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派别,而是家族,或者说是氏族。
侯宝林,京剧科班出身,后来改说相声,辈分比较低,但柳活好,自成一路。解放前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天津杂耍园子攒底,提高了相声的市场地位。解放后的成就是对相声的改革。侯宝林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级相声艺人,能把相声说到如此境界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各位有兴趣可以看下侯宝林的视频,帅气、稳重、潇洒的台风,无人能及。但是,与其他曲艺曲种一样,这玩意不容易传承。举个简单的例子,厨师,徒弟做菜跟师傅一样,那就成了,曲艺界,要是徒弟跟师傅一样,那就完了。所以,这玩意最多是有个门,有个家族,派别就谈不上了。尤其是相声,必须突出个人的特色,这么多优秀的相声艺人,就没有重样的,都是各有千秋。
马三立,这是绝对的门里出身了,他姥爷就是说相声的,父亲更是相声八德之一。到了他这辈与下一辈,家族中更是人才辈出。与侯宝林的殿堂级演艺不同,马三立的表演风格更为市井,更加贴近群众,而且以说见长,基本功极为扎实。如果你想听大段的以说为主的相声,那么马三立的录音是你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听一个老艺人跟你闲话家常似的讲笑话,那么这么多相声艺人里面,仅此一人。前面说了,相声没有派别,即便是一家人,相声的表演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同辈分的马四立,子侄辈的马敬伯、马志明等,在相声的表演风格上区别很大。其徒弟也是如此,各有各的风格。马三立还是同时代相声艺人中文化水平最高的,这点在其作品中也有所表现。马三立,无论是其艺术水平还是家族实力,在当时的相声界都是顶级的存在。
常家的代表人物是常宝堃而不是常连安。常连安的艺术水平很一般的,真正的打板要饭出身,后来撂地变戏法什么的。其在解放前的江湖地位远高于艺术水平。其与尹寿山是解放前天津相声界的两大穴头。背靠着袁文会这个靠山,欺压剥削艺人。常宝堃还是袁文会的干儿子。不过,常宝堃的相声那是真的好,可以说是当时相声界的一哥了。如果来个排序的话,那么论相声艺术水平,常宝堃高于马三立,马三立高于侯宝林,论相声艺术的成就,那就正好反过来了。常家可以说是相声第一大家族,常连安挺能生的,而且生的还大多是相声名家,除了常宝华水平极为那啥以外,像常宝霖、常宝丰等,都是艺术水平相当高的相声演员。常家在解放后的繁荣,得益于常宝堃的牺牲,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