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教学过程而言,必须从概念层面帮助教学对象完成对所需掌握的知识内容经过一个完整的认知和评判的过程,心理学上把这个过程叫做识记。这个识记过程是认知和评判活动多次重复来完成的,即“认知-评判”的思维模式是通过认知与评判两大环节动态滚动积累的结果。这一过程的缺点是概念传授的抽象化给教学对象带来了对知识评判的困难,也就是通常说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灌输的枯燥感给知识识记带来困难。[3]大致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克服这种困难:一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将知识识记过程与教学对象识记兴趣结合起来;二是通过教学工作的科学研究,使得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减少教学对象的识记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增加教学实践环节,让教学对象在模拟的实践环境中对知识进行评判,这样更容易巩固知识的获得。其次,大学的科研活动为知识识记提供了体验式、开放性、多元化的新模式。所谓体验式,是指大学科研活动在为教学对象提供对知识实际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的评判,建立在这种全新评判基础上的大学科研活动才能有知识的创新和再创新。也就是说,大学科研活动要出成果必须先有知识评判环节,而在科研实践过程中的知识评判是体验式的,更有助于教学对象对知识的掌握。所谓开放性,是指科学研究中对知识的体验式评判并不拘泥于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和知识的逻辑演绎空间,而是遵从创新任务要求或者研究者自身要求来对知识进行再评判。通常科学研究是在对已经掌握知识再评判基础上产生的成果,所以经过科学研究过程对知识再评判的内容必然有利于知识的再巩固。所谓多元化,是指在科研过程中对不同知识的综合利用,这种综合利用可以帮助教学对象巩固多方面知识,也可以多角度再体验知识的综合运用。由此可见,教学科研一体化的要求来源于人类对知识学习的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