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培养小学生自信心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培养小学生自信心论文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论文篇1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创新 摘要:在德智体美教育的全面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得到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创新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学;教学措施 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也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走出偏重于知识灌输、专业技能训练的误区,转为对学生兴趣、素质、能力、个性的全面培养。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注重立足于学生主体的发展,创新音乐教育方法。 一、树立创新音乐教学意识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教学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评价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发展和创新,及时的了解并汲取新的知识,探索新 教学方法 的运用,重视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用音乐的动作和音乐的语言向学生传递音乐美感、音乐情感和音乐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音乐教学素材 目前,由于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课本以外优秀的音乐歌曲层出不穷,有的作品学生很是熟悉,也有的作品学生很是陌生,教师可自行补充教学素材,可以多教授学生感兴趣又比较熟悉的音乐歌曲。例如:优秀儿童频道中的主题曲《大风车》或者 其它 脍炙人口的歌曲,如《蔬菜歌》、《灰姑娘的梦》等作品,既好听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利于学生体会歌曲蕴含的情感和崇尚真善美的世界。会器乐的老师还可以把吉他、口琴、小提琴等乐器带入教室,给学生演奏助兴,为音乐教学素材又注入学生喜欢的一抹色彩。又如,在教授《森林的歌声》一课时,学生为歌曲伴奏环节,倡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元素为歌曲伴奏,借助森林动物的各种形象,让学生在角色板眼中进行音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教学,接着让学生读一读书中“布谷鸟”和“青蛙”按节奏标记的叫声。这样,巧妙地加入自创伴奏,更利于学生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 三、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体验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 唱歌 曲,一般是教师先范唱,然后,再逐句教唱学生,通过反复教唱,达到会准确演唱歌曲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既单一又缺少创新性。笔者认为,音乐学科本身就是需要欣赏和体验的艺术,在音乐艺术的聆听体验之中,让小学生得到启蒙,从而感兴趣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音乐教学教唱歌曲环节中,可以让学生以听觉为中心,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丰富情感,掌握基础的 乐理知识 。例如,在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时,这首曲子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无限的慈爱和真挚的母子之情。教学中,先欣赏音乐,在体验音乐中引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反复聆听后,学生已基本能哼唱旋律,师生展开交流探讨:(1)“这是一首怎样情绪的歌曲?”(可以从作者抒发的情感、音乐的节奏等角度去思考)(2)“从这首歌当中体会到了什么?”交流完毕,让学生带着情感再次复听,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感受真挚的母爱和轻轻的扶慰,最后,舒缓地演唱这首歌曲。又如:在教授《重庆小景》一课时,让学生反复观看课件中关于重庆的一些照片,比如朝天门,解放碑等夜色,并结合重庆自然特色,如小桥、流水、等美丽的画面,充分领会音乐背景,欣赏完后,反复播放歌曲的同时,可让学生用重庆方言朗诵歌词片断,感受巴渝音乐浓郁的风格特征和重庆方言的独特韵味。以这样聆听、体验音乐的方式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课堂,走进音乐世界。 四、有效应用多媒体进行创新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贯彻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不断激发探索精神,善于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创新性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音乐教学,制作与教材配套的音效动画,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学习,全面开辟学生的多项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达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 总之,创新教育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新要求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音乐的艺术特性、情感特性,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陶醉在艺术活动的欢娱之中,学习音乐的过程即是对艺术乐趣的追求过程,这一优势是音乐学科独具的。在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遵照创新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优势,致力创新音乐教育的新方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松.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措施探微[J].教育,2016(9):00019。 [2]刘慧.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2):00034。 [3]陈洪珍.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研究[J].北方音乐,2014(8):161。 音乐教育论文篇2 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将德育寓于音乐艺术美之中,充分挖掘和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音乐教育,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可望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音乐教育;德育;德育功能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和实践,体验感受音乐,发展自身的音乐能力,而不光是单纯的培养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育“人”而非仅育“才”是普通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德育的“德”字的本义“道德”或“品行”。“德”也是一个人的品格和价值观。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品德的活动。音乐教育与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者互相辅助、密不可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音乐教育通过生动的音乐艺术方式,寓德育于音乐艺术教育之中。蕴含伦理道德内涵的音乐作品,能使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人格得以完善,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表现 学校音乐教育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先秦儒家诸子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莫过于乐”,到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都说明了我们的先辈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笔者从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这三点展开论述: (一)以乐辅德 音乐德育的功能,从古到今倍受重视,无一不以音乐作为滋养,浸润心灵。音乐运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都很大。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寓德育于音乐教育之中显得尤为重要。 1.以乐引情,抒发情怀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激发人的崇高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流畅优美的旋律、鲜明清晰的节奏、真挚完美的情感、和谐完整的结构、清新质朴的音乐风格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极具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鼓舞着整个民族,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每当给学生范唱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心里总涌动着一股暖流,心潮澎湃。音乐家郑秋枫用行云流水的音乐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歌词勾勒出中国大地春华秋实、山海壮阔的雄伟景色。学生透过老师洋溢着激情的脸和深情的歌声,深深被打动了,歌词“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抒发了豪迈的爱国情怀,感人肺腑、震撼心灵。又如《再唱山歌给党听》、《浏阳河》、《龙的传人》、《国家》、《中国人》等,这些歌曲洋溢着对中国共产党、人民领袖、新中国、社会主义热爱之情。学生在聆听、歌唱时,感受激情的旋律、品味歌词的内涵,内心的情感得到丰富和滋养,进而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2.以歌励志,乐学善思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 文化 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音乐素养和情感态度,形成乐学善思的品质。五年级的《红星歌》是七十年代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它以生动的歌词、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课前,笔者让学生在家上网观看这部经典电影,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通过预习,了解历史,积淀人文知识。课堂上,教师通过挖掘歌曲音乐要素中的节奏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节奏在表现歌曲情绪的作用。 通过原谱与把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改为八分音符节奏型的 歌谱 作对比,在演唱中感受到附点音符更能贴切地表达小主人公潘冬子加入红军的激动心情。接着又让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了重音、f、渐强等记号,对表现歌曲有何作用?有的说:表达了潘冬子立志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有的说:让歌曲更加雄壮有力,精神更饱满。在 学唱歌 词时,又让学生思考: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为何还要学这首歌?“闪闪的红星传万代”传承的是什么精神?引导学生边学边思考,形成乐学善思的品质。 3.以曲为媒,凝神聚气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唱是多声部演唱的歌唱艺术,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情感,它通过多种题材、体裁,以音响为表现手段,抒发情感,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笔者曾指导学生参加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小学合唱节比赛的训练,为使所有学生所发出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不厌其烦地示范、讲解、并逐一辅导,让学生努力做到个人的发声与整体的发声揉为一体。在一次次的磨合中,学生慢慢懂得了声部间彼此合作的重要性,注意力高度集中,听从指挥,努力达到各声部之间均衡和谐,创造至善至美的境界。经过角逐,最终荣获了广州市总决赛特等奖的殊荣。可见,凝神聚气的团队精神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二)以乐促智 智力是在认知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 记忆力 、 想象力 和思维能力。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古今中外名人如孔子、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音乐对于他们的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1.开启心智,想象创造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使人们在头脑中产生想象而获得听觉形象。三年级《音乐中的小动物》的教学内容为欣赏一组以小动物音乐形象为题材的歌(乐)曲。在欣赏管弦乐曲《公鸡和母鸡》中,让学生充分熟悉主题音乐后自由创编表演动作。当听到母鸡报蛋声的主题音乐,有的学生蹲下身子、张开手臂随乐曲扇动着,有的摇摆着身体神气地转着,有的曲着手臂一张一合模拟母鸡的翅膀拍打着,形态各异。当听到公鸡报晓声的主题音乐,学生变换了动作,或伸长脖子引亢高歌、或在嘴巴前张开手掌做出小喇叭的模样叫着、或是左手放在头顶模拟鸡冠、右手伸展在体侧模拟公鸡漂亮的羽毛,创意十足。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下,学生随着美妙的音乐尽情表演,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编中得以培养。 2.训练听觉,促进记忆 记忆,是过去 经验 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记忆就无法学习,离开记忆,人的复杂心理活动不复存在,知识经验无法积累。音乐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这种能力是指人经历听音乐的过程,对音高、音强、节奏、音色等所形成的音乐在头脑中有所反映、再现,从而产生了音乐记忆力。音乐教学活动都以聆听为前提,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会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并促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跑调(音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原因就是记不住音高。教学中发现,听音模唱能帮助记忆音高解决音不准的问题。刚练习时每次听一小节单声部旋律,如:①135-||②1b35-||③246-||④2#46-||然后凭记忆用lu音哼唱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原先唱不准的学生基本能唱准了。于是听唱两小节,之后听唱四小节,记忆力强的学生听唱音程、和弦。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内心听觉能力和记忆力明显增强了。 (三)以乐怡性 1.高雅审美,唯美至善音乐作品之所以具有感染力,是因为它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蕴含在作品中的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审美因素能激起听众的审美感情。小学音乐教材的歌(乐)曲或表达孩子们的心声,或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百听不厌,百唱不烦。欣赏教学中,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奔放热情的旋律、明亮高亢的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曲调,可使学生联想到生气勃勃大自然景象,抒发美好欢乐的心情。名曲《二泉映月》哀伤的曲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的不幸和那份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欣赏《 春节 序曲》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跟随明快的旋律做着敲锣打鼓的动作表现人们在节目里热闹欢腾、载歌载舞的场面。欣赏这些音乐文化精萃的作品,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修养、审美情趣会越来越高雅。 2. 才艺展示 ,自信阳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自信心的培养。因此,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自我表现机会,给予自由发挥的舞台恰恰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的好办法。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其心理素质与思维力、抗挫力、行为力等。音乐教学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歌唱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长为其提供表演的机会。如:识谱能力强的学生示范演唱旋律,节奏感强、拍子准确的学生指挥全班歌唱,声音美、表情好的学生带唱歌词,竖笛音色美、指法准确的学生为歌曲伴奏,以点带面,激发全体学生的表演热情。在分组练习时让他们与性格内向、表演能力弱的同学合作,帮助同学克服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因素,增强自信。久而久之,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从一点一滴中培养出来了,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实践证明:经过长期音乐熏陶的学生,其性情、精神、气质以及思想意识、 思维方式 乃至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能让其一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发挥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的美育功能,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杨九诠.学生发展素核心素养三十人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彭小虎,王国峰,朱丹.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戚万学.国家精品课程系列教材:学校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音乐教育论文篇3 试论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摘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诞生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它既是当今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又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本文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和表现形态入手,浅析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打造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内在基础、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这三个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如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客观上促使了世界各地文化多元化浪潮的兴起,同时也促进了各种异域文化的大融合。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领域,不论是不同阶段的音乐教育,还是音乐的具体表现形态,都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一方面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和表现形态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属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分支,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又起源于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结构、成分日益复杂,信息交流沟通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各种文化形态更新、变化加速,新兴文化形态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教育必须帮助性别、种族、宗教、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学生平等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主流文化以及亚文化,以此既能获得在主流社会生存的能力,也能获得在本民族社会文化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这就是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广泛接触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音乐作品,感受各类异域风格的音乐特色,从而拓宽音乐审美视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掌握音乐的本质和深层次内涵。在表现形式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和音乐审美观,以平等的心态和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厚此薄彼,疏忽怠慢亚文化音乐形态;其次需要在传统的音乐教材和教学内容上增加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和学术视野;再次需要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形态之间自由探索、创作,通过实践深化学生对不同音乐形式的领悟、理解;最后需要通过更多的音乐艺术交流和实践来夯实学生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基础,如座谈、访谈、采风、汇演等。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内在基础。 我国的民族音乐本身就具有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特征,56个民族的音乐艺术共同构成了我国多元民族音乐文化,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本来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的现实中,我国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一直都存在主流与边缘的区别,这是由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是要求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主流与边缘的音乐形态,从内在保证了多元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可能性,也奠定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良好基础。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影响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又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土壤和平台,可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之间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思想上主张、鼓励受众体验不同民族音乐艺术的魅力,在现实中又以实际教育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民族音乐,这就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种系统化、概括性的音乐教育,它将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加以 总结 、提炼,然后传授给学生,这就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劲。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增强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任何一种民族音乐文化,只有充分融入了社会,获得受众的喜爱和支持,才会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也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促使学生甚至民众以更宽广的艺术胸襟和更丰富的审美趣味,来对待不同民族的音乐以及音乐文化,使得人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建立一致的音乐价值观,获得同样的情感熏陶和共鸣,进而共享一种音乐文化,拉近了不同民族音乐受众的心理距离,强化了不同民族人民的认同感,也就强化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让各种类型和形态的民族音乐文化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这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三、结语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学生甚至民众开辟了新的音乐视野,丰富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力的内在基础和外部环境,可以说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值得广大音乐教育者仔细学习研究,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于新洁,乌尔茜娅.多元文化主义视野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37-140. [2]魏韶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265-266. [3]周干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119-121. 猜你喜欢: 1.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 2. 关于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3.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4. 有关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5. 浅谈音乐教育论文 6. 音乐教育系毕业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各阶段教育所关注的重点话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新时期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同时又是有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必须认识到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1]。语文学科具有典型的人文性,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综合质量。

一、语文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关系的有效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有很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选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具有相应的教育意义,如《吃水不忘挖井人》《坐井观天》《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在这些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关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在阅读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德素质。其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本身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过程,通过组织小学生对某一篇课文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或在相应的阅读教学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语文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规范,还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从意识形态上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行为,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有效、正确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体系。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从整体上看,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效果并不理想,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将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阅读内容、阅读技巧和语言知识教学方面,缺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2]。其次,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相关要求。传授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仍然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在这种刻板的阅读教学方法下,不仅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甚至还影响了学生参与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最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效果的重要因素。虽然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联系紧密,但两者的教学独立性较强,如果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组织和融合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就不理想,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针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促进小学生个体更优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阅读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3]。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有效的阅读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通过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特别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语文教学理念,体现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即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个体能力培养。其次,教师要努力与学生构建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注重平等的教学沟通,了解学生的个体能力、兴趣爱好、阅读学习状态等相关能力素质,以此为基础制订学生个体阅读教学指导计划,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最后,教师要对学生保持耐心和宽容,面对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地讲解、引导,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不仅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二)基于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教师应积极挖掘语文阅读素材中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教学手段既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中国美食》这节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教学指导,先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美食都有哪些,自己最喜欢妈妈做的哪道菜,简单说一说自己熟悉烹饪的方法是什么。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刚才说过的烹饪方法的视频,然后给出菜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一道菜的烹饪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感受到了中国美食的魅力,又感受到了美食文化,这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与其他同学进行组内合作学习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协作和交流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养成。

(三)通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仅依靠有限的阅读课堂教学时间远远不够,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外阅读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素材,如有的学生自信心不强,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增强自信心的书籍。换言之,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相应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活动,组织小型的“读书交流会”,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学会成长。

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要认识到阅读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深入挖掘教材,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在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品质的同时,对小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综合性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燕.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J].学周刊,2018(28):91-92.

[2]刘长月.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36.

[3]刘晓.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70.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论文

自信心培养是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论文,欢迎阅读。

内容摘要: 文章分三部分: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及培养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层层深入论述问题。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所以,教师应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科学地对幼儿的自信心加以培养。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幼儿自信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真正工作中因人而异的加以培养,争取使每个幼儿都能出色地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成为生活的强者,满怀信心的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 幼儿 自信心 培养方法 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自信会使人性格开朗,使人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战胜困难。

一、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将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调动人的潜能,信心能调整人的各种功能,这种调动和调整相互促进,一个人就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做任何事都会存在很多不足,如果他们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会对社会化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如果教师能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及时对幼儿进行称赞与鼓励,让他们产生自信心,这样,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当幼儿对某一方面产生自信后,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从而促进其其它方面的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幼儿具有坚强的意志、美丽的心灵、活泼开朗的性格,为造就合格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就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受不同教育的幼儿,他们的自信心水平也明显不同。有的幼儿有一股韧劲,不怕困难,做什么事都很专心认真,有点磕碰忍着不哭,干什么事都愿意亲自试一试。可以说,这类幼儿的心理发展是高的,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有的幼儿胆小怕事,遇见生人就往后躲,做什么事都不敢试一试,老师稍一批评就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很强,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中应积极影响,因人而异的激发,引导幼儿的内在动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拥有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人格。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这个词每个人都认识,可是不一定都能作到,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信心强的人,能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并能想方设法获得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退却,成为生活中的弱者。可见,自信心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社会的挑战。

教育者都知道,教育要依据心理知识才能进行,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的实施教育。所以,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也应从心理方面去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相关因素。因为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而幼儿期是自信心萌芽、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效果。关于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这样。当教师进行培养时,教育效果不会很快出现,但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个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处处不如人的自卑者,怎能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中有所成就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幼儿幼年时就在其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可用之才,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与方法

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需要教师很大的耐心,因为现在的幼儿多系独生子女,他们倍受家人的关爱。成人过多的包办代替或其它一些原因,必然使幼儿错失一些尝试的机会,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因而使幼儿丧失自己努力尝试,面临、解决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与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便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有:

第一、尊重幼儿,相信幼儿

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切不可随意说。要知道,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最权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那些敏感的幼儿,一句“你真笨”可能铸成他终生的自卑。教师的评价应针对事情本身,而不应指向幼儿的人格。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差,他们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成人认为他行,幼儿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样才能在教育幼儿时,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幼儿,从而使幼儿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幼儿进行活动中,教师应常说:“你能行”、“你会成功的”,幼儿从教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使自己的信心得到增强,产生愉悦感,从而怀着更大的信心去应试下一次。对于那些有能力却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哪怕是一小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慢慢培养起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切不可随意地批评幼儿,否定幼儿,以训斥甚至挖苦的态度对待幼儿,因为这样会使幼儿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他们会认为自己很笨,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第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是让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人们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但是,幼儿由于遗传和家庭的因素,在体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成功的体验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使每个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都能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以增强自信。比如,在进行拼图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水平分组。对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们拼常见的动物,对能力中等的幼儿让他们拼交通工具,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拼家具或风景画。让各水平阶段幼儿都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从而逐渐增强自信。再比如,在发展幼儿走、跑、跳、跨等基本动作的体育活动中,可把活动要求分不同层次,能力强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稀的“小石子”路或较宽的“小沟”;能力差些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密的“小石子”路或较窄的“小沟”。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锻炼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与鼓励,让每个幼儿都有所进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根据活动内容难度和幼儿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分组的形式,便于幼儿获得成功,产生自信。幼儿有了自信,就会主动去参与活动,参与过程中又可增强自信,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参与感,两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多给鼓励,放手培养

成人积极的态度对幼儿影响很大,“喜欢称赞”是幼儿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无论幼儿做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与鼓励,使他们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当然,这里所说的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幼儿做了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多说些:“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一定会做好的”之类的话。不要看到失败与不足就一味批评,学会先鼓励再指出缺憾。可以这样说:“挺好,不错,你看要是那样是不是会更好呢?”用这种征求意见的口吻,使幼儿不至产生挫败感与厌烦心理,而是积极主动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在活动中应多处于指导者的身份,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教师要做的.只是观察、适时指导、鼓励与赞扬。

第四、认识自我,学会评价

幼儿不善于自我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简单的“复制”。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切忌过高或过低,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和能力,正确使用评价语。如,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时,不应只表扬幼儿作对了几道题,复述了几个故事,学会了几支歌,而是要多表扬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的学习方法,给幼儿真正的自信。引导幼儿学会辨证的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与互帮互学。如,可在班中开展“说说我的小伙伴”活动,引导幼儿讲出小伙伴的长处,使其了解互相学习的重要性。经常在班中开展“展示台”活动,让幼儿进行特长展示,以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以发现他人的长处,树立榜样。促进幼儿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成为自信、乐观的孩子。

第五、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如果教师多给幼儿一份爱护与关心,就会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无论是善意的微笑,还是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师生间充满融融的爱意。常听到,幼儿园中幼儿叫老师“妈妈”,这就证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此外,教师在爱幼儿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能力差异,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做法。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能力差的幼儿,以及那些调皮的幼儿,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实际上是存在自卑感。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的观察和指导,一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帮助其树立信心。幼儿一步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能否和周围环境形成良好关系,可以改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并关系到他们能否带着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用简单的指责,强硬的指令,俯视的目光对待幼儿,要用爱去教育他们。

第六、抓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将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尽可能多地给幼儿选择决定的机会与权利。比如,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征求一下幼儿的意见。“我们这样做,好吗?”或“我们该怎样做才好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颇具价值的,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其次,在幼儿实践的过程中,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由地探索,不过多地限制和指责。因为每个幼儿的心灵都像一把锁,只要有适合的钥匙,总能叩开幼儿的心扉。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守侯着幼儿,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指导一下,然后便重做回一个“旁观者”,学会自己让自己“下岗”。

最后,幼儿需要自信心,以便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如果幼儿在实践中总是挫折不断或常常失败,就很难把自己与成功联系在一起,自信也会因此减弱。如,实习中的一次美术活动,大部分幼儿已画完后,仍有一些幼儿未完成他们的作品。其中,有的是因为认真而速度较慢,有的是由于没有信心,胆小不敢下笔。于是我便给那些速度慢的幼儿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从绘画中寻找乐趣与信心。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的幼儿,我便在一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进行绘画。因为他们本身对绘画就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只有一步步鼓励与耐心指导,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支持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兴趣,幼儿便会乐于从事这一活动,于是教师便可从技巧方面进行指导,逐渐帮其树立起信心。

第七、家园配合,争取最佳效果

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努力给幼儿创造锻炼机会,但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都不敢放手,这样,就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幼儿园中的教育成果,需要在家庭中加以巩固,以增强教育效果。因此,为让家长配合工作,教师可在板报中设立“家教园地”,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取得家长思想上的认同及行为上的一致。此外,还可通过与家长座谈,了解幼儿的自信原始水平,然后针对总体发展水平及各个幼儿特点制定出培养计划,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共同研究出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办法。此外,还要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幼儿与家长的关系等情况,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而且,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一股合力,就会事半功倍。

总之,人生是一次远征、人生是一次攀登。支撑着一个人远征和攀登的第一根支柱,就是必胜的信心。只要幼儿充满上进心,再加上教师时时用爱进行鼓励,信心不坚定的会坚定,信心丧失的会恢复。信心是能力的源泉,作为教师务必在孩子幼年时就使他们充满信心,为幼儿的成才开辟力量的源泉,使幼儿出色的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

学困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论文

自信心培养是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论文,欢迎阅读。

内容摘要: 文章分三部分: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及培养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层层深入论述问题。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所以,教师应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科学地对幼儿的自信心加以培养。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幼儿自信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真正工作中因人而异的加以培养,争取使每个幼儿都能出色地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成为生活的强者,满怀信心的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 幼儿 自信心 培养方法 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自信会使人性格开朗,使人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战胜困难。

一、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将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调动人的潜能,信心能调整人的各种功能,这种调动和调整相互促进,一个人就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做任何事都会存在很多不足,如果他们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会对社会化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如果教师能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及时对幼儿进行称赞与鼓励,让他们产生自信心,这样,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当幼儿对某一方面产生自信后,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从而促进其其它方面的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幼儿具有坚强的意志、美丽的心灵、活泼开朗的性格,为造就合格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就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受不同教育的幼儿,他们的自信心水平也明显不同。有的幼儿有一股韧劲,不怕困难,做什么事都很专心认真,有点磕碰忍着不哭,干什么事都愿意亲自试一试。可以说,这类幼儿的心理发展是高的,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有的幼儿胆小怕事,遇见生人就往后躲,做什么事都不敢试一试,老师稍一批评就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很强,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中应积极影响,因人而异的激发,引导幼儿的内在动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拥有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人格。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这个词每个人都认识,可是不一定都能作到,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信心强的人,能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并能想方设法获得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退却,成为生活中的弱者。可见,自信心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社会的挑战。

教育者都知道,教育要依据心理知识才能进行,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的实施教育。所以,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也应从心理方面去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相关因素。因为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而幼儿期是自信心萌芽、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效果。关于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这样。当教师进行培养时,教育效果不会很快出现,但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个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处处不如人的自卑者,怎能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中有所成就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幼儿幼年时就在其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可用之才,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与方法

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需要教师很大的耐心,因为现在的幼儿多系独生子女,他们倍受家人的关爱。成人过多的包办代替或其它一些原因,必然使幼儿错失一些尝试的机会,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因而使幼儿丧失自己努力尝试,面临、解决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与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便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有:

第一、尊重幼儿,相信幼儿

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切不可随意说。要知道,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最权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那些敏感的幼儿,一句“你真笨”可能铸成他终生的自卑。教师的评价应针对事情本身,而不应指向幼儿的人格。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差,他们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成人认为他行,幼儿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样才能在教育幼儿时,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幼儿,从而使幼儿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幼儿进行活动中,教师应常说:“你能行”、“你会成功的”,幼儿从教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使自己的信心得到增强,产生愉悦感,从而怀着更大的信心去应试下一次。对于那些有能力却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哪怕是一小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慢慢培养起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切不可随意地批评幼儿,否定幼儿,以训斥甚至挖苦的态度对待幼儿,因为这样会使幼儿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他们会认为自己很笨,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第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是让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人们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但是,幼儿由于遗传和家庭的因素,在体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成功的体验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使每个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都能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以增强自信。比如,在进行拼图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水平分组。对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们拼常见的动物,对能力中等的幼儿让他们拼交通工具,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拼家具或风景画。让各水平阶段幼儿都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从而逐渐增强自信。再比如,在发展幼儿走、跑、跳、跨等基本动作的体育活动中,可把活动要求分不同层次,能力强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稀的“小石子”路或较宽的“小沟”;能力差些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密的“小石子”路或较窄的“小沟”。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锻炼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与鼓励,让每个幼儿都有所进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根据活动内容难度和幼儿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分组的形式,便于幼儿获得成功,产生自信。幼儿有了自信,就会主动去参与活动,参与过程中又可增强自信,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参与感,两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多给鼓励,放手培养

成人积极的态度对幼儿影响很大,“喜欢称赞”是幼儿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无论幼儿做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与鼓励,使他们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当然,这里所说的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幼儿做了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多说些:“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一定会做好的”之类的话。不要看到失败与不足就一味批评,学会先鼓励再指出缺憾。可以这样说:“挺好,不错,你看要是那样是不是会更好呢?”用这种征求意见的口吻,使幼儿不至产生挫败感与厌烦心理,而是积极主动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在活动中应多处于指导者的身份,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教师要做的.只是观察、适时指导、鼓励与赞扬。

第四、认识自我,学会评价

幼儿不善于自我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简单的“复制”。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切忌过高或过低,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和能力,正确使用评价语。如,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时,不应只表扬幼儿作对了几道题,复述了几个故事,学会了几支歌,而是要多表扬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的学习方法,给幼儿真正的自信。引导幼儿学会辨证的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与互帮互学。如,可在班中开展“说说我的小伙伴”活动,引导幼儿讲出小伙伴的长处,使其了解互相学习的重要性。经常在班中开展“展示台”活动,让幼儿进行特长展示,以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以发现他人的长处,树立榜样。促进幼儿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成为自信、乐观的孩子。

第五、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如果教师多给幼儿一份爱护与关心,就会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无论是善意的微笑,还是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师生间充满融融的爱意。常听到,幼儿园中幼儿叫老师“妈妈”,这就证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此外,教师在爱幼儿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能力差异,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做法。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能力差的幼儿,以及那些调皮的幼儿,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实际上是存在自卑感。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的观察和指导,一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帮助其树立信心。幼儿一步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能否和周围环境形成良好关系,可以改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并关系到他们能否带着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用简单的指责,强硬的指令,俯视的目光对待幼儿,要用爱去教育他们。

第六、抓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将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尽可能多地给幼儿选择决定的机会与权利。比如,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征求一下幼儿的意见。“我们这样做,好吗?”或“我们该怎样做才好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颇具价值的,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其次,在幼儿实践的过程中,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由地探索,不过多地限制和指责。因为每个幼儿的心灵都像一把锁,只要有适合的钥匙,总能叩开幼儿的心扉。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守侯着幼儿,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指导一下,然后便重做回一个“旁观者”,学会自己让自己“下岗”。

最后,幼儿需要自信心,以便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如果幼儿在实践中总是挫折不断或常常失败,就很难把自己与成功联系在一起,自信也会因此减弱。如,实习中的一次美术活动,大部分幼儿已画完后,仍有一些幼儿未完成他们的作品。其中,有的是因为认真而速度较慢,有的是由于没有信心,胆小不敢下笔。于是我便给那些速度慢的幼儿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从绘画中寻找乐趣与信心。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的幼儿,我便在一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进行绘画。因为他们本身对绘画就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只有一步步鼓励与耐心指导,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支持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兴趣,幼儿便会乐于从事这一活动,于是教师便可从技巧方面进行指导,逐渐帮其树立起信心。

第七、家园配合,争取最佳效果

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努力给幼儿创造锻炼机会,但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都不敢放手,这样,就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幼儿园中的教育成果,需要在家庭中加以巩固,以增强教育效果。因此,为让家长配合工作,教师可在板报中设立“家教园地”,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取得家长思想上的认同及行为上的一致。此外,还可通过与家长座谈,了解幼儿的自信原始水平,然后针对总体发展水平及各个幼儿特点制定出培养计划,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共同研究出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办法。此外,还要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幼儿与家长的关系等情况,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而且,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一股合力,就会事半功倍。

总之,人生是一次远征、人生是一次攀登。支撑着一个人远征和攀登的第一根支柱,就是必胜的信心。只要幼儿充满上进心,再加上教师时时用爱进行鼓励,信心不坚定的会坚定,信心丧失的会恢复。信心是能力的源泉,作为教师务必在孩子幼年时就使他们充满信心,为幼儿的成才开辟力量的源泉,使幼儿出色的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

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

一、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在班杜拉的理论中,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中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和评价。它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从事那一活动。同时,班杜拉还认为,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其所需要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人在从事不同的活动时会产生不同的自我效能感。小学阶段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判断的主观感受———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学困生是小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低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常常会看到:学困生在课堂上不敢大胆发言,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怕招致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在学习中不敢接受挑战,遇到困难时往往不做任何努力就轻易放弃或急于寻找外界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在学困生身上常常会出现抄袭的现象;他们对自己的学业也不抱太大的希望,即使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往往也不能胜任。所有这些都是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低的结果。这种低学业自我效能感又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非常必要。二、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原因(一)教育方式不恰当对于一些学困生的父母来说,由于学困生的成绩不理想,经常会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或是干脆忽视了对于孩子的教育。粗暴教育会使学生紧张、焦虑,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而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忽视,则会让孩子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关爱,缺少努力学习、展现自己的动力。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将教育针对于全体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当下我国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一些学校和教师,还是将成绩看作是评价学生的标准。而一些教师为了班级的整体成绩的提升,往往会对成绩优秀的学生青睐有加,对学困生特别对待。(二)缺乏合理的言语评价和劝说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对自我认识不断深入、发展的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也随着自我评价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承认的态度以及语言评价,对小学生自我的评价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与小学生相处时间很长的教师,其语言更是能对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造成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无意识地使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批评语言或是劝说语言,会使得小学生的精神紧张、心理焦虑,不利于学习的进步与自信心的培养。长此以往,小学生不仅会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还会厌学、逃学,影响十分严重。(三)缺少成功体验的鼓励学生对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大都是需要对以往的学习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并由以往取得的成就,使得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得以增强。小学生通常对于自我的认识不够,在学习方面又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或是愉快的经历,又无法发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不断丧失学习的信心。三、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渗透和影响,抑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氛围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创造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班级文化活动,让学困生在其健康活动中发挥特长,找回失去的自尊自信心。而良好的校园环境,除去那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在小学校园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的好坏更是关系到学困生转化成功与否。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保证,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使学困生得到较好的转化。尤其是小学阶段,孩子更是爱憎分明。因此,我们需要展示教师的自身魅力,培养良好的师生情谊。(二)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1.激发学困生自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向着一个目标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因此,学困生们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有自信心。不可否认,许多学困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都会受到各种冷嘲热讽和唇齿相讥。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感受不到爱的温暖,对学习也就毫无兴趣,觉得在学校的生活非常枯燥。面对这样的学生,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批评引导的同时,把更多的爱洒在他们身上。教师要多鼓励学困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让他们明白在老师的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并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表现出热情和信心。要知道,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学困生带来莫大的勇气和自信,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2.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一旦被激发,学习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致勃勃、孜孜以求、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多种途径,科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明朝的著名宰相王守仁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船,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老师要将学习目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召开故事会,介绍一些名人奋发读书的故事,开主题班会,如:“美好的理想”、“二十年后来相会”,教育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当前的努力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刻苦学习。(2)提高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小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形象、幽默、逻辑性强、重点突出,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老师还要经常使用幻灯、投影、实验、录音、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死板的抄写等应试性、重复性的作业,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三)家校联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1.家长要主动跟老师沟通,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学习,要明白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口益成为主流的今天,对知识的尊重和人才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总体来讲是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很长时间以来,农民送孩子上学是为了“跳农门、考大学”的现象,也从侧面说明了,学历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对于现代人有着重要的意义。2.学校要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家校联合共同提高首先,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同时,通过家长会、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培养自控能力等,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身教言教并重的事迹。指导家长改善家庭环境,把家庭治理成孩子生活的避风港、学习的芳草地;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摆脱“学困”。其次,学校要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观念要从“教育爱”开始。中外教育家认为教师的劳动是以“爱生”为前提,日本学者把这种爱称之为“教育爱”。任何学生都需要这种教育爱,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教育爱会产生期望效应,其效应的大小有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爱的深浅程度。因此,教师要爱护相信学困生,相信他们在适当的教育方法下,能够转化为好学生。小学阶段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虽然学困生在现阶段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是只要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共同努力,对学生缺乏自我能效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行之有效地解决方法就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以提升,并不断获得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性格,最终实现成绩的提升。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贺老师规划精品课程」

论自信心的培养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详解

研究生在答辩的过程中,要思路清晰,前后过渡自然,先讲串联词,再翻幻灯片。

5.使用伏笔

巧妙运用伏笔,使报告结构严密、紧凑,可勾起专家和师生的好奇心。例如:“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在后面一章进行详细介绍”,设计问题陷阱,引起大家的密切关注。

6.声音响亮

答辩过程中要声音响亮,语气肯定,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得到。

同时可以增强胆量,使自己更富激情、富于感染力。

7.语速适中

研究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答辩专家和其他师生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答辩者一定要注意在答辩过程中的话语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

8.目光移动

论文答辩时应注意使目光时常瞟向答辩专家及会场上的老师和同学们,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使大家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9.体态辅助

论文答辩虽然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辅助会使答辩效果更好。手势语言是体态语言的主要部分,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

10.时间控制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一般在40~50分钟,但应按每个单位具体的时间规定而定。对论文答辩要有时间控制,宁少勿多。这样,显得有准备,容易给答辩专家一个良好的印象。

11.人称使用

在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称使用问题,建议尽量多用第一人称“我”、“我们”,能用“我”时不用“我们”,这样会给专家们一个好的印象——答辩人确实做了不少工作!

四、回答提问时要注意的问题

研究生宣讲完学位论文后就要进入答辩提问环节,为了提高回答的质量和效果,研究生在进行论文答辩前就需要思考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1)对选题意义的提问;

(2)对重要观点及概念的提问;

(3)对论文创新点的提问;

(4)对论文细节的提问;

(5)对论文数据来源的提问;

(6)对论文薄弱环节的提问;

(7)对自己所做具体工作的提问;

(8)对与课题相关的扩展性问题的提问。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取得良好的答辩效果,在回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听问题一定要注意力集中,没听清时要再问一遍,以免答非所问、把本来能回答的问题答错。

2.不要急于回答,要经过思考后再作回答,这样可使回答更有条理、更加深入和全面。

3.要认真领会专家的题意,针对问题的核心回答,宁少勿多。语言要简练,不要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不要过多地使用“大概”、“可能”、“也许”等词语。

4.有些问题不会回答是正常的,不一定影响评语。有时候专家看答辩者论文做的好,可能会问几个难度较大的问题,看答辩者是否有所考虑并与之进行深入交流,所以答辩者答不上来也是可能的,只需如实说明情况即可,不要不懂装懂,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5.要尊重答辩专家,不要过分争辩。当自己的观点与答辩专家的观点相左时,既要尊重答辩专家,又要让答辩专家接受自己的观点,就得学会运用各种辩论的技巧,而不要过分争辩。

五、其它事项

1.要有自信心。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想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自卑的心理会使答辩大失水准,甚至由于胆怯而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体现真实的能力和水平。

2.要有饱满的热情。要面带微笑、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把最佳的精神状态展示给大家。

3.要讲文明礼貌。开始时要向专家和同学们问好,答辩结束时要道谢,体现出良好的修养。无论是听答辩专家提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4.要注意仪态和风度。答辩者要仪容整洁、举止大方。如果能在最初的一、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成功的答辩是自信和技巧的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细致答辩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前提。使用一些答辩技巧可以充分展示整理研究材料、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让别人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对答辩的目的、答辩报告的内容、答辩报告技巧、可能遇到的提问及解决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做好这些工作,答辩者就一定会获得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1.担任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秘书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担任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秘书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本校工作人员或在册研究生。

、具有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背景。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秘书可以是本院系具备专业背景的教职工、博士研究生或高年级硕士研究生。

2.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的表格必须从网上下载吗?请问具体下载路径?

答:是。2019年7月毕业研究生论文答辩的相关表格必须从网上下载(表格上带有二维码标识)。具体下载路径如下:登陆本人校内门户à在导航栏中选择“学生业务”à “学位信息”à填写、打印表格。研究生本人登陆个人门户提交论文信息后即可获得“论文信息号”,请务必记录该信息号并告知答辩秘书。答辩秘书登录本人的校内门户后通过“论文信息号”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录入、打印与答辩相关的表格。

3.“答辩记录”应记录那些内容?

答:应重点记录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的问题,以及答辩人回答的内容;此外还要填写答辩时间、地点、到会人数等。以上内容均由答辩秘书记录、整理并亲笔签名,要求完整、详实、简练。

4.论文送同行专家评阅前,是否一定要导师评阅通过?

答:是的。学位论文完成后,首先提交给指导教师评阅,导师评阅通过后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再送同行专家评阅。

5.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要具备什么资格?

答: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是同行专家且具有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

6. 硕士学位论文需要几位评阅人?

答: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不少于2人,其中至少有一位校外专家。

7. 论文评阅有一人持否定意见,是否还可以另外增加评阅人?

答:若送审的两名评阅人的评语都是否定的,不能举行论文答辩;两位评阅人中有一位的评审意见是否定的,可再增加一位评阅人,若新增评阅人的评审意见是否定的,不能举行论文答辩。如果持否定意见的是校外专家,则新增的评阅人仍然需要是校外专家。

8.答辩委员会需要多少人,导师可以是答辩委员会成员吗?

答: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由3人组成。指导教师如果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应至少4人组成。

9.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主席分别需要什么条件?导师可以担任主席吗?

答: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具有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具有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不能担任主席。

10.如何确定答辩委员会成员?

答:答辩委员会名单由导师、教研室商定,学位分委会负责人审批。

11.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是什么?

答:

⑴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名单、主持各项议程

⑵.导师介绍该生的学习、科研情况

⑶.答辩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

⑷.委员提问,答辩人答辩

⑸.答辩委员会评议、投票表决(答辩人回避)

⑹.形成答辩决议书

⑺主席宣布表决结果和答辩委员会决议

⑻.各成员在《答辩决议书》上签名

12.导师或论文评阅人在国外,暂时不能亲笔签名,可否使用电子签名?

答:因某种特殊原因如导师或论文评阅人在国外,暂时不能亲笔签名的,可以使用电子签名,事后尽可能补签名。

13.答辩委员会成员因故不能到场,更换成员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因某些特殊原因需要临时更换答辩委员会成员的,由导师和教研室商定后,报学位分委会负责人重新审批,并修改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重新打印《答辩审批表》。

14. 学位审批材料A、学位审批材料B,在归档时分别存往何处?

答:学位审批材料A(A档)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存学校档案馆;学位审批材料B(B档)含学籍表、成绩单、导师对论文的评语、答辩报告书、学位审批表等内容,属于人事档案材料,将寄往毕业生就业的人事部门。

15. 学位审批材料中哪些表格需要亲笔签名,可否盖签名章或由他人代签?

答:学位审批材料中选题报告、导师评语、专家评议书、答辩报告书、答辩记录表等均需要相关人员亲笔签名,不可打印姓名、盖签名章或由他人代签。学籍表、成绩单、答辩审批表由教务老师处理。

16. 整理学位审批材料时,如何排列顺序?

答:必须严格按照A/B封面上的目录顺序排序。

17. 论文答辩不通过,是否还有机会重新申请学位?

答:论文答辩不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表决,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可允许申请人在半年后一年内对修改后的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如重新答辩仍未通过,则不再补行答辩。

18. 重新申请学位的程序如何?

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位办提出申请,通过学位办“重新申请答辩资格审查”后,到院系教务老师处办理有关事宜,按正常答辩流程进行,相关表格亦从网上下载。

19. 答辩委员会5人,有3票同意,2票不同意,论文答辩是否通过?

答:此情形下,论文答辩没有通过。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为通过。以上情形中,投票同意人数为五分之三,不到三分之二。

20. 答辩表决票上研究生姓名能否不填或投票后再补填?

答:不能。必须在“表决票”上写上研究生姓名之后,再交给答辩委员会投票,避免错投或漏投。

21.涉密论文如何确定,答辩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涉密论文是指涉及国家秘密的学位论文。确定涉密论文应在论文开题时提出,填写《涉密论文申请表》,报校保密委员会审查,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涉密论文在印刷、评阅、传递、答辩、提交、保存等方面均要按照校保密办和图书馆的相关规定进行,详情参见《研究生手册》中相关内容。

22. 在答辩或学位分委员会讨论之后,修改了“论文题目”,如何在成绩单中体现出来?

答:通过本院系教务老师修改管理系统中的论文题目,重新打印成绩单。

23. 发现成绩单中学分、成绩或课程名称有错,如何修正?

答:通过本院系教务老师修改管理系统中学分、课程、成绩等相关数据,重新打印成绩单。

24. 归入A档和B档案的成绩单如何区分?

答:归入A档的成绩单上有“学校留存”字样,归入B档案的成绩单没有该字样。

25. “科研统计”表格从系统中打印后,还需要导师签字、盖院系公章吗?

答:需要。“科研统计”表格从系统中打印后,经导师确认签字、加盖院系公章后,存入A档。

26. 答辩秘书的职责有哪些?

答辩秘书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方面:

⑴.协助论文评阅送审

⑵.登陆系统,填写答辩表格,检查核对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信息

⑶.做好详细的答辩记录(重点记录委员提问与学生回答的内容),并整理、录入、打印

⑷.收发表决票、统计表决结果

⑸.协助完成《答辩报告书》,请每位委员签名(一式两份),

⑹.整理答辩材料:按照A、B档案封面上的目录顺序整理

⑺.处理与论文答辩相关的其他事宜。

27. 毕业、结业、肄业各需要什么条件?

答:毕业: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和培养环节,论文答辩通过。

结业: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和培养环节,提交毕业论文,但在导师评阅、同行专家评阅或论文答辩中未获通过。

肄业:在校学习满一学年,完成了一定量的学分。没有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或者未提交毕业论文者均按肄业处理。

28.结业的学生,是否还有机会重新提交学位申请?

答:“结业”分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所提交的论文因导师评阅未通过或同行专家评阅未通过,这种情况应即时提请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表决,经全体委员半数以上同意,可允许申请人在半年后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其二是论文答辩未通过,这种情况应即时提请答辩委员会表决,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可允许申请人在半年后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表决情况需要做好记录,及时报学位办。

29.已经结业的学生重新提交学位申请获得硕士学位后,是否可以将以前的“结业证书”换成“毕业证书”?

答:从2019年开始,研究生结业后重新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经审查合格后,由学校换发毕业证书。

30.已经“毕业获学位”的毕业生,离校之后被查出学位论文有剽窃、抄袭等违规行为的,已获得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是否取消?

答:是的。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已结束学业并离校后的研究生,如果在校期间存在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一经查实,撤消其当时所获得的相关奖励、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位论文有剽窃、抄袭的行为属于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一经查实,取消已获得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答辩一般是学校对硕士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研究生答辩的时间一般只有20―30分钟,研究生要对答辩的目的、程序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深入剖析,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胸有成竹,通过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把大量工作在短时间里成功地讲出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应变能力及表达能力。

成功的答辩是自信和技巧的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细致周到的答辩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前提。研究生要答辩成功,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制作课件

论文写好后,要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硕士论文的基础上,着重于引论部分和结束部分,写好供10―15分钟用的答辩报告,并制作成课件。课件的制作做到主题明确,一目了然;精选文字,突出重点,简明扼要;适当美化视觉效果,尽量图文并茂,切忌文字堆砌,更不能把论文中的文字简单复制过来。制作好课件后,自己要卡时间反复练习。答辩前要亲临现场,熟悉现场布置,测试设备(如存放答辩课件的U盘或移动硬盘是否能在答辩使用电脑上正常播放等)。

二、陈述论文

硕士研究生教育重在训练研究生科学的思维、如何进行研究以及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术论文。硕士研究生的答辩一般考察论文的真实性、研究生对本领域专业知识及相关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及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如立题依据是否充分可行、研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研究步骤是否严密、研究方法是否应用得当、研究结果是否可信并有新意。研究生应从这几方面做好陈述,让别人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自己做得怎么样应届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需要做好的五件事应届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需要做好的五件事。

在具体陈述时,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良好的开场白。开场白是整个论文答辩的正式开始,它可以吸引注意力、建立可信性。答辩开始时要向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集体问好,体现出对答辩委员会老师的尊重。要谦虚而自信,避免自我表现,洋洋得意,寻求赞赏。力求避免“时间紧,没有好好准备”等自我辩解性话语。

第二、内容简练而清晰应届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需要做好的五件事文章应届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需要做好的五件事,要从研究的目的、内容、任务、意义、方法、结果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陈述。具体做到:突出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强调论文的新意与贡献;说明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

第三、陈述一般采用课件的方式展示,但不能对着课件念。

第四、把握好时间。力求在5―10分钟内陈述完。

三、记好问题

研究生报告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专家将会提出问题,时间5分钟。评委可能提出的问题一般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来自课题自身并需要研究生进一步说明的问题,这涉及到选题意义、重要观点及概念、课题新意、课题细节、课题薄弱环节、建议可行性等方面。

第二、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第三、论文是否合乎逻辑,书写是否规范,数据来源是否准确,论文提到的重要参考文献是否全面。

第四、不大容易估计到的问题。如和课题完全不相干的问题;似乎相干,但是答辩者根本未做过,答辩委员考察答辩者进一步打算怎么做。

第五、考察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

无论哪方面问题,问题一般是答辩委员的研究方向及其擅长的领域,研究生要对答辩委员的知识背景、研究专长等进行比较全面和详细的了解。

四、自信回答

回答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把要回答的问题进行合并、整理,拟好回答提纲。如当面回答,在脑中做好提纲。

第二、不要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进行回答。

一个人,只有自信,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如今,在这个提倡 文化 自信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自信。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自信的 议论文 范文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信的议论文范文1

很多事实证明,自信是大多数有所共同具备的品质,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人们常说,一个人在生活中不怕被别人击倒,他会再次爬起来,最可怕的是自己把自己击倒,他也就再也没有希望了。怎样才能避免“自己把自己击倒”呢?那就需要自尊自信。

自信的人生是永远不会被社会击败的,除了他自己最后精疲力竭,无力拼搏。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登高。有了自信,人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达到的境界,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信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自信者的格言都是:“我想我能够的,现在不能够,以后一定会能够的!”

自信不仅能改变周围的环境,还能改变自信者自己。

比如,有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心理学家从一班大字生中挑选出一个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在一个风口丽的日子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陪她回家,大家以假作真地打心里认定她是位漂亮聪慧的姑娘。结果怎么样呢?不到一年,这位姑娘出落得很好,连她的举止也同前判若两人。她聪明地对人们说:她获得了新生。确实,她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然而在她身上却展现出每一个人都蕴藏的潜质,这种美只有在我们自己相信自己,周围的所有人也都相信我们、爱护我们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

可见,自信能够创造奇迹。

但是,自信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具备的。很多人自信心是很低的,特别经过一番生活折腾,尝到一些生活的苦辣酸甜,有人就自惭形秽起来。还有的人竟然学会如何自己贬低自己,以此来预防生活的失败,他们认为,自信是一种危险的品质,人越自信,就越容易碰钉子,越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是夹着尾巴过日子。

还有的人,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因为大人们总是这样训斥他们:“瞧,你这个笨蛋,傻瓜,窝囊废,将来顶多是个扫大街的!”久而久之,他也就真的认同了这些话,以后稍微碰上个小失败,他就会这样宽慰自己:“反正我从小就是一个笨蛋和窝囊废,怎么能异想天开呢?”

自信的议论文范文2

老师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正是如此,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想要成功自信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没有自信心就没有了一盏指路的明灯;没有自信心,就没有了迈向成功的阶梯,我们在生活中离不开自信心,就像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自信的决心。

为什么有一部分同学会没有自信心呢?原因就是:他们有自卑的心理;没有正确认识到自信对他们的帮助。

下面我来举几个自信的案例:

自信就是力量,有了力量就有了走向成功的基础。美国的一位舞蹈家年轻时多次考舞蹈学院都没有考上,十分沮丧。一次一个老太太把她带到花园中告诉她,只要找到 传说 中的六重花瓣的胭脂点,上帝就会帮助她,然而胭脂点从来都是五重花瓣的,因此女孩找了一天也没找到。这时老太太叫住女孩,然后随手掐下一个胭脂兰的花骨朵,说:“凭我多年的 经验 ,这一定是你要找的六重花瓣的胭脂点,现在我把它送给你,也把好运送给你。”女孩信以为真,顿时有了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于是,在后一次的选拔中,她脱颖而出,终于被录取了。

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六重花瓣的胭脂点,那为什么女孩前几次都没有被录取,而得到胭脂兰以后就被录取了呢?答案是自信。女孩相信胭脂兰真的会给她带来好运,所以有了自信,把自信化作力量,融在自信中,气质中,舞姿中……从而实现梦想。

居里夫人的遭遇,也可以说很悲惨,但是,她并没被困难-,而是树立了自信,最后取得了成功。

从这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自信是成功的保证。

人只要充满自信心,就可能战胜困难而获得成功,这是德国精神学家林德曼亲身的实验证明,林德曼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报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肌体的健康。那么,我们要怎样培养自信心呢?首先,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其次,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最后,我们要撇去自卑。

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做起事来难免会粗心大意这样做出的事怎么会好呢?

如果说自卑自信自大是横坐标,成功是纵坐,标,那么自信恰好在横轴与纵轴的交点处,是原点。可见自信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也是到达成功最短最有效的途径,让我们沿着自信走向成功吧!

-我相信,自信的力量是给自己心里的鼓励!

自信的议论文范文3

一个人在人生中难免会阅历很多挫折和失败,而自信在这时候得到了人们的选择,要是你选择了自信,那胜利就会在不远处随你而来,要是你选择了另一种,那只能说负疚,胜利会毫不犹豫的离你而去,给你留下永久失败的记忆,让你到了人生的最低谷,永久也不会获得属于你自己的那份胜利,以是,请你记住,自信是你在胜利和失败之间的转折点,必要你郑重的选择,好好的掌控!一件事当你做失败后,不要怕,重新再来,把失...

一个人在人生中难免会阅历很多挫折和失败,而自信在这时候得到了人们的选择,要是你选择了自信,那胜利就会在不远处随你而来,要是你选择了另一种,那只能说负疚,胜利会毫不犹豫的离你而去,给你留下永久失败的记忆,让你到了人生的最低谷,永久也不会获得属于你自己的那份胜利,以是,请你记住,自信是你在胜利和失败之间的转折点,必要你郑重的选择,好好的掌控!

一件事当你做失败后,不要怕,重新再来,把失败算做你脚下的基石,只要高兴的踮起脚尖用自信把自己举高点,信赖自信可以克服统统挫折与失败,用自信点亮胜利,有自信战胜失败,用自信克服挫折——这就是你胜利的窍门!

有些人老是不相信自信的气力,老是在最低落和失败到极点的时刻抛却,其其实你抛却的前一秒想到自信,那你就会获得另一种大相径庭的效果——胜利!

有些事,老是在你最不想抛却时选择抛弃,无奈让你觉得这是仅有的设施,可这偏偏是一种脆弱,不敢面临实际的显露,要是就由于这些小事而抛却终究的目的,你不觉得你和失败做了一场蚀本的生意吗?你不觉得你和胜利一块儿酿成穷光蛋吗?要是回头想一想,你当初如果自信点,把失败看做是一块小小的绊脚石,那份当初应当属于你的胜利如今不就在享受吗?但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世界上只有你做了而不懊悔的事,记住,当你懊悔了,连最有用的药——自信,也救不了你的懊悔,以是只能说,自信是你在不懊悔的条件下选择的!

记得马云叔叔曾说过:“今日很残暴,来日诰日更残暴,后天很美妙,但大多数人去世在昨天的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是的,人就是如许,只要你大胆的去战胜、面临,克服今日、来日诰日残暴的实际,那后天的太阳1定为你升起,可要是你不如许做,那你只能“去世”在来日诰日的晚上,永久看不到后天为你升起的太阳!

自信点,由于生存必要自信,自信点,由于胜利必要自信的高兴,自信点,由于失败必要你用自信来战胜,自信点……胜利就是你的!信赖自信,信赖自我,记住——我能行!

自信的议论文范文4

可曾有过那样一刻,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可曾有过那样一刻,大脑空白,忘却今生;可曾有过那样一刻,永恒灿烂,回味如新。是的,我有过这样一刻,那是开启了人生新的章节的一刻,那是迈上了新的台阶的一刻。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猜透了自信的真谛,就算是已定的事实也有翻身的希望。自信是一种力量。一种潜在的、可贵的、强大的力量,有了它,就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来。自信是做人的原则。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顺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历经多少失败,都要努力去战胜困难,要像那无所畏惧的苍松一样,傲然挺立。自信是一种拥有,一股勇气。就是凭借着这股-,我们才能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尽情描绘明日的七彩世界。

没有自信,越王勾践怎能砍断吴王的金戈?没有自信,区区西秦如何东出函谷而一统天下?没有自信,百二秦关怎能更换上刘汉的旗号?没有自信,成吉思汗的铁骑又如何能踏上多瑙河的土地?没有自信,几百十战士为何能战死狡猾的敌人?

自信是失败的支柱,是成功的基奠。自信,它给我以勇气与力量,有了它,失败不再追随我,胜利不再躲避我;有了它,生活更充实有趣,学习更富有生机。自信,是一颗火热的太阳,使我享受了它的温暖;自信,是心底的一颗宝珠,什么时候用它,什么时候就会发光;自信,是征途的导航灯,指引我跨过一道道艰险的门槛;自信,是夜晚的灯光,让自己甩掉黑暗的恐惧。

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表扬自己,把自己的优点、长处、成绩、满意的事情,统统找出来,在心中“炫耀”一番,反复刺激和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我真行”,就能逐步摆脱“事事不如人,处处难为己”阴影的困扰,就会感到生命有活力,生活有盼头,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从而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给自己鼓掌,自己给自己加油,自己给自己戴朵花,自己给自己发锦旗,便能撞击出生命的火花,培养出像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的那种豪迈的自信来!

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卑的羁绊,从而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事业的辉煌。

自信,并不难寻,只看自己用什么方式去寻找。自信就是扬帆远航的船,纵然孤帆远影,也定能乘风破浪;自信就是原野上巍然屹立的劲草,即使疾风瑟瑟,也依然傲然挺立。纵然天地悠悠,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事物都有它自己存在的意义和勇气,这就是自信。

大海茫茫,白舸争流,芸芸众生,谁与争锋!朋友,自信吧!相信前面的路,相信自己的能力,奇迹便总像生命的轮回一般,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让自信伴我成长,在生命中绽放光芒!

自信的议论文范文5

很多事实证明,自信是大多数有所共同具备的品质,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人们常说,一个人在生活中不怕被别人击倒,他会再次爬起来,最可怕的是自己把自己击倒,他也就再也没有希望了。怎样才能避免“自己把自己击倒”呢?那就需要自尊自信。

自信的人生是永远不会被社会击败的,除了他自己最后精疲力竭,无力拼搏。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登高。有了自信,人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达到的境界,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信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自信者的格言都是:“我想我能够的,现在不能够,以后一定会能够的!”

自信不仅能改变周围的环境,还能改变自信者自己。

比如,有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心理学家从一班大字生中挑选出一个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在一个风口丽的日子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陪她回家,大家以假作真地打心里认定她是位漂亮聪慧的姑娘。结果怎么样呢?不到一年,这位姑娘出落得很好,连她的举止也同前判若两人。她聪明地对人们说:她获得了新生。确实,她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然而在她身上却展现出每一个人都蕴藏的潜质,这种美只有在我们自己相信自己,周围的所有人也都相信我们、爱护我们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

可见,自信能够创造奇迹。

但是,自信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具备的。很多人自信心是很低的,特别经过一番生活折腾,尝到一些生活的苦辣酸甜,有人就自惭形秽起来。还有的人竟然学会如何自己贬低自己,以此来预防生活的失败,他们认为,自信是一种危险的品质,人越自信,就越容易碰钉子,越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是夹着尾巴过日子。

还有的人,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因为大人们总是这样训斥他们:“瞧,你这个笨蛋,傻瓜,窝囊废,将来顶多是个扫大街的!”久而久之,他也就真的认同了这些话,以后稍微碰上个小失败,他就会这样宽慰自己:“反正我从小就是一个笨蛋和窝囊废,怎么能异想天开呢?”

自信的议论文范文5篇相关 文章 :

★ 关于自信的优秀作文范文5篇

★ 关于自信的作文5篇

★ 以自信为话题的优秀范文5篇

★ 自信的作文

★ 以“自信”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精选5篇

★ 关于以“自信”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精选五篇

★ 关于“自信”为的话题作文范文精选五篇

★ 自信的话题作文600字5篇

★ 关于“自信”的作文5篇

★ 自信的话题作文800字5篇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论文

自信心培养是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论文,欢迎阅读。

内容摘要: 文章分三部分: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及培养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层层深入论述问题。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所以,教师应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科学地对幼儿的自信心加以培养。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幼儿自信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真正工作中因人而异的加以培养,争取使每个幼儿都能出色地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成为生活的强者,满怀信心的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 幼儿 自信心 培养方法 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自信会使人性格开朗,使人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战胜困难。

一、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将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调动人的潜能,信心能调整人的各种功能,这种调动和调整相互促进,一个人就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做任何事都会存在很多不足,如果他们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会对社会化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如果教师能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及时对幼儿进行称赞与鼓励,让他们产生自信心,这样,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当幼儿对某一方面产生自信后,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从而促进其其它方面的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幼儿具有坚强的意志、美丽的心灵、活泼开朗的性格,为造就合格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就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受不同教育的幼儿,他们的自信心水平也明显不同。有的幼儿有一股韧劲,不怕困难,做什么事都很专心认真,有点磕碰忍着不哭,干什么事都愿意亲自试一试。可以说,这类幼儿的心理发展是高的,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有的幼儿胆小怕事,遇见生人就往后躲,做什么事都不敢试一试,老师稍一批评就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很强,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中应积极影响,因人而异的激发,引导幼儿的内在动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拥有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人格。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这个词每个人都认识,可是不一定都能作到,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信心强的人,能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并能想方设法获得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退却,成为生活中的弱者。可见,自信心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社会的挑战。

教育者都知道,教育要依据心理知识才能进行,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的实施教育。所以,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也应从心理方面去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相关因素。因为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而幼儿期是自信心萌芽、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效果。关于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这样。当教师进行培养时,教育效果不会很快出现,但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个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处处不如人的自卑者,怎能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中有所成就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幼儿幼年时就在其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可用之才,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与方法

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需要教师很大的耐心,因为现在的幼儿多系独生子女,他们倍受家人的关爱。成人过多的包办代替或其它一些原因,必然使幼儿错失一些尝试的机会,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因而使幼儿丧失自己努力尝试,面临、解决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与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便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有:

第一、尊重幼儿,相信幼儿

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切不可随意说。要知道,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最权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那些敏感的幼儿,一句“你真笨”可能铸成他终生的自卑。教师的评价应针对事情本身,而不应指向幼儿的人格。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差,他们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成人认为他行,幼儿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样才能在教育幼儿时,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幼儿,从而使幼儿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幼儿进行活动中,教师应常说:“你能行”、“你会成功的”,幼儿从教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使自己的信心得到增强,产生愉悦感,从而怀着更大的信心去应试下一次。对于那些有能力却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哪怕是一小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慢慢培养起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切不可随意地批评幼儿,否定幼儿,以训斥甚至挖苦的态度对待幼儿,因为这样会使幼儿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他们会认为自己很笨,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第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是让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人们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但是,幼儿由于遗传和家庭的因素,在体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成功的体验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使每个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都能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以增强自信。比如,在进行拼图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水平分组。对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们拼常见的动物,对能力中等的幼儿让他们拼交通工具,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拼家具或风景画。让各水平阶段幼儿都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从而逐渐增强自信。再比如,在发展幼儿走、跑、跳、跨等基本动作的体育活动中,可把活动要求分不同层次,能力强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稀的“小石子”路或较宽的“小沟”;能力差些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密的“小石子”路或较窄的“小沟”。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锻炼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与鼓励,让每个幼儿都有所进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根据活动内容难度和幼儿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分组的形式,便于幼儿获得成功,产生自信。幼儿有了自信,就会主动去参与活动,参与过程中又可增强自信,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参与感,两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多给鼓励,放手培养

成人积极的态度对幼儿影响很大,“喜欢称赞”是幼儿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无论幼儿做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与鼓励,使他们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当然,这里所说的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幼儿做了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多说些:“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一定会做好的”之类的话。不要看到失败与不足就一味批评,学会先鼓励再指出缺憾。可以这样说:“挺好,不错,你看要是那样是不是会更好呢?”用这种征求意见的口吻,使幼儿不至产生挫败感与厌烦心理,而是积极主动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在活动中应多处于指导者的身份,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教师要做的.只是观察、适时指导、鼓励与赞扬。

第四、认识自我,学会评价

幼儿不善于自我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简单的“复制”。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切忌过高或过低,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和能力,正确使用评价语。如,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时,不应只表扬幼儿作对了几道题,复述了几个故事,学会了几支歌,而是要多表扬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的学习方法,给幼儿真正的自信。引导幼儿学会辨证的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与互帮互学。如,可在班中开展“说说我的小伙伴”活动,引导幼儿讲出小伙伴的长处,使其了解互相学习的重要性。经常在班中开展“展示台”活动,让幼儿进行特长展示,以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以发现他人的长处,树立榜样。促进幼儿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成为自信、乐观的孩子。

第五、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如果教师多给幼儿一份爱护与关心,就会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无论是善意的微笑,还是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师生间充满融融的爱意。常听到,幼儿园中幼儿叫老师“妈妈”,这就证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此外,教师在爱幼儿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能力差异,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做法。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能力差的幼儿,以及那些调皮的幼儿,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实际上是存在自卑感。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的观察和指导,一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帮助其树立信心。幼儿一步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能否和周围环境形成良好关系,可以改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并关系到他们能否带着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用简单的指责,强硬的指令,俯视的目光对待幼儿,要用爱去教育他们。

第六、抓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将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尽可能多地给幼儿选择决定的机会与权利。比如,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征求一下幼儿的意见。“我们这样做,好吗?”或“我们该怎样做才好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颇具价值的,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其次,在幼儿实践的过程中,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由地探索,不过多地限制和指责。因为每个幼儿的心灵都像一把锁,只要有适合的钥匙,总能叩开幼儿的心扉。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守侯着幼儿,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指导一下,然后便重做回一个“旁观者”,学会自己让自己“下岗”。

最后,幼儿需要自信心,以便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如果幼儿在实践中总是挫折不断或常常失败,就很难把自己与成功联系在一起,自信也会因此减弱。如,实习中的一次美术活动,大部分幼儿已画完后,仍有一些幼儿未完成他们的作品。其中,有的是因为认真而速度较慢,有的是由于没有信心,胆小不敢下笔。于是我便给那些速度慢的幼儿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从绘画中寻找乐趣与信心。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的幼儿,我便在一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进行绘画。因为他们本身对绘画就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只有一步步鼓励与耐心指导,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支持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兴趣,幼儿便会乐于从事这一活动,于是教师便可从技巧方面进行指导,逐渐帮其树立起信心。

第七、家园配合,争取最佳效果

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努力给幼儿创造锻炼机会,但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都不敢放手,这样,就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幼儿园中的教育成果,需要在家庭中加以巩固,以增强教育效果。因此,为让家长配合工作,教师可在板报中设立“家教园地”,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取得家长思想上的认同及行为上的一致。此外,还可通过与家长座谈,了解幼儿的自信原始水平,然后针对总体发展水平及各个幼儿特点制定出培养计划,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共同研究出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办法。此外,还要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幼儿与家长的关系等情况,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而且,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一股合力,就会事半功倍。

总之,人生是一次远征、人生是一次攀登。支撑着一个人远征和攀登的第一根支柱,就是必胜的信心。只要幼儿充满上进心,再加上教师时时用爱进行鼓励,信心不坚定的会坚定,信心丧失的会恢复。信心是能力的源泉,作为教师务必在孩子幼年时就使他们充满信心,为幼儿的成才开辟力量的源泉,使幼儿出色的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题目

一、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的日常生活里,有一些事情是完完全全可以由幼儿自己去做,可是他们的家长不让他们去做,代替他们把事情做完,致使幼儿在逐步丧失生活的基本能力,依赖性超强。这些幼儿在他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会使他们自己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事情也不会做,只要有家长就什么都不用去做,不管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功,促使幼儿的自信心在逐步走向消失,其后果极为严重。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其实非常容易做到,幼儿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们去做一些并不复杂且能够做到的事情。每当幼儿在喝水之时,教给幼儿如何正确放置水杯的方法,在放置水杯时必须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当幼儿喝完水之后,教师要关注幼儿自己将水杯清洗干净之后放回原来位置,逐步形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每当幼儿在吃饭之时,教师要教会幼儿如何自己去独立洗手,洗手之后如何自己将毛巾放到原来自己放置毛巾的地方。再者玩玩具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喜欢的活动,当幼儿玩完玩具之后,给幼儿定好规矩,必须能够自己去整理好玩具,再把它们正确放到存放玩具的地方。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们应该锻炼幼儿日常生活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不断提升幼儿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教师要注意寻觅,当幼儿能够主动担任任务进入我们视线时,幼儿教师就应该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给幼儿注入正确的思想,激励幼儿有效提高自信心。二、在幼儿日常授课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优点和缺点会呈现在自己身上,人无完人嘛。幼儿园的幼儿天真无邪,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会无遮掩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幼儿教师要及时发现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赋予幼儿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平台的机会,使幼儿能够利用这个平台,把自身美丽闪光的一面呈现出来,以此有效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例如,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努力为幼儿提供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使幼儿敢于表达,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幼儿抒发自己情感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时间给予幼儿,千万不要施加压力给幼儿,要以他们易于接受的角色主动去配合他们,并对他们的真实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幼儿喜欢歌唱,教师就为他们缔造展示歌喉的场所。幼儿喜欢舞蹈,教师就为他们布置展示优美舞姿的舞台。幼儿喜欢画画,教师就为他们描绘心中优美画卷提供有利条件。长此以往日积月累下去,幼儿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技之长,他们在展示自己一技之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得到不断的激发和培养。三、在激励与评价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处于幼儿时期的幼儿,是非观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还是模糊的,他们根本不晓得什么是对的事和错的事,是非观的正确引导还是需要我们成人,靠成人的言行去获悉某件事情的对与错。为此,幼儿家长及幼儿教师的语言选择就凸显其重要性了。在幼儿是非观念教育中,我们幼儿教师应该采用易于他们理解且阳光的话语,去对某个人或者是某件事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负面言语对于他们尽量少说或者尽量不说,这样做下去,幼儿定会养成优异的品格。例如,幼儿给我们呈现良好的行为及习惯的时候,我们幼儿教师必须要及时给予他们认可,对他们要面带微笑地说“你真棒”“好样的”“为你点赞”这样的话来激励他们。通过这种做法就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自信不足的幼儿重新获得自信心。四、利用挫折与失败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漫漫人生旅途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与失败。而此时个人自身所拥有的自信心却非常大,可以决定这个人能否战胜挫折与失败。我们坚信,只要拥有足够的自信心,幼儿才会在将来的生活里不被困难吓倒,不被失败和挫折所屈服。所以,如果把幼儿在日常中遇到的挫折叫做失败体验的教学,那在幼儿遇到挫折及失败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给幼儿温暖,给予幼儿敢于战胜困难的那份自信心。

自信心培养是幼儿 教育 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自信心的重要性,并采取可行 方法 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试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 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试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如下:

内容摘要: 文章 分三部分: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及培养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层层深入论述问题。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所以,教师应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科学地对幼儿的自信心加以培养。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幼儿自信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真正工作中因人而异的加以培养,争取使每个幼儿都能出色地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成为生活的强者,满怀信心的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 幼儿 自信心 培养方法 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自信会使人性格开朗,使人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战胜困难。

一、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将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调动人的潜能,信心能调整人的各种功能,这种调动和调整相互促进,一个人就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幼儿年龄小, 经验 少,做任何事都会存在很多不足,如果他们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会对社会化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如果教师能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及时对幼儿进行称赞与鼓励,让他们产生自信心,这样,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当幼儿对某一方面产生自信后,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从而促进其 其它 方面的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幼儿具有坚强的意志、美丽的心灵、活泼开朗的性格,为造就合格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就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受不同教育的幼儿,他们的自信心水平也明显不同。有的幼儿有一股韧劲,不怕困难,做什么事都很专心认真,有点磕碰忍着不哭,干什么事都愿意亲自试一试。可以说,这类幼儿的心理发展是高的,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有的幼儿胆小怕事,遇见生人就往后躲,做什么事都不敢试一试,老师稍一批评就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很强,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中应积极影响,因人而异的激发,引导幼儿的内在动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拥有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人格。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这个词每个人都认识,可是不一定都能作到,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信心强的人,能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并能想方设法获得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退却,成为生活中的弱者。可见,自信心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社会的挑战。

教育者都知道,教育要依据心理知识才能进行,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的实施教育。所以,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也应从心理方面去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相关因素。因为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而幼儿期是自信心萌芽、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效果。关于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这样。当教师进行培养时,教育效果不会很快出现,但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个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处处不如人的自卑者,怎能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中有所成就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幼儿幼年时就在其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可用之才,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与方法

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需要教师很大的耐心,因为现在的幼儿多系独生子女,他们倍受家人的关爱。成人过多的包办代替或其它一些原因,必然使幼儿错失一些尝试的机会,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因而使幼儿丧失自己努力尝试,面临、解决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与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便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有:

第一、尊重幼儿,相信幼儿

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切不可随意说。要知道,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最权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那些敏感的幼儿,一句“你真笨”可能铸成他终生的自卑。教师的评价应针对事情本身,而不应指向幼儿的人格。幼儿的 自我评价 能力差,他们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成人认为他行,幼儿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样才能在教育幼儿时,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幼儿,从而使幼儿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幼儿进行活动中,教师应常说:“你能行”、“你会成功的”,幼儿从教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使自己的信心得到增强,产生愉悦感,从而怀着更大的信心去应试下一次。对于那些有能力却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哪怕是一小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慢慢培养起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切不可随意地批评幼儿,否定幼儿,以训斥甚至挖苦的态度对待幼儿,因为这样会使幼儿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他们会认为自己很笨,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第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是让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人们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但是,幼儿由于遗传和家庭的因素,在体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成功的体验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使每个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都能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以增强自信。比如,在进行拼图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水平分组。对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们拼常见的动物,对能力中等的幼儿让他们拼交通工具,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拼家具或 风景画 。让各水平阶段幼儿都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从而逐渐增强自信。再比如,在发展幼儿走、跑、跳、跨等基本动作的体育活动中,可把活动要求分不同层次,能力强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稀的“小石子”路或较宽的“小沟”;能力差些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密的“小石子”路或较窄的“小沟”。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锻炼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与鼓励,让每个幼儿都有所进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根据活动内容难度和幼儿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分组的形式,便于幼儿获得成功,产生自信。幼儿有了自信,就会主动去参与活动,参与过程中又可增强自信,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参与感,两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多给鼓励,放手培养

成人积极的态度对幼儿影响很大,“喜欢称赞”是幼儿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无论幼儿做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与鼓励,使他们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当然,这里所说的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幼儿做了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多说些:“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一定会做好的”之类的话。不要看到失败与不足就一味批评,学会先鼓励再指出缺憾。可以这样说:“挺好,不错,你看要是那样是不是会更好呢?”用这种征求意见的口吻,使幼儿不至产生挫败感与厌烦心理,而是积极主动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在活动中应多处于指导者的身份,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教师要做的只是观察、适时指导、鼓励与赞扬。

第四、认识自我,学会评价

幼儿不善于自我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简单的“复制”。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切忌过高或过低,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和能力,正确使用评价语。如,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时,不应只表扬幼儿作对了几道题,复述了几个 故事 ,学会了几支歌,而是要多表扬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的 学习方法 ,给幼儿真正的自信。引导幼儿学会辨证的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与互帮互学。如,可在班中开展“ 说说 我的小伙伴”活动,引导幼儿讲出小伙伴的长处,使其了解互 相学 习的重要性。经常在班中开展“展示台”活动,让幼儿进行特长展示,以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以发现他人的长处,树立榜样。促进幼儿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成为自信、乐观的孩子。

第五、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如果教师多给幼儿一份爱护与关心,就会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无论是善意的微笑,还是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师生间充满融融的爱意。常听到,幼儿园中幼儿叫老师“妈妈”,这就证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此外,教师在爱幼儿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能力差异,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做法。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能力差的幼儿,以及那些调皮的幼儿,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实际上是存在自卑感。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的观察和指导,一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帮助其树立信心。幼儿一步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能否和周围环境形成良好关系,可以改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并关系到他们能否带着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用简单的指责,强硬的指令,俯视的目光对待幼儿,要用爱去教育他们。

第六、抓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将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尽可能多地给幼儿选择决定的机会与权利。比如,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征求一下幼儿的意见。“我们这样做,好吗?”或“我们该怎样做才好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颇具价值的,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其次,在幼儿实践的过程中,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由地探索,不过多地限制和指责。因为每个幼儿的心灵都像一把锁,只要有适合的钥匙,总能叩开幼儿的心扉。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守侯着幼儿,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指导一下,然后便重做回一个“旁观者”,学会自己让自己“下岗”。

最后,幼儿需要自信心,以便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如果幼儿在实践中总是挫折不断或常常失败,就很难把自己与成功联系在一起,自信也会因此减弱。如,实习中的一次美术活动,大部分幼儿已画完后,仍有一些幼儿未完成他们的作品。其中,有的是因为认真而速度较慢,有的是由于没有信心,胆小不敢下笔。于是我便给那些速度慢的幼儿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从绘画中寻找乐趣与信心。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的幼儿,我便在一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进行绘画。因为他们本身对绘画就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只有一步步鼓励与耐心指导,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支持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兴趣,幼儿便会乐于从事这一活动,于是教师便可从技巧方面进行指导,逐渐帮其树立起信心。

第七、家园配合,争取最佳效果

家庭教育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努力给幼儿创造锻炼机会,但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都不敢放手,这样,就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幼儿园中的教育成果,需要在家庭中加以巩固,以增强教育效果。因此,为让家长配合工作,教师可在板报中设立“家教园地”,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取得家长思想上的认同及行为上的一致。此外,还可通过与家长座谈,了解幼儿的自信原始水平,然后针对总体发展水平及各个幼儿特点制定出培养计划,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共同研究出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办法。此外,还要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幼儿与家长的关系等情况,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而且,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一股合力,就会事半功倍。

一、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自我意识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树立自信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显得十分重要。在平时活动中可以观察到,自信心强的幼儿在游戏、体育、美工、计算等活动中都表现的情绪愉快,行动积极,比较活泼。自信心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使其在成长的道路上走的更稳,更好的适应今后社会的生活,为获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当前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因素分析(一)家庭教养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占的比例也日益增加,父母都把所有的爱,所有的关怀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家长往往把儿童当作弱小被动的保护对象,事事包办代替。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一味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孩子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缺乏成功的体验,从而导致自卑心理。(二)同伴之间能力差异水平的影响由于孩子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能力、行为、性格、智力等。在进行集体活动中,一部分相对处于弱势的幼儿在身体、能力方面就和同伴间有了很大差别,这些差异对比让这些幼儿产生了自我的否定,从而表现出自卑、缺乏自信。(三)教育观的影响孩子从家庭来到幼儿园,由于各方面的环境发生变化,面对的成人也由父母变成了老师。老师就是班里的权威人物,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老师常常在教学中无意识会将许多机会和任务给予了能力强的孩子而忽视了能力弱的孩子,这无形中就影响了班级、同伴与这些孩子的关系,孩子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就受了打击。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思考幼儿只有参与实践活动,动脑、动手、动口,才能掌握知识,学会新的本领,这是提高自信心的根本。在《幼儿工作规程》中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奠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地位。我们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做法。(一)在游戏中,给每个幼儿平等的表现机会在幼儿园,教师对每个幼儿的态度和关怀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就必须无时无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在游戏活动中为其创造条件去获得成功,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如在语言活动区中,在语言区的墙上贴了许多美丽、有趣的故事图片,这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片很快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大家一下子围到图片前叽叽喳喳地指着图片给同伴讲起故事来,边讲还边争吵着:“你听我讲!”“你听我讲!”“我先讲!”……看着小朋友想讲故事的热情,想到班里有些孩子比较胆小、怕表现,何不举行个游戏活动,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参与进来呢?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同等的讲述机会,有一个同等的表现舞台来表现自己。于是指定了一个“故事表演游戏活动”,每一个上台的孩子都可以得到小五角星。我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语言发展较慢的孩子,我就要求他尽量把话说完整;对思维发展较好的孩子,我就要求他们用丰富的词汇来表述自己知道的内容。当一个个孩子大声地、流利地讲述美丽图片上自己知道的故事时,这也就激起了孩子们讲述的热情,激起了孩子们表现的欲望,大大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二) 在游戏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进行因材施教有的幼儿由于能力较强,他们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够情绪愉快活泼、行动积极、喜欢与同伴合作游戏。而能力较弱的幼儿则表现为情绪不太稳定、喜欢独自游戏,在游戏中常常处于被领导的地位。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深入了解幼儿的情况,针对不同幼儿的长处,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不同要求的起点上,鼓励支持幼儿,帮助幼儿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不同的快乐,获取共同的自信。(三)在游戏中,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参与合作是获得成功的催化剂。单纯有教师的关爱对幼儿的自信心培养是不够的,同伴的接纳、关心也影响着幼儿自信心的增强。在之前实习的一个班级,有一个幼儿能力比较差,在角色游戏的表演活动中,一个幼儿说“他什么也不会,不要他!”这时本来信心不强的这个孩子一下子走开了。这时,我发现后走过去,问他:“你想演什么?”他不说话,于是我鼓励他说:“你想扮演什么角色,勇敢告诉小伙伴,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结果这个幼儿在不断的鼓励下说出了自己想演什么角色。然后我跟所有的幼儿说,他虽然不太会表演,但他做事很认真,或者可以先担当门口迎客人的角色,再表演一些简单的角色,让他试一试。我这一说,幼儿们都友好地接纳了这个能力差的幼儿,并且友好的帮助、合作。(四)在游戏中,大胆放手让幼儿进行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是儿童产生自信心的重要源泉。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动手动脑能增加知识技能,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加成功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活动中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所以老师在给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和宽广的游戏活动区域,保证活动时间之外,更多的应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游戏活动内容,放手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获得成功的快乐,幼儿的自信心自然而然的建立起来了。

大学生能力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论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 摘 要 高素质人才应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该通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等措施来促进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业精神 个性发展1 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背景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变化。如何培养和塑造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化中有所作为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体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等。但不外乎一方面是创业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思想教育是创业技能教育的基础,创业思想教育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动机的确立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养成,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创业思想。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关键一点就是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主动或自主创业。既要鼓励学生敢于在新兴的领域和行业去艰苦创业,也要支持学生敢于自主创业,学会自我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胆量、勇气和开拓创新精神。2 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内涵人才的培养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下达统一招生计划、统一考试招收学生、国家包上学国家包分配”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毕业时由国家下达统一的指令性分配计划,由各级人事部门和高校计划把毕业生分配到各用人单位,全部毕业生都有工作单位,这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养成了学校到学生对国家管理机构的依附心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权,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现在大学生适应社会变革所要努力培养的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其基本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要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有学者认为,从“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教育的一种转型。显然,这里所谓“生存”,不是指一个人自然生命的存在与延续,而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独立开辟生活道路、并自主创造人生价值的能力。传统人格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工作靠国家、发展靠关系”等等就是这种依附心理的体现。而现代人格强调生命独立自主,有独立面对生活,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其中包括在不同环境中从事不同职业、遇到各种情况时人际交往能力、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抱守古训、因循成法,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受到称道,而在各种变革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它已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现代人的灵魂。美国之所以能在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与美国文化中敢冒险、寻求变革和鼓励创新的精神有关,这种精神使美国人有一种超常规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思维定势和构架。 要有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人,不应当是信奉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者,相反,他应当具有广泛的人文关怀,充分表现出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自觉履行这种责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把握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真正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大学文化熏陶的人,也应当超越现实功利,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不仅知道“何以为生”,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理解“为何而生”,认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始终坚持真、善、美的价值原则。3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特点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为以下主要特征: 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人,必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人与环境的互动过 程中,个体能够以前瞻性的思维与眼光做出预测与判断,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行动方案,以保持与变化着的环境的协调统一,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和忍耐。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时代,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岗位的不断转换,人际关系的不断变化,使得人们几乎始终处在一个陌生的社会环境中,这就尤其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做到“与时俱进”,无往而不胜。 对文化的综合能力现代社会生活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并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等多种文化并存,使得许多人产生了深深的文化困惑,难以选择和研究个体的文化态度和生活方向。这种“文化不适应综合症”,会严重损害人的创造能力和生活信心。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人,必须有更加宽阔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在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下,始终把实践主体包括个体、集体、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关键问题,“以我为主”,大胆批判和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再整合和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化、全球化过程中辨清方向,确定目标,独立前行,开创一片新天地。 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能力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命题是“知与行”的关系问题,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明确提出“好学力行”,这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传统高等教育的主要弊病之一就是重知轻行,片面地认为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掌握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因而学生缺少必要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认识世界的真理性固然重要,但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没有实践,理论上的科学构想就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没有实践,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永远只能是精神的“空中花园”,难以转化成现实的文化存在。因此,实践观念的有无,实践能力的强弱,对于一个现代人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在人们不断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同时,也有必要强调“实践、实践、再实践”。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人,尤其需要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充分展示主体的本质力量。4 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途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认为:“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青年学生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形成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该做的事。”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在大学教育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要培养具有独立创业者精神的新型人才,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目前高等学校对相邻学科知识重视不够,要区分不同科类,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服务。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必须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高等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主体,要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制度。创立、创建学生能进行综合动手试验的外部环境,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并进而加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主要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总之,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许可,更依赖于学生主观的努力,作为学校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业者精神,为培养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参考文献1 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精神的培育[J].船山学刊,2004(3)2 谢相勋.论培养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人格──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要使命[J].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3 雷卫平.浅议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本思想[J].科技创业月刊,2005(7)4 贾文华.试论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3

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自觉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意志在人主动变革现实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对心理状态和外在行为有发动、坚持、制止和改变的控制调韦作用。意志力是指人们为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程度或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征,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意志和意志力对于学习和事业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遇到挫折时,意志薄弱的人往往缺少信心和主见,对自我的控制和约束力较差,容易改变行为的方向,容易回避现实,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其结果不仅严重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同时还降低了自信心及对挫折的承受和应对能力,甚至出现意志消沉和精神障碍。而意志力强的人则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善始善终地将计划执行到底,直至目标实现。意志力强的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都较强,并能将挫折转化为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大学生的套志力特点当代大学生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说明大多数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学习目的明确,能够自觉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成才、刻苦学习的目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根据目标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在遇到挫折和挑战时能够自觉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在遇到干扰学习的“诱惑”时,有良好的自制力。本栏责任编捧路杰E一胭l:Lj8354@帅.但是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阅历肤浅,少数学生意志品质不稳定,或意志品质发展不充分,或目标调整能力差,或缺乏韧性、恒心与毅力,或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等。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在新的大学生活中缺乏奋斗目标。二是缺乏果断性。三是自制力不够。四是缺乏坚韧性。由于缺乏坚韧性,很多人经常与胜利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大学生套志力的暗养一般来说,意志品质的形成与自觉确定目标和克服困难相联系,包括制订计划和执行计划两个阶段。在制订行动计划的阶段,表现为动机的取舍和调整,克服动机冲突,确定行动目标,选择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在执行决策计划阶段表现为克服内外困难,冲破种种阻力,并根据失败挫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达到目标。研究表明,人的意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锻炼出来的,而青春期正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的最佳时期。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一是自觉确定目标。上大学之前,很多人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刻苦努力,考取大学。但是上了大学以后,有的人错误认为大学就是“由你玩世界”,或目标模糊、或失去目标、或自制力不够,致使学习、工作效率下降,这是缺乏良好意志品质的突出表现。因此,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首先是要自觉确定目标,既要规划好自己四年的大学学习计划,也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尽早在考研、就业、出国等方面做出明确抉择。二是自觉实现目标。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克服内外困难,冲破种种阻力,执行决定,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调整计划,坚持行动,最终实现计划,达到目标。三是积极应对挫折。挫折对意志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挫折的双重性决定了挫折能够磨练人的意志,使人更加成熟、自信和坚强。大学生要通过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和强化积极的挫折防卫机制,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咨询等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体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周倩.酒泉地区高中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2]崔小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课外锻炼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3]谭林.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和单杠的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4]王霞元.甘肃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5]李春玉.试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实效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xx(09)

[6]王婷,姜华.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05)

[7]丁根清.如何培养体育系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J].才智.20xx(21)

[8]王延芳.甘肃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9]何晴晴.功能力量训练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0]余永生.四川省独立院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xx

[11]何晴晴.功能力量训练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2]李鑫.山西省太原市广场健身舞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xx

[13]王楠.对沈阳市高职院校大众健美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xx

[14]杜秀娟.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5]魏复活.宁夏城镇回民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6]祝欢.兰州市与郑州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现状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7]李冰,张璐.浅析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与阅读技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xx(05)

[18]龚云.中澳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xx(07)

[19]胡凤兰.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教学能力[J].学园(教育科研).20xx(03)

[20]杨瑞鹏.陕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xx(01)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彭庆文.大学体育概念新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6).74-79.

[3]冯晓辉.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

[4]魏丕勇.于涛.体育与艺术关系研究的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xx,(1):11~13.

[5]梅汝莉.“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小学管理.20xx(12).

[7]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8]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9]欣心.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J].北京教育.20xx.(5).

[10]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上海:开明出版社.20xx:1-23.

[12]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3]周应德,尹华丁.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12-13

[14]冯克诚主编.霍华德.加德纳与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原理、结构和教育学意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xx.(5):4-6

[15]彭伟强.美国多元办学模式及其启示[M].教学理论与实践.(7):29-3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