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心理学报2022第一期

发布时间:

心理学报2022第一期

1 综合类杂志:此类杂志包括自然科学各领域进展的,里面不时有本领域的最新最有影响力的文章出现

Nature, 5/

Science, 10/

PNAS (美国科学院院报,质量有好有差,因为据说有院士的关系稿)

Nature communication ( Nature旗下的open access杂志,以自然科学为主,发表少量心理学中基础研究,影响因子与PNAS差不多)

Scientific Reports (Nature旗下的open access杂志,最新的影响因子大于5)

PloS one(注意:这个杂志是open access的,影响因子为3~4之间)

神经科学杂志:此类杂志涉及神经科学各方面,不时有与认知神经科学相关的文献

Nat Neurosci,

Neur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Brain ()

CerebralCortex

Cortex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

Neurosciene

Neuroscience Letters

Neuroscience Research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

2 回顾、综述类杂志

此类杂志基本上都是综述性的文章,一般是邀请牛人写的,非常值得关注!

Trends in Neuroscienc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4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neurosciene()/clinicalpsychology()

Prog Neurobiol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IF:7~8)

Brain Res Rev ()

Psychol Bull

Psychological Inquiry

Psychol Rev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虽说是介绍心理学家,但是也不少好的综述夹在其中!!)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经cjq总版提醒添加,此杂志也会集结一些特别的专题进行回顾)

Phil Trans R Soc B:以特刊的形式组织生命科学各领域的进展,有一些本领域的综述,并且跨学科的性质较强。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BBS)(IF ):此刊的特色是一期只有两三篇target综述,然后配以十几篇评论,感觉很给力!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最新影响因子为,上升很快):

Neuropsychology Review (IF )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一个号称是innovative theory in psychology的杂志,影响因子为,适合新手去练手?

3认知神经科学杂志:

功能成像

NeuroImaging

Human Brain Mapping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来自MIT press

Cognitive Neuroscience:这个杂志貌似是新办的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Brain and cognition ()

Brain Research ()

Neuropsychologia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 ()

EEG、EMG/生理心理、行为神经科学

Psychophysiology

Biologic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感谢滴友gutbahn补充)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感谢滴友gutbahn补充)

结构成像

Am J Neuroradiology

Neuroradiology

Brain Topography

4 认知&心理学

实验/认知心理学

J Exp Psychol

Animal Behav

ProcApplied

General

Human Percep Perf

Learn Mem Cogn

Cana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Cogni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Cognitive Science

Memory and Cognition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Cognition and Emotion

社会认知/情绪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IF 6+)

Social Neuroscience (2~3)

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Emotion

Euro J Social Psychol

Cultural Diversity & Ethnic MinorityPsychology

心理学与法律

Psychology, Public Policy, and Law

Law and human behavior

发展红色为易莉_中大心理系老师添加!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e (创刊不久,但大牛不少):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Science

Infancy (婴儿研究中比较好的杂志之一)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review

Psychology and Aging

Chil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 IF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nimal Learning and behavior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Clinical Psychology/ Psychiatry(内有Autism分类,感谢易莉_中大心理系 老师推荐)

Biological Psychiatr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linician's Research Dige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y Therap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Psycholog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Psychological Services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Training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Families, Systems, & Health

Health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Neuropsychology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Autism (自闭症)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F

Autis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CHILD PSYCHOLOGY

Research in AutismSpectrum Disorders

语言

Brain and Language ()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感谢119楼滴友推荐)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Mind and language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5 其他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 IF

Behavior Genetics – IF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1 征稿范围心理学各领域(包括认知与实验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人格与社会心理、工业与组织心理、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等)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报告和研究综述。本刊不接受一般性研究综述,除非是特约稿件或极具权威的研究综述。不接受单纯的量表编制报告。本刊也接受英文稿件。2 投稿要求本刊已实行网络投稿(),需上传word文档。暂不需交打印稿。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内容基本相同的中文稿投向国内期刊,英文稿投向国外期刊,也视为一稿多投)。投稿前请填写自我检查报告(到“下载中心”下载),并把检查结果粘贴到文章的首页。研究中使用的材料(如问卷、量表、图片等),需附在正文后(与正文放在一个文件中再上传)。如果研究中使用未公开发表的量表或问卷,须提供原作者使用许可的书面证明,挂号邮寄至编辑部。因为是匿名审稿,正文中应删去所有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单位、基金号、文档属性中的作者信息等,有些还需对文章本身透露出来的作者信息做技术处理,如被试的单位、作者已被录用但还未出版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等。投稿后还需签署版权转让协议书(到“下载中心”下载),签署后邮寄至编辑部。3 撰稿要求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研究报告需写出研究的原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问题提出”或前言部分中,有关研究的背景部分要较为详细,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可参看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出版手册。建议来稿正文(不包括图表、摘要、参考文献)字数限制在10000字以内,参考文献限制在30条以内。具体要求如下: 文题限20字以内。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尽量不用“研究”二字。 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不要把结果与结论混为一谈)。中文摘要限200字以内。尽可能不用“本研究”、“我们”等第一人称。英文摘要需详细,1页4段,约500个单词。英文摘要的写作注意事项请到“下载中心”下载。 关键词须给出3~5个关键词,置于摘要之后。关键词需是专业词汇。 分类号采用中图分类号。可由编辑部填写。 标题层次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不加小圆点。如一级用“1”、“2”、“3”,二级用“”、“”、“”,三级用“”、“”、“”。标题仅限三级。 统计表达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常用的统计学符号规定如下:总样本容量为N,分组样本容量为n,平均数为M,标准差为SD,t检验为t,F检验为F,卡方检验为χ,相关系数为r,显著性为p。英文字母都需斜体。希腊字母(a、β、χ、η)都不需要斜体。统计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显著性p可保留3位,有特殊要求的可保留多位)。报告推论统计(F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时,需给出自由度或样本量。建议给出统计检验的效应量(effect size)。减号和负号不是连字符“-”,而是半字线“–”。 表格采用三线表。一般应把自变量作为列,因变量作为行。每个栏目(纵向的列)都需有栏目名称,栏目名称不能横向解释。 插图和照片需清晰可读。图中所用文字为6号宋体。照片应反差好、层次清晰。 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更进一步的说明请到本刊网站“下载中心”下载“参考文献著录要求”。详细规定还可查阅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出版手册。建议使用EndNote、NoteExpress等软件来管理参考文献。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是著者(英文文献著者只写英文姓氏,中文文献中国人著者需写全姓名)和出版年,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也可放在引用句尾或其他适当位置的括号中,作者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灵活选用一种方式。 正文后的文献列表 文献列表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著者相同,按出版年排列;著者和出版年都相同,按文题的首字母顺序排列,出版年后加a、b、c… 参考文献全部用英文书写。如果是中文文献,需有对应的英文,并把中文文献放在英文后面的方括号中。 中文文献中的著录符号需用英文(半角)符号。 英文逗号、点号、冒号后要留一空格。 著者姓名、出版年、文题、书名、出版信息等各个文献成分末尾用点号结束。 排版时需悬挂缩进。 每条文献都需有斜体部分。一般是期刊名称和卷号、书名、会议名称等。 常见的文献类型要求如下:(1)期刊论文著者姓, 名. (出版年份). 文题.刊名,卷号,起止页码.示例:Zhuang, J., & Zhou, X. L. (2001). Word length effect in speech production of Psychologica Sinica,33, 214–218.[庄捷, 周晓林. (2001). 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心理学报,33, 214–218.] 英文文献,姓需全拼,名只写首字母;姓氏后面有逗号,名的缩写字母后面有缩写点。 7个著者以内,所有著者全部列出;超过7个,写前6个著者和最后一个著者,其余用英文省略号(3个点号)代替。 著者之间都用逗号隔开。7个著者以内,最后两个著者之间用“&”。 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特殊要求大写的除外)。 刊名和卷号后用逗号,字体为斜体。不需要写期刊的期号,除非期刊的每一期都是从第1页开始编页码,才要写期号(期号和两边的括号为正体);如果全年各期页码是连续编号,则不需要写出期号,只需要写出卷号即可。 页码范围符号不是连字符“-”,而是半字线“–”。 (2)书籍或篇章著者姓,名. (出版年份).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示例:Pan S. (1987).Anthology of Pan Shu’s psychology. Nanjing, China: Jiangsu Educational Press.[潘菽. (1987).潘菽心理学文选.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书名字体为斜体 与中文文献对应的英文中,出版地城市后需加国家(如China),用逗号隔开。 编著的编者后需在括号内加Ed.或Eds.,中文加“编”。 (3)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著者姓,名. (出版年份). 文题. 见(In) 编者名 姓(中文写姓名).论文集名(卷号, 页码范围). 出版地: 出版社.示例:Wang, D. F., & Cui, H. (2004).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even factor model of Chinese personality. In D. F. Wang & Y. B. Hou (Eds.),Selected papers 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 1, pp. 46–84). Beijing, China: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王登峰, 崔红. (2004). 中国人“大七”人格结构的理论分析. 见 王登峰,侯玉波 (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一)(pp. 46–8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者是名前姓后。中文书写的中文文献的编者还是写姓名。 文题字体为正体,论文集名字体为斜体。 “见”字后需加一空格。 编排顺序最终录用稿按以下顺序编排:(1)中文题目;(2)作者姓名;(3)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4)中文摘要;(5)中文关键词;(6)分类号;(7)正文;(8)参考文献;(9)英文题目;(10)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或作者的英文姓名);(11)作者单位英文名称;(12)英文摘要;(13)英文关键词。初投稿和修改稿不包括中英文作者姓名和单位。4 稿件评审本刊采用匿名审稿。稿件初审由编辑部和责任编委进行,主要审查来稿写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本刊的用稿要求,判断来稿是否有送审价值。外审由责任编委或编辑部请同行专家审查稿件,每篇稿件至少要送2位同行专家评审。如果评审结果不一致,还会继续送多位同行专家审查。如果外审后多数审稿人同意发表,则由责任编委和主编做出终审决定。未能通过评审的稿件将被退稿。退稿后不接受申诉。5 稿件处理流程当稿件被编辑部登记后,作者将获得一个稿件编号,随后就可以在“作者查稿”中跟踪稿件处理过程,并能看到具体的处理意见。一般的流程是:编委初审->外审->退修->编委复审->主编终审->发稿->组版由于有些稿件需要修后再审,所以“外审”、“退修”和“编委复审”三个阶段可能反复出现。稿件录用后,编辑部给作者发录用通知,要求作者把最终稿的电子版发至编辑部邮箱。编辑部收到定稿后,还要进行英文摘要审读、参考文献校对,并返回作者予以确认,然后排版。排版后给作者发送PDF格式的清样,由作者打印后校阅,然后邮寄回编辑部。清样上的期号和页码都是临时的。根据清样寄回和投稿的先后顺序,安排在就近的那一期上发表。因为期刊每期的页码是固定的,无法保证所有寄来清样的文章在同一期上发表,所以有的文章可能要滞后发表。6 修改稿要求同行专家外审、编委复审、主编终审后都可能要求作者修改稿件,作者提交的修改稿要有修改说明。修改说明需针对审稿意见逐条回复。一个标准的修改说明应该包括几层含义:(1)要说明你对审稿意见是如何理解的。让审稿人知道你对审稿意见的理解是否到位。(2)要针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说明。如果是文章的问题,要交代清楚为什么出现相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修改稿中是如何修改的,修改的道理何在。(3)对于修改不了的问题,要做出解释并对相应的思考,主动跟审稿人进行交流。(4)要告诉审稿人,修改稿中你的修改在什么地方,以方便审稿人审阅。经过多次修改的修改稿应保留历次的修改说明。每次修改稿都不要有作者的有关信息。保留正文前的论文自检报告,可以修改。最终的录用稿需要写上作者姓名、单位、基金号、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致谢等。英文部分的作者姓名应姓氏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如ZHANG Houcan, LI Shu7 版面费和稿费2010年开始,稿件发表后,本刊将收取版面费(250元/页)和审稿费(100元/审)(注:版面费和审稿费收取的总和3000元封顶;无论汇款还是转账,务必注明稿件编号),并付稿酬(500元/篇),所付稿酬包括光盘版及网络版稿酬。赠送样刊2册。重要提示: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请给编辑部发邮件询问,以免耽误了稿件处理。投稿3天之后还没有收到编辑部发送的带有稿件编号的收稿单。(你可能没有投稿成功)审稿超过计划完成时间10天以上还没有收到编辑部发来的“退修或退稿”的邮件。(当审稿到了规定时间尚未完成,系统会自动给审稿人发催审单。由于审稿需要时间,所以还要再等1周以上。如果还没有完成,应该给编辑部发信,请求编辑部人工催促审稿人。有些特别繁忙的审稿人需要多次人工提醒。)需要修后再审的稿件,修改稿上传后,3天以上没有被编辑部送至外审阶段。(当作者成功上传修改稿后,编辑部能够看到稿件上传的完成标记。但有时不显示完成标记,原因不明。也有可能上传稿件不成功。所以,如果3天以上还未送外审,可能是系统未显示完成,需要作者提醒编辑部查看)版面费缴纳20天后还没有收到发票。(编辑部没有自己独立的财务,缴纳费用和开发票都要到心理所财务处办理,有时需要排队,所以周期要长一些。通过银行转帐,所财务处也未必能够及时通知编辑部前去办理。)-完-

这就是个一般的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的,不去也罢。

叶浩生,男,江苏徐州人,1980年至1984年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1984年至1987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在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先生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曾多次出国学习。1995年1月至1996年7月在美国北依阿华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2001年6月至12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心理学系理论心理学研究中心从事高级访问研究。2006年6月至9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1997年晋升教授,1998年担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至如今已经指导了30余名心理学博士研究生。2000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学学科带头人。2003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2006年,主持的《心理学史》获批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晋升高校二级教授。2010年调入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工作。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院长,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学报》副主编,《心理学探新》副主编,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中国执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和当代心理学新进展。理论心理学方面的代表作是《后经验主义时代的理论心理学》(心理学报2007年第一期)。提出心理学理论的社会建构属性。理论不是经验数据的概括和归纳,而是一种社会建构。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理论的评价标准不再是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因为经验事实由于受到理论的污染,并非是一种客观的标准。在后经验主义条件下,理论的评价标准可建立在概念和逻辑、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修辞与叙事以及实践和应用的水平上。在当代心理学进展研究方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行为主义的断代研究,社会建构论、进化心理学、具身认知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主编的《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心理学通史》2007年成为国家精品教材。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心理学系开设《心理学史》课程使用的都是其主编或独立撰写的教材。已经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教育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社会科学》和《国外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0余部。 刘晖,男,中共党员。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高教研究所所长。兼任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教学会理事、广州市全脑研究会副会长。曾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和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学术培养对象和广东省宣传教育系统“十百千工程”学术培养对象。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是:高等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政策、地方大学治理)和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现代化、基础教育政策)。为本科生系统讲授《教育学》、《教学论》、《社会学》、《艺术教育导论》等课程,为研究生系统讲授《教育政策学》、《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学校资源分配与管理》、《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 冯冬雯,女,广东东莞人,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 曹卫真,男,中共党员,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技术专业分委会委员,第二届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指导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广东省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等科研与教学研究项目多项。科研与教学成果分别获教育部和新闻总署颁发的第四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三等奖、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五届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等。 陈宇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曾获“广东省优秀辅导员标兵”、“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负责学院学生工作。

心理学报2022年第一期

1 综合类杂志:此类杂志包括自然科学各领域进展的,里面不时有本领域的最新最有影响力的文章出现

Nature, 5/

Science, 10/

PNAS (美国科学院院报,质量有好有差,因为据说有院士的关系稿)

Nature communication ( Nature旗下的open access杂志,以自然科学为主,发表少量心理学中基础研究,影响因子与PNAS差不多)

Scientific Reports (Nature旗下的open access杂志,最新的影响因子大于5)

PloS one(注意:这个杂志是open access的,影响因子为3~4之间)

神经科学杂志:此类杂志涉及神经科学各方面,不时有与认知神经科学相关的文献

Nat Neurosci,

Neur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Brain ()

CerebralCortex

Cortex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

Neurosciene

Neuroscience Letters

Neuroscience Research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

2 回顾、综述类杂志

此类杂志基本上都是综述性的文章,一般是邀请牛人写的,非常值得关注!

Trends in Neuroscienc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4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neurosciene()/clinicalpsychology()

Prog Neurobiol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IF:7~8)

Brain Res Rev ()

Psychol Bull

Psychological Inquiry

Psychol Rev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虽说是介绍心理学家,但是也不少好的综述夹在其中!!)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经cjq总版提醒添加,此杂志也会集结一些特别的专题进行回顾)

Phil Trans R Soc B:以特刊的形式组织生命科学各领域的进展,有一些本领域的综述,并且跨学科的性质较强。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BBS)(IF ):此刊的特色是一期只有两三篇target综述,然后配以十几篇评论,感觉很给力!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最新影响因子为,上升很快):

Neuropsychology Review (IF )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一个号称是innovative theory in psychology的杂志,影响因子为,适合新手去练手?

3认知神经科学杂志:

功能成像

NeuroImaging

Human Brain Mapping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来自MIT press

Cognitive Neuroscience:这个杂志貌似是新办的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Brain and cognition ()

Brain Research ()

Neuropsychologia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 ()

EEG、EMG/生理心理、行为神经科学

Psychophysiology

Biologic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感谢滴友gutbahn补充)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感谢滴友gutbahn补充)

结构成像

Am J Neuroradiology

Neuroradiology

Brain Topography

4 认知&心理学

实验/认知心理学

J Exp Psychol

Animal Behav

ProcApplied

General

Human Percep Perf

Learn Mem Cogn

Cana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Cogni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Cognitive Science

Memory and Cognition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Cognition and Emotion

社会认知/情绪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IF 6+)

Social Neuroscience (2~3)

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Emotion

Euro J Social Psychol

Cultural Diversity & Ethnic MinorityPsychology

心理学与法律

Psychology, Public Policy, and Law

Law and human behavior

发展红色为易莉_中大心理系老师添加!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e (创刊不久,但大牛不少):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Science

Infancy (婴儿研究中比较好的杂志之一)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review

Psychology and Aging

Chil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 IF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nimal Learning and behavior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Clinical Psychology/ Psychiatry(内有Autism分类,感谢易莉_中大心理系 老师推荐)

Biological Psychiatr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linician's Research Dige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y Therap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Psycholog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Psychological Services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Training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Families, Systems, & Health

Health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Neuropsychology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Autism (自闭症)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F

Autis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CHILD PSYCHOLOGY

Research in AutismSpectrum Disorders

语言

Brain and Language ()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感谢119楼滴友推荐)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Mind and language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5 其他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 IF

Behavior Genetics – IF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叶浩生,男,江苏徐州人,1980年至1984年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1984年至1987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在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先生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曾多次出国学习。1995年1月至1996年7月在美国北依阿华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2001年6月至12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心理学系理论心理学研究中心从事高级访问研究。2006年6月至9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1997年晋升教授,1998年担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至如今已经指导了30余名心理学博士研究生。2000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学学科带头人。2003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2006年,主持的《心理学史》获批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晋升高校二级教授。2010年调入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工作。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院长,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学报》副主编,《心理学探新》副主编,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中国执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和当代心理学新进展。理论心理学方面的代表作是《后经验主义时代的理论心理学》(心理学报2007年第一期)。提出心理学理论的社会建构属性。理论不是经验数据的概括和归纳,而是一种社会建构。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理论的评价标准不再是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因为经验事实由于受到理论的污染,并非是一种客观的标准。在后经验主义条件下,理论的评价标准可建立在概念和逻辑、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修辞与叙事以及实践和应用的水平上。在当代心理学进展研究方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行为主义的断代研究,社会建构论、进化心理学、具身认知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主编的《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心理学通史》2007年成为国家精品教材。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心理学系开设《心理学史》课程使用的都是其主编或独立撰写的教材。已经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教育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社会科学》和《国外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0余部。 刘晖,男,中共党员。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高教研究所所长。兼任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教学会理事、广州市全脑研究会副会长。曾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和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学术培养对象和广东省宣传教育系统“十百千工程”学术培养对象。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是:高等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政策、地方大学治理)和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现代化、基础教育政策)。为本科生系统讲授《教育学》、《教学论》、《社会学》、《艺术教育导论》等课程,为研究生系统讲授《教育政策学》、《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学校资源分配与管理》、《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 冯冬雯,女,广东东莞人,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 曹卫真,男,中共党员,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技术专业分委会委员,第二届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指导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广东省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等科研与教学研究项目多项。科研与教学成果分别获教育部和新闻总署颁发的第四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三等奖、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五届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等。 陈宇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曾获“广东省优秀辅导员标兵”、“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负责学院学生工作。

根据杂志小编看了以下这几种心里杂志都不错:1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 2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 《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 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 3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 4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季刊,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是国内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下设5个栏目: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与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研究方法与工具。 《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于1985年,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曾任该刊主编,现任主编为林崇德教授。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源期刊。 5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季刊,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和学术动态。特别欢迎认知心理、管理心理、工程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心理、心理测量、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和咨询、体育运动心理、文艺心理、司法心理及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等方面的文章。 6 心理学探新 《心理学探新》(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季刊。1981年创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 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国际刊号:ISSN 1000-6729,国内刊号:CN 11-1873/R。创刊于1987年2月,初为双月刊,2002年起改为月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挂靠单位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1年起被纳入R74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类学术核心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涉及学科包括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是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全面反映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水平。年发行量在10万册左右。不仅拥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大量作者,权威的专家评审队伍,还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的作者和特约编辑。 该刊多年以来被美国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 PA),美国精神卫生文摘(Mental Health Abstract, MHA),美国ULRICH国际期刊,及英国皇家图书馆收录。在国内被收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和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在全国期刊评比中,该刊连续4年获奖,1998,1999,2000,2001年均获得中国科协专项资助,属择优支持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 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3年创刊,季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该刊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PsycINFO Database)定期收录本刊发表论文的英文摘要,曾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主要发表应用心理学的论文及相关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与教育测量、神经心理、健康心理、病人心理和儿少学习和行为问题等。主要面向的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它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工作人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刊号为ISSN 1005-3611, CN 43-1214/R,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 42-122,国外发行代号 4619-QR。 9 心理与行为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3年创刊,季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现任主编为沈德立教授。《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发表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等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主要面向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等。

张厚粲. (2009).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 中文版的修订.心理科学,32⑸,1177-1179.李中权,张厚粲,王力,柳恒超.(2008).条件推理测验:人格测验的新思路.心理科学,7⑷,1209-1210.张厚粲,李红义. (2008).咀嚼口香糖对个体注意力功能的影响(英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5⑸,485-488.杜卫,张厚粲,朱小姝. (2007).核心自我评价概念的提出及其验证性研究.心理科学,30⑸,1057-1060.徐建平,张厚粲. (2006).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一项行为事件访谈研究.教育研究,⑴,57-61.王爱平,张厚粲. (2006).汉语句子加工中RB效应的研究.心理科学,29⑷,848-851.孙晓敏,张厚粲. (2006).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评委偏差的IRT分析.心理学报,38⑷,14-625.黎坚,张厚粲. (2006).认知操作背景下在线元认知调节能力的特征.心理学报,38⑶,342-348.骆方,张厚粲. (2006).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测验的多维性的实验研究.统计研究,⑷,6-79.徐建平,张厚粲. (2005).质性研究中编码者信度的多种方法考察.心理科学,28⑹,1430-1432.王爱平,张厚粲. (2005).汉字加工中呈现速率对重复知盲效应的影响.心理科学,28⑷,809-811.罗震雷,张厚粲,黎岳庭. (2005).从刻板印象到类属性思维.心理科学,28⑶,636-638.孙晓敏,张厚粲. (2005).表现性评价中评分者信度估计方法的比较研究——从相关法、百分比法到概化理论 . 心理科学,28⑶,646-649.关丹丹,张厚粲,李中权. (2005).差异分数的信度分析.心理科学,28⑴,161-163.张厚粲,冯伯麟,袁坤. (2004).中国中学生职业兴趣的特点与测验编制.心理学报,⑴,89-95.王爱平,张厚粲. (2004).关于RB效应加工水平的研究.心理科学,27⑹,1470-1472.关丹丹,张厚粲. (2004).信度的再认识与信度概括化研究.心理科学,27⑵,445-448.孙晓敏,张厚粲. (2004).效度概念演进及其新发展.心理科学,27⑴,234-235.李永瑞,张厚粲. (2004).女子足球运动员注意瞬脱特征的实验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7⑼,1193-1195.宋丽波,张厚粲,蔡文.(2003).应用表象训练技术提高弱智儿童表象清晰度和表象记忆实验研究.中国特殊教育,⑴,77-83.李毓秋,张厚粲,李彬,李凤玫.(2003).中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结构的研究.中国教育学刊,⑶,44-47.王爱平,张厚粲. (2002).在汉字加工中间隔效应对重复知盲效应的影响.心理科学,25⑹,645-648.吴志明,张厚粲. (2001).评价中心的构想效度和结构模型.心理学报,33⑷,372-378.李毓秋,张厚粲. (2001).关于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心理科学,24⑴, Zhang,H. C. (2001).Rowed to recovery: The use of phonological and orthographic information in reading Chinese and Englis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Memory and Cognition,4,1079-1100.罗照盛,张厚粲.(2001).中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4⑹,654-656.舒华,张厚粲.(2001).汉字认知过程中整体与部分关系论.应用心理学,7⑶,57-62.张亚旭,张厚粲,舒华.(2000).汉语偏正/述宾歧义短语加工初探.心理学报,⑴,13-19.许燕,张厚粲.(2000).小学生空间能力及其发展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心理科学,⑵,160-164.刘远我、张厚粲:概化理论在作文评分中的应用研究,《心理学报》,1998 年第30卷第2期,P211-P218.吴正、张厚粲:大五人格理论与人事测评中的人格结构分析,《心理科学》,1999年第22卷第3期,P209-P212。武欣、张厚粲:思维风格测验在大学生中的初步应用 《心理科学》,1999年第22卷第3期,P293-P297。刘远我、张厚粲:面试评分中的误差分析研究, 《心理科学》,1999年第22卷第5期,P447-P450。张厚粲:智力概念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现代特殊教育》,1999年第4 期。张厚粲:一次颇有启发的超越——评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 《光明日报》,1999年11月22日。Houcan Zhang:Future trends in Psychology,《哥伦比亚心理学报》1999年4月。Qicheng Jing and Houcan Zhang:China's reform and challenges for Psychology 见 Advances in Psychology Science Volume 1. Psychology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1999)张厚粲、刘远我:试论中国人才测评事业的发展,《心理学探新》,1999 年第1 期。P48-p53张厚粲:中国的心理测量学--发展、问题与展望 见迈进中的华人心理学(p389-402)陈煊之梁觉编中文大学出版社(香港)2000年张亚旭舒华张厚粲:句法歧义消解与句子理解研究综述 心理科学 2000年第一期 张亚旭 张厚粲 舒华:汉语偏正/述宾歧义短语加工初探 心理学报 2000年第一期 许燕,张厚粲:小学生空间能力及其发展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科学,2000年第二期,160-164出版图书张厚粲. (2009).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9).北京:北京出版社.张厚粲,龚耀先.(2009).心理测量学.台湾东华书局(繁体字版),浙江教育出版社(简体字版).张厚粲. (2008).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珠海:珠海市京美心理测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张厚粲. (2008).张厚粲心理学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李文玲,张厚粲. (2008).教育与心理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SPSS数据分析指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徐建平. (2007).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徐建平,孟祥芝.(2007).阅读障碍与阅读困难——给教师的解释.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张厚粲,孙晔,石绍华.(2006).现代英汉-汉英心理学词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张厚粲,黎坚.(2006).心理测量与评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2005).贯彻素质教育,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共同发展.温寒江,等 (主编).走进现代教育——“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课题研究十五年.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张厚粲. (2005).实用心理评估.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张厚粲. (2005).心理学.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2005). 北京: 北京出版社.Zhang,H. C. & Miao,X. C. (2005).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EOLSS-Encyclopedia of Life Support System. EOLSS Publishing .张厚粲,赵守盈.(2004).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4).北京:北京出版社.张厚粲,赵守盈.(2003).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3).北京:北京出版社.张厚粲,徐建平.(2003).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赵洪俊,张厚粲,吴瀚飞,贾科.(编). (2003).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面试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张厚粲,许燕,寇彧.(编).(2003).心理学同步练习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2002).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2).北京:北京出版社.Li,W.,Anderson,R. C.,Nagy,W.,& Zhang,H. C. (2002). Facets of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that Contribute to Chinese Literacy. In W. Li,J. S. Gaffney,& J. L. Packard (Eds.),Chinese Children's Reading Acquisition: Theoreticl and Pedagogicaol Issues (pp. 87-106). Mas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张厚粲. (2002).心理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Zhang,H. C. (2002).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and Psychology at the trun of the York: Psychology Press.张厚粲. (2001).大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awlik,K.,Zhang,H. C.,Vrignaud,P.,& Roussalov,V. (2000).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Testing.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Psychology,Chapter 20.张厚粲. (2000).1999年中国心理学在北京.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2000北京社会科学年鉴(pp. 134-140).北京:北京出版社.张厚粲. (2000).现代英汉心理学词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张厚粲. (1998).承露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98).撷珠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97).行为主义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张厚粲. (1992).考试改革与标准参照测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张厚粲. (副主编).(1990).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张厚粲. (主编).(1990).教育大词典·教育统计与测量分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张厚粲. (合编).(1988).认知方式——一个人格维度的实验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88).心理与教育统计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87).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 普通心理学分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张厚粲. (副主编).(1987).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张厚粲. (主编).(1986).心理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86).心理学词典.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林传鼎,张厚粲.(1986).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测验指导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林传鼎,张厚粲.(1986).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王晓平.(1985).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手册(中国城市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85).标准化考试简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厚粲. (1983).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81).心理与教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

管理科学学报2022第一期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 和 精神财富 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 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所相适应的 制度 和 组织结构 依据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力,将组织文化分为三种类型: 强力型组织文化、策略合理型组织文化、灵活适应型组织文化 从本质上讲,组织文化是一种抽象的 意识范畴 ,是存在于组织内部的一种群体意识现象、意念性行为取向和精神观念 制度文化是指人类适应 自身生存 和 社会发展 需要而主动创建的规范体系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组织价值观 组织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它能够以各种微妙的方式沟通组织成员的思想感情,融合人们的 理想、信念和情操 ,培养和激发其 群体意识 选择正确的 组织价值观 是塑造组织文化的首要战略问题

文化 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与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指的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组织特征的文化现象,是组织中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预期、行为准则、团队归属感及工作作风等群体意识的总称 亚文化 某一社会主流文化中一个较小的组成部分。组织中的主文化虽然为大部分成员所认可与接受,但它不可能包含组织中的所有文化。存在于组织中的小群体,无论是正式的、有严格划分的子系统,还是非正式群体,都各有其独特的亚文化。 权力型组织文化 权力型组织文化又称独裁文化。这样的组织常常由一个人或一个很小的群体领导,不太看重组织中的正式结构和工作程序 使命型组织文化 又称任务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团队的目标就是完成设定的任务,这种组织没有领导者,唯一的老板就是任务或使命本身,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制度文化 人类适应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需要而主动创建的规范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 组织文化塑造 组织有意识地发扬其积极、优良的文化,摒弃其消极、劣性的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组织文化不断优化和升华的过程。 组织文化激励 通过组织文化的塑造和内在引导,每个组织成员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为组织宁愿付出一切的奉献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勒温总结了领导方式基本上有三种类型: 独裁型领导,民主型领导,放任型领导 布莱克和莫顿在提出管理方格理论时,列举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任务型管理、乡村俱乐部型管理、中间型管理、贫乏型管理、团队型管理 按照权变理论,领导者的风格分为两类: 任务取向型,关系取向型 费德勒的权变模型指出组织的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的相互作用: 领导者的风格,情境的有利性 费德勒从三个维度对情境是否有利进行分析: 领导者——成员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密歇根州立大学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其目的是区分 高产出 和 低产出 的管理者 费德勒模型中的任务结构指 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或工作的特点 管理方格图中的纵轴表示领导者对 人 的关心程度,横轴表示领导者对 生产 的关心程度

法定权力 特定职位和角色被法定的、公认的权力 奖赏权力 对他人进行奖赏的权力,奖赏的权力随下属认为领导可以给予奖励或去除负面影响而增强 领导涌现 一个个体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被人视为领导者 参照权力 源于领导者个人的特征,包括行为方式、魅力、经历、背景等,其基础是下属对领导者这些特征的认同,或是一种对认同的渴望,此时下属会期望自己的行为、感觉或信仰能够像领导者一样。 专家权力 产生于领导者个人的专业知识或技能 内在驱动力 是指一系列的特质和动机,他们反映了非常高的努力程度,领导者的高内在驱动力,使得他们有高成就动机、强烈的进取心、充沛的精力和对自己从事的活动坚持不懈,以及高度的主动性 工作成熟度 下属的工作能力,包括与任务相关的受教育程度,经验技术等 心理成熟度 下属主动承担责任,获得成就的愿望

依据人的行为规律,人的行为过程包含了三类基本变量: 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 马斯洛将需要划分为五级: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将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即 横向 比较和 纵向 比较 期望理论可用公式表示为 M=V×E 依据强化的目的,强化可分为四种类型: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然消退 依据强化的方式,强化可分为: 连续强化 和 间断强化 期望理论通过对各种权变因素的分析,论证了人们会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 自身效用最大 的选择。 公平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0年提出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

负强化 预先告知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引导员工按要求行事,以此来回避令人不愉快的处境 正强化 出现积极的、令人愉快的结果来使某种行为得到加强 工作激励 通过合理设计与适当分配工作任务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成果激励 在正确评估员工工作产出的基础上给员工合理的奖励,以此保证员工工作行为的良性循环 员工持股计划 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激励,指为了吸引、保留和激励公司员工,通过让员工持有股票,使员工享有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分享机制和经营决策权的参与机制 培训激励 组织通过对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教育,以满足员工渴望学习、渴望成长的需要的激励方法 工作扩大法 通过扩大岗位工作的范围,增加工作岗位的职责,消除员工因从事单调乏味工作而产生的枯燥厌倦情绪,从而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 强化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人们出于某种动机,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如果这种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如果这种行为的结果对他不利,那么这种行为会减少或消失

按照沟通的方式划分,沟通可以分为 言语沟通 和 非言语沟通 按照沟通渠道产生方式的不同,沟通可以分为 正式沟通 和 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最典型的是 小道消息 人际障碍可能来源于 信息发送者 ,也可能来源于 信息接收者 ,通常是由个体认知、能力、性格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组织障碍主要表现在 组织结构不合理 和 组织氛围不和谐 克服沟通障碍,管理者应有的沟通技能有 学会倾听,重视反馈,克服认知差异,抑制情绪化反应 冲突对于组织、群体或个人既有 建设性、有益性 ,有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又具有 破坏性,有害性 ,有产生消极影响的可能性 冲突的来源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个人差异、沟通差异、结构差异

正式沟通 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 沟通网络 由若干环节的沟通路径所组成的总体结构,信息往往都是经过多个环节的传递,才最终到达信息接受者的。 信息过滤 信息发送者为了投信息接收者所好,故意操纵信息传递,造成信息歪曲 竞争策略 又称强制策略,指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无视他人的利益,是一种“我赢你输”的策略 合作策略 尽可能满足双方利益,又代表了冲突解决中的双赢局面 回避策略 既不合作又不坚持己见,既不满足自己利益又不满足对方利益的冲突解决策略。 迁就策略 又称克制策略,当事人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抑制了自己的需求 妥协策略 实质上是一种交易,又称为谈判策略。他需要冲突双方各让一步,通过一系列的谈判、让步、讨价还价来部分满足双方的要求和利益

控制的客体包括三大类: 财产,交易,信息 控制的进程不同,可分为 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三种类型 一般而言,控制过程可分为三种步骤: 确定标准,衡量绩效,分析与纠偏 组织使用的确定标准的方法有三种 统计计算法、经验估计法、工程方法 组织的纠偏措施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 修订标准,改善工作 预算分析主要包括 投资预算,现金预算,收益预算,资产负债预算 营销控制主要包括 年度计划控制,盈利控制,效率控制,战略控制 预算控制突出过程控制,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及时 发现问题 和 纠正偏差 ,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控制 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衡量和矫正,以确保组织的目标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得以实现。 前馈控制 组织在工作活动开始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 反馈控制 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 营销控制 企业用于跟踪营销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能够按照计划目标运行而实施的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 标准 评定成效的尺度,用来衡量组织中的各项工作或行为符合组织要求的程度的标尺 生产率标准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偏差 工作的实际绩效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实际绩效超过了设定标准的为正偏差,实际绩效低于设定标准的为负偏差 应急纠偏措施 能立即将出现问题的工作矫正到正确轨道上的措施

存货周转率是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它是衡量和评价 企业销售能力和管理存货效率 的指标 组织文化 是团体控制的基础 决策支持系统(DSS) 是以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 信息 是与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 六西格玛业务 改进最常用的方法是 DMAIC 六西格玛 的基本内涵是改善质量, 追求零缺陷,最终达到提升组织竞争力为目的 PDCA循环,又叫 戴明循环 柔性作业系统的特点包括: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 以敏捷反应为标志

团体控制 个体融入团体之中,使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相统一,通过团体的共同行为范式实现组织成员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 产品质量 代表着企业经营的结果,工作质量意味着 企业对经营成果产出过程的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 顾客满意和让相关者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PDCA循环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PDC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简称戴明环,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 黑带大师 是六西格玛管理的高参兼专家,是运用六西格玛管理工具的高手 DMAIC 六西格玛业务改进最常用的方法是DMAIC,包括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方面 管理信息系统 旨在支持管理人员履行其职能,以及时、有效的方式来收集、分析和传递组织内外部信息的系统 柔性作业系统 为应对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由若干数控设备、物料运贮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能根据制造任务和生产品种变化而迅速进行调整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心理与行为、数字营销、商业模式创新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新产品开发:战略与组织柔性》,主编《现代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等教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1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获得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工作经历现在,中南大学商学院。1999年被聘为副教授,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6年被聘为教授,2006年担任商学院副院长,2007年开始招收博士生研究生,2017年担任商学院院长。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DeGroot商学院访问学者。,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助教、讲师。三、主讲课程[1] 工商管理硕士( EMBA/MBA)核心课程《营销管理》[2] 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必修课《消费者行为学》[3] 博士研究生选修课《工商管理前沿专题》[4] 高级经理人发展课程(EDP)《数字营销》四、研究生指导(含博士生)在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下招收以下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专业 研究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大数据营销、社交网络营销企业管理战略决策与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天道酬勤,厚积薄发。欢迎对研究有兴趣、能吃苦耐劳且为人诚实的同学报考!联系方式:五、出版的专著与教材[1]龚艳萍.企业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2]龚艳萍.现代市场营销学.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3]杨伟文,龚艳萍.市场营销管理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4]龚艳萍.新产品开发:战略与组织柔性.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年8月[5]陈晓红,龚艳萍. 工商管理案例.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7月[6]刘岚,龚艳萍.国际营销分析.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6月六、主持的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线消费信息偶遇的消费者决策与心理机制研究“(72072185),2021-2024[2]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卓越商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2020-202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线上的我如何影响线下的我:社交网络用户的自我重构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71672195),2017-20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NS环境中消费者如何卷入网络团购:群体对个体影响的视角"(71272066),2013-2016[5]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经管类跨专业校内综合实习平台建设研究",2011-2013.[6]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在线社会网络对消费者新技术产品采用的影响研究"(11YJA630021),2011-2013[7]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嵌入标准化战略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理研究"(2009GXS5D116).2010-2012[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动态环境下企业R&D与市场营销界面管理柔性化研究"( 06JJ20020), 2006-2007[9]湖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网络产业的技术标准竞争研究" (2006ZK3098), 2006-2007

龚艳萍,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1]、教授、博士生导师[2],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4]。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心理与行为、数字营销、商业模式创新等[3]。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新产品开发:战略与组织柔性》,主编《现代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等教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1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获得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文名龚艳萍国籍中国毕业院校中南大学学位博士职称教授人物经历主讲课程学生指导专著教材科研项目TA说人物经历,中南大学商学院。1999年被聘为副教授,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6年被聘为教授,2006年担任商学院副院长,2007年开始招收博士生研究生,2017年担任商学院院长[3]。,加拿大McMaster大学DeGroot商学院访问学者[3]。,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助教、讲师[3]。主讲课程[1] 工商管理硕士(EMBA/MBA)核心课程《营销管理》[3][2] 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必修课《消费者行为学》[3][3] 博士研究生选修课《工商管理前沿专题》[3][4] 高级经理人发展课程(EDP)《数字营销》[3]学生指导研究生指导(含博士生)在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下招收以下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3]:专业 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电子商务、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市场营销 消费者行为、大数据营销、社交网络营销企业管理 战略决策与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专著教材[1] 龚艳萍.企业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3][2] 龚艳萍.现代市场营销学.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3][3] 杨伟文,龚艳萍.市场营销管理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3][4] 龚艳萍.新产品开发:战略与组织柔性.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年8月[3][5] 陈晓红,龚艳萍. 工商管理案例. 湖南人民出版社

通过中国知网查询中南大学龚艳萍发表的最多文献的年份是2015年。根据查询相关信息,龚艳萍2015年发布了4篇文献。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心理与行为、数字营销、商业模式创新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新产品开发:战略与组织柔性》,主编《现代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等教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1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获得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工作经历现在,中南大学商学院。1999年被聘为副教授,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6年被聘为教授,2006年担任商学院副院长,2007年开始招收博士生研究生,2017年担任商学院院长。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DeGroot商学院访问学者。,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助教、讲师。三、主讲课程[1] 工商管理硕士( EMBA/MBA)核心课程《营销管理》[2] 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必修课《消费者行为学》[3] 博士研究生选修课《工商管理前沿专题》[4] 高级经理人发展课程(EDP)《数字营销》四、研究生指导(含博士生)在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下招收以下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大数据营销、社交网络营销企业管理战略决策与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天道酬勤,厚积薄发五、出版的专著与教材[1]龚艳萍.企业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2]龚艳萍.现代市场营销学.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3]杨伟文,龚艳萍.市场营销管理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4]龚艳萍.新产品开发:战略与组织柔性.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年8月[5]陈晓红,龚艳萍. 工商管理案例.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7月[6]刘岚,龚艳萍.国际营销分析.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6月六、主持的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线消费信息偶遇的消费者决策与心理机制研究“(72072185),2021-2024[2]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卓越商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2020-202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线上的我如何影响线下的我:社交网络用户的自我重构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71672195),2017-20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NS环境中消费者如何卷入网络团购:群体对个体影响的视角"(71272066),2013-2016[5]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经管类跨专业校内综合实习平台建设研究",2011-2013.[6]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在线社会网络对消费者新技术产品采用的影响研究"(11YJA630021),2011-2013[7]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嵌入标准化战略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理研究"(2009GXS5D116).2010-2012[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动态环境下企业R&D与市场营销界面管理柔性化研究"( 06JJ20020), 2006-2007[9]湖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网络产业的技术标准竞争研究" (2006ZK3098), 2006-2007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22第一期

2022年沈阳工程学院在北京市普通类录取分数线是464分;在天津市综合类(物理必选)本科批次A段录取分数线是550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

一千个人里就有一千个哈默莱特,世界上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对同一件事情,大家也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我的答案或许并不是最为标准,最为正确的,但也希望能给予您一定的帮助,希望得到您的认可,谢谢!

同事祝愿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平平安安,一帆风顺,当遇到困难时,也可以迎难而上,取得成功,如果有什么不懂得问题,还可以继续询问,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有所顾虑,我们一直都是您最坚定的朋友后台,现实当中遇到了不法侵害,和不顺心的事情也能够和我详聊,我们一直提供最为靠谱的司法解答,帮助,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只要坚持,阳光总在风雨后,困难一定可以度过去,只要你不放弃,一心一意向前寻找出路。

深化医疗保险改革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经济研究导刊 2009/01多层次城镇医疗保险体系发展研究 中国软科学 2003/02 我国政府介入医疗保险的政策研究 中国软科学 2004/11 深化医疗保险改革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经济研究导刊 2009/01 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与防范 安庆医学 2007/02 医疗保险制度公平:国内近年研究的若干进展 财经政法资讯 2006/04医疗保险若干问题的思考 福建金融 1993/03 破解我国医疗保险难题 党政干部学刊 2009/01 以人为本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思考 人口与经济 国内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管理经验及借鉴 中国卫生资源 2009/01 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福建金融 1993/08 医疗保险制度中的责任分担 新东方 2008/01 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之完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01 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工作通讯 2008/05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思考与探讨 现代商业 2008/03 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理性思考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2 试论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 医学与社会 2008/02 对完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 中国药业 2008/04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不同支付模式下的保险欺诈行为分析 人口与经济 2008/02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问题研究 西安理工大学 2008 (研究生论文)医疗保险改革与医疗改革共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3

沈阳工程学院分数线如下:

沈阳工程学院2022年在辽宁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439分、历史类476分。

沈阳工程学院2022年在辽宁省(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37分。

沈阳工程学院2022年在辽宁省(中外合作办学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358分。

沈阳工程学院2022年在辽宁省(高校专项计划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28分。

沈阳工程学院2022录取分数线(在外省市):

在新疆(普通类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77分。

在山西省(普通类本科二批B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39分。

在河南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89分。

在江西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78分。

在广东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34分。

沈阳工程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2年)与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始建于1947年)合并组建的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省属本科高校。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共建。

2022年沈阳工程学院在北京市普通类录取分数线是464分;在天津市综合类(物理必选)本科批次A段录取分数线是550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

地理学报第一期

《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游汝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体国经野之道》(百家文库),香港:中华书局,1990年9月。《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11月;商务印书馆,1998年11月。《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游汝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 先秦卷》(周振鹤、李晓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体国经野之道》,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3月。《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国读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1月。 《周振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学腊一十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长水声闻》(三十年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随无涯之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11月。《逸言殊语》,浙江摄影出版社,1998年6月。《中人白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知者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7月。《逸言殊语》(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余事若觉》,中华书局,2012年3月。 《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周振鹤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4月。《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周振鹤撰集、顾美华点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3月。《汉书地理志汇释》,周振鹤编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明)王士性撰:《五岳游草·广志绎》,中华书局,2006年7月。 《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此外还主编有《上海历史地图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 1.汉武帝朝鲜四郡考,历史地理第四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象郡考,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期3.方言地理与历史行政地理的关系,复旦学报,1984年第3期(合作)4.湖南省方言区划及其历史地理背景,方言,1985年第4期(合作)5.秦汉宗教地理略说,中国文化第3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6.西汉县城特殊职能探讨,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17.唐代安史之乱与北方人民的南迁,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2-3期8.从北到南与自东徂西——中国文化地理差异的考察,复旦学报,1988年第6期9.中国历代移民大势与汉语方言地理关系,国外人文地理,1988第1期10.秦一代为四十八郡说,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1.现代汉语方言地理的历史背景,历史地理第9辑,199012.行政区划改革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民政,1990年第4期13.方志所见16-19世纪上海方言,顾颉刚纪念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14.新闻史上未被发现与利用的一份重要资料——评介范约翰的《中文报刊目录》,复旦学报,1992年1期15.王士性地理学思想及其影响, 地理学报,1992年第1期16.明代卫所屯田的典型实例,中华文史论从,第51辑,199317.一九一三年俄人波列伏依的中文报刊目录,出版史料,1993年第3期18.汉郡再考,文史集林,第1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19.地戏起源臆测,道儒佛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0.日本外务省对中国近现代报刊的调查资料,复旦学报,1994年第6期21.假如齐国统一天下,二十一世纪,1995年第2期22.新旧汉简所见县名和里名,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3.历史上行政区划的等第变迁,中国方域,1995年第2期24.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中国历史代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复旦学报,1995年3-4期25.别琴竹枝词百首笺释——洋泾浜英语研究之一,上海文化,1995年第3期26.从汉代“部”的概今来理解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27.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纪念徐继畲诞辰二百周年,中国研究,1996年第1期28.客家源流异说,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29.秦汉风俗区划浅议,历史地理,第1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30.“存史”应是评判方志质量的主要标准,上海修志向导,1996年第4期31. 中国古代划分行政区划边界的两大原则,中国方域,1996年5-6期32.十九二十世纪之际中日欧语言接触研究——以历史、经济、封建三译语为说,传统与现代化1996年6期33.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变化,中国方域,1997年1-2期34.日本文化的幸与不幸,复旦学报,1997年第3期35.从“九州异俗”到“六合同风”——两汉风俗地理区划的变迁,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4期36. 县制起源三阶段说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上,后收入1999年出版的《周振鹤自选集》37.官绅新一轮契约——论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复旦学报,1998年第4期38.同时代的人对容闳的看法,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39.晚清上海书院西学与儒学教育的进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40.《遐尔贯珍》中的一些过渡性的地理学术语,词库建设通讯(香港)第19辑,1999年3月41.澳门与MACAO得名缘由,辞海新知,第2辑,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6月42.建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设想,历史地理,15辑,1999年10月43.家谱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国牒谱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44.《六合丛谈》综述,中华文史论丛,第6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45.行政区划史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学术用语刍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46.早稻田大学所藏《西域水道记》修订本,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47.行政区划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48.历史学:在人文与科学之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49.《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50.中国洋泾浜英语最早的语词集,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51.从明人文集看晚明旅游风气及其与地理学的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52.秦代洞庭、苍梧两郡悬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53.持渡书在中日书籍史上的意义——以《戌番外船持渡书大意书》为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54.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周振鹤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55.“脱亚入欧”的虚与实——对日本前近代社会的断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56.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近代文献述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2期57.和刻本汉籍与准汉籍的文化史意义,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1期

《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一)20世纪90年代国际地理教育重视对未来公民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是国际地理教育取得重要进展的时期。而重视对未来公民地理素养的培养,则是这一时期国际地理教育改革的新特点、新趋势之一。 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渐突出,而地理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又显现出巨大优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基础地理教育的价值,终于认识到,人类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地理问题都有很大的关系,如人口动态、食物和饥荒、城市化加速、经济差异、动植物灭绝、滥伐森林、草原退化、土壤侵蚀、荒漠化、自然灾害、毒废料和核废料、气候变化、空气污染、臭氧空洞、资源限制、增长限制、土地利用、种族冲突等。认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建设“一个宽敞的地球、一个富裕的地球、一个干净的地球、一个安全的地球”,地理学负有更大的责任。这样迫切需要使公民接受高水准的地理教育,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以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挑战,因而深信“地理在各个不同的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1 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发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这是地理学就自身使命、职责等问题向全世界发表的隆重宣言。序言中说“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须”。宪章高屋建瓴,明确提出了地理教育的宏观发展方向。 培养具有责任心和世界观念的公民,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教育新理念,在这方面,地理教育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地理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地理素养不仅对地理学习有益,而且对分析地理问题有直接帮助,不仅对学生后续的高等教育,而且对将来的职业发生有益的影响。《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几乎所有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法律、技术或其它学科——都受到国际性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因此学习这些学科的学生必须具备地理素养。未来的专家们,例如国际事务专家或环境保护专家,必须接2受特别深入的地理学习研究。” 地理知识:陈述性、原理性的地理知识。 地理技能:观察观测技能、实验制作技能以及有关地理图表读析填绘的技能。 地理能力: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创新能力。 地理意识: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 地理情感:学习兴趣、文化情操、审美情趣等。 二、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1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冯以浤译:《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地理学报》,1993年7月,第48卷第4期。 (一)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1.侧重生活的地理 (1)认识生活环境。 (2)适应生活环境。 (3)保护生活环境。 (4)享受生活环境。 2.侧重文化的地理 这里所指的“文化的地理”不同于“文化地理”,它是指立足于地理知识、地理技能这一功能层面的地理学习。人们经常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一个“文化人”的标志,作为文化传播的地理学习,主要侧重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3.侧重科学的地理 这类地理学习,是着眼于学科发展层次的学习。 (二)建立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地理学习需求,地理新课程开发了三门必修课程和七门选修课程。 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和学生不同地理学习的需求,还可以进一步开发配合高中地理教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同时,要利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与空间,开展地理与相关学科“携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还可以成立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以满足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三、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一)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 提问要符合启发性原则。这一原则的依据在于承认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客观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因此,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能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性的地理问题应蕴涵地理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如果在提问中抓住这一关系,就能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个规律,就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知识。此外,提问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尽可能有趣味性。 (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1.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 2.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3. 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学生会问。 4. 将课堂教学向校外引申,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三)开展各种类型的讨论活动 1. 专题式讨论 2. 思维操练式讨论 3. 任务式讨论 4. 反思式讨论 四、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一)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 地理教学极适合于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及网际网络方法从事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而计算机的软硬件发展又逐日成熟,相信在配合新课程中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即将实施的此时,正是大力鼓吹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学习环境的最佳时机。地理教学计算机化与网络化能够产生以下的积极作用: 1.快速取得丰富的网络资源 网络上每天都在不断扩充和更新的大量计算机所储存的讯息、数据和软件,构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网络上的地理教学资源包括虚拟地理图书馆、遥感图像和地图、学术机构、电子出版物、电子论坛、GIS软件和网络教育等类型。这些资料虽然并非全部正确可用,但却也有不少资料是由世界各地最熟悉当地时空事务的专家所建置,其参考性极高。地理教学时如能善用网络资源,不仅可轻易地呈现许多图片、影片、虚拟实境等的可视化资料,也可进一步取得统计资料,藉由地理信息系统等各种系统快速地了解各种空间现象。 2.地理学习重点的改变与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 引导学生既要学习必要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要培养分析地理素材、提出地理问题、回答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地理观点。尤其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包括搜集、梳理、甄别、解释、应用、交流、公布信息等方面的能力),正如有的地理教师所说的:“地理知识日新月异,是永远学不完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形成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素养,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是收益无穷的。”而网络地理教学正好可以有效地配合这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及培养。由学习者自行掌控学习的部份内容及进度,藉由学生分工学习的合作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讨论、思考、辩论,增加同学间的互动、交流等。最终,由于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观点及结论,而互相激发共同成长。换言之,网络教学的兴起,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化消极被动的学习地理知识为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学会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在网络辅助学习的环境中,超文件式的联结概念和跳跃式学习的特长,可以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和非线性探索的学习,从而带动新的网络学习理论,如建构主义,渐渐成为主流思想,其中又以问题导向的学习及合作学习备受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意、技能应是缺一不可的,透过网络教学应可让情意及技能方面的学习领域得到较好的关注。这种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动手操作、自己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复杂事务的综合能力。 3.教师角色的改变 网络教学虽然强调学习者有其控制权,主动去学习探究知识的方法,然而并不表示教师失去其作用,在信息化的时代,教师的地位非但没有减低,反而在网络上成为一位专业的指导者,由教师针对其学习状况加以评定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及教学活动的适切与否,故教师只是由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成学习的促进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获得新知。网际网络的发展以全球信息网的发展最受人注目,从早期的文字接口到现今的多媒体展示、数据库的结合与交互式接口,此种利用网络改变人们沟通方式正逐渐影响人类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网络的多媒体接口被视为增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利器,网络所提供的互动、多元化资源和讨论、发表见解则可以帮助教师纠正“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经由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之后,一位教师更能引导学生,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4.国际观的培养与科技整合的实践 随着时代的推演,国界及距离间的障碍已大幅缩小,国际间的互动与日俱增,任何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难以自决于国际事务之外,因此,透过便捷的电子信息,随时了解及探讨国际事务,应是培养具有国际观的国民所必须做的,而这也是地理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随着乡土意识的提升,网络上快速增加的乡土资料,则可以让学生更了解本身乡土的环境, 3 建立对乡土环境的识觉及认同。 5.突破时空障碍,提供个别化的学习环境 在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研究中,曾有学者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遭遇到极大的阻力,使学生无法调整教材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可是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恰恰是防止学习困难之发生的唯一有效途径。网络辅助教学优于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之处,在于能够提供双向交谈性的互动、合作学习和单独学习情境的自由转换。除了师生间的互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亦可设计交互式媒体,其好处在于它可以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适合学习者的需求及个人学习的速度。 (二)高度重视多媒体网络化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把现代化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作为课程改革和地理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必备硬件,现代化地理专用教室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可见一斑,它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的重要载体。这种现代化地理专用教室把电脑和网络技术引入地理教室,因此,可以把这种教室定义为多媒体网络化地理专用教室。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系统通常指的是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普通教学网络(一般为20~60台计算机)的基础上,通过音、视频播放设备和传输卡、信号传输线、控制部件、麦克风等设备实现教师机与学生机的连接,实现各计算机之间屏幕、声音的实时交互切换,并且具有多种辅助教学管理功能的教学系统。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把这一教学系统与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有机结合就构建成现代意义上的地理专用教室——多媒体网络化地理专用教室。 多媒体网络化地理专用教室的硬软件投入较大,建成后既要具备演示型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CAIG)的功能,又要能满足网络型CAIG的需要;既可以作为地理教学的课堂,又能作为地理课外活动的场所;既能满足地理必修课的需要,又能满足地理选修课、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需要,从而更好地显示其情境功能、演示教学功能和演示教学功能。要实现以上诸多功能,地理专用教室有必要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一般应划分为:教学演示区、学生活动区、教学陈列区、信息展示区、成果发布区、教学管理区、教学准备区等,这样可以使地理专用教室的效率更显着。 五、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 (一)实现地理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1.地理学习评价目标多元化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在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成就时,提出了多样的目标,尤其注意让学生配合现实的生活情境去利用地理知识,并且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础。每一项标准皆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从而鼓励学生知道和认识地理观念,利用地理探究之技能于人生中的决策。作为学校里的核心课程,学生应以展现学生众多的学习行为之能力为目标,包括:记忆地理学科中与本质有关的内容;了解人、地和环境豊富而多样性的特征;判读地图、地球仪和其它地理工具及技术,如统计图、图解、航空照片和人造卫星影像等;了解到空间和空间关系乃人类在地方、区域和全球尺度中相互依赖之基本成分;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分辨事实和意见;分辨参考数据及数据中相关的和无关的信息;透过不同的数据来源(包括印刷品和电子媒体),获取地理信息;利用地理方法有系统地解决问题;等等。 此外,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还界定了各年级的地理能力,并展现出地理学习的累积性和螺旋性。如以完成高中(十二年级)地理教育的学生为例,应该具有下列能力和素养:精通地理教材内容;了解地理学的主旨——空间和空间关系;适切地将地理词汇运用于口头、书面和图形沟通;能利用较多的技能以获致和发表信息;将地理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认识到地理学的三大部分如何互为相关;认识自然和人文环境变迁,阐释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认识全球互赖性的观念;认识“区域”能做为整合原则的观念。 美国的上述做法值得借鉴。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推广,人们对地理学习评价目标的 4 认识从狭隘的“胡同”中走了出来,那种仅仅以“双基”落实为终结目标而忽视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的做法已经遭到了普遍的质疑。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评价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地理学习评价形式多元化 多样的评价手段能够针对不同的地理学习任务、不同程度的学生,起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促进与鼓励地理学习的良好作用。常规的地理学习评价包括:书面测验法、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等。按评价主体来划分的地理学习评价有:教师测评(上述的常规评价多属于教师测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等。按学习内容归类可分为:“双基”地理学习评价、研究性地理学习评价、任务型地理学习评价、体验型地理学习评价、表达式地理学习评价等。按地点划分的地理学习评价有:课堂学习评价、实地考察评价、网络信息活动评价等。从学习成果来考虑,地理学习评价的形式更是琳琅满目:地理墙报、地理论文、地理摄影、地理录象、地理标本、地理学具等等 (二)强调地理学习评价的三个“相结合”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广义的形成性评价是指在一个新的教育方案、计划、课程等的编制过程中和试验期间,为了获得修改、完善所需的反馈信息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将形成性评价运用于教学过程,赋予它一个狭义的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掌握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即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尚未掌握的内容所进行的评价。狭义的形成性评价一般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时,通过形成性测试进行。通过形成性评价,师生双方都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有用的反馈信息。形成性评价是过程评价,它以提问、测验、口答等各种检查的形式,对评价对象在到达终极目标的教学中,不断地明确达标的程度。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评价对象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从而随时修正和调节教学与学习活动。在日常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性评价总是伴随着教育教学过程而进行的。作为教师,需要关心的问题常常是:哪些教学内容是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的?哪些教学内容是学生含混不清、尚未掌握的?哪些学生的学习还有困难,需要进行针对性辅导?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地加以指导。形成性评价具有反馈、强化、改进、激励等功能。 狭义的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学科的重要部分或整个教学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成绩所进行的全面评价。可以讲,终结性评价是偏重结果的评价,它具有高度概括性、评定全面性、难以逆返性等特点。 鉴于两者的特性与功能,要有机地将学生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实际上就是体现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当前,有一种说法是片面的:“变重结果的评价为重过程的评价”。这样,似乎“结果”并不重要了。要知道“结果”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今天所指的结果决不是获得“双基”的结果,而是综合素质的体现。要吸取两种评价各自的优点与长处,在过程中开展评价,在评价中促进学习、逼近“结果”;在终结时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测量成绩、反观“过程”。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量的评价往往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数值化”上,它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长进、学生之间相比有没有差距,提供了一把“尺子”。但是,“分数”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与干扰,有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分数的假象会掩盖一些容易忽视的倾向。因此,过分强化“分数”对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或者良好的学习心态都是不利的。因此,要把定量的评价与定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所谓定性评价就是教师通过观察与分析,用恰当的语词对学生的学习所作的描述性的评定。相比之下,这种评价比打个分数的评价难度要大得多。对 5 学生地理学习的定性评价,除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以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学生教学参与度的评价。教与学是教学实践中两项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教学活动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布鲁纳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 的方法。因此,学生的地理课堂教学参与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地理学习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地理电影、录像和课外读物、乡土地理教材等也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而加以重视;参观、访问等地理考察活动将作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因此,也要对学生课外参与度问题进行评价。 学生参与度的评价要求 内容要求 课堂参与度 围绕主题主动提出问题 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有参与意识 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发表自己见解 参与信息的收集、汇总或交流 认真对待与完成课堂作业 课外参与度 围绕课题课后查阅资料 能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有实践、观察访问的技能 主动预复习并能带着问题听课 撰写论文与报告,编辑地理小报 (2)对学生质疑活跃度的评价。质疑求异往往反映了学生在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性、创新变革的认同性等方面的素养,而这些素养的积累恰恰对于公民素质、民族素质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学生质疑求异活跃度的评价要求 内容要求 提问的质与量 提问的难与易的协调 主动探究质疑的精神 多维思路求异的胆略 质疑手段的多样化 思路发散独特有个性 提问的想象力、独创力 巧妙应对问题的思路 多姿多彩的想象与幻想力 幽默而富于求异创新 能用新的形式表达已掌握的知识 有应对复杂问题的变通能力 (3)对学生探究水平的评价。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水平,主要反映在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分析问题的求异性、提出假设的多样性、验证假设的独特性、结果表述的新颖性等方面。 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评价要求 内容要求 探究实践活动的深度 探究实践活动的广度 尊重个性与面向全体的统一性 课题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创造性 课题实践活动实施的灵活性 独立意识与合作精神的结合性 实践活动中探索的直接体验性 多媒体手段的广泛运用性 对实践活动目标理解的敏锐性 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和程序的多样性 个人体验的整理与分析的求异性 成果的表达与展示的新颖性 客观性资料的收集与使用广泛性 验证假设的多样性 3.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在学生进行的主体性评价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反观、反思与反省活动,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叙事”或者对作业的“解剖”、案例的“分析”,自觉找到学习中的问题与差距。同时,要善于发扬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优点,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内在潜力与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学习成果报告会与地理作品的展览,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与成就感,不断激励自己攀登新的学习高峰。

据肖笃宁的统计,从1990年到1996年的短短7年内,景观生态学外文专著即达12本之多(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通讯,1996,1)。其中影响较大的有M. G. Turner和 主编的《景观生态学的定量方法》一书(1990)和的《土地镶嵌-景观与区域的生态学》(1995)以及的《土地生态学》。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的学术刊物上才正式出现了景观生态学方面的文章。1981年,黄锡畴在《地理科学》上发表了《德意志联帮共和国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一文,同期还发表了刘安国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研究》,这是国内首次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文献;1983年林超在《地理译报》的第1期、第3期上发表了两篇景观生态学的译文,一篇是Troll的《景观生态学》,一篇是E.纳夫的《景观生态学发展阶段》;1985年《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第3期发表了陈昌笃《评介Z.纳维等著的景观生态学》一文,这是国内首次对景观生态学理论问题的探讨;1986年《地理学报》第1期发表了景贵和《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这是国内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第一篇文献;1988年《生态学进展》第1期发表了李哈滨《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构架》一文,该文扼要地介绍了北美学派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概念、理论及其在北美的研究状况,对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普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年的《生态学杂志》第4、6期分别发表了金维根的《土地资源研究与景观生态学》和肖笃宁等的《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应用》;1990年肖笃宁主持翻译了和的《景观生态学》一书。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起步阶段,侧重于国外文献的介绍。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工作的真正起步开始于1990年以后。1990年,肖笃宁等在《应用生态学报》第1期上发表了《沈阳西郊景观结构变化的研究》一文,该文是中国学者参照北美学派的研究方法而开展的景观格局研究的典范著作。同年景贵和出版了《吉林省中西部沙化土地景观生态建设》论文集。之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进,中国的科研经费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所有研究单位都相继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绝大部分的科研工作也从国家统一下拨经费、自主设题研究,转为自由申请、公平竞争、专家审议通过之后批准立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新的体制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该委员会批准的研究项目,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国基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特点。据统计,从1992-1995年的4年间,通过该会的地理学科部与生态学科部共设立了14个有关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项目。正是通过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使得中国景观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水平走向了更深入的程度,也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论文,主要有:伍业钢和李哈滨的《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1992)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研究方法》(1992)、傅伯杰的《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1995)、《景观多样性分析及其制图研究》(1995)、《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1996)、王仰麟《渭南地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1995)、《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方法》(1996)、陈利顶《景观连接度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应用》(1996)、《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1996)、王宪礼等《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1997)、马克明等《景观多样性测度:格局多样性的亲和度分析》(1998)、邵国凡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森林景观动态的研究》(1991)。在大批论文涌现的同时,也出版了几本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专著,先是在1989年10月举行的中国首届景观生态学学术讨论会之后,1991年出版了这次讨论会的论文集《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之后1993年又相继出版了三本景观生态学的专著,它们分别是许慧、王家骥编著的《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董雅文编著的《城市景观生态》、以及宗跃光编著的《城市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森林景观的研究其内容包括森林景观结构、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森林景观动态及群落生态效应、森林边际效应及动态、森林景观格局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森林景观生态研究是中国开展景观生态学研究较早的领域之一,研究工作也卓有成效。彭小麟于1991年就提出森林景观中的边缘效应影响问题;而徐化成(1994)、刘先银等(1994)则是林业工作者中较早将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应用到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学者。之后,以郭晋平等人为代表的课题组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森林景观动态及其群落生态效应的研究》首次对森林景观生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也是中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臧润国等(1999)则主要探讨了森林斑块动态与物种共存机制及森林生物多样性问题。此外,马克明等(1999~2000)对北京东灵山地区的森林景观格局、森林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刘灿然等(1999~2000)对北京地区的植被景观斑块特征等也都作了一些颇有意义的探索。1995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了徐化成主编的《景观生态学》教材。1996年5月又于北京举行了“第二届全国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在会议召开的同时,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1998年又在沈阳成功举行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景观生态学国际会议”。可以预见,景观生态学在中国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1992~2012年在《大气科学》、《地理学报》、《应用气象学报》、《生态学杂志》、《气象学报》等国家核心一、二级期刊上发表52篇,其中独著或第一作者42篇;出版了《西藏农业气候资源区划》、《西藏气象灾害区划研究》、《西藏地区旱涝气候预报研究》和《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区划》等8部论著。学术简介【研究方向】1.气候与气候变化2.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3.农业资源评价与规划【在研项目】1.西藏2005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国家发改委,项目负责人。2.青藏高原(西藏)气候变化监测系统建设,国家发改委,第一主研人。3.西藏红景天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项目,项目负责人。4.西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西藏),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负责人。【完成项目】1.西藏怒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演变特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2011年12月完成。2.西藏农牧业气候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国家发改委,第一主研人,2010年12月完成。3.西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国家发改委,第一主研人,2009年12月4.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及极端气候事件(西藏),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负责人,2010年12月完成。5.蝗虫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在西藏的推广应用,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项目负责人,2011年12月完成。6.气候变化对西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西藏科技厅,第三主研人,2011年10月完成。7.西藏农业气候资源区划,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2007年完成。8.西藏气象灾害区划研究,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第二主研人,2009年完成。【学术专著】1.西藏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气象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作者。2.西藏气象灾害区划研究,气象出版社,2008年4月,第2作者。3.西藏自治区县级气候区划,气象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作者。4.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气候图集,气象出版社,2011年12月,第2作者。5.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区划,气象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作者。【发表论文】1.西藏羊卓雍湖流域气候干湿状况分析,《生态学杂志》, 2008年8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2.西藏羊卓雍湖地区近45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地理学报》,2008年11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3.西藏近35年地表湿润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气象学报》,2009年第1期, 核心期刊,第1作者。4.藏北牧区地表湿润状况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生态学报》,2009年5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5.近40年西藏怒江河谷盆地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地理学报》,2009年5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6.1971-2006年珠穆朗玛峰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冰川冻土》,2009年8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7.1971-2005年西藏主要农区农田蒸散量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冰川冻土》,2009年10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8.Variations of Surface Wettability Inde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71-2005,《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10年第2期,核心期刊(SCIE),第1作者。9.近50年西藏高原冷暖冬的气候变化特征,《地理学报》,2011年7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10.1961-2010年西藏季节性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冰川冻土》, 2012年6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获奖情况】1.《西藏主要农区夏季旱涝规律及预报》项目/2003年获西藏科技进步2等奖。2.2009年荣获首届邹竞蒙气象人才奖3.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4.2010年被中国气象局授予“西部优秀气象人才”称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