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刘超,清华大学史学2006级博士生。获得南京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被评为清华大学2009年“优秀研究生”和“学术新秀”,多次获得综合一等奖学金。已发表作品百余篇,合计约200万字。其中论文数十篇,著作2部。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能够熟练运用英、日、法三门外语。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博4班党支部书记、清华大学《文苑》报执行主编。“人在30岁以前主要做加法,尽可能多体验、多尝试、多历练,发现自己最有潜力、最喜欢做的事;30岁以后是做减法,善待自己和家人,在此前提下,集中力量把自己最想做的一两件事做到最高境界。”这是清华大学2009年“优秀研究生”和“学术新秀”双项荣誉获得者刘超同学对自己人生的初步构想。改变人生的转学“苦难的童年,是一生的财富。”刘超生长在一个并不宽裕的家庭,但他的父母尽最大的努力给他创造了好的教育条件,一直默默支持着他。刘超从小喜欢读书,但到了中考的时候,由于发挥不好,进了一所学风很差的高中,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对生活得过且过。在这样的学校里,所有的学生对未来的期许就是高中毕业之后南下打工,娶妻生子。刘超也并不例外地对未来没有什么希冀,他极度地厌学,凑合地应付各门功课,对数学则几乎是完全放弃了。以他当时的成绩,连最差的本科院校也考不上。所幸的是,刘超有一位理解儿子并有远见的父亲。即使手头并不宽裕,刘超的父亲还是做了一个改变了儿子一生的决定。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