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大型电气工程的不断出现,电气工程的科技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气工程师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气工程师论文篇1 浅谈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低压电气设备是建筑工程中基础性设施,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须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低压电气安装工程一般工期较长、工序复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交叉施工,因此,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提高施工技术,才能有效的保证低压电气安装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低压电气;安装 近年来,我国电气化安装技术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低压电气安装技术比较复杂,专业程度较高,施工中还涉及到多种交叉施工,因此,做好建筑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的研究,对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特点的概况 重视预防工作,严把质量关。由于低压电气安装过程中容易受多种外在因素影响,每道工程环节存在诸多质量隐患,因此要重点加强预防工作,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安装质量达到工程要求。影响因素多,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具有工种繁多、工期进度长等特点,也就决定工程必然面临着影响因素众多、施工综合性强、牵涉面广的问题。工期长工种复杂。施工之前,要做好接地网、管线铺设等前期土建工程,并开展焊接工作;该工序完成后,进入到设备试机阶段,全部工程竣工之后还要对电气系统进行总调试,再由有关部门进行最后的竣工检测验收。该工序阶段要涉及到土建、设备安装调试、工程质量验收等多个工种。 2.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技术 充分领会图纸的设计意图 施工图纸是保证施工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充分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才能够组织有效的施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促进工程施工活动顺利开展。一般而言,电气系统具有种类繁多的设备和管线配置。在开展电气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图纸的审阅工作,尤其是设计中的变更部分,要逐一进行扫描。 电柜、电箱和配电盘的安装技术 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安装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事项:(1)施工人员在进行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安装时,不仅要对安装位置进行准确定位,而且要确保内部线路的正确连接,从而保证整个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2)在制作电柜、电箱和配电盘时,要选用不可燃材料,保证安装牢固,各类技术参数指标处于正常状况。(3)箱内元件的分布要按照图纸结构而定,严格进行各个相序间的划分,线路界面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操作。(4)电柜、电箱和配电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要确保接地正确,设置相应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要选择裸铜线连接,同时配备相应的电击保护,抽出式配电柜推拉需要保持正常动作。(5)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内线路整齐没有交接无序现象,导线间应紧密连接,没有断股和伤芯线现象。(6)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设置合理,以免引起安全事故。 管件预埋的安装技术 作为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的重要内容,管件预埋和焊接的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施工人员技术参差不齐,容易发生错埋、漏埋或者是没有安装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管件的制作埋设。具体说来,管件预埋的施工技术包括如下方面:现场施工人员要对预埋件敷设的部位、数量、规格型号等与图纸进行认真核对,仔细检查钢管防腐、管口处理和焊接等;管间的连接、弯扁度、弯曲半径、过线盒和接线盒要符合相关规定;对设备基础、接地装置和接地网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对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部位,采取增加接地极数或其他补救 措施 。 接地装置的安装技术 要按照建筑工程低压电气的施工图纸进行接地装置的分布,接地电阻值应该符合标准的设计要求。埋设防雷接地的干线时,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要大于1m,同时在管道上方敷设沥青。接地模块顶面埋地深度要大于,接地模块间距大于模块长度的3~5倍,其埋设基坑通常是模块外形尺寸的~倍,并且在开挖深度内做好各项指标记录。接地模块要保持水平或垂直就位,同时把握好各个上层间的接触距离。对接地模块的引线进行集中处理,用干线将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要保持一致。当进行暗敷操作时,在抹灰层内的引下线设置固定装置,明敷操作时引下线不能弯曲,要尽量实现平整的放置,用油漆做好支架焊接位置的防腐工作。 电线导管和线槽敷设的安装技术 电线导管和线槽敷设的施工要点包括:金属电缆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或者是接零可靠。钢导管和金属线槽不能够熔焊跨接接地线,连接处需要使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并且两卡间铜芯软导线截面大于4mm2。非金属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两端跨接接地线。防爆导管不能使用倒扣连接,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当绝缘导体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要采用强度等级大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并且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室外埋地敷设电缆导管时,埋深要超过,并且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应该埋设在室外土壤内。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缆和电线后应该做密封处理。引向建筑物的导管,建筑物一侧的导管口应设在建筑物内。金属导管内外壁应做防腐处理,埋于混凝土内的到管内壁应做防腐处理。暗配的导管,其埋设深度和建筑物表面的距离要超过15mm;明配的导管,应该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并且安装牢固。导管和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该设补偿装置。 低压电气安装的协调施工技术 如前文所述,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中涉及的工序较多,各工序间经常会交叉施工,因此在进行低压电气安装前,应该做好各专业施工顺序的协调,正确权衡不同施工顺序的重要性,从而科学安排不同施工工种的进度。如建筑工程低压电气与土建、给排水施工间进行协调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会影响到土建工程的进度,因此在对两者进行协调时,要做好主次的把握,实现以土建为主,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全面做好土建工程的配合工作。(2)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与给排水工程进行协调时,首先要认真比对和研究两个工种的图纸。由于这两个工种的图纸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低压电气安装的线管道与给排水作用的排水管道存在冲突时,一定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管道的安装工作,确定好安装顺序,然后再进行安装。 3.建筑工程低压电气的调试和运行技术 当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结束后,需要对低压电气安装工程内各个元器件的运行进行考核,确保低压电气安装的有效性。具体说来:(1)成套配电(控制)设备的运行电流和电压要处于正常状态。(2)电动机应通电后观察其转向和机械转动是否正常,并且空载试运行的电机时间为2h。交流电动机在空载状态下持续启动两次,两次的断开时间在5min以上,确保电动机温度正常后方可再次启动;空载运行时,要记录电流、电压、温度和运行时间等参数,确保达到电气动产要求。(3)照明系统通电后,灯具回路控制要和配电箱回路相同,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也要逐一应对。 4、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总体质量,必须要高度重视其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希望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提供指导意见,切实提高低压电气安装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__民.建筑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要求[J].广东建材,2009,25(7) [2] 孙坤.试论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J].科技与企业,2012(3) [3] 申伟华.低压电气安装质量控制措施[J].投资与合作,2011(6) 电气工程师论文篇2 浅析绿色建筑电气设计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非常大,资源储量日趋枯竭,在此情况下,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建设对能源的消耗占有很大一部分,所以为了有效的缓解电力供需之间的关系,我们需从建设电气的节能入手,充分的实现建筑电气的节能减排目标。 文章 分析了绿色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进一步对电气节能设计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引言 能源短缺问题已被全世界共同关注,建筑行业能耗很高,已不适应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绿色节能环保的建筑才是发展的主流。随着现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绿色建筑中的电气节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具体探讨绿色建筑电气设计。 一、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建筑电气对能源的损耗量较大,这就需要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要更多的关注电气节能,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电气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减少建筑电气对能源的损耗。具体而言,建筑电气的节能工作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绿色建筑电气的节能工作必须在满足建筑物对于电气的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并且这种节能工作还要符合一定的经济效益。①当前的建筑电气节能工作的实施,必须保证人们对于电气应用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还要满足人们对于电气工作效率的要求,而节能工作的此项原则可以通过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来实现。②国家在实施绿色建筑的电气节能工作时,还要本着经济的原则来进行,避免为了进行节能工作而造成另外的高昂花费。这就要求国家在进行节能工作时,要遵循本国的国情,使用适当的花费来开展节能工作。 绿色建筑电气的节能工作还应该通过降低无用的能耗,来达到电气节能对于环境保护要求的满足。必须积极地推动环保、节能、先进、合理的节能原则的落实,尽量在进行节能工作时,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选择及控制,或者是使用最低的节能投入得到最高的节能收益等方式来进行节能。 二、绿色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具体节能措施 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对能源的损耗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时,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保证供配电系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能源的损耗。 变电所和配电所需要根据用电负荷的情况配置在负荷的中心,这样就能使低压供电的半径有所缩短,从而使线路的损耗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对于电压损失的减少和供电质量的提高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供配电线路的长度也要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以不超过250 米为宜。 供配电系统应简单可靠,配电级数不宜过多,同一用户内,高压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变压器二次侧至用电设备间的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尽量减少电能损耗。由两路进线供电的系统,宜采用两路电源同时运行的方式,以减少正常运行时的线路损耗。 合理选择供电电压 同等情况下,电压越高,损耗越小。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应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及电力公司的相关规定等因素。当用电设备总容量在 250kW 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在160kVA 及以上时,宜以 10(6)kV 供电。对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冷水机组,考虑节能因素,经方案比较尽量采用10(6)kV 冷水机组,但应考虑大容量电动机启动时对变压器的影响。 合理选择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应当选用10 型及以上、非晶合金等节能环保、低损耗和低噪声的变压器。变压器的长期工作负载率不宜大于 ,在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台数时,应灵活根据负荷变化情况,综合考虑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对负荷合理分配,选取容量与电力负荷相适应的变压器,以实现其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电能损耗。 减少线路能量损耗 在满足允许载流量、电压损失、短路电流热稳定等技术指标前提下,应按经济电流密度合理校验、选择导线截面,从而达到降低电能损耗、减少投资和节约有色金属的目的。 降低电动机电能损耗,提高电动机使用效率 根据负荷特性合理选择高效率电动机,提高电动机运行的效率和功率因数。 功率较大的电动机可以采用变频调速器(消防设备除外),可提高电机在轻载时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通常使用较启动器,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电机的平稳启动,从而减少电压的波动,使电网的电压要规定的范围之内。 合理提高供配电系统中的功率因数 设计中应通过正确选择电动机、变压器的容量以及照明灯具启动器,降低线路感抗,采用正确的电线、电缆敷设方式,提高用电单位的自然功率因数。当自然功率因数偏低,达不到电网合理运行要求时,应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 照明节能 照明节能作为电气节能中的较为重要部分,则需要在保证作业视觉要求及正常生产要求的情况下,并保证原有的照明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使照明系统中的光能损失尽量减少,使照明用电发挥到最佳的效能。因此在照明节能工作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严加注意: 照明在满足视觉作业的要求下,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所的要求来进行,符合相关的照明标准我国地域较为辽阔,东西南北经济发展速度有较大的差异,同时我国还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有不同,这样在对照明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时,就需要根据各地的情况及现场的实际需求,以高、中、低值来对标准进行合理的确定,并以适度的原则来规定标准值,并对局部照明情况进行合理的利用。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的最佳光源是阳光在电气节能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光,太阳光是一种免费的资源,同时又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所以在建筑内合理的引入太阳光,不仅有利于建筑内生活人员的舒适和健康,同时还能有效的调动人们的热情,使之愉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提高,许多创新的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上得以应用,从而将日光引入建筑的内部,达到节能的目的。另外在灯具的布置上也要充分考虑到日照的强弱,使灯具随着日照的强弱来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合理选择光源和灯具不同的场所对照明的质量需求也不同,所以在灯具的选择上,在满足照明质量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光源的高光效果,使光源所发生的光得以合理的利用,所以在选择灯具时,以高效率和高系数的灯具为主,以节能型的高功率因数的电子镇流器为主。 照明不仅要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还要保证照明的舒适性所以对照明控制方式的选择是重点,目前在照明控制方式上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二种,所以在照明开关的应用中,我们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进行合理的选择,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采用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监视和测量是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的三大要素。通过应用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控制等智能化技术,对建筑物内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给排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照明和其他各类用电设备系统的运行实施能效管理,确保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从而达到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的目的。 三、结语 绿色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作为新时期国家开展能源节约工作的关键环节,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国家只有努力实现对于绿色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才能够真正地持续健康地达到对于我国人民用电需求的满足。因此,电气设计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对于电气节能设计的研究,努力探寻新的有效措施以推动绿色建筑电气节能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任雪林.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 [2]余根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有效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9(03). [3]藏铂.浅谈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 方法 及原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6). 猜你喜欢: 1. 电气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 2. 电气工程师论文范文 3. 电气工程师职称论文 4. 电气工程师技术论文 5. 电气工程师学术论文
理论研究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整理的理论研究型学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理论研究型学术论文篇一 国际合作理论研究 摘 要:国际合作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西方国际合作理论主要有三大流派: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对两者在合作对象、基础、方式方等面进行比较,得出两种不同理论的差异性以及理论缺陷,从而为中国外交提供启示。 关键词:霸权合作论;制度合作论;合作文化论;马恩国际合作理论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006-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合作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关于国际合作理论的解释,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的合作理论构成了西方主流的国际合作思想,并且相当成熟。相比较西方国际合作理论,以国际合作为范畴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成果“极为有限”[1]。尽管如此,国际合作仍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从国际合作的对象和基础,合作的方式等方面将两大合作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差异。 一、合作的主体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观的对象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即主体是阶级,希望通过国际联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解放。因为无产阶级处于同一受压迫的阶级,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意识形态。民族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国际合作的阶级属性。但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变化。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下,侧重的是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一旦联合进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与“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和平共处”成为苏联的核心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谋求的是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即使是在这一时期,不同领导人也会导致合作对象的不同。毛泽东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第三世界国家;而邓小平强调的是扩大和发展同各国之间的关系。在合作基础方面,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认为:“民族国家的政治独立是一切国际合作的基础”,“国际合作只有在平等者之间才有可能”[2]马克思还指出只有平等国家之间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 国家是西方主流国际合作思想的主体。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因此国际合作也是各个行为体之间的合作。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结构决定国家间的合作。国际社会是一个无政府状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新现实主义根据中央权威干预国内市场的功能,认为国际社会如果有一个愿意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霸权国家,如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国际安全保障机制等,那么霸权之下的合作是可以实现的。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了国际货币金融的合作。由此可见,霸权合作论的合作基础是权力。各国之间的合作是依附于霸权国的意愿之下;如果霸权国不存在,导致的结果就是各国之间处于一种纷争的状态。历史表明,霸权国的存在使国际社会相对稳定,一旦霸权国的力量衰弱,国际社会就会陷入动荡,直到一个新的霸权国出现,国家之间才能重新稳定,从而继续合作。正因如此,新自由主义的制度合作论应运而生。由于国际社会是一个长期的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就自然产生了一系列的国际准则,尽管缺乏强制性,但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国际社会的稳定。同时,国际机制可以为各行为主体提供评估其他各国政府的标准,从而减少合作的不确定性。再次,国际机制可以将许多国际问题集中起来,通过双边或多边机制解决,减少了各国的成本。正因如此,基欧汉认为国际机制能够在后霸权时代促进国际合作。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为研究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她认为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并不是天然既定的,而是由国家建构的。她认为三种无政府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与康德文化存在三种不同的共有观念。在霍布斯文化中,每个人都把对方当作“敌人”,所以在这种文化中,国际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大于合作;在洛克文化中,大家互为“竞争对手”,有达成合作的可能性,但竞争关系仍是主要关系;只有在康德文化下,国家之间形成视对方为“朋友”的共有观念,进而获得集体身份,国家之间由此建立起相互信任而长久的合作关系[3]。所以,建构主义合作观的基础源于能使国家形成集体身份的共有观念与文化结构。 二、合作的方式 在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合作思想的合作方式不尽相同。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组矛盾对立时,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国家有多种合作方式:如早期的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出发点的第一国际等。二战期间的“反法西斯同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国际合作主要采取的是“结盟”方式。毛泽东采取“一边倒”和“一条线”。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是结盟。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小平确立了“不结盟”的外交原则,这也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合作。再后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基础仍然是“不结盟”,在此之上,加强发展了双边“伙伴关系”、区域组织、多边论坛等。在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中,马克思主义提倡的国际合作是民主、多样、共赢的。 霸权合作论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的代表是金德尔伯格。在这种方式中,霸权国的经济实力尤为重要,霸权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其他国家提供公共物品,其他国家会因“公共物品”而参与国际合作体系之中。第二种方式的代表是吉尔平,在这种方式中,霸权国由于拥有强大的实力,因此在制定秩序时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其他国家迫于霸权国的实力从而被迫参与这一秩序,进而合作。这种国际合作具有强制力。在第一种方式中,除霸权国之外的国家可以选择是否合作,即使他们参与合作,如果霸权国容忍其他国家“搭便车”,那么他们无须付出代价。在第二种方式中,由于霸权国具有强制力,非霸权国没有权利选择是否参与合作,因此,他们加入合作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即使这是不平等的合作。制度合作论的代表人物基欧汉认为国际机制是霸权衰落之后维持和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条件。国际机制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正式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惯例[4]。基欧汉认为一旦建立国际机制,国际机制的功能如信息对称、惩戒欺、行动明晰等就会发挥作用,在以上功能的作用下,可以减少国家一味地的追求自身利益而阻碍合作。正因为机制有此作用,在没有霸权的条件下,各国也能找到彼此的共同利益,从而形成相互之间的信任。由此可见,制度合作论的合作方式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相关国际机制来达成合作。当今国际组织在促进国家间的合作起着巨大作用。 三、理论缺陷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的缺陷使其发展曲折。首先,马克思希望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其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被过度强化,从而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集团的相互仇视的冷战。冷战不仅仅影响到自身的外交,更是使得国际局势的紧张程度加深。第三,忽视了生产力跨越国家边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本性及由此引发的冲突与战争,害怕“国际资本大概不会反对‘帮助’我们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和善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和平演变,从而逆经济全球化潮流而自我封闭,这严重桎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教训,因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5]。 一方面西方国际合作理论不仅有着共同的缺陷,另一方面三大流派也有不足。第一,三大流派的合作理论都不同程度地从无政府状态假设出发。实际上无政府状态与国际合作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国际社会有政府权威的替代物,如制度。无政府状态也不是造成国家安全的问题的唯一因素。第二,这三大流派都强调在国际合作中国际体系的重要性,从而忽略了国家的自主性。因为主权国家选择合作的一系列内容都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参与到其中的也是国家本身,因此国家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三,忽视了一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国内政治与国际合作紧密联系,国内政治的发展会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再来看各自存在的缺陷。新现实主义的“霸权合作论”过分强调霸权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忽视了其他国家的作用,就现实来看,称得上霸权国家的只有美国,这也暴露了美国的强权政治学。霸权合作只是强权国家推行的合作形式,广大发展中国家被剥夺了主动参与国际合作的权利,因此这种合作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新自由主义的“制度合作论”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解决国际制度是如何产生的这一根本问题。他们认为,国际制度的建立是出自于国家的需要。但这只是国际制度产生的动因,如制度差异和发展的趋势等重要内容没有解释清楚。在合作与制度产生的先后问题上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合作文化论的缺陷在于研究国际合作理论缺少一个准确的客观标准,使其研究混乱。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国际合作理论研究还处于借鉴西方理论的阶段,这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实外交的需要。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不断抛出“大国威胁论”,没有认同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纵观大国崛起,都是通过殖民与扩张,因此,他们害怕中国走和他们相同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得到认同,同时,中国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成熟的外交理论。因此,在国际合作理论的研究中,我们在借鉴西方国际合作理论的成果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充分围绕中国的和平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而构建符合中国自己利益的国际合作理论,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存刚.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进展与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2011(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318-381. [4]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斯大林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6. 理论研究型学术论文篇二 自动化理论研究 摘要:自从中国正式进入WTO,我们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紧追国际的步伐。尤其是自动化理论被应用到电力企业中后,国内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发展速度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电力,所以一个完善的电力系统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而自动化理论在被广泛的应用到电力工程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所以仍然需要继续研究和完善,为电力系统的高自动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自动化理论 电力系统 研究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包括自动化理论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在这样的契机之下,电力行业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找到了新的发展点,通过自动化理论的成功应用,为企业赢得了更高的利润空间。但是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毕竟是一个新兴领域,还处于一个探索的萌芽时期,其在运行期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该理论的优势,必须对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进行更加科学合理与深入的分析,提升电力工程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更高的价值。 1 电力系统自动化 本文所涉及的自动化理论是建立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基础之上的。笼统的来讲电力系统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概念为:生产电能并且将它们合理的分配给用户的电能输送过程,其连接了多种设备并且将它们编制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狭义概念为:调整和控制整个电力系统,并通过各种自动化设备对该系统进行保护和调度,也可称之为电工二次系统。我们所常见的自动化设备包括监控、继电保护装置,其实所谓的自动化电力系统就是通过这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来实现的。电力从生产到输送是一个连续性的一体化过程,在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生活上的便利,达到一种双赢的状态。 电力自动化系统也可称为电力数据传输系统。过去,传统的电力生产依靠的是手工传送,这种方式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安全隐患多,除此之外还需要大量的人力作为支持。而现在的方式则是通过自动化远程监控和操作设备来完成电力的生产与运输,不但满足了临时调度工作的需要,而且在时间上实现了实时性,整个过程基本依靠自动化设备来完成,节省了很多人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成本投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电力系统网络逐渐形成并且越来越完善,在尽可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将用电安全提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为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 2 变电站自动化 自动化理念是一个系统性的理论,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所以对于电力企业的自动化系统而言,其必须从基础设施开始为实现整体的自动化提供支持。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网络中的节点,其运转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工作状态。目前,主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对变电站的设备和功能进行整理和优化,并且依靠先进的互联网完成监控管理和实时信息的通讯,将变电站的管理规划成一个综合型小型系统。变电站功能的实现,直接影响用户用电情况,所以必须周期性的监控和管理。通过计算机对变电站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然后再利用网络通讯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这个过程就是自动化理论的实现过程。传统方式中对变电站的维护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定期进行,但是因为变电站一般被设置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所以维护起来十分不方便,而且一旦发现问题其上报、分析和处理的时间较长,因此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预计的。通过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系统不但可以做好实时监控而且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时间减少到最短,与传统方式相比,其维护了电力企业和用户的双重利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系统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成熟。有了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可以将任何距离任何类型的变电站联系在一起进行统一的维护与管理,同时尽可能的提高它们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自动化技术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应用于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发挥出更加强大的作用。我国地域广阔,变电站的分布也十分广泛和分散,对于变电站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靠人工进行维护与整修不但实现起来十分困难,而且会浪费很多人力和物力,一旦维护与整修不及时那么造成的损失也无法估量,所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为电力系统改革的一大转折点。 3 电网调度自动化 自动化理论的应用在电网调度上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失效有时是引起灾难事故的重要原因。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全国大电网的互联,对二次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对电力二次系统可靠性进行系统、定量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由调度主站、远方厂站自动化系统以及连接主站和厂站的数据通信网络所组成的复杂系统。根据调度系统设备的特点,建立电力二次设备的软、硬件可靠性模型和综合模型,定量评估各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利用该方法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估计,根据保护装置模块化的结构特点,建立保护装置的结构可靠性模型,得到保护装置及相应模块的可靠性指标:误动失效率、拒动失效率和总失效率。 电网的自动化调度离不开计算机的网络支持,而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转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与用户的切身利益。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稳定的电力供应系统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在网络中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电网调度系统的工作效率,但由于互联网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预计的危险,所以必须不断地对自动化电网调度进行系统升级,尽可能的完善系统功能,提升其自身安全防范能力。即便出现问题也能够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将国家和电力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低。所以,我们在享受自动化理论给电力系统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充分研究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不断的去完善电网调度系统,做到防范于未然。 4 配电网自动化 电网的自动化进程拉动着配电网的技术不断提升。作为电网系统的重要辅助环节,配电自动化系统也必须跟的上时代的步伐。该系统又被称为人工智能配电系统,当电网发生供电障碍时通过它便可以做出相对精准的判断,智能处理全区域的紧急配电问题,保证用户的日常用电。总而言之,配电网的自动化就是为电网系统设置了一个智能保护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平衡电网中的负荷问题,使电网资源得到最佳的优势配比。电网的智能化为电力企业节约了人力物力,并且极大的提高了时间效率。而智能配电系统则是电网系统的一把保护伞,它能够将电网的意外损伤降到最低,并且尽可能的完善电网的分配方式。 5 结语 总结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影响着电力企业运转的重要因素就是电力自动化,而且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开始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同时电力企业正在逐渐的淡化在电力系统中运用传统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先进的新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想要突破常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飞跃,需要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电力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在实践中进行更新和完善,进而快速的推进电力系统从传统层面向新层面发展,进而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罗强,游大海,何红艳.基于嵌入式GUI的电力自动化设备人机界面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09:63-67. [2]王翠红.中小型电力自动化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3]陈飞.适用于电力自动化设备的EMI滤波器研究和设计[D].东南大学,2006. [4]李洋洋.电力自动化通信管理机的研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3. [5]沈群红,封凯栋.组织能力、制度环境与知识整合模式的选择――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技术集成的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2:82-88. 作者简介:张鸣男(1982-),山东东营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机电安装)经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电气工程施工,自动化理论,机电安装工程。看了“理论研究型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格式 2. 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探讨论文 3. 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中分类方案的优化探析论文 4. 本科学术论文引言部分写法 5. 标准的学术论文格式范文
电力已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尽管中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之中,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自建国以来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力工技师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力工技师论文范文篇1 浅谈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设备功能也趋于完善,因而我国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有显著提升,电力事业正向成熟化发展,在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增长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在电力服务期间,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尤其是对电力物资进行科学管理,避免电能源的浪费。然而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影响下,电力物资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对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在电网实际运行期间,发电、输送电和配电等环节都与电力物资管理息息相关,而电力物资管理水平与电网运行时资源的成本有直接关系,并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电力企业为节约成本,提升电力生产效率,应当加强物质管理力度,从而确保电力物资管理向集约化发展。 一、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内涵 集约化管理是当代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模式之一,也是实现电力物资最优化调度的基础保障。顾名思义,“集约”就是把所有能调配的人力、物力等进行统一的管理,然后在实施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节约为本的价值取向,从而实现电力物资的优化配置。依据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的走向,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已经逐步成为了我国节约企业集团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有效途径。 现阶段我国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还存在诸多的漏洞和不足,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的优质化。物力是指企业物力资源的意思,企业在活动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生产资料,物力资源包含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无论是设备、厂房还是燃料都属于资源,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将物力集约化作为建设目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对成本加以控制,降低风险,从而提升企业物力应用的高效性。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强物力集约化管理,完善招标采购、合同管理,从而增强竞争力。 二、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的优点 (一)降低了成本和费用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以集约化模式管理电力物资,能够有助于降低成本和费用,使得电力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在市场上,采购单个产品的价格要明显高于批量采购的价格,那么,电力企业在物资采购时,可以实行批量采购,取得产品价格的主动权,这样不但能够降低物资价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供应商的需求。此外,在短时间内能够有效完成物资采购工作,因而电力企业可以缩短物资采购时间,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交易费用。 (二)与供应商良好合作 在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模式下,电力企业在采购物资时,能够与供应商进行良好的合作,确保供求关系更加稳定,使得双方都获得一定的利益。保持稳定的供应关系,电力企业可以对物资进行集约化管理,优化电力物资,充分发挥电力企业集约化物资管理的优势。 三、电力企业物力集约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力供应管理环节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下,电力企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市场化发展时间较晚,所以,电力企业物力管理系统不完善,物力供应管理环节不健全,对物力集约化管理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将提升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作为主要发展目标,通过物力集约化管理,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对物力资源予以合理的调配和掌控。但是,从当前物力集约化管理现状来看,未能形成有效的供应机制,而且在与供应商合作时,没有进行科学和全面的考察,物力供应管理环节不健全,尤其是供应环节存在问题,因而对电力物力集约化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二)物力集约化管理工作不到位 当前,电力企业在物力集约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物力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物资管理人员在制定物资需求计划时,计划不全面,不具有及时性和准确性。电力物力管理部门在编报物资需求计划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物力管理存在漏洞,因而制约了电力物力集约化管理的发展。 (三)物力管理方法不完善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部分电力企业在物资集约化管理期间,仍然采用落后的管理方法,不能推陈出新,物力管理方法不完善,因而造成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科学技术水平正处于不断提高的状态,但一些电力企业未能将信息技术与电力物力集约化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因而电力集约化管理效率偏低,不利于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四、有效促进电力企业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供应环节 电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应该对电力物力集约化管理予以充分认识,当前在对电力物力进行集约化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明确电力物力集约化管理的目标,并完善供应环节,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为了有效解决电力物力集约化管理存在的问题,电力企业应该完善供应环节,使得供应环节更加科学化,实现对物力集约化管理。 电力企业需要结合实际电力物资需求,制定物力集约化管理目标,采用三级物资供应运作模式,大力深化和实施集中采购,在选择供应商时,要根据健全的供应商评价标准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掌握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与供应商建立良好沟通和合作关系。同时,在一流的物力集约化管理体系作用下,保证供应质量,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进行集中控制,促进物力集约化管理的稳定发展。此外,电力企业还要做好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工作。 在全新的物资管理模式下,电力企业需要对物资招标采购、财务预算和综合计划等方面进行协同管理,实现与电力物资管理的对接,对电力物资管理的全过程加以控制[2]。此外,电力企业还需要建立统一的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成本标准。在采购物资过程中,应该将物资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中间环节,确保供货状态更加合理。同时,电力企业还要在市场上建立库存,减少电力物资库存积压,使得资金能够有效周转,从而确保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 (二)优化资源配置 电力企业在解决物资管理过程中,应该优化资源配置,使得电力物资管理质量有所提升,并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显著的提高。在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期间,为了使其向集约化发展时能够更加顺利,电力企业需要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对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的要素进行分析,然后对物资管理要素予以优化配置[3]。此外,电力企业为了使得电力物资集约化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应该结合实际需求,对物资管理进行合理分工,将电力物资管理责任和职能分工到相应的部门,然后各个部门认真落实电力物资管理工作。总之,电力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能够对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建立完善的电力物资信息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所以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为企业管理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4]。电力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转变观念,不仅加强对电力物资的管理,而且在物资管理过程中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将物资的生产日期和数量等信息都编辑在物资管理系统中,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力物资信息系统,对电力物资信息加以整理,从而促进电力物资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电力物资管理效率[5]。对于电力物资而言,其包含了电力企业中很多资源,而且物资有很多种类,所以电力物资管理系统具有复杂性。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电力企业必须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电力物资管理中,建立电力物资信息系统,从而使得企业电力物资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实现物资管理向集约化、网络化和规范化发展。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电力企业可以将ECP和ERP作为主体,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和应用,进而构建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下,保证电子物资管理系统运行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6]。同时,电力企业还需要建立物资管理监督平台和电工采购平台,通过在线预警和在线监测,实现对电力物资供应链的有效管理,而且电力企业的装备能否符合要求,相关人员借助于完善的电力物资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物资进行科学和高效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物资管理其中的问题也更加明显。为了促使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高效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集约化电力物资管理。首先,电力事业是国家经济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本文针对电力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通过列举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更好地验证了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必要性,同时减少电力发展过程中的成本消耗,提升生产效率。 电力工技师论文范文篇2 试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与维护策略 0 引言 现如今,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为了提高供电的稳定性,从而设置了很多的继电保护装置。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国继电保护发展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电流互感器饱和问题、电源故障等等。这些故障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因此,电力企业应该重视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继电保护运行要求 灵敏性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具有很强的灵敏性。当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运行故障问题,继电保护就可以做出快速的反应,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由此可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还应具有可靠性,当电力系统发生了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就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设备的可靠稳定运行。另外,当电力系统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时,继电保护应该禁止发生错误信号,以免干扰相关负责人的判断。 选择性 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了运行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就应该有选择性的对电力系统故障做出判断,准确切断故障系统或者故障最近的开关设备,把运行故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让其继续扩大,以此来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保证其他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快速性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一旦遇到电力系统的故障问题,继电保护就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快速的反应,自动地进行重合闸,把故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体现继电保护装置的快速性,最大限度的减少设备故障损失。 2 继电保护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分析 从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现状来看,继电保护装置还存在很多的故障问题,如果不对这些故障做进一步的分析,就会继续阻碍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能力,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下继电保护运行中的常见故障都有哪些: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 在继电保护运行中,经常会出现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发生这样的故障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通常情况下,二次回路中性点存在着未接地和多点接地现象,当二次未接地时,就会导致线路中的电压不稳定,从而严重影响了电能的传输效果。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很难对这一故障进行排查,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查。其次,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PT开口三角电压回路断线,使得设备中的零序保护出现拒动情况。最后,还有一种非常常见的故障那就是设备性能和二次回路目前还不完善,有时会使得PT二次失压。 电流互感器饱和问题 目前,在电力系统的电流互感器中,最常见的就是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因此,饱和问题也是其中常见的故障。一旦电流互感器出现了饱和问题,就会误导继电保护装置的准确判断能力。同时,当发生了饱和问题,还会使得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转化为励磁电流,励磁电流会严重影响二次电流的线型转变,从而使得系统出现跳闸问题,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 电源故障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源非常的重要,它可以控制整个线路的运行。在继电保护中,电源输出功率如果变小,那么就会直接造成输出电压减小,从而影响继电保护的稳定运行,最终使得继电保护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干扰和绝缘问题 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非常的重要,但是从目前我国继电保护检查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的干扰和绝缘问题,比如,有的现代化通讯设备会对检查进行相应的干扰。同时,在使用微机继电系统时,它的线路密度程度非常高,所以会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灰尘,严重干扰继电微机系统检测故障,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与维护的有效策略 定期检查和检验 在电力系统中,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具体的检查过程中,主要检查继电保护装置是否存在发热冒烟、烧焦、异常声响等问题,同时还要检查设备的电源、指示灯是否都正常,设备是否存在脱轴、倾斜等问题。此外,还要认真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继电保护不能正常运行,就要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进行校验,找出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安装的时候,如果继电保护装置的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是同期改造的,当设备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就要对其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果发现了运行存在缺陷,那么就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重点的对其进行检查,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检验周期,从而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稳定运行。 加强运行维护管理 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加强运行维护管理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密切关注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有任何的故障问题,就应该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了解故障的原因和位置,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护,在维护的过程中,首先要切掉故障附近的开关,保证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发生触电危险。第二,在对继电保护装置做维护时,如果遇到了跳闸问题,首先就要分析跳闸的原因,然后对掉牌信号进行复归,在这个过程中,维护人员一定要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操作,并结合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情况,从而排除故障。如果有违规或者异常情况发生,就要及时切掉设备开关,并按照《电气安装设计要求》进行分析,确保维护人员的安全,并保证设备的正常稳定性。 提高运行维护水平 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现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各行各业的新技术在层次不穷的出现,继电保护装置也不例外。从目前我国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现状来看,技术还比较传统,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投资力度,重视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工作,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速度和运行安全,比如把继电保护装置和电气设备相互结合在一起,互相弥补,提高继电保护的优势,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性。 加强日常运行维护 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发生故障时都比较随机,但是一旦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就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因此,为了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效率,就必须加强对其的日常维护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监测工作,如果遇到了异常情况,可以根据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问题的所在,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维护,从而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水平。 做好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众所周知,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也不例外。在进行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时,一定要重视对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让维护人员积累更多实践的经验,当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时,能清晰的分析出故障原因和故障位置。此外,电力企业还要不断的提高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聘请一些资深专家来进行讲座,让维护人员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继电保护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工作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管理,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做检查,一旦发现故障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1. 电力技师论文 2. 电力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3. 电力技术论文范文 4. 电力工程师论文范例 5. 电力抄核收技师论文
192 浏览 3 回答
321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5 回答
233 浏览 8 回答
177 浏览 7 回答
88 浏览 4 回答
122 浏览 6 回答
216 浏览 5 回答
225 浏览 1 回答
147 浏览 3 回答
242 浏览 5 回答
182 浏览 3 回答
201 浏览 3 回答
233 浏览 6 回答
306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