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出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大批军事家、战略家登上了历史舞台。在美军中,有运筹帷幄的艾森豪威尔、勇往直前的巴顿、高高在上的麦克阿瑟等等。然而,这些将军取得战绩的背后,都离不开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提携和帮助。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将军之所以选择军人生涯,完全出于偶然。在其16岁之前,既没有保家卫国的远大志向,也没有家族的传统。“上军校”对他来说,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参军入伍主要是针对其兄长的“报复”。
马歇尔兄弟俩的“矛盾”,还要从他“不是省油的灯”说起。
1880年,马歇尔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富裕家庭,父亲是一家钢铁公司的董事长,母亲是家庭妇女。他排行老三,上面还要一个姐姐和大他6岁的哥哥。按理说,在这样家庭里出生的孩子,是幸福而自豪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倒霉”和“闯祸”,可以说是马歇尔少年时期的关键词。对其父亲来说,聪明乖巧、能说会道的大儿子和女儿是他最疼爱的,但不善言辞、手脚不灵活的马歇尔,好像是个“多余”的孩子,经常是“麻烦”不断,惹是生非。
作为最小的孩子,不仅没有得到哥哥、姐姐的“关爱”,反而成为他们的“背锅侠”,所有的错事都算在他的头上,百口莫辩的马歇尔常常受到父亲的责罚,皮肉之苦是“家常便饭”。好在有其母亲袒护,让他多少有了一些“安全感”。
更让家人生气的是,马歇尔的学习“很烂”,经常在班里排名倒数第一,甚至不得不责令转学,哥哥和姐姐都不愿和这个“学渣”般的弟弟一起玩。于是,用“恶作剧”的方式,引起家人的关注,成为他的“拿手好戏”。
将青蛙放在姐姐的被窝里,引马蜂破坏家庭聚会,在学校欺负女同学等等。招致而来是父亲的“特别关注”——一顿毒打,“学乖的”马歇尔越来越孤僻和执拗,常干一些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说白了,家人越反对的事情,他越要干。
在同学们的讥笑,哥哥、姐姐的捉弄和父亲的打骂中,马歇尔度过了一个并不快乐的少年时期。转眼到了16岁,高大而不灵活的马歇尔,面临着未来该干什么的问题。其父亲准备将他送到弗吉尼亚军事学校读书,但遭到了哥哥的强烈反对。
原来,以优异成绩从该校毕业的哥哥,选择了在一家工厂当工程师。都说“部队是个大熔炉”,其父亲坚信部队能够管束马歇尔,但其哥哥认为如果这么做,会败坏他的和家庭的名誉,并极力阻止。这反倒激发了马歇尔的兴趣,说什么都要去。
在他看来,在各方面超过哥哥,就是最好的“报复”。
弗吉尼亚军校对于马歇尔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从小“顽劣”惯的他,并不认为自己会不习惯严格的训练,反而新鲜和“逃离”家庭束缚的快感,让他有了超越哥哥的信心。当然,让不看好他的父亲心服口服,也是他的努力目标。
首先,枯燥、严格管理的军校生活,对他来说“小菜一碟”。从小被打骂惯的马歇尔,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一切,与父亲的责罚,哥哥、姐姐的嘲讽相比,这里针对“耗子”——新生的欺凌,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他有这样的承受能力。
其次,办事牢靠,讲义气,赢得了师生尊重。一次,身材高大但动作笨拙的马歇尔,被高年级学生要求“蹲刺刀”,结果体力不支,刺刀扎进大腿,鲜血直流。他到医务室包扎后,依然参加训练,并没有将此事报告学校,这些高年级学生保住了学籍。
他们十分佩服马歇尔的“讲义气”和勇敢,宣布任何人不得找他的“麻烦”。不过,这件事还是让教官们从侧面了解到了,他们对其办事牢靠、坚强意志的品质,赞叹不已。自此,马歇尔就像是出人头地的“好汉”,赢得了师生们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马歇尔在军校找到了奋斗目标。如果入学当初有“报复”家人的想法,现在的他要超越所有人,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通过认真训练和学习,动作不再笨拙,军事历史更是他热衷的理论课。他的认真,引起了校方的关注。
第一年,他荣升班里唯一的学员下士。这样的成绩,在马歇尔人生旅途中,是第一次得到好评,他更加有信心了。第三年成为班级第一上士;最后一年更是获得全校学员羡慕的最高军衔——第一上尉。当然,这些职务的晋升,都与其优异的学习成绩分不开。
担任第一上尉,要组织全校的大型集会,这其中的协调、上传下达和管理经验,成为他军人生涯中最擅长的能力。最让他开心的是,站在前台对着上千名学员喊着口令,犹如指挥“千军万马”一般的痛快淋漓,马歇尔更加渴望成为职业军人。
毕业后的马歇尔,事业、婚姻双丰收。
马歇尔对其军校生活十分满意,可以说是如鱼得水。然而,弗吉尼亚军校与西点军校不一样的是,毕业后的学员不能自动成为美国陆军军官。也就是说,要成为一名军人必须是优秀的毕业生,还需要校长、议员的推荐。因此,他开始积极的“活动”。
一是,找校长推荐。马歇尔在军校的成绩是优异的,尤其是最后一年,他的总成绩在全班排第五,其中军事课程高居榜首。这样的“可造之材”,校长自然高兴推荐,当他去询问的时候,校长已经给总统写了推荐信;
二是,找父亲的关系。马歇尔的“脱胎换骨”,让其父亲对他刮目相看,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于是,当儿子有需求时,积极串联其政界、商界的朋友,向陆军部和国会议员“推销”自己的儿子,为他争取军官委任状。
令人惊讶的是,马歇尔为了保险起见,决定亲自上门“自荐”。他只身来到华盛顿,找到陆军部,又去了国会,但结果都不满意。最后,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直接找总统。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目的就一个,希望得到陆军军官的委任。
“功夫不负有心人”,1902年马歇尔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少尉。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可以和自己的未婚妻莉莉小姐结婚了。莉莉小姐年长马歇尔4岁,是当地的大美人,天生丽质,成为男性青年们趋之若鹜追求的恋人,他的哥哥就是其中之一。
马歇尔不知道他的哥哥当年在军校时,“苦追”了两年莉莉小姐,都遭到了回绝,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这个曾经根本瞧不起的弟弟,现如今居然这么有本事,把自己的梦中情人“撬走”,“抱得美人归”,羡慕、嫉妒、恨,自然不在话下。
从另一个角度讲,马歇尔终于实现了他当初的目标,无论是学习、事业,还是婚姻都超过了他的哥哥。这种舒畅的心情,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有体会了。所以,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确定一个目标,才会有动力去实现它,马歇尔就是最好的例证。
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马歇尔》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