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是“华夏第一王都”,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丝绸之路”起始点(长安、洛阳)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崤函帝宅,河洛王国”,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漫长的历史孕育出洛阳独一无二的历史与文化,衍生出其独一无二的特产。给洛阳这座千年古城添加上浓描重绘的一笔。
如果将河洛文化比作一条大河的干流,民俗文化就犹如其支流。干流好比书面语言,讲的是正统文化;而支流则好比口头语言,说的是民俗风情。绕不开的民俗就如同那隔不断的支流,你看它穿山越岭,浪花飞溅,滋润着华夏文化的根须,展示着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自从人类在河洛地区繁衍生息,河洛先民便在衣着方式、饮食习惯、民居建筑、生产工具、婚姻形式、墓葬类型、图腾崇拜等方面,创造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闻名中外的河洛文化的根基和柱石。 第一河洛文化中的饮食文化——洛阳水席 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史记周本记》),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洛阳作为其地理位置中心,其饮食文化自然也就是河洛文化的一大组成部分。而这文化中最为浓重的一笔,那就一定是洛阳水席了。 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其地理气候有直接关系。洛阳四面环山,雨少而干燥。古时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 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洛阳水席洛阳汤,不沾勿忘桂花糖,吃罢四宝不同躺,洛阳浆面有点烫。"首句就是洛阳水席。洛阳水席,是河南洛阳一带特色传统名宴,属于豫菜系。洛阳水席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洛阳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 相传袁天罡早年夜观天象,知道武则天将来要当皇帝,但天机又不可泄露,就设计了这个大宴,预示武则天日后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汤汤水水,即是暗指武则天水到渠成;干干稀稀,是喻指武则天二十四年的干系(稀)。“洛阳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这正应了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到神龙元年病逝洛阳上阳宫的二十四年。 洛阳水席八凉菜,十六个热菜。 八个凉菜是以服、礼、韬、欲、艺、文、禅、政为主题的菜名;十六热菜分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为主题。它和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洛阳三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第二河洛文化中的乡村婚俗 河洛地区的婚俗也散发着浓浓的河洛文化气息。由于受伊洛理学的长期浸染,在描写河洛乡村的婚姻关系时,综观间连科.张宇和李准等当代河洛作家作品,少有对传统婚姻道德的质疑和批判.少有“父子冲突”“母女冲突"结构形态下的叛逆形象,更多的是对长辈权威的认同,对女性柔弱顺从的肯定。 婚姻大事决定于“父母之命”是当代河洛文学里的常景。张宇《乡村情感》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张秀春和郑小龙的结婚过程。他们的结合不是建立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之上,而是由于两家父亲间有着非同寻常的生死弟兄般的友谊:也因了这友谊的见证和延续主导了两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当郑麦生生命垂危之际出于友情和安慰,张树声不顾“新媳妇过门来就披麻戴孝不吉不利”的民俗信仰.决心嫁女。秀春无论在婚姻对象还是在大喜日子上都是无可选择的。因为“俺家里已形成习惯凡事他说了算。家里人已经习惯听他的话他是俺们家里的神”。婚俗中长辈的作用还体现在对虽然已经死去的祖辈的敬奉上。在决定秀春的婚姻时“爹和妈妈带着秀春来到堂屋先把香炉摆好,再点三根香插在香炉里,这才去打开祖楼,敬出爷爷和奶奶两尊灵牌,放在香炉后边方桌的中央。爸退后几步.望着这灵牌,就像想着爷爷奶奶的灵魂缓缓跪了下来,把心里话诉说"。更为引人注目的婚俗还在于,秀春的婚事,还要和族里人商量,在极严的族规里能不能通过家族会这一关连树声也“心里没数”最后在得到张姓老族长的首肯后,秀春才在《百鸟朝凤》的唢呐声中走进了郑家。于是在作家不无倾心的婚俗描写中,生动地再现了河洛理学名区的文化特征。虽然说“记风俗多少有点怀旧.但那是故国神游。带抒情性,并不流于伤感。风俗画给予人慰籍不是悲苦”然而,透过河洛理学婚俗的历史烟尘可能还会不时地传来青年男女悠悠的叹息。 解读当代河洛文学里的婚俗,还离不开“合铺”这个关键词。在阎连科的小说里男女婚姻极少涉及爱情,很少以爱情为基础。蓝四十说:“我一辈子就想把我的身子给了他,想和他合铺过日子,想为他生一个男孩娃,为他烧饭为他洗锅洗碗,为他端洗脸水倒洗脚水"她的生命中没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她一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嫁人,嫁给司马蓝,与他“合铺”。杜竹翠表白:"你要是娶了我,我会像磨道里的驴一样侍奉你一辈子"她人生的喜怒哀乐围绕着司马蓝.她不能守住男人的心。只求留住男人的身即不让他们"合铺”。小说文本里杜竹翠迫使司马蓝娶她的标志就是“合铺”,蓝四十为司马蓝去九都卖淫提出的条件是“合铺”,司马藤宁愿自已接客以求阻止蓝四十与其父“合铺”,石匠娘安安祥祥死去也是因为看到了茅枝与儿子的“合铺”。由此可知“合铺"在耙耧婚俗中占据着怎样的一个重要位置。而“合铺”这一形象的表述,传达出的是较为原始的、物质层面的信息,它更多的是一种让别人观看的婚俗仪式。把耧世界的女性们只有依附这种婚姻形式,她们才感到一种看得见摸到着的踏实,而其余更为重要的内涵比如爱情,则是她们力不能及或不敢奢望的。透过不无表演性的"合铺"婚俗,当代人体味到了几分苦涩。 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给洛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留下了灿烂厚重的民俗文化,而阎连科、张宇对洛阳地区民俗风情的文学描写,是一种活动着的河洛历史文化心理的真实再现,为我们提供了一道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更加活灵活现的展现了河洛文化习俗的博大精深、意味深长。
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国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河洛地区指的黄河中游潼关至郑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地区,包括颍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纬34°至35°、东经110°至114°之间的地区,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区。河洛地区南为外方山、伏牛山山脉,北为黄河,西为秦岭与关中平原,东为豫东大平原,北通幽燕,南达江淮,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史记·周本记》),即所谓“中国”(西周何尊铭文),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编辑本段河图洛书文字的产生是人类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志。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之始。易经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论语》上讲:“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竹书纪年》里讲:黄帝在河洛修坛沉璧,受龙图龟书。 太极图是河洛交会的自然现象,这是因为太极图很像是黄河洛河交汇形成的旋涡,通过这个自然现象触发灵感,人族伏羲才创造出太极和八卦。编辑本段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河洛地区先民们创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是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因而河洛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河洛地区文化积淀厚重,历代名家辈出。这里是河图洛书的发源地,研究易经的人寻根拜祖,哪个不到河洛汇流处?这里是少碃鼎百刮知钙版水保惊林拳,太极拳,轨迹拳,苌家拳的发源地,欲学武术真功的人,舍此何求? 我们依托资源的优势,开设河洛讲坛,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如果将河洛文化比作一条大河的干流,民俗文化就犹如其支流。干流好比书面语言,讲的是正统文化;而支流则好比口头语言,说的是民俗风情。绕不开的民俗就如同那隔不断的支流,你看它穿山越岭,浪花飞溅,滋润着华夏文化的根须,展示着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自从人类在河洛地区繁衍生息,河洛先民便在衣着方式、饮食习惯、民居建筑、生产工具、婚姻形式、墓葬类型、图腾崇拜等方面,创造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闻名中外的河洛文化的根基和柱石。 第一河洛文化中的饮食文化——洛阳水席 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史记周本记》),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洛阳作为其地理位置中心,其饮食文化自然也就是河洛文化的一大组成部分。而这文化中最为浓重的一笔,那就一定是洛阳水席了。 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其地理气候有直接关系。洛阳四面环山,雨少而干燥。古时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 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洛阳水席洛阳汤,不沾勿忘桂花糖,吃罢四宝不同躺,洛阳浆面有点烫。"首句就是洛阳水席。洛阳水席,是河南洛阳一带特色传统名宴,属于豫菜系。洛阳水席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洛阳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 相传袁天罡早年夜观天象,知道武则天将来要当皇帝,但天机又不可泄露,就设计了这个大宴,预示武则天日后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汤汤水水,即是暗指武则天水到渠成;干干稀稀,是喻指武则天二十四年的干系(稀)。“洛阳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这正应了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到神龙元年病逝洛阳上阳宫的二十四年。 洛阳水席八凉菜,十六个热菜。 八个凉菜是以服、礼、韬、欲、艺、文、禅、政为主题的菜名;十六热菜分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为主题。它和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洛阳三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第二河洛文化中的乡村婚俗 河洛地区的婚俗也散发着浓浓的河洛文化气息。由于受伊洛理学的长期浸染,在描写河洛乡村的婚姻关系时,综观间连科.张宇和李准等当代河洛作家作品,少有对传统婚姻道德的质疑和批判.少有“父子冲突”“母女冲突"结构形态下的叛逆形象,更多的是对长辈权威的认同,对女性柔弱顺从的肯定。 婚姻大事决定于“父母之命”是当代河洛文学里的常景。张宇《乡村情感》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张秀春和郑小龙的结婚过程。他们的结合不是建立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之上,而是由于两家父亲间有着非同寻常的生死弟兄般的友谊:也因了这友谊的见证和延续主导了两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当郑麦生生命垂危之际出于友情和安慰,张树声不顾“新媳妇过门来就披麻戴孝不吉不利”的民俗信仰.决心嫁女。秀春无论在婚姻对象还是在大喜日子上都是无可选择的。因为“俺家里已形成习惯凡事他说了算。家里人已经习惯听他的话他是俺们家里的神”。婚俗中长辈的作用还体现在对虽然已经死去的祖辈的敬奉上。在决定秀春的婚姻时“爹和妈妈带着秀春来到堂屋先把香炉摆好,再点三根香插在香炉里,这才去打开祖楼,敬出爷爷和奶奶两尊灵牌,放在香炉后边方桌的中央。爸退后几步.望着这灵牌,就像想着爷爷奶奶的灵魂缓缓跪了下来,把心里话诉说"。更为引人注目的婚俗还在于,秀春的婚事,还要和族里人商量,在极严的族规里能不能通过家族会这一关连树声也“心里没数”最后在得到张姓老族长的首肯后,秀春才在《百鸟朝凤》的唢呐声中走进了郑家。于是在作家不无倾心的婚俗描写中,生动地再现了河洛理学名区的文化特征。虽然说“记风俗多少有点怀旧.但那是故国神游。带抒情性,并不流于伤感。风俗画给予人慰籍不是悲苦”然而,透过河洛理学婚俗的历史烟尘可能还会不时地传来青年男女悠悠的叹息。 解读当代河洛文学里的婚俗,还离不开“合铺”这个关键词。在阎连科的小说里男女婚姻极少涉及爱情,很少以爱情为基础。蓝四十说:“我一辈子就想把我的身子给了他,想和他合铺过日子,想为他生一个男孩娃,为他烧饭为他洗锅洗碗,为他端洗脸水倒洗脚水"她的生命中没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她一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嫁人,嫁给司马蓝,与他“合铺”。杜竹翠表白:"你要是娶了我,我会像磨道里的驴一样侍奉你一辈子"她人生的喜怒哀乐围绕着司马蓝.她不能守住男人的心。只求留住男人的身即不让他们"合铺”。小说文本里杜竹翠迫使司马蓝娶她的标志就是“合铺”,蓝四十为司马蓝去九都卖淫提出的条件是“合铺”,司马藤宁愿自已接客以求阻止蓝四十与其父“合铺”,石匠娘安安祥祥死去也是因为看到了茅枝与儿子的“合铺”。由此可知“合铺"在耙耧婚俗中占据着怎样的一个重要位置。而“合铺”这一形象的表述,传达出的是较为原始的、物质层面的信息,它更多的是一种让别人观看的婚俗仪式。把耧世界的女性们只有依附这种婚姻形式,她们才感到一种看得见摸到着的踏实,而其余更为重要的内涵比如爱情,则是她们力不能及或不敢奢望的。透过不无表演性的"合铺"婚俗,当代人体味到了几分苦涩。 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给洛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留下了灿烂厚重的民俗文化,而阎连科、张宇对洛阳地区民俗风情的文学描写,是一种活动着的河洛历史文化心理的真实再现,为我们提供了一道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更加活灵活现的展现了河洛文化习俗的博大精深、意味深长。
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河南人写的中华姓氏起源,虽然对所有姓氏有些牵强,但实例比其他的要多,很有参考价值:据初步统计,在《中华姓氏大辞典》所列11969个姓氏中,有4925个未注明姓氏来源,有2224个系少数民族姓氏,二者合计7149个,占11969的,下余4820个为汉族姓氏。笔者根据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对这4820个姓氏逐一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为: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4820的38%。但是,仅有姓氏数量,尚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每个姓氏拥有人口数大不相同。为了进一步弄清河南在中华姓氏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笔者又根据该书提供的姓氏拥有人口资料,对我国最常见的汉族姓氏逐一进行了考证。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前120大姓共占汉族人口的,也就是说13亿人中有亿人姓这120个姓。在这120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即李、张、陈、黄、周、林、何、宋、郑、谢、冯、于、袁、邓、许、傅、苏、蒋、叶、阎、潘、戴、夏、范、方、石、姚、廖、孔、康、江、史、邵、段、雷、汤、尹、武、赖、樊、兰、殷、陶、翟、安、倪、严、牛、温、芦、俞、葛,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5个,即王、刘、赵、吴、徐、孙、胡、朱、高、郭、罗、梁、韩、唐、董、萧、程、沈、吕、卢、蔡、丁、魏、薛、杜、钟、姜、熊、陆、白、毛、邱、秦、顾、侯、孟、龙、黎、常、贺、龚、文、施、洪、季;两项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97个,占120大姓的,占全国汉族人口的。如果减去一些多源的姓氏中源于河南以外的成分,人口百分率会有所下降,但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总数是1834个,减去97个,还有1737个,加上这些姓氏,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率仍在80%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河南为何在中华姓氏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呢?概括地说,河南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自然也是华人姓氏的摇篮。如果进一步分析,把中华姓氏史与河南历史加以对照,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姓氏的萌芽、产生,还是普及、定型,无不与河南息息相关。河洛,是黄河与洛水的简称,也指黄河中下游和洛水流域的一些主要地区。据《史记》等文献记载,“河洛”这一地域概念,一般是指狭义的中原地区,即今河南,或中原地区最核心的部位。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果说中原文化是中原先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河洛文化便是这“总和”中最精彩的篇章。河洛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广及诸多领域。本文仅就其与中华姓氏起源的密切关系予以概括论述。一、河南是姓氏肇始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而河南正是此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因1921年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正是母权社会繁荣阶段的代表。该文化陶瓷上的鸟、鱼、蛙及人首虫身等图象,可能就是最原始的“姓”的标志。姓的起源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有些姓氏是由图腾转化而成。传说太昊与其妹女娲所处的时代,即是中国图腾制的标本时代。那么,他们所居住的河南淮阳,也当是产生图腾和姓氏较多的地方。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从氏族、部落中的少数家族形成的“氏族贵族”中产生的,而此期中原地区(主要是今河南)氏族林立,正如《史记•封禅书》中所云“黄帝时万诸侯”。中原地区这成千上万的氏族、部落便是“氏”的渊薮。二、河南是华人祖先炎、黄二帝和太昊的活动中心笔者对当今120大姓从血缘关系上进行追根溯源后,发现它们分别属于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出自四位祖先,即黄帝、炎帝、太昊与少昊。具体情况是:属于黄帝族的有86姓,占120姓的72%,即:王、张、刘、陈、杨、周、吴、孙、胡、朱、林、何、郭、罗、宋、郑、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傅、曾、彭、苏、蒋、蔡、贾、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范、石、姚、邹、熊、陆、孔、康、毛、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钱、汤、黎、常、武、乔、赖、庞、樊、兰、殷、施、陶、翟、安、颜、倪、严、牛、温、芦、季、俞、鲁。属于炎帝族的有6姓,占120姓的5%,即:许、姜、崔、雷、易、章。属于东夷族的有8姓,占120姓的7%,即:李、赵、黄、徐、马、谭、郝、江。兼属黄帝族与炎帝族的有11姓,占120姓的9%,即:高、谢、吕、卢、丁、方、邱、贺、龚、文、洪。兼属黄帝族与东夷族的有9姓,占120姓的7%,即:梁、沈、任、廖、金、白、秦、尹、葛。总的来说,120大姓多数属于黄帝族,少部分属于炎帝族和东夷族,而河南长期是这三族活动的中心,因此,这三族的姓氏也多数是在河南境内形成的。(一)黄帝族与姓氏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为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相传炎帝扰乱各部落,他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属河北)击杀蚩尤。从此他由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并与炎帝共同被后世尊为“人文始祖”。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中原地区不同时代居于统治地位的部族,如颛顼、帝喾、尧、舜,以及夏、商、周的最高统治集团等,全都说成是黄帝的后裔。这些部族,接连居于统治地位,历时久,势力大,占据的地盘广,所以人丁极其兴旺。通过对120个大姓的研究发现,无论从血缘关系上说,还是从地缘关系上说,黄帝族有许多姓氏与河南密切相关。黄帝族主要有两大分支:一为颛顼族,二为帝喾族。此外,据有关文献记载,匈奴族和鲜卑族同黄帝也有血缘关系,所以,凡出自匈奴族或鲜卑族的姓氏,均列入黄帝族系。⑴颛顼族与姓氏颛顼是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史记》说他是“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号高阳氏。他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死后葬于顿丘(在今河南浚县北)。颛顼后裔比较有头绪的,主要有三支:一为舜族,二为禹族,三为陆终族。舜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史记》说他是颛顼的7世孙,其后代产生出陈、袁、田等姓氏。禹是颛顼的6代孙,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担任部落联盟领袖。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即夏朝,后产生出一些姓氏。陆终是颛顼族系中一位重要人物,其父吴回即祝融,是颛顼的曾孙。陆终有6个儿子,其后曾孕育出一些姓氏。⑵帝喾族与姓氏帝喾是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号高辛氏,《史记》说他是“黄帝之曾孙”,“于颛顼为族子”。他活动的地区主要是豫西和豫北。帝喾后裔中繁衍旺盛的,主要有尧族、商族、周族。尧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是帝喾之子,其后产生出一些姓氏。商族始祖名契,是帝喾之子,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赐姓子氏。子姓商族产生的姓氏,一部分直接源于商朝王族,而大多数则出自由殷纣王帝辛的哥哥微子启所建的子姓宋国。周部族始祖名弃,也是帝喾之子,姓姬氏,其后衍生的姓氏多达数百个,不仅为黄帝族之最,而且在整个中华姓氏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被列入当今120大姓的就有47个,其中有一大半出自河南。(二)炎帝族与姓氏炎帝是传说中上古姜姓部落首领,因生于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故姓姜;因以火德王,又以火名官,故称炎帝;相传他教民耕种,又曾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病,故又号神农氏。他原居姜水流域,后发展到中原地区,《竹书纪年》说他曾居陈,“陈”即今河南淮阳。他的子孙大部分在河南境内定居,使姜姓失而复得,又衍生出其他一些姓氏。在河南境内的炎帝后裔,主要有方氏、雷氏、吕氏、许氏、文氏、申氏。炎帝后裔还有在山东北部的齐氏,但其始祖吕尚是南阳吕国的子孙。(三)东夷族与姓氏“夷”是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亦称“东夷”。东夷族分为太昊族与少昊族。⑴太昊族与姓氏:太昊,是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也是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太昊族以龙为图腾,曾以龙为官名,其后裔姓氏有任、郝及白姓的一支等。⑵少昊族与姓氏:少昊,号金天氏,也是古代东夷族首领,相传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少昊与太昊是继承关系,少昊部落是从太昊部落分出来的,活动中心在今山东曲阜一带,但其后代却分布在全国许多地方。少昊后裔有两个重要人物,即皋陶和伯益。皋陶是少昊的曾孙,也是东夷族的首领。当今第一大姓李及廖姓的一支,都是他的后裔。伯益是皋陶之子,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他是古代嬴姓各族的共同祖先,后裔相当繁盛,在当今120大姓中,赵、黄、徐、马、谭、江等姓都是他的后代。三、河南是姓氏发展时期夏、商两代的国都所在地夏、商时期,从奴隶制兴起到全盛,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的时期,而这两个朝代活动的中心地带均在今河南境。夏朝从开始到桀灭亡,共传14世、17王,历时400多年,其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的黄河、洛河流域。夏禹建都之阳城,即今登封告城镇;后迁阳翟,即今禹州。禹之子启的都城也在禹州,此后,太康居斟寻(今巩义西南),相都帝丘(今濮阳),少康都阳翟,杼居原(今济源西北),后迁老丘(今开封东),胤甲居西河(今安阳东南),孔甲及其子皋均居今偃师,桀都斟寻。除了《史记》所列“用国为姓”者外,夏朝在河南境内还有不少诸侯国,于夏朝末年被商汤所灭,都演变为姓氏。商朝自汤至盘庚,曾5次迁都:仲丁由亳迁嚣(即隞,今河南郑州),河亶甲由嚣迁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迁于邢(即耿,在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盘庚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此后未再徙都,这说明商朝的统治中心基本上都在河南。商代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奴隶社会,国家机器日益扩大和加强,特别是盘庚迁殷后,达到了奴隶制的兴盛时期,国家机器也空前强大。商代的大奴隶贵族约20多支,有王、诸侯、“多生(姓)”、“多子”等,总称为“百姓”。这说明那时只有奴隶主贵族才有姓氏,而广大群众,尤其是奴隶,是没有姓氏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姓氏来源增多,姓氏也得到了发展。商朝的国家形式,是以王族为主体,联结着许多旁系、支系的贵族大家族所构成的统治网,到商朝后期,形成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商王有直接统治区,还分封一批诸侯于商的周围;在诸侯的封地之间,以及诸侯封地的外围,还存在着许多方国部落。这些诸侯国、方国,后来有许多都演变为姓氏。再就是商朝建立了一套比较复杂的官僚机构,设置了许多官员,因而有以官为氏者,如理氏便出自“大理”(掌刑法的官)一官。此外,还有以祖字为氏和以技艺为氏的。四、河南在姓氏普及时期的周朝占有重要位置周朝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产生姓氏最多的朝代。西周是一个强盛的奴隶制国家,立国初期实行的贵族内部层层分封的大封建,为后来的姓氏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制开始出现,大多数诸侯国被强国所吞并,演变成姓氏,因而使中华姓氏空前大发展。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逐渐合而为一,同时无论贵与贱,人们都有了姓氏,不再是“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因而姓氏基本上普及,并相对定型,此后没有更大的发展。西周虽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但在建国初期便营建了洛邑,至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阳便成了东周的统治中心。据初步考证,从周初到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分布于今河南境内的,有周朝同姓(姬姓)国20多个,异姓国40多个,合计60多个,约占诸侯国总数140多个的二分之一弱。这些大小诸侯国基本上都演变成为姓氏,同时,诸侯的子孙以采邑名、官职名等为氏,又形成一大批姓氏。由此可见,河南是在姓与氏发生重大变革,姓氏空前大发展、基本普及和相对定型时期起到关键作用的地区。五、河南有得天独厚的产生姓氏的优越条件古代的“得姓受氏”,与地理位置、人口多少及政治、经济状况等条件有密切关系,而河南在这些方面则独具优势。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位居中原腹地,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适宜于农、林、牧、副业发展,古代的手工业发达,又是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因此,人口密集,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长期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夏朝建立至民国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因而使河南成为古都最多的地区。中国有七大古都,河南就占3个,即洛阳、开封、安阳。河南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建都频繁,正是河南成为中华姓氏主要发源地的先决条件,因为:一历史悠久,产生的姓氏必多。中华姓氏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而有人称河南“是整个中国历史的缩影,是一座浩瀚的中国古文化博物馆”。从这种意义上说,河南的历史包含着中华姓氏产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正是由于河南历史与中华姓氏史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所以才孕育出了众多的姓氏。二人口密集,得姓受氏者必众。具体地说,人口密集,职业部类必繁,居住地必广,因而以各种技艺为姓氏的、以居住地为姓氏的以及以其他方式得姓者必多。三建都频繁,得姓的机会必广。首先,建都多标志着历史上出现的国家多,因而以国为氏者就多。其次,国都是国王居住之地、文武百官云集之所,是一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因而应时因势兴起的新姓氏就特别多,诸如国王赐姓,一些生有爵、死有谥的王公大臣的后代以官为氏、以爵为氏、以谥为氏、以字为氏,等等。在源于河南的姓氏中,与都城有关者相当多,真可谓不胜枚举。六、河南是北魏鲜卑族政权入主中原改姓的基地黄河两岸的中原,原本是汉族长期生息的中心地区,由于西晋末年大战乱的推动,从“八王之乱”开始,汉族从中心地区出发,向边远地区流亡,而居住在长城以外的少数民族则大量内迁,至北朝时期达到高潮,历时长达三个世纪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各族人民相互影响,总的发展趋势是与汉族融化成一体,从而形成了黄河流域各民族的大融合。其中,大规模地迁入今河南境内,施行与汉族同化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北魏。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的政权,统一北方后,为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孝文帝拓跋宏于493年率领贵族、文武百官及鲜卑兵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接着,进行汉化改革,实行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以汉服代替鲜卑族服装,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话,令鲜卑人改姓并自称河南洛阳人等等。改姓数量,一说有300多,仅见于《魏书•官氏志》单独列出的,即有114个,其中被列入当今120大姓的就有25个。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构成了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使河南成为中华姓氏的主要发源地。源于河南诸姓的先民们,植根于中原沃土,为故乡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不断向外播迁,广及全国,进而又远徙海外,至今几乎遍布全世界。
指导学生写地理小论文,可以充分调动爱好地理的学生深入钻研地理科学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细心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探究地理的本质和规律。 教师指导学生写地理小论文包括选择好题目,搜集材料,确立论点,写作修改等几个方面。 一、选用合适的题目 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选用合适的论文题目。如属侧重理论探讨性质的地理论文,需要广泛阅读这方面的书刊文章。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事实材料论证、补充或否定某一学说、假说或理论等。如属侧重于实际应用方面的地理论文,需要在积累、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某一地理现象,解决某一地理问题。 一般来说,小论文题目选择要建立在观察地理、地质现象,搜集地理资料的基础上。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考察幕阜山以后,可以拟定大桥河的成因,鲁溪洞的特点及成因,喀斯特地貌与溶洞。又如,参观武宁湖畔万福工业园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谈万福工业开发区与武宁湖的环境关系等。题目要具体,不宜太大,否则,学生不容易把握。 二、搜集可靠的资料,充实论据。 搜集资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文献材料,了解别人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提出了哪些见解,提供了哪些资料,以便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充实、提高和发展。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多年辛勤劳动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作为写作参考或佐证。引用这些资料写出来的论文不仅有较大的说服力,而且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大了学生的思路,充实了学生的论据。 三、确立清晰的论点 这里的论点是指对某个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点和见解。例如:以“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为题的论文,其论点应确定为1.稳定的政治局势2.完善的金融机构3.开放的外汇市场,宽松的金融管理。4.强大的经济实力量5.方便快捷的联络。根据这些论点,从而得出纽约具备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优越条件的结论。 四、写作并修改论文 指导学生编拟并修订写作提纲,着手撰写地理小论文。在论文中提出地理论点,用地理学的理论和事实材料论证论点,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可靠,结论准确。一篇好的文章,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和简单明了的结尾。 指导学生写论文,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地理修养、实践经验和写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指导工作。
不知道你是要黄河的历史还是人类的 起源··都给你 黄河的历史: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回报母亲河的养育之恩。 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每年中华民族都要在陕西桥山的黄帝陵祭祖,每年无数的人们都要去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寻根。黄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象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 人类的起源: 发现化石 这次重大考古发现多少有些偶然。 1997年11月16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怀特(Tim White)与同事驱车经过埃塞俄比亚中阿瓦什沙漠地区一个名叫Herto的村子附近时,注意到了一块河马头骨化石。化石周围有一些石器,而化石上留有石器砍过的痕迹,这意味着人类的祖先可能在这一带活动过。 11天后,怀特和他的埃塞俄比亚同行及一些研究生重返现场,进行集中调查。午饭后没多久,博士生德古斯塔(David DeGusta)发现了一块人类头骨化石碎片。他回忆说:“我在往前走,眼睛盯着地面,看到了一些不同动物的化石碎片。突然,我看到了一个硬币大小的化石碎片,认出它是一块人类头骨化石碎片。” 很快,这个国际研究小组找到了其他的人类头骨化石碎片。这些化石碎片属于两个成年人。 又过了6天,研究小组再次来到现场。这一次,埃塞俄比亚裂谷研究服务局的阿斯福(Berhane Asfaw)首先发现了一个儿童的头骨化石碎片。碎片多达200多片,分布在约400平方英尺的地带。 应该说,研究小组非常幸运。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那一年,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暴雨袭击了埃塞俄比亚。暴雨不仅使一些化石暴露在怀特及其同事的眼前,也使Herto的村民带着牲畜离开了村子,从而使这些化石免受牲畜的践踏。 研究小组将头骨化石碎片运到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后,开始了艰难的修复和拼装工作。其中,阿斯福花去了整整3年时间,才拼装好他首先发现的儿童头骨化石。最终复原出的头骨化石中,第一个成年人和儿童的头骨化石相当完整。 化石复原以后,研究小组开始了分析工作。氩同位素测定显示,这些头骨化石的生存年代为距今约16万年前至万年前之间。 2003年6月12日,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公布了研究成果。 长者智人 研究小组称,Herto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智人”(Homo sapiens)的化石。 在人类起源的问题上,有两个概念:人科的起源和智人的起源。从目前的化石材料来看,对于人科的共同祖先约700万年前至5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的观点,学术界并无太大争议。对于智人的起源,学术界则存在两种假说。 智人是人类进化的最后一个阶段,晚期智人的形态已经与现代人基本一致。目前很多科学家支持“非洲起源说”,即非洲是现代人的故乡。还有少数科学家则支持“多地区进化说”(在一些中文文献中被称为“多地区起源说”,两者或许有细微差异),认为现代人是在欧亚非各自起源。 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为“非洲起源说”注入了新的活力。1987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卡恩(Rebecca Cann)和威尔逊(Allan Wilson)等人对全世界100多位妇女身上提取的线粒体DNA进行研究后,在《自然》上提出了著名的“夏娃假说”,即今天地球上所有人的线粒体都是从大约20万年前非洲的同一位妇女传下来的(夏娃这个词易于引起误解),她的后代在约13万年前走出非洲,来到了欧亚大陆。 此后,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也都支持“非洲起源说”。2002年3月,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坦普尔顿(Alan Templeton)在《自然》发表综述文章进一步称,现代人的祖先走出非洲并不只一次,至少在84万年前到42万年前已经有少部分人走出了非洲,而绝大部分人走出非洲的时间是15万年前到8万年前。 但是,“非洲起源说”缺乏至关重要的化石证据,科学家始终未能在非洲找到智人起源的关键阶段,即约30万年前到10万年前之间,较为完整且生存年代明确的智人化石。 新发现的Herto头骨化石则填补了这个空白,与分子生物学的预测结果比较吻合,为“非洲起源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化石证据。 Herto头骨在形态上介于现代人和早期智人之间。他们已经具有了相当多的现代人特征,例如成年人头骨有着大的球形颅骨、扁平的脸等,但也有一些比较原始的特征,例如枕部较为弯曲、眉脊突出等。于是,研究小组将其划分为智人的一个新型亚种,称为“长者智人”(Homo sapiens idaltu,idaltu在当地语言中意为长者)。 此外怀特还说,长者智人的发现说明尼安德特人不可能是人类的祖先。他的理由是,与尼安德特人相比,长者智人的形态更接近现代人,而长者智人出现的年代早于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国发现的,生存年代距今约10万年,“多地区进化说”支持者认为尼安德特人是人类祖先之一,而“非洲起源说”支持者认为约在3万年前灭绝的尼安德特人不是人类祖先。 “这是一个真正的革命性的科学发现。”研究小组成员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退休教授豪厄尔(Clark Howell)说。 在化石出土的地点,除河马骨骼化石以外,研究小组还发现了羚羊等动物的骨骼化石和640多件相当先进的石斧等石器。这些动物骨骼上有屠宰的痕迹。研究小组成员之一、埃塞俄比亚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局的贝耶纳(Yonas Beyene)说,这清楚地表明长者智人已经开始品尝河马肉,但无法判断他们是亲自猎杀河马,还是仅仅宰杀已经死亡的河马。 3个长者智人的头骨上均有刀痕,儿童头骨还有明显的光泽。怀特称,儿童头骨可能曾被用作装饰物或器皿,这或许也是有关人类对死亡的情感的第一丝线索。 未解之谜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斯特林格(Chris Stringer)是“非洲起源说”的铁杆支持者。他在《自然》上发表评论称,长者智人的出土,大概是目前关于早期智人最为重要的发现,为“非洲起源说”提供了新鲜的证据。 不过他指出,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支持“非洲起源说”的科学家们倾向于认为,现代人起源于东非的某个局部地区,其进化路线只有一条。但是,与坦桑尼亚、苏丹、肯尼亚等地出土的那些可能是同一时期的化石相比,长者智人在形态上有相当大的差别。那么,斯特林格说,“多地区进化说”是否有个非洲版,即现代人是在非洲多个地区同时进化呢? 此外,长者智人与非洲现代人在形态上差别较大,与澳洲和大洋洲一些土著居民却更为接近。“这意味着什么?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非洲起源说’对此恐怕是难以解释的。”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评论说。 吴新智是“多地区进化说”的代表人物之一。1984年,他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沃尔波夫(Milford Wolpoff)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索恩(Alan Thorne)共同撰文,提出“多地区进化说”,主张现代人是在4个地区出现并连续进化,而且在各个地区之间有基因交流。 1998年,他又撰文提出中国人进化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假说,认为自从100多万年前东非直立人进入中国后,中国的古人类就是连续进化的,同时附带了少量与境外人群的杂交。换句话说,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仍然是中国人的祖先。 本月刚被聘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金力教授等人,则在最近几年中对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现代人群体进行了一系列遗传学研究,发表多篇论文支持“非洲起源说”,并推测说,来自非洲的现代人约在6万年前从南方进入东亚,在以后数万年中逐渐向北迁移,遍及中国大陆。 对中国人独立起源的支持者来说,至今缺乏一个重要证据:10万年前到5万年前之间的人类化石。吴新智对于广西柳江人可以挑战“非洲起源说”的说法并不以为然,但他坚持认为,目前没有发现10万年前到5万年前之间的化石证据,不等于以后不会有发现。 目前在国际学术界,“非洲起源说”明显处于上风。当然,“非洲起源说”同样存在缺陷或不利证据。例如,2001年,索恩等人对澳大利亚蒙戈湖附近出土的距今6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中提取的线粒体DNA进行分析后发现,它与世界其他地区被认为是源自非洲的早期现代人的古老DNA在遗传上没有联系,并据此认为澳大利亚出现的早期现代人独立于非洲古人类之外。 《自然》公布长者智人的标本以后,有评论称,这是对“多地区进化说”的一个沉重打击。 而沃尔波夫接受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采访时,一边称赞怀特等人的发现,一边为“多地区进化说”辩护。他说,在非洲发现了这样一个古人类化石标本,并不能排除世界其他地区存在未发现标本的可能性,并称“非洲起源说”无法解释尼安德特人某些特征在今天的人类中依然存在的现象。 吴新智虽然承认长者智人标本为“非洲起源说”增加了一个重要砝码,但他同时称,“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进化说”争论的局面不会因为一次化石的发现而彻底改观。这个发现也不能改变中国人类化石之间在形态学上的联系,以及中国旧石器文化与非洲和欧洲有着显然不同的传统等事实,因而也就不能削弱中国现代人主要源自本土古人类的学说,而要了解中国现代人起源的细节,则需要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以便发现更多的化石。 “长者智人的头骨相当完整,其中包含了很多信息,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他进一步说,“标本发表以后,还会吸引更多的研究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不定两种学说的支持者都可以从中找到各自有利的证据。” 不管怎样,现代人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争论和探索也将继续下去。 -相关 人科大家庭 人类的特征中最早出现的是直立行走。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因此当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之时,古猿就进入了人的范畴,在分类上,归入人科。 人类制造工具是较后的时期才出现的。能直立行走,但不能制造工具的人类,称为前人;能直立行走,又能制造工具的人类,称为真人。前人和真人又分为几个属和种,合称为人科。南方古猿即属于人科的一属,著名的露西(Lucy)即属于南方古猿的阿尔法种。 能制造工具的真人在分类上为人属。人属至少已分为三个种:能人(Homo habilis),发现于非洲;直立人(Homo erectus),发现于非洲、亚洲和欧洲;智人(Homo sapiens),所有现在的人都归为这一属种。 大家熟知的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脑的发育是一个标志。北京猿人的平均脑量是南方古猿的平均脑量的两倍。而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的平均脑量差不多是北京猿人的倍。
内容摘要:黄河历史悠久、流域绵长,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典章制度、礼仪信仰、生产水平、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等等。
弘扬黄河文化的必要性分析论文
黄河文化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强烈的感召力、持久的向心力,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黄河事业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弘扬黄河文化的必要性分析论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思想文化交流交融较量形势下的新态势,是各个行业领域的思想引导者,发展和弘扬黄河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的指导和引领。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作为众多文化中的一种,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思想文化交流交融较量形势下的新态势,是各个行业领域的思想引导者。因此,发展和弘扬黄河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引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黄河文化精神内涵的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涵盖着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精神领域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
适应发展需要的精神产物
从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的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就迫切需要一种主流观念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应势产生的思想领域领航者,它正是适应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而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团结”是凝聚力、战斗力,是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务实”是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开拓”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知难而进,锐意进取,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拼搏”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奉献” 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体现了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黄河文化精神也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发展的需要。二者有着相同的时代精神,对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意识形态的正确指导,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正能量的引导作用。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求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发展和弘扬优秀的黄河文化,是全面深化治黄改革的思想保障,全面深化治黄改革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黄河文化的深层底蕴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强大支撑,是统筹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部分。
提升民族和人民精神的支柱
无论是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还是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领域的引领。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弘扬黄河文化的必要性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赋予了黄河丰富的文化内涵,黄河文化精神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和成就。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黄河文化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黄河文化的精神基础
在宏观上,将黄河文化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黄河精神所提倡的勤劳勇敢、勇于风险、奋勇向前、开拓创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准确的精神实质。在微观上,黄河人都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黄河精神,思想上时刻指导自己,行为上时刻规范自己,才能真正做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黄河文化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弘扬黄河文化的社会意义
从物质形态的黄河文化看,根据治黄发展的要求,依照“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这些工程在为社会提供水资源、水电以及防洪安全保障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风光各异的黄河风景区,黄河文化在水利建设中赋予了新的内容。从精神形态的黄河文化看,丰富的水利实践推进了治河思路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治河思路和民生水利的理念不断丰富完善,推动了传统水利行现代水利转变的进程。自古至今,有关“母亲河”的传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传世画作《清明上河图》等,以及大禹的“疏导”治水方法、贾让的治河“三策”、潘季训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三条黄河”“、维持黄河健康新理念”等治河理念。这些都是黄河文化的人文思想构思与大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发生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弘扬黄河文化体现出的作用
一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凝聚和引导作用,黄河文化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强烈的感召力、持久的向心力,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黄河事业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将事业心和责任心相联系,形成干部职工的精神支柱,营造个人目标和整体目标相融合、思想理念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工作氛围,激励和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地为实现终极目标而奋斗。二是,体现了黄河文化的规范和支撑作用,黄河文化也是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对黄河职工行为无形当中有着一种约束力,引导和约束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行为。通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提高自觉遵章守纪的群体意识、自律意识,增强职工自己的自我规范意识,规范自我行为,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思想和工作作风,不断为治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三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协调作用。黄河文化在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中,起到了良好的协调作用。“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认为人是自然繁育恩养的万物之一,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见证了民族悠久的历史,虽然饱受风霜,历经磨难,但仍绵延不绝。这就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作用所在。作为黄河人,我们要不辱使命,发挥好黄河文化的协调作用,坚持人和自然和谐,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妥善化解各种矛盾,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增强职工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和信任,团结一致,集思广益,不断探索,使治黄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3、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全国各行各业、全体公民的核心价值体系,黄河职工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的全过程,把大力弘扬“团结、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为黄河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和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推动黄河文化健康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
在确立治黄发展目标、谋划发展规划、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治黄实践中,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行政许可等治黄工作中,要符合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弘扬黄河文化精神中
把弘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防汛抗旱、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等各个岗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诠释黄河文化精神。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中,在”治河为民、人水和谐 “的治黄实践探索中,不断审视人生目标、明晰发展愿景和锻造意志品格,做弘扬黄河精神的带头人、践行者。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黄河文化建设上
大力推进黄河文化发展和繁荣,充分挖掘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认真汲取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优秀黄河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不断深化黄河文化研究、建设、管理和保护,多角度加强黄河文化研究,夯实黄河文化理论基础,加快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黄河文化体系。充分发挥黄河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在黄河文化创作、服务和活动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黄河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新时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弘扬和建设黄河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只有不间断对黄河文化的探索,才能使黄河文化的建设蓝图更加宏伟,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更快地促进各项治黄事业的良好发展。
比较书与电影的区别:1.电影里头多了三处镜头①.多了然放烟花,②.多了两只乌鸦,③.在学校报名动物比赛。2.少了书上三处内容:①.少了21页,母鹅欢呼的叫声,②.少了,本来是母鹅说哪一块板松了,结果是威尔伯自己撞过去的,③.少了威尔伯滑雪。3,我觉得电影里头多出来两只乌鸦的镜头很好。因为那两只乌鸦被稻草人吓倒了,所以我觉得很好玩。4,书里母鹅欢呼的叫声不应该删除。因为少了那句话,我觉得不那么精彩了。-0- 只能这么多 2000字好难,可以参考
《夏洛的网》是由美国杰出的散文随笔作家. 怀特于1952年写成出版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怀特以其清晰,口语化,自然,纯净的语言风格深受人们爱戴与追捧。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怀特开始儿童文学的创作,一共写了三部童话作品,其中以《夏洛的网》最为受欢迎,曾位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的榜首。《夏洛的网》作于20世纪,但名著酝酿的浓郁持久的酒香总会穿越时间与空间扑鼻而来,总是能让人从中找寻得到所需的意义。友情与知己是长久不衰的话题,我国自古便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诗句,而《夏洛的网》其中最想表达的主题便是友谊。作品主要讲述了一只落脚猪威尔伯在蜘蛛夏洛的帮助下逃脱了终将沦为熏猪肉的命运的故事。小猪威尔伯在被送进朱克曼先生家的谷仓里后先是闹了一出出走,后渐渐接受了现状,在难以忍受的无聊中遇到了蜘蛛夏洛。起初威尔伯还有些惧怕夏洛吃蚊子的这一嗜血行为,后来在慢慢熟络中和夏洛建立起了亲密的友谊。在一天的午后,威尔伯从老羊那里得知他最终的命运是变成熏肉,逃不过一死时,它十分悲伤,但这时夏洛说:我会救你的。一只蜘蛛怎么能救一只命运已定了的猪呢?夏洛很聪明,它用它的丝在网上先后织出“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等字样,最后又织出了“谦卑”二字,在集市上的比赛中让威尔伯得了头衔和名誉并免遭一死,可以安度晚年,但这时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到。最后威尔伯带回夏洛的卵袋,并在农场照顾它的卵袋,看着新的蜘蛛孵出远走。 从怀特生动而又朴实清丽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威尔伯和夏洛的友谊一步步的深化。从起初威尔伯的惊惧兴奋到最后对夏洛的信任。而夏洛也是一位难得的朋友,它一开始就对孤独无聊的威尔伯抛出橄榄枝,为威尔伯的生活带去新的活力,它在威尔伯听到自己最终的厄运时安抚它的不安与恐惧,不顾白天黑夜的想方法,最后日夜不歇的为其在网上织下能救下威尔伯的字样。而威尔伯也由一只懒惰,贪吃,胆小的猪,在夏洛的支持和帮助下逐渐转变为一只努力向上,变得有趣有担当的猪。那样的相互帮助理解相互进步的友谊是十分珍贵和难能可见的。而威尔伯和夏洛的友情便是最好的例证。我们都渴望友谊,渴望能遇上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友谊,而那样的友谊是要用心用信任与相互付出与帮助为交换的。我们可能隔三差五就会听到某某某自杀,或者某某学生跳楼,某女子在被抢劫中因不愿舍弃财产而致被重伤成植物人……我们好像都知道生命是那么容易逝去的,是那样的脆弱,但却毫不在意的去摧毁它,轻视它。然而连动物都知道该如何去对待生命。 威尔伯是猪这个身份时就已经注定逃不开最终被人杀死的命运,但它并没有屈服,它为自己短暂的生命焦急,又因知其短暂而格外珍惜渡过的每一天,最终它在夏洛的帮助下成功免于一死。它为它的生命争取每一点希望,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其实是多么地艰难才能获得,因而该格外去珍惜。而蜘蛛的生命更只是一两个季节的更替便要逝去,但夏洛在它的飞速的生命中留下了意义,它活得有价值,它救下了它的朋友的性命,并也让自己的后代得以繁衍。生命是人世间烟火气的基础,我们对于生命的态度难道不应该如威尔伯和夏洛一样吗:虽知其将逝去,但却努力争取,认真对待。现在,网络已经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时时影响着我们,时时束缚着我们。网络暴力成为一大问题,并且更是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般存在,瞬间攻破人崩溃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网络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竟成了键盘侠或者那些冠之以道德侠们的天下,那些评论区下面肆虐的风暴不是排山倒海的压垮这一边,就是巨浪扑头的掀翻那一边。黑白不能辩,真假难以分,真相在一条条评论交织的网络里更加不得而知。 而夏洛的网是不是也有些颇像现代的网,它一样用网,并在网上“写”下文字,并且利用其网络文字的神奇作用救下了威尔伯。蜘蛛网上的字因其难得而备受关注,以为是神的预兆,但它只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罢了,它也显现了一样的效果。网络文字“王牌猪”等字样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四面八方的人都开着各样的车到谷仓来观看这一只其实与其他猪无特别的猪,并且争相传颂报道,最后竟使一只猪免于一死,就那样轻而易举的颠覆了一个人的一生,是不是也着实令人吃惊?让人不禁想,历史是不是总是惊人的相似,或者说作家本身就带有天生赋予的预见性。而夏洛的网其中有一个十分难得的出发点,就是救人,是拯救一条生命,而不是扼杀一条生命。现代的网络评论同样可以颠覆一个人的一生,它的出发点本是善的、期望能助人的,但最终却变成了另一番或让人心痛或让人愤慨的光景。 这背后的原因终究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乌合之众》里就阐述过这个问题,在群体中人们的判断力往往会下降,产生一种法不责众的责任降低感,经由理智思考而作出的判断少之又少,都会随着大流,跟着那个冒出头的舆论盲目走。还有就是在网络这个面具的掩饰下,人们觉得,既然不知道我谁,那我又惧怕些什么,所以更加肆无忌惮。当然其中更不乏网民们缺失法律观念这一问题,不过幸而国家关于网络的法律相继出台,普法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普及面也在扩大;而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素养的不断提高,案例中不断的吸取教训经验,人们的理智判断不断也在网上可见,或者说谨慎发言,发言为善。 《夏洛的网》虽是一本童话小说,但却能不断给人以启迪;纵历史更迭向前,大浪翻滚,尘埃不定,总有一些东西是保留了初心,在我们迷失时给予警醒。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夏洛的网》,它令我心潮澎湃。小女孩弗恩就下了一只落脚猪,送到了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在那里,小猪威尔伯与蜘蛛夏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夏洛知道威尔伯的命运将是熏肉火腿时,义无反顾地编织出各种奇异的文字,救下了小猪,但这时,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为了小猪,夏洛奉献了太多太多。当威尔伯孤单时,是夏洛陪伴他一起走过了无数个漫长、难熬的黑夜,给小猪带来了快乐;当威尔伯面临宰杀时,又是夏洛,用爱编织成了大网,拯救了小猪……夏洛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为了回报吗?不,当然不,友谊是不需要回报的。夏洛为了朋友,无时不刻不在忙碌着,即使在临死前也在为威尔伯着想。这难道不是人间最纯真的友谊吗?此刻,我的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波澜。感动之余,也引起了我的沉思。在如今这个处处充满竞争、人人想成为人上人的社会,这种纯真的友谊还多么?难道过惯了舒适生活的我们已经不习惯这种人世间最平凡的友谊了吗?读了这本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也明白了真正的友谊至死不变。我想,我们应该向夏洛学习。她虽然只是一只又小又卑微的蜘蛛,却能做出如此多令我们人类为之感叹的事,那我们,就更应该凡事多为朋友着想,建立真正的友谊的桥梁。
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而这就揭示了中国人生死观的深层内涵。 停尸仪式 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报丧仪式 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招魂、送魂仪式 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做‘七’仪式 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吊唁仪式 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入敛仪式 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丧服仪式 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在以礼仪着称的中国,丧葬也是格外的讲究,而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信仰和丧葬传统。百善孝为先,丧葬也能够体现出是否有着孝道。而河南的丧葬文化也体现出了河南文化的历史悠久,那么,对于河南的丧葬文化您了解多少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汉族人亡后,首先立丧主(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无孙则以次子)、丧妇(死者之妻,无者为丧主之妻)和司礼,置棺椁寿衣,棺椁用料以松柏为上,桐木、杉木次之。棺木的板数须成双成对,厚2-3寸,4寸为好,5寸更佳。外形一头大、一头小。薄棺俗称匣子,多用于幼丧。外刷土漆,呈深黑色,有的黑中杂以红色,内外刷桐油。富有之家棺内底部铺炼熟的糯米灰数寸厚,还有的熔入麻油、松香等。寿衣习惯用单数,5件、7件不等,蓝、藏青、灰色均可,忌用黑色。不缀钮扣,缀布带系着。 衣外系一条白色棉线腰带,线的根数与死者的年龄相同。脚穿棉鞋。死者弥留之际,亲属静候身旁“送终”。气绝后,烧落气纸,将尸体移至正屋,置于床板或草铺上,头向下方,脸盖黄被纸。板下点长明灯,设牢盆(即泥糊盆),烧纸及纸人,又扎纸台插于门外树上,称“望乡台”。死者子女披麻戴孝,孝子手持哭丧棒,长约3尺。父丧用竹,母丧用桐,取父节在外、母节在内之意,棒上用白纸条缠绕。身系草绳或缠黑纱,穿草鞋或白面布鞋,有的地方赤脚不穿鞋。光山、新县等地,男性死了,孝鞋口左边披脸子,女性死了则为右边,父母双亡则 为双边。接着给死者沐浴,前身7次,后身8次,有的前后各擦3次,穿上寿衣后人验。棺底铺香末,末上垫纸或褥,有的还置5枚铜钱。抬尸时,丧主抱死者头部入棺,头朝棺木大头,平直仰卧。头枕3块瓦,脚垫2块砖。口中含钱,或食物、珠玉。 盖棺后,用3枚大钉封口。光山县忌用钉,用木楔,棺口用糯米粥糊纸密封。入殓后,棺立中堂为灵堂,亲人按尊卑长幼,男女有序,肃立守灵。亲朋至吊,送以银钱、孝幛、祭牲(鸡、鱼、肉)、纸钱等物,家人不论长幼均跪门迎接。吊丧期间禁忌颇多,非葬事不谈,面污禁洗,女忌脂粉等。 旧时人们吊唁所送挽幛,书写、落款有一定的格式。 若男丧,右写“大懿德考讳×××老大人之灵次”,正中写“跨鹤仙游”(或“名垂玉帛”、“鹤驾蓬莱”等)4个大字,若女丧,右写“大懿德×母×老子于人之灵次”,正中写“懿德流芳”(或“贞心化玉”、“瑶池添座)4个大字。左下方落款处,若送幛人祖父母俱在写“×××重庆下”,若父母俱在写“俱庆下”,若父在母故写“严命下”,-若母在父亡写“慈命下”,若父母双亡写“永感下”。建国后,挽幛的书写简化,右上书“沉痛哀悼××千古”(或直接居中),中间写一大字“悼”或“奠”,右下落款“××敬挽”。 出殡前,请道士做斋,和尚念经,超度亡魂,模拟阴间阎府种种酷刑,请其一一破除,以拯救亡魂,免遭阴间之苦,将纸扎金银山、楼宅亭阁、佣人仆役、车马服饰、望乡台等焚化,供亡人阴间使用,做堂祭,由丧主或司礼哭诉祭文,追述亡人生平事迹和德行。宫绅之家为取吉祥,对此仪极为重视,往往设大型道场,搭祭坛、祭棚,念经数日,小礼1日,大礼3、5、7日不等,奢费无数。1、3、5日的不树幡,只挂各种神像,7日斋的要树大幡,道士采八卦和二十八宿,意为上天进表。 做斋最后一日,在一空地上铺一层柴草,将死者所用衣物付之一炬。出殡通常在亡后3日,富者有“五七”、百日、三年出殡的,拘忌风水者,有停数十年不葬的。出殡之际,亲友全体举哀,助丧者将牢盆举起,让丧主头顶片刻后摔碎于地,即碎便起棺,鞭炮、鼓乐齐鸣,孝匾、挽联、挽幛与执法器风的道士、和尚、风水先生及吹打乐班先导,丧主手持招魂幡或手捧亡人遗像“拽纤”(长约4尺的白布一头束于丧主头上,另一头搭在棺头)随后而商行,抬棺者8人,俗称“八仙”。 途中亲友设路祭,须停棺受祭,孝子陪拜叩谢。 坟地位置由阴阳先生确定,葬前打井坑,须一次挖成。棺至后,先绕坟坑3周,再由丧主在坑内略躺片刻,谓之暖坑。坑内撒五谷,将一定数量的陶、石器、钱币等随葬,俗称散财。棺落坑小头朝前(方向一般为东南)、大头朝后,由风水先生“分经调向”,定好棺位,然后用石灰填筑,封土。 亡人安葬后,还要举行各种祭奠活动。 3日内,每日夜晚亲眷到坟上送火把。第三日孝眷到坟前摆祭,接土圆坟。 从亡人死亡之日起,每7日为一期(即“一七”),到灵前焚香化纸。“五七”时,到坟前烧纸,并将纸制人、马、屋及生活用具烧掉。孝子在“五七”之内(光山等县是百日内)不能理发剃须,不穿红戴绿,不赴喜宴,名曰“囚七”,替亡人坐牢。下葬后,将亡人灵牌按男左女右安置在供桌上,每日早晚一炉香,中午供饭,直至满周年。 周年时,焚香、化纸,亲友参加祭奠。孝子守父母之孝为3年,伯叔兄弟和夫妻之丧为1年。男穿白鞋3年,女穿白鞋8个月。3年内,头年春节不贴春联,只贴菱形白纸,子孙不外出拜年,近族人家不贴红联,亲朋在正月十五前后为亡灵拜新年,烧新年纸,第二年贴黄或蓝色春联,第三年贴紫或绿色联,3年后方可贴红联。满3周年时,隆重祭奠后焚化灵牌,孝子除孝服,去掉白鞋。
河洛文化是指起源于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中国5000年华夏文明的源泉与主脉。 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开封,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史记·周本记》),即所谓“中国”(西周何尊铭文),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河洛地区先民们创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是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因而河洛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河洛地区文化积淀厚重,历代名家辈出。这里是河图洛书的发源地,研究易经的人寻根拜祖,哪个不到河洛汇流处?这里是少林拳,太极拳,轨迹拳,苌家拳的发源地,欲学武术真功的人,舍此何求?我们依托资源的优势,开设河洛讲坛,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大量考古发现资料和古代文献记载说明,华夏文化是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文化。华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夏商文化及其更为久远的河南龙山文化,多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证实,河南龙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头。河洛地区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就这点而言,河洛地区可以说是夏文化、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也可以说是以后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河洛文化以中原(河南)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 河洛地区,地处中原腹地,历史上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所以古有"居天下之中"的 说法。河洛地区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据传,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河"指黄河," 洛"指洛河,在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流域,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华夏 文明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目前巩义的河洛镇就是洛瑞的交汇处。河洛,客家人的祖地。关于河洛与中国详见何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