学论丛》,1983年11月关于杜牧《清明》诗的两个问题 《文史知识》1983年12期王静安诗词述评 《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1辑,1983年,华东师大出版社,上海自传及著作简述 《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三辑),1983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论苏、辛词与《庄》、《骚》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1期论陈与义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1期论张孝祥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1期杜甫夔州诗综述 《草堂学刊》1984年2期论黄庭坚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3期论史达祖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3期论姜夔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4期词学浅谈答客问 《书林》1984年3期、4期杜牧评传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2卷,1984年,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三国志选注》前言 《三国志选注》,1984年,中华书局,北京《战国策考辩》 《战国策考辩》,1984年,中华书局,北京论贺铸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1期论张元干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1期冰茧庵识小录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7辑《古籍整理研究》,1985年3月论文天祥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3期论刘辰翁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3期读杜牧咏史诗 《文史知识》1985年7期追忆三位中学老师 《中学生文史》1985年7期治学经验漫谈 《群言》1985年5期《茅于美词集》序 《茅于美词集》,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政治家诸葛亮散论 《诸葛亮研究》,1985年,巴蜀书社,成都陈寿评传 《中国史学家评传》上册,1985年,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论张先词 《文学遗产》1986年3期《战国策新校注》序 《明报月刊》二十周年纪念特大号,1986年1月论张炎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6年1期论李清照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6年2期杜甫两川诗学术讨论会开幕词 《草堂学刊》1986年2期纪念籍忠寅先生 《文献》1986年3期培养研究生的良好学风 《群言》1986年6期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赏析 《名作欣赏》1986年6期李祖桓《仇池国志》审查报告 《仇池国志》,1986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略论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1986年,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成都论高观国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7年4期词中的《哀江南赋》——读元好问《木兰花慢》(拥都门冠盖)词 《文史知识》1987年11期晏几道《与郑介夫》诗赏析 《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黄庭坚《新喻道中寄元明用伤字韵》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黄庭坚《登快阁》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陈与义《雨》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陈与义《除夜二首(其一)》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陈与义《伤春》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姜夔《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其二、其三)》诗赏析 《宋诗鉴赏辞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论汪元量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1期常州派词论家“以无厚入有间”说诠释 《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2期略谈如何继承发展传统诗词的创作 《上海诗词》1988年1期《全宋文》序 《文献》1988年2期歌颂纯贞爱情的佳作——读元好问两首《摸鱼儿》词(“雁丘辞”与“双蕖怨”) 《文史知识》1988年4期我所收藏的马一浮先生诗词 《文献》1988年3期从以“肖”代“萧”谈起——不可用同音代替法造简化字 《群言》1988年7期论词的空灵与质实 《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3期不无危苦之辞,惟以背哀为主——评李清照、刘辰翁、汪元量三家的“元夕”词 《文史知识》1988年10期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黄庭坚《谒金门》(山又水)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秦观《八六子》(倚危亭)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蛰不住鸣)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赏析 《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论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及其相关诸问题 《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1期刘永济《云巢诗存》序 《文献》1989年1期中外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经验 《群言》1989年4期“烦琐考证”辨析 《文史知识》1989年5期宋词与理学家——兼论朱熹诗词 《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2期论王清惠《满江红》词及其同时人的和作 《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3期论金初词人吴激 《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4期赋手文心,开倚声家未有之境——评张惠言《水调歌头》(珠帘卷春晓) 《文史知识》1989年11期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元好问《水调歌头》(牛羊散平楚)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元好问《木兰花慢》(拥都门冠盖)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元好问《摸鱼儿》(恨人间、情是何物)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刘因《玉漏迟》(故园平似掌)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元好问《临江仙》(夏馆秋林山水窟)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刘因《玉楼春》(未开常叹花开未)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陈维崧《夏初临》(中酒心情)赏析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1989年,南京大学出社,南京论元好问词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论文集》,198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颜之推评传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一,1989年,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史达祖评传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二,1989年,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君山遗稿》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1989年,巴蜀书社,成都《夜珠词》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1989年,巴蜀书社,成都《文选六臣注订讹》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1989年,巴蜀书社,成都郭斌龢译柏拉图《理想国》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1989年,巴蜀书社,成都《玉虹鉴真帖》残本跋 《冰茧庵序跋辑存》,1989年,巴蜀书社,成都陈师道词论与词作 《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2期词品与人品 《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3期唐宋词中“感士不遇”心情初探 《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4期指导、帮助、激励、支持(我与民盟) 《文史知识》1990年5期《历代蜀词全辑》题记 《文献》1990年3期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读晏几道《临江仙》词 《文史知识》1990年8期六十六载话师道 《求是》1990年17期六十五年育才之经验与艺术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年4期叶嘉莹《迦陵诗词稿》序 《中国文化》第3期,1990年读《靖康稗史笺证》 《书品》1990年4期《周邦彦研究》序言 《周邦彦研究》,199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诸葛亮形象史研究》序言 《诸葛亮形象史研究》,1990年,浙江古籍出版社, 杭州《诗海拾贝集》序 《诗海拾贝集》,1990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兰州《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赏析 《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1990年,三秦出版社,西安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赏析 《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1990年,三秦出版社,西安钱宝琮《骈枝集》序 《文献》1991年1期朱淑真生活年代考辨 《文献》1991年2期《三国志》传抄本的“祖本” 《书品》1991年2期论朱淑真生活年代及其《断肠词》 《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3期朱淑真卒年再考辨 《文献》1991年4期二千多年来中国士人的两个情结 《中国文化》第4 期,1991年8月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新释 《中国文化》第5 期,1991年 12月忆华西大学广益学舍 《成都晚报》1991年12月28日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序 《魏晋诗人与政治》,1991年,文津出版社,台北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究竟在何处的一点意见 《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1991年,东方出版社,北京宋代文化浅议 《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淮阳”与“雉阳” 《文史》第34辑,1992年5月冰茧庵札记——填词经验两篇 《国文天地》1992年7期从平易中见深沉——陶渊明《与殷晋安别》诗赏析 《文史知识》1992年7期杜牧卒年再考辨 《文史》第35 辑,1992年6月简化字刍议 《中国文化》第6期,1992年9月王仲荦先生遗诗序 《文献》1992年4期读《苏轼〈念奴娇〉词赤壁词正格》书后 《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正格论集》1992年,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香港“花间”词平议 《俞平伯先生从事文学活动六十五周年纪念文集》,1992年,巴蜀书社,成都人生可贵是真情——读陶渊明《归去来辞》札记 《六朝史论集》,1993年,黄山书社,合肥施议对博士论文《词与音乐关系研究》评审意见 《博士之家》,1996年,澳门中华诗词学会,澳门《岁寒集》题辞 《冰茧庵序跋辑存》(增补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台北马国均《小休堂诗词稿》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增补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台北朱大渭《六朝史论》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增补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台北成善楷《霜叶诗词稿》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增补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台北《梁鹤铨诗词稿》序 《冰茧庵序跋辑存》(增补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台北冰茧庵札记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4期 《缪钺全集》2004年,河北教育出版社

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论文集

公开发表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30余篇,代表论文:赵霞,Whorf意义观对Halliday意义理论的启示《外国语》,2010年第6期(cssci,外语类核心期刊)赵霞,作格结构及其概念框架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6期(cssci, 外语类核心期刊)赵霞,论隐喻识解中认知语境的制约性《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9期(cssci, 外语类核心期刊)赵霞,基于网络环境下“高级英语”建构性学习模式调查与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cssci, 核心期刊)赵霞,基于意义进化理论的语法隐喻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核心期刊)赵霞,朱晓萍,对时尚杂志广告语的批评性语篇分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核心期刊)赵霞,尹娟,中英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映射模式的比较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核心期刊)赵霞,陈丽,基于评价理论的人际意义研究《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核心期刊)严世清,赵霞,政治语篇中的情态表达及其批评性话语分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cssci,核心期刊)赵霞,中介语理论与学龄前儿童第二语言学得偏误分析,《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综合版(核心期刊)论文集收录论文1 Zhao Xia, The Languageand Learning Theories of Halliday and Vygotsky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EducationalPractice, In Challenges to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eory and Practice. Edited by Fang Yan & Wu Canzhong, TsinghuaPrinting House,Beijing,May .赵霞,论隐喻识解中认知语境的关联性,《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研》-2008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冯奇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3.赵霞,i+1输出假设与学龄前儿童二语习得,第二届全国青年学者外语与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被收录在全国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学术论丛(下册),徐珺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4.赵霞,语法习得次序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被收录在全国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学刊》学术论丛《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鈡国华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5.赵霞,降低情感过滤: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关键,首届全国青年学者外语与外语教学研讨会交流论文,被收录在全国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特刊,张后尘主编,1998年9月参译词典、参编论文集1.《柯林斯COBUILD高级英汉双解词典》 参译,高等教育出版社,.《汉英语言与文化》论文集(上卷),编委,李闻海、毕研韬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1998年11月3.《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卷,编委,刘世生、张文府主审;毕研韬、吕明才主编,人民中国出版社,1998年6月参编教辅、教材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综合训练》参编,殷翔文编委会主任,译林出版社,.《高级英语同步辅导与训练》,主编,江苏科技大学印制,2007年9月论文获奖:1、2009年,论文“认知信息加工模式与建构主义模式互补性研究”获得中国教育技术学会授予的“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2008年,论文《作格结构及其概念框架分析》获得镇江市人民政府授予的“镇江市第十届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3、2010年,论文《Whorf意义观对Halliday意义理论的启示》获得“第五届江苏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博士)学术论坛论文二等奖”4、2004年,论文《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元认知阅读能力发展》获得“江苏科技大学十二届青年教师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年,论文《行动研究与英语误差分析》获得“镇江市第八次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年,论文《中介语理论与学龄前儿童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获得“镇江市第七次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年,论文《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际文化导入》获得语言与文化研究编委会颁发的优秀论文一等奖。课题作为主持人完成科研项目多项。完成了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项、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一项,主持完成了江苏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高级英语建设精品课程” 一项; 主持完成了市、校本科教学改革课题各一项;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一项;正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和校人才资助项目各一项。作为主要参与者(排名第二)参研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和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各一项。

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 文化 的反应,并制约人们的思维。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篇1 浅探习语语言在英语中文化要素 1 历史发展的文化要素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受民族迁徙、异域民族入侵、民族内部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语言被烙上了清晰的印痕。作为富含深层文化内涵的英语习语,更是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在英国历史上,英法两个国家战争不断,其中以英法七年战争和英法百年战争最为著名,法国文化对英国文化影响很大,成为现代英语的三大来源之一。 例如习语French leav(e不辞而别)、French frie(s炸薯条)、stew in one’s own juic(e自作自受)等。其中Frenchleave 指在 18 世纪的法国流行一种参加宴会的客人不向主人告辞而自行离去的习俗。而在法语中,也有“英国式告辞(不辞而别)”之说。这也是两国人相互调侃的方式之一。历史上罗马人曾经统治英国达四百年之久,古罗马文化对英国文化的影响烙印深刻。英语中受古罗马文化影响的习语俯拾皆是,像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历史上英国和荷兰为争夺海上的霸主地位,两个国家在短短 26 年(1652 年至 1678 年)中就进行了2 次战争,双方胜负各半。 为了发泄对战争失败的不满,英国人喜欢把交战国的名称赋予某种贬义加以丑化。诸如习语I’m a Dutchman, if..(.如果我……,我就不是人)、beat the Dutc(h了不起)、Dutch uncl(e严厉训斥者)等都是英国人讽刺荷兰人粗鲁、莽撞无礼的最好例证。到近代,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些地区的局部冲突,都对英语产生了影响。习语the fifth colum(n第五纵队)就产生于这一时期。1936 年 10 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受到德国法西斯军队和西班牙叛军的联合进攻,在进攻前的动员大会上,西班牙叛军将领Emilio Mola公开宣称,叛军和德国联军的四个纵队正在向马德里展开猛攻,并且他的第五纵队也已经在马德里城内展开活动。后来英语习语the fifthcolumn 专门用来指代被别国收买了而颠覆自己国家的叛徒或别国派入的间谍。 2 岛国地理环境中“海的文化”要素 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形成也有直接的影响。“特定文化的表达方式是由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的”。(王葆华,2010)英国岛国四面环海,英语习语的形成深受这种特殊的“海的文化”影响。大多数英国人以 捕鱼 为生,因此鱼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和鱼相关的习语在英语中俯拾皆是,像nEither fish nor fow(不伦不类)、The best fish swimnear the bottom(好货难求)、cool fis(h怪人)、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There are plenty more fish in the se(a天涯何处无芳草)等。 长期海上生活中积累的 经验 也反映在习语语言中,如know the rope(s掌握窍门)、cut and ru(n三十六计走为上)、take the wind out of someone’s sai(l先发制人)、sail under false colour(s假冒伪劣)等。其中 sail under falsecolours 指中世纪海盗猖獗期间,海盗船上常常悬挂假旗号,以便于接近其他船只而不引起对方的警惕。后来人们就用此习语指代“假装”或“冒充”的东西。此外,习语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多此一举、画蛇添足)来历是指煤都纽卡斯尔的煤矿储量丰富,如果生意人想运送煤碳到这个城市的话,那肯定会血本无归。由于岛国上的可耕土地很少,所以英国人特别注重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中也留下了很多与之相关的习语。 比如lose one’swoo(l大发雷霆),因为羊毛能给牧羊人带来客观经济效益,如果没有了羊毛,也就断了财路,人当然平静不了。再比如Much cry and little woo(l雷声大,雨点小),指的是羊叫起来声音很大,但产出的羊毛却很少。 3 风俗习惯的文化要素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风俗习惯是“一个群体的习惯和准则的总和,群体人员的创造和遵循是其存在的前提基础”。(Worsley, 2008)身处在特定的社会风气和传统习惯的氛围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受到影响,语言也必然会体现出这些影响。例如习语let one’s hair down(身心轻松)就是英国早期习俗的体现。 古时英国的妇女不论地位高低,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的头发梳洗得整整齐齐,但是当她们回到家中独自一人时,为了身心的放松,就把头发披散下来,习语“身心放松”的含义由此产生。另一个例子是来源于中世纪的英国生活习俗,在餐桌中间往往放置的是盐器,宾主落座时,盐器上首坐的是贵宾,而下首坐的是一般客人或随从,习语above the sa(lt德高望重的地位)和below the sa(lt无足轻重的地位)由此产生。 面包、牛奶、黄油和奶酪是英国人日常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习语中也体现出了这些食品的重要地位,如bread and butter(生计之需)、bread and chees(e日常食品)、take the bread outof someone’s mou(th抢某人的饭碗)、like a hot knife throughbutte(r易如反掌)、cry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half a loaf isbetter than no brea(d聊胜于无)等。 4 宗教信仰的要素影响 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是宗教信仰,它渗透到人类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语言交际体系中。早在公元 3 世纪初,英国就设立了__教会,因此大多数英国人信仰基督__信上帝。祈求上帝保佑时,英国人会用手指在胸前划十字,口中说God bless me ;骂人时说God damn you ;不愿意某事发生时说God forbid ;人死了说depart to God。在信徒的眼中,上帝无所不能,一切万物、包括人类在上帝面前都微不足道。 习语Man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直接来自《圣经》中的 故事 和比喻的习语也有很多,如来自《旧约·但以理书》第五章的习语handwriting on the wal(l不祥之兆)说的是巴比伦王伯沙撒(Belshazzar)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后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一日,他邀大臣一千多人在宫中狂饮,许多金银器皿被拿出来待客,席间宫墙上突然有一手伸出来并写下三个神秘的词,大家看后无人能解,于是赶紧把先知但以请来来解字。但以解释说 :你的统治地位已结束,你的国度将倾裂。果然,当夜伯沙撒就遇刺身亡。类似来自《圣经》的习语还有很多,如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巧妇难为无米之炊)、at the eleventh hou(r关键时刻)、theparting of the way(s紧要关头)、in sackcloth and ashe(s悲痛忏悔)等。 5 神话寓言的要素影响 世界 文化不仅相通,而且相互影响。“ 英语的 发展史是外来词汇的变异积累过程,也是受民族的 文学作品逐渐浸润、融合、变异的进化过程。”(Herrnst Ein, 2009)民族神话、 传说 和 寓言故事 在 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希腊罗马神话和伊索寓言是影响英语习语的两大主要文化要素。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神话的最大特点是“兼具人之外形和情感的神令自然人悟其之渺小”。(Turner,2009)古罗马神话是由古希腊神话发展变化而来,到公元前的最后 3 个世纪,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奥维德(Ovid)把希腊神话的内容移植到罗马神话中,把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名称换成罗马使用的拉丁文名称,创作出希腊—罗马神话的结合体。 英语习语中有许多就是直接来自这种结合体。例如under theros(e严守秘密)这个习语指的是一天,爱与美之女神维纳斯(Venus)在不惑之年还背着丈夫、儿子与情人偷偷幽会,不料刚好被沉默之神哈坡克拉提斯(Harpocrates)无意中撞见。维纳斯的儿子丘比特(Cupid)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气愤,但又怕此事传出去后对父亲和自己不利,苦思良久后心生一计,他摘下一朵美丽的玫瑰花送给哈坡克拉提斯,肯求他不要把这件事声张出去,沉默之神对丘比特发誓会严守秘密。还有类似的习语如the web ofPenelop(e永远完不成的任务)、sword of Damocle(s随时到来的危险)、Pandora’s Bo(x万恶之源)、apple of discor(d争斗起因)、Achilles’hee(l致命弱点)等都来自希腊罗马神话。 寓言是习语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寓言在流传的过程中被浓缩并升华为习语”。英语习语的重要来源是《伊索寓言》,如习语dog in the mange(r损人不利己)讲的是有一只愚笨之极狗,由于它自己不能吃马槽里的干草,便向正在津津有味吃草的马嚎叫,也不让马吃草的故事。类似的习语还有sour grape(s酸葡萄)、cry wol(f虚张声势)、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伪装友善的敌人)、nourish a viperin one’s bosom(养奸护恶)等。 6 文学作品的文化要素 出自文学巨匠笔下精彩的故事情节、富有教益的哲理和涵义深刻的词句常常成为习语的另一个重要的素材来源。文学语言对习语的来源贡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精彩词句、故事情节、鲜明人物和历史习语”。 (徐振忠,2010)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公认的对英语习语贡献最多的来源之一。莎士比亚作品的习语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种来自剧作的故事情节 ;一种来自作品的词句。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剧中内容常常被引申成为习语。如hoist by one’s own petar(d害人反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出自《哈姆雷特》[3 幕、4 场 ],早期的炸药箱被称作petard,战争是用于炸开敌人坚固的城池。但由于当时的爆破技术还很不成熟,引爆人点燃炸药后还没等自己撤离,炸药就爆炸了,结果当然是引爆人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类似的习语还有one’s pound offles(h合法但不合理的要求)、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u(r另外一回事 ;截然不同)等。莎士比亚作品语言简洁优美、寓意深刻,许多习语就是直接来自作品的词句。如bay atthe moo(n空嚷、徒劳)在《裘里斯 · 凯撒》第四幕第三场里的原文是 :I had rather be a dog, and bay the moon。原文中bay 被用作及物动词,而现代英语倾向于用作不及物动词,因此加了介词at。类似的习语还有flutter the dovecotes(闹得鸡犬不宁)《[柯里奥拉纳斯》]、paint the lil(y多此一举)《[约翰王》]、the world is someone’s oyste(r随心所欲)《[温莎的娘儿们》]、thereby hangs a tal(e说来话长)《[驯悍记》]等。 英国文坛还有其他许多对世界文学有较大影响的文学巨匠,如乔叟、米尔顿、柯勒律治、拜伦、狄更斯等。他们的作品也对英语习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习语albatross round soneone’s nec(k提醒某人不犯错误之物)出自柯勒律治的长诗《老水手之歌》。 信天翁是一种海鸟,可以在睡觉时翅膀不煽动并浮在空中,据说随便杀死信天翁会招致厄运。柯勒律治的诗歌中讲述了一位水手由于自己的大意,射杀了一只信天翁,结果在航行途中他麻烦不断,还差点丧命。后来他才悟出个中的缘由,上岸后他把那只信天翁的尸体挂在脖子上,以表达自己示忏悔的心情。来自文学作品的习语还有all hell breaks loose(闹翻天)(米尔顿,《失乐园》)、at sixs and seven(s杂乱无章)(乔叟,《特洛莱斯和克丽西德》)、mind one’s ey(e小心谨慎()狄更斯,《巴纳比·拉奇》)等。 结语 语言学家Hudson指出 :“语言特征和文化特征常常难分彼此”。(Hudson, 2011)习语的形成与其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文化是孕育培植习语的温床”(McMordie, 2006),如果对习语的文化背景没有认真的研究,就难以理解它们其中的深刻含义。本文只从六个方面粗略讨论了影响习语形成的文化要素,以期希望对英语习语 爱好 者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正确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和恰如其分地运用习语方面有所启迪和帮助。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篇2 浅析中学生英语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语言意识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较为广泛,但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较少提及。我国小学已普遍开设英语课程,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是有可行的。良好的语言意识有利于学生将来的 英语学习 ,学习者能更好地运用英语,减少交际中的障碍,并进行成功交际,培养学生语言意识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建构理论,认知的过程出发,并结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说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语言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知识;语言意识培养 1.引言 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侧重于单词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点的教学,它培养的是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但是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运用,交际,从这一角度来看,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突显出来。 根据认知语言学,语言意识指语言的固有能力来处理信息,是洞察语言本质和功能的语言能力。本文中的语言意识,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表现为是由文化、政治、社会和习俗等方面组成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不仅仅要掌握语言点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蕴含于语言之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从而培养英语思维。语言意识的培养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有一定的语言意识,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 思维方式 ,交际也就更能达到理想效果。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通常被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或者社会一部分范围内流行的一套价值观念和信仰,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语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建坤,2008)徐行言在《中西文化比较》(2004)中,对文化的理解与概括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把文化看作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把文化理解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把文化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形式或全部社会遗产。 根据裴文的表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为以下几种(参见王建坤,2008):(1)语言是一种文化;(2)语言是文化的工具;(3)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4)语言是文化的形式;(5)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由此可见离开了内容,离开了语言的内涵,就谈不上语言。语言学习需要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必须了解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地更好地运用语言。 3.从建构主义看语言中的文化教学 建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范琳,2003)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皮亚杰,后经布鲁纳、维果茨基等教学 教育 心理学家不断发展和完善。 建构主义是源自 儿童 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清楚地说明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项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所说的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正是基于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文化导入。文化导入是一种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建构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一种 方法 ,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该方法主张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新信息和原有知识的建构,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处理文化信息的灵活性,最后获得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 4.培养语言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由于技术的发展,旅游的兴旺,经济和政治体系变化,移民方式的改变,人口增长等原因,人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流日益增多;人们日益认识到文化会对交流产生微妙和深刻的影响。我们学习语言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所学语言国家的交际文化。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中,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是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可能妨碍文化和语际的正常交流。 英语的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交流和交际,是为了更好的跨文化交流,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出去,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克服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相互理解过程中的障碍,促进交际的成功。 5.交际教学法的弊端 巴克斯(2004,参见孙鸣,2007)认为,业内人士大都默认为:交际法不仅是先进的方法,而是唯一正确的学习语言的方法。根据语言学家威多森(Widdowso ,H. G. 1991,参见孙鸣,2007)对交际教学法的分析与评价,交际教学法注重让学习者用语言做事,表达观念和完成各种交际行为。 它强调“做”、“自然学习”和“自然语言使用”,在学习如何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会不经意地学习语言,通过“做”而“知”。交际教学法所关注的是给学习者创造使用该语言的条件和情景,而不是我国现阶段英语教学的词句和语法。 从认知角度来看,外语学习的认知过程始于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某物是事实的知识,是人有意识掌握的、可以陈述的、以命题方式储存在大脑中的事实、概念、或观念构成的信息。(孙鸣,2007)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的使用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桂诗春,2002,参见孙鸣,2007)语言的认知设计陈述性知识,而语言的使用则涉及程序性知识。 近几年,交际教学法盛行于我国英语教学中。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交际教学法的不足之处日益显现出来。交际教学法所主张的由“做”而“知”, 忽视了外语学习认知过程中陈述性知识的作用,不符合外语学习认知过程及其规律,并不适合我国英语教学环境。 而提倡在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更符合外语学习认知的过程及规律,语言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需要有文化的参与。

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认知工具, 文化 的载体、信息(知识、情报、资料)的载体。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1 浅谈英语语言中姓氏的文化内涵 摘要: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众多因素。对于接触语言、文化的研究者,探析英文姓氏来源的工作十分必要。本文尝试探索英语姓氏的演变历程,从而揭开现代英文姓氏与其本源的关系。这必将对英文教学以及加深学生了解 英语文化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姓氏 来源 文化 英语语言 自从有了文明,人类为了便于繁衍生息、交流沟通,就发明了姓氏。随着历史进程和社会的发展,姓名的构成和习用逐步形成。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诸多的因素。对于 学习英语 语言的人来说,探析英文中的姓氏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英国在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才得以形成英语民族及其语言。这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为主的世界上众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到了近代,英语民族的活动舞台随着大英帝国不断向海外的扩张而进一步扩展,也就更大范围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血统和语言。其中,尤以美利坚民族和美国英语的形成最为典型。 这自然也就让英语姓名系统变的更加复杂化。尤其是在现、当代,英语民族血统进一步多元化,英语语言体系进一步扩大化,这当归功于大批涌入英语国家或地区的移民。尽管外来移民的姓名不断被英语同化,但多多少少都会保持原民族的某些特征。据英美 姓名学 家统计,如今英语姓名的语源就与三十多个大小语种相关。下面,我们着重来看英语姓名在其本土的演化发展过程。 在英伦三岛被诺曼底人入侵以前,即公元1006年的诺曼征服前,英国人没有姓,只有名。 英国封建主义的高峰是在公元9世纪到15世纪。在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关系与市场关系不断加强,英国人口也急剧增加。由于备选的个人名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剧增的人口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只好选择了相同的名字作为个人名。这样当同名的人相遇或同居相处时,问题就产生了,通常会出现诸如呼此彼应、一呼几应之类的误会。所以,人们就在自己的名字上添个词来区别。于是,英语民族的先民们便开始在个人名后面添加个人附加名,作为区分同名人的手段,以增强人名的社会区分职能。 个人附加名大多是本人的出生地名、职业名称或着绰号等。例如,一个名叫 Mike 的人,如果他的职业是渔夫(the Fisherman),人们就叫他 Mike the Fisherman(渔夫麦克)。如果一个人的名叫作 Hen-rye,而他出生于牛津(Cambridge),人们就习惯性地称呼他为 Henry of Cambridge(牛津的亨利)。个人附加名并不世袭,因此还是在个人名的范畴内,而“正宗”的英语姓往往是由个人附加名发展而来的。例如,Mike the Fisherman 和 Henry of Cam-bridge 分别演化成 Mike Fisherman(麦克?费士曼)和 Henry Cambridge(亨利?剑桥)。 到了十七世纪,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腐朽没落,而资产阶级却迅速发展。于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文化不断进步,英国人口也急剧上升,人们联系日益密切,而随之出现的同名现象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了不少麻烦。以防混淆,人们便在附加名和姓之间再添加一个或多个词来进一步区别。后来加上可变的中间名(middle name)。例如: George McadamSmith,其中的“Macadam”即为可变的中间名。 那么姓又是何时在美国出现的呢? 一些学者的结论是美国的姓始自公元 1000 年。其实,在 1492年美洲新大陆被哥伦布“发现”之前,现在美国境内的原始居民,即土著印第安人没有姓,只有个人名。姓是随着 16 世纪欧洲白人的到来才开始出现的。16 至 17 世纪,英国移民及其后裔姓名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名和姓,如法学家 James Iredell。从 18 世纪起,由于英籍移民的增加和社会联系的增多,美利坚人作为全美的主体民族也开始用中间名(Middle name )了。现 在 我 们 熟 悉 的 前 总 统 George ,他的名字就是这种情况。 英语姓氏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以变得纷繁复杂,来源更是多种多样,但是有些来源却是相同的。一种是来自地名。世界各民族的姓都和地名有密切关系 ,英姓中也有类似情况,如由祖先居住的地名而沿用下来的“Arlington”、“Ford”、“Scott”等姓。还有的是起源于行业名。在中世纪后期,英国经济曾突发地繁荣,各种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于是人们就根据职业或者工种来决定自己的姓。现今较为常见的有“Archer”(弓箭手)、“Butcher”(屠夫 )、“Glover”(手套商)、“Harper”(竖琴师)、“Locker”(仓库保管员)、“Potter”(陶工)、“Smith”(金属工 )等等。这些姓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情况。另外,贵族等的头衔也是来源之一。 有些姓最初是一些贵族家庭用来称呼一家之长的,后来为了永保家族荣誉感,便将他们传给了后代,代代相传就渐渐成了姓。“Constable”(王室总管)、“Judge”(审判官)、“King”(国王)、“Mar-shall”(元帅 )等便是此类英姓中常见的。这正是封建社会烙下的印迹。动物也给英语姓氏的产生做出了贡献。 某些人出于对动植物的崇拜和赞颂,就把它们的名称拿来作自己的姓。常见的如“Bird”(鸟)、“Fish”(鱼)、“Lion”(狮子)、“Swan”(天鹅)、“Wolf”(狼 )等,以及 Wood”(森林)、“Apple”(苹果)、“Flower”(花 )、“Bush”(灌木丛 )、“Rose”(玫瑰花 )等。还有一些英文姓氏来源于颜色的名称: 英语中的“Brown”(棕色的)、“Pink”(粉红色的)、“Red”(红色的)、“Silver”(银白色的)、“White”(白色的)等就是如此。江河湖海等 通过以上简单的回顾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英语的姓氏来源十分广博,其历史成因也非常复杂。正是由于各种多变因素的参与,才导致英文姓氏的演变这般有趣。由于姓氏与人类各种社会活动休戚相关,因此才具有非凡的意义。进一步地研究英语姓氏来源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西方的认识,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且,对于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关翠琼.英语姓氏的起源[J].写作,2006,(22).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2 浅论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英语教学 摘要:从跨文化交际视域和语言运用的层面上诠释文化在英语语言使用中所蕴涵的多样性、内在丰富性以及该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要求。可为多元文化区域内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的理论研究空间。 关键词:文化内涵;多元化;英语教学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承,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特殊载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的过程和效果。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可以表达客体的概念意义;此外,作为文化的载体,还蕴涵着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含义和文化心理。 二、英语与英语文化 人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主要通过阅读了解对象国的社会风貌,文化风俗,而阅读材料多出自一两个母语国。于是有些人就认定“英语这种语言和某一两个使用英语的国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一种错觉,因为这种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的作用。这些人所说的“语言既不是抽象的'人类语言',也不是微观到个人的'言语',而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族的语言。” 因此,似乎可得出这样的推论--英国文化即英语文化。但这种错觉是由于混淆文化离不开语言,与一定的文化离不开某一具体的语言之间的界限而产生的。所以切不可在语种与文化之间划等号。因为,今天的English culture(英语文化)一词包含甚广。 三、多元的英语文化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今天的English culture(广义的英语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可以涵指:①英国文化;②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即狭义的英语文化,如美国文化,加拿大文化,新西兰文化,澳大利亚文化及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的文化;③以英语为传播媒介的非英语、非西方文化;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文化内容。 毋庸置疑,英语运载着英美文化。作为以英美为代表的母语国家的语言,英语承载主流社会的文化,同时也担当非主流的、非英语移民社团与主流社会的交际媒介。如果英语不具备跨文化运载能力,身居于纽约市约25万的华人是无法同美国主流社会交流的(当然他们的交流是通过那些懂英语的移民来进行的)。由此看来,英语是英美文化的载体,推而广之英语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同时英语也是外来的、非英美的、非西方文化的载体。另外,作为外语型国家(如中国)的国际交流语言工具,它反映的是该国的政府的政治立场和人民的文化生活(即在中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在南非是南非文化的载体)。 四、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可以用变化着的对抗融合关系来概括。世界语言——英语正作为母语国家和第二语言型国家的内部语言而被使用,同时,还作为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非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的交流工具而被广泛使用。 在使用中,英语本身固载着的西方人的逻辑和传统与该地的使用者的母语逻辑和民族传统规范不断产生“碰撞”,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对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的适应,某些英语本身固载着的东西,甚至某些“碰撞”,竟然在该国文化环境下留存下来,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融合。在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区域内,时时都在进行着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五、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与英语教学 “作为世界语言,英语的文化内涵是多元的,既包括西方文化要素,也包括东方文化要素;既有__的元素,也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 由此可见,英语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英语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对英语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影响。因此, 教育 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避免与当地文化对抗,真正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协调。 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要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是指把语言文化教学的三维即学习者、学习者将来使用语言的目的环境及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立体的课堂结构。以中国的英语教学为例,“英语基本是中国人教,中国人学,在中国用”。在此环境中,“中国文化始终占支配地位,异域文化的输入只能起补充作用。” Smith 在1981年曾指出:“一种语言一旦成为国际性的,它就不可能恪守一种文化规约。” 也就是说为了用英语跟菲律宾人做生意,中国人并不需要学习欣赏英国的生活方式,也不需要发标准的英国音。近年由于英语文化教学意识的加强,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异域文化的某些规约,强调片面的语言和文化的协调。殊不知他们忽视了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结果是“语言似乎纯粹了,但协调被破坏了,因为犯了与当地文化对抗的错误。” 所以,切不可忘记英语运载着的中国文化。 2.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 对于少数将要从事与异域文化密切相关的工作的人来说,了解对象国的文化是必要的。即使这样学校的课程也只能起到指导作用,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教学中只顾遵循课本内容(英语的文化规约),不能正确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指的是不能按照言语事件发生的现实环境即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来决定材料的选择,来确定言语的适宜度),那么教学中的某些行为将导致文化误导现象的产生。因此,要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切不可片面夸大其作用。“要了解异国文化的全貌并能在实践中适应它,非得深入其地住上一段时间不可”。 3.补充教学力量,聘请母语使用者任教。 为了补充教学力量,我们请了很多母语使用者来教书。他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来中国任教的人应该接受过必要的训练,对在这一异域文化(中国文化)中“交流时可能遇到的文化歧异有必要的思想准备,这样他们便不会因为听到一个不顺耳的招呼而变得愤怒,不会因为对方的自谦自贬而大惑不解。” 师生必须认识到 “学生的文化环境是文化课的起点,对象国的文化环境是终点”。只有起点确定了,师生才能最终顺利达到终点。 切不可本末倒置,在学习之初教师便一味地将对象国的文化环境强加给学生(将终点作为了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了解学生的文化环境要比让学生了解教师将把他们引进的文化环境更重要。” 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当中,外籍教师若对学生所在的文化环境一无所知,仅把对象国的文化规约呈现在课堂上,不顾冒着与该国文化产生对抗的风险,让学生模仿并接受,可想而知将会受到怎样的教学效果。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相互接触交流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格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英语已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面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英语语言文化教育成为高校英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明确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这一事实,从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研究英语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无疑将对原有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理念和 方法 提出挑战。从而为多元文化区域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理论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颜治强.世界英语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3]张正东.外语立体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199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