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自媒体对社会的利弊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自媒体对社会的利弊论文范文

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组织机构或个人通过网络途径向外发布自己的观点与新闻的传播方式。自媒体有着平民化、个性化、交互强、传播快的特点。由于门槛较低,自媒体行业存在业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等弊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众传播、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容易,自媒体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常见的自媒体平台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等。性质媒介即讯息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自媒体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概念。同时,它也是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早在上个世纪,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提出过“媒介即讯息”的相似理论。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表现渠道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构成了自媒体现存的主要表达渠道,然而随着个人用户对互联网的深度使用,以阔地网络为代表的个人门户类网站将成为自媒体的新兴载体。理由在于:其一,除了传统博客的信息发布功能,个人门户的个性化聚合功能还能精准并即时地获取信息,从而构成一条双向的即时信息通道。这种通道的存在有利于培养更加广大的信息受众,从而支持起更加旺盛的信息表达诉求。其二,个人门户能够将数据挖掘和智能推送结合在一起,从而通过一种用户乐于接受的方式推动自媒体的传播,例如阔地首创的阔地热闻模式,会自动将每天推荐人数最多的并且是用户感兴趣领域的内容自动推动给用户。而传统的博客虽然也有排行榜显示信息的热度,但是无法达到信息推送的智能程度。其三,个人门户建立的社区生态链加强了用户之间的联系纽带,使得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们沟通更加紧密,联系也更加稳固。我们都知道,每一个成功的自媒体背后必然存在一拨支持群体,博客所能提供的简单留言评论的方式已不足以满足建议一个忠实粉丝圈的需求,传统的做法是再辅以论坛和即时通讯,但是所有这些功能需求都已经被聚合到个人门户这种新兴载体中,因此个人门户理所当然地将成为自媒体的最佳表达途径。弊端:1.内容低俗化倾向 自媒体平台具有信息来源广泛性的特点,这是其一大优势,却也难免会混入一些低水平、低俗的作家。这些作家写文章,做视频从来不在乎内容是否积极健康,也不在自己的创作内容是否优质,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阅读量以及自己最后取得的收益。这就导致平台整体的内容水平被拉低,出现低俗化倾向。这也是今日头条近几次被处罚的重要原因。低俗化的内容固然可以博人眼球,吸引观众。可长此以往,不仅毒害用户,也会影响平台形象,甚至会对社会风气造成恶劣。这也是为什么各地网信办近期针对一些低俗内容,重拳出手。2.算法推荐的劣性算法的最初目的是迎合用户口味,为其推荐相应的内容。他是通过机器运算来完成的,这也就意味着他本身不会分析内容的优劣,只会区分内容是否符合用户喜好。算法与内容低俗化的倾向相结合,就造成了自媒体平台低俗内容泛滥的恶果。3.审美疲劳由于算法推荐是为了迎合个人喜好,而个人喜好走往往集中于一个或几个领域。因此,算法便经常性地推送与之相关的内容。久而久之,用户获得的推荐就往往只集中于这几个领域。就笔者个人经验,这样极容易引起个人的审美疲劳。再者,用户只能被动接受这几个领域的内容,不利于人的思维的全面发展。

先说利:一是极大的拓宽了创新的源泉。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东西,而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所以这个世界的千奇百怪呈现的会越来越多,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每时每刻都有新奇百怪的东西出现,极大丰富了媒体的内容。而写文方面,比如简书,每个人都可以创作,先不管文笔如何,总之每个人就是一部故事书,各种人间百态皆有。二是放松身心,工作疲惫之时看看自媒体,你会发现各种笑点接踵而来,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就像是纯粹朋友之间的聊天,没有太多的做作,本色表演或者说表达。再来看看弊端:一是自媒体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有低俗的负能量的各种没章法的作品充坼平台,如果说原来传统的媒体平台是经过主编认真审稿再呈现给读者,那确实是非常舒服的阅读体验,而现在自媒体就是无主编模式,你上传的视频或者文章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底线,就随便可以发表了,不管你是随手在路边拍的一段无聊视频还是你写文写了今天做事的流水账,都可以发表。如果把媒体内容当做食物的话,我估计很多读者已经在短视频或者文章里吸入太多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东西,也就是垃圾。我们反过来看看我们以前爱读的《青少年文摘》《读者》《意林》等等,那里全是优秀的文章,对于修心养性是大有好处,是好的食物。二是沉溺短视频无法自拔,一有空就抖音或者快手等,让自己变颓废的大有人在。现在的社会已经到了你动动嘴就可以满足一切需求的年代,人如果喜欢过这样的日子,那他就离行尸走肉不远了。

自媒体时代到来,带来的利弊如下:

利:

1、从个人层面:自媒体让个人的才华,个人的能力得到了释放,有能力有运气的人,可以通过自媒体,实现人生逆袭,比如抖音,今日头条的创作者,可以通过自媒体分享生活、技能、见解,表现个人才艺,网红经济开始盛行,草根也可以有成为大咖的机会。

2、社会层面:自媒体作为新的平台,提供了不错的工作岗位,社会上的人才和资本开始涌向新媒体,新媒体激发了社会的活力,点燃了大家致富的动力,一个社会热点可以在新媒体平台迅速窜红,加速社会上信息流通。

3、国家层面:自媒体平台将国家核心价值观最大化的触发广大国民,自媒体平台带动国家经济发展,拿直播带货来说一个网红一次直播的销售额2个亿利润2000万,相当于一个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所以这里面的经济机会可见一斑。

弊:

1、个人:自媒体让个人轻易窜红,同样也可以让个人封杀,在自媒体上表达的言论如果不当,不仅会使个人人设崩塌,同样会毒害观众认知。

2、社会:自媒体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也带来了社会风险,很多人利用自媒体散播对国家社会有危害的言论,谣言、色情、暴力损害者社会稳定,需要加强自媒体内容审核和市场监管,将风险降到最低。

3、国家:自媒体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但网红只属于少数人,大量人才都做网红梦。如果人才大量涌向自媒体平台,留下国家核心产业,核心制造业没人做,那社会底层生产将面临风险,不利于我们国家全面发展,因此要权衡发展,在保证我们核心产业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自媒体产业。

做自媒体行业还是很有发展的,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去看一些自媒体的文章或者视频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所以企鹅号大力鼓励一些人去做自媒体

多媒体在课堂的利与弊论文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利弊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浅谈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利弊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模式以其显著优点而成为主流教学模式,但其弊端也不可忽视。本文在分析多媒体教学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体验,提出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等应对建议。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一、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分析

多媒体教学又称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信息集合体,并通过屏幕投影系统来显示教学内容的人机交互式的教学过程。本文对多媒体教学的分析是以传统教学作为参照物,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传统教学在教育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严谨的分析、细致的板书、良好的台风以及丰富的表情影响了几代人,因此二者的比较显得尤为重要。

而多媒体则凭借其本身所独有的优势,开始在高校教学领域大显身手。

1、课堂内容容量大,效率提高。对于高校教学而言,其一大特点就是课时少,内容多。那么多媒体的引入则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课堂容量,其采用的大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使得教学内容可以直观的显示,速度快而且清晰,不仅节约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也免除了其上课书写的劳累,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课堂的组织和互动上,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从而使得课堂有效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这点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2、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的引入使得用传统教学手段没办法表达的一些内容通过动画、视频或影像等直观生动的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激发了其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沉闷的气氛。

3、有助于学生课下复习。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其所独有的辅导功能,课件可供学生下载来学习,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时,一般先设立一个班级公共邮箱,每上完一次课,就将该节课件上传至邮箱,供学生们下载学习用。多媒体使得课堂信息量增加,与传统教学相比,课堂容量变大,由于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那么课堂节奏相应也加快,学生的笔记可能就记不完整,课后的课件则弥补了这一不足。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分析

1、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抑扬顿挫、富有激情,有些甚至形成了带有个性化色彩的教课艺术,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并理解知识点,并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但在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一跃成为课堂上的主要部分,一次课下来学生只记得一张张漂亮的幻灯片,引人发笑的动画效果和视频,而对于知识点则一头雾水,印象很浅。尤其是课堂容量的增加,使得课件内容丰富多彩,有些可能与本节课重点联系不大,这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与学的互动缺失。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把课件作为教案,没有课件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该如何上课。上课时完全坐在多媒体前的凳子上,没有肢体语言,没有个人气质、教学魅力的展现,甚至有时学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两节课上完后黑板上没写一个字,和学生之间没有交流,没有互动,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乏味。这种教学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

3、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课件质量不高。很多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或者对多媒体运用能力欠缺,采用下载或者购买其他单位的课件,只要教材一样,就拿来使用,完全没有考虑课程的学时安排、学生的水平差距以及侧重点的差别,结果导致对课件中知识点或构架不能完全理解,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对教材的领悟也不够。其次,多媒体教学省去了很多板书,将教师的位置限定在了机器前,这极大影响了教师教学时独特魅力的形成。最后,这种几乎零板书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年青教师对教材知识点印象不深,尤其对于理科如概率统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有些教师三遍下来对教材的知识点还不能完全记住,对教材的领悟大打折扣,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应对建议

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都应本着一个原则,即课堂上应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任何教学方式的改变都不能改变这个原则。

第一,重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对于逻辑性比较强的公式、概念及理论等,多用传统教学进行步步推导,引导学生思维展开,加强教学效果。如对于线性代数中的定理推导,最好采用板书形式,如果采用多媒体则学生印象很浅,教学效果不佳。而对于那些案例、例题等,宜采用多媒体,以节约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教学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本身就具备示范性,极大的影响学生的情感和认知,课堂上,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其本身的言谈举止所散发出来的信念、个性和气质等都会影响学生。因此,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讲课,都要面对学生,有表情、有动作、有即兴发挥等,来实现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多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第三,加强教师的教学修养,提高其对多媒体的运用能力。作为一名年青教师,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以传统教学为主教三遍,在此期间可以多听听老教师的课,彻底理解透教材后再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同时还要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能力,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林怀艺.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问题探讨[J].2009(9):130-132

[2]李想,刘俊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11(4):161-162

[3]刘美丹,赵继颖.关于多媒体教学改进的几点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153-154

摘要 :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提供了更多、更形象的知识内容,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接受。它在未来的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多媒体;幼儿教学活动;优势;弊端

多媒体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发现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我们要不断学习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它真正走进幼儿园,并发挥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有趣

幼儿的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在短时间内引导幼儿学习比较困难,运用多媒体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注意到幼儿语言学习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因素。传统的教学就是先出示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然后老师讲故事,接着幼儿复述故事,最后明白了故事中的动物和人物都在干什么。而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后,小朋友的积极性大增。在老师播放画面的同时,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的小朋友已经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最后他们自己能把老师讲的故事讲下来,这样学习效果提高了。

(二)多媒体教学能使幼儿大胆发挥想象意识

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发掘幼儿想象力潜能。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可影响幼儿在一幅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教师直接讲出来就会让幼儿丧失了想象力。比如在绘画活动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张圆的画面,然后对幼儿进行一些提问,让幼儿通过有趣的动态视频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教师要积极肯定他们,鼓励幼儿大胆夸张,想象也随之更加扩张。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有的把圆画成了娃娃的脸,有的画出了太阳,有的画出来了灰太狼,有的画成了向日葵……

(三)多媒体教学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在显示屏上进行动态、逼真的动画模拟,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调控,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动和静、远和近、快和慢之间相互关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美妙的教学情境,把课本中的图画展现出来,幼儿能感受到立体美、景色美、动态美、音韵美、师生关系的和谐美。教师讲完的故事,绘本用多媒体再播放一两遍,图片、音乐、动画的结合让他们理解接受的更好。打破了传统,使幼儿获得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知识经验,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幼儿园的弊端

(一)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表面,忽视效果

应用多媒体技术,能突破教育教学的重难点,把幼儿课本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使教学过程更加清晰,但要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幼儿教师只是简单地把教材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加以复杂的背景画面和动画、视频、图片和声音,由于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和无意识记都占主导地位,他们只看喜欢的动画和动听的声音而忽视了内容的实质,有的甚至不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有些课件虽然看起来活泼、生动,但脱离了主题,对所讲内容起不到帮助作用。幼儿光顾着看影片和图片了,从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教学目标达不到。这样教学不能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其效果不如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不仅达不到,因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起注意,并使它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成果。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量大,速度过快

多媒体教学展示方便快捷,上课速度快,幼儿获得的信息量大。如果幼儿教师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只是一味地根据教材内容将与之有关的所有材料放进课件中。在讲课时,信息切换地过快,停留时间短,幼儿没有时间消化理解,只是被动地接受,不利于幼儿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升,基础较差的幼儿根本不知道这节课学了什么。

三、解决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应符合幼儿的发展认知水平

幼儿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就是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的认知规律,以感官去认知和感知事物。根据这一个规律,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应着眼于幼儿的发展水平,所用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中使用的课件各知识点设计要合理,做到有的放矢。设计的课件要利于教师的教学,促进幼儿的学习。幼儿的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教师教给他什么,他就学到什么。所以教师要给幼儿讲授科学合理的知识,避免让幼儿产生错误片面的认识。只使用多媒体教学而忽略传统教学中手工艺制作,图片素材等教具的准备,课件展示效果不是太好,二者结合更能帮助幼儿把抽象事物形象化。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是在各地幼儿园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幼儿教师应正确看待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弊端,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了幼儿的一切发展,根据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努力寻求发展多媒体教学的新方向,推进幼儿教育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文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有关问题思考。

[2]孙丽丽.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春岁月。

【拓展内容】

幼儿园学习活动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与误区

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优势

1、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一般而言,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控制能力差。呆板的图片、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不能轻易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多媒体以其直观、生动且形象的表现力,可以较迅速地吸引幼儿,使之更积极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易于幼儿接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利于促进师幼之间的互动,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

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孩子,主动表达的积极性不高,与人交流的能力还有待发展。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增加与孩子间的互动,引导孩子多说话,鼓励孩子多表达。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能进一步增加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3、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促使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常以出示图片或照片的形式为主。而这样的出现方式不仅会出现速度慢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出示的顺序出错的情况。而多媒体教学,促使教师在活动前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更仔细地思考图像出示的顺序,最大程度地避免图像出示顺序上的失误,从而能让活动更有序、更高效。

例如,在传统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多以手绘的形式当堂示范。然而,这样的示范很容易出现速度慢、幼儿等待的现象;示范的图示由于受纸张大小的限制,常使示范图像小且不清晰。教师做示范时,也很容易遮挡住幼儿的视线,使幼儿看不清楚示范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避免上述这些情况的出现。多媒体呈现的方式不仅能提高示范的速度,而且大而清晰的图像也能弥补纸张大小带来的限制,使示范的图像更清晰,就能让幼儿看得更清楚。

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活动的误区

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味追求“时髦”,不假思索地将多媒体课件搬到课堂上,结果出现了“画虎类犬”的现象。要想让现代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效益,应注意在运用过程中避免走进“三大误区”。

1、逢课必用多媒体课件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营造教学活动的氛围,调动幼儿情感,激发兴趣。同时,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促使教师采用新型教学手段,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因此,很多教师一提上课,尤其是上公开课,觉得非用多媒体课件不行,不运用课件进行教学好像就不是好的教学活动。提倡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集体教学是很正确的,但关键是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中运用较好,并非每次教学活动都适合利用多媒体课件,也并不是每次教学活动都必须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教学结构,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幼儿的学,所以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首先关心的应该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需用时则用不能一概都用。毕竟教师在应用课件方面主要是辅助教学,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得当,掌握火候。比如,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入,用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对内容的展开与理解有很大帮助。

2、直接照搬多媒体课件

很多教师热衷于从网络上下载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活动时照搬多媒体课件教学,而不注重自己修正和开发,其结果无疑是“缘木求鱼”,无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不利于充实幼儿的学识。如果能直接采用现成的课件或对原有课件作少量修改就能为己所用,虽然大大节省了时间,但是用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来上课则无法按自己的思路发挥风格,再加上教学对象的不同,自己的思想、表现方式和技巧运用更难融于教学活动中,搞不好会手忙脚乱,弄巧成拙,照搬使用课件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

另外,教师应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只追求课件的“外在美”,忽视了重点、难点的解决,而且还应知道用课件解决了教学中的什么问题,辅助功能在何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应适时地加以创新改进,这就需要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制作和修正出更加优秀的课件,以提高教学活动质量,真正做到运用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活动服务。

3、全程使用多媒体课件

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时,出现整个教学从头到尾都使用课件的现象,计算机的播放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教师成了放映员,幼儿成了观众,体现不出师生互动的环节。如在“学本领”活动中,我曾将有关动物的视频搬到教学活动中,结果幼儿像看电影一样,虽然注意力高度集中了,但师生互动没有了,活动后调查幼儿学到了什么,他们能回答的很少,教学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由于教师没搞清楚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幼儿的主体作用。

利弊的论文范文

写作思路:首先写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好处,比如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等等;然后在分析一下弊端,比如大学生的经验较为缺乏,包括社会历练,对于市场的了解,调查方式,市场的走向判断以及对于创业的流程等都缺乏一定的了解等等。

正文: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现今毕业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要渠道之一,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同时能够促进我国就业率的增加,同时能够通过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活跃市场氛围,推动市场竞争,对市场的'货物流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市场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甚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项目以及自主创业的内容能够在将来改变市场的发展格局以及推进我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作用是无可限量的,现今市场大学生自主创业数量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市场有利环境、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大学生的冲劲等。

国家为缓和就业压力以及就业竞争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也是为了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在该方面提供的有利条件包括提供便利的自主创业流程,使得创业的进展效率提高以及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提供相应的贷款便利性,使得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得到资金上的援助;提供相应的发展现状分析,给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方向;提供相应的大学生创业咨询,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意见以及提供相应的帮助,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想法,并将之付诸实践,进而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一形式快速发展起来。

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大学生本身的想法、知识、能力等也是影响自主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大学生具备激情、具备自信、具备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勇于尝试的精神,具备理想具备想法具备热情,同时大学生具备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掌握较为先进的知识,具有冲劲,对于自我的计划勇于实践,具有较为活跃的思维以及想法,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有特长以及斗志。这些情绪、精神、能力都较为适合进行创业。

现代化的市场环境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现代市场的交易形式较为多样,交易物品较为丰富以及创业方向形式选择较多,在现代化市场环境中存在一些低成本投资的创业项目,如出售二手书,开小餐馆以及小饰品贩卖等,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使得大学生创业的可能性得到显著的提升,进而使得大学生敢于创业,自愿创业以及选择创业,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实际的发展起来。

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利条件分析:

大学生自主创业中不乏失败和创业效果不佳的例子,对于市场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以及对于就业率的改善造成负面的影响等,进一步阻碍我国的发展,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利条件的存在,没有得到及时的抑制以及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

其中较为主要的一个因素是大学生的经验较为缺乏,包括社会历练,对于市场的了解,调查方式,市场的走向判断以及对于创业的流程等都缺乏一定的了解,在实际的进展过程中容易出现慌乱不知所措的情况,对于出现的失败以及对于出现的打击无法接受,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并且容易一蹶不振,导致失败的进一步演变,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宣告彻底失败。

大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过于相信自我的一技之长,过于想要展现自我以及体现自我的能力,过于想要成功想要证明自我,而出现在于决策判断中失去理性,出现一头热的情况,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损失的出现。

对于学生的自信心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打击,导致学生在接下来一系列的决定改变中持续犯错无法冷静,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性格较为浮躁以及性格较为毛糙,不够稳重,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弱,对于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较弱,无法着眼于全局进行相应的判断。

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个也是常常被忽略的一个不利条件是大学生创业缺乏计划性,简单来说是大学生过于纸上谈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没有头绪,操作较为零散,无法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一系列准备,在创业过程中对于目标的限定过于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导致出现进展困难的现象。

并且在创业方向确定过程中计划性较为缺乏,执着眼于现今的利益变化决定投资的方向,而不基于其发展的潜力进行分析,在创业过程中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也缺乏计划性,选择较为随意,团队缺乏综合性以及缺乏合作精神较为常见。

大学生在自主创业决定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自我分析以及利弊分析,进而提高自主创业成功性的把握。

写作思路:把学生带手机的利弊写下来,分为利的部分和弊的部分。

Recent decades have witness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society, and it is an ordinary phenomenon in college that every student possesses a mobile phone. Just as we all know,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So does the mobile phone.

最近几十年见证了社会的繁荣,这是一个普通的现象在大学里,每个学生都拥有手机。就像我们所有人知道,事物都有两面性,手机也是如此。

Some students think mobile phone can make their life convenient. First, it offers them an acceptable way to keep in touch with their parents, classmates and friends. Second, they can easily surf the Internet at anytime in anywhere to get the message they want to know. Third, the software about study in their mobile phone can help them learn well, such as the E-dictionary.

一些学生认为手机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方便。首先,它提供了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和父母保持联系,同学和朋友。其次,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在任何地方随时上网来获取信息他们想知道。第三,软件对在他们的手机可以帮助学习他们学习好,如电子词典。

While others are against this opinion. For it does harm to their eyesight that watching mobile phone for a long time. Besides, students always cheat in exams with mobile phone ,which led a bad influence on campus. In addition, students always pursue the high quality of the mobile phone, so it brings them great pressure on economy.

而另一些人则反对这个观点。因为它有害视力看手机很长一段时间。此外,学生总是在考试中作弊与手机,导致校园不良影响。此外,学生总是追求高质量的手机,所以它带来巨大的压力在经济。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we should treat this question correctly. Mobile phone is a tool to help our life become easy not to let us become its slave .So we should limit the time using it and avoid cheating in exams with it. Only in this way, can it benefit to our life.

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手机是一个工具来帮助我们的生活变得容易不是让我们成为它的奴隶,所以我们应该限制时间使用它,避免在考试中作弊。只有这样,才能受益我们的生活。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 教育 ,给孩子的家教辅导也越来越广泛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教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家教的论文 范文 篇一:《浅谈小学生家教利弊》 摘要:面对目前日益流行,并逐渐影响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家教风,笔者就该方面的问题对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部分家长和教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在此基础上 总结 了小学生请家教的利与弊,笔者认为请或不请家教,以及请哪方面的家教,必须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家庭条件和小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水平来决定。 关键词:家教 小学生 老师 家教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家教之风愈吹愈热。家教的盛行与现在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式有关,与家长的期望分不开。笔者就相关方面的问题对某小学的小学生作了一些调查,并与部分学生家长与教师交流,在此基础上对小学生请家教的原因、目的和效果进行简单分析。 一、对小学生的调查――家教有利有弊 1、家教在小学生中日益流行 在笔者的调查中约有的学生是三年级开始请家教,占主要地位。五年级开始请家教的学生有,二年级和四年级开始家教的学生都占了,而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开始请家教的情况几乎没有。 2、父母为孩子请家教,大多是为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的小学生说,请家教是父母的要求,并不是自己的意愿,认为家教占去了自己大量休息和玩乐的时间。其中也有小学生表示是自己想要请家教,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能达到理想。有也些小学生请家教是由老师建议的,学校老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建议家长可以请家教为学生帮忙。 而在调查家教原因的时候,有的小学生认为是自己学习上有了困难才请家教的,家教主要是为他们补习学习上的内容,也有一些小学生说自己成绩不差,家教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成绩,将来能上个好的学校。 此外,在请家教这一问题上,多数家长还有一个跟风心理,求心理安慰,看到别的孩子学这样学那样,自己的孩子也要学,惟恐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可是这样强迫学生补习的结果往往是使学生反感学习。 可见大多小学生请家教的原因是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够好,所以家教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语,数,外三门主要科目进行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补习 文化 课的内容。当然也有部分是为了发展小学生的 兴趣 爱好 ,例如小提琴,书法,跳舞等,但其数量远不及前者。 3、家教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隐患 超过一半的小学生说自己的家教老师是其他学校或自己学校的老师,可见家长也比较重视家教的质量,其中有些家庭教师是已退休在家的老教师。多数家长表示,有教学 经验 的老师能更好的辅导学生,让他们比较放心。而调查结果也确实表明超过70%中等及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接受家教之后成绩有了提高,23%的小学生觉得家教之后再听老师的课比之前轻松很多,可见家教在一定程度上是帮助了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然后却有近10%的小学生觉得家教之后效果很好,觉得没必要再听老师讲课,上课不需要认真听讲,只要课后让家教补习一下就可以了。 调查显示一般小学生放学后和双休日是家教补习的主要时间,家教为他们复习已经教过的内容,讲解他们理解不够透彻的知识点,辅导他们做家庭作业,或者陪他们一起预习新的课文,使他们更容易的听懂学校老师的讲课.寒暑假虽然也有学生补习,但数量明显比前两种情况少。但补习往往占据了小学生大量游戏玩乐的时间,使一些学生心不甘情不愿的,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从大量数据看出家教也要布置小学生一些作业,而这些作业往往也要花去半小时以上,大量的作业确实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但对于在学校已有一份作业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作业量是大了些,花去学生太多的时间,对于正处于发展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太有利的。 二、家长感悟――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培养特长,家教必不可少 笔者也采访了一些家长,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白天要在学校学习,放学之后直接去补习班或者进行家教补习,为完成学校和家教的作业,甚至晚上到10点多还不熄灯,自己看着心疼。但自己的孩子本来学习成绩就不是拔尖,自己也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心里着急,也只能给小孩请家教提提成绩。还有家长表示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时刻照顾孩子,请了个家教学习之余能照看小孩,自己也能放心。另一位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学习也还说得过去,但眼看着其他孩子都利用课余时间上各种补习班补习,为避免与其他孩子产生差距,当然也要为自己的孩子清家教。而且也希望他们将来面对升级试能有更大的把握。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表明自己的孩子成绩还是可以的,想要发展他们各方面能力,为他们请家教学习小提琴,书法,美术等艺术方面的内容,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在社会能有一技之长。 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家长觉得不应该给小学生请家教,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过多的负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有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厌学的坏习惯。 三、教师感言――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家教作用很大,且效果显著 有老师对此情况表示理解,觉得对于部分上课没有完全理解的学生,家教能够针对他们薄弱的部分进行辅导,使他们的学习不至于落后。但同时有些学生认为有了家教的帮助,上课就不那么用功了,造成上课不听,课后恶补的恶性循环。另外有老师认为为孩子请家教或参加辅导班,关键还是要看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像小学生的话,可以试着参加一些兴趣类的辅导,既培养学生兴趣,也能缓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但盲目的跟风请家教是得不偿失的,应该留给孩子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认为学生在接受心的知识的时候,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都不相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很快,但过段时间就遗忘了;有些学生理解得较慢,但一旦理解就不容易忘记。教师虽然深知这点,但在授课时却无法做到各个兼顾,只能按照大多数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教学。长此以往有些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家长就应该针对自己孩子的在自身情况,来请适合他们的家教。 四、笔者感慨――请家教利大于弊,但仍需谨慎而为 家庭教师的市场在慢慢扩大,这无疑说明了这样一点,这种现象是让许多人认可的,对于请家庭教师,家长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为他们找家教,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意愿,不要盲目跟风,为孩子加重学习负担,造成他们厌学,偏学的坏习惯,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家教的论文范文篇二:《试谈家教在中学教学中角色分析》 一、“家教”的定义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家教”对于当前社会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名词,反之、无数家庭都与之有渊源。“家教”所谓是家庭教师的简称,随着社会对之的需要慢慢的演变成了一种职业,即被以一定的报酬聘请为私人教师的从业者。主要由在职任教的教师和专职家教构成。通常负责功课的补习或是教授某些技能。 二、“家教”扮演的正面角色 (一)家长的合作者 为了让孩子更优秀、或者弥补家长自己在教育子女时间上的空缺等原因,为孩子请“家教”的家长越来越多。“家教”很多时候也充当了家长一个合作者的角色。主要的目的:(1)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学生在日常行为上的管理和督促。常理下,家教主要工作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技能。更多的时候家教又被家长赋予了很多新的角色,如保姆、陪读、及心理辅导等,此原因主要源自,很多家长为了扩大自己的诉求,而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和优越感。 另外提到的是一个单亲家庭 单亲的家庭 对子 女的教育相比正常家庭往往有着不自信,而把对子女的人格教育和学习的辅导,更多的寄托在了其他因素上面,也给活跃在家教市场上的“家教”提供“从业”机会。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加,留守学生也随之增多,在其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随之体现出来,也让家长对其引起重视。很多家长就把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学校教育上,然而教职工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辅导好每个学生,就不能百分百的满足家长对学校的一个寄托。必然“家教”也就成为家长们的救命稻草,家长们也意识到家教这种独特的辅导方式更有利于他们子女的成长。 综合上述:家长请家教虽出于种种不同原因、目的,却浮现了一个共识。家教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受到家长们的关注和重视。 (二)学生的辅导者 家教对学生的辅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点。 家教可以一对一的进行辅导,相对学校教师,更有力度的教授学生知识和更具有针对性的对疑难问题的解答,这种情况下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同学也能具体详细的分解、消化疑难和困惑。也就加大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反之,大课堂的教学模式,由于受到教师精力有限等方面的因素制约。让上诉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上感觉很吃力,久而久之也就降低了其对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家教也为此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也就增加了对学习的信心。家教不仅让学生和家长对之的一个重视,也间接填补了学生因在学校学习中被教师忽略所带来的心灵空洞,并且资深的家教还懂的如何用自己巧妙、幽默的风格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提升。 (三)家教是学校教师的补充 家教和学校教师所处的位置是完全不同的。教师是国家正统的教育模式下对学生进行授业的职业。学校教师是在固定的教育办学场所,对学生进行授教。这样的教学模式,是统一的固定的。是几千年来我国教育的模式。不论从小学还是中学大学,都是这样的传统模式。学校教师的授课方式很单调,不能而家教却是一对一的模式, 这样, 一个教师可以将分散在多个学生身上的精力集中到一个学生身上,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现在这个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趋向个性化, 学校教育以班级制授课的模式已经很难完全适应教育个性化的需求 。学校大班教学是针对大都数学生进行的共性教学, 因而不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个个体的个性。在这个里与之完全不同的是家教,家教充当的角色是与学校教师完全不同的,他可以一对一的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传教。所以家教可以培养出个性化的人才,如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心理特点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和 方法 。并且这些方案方法在一对一的形式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 其特长和潜质得到表现和发挥, 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家教”扮演的负面角色 以上三点我们分析的都是“家教”的正面角色,但是家教也同样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和弊端。下面我们详细的对弊端进行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认为高学历的家教老师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尤其在一些经济生活条件很不错的家庭中,从小就开始给孩子请家教,而且家教老师的学历都非常高。在一个报道中,一名小学家长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成绩,竟然聘请了一名清华大学的教授,这真可谓是大材小用,聘请了这样的家教,非但没有给孩子带来有效的教育,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聘请家教需要因人而异,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和爱好,以及所需要补充的知识来进行家教培训,不能只根据老师的名气或者学历来聘用。 还有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只要有了家教就万事大吉了,因此他们忽视了正规的高校教育。他们认为家教是一切的保障,在学校,孩子成绩不好也没有关系,只需要有家教就可以了,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也找到一种学校成绩不好的理由和借口,他们会上课不认真听讲,给老师也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要避免这样的想法。 当然在现实中,有一部分的“家教”纯粹就是为了家教而生,他们没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只为了经济目的而进行上课。他们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社会上更缺乏一定力度的监督。 因此对于“家教”这个特殊的社会角色,我们应该公正的认识,要扬长避短,发挥“家教”的长处,给需要“家教”的人,带来他们有效的用处。另外“家教”在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 它是教学研究应当考虑的因素之一。但要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还需要众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雷红,张晓红.幼儿家教经验谈[J].山西教育科研, 1999, (4). [2]杨泽平. 家庭教育 的现状及对策[M].上海: 上海出版社, 1986. [3]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北京: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5. 家教的论文范文篇三:《浅谈大学生家教问题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在校兼职做家教具有重要意义:个人角度――多赢;家庭角度――多爱;社会角度――多才;但当前大学生家教存在诸问多题: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教育衔接“断层”,进退两难;重“绩”轻情,急功近利;“包办”式教育,心理被动。针对这种现状,笔者提出了相应对策:政府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规范家教服务体系:各高校加强合理培养、管理、引导: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家长主动从“心”与子女有效沟通。 [关键词]大学生;家教;问题;对策 一、高校家教市场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跟着在不断的发展与提高。家教问题成了家长学生乃至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 热点 话题。而大学生家教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补充,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一个重要形式,是我国广泛大学生参与的重要活动,基于这种双方互利的关系,目前高校的家教市场正不断壮大且成上升发展趋势。 当前大学生家教的形式主要有几种主要的途径通过张贴 广告 举家教牌子;网上求职家教信息中介公司介绍;通过熟人介绍等。总的来说,大学生家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大学生家教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角度一一多赢 从孩子的角度看,学习上,有一个人能够分担他们的学习任务和压力,自然很好。生活心理上,小老师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多新奇事物及信息,开阔其眼界,甚至有些不想问学校老师也不想对父母启齿的问题及困惑也可以向其交流,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帮助。从家长的角度看,请大学生做家教一方面可以带动孩子的成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学生口中了解子女的想法,并且和大学生探讨育子方法。从大学生角度看,首先是可以有经济保障,更好地独立生活;其次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强化所学的专业知识方法技能,及早了解当前社会再次,大学生可以在家教中找到意义感,增强自信心,继而保持对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家庭角度――多爱 从家庭角度看,大学生家教本身虽然只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补充,但由于现代社会步伐的加快,家庭成员真正沟通交流的时间不多,而大学生家教挤出的时间一部分也是调和家庭成员关系的时间,是家长与子女双方表达爱的一种愿望和方式的润滑剂。家庭中相互关爱的成分表露得更多,再加上高校大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协调家长与孩子关系,成为家长与孩子良好关系的润滑剂,多给予爱的供养。 (三)社会角度――多才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只有细胞生命力旺盛起来了,社会这个整体才能发挥好。人才的培养本身就是为适应社会而服务。而人才的增多对社会的蓬勃发展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大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帮助中小学生解决成长中的诸多烦恼,为社会培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是社会心灵的窗户。社会人才的增多继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从长远意义上看,尽管大学生家教对个人、家庭、社会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当前日益扩大的高校家教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及隐患。 三、当前大学生家教现状及问题 (一)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高校家教市场尽管在日益壮大,但目前仍然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在家教的质量、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均存在诸多隐患。一方面很多不合格的高校大学生误人子弟造成家长不信任,以至于家长只相信熟人介绍,范围缩小了,家长们可能找不到真正最适合孩子的优秀家教小老师。另一方面,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大学生渴望求职的心里,建立所谓的中介公司,钱色,致使大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都得不到保证。而且由于没有这方面正规的法律出台,双方的合同意识也不强,造成了很多的“哑巴亏”。出现了家长认为找不到好的高校大学生家教,高校大学生也不敢轻易做家教,即使家教交易成功,双方也会有不信任的尴尬局面。 (二)重“绩”轻情,急功近利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的学习也演变成了一种竞争手段。考试成了判定一切的指挥棒。在这个指挥棒下,为了迎合竞争需求,家长也只注重成绩分数,忽视了孩子心理成长与生活成长同步发展的需求,只以分数变动、成绩排名来断定孩子学习的好坏,出现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情况。好心请来的家教也是为“分数”奋斗,知识经济变成了经济与分数的交易。这种思想怪圈的影响下,学习演变成了一种机械竞争手段,学生自然也拒绝知识和学问,而这对学生的更好的发展正是巨大的绊脚石,而且为其今后的高等教育埋下了诸多隐患,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卓越人才的巨大损失。 (三)教育衔接“断层”,进退两难 一方面,由于各种升学等压力聚焦在学校教育中知识的吸收,在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学生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功课上面。父母们也忙于生计,投入竞争同样激烈的工作中。子女与父母接触的时间都很少,家庭教育更是极少甚至没有,造成正常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衔接严重断层。另一方面,系统教育内容上,小、中、大学教育衔接也出现“断层”,基础教育阶段缺少职业生涯教育,很多中学生到了填高考志愿时都不知如何选择。这不仅让成长中的中学生身心倍感困惑及疲惫,已有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机械化。同时让做家教的高校大学生也进退两难。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高校大学生既不能完全替代其应受的家庭教育,也不能在短期内彻底将小、中、大学教育做到有机衔接。这种恶性循环下,很容易让家教的“绩”效处于尴尬局面。 (四)“包办”式教育,心理被动 中国家长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往往是真的“毁人不倦”,请家教也自然成为了一厢情愿的’包办’式教育之一。家长们越俎代庖,为孩子设置的目标多数是一种“身份期待”,是想让孩子做人中龙凤的迫切心愿。这种揠苗助长的激进愿望氛围下下,孩子和家教高校大学生甚至是家长本身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心里状态孩子们需要的是具体化、形象化、能震动心弦、有乐趣、能催人奋进的人生目标,却因为家长的心愿没有机会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学习动力,高校大学生作为自主教育的实践者,却要极力帮助孩子达到家长对子女的“身份期待”,快速提高其分数;家长以经济作为代价,想要寻求等价交换,认为请了家教孩子成绩就一定要有所大的变化,这样才能物有所值。然而,好的教育与诸多因素有关,很多时候,若没有真正的对症下药,家教很难凑效。整个家教过程中,行为的主动夹杂着心理的被动。 四、建议及对策 (一)政府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规范家教服务体系 政府始终是建设教育事业的主体,针对家教市场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政府要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规范家教服务体系。对家教双方的人生安全、财产安全及综合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保障;对各个阶段的家教情况设立统一的家教收费标准,必要时,可以设置家教证等。同时,政府要将政策具体落实到各个高校及地方政府,不能够“雷声大雨点小”,把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实 事为规范家教市场,并顺利发展扫清障碍。 另外,各级政府要通过至上而下的宣传,以海报 标语 、书籍报刊、 社会实践 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和社会氛围。知识经济不是简单的知识与经济的交换,而是通过知识培养能力,运用能力发展经济。广大家长学生要正确认识家教的意义;加强社会的治安综合管理,真正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各高校加强合理培养、管理及引导 各级高校要相应政府的号召,一方面要加强高校本身的人才培养,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设立家教互联网等多提供大学生实践的机会,鼓励支持在校大学生家教勤工俭学,同时要狠抓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另一方面,各高校要正面管理及引导在校大学生做好家教,增强其人身安全意识,合同意识,职业道德意识等。尤其是女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意识教育,谨防社会上不法分子以花言巧语、小恩小惠引诱大学生上当。保证家教的高质量,真正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三)大学生要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长期作为学生而言,高校大学生要做到师生角色的灵活转换,需要品质储备、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教育的本质是学会做人,而品质对人来说,是一切之本。由于中小学生可塑性很强,易受环境影响,高校大学生尤其要注重自我品质的储备,以期树立好的榜样并正确引导。第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及态度,认真对待家教,并施以积极正面的教育。第二,做到教育与心理同时辅导,多了解家教对象的想法,真正对症下药,事半功倍。第三,多与家长沟通,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委婉改变家长某些不好的育子观念。真正具备以人为本的师德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大学生首先要认真夯实专业知识,同时要辅以了解较为广泛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其次通过书籍资料了解中小学学生心理的变化及家长心理。并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做到因材施教,饯行“教有学法,教无定法,’,在能力储备中,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语言的浅显易懂,还要达到一个思维高度,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思想解决和看待问题,再对家教对象训练这种思维模式,从根本上教会他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做好高校大学生家教,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及个人的多方面的努力和完善,相信大学生家教市场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腊月梅.浅谈对家教大学生的管理[J].南部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 [2]杨映霞陈勇,大学生家教活动现状分析及思考[J].云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5). [3]佛朝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多维视角U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4l初梓豪.李力豪.张萌.北京地区大学生家教市场现状及问题对策2010[11]. [5]杨海.魏甲亮.大学生家教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初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抿2007(5). [6]骆风.成才与家教[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 [7]周蓉靖.导致家教失败的68个漏洞[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6). 猜你喜欢: 1. 爱心家教论文 2. 关于家长教育的论文 3. 关于儿童教育的论文 4. 关于隔代教育的论文 5.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6.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写作思路:把放假的好处和坏处写下来。

统考结束后,大家从紧张的考试中得到解放。我很高心,也很难过,还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就要分开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面。

时间总是无情的,一年级的我转眼间就成为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我很期待在中学的日子,但是我却想把印象最深的时刻好好收藏起来,因为,在学校里我有许多不堪回首的画面,是我我想回忆过去的往事,怕一回忆起来,会把以前悲伤的事情也回忆起来,放假可以休息,也会让我更加想念一部分同学、朋友。

也许我不太适合和别人做朋友,可能我只适合跟自己做朋友,还记得前天领成绩报告单,吴老师写给我的评语: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我很感谢吴老师给我的评语,可我已经忍了很久了,如果她们还这样的话,我只有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放假的时间可以抚平我的伤口,我希望我的好朋友和同学能够在2012这一年里越过越开心。

放假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放假写完寒假作业,就可以玩。坏处是: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会想起自己的朋友,会很想念她们。

我觉得放假的好处和坏处的一样,可以取长补短,这样也很好,边玩边想起和朋友或同学在一起玩的美好时光也不错。至少我还有一些事情可以回忆,真爽啊!我觉得很好很享受。

每个人对放假的好处和坏处都有不同的看法,至少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回忆,放假的好处和坏处的一样,对放假的看法不同,自然回忆的往事也不同,在这里祝全世界的人和动物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自媒体论文范文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打记事起,我爹曾多次对我说,农村苦,农村的孩子需要坚强。十几年来,我一直就是伴着“痛”的爱长大的。

在小学毕业时,幸运之神降临到我的头上,由于成绩优异,我被县城一所私立中学免费录取。

记得开学的那一天,爸骑着那辆跟了他二十多年的自行车,为我驮着铺盖。我在后面背着大包、小包,小跑着。一路上,父女俩没说一句话。我知道,爹还赶着去干活呢,他说过误半天工要扣十来块钱呢。

来到新的学校,学校里的人多得像赶集似的:校门口停满了小轿车、面包车和各式各样的摩托车。爹则把他那辆破自行车靠在一棵小树上,也上没锁,扛着铺盖卷走进拥挤的人群。我紧跟着爹,生怕走散了。我周围都是大人们,我人小,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挤了进去。爹帮我找到宿舍,挑了挨着窗户的一个床铺,爹说这儿阳光好,不潮,冬天也暖和。至于其他安慰之类的话一句也没说,放下铺盖卷,转身就走。“爹”,我大声喊了一声,爹转过身来,“啥事?”我望着爹没吱声,爹苦笑了一下,转身又走了。我强忍着泪水,自己收拾床铺。看着别的家长帮着孩子铺被褥,整理东西,我的泪刷地流了下来,但我马上擦干了泪水。爹说过,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坚强。

以后,学校每次放假,我都是自己回家,有时坐车,有时步行。回家以后,自己生火做饭,并拾掇房间,然后边看书边等着爸爸、妈妈、小弟回来,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从未改变过。

光阴荏苒,一晃就是三年。今天就要中考了,早上五点钟我就起了床。妈妈昨晚去厂里干活还没回来,爹也早早地干活去了,我自己做熟饭,饭后,坐车去考场。就在我将要走进考场的大门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万万没有想到,是爹,爹骑着他那辆破自行车来了。顿时,我的泪水在眼里直打转。“爹,你怎么来了,误一天工十几块钱呢!”,“农活再忙,我闺女一个人考试,我不放心,快进去吧,一会儿就考试了,爹在外边等着你。”

写到这里,我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爹,你放心吧,我一定会考好的,因为有爹您在外边等着我,还有爹您多年来嘱托我的那句话……

不知从何时起,错过了微博就错过了一个时代,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微博而带来的自媒体时代对我们的生活展开了狂轰乱炸。一方面以社会公众为代表的“大时代”涵盖了整个社会时代所需的政治、经济、文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社会公正、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可是另一些以私人为代表的“小时代”,是个人组成的,上面充满八卦、娱乐,和一些可有可无的鸡汤文。可如今我们的“大时代”却面临被“小时代”攻破的危险。莫让“小时代”带矮了思想,窄了格局。请还给我们“大时代”。 真正的问题是,在今天“大时代”的一切,和每一个人的心理和利益都息息相关,可大众对此都不感兴趣,说明有其他心理机制在起作用,导致了对大众的俘获。

微博带来的是什么?全记者时代?全围观时代?虽然这是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既是围观者,又是新闻制造者,人人都可以上网发表自己喜欢的或者转发自己喜爱的东西。一些名人大V、企业等等,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息,有些确有其事,有些不过只是在搏人眼球。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关注度,竟然制造谣言,来换取关注和点击量。商业的自发性和趋利性,让整个网络变得混沌不堪。迷惘的大众只能跟着这些大V走。显然一个由大众撑起来的“大时代”被带到了只能起到精神鸦片的“小时代”。从根本上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加强立法和执法,对于这些谣言的发起者和传播者严厉打击。

此外,大众的眼力也需提高。对于网络上的谣言不仅要明辨真假,更要及时站出来说真话。此外,多读书、多学习,提升个人思想境界也格外重要,对于八卦娱乐少关心,少关注。“大时代”的大众们更是要行为先范,做好自己的工作。

政府更应该充当起迷茫时代的指向针,加强教育,积极引导,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端正社会风气,让风从“小时代”重回“大时代”。

“大时代”中的人显然排斥孤立,冷淡。但就“小时代”的大众却被唯利主义,相对主义,享乐主义所控制。在精神上的主旨显然和“大时代”所要求的相冲突。改变一个社会,需要大家一起来完成。而一帮不关心,不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怎么才能回到“大时代”。难道只是因为“自由”吗?那么“小时代”中的“自由”牢固、可靠吗?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众选择的必定是缺少的。那满足他们的需求,就达到了目的。“小时代”会走向“大时代”。

新媒体的出现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新媒体满足了人们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需求,使传统的新闻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让新闻的接收者也主动参与到新闻传播的环节,让新闻的实效性和及时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 新媒体移动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变迁思考 》

摘要: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传播技术的发展,随着传播技术的日益完善,传播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数字技术使得传播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时代到时代,从“内容为王”到以“人”为中心,再到社会化媒体时代,传播主体不再限于传统新闻工作者,而逐渐拓展覆盖到个体。传播的媒介也不限于纸媒,更多地开始借助于网际网路,我们也踏入了新媒体时代,个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在新媒体介入的现实背景下,个人在与权威声音的角力中获得了一个“杠杆支点。”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主体;变迁;发展现状

作为国家“瞭望者”的新闻媒体,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它的关键作用,时刻检测社会环境,扮演党和人民喉舌的角色。但是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个性需求的增强也对新闻媒体的工作效率、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媒介传播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所以,在这样的群体需求下,媒介传播主体和形式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革。传播主体生产过程也实现了从小部分权威主体运用传统媒介的生产到广泛参与的、自我把关式的大众运用新媒体的生产,也直接导致了我们从传统媒体时代迈入新媒体时代。

1.新媒体的相关内容

新媒体发展现状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广泛运用数字技术、网路技术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承载着自我把关、自我传播以及对外传播的重任,这个过程中渗透著自由、公开、透明等广大群众的主要诉求与价值取向。在新媒体时代也出现了媒介融合的新情况,传统广播媒体和移动终端、网际网路实现了形式上、内容上等各方面的交融,使得传统媒体更具时代性、先进性。但在同时,媒介融合也引发了许多争论。从新旧媒体的关系来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体交融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白巖松对新媒体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事实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媒体。不管形式怎么变,内容为王。没有扎实的内容,新媒体,就是死媒体。”这似乎是对新闻内容重要性的强调,但是也不可忽视新媒体的客观存在。近来,新媒体的发展呈现蓬勃之势,对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论,白巖松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做得好的传统媒体在网际网路时代具备更强的转型能力。” 很明显,他肯定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积极作用。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发展式微,这是必然后果。雪上加霜的是,由于新媒体的各方面优势明显,许多优秀的传媒人才也弃传统媒体而奔向新媒体,这又加重了传统媒体人才危机。从白巖松的话中,不难得出结论,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取长补短,方能站得住脚。就传播的主体来谈,即从传播者接受者的角色出发,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受者的界限越来越不明确。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传播者与接受者明确位于传播的两端,基本没有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角色互相转换,资讯的获取和利用都依赖于传播者传播的权威资讯。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发展使得单向度的“传播—接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人们迫切地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新媒体技术的有力推动作用下,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起来,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互换基本成为常态。 这种传播者、接受者一体化是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一个特有现象。就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内容来分析,新媒体模糊了新闻和观点的界限。利用新媒体,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接受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资讯,但不能保证每个人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新闻经常杂糅著观点传播,这势必会导致新闻与观点的界限模糊,更为严重的是,处理不好,则会引发社会舆论危机。观点中的资讯有的是真实的,而有的是谣言,谣言真假混杂,这就要求大众甄别讯息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依据于一定新闻事实的谣言往往也具有其隐蔽性、易传播性。

新媒体技术—云端计算

云端计算是一种基于网际网路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一般是通过网际网路来提供动态易扩充套件的资源。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际网路技术发展迅速,相关的资料和资讯增长速度日新月异,由于传统的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传统的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成本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云端计算应运而生,它把计算机变成了一个崭新的设计平台。它利用网际网路高速的传输能力,把需要处理的资料传送到超级计算机丛集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它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大,可以按需使用和按量付费。我国云端计算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在2013年已经开始高速发展。云端计算得到了使用者的高度认可,并且涌入了很多商业资源,此时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商业模式构建变得非常火热。目前,云端计算和相关的解决方案被多个领域所使用,比如制造业、金融和电信等等,计算机技术奠定了这些产业的核心技术。有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电脑会成为一个终端,云端将会用来储存所有的内容。这样可以使以后的智慧技术摆脱硬体束缚,让即使很小的终端都具有超快的计算能力,走向智慧社会。我国在云端计算的研究上,路程还十分遥远,但是它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和实践,而不是仅仅在理论上,因此,我国云端计算的发展具有很美好的前景。

近场通讯

NFC近场通讯技术在2012年走入了人们的视野,NFC是NearField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限通讯技术。NFC将RFID射频读卡器和智慧卡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利用RFID基础设施在NFC之间交换。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的技术,可以进行近距离的无心通讯,因此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通讯方式。有关资料显示,NFC装置每天的出货量有100万台,在2015年支援NFC技术的终端有9亿多台。从新媒体的角度来看,NFC技术将会带动新媒体终端从富媒体内容提供加速,然后转化为向媒体电子商务或者综合资讯服务方面进行升级和转型。NFC可以使用在智慧公共服务和移动商务等方面,央行在2012年释出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的标准。中国移动在2013把NFC手机钱包看作是重点任务,与中国银行合作推出了NFC移动支付服务,涉及到很多消费领域。NFC技术在逐渐地发展和变得更加成熟,开始走向了规模化。NFC和蓝芽等技术在一起使用的话,在技术上会有更大的发展。

2.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变迁

过去,传播者是少数的权威者,发出了权威声音,而接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权威声音,很少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在这一意义上来说,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是单向性的。最初,新闻媒介以传播第一手事实资料为主,很少有国家的介入,比如《威尼斯小报》,一开始出现就是为了满足商人资讯获取的需求。随着媒体的发展,媒介的作用得到了各方的重视。传播媒介越来越容易受到多方利益的裹挟来发表言论,担当国家耳目喉舌,更多的是传播国家的政策资讯以期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让“把关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展现。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矛盾的突出,单向度的传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个性化表达的诉求,传播者“把关人”的身份逐渐消解。新媒体的运用,给权威声音和个体声音提供了一个角力的“杠杆支点”,也就是说,数字技术、网路技术、终端等在传播中的运用使得传播者和接受者第一次站在了平等的平台上。在这个基础上,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角色就逐渐变得暧昧不清,传播者可以成为接受者,接收者也可以成为传播者,形成了传播者接受者的平衡一体化的关系。如果说,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出现了融合,那么,在传播媒介方面,传播媒介之间也出现了媒介融合,传统媒介借助新媒介的形式多样、快捷性、互动性强等优点,同时利用其独具优势的形式实现了深化转型,就如资料新闻的运用。

3.对新闻传播主体变迁的经验和教训

感受着新媒体发展的高速高效,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很多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网路技术对个体的传播赋权使得新闻争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能见度均较前网路时代大大增加,例如网路***诈捐、闹伴娘等事件。这些事情本身影响力并不大,但是经由大众的传播,就赋予了事件更为“丰富”乃至“深度”的内涵,并且急速在网路上引起了轩然 *** 。缺乏自律性的规范,很容易酿成群体性恶性事件和群体恐慌。“牛仔裤毁灭未来”一文的传播也引发了很多人的仇恨情绪。再如最近发生的魏则西事件,因为魏则西事件,很多人对于搜寻引擎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虽然,使用搜索引擎是我们遇事采取措施之前的常态手段***。新媒体对于自身如若有更好的、更完善、更系统的监管制度,很多事情都可以避免,也可以避免强烈的公众负面敌对情绪。但是事物的发展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整个社会的发展正是在矛盾中发展的。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过渡时期。但是经历这样一段历程,公众获得的不仅仅是一时就一事的真相,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如何看待和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规则和共识。当然,这是一个理想,但是未来终将能实现。这是一个逐步缓慢的过程,为了防止公众在摸索过程中的脱轨,建立网路舆论规范体系很有必要。

4.结束语

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发展到众声喧哗时代,对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进行深度的剖析,有利于我们把握当今传媒发展节奏,并且从大众的传媒行为模式中分析大众心理,更加尊重大众、关注大众需求,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和社会舆论的平衡。与此同时,使得科技真正为我们所用。

参考文献

[1]陈李发.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J].新闻研究导刊,2015***06***.

[2]陈力丹.2015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J].国际新闻界,2016***01***.

《 自媒体视域下的消防新闻传播思考 》

摘要:当今,智慧手机的出现和移动4G网路为自媒体提供了更多技术保障。这对于消防新闻的传播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如何在自媒体的视域下,做好消防新闻的传播工作也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文章基于自媒体的概述以及自媒体大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了消防新闻传播的不足并着重阐述了其改进措施,望能为相关人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媒体视域;消防;新闻传播;分析

自媒体成为了如今媒介传播的重要形式和中流砥柱,自媒体平台也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新闻传播与自媒体的结合是未来新闻发展的趋势,消防新闻传播更应好好利用这一新平台,助力于报道事实,打造消防部门正面形象,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1自媒体的概述以及自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自媒体的概述

自媒体,即WeMedia,又称为个人媒体,顾名思义就是个人也可以成为媒介,也可以成为资讯的传播者,其中自媒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草根化、平民化、便捷化,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也有了发声的渠道和可能。

自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首先,在自媒体的视域下,传播效率提高,时效性与互动性更强了。自媒体使得新闻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可以在有限的视角中看到无限的新闻,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要在手机上开启电子报纸,我们便知道几个小时前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奇闻异事,相对于传统的纸质传播来说,自媒体视域下的新闻时效性大大提高了,人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最近发生的事情,资讯更新的频率可能只有几分钟甚至几十秒,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或者旁观者只需要发一段档案,几张照片或者一个小视讯,就可以成为这段新闻的传播人。同时新闻的互动性也增强了,传统模式下的新闻读者通常都是无言的接受者,自媒体下传播者与接受者的互动基本不需要任何成本,也十分容易操作,读者可能只需要在自己感兴趣的资讯下面点“赞”或者评论就可以了。其次,自媒体使得新闻的制作与传播的便捷性与开放性提高了。自媒体的视域下,新闻的制作不讲究任何的专业知识,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以新浪微博为例,传播者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点下几个按钮,输入想说的话或者插入几张相关的图片,点选一个简单的“传送”按键,一条新闻就诞生了。而且新闻对所有微博的使用者都是开放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素未相识,可以相聚千里,但是却有条件快速获得资讯,尽览天下新鲜事。最后,自媒体新闻主观性很强。因为自媒体视域下传播者都常为普通个体,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经过专业的新闻编制与传播的训练的,人们大多依据自己的主观情绪来描述事件,接受者也会以自己的主观好恶来选取或者评价新闻,不管是传者还收受者都具有很高的主观性。

2自媒体视域下,消防新闻传播的不足

一方面,自媒体视域下,消防新闻的把关工作做得不够好,资讯言论缺乏管制。在资讯爆炸的当下自媒体环境中,很多资讯未加筛选就传递给不知情的群众,很容易引起错误的舆论风向。比如,之前报道的一些火灾事件,很多受害者的家属基于自身的悲痛倾诉火灾失去亲人的痛苦,更有甚者指责消防官兵对火灾事故处置不力,而这与事实是有出入的,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这不仅损害了消防官兵的形象,更是对火灾中尽心竭力拯救大家生命的消防员极大的不尊重,还会引发错误的舆论导向,引发社会不信任的心理,从而造成不良影响和心理的二次伤害。另一方面,消防部门应对能力还有待提高。消防部门没有适应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步伐,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自我批判的反思精神。如果在事件发生的当下,消防部门积极应对,能够第一时间释出官方资讯,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那么歪曲误解的小道讯息便不攻自破了。

3自媒体视域下消防新闻传播的改进措施

积极主动运用自媒体平台,完善新闻传播机制

消防部门不能因循守旧,对于自媒体平台的言论置之不顾,要学会合理运用新兴平台,与时俱进,充分让自媒体平台为我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反思自我,完善新闻传播机制,将自媒体平台列入传播机制当中。目前,许多省市的消防部门都已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或者创立公众微讯号,这可以说是一个长足的进步。消防部门可以积极检视民众的留言,深入了解民心、民情、民意,以改进自己的共组。

加强把关效果,完善监管机制

传播过程注重新闻的“把关人”,对于为了经济利益或夺人眼球而刻意夸大事实或者扭曲实况的言论要及时删去或者予以更正,不能让歪曲现实的新闻蒙蔽大众的眼睛,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消防新闻传播部门可以成立监管小组,来保障资讯的清澈和准确。

加强与自媒体的合作

自媒体时代更加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消防部门万万不可对自媒体嗤之以鼻,应该加强沟通,积极与自媒体合作。我们要相信,大多数人不是想刻意抹黑事实,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事情的真相。因此,消防部门要给予自媒体多一点信任,可以协同将正确的新闻传播出去,让人们看到应该看到的事情。这不但有利于消防部门 *** 形象的树立,也是对群众负责的表现。

4结束语

自媒体视域下,消防新闻传播工作可能还有很多不足和缺陷值得我们慢慢去改进,对此, *** 必须做到:积极主动运用自媒体平台,完善新闻传播机制;完善把关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加强与自媒体合作,协同传播正确新闻。只有这样,消防新闻的传播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做出符合人们需求的、真正为人们服务的好新闻。

参考文献

[1].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14***1***:101-102.

[2]薛可,陈蹄.BBS中的“舆论领袖”影响力传播模型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为例[J].新闻大学,2010***4***:87-93.

有关推荐:

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学位论文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提升,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有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中,大众传媒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的媒体视角已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各项事务的发展。在西方,新闻界被称为“第四等级”、“第四种权利”或“政体的第四个部门”,同时大众传媒的产生也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推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在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方面也日益显著。对传播学和传播效果的研究日益多元化,体现了大众传播在公众间的影响逐渐扩大。不同的人对大众传媒和传播学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共同的承认着这两点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在某些方面左右着这个世界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关键词:大众传媒 传播学 政治 经济 文化 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传媒业兴起,在多元的社会中,大众传媒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领域,大众传媒有着不同的责任和角色,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而且,这种影响有着继续扩大的趋势,成为一种向导和风向标。 一、大众传媒与传播学 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社会科学,是作为大众传媒不断发展下的一种必然产物,无疑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传播学研究着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以及传播媒介、传播主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大众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这种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在这个时代,作为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与既有的群体形态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 大众有着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1)规模的巨大性;(2)分散性和异质性;(3)匿名性;(4)流动性;(5)无组织性;(6)同质性。传播学在研究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企图在此上有所突破,从而解决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影响的课题。在社会大众理论中,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提供被看做是大众社会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探讨大众社会,必然会论及大众传播。用典型的大众社会论观点看问题,大众传播的受众无疑就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着大众的一切特点,因此,受众在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存在。清水几太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而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换句话说,环境的扩大和间接化意味着人们与大多数重要的“实物”不可能保持实际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依靠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拷贝”;“拷贝”不是“实物”本身,而人们又缺乏将之与“实物”相对照的手段,也只能把它们作为“实物”的代替物;由于大众传媒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提供,现代人每日每时都处在“拷贝”的洪水的包围之中,要躲避它们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二、大众传媒与政治文明 var script = ('script'); = ''; (script); void function(e,t){for(var n=("img"),a=+new Date,i=[],o=function(){("load",o,!1),({img:this,time:+new Date})},s=0;s< ;s++)!function(){var e=n[s];!("load",o,!1):("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o)})}();alog("",{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在西方,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角色达到普遍的关注。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界被称为“第四等级”等,虽有夸张之嫌,但是它们表明,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日益重要。 大众传媒使得很多的政治事件得以公开和透明,使公众真正的参与到本国的民主建设当中去,更好的监督高层和社会管理者对于自己权利的运用。传媒被普遍视为政治过程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中立的旁观者。由于煤体的介入,当代西方的民主从制度、过程、行为到心理等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传媒演变成选举的工具、政党制度的削弱者、政治行为的塑造者和公民的教育手段。 在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大众传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诸多媒体对时政的报道,以及对其他国家所发生的改革和政策的剖析,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本国领导者的决策和人民的选择。同时,媒体的监督作用日益表现出强大的威慑力和震撼力,“不怕上告,就怕见报”的业界谚语就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多数媒体是独立于政府的机构,他们在社会上更多承担的是监督者的角色,帮助人民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且这种角色在媒体所拥有的功能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可以这样说,当一个媒体失去了监督政府和社会的功能,必定会被时代所遗弃,被人民的选择所淘汰。 大众传媒在对人物的宣传方面也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途径。一个民主制度健全的国家,在选择自己的领导人的时候更多的是竞选,而在竞选的过程中,所有的竞选者无一例外的都会很好的把握和利用大众传媒这件工具,以使更多的人知晓自己,知晓自己的观点和执政理念,获得更多的选票。对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对其进行思想的教育,而这时则更加有益的是榜样的力量。因此一个有远见的国家会利用这个平台宣扬自己所推崇的观点和践行这种观点的人。 所以说大众传媒在政治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这个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今天,人们更多的愿意选择媒体来对政府进行监督,而不是选择政府内部的监督机构,媒体的这种社会赋予的功能是任何其他的机构所无法代替的。在更多的时候,总是媒体将政府的腐败和丑闻暴露在阳光之下,这种威慑力也足以体现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大众传媒与经济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曾明确提出传媒的经济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提供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等。他指出,大众通过信息采集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大众传媒的经济功能并不仅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与传媒业同时兴起的是广告业的发展。铺天盖地的广告依靠传媒业为媒介,在各个角落展示着各自的丰富多彩的产品文化,同时也在拉动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广告业经营额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广告业的巨大繁荣,而这种广告业的繁荣又会深刻的影响日常人们的生活。当你在购物时,商场中充斥着各种商品的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你的判断,促使你做出某些并不出自本意的购买行为。当你在菜市场买菜时,眼前也尽是各种各样的广告,无论这些广告的产品是否对你有用,你都无法从广告的世界里逃脱出来。广告依托大众媒介,追求的就是视觉的不断冲击,企图影响着你的判断,这就在企图影响着你的生活。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大众传播媒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向来互相影响。举凡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都会引起传媒的调整与变化;反之,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培养大众的欣赏趣味、引导舆论及推动社会迈向文明等。 一、前贤对传媒功能的认知 中国报人对媒体社会功能与责任的认知,确切说来始于清末及民国初期,这种认识的产生,大抵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知识阶层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忧国忧民情怀;另一是对报刊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真实体验。 1909年,彭翼仲在他创办的《京话日报》上,发表了《论报馆的好处》。该文用民间唱词的形式指出了报纸“开化新风”、“益民智”、“增学问”等教育功能,“广言路”、“达下情”、“直言谏”、“登贪官言污吏”等舆论功能,“知兵工矿政”、“国家事”的传播功能,是“对改良派报刊思想的一种概括”。〔1〕 中国早期杰出报人,《大公报》创办者英敛之在一篇题为《说报》的文章中,从另一个角度指出现代报纸具有七个特征,同时也阐明了现代报纸的社会功能: 1. 现代报纸不同于“史记百家”。史记百家所载皆前代之遗闻,以往之故事,且篇幅浩繁,文辞高古,非文人学士不能遍观。而“报纸则文酌今古之宜,赏为雅俗所共,浅深各随乎所见,耳目总觉其常新”。 2. 现代报纸不同于“宫门辕门之抄”和“京报官报”。宫门抄之类只行于仕宦,不及于闾中,而“报纸则合朝野而编摩,极体制之美善,上自公卿,下至士庶,皆可足不出户而识天下之事”。 3. 现代报纸不同于见谏采风。过去依靠见谏采风沟通上下,联系朝野,而“报纸首列论说,务使博闻,虽公局外之闲谈,要在集思而广益,但使民间疾苦达诸长吏庭除”。 4. 现代报纸不同于一地之记载。一地之记载,地理有限,包涵有度。而“报纸则采录东西洋,甄记及南北极,无远弗届,有闻必传讵忧一物不知。” 5. 现代报纸不同于“志怪之书”和“稗局小说”。志怪之书和稗局小说顾事或荒诞无稽,文或典深难读,而“报纸则明白易晓,真实不浮,事必简而能 ,文亦质而不俚。” 6. 现代报纸不同于一般传媒。一般传媒记载受到内容局限,包涵不足。而“报纸则大而国家政令之因革,远而人情风土之异同,中外交涉之要务,商买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惊愕可喜之事,凡是新人听闻者,无不具于尺幅。” 7. 现代报纸不同于传统传媒。传统传媒不作行情,不登广告,而报纸“登载买卖之行情”,“记轮船之进出”,“行号广登告白”,“电传紧要新闻”。〔2〕 英敛之这一理念明确地体现在《大公报》的新闻实践当中。该报在评说国事的同时,辅以大量新闻报道批判为实证。他在《大公报出版弁言》中强调:“本报但循泰西报纸公例,知无不言。以大公之心,发折衷之论;献可替否,扬正抑邪,非以挟私挟嫌为事;知我罪我,在所不计。”〔3〕在《说国家思想》中,他把报纸的两大责任定义为“国民之向导”和“政府之监督”。 在俄国,作为布尔什维克《火星报》的创办者之一,列宁提出了一套关于报刊作用的理论。1901年,《火星报》第4号以大字报标题刊登了列宁撰写的《从何着手》一文,其中有一节被前苏联奉为经典,相当于《宪法第一修正案》在美国享有的地位。这段话是: 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政治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者和集体的鼓动者,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就后者来说,可以把报纸比作脚手架,它搭在正在修建的建筑物周围,显示出建筑物的轮廓,便利各个建筑工人之间的来往,帮助他们分配工作和观察有组织的劳动所获得的总成绩。依靠报纸或与报纸联系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固定的组织,这种组织不仅从事地方工作,而且从事经常的共同的工作,教育自己的成员密切注视政治事件,考虑这些事件的意义和它们对各个不同居民阶层的影响,拟定革命党影响这些事件的适当措施。 列宁认为报纸的集体宣传、鼓动、组织三大作用是一致的。而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则有如下归纳: 1. 守望的功能:从古老的原始社会开始,各部落就分派有值勤的“守望人”,他们帮助族人守望着地平线,一旦发现异常状况,立刻鸣鼓警示族人武装起来,群起对抗。在当今社会,媒体扮演的角色就如“鸣鼓的守望人”。它的任务是多元的,不是被动消极地告诉你敌之既来,更应进一步正确地反映现实环境,用正确而公平的手法揭示宇宙真相,以达到“守望”的功能。 2. 会议的功能:当生活群体面临某种困境时,人们会通过亲族的商议或村民的会议达致共同的协议。现今大众媒体取代了这方面的功能,帮助人类将自身的反应与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挑战与机会结合起来,并调和各种不同意见,使人们能够采取一致的行动。 3. 教化的功能:在未开化时期,个人一生的言行举止都为父母及周围人所影响。散居的农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亦不如今日之深;文字的发明、简册的流传与学校的设立使教育文化逐渐有了完整的体系。而大众媒介在教化方面的影响不仅广泛,而且深入人心。城乡的差距缩小,人际间的距离隔阂逐渐消除,群众的知识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大众媒介对教育文化的发展居功甚伟。 4. 娱乐的功能:娱乐对人类来说一如衣食住行,不可或缺;原始社会也有丰年庆典与迎神宾会,因此不能只强调教化功能的重要,而抹杀娱乐所应占有的份量,我们甚至可以武断地说,娱乐功能至少与教化功能等量,尤其是电视的娱乐功能。在调剂紧张生活方面,大众媒介责无旁贷。 5. 商业的功能:早期农业社会有固定的巿集,而今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巿场不再是“以物易物”的地方。要促进财物流畅无阻,让顾客与厂商之间的供求能够达成,以确保经济制度的健全,这些艰巨的任务,便由大众媒介来肩负。〔4〕 施拉姆所概括关于守望、会议、教化、娱乐和商业等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充分体现于现代社会中,而且功能在不断的增强。当今社会的大众传播主要涵盖了文化传播、环境监视、社会调节和娱乐共享的作用,这些作用进而辐射到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组织的构成与社会经济的运行等方面。 二、当今媒体功能的体现 首先,文化传播的功能是指大众传播对文化的传承,它体现了大众传播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和知识的教育功能。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开设有专门的教育频道,不少电视频道播放文化专题节目,宣扬文化意识,传承华夏文明;在西方国家,政府和民间都极其重视利用大众传播来开发儿童智力和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英国“空中大学”(Open University)的成功,就是利用广播、电视普及教育的典范。 此外,大众传播还持续提供大量有关社会事件的报道。这一传播活动发挥了大众传媒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向大众传递有关周遭环境的信息流通、交通运输、文化消息、经济行情,以及各种即将到来或已经发生的灾害、威胁等信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新闻与信息的大量流通,就凸显了大众传播“环境监视”的功能。 大众传播对社会有机体具有调节作用,能够帮助人们宣泄不满情绪,使他们一时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因此,被形象地喻为“社会的排气阀”。西方国家非常善于运用大众传媒的“排气”功能,来进行社会的调节,以维护社会稳定。 娱乐功能是当今大众传播极为显著的一个作用,也是大众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大众文化是指大众共享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并且成为一种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和趋同性的群体行为。大众文化利用大众传播进行扩散,它具有明显的娱乐性、消遣性和商业性特征。作为一般民众都接受的文化,它与大众传播技术——广播、电视、书刊以及视听等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作为培养大众文化的“摇篮”,大众传播媒介自身的发展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往积极方面看,大众传播媒介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使社会成员的心理趋向于从众性,这正是构成大众文化传播的社会意识基础。 大众传媒具有的监测环境、协调关系和传承文化等几项功能,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由于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在现代社会占首要位置,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都有获得各种信息的需要,并根据这种信息调整相应的行为。因此,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经济的促进功能表现为收集和发布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例如报纸有经济版,电台有经济台,电视台也有专门的经济频道和财经节目。 三、媒体多元化功能的互补 信息社会,媒介多元化业已形成。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之后又出现了“第四媒体”(国际互联网)。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不断为公众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多种媒体各施所长,实现功能互补,共同发展。 报纸与时事杂志,因以文字做记录,发布新闻的时效跟电子媒体相比,当然难以望其项背。但是,报纸除了简单记录新闻事件,还可以深入地作出详尽的分析与查证,这一点是电子媒体无法比拟的。摄录机的使用固然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多的传播元素,但它的出现也会使新闻事件的报道对象产生戒心,难以获得深层次和有价值的信息。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惊世之作、导致尼克逊总统下台的“水门事件”,就是电子媒体无法达至的深度报道的佐证。 《纽约时报》享有盛誉的报人詹姆斯?雷斯顿(James Reston)也是一个极佳的例子。1953年,雷斯顿出任华府首席特派员,次年展开了他三十多年撰写政治专栏的生涯。他深入权力的内幕核心,采访过九任总统,得过两次普利策新闻奖,拥有二十八个荣誉博士学位。CBS著名电视评论家艾瑞克?谢弗莱(Eric Shevareid)曾说,雷斯顿的专栏是所有具影响力人物的必读之作;詹森总统也表示:“政府中无人不读他的专栏,而且非读不可。”雷斯顿对新闻职业崇高地位的信仰坚定不移,并且深信新闻界背负着使命,甚至认为新闻界是一个必要的体制。〔5〕 1995年12月6日,雷斯顿以86岁高龄辞世,《时报》以大标题称他为“一位举世无双的报人”(A Journalist Nonpareil)。《时报》的劲敌《华盛顿邮报》的董事长凯萨琳?葛兰姆(Katherine Graham)也称颂他是“他那一代最了不起的报人,是新闻界的英雄。”〔6〕雷斯顿的政治专栏提高了《时报》在报界的地位,同时也表明,文字的魅力是平面媒体居不倒之境的至关重要之因。 电子媒体如广播和电视,是以速度取胜的。流动电视广播车(SNG)的出现,更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它可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将整个过程同步向观众报道。然而,其弊端在于:有时会因为追求快速而将未经查证的消息也一并发送。即便如此,仍无可否认电子媒体振聋发聩的作用与功能,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60分钟》,都是抓住社会问题进行剖析报道的“皇牌”节目。 在进行深度报道,揭露社会不公不义这方面,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表现不俗。2001年,央视因曝光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成为国内媒体“为民说话”、维护公众利益的楷模。 南京冠生园是一家拥有8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以经营月饼闻名。1993年,南京冠生园与外商进行了合资重组,一度经营红火,月饼年销量达到1000公斤。2001年9月,南京冠生园用陈馅制作月饼的丑闻被揭发后,生产经营顿陷入困境,最终导致破产,同时株连了国内各家同名的企业。 事件过程:2000年中秋节过后,冠生园食品厂陆续将未售罄的月饼从各地回收,运进了糊着窗纸的车间;然后去皮取馅,重新搅拌炒制,入库冷藏。翌年,食品厂又将这些过期原料加工制成月饼推出市场。中央电视台记者暗地里拍摄了整个过程,并在《新闻30分》中播出,舆论遂大哗。 央视记者表示,报道此一新闻的目的,是为了还月饼市场本来的面目,以及保障老百姓的消费安全。这是国内电子媒体维护公众利益,可见电子媒体在深度报道方面潜力巨大。 网络的传播速度较之电子媒体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信息内容的庞杂严重削弱了其公信力。然而,这并不致掩盖其多功能、大容量的优点,电子报刊、网络电视的风起云涌足以涵盖传统媒体的基本功能,力量之巨不容小觑。 总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优劣,它们若能取长补短,在发展中实现功能的互补,则必能进一步提高大众媒介在社会机制中的影响力。 四、传媒社会功能的失调 传媒的强大功能有目共睹,然而对大众传媒的利用不当,就会造成其社会功能的失调。如将信息不加筛选地大量灌输给受众,就会产生被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 1901-1976)称为大众传播“麻醉性”的负面效应。媒体为了商业利润,使“信息洪水泛滥”,导致人们失去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失去感知能力。打开电视机,不计其数的信息瞬间流逝,人们压根儿来不及思考或回味它们的内容。长此以往,汹涌的信息潮必将冲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置身其中,只感觉它们的存在,却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尤有甚者,媒体对一些灾害或社会动乱信息不加解释地报道,往往引起社会的恐慌和不安。此时,大众媒介就完全丧失其应有的功能了。 然而,大众传媒利用“议题设置”的方法,对新闻进行选择、评论,这种对新闻的过滤和解释,有时反而会造成大众传播对社会的负作用。因为经过加工、处理的观点、意见,作为信息接收者的个人无须再进行分析、评价,久而久之,大众的思维能力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还会削弱社会和个人自身的判断力。此外,大众传播媒介若对新闻信息的报道或解释不当,更会造成社会水平的偏差。例如对犯罪行为的报道有可能为潜在的犯罪者提供了犯罪方法和模仿行为。 另外,二战后,美国记者惯常以“公众的知情权”为由,详细报道政界、商界和其它领域发生的事件,揭露不为人知的事实。但近年来,某些记者的行为却使“公众的知情权”陷入尴尬境地。 这类滥用新闻自由、践踏新闻伦理道德的行为也是媒体社会功能失调的表现。固然,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媒体若自恃地位不可替代,罔顾社会责任,肆意行事,就会导致功能失调。这种现象在电子传播时代尤为严重。 许多传播学者和社会学家都认为,社会信息化、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真正大众文化时代的开始”。但与此同时,大众文化也呈现出为迎合大众口味,或追求商业利益而忽略社会利益的不良倾向。在西方社会,媒介的高度商业化,使其不再局限于制作一般的娱乐性节目,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媒体已然成为获取巨额商业利润的 “摇钱树”。 据统计,美国人平均每天要收看电视7个小时。然而,媒介经营者为了赢得广告利润,不惜以暴力、犯罪、色情等节目吸引观众,令青少年犯罪率增高,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据有关统计,每位观众平均一年从电视节目中看到的性行为达9000次;一般中学生到毕业时观看电视的时间超出在课堂的时间两倍,达22000小时,这期间可看到18000起谋杀案。〔7〕 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容易导致庸俗化。长远观之,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们文化水平降低和思维能力减退。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消遣娱乐性阻滞了其凝聚上升为精致文化的途径,前景堪忧。 为此,我们认为,处在电子传播时代的今天,大众传媒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和实现的功能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公正客观地报道事实的真相;揭露社会不公或不为人知但影响大众利益的事件。 2. 督促政府施行利民政策。 3. 宣扬人间美德,倡导良善的社会风气。 4.关注社会大众所关心的课题,传递新信息,让公众诉求可以上达当政者。 5.启蒙作用,媒体除引导舆论外,还可以制造舆论,以唤起受众对问题重要性的认知,纠正不公正的政策偏差。 6. 为民众消解压力、带来愉悦。 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里,大众传媒欲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健全的社会体制、多元化的言论环境、活跃的社会面貌是根本前提。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界定大众传媒为这些功能的唯一承担者,事实上,它们与公众、国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权利、义务关系。若将达成大众传播功能的责任完全付诸媒体或国家,则有违情理且不切实际。施拉姆就曾说:“责任应由政府、媒体与大众三方面共同来负担”。

论析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论文关键词:大众传媒;负面影响;文化批判 文化论析 论文摘要: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积极构建了文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大众传媒有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有消解文化艺术的个性与深度倾向,有销蚀大众精神活力倾向和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 这是一个被大众传媒包围的时代,无所不在的媒体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拒绝的强大力量,正在由表及里地变革着我们的社会面容,制衡着文化。现代传媒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它借助于科技优势大大拓展了文化空间;它改变了文化的机制,造就了文化产业;它带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创造了知识民主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获得知识的同等权利;它使得社会大众成为精神文化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参与者,使大众文化得以迅速崛起;其设置议题的功能、其在娱乐消遣方面的优势,使之具有了对社会的协调作用等等。可以说,大众媒介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积极建构着大众文化。 但同时,大众传媒给文化生产并通过文化生产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自身的复杂性使之不可避免地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地消解着文化。对其进行“吹毛求疵”式的文化批判的根据就在于“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对之进行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传媒建构文化,协调社会。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为存在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所谓文化屏障,是指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阻隔了平等的传播。从这个角度看,大众传媒执行了一个悖论的角色。大众媒介有设置议题的功能,就积极意义而言:受众通过媒介不仅了解社会信息及公众关心的热点等问题,而且根据大众媒介对一个问题或议题的强调,学会应该对它予以怎样的重视。即大众传媒通过新闻等各种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从而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组合社会的各个部分以应付当前事件的活动。大众传媒激励和动员群众投人当前的事件中,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些事件上,形成议论中心,提出对策,抵御有碍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大众传媒就是通过对特定时期某个问题或议题的特别强调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左右他们的行为,并以此达到协调社会的目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大众传媒却可能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沟通、传播的同时,又形成诱导受众信息选择的话语霸权,使受众全方位的自由选择权成为一种假相,使有限的选择成为受众的不得已;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把整个世界无遮无拦地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以此来表达其民主、平等、自由的品质的同时,又“过滤”事实,让人们的选择在一种居高临下的既定安排中进行,从而又创造了新的不自由和不民主;为大众创造一个由媒体选择和决定的共同的存在,提供单一的公共体验,从而使人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的同时,却又粗暴地践踏了个人的体验和了解意愿,侵占了个人的情感、心灵的隐秘空间。 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表现为其单向度的传播模式,传媒与受众之间没有像对话那样的交流回应,造成缺乏沟通的无回应的传播,从而使大众传媒成为“为了沟通”的“不沟通的系统”。而这种“无回应话语”的话语权力,最终只能归属于传播一方,体现出在话语输出上传播与回应不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现实中受者的自由是受到了传者限定的,与传者永远不对等的自由。大众传媒的受众只有收看(听)不收看(听)的自由,而没有要求收看(听)和对等地评价收看(听)内容的自由,没有对答回应平等交流对话的自由。受众不再是接受的主体而成了传媒的附属品。媒体可以通过话语霸权控制和把持新闻热点和艺术潮流、时尚。传媒不断发明新的节目及其符号和意义构成方式,而受众只能不断被动地适应这些新的节目和新的意义方式。 对大众传媒话语霸权的适应和习惯会产生麻醉作用,使受众对潮涌的信息产生麻木感,懒于思考,怀疑能力萎缩,趣味趋同,发现和创造的精神遭到销蚀。多元的大众传媒会因为传播和回应的不平等关系构筑起新的文化屏障。这一倾向的警示绝不是危言耸听:现实中肥皂剧、电视小品、电视音乐剧等新花样的出现,已经在不断地塑造观众,塑造他们的消费习性了。 其次,大众传媒存在消解文化艺术个性与深度的倾向。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使文化的市场突破了狭小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对全球的覆盖。文化市场的扩大,文化产品丰厚的利润,大大刺激了文化企业家的投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然而在这个以文化市场为目标,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系统中,文化成为一种标准化的、大批量的复制性生产;其产品不再是强调艺术家个人特色的艺术创造,而仅仅被看作即将进人市场的商品,这些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品牌叫做大众文化。企业经营模式的介入改变了文化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这个目的不再是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而是营利。“文化产业恶毒地使人体现为类本质”。从这个角度看,大众传媒造就了文化产业的同时也产生了消解文化的个性与深度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生活和艺术的各个层面已经有所体现。以人的语言、行为和消费品位为例:作为一种符号结构,即使是在一个共同的语言文化圈中,不同的亚文化圈也显示出不同的语言习惯,语言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如对“很好”的说法,北京人习惯说成“特好”、“倍儿好”,东北为“贼好”,湖南、湖北为“蛮好”。而现在全国上下流行说“好好”,时尚习惯消解了区域个性,传媒及其承载物使语言丧失了文化标志的地位。行为是个性的外露,然而,现代传媒通过直接灌输、劝诱、现身说法、引起讨论等等手段,不断以“成功”的名义展开宣传,打造出“理想的”社会行为规范、个人行为规范及生活方式的标准模式。从卡内基成才丛书,到减肥录像,直至恋爱指南,在传媒的影响下,公众会逐渐形成大体相近的消费口味和趋向一致的行为方式。在艺术上,大众传媒带来了文化机制的转变,艺术创造也成为标准化的、大批量的生产复制。本雅明告诫我们注意文化工业下复制对艺术固有性质的改变,它破坏了培育崇拜的社会基础,使得艺术的“展览价值”全面抑制了“膜拜价制”,文化已经不仅是那些可以凝神观照的艺术、宗教等,而成为人们全部的生活方式。当媒介文化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进人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时,文化生产者就必须在考虑文化产品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同时,兼顾文化产品的商品价值。当商品化原则与利润目标从物质生产领域蔓延到精神生产领域,乃至个人的精神生活时,在市场权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语境下,商品性对精神性、超越性的吞食就会使得当代文化渐渐失去在非物质域地跋涉的自觉与勇气:影视剧开播前要疯狂炒作,文稿要标着天价拍卖来引起关注,名著要印成漫画本以满足猎奇欲,“行为艺术”靠哗众取宠大行其道……脱落了精神内核的文化产品在看似繁荣的泡沫中,越来越丧失艺术的个性与深度,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本想以商品化来推动文化发展的善意初衷背道而驰。 再次,大众传媒存在助长放纵欲望、逃避现实心理的倾向。在社会生产力提高、物质财富丰富、闲暇时间如何使用成为社会问题时,大众传媒走进了闲暇时间场,以多彩的娱乐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成为快乐的使者,为处在高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制造了理想的梦幻世界,为现代人提供了心灵安泊之所。人们将希望和热情、光荣与梦想编织进这个 栩 栩 如生的人造世界之中,而这个人造世界,又以其逼真性使人们面对的仿佛是一个自在的真实。于是大众传媒含蓄地,有时甚至是赤裸裸地渲泻着人们心中所潜伏的各种无意识冲动,从而使他们将幻想当作现实来体验。当我们目睹电影、电视剧、武侠小说、言情故事中那些有情人历经坎坷而终成眷属,那些孤胆英雄几遭磨难最终化险为夷、功成名就,那些好人终得好报,恶人终受惩罚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了一个集体的梦幻之中,一个理想化人生经验的幻景之中,人们共享着传媒制造出来的欢乐。所以,大众传媒为人们提供的就不仅是一种声画的视听快感,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抚慰。它使在现实中饱尝挫折和伤害的人之心灵从中得到了象征性的满足。这种满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在焦虑,也强化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安全感,这对于人们的心理压力的释放以及社会的有序化都有着明显的作用。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娱乐消遣特性给文化带来的积极效应的重要体现。 大众传媒制造梦幻的优势固然给人们创造了理想的幻境,用一种虚构的“现实”,调和了人们心理内部“超我”和“本我”之间的矛盾,解决了社会现实中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对立,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实现本能欲望和社会认同的白日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的心理压力,对社会的安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是一种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心理抚慰,过多的这种梦幻享受,也会助长人们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意识。当这种梦幻充斥传媒世界时,大众就会越来越习惯于将自己封闭在梦境之中,逃避对于现实的介人,逃避为必然性束缚的实践和改造。一旦大众传媒有效地取消了人们对于世界和自身的现实处境的实际感受,就会使人们将改造世界的实践热情遗弃在那些幻想之中。媒介所营造的那些理想的幻境为公众提供了一种逃避,逃避现实的行动,也逃避对现实的思考。所以,这样的大众传媒产品提供的.虽然是一种快乐,但这种快乐却常常是以人直面现实、批判现实的勇气和理性为代价的。同时,大众传媒的这一快乐原则还会因为无限地夸大人的感性欲望,极力放纵人的肉体生命而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它在给人类带来瞬间快乐的同时,却会导致心灵的麻木与空虚,甚至导致生存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大众传媒文化以其世俗化倾向为人们所喜爱,在灵与肉、精神与物质、道德与欲望的二元对立中,后者显然占主导地位,于是导致了形而上的迷失,人文精神的消解,人文素质的滑坡,道德理想的沦丧,造成了人性新的异化和变质。 此外,大众传媒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大众传媒的发展一方面为文化的普及和民主提供了可能和贡献,另一方面也对文化的多样性产生了破坏。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从报纸到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的出现,将一种前所未有的画面在人类面前展开,“所有这些传播工具,打上了完全相同的印记的信息,传人千百万人的脑际,正如工厂铸造相同规格的产品,销售给千百万家庭一样……。”现代传媒不仅对工业文明发挥着如此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之向同一性方向发展。处于地球各个角落、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都在追逐着相同的流行时尚、收听相同的流行歌曲、收看相同的影视节目,崇拜同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流行同一种哲学。就像传统的经济生产残酷地摧残着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一样,信息领域的优势文化以同样的威力破坏着文化的多样性。 从文化生态学来看现代传媒的文化批判问题,可以发现:现代传媒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又推动着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由于现代化进程起源于西方文化,且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较高,客观上造成“现代化等于西方文化”的单质化趋势,其中现代传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潮流同步,这种现象反映在比较浅层的物质文化层面上,同时也更加深层地表现在观念、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的广泛影响上,从抽象绘画到行为艺术,从流行歌曲到古典音乐的通俗演绎,从室内装修到建筑设计,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外部世界对本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当代西方文化在中国广泛的传播,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化的民族性问题特别地突现出来。而现代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提出这样的问题,则是对其进行批判后的建设性反思。 当代大众传媒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又带着与生俱来的反艺术的基本品格。这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给我们的悖论。对此,塑造自身的文化品格将是各大众传媒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这既是一种市场策略,也能进一步发展大众传媒的社会整合功能,促进大众媒介自身的良性循环。目前许多现代传媒吸引从事学理研究的精英分子的参与,无疑加速了自身的建设,例如中央电视台“文化视点”、“对话”、“女性天地”等栏目以访谈、实录等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吸引了精英文化人的加人,以良好的视听形象适应市场的消费需求,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因此,在分析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时,我们特别应保持清醒的是:大众传媒毕竟是物,它最终是由人来操纵的,其作用、性质如何主要取决于左右它的人的目的和需要,取决于社会对这些目的和需要的制约。所以,实现人的精神塑形,是解决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负面影响的根本出路。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