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中国文学的现当代转型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文学的现当代转型研究论文

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变,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们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划分,通常是以历史朝代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等几大部分。这种划分方法固然十分流行,但却不能从本质上反映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当然,也有人认识到这一点,试图从思想内容或文体形式方面来划分,但又感到过于笼统,难以细分。因此,必须另僻蹊径,从新的角度加以审视,才能有所发现。笔者在研究中国文学史时,深切地体会到文学语言的嬗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于是,笔者依照文学语言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将中国文学的历史进程简要划分为以下四个重要的历史时代:1.滥觞时代。从传说中的苍颉造字到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文学的萌芽与诞生期,其范围涵盖了先秦文学的全部内容。在这漫长的历史年代,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古老的象形文字,动人的神话传说与歌谣,以及灿若繁星的文学作品等,其中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古典诗歌,以《春秋》、《左传》和《战国策》为代表的历史散文和以《老子》、《论语》和《庄子》为代表的诸子散文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文学的正式诞生。它不仅在文体上呈现出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而且在语言上形成了足以供后世景仰垂范的文言语体,从此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先河。2.文言时代。从两汉经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壮大的黄金时代。首先,在体裁上出现了辞赋、骈文、诗词和小说等丰富多彩的文学式样,促进了古代文学向多元化的蓬勃发展。其次,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的文学家,如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和李清照等,他们所创作的优秀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第一流的语言大师,他们不仅直接继承了文言文的写作规范,并加以发扬光大,而且还勇于吸收当时的大众口语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形成了以“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为标志的独特景观。尤其是唐宋诗词与散文,更是使文学语言达到了高度规范与经典化的程度,形成了后世难以企及与超越的巅峰。此外,当文言文学达到鼎盛之时,唐代的变文和宋代话本小说的出现,奠定了白话文学未来走向繁荣的基础,并为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3.文白时代。从元明清到近代,这是文言文与白话文并行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白话文学以其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在文坛上咤吒风云,大显身手。元曲以其口语化的特点和与唐诗宋词的精美典雅迥然有别的艺术韵味,昭示了中国诗歌创作流向的重大转变。《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等白话戏剧,《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三言”、“二拍”等长短篇小说,共同构成了白话文学创作的辉煌历史。在白话文学突飞猛进、如火如荼之际,文言文学也并不示弱。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文言小说,秉承魏晋志怪、轶事小说和唐传奇的优秀传统,在四百余年白话文学的汪洋大海之中,如孤峰般巍然屹立潮头,笑傲江湖。更有桐城派散文的悄然崛起,重振古文雄风。文言白话如双峰并峙,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的又一个黄金时代。4.白话时代。从五四运动至今,是白话文一统天下的时代。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是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致。早在清末民初,黄遵宪就提出了“语体改革”的设想,裘廷梁主张“崇白话而废文言”,梁启超倡导诗、文与小说“三界革命”和“新文体”,从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随后在五四时期,胡适、陈独秀等人高举“文学革命”的旗帜,倡导“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向文言文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1920年,北洋政府颁布法令,废除文言文,规定全国的学校一律使用白话文进行教学。从此,白话文以崭新的姿态登上文坛,成了唯一正式的书面语言。中国新文学在运用白话文写作的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鲁迅、郭沫苦、徐志摩、沈从文和老舍等许多伟大作家,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白话文作品,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作者: smile667788 2006-9-26 17:01 回复此发言--------------------------------------------------------------------------------2 从中国文学的语言变迁看当代文学的语体多元化 *转贴然而,历史的发展却充满了戏剧性。当白话文的先驱们在奋力摧毁文言,描绘“国语的文学”的灿烂前景时,恐怕根本就没有料到后来所出现的一切现实,并非象他们当初所设想的那样完美。由于五四新文学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政治的烙印,从而使文学最终沦为了政治的附庸与婢女,再加上对传统文学的彻底决裂与反叛,所以在白话文一统天下,经历了几度短暂的繁荣之后,其异化的本质也日益显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文化思潮向多元化的发展,当代文学创作更是江河日下,无可奈何地跌入了历史的低谷。因此,当代文学的变革势在必行,又一个“凤凰涅盘”的时代即将来临。那么,当代文学变革的突破口在何处呢?解铃还须系铃人。正如当年新文学的发展是从语体变革开始一样,当代文学的突围也必须从这里着手。笔者近年来经过深刻的反省和思考,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首先提出了“打破白话垄断,倡导语体多元”的新主张,试图通过提倡文言文的复兴、白话文的分化、欧化文的独立和网话文的崛起等,彻底打破目前白话文和普通话写作垄断文坛的局面,从而推动中国文学的变革与发展。“语体多元化”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文言文的复兴文言是在先秦典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古汉语的书面语言,用它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文言文学。这种语体在产生之初,是和当时的口语十分接近的,甚至有些文言作品事实上就是口语的记录,如孔子及其弟子所编撰的《论语》等。然而,由于书面语言一旦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稳定性,不象口语那样活泼善变,因此在后来出现了口语与书面语相互分离的现象,即通常所谓的“言文分离”,这是我国古代文学语言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近现代白话文运动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言文合一”,建立以白话文为基础的现代语文新体系。虽然这是对汉语书面语系的一次最彻底的改造,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消除口语和书面语,以及书面语内部不同语体之间的差异。瞿秋白所谓“书本上写的言语应当就是整理好的嘴里讲的言语”,①这种言文完全合一的理想化状态,迄今为止没有出现,恐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抹杀语言与文字的差异性而强求言文合一呢?从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诗歌、散文主要用文言写作,戏剧、小说主要用白话写作,这两种语体可谓自成体系,各有千秋,都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郑敏认为:“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汉语文言文在语法之灵活、信息量之超常、文本间内容的异常丰富、隐语和感性形象的突出诸方面,都证明其是一种十分优越的语言形式。”②只要把文言诗歌与白话诗歌放在一起相比较,就会看到文言语体的巨大魅力。然而,上世纪初的白话先驱们却错误地将这两者对立起来,扬此抑彼,结果是白话一语独尊,文言则被打入冷宫。可是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当代的白话文学能够凭什么样的作家或作品,来证明自己的确比古代的文言文学更优秀、更伟大、更高明呢?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莫大的黑色幽默。既然如此,复兴文言创作,重振古文雄风,也就势在必行了。文言复兴的意义十分重大,既有利于丰富文学创作的语言形式,促进当代文学的蓬勃发展,也有利于继承优秀的文学传统,弘扬民族的文化精神,同时还可以促进诗、词、曲、赋、骈文等优美典雅的文体的回归,因为它们大多是以文言为主要语体的。当然,笔者倡导文言复兴,并不是要用文言文来取代白话文,也不是象明朝前七子所主张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那样,模拟照搬,生吞活剥,而是要使文言文在现代汉语写作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又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创新包括思想主题新、内容材料新、语言词汇新和表达方式新等,从而最终创造出一种既符合传统规范,又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全新的语言体式,促进现代语文与文学创作的发展。作者: smile667788 2006-9-26 17:01 回复此发言--------------------------------------------------------------------------------3 从中国文学的语言变迁看当代文学的语体多元化 *转贴文言复兴不仅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切实的可行性。由于白话文本身就脱胎于文言文,无论在词汇、语法还是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留有文言文的深刻印记,再加上有无数优美的文言作品可资借鉴,因此,从白话过渡到文言写作并非难事。例如在2001年高考时,一个中学生以文言写作的《赤兔之死》被评为满分,并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这说明文言写作并非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严复、林纾翻译的文言作品和辜鸿铭、钱穆、钱钟书等人撰写的文言著述倍受推崇,金庸、梁羽生等文白交杂的武侠小说受到普遍欢迎,也可证明这一点。目前,在海外和台港澳地区依然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的文言作品,广大海内外华人以及专家、学者等也经常用文言撰写文章,甚至还有不少青少年学生也喜欢文言“模仿秀”等,这些都充分说明文言复兴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必将会迅猛发展成燎原之势,而现在正是为复兴文言而振臂高呼之时了。2.白话文的分化清末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的根本目标,就是打倒“言文分离”的文言文,倡导“言文合一”的白话文。那么,究竟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白话文呢?白话先驱们的思考与提法也各不相同。胡适把白话的特点归纳为三条,即是“说白”、“清白”、“黑白”之“白”,进而提出规定一种“标准国语”,建设“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主张。钱玄同认为:“制定国语,自然应该折衷于白话文言之间……”③傅斯年则主张:“采用各地语言,制成标准之国语”,④甚至是“欧化的国语”。周作人在《理想的国语》中说:“我们所要的是一种国语,以白话(即口语)为基本,加入古文(词和成语,而不是成段的文章)方言和外来语,组织适宜,具有论理之精密与艺术之美。”⑤这些提法乍看起来都是各有道理的,但实质上却仍然过于笼统与含糊,缺乏科学的分析和定位。笔者通过对上世纪白话写作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在所谓“白话文”的共同称谓之下,其内部的语言形式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与差异。例如,曾经受到胡适热情赞扬的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就属于方言文学。朦胧诗、现代派与后现代派那样的作品,应该是欧化文学。冰心、李金发、废名和俞平伯等人广泛运用文言词汇写作,从而使作品呈现出“白话文言化”的特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故此,笔者认为,现代白话文完全可以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大众化的白话文,即普通话写作;二是以普通话为基础,以地方话为特征的方言化写作;三是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即口语化写作;四是受西方语言影响的欧化语,即欧化文写作。从现在白话文写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独霸文坛,形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话语霸权,而方言化、口语化和欧化文的写作,一直处于边缘化与被忽视的地位,其实这是极不公平的。笔者提出白话文的细分与定位,就是要彻底打破普通话的话语霸权,使方言、口语和欧化语的写作等都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对于文学语言“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与确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对现当代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就可清楚地看到白话诗内部的分化与差异。早在“五四”时期,胡适提倡方言俗语入诗,后来却遭到了众口一词的否定,许多人主张用“雅言”写诗。在经历了“方言”和“雅言”的轮番交替之后,诗歌却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大概是当初的批评者所未曾预料到的。当代诗人于坚把新诗的语言划分为两个向度,即普遍话写作和口语化写作。他认为:“普通话把汉语的某一部分变硬了,而汉语的柔软的一面却通过口语得以保持。”普通话“使汉语成为更利于集中、鼓舞、号召大众,塑造新人和时代英雄,升华事物的‘社会方言’”,而“汉语的更丰富的可能性,例如它作为诗歌的非抒情方面、非隐喻方面,坚持从常识和经验的角度,非意识形态和形而上的而是生命的、存在的角度方面,”只有在口语写作中才得以保存。因为口语写作软化了“变得坚硬好斗和越来越不适于表现日常人生的现时性、当下性、庸常、柔软、具体、琐屑的现代汉语,恢复了汉语与事物和常识之间的关系。口语写作丰富了汉语的质感,但它重现具有幽默、轻松、人间化的和能指事物的成分。”⑥这一论述也许有点以偏概全,但却明确地说明了普通话与口语化写作的客观存在,以及这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异。虽然我们有时很难将普通话、方言化、口语化与欧化语的写作截然分开,但它们之间在形式与风格上的差异的确是客观存在的。由此可以断言,白话文的进一步分化定型,方言化、口语化和欧化语写作的迅速崛起,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作者: smile667788 2006-9-26 17:01 回复此发言--------------------------------------------------------------------------------4 从中国文学的语言变迁看当代文学的语体多元化 *转贴3.欧化文的独立欧化文,或称欧话文,主要是指直接借鉴与摹仿外国文学的语言形式而创作的一类文艺作品,如朦胧诗、现代派与后现代派文学,以及翻译文学等。如果把这种欧化文同传统的白话文,包括普通话、方言化、口语化写作等相比较,我们就会看到,无论是在词汇、语法,还是在文本结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巨大的差异。欧化文的出现,无疑是现代白话文发展转型的必然产物。早在白话文创立之初,由于异常的干枯、贫血,于是为了弥补词汇、语法的不足,白话文的先驱者就大量地吸收借鉴西方的词汇、语法、逻辑和修辞等方法,从而创造出一种“欧化国语”的文学。正如傅斯年在《怎样做白话文》中所说:“我们不特觉得现在使用的白话异常干枯,并且觉得他异常的贫——就是字太少了,补救这条缺陷,须得随时造词,所造的词多半是现代生活里边的事物;这事物差不多全是西洋出产;因而我们造这词的方法,不得不随西洋语言的习惯,用西洋人的意味。”甚至 “直用西洋人的款式,文法,词法,句法,章法,词枝,……一切修词学上的方法,造成一种超于现在的国语,欧化的国语,因而成就一种欧化国语的文学。”⑦傅斯年的这一论断,不仅深刻说明了欧化文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而且还对现当代文学语言的嬗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及深远的影响。除了在文学创作方面主动吸收外来词汇、句法与表达方式,形成具有欧化特色的风格之外,近现代时期大量翻译文学的涌现,也有力地推动了欧化文的形成与发展。以严复、林纾等为代表的翻译家,使用文言语体翻译西方名著,虽然影响巨大,但也招致了不少人的批评。他们认为,以旧形式表达新思想不能做到“等值”转换,缺乏准确性与精密性,往往谬误极多,甚至“失真”。于是,鲁迅便主张“直译”或“硬译”,倡导“宁信而不顺”。后来,随着外文翻译越来越多,白话文的欧化现象自然就日趋严重,欧化的白话文本亦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甚至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现代白话文的这种欧化倾向,历来颇受争议。有人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人以捍卫汉语的纯洁性为由,口诛笔伐,必欲除之而后快。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是这种欧化倾向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还不断地花样翻新。例如,新时期文学中先后出现的朦胧诗、现代派和后现代的作品,即是这种欧化语体的重要表现。对于这种欧化语体的发展及其演变,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地加以对待,任何漠视和片面否定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既然白话文的欧化和欧化的白话文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并对现代汉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正面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应该充分认识和完全肯定它的存在价值,并且努力使之从现代白话文中独立出来,彻底摆脱其从属地位和尴尬的处境,从而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语言体式,即地地道道的欧化文。这样不仅是对“五四”以来,汉语欧化现象的充分肯定,而且还可以为许多别开生面、另有韵味的欧化作品,争取到合理合法的地位和广阔的生存空间,使其不再被目为现代汉语的污染物而得以健康发展,同时还能使许多诗人和作家的艺术创作得到应有的尊重。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4.网话文的崛起网话文也可称为网语文,它是在网络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文本形式。网络语言是计算机与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现代科技所衍生的语言之花。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写作,在网络论坛BBS上发帖或上网聊天时,为了追求输入的方便与快捷,于是大量使用计算机健盘上的英文字母和数字,以及计算机内部储存的各种图形符号,同时还对现有的字词、句法加以改造重构,对原有词汇赋予新的含义等,从而最终造就了一种由汉字、数字、外文、符号、图形以及音乐等所构成的超文本系统。由于网络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新语体,具有新颖性、便捷性、形象性和幽默性等特点,因而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厚爱,并且出现了向大众传媒和社会用语转移与扩散的新趋势。这种以网络语言为基础所形成的网话文,不仅在词汇、语法上与传统意义的白话文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在传播方式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纸质文本变成了电子文本。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网话语体已经大量出现在网络文学、游戏文学之中,显现出一种全新的风貌。有专家预言说,网语必将成为21世纪的流行语言,并代表着未来汉语的发展方向。由此可以预见,网语文学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迅速崛起,成为当代文学中一股势不可挡的朝气蓬勃的生力军。作者: smile667788 2006-9-26 17:01 回复此发言--------------------------------------------------------------------------------5 从中国文学的语言变迁看当代文学的语体多元化 *转贴综上所述,笔者所首倡的“语体多元化”的理论,就是通过文言文的复兴、白话文的分化、欧化文的独立和网话文的崛起等,最终彻底打破白话文的语言垄断和普通话的话语霸权,从而使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呈现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局面,这既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同时也是对上个世纪新文学发展的肯定与延续,更是开启了中国语文走向未来的新里程。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用各种不同的语体形式来传递信息和表情达意,应该是每个人自由的选择。文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固然要考虑到普通读者的接受能力,但同时也必须满足多种层次读者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抛弃传统的根深蒂固的“一元化”、“一语化”的文学观念,建立现代的新型的“多元化”、“多语化”的理论体系,从而最终实现对五四时期胡适、陈独秀等所倡导的白话文理论的彻底超越,真正实现中国文学向现代化的伟大变革。笔者深信,依照中国文学的历史规律和演变趋势,当代文学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第五大历史时代,即以现代白话文为主体,文言文、欧化文、方言与口语化写作共同发展的多语化时代。这将是一个思想之花自由绽放,文学体裁层出不穷,语言形式丰富多彩的新世纪。让我们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文学语体多语化时代的来临!参考文献①瞿秋白:《鬼门关以外的战争》,《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638页。②郑敏:《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125页。③钱玄同:《尝试集序》,《新青年》第4卷2号。④傅斯年:《建设的文学革命》,《新青年》第4卷4号。⑤周作人:《理想的国语》,《夜读的境界》,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版,第779页。⑥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诗探索》1998年第1期。⑦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版,第232页。说明:本文发表于《求索》2005年第1期

文学是人类特有的文化形态,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统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理论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后,学者历史性的审视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问题,发现关于现代性这一概念较为复杂,误认为现代性为百宝箱,该种现象违背界定学术名词的逻辑性原则。但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表达传统文学性质反抗和质疑现代性的两面性,文学中关于现代性的审美同社会中的现代性不同,文学更加注重研究其他方面,下面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领域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可以说现代性已经成为当前文学研究的重要话题。对于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一方面促进了新的艺术、审美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对传统艺术的审美造成了毁灭性影响,对文学艺术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因此,对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

1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定义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有的领域认为,现代性是一个时间概念,还有的领域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思维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完善的一个过程。在文学领域中,有很多学者认为,文学的现代性是一种审美的现代性的体现,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艺术的存在。严格的讲,文学现代性是很难定义的,总的来说,文学现代性是一个系统,具有审美、启蒙等功能,而文学现代性的中心则是审美现代性。

2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2.1审美现代性有悖论性:

对于文学审美的现代性,与社会的现代性是有一定差异的,文学审美的现代性不仅考察了科学方面现代性,还从主题、审美观、言语、个人等方面考察了现代性。文学现代性是集中国人情感、梦想、生活追求、价值观等为一体的存在。在审美现代性中,具有稍纵即逝的特性,审美现代性有一面很容易就消失了,而另一面则是永恒不变的,因此要通过艺术处理手段留住审美现代性容易消失的一面,从而将其变成永恒的话题,与此同时,在现代技术下,传统艺术中的灵气逐渐消失,可见审美现代性是具备两面性的,它不仅能促进新审美观念的产生,还会对传统艺术审美造成打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中,存在着经验世界具体性和现代经验零碎性的特征,由于世界是由碎片组成的,因此,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碎片在文学中的地位,通过碎片的重组来创造中国现当代文学整体。

2.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发展两难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和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有很大的关联,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现代化进程又有很大的差异。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而言,不仅仅是借鉴了西方的发展成果,还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中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现代性的主要差别在于:(1)语境不同,西方的现当代文学现代性是对古典文学的反抗,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要在反传统中凸显民族特性,还会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防范现代性存在的陷阱。(2)文学表现形式不同,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其现代性是传统理性推翻后的直接体现,是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展现出一种非理性的世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生存与现实和传统的夹缝中,具有文学艺术的探索性、先进性,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表达中国人独有的民族精神面貌。(3)内在机制不同,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由于存在的流派比较多,虽然矛盾重重,但是西方现当代文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资本主义进程出发,对人的精神异化进行分析,寻求人类最好的归属;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以集体为主,社会现代化、民族独立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终归宿。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是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西方现当代文学虽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并没有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陷入既反对中国传统,有对西方的现代性产生质疑的两难境界。

2.3文学现代性体现的怨恨情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也在排斥着现代性,在肯定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矛盾的看待它的落后性,我国现当代知识者不得不面对现当代文学优点与缺点并存的局面,使得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审美体验归结为“怨恨”。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这种怨恨紧密相连。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是在西方现代性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它不是自身发展的产物,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现代化与传统冲突的怨恨,也体现在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怨恨。

2.4文学现代性的转型:

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存在的问题,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笔者看来,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是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开始的,从实际创作看,鲁迅是从精神感受、文学观念等方面来体现文学现代的。此外茅盾在《蚀》中,通过知识青年的情绪感受来体现文学现代性,在《子夜》中,通过火车、轮船、烟囱来体现出主人公对“现代”的向往。在胡适、鲁迅、茅盾等作家的带领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逐渐发生了转型,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带向了“现代性”的高潮,也逐步去除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现代性”的弊端。

3总结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产生于西方现代性的压迫,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发展存在两难性,并且有一定的怨恨情结,同时文学现代性与现代性中的审美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的复杂性,使得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的问题探讨[J].才智,2015(01):325-326.

[2]李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问题的探讨[J].文艺生活旬刊,2015(04):9-10.

[3]郭剑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评吴秀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J].浙江社会科学,2010(03):120-122.

【摘要】自从有了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分,近两千年以来,两者之间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面临着怎样的现状?中国古代的文学资源又该如何继续发展,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一种关系,对此本文主要从这三点着手分析,以此促进我国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以及现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现代文学语境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演变,近代社会发展以来,文化的发展也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变迁,在现代和传统的交界之下,国内外相融合的发展中,中国现代文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那么中国现代文学在古代文学资源的影响下是如何在现代性的语境中被充分激发出来的呢?这种进入式的激活方式是是以何种标准为依据的呢?同时应该如何在传统的价值观中把握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的内在联系呢?传统价值观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的。

一、中国现代文学面临的语境局势

1.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与发展。

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国家在坚船利炮的协助之下打开了我国国家的大门,使得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此,很多文人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我们国家的贫穷落后以及与西方技术发展先进之间的差距,深有感触的文学人士开始将生命置之度外,而以壮我国威,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投入到革命激战中来,一场场关于文字的革命如洪流般铺天盖地的袭来,“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这一系列的革命似乎带有一定的仓促性,将古代文化以猝不及防的态势打入了深渊,使得中国近代文学发展面临着诸多阻碍。文学革命,自1917年开始在我国拉开了帷幕,带有乡土气息的小说,蕴含伤痕的各类文学著作,九叶诗派等等,到当前各类穿越小说、都市言情的泛滥,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之下,我国的现代文学好似给人一种繁荣昌盛之感,可是如果仔细探究来看,这种繁荣的背后,所谓的文学大都不过是浮夸的、虚无的,并且在国外西方世界的影响之下,关于民族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处于瓶颈状态。

2.文学“断裂层”。

纵观近百年以来的现代文学发展史,还没有哪一本比得上《红楼梦》的小说,也没有一首能够和唐诗三百首相抗衡的诗歌,现代文学语境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无非只是在面对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产生的尴尬,在面对世界经典文学时候的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之感。但是作为一门独具感性气息的学科,文学不仅应该有着现代社会的影迹,同时还不能脱离历史母体。纵观现代看似发展繁荣的文学界,和古代文学有联系的作品,我所了解的比较著名的作品有郭沫若先生编著的《屈原》、王独清的《杨贵妃之死》、宋之问的《武则天》,等等,可以说与历史有关的这些作品真的很少,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优秀的文学作品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太多的作家一味的朝前跑,而忽略了对古代文学的观望,使得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出现了裂痕,就现代文学来说,古代文学是其根,是其源,如果少了根和源,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势必会腐朽没落。

二、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上述我们谈到中国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的语境出现了裂痕,也就是所谓的断裂层,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缺少了古代文学所蕴含的精神,究其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古代文学资源的匮乏吗?答案是否定的,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像中华民族一样有着数以千万计的历史编写人员。由此我们可知,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是多么的深厚和丰富。

1.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

为后人们所铭记和津津乐道的古代文学和历史文人真的是数不胜数啊,先秦名著就有《诗经》、《庄子》和《周易》;东汉和西汉时期,出现了拥有磅礴气势的汉赋和《史记》;魏晋时期,文学作品更是如泛滥之江河,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就有“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唐宋时期的“诗仙”、“诗圣”、“诗鬼”所写诗篇千古流传,水平不分高下,以豪放派、婉约派为代表的诗词文人独领时代潮流;元代的杂曲更是不甘落后,《西厢曲》、《牡丹亭》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骚;明清时期,古代文学更是走上巅峰之路,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四大名著,集政治、爱情、诗词歌赋等于一体,不仅丰富了当时文人精神世界,更成为现代的经典著作,除了这些,各类民歌、史记也不甘落后,壮观了古代文学。

2.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说起文学资源的文化传承,我们不得不感到羞愧,在传承方面,我们没有做到主动积极,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克服两方面的难题,第一是将想当然的这种想法克服掉,在当前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社会人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去改变文学资源的发展,然后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发展演变。但是这种想当然绝对不能脱离历史的发展,而是应该站在真实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传承和接受。第二应该站在多种角度对古代文学进行解读,历史的久远和文学资源的丰富这两大特点使得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受到了阻碍。对此就必须要求工作者能够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防以片面单一的角度去褒贬历史人物和事实,应该做到客观性和广义性的评价。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现代文学也必须紧随其根,而古代文学就是现代文学的根。尽管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其为了弘扬现代性,而企图将古代文学抛离出去,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而且现代文学的发展是始终离不开古代文学资源这一丰富的源泉的,如当代以人为本的意识离不开古代文学思想的天人合一,现在的审美离不开古代的意境,如今的散文诗歌更是离不开古代文学资源的思想。因此当前现代文学的发展,应该站在现代的角度,以古代文学资源为发展根源,深刻挖掘出其中所存在的潜力,从而有效的促进自我发展。在当前,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无非就是做到返璞归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传统,如此才能使得心灵获得慰藉。因此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的是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管理,如果不能以古代文学资源为根本和指引,现代文学是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的,如果不能将现代文学的语境融入其中,古代文学也是不能有效发挥出其资源力量的。因此中国现代文学语境的发展和古代文学资源的挖掘,两者之间可谓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现代文学是在我国发生了历史变化之后,人们的思想脱离了原本的封建之后而对外国文学所接受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其在表现现代的科学民主思想的时候所运用的现代语言,而且对艺术表现形式也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新的体裁。另外在各类表现形式上,如抒情方式、描写手段都给予了创新,形成了现代化的特点,从而和世界文学潮流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在精神层面来看,不管是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方面,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古代文学的精神注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都是和儒家或者道家文化仅仅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所体现的主要是精神文学的层次,还没有和方法论结合起来,而现代文学的精神既包含了方法论,也包含了现代的文学思想。第二、在现代文学的内涵中虽然包含着一定的人文因素,但是其主要的文学意识是个性主义或者人道主义,这种因素是古代文学中所不具有的,它们是从近现代的西方国家引进来的一种文化,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源泉,也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所在,现代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的解放最终都是对人自身的一种解放,而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精神在古典文学中是不常见的。第三,古代文学主要是以文言文为主要符号的文学形式,而现代文学则是以白话文为主要表现形式,白话文这一语言符号虽然取代了文言文,但是其更具独特性和新颖性,使得现代文学更具美感。第四、古代文学体裁主要是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形式,而小说和戏曲则是处于边缘发展的形式;而到了现代,小说则成为了主流发展形式,诗歌和散文则处于了边缘发展。结语:纵观上述,我国现代文学的语境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局面,需要新的源泉的注入,而古代文学资源,需要被充分解读和挖掘,二者之间要想得到永恒发展就必须不断借助对方的力量来实现自我的发展,有效实现我国文学史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德发.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沉思[J].东岳论丛.2010(01).

才五分,兄弟你真是抠sir

中国的转型研究论文

研究领域: 中国制度转型、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农村发展 教育经历: 祖籍江西新干,1964年生于陕西西安。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本科。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获发展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1989年8月至1991年8月,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变压器厂职员。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讲师。1999年7月至2002年12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2000年1月至5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访问副教授。2002年4月至6月,日本国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2003年7月-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访问教授。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2002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2006年11月到2011年4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2003年11月-2010年1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年至2012年,担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2010年至今,担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11月21日,接替周其仁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主要兼职: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5年4月22日,当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2006-2010),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2005 -),康奈尔大学经济和社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季刊》主编(200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Agricultural Economics 副主编(2007-2010),China Economic Journal (2007-,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金融学》(2003-,四川大学主办)、《公共管理评论》(2003-,清华大学主办)、《世界经济文汇》(2005-,复旦大学主办)、Journal of Rural Cooperatives(2006-,希伯来大学主办) 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研究分会(2006-,副会长:2007-),留美经济学会 (1993-,1998-1999年度理事,出版委员会成员,2004-),美国经济学会(1997-),英国皇家经济学会(2006-),国际比较经济学会(2003-),欧美同学会 (1997-)。 匿名评委:Agricultural Economic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Urban studies, 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2005),社会科学基金会(2002),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1),英国Economic &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中国软科学学会 (1999)。 教授课程: 经济学原理;演化博弈和制度分析;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商业数学与博弈论初步;中国经济:1949-1999;高级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应用初步。 主要荣誉: 论文《结构转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获第二届“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11年3月。专著《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获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2009年2月。论文《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研究——来自全国、江苏省与广东省的证据》获第一届“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最高奖,2008年11月。《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度中国青年领袖,2008年5月。北京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7年6月。GDN第8届年会“Reforms, Public Services and Poverty” 一等奖(和沈艳合作),2007年1月15日,北京。Fellow, India-China Institute, The New School, 2006-2008.  第二届“农村发展研究奖”,论文奖,2006年。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2006年。北京大学十佳教师,2006年。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奖教金优秀奖,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北京大学第八届文科优秀著作二等奖,2002年9月。北京市2001-05年度“跨世纪百人工程”。北京大学2001年度岗松奖教金,2001年4月。北京大学第七届文科优秀论文二等奖,2000年9月。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赴美交流奖学金,2000年1月-5月。世界银行Robert McNamara研究奖学金,2000-2001。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学金,教育部,2000-2002。归国奖学金,福特基金会,1997-1998。Gamma Sigma Delta,世界农业荣誉协会,1995。MEO奖学金, 威斯康星大学,1995年春季。孙逸仙中西部奖学金,1995年。五四科学论文奖,北京大学,1985。2015年6月,姚洋、钟宁桦合著的《中国企业中的工会与工人的福利》(Unions and Workers’Welfare in Chinese Firms)获得第十六届(2014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学术著作: 姚洋、高梦滔(主编):《健康、村庄治理和农村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Yang Yao and Linda Yueh (editors),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orld Scientific, 2006.  黄平、姚洋、韩毓海:《我们的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顾昕、高梦滔、姚洋:《诊断与处方: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林毅夫、姚洋(主编):《中国的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Garnaut, Ross, Ligang Song, Stoyan Tenev, and Yang Yao. Ownership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he World Bank, 2005.  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译著: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姚洋:《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刘一皋、王晓毅、姚洋:《村庄内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Ross Garnaut, Ligang Song, Yang Yao and Xiaolu Wang,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 Canberra: Asia Pacific Press, 2001.  姚洋(校者):《充分理由》(Daniel Bromley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即出。赖平耀、姚洋、邢予青(译者):《民主制度的经济理论》(Anthony Downs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姚洋(校者):《博弈与信息》(Eric Rasmusen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姚洋(校者):《博弈论》(Tirole and Fudenberg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课题项目:2008年3月-2009年3月:“中国制度转型的特点和经验”,教育部。2007年7月-2008年1月:“中国地区差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背景报告。2007年5月-2008年5月:“中国出口产品技术提升研究”,主要实施人之一,北京市-北京大学共建项目。2006年6月-2006年12月:“村庄选举及其影响”,主要实施人之一,Brown大学和斯坦福大学。2006年4月-2006年12月:“中国私营部门的发展和可持续性”,主要实施人,IFC。2005年7月-2005年9月:“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调查”,主要实施人,FIAS、IFC、MIGA。2005年9月-2007年8月:“中国工业集聚研究”,参与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土地制度和城市化的关系”,参与人,教育部重大课题项目。2004年9月-2006年8月:“中国增长方式转变研究”,主要实施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9月-2006年8月:“中国转型研究”,主要实施人,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2004年2月-2005年6月:“大病风险对农户的影响”,主要实施人之一,世界银行。2002年7月-2003年7月:“中国农村医疗体系改革”,主要实施人。 2002年7月-2002年12月:“国有企业改制研究”,主要实施人之一,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资助。2001年3月-2001年8月:“产权改革中的效率和平等:中国的例子”,与Michael Carter, Klaus Deininger, Juergen Voegele合作,世界银行。2000年5月-2001年4月:“中国政府改革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世界银行McNamara项目资助。2000年1月-2000年12月:“东亚技术发展”,中国项目负责人,世界银行。2000年1月-2002年1月: “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与绩效”, 负责人, 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会资助。1999年6月-2000年3月:“中国私营部门研究”,主要实施人之一,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资助。1999年7月-2000年9月:“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与中国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变迁”,项目负责人,与王晓毅、刘一皋合作,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公共政策资助项目。1999年7月-1999年12月:“贵州土地长期租赁的效率和公平问题”,项目负责人,世界银行资助。1998年9月-2001年9月:“中国财政体制研究”,参与者,负责乡及乡以下的财政研究。项目总负责人为吴敬琏。福特基金会资助。1998年6月–1999年1月:“中国农村工业化”,项目负责人,与林毅夫合作,世界银行资助。1998年3月-1998年12月:“中国小企业的技术与效率”,项目负责人,与王岳平合作,世界银行资助。1998年1月-1998年7月:“城市化对中国环境的影响”,项目负责人,日本联合国大学资助。1997年1月-1998年1月:“土地制度、土地市场与中国农业绩效”,项目负责人,与Michael Carter和刘守英合作,世界银行资助。

政治:由封建制转为半封建半奴隶制,是历史的倒退经济:中国经济全面衰弱,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文化:文化空前专制,中国科举制彻底腐朽外交:闭关锁国,中国不只没有前进反而倒退260年科技:中国科技开始全面落后西方思想:奴化思想,扼杀明朝开明思想

从经济上讲:元朝是全面健康发展的商业社会,外贸收入占有相当高的国民收入比例。中国事实上在宋代已经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元代,资本主义事实上已经开始进入了“原始积累”的“羊吃人”阶段,也就是商业、手工业,开始向传统的农业抢饭吃的阶段。在元代,商人很容易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成员,整个商人阶级受到尊重,商业文明被极高的推崇。商业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元代是一个顶峰。这是在宋的基础上的正常发展的结果。宋帝国也是一个以商业为发展导向的产业,不过宋的商业规模并不如元强大,因为毕竟元是在宋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出来的。然而到了明朝则先后切断了陆上丝绸之中和海上丝绸之路。商业被彻底打击。中国几千年来作为积极的商业帝国的地位,从此不再。中国与外界不存在正规合法有序和积极的商业关系。只能保持一种类似于先秦时期的“朝贡”模式。可以说,明朝使中国的对外商业模式倒退了几千年,一下子打回到了秦始皇他爷爷的时代。而商人想要掌握政权,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即使是商人的儿子,张居正,一度成为了大明帝国有史以来空前绝后最优秀的宰相,但是他也不敢于去维护商业集团的利益,而反而更加的保护地主阶级的权益。因为明代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张居正之所以要当官,就是要摆脱商人家族的卑下的社会地位。张居正尚且如此,其他人可想而在。在这样的格局下,作为不能掌握政权的一个阶层,商人,是永远没有政治前途的。因此,也是绝对没有任何发展起资本主义的机会的。可以说,明朝没有给资本 主义留任何生存的机会,只有死路一条。而进入清代,连这种秦始皇他爷爷的水平也没有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完全成为了小农自给自足型的。清朝连死路都没有留给资本主义,因为根本就没生出来过,清朝从建国以来,就从来没有什么商业化的事情发生过。既无生,何谈死?从政治上讲:元朝的皇权相当有限,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制衡,皇帝要通过宰相来管理国家,宰相又要受到地位平等的监察机构的限制。而且地位有相当高的自治权力,中央不能过份干涉地位权限。进入明代,起初干脆取消宰相制度,后来作为一种妥协,将宰相权以非正式的方式移交给“皇帝的老师兼秘书”——大学士代理。而后,又渐渐的将执政的权力交在“皇帝的家奴兼玩伴”太监代理。而皇帝对太监的控制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可以说,明代的皇权,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尤其是太祖、成祖时期,是皇权最高胀的时期。到了清代,干脆连大学士和太监也没有了。真正的乾纲独断。大臣只有承政听旨的份儿,完全没有任何决策资格。从文化上讲:元朝具有极发达的文化,不仅继续并发展了“辽宋夏金大理吐蕃蒙古”等唐朝以后中国各王朝的各种文化,并且积极主动的吸纳来自西方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文化。元朝皇帝曾经多次写信至罗马天主教教皇,请求派出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传播西方文化,这在整个中国封建史上,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直到民国以后至今,中国人才开始以尊重的态度主动的学习西方文化,在这之前,只有元朝有过主动的向西方学习的姿态,而我们如果注意到,元这种姿态是在元朝处于世界第一强国的时候表示出来的,就更感到难能可贵了。一个王朝,在自己很强大的时候,积极主动的虚心去向比自己相对落后和弱小的民族学习文化,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到了明代,从建国之初,帝国开始很不情愿接受西方文化,明初的时候,帝国对完全没有威胁性可言的境内的基督徒进行了灭绝性的大屠杀。这其中其实很多人是中国人,当然多数是外国人。到了明末的时候,西方人再次出现在帝国的视线之内,士大夫们立即起来极力的攻击西方学者和传教士,是“居心不良”者。然而,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当时的西方根本想不到对中国有任何“不利的企图”,他们想都不敢想。直到帝国因为战争,——建州兵变,女真人谋求东北独立,这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西方人在武器制造方面的先进技术。顺带着,也接受了西方的很多文化和思想。因此明末甚至提出了反对帝制的思想,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而到了清朝,即使帝国已经离死不远了,帝国的统治者不得不借助西方的学者来当自己的先生的时候。仍给了西方学者一个限制“只许教学问,不许传教!,不许传播西方的思想。”所以可以说,到了清代,中国彻底没有一点对于文化的追求的态度,完全处于一种自高自大的极端民族自负主义情结当中了。所以总的说,由元至明,是一个历史性的倒退,从明到清,又是一个历史性的倒退。而之前的中国历史,从秦汉到宋元,不管是统一还是分裂,社会文明都是在发展中的。元朝是一个转折,元朝本身仍是在发展辽、宋、夏、金文明,但是发展的速度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而元以后,进入了欠发达阶段,社会的发展速度已经相当的缓慢。进入明朝以后,社会在主体上,已经不再发展,只有在帝国的边缘地区,和非主流领域,还有一点形式上的发展。进入清朝以后,连边缘地区和形式上的发展,也没有了,整个帝国就像一具僵尸一样。

摘要:当每一位政治学研究者都努力使自己的研究能对政治知识有所贡献,或者说产生学术增量的时候,政治学自然就不断向前发展了。可是,如果我们不善于盘活“知识存量”,譬如对走在我们前头的学者的知识贡献不甚了解,我们就有可能进行重复的难以形成学术增量的研究。《李景鹏文集》对中国近30 年经济政治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的解读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文集作者提倡并身体力行:把政治生活看成“力的作用场所”加以考察,使政治学研究能与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的学科打通,把“应然”的研究和“实然”的研究、思辨的研究和实证的研究、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吸收市场经济新观念以优化我国政治学研究工作,等等,很值得年轻的政治学研究者学习借鉴。 关键词:李景鹏文集;转型研究;知识增量;研究方法 一 近几年本人一直在思考中国经济市场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问题,也试图应用西方政治学理论,譬如亨廷顿等人的现代化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政治民主化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对“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将如何推动中国政治发展”进行描述。但是,当笔者读了近50 万字的《李景鹏文集》以及作者2002 年以后的系列文章后,发现原先自以为比较成熟也有一定独立见解的那些想法,在李景鹏教授的文集中早已有充满智慧的、条理清晰、说理透彻的论述。在笔者看来,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是一个靠一代代政治学研究者不断进行政治学知识产出和积累的过程,中国政治学这座大厦的建设和修缮需要不断有人为它添砖加瓦。在这样一个连续不断的知识积累过程中,年轻学者在经常关注西方政治学者的理论创新与方法改进的同时,对国内学者所做的研究及取得的成果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们的同胞尤其是那些从事政治学研究几十年之久的老一辈学者的研究成果面前,我们同样应该心存敬畏,用心研读,批判继承。有一种说法大概意思是要知往哪去,必须先搞清楚目前的方位在哪,我们要推动中国政治学更快发展,就必须知道走在我们前面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把它往前推进的。我们总是以引用西方政治学名著中的句子、段落,借用他们最新的研究方法为荣,却对西方学者做学问、写论文时所表现出的重视知识积累的良好习惯没有足够的重视。西方学者一般都知道,要产生“学术增量”就必须清楚“学术存量”,他们追求的是使自己的研究工作能够对该领域的知识积累有所贡献,因此,在开始某一项研究工作之前,他们会尽可能获得有关知识存量的百分之百的了解,以避免做重复研究。我们的情况则是,过分追求“文章数量”,白纸黑字,只要发表了就是“成果”,至于是不是能形成“学术增量”,似乎并不重要。其结果是,每年在各种各样刊物发表的文章确实数量可观,但学术水平并没有因此大幅提高。有感于此,读《李景鹏文集》使笔者放弃写“中国经济市场化与政治发展”之类文章的初衷,觉得写一篇“读后感”更有意义。 如果说“中国政治学缺乏解释力”的批评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话,那么,在笔者看来《, 李景鹏文集》给读者展现的则是一个能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富有现实解释力的老一辈政治学研究者的风范。文集中的文章很少堆积西方政治学新名词、术语,也极少引用西方某个著名政治学家的话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但这不等于说他没有学习、吸收、借鉴西方政治学理论与分析方法。他不是用西方的政治学理论流派和理论观点来简单地比附中国变化中的现实,而是把有参考价值的理论著作彻底咀嚼、消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思想营养、理论知识,应用这些理论知识,采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分析改革实践、洞察社会变迁过程,并用自己朴素而准确的文字、清晰的逻辑推演对所观察到的经济、政治制度变迁过程与规律进行深入浅出的说理,使其研究成果完全体现一个中国学者的问题意识、现实关怀和一位学问高深的学者的理论素养。因此,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的读者分享《李景鹏文集》。 李景鹏教授所做的中国“转型研究”属于规范研究范畴,但笔者发现其理论推演所得出的很多结论与国外一些学者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具有惊人相似的一面。譬如近来仔细阅读丹麦学者奥勒·诺格德著的《经济制度与民主改革——原苏东国家的转型比较分析》,发现奥勒·诺格德以1989 年到1998 年期间二十个原苏东国家作为实证对象,在“两个层次上”、“从两个角度”运用了比较方法进行“转型分析”,其得出的许多结论,与“文集”作者对“中国转型期问题的政治学思考”所获得的洞见非常相似。尽管诺格德主要不是研究中国的转型问题,但这种结论上的相似性可以增强我们对“文集”作者主要用“规范研究”方法所得结论的信念,让我们年轻学者认识到“规范研究”的价值,确信规范研究同样能获得真理性认识,从而自觉接受规范研究方法训练,不断提高规范研究能力。正如中山大学的任剑涛教授在一个政治学研究方法讲习班上所指出的,应该“寻求规范研究的方法尊严”,规范研究不应该在实证研究方法面前溃不成军,规范研究应该象实证研究那样有一套严谨的方法陈述,要努力建构规范方法。并指出,建构规范方法是件难度很大的工作,而规范研究成果要得到学术共同体的承认就需要历经学术共同体长期检验,必须具有知识推进意义并存在进一步争辩的余地,而且解释范式也必须经得起检验,因此规范研究实际上对研究者的个人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譬如必须具有思想性、知识积累、对触及问题的认同感、领悟性、敏感性和穿透力。笔者读《李景鹏文集》常常被作者对其所研究问题的认同感、领悟性、敏感性和穿透力所震撼,切实体会到作者具有很高的规范研究能力,但至今仍然是只能有所感知而不能言传,感觉“文集”读起来很有同感、很受启迪,可方法远远没有学到。也许成功的研究者还需要进一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在“建构规范方法”方面做些工作,真正成为还在“黑暗中摸索”的初级研究者的引路人。希望通过本文引发更多学者透过“文集”感悟规范研究的奥妙。 二 作为一个政治学研究者,研究中国转型的落脚点自然放在“政治转型”,而一个国家的政治是与其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其它方面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当读者翻看《李景鹏文集》的目录,会发现两个“似怪非怪”的现象:第一个是,文集的目录根本找不到“转型研究”这类字眼; 第二个是“, 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与市场”、“利益结构”这些本属于经济学研究者常涉及的问题,在文集的目录中与“政治体制改革”、“权力结构”、“政治腐败”、“社会团体”之类的术语具有大致相同的出现频率。为什么说这两种现象“似怪其实不怪”呢? 因为一个国家的转型是个整体推进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对其进行观察、思考、研究,必须有多视角、宽领域的眼光和多学科综合全面的知识,因此,一个真正全身心投入这方面研究,并长期坚守这一研究阵地,扎扎实实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的人,是不会在其所写的文章标题中使用“转型研究”字样的。 因为在他(她) 心里,假如把“转型研究”看成奔流入海的河流,那么,不同领域、从不同的分析视角进行各个具体问题研究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都将是也只能是汇入“转型研究河流”的涓涓细流。至于“文集”目录所反映出的“经济关怀”,本人的理解是作者抓住了“经济——政治”这对主要矛盾,试图描绘出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一过程中,经济制度变迁与政治体制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如何引起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一步步实现转型。由于文集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比较广,下面只能有所选择的介绍文集作者解读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思想观点。 (一) 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一阶初始条件” 什么是社会转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对于转型研究首先必须弄清楚转型的起因或者说转型的背景这一点,却不难达成共识。这好比研究股票市场的专家要对已经跌到低谷的某一只股票将会在哪个点上开始回升进行分析,也就是要预测曲线的“拐点”在哪里的时候,必须对原来这只股票的走势是怎样形成的有一个全面准确的分析判断一样,对中国转型的分析必须建基于对发生转型前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深刻认识之上。“每一位曾经在以往‘真实存在的社会主义’中生活过的人,可能都有着同样的感觉,那就是对于我们所见所闻,在谙熟习常的感觉之中,模模糊糊地察觉到了它的某种不正常”。《中国转型期问题的政治学思考——〈李景鹏文集〉》的作者把“文革”给中国社会造成的破坏、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作为中国选择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从而启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初始条件”:“人类的活动只有在客观的历史发展为其准备了可能性的条件时, 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是发生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也不是发生在七十年代初,而是发生在七十年代末,这是因为只是到了这时,历史才为我们提供了改革开放的机遇,而我们又正好及时地抓住了这个机遇。” 作者从思想解放、体制外经济因素的发展、对计划经济弊端的切身体验和对市场经济的接纳、对人治的厌恶和对法治的期待、对经济民主和思想政治文化自由的追求、对社会秩序的珍视和对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憧憬等十个方面来分析文革所产生的客观结果对于形成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所起的作用。总之,“若忽视了文革的客观结果对造成我国现代化机遇所产生的影响,就不能说是对我国现代化机遇的全面的把握”。这就是文集作者对始于上世纪70 年代末的中国社会转型的“初始条件”的分析。 (二) 对转型过程各种相关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动态分析 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经济体制变革与国家“政治控制” 方式的转变相互促进,两方面的改革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作为政治学研究者,其使命在于:一方面是随时检视现有政治控制方式中有哪些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对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将为政治体制改革创造哪些有利的条件、积累哪些方面的压力并以怎样的方式转化成政治发展的动力进行理性的分析并发出预警信号。《李景鹏文集》所记录的正是作者尽一个政治学者的职责,几十年跟踪观察我国的改革历程,不断进行理论思考所得的真知灼见。特别是作者对处于变动中的各种“结构”的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的解释和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源泉的揭示,可以说是入木三分,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指出,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族群结构、阶层结构、文化结构、经济结构、利益结构和政治结构,其中的政治结构又可以分为政治主体结构、政治权力结构、政治文化结构等。因此,“在研究政治结构的时候,不但需要将政治结构的各方面的内容都涉及到,而且还要与社会结构中的有关方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达到深入的分析和透彻的了解”。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因为作者有这样一种认识,因此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始终抓住经济市场化所引起的各种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利益结构”、“ 阶层结构”的变化,分析预测政治结构将会相应发生的变化,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既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又富有超前意识。 1、对经济制度变迁与政治体制转型互动关系的动态考察 前面已经讲过,文集作者是抓住“经济——政治”这对主要矛盾进行中国社会转型研究,因此,我们很自然先要知道作者是怎么看待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与政治体制转型之间的关系。国内外都有人评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比较成功的,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似乎中国的改革是单条腿走路。那么,李景鹏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关注政治体制改革呢”?一般地说,促使人们关心政治体制改革大约有如下的一些因素:第一,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怀;第二,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的不满; 第三,对社会生活失序状态的不满;第四,对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的状况不满。第五,对某种具体的不良政治遭遇的感受。“但是,当人们开始关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人们便会陷入矛盾之中:这就是人们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这种愿望和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严重滞后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就说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单单有愿望是不够的。要想使政治体制改革真正能够向前发展,不能靠愿望,而要靠动力。因此,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问题乃是弄清楚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寻找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契机的根本性问题。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究竟来自何处? 从道理上来说,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首先应该来自广大的人民群众改变政治存在的要求。其次是来自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总是向着放松控制因而是减少权力的方向转变,因而就不可避免地使当权者丧失权力和利益。..在现实中政治改革从来就是有风险的,而且是会损害领导层的既得利益的。因此,政治改革对于各级领导层来说,从来都具有被迫性。..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便只能来自外部的压力了。也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的:即如果不改革,则会冒更大的风险和丧失更大的利益,这样,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形势之下,改革便有可能被迫地实现。因此我们就需要研究这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情况如何才会发生? 是什么样的形势和力量才会推动这种情况发生?“在目前,当来自人民群众的改革动力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探索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将会如何具体地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各种要求。而当这种要求遇到原有政治体制的阻碍时,又会引起什么样的社会后果? 这种社会后果又会怎样地影响领导者的决策选择? 当领导者做出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某些选择后,在执行的过程中又如何克服来自各方面的阻力? 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把经济发展、经济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都是些发人深省的非常需要政治学研究者通过深入研究作出回答的问题。 2、对社会利益结构变化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的分析预测 文集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重视利益分析,利益分析在《李景鹏文集》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在文集作者看来,“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它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一个社会的利益结构若发生重大的变化,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便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而引起震荡”。“利益结构在实际过程中是社会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之间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的中介,离开了利益结构这个中介,其联系和转化都不可能”。 因此,作者不厌其烦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并进而阐述这种变化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已经产生和即将产生的影响。作者从很多方面进行十分详尽的分析,在此不加以罗列,仅举其中的两点,一是作者关于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的观点,作者指出:“一方面由于利益单元的缩小和畸形的利益竞争,使人们产生对政治的冷漠和对政府的疏离,这就会降低人们对于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延缓政治改革,特别是民主的发展。 这种情况不利于促进政治建设,特别是不利于反腐败,也不利于改进社会风气和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质,但对于保持政治稳定有某些好处。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群体利益意识有可能逐渐发展,就可能为未来的民主发展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改变民主的发展缺乏社会基础的状况。它预示着到一定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将有一个较大的并且强有力的发展。”另外,作者关于社会利益结构变化对政治权威的影响的见解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指出,“利益关系的变化及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后果,特别是人们对于整体利益的疏离,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对政治权威崇拜的状况,而迅速地使政治权威世俗化。这种状况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会,使我们的政治有可能向着更现代化的道路发展,但短时说来,又会对加强政治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利益结构作为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特别是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之间的中介,对政治结构的影响是极大的。” 3、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一般要求和中国的现实出发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趋势以及使其健康发展的对策选择 作者首先指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是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政府职能的变化、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民间社会的发展、政治控制形式的变化、政治腐败的社会后果等所有这些变化相互作用的总的结果。接着分析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总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既关系到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地发展,又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自主化(即市民社会) 的发展。” 再接着,作者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落实到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并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我国现实状况出发提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应然关系”,在进入“实然关系”的分析时又把问题转化为“政府权力与社会权力”的不平衡问题,在把比较抽象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一步步拉回现实的社会以后,作者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第一是增强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作用,即是使政府在提供市场运行规则、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规则并有效实施这些规则方面发挥强有力的作用。第二是坚决杜绝行政权力对市场的非法的和不适当的介入或垄断,彻底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政事’分开。第三是坚定不移地创造各种条件来发展社会自主力量,使其向着社会自治和制约政府的方向逐渐地成长起来。”这是作者1999 年发表的见解,太发人深省了。 41 论证中国社会团体向利益集团转变的必然性和艰巨性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李景鹏教授关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团体的大量涌现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分布于文集、《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和2002 年以来发表的文章中,因此,在介绍他这方面的理论观点时, 不能仅限于《李景鹏文集》。“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的发展和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变化,人们追求的目标就变得多样化起来。与此相联系,人们所参与的社会组织也多样化了。于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便在社会上迅速地发展起来。这种情况对于政治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便成为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了”。 “我国目前的社团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大类:行业性的、专业性的、学术性的、公益性的、联谊性的。然而在所有的社团中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则是行业性的社团。因为行业性的社团是在经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是与社会生产和社会流通密切地联系着的,因而都是一些具有利益群体性质的社团。而作为一种有组织的利益群体,在学术上一般称为利益集团。虽然目前中国的这些具有利益群体性质的社团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利益集团,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利益集团的特征。因此我们对这些社团的研究就不能回避利益集团的问题,就不能不从利益集团的角度来进行,否则就无法深入”。 前面所说的“文集”的大部分研究属规范研究范畴的意思仅仅是指其结论的获得主要是靠理论推演,而不是靠统计推断。可是,当我们作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的时候,并没有排除进行理论推演的人在得出结论前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甚至接触大量的数据资料的可能性。仔细读过“文集”的人,可能会发现一种现象:在作者有关中国社会转型的大量的研究成果中并没有出现很多的数据、图表,但却能让读者仿如进入到其所分析的社会现象的真实场景中,感同身受的理解、接受其分析的各种经济政治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什么道理呢? 根据笔者的了解,道理就在于“文集”作者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而是时时刻刻捕捉正在变化中的社会政治生活的新气息、新动向。例如上述关于中国社会团体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实际上是建立在“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社会团体研究中心”(李景鹏教授是该中心的主要负责人) 所开展的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一定范围的实地调查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之上的。当然,在这当中,善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素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往深处考虑,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政治结构完全能够容纳利益集团现象了,那么这种状况与我国政治参与和民主化的发展又会有什么联系呢? 它是否会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产生某种影响呢? 如果会产生影响,那么其程度又会如何呢? 等等。这些问题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也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值得人们关注”。体现的就是作者立足现实预测未来的能力。 三 《李景鹏文集》对中国近30 年经济制度变迁与政治转型的跟踪、观察、分析研究是相当全面而深入的,远不是以上几点所能概括。椐本人学习所得,文集作者至少还从市场发展对政府职能的转变的要求、政府权力结构的变迁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社会转型期政治腐败的蔓延及其对社会控制系统的挑战、城市社区和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对基层民主的推动等方面对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整体变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但一个人的研究工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譬如说,本来,中国近三十年的高速现代化或者说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转型是由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共同推动的,但是文集作者对中国社会转型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对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分析。又譬如,“文集”基本上没有涉及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发挥问题,也许作者觉得近三十年的中国政党制度与1979 年以前三十年的政党制度并没有太多的差别,或者是别的什么缘故,总之,“文集”没有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政党制度功能发挥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政党制度功能的健全对中国社会顺利实现转型有什么影响。当然,这也许有点吹毛求疵之嫌,因为一个成功的研究者必定是懂得把力往哪儿使的有明确主攻方向的智者,不可能是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的“路路通”。限于篇幅,这个问题到此打住,下面转入对文集作者之所以能对中国社会转型作出不同凡响的解读的原因思考。 应该说,笔者在这个问题上只找到部分答案。早在1990 年,“文集”作者在谈到“政党政治与政治学的研究”时就说过一段可以让我们找到作者之所以能对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作出十分令人信服的解释的一个原因:“政治生活的规律也同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规律一样都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规律并非由什么超人的力量所主宰,而是每一个参加政治生活的人的意志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总的结果。因此,探究政治生活的规律,就不应该仅仅从书本上的原则出发,而应当主要依靠具体地分析社会上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复杂交错的相互作用的状况。在这种具体分析和描述的基础上,再借助于逻辑的工具去细心地探求,并将结论拿到实践中反复印证和检验,这样才能找到规律。因此,作为出发点,我们必须把政治生活看作是各种政治力量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场所,或简称‘力的作用场’。”为什么要把这么长的一段话都摘录下来? 没读过《李景鹏文集》的人也许很难体会其中的道理,而对笔者来说,从“文集”中找到这样一段话之时便是笔者解开“文集”作者为什么能对中国转型作出别具一格的解读的奥秘之时,因此,有种窃喜之感。 另外,“文集”还有一处引起笔者注意。在1998 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也是北大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建系十周年纪念之喜庆日子里,作为在北大执教已超过四十年也是与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共同走过最初的十年岁月的老教授发出这样一种期盼之声——“愿未来十年更美好”, 为政治学未来的发展“祈求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 希望在政治学研究中改变过去那种人自为战的局面”,“希望政治学界各种学术组织的活动能够更多地集中于学术的发展,而较少的受到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还“希望政治学研究能与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的学科打通,积极吸取来自其他学科的营养”。“在方法论方面,希望能把应然的研究和实然的研究、思辨的研究和实证的研究、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研究的深入”。读着作者这几个“希望”,笔者更是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更值得一提的是,“文集”作者在2000 年临近退休的岁月,全面总结了自己对如何吸收向市场经济过渡中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的新观念以改造我国的政治学研究的思想观点。作者指出,市场行为的核心是“交易”,从交易的本质所产生的市场经济的观念有互惠观念、过程观念、契约观念、世俗化观念和追求增量创新的观念。是否将这些观念引入政治学研究,情况完全不一样。如果政治学能吸收以上新观念,将会变得更加注重对利益调节和政治交易的研究、将会从注重“零和博弈”转向注重“正和博弈”、从注重统治和管理转向注重参与、从注重政治行为转向注重制度创新、从注重“存量变迁”转向注重“增量变迁”。太深刻了,非常值得回味。

地域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现状论文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这个行吗??

摘要: 人们的物质生活往往是和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更加重视文化生活。茶馆由于其自身独有的功能和文化性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茶馆的空间设计作为茶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体现文化性,但现有的茶馆装修却逐渐大众化。本文中,笔者以此为着力点,探究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

关键词: 地域文化;茶馆;空间设计;传承

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高的同时也更加追求文化生活。茶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而茶馆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落地生根。闲暇时亦或是社交时与三五好友,同事客户一同去茶馆坐上一段时间,共品一杯香茗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目前的茶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茶馆是一个文化场所,理应体现深刻的文化内涵。但有一些茶馆片面追求开发,对其文化并不重视。而将地域文化融于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化性体现。

1茶馆的概念和历史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同时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史学家考证,唐朝时期已有了茶馆。自古以来,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茶馆这个称呼在长江流域流传较广。两广地区人们多称其为茶楼,京津地区则多称为茶亭,除此之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等称谓。不过茶馆与茶摊相比,有经营大小之分和饮茶方式的不同。茶馆设有固定的场所,经营成本较高,除了提高茶品外,一般还会有各种小吃等。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品茶、休闲,社交,交谈等活动。茶摊则没有固定的场所,是季节性的、流动式的,主要是为过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在文化性上体现不强。中国的茶馆主要分为四种流派,即川派、粤派、京派、杭派。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国古典典籍记载,最早的茶馆出现在唐朝开元年间(713年-741年),称为茗铺。茶馆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场所,有许多文学作品以茶馆为背景反映社会现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著名作家老舍的《茶馆》。

2中国茶馆的现状

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中华民族对于茶有着独特的情感,由此形成的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茶馆以其独特的文化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休闲,文化,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所。茶馆的功能得到不断的扩展,也拥有了新的.含义。现代的茶馆除了提供茶品已及其他衍生产品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空间氛围,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其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一是极具特色的环境和氛围,二是高质量的茶品。其中前者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的茶馆虽然得到了不断发展,但在其装修设计上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茶馆本应反映地域性的文化特征,有许多茶馆对于这种地域特征却设计得比较模糊。茶馆的装饰与饭馆,快餐点不同,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切忌所有的茶馆都采用同样的装修风格和装修材料,而是应当充分利用地域的区别,地方文化的差异进行设计,适当地使用中国文化的元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文化性,茶馆也能充分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正是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对把地域文化运用到茶馆空间设计上这个课题进行探究分析才有重要的价值。这首先可以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运用地域元素对茶馆空间进行设计,其次可以让茶馆的文化性大大增强,此外还能够让人们通过了解茶馆中的地域文化对中国茶文化,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3地域文化运用于茶馆空间设计

地域文化要想充分并且适当地运用到中国茶馆的空间设计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各地的案例,使用真正适应自身的合理的方法。首先,设计人员在对茶馆进行设计之前,要确定茶馆空间的设计主题,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和有关的历史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文化性,历史性,独特性和科学性。比如,从众多的地域元素中,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几种最合适的茶馆空间设计元素,然后把现代的科学设计技术和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将各种设计进行组合,营造出一个富有神韵的茶馆内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茶馆环境,使得茶馆能够拥有自己的风格,吸引消费者,达到提高经济利益、传承文化的作用。

3.1充分了解文化,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和设计思路

茶馆可以说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茶馆,我们可以一窥茶文化的精髓,得到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享受,而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茶馆的空间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试想,如果一家茶馆的内部装修得如同一家快餐店(笔者当然不是对快餐店有成见,快餐店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其简易自然的设计风格),我们自然无法体会到文化的韵味。优秀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制定方案之前,应该对地域文化进行系统的分析,仔细探究各类特征,最后确定一个适当的设计主题切入点和设计思路。要想在茶馆空间设计中传承和体现地域文化,首先自然需要全面地了解地域文化,元素和历史等,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例如,一个地区、城市的历史、地理因素、名人、民俗等等都应被当做关注的重点。笔者在此以长沙市的一家茶馆为例。白沙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家茶馆选择白沙文化作为茶馆空间设计的主题。并以此为基础,在相关的文化典故,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运用于实际设计中的元素和材料,这家茶馆也被命名为“白沙源”。在空间布局上,这家茶馆主要是南北走向,一眼白沙井开于茶馆的正南面。茶馆共有二层,在茶馆的二楼最高处或是围栏边人们可以欣赏到源源不断的白沙源,这正好呼应了茶馆的主题。古井和茶馆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在这条线上,设计师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圆池,又在圆池之中放置了一台圆桌,加上桌子的颜色,如果我们从高远处看去,这个圆池就像是一个池塘,在上面漂浮着点点荷叶。这种设计使得茶馆能够和景色相结合,体现了湖湘地区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弘扬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突破了传统,例如在建筑材料上,“白沙源”茶馆大量使用透明玻璃而不是传统的砖瓦墙体,营造出了独特的空间立体感,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通透,茶馆空间不再封闭,内部的所有客人都可以看到茶馆外的景色。除此之外,玻璃与茶元素的结合也能产生特殊的效果。综上所述,以及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如果细致地分析地域文化、历史等因素,可以使地域文化体现得更加深刻,文化界限更加清晰,消费者所得到的感官和心灵享受也更加丰富。

3.2优化地方性元素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漫长的时间的积累,地域文化也是一样。而文化的演变和时代的发展则是分不开的,就如人们的审美标准一样,或以瘦为美,或以胖为美,追求标准都是随着时间的演进产生变化的。现代社会的节奏逐渐加快,技术更新更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茶馆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传统形式,而是应该对地方性元素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优中选优,此外,还要用新技术来展示地域文化。在设计时,要注重整体性,即在建筑材料,墙壁,空间布局,器物陈设等所有茶馆的组成部分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

3.3空间布局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广袤的疆域为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其中也包括各地独特的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例如,北方的高屋建瓴,飞檐斗拱,这是与北方的气候因素分不开的,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的建筑形式能够起到放风固沙的作用。这些建筑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域内人民的性格特点。南方的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体现了南方人精致细腻的性格。这种原理也可以应用到茶馆的空间设计中,运用空间布局体现地域文化,能够产生优质的融合效果。对于这一点,笔者以北京的“老舍茶馆”举例,这座茶馆非常有名,其设计体现了地域空间布局特色。正如笔者之前所论述的,正是运用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将整座茶馆变成了一座富有茶文化的四合院。这座茶馆使用的是传统四合院的二进房布局,将传统的地域空间布局特色和现代因素和技术相融合,使茶馆本身既充分地展示了四合院的建筑特色,又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而之前所提到的“白沙源”茶馆则是运用了南方园林的建筑空间布局特色。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在这座茶馆的设计中,设计师完全践行了这一原则,将园林的景致引进茶馆,进行精心的布置,再运用玻璃透明的特点,在茶馆中营造出了多层次的效果。

3.4选择材质

不同的材质所呈现出的空间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除了需要使用有地域特色的材料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手头上的材料,除了好中选优外,也要做到避免铺张浪费。例如,北方的茶馆多使用硬木等材料,南方则多用竹子,藤条等,这都体现了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地区人民特点。3.5家具、茶具等陈设品的设计茶馆内的家具等陈设品起着重要的实用和装饰作用,家具等陈设品能够充分的体现地域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例如北京的茶馆多使用明清特色的家具摆设,京剧,花灯等都成为了装饰材料。南方的茶馆则使用一些具有南方特色的器物。

4结束语

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一方面能给消费者提供独特的视觉观感,另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茶文化内涵。时代在进步,为了凸显文化内涵,地域文化必然会被更广泛地运用到在茶馆空间设计中。同时我们还要将传统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地域文化也能同时得到传承和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列举了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的方式,并分析了具体事例,希望能对茶馆的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殷小彤.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J].福建茶叶,2016,(03):123-124.

[2]降波.浅析地域文化在茶楼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09):111-112.

[3]张兴莲.传统文化元素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福建茶叶,2016,(06):119-120.

生物多样性科学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贵州是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据统计,贵州省境内植物种数在国内名列第四位,动物种数在国内名列第三位,贵州还是野生食用菌生长的天然温室,此外还拥有十分丰富的极端微生物资源和生长环境。显然,贵州典型喀斯特岩溶山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及开发利用与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贵州省长期以来生物多样性研究存在着力量分散及创新不够等问题,已难于适应今后贵州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使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研究真正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依托,对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已势在必行。本文概要介绍了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贵州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本情况、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研究有待拓展的学科领域以及贵州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技资源概况,并提出了对贵州省科技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的初步设想。

地域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论文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这个行吗??

摘要: 人们的物质生活往往是和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更加重视文化生活。茶馆由于其自身独有的功能和文化性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茶馆的空间设计作为茶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体现文化性,但现有的茶馆装修却逐渐大众化。本文中,笔者以此为着力点,探究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

关键词: 地域文化;茶馆;空间设计;传承

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高的同时也更加追求文化生活。茶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而茶馆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落地生根。闲暇时亦或是社交时与三五好友,同事客户一同去茶馆坐上一段时间,共品一杯香茗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目前的茶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茶馆是一个文化场所,理应体现深刻的文化内涵。但有一些茶馆片面追求开发,对其文化并不重视。而将地域文化融于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化性体现。

1茶馆的概念和历史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同时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史学家考证,唐朝时期已有了茶馆。自古以来,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茶馆这个称呼在长江流域流传较广。两广地区人们多称其为茶楼,京津地区则多称为茶亭,除此之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等称谓。不过茶馆与茶摊相比,有经营大小之分和饮茶方式的不同。茶馆设有固定的场所,经营成本较高,除了提高茶品外,一般还会有各种小吃等。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品茶、休闲,社交,交谈等活动。茶摊则没有固定的场所,是季节性的、流动式的,主要是为过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在文化性上体现不强。中国的茶馆主要分为四种流派,即川派、粤派、京派、杭派。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国古典典籍记载,最早的茶馆出现在唐朝开元年间(713年-741年),称为茗铺。茶馆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场所,有许多文学作品以茶馆为背景反映社会现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著名作家老舍的《茶馆》。

2中国茶馆的现状

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中华民族对于茶有着独特的情感,由此形成的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茶馆以其独特的文化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休闲,文化,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所。茶馆的功能得到不断的扩展,也拥有了新的.含义。现代的茶馆除了提供茶品已及其他衍生产品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空间氛围,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其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一是极具特色的环境和氛围,二是高质量的茶品。其中前者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的茶馆虽然得到了不断发展,但在其装修设计上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茶馆本应反映地域性的文化特征,有许多茶馆对于这种地域特征却设计得比较模糊。茶馆的装饰与饭馆,快餐点不同,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切忌所有的茶馆都采用同样的装修风格和装修材料,而是应当充分利用地域的区别,地方文化的差异进行设计,适当地使用中国文化的元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文化性,茶馆也能充分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正是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对把地域文化运用到茶馆空间设计上这个课题进行探究分析才有重要的价值。这首先可以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运用地域元素对茶馆空间进行设计,其次可以让茶馆的文化性大大增强,此外还能够让人们通过了解茶馆中的地域文化对中国茶文化,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3地域文化运用于茶馆空间设计

地域文化要想充分并且适当地运用到中国茶馆的空间设计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各地的案例,使用真正适应自身的合理的方法。首先,设计人员在对茶馆进行设计之前,要确定茶馆空间的设计主题,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和有关的历史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文化性,历史性,独特性和科学性。比如,从众多的地域元素中,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几种最合适的茶馆空间设计元素,然后把现代的科学设计技术和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将各种设计进行组合,营造出一个富有神韵的茶馆内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茶馆环境,使得茶馆能够拥有自己的风格,吸引消费者,达到提高经济利益、传承文化的作用。

3.1充分了解文化,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和设计思路

茶馆可以说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茶馆,我们可以一窥茶文化的精髓,得到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享受,而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茶馆的空间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试想,如果一家茶馆的内部装修得如同一家快餐店(笔者当然不是对快餐店有成见,快餐店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其简易自然的设计风格),我们自然无法体会到文化的韵味。优秀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制定方案之前,应该对地域文化进行系统的分析,仔细探究各类特征,最后确定一个适当的设计主题切入点和设计思路。要想在茶馆空间设计中传承和体现地域文化,首先自然需要全面地了解地域文化,元素和历史等,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例如,一个地区、城市的历史、地理因素、名人、民俗等等都应被当做关注的重点。笔者在此以长沙市的一家茶馆为例。白沙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家茶馆选择白沙文化作为茶馆空间设计的主题。并以此为基础,在相关的文化典故,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运用于实际设计中的元素和材料,这家茶馆也被命名为“白沙源”。在空间布局上,这家茶馆主要是南北走向,一眼白沙井开于茶馆的正南面。茶馆共有二层,在茶馆的二楼最高处或是围栏边人们可以欣赏到源源不断的白沙源,这正好呼应了茶馆的主题。古井和茶馆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在这条线上,设计师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圆池,又在圆池之中放置了一台圆桌,加上桌子的颜色,如果我们从高远处看去,这个圆池就像是一个池塘,在上面漂浮着点点荷叶。这种设计使得茶馆能够和景色相结合,体现了湖湘地区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弘扬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突破了传统,例如在建筑材料上,“白沙源”茶馆大量使用透明玻璃而不是传统的砖瓦墙体,营造出了独特的空间立体感,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通透,茶馆空间不再封闭,内部的所有客人都可以看到茶馆外的景色。除此之外,玻璃与茶元素的结合也能产生特殊的效果。综上所述,以及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如果细致地分析地域文化、历史等因素,可以使地域文化体现得更加深刻,文化界限更加清晰,消费者所得到的感官和心灵享受也更加丰富。

3.2优化地方性元素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漫长的时间的积累,地域文化也是一样。而文化的演变和时代的发展则是分不开的,就如人们的审美标准一样,或以瘦为美,或以胖为美,追求标准都是随着时间的演进产生变化的。现代社会的节奏逐渐加快,技术更新更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茶馆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传统形式,而是应该对地方性元素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优中选优,此外,还要用新技术来展示地域文化。在设计时,要注重整体性,即在建筑材料,墙壁,空间布局,器物陈设等所有茶馆的组成部分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

3.3空间布局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广袤的疆域为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其中也包括各地独特的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例如,北方的高屋建瓴,飞檐斗拱,这是与北方的气候因素分不开的,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的建筑形式能够起到放风固沙的作用。这些建筑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域内人民的性格特点。南方的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体现了南方人精致细腻的性格。这种原理也可以应用到茶馆的空间设计中,运用空间布局体现地域文化,能够产生优质的融合效果。对于这一点,笔者以北京的“老舍茶馆”举例,这座茶馆非常有名,其设计体现了地域空间布局特色。正如笔者之前所论述的,正是运用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将整座茶馆变成了一座富有茶文化的四合院。这座茶馆使用的是传统四合院的二进房布局,将传统的地域空间布局特色和现代因素和技术相融合,使茶馆本身既充分地展示了四合院的建筑特色,又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而之前所提到的“白沙源”茶馆则是运用了南方园林的建筑空间布局特色。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在这座茶馆的设计中,设计师完全践行了这一原则,将园林的景致引进茶馆,进行精心的布置,再运用玻璃透明的特点,在茶馆中营造出了多层次的效果。

3.4选择材质

不同的材质所呈现出的空间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除了需要使用有地域特色的材料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手头上的材料,除了好中选优外,也要做到避免铺张浪费。例如,北方的茶馆多使用硬木等材料,南方则多用竹子,藤条等,这都体现了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地区人民特点。3.5家具、茶具等陈设品的设计茶馆内的家具等陈设品起着重要的实用和装饰作用,家具等陈设品能够充分的体现地域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例如北京的茶馆多使用明清特色的家具摆设,京剧,花灯等都成为了装饰材料。南方的茶馆则使用一些具有南方特色的器物。

4结束语

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一方面能给消费者提供独特的视觉观感,另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茶文化内涵。时代在进步,为了凸显文化内涵,地域文化必然会被更广泛地运用到在茶馆空间设计中。同时我们还要将传统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地域文化也能同时得到传承和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列举了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的方式,并分析了具体事例,希望能对茶馆的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殷小彤.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J].福建茶叶,2016,(03):123-124.

[2]降波.浅析地域文化在茶楼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09):111-112.

[3]张兴莲.传统文化元素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福建茶叶,2016,(06):119-120.

地域文化论文格式范文

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地域文化论文,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摘要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建筑、雕塑、街道、空间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现代结合传统进行设计,确立民族文化自觉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设计景象,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

关键词:地域文化;未来城市发展;地域性;独特性;真实性;实用性

一、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概念地域文化是指在某个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该区域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化的表现,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及该地区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历史背景等诸多要素。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地域文化的特点其一,地域性。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其二,历史性。地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积淀而成,是文化的沿袭。其三,独特性。地域文化包括独特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语言方式和宗教信仰。其四,稳定性。地域文化世代传承,成为人们乐于接受、保留,一脉相承、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二、未来城市发展

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彰显特色,定位形象,突出风格,体现多元化、现代化,以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形成明确的城市风范,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是一处景观、一个经济空间,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也是一种灵魂。城市建设需要文化建设,需要依赖地域特色,从而体现出城市历史与城市公共生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未来城市是引领人们生活的风向标,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者,离不开人和当地文化,城市与地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三、地域文化特征与未来城市发展分析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价值观念表现传统文化并加以完善,既能体现现代理念,又可以从某种深度上发现城市独特的个性,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人文特色、地域风貌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方面,设计者可围绕建筑的结构、布局、风格三个方面,保留并进一步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建设城市的形象,表现城市的文化内涵、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1.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独特性和延续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与地域文化结合,保持一定的持续发展,强调延续传统,而不是与传统剥离。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建设中重点在于传承文化,保留文化的延续性。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元素不断变化,尽管变化持续发生,城市特性中一些个性与本质的东西仍然得以保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要利用暗示与对比强调历史的延续性,通过新的开发体现城市的时代精神。2.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要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有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当地的文化,不能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些在建设中有悖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一味照搬,失去了文化的本真,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对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可以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给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保留下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城市建筑、城市雕塑、街道风格、公共空间设计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用现代眼光结合传统进行设计。设计者作为生活在城市的人,应该明白城市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方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担负起一定的文化责任,不背离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3.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实用性和审美性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城市是一个能陶冶人的地方,城市建筑也被称作“凝固的音乐”,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不同地域文化所表现的地域性城市建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人们的精神家园,也体现出一定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美学思想,展现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社会美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四、意义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城市内涵与个性的体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融入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元素,可以增强群体的本土意识,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化归属感,同时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彰显城市个性,有利于城市文脉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英)马修卡莫纳,(英)史蒂文蒂斯迪尔,(英)蒂姆希斯,(英)泰纳欧克.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维度.马航,张昌娟,刘堃,余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王静.设计改变生活.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3]李德超,束霞平,卢海栗.设计的文化立场:中国设计话语权研究.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

中国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

日前, 随着奇瑞与克莱斯勒就代工生产乘用车达成协议,一个对于中国汽车业略感新鲜的名词也出现了。代工生产,这个在海外一直相当流行的汽车合作方式将走进中国人的视野。或许,这将成为促进中国汽车更进一步的重要一环,也将促使中国汽车迎来发展高潮的新篇章。 何谓代工 代工,即代为生产。也就是由初始设备制造商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即OEM来生产,而再贴上其他公司的品牌来销售。所以也称为贴牌生产。而运用到汽车上,即是汽车厂家委托其他厂家开发和制造汽车,产品销售时则仍然打自己的品牌。 代工现象其实在中国比较普遍,可以说除了汽车等个别产业之外,几乎很多厂商和品牌都存在代工生产。代工可以理解是国际大分工环境下,生产与销售分开的大潮流。但是相对而言代工方虽然免去了对销售的诸多环节的注意力分散,可以专注订单下的生产,但是不能分享到品牌的价值。 中国汽车企业得到了什么 当你知道自己的一种产品在地球另一边有疯狂的市场需求,而你的生产能力又不足以满足这些消费者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是建立一条新的生产线,还是到地球的另一边建厂,抑或是找一家开价合适的厂家代工?对于克莱斯勒来说,最后一种方法是最合算的。 国外汽车厂商开始将汽车代工业务的橄榄枝抛向中国企业,因为中国企业能提供他们所需的“软成本”——低价劳动力。戴-克平均每小时支付给中国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为1.95美元,而如果在美国和德国,将分别达36.50美元和49.50美元,人力成本的节省为这款车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注入了价格优势这个最具杀伤力的因素。 而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代工生产既可以消化过剩的产能,又可以增加国内制造商的生产经验,更有与跨国汽车巨头深度接触的机会,以此检验自身技术,并将此作为走向世界的跳板,可谓一举数得。 而也有专家表示,专门的代工工厂,其赖以立足、生存的资本就是精湛的工艺,因此奇瑞与克莱斯勒的合作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质量控制能力的提升。而且目前以民族品牌为代表的自主车型质量仍不很稳定。通过为国际品牌代工,这些民族企业可以有效利用自己的产能,更可以加强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 中国将是代工新中心吗? 看好中国汽车企业代工生产的业内人士非常多,并且存在这样的论调,就是中国成为国际汽车巨头的代工工厂中心地区将是必然的趋势。 从世界范围看,在日韩企业大举进攻欧美市场,世界汽车消费又趋向饱和的情况下,高福利早已成为欧美本土企业的负担。但那些在欧美市场陷入困顿的汽车企业在亚洲还有一线生机,而中国市场无疑是他们最容易抓到的利润空间。于是,以美国汽车企业为代表的老牌车商开始在中国寻求新的机会。另外,欧洲的老牌汽车菲亚特也在迅速向中国汽车企业代工生产靠拢。 对于克莱斯勒这样的老牌企业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销售业绩摆脱困境,只能指望亚洲市场。此外,即将投产的代工车型属于小型车范畴,中国民族企业在小型车生产上已经轻车熟路,技术上也不至于差得太远,所以代工难度相对不大。 自主品牌投入代工有无出路 虽然代工能够给中国的企业带来莫大的好处,但惰性一旦生成,是否意味着中国的自主品牌自身将更加缺乏发展的空间。 有人认为,中国汽车虽然从模仿、借用外脑过程中学到了不少造车经验,但这样的学习毕竟还隔着一层窗户纸。如果代工企业没有坚定的自主造车意识和打造民主品牌的决心,很有可能最终成为别人生产链上的一环。毕竟很多企业涉及汽车行业还是冲着利润而来的,与其在市场的低端争夺越来越稀薄的产品利润,还不如为世界大腕代工。 可以预见,随着奇瑞和吉利开始代工生产,一些自主品牌必然会纷纷效仿,当代工订单像雪花一样飞到中国市场时,本土造车企业可能会引起分化,一部分将演变成制造加工厂,而那些决意要做自主品牌者,将利用代工学习的机会迅速成长,最终走出一条完全自主的道路

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影响作用分析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影响作用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企业要想获得更为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市场发展形势来设定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优化自我生产经营结构,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本文主要是基于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和作用展开研究,希望对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

工商管理;企业转型;影响;作用

引言

企业在转型与升级过程中,需要提升工商管理水平,让工商管理的作用最理想化、最大化,这样才能够顺利实现企业的升级与转型。同时,工商管理部门需要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保证措施,企业在全面掌握市场发展形势的前提下,才能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站在工商管理的角度来看,需要不断优化市场经济环境,这样能够防止出现恶意竞争的情形,让企业在良性竞争中增强自我核心市场竞争力。

1、工商管理与企业转型之间的联系

企业要想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在企业转型之后获得更为长久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自我资源配置结构以及经营理念,在调整资源配置结构与经营理念的过程,就是企业开展转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加以支持与指导。工商管理可以称之为工商企业管理,承担着企业转型管理工作,从中来分析企业具体的活动规律,比如,管理模式与管理理论基础等,以此来分析企业适合转型的方向,提供相应的指导。同时,工商管理能够持续规范转型企业的各种类型经营行为,对于提升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帮助。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在此过程中也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比如,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营效益,人为性地减少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这样完全拉低了企业产品的质量,如果工商管理部门介入到监督与管理工作中,能够规范企业转型的市场秩序,让企业之间拥有良性竞争。工商管理部门不仅要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同时企业要也要具备良好的工商管理意识,结合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开展经营活动。除此之外,工商管理部门需要设定完整的惩处体系,加大惩处的.力度,尽可能规范整个市场秩序,提升自我工商管理水平。

2、工商管理对于企业转型产生的影响

2.1提升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

当前我们处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机遇,企业要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基于此种社会发展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复杂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获得更为长久的发展,需要重视企业的自我转型,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处于一个优势地位,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相应的保证。工商管理部门中涉及的管理内容,对于企业的转型效果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工商管理部门需要结合相关政策与法律,对于企业的经营行为与经营理念开展指导,以此来明确企业的经营权限是否合理,让企业在转型期间能够掌握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与经营理念,提升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其次,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会涉及各种各样的法规、法律问题,这时候工商管理部门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积极的指导,让企业能够顺利运转下去,实现顺利转型,不做违法、涉法的事情,最大程度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在转型活动中遵循一切法律规则,为优化市场经济环境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实现有序、科学、合理的转型。最后,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如果涉及了相应的违法违纪做法,这时候工商管理部门能够准确、积极进行管理与遏制,防止市场经济中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为企业的顺利转型提供最大的保障,让遵纪守法的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2.2指导企业正确投入到市场竞争中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转型的选择,但是在具体的企业转型活动中,市场会设定相应的标准来规范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转型行为,这样会增加企业的各种竞争压力,一些小型企业很容易因此而一蹶不振,在此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可以对企业的转型提供相应的帮助,防止出现伪劣、假冒产品等违规现象,或者是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不良竞争行为,工商管理部门可以监督企业禁止出现不良市场竞争行为,让企业意识到这种行为对于市场经济稳定发展会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其次,工商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模式来管理企业的转型行为,结合相应的管理政策来为企业转型提供科学的指导,以此来转变企业领导的管理理念,全面遵守市场经济发挥规律,工商管理部门对于规范市场行为也具备一定的约束作用,让企业的转型经营范围处于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之中。

2.3给予企业发展理性的指导

当前我国的市场变化与时代变化比较大,很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接受理性的指导,这样才能够在转型过程中获得更为长久的发展,防止出现违背市场规律的转型行为,最大程度降低市场中的不良竞争现象,工商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理性的政策与方法,减少来自市场竞争的风险,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工商管理部门能够做足充分的市场调查工作,对于市场中的发展现状、各种因素加以控制与了解,合理、科学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与制度,理性开展企业的转型工作。最后,工商管理部门还可以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与联系,把一些具备可行性的人员培训方案与指导方案提供给转型的企业,让企业的转型符合市场发展趋势。除此之外,工商管理部门在运用执法权力的时候,能够让企业全面了解优惠方针与政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增强自我核心市场竞争力。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全面保护任何一家合法经营的转型企业,借助于理性指导方案,促进企业的顺利转型,对于市场健康发展发挥出一个促进作用,这样也能够提升工商管理部门的威信,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最大的保证。

2.4增强服务的有效性

工商管理部门能够提供转型企业更多的支持与服务。当前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开始意识到管理转型企业的重要性,设定了相应的配套服务,优化与健全了服务内容,在工商管理部门的帮助之下,能够让更多的企业顺利转型。工商管理部门为转型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能够让转型企业遵循国家制定的制度、规章、法律,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把教育与服务共同融入到企业转型管理工作中去,为企业转型提供有效的信息,让企业能够在转型之后也能够获得更为长久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奉献出一份力量。

2.5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当前很多企业在转型的时候会发生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成为阻碍企业转型的重大阻碍,工商管理部门在为企业转型提供支持过程中,需要投入全面、有效的转型服务,以此来辅助企业的转型与发展,让企业能够以最快速度解决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全面考察市场环境,对市场环境数据、信息加以整合,把明确的转型方向提供给相关将要转型的企业,让企业的转型工作更加顺畅。转型企业在工商管理的协助之下,能够了解更多先进的国内外转型经验,实现最快速度、最稳定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能够灵活解决各项问题。工商管理部门要对企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统一处理,把一些预见性的方案提供给转型的企业,对于企业的转型前期准备工作、转型期的发展、转型后的方向加以监督,并且随时改善与完善预见性的方案,把更加合理、有效的转型方案出来,为转型提供更多的帮助,促进企业的更快、健康发展。

3、工商管理对于企业转型产生的作用

3.1监督、指导作用

工商管理在企业转型过程中,能够发挥出监督、指导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变化,企业也面临着转型,这样才能够长久发展下去,在企业转型期间很容易出现些恶性竞争与违法的现状,完全损害了其他转型企业的经济权益,这时候工商管理部门就可以展现出自己的监督、指导作用,结合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执政,对于违法企业进行管理、打击,让整个市场环境中的企业不受到侵害。其次,企业是一种营利性的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获得经济效益来支撑企业的运行,在具体的企业转型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能够让企业具备大局意识,保证转型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3.2构建完整的工商管理体系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通过分析企业转型行为与理念,能够设立完整的工商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健全工商管理内容,这样不仅能够让工商管理部门更加权威,同时,形成的工商管理体系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对于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企业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而是可以结合工商管理体系内容来约束部门之间的行为,让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管理,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应,为企业的转型提供更大的帮助,在共同努力下增强工商管理意识与质量,为企业的转型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工商管理在企业转型中还能够发挥出一个控制运营风险的作用,对于政策变化与市场波动,及时提供给转型中的企业,让企业拥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基于财务、人员、管理策略方面提出做好充足的准备,随时了解市场的动态化政策内容,促进企业的顺利转型与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要随时做好转型的准备,同时,工商管理部门要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政策指导与支持。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要想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更好发展,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充分发展现自己的职能、作用,约束与监督企业的转型思想、行为,能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让企业实现合法转型,为构建健康的市场竞争经济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工商管理在企业转型过程中,需要提供理性、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企业能够重视来自工商管理部门的相关建议,这样才能够让企业的转型更加顺利,促进企业更为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峤.BK公司依托技术并购实现转型升级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

[2]徐莉娜.传统货运L公司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李畅.贸易型民营企业向生产型民营企业转型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4]黄博.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中国服装OEM企业出口转型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9.

[5]田立.基于创新驱动的黄河水电开发公司转型升级战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