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自律培养的策略参考文献期刊

发布时间:

自律培养的策略参考文献期刊

如何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

你知道如何培养自己自律能力吗?人们总是相信,如果自己的自律能力好,那么就没有完成不了的时,可是要培养自律能力可没这么简单,在没有约束力的时候,我们有可能完成任务吗?相必这是未知数,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呢?一起来学习吧。

要想锻炼自己的自律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稳定情绪。用合理发泄、注意力转移、迁移环境等方法,把将要引发冲动的情绪宣泄和释放出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冲动。

2 强化自我意识。遇事要沉着冷静,自己开动脑筋,排除外界干扰或暗示,学会自主决断。要彻底摆脱那种依赖别人的心理,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

3强化实践锻炼。一方面要加强学习,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用知识来武装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并通过学习别人经验来扩展自己决断事情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到部队生活实践中去,刻苦锻炼,不断丰富经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4强化意志力量。要培养自己性格中意志独立性的良好品质。对自己奋斗的目标要有高度的自觉。

5调整好需要结构。当需要不能同时兼顾时,抑i一些不可能实现的需要。

6 强化积极思维。平时注意经常思考问题,增强预见性,关键时刻才能及时、果断、准确地做出选择。

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律能力

没有约束,很难分清优先级。

单调而有规律的生活容易让人失去时间感。

当时间变得不那么紧张时,很多时间管理技巧就变得没那么重要,是要事优先?还是小事优先?

尤其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在家的时间还不知道有多久时,总觉得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做那些理智上应该做但不急着做的事,事实证明,人性在放松的状态下总会做那些轻松容易的事。

没有约束下会失去参照物。

宅在家即使是工作也容易让人从联机状态变成单机工作,这种少了很多约束的情况其实容易失去参照物。

在大家协同工作,社会普遍进步时,很容易将自己的状态代入检查,不学习进步很容易有危机感。但当社会焦点不再在个人进步上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自己的目标。

虽然疫情好转,全面复工不远,但这次特殊的假期中,在突然多出来的时间里,无法自由外出的情况下,我们做成了什么样让我们觉得不虚此时的事其实是自我管理的表现,无论怎么样,我们起码可以知道:

任何约束或限制未必是坏事。

资源不够用时,往往是创造力,学习力提升的好时机。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觉得时间不够用,其实正是因为时间紧张,才让我们更有效率的利用了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

张驰有度才能让人充实进步。

所以时间不够,没有时间其实未必是真的。因为再给我们再多的时间,我们可能也不会比“现在”的状态更好。

在“他律”缺失的情况下,目标管理更重要。

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自律能力。

如果没有每日设立明确的目标,设立节点,我们可能会过一种“密度”很低的生活。

即使是自律性很高的人,如果没有目标,给自己约束,也容易只把刻板生活当成自律。

有位很上进的朋友和我说,在疫情放假期间,他觉得自己还是很自律的,每天定时起床,正常健身,正常阅读,本来觉得自己不算虚度,还是很引以为傲的,但是反思又觉得并没有觉得有很大进步。因为这些都是常规工作,并没有制订有挑战性的目标,而常规项的`工作并没能突破极限,而是在同一个难度平原上。

在资源更足时,我们要适时制订挑战性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利用更多资源。

据我观察,在假期中制订目标,设立项目的朋友成绩会好很多。最近OKR被很多朋友关注,这个工具用在个人管理中效果也相当不错。

保护自己的注意力资源。

每个人的注意力是自己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我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影响。尤其是出现重大非常规事件时,自身注意力的分配其实也是能力差异的体现。

人有社交天性,在信息社会,如果没有其他人合作的工作,社会信息也会自然分配占用掉注意力带宽。

无人和你联机工作时,也要自己制订参照,而不能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这两天越来越多企业在复工中,工作和生活的秩序在恢复。相信我们很快会恢复日常联机状态,但在这个长长的假期里,我们做成的那些事都会成为人生的一部分,我们从这次越长待机的经历中得到成长也是。

一、形成自律的舆论氛围在学期刚开始,我就带领学生详细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等内容,并根据这些制定了我班的班规。让学生充分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做到这些,做与不做会给自己、他人和集体带来什么样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使学生形成发自内心的、自觉的情感和行为,不光自己要遵守这些纪律,同时在必要时还要制止违纪行为,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自律。二、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自律教育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纪律的重要,从而发自内心地渴望自己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比如:结合课堂教学,我经常开展“比比谁课堂纪律好”“看看谁听讲最认真”的活动,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评比,选出表现优秀的同学,在班会时予以表扬。在常规管理中,我班多次开展“谁的抽屉最整齐”“谁的座位最干净”等活动,随时提醒学生,教育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好习惯。我班的特色活动就是评选“守纪小明星”。教室的一块墙面上我们设了一块“积分排行榜”,全班同学榜上有名,按组排列,哪个同学在纪律方面表现好了,每次可以得一颗星。月底小结一次,期末总结一次,每次评选出三名“守纪小明星”和一个“守纪小组”,被选上的同学和小组成员的自豪和兴奋劲一周都不会消失。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律能力就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三、注意利用榜样,培养自律能力儿童喜欢模仿榜样的行为。如果榜样的行为受到赞扬,他们就会学习该行为,反之则拒绝。因此,我非常注意给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好榜样。班级中有些爱学习、纪律好的同学,我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其他同学面前赞扬几句,被赞扬的同学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其他同学也会照着他们的样子去做,使这些榜样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四、巧用期望效应,督促学生自律教师期望效应就是指教师利用自己的期望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我班的柳宏伟同学学习习惯非常差,爱动、好讲话,经常管不住自己,不仅在英语课上,其他老师的课上更是如此。于是我找他单独谈话。在谈话中,我先肯定了他的优点,评价他是个思维活跃的孩子,老师很喜欢他。可是他在课堂上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如果能坚持改正这个缺点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老师期待看到他的良好表现。柳宏伟高兴地答应了。以后的课堂上,他的表现明显好多了,有时他再开小差,我用一个微笑的眼神看看他,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好意思地笑笑,马上坐正,改正错误。五、加强自我分析与评价,巩固自律能力作为教师,平时要及时发现学生自律进步的闪光点,多给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激励中获得自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仍以柳宏伟为例,我在和他谈话,明确纪律要求以后,每隔大约两周就再和他进行一次沟通,引导他分析自己最近表现怎么样,有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做得不太好的地方,特别注重用具体的小事情来具体分析,及时表扬进步,并提出下一步的要求。这样,引导他渐渐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他的自律能力。现在的他,基本上能够遵守课堂上的纪律了,任课老师都夸他的进步最大呢。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除了要求教师要创设自律的舆论氛围,通过实践活动,利用榜样作用督促学生自律以外,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约束自己,并以此来调节、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只有把外因和内因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他们的自律能力才能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

像这种论文的话,你可以到网上搜索一下相关的范文来看一下,然后自己改写一下,或者是仿写一下都可以。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收费毕业论文 [2010-07-06 03:23] 18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并且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负面影响;对策 网络时代所构建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并且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负面影响;对策 网络时代所构建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判断、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正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网络时代大学生行为的教育和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达到正确引导的目的,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特别是在目前网络立法监督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网上反动、色情的信息随处可见。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积极安全的网络环境,就会很容易导致他们缺乏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进而使得他们难以抵御网上的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蚀,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不良影响,网络的不文明现象,甚至网络犯罪也就显现出来了。 一是网络的多元化,使得各种思想、各种价值观都出现在网络之中 网络能够超地域无障碍的交流,它既是信息的集散地,又是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垃圾信息都混杂其中,从而产生网络“信息污染”现象。在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意识形态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网民的思想观念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和前所未有的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掌握着网络信息的关键技术,网络正在成为灌输西方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工具。我国作为技术上的“后起国”,在网络信息中,维护教育主权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防止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其任务是十分紧迫和艰巨的。[1]网络中的垃圾文化的传播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进而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逐渐弱化。 二是网络的开放性,易忽视现实的规则约束 网络是一个失去了某些强制“他律”因素的自由空间,是一个虚拟社会,在网络环境中缺少社会舆论的监督和现实的规范约束,使“他律”作用下降,容易诱发道德行为的失控。网络世界里没有相同于现实世界的规则约束,它的开放性容易使他们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力,违规行为便频频出现了。很多的网络不文明现象在不断增多,有个别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性差,在网上匿名肆意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攻击侮辱他人人格,给他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对他人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网络黑客行为不仅对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构成巨大威胁,而且还严重干扰了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甚至危害到现实社会。 三是网络的虚拟性,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网络引发了大学生的虚拟社会交往行为。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更愿意选择与网友交往,但是大学生在虚拟世界扩大社会交往范围的同时,在现实世界里又缩小了交往的范围。他们整天坐在电脑前,漫游在网上世界里,与真实社会慢慢脱离,变得日益孤僻,加深了与同学,老师和亲友间的感情隔阂。[2]从而使得他们极力回避现实的人际关系,变得与现实社会相隔离,不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导致自主创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逐渐削弱;不少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与符号化的对象交往而不能自拔,以致孤独感、抑郁感增强,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导致心理扭曲,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应对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措施 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是祖国未来的承载者,作为网络影响最普遍的一个群体,越来越扮演着网络文化先锋的角色。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我们必须直面挑战、积极应对、主动介入,采取有效对策控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第一,加强网络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 要加强网络立法,迅速提高司法人员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与执法方面的能力。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的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实施细则》、《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我国有关部门还应该注意借鉴国外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制定出更具科学性、操作性的网络道德规范要求,以便使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章可依,能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第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要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要施行以辨识为主、辨识与灌输相统一的道德教育方法。[3]把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网络自由与自律、责任与道义相互统一。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树立和宣传良好的网络道德榜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感。使他们能够提高分析辨别能力和“免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地防止和抵制网络不良因素的影响。 第三,加强“慎独”教育,培养自律精神 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它强调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4]充分体现出道德自律的重要性。由于网络行为的隐蔽性特征,它对人们的自律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道德境界。网络空间又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大学生畅游在丰富多彩而又复杂的网络文化中,更需要大学生自觉强化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自觉主动地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因此,自主、自律性的道德规范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第四,加强自我修养教育 自我修养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内在要素。网络信息的开放、快捷、隐秘、广泛、虚拟等特征,使网络信息污染成为不可避免的一个严重问题。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确立自己远大的人生目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健全人格,提高个人的交际能力,矫正不良的上网习惯。从自身的层面来说,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教育,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应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保持健康的情绪,从而增强抵御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志峰.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9). [2] 董耘.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6,(18). [3] 陈德敏.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学困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论文

自信心培养是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论文,欢迎阅读。

内容摘要: 文章分三部分: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及培养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层层深入论述问题。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所以,教师应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科学地对幼儿的自信心加以培养。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幼儿自信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真正工作中因人而异的加以培养,争取使每个幼儿都能出色地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成为生活的强者,满怀信心的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 幼儿 自信心 培养方法 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自信会使人性格开朗,使人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战胜困难。

一、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将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调动人的潜能,信心能调整人的各种功能,这种调动和调整相互促进,一个人就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做任何事都会存在很多不足,如果他们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会对社会化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如果教师能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及时对幼儿进行称赞与鼓励,让他们产生自信心,这样,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当幼儿对某一方面产生自信后,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从而促进其其它方面的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幼儿具有坚强的意志、美丽的心灵、活泼开朗的性格,为造就合格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就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受不同教育的幼儿,他们的自信心水平也明显不同。有的幼儿有一股韧劲,不怕困难,做什么事都很专心认真,有点磕碰忍着不哭,干什么事都愿意亲自试一试。可以说,这类幼儿的心理发展是高的,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有的幼儿胆小怕事,遇见生人就往后躲,做什么事都不敢试一试,老师稍一批评就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很强,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中应积极影响,因人而异的激发,引导幼儿的内在动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拥有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人格。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这个词每个人都认识,可是不一定都能作到,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信心强的人,能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并能想方设法获得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退却,成为生活中的弱者。可见,自信心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社会的挑战。

教育者都知道,教育要依据心理知识才能进行,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的实施教育。所以,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也应从心理方面去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相关因素。因为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而幼儿期是自信心萌芽、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效果。关于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这样。当教师进行培养时,教育效果不会很快出现,但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个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处处不如人的自卑者,怎能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中有所成就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幼儿幼年时就在其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可用之才,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与方法

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需要教师很大的耐心,因为现在的幼儿多系独生子女,他们倍受家人的关爱。成人过多的包办代替或其它一些原因,必然使幼儿错失一些尝试的机会,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因而使幼儿丧失自己努力尝试,面临、解决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与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便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有:

第一、尊重幼儿,相信幼儿

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切不可随意说。要知道,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最权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那些敏感的幼儿,一句“你真笨”可能铸成他终生的自卑。教师的评价应针对事情本身,而不应指向幼儿的人格。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差,他们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成人认为他行,幼儿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样才能在教育幼儿时,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幼儿,从而使幼儿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幼儿进行活动中,教师应常说:“你能行”、“你会成功的”,幼儿从教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使自己的信心得到增强,产生愉悦感,从而怀着更大的信心去应试下一次。对于那些有能力却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哪怕是一小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慢慢培养起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切不可随意地批评幼儿,否定幼儿,以训斥甚至挖苦的态度对待幼儿,因为这样会使幼儿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他们会认为自己很笨,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第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是让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人们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但是,幼儿由于遗传和家庭的因素,在体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成功的体验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使每个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都能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以增强自信。比如,在进行拼图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水平分组。对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们拼常见的动物,对能力中等的幼儿让他们拼交通工具,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拼家具或风景画。让各水平阶段幼儿都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从而逐渐增强自信。再比如,在发展幼儿走、跑、跳、跨等基本动作的体育活动中,可把活动要求分不同层次,能力强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稀的“小石子”路或较宽的“小沟”;能力差些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密的“小石子”路或较窄的“小沟”。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锻炼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与鼓励,让每个幼儿都有所进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根据活动内容难度和幼儿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分组的形式,便于幼儿获得成功,产生自信。幼儿有了自信,就会主动去参与活动,参与过程中又可增强自信,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参与感,两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多给鼓励,放手培养

成人积极的态度对幼儿影响很大,“喜欢称赞”是幼儿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无论幼儿做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与鼓励,使他们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当然,这里所说的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幼儿做了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多说些:“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一定会做好的”之类的话。不要看到失败与不足就一味批评,学会先鼓励再指出缺憾。可以这样说:“挺好,不错,你看要是那样是不是会更好呢?”用这种征求意见的口吻,使幼儿不至产生挫败感与厌烦心理,而是积极主动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在活动中应多处于指导者的身份,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教师要做的.只是观察、适时指导、鼓励与赞扬。

第四、认识自我,学会评价

幼儿不善于自我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简单的“复制”。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切忌过高或过低,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和能力,正确使用评价语。如,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时,不应只表扬幼儿作对了几道题,复述了几个故事,学会了几支歌,而是要多表扬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的学习方法,给幼儿真正的自信。引导幼儿学会辨证的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与互帮互学。如,可在班中开展“说说我的小伙伴”活动,引导幼儿讲出小伙伴的长处,使其了解互相学习的重要性。经常在班中开展“展示台”活动,让幼儿进行特长展示,以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以发现他人的长处,树立榜样。促进幼儿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成为自信、乐观的孩子。

第五、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如果教师多给幼儿一份爱护与关心,就会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无论是善意的微笑,还是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师生间充满融融的爱意。常听到,幼儿园中幼儿叫老师“妈妈”,这就证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此外,教师在爱幼儿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能力差异,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做法。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能力差的幼儿,以及那些调皮的幼儿,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实际上是存在自卑感。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的观察和指导,一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帮助其树立信心。幼儿一步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能否和周围环境形成良好关系,可以改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并关系到他们能否带着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用简单的指责,强硬的指令,俯视的目光对待幼儿,要用爱去教育他们。

第六、抓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将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尽可能多地给幼儿选择决定的机会与权利。比如,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征求一下幼儿的意见。“我们这样做,好吗?”或“我们该怎样做才好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颇具价值的,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其次,在幼儿实践的过程中,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由地探索,不过多地限制和指责。因为每个幼儿的心灵都像一把锁,只要有适合的钥匙,总能叩开幼儿的心扉。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守侯着幼儿,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指导一下,然后便重做回一个“旁观者”,学会自己让自己“下岗”。

最后,幼儿需要自信心,以便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如果幼儿在实践中总是挫折不断或常常失败,就很难把自己与成功联系在一起,自信也会因此减弱。如,实习中的一次美术活动,大部分幼儿已画完后,仍有一些幼儿未完成他们的作品。其中,有的是因为认真而速度较慢,有的是由于没有信心,胆小不敢下笔。于是我便给那些速度慢的幼儿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从绘画中寻找乐趣与信心。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的幼儿,我便在一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进行绘画。因为他们本身对绘画就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只有一步步鼓励与耐心指导,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支持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兴趣,幼儿便会乐于从事这一活动,于是教师便可从技巧方面进行指导,逐渐帮其树立起信心。

第七、家园配合,争取最佳效果

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努力给幼儿创造锻炼机会,但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都不敢放手,这样,就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幼儿园中的教育成果,需要在家庭中加以巩固,以增强教育效果。因此,为让家长配合工作,教师可在板报中设立“家教园地”,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取得家长思想上的认同及行为上的一致。此外,还可通过与家长座谈,了解幼儿的自信原始水平,然后针对总体发展水平及各个幼儿特点制定出培养计划,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共同研究出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办法。此外,还要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幼儿与家长的关系等情况,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而且,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一股合力,就会事半功倍。

总之,人生是一次远征、人生是一次攀登。支撑着一个人远征和攀登的第一根支柱,就是必胜的信心。只要幼儿充满上进心,再加上教师时时用爱进行鼓励,信心不坚定的会坚定,信心丧失的会恢复。信心是能力的源泉,作为教师务必在孩子幼年时就使他们充满信心,为幼儿的成才开辟力量的源泉,使幼儿出色的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

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

一、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在班杜拉的理论中,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中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和评价。它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从事那一活动。同时,班杜拉还认为,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其所需要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人在从事不同的活动时会产生不同的自我效能感。小学阶段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判断的主观感受———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学困生是小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低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常常会看到:学困生在课堂上不敢大胆发言,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怕招致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在学习中不敢接受挑战,遇到困难时往往不做任何努力就轻易放弃或急于寻找外界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在学困生身上常常会出现抄袭的现象;他们对自己的学业也不抱太大的希望,即使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往往也不能胜任。所有这些都是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低的结果。这种低学业自我效能感又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非常必要。二、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原因(一)教育方式不恰当对于一些学困生的父母来说,由于学困生的成绩不理想,经常会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或是干脆忽视了对于孩子的教育。粗暴教育会使学生紧张、焦虑,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而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忽视,则会让孩子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关爱,缺少努力学习、展现自己的动力。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将教育针对于全体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当下我国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一些学校和教师,还是将成绩看作是评价学生的标准。而一些教师为了班级的整体成绩的提升,往往会对成绩优秀的学生青睐有加,对学困生特别对待。(二)缺乏合理的言语评价和劝说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对自我认识不断深入、发展的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也随着自我评价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承认的态度以及语言评价,对小学生自我的评价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与小学生相处时间很长的教师,其语言更是能对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造成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无意识地使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批评语言或是劝说语言,会使得小学生的精神紧张、心理焦虑,不利于学习的进步与自信心的培养。长此以往,小学生不仅会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还会厌学、逃学,影响十分严重。(三)缺少成功体验的鼓励学生对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大都是需要对以往的学习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并由以往取得的成就,使得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得以增强。小学生通常对于自我的认识不够,在学习方面又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或是愉快的经历,又无法发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不断丧失学习的信心。三、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渗透和影响,抑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氛围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创造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班级文化活动,让学困生在其健康活动中发挥特长,找回失去的自尊自信心。而良好的校园环境,除去那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在小学校园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的好坏更是关系到学困生转化成功与否。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保证,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使学困生得到较好的转化。尤其是小学阶段,孩子更是爱憎分明。因此,我们需要展示教师的自身魅力,培养良好的师生情谊。(二)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1.激发学困生自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向着一个目标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因此,学困生们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有自信心。不可否认,许多学困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都会受到各种冷嘲热讽和唇齿相讥。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感受不到爱的温暖,对学习也就毫无兴趣,觉得在学校的生活非常枯燥。面对这样的学生,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批评引导的同时,把更多的爱洒在他们身上。教师要多鼓励学困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让他们明白在老师的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并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表现出热情和信心。要知道,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学困生带来莫大的勇气和自信,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2.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一旦被激发,学习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致勃勃、孜孜以求、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多种途径,科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明朝的著名宰相王守仁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船,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老师要将学习目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召开故事会,介绍一些名人奋发读书的故事,开主题班会,如:“美好的理想”、“二十年后来相会”,教育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当前的努力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刻苦学习。(2)提高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小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形象、幽默、逻辑性强、重点突出,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老师还要经常使用幻灯、投影、实验、录音、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死板的抄写等应试性、重复性的作业,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三)家校联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1.家长要主动跟老师沟通,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学习,要明白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口益成为主流的今天,对知识的尊重和人才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总体来讲是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很长时间以来,农民送孩子上学是为了“跳农门、考大学”的现象,也从侧面说明了,学历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对于现代人有着重要的意义。2.学校要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家校联合共同提高首先,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同时,通过家长会、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培养自控能力等,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身教言教并重的事迹。指导家长改善家庭环境,把家庭治理成孩子生活的避风港、学习的芳草地;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摆脱“学困”。其次,学校要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观念要从“教育爱”开始。中外教育家认为教师的劳动是以“爱生”为前提,日本学者把这种爱称之为“教育爱”。任何学生都需要这种教育爱,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教育爱会产生期望效应,其效应的大小有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爱的深浅程度。因此,教师要爱护相信学困生,相信他们在适当的教育方法下,能够转化为好学生。小学阶段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虽然学困生在现阶段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是只要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共同努力,对学生缺乏自我能效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行之有效地解决方法就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以提升,并不断获得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性格,最终实现成绩的提升。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贺老师规划精品课程」

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一、要搞好自主学习需调动好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可能是从书本里、从网络中、从媒体里积累起来的。当然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从课堂教学中得来的。这种积累也许并不轻松,需要的是汗水,是毅力,是虔诚之心,是有了理想而为之实现不懈奋斗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探索。这些已有的知识是学习下一步知识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知识有可能出现断层,前边的知识和后边的知识建立不起联系。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下一步知识的时候才能顺畅。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分析此知识与彼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什么是内涵,什么是外延本身不一定非让学生明白,只是引导学生理解我们所说的概念的内涵就是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回答的是是什么,而外延就是此事物都包含什么。例如,“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就是“人”这个概念的内涵,而男人、女人、大人、小孩等都外延),以此形成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自己提出解决的对策与方案,需要学生认真思索哪种方案,哪种解决办法更能说明问题。有了这样的过程,有了自主学习后的收获,学生可能对自主学习更加接受和认可,对用依靠自主学习来获得知识充满期待,同时自信心也会大增。二、要搞好自主学习需有效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经验经验是经历事情后经过梳理和总结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区别于前边提到的知识,前边提到的知识是从课堂上、书本里或网络中得来的,而经验则是通过自己亲自做某件事情而获得的有益的东西,与教训相对(教训是通过做事情得到的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很多时候需要自己亲自动手去做,那么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对事情有个初步的判断,分析这件事情相关的人(也可能是老师,也可能是学生,还可能是家长,亦或是其他什么人)的基本素质,大致判断事情的走势。可能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可以对其进行质疑,并思考假如自己做这样的事情应该怎样处理,对事情的发展进行必要的预测。学生通过接触人或事从中获得经验。这也是培养学生辨别是非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经常接触一些事情,经常亲自解决一些事情总会积累一些经验,作为教师一定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好这些经验,使这一有效获取知识的过程顺利进行。三、要搞好自主学习需引导学生把控好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思考是学生对源于对象的各种信息的判断和推理。在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相同事物的联想,相关事物的联想,相似事物的联想等。没有联想,判断和推理,尤其是推理的过程难以进行。当然,联想本身不能是漫无边际的胡乱联想,比方说,可以联想到已经学过的知识,或已经取得的经验,这是相关事物的联想。这种联想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难免要用到以前学过的定理、公式等,这些东西对于新知识来说就是相关联的事物,或叫相关事物,这些事物在脑海中调动起来了,新知识的结构才会完整,知识链才能顺畅,不会出现知识断条或冗赘现象。知识断条建立不起知识间的联系,新的知识结构形成不了,也就形成不了新知识,而知识冗赘,又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因此,我们认为知识断条或冗赘都是不可取的。思考是学生创造的重要载体,我们之所以这么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思考时使用的重要手段就是联想。要想把控好思考的过程,必须运用好联想这个有力的武器。搞好联想了,也就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思考过程抓住了根本。四、要搞好自主学习需提醒学生牢牢抓住灵感提醒学生牢牢抓住自主学习时的灵感,让这种突然而来的东西为自己所用。灵感是不确定的,不一定在什么时间出现,会让人感觉很突然,让人不知所措。既然如此,作为老师,一是应当事先在这方面对学生有所提醒,让学生抓住灵感,别让灵感瞬间消失。二是提醒学生一旦灵感出现,马上摆布好前后知识间的关系,立即锁紧知识结构,并通过复习等办法让新知识牢牢地印在脑海之中,使之成为下一步学习的基础。五、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的老师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样提及不是说课堂这个空间如何大,而是强调在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存在着变数,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就无法看到哪位同学自主学习的态度,而作为老师不去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态度进行分析,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去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老师还要观察的是学生如何对问题进行探索的,这个过程老师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了解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才能及时开展有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败。老师还要注意把握学生对问题的质疑精神,没有质疑,就保证不了自主学习的质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质疑,一是表明学生对问题是否做到了如指掌,是否已经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二是表明学生是否把心思全部放在了自主学习上,或者说是否走神了。六、结束语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上,要搞好自主学习需调动好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需有效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经验;需引导学生把控好自己的思考过程;需提醒学生牢牢抓住灵感;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济奖励?可以一试!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响水县小尖中心小学 程红梅 徐亚兵一、课题的提出1.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在感知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进而获取今后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能力、意志和品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提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会学习的人或学了不会用的人。”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发展、全体公民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使广大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3.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偏重于“灌输式”教学、“保姆式”教学,总是搀扶着学生“摘果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总是重知轻能、重教轻学,使得课堂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局面。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二、课题的界定:1、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即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是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学习活动,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的特点。 2、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且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精神、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科研兴教,推进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深入研究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又为新课程提出的改变学习方式丰富了一定的理论;提高教师科学执教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为学校科研兴校奠定基础,为学校课题研究积累经验。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1. 本课题研究主要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树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重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2)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构建有效教学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3)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制定各年级各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策略,形成学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促使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树立创新意识,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当前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积极因素和具体问题,以便针对性地研究确定具体的策略。 (2)对本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作调查研究。更新教师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读为主,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保姆式”为“自主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3)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作调查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式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为特点,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在英语、音乐、体育、美术、自然等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建立自主创新学习课堂的方法和途径。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1.第一阶段:(2011年4月——2011年5月)准备阶段。(1)确定课题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初步拟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并成立课题组(具体负责人:程红梅)(2)理论学习 开展新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学习,比对新课改相关要求和现代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找出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确立研究课题提供背景资料。(具体负责人:张林林)(3)制定方案 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 ,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提出立项申请。(具体负责人:徐亚兵)(4)开题报告 召开课题组成员和参与讨论课题获得的教师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具体负责人: 程红梅 徐亚兵)2.第二阶段:(2011年6月—2013年6月)全面实施研究阶段。全体研究人员针对课题研究方案中拟定的研究内容,分年级按计划全面实施研究工作,做好研究记录,加强过程监控,反思行动结果,定期组织研讨,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初步形成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1)教学实践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几个方面的内容,每学期组织若干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2)案例分析 结合每学期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讨论,探讨实践中取得的实效和存在的问题。(3)交流小结 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4)撰写论文 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以此补充,以初步完成专题论文3.第三阶段:(2013年7月——2014年6月)研究总结、结题阶段。收集整理研究成果(科研论文、案例设计、课堂教学影像资料等),形成资料汇编,完成课题研究成果报告。邀请相关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论证,课题如期结题。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为使研究尽量地靠近目标,我们采用“讨论—行动—反馈—调整”,即边研究边行动,边反馈边改进,边实践边总结,边收集情报,边修改方案的做法。⑴调查研究法。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心理素质、智力品质等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在研究和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观察分析和策略指导。⑵文献研究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他人的成功教学经验,借鉴外地的教改成果,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⑶准实验研究法。 按照课题设计和实验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验。通过实验,探索出对广大学生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以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成功经验,从而促使学校各科教学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1、健全组织:注重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科研人员的配备,由骨干教师组成了课题实验组。2、资金保证: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将拨出专门资金,应用到课题研究上来,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3、制度保障: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励对课题研究有贡献者。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一)、 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景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少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二)大胆质疑,乐于思考 ,独立自学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方能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每学期刚开学,笔者就把这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包括计划、进度和课时都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一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在完成相应阶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爱好,提前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笔者鼓励学生独立自学,实施个别辅导。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 “为什么”,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三、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所学新知识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优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出示以下两个条件:五年级有学生111人,相当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3/4,再给3个问题:(1)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2)四、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3)三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3/2倍,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优等生做第3题。这样一道综合性题目,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适用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与学习要求标准,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做到巧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四、 评价分析,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以上步骤后,教师可以可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5×4+1(2)5×5-1,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同学却是做6×4。我高兴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同学们却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辩论。此时全班同学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教师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学习绩效受到肯定,学生的信心大大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也增加了。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企业培训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企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迎大家分享。

[1] 缪清照 刘焕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的变革.石油教育,2003(1).

[2] 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李小勇: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2-213.

[5] 章景萍.企业员工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07.

[6] 崔毅: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

[7] 李浩:企业培训与企业创新.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

[8] 陈良政黄俭: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9] 张晓彤:员工关系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10] 郭福春.股权激动机制的理论基础及效应介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2,(9):45-48

[11] 国资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J].

[12] 黄俊峰,股权激励:证券市场新期待[J].中国证券报,

[13] 黄湛冰,万迪日方.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行为因素比较分析[J].预测,2005,

(6):37-39

[14] 蒋文杰.回归模型中虚拟变量的设定与应用[J].探索争鸣,2007(2):12-13

[15] 隽娟.管理层持股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深市的经验证据[J].市场论

坛,2007,(2):64-65

[16] 李广林,周来振.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造与激励[M].南海出版公司,2004

[17] 李维友.中国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可行性研究[N]. 中国证券报 2001-7-26

[18] 李曜.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19]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 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

究,2000(1):41-45

[20] 梁洪学,李慧燕.七种股权激励模式的利弊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3(5):

32-34

[21] 米红,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0:121-193

[22] 宁相东.公司治理理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3] 潘颖.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24] 彭祥敏.股权激励模式效果比较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5] 少波.黄欣.企业激励机制创新-对三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4):27-28

[26] 沈沛.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7] 沈学军.我国实施股权激励主要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8] 石建勋.中国企业家的股权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9] 童晶骏.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2003,(5):48-51

[30]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0(3):32-39

[31] 吴叔平,虞俊健.股票激励[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32] 徐振斌,方宇.股权激励要慎用限制性股票[J].中国改革报,2007-2-13

[33] 许晔珉.股票期权:一把双刃剑[J].新理财,2006,(3):27-27

[34] 杨贺,柯大钢,马春爱,等.经理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 ,2005,(1):24-26

[35] 杨红炳.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8):42-43

[36] 杨家亲.对股票期权及其会计处理的系统认识[J].会计研究,2000,(12):34-37

[37] 杨志刚.股票期权方案一枝独秀--股权激励方案综述[J] ,中国证券报:2006-05-31

[38] 于东智,谷立日.公司的领导权结构与经营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2,(2):70-78

[39] 于武等.国有企业经营者物质激励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999,(7).21-24与经济管理,2000,(5):40-45

[40] 岳旭琴.期权期股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2,(1):41-42

[41] 张俊瑞,赵进文.,张建,等.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3,(9):29-34

[42] 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43] 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4]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5] 张湛彬.股票期权与国有企业激励制度[M].辽海出版社,2002[46] 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 [J].2005年12月31日

[47] 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3(5):74-82

[48] 周璐 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内将科技,2006(5):32-33

[49] Aggarwal, R. K. and A. A. Samwick. Executive Compensation, Relative P

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Strategic Competition: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Finance, 54(6), 1970-1999, 1999b.

[50]Berle, A. A., and G. C.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

erty[M].New York, 1932.

[1]卿箐:《中小企业人才战略》[J].法制与社会,2007年。[2]余凯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世界政治,2000年。[3]李康:《人力资本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J].天津大学,2002年。[4]朱红梅:《浅谈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5]杨光:《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6]韩秀英《浅谈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二期。 [7]司曙光《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探究》[J]经济管理者,2011年11期

民营企业论文篇1 浅谈民营企业发展中 财务管理 问题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民营企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民营经济的支柱。本文就民营企业发展中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剖析了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相关国家政策的鼓励,民营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民营企业顺应这一潮流,也开始茁壮成长,为经济增长、创造税收、增加就业岗位等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这只是较为乐观的一个方面,虽然民营企业开始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先天不足和缺陷,开始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其中财务管理水平就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1民营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在我国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对财务管理重视力度不足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作用,同时受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财务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在民营企业中,中小型民营企业作为一个集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集中的组织,企业老板不仅是投资者,同时也是经营者,集权现象极为明显,但是大多数经营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科学方法了解并不多,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且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对于成本管理、风险管控、时间价值、机会成本等多种概念理解不清晰,所以企业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财务管理和监控不严格,甚至有部分会计信息失真,也不能建立起健全的审计部门,或者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民营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相关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缺乏制度意识,对相关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善;第二,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着部分漏洞,不够细致和严密,不能适应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度;第三,即使有部分企业建立了制度,但是对于制度的落实并不关注,执行力不足,制度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第四,企业内部管控制度缺失,对于资产的管理力度不足。 资金筹措能力较差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抵押难、担保难,对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带来了较大的阻碍,资金筹措能力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民营企业缺乏独立的审计部门,未能制作企业财务报表和经营状况,民营企业难以审查财务信息;其二,企业负债过多,降低了企业的信用等级,融资信誉降低,融资难度加大;其三,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国家未设立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不大,也有部分银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民营企业贷款的热情度不够,也在一方面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贷款难度。 投资管理能力不强 在民营企业中,企业投资的随意性较大,对投资方向的把握度不够,缺乏科学性;同时缺乏战略性的规划,更多是追求短期的利益;另外,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更多的投资资金来源于贷款,为了更好地降低投资风险,会尽可能快的收回成本,在规模扩张上一般考虑得较少。 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够 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家族操作方式较为常见,因此监督管理不够健全和完善,多数的企业并未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甚至会将审计视为内部经济检查,容易引起职工情绪,影响员工结构的稳定性,削弱了管理层的权威,也影响到了企业内部的自主经营权。当然也有部分企业已设置对应的审计部门,但是审计部门的权力并未作出特殊的规定,难以保证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导致审计部门的设计也多是流于形式。 2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决策模式较为单一 在民营企业中,企业的老板控制着主要的财务,独断专行色彩较为浓厚,因为民营企业在创始阶段,公司大多数的资产基本掌控在老板手中,因此经营权和所有权集中的现象较为普遍,多是由老板单独决策的,这样集权式的经营模式在财务管理极为集中,这样财务内容比较单一,更多将财务管理局限于财务控制之上,但是控制力度又不够,具体体现为决策审核程序不规范、预算体系不够健全、职责划分不清晰,缺乏有效的监控,控制不够全面,面对突发状况不能提出及时有效的改善。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起始阶段人员多是内部招聘,因此公司会有许多有血缘关系的人就职于公司,对于他们所谓的外人不够信任,尤其是财务这种重要的岗位多会安排亲戚就任,选择他们认为放心的人,但是这样人员的从业素质就难以得到保证了,很难留住有专业素质的财务人员,即使管理者想要做好财务的管理,但是也力不从心,不具备能够管理的能力。 决策缺乏科学性 在民营企业中, 企业管理 者更多的是应用已有的 经验 来进行决策,这样决策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强,方便快捷,但是决策的方式较为草率和粗糙,对相关信息没有进行一个全面的收集,系统性与全面性不足,而且相关财务人员的参与度不足,难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财务管理方式不先进 在当前的民营企业中,财务管理更多的局限于财务核算,对于财务计划、财务预算、信息收集以及财务系统的建立还没有完善。 3改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拓宽民营企业融资 渠道 一方面,建立健全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该体系作为中介机构,不得收取任何中介费用,以承担服务职能为主,不得增加民营企业的额外操作成本,尽可能的为民营企业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民营企业基金会,通过向金融机构或者民营企业的人员收取会费,对基金实行封闭式的管理,给予民营企业发展一定的资金支持。 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一方面面临着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机遇,企业可能会蒙受一定的损失,但是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规模化的发展。因此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对不确定的事物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并且有一定的预见性,采取有效的 措施 加以规避,将风险控制到最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控,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确定资金管理责任制。同时企业在筹资上也要做好合理的规划,确保合理的筹资结构,在适当的负债能力下来筹措资金,不可急功近利,贸然增加投资风险,并将资金投入的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都考虑其中,核算好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控制好资金的分流情况,防止资金的无端流失。第二,健全财务分配和利益分配机制,防止人员的投机主义和寻租现象产生,防止人员外流和技术断层现象的产生。第三,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将危险防患于未然,民营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学会收集多方信息和情报,了解市场行情和动态,更好地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风险,将异常消灭于萌芽之中。 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的培养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极为重要,而资金管理又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忽视,因此必须将财务管理更好地内化于企业的管理制度当中,并在各个职能部门中得到落实。另外企业开展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离开资金,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对资金的周转有一个更好的认知,将资金管控到位、认识到位,从而落实到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 完善财务的监管工作 在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做好内部审计与监督,一方面在财务流程上不可马虎,做到规范标准,对于一些重要的经营活动或者企业决策,都应该将财务管理纳入其中,应用科学的财务处理流程来对项目或者决策进行评估,并把好资金的审核关。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一旦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须有健全的财务体系和财务制度来做好支持,尤其是内部审计,应用审计职能对企业经营活动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化解危机,通过提升整个团队的财务管理水平来优化企业的经营决策。 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 在目前的民营企业中,大多存在着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企业内部领导腐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制作假账、弄虚作假、伪造事实等现象时有发生,虽然这些都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员素质,由于人员素质较低才导致了上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刻不容缓,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 教育 ,强化财务人员的科学规划意识和内部监督意识,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当然加强人员素质建设,首要条件就是从领导做起,领导具备一定的示范效应,只有领导起到了带头作用,提高法律意识,具备法律观念,才能从根源上改变企业的财务混乱局面。在当前的民营企业中,财务管理理念较为落后、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资金筹措能力较差、投资管理能力不强、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够。主要是由于决策模式较为单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决策缺乏科学性等原因决定的,需要从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的培养、完善财务的监管工作、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来解决企业财务问题,推动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磊.中小型民营 企业战略 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2]张晓勇.山西省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4. [3]赵岩.民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 [4]张桂红.民营企业上市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5]陈忠法.浅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 企业 文化 ,2012(11). [6]邹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05). [7]石锋.初探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7). [8]裴智聪.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08). [9]王希燕.财务管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遇到问题浅析[J]. 财经 界(学术版),2013(03). 民营企业论文篇2 试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大环境,使得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国有大型企业虽是我国经济支柱,但民营企业的破竹发展之势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创造市场活力的重要力量。据工商联 报告 显示,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口达90%,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超过60%,可见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之大。民营企业随着发展开始不断寻求更为长远的目标。从以往的家族式管理治理模式为主到现在逐渐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扩张,其发展中诸多问题开始显现,如用人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等,使得诸多民营企业因此陨落且普遍寿命较短。 国美控制权之争案例正是民营企业在逐渐融合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典型案例,其反映出民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对的家族民营企业的原始风险以及创始人与经理人的控制权之争风险,为其他众多企业的转型改革敲醒了警钟,更加表明完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实际上,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密切联系的,完善的治理结构作为健全的内控机制的基础,是推动内控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完善的内控也是健全的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和环节。因此,基于公司治理视角来研究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是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的关键。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耦合关系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董事会以及管理层等通过执行具有控制职能的程序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等;公司治理是指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所有者等重要关系之间的处理权责划分的一个制度安排。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有效耦合是民营企业能够有效应对转型期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耦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的同源性—委托代理理论 内部控制的本质就是基于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经营者接受所有者的委托,为了达到增强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公允等目的,即通过经营者的行为来满足委托人所期望的利益最大化,而开展的内控工作和采取的诸多管理活动等。而公司治理更是基于企业两权分离导致的问题所采取的有关制度安排,合理安排企业的重要利益关系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所以,如何基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理论这一同源性理念来实现企业内控与公司治理的相互互动和耦合,事关企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2.功能交叉性和重叠性 首先从控制主体层面来看,公司治理链条重要节点包括总经理、董事会和股东;内部控制链条重要节点包括总经理、董事会、执行岗位和职能经理。可见,总经理和董事会是两者控制主体的共同部分。其次,激励与控制是内控与公司治理的共同基本控制方式。再者,从目标层面来看,两者虽然具体目标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根本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最终服务于企业的目标,都是为了追求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资产的安全完整等。 3.平台载体的统一性 健全完善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对于企业的内控来说,是否具有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决定了内控运行的效果。反过来,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合理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完整。对于公司治理来说,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与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也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一个完善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共同努力,各尽其责,充分认知内部控制机制对于不同岗位职员的不同角色要求,认真承担起其角色应担负的职责。同时,不仅仅是要做到企业信息的及时下达,同时还要注重信息的准确上传以及企业内外的畅通沟通和传达。 三、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股权配置不合理 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是由以前的家族式企业发展过来的,民营企业在成立初期往往面对融资难等问题,所以多是通过家庭内部成员来筹集资金,应对民营企业成立初期的诸多风险。同时家族治理既能够降低企业资源成本又能够迅速建立共同利益目标,种种优势使得家族模式成为许多民营企业初期成立时的共同选择,并且一直影响到民营企业后续的长远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所有者占有资本占到独资、合伙和公司这几种形式的民营企业公司资本的76%左右,股权高度集中是民营企业的突出现状。 2.内部人控制风险突出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人主体日益多元化,内部人控制风险越发突出。表现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吞噬、侵害所有者权益等行为。在民营企业的经营决策中,获取信息占优势的一方则能够更大程度上获取决策权,内部人控制则使得中小股东的利益被损害,更难以获得决策权。这种大股东权益最大化既不利于企业的转型改革,更不利于民营企业融合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内部监督不到位,缺乏激励约束机 制监事会是监督企业董事会及经理的重要部门,我国民营企业许多监事会选聘机制的流于形式使得其不能充分行使其监督职能。同时,缺乏专门的内审机构和人员也导致内部监督的不到位。对于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没有采取很好的绩效考核以及奖金制度等一系列的激励和约束措施,使得民营企业在引入代理人之后,出现了代理人虚报信息等行为出现,不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 4.人事管理不科学 民营企业的用人机制存在严重的任人唯亲现象,人事管理不科学。我国民营企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性,而且存在代理人道德风险等问题,使得我国多由家族治理模式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的创始人不愿意聘请外部管理人员来管理企业,所以多是任人唯亲,使得企业用人机制不科学,难以吸取众多的外部优秀人才,集思广益,共同促进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对于民营企业一些重要岗位的重要职责更是家族内成员担任,重要决策也多是这些家族企业人员控制。 四、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1.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合理平衡内部人利益 首先要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通过制定相关市场法规,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完善经理人市场来增强由家族治理模式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对执业经理人的信任度。同时要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人事管理机制,善于引进外来优秀人才为企业所用,而不是任人唯亲。再者,通过建立配套的人才考核评估体系来加强对经理人及相关人员的激励和约束,以企业利益为己任,增强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2.健全监督检查制度 监事会作为监督企业董事和经理层的专门监督部门要充分行使其监督职责。首先,要加强对监事会成员的日常培训和学习,让每个成员充分认知自身职责所在,同时在培训和学习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休养,增强工作能力。其次,通过监事会的定期汇报工作来督促监事会职责的行使。再者,可以增设内审部门和人员以及利用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等外审部门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督。通过设立专门的委员会来监督董事会相关决策是否科学民主,以及经营层是否将正常落实到位。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是实现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保障。 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提高一个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活力,从而增强企业业绩实现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对于公司治理还是内部控制来说,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都是及其重要的。一方面可以采取有效的业绩评价机制,通过及时的跟踪记录来对人员工作进行评分,根据评分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处罚,既让优秀员工起到模范作用,又对犯错人员进行警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整个企业目标进行层层划分,分成若干小目标并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让每一位员工都切实感受到自身参与到企业目标制定和实现的过程中,从而激发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 4.完善内部控制 首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软实力,更是一种无形的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个别高管层就能执行的,需要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切实参与。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 规章制度 以及培训学习等,来增强员工对内控的认知和关注度,以及自我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在内部控制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从而实现企业内控目标和增强经营的效率效果。其次要促进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平台,以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等为载体,来保障内部控制运行的效率和效果。同时通过这种高效结合来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便于企业准确把握风险点,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实现内部控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博.浅谈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3:66. [2]刘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相互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1:72. [3]李维安,戴文涛.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30. 猜你喜欢: 1. 有关民营企业创新论文 2. 企业成长论文 3.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4. 企业经营现状 5. 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

对能力培养的策略的研究论文

浅谈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策略论文

摘要: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久动力。文章阐述了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是依靠学校培养,但学校教育从时间和空间上讲是有限的,开展课外活动就很好地突破了时空的有限性。文章从五方面论述了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策略,说明了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未成年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课外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久动力。未成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是依靠学校培养,但学校教育从时间和空间上讲是有限的,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为突破时空的有限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建立课外活动场所与学校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何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强烈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对未知世界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人,才会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实践和创造,而实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学生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它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开展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更亲近自然和社会生活,不仅能增强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同时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如学生可以参加科技馆的航天科普知识讲座;体验操控火箭发射升空;参加科普开放日的科技游艺活动和科技小制作;学生科技节期间,各种科技项目比赛都是学生开阔眼界,发挥创造精神的机会。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渗透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小组活动更是注重以新颖的形式,有趣生动的体验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课外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渠道,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显露才华的舞台,通过生动的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充分显露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让素养和能力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课外活动要目的明确,主题鲜明,因地制宜

课外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还要有一个与活动目的密切相关的鲜明的活动主题。如向学生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普及实用技术、体验科学过程、启迪学生智慧为主题的课外活动。选题内容可以围绕科学纪念日主题开展的专题活动,这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有些活动还具有世界性,它的主题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课题。如3月12日植树节、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底“全国科普日”等。如围绕生存环境和能源资源问题开展的科技探究实践活动。这类活动能够引起青少年极大的兴趣,使青少年从小关心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各地区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学校的生源、设备条件也有差异。所以,课外活动的开展必须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城镇地区到科普基地、工厂参观调查的条件好一些;农村地区则可结合农林牧副渔,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三、建立健全课外活动机制,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一个完善的活动机制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造能力,但它可以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共同努力,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连接,是社会教育的支持,各种教育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教育力量协调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才是最大的。因此,要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明确校内、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责任务,做到合理互补,效能最优。

在教育主体方面,学校教育承担着对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能,校外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加校外活动的机会。在教育内容和安排上,学校开发出系列的校本课程和授课模式,逐步实现课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及教师提升衔接学校教育的能力,努力形成服务和指导学校高质量地开展课外活动的工作职能和能力,根据学校的需求,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项目,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建设、活动设计和组织、实践活动指导等方面体现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深化课外教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课外活动中利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课外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客观基础,但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再新颖的内容、再理想的环境也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课外活动呼唤创造性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尤其要求教师和辅导员必须有“为学不已”的人生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知识结构,并使学生得到知识与素养的活水。只有为学不已,才能成为学识渊博的“研究型”教师,才能将科学知识内容和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才能利用最好的方法、最新的手段进行课外教育活动。

五、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面是基础,点是提升,没有面的广泛参与就没有点的突出。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过程中特别注重点面结合,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受益,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创新的浓厚氛围,环境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学生的正常学习以外,我们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活动,以各种小组的活动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种植活动小组、环保小卫士小组、电脑机器人小组、航模小组、电脑绘画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分工合作,分析遇到的问题,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一个个难题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解决,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学生不断进步。小组的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浓厚的课外活动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们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面,把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中,使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创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张庆林.创造性研究手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论文摘要】 针对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合理性和竞争性,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的紧迫性,本文从多重路径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几点创新策略。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 当前,主要脱胎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数量逐年增多,占教师总数的比重越来越大。虽然青年教师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理论素质较高,但教学经验、科研经验均较欠缺,尤其是科研经验不足,参与重大课题研究或学术会议的机会少,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直接导致难以真正实现学术独立。在指导学生实习、见习活动方面的能力仍然相当有限,甚至其在实训课程的组织和示范方面的现场指导能力也颇为令人担忧,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经验和培养手段相当匮乏,难以有效保证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真正形成。鉴于此,为了提升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合理性和竞争性,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变的越来越紧迫,青年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激发创新能力,逐步在科研上、教学上真正地成熟、独立起来,这对其本人的发展乃至高等教育的前景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1.建立或完善制度性激励体系。近年来,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学历背景具有不断优化的趋势,但是职业阅历单一,从校门到校门的简单经历缺少了企业现场经验,不足以保证其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模拟,更无法指导学生的见习或实习操作过程。可是青年教师自主产生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愿望都很强烈,学校需要建立或完善制度性激励体系,为青年教师创造各种制度性激励环境,例如对其参与诸如实验(实训)室建设、赴企业挂职锻炼、带队进驻实习实训企业、外出参与各类“双师型”培训、多提供与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外聘教师沟通学习的机会,院校与企业深入地产学研合作机会,来丰富青年教师职业阅历,有利于其“双师型”素质提升的行为。同时在课时计算、职称晋升等一系列环节给予政策倾斜,不仅可以节省院校教师培养的资金开支,而且可以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主动寻找有利于自身实践能力形成和提高的机会。 2.建立“传、帮、带”机制。建立“传、帮、带”机制,为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性教学和科研活动来提升实践能力铺设捷径。一方面,流行于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的“传、帮、带”机制,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是非常有效的。通过“以老带新”的“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途径,青年教师不仅可以向资深教师学习适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可以向资深教师学习实践课程的指导方法以及实习、实训和见习的指导手段与经验,通过消化和吸收后,形成属于自我的全新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借助于各类教学与科研团队的建设过程,从政策上确立青年教师的参与机制,当可在提高青年教师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同时,获得展示自我与提升自我的机遇,对提高青年教师了解前沿性教学手段和方法、拓展青年教师的企业观察与思考视角,具有极为现实的重要意义。 3.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最直接的外部通道。近年来,企业对高职院校实用技术(或技术路线)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直接促成了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的紧密联系。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自然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打造最为直接的外部通道,使其可以借助单位背景(而不是个人背景)顺利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创造性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技术性或管理性难题。这一点对于提升青年教师的成就感自然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这一通道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紧密合作关系的确立,因此加大校企合作工作的.组织与引导工作,就应该成为一项先导型工作。 4.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近几年来,各省市学生科技竞赛越来越受到各相关院校、广大任课教师的重视以及学生的普遍欢迎。竞赛对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的显著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公认,事实上,它对指导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促进高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均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起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作用,从而真正地推动了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科技竞赛不仅知识覆盖面广,而且综合性、实践性很强.这就要求参赛学生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有很强的工程技术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善于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到一起.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托,以科技前沿发展水平为导向,强调作品的创新设计和创新思想。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归根到底,担子落在高校教师身上.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者,其观念和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培养的深度。各类竞赛既能反映专业的前沿发展水平,又能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是一个很好的通往高水平科研的台阶。对没有科研课题研究机会的青年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应积极参与。 5.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的最好办法是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参与实验课教学是一个比较容易实现、而且行之有效的锻炼实践能力的方法。随着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实验课堂的内容日趋丰富多样化,在深度和难度上也有了扩展,逐渐开始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能实际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对教师本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无疑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下,各高校一般都是理论课、实验课分离教学,即实验由专门的实验室人员进行讲授指导,讲理论课的老师则只负责讲授理论知识,几乎不进实验室。这种分离式教学对提高学生将课堂知识和实验内容融会贯通的能力是不利的,对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增强教师个人综合能力显然也是不利的。高校青年教师应看到这个问题,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利用好这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样,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环节均属教学实践环节,参与带队指导工作都对教师本人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青年教师应积极参与。

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策略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新课标对写作能力的要求也比以前提高了,写作成了检测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近年来英语中考写作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已日渐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

英语书面表达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是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语言组织能力及书写能力的综合考查,其分值在中考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目前初中英语的书面表达相对滞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甚微。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外,还要注重语言的运用和交际,同时还要注重书写规范、工整。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就必须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多提醒学生积累英语词汇,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学生才能写出地道的英语,并逐步强化提高,最终达到要求。因此本文仅就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语感能力,夯实基础

1.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处于初始阶段,是初学者,他们对语言的感知极为有限,因此我在课堂的教学中给学生放录音材料时,除了放有关课文内容的对话、语段给学生,让学生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语流外,还在课外时间组织“英语角”“英语兴趣小组”,通过广播听短剧,看原声英语电影等途径来增加听力的训练,培养语言学习兴趣,发展语言运用技能。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使用英语讲课,为使初学者听明白,理解我所讲的,就适当的借助些肢体语言,以便让他们更好的进行模仿。通过对学生视听觉的刺激,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理解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3.课堂听写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我的方法是由易到难,先听写单词、短语、句子,最后进入听写语段、语篇。整个初中3年就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到深。听写的语速也由慢到快,句子中词与词之间能连读的,我就连读,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通过听写练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听力和记忆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合理的组句成段练习

基本句型及其扩句作为训练写作的根本是至关重要的,但要表达连贯的思想,只有零乱的句子是不够的,还需要把句子有机地组合,无论是叙述、描写还是说明,都应选择最有效的、最易于理解的、最能表现内容的方式来组合段落,做到该先说的先说,该后说的后说,一层层、一步步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样过渡词和连接词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帮助学生整理一些常用的关联词:first,secondly,above all,in the end,and,besides,as well as,not only...but also..,either...or...,so that,in order that,as a result,so as to,surely,in fact,all in all,in a word,finally and so on。加上了这些启、承、转、合的关联词,使表达更为自然和通顺。

三、运用适合纲要的经典句子,结合习作要求出色地完成写作任务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词汇,形成遣词造句的基本能力后,完成一篇要求不算高的习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初中英语写作一般只要求在80个词左右,也就是八到九个句子。加上习作都有要点提示,学生完成起来不是很费力。在平时的训练中,如果我们对阶段性的话题进行反复正规的训练,让学生把握所写话题的写作纲要以及相关的重点句型,这样他们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以八年级上学期为例:教材分“青少年生活(Teenage life)”和“自然与环境(Nature and environ-ment)”两大模块六个单元,牵涉到Friends、Schoollife、A day out、Wild animals、Bird-watchers和Nat-ural disasters六个话题。教师不可能在学期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来写这六个话题的作文。较有效的方法是:在学过一个单元后,就教会学生写本单元话题作文的方法。在学习第二个单元时,每隔两天要求学生独立写一次上个单元的作文。这样学第三单元时,学生要把第一和第二单元的习作进行隔日训练。如此反复,只要教师有执着的.精神去要求学生写,并给学生写过的进行提高性的评讲,一学期下来,学到最后一个单元时,学生对前面的几个单元的话题已经写了好多遍了。还有什么样的学生写不好一篇只有几十个词的英语习作呢。我们英语教材中的一些范文的词数都有好几百。我们不要求学生写那么多,只要求他们学会其中的一些经典句子就可以了。他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句子用到考试中可能遇到的类似的习作中去的。当然,把握好各个话题的纲要,根据话题的不同部分运用所学过的句子来组织语言,从而完成写作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在写Friends这个话题时,要把握appearance、personality和abilities等纲要。写My ideal school时要把握schooltime、school lunch、subjects、facilities和after-schoolactivites等纲要。对应纲要的重点句型当然要记住,学生多次写了,他们肯定会记住的,像描写after-school activities的句子:There are lots of clubs and af-ter-school only have half an hour ofhomework to do every day.学生不止一次地写,会有很深的印象,当然也会记得住的。

总之,写作培养与提高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进行训练就能够达到的。听、说、读、写之间是相互依赖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培养英语写作能力需要与听、说、读、写训练同步进行。只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综合训练、持之以恒,学生的协作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M].

[2]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M].

[3]任务型教学法[M].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