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人文素质是现代医学院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注重具体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观念的更新,将“以人为本”理念全面贯穿在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方法和实践等各环节。
关键词 :以人为本;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当今,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引发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这不仅关系到医疗质量,而且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深远。引发医患矛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滞后是一个重要的内因。每年有大量的医学生进入医疗行业工作,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从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做起。“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完全适用于人文素质教育。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体性要求。以人为本,关注的是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1]“以人为本”要真正落到实处,就要让人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主体位置,因此,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必须立足于人的需求,以人带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从根本上讲,就是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的权利。要注重人文关怀,在社会各领域强调人人平等,人人都享有权利,且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人文关怀突出的是对人的尊重,以人性化的思想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勇于突破创新,既要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共性,也要包容不同个体的差异,更凸显“人”的主体性。
二、人文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是基础内容医学以“人”为工作对象,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医学就是一个关注人文发展的领域。恩格尔指出,医护人员必须要转变观念,正确理性地对待人类的健康问题和各种疾病。他提出了全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这也契合了我国古代医家“医乃仁术”“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思想。医学的人文价值体现在以病人为中心的信念中,渗透于医学高新技术的应用中,这对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且要心系患者,关注其身体健康和心理变化,从而减少医患矛盾发生的几率。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否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直接体现在其服务患者的过程中。人文关怀要求医生切实为患者着想,“人性化的医疗”基于人文、科学、哲学的学问。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更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经验的积累不断完善人格,提高自我修养和综合素质。然而,传统医学教育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人性化医疗”的目标。
康德认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凡事立足于人,凡事为了人,而不是以人为中介或把人看成完成某件事的工具。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这是践行道德标准的基本要求。从本质上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儒家创始人提出的“仁者爱人”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医疗工作中,医生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医护人员要始终以“关注病人身体健康,关心病人心理素质”为使命。[2]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不断调整医学模式,强调人在医疗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医护人员关注人的心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表明,人不仅具有生物特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心理属性,而传统的医学模式却忽略了这一点。医疗服务必须以人为基础。对现代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除了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还要帮助他们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在医护工作中,引导医学生自觉肩负起救死扶伤的使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关注病人的心理。
三、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应体现
“以人为本”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原因,除教学内容的欠缺,教学环节也有问题。传统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都是以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全盘接受,几乎没有发言和提出质疑的机会,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少之又少。教师应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精神发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要坚持教学上的个性化,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3]从以灌输多少知识量为标准,转变为学生学习了多少,学习过程是否愉快为标准,更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回答问题,而不是等待教师提问。教师应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加以引导,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扮演好引导学生的角色,充当文化传承与道德思想灌输的桥梁,以自身严谨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师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教师肩负着育人的天职,应以自身的行动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做学生求学道路上的引路人。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创设学习情境,安排教学互动,完善教学环节,加强教学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四、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应体现
“以人为本”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部分医学生毕业后都会就职于医疗机构或医院,因此,医院作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平台是首选,但这并没有引起学校和医院的重视,而实践环节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而重大的。“为什么医学生进入临床后会变坏?”这一问题,与过于注重技能培训而忽视人文精神实践环节有关。医学生来到医院或医疗机构后,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急于向其灌输医疗知识和操作技能,却忽略了人文理念和学术精神传播的重要性,医德建设更是形同虚设。现代医学教育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播专业知识,还要注重人文精神培育,使学生进入医院后自觉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以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加强其道德修养。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使他们不仅掌握专业的知识和医疗技能,而且要深刻认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坚持在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精神”[5]。让学生认识医护人员神圣的使命,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关注患者的人文需求。教师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在医护工作中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实习是医学生走出校园,正式进入职场前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践行人文理念的最佳时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人文活动的形式层出不穷,例如义诊、疾病知识宣传讲座、医患交流会、老年人康复、关爱弱势群体等,这不仅能够拉近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而且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维持社会的稳定。医学生可从中感受到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医疗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展人文关怀,帮助患者迅速恢复身体健康。医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应始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医生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不仅有助于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而且能够减少医患矛盾发生的几率。因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医学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实习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医疗感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有助于缓解医患矛盾。医护人员的表情、态度、服务影响着患者的心理感受,不少医患矛盾正是由于医生和患者的沟通不畅所致。综上所述,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培养综合型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教育者应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医疗行业的发展需要和医学生的特点,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钟添生.论以人为本思想中“人”的主体性内涵及其现代价值[J].哲学当代视野,2007(4).
[2]任桑桑.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6).
[3]何松,陈姝.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8(5).
[4]张蕾.简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提高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5]胡瑞敏.试论当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5(4).
大学,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理工科大学,都应该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四书》的《大学》,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四条,并没有特别强调知识,而是强调道德修养、亲近老百姓、追求善的境界。国外有英格尔斯曾提出人的现代化的十二条标准:乐于接受新事物;准备接受社会的变革和变化;思路广阔,头脑开放;注重现在和未来,守时、惜时;强烈的个人效能感;有计划的生活和工作;尊重知识;有可依赖感和信任感;重视专门技术;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敢于提出挑战;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熟悉生产过程。这十二条中,关于专门技术生产过程的内容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是谈综合素质的。 在当代,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忽略对大学生的人文胸襟和道德境界的培养。我们不能培养出一大批技术官僚。未来的社会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精神生活和人文情怀。我们要避免经济发展速度与人文发展水平的断裂。 人文教育过于功利化、工具化 彭新一(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人的素质教育是多元的问题。现在大学遇到的问题:第一,专业教育的问题。面对就业压力等等客观因素,学校管理者与教育模式设计者必须要考虑专业教育问题。第二,把人文课程等同于人文教育。现在很多的人文课程都意识形态化,人文教育过于功利化、工具化。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第一,人文教育是多元的教育,可以考虑各个专业把自己的优势拿出来,举办全校性的讲座。第二,人文教育的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本身就要加强研究性和专业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撑人文教育。因此,学校要创造研究的环境,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第三,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教育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科学与人文同根同源可以融通 颜泽贤(广东省社科联主席、华南师范大学原校长):科学与人文是否可以融通呢?人类为此经历了三次学术之战,这三次学术之战围绕科学与人文来争论,最后不了了之,但导致了人类知识的增加。第一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中国的科玄论战;第二次是五十年代发生在英国的斯诺命题──斯诺本身是文理兼通的人,他思考人类是否能够填补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第三次是八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的科学论战,科学主义者对人文科学工作者研究自然科学不屑一顾。从三次学术之战来看,科学与人文之战是一个长期的战争。 第二,科学与人文是可以融通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与人文在源头上是统一的。比如亚里士多德就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文艺复兴时期正是科学与人文的美好联姻,例如达·芬奇既是著名画家,也是科学发明家、建筑师;只是到了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科学与人文才发生了分离,而现在,科学主义占了上风。我们的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尤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静待人文主义在历史浪潮中复归,而是主动培育人文精神。 我国古代大学的目标、理念是很清楚的。五四运动以后,就提倡科学救国;然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教育的理念搞偏了,开始偏向注重教育的工具性。现代教育的工具性气息更浓重,孩子被送到学校是为了以后找到好工作,而基础教育为了孩子考上好的大学已经开始文理分科。 人文科学除了求真,还要求善。科学只回答做什么,怎么做,但是人文则回答了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人文与科学不能偏废,一个国家没有科学不能振兴,但是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就没有了脊梁骨。现代化建设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持很容易走回头路。人文科学界要正视现在重科学、轻人文的现实。我们说要搞好素质教育,但是高考一天不改革,素质教育就没办法搞上去,而且现在的素质教育不过就是搞些花花草草的东西。 作为校长,我们要:第一,想清楚大学管理的理念;第二,不能停留在理念上,一定要在现有的体制下将其逐步推行、实施。 要从“小循环”走向“大循环” 易江(南华工商学院院长):中国的强势文化是人文精神被漠视的原因之一。强势文化即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中国两个世纪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下,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强调科学救国、科学报国。大学的很多理念其实都是强势文化的延伸,所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为每位家长所接受,成了主流价值观。正是这种主流价值观带来了人文与科学精神之间的偏颇,忽视了人文活动的目的。 人文活动的目的有一个小循环,一个大循环。小循环就是我们一直奋斗的目标,追求利润,追求现实价值,追求财富,所以我们提出要让人富起来,走向了小循环。于是就导致人为工具,人为目的,即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了。在小循环里面,人的视野是短浅的。有这么一个故事,陕北一个放羊娃被问在干什么:“我在放羊。”“放羊干什么。”“羊养大了去卖钱。”“要钱干什么?”“起房子。”“起房子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个娃。”“生个娃干什么?”“放羊啊!”今天讨论的就是人能否从自己作为自己的掘墓人这个死胡同中走出来,走向一个大循环。 我们追求财富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幸福。丰田以前的标语是“通过产业报效祖国”,现在是“通过汽车造福社会”,这个改变越过“人为工具”,跳到“人为目的”,已经在企业文化上走向了大循环。大学实际上也要培养出会追求幸福的大学生,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幸福是有意义和有意思的综合。中国的教育理念就是追求有意义的理念,小学作文常常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很少是《记一件有意思的事》,而“有意义的事”导致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化。我们过去常常把幸福观建立在意义之上,而不是意思之上。我觉得“求真务实,勤恳好学”,就是有意义的;而“儒雅自尊,健康和谐”就是有意思的,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构成大学的幸福观。 为此,大学要进行倒推式的课程设计。首先要确定大学的目的,比如幸福;同时也要务实,要照顾到就业率。在搞大学建设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进行课程设定和成效检查。检查有两个方面:第一,理性真理体系的检查;第二,自由价值体系的检查。如果这个检查做不好,那么我们所有的人文建设,都只能是要求,而不能成为现实。 培养文化选择能力和传承责任 蒋述卓(暨南大学党委书记):现代教育当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还没有成体系,没有认真地加以思考。在我们的大学,原来提倡的是文化素质教育。最早提出人文素质教育的是华东科技大学的校长杨教授,在华东科学大学开始实施。开始的理念是缺什么补什么。这么多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人文精神的教育还没有得到突出,更不用说成为体系。现在“两课”教学里面,往往不够重视人文精神教育,讲的还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等,没有考虑到把人文精神拉进“两课”教学里面。 现在,我们缺乏对学生进行文化启蒙,并使他们有文化自觉的过程。也就是说,使他们对中西方传统文化、优秀文化有清醒、理性的认识,有文化选择能力,有文化承担精神,有文化传承、创造的责任。否则,学生就有可能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现在的很多学生读书就为了找工作,考公务员,甚至入党都是为找工作,功利、实用主义十足。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需要新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新的人文精神指的是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公平、公正、正义等等,探究这些理念在交易中、竞争中如何实践。现在学生中间的妒忌心等等就是缺乏新人文精神的表现。我们学校在学生宿舍里面建立了一个学生违纪委员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里面有内地学生和香港学生,学生违纪以后,委员会就针对事件进行讨论。讨论过程很有意思──香港学生坚持一丝不苟按规办事,但内地学生就讲人情味。作出处理以后把处理结果发给学生,学生可以在半个月内提出上诉,请专家复议。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树立自觉、自尊、公平、公正、遵守法律这样一些意识,尽管是形式,但这些形式也很重要。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人的博爱精神的培养问题,我们往往通过自愿者的组织来培养。 掌握人文知识未必就有人文精神 梁世平(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现代教育要关注人文精神培养已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但在高等教育中应侧重科学精神培育还是人文精神培养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争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两种宝贵精神财富,两者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任何一种精神的缺失都将造成人在实践过程中的失衡。现代人文精神应是融合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实践中的人掌握了人文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人类社会的经验总结,人们可以通过课堂、书本所获取。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内化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不能简单地通过课堂、书本所获得,而必须由实践中的人通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人的意识和行为。只有掌握了科学精神的人才能客观观察、独立思辨和明智判识形成具有内在价值和社会普遍正义的人文精神。现代本科教育除了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和更新。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除需要系统地进行人文知识的课堂教育,更需要的是,学校要形成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氛围浓郁的环境,教育者富有人文精神的言传身教,受教育者之间人文精神的相互影响,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人文精神的专业人才。 科学精神重于人文精神? 吴家清(广东商学院院长):现代大学的精神本身既要有科学精神,也要有人文精神,应该是人文与科学的有机统一。人文精神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第二是人道,这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的,就是尊重人、理解人。第三是人权,即权利公平。人本、人道、人权三位一体相结合,才构造出完整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大学里面孰轻孰重?我个人认为,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要在肯定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这一前提下,去谈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元还是多元?我们知道,科学精神是一元的。然而人文精神跟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过分强调意识形态方面,那我们的人文精神就成了为政治主宰的人文精神。 综合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应该对大学人文精神的表述方式,一般或特殊,做一个考虑,对不同大学的办学理念、思想、特色等等也做一个考虑。 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但是学校只占一部分,家庭、社会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有两重性:一方面是情商范畴的,比方说思想道德、伦理情操等等;另一个是质的方面的要求,比方说人文素质。大学主要是从质的方面对人文精神进行培养,而人文精神“非质”的方面,就需要大学、社会、家庭共同培养。 把人文精神落实到教育上 张铁明(广东教育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一个没有文化的学校,无法重整下一代的人文精神。在大学阶段,要直面几个矛盾,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文精神:如大学生教育投资收益的逐渐走低和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信仰的缺失和我们市场经济道德文化的零碎之间的矛盾;青春期躁动长时间的压抑和大学里面追求科学民主自由的那种宽松之间的矛盾;良好的传统道德丧失和大学人本服务精神缺乏、学术浮躁之间的矛盾。等等。 我们的大学道德教育是没有制度的,而是形式化、工具性、随心所欲、因人而异的,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比方说参观一个图片展,就算是一项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是根本没有作用。假如大学里面并非每个老师都可做人文精神导师的话,这个大学的人文教育肯定是失败的。 进入大学是一个人格重构的过程,大学应该起到一种引导人格重构的作用。以符号为核心的教育之必然结果,正是教育不再以人为本,不再考虑到人的精神需要。这个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的教育要真正把人文精神落实到教育上,如果不直面这几个矛盾的话,是没有可能做得好的。 大学生要克服狭隘和片面 何大进(广州大学副校长):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的任务主要有三:一、传授知识;二、技能训练;三、人格培养。前两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后者应该是核心。大学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培训机构,在于它是对人格的培养,否则大学就与一般的培训机构无异。人文素质问题也包括三个方面:素质、技能和精神。精神是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素质教育已经谈了二十多年,但是二十多年来,素质教育都没有很大的改进。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教育只是一个方面。在现在这个历史阶段,对于人文精神的构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特别要强调两点:第一,应该在大学里面倡导一种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从管理体制上讲,应该逐渐从行政管理过渡到学术管理。第二,应该注意学生一种健康、全面的思维模式。现在大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狭隘,或者说不具备独立性,缺乏批判性。要克服思维上的片面性,才有利于现代人文精神的构建。 人文精神培养需设标准 王培林(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人文精神培育难以突破的瓶颈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领导的问题,包括党政部门的领导和学校领导。中国目前的体制下,校长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教师的问题。很多教人文知识的人不一定就有人文精神。我们的大多数老师,为了职称和报酬,把精力集中在发表论文上,很多人甚至不择手段地发论文。在这种情况下,怎能保证他们能培养出学生的人文精神呢?因此,在大学里面,如何提高老师的人文精神,也是值得探讨的。 第三,机制和制度。一切的改变如果没有制度和机制的改变,那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比方说高考制度、评职称的考核制度等等都有很多问题,但是目前还找不到比它们更好的制度。因此,我们对此要有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现在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期,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创新比技术的创新更为重要,要先于技术的创新。我们应该设立一个标准,让老师们知道培养人文精神要做些什么。如果按照现代文化四个层面的理论,理念是最深层的,然后到制度。
我们处在一个人文精神凸显的时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之一,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增强自己的人文精神。这不但与每个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格建构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昌盛、富强。 目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欠佳。首先,文化素养不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民族精神。不少大学生爱好广泛,知识面较宽,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文史知识欠缺,,文化底蕴浅薄。知识结构单一,表现为有专业知识,而普遍缺乏必备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缺乏对自己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精华的基本了解,缺乏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其次,道德水准不高,社会公德失范。道德作为社会规范,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它确保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睦,社会和个人共同发展,大学生理应成为社会秩序井然和平稳发展的忠实卫士,但一些大学生文明素质低下,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意识不强。比如,某些人对个人卫生非常讲究,对宿舍脏乱却习以为常;不爱护公物,不注意爱护图书,将课桌乱刻乱画;满口脏话,不文明举止时有所见等。再次,人生主体价值观不明朗,在价值选择上缺乏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是务实的一代,表现出务实化、个人化和功利化的总趋势。许多大学生把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把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把英雄崇拜转向功利主义。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缺乏社会理想。在道德的责任意识方面,对社会的终极关怀表现淡漠。 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较低有其复杂的社会及历史原因。首先,现代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造成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和历史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科技被强调为第一生产力,其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这使得科技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日重,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接受科技教育作为自己接受教育的重心,进人大学学习理工科,就成为优秀中学生升人大学的首选目标。对科技教育的过分强调,导致了人们对人文教育的轻视和排斥。而大学的人文教育自身,也在科技教育的强烈形响下,出现了知识化的倾向,只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而忽视了对人的培养和完善。其次,我国高等教育在其发展中遭遇的挫折及其本身存在的弊端,造成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20世纪50年代以后,极左思潮摧残了我国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人文学科被简单归结为阶级斗争学说,传统文化教育基本被停止或取消。20世纪50年代初的大规模院系调整,对推动我国改善高校的地区分布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形成了院系设置上的文理工分家、单科性院校林立的格局。这虽然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但不利于大学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再次,市场经济的负而效应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失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也正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看重工具层而忽视价值层面,看重现实追求而忽视理想追求。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重利思想侵蚀下,使本来就缺乏独立判断能力的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急功近利。 21世纪的大学生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也应具备相应的人文素质,要从各个方面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首先,要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技术史以及伦理学等在内的人文科学知识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作为高层次人才预备军的大学生,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又如何能对国家、对民族有感情、有责任心呢?又如何谈为国家、为民族服务和献身呢?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杨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博士毕业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能背诵《论语》和《老子》,否则就不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杨院士认为,博士生作为国家高层次的人才,不能不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背《论语》、《老子》,可以培育民族责任感,锻炼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学会如何做人。事实上,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例如爱因斯坦既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又能熟练地演奏小提琴;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是地质力学的创始人,但他同时又是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创作者。 其次,塑造理想的人格。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对人类、对祖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理想人格表现在具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在上课、实验、课外作业、考试及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要避免不求甚解、敷衍了事的现象,更要坚决杜绝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和考试作弊等恶劣行为。 再次,塑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大学生要具备高尚的人格精神、品格情调、情趣操守、气质风度等内在潜质和外在形象。从一切非文明的、低级情趣的影响中摆脱出来,确立具有历史合理性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批判、抛弃错误的价值取向,建立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价值观。使自己不至于在依靠知识和技能获得了物质世界的“家”之后,反因价值迷失、思想茫然而找不到精神世界的“家”,成为物质世界的富有者和精神世界的流浪者。 最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要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更主要的是能培养自己的社会服务意识,体会社会角色的意义,接受来自劳动人民群众中的人文、道德教育,养成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品质。 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作为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在人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生是浅薄的,没有厚重感的。
307 浏览 4 回答
201 浏览 5 回答
98 浏览 1 回答
123 浏览 3 回答
176 浏览 3 回答
82 浏览 4 回答
313 浏览 3 回答
234 浏览 3 回答
160 浏览 5 回答
234 浏览 3 回答
216 浏览 3 回答
214 浏览 4 回答
102 浏览 3 回答
213 浏览 3 回答
271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