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昆虫嗅觉基因功能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昆虫嗅觉基因功能研究论文

昆虫作为地球上最为成功的类群,已经成功地进化了精细的化学感受系统,通过化学感受系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保持种群的繁荣。自1991年在动物中发现嗅觉受体基因以来,关于昆虫感受化学信息的周缘神经系统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方面的进展十分迅速。

昆虫周缘神经系统的感受化学信息的分子和细胞机制进行综述。首先对昆虫感觉气味的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昆虫嗅觉神经元在感受化学信息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昆虫嗅觉神经元上表达的嗅觉受体不同而执行着各异的功能。

各种嗅觉神经元对于化学信息的感受谱有较大的区别;嗅觉神经元对化学信息类型、浓度、流动动态等产生相应的电生理特征反应。研究表明同一种神经原可以感受多种化学信息,而一种化学信息也可以被多种神经原所感受。

由神经原对化学信息感受所形成的特征组合就是感受化学信息的编码。其次较为详细地论述与昆虫感受气味分子相关的一些蛋白质的研究进展。气味分子结合蛋白是一类分子量较小、水溶性的蛋白,主要位于化学感受器神经原树突周围的淋巴液中。

在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具有6个保守的半光氨酸和由6个α螺旋组成的结合腔。自1981年发现以来,已经在40余种昆虫中发现上百种。

由于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已经对该类蛋白的表达特征、结合特性以及三维结构和结合位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个可能的功能假说,在诸多的假说中,较为广泛接受的是气味分子结合蛋白在昆虫感觉气味的过程中,是与疏水性的气味分子相结合,并将气味分子运输到嗅觉神经原树突膜上的嗅觉受体上。

这些处于树突膜上的嗅觉受体则是昆虫感觉气味过程中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蛋白质。目前,已经在果蝇、按蚊、蜜蜂和家蚕等10余个昆虫种类中发现上百个嗅觉受体蛋白基因。这类蛋白是跨膜蛋白,一般具有7个跨膜区,整个蛋白的氨基酸残基在400~600个。

昆虫的嗅觉受体蛋白的N-端在胞内,而C-端在胞外,这与G耦联蛋白不同。而且,昆虫的一个嗅觉神经元可以表达1~3个嗅觉受体蛋白,也与哺乳动物的一个神经元只表达一种受体蛋白有所不同。

每种嗅觉受体可以感受多种气味分子,而一种气味分子可以被多个嗅觉受体所感知,这样组成了感受化学信息的编码谱。

扩展资料:

采用基因敲除技术和膜片钳技术研究发现,昆虫的嗅觉受体蛋白在信号传导中也有特殊性,即嗅觉受体可以直接作为离子通道,而引起动作电位。还有近来的研究表明,神经膜蛋白对于果蝇的性信息素感受神经元感受性信息素cVA是必要的。

实际上,昆虫对于化学信息的感受和信号的转导,并不是上述蛋白单独起作用完成的,而是多种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果。论文最后对该领域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昆虫的嗅觉与行为

随着昆虫化学生态研究的深入,昆虫嗅觉生理研究也成为昆虫生理研究的热点。昆虫对挥发性化学信号识别依赖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昆虫触角是相当灵敏的嗅觉传感器,能从周围环境中众多不相干的化合物中辨别出必要的化学信号(信息化学物质),例如性信息素,即使是化学结构上的一个微小变化也会令其彻底失去活性。昆虫嗅觉系统的这种不寻常的选择性与高度敏感性紧密相关。

昆虫灵敏的“鼻子”就是触角,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感受器要识别不同的化学物质,往往是通过受体的特异性结合,而受体往往是蛋白类物质,因此推断在DNA中一定有决定受体蛋白的基因,即所谓“嗅觉基因”。你满意吗?

你是温医的吧?嘿嘿。。。。

昆虫视觉研究进展论文

《果蝇看到了什么? 我科学家揭开昆虫视觉之谜》 在处理视觉信息的机制上,昆虫竟然和高等动物类似,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得到证明。唐世明说,他们的发现在认识动物的视觉机制上走出了“一小步”。 如果你认识了一个人,那么无论他穿什么衣服,离你或远或近,甚至没有面对着你,你是否都能把他认出来?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经活动使人类能够做到这样? 这个在普通人看来有些“不可理喻”的问题———生物学上将其称为“视觉不变性”,却一直是科学上的难题。 “人的神经细胞实在太多了,粗略估计,有1010个,目前还找不到一种可行的方法同时监测这么多神经细胞的活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唐世明研究员说。但是,他最近对果蝇视觉的一个重要发现,可能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据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有关领导介绍,唐世明的原创性仪器研制和崭新的实验模式,不仅为他的研究目的打下了良好的方法学基础,而且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打破了德国人对该项技术的垄断,使我国在该领域中的系列研究得以在国内完全独立地开展。 据科学家们介绍,视觉不变性背后隐藏着深奥的神经机制,目前人类还不能从本质上解释视觉不变性,这也是理解脑最主要的障碍之一。视觉不变性的神经机制研究将揭示概念如何形成、如何储存,有了概念才有思维和内心世界的构建,因而视觉不变性研究将是理解脑之智慧的关键和切入点。 一篇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为第一通讯联系单位,以该所年仅33岁的青年科学家唐世明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题为“果蝇的视觉模式识别具有视网膜位置不变性”的论文发表在8月13日出版的第305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据悉,该项研究发现和证明了果蝇的视觉具有位置不变性,这一研究成果改变了人们以往对昆虫视觉的理解,表明果蝇脑具有复杂的视觉信息处理机制,使昆虫视觉与脊椎动物视觉在认知层面上统一起来。 人们普遍认为,生物的视觉不变性包括同样的图案出现在视野的不同位置仍能被识别即位置不变性(或称平移不变性),图案按比例缩放后仍能被识别即大小不变性,图案旋转一定角度后仍能被识别即旋转不变性等。高等动物特别是人具有视觉不变性,这是视觉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但是这种重要的生物特性在低等动物中没有被发现。以前人们认为果蝇的脑简单,只能按模板匹配识别图形,如果遇到同样目标、位置稍微变一点就认不出来了,相关研究也认为蚂蚁用左眼不能认出右眼看过的东西。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唐世明组取得的该项研究成果改变了这一说法,发现果蝇视觉具有平移不变性,或者说果蝇也是按图形的特征进行识别的,而非以前人们认为的按样板进行比对,这一成果对于视觉神经机制研究及进化论哲学认识上都有重要的启示。

动物视觉原理是怎样演化的?远古动物与现生动物眼睛有何变化?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项古生物学研究论文称,来自4.29亿年前的一个三叶虫化石眼睛的内部结构几乎与现代蜜蜂的眼睛一模一样。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现代昆虫和甲壳动物眼睛的视觉原理至少已有5亿年的历史。

论文通讯作者、德国科隆大学(Brigitte Schoenemann)布里吉特·肖内曼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尤安·克拉克森(Euan Clarkson)合作,利用数字显微技术重新检验了一个1846年在捷克发现的三叶虫(Aulacopleura koninckii)化石。

该化石高1-2毫米,头部后侧有两个凸起的半椭圆眼睛,其中一个已经破裂。他们报告的一些内部结构与许多现代昆虫和甲壳动物的复眼结构类似,包括其名为小眼的视觉单元(直径35微米),其中包含了聚集在感杆束这种透明管束周围的感光细胞。

论文作者认为,环绕每个视觉单元的深色环由色素细胞组成,这些色素细胞在视觉单元之间充当屏障。每个视觉单元表面有一个厚晶状体,剩下的部分是一个扁平的晶锥,光会先经过这个晶锥,再聚焦到感杆束上。

视觉单元很小说明该三叶虫化石曾生活在明亮的浅水域,可能在白天较为活跃,因为直径较小的晶状体在明亮环境下的捕光效率较高。视觉单元之间存在色素细胞屏障,说明这个三叶虫曾拥有马赛克视觉,每个视觉单元贡献了整体画面的一小部分,类似于许多现代昆虫和甲壳动物的复眼。

论文作者总结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复眼的结构和功能自古生代(5.42亿至2.52亿年前)以来几乎没有变化,这为了解三叶虫的远古生命提供了新的认知。

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感想摘 要:本文是作者对观赏昆虫和观赏昆虫学课程内容的介绍以及作者对于观赏昆虫学课程的感想。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方法、昆虫的采集与捕捉及标本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观赏昆虫、观赏昆虫学、感想、昆虫资源、采集昆虫在我国,观赏昆虫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已有了蓄养蟋蟀、听鸣观斗的活动。而历代文人墨客也似乎对这些小虫有着特别的偏爱,吟诗作画常以昆虫为对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人们以虫寄情,以情赏虫,充分展现了中华氏族特有的浪漫与博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虫文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观赏昆虫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鉴于此,我们尝试将民间观赏昆虫的经验总结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写成本文,目的是使大家对观赏昆虫有个基本了解,并通过观赏昆虫的活动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奇妙。一、观赏昆虫学课程简介我们学校的观赏昆虫学课程由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开设,肖铁光教授主讲。这是一门选修的课程。为30个学时。使用教材为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观赏昆虫大全》一书。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安排中除在教室上课外,还有两个学时的参观校标本馆。课程结束后,学生须上交10只捕捉的昆虫作为标本。课程由有趣的昆虫外部结构、错综复杂的昆虫体内世界、昆虫的生物学、观赏昆虫的分类、昆虫疾病、昆虫人工饲料、虫—食品、药品、毒品、虫文化赏趣、方寸之中话昆虫、空中“骄龙”—蜻蜓、乡谣俱乐部—鸣虫、忠勇无敌大将军—蟋蟀、大自然的舞姬― 蝴蝶、独角仙、田园番独特景观。台湾开发的“虎山溪观萤”,日本每年6月上旬举办的“萤火虫祭”,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可在宾馆、舞厅等娱乐场所,集萤火虫于特制的玻璃瓶中,当娱乐达到高潮时,突然断电,释放萤火虫,萤光闪闪,似流线舞动,另是一番景象。中国人对昆虫鸣声的注意和欣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唐朝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人们仅仅是欣赏各种野外昆虫优美动听的鸣声。从唐朝开始,人们则将鸣虫作为宠物蓄养在各种笼器内,以便随时随地聆听这一独特的音乐。在蓄养鸣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几种蟋蟀不仅善鸣,而且好斗,从此斗蟋便成了一项相当普遍的娱乐活动。如果将这些善鸣、好斗昆虫,集中饲养,适时对外开放,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细细倾听这一独特的虫国乐章或观看斗蟋的激烈场面,将是又一奇妙享受。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神话到传说,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从娱乐到破案,从邮票到服装,从塔碑到航天……几乎无处不有昆虫的身影,无处不渗透着与之相关的知识。如果能建一处昆虫馆,聚昆虫趣味、知识于一室,将会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观赏昆虫能给人以美感,可供赏玩、娱乐以增添生活情趣,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观赏昆虫还有益于增加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昆虫多样性,特别是对珍稀、濒危资源昆虫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三)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群众对观赏昆虫资源尚缺乏一定知识,对昆虫的乱捕滥杀或以商业经销标本为目的大最捕采屡有发生,造成观赏昆虫资源的严重破坏。所以在观赏昆虫活动中,应有正确的娱乐观;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观赏资源昆虫,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促开发,使观赏昆虫这类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八、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兴建于2001年,原址在老图书馆三楼,只有80余平方米,馆藏标本多为农业害虫。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后来在老图书馆一楼扩建了新馆,现已形成占地面积140多平方米,馆藏昆虫20余万只,包括昆虫世界、蝴蝶王国、多媒体放映厅三大场馆在内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标本馆自建成以来,先后接待了包括长沙市教育局等20多个团体在内的数以万计的校内外人士参观、访问和学习,在校学生的参观人次更是难以胜数。曾先后受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教育频道、经贸频道以及东方新报等多家大型媒体的关注、报道,并于2004年被授予“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昆虫馆场馆面积158㎡,馆藏标本20多万号。 静态昆虫展出标本1700多种,8000余号,其中数目较多的有鞘翅目39个科;鳞翅目38个科;膜翅目31个科;同翅目14个科;半翅目12个科;晴蜒目9个科;双翅目8个科;直翅目6个科;等翅目1个科;螳螂目1个科;革翅目1个科;脉翅目1个科;拈翅目1个科等。以教学、科研为主,对校内外各界人士免费开放。建馆以来,在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为昆虫爱好者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了场所,激发了参观者热爱昆虫,研究昆虫的热情,在加强广大学生自然观、生态观宣传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后期开展的昆虫知识讲座更是吸引了众多人员前来参观学习,人们在参与欣赏昆虫艺术展(蝶画、翅画、蝴蝶工艺品)当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现在,新的昆虫标本馆正在建设中,我们观赏昆虫学课程的同学们有幸作为第一批人员参观了新的标本馆。首先我们来到了位于老图书馆一楼的肖铁光老师的昆虫标本制作室,这里制作出来的标本正在源源不断的向新标本馆迁移。新的标本馆位于文渊阁的四楼,同在四楼的还有我们学校的动物标本馆、土壤和岩石标本馆。昆虫馆的新馆实际上是原来农业生物图书书库,不过现在经过装修后已经焕然一新,新馆的面积更大,展位更多,因为还在建设中,许多标本还没有摆上展台,但是单单就摆上展台的这些标本来说,就已经让我们连声惊叹了。希望还有机会去参观!九、结束语我的论文不长,简单的介绍了许多关于昆虫和观赏昆虫的知识,希望大家在读后能够增长一下对观赏昆虫的认识。学了这门课,收获很多,可不仅仅是弄清了一个区别而已,只是不知该怎么说。湖南观赏昆虫资源丰富,应在做好开发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地加以利用,并在利用的同时尽可能加以保护,以保证湖南观赏昆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参考文献 [1] 王音 周序国.《观赏昆虫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 李鹏翔.观赏昆虫[J]. 科学大众(中学版),2001年12期[3] 龙中伟. 观赏昆虫采捕加工法[J]. 农村新技术,2000年06期[4] 郑立军 靳桂敏 杨新廷;. 观赏昆虫刍议[J]. 野生动物,2001年03期[5] 吴福泉. 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J]. 广东蚕业,1999年03期[6] 朱巽. 湖南观赏昆虫资源的利用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4期[7] 高卫红. 另类宠物欣赏——观赏昆虫[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年06期

人的嗅觉研究论文

嗅觉能够带来快乐和兴奋,也会影响你的心理状态。 嗅觉,是一种特别有趣的感官体验,它能带来快乐和兴奋。研究发现,嗅觉也可以影响您的心理状态! 苏珊.卡斯柯教授对于气味所能产生的心理影响相当有兴趣,他们做的实验是:找生活背景相当的受测者在空间中释放特定的气味,但受测者未被告知。在充满果香和花香气味的空间中填问卷的人,对生活满意度提高,在硫磺气味空间中的人满意度偏低,受测时吸闻不同气味,大脑产生不同的感受,对生活因此有不同的判断,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改变。但是每个人对气味的感受都很主观,有人闻到薰衣草会觉得像被温暖的母爱所包覆,很有安全感,但万一有人的母亲是很凶的呢?有的英国人闻到薰衣草就联想到老祖母的气味,因此联想到陈旧、阴森的感受,所以气味的感受无法完全对号入座。 首位研究芳香分子对脑波的影响,也就是气味在大脑中枢神经的活跃程度,是日本东邦大学教授鸟居镇夫。他把香气区分为:花香味、香料味、薄荷味、柑橘味、药草味及木质味六大类。 脑波频率来分可分为四大类,美国学者约翰.史提尔,研究特定气味所会刺激的脑波: a波(8-12Hz):让人老神在在,像薰衣草、欧白芷根会刺激a波使精神稳定。 阝波(13-30Hz):提升注意力,茉莉、薄荷会刺激B波,让人机敏强劲。 Θ波(4-7Hz):科学界称Θ波为“通往记忆与学习的闸门”。 §波(1-3Hz):睡眠时所需要的波型,与直觉、第六感、心灵层面及超自然现象有关。 我们知道,嗅觉是一种能够让人们对气味的刺激做出反应、决定喜好的物理知觉。 莎士比亚写道:「玫瑰即使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 那么,如果没有人闻到玫瑰的味道,它会失去自身的芳香吗? 可能你在公园遇到了玫瑰一样的女人,这会让你的心情愉快一整天。因为玫瑰有着一种甜蜜、醉人、新鲜的特质。嗅觉心理学认为嗅觉与记忆、情感和怀旧有关。 气味是精神体验和身体感觉之间的媒介。 即使你不知道环境中的气味,它也能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微妙地引导你的思想和判断。以下是嗅觉影响心理感受的三个例子。 鱼腥味等于可疑 Spike Lee和Norbert Schwarz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闻到「鱼腥味」的时候,就会产生怀疑。 似乎这项发现印证了「闻起来像臭鱼」的俚语——隐喻了一种似乎可疑、阴暗或不可靠的现象或实体。 为了验证这种效应,Lee和Schwarz让被试在一个房间中玩游戏,游戏的成败在于被试是否相信他们的队友。 然后,在游行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实验人员在空气中散播了一点儿鱼腥味。当游戏人员闻到这些气味时,被试在游行中就透露出了不信任的感觉。但是,当他们闻到与鱼腥味对照的另一种强烈的气味时,被试并没有出现怀疑的行为模式。     I know you did not leave me because you doubted.     我知道你不是因为怀疑而离开的。     ——海明威《老人与海》 Lee和Schwarz认为,这个隐喻的存在反映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实际的身体感觉和正在发生的心理感觉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据此,神经营销学家Roger Dooley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建议。他说,在海鲜餐厅开商务会议是不对的。届时,和你打交道的人在闻到虾味的时候,会怀疑你隐藏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干净的味道意味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一篇题为《闻起来像干净的灵魂,气味对认知和行为的无意识影响》的文章讲述了香气对认知过程和行为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当参与者接触到柑橘香味的清新剂时,那种清新的感觉会让人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 研究人员让被试参与了一项词汇决策任务,并观察被试的反应速度与清洁有关单词的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被试在描述预期行为时,与清洁相关的活动频率也更高。也就是说,清新的气味会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清洁剂的气味导致清洁行为 最后,也就是第三项研究证实,仅仅接触清洁剂的气味,就可以让参与者在吃饭时维持自己周围环境的清洁。 参与者被带到一个房间,在一个有柑橘清洁剂香味的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然后在第二间房里完成一项吃饼干的任务。 随后,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在有着清洁剂气味房间里待过的人,会清理第二间房里的桌子上饼干屑。而那些没有接触到干净气味的人则不会这么做。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前者的“潜意识”里接触到了“干净”气味。 女性香水 每天约有80%的英国女性和60%的男性男性使用除臭剂。几乎所有的除臭剂都带有香料,这意味着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实验室中调制出一种气味来掩盖(或夸大)我们的自然气味。除臭剂制造商向男人们宣传他们的产品,就像超级有力的信息素一样,这些信息素吸引着每一个过去的辣妹。通常,针对女性的广告会通过指向充满异国情调的花卉成分(如香草,玫瑰或茉莉花)来关注香水的女性味。 想法似乎是,加香的止汗香精可以使男人闻起来更阳刚,而女人闻起来更女性味。但这是真的吗? 苏格兰斯特灵大学的博士学位学生卡罗琳·艾伦(Caroline Allen)有20个男人和女人在腋窝下戴棉垫24小时。这些垫子吸收了志愿者的汗水。志愿者被要求避开可能影响其自然气味的食物,例如大蒜和咖喱。体臭研究的正常程序是收集完全未污染的样本,以便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自然气味有良好的记录。但是在该实验中,艾伦还让她的志愿者在使用了通常的除臭剂后收集了汗液样本。与香体止汗剂混合使用时,汗水的气味会变得更男性化或女性化吗? 将汗液样本密封在Ziploc袋中,并招募了非常幸运的(!)130个人对每个样本进行呼气,对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评分为7分。 在女性中,散发香气的女性味比未散发香气的女性多23%。但是男人和女人对女性气味的评价没有区别。 对于男性气味,情况则不同。香气和不香气样品之间的男性气质等级没有差异。女性确实比男性更倾向于给男性加香(比男性多15%),这表明女性对与男性除臭剂相关的体味变化更敏感。但是,芳香和不芳香样品的男性气质等级没有总体差异。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种解释可能是,我们在文化上将花香和果香与女性气息联系在一起。当我们吸入香草或茉莉花时,我们可能不会将气味与特别女性化的女性的自然体味相混淆。相反,我们认识到,如果女人喜欢我们的文化同意暗示女性气质的香水,那么她可能会选择这种香水(相反,希望避免发信号表明女性气质的女性可以选择避开)。 代表男性气质的气味可能不太常见。相反,男人的除臭剂往往会散布中性气味,例如海洋的气味(对于想要像暴风雨中的海盗一样扑打的男人)。当女人闻到这些气味时,她们可能无法利用气味和阳刚之气之间的文化联系。 另一种解释是,除臭剂制造商有意避免使用过度男性化的香水,因为男人不想闻起来过于男性化。尽管除臭剂广告承诺在单次喷洒除臭剂后会立即使动物产生磁性,但过度的麝香人可能会闻到猛男味。这很重要,因为我们知道直男不容易被男性气概吸引。在运动体质和肌肉无吸引力的男人之间似乎有一个最佳结合点。自信的人格不会引以为傲。也许一个像麝牛尾巴那样发臭的男人被认为太男人味了,他没有吸引力。 因此,除臭剂公司似乎是在以诱人的男性气味为主意卖给男人,然后给他们提供止汗剂,这是值得庆幸的,没有兑现承诺。 性的气味 人工信息素就这么多。但是真正的交易呢?人类会分泌自然气味来改变嗅觉者的行为吗? 科学家之间的普遍共识是,尽管体臭会影响吸引力,但人类不会像其他哺乳动物或昆虫那样使用信息素。但是最近的证据表明,女性确实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触发男性的各种反应。这些化学物质因其对性行为的影响而被称为“ copulins”。 在我们的灵长类表亲中,阴道分泌物中发现了各种脂肪酸。当女性最肥沃时,脂肪酸(copulins)会更浓缩。产生更多联蛋白的雌性黑猩猩和树桩尾猕猴从雄性中获得更多的性进步。 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的梅根·威廉姆斯和艾米·雅各布森决定测试结合蛋白对男性交配心理的影响。他们没有收集真正的连接蛋白,而是在实验室中提取了一批合成的连接蛋白溶液。该溶液含有五种脂肪酸,其浓度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相同,与排卵有关,排卵是女性最能生育的周期。将5ml的copulin溶液倒在纱布垫上,然后将其钉在手术口罩的内部。 一百名直男戴着计算机蛋白注入的口罩或无污染的控制口罩,同时在计算机上完成一系列活动。他们对女性面部照片的吸引力进行了评估,估计了自己的性欲,并回答了有关保护伴侣的行为的问题(她们多久采用各种策略来防止伴侣追求其他男人,或防止男性追求伴侣)。 实验结果表明,结合蛋白和对照组的男性在保持伴侣行为上没有差异。联接蛋白显然对嫉妒没有影响,或者至少没有受到嫉妒启发的自我报告的行为。尽管对这种差异的分析表明,其在统计学上不显着,但在copulin条件下,女性面部吸引力的等级略高(高14%)。我们不能确定这是真正的区别。 但是,连接蛋白确实对男性对自己性欲的估计有重大影响。嗅觉copulins的男人认为自己比嗅闻新鲜空气的男人要多21%。 尚不清楚人类是否已经进化为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使用copulins。女人会分泌铜蛋白来吸引男人的注意力吗?男性是否是由copulin来追求女性或与男性竞争的动力?威廉姆斯(Williams)和雅各布森(Jacobson)提出的另一种假设是:“ copulins是我们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共同祖先的副产品”。如果为真,则人类可能不适合部署或响应copulin,但由于摇摆树祖先的坚持,我们这样做(但略有改变)。 那么,人类会分泌信息素并对其作出反应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我们的性感分泌物似乎比动物亲戚的说服力低得多。 参考文献 香水和费洛蒙:为什么美人在情人眼中 Hoare, C.H. (2005). Erikson’s general and adult developmental revisions of Freudian thought: “Outward, forward, upward”.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2, 19-31. Erikson, E.H. (1982).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A Review.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心理学空间 觉得有帮助的朋友,不妨收藏关注下,点个赞再走呗 ╰( ̄▽ ̄)╭ ~

中国,拥有最富戏剧性的环境和气候,从沙漠到平原,从草原到海洋。千百年以来,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民,因循自然,竭尽才智,发明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臭味食物, 臭豆腐、北京豆汁儿、酸笋……

这些含有硫化物的食物在不同人眼中有着千差万别的境遇,有些人爱不释口,有些人则避之不及,闻而远之。

香和臭,分明是两个敌对的反义词,一旦达到奇臭和异香的微妙临界点,便能在某一时刻瞬间击穿灵魂,让人欲罢不能。

让臭味能如此远扬的便是硫化物, 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的电正性较强的金属或非金属与硫形成的化合物。

存在于蛋白质中的硫元素,经过发酵分解后,会释放大量气体硫化物,如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硫化醇等。空气中只要含有痕量的气体硫化物,人的嗅觉系统便能感知,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因此,臭味可以飘到很远的地方。

在人类多种感觉中,嗅觉的产生机理曾经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直到1991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联合发表论文,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工作方式。

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名为GTP结合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沿着嗅觉神经传递。

电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腔,最后传至大脑皮层上的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被人们感知。

两人也因此发现获得20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以表彰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粘膜,其上有特化的区域。嗅觉由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两个感觉系统产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根据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研究, 人体内有约1000种不同基因组成的嗅觉基因家族,控制合成气味受体细胞膜上的不同气味受体,约占人体基因总数的3%,是目前已知的最大基因家族。

虽然嗅觉基因有很多种,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每种气味受体细胞只表达一种嗅觉基因。

因此,位于鼻粘膜上的每一个嗅细胞只能专一性识别一类嗅质,或者说鼻子只能接受 1000种嗅质(气味分子) ,但是,不同气味受体产生的信息可以特定组合,形成特定的气味,这也是人类能够分辨和记忆约一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

目前认为,各种不同嗅觉的感受可能是由至少7种基本气味组合而形成的,这7种基本气味分别是: 樟脑味、麝香味、花草味、乙醚味、薄荷味、辛辣味和腐腥味。

实验发现,每一个嗅细胞只对一种或两种特殊的气味起反应,而且嗅球中不同部位的细胞也只对某种特殊的气味发生反应。

得益于气味受体细胞的多样性,正常情况下,人类的嗅觉敏感度很大。

同一种动物对不同气味物质的敏感度也不相同。同一个人对于不同气味,不同人对同一气味的嗅觉敏感度,有很大区别。

我们知道,有些人患有色盲,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有些人也患有 嗅盲,他们对某些气味缺乏嗅觉能力。

通常把人与动物对气味的敏感程度称做嗅觉阀。当每毫升空气含有107分子的丁硫醇时即能引起人的感觉,大约每次吸气时只要有 8个分子便可达到阈值。每毫升空气中只要存在1/25,000,000,000mg的甲基硫醇就能被嗅出。

某些动物的嗅觉更灵敏,例如 狗对醋酸的敏感度比人高1000万倍。

或许这个问题可以借用进化论来回答。千百年前,当我们的祖先住在洞穴里时,食物资源匮乏,而且还不得不面对食物贮存带来的巨大挑战。受条件所限,采集或贮存的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会给身体 健康 带来威胁。

食物变质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散发出气体硫化物,也许刚开始时,我们的祖先对于气体硫化物并不如此敏感,但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进化,硫化物的气味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认知途径: 硫化物等于食物变质。

其次,硫化物对人体构成极大威胁,而且, 嗅觉作为一种远感,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同视觉一起(感受物理刺激),作为我们了解周围环境的重要手段,在自我防御层面起着决策性作用。

久而久之,硫化物的气味深深“印”在人类的基因里,形成了对硫化物的高敏感度。

此外, 嗅觉是可以训练的,比如香水公司雇佣的职业调香师都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嗅觉强于普通人。

嗅觉也可能随着身体状态而发生改变,比如孕妇就有着比平时更敏锐的嗅觉。这大概能带来一些进化上的优势: 在行动不便的情况下,更早发现敌人也就能更早逃脱。

嗅觉的形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杂程度非视觉、触觉能够比肩。经过几十年的深入研究,虽然人们对于嗅觉的认知前进路一大步,但仍然有很多问题模棱两可,困扰着很多人。

长期进化的结果

其实,同一种味道可能在不同生物中,它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假设自然界中有1万种气味。那么可能有些生物需要吃水果,比如说苹果。那么他每当闻到苹果的气味,就知道有苹果在他周围,它就可以进食了,所以他就可能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把苹果的气味归为好的气味的一类。而如果这个生物不能吃香蕉,那么可能他闻到香蕉的气味的时候,由于自然演化需要,让他更便捷觉得分辨气味,所以每当闻到香蕉的气味,就会把它归为坏的气味,就不会耗费大量能量去寻找香蕉。所以其实对一个气味的敏感程度与它的好坏以及程度有关。

一般在自然界中硫化合物都是对人体有害的,而且有些的化合物还非常有害。所以说人体就一定要在自己的层面上刺激大脑,就可以更快地远离这些硫化物。而我们进化到现在还带有这种基因,也就是闻到硫化物使就刺激大脑,并且迅速远离那些硫化物的这种基因,所以人对硫化合物的敏感度非常之高。

嗅觉的演化过程并非始自人类,嗅觉对于动物生存的重要性简直是不言而喻的

人类嗅觉研究论文

中国,拥有最富戏剧性的环境和气候,从沙漠到平原,从草原到海洋。千百年以来,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民,因循自然,竭尽才智,发明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臭味食物, 臭豆腐、北京豆汁儿、酸笋……

这些含有硫化物的食物在不同人眼中有着千差万别的境遇,有些人爱不释口,有些人则避之不及,闻而远之。

香和臭,分明是两个敌对的反义词,一旦达到奇臭和异香的微妙临界点,便能在某一时刻瞬间击穿灵魂,让人欲罢不能。

让臭味能如此远扬的便是硫化物, 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的电正性较强的金属或非金属与硫形成的化合物。

存在于蛋白质中的硫元素,经过发酵分解后,会释放大量气体硫化物,如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硫化醇等。空气中只要含有痕量的气体硫化物,人的嗅觉系统便能感知,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因此,臭味可以飘到很远的地方。

在人类多种感觉中,嗅觉的产生机理曾经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直到1991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联合发表论文,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工作方式。

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名为GTP结合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沿着嗅觉神经传递。

电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腔,最后传至大脑皮层上的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被人们感知。

两人也因此发现获得20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以表彰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粘膜,其上有特化的区域。嗅觉由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两个感觉系统产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根据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研究, 人体内有约1000种不同基因组成的嗅觉基因家族,控制合成气味受体细胞膜上的不同气味受体,约占人体基因总数的3%,是目前已知的最大基因家族。

虽然嗅觉基因有很多种,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每种气味受体细胞只表达一种嗅觉基因。

因此,位于鼻粘膜上的每一个嗅细胞只能专一性识别一类嗅质,或者说鼻子只能接受 1000种嗅质(气味分子) ,但是,不同气味受体产生的信息可以特定组合,形成特定的气味,这也是人类能够分辨和记忆约一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

目前认为,各种不同嗅觉的感受可能是由至少7种基本气味组合而形成的,这7种基本气味分别是: 樟脑味、麝香味、花草味、乙醚味、薄荷味、辛辣味和腐腥味。

实验发现,每一个嗅细胞只对一种或两种特殊的气味起反应,而且嗅球中不同部位的细胞也只对某种特殊的气味发生反应。

得益于气味受体细胞的多样性,正常情况下,人类的嗅觉敏感度很大。

同一种动物对不同气味物质的敏感度也不相同。同一个人对于不同气味,不同人对同一气味的嗅觉敏感度,有很大区别。

我们知道,有些人患有色盲,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有些人也患有 嗅盲,他们对某些气味缺乏嗅觉能力。

通常把人与动物对气味的敏感程度称做嗅觉阀。当每毫升空气含有107分子的丁硫醇时即能引起人的感觉,大约每次吸气时只要有 8个分子便可达到阈值。每毫升空气中只要存在1/25,000,000,000mg的甲基硫醇就能被嗅出。

某些动物的嗅觉更灵敏,例如 狗对醋酸的敏感度比人高1000万倍。

或许这个问题可以借用进化论来回答。千百年前,当我们的祖先住在洞穴里时,食物资源匮乏,而且还不得不面对食物贮存带来的巨大挑战。受条件所限,采集或贮存的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会给身体 健康 带来威胁。

食物变质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散发出气体硫化物,也许刚开始时,我们的祖先对于气体硫化物并不如此敏感,但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进化,硫化物的气味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认知途径: 硫化物等于食物变质。

其次,硫化物对人体构成极大威胁,而且, 嗅觉作为一种远感,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同视觉一起(感受物理刺激),作为我们了解周围环境的重要手段,在自我防御层面起着决策性作用。

久而久之,硫化物的气味深深“印”在人类的基因里,形成了对硫化物的高敏感度。

此外, 嗅觉是可以训练的,比如香水公司雇佣的职业调香师都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嗅觉强于普通人。

嗅觉也可能随着身体状态而发生改变,比如孕妇就有着比平时更敏锐的嗅觉。这大概能带来一些进化上的优势: 在行动不便的情况下,更早发现敌人也就能更早逃脱。

嗅觉的形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杂程度非视觉、触觉能够比肩。经过几十年的深入研究,虽然人们对于嗅觉的认知前进路一大步,但仍然有很多问题模棱两可,困扰着很多人。

长期进化的结果

其实,同一种味道可能在不同生物中,它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假设自然界中有1万种气味。那么可能有些生物需要吃水果,比如说苹果。那么他每当闻到苹果的气味,就知道有苹果在他周围,它就可以进食了,所以他就可能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把苹果的气味归为好的气味的一类。而如果这个生物不能吃香蕉,那么可能他闻到香蕉的气味的时候,由于自然演化需要,让他更便捷觉得分辨气味,所以每当闻到香蕉的气味,就会把它归为坏的气味,就不会耗费大量能量去寻找香蕉。所以其实对一个气味的敏感程度与它的好坏以及程度有关。

一般在自然界中硫化合物都是对人体有害的,而且有些的化合物还非常有害。所以说人体就一定要在自己的层面上刺激大脑,就可以更快地远离这些硫化物。而我们进化到现在还带有这种基因,也就是闻到硫化物使就刺激大脑,并且迅速远离那些硫化物的这种基因,所以人对硫化合物的敏感度非常之高。

嗅觉是一种感觉。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外激素通讯实现的前提。嗅觉是一种远感,即使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比之下,味觉是一种近感。脊椎动物的嗅觉感受器通常位于鼻腔内由支持细胞、嗅细胞和基细胞组成的嗅上皮中。在嗅上皮中,嗅觉细胞的轴突形成嗅神经。嗅束膨大呈球状,位于每侧脑半球额叶的下面;嗅神经进入嗅球。嗅球和端脑是嗅觉中枢。在昆虫方面,它们的触角有嗅毛。外界气味分子接触到嗅感受器,引发一系列的酶级联反应,实现传导。有趣的是雄性家蚕只能嗅到雌性的外激素。但相当灵敏,只要一分子的外激素就能引起它的神经冲动。嗅觉感受器的嗅细胞存在于鼻腔的最上端、淡黄色的嗅上皮内,它们所处的位置不是呼吸气体流通的通路,而是为鼻甲的隆起掩护着。带有气味的空气只能以回旋式的气流接触到嗅感受器,所以慢性鼻炎引起的鼻甲肥厚常会影响气流接触嗅感受器,造成嗅觉功能障碍。 嗅觉是由物体发散于空气中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腔上的感受细胞而引起的。在鼻腔上鼻道内有嗅上皮,嗅上皮中的嗅细胞,是嗅觉器官的外周感受器。嗅细胞的粘膜表面带有纤毛,可以同有气味的物质相接触。 每种嗅细胞的内端延续成为神经纤维,嗅分析器皮层部分位于额叶区。 嗅觉的刺激物必须是气体物质,只有挥发性有味物质的分子,才能成为嗅觉细胞的刺激物。 人类嗅觉的敏感度是很大的,通常用嗅觉阈来测定。所谓嗅觉阈就是能够引起嗅觉的有气味物质的最小浓度。 用人造麝香的气味测定人的嗅觉团时,在一升空气中含有5×10“毫克的麝香便可以嗅到;采用硫醇时,4×10“一10“。毫克这样的微量,人们就可以嗅到。 对于同一种气味物质的嗅觉敏感度,不同人具有很大的区别,有的人甚至缺乏一般人所具有的嗅觉能力,我们通常叫它为嗅盲。就是同一个人,嗅觉敏锐度在不同情况下也有很大的变化。如某些疾病,对嗅觉就有很大的影响,感冒、鼻炎都可以降低嗅觉的敏感度。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的明显变化,也都对嗅觉的敏感度有很大的影响。 嗅觉不象其它感觉那么容易分类,在说明嗅觉时,还是用产生气味的东西来命名,例如玫瑰花香、肉香、腐臭……。 在几种不同的气味混合同时作用于嗅觉感受器时,可以产生不同情况,一种是产生新气味,一种是代替或掩蔽另一种气味,也可能产生气味中和,混合气味就完全不引起嗅觉。 味觉和嗅觉器官是我们的身体内部与外界环境沟通的两个出入口。因此,它们担负着一定的警戒任务。人们敏锐的嗅觉,可以避免有害气体进入体内(战争中毒气弹、石油液化气……。 在营养方面,人们根据分析器的分析活动,嗅觉和味觉协同活动,对不同的食物作出不同的反应。 在听觉、视觉损伤的情况下,嗅觉作为一种距离分析器具有重大意义。盲人、聋哑人运用嗅觉就象正常人运用视力和听力一样,他们常常根据气味来认识事物,了解周围环境,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 嗅觉器官由左右两个鼻腔组成,这两个鼻腔藉着鼻孔与外界相通,中间有鼻中膈,鼻中膈表面的粘膜与覆盖在整个鼻腔内壁的粘膜相连。嗅觉感觉的作用就是让人体感觉到各种不同的气味。 嗅觉上皮组织包着休耳采氏细胞,这是嗅觉中枢所在。休耳采氏细胞的四周有鼻粘膜的支撑细胞包围着。休耳采氏细胞属于两极细胞,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细胞质延伸物。树突是由一圆柱形部分和有嗅觉纤毛的粘膜芽状物组成,这纤毛即构成了嗅觉的出发点。树突会渗入支撑细胞到达鼻粘膜的表面上,轴突则穿越筛骨板往大脑的方向去。 吸入的空气中含有一些能够引起嗅觉的物质,这些物质穿越鼻粘膜到达上皮组织与嗅觉纤毛接触;嗅觉纤毛会刺激细胞质延伸物末端--粘膜芽状物的细胞膜,将此一嗅觉刺激传送到休耳菜氏细胞的细胞质。 能引起嗅觉的物质需具备以下的条件: -容易挥发 -能溶解于水中 -能溶解于油脂中 嗅觉作用的运作情形,目前还无法解释清楚,比较盛行的说法是:嗅觉细胞膜内有一些凹洞,当有物质的气味进入任何一个凹洞时,细胞膜的结构就会有所改变,此一改变即为嗅觉感知的开始。每一个嗅觉细胞内都包含一种嗅觉接受器;人体的嗅觉接受器有七种类型,各自负责不同气味的感知。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当我们停留在具有特殊气味的地方一段长时间之后,对此气味就会完全适应而无所感觉,这种现象叫做嗅觉器官适应,这是由鼻粘膜的嗅觉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所指挥控制。 嗅觉由位于嗅觉细胞树突末端的嗅觉纤毛所接受,然后传送到细胞质,接着到达神经元的输出延伸物--轴突。轴突会穿越筛骨板与前脑叶下侧的两个嗅球会合,嗅球本身藉着嗅脚与大脑相连;嗅神经就是在此开始分支,往内嗅中枢和外嗅中枢分布,直到大脑的嗅觉区里。 还有许多的组织参与嗅觉感知的工作,它们藉着神经纤维和大脑的嗅觉中枢相连。 除了对气味的感知之外,嗅觉器官对味道也会有所感觉。当鼻粘膜因感冒而暂时失去嗅觉时,人体对食物味道的感知就比平时弱;而人们在满桌菜肴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菜时,菜肴散发出的气味,常是左右人们选择的基本要素之一。 长期以来,嗅觉一直是我们所有的感觉中最为神秘的东西。我们还不知道识别和记忆约1 万种不同的气味的基本原理。不过,200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的理查德. 阿克塞尔(RichardAxel)和琳达.巴克(Linda B. Buck)已经解决了该难题,他们一系列的开创性研究阐明了我们的嗅觉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两位获奖者在1991年合作发表了基础性的论文,宣布他们发现了含约1,000个不同基因的一个气味受体基因大家族(占我们基因总数的3%),这些基因构成了相同数量的嗅觉受体类型,而这些受体位于嗅觉受体细胞内。每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每一种受体能探测到有限数量的气味物质。因此,嗅觉受体对某几种气味是高度特异性的。尽管气味受体只有约1000 种,但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组合,从而形成大量的气味识别模式,这也是人类和动物能够辨别和记忆不同气味的基础。嗅觉系统工作时,嗅觉受体细胞会发出神经纤维信息到嗅小球,那里大约有2000 多个确定的微区嗅小球,嗅小球的数量大约是嗅觉受体细胞类型数量的两倍之多。嗅小球是很“专业化”的,携带同种受体的受体细胞聚集其神经纤维进入相同的嗅小球,即来自具有相同受体的细胞的信息会聚到同一嗅小球。随后嗅小球激活僧帽细胞的神经细胞。每种僧帽细胞只能由一个嗅小球激活,信息流的“特异性”也就因而保留。僧帽细胞然后将信号传输到大脑其他地方。结果,来自多种气味受体的信息整合成每种气味所具有的“特征性的模式”,使得我们可以自由地感受到识别的气味。

有鼻子就OK

拟南芥基因功能研究论文

一个拟南芥矮化突变体wox1-D的鉴定及相关基因WUSCHEL HOMEOBOX1(WOX1)的功能分析 加入收藏夹 点击:13 下载:0植物茎端分生组织的两大功能即是其自身的维持与新器官的发生。位于分生组织中心的一群分裂缓慢的细胞是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分生组织边缘的干细胞不断分化.产生新的器官。我在对拟南芥插入激活突变体库的筛选过程中发现了一株植株矮化的突变体,通过对T—DNA插入位点的鉴定和分析,我发现在该突变体中T—DNA插在一个含有WUSCHEL相关同源异形结构域的转录因子WOX1(WUSCHEL HOMEOBOX1)基因的上游。该突变体的分生组织发育异常,茎尖显著小于野生型,并表现出矮化及多枝表型。突变体的叶片较小,呈深绿色,花药发育迟缓导致不育。我用35S增强子构建WOX1的过表达载体转入植物,转基因植物表现出与突变体类似的表型;而用WOX1的RNAi载体去转化突变体,可以使突变体回复到野生型表型。这说明突变体的表型确实是由于WOX1基因的过量表达引起,因此我把该突变体命名为wox1—D。 在wox1—D突变体中,干细胞标志基因CLV3在分生组织中的表达发生下调,并在根与下胚轴的连接处和侧根发生处发生异位表达,这表明WOX1的过量表达影响了CLV3的表达模式,从而导致矮化及多枝表型.此外,wox1—D突变体叶片的细胞明显小于野生型,检测发现在woxl—D中cyclinB1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野生型,这暗示WOX1在分生组织中表达模式的变化部分影响了细胞周期的顺利进行,阻滞了侧生器官的发育。 我通过酵母双杂交的方法寻找WOX1可能的相互作用蛋白。通过对拟南芥cDNA文库的筛选我找到了一个可能的靶蛋白SAMDC1,SAMDC1是多胺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关键酶。我通过MBP pull—down的方法在体外确认了WOX1与SAMDC1的相互作用。我的结果表明,WOX1参与分生组织的发育调控,这种调控可能是通过调节SAMDC的活性,进而影响多胺代谢,从而调节细胞的分裂活动实现;同时,多胺也有可能反过来调节茎端分生组织的发育。我通过逐步删除WOX1上各结构域的办法检测了WOX1与SAMDC1的结合位点,结果表明WOX1是通过其N端的同源结构域与SAMDC1结合并行使功能的。作者 张艳霞学科专业 生物学(生物技术)授予学位 博士授予单位 北京大学导师姓名 瞿礼嘉学位年度 2007关键词 拟南芥 植株矮化 突变体 转录因子 WOX1基因 基因表达MeSH主题词 突变(Mutation) 拟南芥属(Arabidopsis) 基因(Genes) 植物, 基因修饰(Plants, Genetically Modified) 分生组织(Meristem) 表型(Phenotype) 干细胞(Stem Cells) 代谢(Metabolism)分类号 Q949.748.3

拟南芥(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草)通常将拟南芥作为遗传研究对象是因为

1、有利于突变体筛选 突变体筛选是遗传和分子研究中十分重 要的手段,用无菌培养来筛选突变体有许多有利之处。首先,对大量拟南芥诱变处理的种子很容易进行生活力记录。其次,生长在培养皿中的植物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稳定生长,以致使实验设计得以实现。

这种突变体筛选方法十分类似于微生物突变体筛选的操作。例如对一些特殊化合物、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的敏感性可在同一野生型生长阻遏的背景下进行筛选,而如果在土壤条件下对这些化合物进行测试,则很难达到一致的生长条件,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2、在分子水平分析时,常需经基因工程的方法取得转基因植物,而转基因植物获得过程中,常采用抗生素筛选等手段,这就必须将抗生素置于培养基中,在无菌条件下,使转化有外源基因的个体存活,而淘汰未转化的组织。

扩展资料:

拟南芥(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被广泛作为花的发育模型之研究。有几个优点使其成为研究有花植物的遗传、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典型。

丹麦研究学者培育出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鼠耳芥,这种植物能对埋藏在地面下地雷释放出的气味做出明显的反应,因此有望成为未来军事上的一种新型扫雷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拟南芥

百度百科-鼠耳芥

2020年12月9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 Ruben Garrido-Oter 和 Paul Schulze-Lefert 团队在 Cell Host & Microbe 上发表了题为 Root-secreted coumarins and the microbiota interact to improve iron nutrition in  Arabidopsis 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拟南芥根系分泌的香豆素和根际微生物群落之间的互作可以显著改善铁胁迫条件下拟南芥对铁的利用。 1.  前言 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大量元素,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物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土壤中铁元素的含量很高,但是其生物活性通常较低。铁的缺乏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阻、叶片黄化甚至产量降低。为了适应铁生物活性较低的环境,一些非禾本科植物(比如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会通过酸化根际环境(H+-ATPase AHA2)将Fe3+还原为Fe2+(FERRIC REDUCTION OXIDASE2,FRO2)来提高铁的利用率。上述过程会受到FIT转录因子(FER-LIKE IRON DEFICIENCYINDUCED TRANSCRIPTION FACTOR)和一系列相关的bHLH转录因子调节。Fe2+则会被IRT1转运蛋白(IRON-REGULATED TRANSPORTER1)转运到根表皮内。 有研究发现,植物铁胁迫会诱导根系分泌香豆素,并且认为香豆素有助于活化难以活化的铁库。也有研究表明,在钙质土壤和培养基条件下,香豆素会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拟南芥中,三种香豆素的合成是一个线性的生物合成进程(图1)。莨菪亭素(scopoletin)由FERULOYL-COA6-HYDROXYLASE1(F6’H1)催化合成,随后会被SCOPOLETIN 8-HYDROXYLASE(S8H)转化为秦皮素(fraxetin),进一步被CYTOCHROME P450 FAMILY82C4(CYP82C4)催化形成sideretin。这三种香豆素均可被ABC转运蛋白PLEIOTROPIC DRUG RESISTANCE9(PDR9)运出体外。当然也有一些其它途径转运香豆素被发现。然而,在不同养分活性条件下(主要是可利用铁),香豆素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植物生产力的影响仍不明确。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土壤:试验所用土壤主要来自两个地方。科隆农业土壤(CAS)是从德国科隆(GPS code: 50.958 N, 6.856 E)收集的,该地区已经有15年以上未进行农业活动。意大利土壤(IS)是从意大利有机葡萄园(GPS code: 44.292 N, 11.784 E)收集的,该葡萄园从2007年起未进行过施肥和灌溉。收集的土壤混匀过筛后储存在4℃。二者主要理化性质的差异见图2。 植物材料:试验所用拟南芥突变体材料均以哥伦比亚野生型为背景。具体材料及突变位点见表1。 菌株:试验所用115株菌株均为Bai  et al .(2015)从拟南芥CAS根际土壤中分离,保存在20%甘油中。活化和培养使用TSA和TSB培养基。表 1  试验所用植物材料 2.2.  试验设计 本试验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大类:土壤试验和平板试验。 土壤试验是以CAS和IS土壤为基质,主要探究土壤中不同可利用铁对拟南芥香豆素合成运输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灭菌的拟南芥种子发芽后播种在7 × 7 cm的方盆内,盆栽放置于温室内,播种后37天取样。测定拟南芥地上部鲜重、叶绿素含量和根系细菌群落。 伯克氏菌科菌株对香豆素敏感性试验是在96孔培养板完成,测定香豆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平板试验中种子表面消毒后置于无菌的水琼脂平板上催芽。改良的1/2 MS培养基用于拟南芥幼苗生长,培养基分别添加Fe3+-EDTA和FeCl3来模拟土壤中铁的活性,最终平板pH为7.4以减少酸性环境对铁的溶解。人工菌群是将115株菌株培养12-18 h后(代谢旺盛时期),分别用300μl MgCl2重悬,随后混合接种于平板中(OD600 = 0.1),对照则加入等量的灭活的混合菌液。6天苗龄的拟南芥用于平板试验,生长8天后取样。测定拟南芥地上部鲜重、叶绿素含量、地上部铁含量和根系转录组。筛选的53株单独接种的菌株则在OD600 = 0.1时用于试验,取样后仅测定地上部鲜重。 外源香豆素对拟南芥野生型和突变体生长的影响试验则是在改良的1/2 MS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莨菪亭素和秦皮素,取样后测定地上部鲜重来评价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2.3.  指标测定 拟南芥地上部鲜重、叶绿素含量、地上部铁含量、16S rRNA基因测序(V5-V7)和根系转录组。   3.  结果 3.1.  在缺铁土壤中,香豆素对植株生长和根系微生物组成是重要的 在CAS和IS土壤中分别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和4种香豆素合成运输突变体材料,结果发现在铁胁迫条件下(IS), f6’h1 和 s8h 突变体植株地上部鲜重和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显著降低。在CAS土壤中则未观察到该现象,说明香豆素对植株铁营养有重要作用(图3)。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在IS土壤中, f6’h1 和 s8h 突变体与其它基因型细菌群落存在显著差异。相反地,在CAS土壤中,各个基因型拟南芥根系微生物群落组成则十分相似(图4)。以上这些结果都表明,在低活性铁土壤中,香豆素(尤其是莨菪亭素和秦皮素)对植物生长和根系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重要作用。 3.2.  香豆素可以重塑根系微生物 与野生型相比,在不同土壤中,各香豆素合成运输突变体的差异富集的扩增子序列变异(differently enriched 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deASVs)存在差异,尤其是 f6’h1 突变体(图5A)。对IS土壤中 f6’h1 突变体deASV序列分析发现,显著差异主要集中在伯克氏菌科、根瘤菌科和链霉菌科,且伯克氏菌科的deASV数量最多(图5B)。这些现象表明香豆素可以通过改变细菌群落组成(ASV水平上)来重塑根系微生物群落。比较两种土壤中 f6’h1 突变体和野生型的上述三个科的相对丰度发现,伯克氏菌科虽然占比最高,但是在野生型与突变体间无显著差异,而根瘤菌科和链霉菌科则在IS土壤中存在显著差异(图5C)。伯克氏菌科在野生型和突变体间无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分类水平较高导致的。 此外,部分香豆素复合物被认为具有拮抗微生物活性的功能,本试验也检测了一些共生的拟南芥根际微生物对香豆素的敏感性。结果发现秦皮素对大部分伯克氏菌的生长有显著抑制,而莨菪亭素对较少的菌株存在显著抑制(图5D)。注:图5D中S*与F*分别代表添加50 μM莨菪亭素或者秦皮素后,该株系生长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 3.3.  人工菌群和铁的活性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 Bai  et al .(2015)筛选的115株拟南芥根际细菌主要属于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图6A)。这些菌株用于构建人工菌群来模拟自然环境中拟南芥根际微生物群落,从而检测在铁胁迫条件下根际微生物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在可利用铁充足的条件下,根际微生物对拟南芥生长(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影响;相反地,在铁胁迫条件下,添加人工菌群则对拟南芥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图6B和6C)。这种现象可能是香豆素抑制了部分共生菌的活性引起的。 为了鉴定不同菌株对植株缺铁的影响,本试验挑选了53株菌株进行单独接种。结果发现,在相同分类水平下,不同菌株对能否改善植株铁养分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图6D)。这说明微生物改善植株生长的功能存在冗余,并且具有菌株特异性。 注:(A)人工菌群的系统发育树。图中红色箭头表示用于图D的菌株。(B)不同形式铁养分下,接种人工菌群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C)不同形式铁养分对拟南芥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D)单独接种时,各菌株对拟南芥地上部生长的影响。*,**,***表示在 P  < 0.05,0.01,0.001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3.4.  微生物调控拟南芥生长需要根系转运铁和分泌香豆素 为了确定微生物改善拟南芥的生长是通过改善其对铁养分的利用实现的,本试验选取了4种与铁调节相关的拟南芥突变体,其中 fro2 与 irt1 负责转运Fe2+, aha2 可以酸化根际环境, bts 是铁胁迫响应的负反馈调节基因。试验中发现,在铁胁迫环境中接种人工菌群时,野生型拟南芥地上部鲜重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提升; fro2 与 irt1 突变体植株长势更差并且叶片黄化; aha2 突变体生长有一定改善,但是与相应野生型相比无显著差异; bts 突变体对缺铁耐受力更强,接种对其生长有一定促进(图7)。此外,在可利用铁充足时,接种对各突变体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图8)。这些结果再次证实了缺铁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且微生物改善植株生长需要依赖植株自身的铁吸收系统。 在前期试验发现缺铁土壤中,仅 f6’h1 和 s8h 突变体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降低,表明香豆素(尤其是莨菪亭素和秦皮素)对细菌调节植株对铁吸收是必须的(图3)。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结果,本试验外源添加了莨菪亭素和秦皮素来观测其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秦皮素对可以显著增加 f6’h1 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而单独添加莨菪亭素则对 f6’h1 生长无显著影响(图9A和9B)。这说明拟南芥可能无法吸收外源莨菪亭素。 F6’h1 和 s8h 突变体在同时添加莨菪亭素和秦皮素均可提高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图9C)。这些结果表明秦皮素对调控缺铁环境中拟南芥与微生物间的互作从而改善植株生长是必须的。 3.5.  香豆素和微生物互作可以减轻植株铁胁迫 试验中发现在铁胁迫条件下,添加人工菌群可以显著提高野生型拟南芥的铁含量,而对 f6’h1 突变体则无改善;当可利用铁充足时,野生型和突变体间无显著差异(图10A)。这些结果说明微生物促进缺铁环境中植株生长是通过改善植株铁营养。 为了验证在缺铁环境中微生物改善植株生长是增强植株铁胁迫响应机制还是提高可利用铁含量,本试验分析了野生型和 f6’h1 突变体拟南芥根系转录组的差异。PCA分析发现铁的可利用性和人工菌群是影响植株基因表达的最主要因素,分别可以解释18%和9%的变异。在可利用铁条件下,是否接种人工菌群可以将植株转录组样本完全区分开来;在铁胁迫条件下,各转录组样本间的差异则由人工菌群和植株基因型共同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铁胁迫条件下, f6’h1 突变体接种人工菌群的转录组样本与野生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野生型样本与可利用铁条件下接种人工菌群样本更为相似(图10B)。铁胁迫条件下, f6’h1 突变体比野生型鉴定出更多与铁胁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类群4中大量基因在铁胁迫条件下表达上调,而类群8中则存在大量铁胁迫表达下调的基因(图10C)。将本试验GO注释结果与之前报道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之前鉴定的12个铁胁迫表达上调基因中11个均属于类群4;13个铁胁迫表达下调基因中7个属于类群8(表2)。此外,铁胁迫也会激活部分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对部分铁胁迫响应基因的分析发现,基因的表达不仅与铁胁迫相关,也与是否添加人工菌群相关(图10D)。这些结果表明植株响应铁胁迫会受到香豆素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表 2  本试验转录组 GO 注释结果与之前报道的缺铁响应关键基因的对比 4.  结论 植物受益于多样化的根际微生物群落。了解这些有益微生物的机制对提高植物生产力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究了在铁胁迫条件下,拟南芥和根际微生物之间依赖植物分泌的香豆素的有益的相互作用。破坏这一途径会改变根际微生物群落并抑制铁胁迫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此外,根际微生物群落改善植株生长取决于植物铁的转运和植株分泌的香豆素(主要是秦皮素)。植物和微生物间的有益互作是具有菌株特异性的,但在微生物群落的系统发育中是功能冗余的。根系转录组和元素分析表明,共生体和香豆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植物铁营养来促进其生长。这些结果表明,香豆素通过激发微生物辅助的铁营养途径改善了植物的生长。我们认为,在香豆素的刺激下,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是植物适应铁胁迫土壤的重要媒介。 编辑∣冯曾威 审核∣姚青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组-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土壤微生物组联合团队

除了楼上所说的相应优点以外,还有一点重要的是它不是经济作物,对于模式生物拟南芥,一旦有文章发表,其他研究者向作者寻求种子、突变体信息等内容是,作者有义务提供。如果是小麦等经济作物的话,你不太可能获得详细的信息。这对于一般的研究室来说有利于获得相应的研究材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