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经济性、效率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各级管理部门保护本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国家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困境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组织虚位。我国许多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经常只是一个“虚职”,而且缺少必要的常设机构,没有从根本上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
2.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但是,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3.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责任不明。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确保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责。但我国企业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区域:谁都可以管,谁都又可以不管。出了问题以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指责,最终不了了之,无法追究责任。
4.内控机制不健全,控制乏力。为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去考核,去检查或者说没有认真地去考核、去检查,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其执行效果往往很差。
企业内部控制的难点
从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践操作来看,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四个难点:
第一、如何把握授权的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度量界定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对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度量界定是关键一环。当今社会大凡出现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企业,基本上均是授权不当引起的,是授权多、权力过大,且控制不力的恶果。授权无“度”,将直接制约内部控制效能的发挥。所以,不管哪个环节,在具体授权时,要准确掌握授权的度,这样才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管理制度有效贯彻,权力制衡得到落实。
第二、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个人实施全方位控制。这里存在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现在不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舞弊行为时有发生,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显然成为了内部控制实施中的一个难点。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权力操纵者,是对权力操纵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权力操纵者之间的权力制衡。这种独特的控制对象决定了提高受控度的艰巨性。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关键有两点,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二是主要决策者的受控程度。就目前的经济管理现状来看,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任重道远。
第三、如何提升规范控制程度。提起内部控制制度,人们往往想起会计工作岗位在设置上管钱的不管账,管报销的不管稽核等,其实内部控制制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和所有环节。对于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控制,不能靠人治,也不能靠简单的出纳控制、财务管理来实现目的,而是靠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让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中,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任务、接受规定的控制管理。这无疑又是一个难点。
第四、如何提高控制人员的熟练程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部控制职责的主要是财会人员。因此,财会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超越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材料、信息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同时内部控制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能力,培养这样的“全才”,显然需要很长的过程。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是多重契约关系的组合,而股东会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班子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契约关系,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应从组建法人治理结构开始。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呼声日益提高,内部控制的目标已超越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这一传统目标,拓展到保证公司政策的贯彻和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上。因此,企业应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建立由精通会计专业的人士组成审计委员会,直接受董事会领导,挑选素质高、业务精的人才担任内部审计师,从事常规内部审计及重点项目审计。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企业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规范内部的审计行为,发挥内部的审计作用,不断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内部审计管理水平。
3.强调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重要性。内部控制是由人设计和实施的,企业中的每位员工都受内部控制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工作影响他人的工作和整个内部控制系统。只有上下一致、及时沟通,使所有员工都清楚他们在企业、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位置和角色,并协调一致,才能推进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转。
4.建立完善的管理监控机制。在传统的内部控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采用新的监控方式,引进外部董事制度,吸收社会知名人士或专家学者进入董事会,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建立和完善委派监事会制度,通过委派财务总监来实现具体的控制。
5.建立高效、开放的信息沟通系统。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沟通系统是否通畅,决定着企业能否收集到大量及时的外部和内部信息,能否实现信息在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之间迅速地传递和交流,能否率先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把握先机。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开放的信息沟通系统,是其他一切控制运行的平台,应当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